第三章 聲聞行果 第一節(jié) 行

  第三章  聲聞行果

  第一節(jié)  行

  一、出離心

  第二章中說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行十善,可以保證未來世得到殊勝的人天善趣身,在六道輪回中來說,是很好的善報。但是,仍然沒有超出三界,還是在生死流轉(zhuǎn),善報盡時,還不免輪入惡道,受三惡趣的苦報。即在人天善趣中,亦常為諸苦所逼迫,不是究竟安穩(wěn)的樂處。如《法華經(jīng)譬喻品》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這就是說,只要是在三界中流轉(zhuǎn),不論是善趣惡趣,都有生老病死等苦惱逼迫,如處在火宅里一樣地不安。因此,聲聞種性的有情,視三界如牢獄,如火宅,怖畏生死輪迥,厭舍世間,觀察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四種法蘊的道理,而發(fā)起出離心,希求解脫,誓證清凈寂滅的涅槃,得到究竟的安穩(wěn)處。如《增一阿含經(jīng)》第二十三《增上品》說:‘諸比丘!欲得免死者,當思惟四法本。云何為四?一切行無常,是謂初法本,當念修行。一切行苦,是謂第二法本,當共思惟。一切法無我,此第三法本,當共思惟。滅盡為涅槃,是謂第四法本,當共思惟。如是諸比丘!當共思惟此四法本。所以然者,便脫生老病死愁憂苦惱。此是苦之元本。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成此四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聲聞乘人,既然志在解脫生死,求證涅槃,所以厭舍三界,發(fā)出離心,是聲聞行的根本心要。引發(fā)出離心的方便,最殊勝的有二種,分別略述如下:

  (一)思惟無常

  無常的意義,已在第一章第四節(jié)說苦諦四相中無常相時解說過,應檢閱參考。這里所說的思惟無常,主要的是思惟死歿無常。由于思惟死歿無常,引發(fā)出離心則更為有力,這可從三方面來思惟:一、思惟人身決定有死,如《無常經(jīng)》說:‘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死者。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一切有部毗奈耶》第六卷說:‘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會合終別離,有命咸歸死。’《出曜經(jīng)無常品》卷第二說:‘今觀此土境,及諸眾果樹,山河流泉源,江海逝不停,昔人瞻固守,今為斯何在?寧轉(zhuǎn)尊*輪,示現(xiàn)天世人,不樂取命終,竟知趣何方?欲尋昔時人,如今不見一!’《法句譬喻經(jīng)》卷第一說:‘所行非常,謂興衰法:夫生輒死,此滅為樂。’《無常經(jīng)》說:‘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眾,尚舍無常身,何況于凡夫‘父母及妻子,兄弟并眷屬,目睹生死隔,云何不愁嘆!是故勸諸人,諦聽真實法,共舍無常處,當行不死門。佛法甘露,除熱得清涼,一心善諦聽,能滅諸煩惱。’二、思惟死無定期,如《出曜經(jīng)》卷第一說:‘晨所睹見,夜則不現(xiàn);昨所膽者,今夕則無;我今少壯,無可怙恃,少者亦死,男女無數(shù)。’又說:‘諸老少壯,及中間人,漸漸以次,如果持熟。’又說:‘或有在胎喪,已生在外歿,盛壯不免死,老耋甘心受;猶樹生狂花,結(jié)實時希有,志故必欲舍,伺命召不忍。’卷第二又說:‘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金色男子因緣經(jīng)》卷第一說:‘若晝?nèi)粢怪,或行或復住,如大河迅流,念念無停止。寢宿過是夜,壽命隨減少,猶如少水魚,斯有何其樂?’《摩訶摩耶經(jīng)》卷上說:‘譬如旃陀羅,驅(qū)牛就屠所,步步近死地;人命疾于是。’《坐禪三昧經(jīng)》卷上說:‘今日營此業(yè),明日造彼事,樂者不觀苦,不覺死賊悉。匆匆為己務(wù),他事亦不閑,死賊不待時,至則無脫緣。’三、思惟死時無可怙恃,如《尸迦羅越大方禮經(jīng)》說:‘無親可怙恃,無處可隱藏;天福尚有盡,人命豈長久。’《出曜經(jīng)無常品》第二卷說:‘非有子恃,亦非父兄,為死所迫,無親可怙。千百非一,族姓男女,貯聚財產(chǎn),無不衰喪。’這些經(jīng)文是說,無論父母兄弟,親戚眷屬,財產(chǎn)高位等,皆不能抵擋死歿無常。到死的時候,一切皆必舍離而去。不但親屬財產(chǎn)等不能致其不死,即神通妙術(shù)亦不能避免死亡。佛在世時,王舍城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自知七日后皆當命盡,欲避死亡,商議各以神通力分別藏住于虛空、大海、大山、大石中,既至七日期滿,各從其處而皆命終。故《出曜經(jīng)》中《無常品》說:‘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止不受死。’又第三卷說:‘無常勢力,不可恃怙,知死命終,然不久住,一切皆盡,無覺知者,為世所毀,流轉(zhuǎn)諸趣。’從以上諸無常偈義,多加思惟,則能引發(fā)出離三界的解脫心。

  (二)思惟諸苦

  在思惟諸苦中,特別是思惟生老等八苦,最能引發(fā)出離心。生等八苦,在《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第六十一卷中,各說五相,修解脫行的人,應如理思惟。

  一、生苦五相:(一)眾苦所隨故苦,即有情生于地獄趣,及一向受苦的餓鬼趣中,并諸胎生和卵生有情生時,為種種逼迫憂苦之所隨逐故。(二)粗重所隨故苦。由三界諸行,為煩惱品粗重所隨逐;由此隨逐,三界有情諸蘊生起,性不調(diào)柔,不自在轉(zhuǎn),故名粗重所隨故苦。(三)眾苦所依故苦。即生為眾苦的所依,由有生故,衰老病痛等眾苦差別依之而起。(四)煩惱所依故苦,有情既受生已,于可愛境生愛,于憎恨境起嗔,于中庸境起癡;由是因緣,身心昏蕩,不能寂靜安隱而住,生起種種煩惱,是名煩惱所依故苦。(五)不隨所欲,離別法故苦。即諸有情,生者皆死,所有壽命,死為邊際,死為終極,如是死事,非諸有情所愛,然死苦必受,是為不隨所欲,離別法故說生為苦。

  二、老苦五相:即諸有情,由五處衰退故苦:(一)盛色衰退故。即膚黑發(fā)白,皺紋充滿等,諸非可愛的衰老色現(xiàn)。(二)氣力衰退故。于諸事業(yè),無操作能力,及容易染患疾病等。(三)諸根衰退故。即眼昧耳聾,身體尪羸等。(四)受用境界衰退故。即于可食可用的境物,由力能衰朽,或由于不利于衰老的人,不能受用。(五)壽量衰退故。時分已過,壽量唯減,命將終極。

