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決疑論》講記 八
《凈土決疑論》講記(八)
釋印光造論 釋傳印講記
《婆沙論》,具稱《十住毗婆沙論》,亦稱《十住論》,共十七卷,龍樹菩薩造,鳩摩羅什法師譯。十住,即菩薩十地。菩薩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這是圓教十信位斷見惑及界內(nèi)塵沙惑(初信位斷見惑,七信位斷思惑,八、九、十信位斷界內(nèi)塵沙惑)而后進住于佛地之位。是即開始破無明惑、證常寂光法身為“入理般若”;能在三千大千世界中示現(xiàn)八相成道度眾生為“住生功德”!妒∨派痴摗肥墙忉尅華嚴經(jīng)·十地品》中初地和二地修行功德的論。[1]《華嚴經(jīng)傳記·卷一·論釋第五》(共五卷,唐·法藏集)記:“婆羅頗密多三藏云:西國相傳龍樹從龍宮將經(jīng)出已,遂造大不思議論,亦十萬頌,釋此經(jīng)。既冥機未啟,不測其指歸也!妒∨派痴摗肥(今傳者為十七卷),龍樹所造,釋《十地品》義。后秦耶舍三藏口誦其文,共羅什法師譯出。釋《十地品》內(nèi)至第二地,余文以耶舍不誦,遂缺解釋。相傳其論,是大不思議論中一分也!(《大正藏》第51卷156頁中)
本論第九品為《易行品》。有問者說:菩薩修行,要達到“阿惟越致地”(不退轉(zhuǎn)地)者,須要“行諸難行,久乃可得”,在這中間,頗有退墮到二乘地的危險!笆枪,若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為說之!贝鹪:“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fā)愿求佛道,重于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接著以偈頌的形式,舉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佛名,謂“應以恭敬心,執(zhí)持稱名號。若菩薩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如《寶月童子所問經(jīng)·阿惟越致品》中說!
“問曰:但聞是十佛名號執(zhí)持在心,便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更有余佛、余菩薩名得至阿惟越致耶?答曰: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稱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zhuǎn)。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今當具說無量壽佛……阿彌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枪食獞浤。以偈稱贊:
無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我今身口意,合掌稽首禮。
金色妙光明,普流諸世界,隨物增其色,是故稽首禮。
若人命終時,得生彼國者,即具無量德,是故我歸命。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威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彼國人命終,設應受諸苦,不墮惡地獄,是故歸命禮。
若人生彼國,終不墮三趣,及與阿修羅,我今歸命禮。
人天身相同,猶如金山頂,諸勝所歸處,是故頭面禮。
其有生彼國,具天眼耳通,十方普無礙,稽首圣中尊。
其國諸眾生,神變及心通,亦具宿命智,是故歸命禮。
生彼國土者,無我無我所,不生彼此心,是故稽首禮。
超出三界獄,目如蓮華葉,聲聞眾無量,是故稽首禮。
彼國諸眾生,其性皆柔和,自然行十善,稽首眾圣王。
從善生凈明,無量無邊數(shù),二足中第一,是故我歸命。
