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cè)两?jīng)一波記 入實(shí)際品第五
入實(shí)際品第五
「于是如來作如是言。諸菩薩等本利深入可度眾生。若后非時(shí)。應(yīng)如說法時(shí)說利。不但順不順說。非同非異。相應(yīng)如說。引諸情智。流入薩婆若海。無令可眾挹彼虛風(fēng)。悉令彼庶一味神乳。世間非世間。住非住處。五空出入無有取舍。何以故。諸法空相。性非有無。非無不無。不無不有。無決定性。不住有無。非彼有無。凡圣之智。而能測隱。諸菩薩等若知是利。即得菩提!
實(shí)際者,亦名真際、本際、真如、實(shí)相、本覺性地等,一義而有多名也。
如來作如是言,諸菩薩等,既已深入實(shí)際,獲得本利。則可度一切眾生矣。
若后非時(shí),應(yīng)如說法時(shí)說利。
正法時(shí)期曰時(shí),末法時(shí)期曰非時(shí)。應(yīng)如說法時(shí)說利,應(yīng)為「應(yīng)如說法時(shí)利」。令聞法者,皆獲本利也。
不但順不順說,非同非異,相應(yīng)如說。
無論順善性易調(diào)眾生而說,或逆惡性難調(diào)眾生而說。不順說,即是逆說。應(yīng)不住于同而為說法,亦不住于異而為說法,應(yīng)心無所住,不以我見而為說法。如果住于同則礙異,如果住于異則礙同,說法有礙,則不能如也。云何無住說法?云何無我見說法?云何無礙說法?若了達(dá)一切法性空,則可如如說法了。故曰相應(yīng)如如而說!金剛經(jīng)》云,云何為人演說?不取于相,如如不動(dòng)。相應(yīng)如說者,即此義也。
引諸情智,流入薩婆若海。無令可眾,挹彼虛風(fēng)。
如此不取于相,如如不動(dòng)說法,能導(dǎo)眾生情智,流入薩婆若海。薩婆若譯曰一切種智,即佛智也。
勿令可眾,「可」為虛字,勿令眾生也。虛風(fēng)者,虛妄無明之風(fēng)。虛妄無明風(fēng),能令眾生起惑造業(yè)。以惑業(yè)因緣,至于受報(bào)。勿令眾生挹彼虛風(fēng)者,勿令眾生妄起無明也。
悉令彼庶,一味神乳。
皆令彼群庶眾生,入于實(shí)際,得佛法一味,無上之法乳。
世間非世間,住非住處,五空出入,無有取舍。
世間與出世間,曰世非世間。住處及非住處,住處者善道也,非住處者惡道也。這一切皆是虛妄于五空出入。(五空者,下文自有解釋。)無有取舍,以一切世出世間,善道惡道,其性皆空,故無有取舍。
何以故?因?yàn)橹T法空相,悉無自性,故性非有非無。諸法空相者,即諸法實(shí)相。
非無不無,不無不有,無決定性,不住有無。
非無,非不無,曰非無、不無。諸法空相,不是無,亦不是有,故曰不無不有。既然如此,故無決定性,不可住也。故曰不住有無。
非彼有無,凡圣之智,而能測隱。
如此一覺智地,不可住著。非彼執(zhí)有執(zhí)無凡圣之智,所能測度。測「隱」,應(yīng)為測度之誤。
凡夫執(zhí)有,落入分段生死。小圣執(zhí)無,落入變易生死。故曰非彼有無凡圣之智,而能測度。
諸菩薩等,若知如是本利,即得無上菩提。
「爾時(shí)眾中有一菩薩。名曰大力。即從座起。前白佛言。尊者。如佛所說。五空出入無有取舍。云何五空而不取舍。佛言。菩薩五空者。三有是空。六道影是空。法相是空。名相是空。心識義是空。菩薩如是等空。空不住空?諢o空相。無相之法。有何取舍。入無取地。則入三空!
爾時(shí)眾中有一菩薩,名曰大力,具儀請法言,佛說五空出入,無有取舍。云何五空而不取舍?
佛先答何為五空,次明五空無取舍之所以。菩薩五空者,一、三有空,二、六道影空,三、法相空,四、名相空,五、心識義空。
三有者,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即三界受生也。三界如空華,故曰三有空。
六道影空,眾生以惑業(yè)因緣,而現(xiàn)六道之相。故知六道如影,無有實(shí)體。如果六道實(shí)有,便不須待惑業(yè)因緣而現(xiàn)了。例如家庭以夫婦子女等因緣而有,則知家庭性空無有實(shí)體。若有實(shí)體者,應(yīng)離夫婦子女等成員,仍有家庭存在。今離夫婦子女等因緣,不見家庭實(shí)體,故知家庭性空。所以六道之現(xiàn),猶如影現(xiàn),曰六道影空。
法相空,因?yàn)橐磺蟹ㄏ?因緣所現(xiàn)。相屬因緣,故無自性。以無自性,故知相空。猶如叢林之相,由樹成故,是知叢林相空。
名相空,因相而立名,相空自然名空。例如人之名,非人。山之名,非山。河之名,非河?嘀,非苦。樂之名,非樂!拭嗫。
心識義空,心若不空,不能造萬法。心隨緣而造萬法,故知心無定性。是知心空,即此空性,名之曰心。故知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與萬法唯心造,同義異說而已,唯識宗所謂,唯識無境,即此義也。
識者了別義。了別必借緣,既以境緣而有了別識,故知心識義空。
菩薩如是等空,空不住空,空無空相。
菩薩證如是空性,平等無二,無有分別,一相無相,故曰等空。
以平等無二,一相無相故,所以空不住空。空不住空者,無所住著也。因?yàn)榭占礋o分別,以無分別,故空無空相。既無有相,云何可住?無取之法,有何取舍?以有取有舍者,住著于相也。如是入無取之地,則入三空。
「大力菩薩言。云何三空。佛言。三空者。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如是等空。不住三相。不無真實(shí)。文言道斷。不可思議。」
空者非是有其空,而是不可得曰空。所以佛言三空者,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其實(shí)此三種空相,皆是有法,不得謂空。
若謂空相,此空相是有。若謂空空,此空空是有。若謂所空,此所空仍是有。當(dāng)知一切法悉畢竟空,畢竟空中,無空相可得,無空空可得,亦無所空可得。
若人著于空,便是著于空相。當(dāng)知空即不可得,故空相亦空。
空其「有」曰空,空其「空」曰空空。然若有空空可得,此「空空」便是有。故曰空空亦空。
以空相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總而言之,凡有所空皆不可得。因?yàn)楫吘箍罩?更無可空故。所以說所空亦空。
如是等空,不住三相,不無真實(shí),文言道斷,不可思議。
空相不可得,空空不可得,所空不可得。即是不可得空,無所有空,畢竟空,第一義空,平等空。如是平等空,不住空相、空空、所空三相也。
雖然如此,又非斷滅空。所謂有佛無佛,諸法性相常住,故不無真實(shí)。雖真實(shí)常住,卻是離文字言語相,離心思口議相,文言道斷,不可思議也。
「大力菩薩言。不無真實(shí)。是相應(yīng)有。佛言。無不住無。有不住有。不無不有。不有之法。不即住無。不無之相。不即住有。非以有無而詮得理菩薩。無名義相。不可思議。何以故。無名之名。不無于名。無義之義。不無于義!
