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賢護經(jīng)》講記 賢護分思維品第一

  賢護分思維品第一

  正序分:皆來集會

  大方等大集賢護經(jīng)卷第一

  賢護分思惟品第一

  每部經(jīng)都有序分、正中分、流通分三大部分,現(xiàn)在我們學習的是序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精舍。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經(jīng)典一開章,包含六種成就;

  “如是我聞”,表示正信成就和聞成就。當時阿難尊者在五百結(jié)集之時,升座宣化,現(xiàn)光明相好猶如世尊,美妙音聲猶如世尊,言辭內(nèi)容猶如世尊,就有人生疑說是不是阿難成佛了?于是用“如是我聞”,就把這個疑問給去掉了,說明是聞世尊所說。所以,“如是我聞”包含了信成就和聞成就。

  “一時”,是時成就。

  “佛”,是主成就。

  “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精舍”,是處成就。

  “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是眾成就。后面提到此五百人“皆是阿羅漢”,表達了不可思議的眷屬莊嚴。一切法的行持成就中,若沒有眷屬的表達,那么此法則是孤寡的,是無力的,是不能進趣向上的,是不能廣泛傳播的。

  這六種成就是經(jīng)典的基本格式,龍樹菩薩在其傳法教言機制中也稱五種成就,總之是以這些成就來證實此經(jīng)典來源真實,令眾生遠離疑慮。講經(jīng)典都需要作這樣一個提示,說明此經(jīng)典真實不虛,非后人所杜撰,因為若一部經(jīng)典來源不清晰,我們對其的依止、認識有疑惑,有彷徨,那就很難依法而行,很難深入實踐成就。

  皆是阿羅漢。

  阿羅漢是“所作已辦,梵行已立”的三界應供者,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人天所應供養(yǎng),所應頂戴,所應尊重,所以,阿羅漢又稱為“應供”。我們都知道,在如來十號中也有“應供”這個稱號。

  諸漏已盡。

  “所作已辦,梵行已立,不為后有”,這是阿羅漢的標志。

  無復煩惱。咸得自在。

  在有情的煩惱中,貪、嗔、癡、慢、疑是五個粗重的思惑煩惱,是比較遲鈍的煩惱,另外還有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個見惑煩惱,為五利使,總共十個根本煩惱,另外還有隨煩惱,其中又有上品隨煩惱、中品隨煩惱、下品隨煩惱。

  “無復煩惱”,即以上煩惱皆盡。阿羅漢是習氣未盡,煩惱已盡。在世尊的經(jīng)典中,許多阿羅漢的習氣表現(xiàn)還是很大的,但是煩惱已盡,也就是說在其心智的親證上,煩惱因緣已斷除,習氣業(yè)緣的再生也已斷除,猶如大樹被連根拔起,放在一個大石板上,永遠不能復生了,但此時它還可能還會因自身水分而發(fā)出一些嫩芽,所以,阿羅漢的習氣尚未盡,但他的生死根、煩惱根已斷除,稱為“無復煩惱,咸得自在”,重擔已卸,永別輪回,是為羅漢。而我們凡夫有情,還背著輪回的重擔、煩惱的重擔,不能自制。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解脫”一詞,就是于惡緣、逆緣種種因緣無掛無礙,了達本源,這是所謂的解脫之相。我們看到,有的人犯法后就要被鎖鏈、手銬捆著,這叫纏縛啊,而“心善解脫”,則永別一切纏縛。“慧善解脫”,說明不僅心無掛礙,慧亦無掛礙,于種種法無掛礙,亦無染著,于種種妙用,亦無黏著。而一般我們在行法中,我執(zhí)破了,法執(zhí)又出來了。

  調(diào)伏一切。猶如大龍。

  我們中國人稱自己為“龍的傳人”,皇帝又稱為“真龍?zhí)熳印?在佛教中,龍就是大力、大威德,是大伏藏的守護者。

  所作已辦。眾行具備。棄舍重擔。不受后生。

  一般阿羅漢證果之時,自然會說出四句偈子,這四句話也可以說是阿羅漢的標志,但其說法在各個經(jīng)典上有異,如“不受后生”,在有的經(jīng)典中是“不為后有”。

  我們可以觀察自己現(xiàn)前的舉心動念是不是有“后有”呢?諸大善知識、阿羅漢,以及證得八地以上的菩薩中,后有心智絕難生起,所以徹斷煩惱,入無用功地,一切作為不假造作,不假思維,但依抉擇方便,也就是一切作為皆在方便下,不會用力了,不象我們經(jīng)常會有疲憊、疲勞的感覺。

  凡圣的心力差異很大,這是不假言說的。今年,南傳的祜巴溫忠尊者來到我們這里[1],有一次我用了半天時間,在作業(yè)活動量上與他作了一個對比,之后我說:“祜巴,你是菩薩啊,我絕對是個凡夫啊”。為什么會給自己定位呢?其活動密度非常大,基本沒有間斷,所有作為都是相續(xù)性的,不是思維出來的。你若用思維,很快就會累,就要休息,而其心里的作業(yè)密度不是思維而來的,你直接能感知得到,能體會得到,能觀察得到,能對比得到,一對比,就知自己在凡在圣,不假言說,你不要說自己怎樣,他作為的很多東西,是你心力所不及啊。所以還是鼓勵大家好好實踐佛法,得到勝法之樂,即圣位之樂,即使不入果位,相位也是不可思議,你會有大善巧、大方便、大威德、大相續(xù),省力處相續(xù),省力處作用,省力處利人,省力處安慰世間

  在這次對比中,尊者做一件事情,我就考慮一下自己做會怎樣,他做一個,我想一下,二十個事情下去,心里就有點累了,五十個事情下去,就有些疲厭了,一百零八個事情下去,就不干了,而他還是相續(xù)的,還是始終如一地對待著現(xiàn)前每一個因緣。我是數(shù)著這些事情的,舉心動念的頭數(shù)雖能算得到、觀察得到,但是作用力差異太大了!往往我們對第一個事情很認真,對第二個事情還可以,第三個事情還勉強,第四個、五個事情,基本就開始有減退了,于猛利的減退、知見的減退、愿望的減退、喜愛的減退、專注的減退,二十個事情下來就不愿意做了,就要開始鼓勵自己說,“做吧,這樣有利于世間”,“做吧,這是善事”,“做吧,這樣能使佛法住世”……也就是說開始勞累了。等到五十個事情的時候,已經(jīng)開始疲厭了,“哎呀,這個事情能利益大家,但利益跟我有什么關(guān)系啊,不要做了”,這個念頭出來了,就開始疲厭,慢慢地就開始舍了。我們這個心智的相續(xù)力量是造作出來的,是擇取的,是得失分中對比而言的,所以其相續(xù)性不是很好,容易疲憊。凡者即是凡啊,無力、疲厭于圣者、智者、成就者的覺知與量,所以一地不知一地。諸位善知識,還是鼓勵大家深入佛法的實踐,成就種種勝德、勝果、勝法的利益,那是不可思議的。所以般舟法的學習勢在必行了,這也是我們需要認真實踐、觀察的一個法則。

  行于平等。獲真己利。安住正教。得到彼岸。唯除長老阿難一人。

  在這五百人中,唯有長老阿難未證四果,尚在初果徘徊。我們都知道,釋迦佛取滅的時候,阿難還在初果中,迦葉尊者看到其八種過失,不允許他結(jié)集經(jīng)典,此經(jīng)中說的五百比丘,也可能就是結(jié)集經(jīng)典的五百阿羅漢比丘吧。

  爾時復有五百諸比丘。于晨朝時。各從住處。詣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前人解釋“退坐一面”時說有“應避”六法,一、不太遠,二、不太近,三、不在上風,四、不在高處,五、不擋眼前,六、不在后。我們以前跟師父時,比如給恩師背包時,要求不能踩著師父的影子,不能遮師父的上風,不能站在、走在比師父好的位置上,這是侍師的要求,你不能讓師父為難,要把寬松、方便讓給師父。此處的“退坐一面”亦復如是,以令世尊宣化方便、接待后來者方便。由于時間的限制,我們對經(jīng)典不能細說,若細說,也可能就這一頁就要用整個二十五天才能講完,所以只能作粗略提示。

