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大意·二、禪宗的創(chuàng)立
二、禪宗的創(chuàng)立
讀了《續(xù)高僧傳》、《寶林傳》、《傳法正宗記》、《景德傳燈錄》、《釋門正統(tǒng)》、《付法藏傳》、《林間錄》、《三寶記》、《內(nèi)典錄》、《人天眼目》、《禪祖統(tǒng)紀》、《佛祖歷代通載》、《中國禪學考》等十幾種佛教史籍,對有關菩提達磨的承傳,來中國的年代,與梁武帝的問答,九年面壁、傳衣法、定宗旨、六次受毒、只履西歸等事跡的記載,各有差異,有辯證的,也有非難者,誰正誰謬,誰是誰非,讓佛教歷史學者去研究考證吧。我還是以《景德傳燈錄》、《傳法正宗記》等為主,按傳統(tǒng)說法來談菩提達磨開創(chuàng)中國禪宗的史實。因為禪宗的極則,實無一法相傳,更無一法授人,只是以心心契合的證明來表示相傳,稱之為‘千圣不傳的傳'。所以對文字記載,字斟句酌的辯證,在傳燈史實上,雖有不同的說法,然禪自有禪的傳燈授法的由來,即以釋尊的正覺為禪宗的起源。所以禪宗又稱為‘佛心'宗。
禪宗傳授的基礎,不在于經(jīng)典,是在于大圓滿的佛心。所以達磨大師說:‘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因此說到菩提達磨來中國傳授禪宗,還得從佛直傳大迦葉尊者的大圓滿覺心說起。
相傳世尊一日在靈山會上,拈一枝金婆羅花示眾。時大眾皆默默不得其要領,唯獨大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此即禪宗所傳的‘拈花微笑'公案,亦即釋尊與迦葉的大法授受。在這拈花微笑,心心交照之間,迦葉尊者就成為傳燈的第一祖。
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訶迦葉分座令坐,以僧迦黎圍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當護持,并敕阿難副貳傳化,無令斷絕。'并說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無,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復告迦葉:‘吾將金縷僧伽黎衣傳付于汝,轉(zhuǎn)授補處,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壞。'迦葉聞偈,頭面禮足,曰:‘善哉!善哉!我當依敕,恭順佛教。'(以上見《傳燈錄》、《指月錄》、《傳法正宗記》)
《傳法正宗記》卷一評曰:
‘付法于大迦葉者,其于何時,必何以而明之耶?曰:昔涅槃會之初,如來告諸比丘曰:‘汝等不應作如是語,我今所有無上正法,悉以付囑摩訶迦葉。是迦葉者,當為汝等作大依止。'(見《涅槃經(jīng)》卷二)此其明矣。然正宗者,蓋圣人之密相傳授,不可得必知其處與其時也,以經(jīng)酌之,則《法華》先而《涅槃》后也,方說《法華》而大迦葉預焉,及《涅槃》而吾謂付法之時,其在二經(jīng)之間耳。'
禪的始傳,自釋尊與迦葉間授受以后,二十八傳至菩提達磨,形成了直指單傳的禪宗,菩提達磨為中國禪宗的初祖。
菩提達磨南天竺國人,姓剎帝利(《續(xù)高僧傳 菩提達磨傳》云是婆羅門種),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因二十七祖般若多羅至其國受王供養(yǎng),說法王宮,乃得相見。及父王去世,遂辭諸兄,從般若多羅出家。《傳法正宗記》卷五說:
‘我素不顧國位,欲以法利物,然未得其師,久有所待。今遇尊者,出家決矣,愿悲智見容。般若受其禮,為之剃度曰:汝先入定,蓋在日光三昧耳,汝于諸法已得通量,今宜以菩提達磨為汝之名。會圣僧與受具戒。當此時其地三震,月明晝現(xiàn),尊者尋亦成果。自此其國俗因以達磨多羅稱之。……益囑尊者曰:汝且化此國,后于震旦,當有大因緣,然須我滅后六十七載,乃可東之,汝若速往,恐衰于日下。
所謂‘后于震旦,有大因緣'者,菩提達磨曾問般若多羅尊者,震旦有大士堪為法器否,尊者答他說:‘汝所化之方,獲菩提者不可勝數(shù)。'
般若多羅入滅之后,達磨從師教,且留本國勉行教化。時有比丘名佛大先者,俱出于般若多羅之門,故二人每以兄弟之禮相遇,并弘大法,時人稱美,謂之二甘露門。
達磨化導其國六十余年,遵從師教,震旦緣熟,行化時至,乃先辭祖塔,次別同學,后至王所,慰而勉之曰:‘當勤修白業(yè),護持三寶,吾去非晚,一九即回。'王聞師言,涕淚不能留,即為治裝,載以大舶,躬率親戚臣屬,送于海岸。國人觀者,皆泣下而別。達磨泛重溟,經(jīng)過三年,達于中國南海。時當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庚子九月二十一日(傳燈諸書說是梁普通八年,今按史書記載普通紀年只有七年)。廣州刺史蕭昂,備禮迎接,上表奏聞于武帝。帝覽表后,遣使持詔迎請,其年十一月一日遂至建業(yè)(傳燈諸書皆稱蕭昂以達磨事奏聞武帝,及考昂傳,不見其做廣州刺史事,惟昂侄蕭勵當時嘗作此州刺史,恐皆傳錄音誤以勵為昂耳'。既至皇宮,詔尊者陪坐正殿,帝乃問曰:‘朕即位以來,嘗造寺寫經(jīng)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師曰:‘并無功德,'帝曰:‘何以無功德?'師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日:‘凈智妙國,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曰:‘如何是圣諦第一義?'師曰:‘廓然無圣。'帝日:‘對朕者誰?'師曰:‘不識。'帝不能領悟。祖知機緣不契,是月十九日潛回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屆于洛陽。實當后魏孝明太和十年(486,《傳法正宗記》作孝明正光元年,520)。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能測,謂之壁觀婆羅門。