大力菩薩言,佛言不無真實(shí),則此真實(shí)相應(yīng)該是有。
佛言,菩薩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于無不住無相,于有不住有相。這樣便是不無,亦是不有,有與無皆不可得,即畢竟空。
所謂不有之法,即是無住,故不即住于無。不無之相,即是無住,故并非住于有。旨在明乎無住,并非以有無而詮解有所得的道理。并非詮解有時(shí),「有」即有所得,詮解無時(shí),「無」即有所得也。
當(dāng)知菩薩不住于無名義相,言語道斷,不可思議。何以故?因?yàn)榈谝涣x中無名無義。然第一義空則無礙,故不礙世諦以名義流布世間。一切法以世諦流布世間,皆悉緣起無性。即此無性,便是第一義也。故菩薩于無名義相法,以名義相宣說。雖以名義相宣說,而體即緣起無性。故曰無名(第一義諦)之名(世諦),不無于名。言第一義諦不礙世諦也。無義(第一義諦)之義(世諦),不無于義。
菩薩無住,不住第一義諦,于是不礙世流布。不住世諦,故世流布當(dāng)體即畢竟空。雖曰畢竟空,卻是十法界宛然。十法界宛然,卻是畢竟空湛然。
「大力菩薩言。如是名義。真實(shí)如相。如來如相。如不住如。如無如相。相無如故。非不如來。眾生心相。相亦如來。眾生之心。應(yīng)無別境。佛言。如是。眾生之心。實(shí)無別境。何以故。心本凈故。理無穢故。以染塵故。名為三界。三界之心。名為別境。是境虛妄。從心化生。心若無妄。即無別境!
大力菩薩深領(lǐng)佛旨,于是說己心得。
「如」者,不異也,平等也,無礙也。由于如此無名義不礙名義,名義不礙無名義。則知一切法皆不異、平等、無礙。
真實(shí)如相。真實(shí)者,法性也。謂法性與相,是不異的,平等的,無礙的。
如來如相。如來者,佛之法身。謂法身與相,是不異的,平等的,無礙的。
如不住如。不異、平等、無礙,便是無住。如果住于不異,則非不異。如果住于平等,則非平等。如果住于無礙,則便是礙。
如無如相,相無如故。
所謂不異、平等、無礙,是無相的。如果有相,便是差異,便不平等,便是有礙。所以說,如沒有如相,因?yàn)橛邢?便非如故。
非不如來,眾生心相,相亦如來。眾生之心,應(yīng)無別境。
雖然有相便是不如,但是并不是說沒有如來。而是眾生心相,即如來故。
一切相非是真實(shí),而是唯心所現(xiàn),故曰眾生心相。然眾生心相,皆以緣現(xiàn),無實(shí)自性。眾生心相無性,即是諸佛法身。故曰眾生心相,相亦如來。
漫說眾生心所現(xiàn)諸相不異如來,縱眾生之心,亦無別境。因?yàn)楸娚?本來空寂,本來無定性,本來隨緣而有,本來無有自性,故眾生之心,無有別境。
如果眾生心有別境,必然有自性。若有自性,必不能具造萬法。故知眾生之心,無有別境。
佛言如是,眾生之心,實(shí)無別境。首先允可大力菩薩的說法,接著解釋心無別境的道理。
因?yàn)樾谋緝艄?心本凈者,心本空也。理無穢故。理即心也,理無穢雜,以心本凈故。
以染塵故,名為三界,三界之心,名為別境。
以染于塵故,方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分別。如果不染于塵,三界便轉(zhuǎn)名法界。以心有染著,方有三界。以有三界染著之心,方現(xiàn)三界分別之境。
如是分別境,皆是虛妄。以有分別,便無自性。如家有父母子女等之分別,故家非實(shí)有體性。故曰是境虛妄,從心變化而生。如果心無虛妄,即不現(xiàn)別境了。
「大力菩薩言。心若在凈。諸境不生。此心凈時(shí)。應(yīng)無三界。佛言。如是。菩薩心不生境。境不生心。何以故。所見諸境唯所見心。心不幻化則無所見。菩薩內(nèi)無眾生。三性空寂。則無己眾。亦無他眾。乃至二入。亦不生心。得如是利。則無三界!
大力菩薩言,心若在凈,諸境不生,此心凈時(shí),應(yīng)無三界。
心生則法生,心若在凈,便無起心動(dòng)念,于是諸境不生。所以此心凈時(shí),三界之境自然不生,故曰應(yīng)無三界。
佛言如是,如汝所說。菩薩心不生境,不虛妄起心造作也。境不生心,對境不起心也。如是心境如如,心不礙境,境不礙心,平等不動(dòng),是為大覺。
何以故下,說明一切法唯自心現(xiàn)。自心現(xiàn)境,還以自心虛妄取之。如果知道萬法唯心,自心不起幻化,萬法本來清凈。所見一切法,唯是自見心,以萬法唯心現(xiàn)故。若心不幻化,則無所見。
本來一切法,唯因緣假現(xiàn),無人無法。而自心現(xiàn)有相分,相分者因緣假施設(shè)也。凡夫不知,以自心之見分,取著假施設(shè)之相分為實(shí)有,于是便成遍計(jì)執(zhí)。
若知諸境,唯心所現(xiàn),見境即是見心。則心無幻化,便無所見了。
菩薩內(nèi)無眾生,三性空寂,則無己眾,亦無他眾。
眾生有二種解釋,一種是所謂六道眾生,此是狹義的解釋。一種是廣義的解釋,眾因緣所生法,皆名眾生。
菩薩內(nèi)無眾生者,是菩薩不執(zhí)著因緣所生法也。因?yàn)橐蚓壦?皆是假現(xiàn),皆是無性,皆是有體施設(shè)假法。菩薩已離遍計(jì)執(zhí),故內(nèi)無眾生想著。
三性者,善性、惡性、無記性。菩薩既知眾因緣生法是假施設(shè),于是心無計(jì)著。以無計(jì)著故,所以不住善、不住惡、不住無記。于是三性空寂。甚至無己眾,無他眾。鳩摩羅什大師譯五陰為五眾。故己眾者,己之五陰也。他眾者,他之五陰也。色受想行識即身心二法,故無己眾,即不執(zhí)著己之身心。無他眾,即不分別他之身心。
乃至二入,亦不生心,得如是利,則無三界。
何為二入?下文自有解釋。
「大力菩薩言。云何二入不生于心。心本不生云何有入。佛言。二入者。一謂理入。二謂行入!