  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連。

  舍利弗與目犍連,這是我們十分熟悉的釋迦佛身邊的智慧第一與神通第一大弟子

  在舍衛(wèi)城。夏安居已。

  按過去的說法,我們今天是夏安居的自恣日,明天的明相一出,安居就結(jié)束了,一般今天晚上大家會通宵地念佛、行法,以期證果。有的人說,我不行啊,這三月九十天用功不夠,我還要加一月,也就是一百二十日行法。加一月,就是功德月,就是要不證圣果不出安居日的。因為四月為一時,稱為滿分修法,世尊給我們安排了一個比較寬松的修法,即一時之中拿出三分修法,余一分讓我們自己選擇,給我們一個“加七月”,即功德月,不給滿分修持,怕有的有情不能承當滿分修持,心力不足故,福德不具故,所以設(shè)一個加七月,給大家一個方便。世尊在世時,善來比丘聞言即證阿羅漢,須發(fā)自落,笨拙一點的有七日證果,那我們現(xiàn)在若是能七日證果,大家好好地在這兒經(jīng)行七月也行啊。能不能證果呢?在釋迦佛教法住世的五千歲中,都有證圣果的機會的,大家也要把心放放寬。“夏安居已”,也就是說十六日明相已出了,明相未出,不能稱為“夏安居已”,而明相一出,看得到手紋了,夏安居就圓滿了,這時一切夏安居的功課、法則都可以結(jié)束了。放光寺今年安居就是一百二十日,我們還有一個月,若不是閏月[2],就稱為加七月、功德月。

  亦與五百諸比丘俱。次第游行城邑聚落。

  次第游行,即一個地方接著一個地方隨緣而行。

  至王舍城。入迦蘭陀竹園精舍。詣世尊所。到已。恭敬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以神通力。

  諸位善知識啊,不要把神通當怪異,實是福德所成就;不要把神通當妖魔鬼怪所擁有,實是這些大雄大力大慈悲大善巧者所具足、所善巧使用而無痕跡,而有痕跡者,亦是方便自在。

  放大威光。

  此威光是自在力所現(xiàn)。當人心智清凈、修持比較好的時候,即你的量一旦夠,就會放出五彩之光,又如很多佛像都有光相,以及古來以久各大宗教的前賢們在記載中都是有光環(huán)的,耶穌基督、默汗穆德、中國的老子等等,這是真實言,是誠實語。很多小孩子身上的光相是很好的,而我們一般人的光已淹沒在業(yè)力煩惱之中了,被自身消耗掉了,自在力不具。一些人念一些特定的真言、發(fā)一些特定的誓言、運用一些特定的悲心,或者說有一些特定的法則時,也會放出一些光相。而我們在普通的心智里、普通的因緣下,則就是這么普通。所以,說世尊以神通力放大威光,這實是誠實語,莫要說這是不是神話?智力者、勝力者、功德力成就者是知的。若人有禪定功夫,也很容易看到人的身體放光;若我們能舍離這個粗重身體的纏縛,再來回頭看這個色身,基本上都能看到光相的,看得到時,你就基本上知道此人有什么病、身體怎樣、脾氣怎樣。我們沒有禪定,沒有神通善巧,所以我們這個眼就是個肉眼,目不過物,沒有力量。佛教中講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而我們的肉眼已經(jīng)不簡潔、不明快了,天眼已經(jīng)不通達了,慧眼已經(jīng)不具足了,法眼已經(jīng)不清凈了,我們不能圓滿地看到世間了,所以不是佛眼。善導大師給我們提出來,應該“慈心相向,佛眼相見”,睜開我們的佛眼吧。

  令彼諸國城邑聚落。一切諸有諸比丘眾。咸各來詣王舍大城。

  我們現(xiàn)在還有“令”啊,早上起來撞鐘擊鼓,這是個令,打板叫響,是令,部隊的沖鋒號,是令,此處世尊以神通力,以大威光普照于眾生心智,喚醒心智,令其往詣王舍大城。

  有人問,世尊這樣的力量是不是神話呢?一些還是佛教教內(nèi)的菩薩寫文章說,佛教中所說的神通善巧實在是迷信,是烏有的,是人為了歌頌、神話釋迦牟尼世尊而說的。若這樣說,那我們的天就太小了,那我們所說的色界、欲界,乃至十法界,就成戲論了。十方法界本無差別,依心而現(xiàn),其所現(xiàn)的差別太大了,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人與一只螞蟻相比,人的力量對螞蟻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但你不能用螞蟻的思想來衡量人的作為。比起佛陀世尊,我們凡夫的生命力就象一只螞蟻一樣,不要用這個量來思維佛陀世尊的量,如果認為自己沒有廣大的智慧、廣大的透視力、善巧神通力,他可能就沒有,自己沒有這種究竟廣大善巧的感知,沒有這樣的威德善巧,他可能也就沒有,這就墮落在自己的知見、感知上去了。實際我們用現(xiàn)代科技就可以表達出來,四十五歲以上的人對文革都是很熟悉的,那時國家領(lǐng)導人在上面一說,全國的喇叭一時就開響了,那就是一個人的心光通過電、喇叭一傳播,全國人都知道了,最高最新指示,當天就傳遍全國,步調(diào)絕對是一致的。那是不是心光獨耀啊?不過是通過政治的、人為的機器把它傳播出去了。那么釋迦牟尼佛不用這個大喇叭,也不用這個政策,他就坐在大光明藏中,以大通力善巧,令一切有緣眾生得以感知。我們現(xiàn)在的機器能制造出這樣的能力,世尊一定具有這樣的能力。若沒有對這種勝法威德之樂的向往,那我們修法是沒有進趣的,我們會墮落在平庸慢中,喪失佛法廣大教言機制,也就是說其對你的鼓勵不能成立了。許多人學佛不能進趣真實佛法利益,就是因為墮在自己的知見的量上,溺在自己所知障的范疇中生存、實踐佛法,不能逾越,所以世尊稱此類不能走出自我感知的人為可憐憫者,這樣不能成就無上菩提心智。

  入迦蘭陀竹園精舍。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迦蘭陀竹園精舍。有百千數(shù)諸比丘等。承佛威光皆已云集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復有彼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亦承世尊威神力故。亦與二萬比丘尼俱。悉皆大集。入迦蘭陀竹園精舍詣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也就是世尊的姨母。我們知道,世尊誕生之后不久,其母親就往生忉利天,世尊由摩訶波阇波提撫養(yǎng)。摩訶波阇波提出家后,就是所謂的大愛道比丘尼,是眾比丘尼之首領(lǐng)。在釋迦佛的教言機制中,女眾經(jīng)歷了一定障緣后才得以出家。

  爾時王舍大城。有優(yōu)婆塞。

  優(yōu)婆塞,是在家學佛男眾。我們中國人對在家習法人以居士稱呼,而世尊在世時,居士是證得初果、二果、三果的在家修行者。

  名曰賢護。為眾上首。

  賢護菩薩是此經(jīng)典的主要啟發(fā)者,此經(jīng)典以其名字命名,是他使我們得以來學習、實踐般舟,乃至能成就三昧,能得見“十方諸佛悉皆現(xiàn)前立”這樣一個法則。

  亦與五百優(yōu)婆塞俱。受持五戒。具足威儀。是大菩薩。久已住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本愿力故。常隨世尊。樂聞正法。恒勤精進。為滿一切助道法故。

  賢護菩薩早已于無上菩提親證,常行守護正行,只是未證佛果,以愿力故“常隨世尊,樂聞正法,恒勤精進,為滿一切助道法故”,即賢護菩薩所發(fā)誓愿,是為令一切眾生于法精進,于一切眾生啟開成就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修法的助緣。

  于朝旦時。承佛威神。從本住處。入迦蘭陀竹園精舍。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不論是比丘、比丘尼,以及優(yōu)婆塞,皆是退坐一面。

  爾時毗耶離大城。有一離車子。名曰寶生。為眾上首。亦與二萬八千諸離車俱。于晨朝時。承佛神力。皆自彼城發(fā)來。入此迦蘭陀園至如來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離車子,即剎利種。

  爾時瞻婆城有一長者子。名曰星藏。為眾上首。亦與二萬八千長者子俱。于晨朝時。承佛神力。自瞻婆城發(fā)來。入此迦蘭陀園。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我們在文字中處處可以看到,從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剎利種、長者子等,莫不是承借佛的威神,依佛威神力故而聚集于此。

  爾時復有一摩那婆(隋言凈持亦云少年亦云仁童子等)。名那羅達多。為眾上首。亦與二萬八千人俱。于晨朝時。自本住處發(fā)來入此迦蘭陀園。詣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摩那婆,即少年學道者。

  爾時舍衛(wèi)國復有長者。名大善商主。并彼給孤獨長者。為眾上首。亦與二萬八千人俱。自彼舍衛(wèi)國詣王舍城。入迦蘭陀園。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王舍大城。復有長者。名曰水天。為最上首。亦與二萬八千人俱。從本住處發(fā)來。入此迦蘭陀園詣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摩伽陀國主韋提希子阿阇世王。亦與百千諸眷屬俱。于晨朝時。亦來入此迦蘭陀園。詣世尊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觀無量壽經(jīng)》是世尊以阿阇世王為主體而講的一部經(jīng),也是凈土主要依止的經(jīng)典。阿阇世的父王是頻婆娑羅王,其母韋提希。由于頻婆娑羅王歲數(shù)已很大而尚未有子,王位無人來繼承,所以就乞求仙人轉(zhuǎn)世。仙人說三年以后才能舍報,于是頻婆娑羅王就用了一些方法逼他投生,由此在未生之時,仙人就與頻婆娑羅王結(jié)怨,所以稱為“未生怨”。然后仙人舍身投胎,因怨而生為阿阇世,你捕殺我,我亦捕殺你,所以后來把頻婆娑羅王禁錮在七層牢獄中,做出弒父之罪。阿阇世受提婆達多的鼓惑來害父,以作新王,而提婆達多來害佛以作新佛,他們的逆行遭到很苦惡性果報。后來阿阇世就真誠懺悔,守護世尊教言,成為五百結(jié)集的主要護法。