  三、病苦五相:(一)身性變壞故。由四大乖違,腫脹羸劣,壯熱煎寒,疼痛僵硬,麻痹癱瘓等。(二)憂苦增多,由于病苦纏身故。于身逼迫,引起內(nèi)心無限憂苦,與時日俱增地住于痛苦中,悲愁地度過日夜。(三)于可意境不喜受用故。人在害了病的時候,平時心意中喜愛好樂的飲食等境界,由病苦逼迫,不再喜愛受用:或由于有增加病苦的危險而不能受用。這就是受用不自在苦。(四)于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強受用故。由于有病,于不可愛樂的藥物、針灸、刀割等境,雖非所欲,為了治病,也得勉強受用,引生領(lǐng)納苦境之苦。(五)能令命根離壞故。由于見到自己病重難治的時候,多知自己命根將很快地舍離根身而斷壞,趣于死亡,引起悲哀痛苦。

  四、死苦五相:(一)離別所愛盛財寶故。由于死時舍離自己一生辛勤勞苦營謀追求積聚守護的豐盛財產(chǎn)寶物,心生痛苦。(二)離別所愛盛朋友故。許多知交善友,一生得其協(xié)助,成就了自己的知識事業(yè)等,情長誼深,死則永舍悲痛。(三)離別所愛盛眷屬故。至親至愛的父母妻子兒女等,團聚歡樂,在生不愿暫時有別,死則永遠舍離,痛切心腑。(注)(五)于命終時備受種種極重憂苦故。死時四大分離,眾苦交加,故其憂悲痛苦,至極尤重。

  【注】原書漏列了第四相,今依《瑜伽師地論》補錄:‘(四)離別所愛盛自身故。’

  五、怨僧會苦五相:(一)與彼會生憂苦故。即與怨憎的人相會之時,心懷怨結(jié),引生憂苦。(二)治罰畏所依止故。倘若與已有怨恨的人有權(quán)有勢,一朝會面,畏其假借權(quán)勢治罰于己,于治罰生起怖畏故苦。或由自己對于怨家曾作不善惡行,畏其報復,受到治罰。所依,就是說怨憎的人會面是產(chǎn)生治罰畏的所依止緣。(三)惡名畏所依止故。與怨憎人相會,恐其誹謗自己為作惡事的壞人,誣加種種惡名惡稱,心生憂苦。或自己曾作惡事,為怨憎人所知,畏其揭露自己的丑惡名稱,心生憂苦。(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即由與怨憎人相會,怖畏其治罰等苦逼迫以致于命終,心生憂苦。(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與怨憎人相見,由懷怨結(jié)不舍,為了報復怨恨,造作種種惡行,違越了善惡因果律的正法,當墮惡趣,心生恐懼故苦。

  六、愛別離苦五相:(一)舍離親愛人苦。(二)由此舍離為因緣,引生語聲憂愁嘆息等苦。(三)由此憂嘆等為因緣,身受擾亂苦。(四)念其恩德等思戀其人,引生心意熱惱苦。(五)由其人遠離故,應當受用的快樂事,如聚首談心,戲論歡娛等,皆有所缺乏故苦。

  七、求不得苦五相:《瑜伽師地論》說,如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當知亦爾。即(一)謀求不得苦,(二)語生愁嘆,(三)身受擾亂,(四)意生熱惱,(五)受用缺乏。

  八、五取蘊苦五相:(一)生苦器故,即五取蘊是受生的苦器。(二)依生苦器故,即五取蘊為老病死等苦的生起之所依止器。(三)苦苦器,(四)壞苦器,即五取蘊是苦苦、壞苦的相重性之所隨逐(依附)器,遇緣即能現(xiàn)起。(五)行苦性,五取蘊體性剎那遷流不住,非安穩(wěn)法,故是行苦性。

  這里抄錄一段《法句譬喻經(jīng)》第三《安寧品》的經(jīng)文,助解五取蘊身為苦本的意義。經(jīng)說:‘昔佛在舍衛(wèi)國精舍,時有四比丘,坐于樹下,共相問言:一切世間,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無過淫欲。一人言:世間之苦,無過嗔恚。一人言:世間之苦,無過饑渴。一人言:天下之苦,無過驚怖。共諍苦義,云云不止。佛知其言,往到其所,問諸比丘,屬論何事。即起作體,具白所論。佛言:比丘!汝等所論,不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饑渴寒熱,嗔恚驚怖,色欲怨禍,皆由于身。夫身者,眾苦之本,患禍之元;勞心極慮,憂畏萬端:三界蠕動,更相殘賊,吾我縛著,生死不息,皆由身興;欲離世苦,當求寂滅。攝心、守正,泊然無想,可得泥洹,此為最樂。’

  其余諸苦的意義,應參看第一章第四節(jié)所說苦相差別。修解脫行的人,應如理思惟,引生出離心,趣求解脫道。

  二、修集涅槃法緣

  聲聞乘人,目的在證得解脫生死的般涅槃法。但一個有情從發(fā)心到證得究竟般涅槃,極速也需要經(jīng)過三生,至遲則須六十劫。經(jīng)三生是:第一生最初趣入資糧道,第二生修加行道,第三生預入圣位,乃至證得解脫?傆衅哔t四圣五位的差別。立表如表一:

  (表一)

  在沒有趣入順解脫分以前,必須修習證得般涅槃法的增上緣,才能順利地趣賢入圣。涅槃法緣,在《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一卷中,總說二種:一是勝緣,二是劣緣。勝緣如論說:‘謂正法增上他音,及內(nèi)如理作意。’就是由聞他宣說超勝四諦法的言音,引發(fā)自內(nèi)如理所引作意,便能悟入真實現(xiàn)觀。這種勝緣,非今日眾生根器所具,可略不說。劣緣在論中說有如下十二種:一自圓滿,二他圓滿,三善法欲,四正出家,五戒律儀,六根律儀,七于食知量,八初夜后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九正知而住,十樂遠離,十一清凈諸蓋,十二依三摩地。分別略釋如下:

  一、自圓滿,即善得人身、生于圣處、諸根無缺、勝處凈信、離諸業(yè)障五種圓滿。

  二、他圓滿,即諸佛出世、說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隨轉(zhuǎn)、他所哀愍五種圓滿。

  上兩種圓滿,已于第二章人天行果第二節(jié)中解說過,這里不再說了。樂廣知者,可參考《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卷和第二十一卷。

  三、善法欲,即對于涅槃善法生起信解和希求證得的愛樂。如一個聲聞種性的人,在佛陀跟前,或佛弟子跟前,聽聞了正法教理,生起了清凈的信心,希求能夠如法修行,證得解脫:于是感覺在家庭中,對于妻室有淫欲相應貪著,對于子女親屬及諸財寶有受用相應的愛執(zhí),煩擾纏縛,不能閑靜修行,證得解脫。為了有利于修行正法,決心舍家而出家,精進修行,斷除煩惱,證得真實圓滿的解脫。于如是事生起信解愛樂,就是善法欲。如《瑜伽師地論》二十一卷說:‘云何善法欲:謂如有一,或從佛所,或從弟子所,聞?wù)ㄒ,獲得凈信。得凈信已,應如是學:在家煩擾,若居塵宇;出家閑曠,猶處虛空。是故我今應舍一切妻子眷屬財谷珍寶,于善說法毗奈耶中,正舍家法,趣于非家。既出家已,勤修正行,令得圓滿。于善法中,生如是欲,名善法欲。’調(diào)伏自己心中所有的煩惱,名修正行。證得真實圓滿的解脫,名得圓滿。