大力菩薩請問于佛,何為二入不生于心?心本不生,云何有入?因?yàn)樾谋究占?無生無滅,云何有入呢?
佛言,二入者,一謂理入,二謂行入。
「理入者深信眾生不異真性。不一不共。但以客塵之所翳障。不去不來。凝住覺觀。諦觀佛性。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圣不二。金剛心地。堅(jiān)住不移。寂靜無為。無有分別。是名理入!
佛于二入中,先釋理入。理入者,深信眾生不異真性。深信即安住不動(dòng),得法忍也。眾生系因緣生,深信因緣生法,不異真性。真性者法性也。眾因緣生法假有,而法性真空。眾生法緣成無性,無性不異真空。真空不歸斷滅,故真性不異眾生。如此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成一真法界。故眾生真性不一不共,不一不共者,不一不二也。眾生之法不礙真性,真性不礙眾生之法。二者互不礙則互存,是曰不一。眾生之法不礙真性,是眾生全是真性,于是真性奪眾生。真性不礙眾生,是真性全是眾生,于是眾生奪真性。以互奪故,所以說不共。但以客塵之所翳障,凡夫見有差異而已。妄見差異,便成遍計(jì)執(zhí)。若明互成互奪義,便知諸法依他起。知依他起性者,終歸圓成實(shí)。
不去不來,凝住覺觀,諦觀佛性,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圣不二。
如是之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無住心契無相法,假名入也。
于心粗思名覺,于心細(xì)思名觀。故覺觀者,分別心也。凝住覺觀者,心不生分別也。心不生分別,則不來不去。
觀有二種,一者緣觀,二者直觀心性。緣觀者借緣止想,即修住心一緣。直觀心性者,以無住心,契無相法,冥然一真法界也。
諦觀佛性者,即直觀心性也。能觀者不生不滅,所觀者非有非無。心境一如,廓然大凈,名諦觀佛性。故曰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圣不二。
金剛心地,堅(jiān)住不移。
畢竟空中,寂靜無為,寂靜無為者,不生不滅也。無有分別,此是金剛心地堅(jiān)住不移。是名理入也。
「行入者心不傾倚。影無流易。于所有處。靜念無求。風(fēng)鼓不動(dòng)。猶如大地。捐離心我。救度眾生。無生無相。不取不舍。菩薩心無出入。無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為入!
總而言之,行入者心無所住,不取不舍也。心不偏倚,影無流易。凈心無住,等同虛空。不偏不著,無所依倚。心不偏倚者,不生我見,無所住著也。猶如月印清池,池月分明,卻是水中無月。雖然水中無月,卻是池月分明。故曰心不傾倚。
影無流易。影者六塵緣影也。眾生心本清凈,但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以后,心中留下六塵的印象,稱為六塵緣影。六塵緣影,亦稱為妄識。心中若留下六塵的印象,于是妄識便擾亂清凈心。六塵緣影便流動(dòng)變易不停,令眾生心不得靜止。如果心不傾倚,六塵緣影便無流易了。
于所有處,靜念無求。于色聲香味觸法諸所有處,知是因緣假現(xiàn),無有實(shí)體。知六塵無有實(shí)體,皆是自心所現(xiàn)。既知一切法唯是心現(xiàn),如幻如化,自然便能靜止妄念,而不起愿求了。
風(fēng)鼓不動(dòng),猶如大地。猶如大地安住不動(dòng),不被風(fēng)所鼓動(dòng)。風(fēng)者,用喻無明風(fēng)也。
捐離心我,救度眾生。捐棄遠(yuǎn)離住著心,及與我執(zhí)見。只為救度一切眾生。此是菩薩行無緣大悲也。
無生無相,不取不舍。菩薩行無緣大悲,于內(nèi)不生心動(dòng)念,心無所住故。于境無取無舍,無有分別,平等而行,知諸法無相故。
菩薩行無緣大悲,以心無所住,心不傾倚。所以心無出入,無有生滅,無有增減,無有愛憎。
菩薩如此行道,心無傾倚,不取不舍,無出入心。證入此不出不入故,假名為行入也。
換句話說,入于無入,假名為入。住于無住,假名為住。《金剛經(jīng)》云,菩薩于法,應(yīng)無所住行于布施。又說菩薩但應(yīng)如所教住。即是說菩薩但應(yīng)安住于無住也。意思與「入不入故,故名為入」相同。
以上分別說明何為理入,何為行入。
「菩薩如是入法。法相不空。不空之法。法不虛棄。何以故。不無之法。具足功德。非心非影。法爾清凈!
菩薩如是入于法性,法相不空。菩薩如是無所住入于法性,則一切法無礙。雖入有而不住有,不住于有,則有不礙空。雖入空而不住空,不住于空,則空不礙有。如是方入實(shí)相,方入第一義。如果入礙空之有,此有即是定性有,定性有則落常邊。如果入礙有之空,此空即是斷滅空,斷滅空則落斷邊。常斷二邊,不入中道。入中道者,不落斷常二邊,不住空有。菩薩不住于空,于是以悲導(dǎo)智,法身不動(dòng)而普度十方。菩薩不住于有,于是以智導(dǎo)悲,雖入生死而法身不動(dòng)。所謂一月印千江,千江只一月也。
菩薩以悲導(dǎo)智,行乎于俗諦,成諸功德,故法相不空。菩薩以智導(dǎo)悲,證乎于真諦,成就法身,故法性不失。如果行于俗諦而無真諦,便是凡夫。如果行于真諦而無俗諦,便是二乘。菩薩行乎中道,故雖入法性,而法相不空。
不空之法,法不虛棄。佛法所謂空者,即橫遍豎窮也。以橫遍豎窮,不可分別,無有能所,無有能得所得。不得謂有,故名曰空。然橫遍豎窮,亦不得謂空。以橫遍豎窮者,無法不賅,無法不是。故曰不空之法,法不虛棄。
何以故?不無之法,具足功德,非心非影,法爾清凈。
不無之法,即不空之法。不空之法橫遍豎窮,能成就一切法,故曰具足無量功德。
是知空者法性也,不空者緣起也。緣起性空,則泯一切;性空緣成,則成就一切。故曰空即無量,無量即空,此是中道義。
非心非影,法爾清凈,下文自有解釋。
「大力菩薩言。云何非心非影法爾清凈。佛言?杖缰。非心識法。非心使所有。法非空相。法非色相。法非心有。為不相應(yīng)法。非心無為。是相應(yīng)法。非所現(xiàn)影。非所顯示。非自性。非差別。非名非相非義。何以故。義無如故。無如之法。亦無無如。無有無如。非無如有。何以故。根理之法。非理非根。離諸諍論。不見其相。菩薩如是凈法。非生之所生生。非滅之所滅滅!