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彌陀,應時為現(xiàn)身,是故我歸命。
彼佛本愿力,十方諸菩薩,來供養(yǎng)聽法,是故我稽首。
彼土諸菩薩,具足諸相好,以自莊嚴身,我今歸命禮。
彼諸大菩薩,日日于三時,供養(yǎng)十方佛,是故稽首禮。
若人種善根,疑則華不開,信心清凈者,華開則見佛。
十方現(xiàn)在佛,以種種因緣,嘆彼佛功德,我今歸命禮。
其土甚嚴飾,殊彼諸天宮,功德甚深厚,是故禮佛足。
佛足千輻輪,柔軟蓮華色,見者皆歡喜,頭面禮佛足。
眉間白毫光,猶如清凈月,增益面光色,頭面禮佛足。
本求佛道時,行諸奇妙事,如諸經(jīng)所說,頭面稽首禮。
彼佛所言說,破除諸罪根,美言多所益,我今稽首禮。
以此美言說,救諸著樂病,已度今猶度,是故稽首禮。
人天中最尊,諸天頭面禮,七寶冠摩足,是故我歸命。
一切賢圣眾,及諸人天眾,咸皆共歸命,是故我亦禮。
乘彼八道船,能度難度海,自度亦度彼,我禮自在者。
諸佛無量劫,贊揚其功德,猶尚不能盡,歸命清凈人。
我今亦如是,稱贊無量德,以是福因緣,愿佛常念我。
我于今先世,福德若大小,愿我于佛所,心常得清凈。
以此福因緣,所獲上妙德,愿諸眾生類,皆亦悉當?shù)。?/p>
(《大正藏》第26卷41—43頁)
按論意,所謂“丈夫志干”者,是指“聞佛所說諸深經(jīng),即能通達第一義”的“利根深智之人”。龍樹菩薩說:“若有福德利根者,但直聞是《十地經(jīng)》,即解其義,不須解釋;不為是人而造此論。……若人鈍根懈慢,以經(jīng)文難故,不能讀誦,(所謂)難者:文多難誦、難說、難諳,若有好樂莊嚴語言、雜飾譬喻、諸偈頌等,為利益此等,故造此論。”(《大正藏》第26卷22頁上、中)這里說明造論目的,是為利益“鈍根懈慢”的人。
而本論主要是說地上菩薩的通途之道(即“難行道”),其《易行品》所說的“易行道”,則是一個例外。如果依通途的“難行道”,說為利益“鈍根懈慢”的人,那么,在《易行品》中,所說“怯弱下劣”者,就是根基更差的人了。自龍樹菩薩造此論,揭示出“難行道”和“易行道”之要義,傳來東土,北魏曇鸞大師以來,凈土諸家,皆廣為引據(jù)。我們要明確認識自己是根基很差的人,切不可高心自負以為看經(jīng)、懂得一些道理,就是上根利智了。
印光法師論文說,龍樹菩薩“廣造諸論,偏贊西方”,除如上所述的《十住毗婆沙論》,《大智度論》也是他的具有代表性的鴻篇巨制。《大智度論》于姚秦弘始六年(404)五月,由鳩摩羅什法師始譯于長安之逍遙園,共為一百卷,本論是大品般若經(jīng)——《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經(jīng)為90品、27卷)的釋經(jīng)論。《大智度論》卷七,釋經(jīng)論曰:
是菩薩念佛故,得入佛道中。以是故,念佛三昧,F(xiàn)在前。復次,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余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癡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種種罪。復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眾生。是諸菩薩欲度眾生,諸余三昧無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滅諸罪者。如說:昔有五百估客入海采寶,值摩伽羅魚王[2]開口,海水入中,船去駃(同“快”)疾。船師問樓上人:“汝見何等?”答言:“見三日出,白山羅列,水流奔趣,如入大坑!贝瑤熝:“是摩伽羅魚王開口。一是實日,兩日是魚眼;白山是魚齒;水流奔趣,是入其口;我曹了矣!备鞲髑笾T天神以自救濟。是時諸人各各求其所事,都無所益。中有五戒優(yōu)婆塞語眾人言:“吾等當共稱南無佛。佛為無上,能救苦厄!北娙艘恍耐暦Q南無佛。是魚先世,是佛破戒弟子,得宿命智,聞稱佛聲,心自悔悟,即便合口,船人得脫。以念佛故,能除重罪,濟諸苦厄,何況念佛三昧!復次,佛為法王,菩薩為法將,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應常念佛。復次,常念佛得種種功德利。譬如大臣,特蒙恩寵,常念其主。菩薩亦如是,知種種功德無量智慧,皆從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大正藏》第25卷109頁上、中)