  前面提到比丘、比丘尼等等,為什么沒有優(yōu)婆夷呢?這是印度的一個風俗習慣,有時說優(yōu)婆塞,就會省略說優(yōu)婆夷。

  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印度的種族性是十分清晰的,他們次第從各處聚集到世尊所,至此種種人類有情已聚集完畢。

  爾時復有四大天王。及天帝釋。乃至欲界一切天眾。各與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眷屬天眾俱。亦于晨朝。悉來入迦蘭陀園。至如來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乃至欲界一切天眾”,前面是人類有情,后面是諸天。因為《大集經(jīng)》攝色界、欲界諸大菩薩,是對此類有情所宣化經(jīng)典。從四大天王,乃至一直到他化自在天,一小世界有情皆云集在一處。四大天王及天帝釋,屬于帝居天,摩西羅天宮為兜率天,一直到他化自在天,都是欲界天,層層遞增,為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所攝之天。

  “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眷屬天眾”,這個數(shù)字就不是我們?nèi)祟惖臄?shù)字了。

  “至如來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這些天眾的退坐,及其設(shè)座,可能就與我們?nèi)祟愑泻艽蟛町惲。因為天是細妙色?各具光相,而我們這個色身是團食所造就的四大之身,也稱為五蘊身,是粗重身,此粗重身則有粗重座吧。

  爾時復有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亦與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眷屬天眾俱。于晨朝時。悉入迦蘭陀園。至如來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娑婆世界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應化的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此娑婆世界主為大梵天王,與釋迦佛所住持的法王位是有差別的。

  對于這些名詞,我們實在很難有充分的時間來提示,我們學習《般舟三昧經(jīng)》不在于解釋名詞,所以對名詞、名相一般不做過多解釋,大家下去可以找一些相應的資料繼續(xù)學習。我們要把《般舟三昧經(jīng)》的主體思想給大家作一個提示、學習,以在大家實踐般舟法中可以作一個清晰的增上加持與指導,這不失為我們學習《般舟三昧經(jīng)》的目的,過多的名詞解釋可能會貽誤我們的時間,所以這個地方就一帶而過。

  爾時復有大自在天王。亦與無量百千凈居諸天眾俱。于晨朝時。悉入迦蘭陀園。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復有四阿修羅王。各與無量百千眷屬阿修羅眾俱。亦于晨朝入迦蘭陀園。詣如來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復有難陀龍王。及跋難陀龍王。各與無量百千眷屬諸龍眾俱。亦于晨朝。入迦蘭陀園。詣如來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場面呢?凡夫有情多不可得見。我們都知道世尊在講一些大的經(jīng)典,諸阿羅漢如聾如盲,如《妙法蓮華經(jīng)》中所說,其他許多大乘經(jīng)典亦復如是。

  爾時復有娑伽羅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及摩那斯龍王。伊跋羅龍王等。各與無量百千眷屬諸龍眾俱。亦于晨朝。入迦蘭陀園。詣如來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諸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及以一切天龍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乃至人非人。及諸王等。信如來者。為聽法故。一切皆集迦蘭陀園。詣如來所。頂禮佛足。各坐一面。

  此交代十分清晰,次第也十分清晰,一切皆是“信如來者,為聽法故”,云集于此。

  爾時迦蘭陀園。其地弘廣。

  就同維摩詰的丈室一樣,可以容納無量有情。

  如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方。大眾充滿。無空缺處。

  這皆是世尊威德所現(xiàn)故。以世尊福德力、威神力具足充盈故,自他受用真實不虛故,所以無空缺處。

  若杖頭許而不遍者。

  也就是說連插一個杖頭的地方都沒有。因為世尊大威德光明善巧,威神功德善巧,;具足善巧,能令眾生向往、渴望云集此處。

  如是上至有頂。下逮梵宮。所有一切大威德神通諸天大眾。乃至一切諸龍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皆來集會。

  以上是經(jīng)典序分的一部分,來讓我們看大會之云集,說法主釋迦牟尼佛以威光普攝于十方有情,從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乃至剎利王種、長者子、長者、龍王、天龍八部,乃至四天、忉利天、梵天等等一切具威德善巧者,一切感應者,信法者,向法者,皆來聚會。

  賢護啟教: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何等三昧而能得彼大功德聚

  爾時賢護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欲得咨問如來應供等正覺。心中所疑。不審世尊。見垂聽否。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言。賢護。如來世尊。隨汝所疑。恣汝所問。為汝宣釋。令汝歡喜。時彼賢護菩薩。既蒙聽許。復白復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何等三昧。而能得彼大功德聚。

  賢護菩薩將在后面提出一百二十二條“云何”之問。這一百二十二問,皆是對佛法出世入世種種善巧、神通、功德、智慧與方便等一切法用的具足問,從各個角度來提示我們:行般舟能得到什么樣的利益?”十方諸佛悉皆現(xiàn)前”三昧為什么又稱為一切三昧之王?為什么有這樣多的殊勝功德與利益?賢護菩薩代一切眾生之欲實踐佛法者、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來啟問,為使善根成熟有情聞法而勤行證道來啟問,為啟發(fā)善根未成熟有情向往善根成熟的機制來提出這一百二十二個功德相。在一卷本的《佛說般舟三昧經(jīng)》中有二十一個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是從二十一個角度來提問,這里提出了一百二十二個問題,也就是從一百二十二個角度來給我們提示行般舟的實質(zhì)功德與利益,實是不可思議!

  “爾時賢護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這是印度人的一個風俗習慣,其出家在家人都搭披單,在印度民族服裝中現(xiàn)在也還用披單,它很實用,可以作被子、帳篷,可以擋風寒、灰塵、蟲子等等,作用很多!捌挥壹纭币彩且粋風俗習慣,表達尊重。“右膝著地”,即單膝著地,問法期間,偏袒右肩,蹲坐下來,或雙膝、單膝著地,來問佛,一般我們問法是雙膝著地,因為他是大菩薩啊,現(xiàn)緣方便。我們現(xiàn)在的禮敬方式,多是從印度傳過來的接足禮的一種形式。

  “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欲得咨問如來應供等正覺。心中所疑。不審世尊。見垂聽否!蔽乙釂栴},世尊能不能回答我啊?

  “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言。賢護。如來世尊。隨汝所疑。恣汝所問。為汝宣釋。令汝歡喜。”世尊不是不讓我們凡夫有情生疑,貪嗔癡慢疑是凡夫本分事,諸佛如來所知、能知、已知,而眾生在貪嗔癡慢疑中延續(xù)生命。這一百二十二個問實際就是解答行法的實質(zhì)功德內(nèi)涵,直接為我們宣釋從哪些方面應該注意?應該得到什么樣的利益?

  “時彼賢護菩薩。既蒙聽許”,世尊允許他來問。

  “復白復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何等三昧。而能得彼大功德聚”,由此可知,此般舟行法、“十方諸佛悉皆現(xiàn)前”三昧是大功德聚!以前我們準備在這前面的山口建一個放生池,取名叫“德聚”,就來自此經(jīng)典,意為道德之聚集、功德之聚集、福德之聚集,真實法則的聚集,令世間有情得以取用。

  后面就開始一百二十二問,為“發(fā)起序分”,此經(jīng)通過前面的正序分,以及現(xiàn)在的發(fā)起序分,來讓世尊回答正宗分之內(nèi)容,讓我們真正了解般舟的內(nèi)容,及般舟行法的真實功德,以激勵那些善根未成熟的人聽聞此法則,激勵那些善根成熟的人去實踐此法則,激勵那些善根成熟的人親證此法則,激勵那些善根成熟、已親證的人傳播此法則,激勵那些善根成熟、了知此法則的人相互交流、守護、安住于此法則。這都離不開世尊的教言,離不開賢護菩薩的如理啟教。末世有情難以如理啟教,何以故?不知啟教方便故,無有啟教善巧故。因此在竹林精舍,賢護菩薩就來代我們大家,從一百二十二個方面提出疑問,以讓世尊給我們一個圓滿的答案,把“大功德聚”的內(nèi)容一一給我們揭示出來。讀一遍這一百二十二問,我們就知道這些菩薩的心智是多么周密、詳盡,是多么仔細地來消除我們心中的疑惑及對法義的模糊。

  (1)云何得入多聞大海。獲智慧藏。問無疑惑故。

  大智慧,畢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若有人有疑問時,能為之解答,善巧除疑,所以說“多聞大!本咧腔鄯奖,令疑惑有情得以消除一切疑慮,入無礙智。此第一個問題即是問行什么樣的法能入大智慧海,即多聞大海呢?也就是問行什么樣的法能生起大智慧,除一切眾生疑惑,于一切眾生得無上方便?