大力菩薩問言,云何是非心非影,法爾清凈呢?
佛回答說,空如之法,非心識法,非心使所有。
一切法性空,以性空故能隨緣幻現(xiàn)諸法。法隨緣現(xiàn),故其性空寂。既然其性空寂,故無法不空。猶如水隨緣現(xiàn)波,而波全是水。雖然波有差別,水原不二。以水望波,則波波不同。以波望水,則波波無礙。法亦如是,緣起諸法,無性空寂。諸法性空,則法法無礙。無礙之法,謂之如如。故曰空如之法。
諸法一相所謂無相,是其理性。諸法差別,法法不同,是其事相。無相之理,借事而現(xiàn)。以理收事,則無法不空。既然理借事現(xiàn),所以事全是理,見事即是見理。事以理融,則相無不盡。相盡理融,故法法皆如。所以說空如之法也。
空如之法,無有實(shí)體,皆因緣所現(xiàn)。既是因緣所現(xiàn),故其性皆空其相皆如。性空相如,故非實(shí)有,只是心識變現(xiàn)之幻相。非是心識所生實(shí)有之法也,故曰非心識法,非心使其為實(shí)有也。
然心識亦非實(shí)有,心識者即是空性,空性即是緣起。若心識不空,便不能變現(xiàn)諸法了。既能變現(xiàn)一切法,故知心識無有定性。無定性故法空,由空變現(xiàn)之相,皆空華相,故法法皆如。如是空如之法,非心識所生,非心識使之實(shí)有也。
法非空相,法非色相,法非心有,為不相應(yīng)法。非心無為,是相應(yīng)法。
空如之法,無所有不可得。性空不可得,以性空即緣起故。緣起不可得,以緣起即性空故。所以法非空相,以空相不可得故。法非色相,以色相不可得故。法非心有,以心不可得故。以一切不可得,一切法性空,所以不是相應(yīng)法。若法相應(yīng),必是不空法,必是有所得法。
然性空不可得,則不礙緣起。性空之法,故能隨緣和合,依他相應(yīng)而起。所以由于性空,非心無為故,方成因緣相應(yīng)而起。故經(jīng)云法非和合不和合,即是法非相應(yīng),非不相應(yīng)也。因?yàn)橄鄳?yīng)不可得,則不礙不相應(yīng);不相應(yīng)不可得,則不礙相應(yīng)。不相應(yīng)則一性清凈,相應(yīng)則萬法繁興。萬法繁興,不礙一性清凈;一性清凈,不礙萬法繁興。故前言為不相應(yīng)法,后言非心無為,是相應(yīng)法。
非所現(xiàn)影,非所顯示,非自性,非差別,非名非相非義。
以法性空不可得故,所以非所現(xiàn)影。因?yàn)橛耙孕维F(xiàn),法性無形,故一切法非性所現(xiàn)之影。以法性空不可得,故亦非法性所顯示。所以一切法無有自性。以無自性故,所以一切法無有差別。終至非名非相非義。
何以故?義無如故。
空如之法,如幻如化,無所有不可得,無有差別。義者,諸法各各差別之謂。一切法各各具有差別之義德義用,故曰義無如故。如者,實(shí)相也,平等性也,無分別相也,不二不異也。
無如之法,亦無無如。無有無如,非無如有。
「無」如之法者,即空如之法也。前云「義無如故」,但空如之法,亦沒有「無如」。換句話說,「無如」只是假名,而非實(shí)有,故曰非「無如」有。以空如之法,無所得故,離四句絕百非故。
所以空如之法,沒有「無如」。非是「無如」為有也。
何以故?因?yàn)楦纠硇灾?無所有不可得,無有決定。所以非是決定性的理,亦非有決定性的根本。如果是決定性的理,便不能隨緣而起萬法。如果有根本,根本是「生」義,于是便成生滅法,生滅之法,非為真實(shí)。同時(shí)如果根本生出萬法來,試問何法生根本?若有法生根本,則根本即非根本了。若無法生根本,根本自己便有,那么萬法亦可自有,不必待根本。所以說空如之法,非理非根。此說明空如之法,自性清凈,自性無性,自性平等,自性無礙。吾人所知所見一切法,皆空華相也。
以空如之法,清凈、無性、平等、無礙故。所以離諸諍論,亦無相可取。
菩薩如是清凈諸法,空如諸法。則親證一切法,非能生者所生之生法,亦非能滅者所滅之滅法。于是一切法離能離所,不生不滅,空如無礙了。
「大力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法相。不合成不獨(dú)成。不羇不絆。不聚不散。不生不滅。亦無來相及以去住。不可思議。佛言。如是。不可思議。不思議心。心亦如是。何以故。如不異心。心本如故。眾生佛性。不一不異。眾生之性。本無生滅。生滅之性。性本涅槃。性相本如。如無動(dòng)故。一切法相。從緣無起。起相性如。如無所動(dòng)。因緣性相。相本空無。緣緣空空。無有緣起。一切緣法。惑心妄見,F(xiàn)本不生。緣本無故。心如法理。自體空無。如彼空王。本無住處。凡夫之心。妄分別見。如如之相。本不有無。有無之相。見唯心識。菩薩如是心法。不無自體。自體不有。不有不無。菩薩無不無相。非言說地。何以故。真如之法。虛曠無相。非二乘所及。虛空境界。內(nèi)外不測。六行之士。乃能知之!