洛陽有僧名神光者,乃曠達之士,久居伊洛,博覽群書,善談玄理,每自嘆曰:‘孔老之教,禮術風規(guī),莊易之書,未盡妙理,及聞達磨大士風范尊嚴,住止少林,至人在茲,我當往師之。'遂去彼處,晨夕參承。光雖事之盡禮,祖常端坐面壁,未始為語。光自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布發(fā)掩泥,投崖飼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今豈有萬萬分之一耶?'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下大雪,光堅立不動,積雪過膝,立愈恭敬,祖顧而憫之,問曰:‘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光悲淚曰:‘惟愿和尚慈悲,開甘露法門,廣度群品。'祖曰:‘諸佛無上妙道,雖曠劫精勤,能行難行,能忍難忍,尚不得至,豈此微勞小效而輒求大法!'光聞師誨勵,潛取利刀,自斷左臂,置于師前。師知是法器,乃曰:‘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在。'……光曰:‘諸佛法印可得聞乎?'師日:‘諸佛法印,非從人得!'光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師曰:‘將心來與汝安!'曰:‘覓心了不可得。'師曰:‘與汝安心竟。'光由是有所契悟,祖遂易其名曰慧可。
此后緇白之眾,皆靡然趨之于祖,其聲既振,遂聞于魏朝,孝明帝聞祖異跡,遣使持詔迎請,前后三次,祖不下少林,帝彌加欽尚,遂賜二摩納袈裟,金銀器物若干,祖皆辭讓,以至三返。帝意彌堅,祖乃受之。自此緇白之眾,倍加信向。
祖在魏地居止九年,一天忽向其門人曰:我欲西返天竺,時將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門人道副對曰:‘如我所見,不執(zhí)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師曰:‘汝得吾皮。'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佛國,一見更不再見。'師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師曰:‘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禮拜,依位而立。師曰:‘汝得吾髓。'乃顧慧可而告之曰:‘昔如來以正法眼付迦葉,而輾轉(zhuǎn)至我。我今以付于汝,汝當護持。并授袈裟,以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可曰:‘請師指陳。'師曰:‘內(nèi)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后代澆薄,疑慮競生,云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憑何得法?以何證之?汝今受此衣、法,卻后難生,但出此衣并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無礙。至吾滅后二百年,衣止不傳,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悟性者少。雖潛符密證,千萬有余。汝當闡揚,勿輕未悟,一念回機,便同本得。聽吾偈曰: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結(jié)果自然成。
祖又謂慧可曰:‘此有《楞伽經(jīng)》四卷,亦用付汝。此經(jīng)是如來心地要門,極談法要?梢詾世間眾生開示悟人。'祖還說:‘我離開南印來此東土,見此赤縣神州,有大乘氣象而未得其應,遂逾大海,越過沙漠,為法求人久默待之,今得付授,其殆有終。'
據(jù)《別記》說,祖初居少林寺痍年,為二祖說法,只教‘外息諸緣,內(nèi)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慧可種種說心說性,曾未契理,祖只遮其非,不為說無念心體;劭珊鲈:‘我已息諸緣。'祖曰:‘莫成斷滅去否?'可曰:‘不成斷滅。'祖曰:‘何以驗之,云不斷滅?'可曰:‘了了常知,言之不可及。'祖曰:‘此諸佛所傳心體,更勿疑也。'
這一段記錄,值得參禪的人善為注意,特別是初下手用功的人,尤須仔細善用。
祖在說完了上面一段話后,乃與徒眾往禹門千圣寺。居止三天,有其城太守楊炫之者,其人素喜佛事。聞祖至,乃來敬禮。因問曰:‘西土五印,師承為祖,其道如何?'祖曰:‘明佛心宗,寸無差誤,行解相應,名之曰祖。'又問:‘此外如何?'祖曰:‘須明他心,知其古今,不厭有無,亦非取故。不賢不愚,無迷無悟,若能是解,亦名為祖。'炫之復曰:‘弟子歸心三寶,亦有年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適聽師言,罔知攸措,愿師慈悲,開示宗旨。'祖知懇到,即說偈曰:
亦不睹惡而生嫌,亦不觀善而勤措。
亦不舍愚而近賢,亦不拋迷而就悟。
達大道兮過量,通佛心兮出度。
不與凡圣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炫之聞偈,悲喜交集,并說:‘愿師久住世間,化導群有。'師曰:‘吾即逝矣,不可久留,根性萬差,多逢患難。'炫之問:‘不知是什么人,弟子為師除得否?'祖曰:‘吾以傳佛秘密,利益迷途,害彼自安,必無此理。'炫之曰:‘自師至此,誰曾見傷?幸示其人,我為除之。'祖曰:‘言之則將有損,吾寧往矣,豈忍殘人快己。'而炫之問得更堅決,益懇曰:‘非敢損人,但欲知之耳。'祖不得已,遂說偈曰:
江槎分玉浪,管炬開金鎖,
五口相共行,九十無彼我。
炫之聞偈,莫測其義,默記于懷,禮辭而去。