  四、正出家,由前殊勝的善法欲為增上力量,體請大德為親教師,經(jīng)白四羯磨受具足戒,或沙彌戒,是名正出家。梵語羯磨,譯言作業(yè),或譯辦事,是僧眾團體中作行事務(wù)的民主方式,有如現(xiàn)在的開會報告通過。白四羯磨是作行最重要事務(wù)所用的方式,即執(zhí)事人先把所要作的事向集會的僧眾們告白一遍,其次更三問其可否而決定其事,合一白三問,故名白四羯磨。亦即報告一遍,而三問通過決定的意思。

  五、戒律儀,此有六種差別:(一)安住具戒,(二)善能防護別解脫律儀,(三)軌則圓滿,(四)所行圓滿,(五)于微小罪見大怖畏,(六)受學學處。

  六、根律儀,此有四種差別:(一)防守正念,(二)常委正念,(三)念防護意,(四)行平等位。

  戒律儀與根律儀的意義,已在第二章第一節(jié)皈依三寶后的第二四正行中簡略地講過,這里不再說了。樂廣知者,可參閱《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二卷和二十三卷論文。

  七、于食知量,《偷伽師地論》第二十一卷說:‘云何于食知量?謂彼如是守諸根已,以正思擇,食于所食;不為倡蕩,不為驕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食于所食。然食所食,為身安住,為暫支持,為除饑渴,為攝梵行,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為當存養(yǎng)力樂無罪安穩(wěn)而住。如是名為于食知量。’正思擇食,即于進食時,以正智慧觀察段食的受用、變易、追求、防護等過患,深生厭惡,發(fā)出離想,然后吞咽。倡蕩,就是與女人共為嬉戲、歡娛、受樂、倡掉、縱逸。不為倡蕩食,即不為欲貪所引、淫逸所引,諸惡不善尋思而食所食。不為驕逸食,即不為無病、少壯、長壽等驕逸而食所食。不為飾好食,為不為沐浴、理發(fā)、妙香涂身等而食所食。不為端嚴食,即不為著種種上妙衣服、種種花鬘等莊嚴具莊飾其身而食所食。為身安住食,即受食時如是作念:‘我今受此所有飲食,壽命得存,當不夭歿;由是因緣,身得安住,能修正行。’為暫支持食,即遠離有罪有染等追求飲食的方法,僅為暫時支持色身的安住,以正法追求飲食;既獲得已,亦不染愛耽著而食其所食。為攝梵行食,即為令有力斷除惡法,堪任修行善法,迅速獲得三摩地,由是有力有能、得所未得、證所未證,如是名為攝受梵行而食所食。為斷故受食,即由過去食不知量,食所非宜,及不易消化等食物,由此因緣,于其身中引起種種疾病苦受;為欲息除由食物引起的疾病苦受,隨順醫(yī)師所說而食醫(yī)藥及相宜食物:由此能斷除已生疾病,及其疾病所生苦受。如是名為斷故受食。為令新受當不更生食,即由現(xiàn)在安樂無病,氣力充足,食諸食時,不過量食,不食于己身所不相宜的食物,如是就不會由飲食更引起新的苦受,是名為令新受當不更生而受諸飲食。為當存養(yǎng)力樂無罪安隱而住食,即于適宜飲食知量食已,壽命得到生存長養(yǎng),是名存養(yǎng);消除饑瘦,氣力充足,是名為力:斷除苦受,新受不生,是名為樂;以正法追求飲食、不染不受等,是名無罪;受食以后,身無沉重,有所堪能,修善斷惡,令心速得三摩地等,是名安隱而住。如上所說,由正思擇食,不為倡蕩食,乃至為當存養(yǎng)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受諸飲食,是為于食知量。廣如《瑜伽師地論》二十三卷所說應知。

  八、初夜后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瑜伽師地論》二十四卷說:‘復次,初夜后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者,云何初夜?云何后夜?云何覺寤瑜伽?云何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言初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初一分是夜初分。言后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后一分是夜后分。覺寤瑜伽者,謂如說言:于晝?nèi)辗纸?jīng)行宴坐,從順障法凈修其心;凈修心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還入住處,右篳而臥,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臥。至后夜分,速疾覺寤經(jīng)行宴坐,從順障法凈修其心。’寤是從睡眠中醒覺的意思,修習覺寤瑜伽,是說修行者在入睡前必修習警策醒寤的覺起想,才能及時醒覺而免于耽誤用功。佛法中晝夜各立三時,印度古代世俗晝夜各立四分;此依世俗,以夜三時略分為四分,名夜四分。從日出時到日沒時為晝?nèi),余即夜時。夜四分中最初一分名夜初分,中間二分名夜中,最后一分名夜后分。論中義顯從初向后齊至中間,故名過初一分。從后向初齊至中間,故名過后一分。所說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等,顯示由正念正知二緣,即得成就無染污心而近習睡眠:由正念故,于善所緣攝斂而臥;由正知故,于善所緣,若心退失,起諸煩惱,便能迅速的正確了知;由住光明想(《瑜伽論》十一卷說三種光明:一治暗光明,二法光明——如理思惟法義,三依身光明。)及思惟起想,即無深重的睡眠纏縛,由此二緣,便能及時覺寤,起不過時。宴坐即加趺坐。障礙法即五蓋,順障法即凈妙相等。凈妙相順貪欲蓋;嗔恚相順嗔恚蓋;黑暗相順昏沉睡眠蓋;親屬國土不死尋思,順掉舉蓋;追憶昔時戲笑等,順惡作蓋:疑三世等,順疑蓋。于此等順障法,在經(jīng)行宴坐中修不凈觀等而對治諸蓋,是為凈修其心。廣如《瑜伽師地論》二十四卷所說應知。

  九、正知而住,《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一卷說:‘云何正知而?謂彼如是常勤修習覺寤瑜伽已,若往若來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大衣,即通常所說的祖衣)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啖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于覺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如解勞睡時正知而住,如是名為正知而住。’即于往來瞻睹等,是所應住等,非所應住等,能正了知,不犯軌則威儀,如是住心,是名正知而住。廣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四卷所說應知。

  十、樂遠離,遠離主要的有兩方面:(一)是身遠離,即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獨一無侶,住于阿練若(寂靜處)或空閑室,或樹林下,或山谷巖穴,或空回家間等處,是名身遠離。(二)是心遠離,即遠離一切染污無記所有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夠引發(fā)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心遠離。修習這兩種遠離,必須修習四圣種才能使身心得到清凈。四圣種就是:(一)衣服喜足圣種,即于隨其所得的衣服喜足少欲。(二)飲食喜足圣種,即于隨其所得的飲食喜足少欲。(三)臥具喜足圣種,即于隨其所得的臥具(床單等)喜足少欲。(四)樂斷樂修圣種,即愛樂斷除煩惱,愛樂修行圣道。喜足,即于所得的衣服飲食臥具,無論為少為劣,心皆知足。少欲,就是無大欲,即于所未得的衣服飲食臥具,不求妙不求多,不希望追求,是為少欲。此四圣種皆以無貪為體,為對治四種愛故,世尊為求解脫行者說四圣種,即于衣服喜足,對治衣服愛;于飲食喜足,對治飲食愛;于臥具喜足,對治臥具愛:樂斷樂修,對治三界有見和無有見愛。此四法行,能生眾圣,故名圣種。修解脫行的人,依此修習的增上力,即能為堪任修持圣道的所依器。修習遠離的詳細意義,應參考《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一卷、第二十五卷、第三十卷,及《俱舍論.分別賢圣品》。