大力菩薩言,佛說之法誠不可思議!如是法相,不是合成,不是獨(dú)成。如果合成,便是共生。如果獨(dú)成,便是自生。共生自生皆是生法,有生之法便是無常。無常之法,非為真實(shí)。此不思議法相,是無生法,故不合成亦不獨(dú)成。
以法相無生故,所以空無所有。以空無所有故,自然解脫,所以不羈不絆。以空無所有故,所以不聚不散,不生不滅,亦無生住滅相。來相者,生相也。去相者,滅相也。無來相及去相住相者,無生住滅三相也。
最后大力菩薩贊嘆曰,如是法相,誠不可思議也。
佛印可曰,如是!如是法相不可思議。
不但是不思議法相,亦是不思議心。因?yàn)樾囊嗳缡?不合成,不獨(dú)成,不羈不絆,不聚不散,不生不滅,亦無生住滅三相。
有人說因緣和合所生法,便是和合而成者,怎可說不合成呢?當(dāng)知既是因緣和合所生之法,便無自性,無自性法當(dāng)體即空。空法云何有合成?所以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何以故?如不異心,心本如故。
如者不二不異,同一法性。既然一切法不二不異,自然心亦不二不異。故曰如不異心。心性本空,空性無礙不二,故曰心本如故。因?yàn)樾呐c諸法,一體皆如,所以說萬法唯心。心不異法,法不異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
若知是理,則知空如之法,圓融無礙。云何圓融無礙?一如一,一如一切,一切如一,一切如一切。
眾生佛性,不一不異。謂眾生雖未成佛,然其佛性與諸佛本如也。所謂未成佛時(shí)本是佛,已成佛后還是佛。那么何以眾生不是佛呢?只為眾生妄起無明,妄造諸業(yè),惑業(yè)為障,智慧功德未具,故不名佛。所以說不一不異,佛具智慧功德,眾生未具,故曰不一;佛與眾生同一法性身,故曰不異。
眾生之性,本無生滅,生滅之性,性本涅槃。
眾因緣生法,其性本空?諢o生滅,故曰本無生滅。生是因緣生,滅是因緣滅,生滅只是因緣幻現(xiàn),其中無法可得。如果其中有法可得,則此法既非生亦非滅。故知生滅俱是因緣,既是因緣,當(dāng)無自性。即此無性,便是涅槃。故曰生滅之性,性本涅槃。
性相本如,如無動(dòng)故。
性空即緣起法相,故經(jīng)云空不異色,空即是色。緣起法相無有實(shí)體,當(dāng)體即空,故經(jīng)云色不異空,色即是空?毡静粍(dòng),而緣起法相當(dāng)體即空,故亦不動(dòng)。是知性相本如,如無動(dòng)也。
一切法相,從緣無起,起相性如,如無所動(dòng)。
法相從緣而起,然而緣起則性空。約性空言,故曰從緣無起。因?yàn)橄嚯S緣起,而性本如如,如如則無所動(dòng)。
因緣性相,相本空無,緣緣空空,無有緣起。
由因緣的關(guān)系,諸法各各現(xiàn)其個(gè)別性相。然而一切法相,本來是空無的。因緣起諸法相,而「因緣」亦是因緣所起,故曰緣緣。法相由因緣而起,故其性空。而「因緣」復(fù)以因緣而起,所以「因緣」亦空,故曰空空。當(dāng)知緣起即空,空即緣起,說緣起時(shí),當(dāng)會(huì)性空,說性空時(shí),當(dāng)會(huì)緣起。此是一法,不縱不橫,不二不別。智慧者聞緣起即明是性空,聞性空時(shí)即知是緣起。愚癡人聞緣起,則執(zhí)著緣起而分別性空。聞?wù)f性空,便執(zhí)著性空而分別緣起。此人縱經(jīng)百千劫,不知真如法性也。
一切緣法,惑心妄見,現(xiàn)本不生,緣本無故。
一切緣起之法,本來空無所有。然迷惑之心,虛妄見有。不知緣起之法,皆幻現(xiàn)非實(shí),所現(xiàn)之法,本來無生。因?yàn)橐蚓壭钥?本來無故。
心如法理,自體空無。如彼空王,本無住處。
心與如是空如法理,不二不異。心的自體,亦是空無的。如彼空王,王者自在義,謂心本空如自在也。如此之心,無有所住,故曰本無住處。心無所住,得大自在,故曰如彼空王也。
然凡夫虛妄之心,虛妄分別見實(shí)有諸法相也。
如如之相,本不有無,有無之相,見唯心識。
如如之相,一相無相,無相無不相。約性空言,一相無相;約緣起邊言,則是無相無不相。約無相言,則不有;約無不相言,則不無。法則性空緣起,緣起性空,非是有相,亦非是無相。至于見有見無者,皆眾生之見。若離乎見,則不見有亦不見無。
法本無相,法相者唯識所現(xiàn)。自之心識現(xiàn)諸法相,還以自心起見取著。徹底來說,實(shí)是自心還取自心。故曰見唯心識。何為心識?心識者即畢竟空性。以自性空故,乃能隨緣現(xiàn)一切相。既現(xiàn)相已,還以自心起見取著之。依體起用,用不違體。體者性空也,用者隨緣也。體用一如,一時(shí)俱起。既無體外用,亦無用外體,此乃法爾如是也。
菩薩如是心法,不無自體。自體不有,不有不無。
菩薩如是知,法者全以心現(xiàn),心者全因法而能了別。故心識即是空,空故能現(xiàn)相。相現(xiàn)實(shí)是心影猶如空華,故是假施設(shè)。而空即心體,故所現(xiàn)假相,名有體施設(shè)假。所以說如是心法,不無自體。因?yàn)轶w即是空,故又曰自體不有?占淳壠,緣起即空,故曰不有不無。
菩薩無不無相,非言說地。
菩薩深證實(shí)相,故知法無相,亦非無相。如是無相無不相,言語道斷心行亦滅,故非言說地。
何以故?因?yàn)檎嫒缰?虛曠無相。虛曠者空也,空而無相也。因?yàn)檎嫒缂串吘箍宅F(xiàn)一切法,一切法皆歸畢竟空,故虛曠無相。如此境界,非二乘所及。
虛空境界,即真如法性。真如畢竟空不可得,不可得其內(nèi),則內(nèi)不可測;不可得其外,則外不可測。內(nèi)者心識也,外者境法也。如是之法,唯六行之士,乃能知之。
「大力菩薩言。云何六行。愿為說之。佛言。一者十信行。二者十住行。三者十行行。四者十回向行。五者十地行。六者等覺行。如是行者。乃能知之!
大力菩薩請問何為六行?佛回答六行者,即菩薩六位。信、住、行、向、地、等覺。此六行是大乘人所行,非聲聞緣覺境界。真如之法,是菩薩境界,非二乘所及也。
「大力菩薩言。實(shí)際覺利無有出入。何等法心得入實(shí)際。佛言。實(shí)際之法。法無有際。無際之心。則入實(shí)際!
大力菩薩言,既然實(shí)際之覺利,無有出亦無有入,那么何等法,何等心能入實(shí)際呢?
實(shí)際即是真如,亦曰真際,亦曰無際,亦曰本際。實(shí)際覺利者,無上覺也。無上覺既無出入,云何法心,可證無上覺?