  (2)云何復得無意戒聚。不失成就。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退減故。

  “得無意戒聚”,戒者,防護力故,來令我們得到安穩(wěn)的法則之守護,所謂“無意”者,因為戒律非我等造作,皆是世尊所制,不論出家在家,我們現(xiàn)在所學的戒律,都來自于如來世尊所制,非是我們意念所作。這是甚為重要的一個思想機制,諸位善知識一定要善于觀察、善于了解。我們在思維四正勤之時,對應作與不應作還是有作意的,而戒法無作意,何以故?只是隨順守護即可。我們在守戒的時候,是沒有是、沒有非的,即“心無過非”,遠離是非,戒德自然聚集于身,彰顯于世間,自他二利,如是直至成就無上菩提,無有退轉(zhuǎn)。若是真正守戒,此人于無上菩提不退轉(zhuǎn),這是決定無疑的,何以故?一切戒法皆從如來無漏心智中成熟、流出,應一切眾生需求而設(shè)置。

  (3)復云何得不生愚癡。邪見空處故。

  第三個云何,也就是問什么樣的法或功德聚可以不生愚癡,不再落諸頑空邪見呢?

  (4)云何當?shù)?a href="/remen/sumi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宿命智。遍知去來故。

  “宿命智”者,了曉過去,于自于他皆得方便無礙,如何年何月何以生、何以沒?是人,是什么樣的人,是畜,是什么樣的畜?六道眾生何以安立?何世界安立?壽命長短?智慧高低?男女形象?等等,皆清晰了知,是為宿命智善巧。宿命明者,可以無礙通達于一切有情,即了解一切有情的過去,若一世、百世、千世、萬世,若一劫、二劫、多劫、多大劫、無窮大劫,皆能了知。

  許多走過般舟的菩薩們有過這樣的體會:這個環(huán)境很熟悉啊,以前早就來過;這個境相很熟悉啊,似乎見過;等等這類感受。這就是所謂相似的宿命通達,但不能稱宿命智,也不能稱宿命明,若是證得了自然智,就有方便智、善巧運用智、無礙善巧照見智,這個“智”不是我們自己夸張出來的,它會產(chǎn)生事實之力。

  (5)云何當?shù)貌浑x奉見諸佛世尊。聽聞正法。乃至夢中故。

  這是般舟行法的一個特別、特定要求——欲使大家見佛聞法,不是見一佛、二佛,乃是見無量諸佛,聽聞正教,遠離不正見,乃至在夢中。大家在般舟行持過程中,有許多不同的感知與實踐,即在念佛實踐的過程中,業(yè)力表現(xiàn)的差異十分大,所以雖有如是功德利益,但都各有表現(xiàn)。

  般舟,此“十方諸佛悉皆現(xiàn)前”之三昧,見佛的目的是為了聞法,聞法是銷歸自性的一個善巧,認得自性,識得方便,是成就無上菩提的抉擇。我們對這個法益應該深入觀察。見佛,一般從四個方面來談:

  第一個是現(xiàn)前見佛。

  般舟三昧是十方諸佛悉皆現(xiàn)前立的三昧。以前我念過藥師佛,念過觀世音菩薩圣號,念過文殊菩薩真言,行法稍一用功的時候,得見形象并不復雜,但是若能問法,是還需要一定進趣性的。我們一般所謂的見佛,已是一個很大的增上機制,是善根的成熟過程,因為心凈則境相凈,心善則境相善,心中覺悟則有諸佛如來的奇妙境相,但若是不能聞法,多是善根不能真正地成熟。以前有出家?guī)煾父艺f,哎呀,我念佛、念真言啊,念著念著非常疲憊,經(jīng)常會看到石頭佛、泥巴佛、畫像佛,都是不會說話的佛啊!這是善根不成熟,對佛陀的智、悲、方便的深入實踐與觀察機制不成熟時,就會見到這樣的佛,不僅不能聞法,也只是見見罷了。我們?nèi)裟芗氈碌貙嵺`、如理地實踐、無染著地實踐,欲渴望聞法地實踐,那么就能見佛。如果我們見到阿彌陀佛或他方諸佛,一定要有法可問,但如果我們平時沒有如法的思維,沒有聞法的渴望,沒有問答的愿望,怎么能問呢?見佛也可能就迷失自心了,也可能就失去了問的愿望,失去了問的主動性,那佛也可能就迅速消失了。

  昨天有個菩薩問,走般舟,走來走去,走來走去,即使見佛了,佛還是要走啊,那該怎么辦啊?其實,若是不走,那就出事情了,要么你取滅了,要么他取滅了,至少是你舍報了,已經(jīng)不在此土中延續(xù)了,若不如是,彼佛一定會舍棄你,何以故呢?你在行法助緣中一時威德照見,念佛照見,佛善巧力照見,他是見即問,問即答,答即消失,他不可能會住在你這個地方的。我們要清晰地了解這個法用的次第,不要迷失在此處。有個菩薩來這里走般舟,一開始就問,我若是見了佛,佛還是走掉了,那我還受這么多辛苦見他干什么?主要是你沒見到,若是見到了,你就知道不辛苦了。

  現(xiàn)前見佛,就是不生彼土,不舍報,佛也不來,我也不去,何以故?依念佛力故,依佛神通力加被故,依佛愿力攝化故,依本行功德相應故,現(xiàn)前能見諸佛,對此我們不要遲疑,一切向法、樂法、愿意實踐此法的人,都有這樣的機會,也都會有這樣的成就。

  第二是定中見佛。

  若人有種種禪定善巧,于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出入自在,建立種種游戲神通善巧方便,那么在定中見佛不難。一些禪定功夫比較好的人,對見佛這個事情并不太在意,因為一旦有禪定,對正見、智慧就比較能抉擇清晰,所謂由定生慧,此慧是不置疑的慧,是不會被沖擊、不會被外境惑亂的智慧,所以他有許多善巧,不會被境相蒙蔽,故對見佛、不見佛,反而設(shè)置了很多方便。

  第三是夢中見佛。

  這是普通人所容易擁有的。以前我在一個堂口住,因為那里幾十年如一日地念佛,所以人一進去念佛,很容易就融入其中了,一般三天就有很多夢境,比如夢見極樂世界莊嚴、他方國土莊嚴,或者天宮莊嚴,或者菩薩、天人,很多殊勝的境界,當然也有夢見死人,夢見很惡、很黑暗、很殘酷的境相,雖然如是,其因緣是一樣的,都是在這個不可思議的念佛功德力的加持下,而照了覺知一切業(yè)相罷了。

  善導大師有一段文字,是凈土夢修的一種很好的方法。若是有菩薩善于修持,此方法十分方便:一般在晚上臨睡覺前合掌念念佛,感覺到身體疲憊不支了,就合掌吉祥臥,念一念那幾句話——弟子某甲,現(xiàn)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今聞善知識教言,聞說阿彌陀佛不可思議本愿功德,稱念佛號,因為愚癡業(yè)障蒙蔽故,不能得見諸佛菩薩國土莊嚴,愿佛菩薩加被于我,令我得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及其國土清凈莊嚴,如是妙相令我得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慢慢念著就睡了,很容易出現(xiàn)吉祥、具足、清凈的妙相。這是夢中見佛,此方法很好修持,古來以久修行凈土法門的人,白天念佛,睡覺前一定會這樣做的,如我們以前在堂口念佛的時候,晚上大回向時,就會跪在佛前念這一段文字,然后回去休息。

  實際這是一種念佛的相續(xù),因為在昏沉、無記,業(yè)力成熟之時,我們不隨業(yè)力,而把念佛的愿望輸入在自己欲休息調(diào)整的時間中,不空過,所謂“夜莫空過,存念三寶”,那我們在夢中亦可以修法,實踐于念佛法則。這是十分有意義的一個修行方式,古來以久,尤其是善導大師傳播此法門以后,許多實踐者的征兆、感應是難以具述的,基本是普遍性的,也就是說只要按照這樣的修法,若一日、二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不懈怠地、不間斷地去實踐,就很容易出現(xiàn)夢中見佛菩薩,乃至極樂世界妙相的征兆。

  第四是持念阿彌陀佛名號,臨命終必生佛前,所以故有命終舍報見佛。

  這四種見佛,都是真實不虛的,何以故?實有凡夫相故,亦有諸佛相;實有凡夫業(yè)故,亦有諸佛業(yè);實有濁土故,亦有諸佛凈土;實有諸眾生業(yè)力故,也有諸佛殊勝功德莊嚴,所以此有彼有,此無則彼無所可顯。我們一定要善于觀察,諸佛因緣生故,在緣他法則中,在修德差別中,各取其念佛的利益與功用,此用是大家可以取用的。

  般舟三昧修法使這四種見佛都是容易發(fā)露現(xiàn)前的,其最主要的作用在于現(xiàn)前見佛,若我們現(xiàn)前見佛的機制不成熟,也有定中見佛、夢中見佛,乃至臨終見佛的畢竟結(jié)果,所以說此念佛法門實在是不可思議!

