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小止觀 對治散亂心的數息觀
對治散亂心的數息觀
數息觀,梵語為「安那般那」,指出入息的意思,念出入息即是數息觀。佛教修禪定方法中,不論大、小乘佛教,都視為最基礎、最普遍、最好的入門訓練。數息觀,包含數、隨、止、觀、還、凈等六門的數息方式,可依行人的選擇,從數息、或隨息、或止息、或觀息等方式,來調伏妄想心。且數息一門,可因數息專注的程度,而進入隨息、止息、觀息、還息、凈息等階段。而數息觀是對治初學者的散亂心與妄想心最常用的入門方法,修數息中,可使人心智清明,達到定心、凈心、明心的境界。
一、數息的重點
數息即是數呼吸,把全部的注意力,輕松地放在呼吸的感覺上,數出息或數入息皆可以,然以數出息為佳,但不可以出入息同時并數,否則易導至腹中氣結。數息不宜緊張,應輕松自在,一心專注。
剛開始數呼吸時,通常出息長、入息短,我們呼吸時,入息不要用力,而用心于出息上。入息時,輕輕的吸氣;吐氣時,巧妙地應用長呼氣,把在心中的執(zhí)著,透過吐氣排出體外。做出入息時,必須一邊想一邊做。吸氣時,觀想氣從鼻孔進入,經喉頭、咽喉、胸腔、肺部,流入丹田(下腹部);呼氣時,觀想氣從丹田、肺部、咽喉、喉頭、鼻孔,吐出體外。如此的呼吸,可使下腹部的呼吸充實,使肺部的氣體交換順利,全身的血液回圈通暢。
呼吸時,盡量拉吐氣,藉由吐氣的作用,把滯留在體內種種駁雜除凈,使大量氧氣流回腦部靜脈血中,增加細胞功能,使精神健全、活潑。數息時,也可以「入息有、出息無」來觀,因不念息的有無,方能得道。
當你學會上述的呼吸法后,可以開始數息了,每次感覺氣從鼻孔出去的時候,數一個數字,一、二、三、四、五……,到十為一個回圈,數到十以后,再從一開始。數息時,數字要字字不斷,綿綿相續(xù),不可夾雜。
剛開始時,呼氣和吸氣都很短,因為身心并未放松、平靜。觀察一陣子后,呼吸會逐漸拉長,身體也會越來越放松、舒適。要注意的是,不要用語言或概念來描述你的任何觀察,例如:「我在呼氣」、「氣很長」、「氣很短」。當有任何想法、回憶、聲音、香氣、味道浮出時,全部不予理會。一旦發(fā)現(xiàn)心已經離開所緣境(呼吸),就要立刻拉回來,重新專注在你的呼吸的息上。{28}2004.05.10
女眾在學習數息觀時,呼吸可以專注于鼻端上。專注的方式,如同(1)木匠鋸木頭時看前方的線,而不看鋸齒如何上下移動;呼吸時只注意鼻端,而不管氣息如何進出體內。(2)守門人:注意人們進出門口,而不管這些人的形形色色。故只注意鼻端,而不管腦海浮出什么念頭。
(3)農夫:午睡醒來不見牛群,就會直接到河邊去找,而不到其他處。故呼吸越來越細,難以感覺時,只要深呼吸幾次,便可感覺到鼻端的氣息出入。
當我們把注意力調在呼吸時,就能注意到身體很多微細變化,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身念處」;鼻端則成為內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視窗。當氣息吸進時,它成為身體一部分;氣息呼出時又成為外界一部分,此種感覺即是「受念處」。注意呼吸時,心念也同時擺脫了回憶、憂慮、計畫的束縛,而能時時在每個呼吸的當下,即是「心念處」。從呼吸的出入中,進而體會出息的長短與念頭的關系,了解其中的生滅無常與虛妄不實,即是「法念處」。故數息中,是可以兼修四念處的。
若無法數息的人,則可隨息或觀息,只要隨著呼吸的出入,知道出息、入息就好,不要去記憶出息和入息,單純的知道現(xiàn)在是出息、現(xiàn)在是入息即可。
有人問,數息中如何念息可以得道?我們數息時,只要能如實從一到十,慢慢地數息,久而久之,心平靜下來,自然可以抑制追求逸樂的心,心自然能安定,等身心調和后,達到身心一如,而萌發(fā)智慧。
呼吸不調和之原因?通常有三個原因:1.是雜念、妄想等的障礙浮現(xiàn),使心不能專注。2.不會數息,造成心念無法安住。3.數息時,不夠誠意熱衷,致使心息不易調合。
經典提到:數息不能成就,有四個原因?1.念生死校計:數息時,念頭無法專注,想東想西,故不得息。2.飲食多故:平時飲食過量,致使不能久坐,骨節(jié)盡痛。3.疲極之故:身體勞累,就會身重、意朦朧,想睡眠。4.不得更坐罪相:打坐時,抱怨坐的場所不好,故不得一息。
心念專注在數息上,綿綿密密,無有間斷即是「止」;心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是「觀」;若能止觀雙運,修習久了,心中妄念頓消,定境現(xiàn)前,身心就會輕安舒適了。{29}
2004.05.11
- 上一篇:天臺小止觀 對治瞋恚的慈悲觀
- 下一篇:天臺小止觀 對治我執(zhí)的界分別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