佛先答法,次答心。實(shí)際之法,即是無際也。無際之心,即實(shí)際之心,亦即是無住之心。若以無住心,契合無際法,心境一如,則入真如實(shí)際了。
「大力菩薩言。無際心智。其智無崖。無崖之心。心得自在。自在之智。得入實(shí)際。如彼凡夫。軟心眾生。其心多喘以何法御。令得堅(jiān)心。得入實(shí)際。佛言。菩薩彼心喘者。以內(nèi)外使。隨使流注。滴瀝成海。大風(fēng)鼓浪。大龍?bào)@駭。驚駭之心。故令多喘。菩薩令彼眾生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以禪定故。心則無喘!
大力菩薩言,無際心智。心謂其體,智言其用。其智無崖(應(yīng)為涯,邊涯也)。心無際智亦無際,故曰無際心智。無際心智,是無量無邊的。
心既無量無邊,于是便無罣礙而得自在。心得自在,智亦必自在。此自在之智,便得入真如實(shí)際了。
但是如彼凡夫,軟心眾生。眾生心志無堅(jiān),動(dòng)亂無常,謂之軟心。其心多喘。喘者其心粗重?zé)o常也。其心驚動(dòng)不安,六識動(dòng)亂不停,說名心喘。如是眾生,以何法調(diào)御,令其心志堅(jiān)定,無有退轉(zhuǎn),入于真如實(shí)際呢?
佛言,彼等心粗重?zé)o常者,因?yàn)閮?nèi)根外塵之隨逐。末那識內(nèi)緣第八為自我,起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種煩惱,意識緣外境起諸煩惱,是為內(nèi)外使!甘埂拐,譬如世間公門之吏使,隨逐罪人不相舍離。根塵亦復(fù)如是,隨逐眾生,令眾生不得自在,故曰內(nèi)外使。
因?yàn)樨澲鶋m的原因,于是眾生妄識,隨根塵而攀緣流注。乃滴瀝而成識海,再經(jīng)無明大風(fēng)的鼓動(dòng),因而波浪翻天,導(dǎo)致其心驚駭,不得安隱之樂。大龍?bào)@駭者,譬喻說也。住地?zé)o明,其力最大,住在本識隨眠海底,名為大龍。無明違反寂靜,增長粗動(dòng)之心,名驚駭。驚駭之心,失去安隱故,所以動(dòng)亂無息。
菩薩對于這些眾生,須令彼等存三守一,使入如來禪定。以禪定力故,乃能令心無喘矣。
「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來禪者理觀心凈如。入如是心地。即入實(shí)際!
大力菩薩問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
佛回答說,存三者,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來禪者,理觀心凈如!溉纭拐,不二不異,平等無礙也。若入如是心地,即入實(shí)際。
「大力菩薩言。三解脫法是何等事。理觀三昧。從何法入。佛言。三解脫者虛空解脫。金剛解脫。般若解脫。理觀者心如理凈無可不心!
大力菩薩再問,何謂三解脫法?何謂理觀三昧?從何法得入是理觀三昧?
佛回答說,三解脫者,虛空解脫、金剛解脫、般若解脫。
虛空解脫者,如實(shí)知一切法性空,不為法縛,故曰解脫。金剛解脫者,如實(shí)知一切法無相,不被法所動(dòng)搖,故曰解脫。般若解脫者,如實(shí)知一切法空不可得,自性清凈,故曰解脫。
理觀者,心無所住,心不礙境,謂之心如。性理本空,故曰理凈。以此無住心、無礙心,契合空、無相、清凈之理。不生可與不可之分別心,這便名為理觀。
「大力菩薩言。云何存用。云何觀之。佛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內(nèi)行外行。出入不二。不住一相。心無得失。一不一地。凈心流入。是名觀之。菩薩如是之人。不在二相。雖不出家。不住在家。雖無法服。而不具持波羅提木叉戒。不入布薩。能以自心無為自恣。而獲圣果。不住二乘入菩薩道。后當(dāng)滿地成佛菩提。」
大力菩薩請問,云何存用,云何觀之?
佛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
心事不二者,心境不二也。凡有所作,心不礙境,境不礙心。心中無事,事中無心。空空一如,是名存用。
內(nèi)行外行,出入不二,不住一相,心無得失,一不一地,凈心流入,是名觀之。
內(nèi)行者內(nèi)根也,外行者外塵也。根塵相接時(shí),六識出于六根,于六塵中,來去自如無罣礙無染著,是謂出入不二。
不住一相者,于一一相皆不住著。換句話說,不取于相也。心不住于相,便無有得失了。
一者同也,不一者異也。一者合于己意也,不一者與己意相違也。對于同異之地,對于和己意相合相違之處,皆以清凈心流入,不取相不染心也。如是而行,是名觀之。
如果菩薩能如是存用觀之,便可不住于分別好惡的二相。如是之人,雖不出家,但亦不住在家。因?yàn)殡m處世間,不染世間故。
雖無法服,而不具持波羅提木叉戒,不入布薩,能以自心無為自恣,而獲圣果。
法服者袈裟也。波羅提木叉,譯別解脫戒。如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薩戒,皆別解脫戒。謂戒功德別別解脫,持一戒有一戒之解脫功德。如果毀破一戒,余戒功德依然光潔,故名別解脫戒。與定共戒道共戒不同。定共戒道共戒名總解脫戒。如果定退則戒失,道退則戒失,不待別別解脫也。
布薩譯凈住。佛制比丘比丘尼,半月半月說戒。各各檢討砥礪懺悔,名曰布薩。入布薩者,須是受具戒的比丘比丘尼。簡別白衣,及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前言出家,此言受具。初為沙彌是出家,受具足戒名受具。受具以后,方為比丘比丘尼。
能以自心無為自恣。佛制比丘結(jié)夏圓滿日,任人舉過,以便對眾懺悔,名為自恣。此處自心無為自恣,有隨意無犯之義。以自心清凈,故隨意無犯。任運(yùn)無為,而獲圣果也。
不住二乘,入菩薩道。起化他行,度眾生也。后當(dāng)滿地,成佛菩提。滿地者,十地滿足也。十地滿足,即當(dāng)成佛。
為何不住二乘,入菩薩道度眾生,即能十地滿足,成就佛道呢?因?yàn)槎缺娚?即是凈己法身。法身清凈,即證菩提。何以故?因?yàn)楸娚?緣生無性。即此無性,便是法身。所以度眾生,即是清凈己之法身也。法身清凈不二,故佛與眾生,同一法性身。
「大力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之人。非出家非不出家。何以故。入涅槃?wù)。著如來衣。坐菩提座。如是之人。乃?a href="/remen/shamen.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沙門宜應(yīng)敬養(yǎng)。佛言。如是。何以故。入涅槃?wù)P脑饺。著如來衣。入法空處。坐菩提座。登正覺地。如是之人心超二我。何況沙門而不敬養(yǎng)!