  很多人問:“我行這個法的善根成不成熟呢”?我感覺若一日一夜、一日兩夜,我們能精勤地、細致地、深入地實踐,是不會傷害到人的。這么多年來,我在此處十分小心。大概從九五年開始,我有時間就會走一走,實踐實踐,不敢傷害自己,福德因緣不具就緩沖一下,具了就走一走,基本上是一天走十五個小時,若這一段都有時間了,就拿出七天、一個月的時間,或者半年的時間,有機會就一天走十五個小時,不算是般舟,就叫經(jīng)行念佛吧,其中的因緣啊、感受,在許多人三天、七天,乃至很多天的走法中也都是有的。后來有一年年底,十一月十五日,我們在雞足山放光寺起了一個一百天的七,打七以后,就有幾個沙彌走了七天般舟,其間也有比丘行般舟,但都是兩天、三天、四天,在這些過程中,大家行法的感知差別是很大的。實際走般舟本來是一個很普通的行法,當然還是需要善根的成熟,得遇此法甚難并不是夸張出來的,是其本質(zhì)性的、實質(zhì)的內(nèi)容。

  (6)云何當?shù)檬馓囟苏厦钌怼>咦阃䞍x眾生樂見故。

  “上妙色身”,我們這個身是粗重身,有時候念佛,人的色身的確會象天人一樣具足光相,具足自由之作用,此處反而不多說為好,我們可以自己去實踐,乃至為了果報,亦復如是。

  (7)云何當?shù)贸I笮罩摇W鹳F之位。見者恭敬故。

  這里的大部分人都行過般舟,行法對色身、心理的改變,大家是有共識的,其未來果報,若沒有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大姓之家是決定無疑的,何以故?行為單一、尊重故,具足福德因緣故。

  (8)云何復得父母兄弟宗親眷屬。及以知識。左右圍繞。恒無別離故。

  以前大家族五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很多,一家二三十口、三四十口人很正常,現(xiàn)在十分難見了,即使三口之家也不太好守護了,何以故?人的信賴與道德差異很大,現(xiàn)在即使親人之間,也不愿意,或很難清晰協(xié)調(diào)了,慢慢地互相的信任就不具了,相互的愛護尊重就不夠了。

  “左右圍繞”,就是指眷屬相互地眷愛、守護。眷屬的匱乏、身心的孤薄,實際是貧瘠之相。所以釋迦牟尼佛初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千二百五十比丘隨其行之時,凈飯王就說,何以現(xiàn)此貧瘠相?跟隨釋迦佛的這些人怎么又黑又瘦?于是要求釋迦族每個家庭都要出一個最好的男子來出家,以令世尊眷屬莊嚴,這也是為了激勵大家,讓大家知道佛法的利益是依正二報、自他二利廣大、真實的的延續(xù)。

  (9)云何當?shù)脧V達博通。所為殊異。亦終無缺減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

  般舟法是有此實質(zhì)內(nèi)涵的,能令人廣達博通。有人說,就這一句佛號,怎么能令人廣達博通呢?我們實踐實踐就知道了,若是真正實踐得清晰、明了,再看一切經(jīng)典,原來出于己心!若我們真正能證得三昧,再來看一切教言,原來是自身教言!再看一切法則,原來是本具法則!絕定是無二的,這樣我們就不會排斥了。所以,凈土教言有一個機制成就,即它是密攝三乘、密護三乘、密踐三乘的。

  以前我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接觸阿彌陀佛教言的,它是受戒形式的念佛,也就是說念佛就是應該守護的戒德,必須得念佛。其中有三條三昧耶戒,其戒有兩種授法,一個是在境界中授,一個是在曼達中、壇城中授。聞到這三條三昧耶戒,即三個誓愿后,我一直也在念佛,但念佛的心理狀態(tài)不一樣,不是為了要達到一個什么狀態(tài)、證得什么結(jié)果才念佛的,而是因這三個誓愿念佛,比如以無諍心念佛,無諍就是誓愿;又如以護持一切諸法行人而念佛,也就是說很多人在行種種法,密法、顯法,禪宗,教下、宗下,為了護持其行法善巧,乃至激勵其行法成就而念佛,這是一種所謂的平等供養(yǎng)念佛,是不為自求的念佛,它從根本上是不為自求的,F(xiàn)在很多人基本上都是為“我”往生念佛,為“我的”功夫念佛,為“我的”身體念佛,為“我”免除災難念佛,為“我”證得圣道、出離煩惱念佛,這個念佛真是不太一樣的緣起。

  我們真正地來念佛,可以通達三乘,畢竟無礙,于一切義產(chǎn)生方便自在力,可以透視一切法而無所掛礙、無所畏懼,這是決定無疑的,所以說廣達博通于內(nèi)外經(jīng)典,所行所為不同凡愚,必然成就一味,得方便出離生死對待的困惑、凡圣對待的困惑、高低大小對待的困惑,在平等智中一時抉擇,亦不退屈于無上菩提,因為念佛的機制就是無上菩提心,讀過《無量壽經(jīng)》都知道,三輩往生所攝者皆以無上菩提心為緣起,一向?qū)D顬榉绞?最終歸結(jié)于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一切功德善巧為成就。此教言是十分清晰的。

  (10)云何當?shù)?a href="/remen/zhengnian.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正念正行。節(jié)度不移。心知足故。

  正見正念正行者,心行無邪。若我們依誓愿、依戒為守護,來實踐佛法,是不會有邪業(yè)的。我們所謂的意識、業(yè)力、習慣是有不正見的,即所謂邪念、雜念、惡念,但我們?nèi)羰且澜渎?不會有不正見;我們?nèi)羰悄罘?把“南無阿彌陀佛”純正的知見作為自己守護的戒德,也不會產(chǎn)生邪見。這也是必然的,心無邪念,業(yè)無邪行,就知節(jié)有度,即做事就恰到好處。

  我這段時間做事就對自己有點疑慮啊,今天中午就扛不住了。早上起來就想找維那師去請假,說,哎呀,這堂課我上不了了,我就休息吧。后來還是沒有請假,走走又講課去了。上完課回來,還是想,哎呀,下午就不要講了,因為這個身體不行了。實際就是意識跟不上了,等到了這個大殿,又感覺可以了。這個知見是根據(jù)自己的感知所產(chǎn)生的一種不相續(xù),往往我們的知見與感受不斷地在變化,不斷地在高啊、低啊的變異中,很難把持,若我們說,不管怎樣我都要守護這個法則,它就不會變異了。所以此處是“節(jié)度不移。心知足故”,善巧地運用閑心、凈心、平等心、智慧心,善于運用這些心,所以心不外移啊,不被外境所侵奪。我們每個人應注意自己的感知、行為,少欲知足,免于被邪知邪見所侵蝕。

  (11)云何當?shù)贸I鷳M愧。遠離恥辱故。

  無慚無愧,是上品隨煩惱。若人感到“我做得很好了”,這是無慚愧人語,此人多有什么狀態(tài)呢?無記、放逸,此二者也是上品隨煩惱的表現(xiàn)。貪于無記、昏沉,此人不知慚愧善巧,多落在無慚無愧上,不能精進于法則,行法多不得力,多不能增上。我們現(xiàn)在有這樣的機會實踐法則,應該珍惜,能深入實踐才能真正地有所成就。

  慚愧一法,對我們實踐佛法、遠離羞辱、遠離羞愧特別重要。遠離,就是慚愧當下,對他人做得不足,對自己做得不足,應生慚愧,經(jīng)常懺悔,經(jīng)常自我反省,如實地從自心觀察自己的現(xiàn)業(yè)。知慚知愧,不受侮辱啊;若是不知慚愧的人、肆無忌憚的人,也就是自以為自己很好,驕慢邪見,無慚無愧,多作無記,這樣的人喜歡睡覺,喜歡吃飯,那么隨煩惱粗重,慢慢地就會落入根本煩惱,即所謂貪嗔癡慢疑不正見很自然地就會表達出來。