  十一、清凈諸蓋,《瑜伽師地論》二十一卷說:‘云何清凈諸蓋?謂彼如是住阿練若,或復樹下,或空室等,于五種蓋凈修其心,所謂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及以疑蓋。從彼諸蓋凈修心已,心離諸蓋,安住賢善勝三摩地。如是名為清凈諸蓋。’五蓋是三摩地之障礙法,心有五蓋,三摩地即無成就的可能,為了獲得三摩地,必須思惟青瘀等相,對治內(nèi)心中的貪欲等蓋,是名清凈諸蓋,凈修其心。

  十二、依三摩地,由于斷除諸蓋,欲貪等諸惡不善法不起現(xiàn)行,得初靜慮具足安住,第二靜慮具足安住,第三靜慮具足安住,第四靜慮具足安住。如是名為依三摩地。四靜慮的差別相,在第一章第四節(jié)中已略說,此不再述。樂廣知者,當參閱《瑜伽師地論》第三十三卷論文。

  三、順解脫分

  (一)五停心位

  求解脫的行者,在修集涅槃法緣已,即已成為修行圣道的所依器,由此正式入于資糧位,修集解脫的資糧。在這一位中,首先修習的法門,為五停心觀;即依勝解作意,思惟觀察不凈等五法,以停止內(nèi)心的貪欲等五種過患,便能獲得定地作意,引發(fā)觀察四諦的觀慧,而進趣加行道。五停心觀是:一、不凈觀,即觀內(nèi)外境界的不凈相,對治貪欲過患,而停止其心。貪欲心重的人,宜修此觀。二、慈悲觀,即于親品、怨品、中品有情,觀其可憐愍相,而修與樂拔苦的慈悲意樂,對治嗔恚過患,而停止其心。嗔恚心重的人,宜修此觀。三、因緣觀,即觀十二因緣,三世相續(xù)的道理,唯法唯事,唯因唯果,無我體我相,無作者受者,對治愚癡過患,而停止其心。愚癡心重的人,宜修此觀。四、界差別觀,即以觀心分析地水火風空識六界,或十八界,對治一合想的我慢過患,而停止其心。我慢心重的人,宜修此觀。五持息念,即以念持出入息,令心意相依,計算息數(shù),對治散亂過患,而停止其心。尋行散亂心重的人,宜修此觀。五、停心觀詳細的說明,可以參看《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六卷、第二十七卷,及第三十卷和第三十一卷。這里只簡略地解說一下不凈觀和持息念。因為人們修定不易得到成就的最大障礙,就是欲貪和散亂,能夠?qū)χ芜@兩種過患,則心容易停止而定。故《俱舍論.分別賢圣品》稱說不凈觀和持息念為正入修要的二門。如彼論說:‘入修要二門,不凈觀息念:貪尋增上者,如次第應修。’本此論義,分別略述二觀修法如下:

  一、不凈觀:不凈觀在《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六卷中說有六種:(一)朽穢不凈、(二)苦惱不凈、(三)下劣不凈、(四)觀待不凈、(五)煩惱不凈、(六)速壞不凈。這里只說第一種朽穢不凈。因為修行圣道最粗重的貪愛,就是對于內(nèi)身起欲貪,與于外身淫欲起貪。觀朽穢不凈,就能對治內(nèi)外兩種欲貪,所以特說朽穢不凈相。朽穢不凈又有兩種,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六卷說:‘云何名為朽穢不凈?謂此不凈,略依二種:一者依內(nèi),二者依外。云何依內(nèi)朽穢不凈?謂內(nèi)身中發(fā)毛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脈,心膽肝肺,大腸小腸,生藏熟藏,肚胃脾腎,膿血熱痰,肪脂膏髓,腦膜涕唾,燼汗屎尿,如是等類,名為依內(nèi)朽穢不凈。云何依外朽穢不凈?謂或青瘀,或復膿爛,或復變壞,或復膨脹,或復食啖,或復變赤,或復散壞,或骨或鎖,或復骨鎖,或屎所作,或尿所作,或唾所作,或涕所作,或血所涂,或膿所涂,或便穢處,如是等類,名為依外巧穢不凈。如是依內(nèi)朽穢不凈,及依外朽穢不凈,總說為一朽穢不凈。’依這二種朽穢不凈為所緣而修,就能夠?qū)χ斡趦?nèi)身起欲貪,與于外淫欲起貪。如論說:‘謂由依內(nèi)朽穢不凈所緣故,令于內(nèi)身欲欲貪,心得清凈;由依外朽穢不凈所緣故,貪于外身淫欲貪,心得清凈。淫相應貪復有四種:一顯色貪,二形色貪,三妙觸貪,四承事貪。由依四外不凈所緣,于此種相應淫貪,心得清凈:若于青瘀,或于膿爛,或于變壞,或于膨脹,或于食啖作意思惟,于顯色貪令心清凈。若于變赤作意思惟,于形色貪令心清凈。若于其骨,若于其鎖,若于骨鎖作意思惟,于妙觸貪令心清凈。若于散壞作意思惟,于承事貪令心清凈。如是四種名于淫貪令心清凈。’顯色貪,就是見到女人身上顯現(xiàn)的粉黛朱紅、青黃赤白等美好顏色而起貪愛。此觀想死尸的青瘀膿爛等相,即能對治其貪心。形色貪,就是見到女人秀麗窈窕,體態(tài)輕盈,娥眉鳳眼,纖指細腰等而起貪愛。此觀想死尸皮肉爆裂,血筋纏裹等的變赤相,即能對治其貪心。妙觸貪,就是與女人身摩觸擁抱等,于其肌膚柔軟滑膩等而起貪愛。此觀想死尸經(jīng)過數(shù)日為蟲蛆蠅蚋所聚啖,及骨鎖想等,即能對治其貪心。承事貪,即于他身行動威儀,奉承供事而起貪愛。此觀想死尸僵直不動,千足等骨離散壞滅,即能對治其貪心!毒闵嵴摚謩e賢圣品》中把外朽穢不凈,分為別治法與通治法兩類。如上所說的四種不凈觀想,是各別對治法,即修各別的四種不凈相,對治各別的四種貪愛。通治法,即觀骨鎖不凈相,能為通治四種貪愛。因為不論其為貪愛顯色、形色、妙觸、承事,若心中能取一骨鎖相現(xiàn)前作意思惟,則一切貪愛皆可不生,心得清凈;如《俱舍論.分別賢圣品》說:‘修不凈觀,正為治貪。然貪差別,略有四種:一觀色貪,二形色貪,三妙觸貪,四供奉貪。緣青瘀等修不凈觀,治第一貪。緣被食等(被雕鷲狼狗等食)修不凈觀,治第二貪。緣蟲蛆等修不凈觀,治第三貪。緣尸不動修不凈觀,治第四貪。若緣骨鎖修不凈觀,通能對治如是四貪,以骨鎖中無四貪境。’