《大智度論》卷九,釋十方無量諸佛常度眾生常說法,眾生所以不見不聞者,因自身罪垢故。如論“問曰:若有十方無量諸佛及諸菩薩,今此眾生多墮三惡道中,(諸佛菩薩)何以不來?答曰:眾生罪重故,諸佛菩薩雖來不見。又法身佛常放光明、常說法,(眾生)而以罪故,不見不聞。譬如日出,盲者不見;雷霆振地,聾者不聞。如是法身常放光明常說法,眾生有無量劫罪垢厚重,不見不聞。如明鏡、凈水,照面則見,垢翳不凈,則無所見。如是眾生心清凈則見佛,若心不凈則不見佛。今雖實有十方佛及諸菩薩來度眾生而不得見。”(《大正藏》第25卷126頁中)
觀論文意,正與《華嚴經(jīng)》所說“諸佛清涼月,游于畢竟空;眾生心水凈,諸佛影現(xiàn)中”相合!洞笾嵌日摗肪砭,復舉出修西方凈業(yè)者,臨終感應佛來,以證實有十方諸佛。論曰:“復有一國有一比丘,誦《阿彌陀佛經(jīng)》及《摩訶般若波羅蜜》。是人欲死時,語弟子言:‘阿彌陀佛與彼大眾俱來。\’即時動身自歸(頂禮),須臾命終。命終之后,弟子積薪燒之。明日,灰中見舌不燒。誦《阿彌陀佛經(jīng)》故,見佛自來;誦《般若波羅蜜》故,舌不可燒。此皆今世現(xiàn)事。如經(jīng)中說,諸佛菩薩來者甚多,如是處處;有人罪垢結(jié)薄,一心念佛,信凈不疑,必得見佛,終不虛也!(《大正藏》第25卷127頁上)
《大智度論》二十九卷,陳說沒有到達“不退轉(zhuǎn)”地位的菩薩,必須常不離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不離于佛,而結(jié)以念佛生西,故得不離于佛。如論曰:
……常欲不離諸佛者,菩薩世世所生,常值諸佛。
問曰:“菩薩當化眾生,何故常欲值佛?”
答曰:“有菩薩未入菩薩位、未得阿鞞跋致受記別故,若遠離諸佛,便壞諸善根,沒在煩惱;自不能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壞敗,欲度他人,反自沒水。又如少湯(開水),投大冰池,雖消少處,反更成冰。菩薩未入法位,若遠離諸佛,以少功德,無方便力,欲化眾生,雖少利益,反更墜落……聲聞、辟支佛,雖有涅槃利益,無一切智故,不能教導菩薩。諸佛一切種智故,能教導菩薩。如象沒泥,非象不能出,菩薩亦如是。若入非道中,唯佛能救,同大道故。”
“復次,菩薩作是念:我未得佛眼,故如盲無異。若不為佛所引導,則無所趣,錯入余道。設聞佛法,異處行者,未知教化時節(jié)行法多少!”
“復次,菩薩見佛,得種種利益;蜓垡娦那鍍,若聞所說,心則樂法,得大智慧;隨法修行,而得解脫。如是等,值佛無量利益,豈不一心求欲見佛!譬如嬰兒不應離母,又如行道不離糧食,如大熱時不離涼風、冷水,如大寒時不欲離火,如度深水不應離船,譬如病人不離良醫(yī),菩薩不離諸佛,過于上事。何以故?父母、親屬、知識、人天王等,皆不能如佛利益;佛利益諸菩薩,離諸苦處,住世尊之地……”。
問曰:“……云何得如愿,不離諸佛?”
答曰:“以眾生有無量劫罪因緣故,不得如愿。雖行福德而智慧薄少,雖行智慧而福德薄少,故所愿不成。菩薩求佛道故,要行二忍,生忍、法忍。行生忍故,一切眾生中發(fā)慈悲心,滅無量劫罪,得無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諸法無明,得無量智慧。二行和合故,何愿不得?以是故,菩薩世世常不離諸佛!
“復次,菩薩常愛樂念佛故,舍身受身,恒得值佛。譬如眾生習欲心重,受淫鳥身……習嗔恚偏多,生毒蟲中。是菩薩心不貴轉(zhuǎn)輪圣王、人天福樂,但念諸佛。是故,隨心所重,而受身形!