  所以,對于世尊關(guān)于煩惱、隨煩惱、細微隨煩惱的表述,我們應看得到。我們都知道學佛是為了斷煩惱、去生死,運用悲智,廣利世間,成就菩提。斷煩惱是十分重要的,但若不知道什么叫煩惱,怎么來斷呢?很多人于嗔心中、慢心中、疑心中、無慚無愧中、昏沉倒語中、驕慢邪見中,想來修法,那是沒法成就的,都被煩惱淹沒了,怎么來實踐佛法呢?諸位善知識在此處應該注意。

  不知自羞,稱為“無慚”,把自己的過失往他人身上推,說這個人錯了、那個人錯了,最后周邊人都不好,社會不好,家庭不好,全都不好,就我一個人好!這樣“就我一個人好”的人,于過不能改,常生羞辱,自己也會羞辱自己,即用痛苦來羞辱自己。慚愧法則在比丘法則中是最重要的,對于在家居士的修持,亦復如是。

  不羞于人,為“無愧”,所謂“無愧于人”。過去人講“我仰之無愧”,就是說真正地做到了一個法則。有沒有這樣的人呢?那些圣者、智者,那些遠離了習氣、業(yè)力的有情,可以說是仰俯無愧者,而一般的人,仰俯之中都應該知慚知愧的。

  無慚無愧的人,自取其辱。因為人若驕慢,認為自己是正確的,無慚無愧,指責于他人,這樣的人必遭羞辱,這是隨煩惱中的傷害。這類人一般都自我感覺良好,說自己也不貪了,也不慢了,也不嗔了,也不癡了,也不愚了,實際不是的,他正通過其無慚無愧而表達了貪、嗔、癡、慢、愚,延續(xù)著這些根本煩惱,乃至產(chǎn)生邪見,不得佛法深入。所以說,常生慚愧,遠離自他二種恥辱,也就是說我們心中不會受恥辱,別人也不會恥辱我們,何以故呢?自己會反省自己。中國儒家思想中有“吾日三省吾身”、“三人同行,必有我?guī)煛?也就是說別人都是善知識,我們要經(jīng)常反省自己。但末世人恰恰顛倒了,經(jīng)常會反省別人,找別人的麻煩,找別人的過失,我是對的!他錯了!這樣就剛強難化,多遭恥辱,此恥辱就來自于不能反省自己,不能把握自心。我們都知道,若要是找別人的麻煩、強制于他人,有幾人會臣服于人呢?需要多大的心血呢?浪費多大的精力呢?不如如實了解自心。所以,如實知自心,修法甚方便,改正過失甚方便,了解過失的根源也甚方便,掉頭快,主動性大,那我們也就不蒙其他因緣的恥辱。

  (12)云何當?shù)谜侵t恭。降伏我慢故。

  對此大家就比較能感知得到了!罢恰本褪侨鐚嵵孕摹!爸t恭”是中國人最喜歡的一個法則,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首選經(jīng)典——《易經(jīng)》中,有一個“謙”卦,六爻皆奇,即使最好的乾卦、泰卦,以及很多很吉祥的卦都不是這樣,唯有“謙”卦六爻皆奇,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滿遭損、謙受益”之說。但末世之人,自大狂妄,多受自我心智逼迫,即自己逼迫自己的心,受種種心智之苦。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調(diào)柔的越來越少,自我自大的多一些了,所以世尊給這個時代人的授記是:少智少福,剛強難化,好于爭斗。

  為什么凈土教言在這個時代廣泛傳播呢?因為其教言就是清凈平等的緣起。“一切眾生咸能往生”就是清凈平等,清凈平等的緣起就是真正智慧慈悲的愛護的緣起,也是宗教清凈的緣起。宗教的教益就是安慰世間的,清凈平等,才能安慰世間,你說自己再高,你安慰不了世間,說他再低,也安慰不了世間。凡、圣,不論我們站在哪一個角度,都安慰不了世間,唯有清凈平等,一切眾生咸能成佛、咸能往生,這樣可以如實地安慰世間,給世間有情帶來真實利益。對此我們能思維得到,也觀察得到。

  “降伏我慢故”,我們稍不注意就會生起來慢心,即自尊于自己、輕賤于他人,這就是末世之相。正法末際有情,多現(xiàn)剛強,佛在經(jīng)典上有太多這樣的授記了,雖然我們的心永遠同佛陀的心一樣,但業(yè)力表現(xiàn)有正有末啊。

  (13)云何當?shù)貌咔诰M。遠離懈怠故。

  “策勤精進”,讀著容易,實際真是不好做。善導大師講,若是有人日夜六時急走之行,如救頭燃,因雜途熾盛故,不能成就往生正因。那么此處的“精進”是什么呢?諸佛如來的教言為:無染無著智慧力,方便饒益有情力,常于守護、無有間斷,是為精勤。于正念、誓愿無有失念之時,常勤延續(xù),常勤守護,這是真正的精進善巧。若我們天天不睡覺,站在那兒生驕慢心,自我壯大自己,強執(zhí)于自我,最好還不要修持,這樣修持愈修愈苦,愈修愈遠,愈修愈難!對此我們也都能看得到,能感知得到。

  “遠離懈怠”,此精進應正精進,邪精進者多增慢心、欺辱自他,以我尊貴,欺辱未行者,這樣不僅不得佛法的利益,還生一個大驕慢,以增上慢心故未得言得,多欺辱世間,落魔眷屬,念佛亦失甘露味,即使天天念佛,若以增上慢心修持,是沒有佛法利益的。此處一定要注意。

  (14)云何當?shù)么蟠却蟊笙泊笊。平等與樂故。

  這真是我們應該特別注意的“四無量心”修持了。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皆緣于眾生,平等化度。

  所謂慈者,予眾生樂。此處的“予眾生”,不能說是你對我親,對我好,我就給你予樂,那不是慈悲。應是予一切眾生以樂,無論逆你、害你、毀你、贊你、謗你、辱你,予這樣的眾生以樂,令此類有情得到法樂、離苦之樂、心智之安樂、菩提之樂、正法之樂、遠離習氣沉重之樂,這是真正的佛法守護。若不然我們就會有擇取地予眾生樂,對我好、恭敬我、贊嘆我了,我就給你講法,我就度你,佛在很多經(jīng)典上都評判這類人是以魔眷屬心,增長熾盛業(yè),即輪回業(yè)。這樣就是所謂的“拉眷屬”,你對我好,我們大家湊到一起,然后我就度化你,給你說法;你對我不好,我就排斥你、傷害你,這不是慈心。慈心周遍,真實一如,廣泛給予,令眾生得以安樂,令一切善惡有情得以平等安樂住,這是真正的大慈心!令自己的仇人、惡性人、傷害自己的人生于如意善處,得以善報,這是慈心培養(yǎng)。若說你對我不好,你落到惡處吧,受果報去吧,地獄里去吧,那這是嗔心、害心、逆心了。諸位善知識,這很好觀察。

  所謂悲者,拔眾生沉淪之苦,令眾生喜悅安住于從苦緣中走出來的自在力、自在業(yè)緣中。

  所謂喜者,予眾生喜慶之心。在佛教的教言中,令眾生喜悅、令眾生安樂,是令諸佛安樂,所謂眾生安樂諸佛安樂,眾生歡喜諸佛歡喜,何以故?一切諸佛如來所回施、所守護的菩提心皆從眾生因緣上而顯,若不然我們學習佛法就會背道而馳。

  所謂舍者,以平等心故,舍一切差別對待。舍于怨對,舍于上下,舍于凡圣,此舍徹彰平等饒益,心智平等故,所以舍是平等智的相續(xù)表現(xiàn)。舍差別,舍對待,舍疑慮,舍善惡,那就會有種種善巧,能對一切眾生平等饒益,這在凈土法門中運用得最多。

  (15)云何當?shù)寐務f甚深真空無相無愿法時。一切無有驚怖退沒故。

  這對一切凡夫有情來說是一個真實的感知!翱諢o相無愿”,即三三解脫法門,是一切學佛之人應行持的解脫法門。我們都知道五分法身攝化,所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空無相無愿”是解脫善巧,聞說這樣的法門時,“一切無有驚怖退沒”,修什么法能得到這樣的利益呢?般舟行法的確是在這一百二十二問,即一百二十二個角度都能得到利益的。

  空無相無愿三三昧,是佛教中一個特定的三昧,就如同念佛三昧、般舟三昧、法華三昧,乃是無量無邊三昧中的一個修持。三昧修持是佛法正受功德,若沒有三昧的運用,現(xiàn)前的功德利益是虛假的、相似的、不抉擇的。入歡喜地菩薩有無量三昧一時現(xiàn)前,自得自足,得以威德自在,超出常倫。我們于常倫之中的行為是在常規(guī)思維意識下產(chǎn)生的一種所知、能知的力量,這個量是在能知、所知的情況下產(chǎn)生的一種延續(xù)。而這些三昧之力,非是想象力,是不可思議境界力、福德力、善巧力、功德力、智慧力、慈悲力、方便力、饒益有情之力所產(chǎn)生的一種事實,這個事實唯有三昧者知,諸佛如來也可方便設(shè)教,提示引導,作喻,有人喻、法喻,來引導眾生契入此法則。我們現(xiàn)在學的“十方諸佛悉皆現(xiàn)前立”三昧,亦復如是。