  修習不凈觀的方法,即先由于內(nèi)外不凈之相親見或聽聞的增上力,引起如理作意了解其義,發(fā)起勝解,而思惟觀察,乃至引起定地作意,是名不凈觀成。廣如《瑜伽師地論》第三十卷中所說。骨鎖觀既然能夠通治四貪,其所緣的境相亦容易看到,如博物館中陳列的全具人體骨鎖,與壙野古墓中暴露的尸骨,及醫(yī)學上所用的人體骨骼的塑像、掛圖等,都足為修觀人的取相境。于外所取相境,數(shù)數(shù)取緣其相,令心于相熟習,則于正修觀時,于內(nèi)心中起假相作意思惟觀察,則甚為容易。這里抄錄《俱舍論.分別賢圣品》所說從自身中修習骨鎖不凈的具體觀法如下,簡便易行,欲修此觀的人,可依之修習。論說:‘然瑜伽師,修骨鎖觀總有三位:一初習業(yè),二已熟修,三超作意。謂觀行者欲修如是不凈觀時,應先系心于自身分,或于足指,或額或余,隨所樂處心得住已,依勝解力,于自身分假想思惟皮肉爛墮,漸令骨凈,乃至具觀全身骨鎖。見一具已,復觀第二,如是漸次,廣至一房、一寺、一園、一村、一國、乃至遍地,以海為邊,于其中間骨鎖充滿。為令勝解得增長故,于所廣事漸略而觀,乃至唯觀一具骨鎖,齊此漸略不凈觀成,若瑜伽師初習業(yè)位。為令略觀勝解力增,于一具中先除足骨,思惟余骨系心而住,漸次乃至除頭半骨,思帷半骨系心而住,齊此轉(zhuǎn)略不凈觀成,名瑜伽師已熟修位。為令略觀勝解自在,除半頭骨,系心眉間專注一緣,湛然而住,齊此極略不凈觀成,名瑜伽師超作意位。’在三位中,第一位為作意未熟,第二位為作意已熟,第三位為超作意。前二位中觀不凈相,必須由作意策勵才能現(xiàn)起:第三位中,觀心已極淳熟,不須作意策勵,其不凈行相,能任運現(xiàn)前,故名超作意。

  如上所說的不凈觀,以無貪為自性。依四靜慮與四近分,及中間定和欲界心十地生起,以無色界無緣色法的不凈觀故。唯緣欲界所見色境,唯人趣能生起此觀,天中無青瘀等不凈相故。此觀唯是勝解作意相應,非十六行攝,但唯假想,故唯是有漏。

  二、持息念:持息念,通常稱為數(shù)息觀,為對治散亂心的最好觀行。持息念的相,實有六種差別,數(shù)息觀法不過是其中的一種而已。持息念在經(jīng)中名阿那阿波那念。阿那義即持息入,是引外風令人身中的意思;阿波那義即持息出,是引內(nèi)風令出身外的意思。此持息念本以慧為體,應名持息慧,但慧由念力記持助慧觀息為境,故名持息念。

  此觀的差別行相,有其六種:(一)數(shù)、(二)隨、(三)止、(四)觀、(五)轉(zhuǎn)、(六)凈。前三是止,后三是觀。分別略述如下:

  (一)數(shù)息,即系心于息,放舍身心,不用強持之力,任運地以念憶持入出而心數(shù)之。從一至十,不減不增。因恐于心引起急促,故其數(shù)不應減少于十:恐于心引起散亂,故其數(shù)不應增加于十。這數(shù)息之法,又有四種,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七卷說:‘云何名為算數(shù)修習?謂略有四種算數(shù)修習。何等為四:一者以一為一算數(shù),二者以二為一算數(shù),三者順算數(shù),四者逆算數(shù)。云何以一為一算數(shù)?謂若入息入時,由緣入意,出息住念,(出息住而未生,名出息住。)數(shù)以為一。若人息滅,出息生,出向外時,數(shù)為第二。如是展轉(zhuǎn)數(shù)至其十,由此算數(shù)非略非廣,故說唯十,是名以一為一算數(shù)。云何以二為一算數(shù)?謂若入息入而已滅,出息生而已出,爾時總合數(shù)以為一。即由如是算數(shù)道理,數(shù)至其十,是名以二為一算數(shù)。入息出息說名為二,總合二種數(shù)之為一,故名以二為一算數(shù)。云何順算數(shù)?謂或由以一為一算數(shù),或由以二為一算數(shù),順次展轉(zhuǎn)數(shù)至其十,名順算數(shù)。云何逆算數(shù)?謂即由二種算數(shù),逆次展轉(zhuǎn)從第十數(shù),次九、次八、次七、次六、次五、次四、次三、次二、次數(shù)其一,名逆算數(shù)。’

  修數(shù)息時,在算數(shù)方面有三種過失應當糾正,如《俱舍論.分別賢圣品》說:‘然于此中,容有三失:一數(shù)減失,于二謂一。二數(shù)增失,于一謂二。三雜亂失,于人謂出,于出謂入。若離如是三種過失,名為正數(shù)。若十中間心散亂者,復應從一次第數(shù)之,終而復始,乃至得定。若十中間等文,就是說的糾正三種過失的方法。

  修數(shù)習觀時,在持息的方法上,還有兩種過患,應該注意避免,不讓其產(chǎn)生,產(chǎn)生以后,應注意調(diào)和。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七卷說:‘修入出息者,有二過患。何等為二?一太緩方便,二太急方便。由太緩方便故,生起懈怠;或為昏沉睡眠纏擾其心;或令其心于外散亂。由太急方便故,或令其身生不平等;謂強用力持入出息,由入出息被執(zhí)持故,便令身中不平風轉(zhuǎn);由此最初于諸支節(jié)皆生戰(zhàn)掉,名能戰(zhàn)掉;此戰(zhàn)掉風若增長時,能生疾病,由是因緣,于諸支節(jié)生諸疾病,是名令身生不平等。云何令心生不平等?謂或令心生諸散亂,或為極重憂惱逼切,是名令心生不平等。’方便就是方法,數(shù)習的時候,心念于息的攝持太松緩,名太緩方便。心把息攝持得太緊急了,名太急方便。太緩太急,都要產(chǎn)生過患,調(diào)和之法,即在意念上寬放身心,心息相依,任運地記數(shù),則身心自然安穩(wěn)寂靜。

  (二)隨息:修數(shù)息的人,若算數(shù)已極串習,其心自然能夠任連地展轉(zhuǎn)相續(xù)流注,無有動搖,無散亂行,有適悅相應。至此心已微細,即應棄舍算數(shù),進修隨息。系心于息,不加功力,于入出息任運隨順而轉(zhuǎn)。其簡單的方法是:先隨息從外入內(nèi),即從鼻入流至咽喉,復從咽喉流至心胸,從心胸流至臍輪,如是展轉(zhuǎn)乃至流至足指,心皆隨逐。復隨息從內(nèi)出外,行至一麻一麥,半指一指,半張手一張手,一尺二尺,乃至多尺,息去近遠,心皆隨逐。如《俱舍論.分別賢圣品》說:‘隨謂系心緣入出息,不作加行,隨息而行,念息入出時各遠至何所:謂念息入,為行遍身,為行一分,隨彼息入行至喉、心、臍、髖、髀、脛,乃至足指,念恒隨逐。若念息出,離身乃至一磔、一尋,隨所至方,念恒隨逐。’髖即胯骨,髀即左右大腿骨,脛即小腿。一磔是一張手,一尋是五尺。余文易解可知。總起來說,入息至身內(nèi)何處,出息至身外遠近,皆以念隨逐,明靜覺知。這個方法很簡要,能夠依之修習,收效極為快速。若修之如法,又能精進恒常,在不久的時期內(nèi),即能引起身輕安,證心一境性,而入三摩地。