《續(xù)高僧傳》卷十九說,‘譬觀四行,為達磨之道。'《傳法正宗記》卷六說,四獨曇行琳序之,余書則未見,認為非達磨傳道的極談?v使是曇琳得之于達磨,亦恐系達磨隨機方便而說。但‘二入四行'強調(diào)參禪者應借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的觀點,我覺得這也是達磨對參禪者至關重要的教導。且敦煌石窟發(fā)現(xiàn)的《楞伽師資記·菩提達磨傳》里也說:‘此四行是達磨禪師親說,余則弟子曇琳記師言行,集成一卷,名為《達磨論》也。'茲據(jù)《景德傳燈錄》卷三十錄全文如下:
《菩提達磨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弟子曇琳序:
‘法師者,西域南天竺國,是大婆羅門國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朗,聞皆曉悟,志存摩訶衍道,故舍素從緇,紹隆圣種,冥心虛寂,通鑒世事。內(nèi)外俱明,德超世表。悲海邊隅,正教陵替。遂能遠涉山海,游化漢魏。忘心之士,莫不歸信,存見之流,乃生譏謗。于時唯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門,年雖后生,俊志高遠,幸逢法師,事之數(shù)載,虔恭咨啟,善蒙師意。法師感其精誠,誨以真道。令如是安心,如是發(fā)行,如是順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無錯謬。如是安心者壁觀,如是發(fā)行者四行,如是順物者防護譏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此略序所由云爾。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者理入,二者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圣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于文教,此即為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行入者,謂四行,其余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之行。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數(shù)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yè)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冤訴。經(jīng)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并緣業(yè)所轉(zhuǎn),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于道,是故說言隨緣行也。三、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zhuǎn),萬有斯空,無所愿樂,功德黑昱,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舍諸有,息想無求。經(jīng)云:‘有求皆苦,無求乃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也。四、稱法行,性凈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jīng)云:‘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于身命財,行檀舍施,心無吝惜,達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余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居千圣寺不久,祖以化緣既畢,端居而逝。其時必后魏幼主釗與孝莊帝廢立之際。是歲乃當梁武帝大通二年(528)。以其年葬于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
傳說其后三年,魏宋云自西域返回時,與達磨相遇于蔥嶺,見其手攜只履,翩翩獨行。云即問曰;‘大師何往?'祖曰:‘西天去。'即謂云曰:‘汝主已崩。'云聽聞茫然相別什么云回覆命,明帝果已去世。云尋以其事奏聞于后主孝莊帝,帝令發(fā)其壙視之,唯一草履尚在。朝廷為之驚嘆,詔取所遺之履,存于少林寺供奉。至唐開元十五年(727)丁卯,為通道者竊往五臺山僧寺供養(yǎng),后亦亡之,今不知所在。
- 上一篇:禪宗大意·一、達磨以前的中國禪學
- 下一篇:禪宗大意·三、禪宗的傳法授衣
- 受持五戒的意義與功德
- 佛教基本知識
- 第四章 菩薩行果 第四節(jié) 果德
- 第四章 菩薩行果 第三節(jié) 修斷
- 第四章 菩薩行果 第二節(jié) 行位
- 第四章 菩薩行果 第一節(jié) 菩薩乘的發(fā)心和誓愿
- 第三章 聲聞行果 第二節(jié) 果
- 第三章 聲聞行果 第一節(jié) 行
- 第二章 人天行果 第二節(jié) 果
- 第二章 人天行果 第一節(jié) 行
- 第一章 教理 第六節(jié) 三法印與一實相印
- 第一章 教理 第五節(jié) 十二有支
- 第一章 教理 第四節(jié) 四諦
- 第一章 教理 第三節(jié) 蘊處界三科
- 第一章 教理 第二節(jié) 五位百法
- 第一章 教理 第一節(jié) 佛法僧三寶
- 禪宗大意·十五、漫談參禪
- 禪宗大意·十四、《心燈錄》談三玄三要
- 禪宗大意·十二、公案的啟示
- 禪宗大意·十一、見性成佛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