大力菩薩贊嘆言,不可思議也,如是之人。如是之人,非是出家,非不出家。何以故?如是之人,入涅槃?wù)?著如來衣,坐菩提座。
入涅槃?wù)?著如來衣,坐菩提座,見于《法華經(jīng)》〈法師品〉。不過《法華經(jīng)》所說,與本經(jīng),略有小異。《法華經(jīng)》〈法師品〉說:「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后,欲為四眾說是《法華經(jīng)》者,云何應(yīng)說?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爾時(shí)乃應(yīng)為四眾廣說斯經(jīng)!
入如來室者,即入涅槃?wù)W鐏碜?即坐菩提座。如是之人,乃至沙門,宜應(yīng)敬養(yǎng)。沙門者,出家修道人也。
佛言如是,如汝所說。何以故?因?yàn)槿肽鶚務(wù)?心越三界。心越三界者,其心已解脫生死也。著如來衣者,入法空處,心無所礙也。坐菩提座者,登如來正覺地。
《法華經(jīng)》〈法師品〉則曰:「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后以不懈怠心,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是法華經(jīng)!
于一乘佛法中,其文雖略有小異,而其義則一。于一切眾生中起大慈悲心,即是入生死不住生死,度三界而不染三界。故與心越三界義同。柔和忍辱者,其心無礙也。故與心入法空處義同。一切法空者,空二我也。即空人我法我,唯佛如來究竟空二我,故與登如來正覺地義同。
如是之人心超二我,超二我者佛也?斩药Ιθ宋曳ㄎ。除二障││煩惱障所知障。了二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如是之人,稱之曰佛。故心超二我者,佛也,故與登正覺地義同。所以何況沙門而不敬養(yǎng)?
「大力菩薩言。如彼一地及與空海。二乘之人為不見也。佛言。如是。彼二乘人。味著三昧。得三昧身于彼空海一地。如得酒病惛醉不醒。乃至數(shù)劫猶不得覺。酒消始悟方修是行。后得佛身。如彼人者。從舍闡提。即入六行。于行地所。一念凈心。決定明白。金剛智力。阿鞞跋致。度脫眾生。慈悲無盡!
如彼一地者,佛一覺地也?蘸U,菩提海也。畢竟空性,謂之菩提,故空海者菩提海也。如是一地空海,二乘人為不能見嗎?
佛言如是,二乘人為不能見。因?yàn)槎巳宋吨?得三昧身。味著者,貪著也。三昧者,定也。二乘人貪著于定,所以于彼空海一地,不能得見。
如得酒病,是譬喻說。如人醉酒,惛醉不醒。二乘人亦復(fù)如是,乃至數(shù)劫,猶不能覺悟。酒消以后,始能覺悟。覺悟以后,方能修此菩薩六行,然后乃得佛身。
從舍闡提,即入六行。一闡提譯為斷善根,斷信。總之,無成佛之性者,名一闡提。見《大般涅槃經(jīng)》,有多解釋。斷善根之惡人,不得成佛者,名一闡提。菩薩起大悲心,普度一切眾生,眾生不盡誓不成佛者,亦名一闡提。定性二乘,唯重禪定不起化道,不得成佛者,亦名一闡提。二乘人如能舍彼闡提,起化道,入菩薩六行,度化眾生,方能成佛也。
于是于菩薩行地,一念凈心不味著禪定,其心決定,其心明白。金剛智力,佛智也。阿鞞跋致譯為不退轉(zhuǎn)。于佛金剛智力,便不退轉(zhuǎn)了。且能度脫一切眾生,慈悲無盡。
「大力菩薩言。如是之人應(yīng)不持戒。于彼沙門應(yīng)不敬仰。佛言。為說戒者。不善慢故。海波浪故。如彼心地。八識海澄。九識流凈。風(fēng)不能動(dòng)。波浪不起。戒性等空。持者迷倒。如彼之人。七六不生諸集。滅定不離三佛。而發(fā)菩提。三無相中。順心玄入。深敬三寶。不失威儀。于彼沙門不無恭敬。菩薩彼仁者。不住世間動(dòng)不動(dòng)法。入三空聚滅三有心!
如是之人,應(yīng)不持戒。因?yàn)槌纸洫q有修行,彼清凈心地,已過修行境界,無持戒無不持戒,無功用道故。所以說如是之人,應(yīng)不持戒。如是之人,行不逾矩,不失威儀,故于彼沙門,應(yīng)不作意敬仰也。于彼沙門,應(yīng)不敬仰者,非謂輕蔑沙門也。
佛言,因?yàn)檎f戒者,以有不善故說持戒。而持戒者,于犯戒者則生我慢。故曰因?yàn)楸苏f戒者,不善慢故。所以如是之人,應(yīng)不持戒。
海波浪故,猶如波浪雖有起伏,而水性湛然不動(dòng)。持犯亦復(fù)如是,雖有持戒犯戒,而清凈心地,卻無持犯之相。故曰海波浪故。
以下佛便合法而說。如彼清凈心地,亦如水性湛然不動(dòng)一樣。八識海澄,九識流凈。第八阿賴耶識,性本清凈,猶如水性澄靜不動(dòng)。第九庵摩羅識,性本清凈,故其流亦凈。僧肇大師云,江河競注而不流。謂江河之波相雖然競注,而水性則靜止不流。此言諸法萬相紛陳,而法性空寂不動(dòng)也。故曰八識性海澄靜,九識性空不流也。
風(fēng)不能動(dòng),波浪不起,戒性等空,持者迷倒。
無明風(fēng)不能動(dòng)搖清凈心地,猶如水性不動(dòng),不被波浪所起。戒性亦復(fù)如是,戒性等于虛空,不可持,亦無犯。若作意持戒者,便是自己迷倒也。
但是我們要知道,這話是于得大成就之人而說的。我輩障重凡夫,不可執(zhí)著。凡夫修道,應(yīng)以戒為師,戒為三乘初業(yè)。如果凡夫亦執(zhí)著此說,便有訶戒之罪。故法無高下,對機(jī)則妙。
如彼已得清凈心地之人,七六不生諸集。七者第七識,六者前六識。如是之人,第七識及前六識,已不生惑業(yè)不造作諸集。
滅定不離三佛,而發(fā)菩提。
雖入寂滅定而不離三佛。三佛者,本為法佛報(bào)佛化佛。但此地亦可作正覺解。三者正也,佛者覺也。雖入滅定,而不離正覺也。故能起大悲,發(fā)菩提心。
三無相中,順心玄入,深敬三寶,不失威儀,于彼沙門,不無恭敬。
三無相者,無生死相,無涅槃相,無「無相」。如此離有離無,即無即有,合于中道。于此三無相,順心玄入。順心者,心無違逆也。玄者幽遠(yuǎn)也,深入之意。于三無相,以無違心深入。如是則契乎中道,不違三寶,故曰深敬三寶。
不失威儀,具說應(yīng)為律儀,戒律威儀也。以不失威儀故,所以于彼沙門不無恭敬。
彼菩薩仁者,則不住世間動(dòng)不動(dòng)法。不住世間動(dòng)不動(dòng)法者,不住三界也。欲界之法,無常迅速,故為動(dòng)法。色界無色界之法,歷時(shí)長久,名不動(dòng)法。
入三空聚,滅三有心。
三空者,三解脫門也。即空解脫、無相解脫、無愿解脫。三有者,欲有色有無色有。滅三有心者,滅三界心也。
「大力菩薩言。彼仁者。于果足滿德佛。如來藏佛。形像佛。如是佛所。發(fā)菩提心。入三聚戒。不住其相滅三界心。不居寂地。不舍可眾。入不調(diào)地。不可思議。」
大力菩薩言,彼菩薩仁者,于果足滿德佛,;兩足,因圓果滿之佛也。如來藏佛,一切眾生本具佛性,佛性圓顯之法身佛也。形像佛,為度眾生,隨緣化現(xiàn)形像之佛。又如木雕泥塑,彩畫形像之佛。于如是諸佛所,發(fā)無上菩提心,修六度萬行也。六度者,即菩提行。
入三聚戒,不住其相。