  聞到“空無相無愿”,一切凡夫皆心生畏懼,若不畏懼,是沒有甚深思維;若是思維而不畏懼,皆是善根成熟者,何以故?于解脫處而得安住。若不得安住者,必生怖畏。對此我們下去可以經(jīng)常審視思維。

  對空無相無愿三三昧,若是有相似的隨順,不生怖畏,此人得解脫方便,因為一切有為法、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畢竟如幻、無有實質(zhì),亂起亂滅,因緣而生,其性者本空,必無所得故,一切善知識在此抉擇,親證三三昧而得解脫安樂。所謂真實性空,非是斷滅空,所以具納萬法,一塵不染。萬法中無有一塵,此人得究竟解脫故。若在三三昧中親證法性無塵染而得究竟解脫,故說“得入三昧義者”,即是無塵染心智安住于一切法中,得畢竟解脫。此解脫,就是事情現(xiàn)前之時,了曉法性,得以抉擇,這個抉擇是真實不虛的,非是假設(shè)、非是理論、非是思維、非是所見,稱為三昧之力,即等受之力。

  諸位善知識,與實踐般舟三昧一樣,我們應該深入實踐,空無相無愿非是言說,非是理解,實是如是相證,心智如是、感知如是、業(yè)相如是、延續(xù)如是!在此處“不生驚怖”,唯有般舟當下行者能抉擇此心智。我們在實踐般舟行法的過程會體會到的,若是體會不到這一點,若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若九十日九十夜,乃至更長時間,乃至盡未來際的延續(xù)是難以成立、難以延續(xù)、難以守護的,為什么呢?你沉重故、負背故,被種種妄想所欺辱故,那就不能得到所謂的三昧。三昧就是內(nèi)發(fā)輕安,真正相應,真正相得如是功德,在空無相中空無所求,在空無相中空無所得,所以入無愿三昧,此三昧就是所謂的解脫三昧真實,沒有退沒,沒有染著,沒有畏懼!

  這就是第十五個“云何”之問,此經(jīng)中一百二十二個設(shè)問皆是“十方諸佛現(xiàn)前”的功德與利益。善知識們,設(shè)問就是功德利益的設(shè)置,因為一切法本無所得,一切法本無所設(shè)立,但依設(shè)立令眾生得見得聞,就如我們本來沒有這個房子,一堆木石把它堆出來了,通過工匠組合、刷漆,就形成了這樣的房間,所以在虛空無實中建立種種法益善巧,本質(zhì)也無,若有,“無”何以建立呢?

  (16)云何當?shù)貌粯窇卸。攝受正法故。

  我們都知道,一切正法真實功德安立,消除一切煩惱、細微煩惱、隨煩惱,在一切煩惱、細微煩惱、隨煩惱中徹底走出。而凡夫有情怎么運用自己的生命呢?就在煩惱、細微煩惱、隨煩惱中安住無疑,如貪嗔癡慢疑不正見,這樣的眾生是粗惡眾生;又如無記、懈怠、放逸、無慚無愧,這是粗重隨煩惱所攝有情,不能于善法增益,不能得饒益世間的威德,前一類有情是惡重有情,后一類有情是懈怠有情、無記有情,多隨業(yè)流,在業(yè)流中安住,其業(yè)流看似中緩,實在亦是輪回業(yè)。

  如何不樂于懈怠呢?正受鼓勵故,正受相續(xù)故,正受向往故,比如我們欲求般舟三昧這樣一個愿望,若沒有這樣的愿望,我們就很容易墮入懈怠。佛在《梵網(wǎng)經(jīng)》中提示我們:一切諸佛如來皆以精進而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凡愚有情皆以懈怠放逸而沉淪!般舟行法亦復如是,能令一切眾生在正受安樂中走出懶惰。懶惰基本為上品隨煩惱所攝,此隨煩惱一般在僧眾、專業(yè)修持人中比較普遍,在家有情比較多的是粗重的惡性煩惱,即貪嗔癡慢疑不正見,而出家眾多在懶惰、無記、昏沉、無慚無愧這一面,有一種自足自樂的東西,而不能精勤于佛法,不能深入于廣大善巧。

  我們說“如來至真等正覺”,此“等”者,實是一真所現(xiàn),是法界本質(zhì)所現(xiàn)。一切三昧就來自于等受功德,即本質(zhì)的功德。記得大雄在九十日般舟行法中,給我寫了幾個字,他說:“昏沉住在暗處”,實際這就是“等”,對“諸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有少許體會了,若延續(xù)下來,就可以入等受善巧,若不能延續(xù),退入習氣,那就退轉(zhuǎn)于善巧方便。這是相似的一個認知,但這個認知就很有意義了。在實踐般舟行法時,很容易認知“等正覺”,如來至真等正覺,所以“諸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此“常住”,是諸法住位,一切親證法絕待之善知識,入十住菩薩位者,決定能認取此一切皆在絕待處。

  因為對于法的親證與認取,我們聽聞者多,實踐者少,所以不能享受諸佛法味,不能愛樂佛法味,若真能深入到佛的法味,其法味也無窮,其善巧也無窮,其悲智也無窮,其方便善巧的無窮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的福德、善巧、方便與威德。此威德是什么呢?是我們在平時運用中無掛無礙,無所畏懼!

  (17)云何當?shù)弥腔弁ㄟ_。明了一切無與等者故。

  這是第十七個提問,也就是擇法的利益所在,也就是“十方諸佛悉皆現(xiàn)前”三昧力必然產(chǎn)生的效果。什么效果呢?即“智慧通達,明了一切無與等者”。此處與前面是相續(xù)的,若人不樂于懶惰,攝受于正法,必然趣入智慧通達,必然趣入一切無與等者。而若沒有從懈怠中走出,此“等”是不成立的,只是昏沉相、無記相、放逸相、無慚無愧相,是一個麻木的平庸相,此相不得利益世間,不得利益自身,不得利益有情。

  智慧通達者,明了一切無與等者,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本源心智。因一切無與等者,故諸佛如來能了達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無假造作,直透本源。我們讀《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時可以認知到這一點,其中作了九種喻,每一喻都說其實質(zhì)與表相,表相者無染,實質(zhì)者不可思議,與諸佛等故。此“等”唯佛與佛親證,唯善巧者覺知,唯迂腐者所蒙昧。若在此處有所認知,所以得智慧通達,明了無上菩提心所在,明了無上菩提所在。無上菩提,懈怠者是無以運用的,放逸者、無記者、無明者、貪嗔癡慢疑邪見者無以運用,何以故?被貪嗔癡慢疑邪見,乃至種種隨煩惱所蒙蔽故,也就是變形了,如哈哈鏡一樣,雖是如來至真等正覺之善巧,雖是自性光明之照耀,但被哈哈鏡照變形了,本來面目一時扭曲,不能得見,心生恐怖、顛倒。

  (18)云何當?shù)糜谝磺蟹饎x隨意得生故。

  這一百二十二個設(shè)問全部就是般舟三昧的利益、般舟三昧的效果,是行般舟一法的真實的功德所在,也就是說這一百二十二個功德,皆依“十方諸佛悉皆現(xiàn)前立”三昧的修持而得到。

  此第十八條即是得隨意于十方諸佛剎,若以夢中見、若以定中見、若以三昧力得見、若以舍報見,皆得見。此“見”,就是所謂的隨意生一切佛剎。我們在此土見佛,比如現(xiàn)前見佛,那就是往生的功德,即不舍于本座,不舍于本源而得生于十方剎土,何以故?我們本來與十方剎土亦無障礙,我們現(xiàn)在不能知,不能曉,不能見,皆因自身的強執(zhí)與業(yè)緣的異熟而一時蒙蔽。

  (19)云何當?shù)貌粸橐磺型獾浪邏墓省?/p>

  我們都知道,外道皆依事相而安立,以我,不論小我、真我、假我、本際我、無著我、智慧我,乃至妙用善巧我,作為所“執(zhí)”。這個執(zhí)就是所謂的事相尋覓、以為心外有法。例如,追溯到本際來說,認為有個神我,以我們現(xiàn)在所有的變異心性為假我,以假我證真我,這就是本際外道,與佛法不相干。又如無著我,以為無著心就是我,此亦是外道心智,是《楞嚴經(jīng)》最后所批駁的無著外道。在這九十六種外道中,假如我們不真正抉擇于佛法的正知正見,皆有染著,所以佛教講性空緣起,告訴我們無我、無常、苦、寂靜涅槃。若不能抉擇四法印,我們不能認證佛法,往往被外道知見所騙。外道知見都有所依、有所從,都有所捕捉,都有所黏著,唯有諸佛清凈教言,無我、空、苦、無常、寂靜涅槃真實守護,徹彰法無自性,蕩滌一切塵垢,實際理地無一法可立,所以度化一切眾生。對此若不是以威德心、智慧心、成熟善巧心,則往往會迷失自心,多與外道心相應,多喜于染著,而我們?nèi)绻嬲杏诋斚滦?如般舟法就是當下修、當下行,則能剝脫一切染著,所以不被外道所動搖。