  (三)止:止是把心專住一處。隨息雖好,但尚有起念之失,若久修習而未得定,宜于隨息澄靜無擾之后,進而專住修止。即把心于于自己身中的某一處所,專一注念,凝然不動。或隨息于身中所止之處,心住觀之;蛴^息住身中如串珠的線,是冷是熱,于身為損害為利益。如此觀息湛然而住,安穩(wěn)明靜,久久相續(xù),自能得定。《俱舍論》說:‘止謂系念唯住在鼻端,或在眉間,乃至足,隨所樂處,安止其心;觀息住身如珠中縷,為冷為暖,為損為益。’系心之處,以自身正中各處為宜,除論說鼻端眉間外,如心窩、肚臍,皆是很適宜的住心之處。

  (四)觀:觀是觀察,即隨息至鼻口咽喉,乃至足指,都能審慮觀察。并觀察息俱時有四大種,此四大種生諸造色,此所造是心心所的所依處。如是觀行者,以觀息為先,乃至展轉(zhuǎn)能遍觀五取蘊!毒闵嵴摗氛f:‘觀,謂觀察此息風已,更觀息俱大種造色,及依色住心及心所,具觀五蘊以為境界。’具觀五蘊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七卷說:‘謂于入息出息及息所依身作意思惟,悟入色蘊;于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應領(lǐng)納作意思惟,悟入受蘊;即于彼念相應等事作意思惟,悟入想蘊;即于彼念若念相應思及慧等作意思惟,悟入行蘊;若于彼念相應諸心意識作意思惟,悟入識蘊。如是行者,于諸蘊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是名悟入諸蘊修習。’如果觀察修習,即能成就毗缽舍那,而引生所修慧

  (五)轉(zhuǎn):轉(zhuǎn)就是轉(zhuǎn)此入出息觀、起身念住觀、受念住觀,心念住觀,法念住觀等后后的殊勝善根中,乃至四加行位中最后世第一法任中,如《俱舍論》說:‘轉(zhuǎn)謂移轉(zhuǎn)緣息風覺,安置后后勝善根中,乃至世間第一法位。’覺就是觀心,把觀心轉(zhuǎn)移到五停心位之后的四念住等后后位而修音之,故名為轉(zhuǎn)。

  (六)凈:凈是清凈,即觀心至見道位等,能斷煩惱。故名為凈。如《俱舍論》說:‘凈謂升進,入見道等。’見道以前的觀行不能斷煩惱,故不可以名之為凈。在《毗婆舍論》第二十六卷中,有的論師還說從四念住位,乃至金剛喻定,皆是轉(zhuǎn)攝。有煩惱未斷盡故,未名為凈;必須無學位盡智生起后,才名為凈。

  以上所說持息念的六種差別相,在五停心位,為得定故,重在修習數(shù)隨止三相;后面三種觀行,當于后后位中修習。

  (二)別相念住位

  修解脫行者,由修五停心觀,心便得定。既已成就了殊勝的奢摩他,為了成就毗缽舍那,則應進一步修習四念住觀。四念住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于身等四相別別觀察,故名別相念住。為什么須修此觀呢?因為修解脫行的障礙,首先是于色身執(zhí)凈,于諸受執(zhí)樂,于心行執(zhí)常,于諸法執(zhí)我。為了對治四種顛倒,故必須先修四念住觀。此觀有兩種差別:(一)自相別離,即觀身受心法各別的自性,故名自相觀。身念住,即觀大種:造色、五根、五境,總括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皆是不凈,對治于色身妄計為清凈的顛倒。受念住,即觀六受,身所有領(lǐng)納皆是其苦,對治于諸受妄計為樂的顛倒。心念住,即觀六識心集起染凈生滅無常,對治于六識心王妄計為常的顛倒。法念住,即觀除色蘊、受蘊、識蘊之外的所余一切法,無有常一主宰固實不變的我性,對治于一切法妄計為我的顛倒。如《大毗婆沙論》第一百八十七卷決擇佛說四念住的意趣說:‘謂對治于不凈,凈想顛倒故,說身念處。對治于苦,樂想顛倒故,說受念處。對治于無常,常想顛倒故,說心念處。對治于無我,我想顛倒故,說法念處。’

  (二)共相別觀,即身念住觀身與其余有為法俱是無常性,與余有漏法俱是苦性,與余一切法俱是空、無我性。如是受念住、心念住、法念注,皆別別觀受心法與其余有為法俱是無常性,與余有漏法俱是苦性,與一切法俱是空、無我性。無常,是有為法的共相,苦是有漏法的共相,空、無我是一切法的共相,四念住別別于身受心法觀其無常苦空無我,故名共相觀。如《俱舍論.分別賢圣品》說:‘如何修習四念住耶?謂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為自相。一切有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為共相。

  上述兩種別相觀中,又有雜緣不雜緣的差別。單觀一法是不雜緣:觀察法時并緣身等而修,是為雜緣。四念住中,前三種唯是不雜緣,第四一種通雜不雜緣。如《俱舍論》說:‘四中三種,唯不雜緣,第四所緣,通雜不雜。若唯觀法,名不雜緣;若于身等二三或四,總而觀察,名為雜緣。’關(guān)于雜緣修法,依《慧暉鈔》立表如表二:

  (表二)

  修觀行的人,最初觀心未淳熟,只應先修不雜緣觀,到觀心已熟,為增進觀智力量,方可漸次進修二二合緣、三三合緣,或總觀四法的雜緣觀。

  (三)總相念住位

  修觀行的人,在別相念住位中,各別修習身等念住,觀身等自相,或觀身等共相,并于身等修習雜緣觀行,經(jīng)過這樣的修習,觀心已經(jīng)淳熟,為了增強觀智的力量,則應更進一步修習總相念住觀?傁嗄钭。纯偩壣硎苄姆ㄋ姆N所緣,而直觀其共有的無常苦空無我四種行相。這種觀法,比前雜緣別觀,更升進了一步;以雜緣別觀,雖能雜緣二三四法而修,但仍然是別觀身等所緣的自相或共相,非是總集四法直觀而修,因此,為了鍛練觀智,必須進修總相念住,才能增進觀智的殊勝力量,而奠定生起四善根的基礎(chǔ)。如《俱舍論》說:‘如是熟修雜緣身等法念住已,復何所值?頌曰:彼居法念住,總觀四所緣,修非常及苦,空、非我行相。’

  以上所說四種念住,就自性出體來說,皆以慧為其體。既然是以慧為體,則應名慧住,為什么立名念住呢?因為由慧觀察力令念于身等安住,慧力是因,念明記所緣是果,從果為名,故名念住。如《俱舍論》說:‘自性念住以慧為體。……何緣于慧立念住名?毗婆沙師說,此品念增故,是念力持慧得轉(zhuǎn)義。如斧破木,由楔力持。理實應音,慧令念住,是故于慧立念住名,隨慧所觀能明記故。由此無滅(阿那律尊者)作如是言:若有能于身住循身觀,緣身念得住,乃至廣說。世尊亦說,若有于身住循身觀者,念便住不謬。’