三聚戒者,斷一切惡,行一切善,度一切眾生。行三聚戒,而不住戒相。
滅三界心,不居寂地。
不居寂地者,不住涅槃也。言如是菩薩,雖不染三界生死,復(fù)不住涅槃寂地。
不舍可眾,入不調(diào)地,不可思議。
如是菩薩,以不舍眾生故,入不調(diào)地。入不調(diào)地者,不取無上菩提,入生死也。如是之人,誠不可思議。
「爾時(shí)舍利弗從座而起。前說偈言
具足波若海不住涅槃城如彼妙蓮華高原非所出
諸佛無量劫不舍諸煩惱度世然后得如泥華所出
如彼六行地菩薩之所修如彼三空聚菩提之真道
我今住不住如佛之所說來所還復(fù)來具足然后出
復(fù)令諸眾生如我一無二前來后來者悉令登正覺
爾時(shí)佛告舍利弗言。不可思議。汝當(dāng)于后成菩提道。無量眾生超生死苦海。爾時(shí)大眾皆悟菩提。諸小眾等入五空海!
爾時(shí)舍利弗從座而起,至佛前而說偈言。舍利弗為佛弟子,智慧第一。
具足波(般)若海,不住涅槃城,如彼妙蓮華,高原非所出。
此一偈贊菩薩行。前半偈贊菩薩行空不證,后半偈以譬喻說,贊菩薩入生死不染。
第二偈頌,贊佛無量劫修菩薩行,不舍煩惱,入世間而救度世間。化緣盡后,方證菩提。猶如妙蓮華,從污泥中而出,不由高原所出。故諸佛菩提,從眾生煩惱中得。
如彼六行地,菩薩之所修,如彼三空聚,菩提之真道。
信、住、行、向、地、等覺,此六行地,是菩薩所修。如彼空無相無愿,是菩提正真之道。
我今住不住,如佛之所說,來所還復(fù)來,具足然后出。
舍利弗是回小向大聲聞,法華會(huì)上,佛曾授記作佛。故曰雖住聲聞涅槃,而實(shí)不住。以發(fā)愿度眾生故,如佛之所說也。來所還復(fù)來者,謂往來生死,度生之愿不息也。功德具足以后,然后出生死也。
復(fù)令諸眾生,如我一無二,前來后來者,悉令登正覺。
此偈言令一切眾生,皆如我一樣發(fā)無上菩提心。無論前來者或后來者,皆令證無上正等正覺。
佛贊嘆舍利弗,發(fā)大乘心不可思議。當(dāng)來成佛時(shí),無量眾生因之得超生死苦海。
舍利弗當(dāng)來成佛,佛于法華會(huì)上,曾予授記!斗ㄈA經(jīng)》〈譬喻品〉說:
「爾時(shí)佛告舍利弗……我昔曾于二萬億佛所,為無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長夜隨我受學(xué)。我以方便引導(dǎo)汝故,生我法中。舍利弗!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謂,已得滅度。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愿所行道故,為諸聲聞?wù)f是大乘經(jīng),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hù)念。
舍利弗!汝于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yǎng)若干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dāng)?shù)米鞣?號曰華光如來、應(yīng)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離垢,其土平正,清凈嚴(yán)飾,安隱豐樂,天人熾盛。琉璃為地,有八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cè)。
其傍各有七寶行樹,常有華果!浣倜髮莊嚴(yán)。何故名曰大寶莊嚴(yán)?其國中以菩薩為大寶故。……」
此經(jīng)僅是略說,謂汝當(dāng)于后成菩提道。佛未予詳說,可知此經(jīng)于《法華》以后所說。
爾時(shí)大眾,皆悟菩提道。諸小乘眾等,入五空海。
五空海,未見解釋。不過參照龍樹菩薩所造《十八空論》中,有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大空,空空。不知契佛意否?
- 就讓我們慢慢地堅(jiān)持下去……
- 金剛經(jīng)的智慧不生煩惱降伏其心
- 讀誦《金剛經(jīng)》好處很多很多
- “一切法皆是佛法”這句話怎么理解?
- 靈臺空明聽梵音
- 正確理解世界 圓滿終極智慧
- 修行的目的是讓我們悟出宇宙大道
- 讀《金剛經(jīng)》能獲哪些利益?
- 大丈夫不被業(yè)系
- 愿生西方,愿見彌陀
- 在八識田中下阿彌陀佛的種子
- 時(shí)刻不忘阿彌陀佛愿生極樂
- 持佛名號之心要像呼喚父母一樣
- 我們眼前的親緣眷屬好比一臺戲
- 修學(xué)佛法要求解脫味
- 凈土法門重行不重解
- 蓋世之才學(xué)不如你一聲阿彌陀佛
- 只領(lǐng)導(dǎo)他念佛就是所謂助念
- 念佛是因果法
- 佛說魔逆經(jīng)通義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bào)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shí),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shí)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shí)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cuò)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jìn),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shí)念佛,重在一生堅(jiān)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lì):一個(gè)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cái)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jiān)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shí)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gè)人的福報(bào)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bào)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bào)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dú)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