“復次,菩薩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緣故,所生常值諸佛,如《般舟三昧》中說,菩薩入是三昧,即見阿彌陀佛。”(《大正藏》第25卷275頁下-276頁上)
禪宗第十二祖馬鳴菩薩(約公元前后之際的人物)造《大乘起信論》(梁·真諦譯為一卷;唐·實叉難陀譯為二卷),盡管被疑為此非馬鳴菩薩所造[3],然而,本論洞明如來藏緣起的要旨,闡述凡夫及菩薩發(fā)心進修的行相。全論有因緣、立義、解釋、修行信心和勸修利益等五分,體系完整,邏輯嚴密,若非大菩薩,絕難吐露此等與三世佛共同語言。龍樹菩薩(公元2-3世紀時人)造《釋摩訶衍論》,卷一謂:“馬鳴菩薩,若剋其本:大光明佛;若論其因:第八地內(nèi)住菩薩。”(《大正藏》第32卷594頁下)馬鳴菩薩所造《大乘起信論》闡明大乘起信之理,全然與以真如實相為本體的念佛法門吻合。如論曰: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纳鷾缯,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大正藏》第32卷576—577頁)
本論第四“修行信心分”,實叉難陀譯本簡稱“修信”,謂修行五門[4]以成就四信[5]。論文末后曰: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yǎng),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見于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大正藏》第32卷583頁上)
三藏經(jīng)典的結(jié)集,舉行于佛陀入滅的當年。昔日,釋迦如來化緣周訖,八十歲時,示寂于拘尸那伽羅,此云“吉祥草之都城”,為古印度末羅國力士城,位于印度北方邦戈勒克布爾鎮(zhèn)(Gorakhpur)以東55公里處。大迦葉尊者時在靈鷲山畢波羅窟入禪,聞知佛陀入滅消息,立即率領徒眾前往。途中,竟有“摩訶羅”(愚而無知)比丘說:“那老人滅度了,從此可以放任隨意,不必再受管束了!贝箦热~尊者察覺到,大師逝去,結(jié)集遺教當為第一要務。于是,讓在家居士、長者、大臣等人操辦荼毗以及分取舍利諸福德事。出家弟子須住持三寶續(xù)佛慧命。遂召集五百位無疑解脫大阿羅漢,利用當年夏安居期的三個月間,由摩揭陀國阿阇世王為檀越,供養(yǎng)大眾,在王舍城郊外的靈鷲山七葉窟,進行三藏經(jīng)典的結(jié)集工作。
其時,阿難尊者仍居學地,尚未證得阿羅漢果,而他是必須參與結(jié)集的人,大迦葉尊者觀機施教,督促阿難以七日為限,終于獲證四果(大阿羅漢),參加結(jié)集。因“多聞第一”,證得“聞持旋陀羅尼”(憶持而不忘失),所以,如瓶瀉水一般地由“如是我聞”到“作禮而去”誦出每一部佛陀說過的經(jīng)典,是為經(jīng)藏。律藏由“持律第一”的優(yōu)波離尊者誦出。由摩訶迦旃延尊者誦出“論母”(摩怛里迦),是為論典的綱要。[6]在三藏的結(jié)集過程中,由大迦葉尊者為主持人,當誦完一部,遂即以“羯磨”(會議表決)方式征求大眾是否有誤,如有誤即行訂正,如無誤,即“是事如是持”予以表決。由是以來,師資相授,皆尚憶持。
佛滅后一百年左右,因東印度毗舍離比丘開許捉持金銀錢等問題,由西印度的耶舍長老比丘發(fā)起,又舉行了一次七百人參加的第二次結(jié)集。這次結(jié)集主要是為整肅戒律方面的問題,所謂“十事”?[7]被定為非法。三藏教典見諸文字大約是佛滅后一百五十年的時候。因緣時至,大乘佛教漸以盛行,“貝葉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貝多羅(Pattar)樹葉,纖維細密而富有韌性,不易損壞。刻寫在貝葉的三藏經(jīng)典,作為佛教的載體傳來中國,譯為漢文,流傳至今,這里包含了大小乘經(jīng)律論以及凈土諸經(jīng)論,這是本師釋迦世尊的法身舍利,是大迦葉、阿難尊者等歷代祖師傳佛心印的標記。而凈土法門,為一切修持行門的總歸處,倘無凈土一法,不唯三界眾生無以脫離生死苦海,即使等覺菩薩亦須由此以圓成佛道。
諸大乘經(jīng)中,被目為諸經(jīng)之王的《華嚴經(jīng)》,乃是毗盧遮那佛于菩提場初成正覺,七處九會一音頓演的稱性法門。統(tǒng)唯一真法界,圓該萬法,唯是一心。是為諸佛極證的果海,亦即眾生本有的心源。而由凡達圣,始終不離乎于念佛。如本經(jīng)卷十四《賢首品》賢首菩薩應文殊菩薩問答,演暢修行勝功德,偈曰:
若常修習波羅蜜,則能具足摩訶衍;
若能具足摩訶衍,則能如法供養(yǎng)佛;
若能如法供養(yǎng)佛,則能念佛心不動;
若能念佛心不動,則常睹見無量佛。
(《大正藏》第32卷72頁下—73頁上)
本經(jīng)卷十九《夜摩宮中偈贊品》,覺林菩薩頌言: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同上,102頁上、中)
本經(jīng)卷第二十三《兜率宮中偈贊品》,離垢幢菩薩頌言:
如來大智光,普凈諸世間,世間既凈已,開示諸佛法。
設有人欲見,眾生數(shù)等佛,靡不應其心,而實無來處。
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此人得見佛,其數(shù)與心等。
成就白凈法,具足諸功德,彼于一切智,專念心不舍。
導師為眾生,如應演說法,隨于可化處,普現(xiàn)最勝身。
佛身及世間,一切皆無我,悟此成正覺,復為眾生說。
(《大正藏》第10卷123頁中)
由是可見:凈世間、諸佛法、佛境界、白凈法、諸功德、無我法等,歸宗結(jié)頂,唯一“念佛”而已!一部《華嚴經(jīng)》,不唯對我等凡夫,包括了諸賢圣菩薩,亦唯念佛發(fā)愿回向往生西方凈土而已!如本經(jīng)《普賢菩薩行愿品》,如前述。
《法華經(jīng)》,乃佛應世度生到最后階段,總結(jié)教法,開權顯實,會三乘歸一乘,是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的妙典。如本經(jīng)《方便品》,釋迦本師全部家珍,呈心吐露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xiàn)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xiàn)于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xiàn)于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xiàn)于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xiàn)于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xiàn)于世!(《大正藏》第9卷7頁)是即佛出世度眾生的究竟本懷,便是讓一切眾生返本還源,成就佛道。須知,“佛”字這一名號概念本身,便已經(jīng)包含了“佛知見”一切功德,罄盡無余。釋迦如來懇切叮囑舍利弗及諸弟子說:“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余乘,唯一佛乘。”(同上)為闡明此義,佛復以重頌偈語說一百二十偈。如說:
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以深心念佛,修持凈戒故。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
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yǎng)于畫像,漸見無數(shù)佛。
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
以此供養(yǎng)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shù)眾。
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度脫諸眾生,入佛無漏智,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大正藏》第9卷8、9頁)
蕅益大師在他所著的《靈峰宗論》中,開示無云法師說:
舉手低頭,皆成佛道,開示悟入,妙在不別覓玄奧。無相不離有相,解脫不離文字,究竟不異初心。若以生滅心觀一切法,設有一法過涅槃者,亦是生滅數(shù)。若以不生滅心會一切法,“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豈得漫云塔是土木,經(jīng)是紙墨邪(音義同“耶”)!急薦取可也!(《靈峰宗論》卷二之一,莆田廣化寺版92頁)
關于佛一乘法,方便說二三,蕅益大師說:
《法華》一經(jīng),殷勤稱嘆方便。須知有世間方便:布施、愛語、孝、悌、忠、信等是也,有出世間方便:苦、空、無常、無我、不凈、數(shù)息、因緣、遠離、知足等法門是也。有出世上上方便:十波羅蜜、四攝、四辯、八萬四千三昧、總持等是也。有不思議勝異方便:信自性中實有西方現(xiàn)成佛道之彌陀如來、唯心中實有莊嚴之極樂世界,深心弘愿,決志求生。不唯上上方便(出世間上上方便)是其資糧,將世出世一切方便(前三種方便),無非往生左券。此法門中,點鐵成金手段,不歷僧祇,頓階不退,名絕待妙法也。(《靈峰宗論·卷二之二·示王心葵》,莆田廣化寺版96頁)
蕅益大師膺禪、凈、臺、教之祖,臨終時自言居“名字即佛”位。吾人觀此評述《法華經(jīng)》方便法門一段文字,對于世出世間,權實深淺乃至究竟的修行法要,可謂言簡意賅,徹法源底;實為諸佛之心要,實為眾生之指南,的的實為千古不刊之論也。(待 續(xù))
【注 釋】
[1]《十住毗婆沙論》,共三十五品。由第一初地品至第二十七略行品解釋菩薩初地;由第二十八分別二地業(yè)道品至第三十五戒報品解釋菩薩二地。(《大正藏》第26卷20頁以下)
[2]摩伽羅魚王:亦簡作“摩竭”,此云鯨魚。雄曰鯨,雌曰鯢。大者長十余里。莊子云:吞舟之魚失水,則螻蟻而能制之。(《翻譯名義集》第89頁,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版)
[3]學者們狐疑《大乘起信論》,主要是翻譯人和造論者的問題。關于翻譯:一、關于翻譯本論的地點,記載不一。《歷代三寶記》卷一,記本論于梁太清四年譯于富春陸元哲之宅,而題為揚州智愷所作的本論序文則說梁承圣三年歲次癸酉九月十日譯于衡州始興郡建興寺。又,隋·彥琮《眾經(jīng)目錄》卷一,則記為譯于陳世。諸說不一。二、本論中有些名詞術語與真諦所譯經(jīng)論不一致。謂被肯定為真諦所譯的《攝大乘論》、《佛性論》、《金光明經(jīng)·三身論》中的法身、應身、化身,或法身、受用身、變化身,在本論中則為法身、報身、應身。又,《攝大乘論》中,煩惱障、智障,在本論中則為煩惱障、智礙。三、隋·開皇十四年,法經(jīng)等撰《眾經(jīng)目錄》卷五,將本論編入“疑惑部”,注云“《大乘起信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
被疑關于造論者的問題:一、在馬鳴菩薩傳記中,沒有記載他造此論。二、“阿梨耶說”到無著時代才開始倡導,在龍樹以前的馬鳴不可能說此,又如“如來藏緣起說”,也是在龍樹以后才興起,若將此論歸為馬鳴所造,則有違于教理發(fā)展史實。三、唐·惠均《無依無得大乘四論玄義記》謂北地的諸論師認為本論是“昔日地論師之所造”。四、賢寶《寶冊鈔》卷八:“《探玄記》卷三《私記》(新羅青丘珍嵩)云,馬鳴《起信論》一卷,是依《漸剎經(jīng)(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二卷而造此論!蔽濉⑿史◣熢鴮⒋苏撟g為梵本,后又由實叉難陀譯為漢文。并謂西藏大藏經(jīng)中未收此論。(以上引據(jù)于日人望月信亨《佛教大辭典》第4冊3256頁)
總之,這些懷疑,或有某種史實,亦均無傷于《大乘起信論》的洞開正法眼,如日輝光。其實,佛出世前,遠于吠陀文化時代,《梨俱吠陀》中載《無有歌》,內(nèi)容即宗唯識、十二因緣、《大乘起信論》阿賴耶識緣起思想源淵,實可上溯于此。(參見日本·木村泰賢《印度哲學宗教史》大*輪閣1981[昭和56]年版159頁)
[4]修行五門:施門、戒門、忍門、精進門、止觀門。
[5]成就四信:(一)信根本,樂念真如法性;(二)信佛具足無量功德;(三)信法有大利益;(四)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
[6]論藏:論,謂“阿毗曇”,為大迦葉尊者自結(jié)佛所說論,及阿羅漢所造諸論。(靜修《教觀綱宗科釋》第63頁,1981年天臺山國清寺版)
[7]十事非法:1、以角器貯鹽,隔宿而食;2、日影過中二指,仍可進食;3、于一村乞食已,復向他村更乞食;4、于住處不隨眾同一說戒;5、任意贊同某事不與眾僧一致;6、沿習舊習,不論是否合律;7、足食已,又食生和合食物;8、飲半發(fā)酵的米、果酒類;9、襯身坐具不如律制按四周邊緣;10、可以捉持金錢。
以上十事,于第二結(jié)集時,雖被依律定為非法,然而東方(毗舍離)比丘的這些作法,似乎并沒有改變,終于分化成為上座部(印度西方比丘為主)、大眾部(印度東方比丘為主)。
- 上一篇:《凈土決疑論》講記 九
- 下一篇:《凈土決疑論》講記 七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