  四念住的次第依什么道理如此建立呢?這有兩種理由:一是由所緣境的粗細次第而建立的。即粗境先觀,最細境最后觀。于四種境中,色粗先觀。于后三種境中,受粗先觀,如覺手痛等。于后二后境中,心粗先觀。法最細故,所以后觀。法中的想等心所,雖然比心王更粗,但法中包括涅槃,最極微細,與極細法合并施設(shè),據(jù)細為論,故最后說。

  二是由于諸欲貪煩惱之生起,而建立其次第。先是于身起貪,故四念住觀在初;然貪于身,由欣樂于受,故觀觀受第二;欣樂于受,由心不調(diào),故第三觀心;心之不調(diào),由惑末斷,惑是法攝,故第四觀法。

  又由于四念住觀,如其次第即能于身等四法起凈樂常我四種顛倒,故四念住不增不減。

  四念住建立的次第,及唯有四觀的意義,如《俱舍論》說:‘此四念住,說次隨生。生復何緣次第如是?隨境粗者,應先觀故;蛑T欲貪于身處轉(zhuǎn),故四念住觀身在初;然貪于身,由欣樂受;欣樂于受,由心不調(diào),心之不調(diào),由惑未斷,故觀受等如是次第。此四念住如次治彼凈樂常我四種顛倒,故唯有四不增不減。’

  以上所說四念住觀,是依據(jù)《俱舍論》略說其義,愛樂廣詳意義者,應參閱《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七卷,及《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九卷。

  總上所說五停心觀、別相念住、總相念住,皆是順解脫分攝。解脫是涅槃,分是因義。五停心觀等善法,是順彼涅槃之因,故名順解脫分。亦名資糧道,此從譬喻得名,如古人行路,必須積持道糧,才能到達所欲至處:修解脫行的人,為至涅槃,修習善法,資益善根,是證彼涅槃的道糧,故名資糧道。

  順解脫分善法,依有部師說,唯聞思二慧,通三業(yè)為體。如《俱舍論》說:‘傳說如是順解脫分,唯聞思所成,通三業(yè)為體。雖就最勝唯是意業(yè),而此思愿攝起身語亦得名為順解脫分;有施一食、持一戒等,深樂解脫愿力所持,便名種植順解脫分。’理實亦有修慧,如《俱舍論》說修四念住的頌文中說:‘依已修成止,為觀修念住。’論文說:‘依已修成滿勝奢摩他,為毗婆舍那修四念住。’又說:‘自性念住,以慧為體。此慧有三種,謂聞等所成,即此亦名三種念住。’由此文證,故知俱舍論師于順解脫分體亦說修慧。

  種種順解脫分善根,需要深厚的厭離心與殊勝的智慧,故創(chuàng)植此善根,唯在人趣三洲。其余三惡趣、天趣、北俱盧洲,皆無此能。三惡趣以厭苦故,雖有厭離心,但以慧劣故,無殊勝的智慧。天趣雖有殊勝的智慧,但以苦輕故,無有深厚的厭離心。北洲苦輕,故無深厭:以其慧劣,故無殊勝智慧。因此,除三洲人外,皆不能種植順解脫分善根。如《俱舍論》說:‘植順解脫分,唯人三洲,余厭離般若,如應無故。’

  種植順解脫分之緣,必須遇著佛出世間的時代。如《俱舍論》說:‘遇佛出世,植此善根。’此所說遇佛出世,是指親見佛,或遇教法,乃至佛已入滅,有教法住世,值遇教法,俱能種植順解脫分善根。為什么必須遇佛或遇教法才能種此善根呢?因為必須了知生死可厭,了知涅槃可欣,才能種植順解脫分善根故。

  四、順抉擇分

  (一)暖位

  修解脫行者,在修習總相念住之后,其觀智漸次成熟,乃至增進成為上上品,即能引生順抉擇分四善根位的初位善根,名為暖法。無漏圣道,猶如于火,能燒毀其粗硬不調(diào)如柴薪的煩惱。此位善根,初得圣道火的前相,猶如世間鉆木取火,其暖氣是火前相,故初位善根立名為暖。如《俱舍論頌》圓暉說:‘圣道如火,能燒惑薪,圣火前相,故名為暖。’此暖位善根,因時分長故,能夠具足觀察苦集滅道四圣諦境,及能具足觀修十六行相。即以觀智觀苦圣諦修四行相:非常、苦、空、無我。觀集圣諦修四行相:因、集、生、緣。觀滅圣諦修四行相:滅、靜、妙、離。觀道圣諦修四行相:道、如、行、出。此十六行相的解釋,如《俱舍論.分別智品》說:‘謂苦圣諦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眾緣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集圣諦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如種理故因(種子生芽道埋),等現(xiàn)理故集(由因果相等的集力令果顯現(xiàn)),相續(xù)理故生(由集令果相續(xù)),成辦理故緣(由集為緣令果成辦)。滅圣諦有四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諸蘊盡故滅,三火息故靜(貪嗔癡火),無眾患故妙,脫眾災故離。道圣諦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出故出。’此十六行相,在《俱舍論》中,總有四釋,應檢閱參考。關(guān)于四圣諦的意義,已在第一章第四節(jié)中廣說,這里不再解釋。為了醒目,列表于表三:

  暖位中具觀四諦十六行相而修習,可以得到什么樣的功德呢?《俱舍論.分別賢圣品》頌說:‘暖必至涅槃。’這就是說暖位善根,是奠定必得涅槃的基礎(chǔ)。在這個位次上雖然還有退起邪見、毀斷善根、造無間業(yè)、墮惡趣等的過失,但肯定地成就了必至涅槃這一功德,所以不會在生死中長久流轉(zhuǎn)。如《俱舍論》說:‘四善根中,若能暖法,離有退斷善根、造無間業(yè)、墮惡趣等,而無久流轉(zhuǎn),必至涅槃故。’

  (二)頂位

  (表三)

  修習暖善根時,其觀智由下品轉(zhuǎn)成中品,中品轉(zhuǎn)上品,到最極成滿時,以其觀智的轉(zhuǎn)勝,有殊勝善根性起,名為頂法。亦即四善根中的第二位。此位亦如暖法具足觀察四諦為境,具修十六行相。為什么立名為頂呢?這有兩種意義:(1)四善根中,暖頂二位是動善根,以有退起邪見,造無間業(yè),墮入惡趣的動搖性故;但頂位善根,是由暖法漸次增長至上品而轉(zhuǎn)勝的善法,在動善根之中,最為殊勝,已至極高之處,如人身的頭頂,故立名為頂。(2)頂位善根,是進趣獲得不動善根忍位,和退住暖位的兩際處,譬如山頂,在進退兩者之間,故名為頂。如《俱舍論.分別賢圣品》說:‘此暖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長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為頂法。此轉(zhuǎn)勝故,更立異名,動善根中此法最勝,如人頂故,名為頂法;蛴纱耸沁M退兩際,如山頂故,說名為頂。此亦如暖具觀四諦及能具修十六行相。’

  修此頂善根所獲功德,《俱舍論》頌說:‘頂終不斷善。’就是獲得頂位善法。雖然還有退起無間業(yè),墮入三惡趣的動搖性,但對前暖法來說,更增加了畢竟不斷善根的功德。如《俱舍論》說:‘若得頂法,雖有退等,而增畢竟不斷善根。’由此可知,頂位不起邪見,以唯有上品邪見才能斷善根故。

  (三)忍位

  修頂善根,由下品而中品而上品,漸次增長至最極成滿時,有殊勝善根生起,名為忍法。為什么立名為忍呢?以此位善法,于四諦道理能信解忍可中,最為殊勝,故得名為忍。又此位善根堅忍無退墮故,名為忍法。此忍善根,有下中上三位差別。下中二位,同前頂法,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暖頂及下中忍皆能具緣三界苦等。)上品忍位,唯觀欲界苦諦,以一行一剎生起世第一法,名為上忍。

  下中忍位,雖然都是如暖頂二位具觀四諦理,修十六行相,但有差別;即向欲界四諦與上界四諦各起十六行相,合修三十二行相,是為下忍位。中忍位則是減緣減行的修法。

  中忍位怎樣減緣減行呢?上下八諦,是所緣境故,名之為緣。上界四諦有十六行,欲界四諦有十六行,總計合成三十二行,是能緣行解故,名之為行。以上下八諦為所緣,而起三十二行解,于三十二行相中,如其次第,從后向前逆次漸漸減行減緣,乃至最后唯留欲界苦諦一行,比擬人于見道,計有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總稱為減緣減行。即以四行觀欲界苦諦,如是乃至以四行相觀欲界道諦,后以三行觀上界道諦,減除上界道諦一行相(出相)是為第一周。又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后以二行觀上界道,復減一行,是為第二周。又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以一行相觀上界道,復減一行,是為第三周。又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以四行觀上界滅,不觀上界道,名為減緣。減緣之時,雖亦減行,是減緣攝故,不名減行,唯名減緣,是為第四周。如減上界道諦,三周減行,第四周減緣,如是于余七諦行緣亦照樣逆次減除,唯于緣中,不減欲界苦諦,及與一行相(非常相)是名為七周減緣,三八二十四減行,據(jù)實際道理來說,三十一周皆減行,因每一諦之最后一行與緣同減,屬減緣攝故,所以但言二十四周減行。于減行中,初減一行,名中忍位初。如是直至三十一周時,唯留欲界苦諦下一行相,以二剎那心觀欲界苦諦,比擬如見道時生起苦法忍、苦法智位故稱為一行二剎那,名中忍位滿。表示如表四:

  (表四)

  以上所說減緣減行最后觀留欲界苦諦下一非常行相擬入見道,僅是舉例而言,實際入見道時,雖然都是從苦諦下一行相悟入,但由于修行人根器有異,所觀留的行相亦有所不同。依《毗婆沙論》一百九十卷說,人見道人,有利鈍二根。利根人有兩類:一是著我者,依無我行悟入見道。二是著我所者,依空行悟人見道。鈍根人亦有兩類:一是我慢增者,依無常行悟入見道。(以別知身無常,不自恃起慢故。)二懈怠增者,依苦行悟入見道。(以知苦相,即精進求出離故。)如上所說四類行者,應以何行擬入見道,即留何行而觀察修習,廣如《毗婆沙論》所說應知。

  中忍位要作減緣減行的原因是:下忍位修三十二行解,觀智散漫,不能成為引發(fā)無漏智的殊勝增上緣,為了鍛煉觀智,故于上下八諦行相習減緣減行,由漸減略,使其智力明銳猛利,成為引發(fā)見道無漏智的殊勝增上緣。

  得此下中忍位善根有什么功德呢?《俱舍論.分別賢圣品頌》說:‘忍不墮惡趣。’若依論義,望前頂法增加三種功德:一不退失善根,二不造無間業(yè),三不墮惡趣。如彼論說:‘若得忍時,雖命終舍,住異生位,而增無退,不造無間,不墮惡趣。然頌但說不墮惡趣言,義準已知不造無間業(yè),造無間業(yè)者必墮惡趣故。忍位無退,如前已辯。’得中忍位若不命終,必入見道而證圣位,縱然命終,棄舍了忍善根,此生不能入見道,雖住于異生位,亦能得如前所說三種功德。

  從中忍滿位,無間引起殊勝善根,名上品忍。此位以一剎那心觀欲界苦諦起一行相,道入世第一法,稱為一行一剎那。因為上品忍與世第一法相鄰接故,唯有一念,不容相續(xù)。如《俱舍論》說:‘從此位(中忍)無間起勝善根,一行一剎那,名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續(xù)故。’得上品忍,由于必入見道故,更得五種功德,即于生、處、身、有、惑五法得非擇滅,稱為五種不生:(一)生,即卵生濕生。(二)處,即無想天、北俱盧洲、大梵大王三處。(三)身,即扇搋半擇迦(男根不具的人)、二形身。(四)有,即第八有等。(見道以后的圣者,充其極只有七翻生死,故無第八次的后有等。)(五)惑,即見道所斷惑。如《俱舍論.分別賢圣品》說:‘若至圣位,于少趣生處身有惑中,得不生法故。趣謂諸惡趣。生謂卵、濕生。處謂無想、北俱盧大梵處。身謂扇搋半擇迦、二形身。有謂第八等有;笾^見所斷惑。’

  (四)世第一位

  從上品忍,無間引生最極殊勝的善根,名世第一法。此世第一法,亦如上品忍唯緣欲界苦諦,唯有一行一剎那心,即直入見道。此位善根仍是有漏,故名世間。但在世間善法中,已至極頂,能與苦法智忍作等無間緣,開圣道門,引圣道性,最極殊勝,故名第一。是世間最勝法故,名為世第一法。如《俱舍論》說:‘上品忍無間,生世第一法,如上品忍緣欲苦諦修一行相,唯一剎那。此有漏故,名為世間:是最勝故,名為第一:此有漏法世間中勝,是故名為世第一法。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圣道生,故名最勝。’

  此位善根所得功德,《俱舍論頌》說:‘第一入離生。’即得世第一法已,雖住異生位,必定能夠趣入‘正性離生’—見道。

  以上所說暖等四善根,皆以慧為體。名順決擇分。見、修、無學三種圣道,皆名決擇。決是決斷,能斷疑故;擇是簡擇,能分別四諦相故。分是分段。見道名決擇分,是決擇中的一分故。暖等四種善根,能為勝緣,引生見道,能順益彼見道故;順是其因,決擇是果,從因及果為名,故名順決擇分。亦名加行道,為入見道而加功用行修習四善根故。

  此四善根,皆依定地生起,故是修所成慧,而非聞思所成散慧。依六定生起,即未至定、四靜慮,及中間定,欲界中無此四法,以非定地故。無色界也沒有,以暖等是見道的眷屬法,無色界無見道故,唯欲界人天身能生起四善根,別的界趣都無緣生起。廣如《俱舍論.分別賢圣品》所說應知。

  總上所說的五停心觀等三資糧,及暖等四加行,又名七方便,以皆為趣證圣果的方便行故。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