  (20)云何當?shù)萌绾!D苁芗{眾問疑釋難無減無盡故。

  我們行般舟,的確是從總持上來解決的,是總持法門。智儼大師有“六相圓融”之說,從總相上來解決一切問題,即總持陀羅尼教能解釋一切。何以總持呢?心緣說,心地說,法界緣起說,能解決一切疑惑,也就是我們依現(xiàn)前一念抉擇法界,而不是依法界染緣來抉擇法界,那是細相,就很復雜了。這樣就能得智慧如海,一切疑問在此都蕩滌一盡,何以故?本無一法安立故,而能解決一切問題、一切難緣。往往我們被一個事相所難住,被一個疑問所難住,何以故?心存塵垢故。別人一提難緣,我們自然就被蒙蔽了,如果心中蕩然無一問題可得,無一法則可染,那么問題來了,自然可以解決,自然有消融善巧,能答疑方便,不增減于法則,所以“無減無盡故”,不增減于心智,令眾生安樂住。

  (21)云何當?shù)萌缭聺M。白凈法具足故。

  有人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否具足一切功德呢?善巧者說“萬德宏名”,是為具足啊,一舉法界,全體承擔,無虧無欠!所以世尊會說:“阿逸多,汝聞無量壽佛名,吾助爾喜[3]”,何以故?因聞佛名,具足無上功德!阿彌陀經(jīng)》中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聞佛名、念佛名,就是具足功德,具足多善根福德因緣。

  (22)云何當?shù)萌缛粘醭。破諸暗冥故。

  經(jīng)過一晚上的黑暗,旭日東升之時,我們就會感覺到一種蓬勃的力量,一宿的塵勞去掉了,充滿了喜悅與安樂。我們在“般舟一日一夜行法儀軌”中建議日出時出關(guān),就有一種蓬勃之相、增上之相、光明輻射之相,以激勵自心的光明延續(xù)與光明的升騰。般舟行法有“如日初出,破諸暗冥”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因為當下修、當念修,每一個當念就是一個日輪,凈光明滿足,清凈照耀世間,能破除一切黑暗,所謂一切黑暗,就是無始以來的煩惱障、所知障所蒙蔽出來的黑暗。

  (23)云何當?shù)萌鐭艟。光明照了故?/p>

  一切法則是主動的、自由的,佛法中稱為無盡燈,以燈燃燈,燈燈相傳,諸佛如來以心印心,因壞文成,實無可成者,但必須以法印法,以心印心,這是如實教言。

  (24)云何當?shù)萌缣摽招。無有掛礙故。

  世尊自始至終都在宣化無塵無染之光明善巧、智慧方便。此處宣化的“虛空性”,即心智如虛空,包納萬物,不被萬物所塵染。這是心智的修持,也是行般舟時最重要的一個觀察。你若稍有染著,就有障礙,比如你走來走去、走來走去,別人說睡覺吧,你一想,他在睡覺,我卻在走般舟,結(jié)果眼睛就睜不開了,開始生煩惱了;或者走來走去,聽到別人說張三家怎么樣、李四家怎么樣,你又開始想家了,心里打鼓,我什么時候出去啊,趕緊出關(guān)吧;或者你走來走去,一聽打板吃飯了,就想,哎呀,我吃不成早餐啊。這就掛礙啊,心智不能如虛空,我們所執(zhí)的東西馬上就反應出來,產(chǎn)生障礙,即染著了,而一染著,就會拘泥在業(yè)相之中,走來走去就走不下去了。若心智如虛空,包納著一切有情的一切作業(yè),無染無垢,則悲智二力自然就生起了。所以,般舟最容易激發(fā)人的悲智二種方便,若是別人說什么、做什么,你無染著,先是包容,后是回施,令其得以饒益,那真是不可思議了!說“先”、“后”,實在是勉強說,法無前后,但用此勉強說。

  (25)云何當?shù)脽o所住著。心如虛空故。

  這和前面是相續(xù)的,“如虛空”是本質(zhì)性,“無所住”是現(xiàn)緣性。我們在現(xiàn)緣性中,例如碰到墻,我們就要找個門才能出去,這就是有所住的東西。你說,我心智如虛空,我就飄出去,但你飄不出去,這個墻阻礙住你了。那么應該如何呢?心無所住啊。你能否心無所住呢?若能心無所住,起碼說在理上、法上,你開始有善巧了。所以前面講本性,這里講在事相上心如虛空,漸習于法則,若不實踐,后面的利益就不能相續(xù)。

  (26)云何當?shù)萌缃饎偂4⿵赝ㄟ_一切法故。

  若能如理地心如虛空,真實抉擇于行持,則此人入石無礙,入火不焚,入水不溺,入空不虛,得以自在力,四大任意運用,所以“當?shù)萌缃饎偂。我聽以前行般舟的人說,在某種狀態(tài)下,人的身體是可以自由的,或移動自由,或過一些障礙自由。當然說這些有點怪異,不太合適,但實在是有這樣的善巧者。

  “當?shù)萌缃饎?穿徹通達一切法故”,就是于一切識處、無識處得以自在力,這是漸次成就的,從本性上說,從事相上說,從證道道業(yè)上說。最開始一些居士們在保安寺[3]走般舟,當時我產(chǎn)生顧慮了,害怕他們心一恍惚就穿墻跑掉了,所以結(jié)了個戒。以前在其他一些持戒精勤、細膩的善知識的行法中,這些事情是發(fā)生過的,一個念頭就跑到幾百里以外,幾千里以外,一個國度以外,一個世界以外了,這不是嚇人的,你要小心啊,佛法離我們不遠,但是又離我們不近,何以故?如果不清凈、不細膩、不真實,我們是做不到的。

  許多行般舟者,如古來以久的大善巧者,都有親證這樣的法則,如智者大師,他是般舟三昧的真正成就者;又如遠公大師,歷史都有記載;又如承遠大師、善導大師,都是在般舟法則上有深入成就的;又如道宣律師,他在行般舟的時候,天人都直接來供養(yǎng),來贊美,來給他供佛牙。那我們離這個法遠不遠呢?若不真正地發(fā)誓愿,還被業(yè)習、世俗、貪嗔癡慢疑牽制,那么這跟我們真還沒緣,還得慢慢地來,當我們把自我那一塊放下來,這一塊才有因緣啊,若放不下,就得不到這種機遇、機制。諸位善知識,這不是隨意之話,此法則如是說,如是記載,如是傳達。

  (27)云何當?shù)萌珥殢浬。不可動搖故。

  須彌山是一小世界的標志。日月二輪是一小世界的明相,須彌山是其安住相,四大香海水是其生機相,這些相代表著一個世界。須彌山究竟安穩(wěn),若須彌山傾動了,一個世界就敗壞了。

  “云何當?shù)萌珥殢浬。不可動搖”,就是指道德、智慧、善巧、方便、抉擇如須彌山一樣,如果我們在正知見上抉擇了,心智決定是如須彌山,道德法益亦如須彌山,利益世間、于世間作依怙亦如須彌山,令一世界有情得安樂,令多世界有情得安樂、得依怙,所以不可傾動,而現(xiàn)在世間人苦就苦在晃動、變異、選擇、得失的逼迫!

  (28)云何當?shù)萌玳T閫。一切正住故。

  一個法則在行持次第上都是有標志的,如同進一道門就標志著進入一個房間一樣。行般舟也是有標志的,有因三昧,有果三昧,有三昧之次第,如《佛說般舟三昧經(jīng)》中有很清晰的次第:陰境現(xiàn)前了,無染無著走過去了;光明境現(xiàn)前了,無染無著走過去了;莊嚴境現(xiàn)前了,無染無著走過去了;諸佛現(xiàn)前了,清凈地問法,無染無著地走過去了;自性流露,無來無去,自性畢竟清凈照見故,了曉自性抉擇。這些法則就“如門閫”,這一重門、二重門、三重門、四重門,你到內(nèi)宅了、后院了,每到一個地方就知道了,為什么這樣說呢?讓你正安住故,不被惑亂。比如一個寺院分了很多地方,你越過一個門,就到一個殿堂了,又越過一個門,到一個院子里去了,你很清晰,就能安住在這個法則中了。又比如說,你邁進這個門,就到我家了,邁進那個門,就到他家了,這就是“門閫”,令有情清晰地分別已進入某個法則的感知。

  在聲聞乘的“四相四果”中,相位與果位是有差異的,相位尚沒有抉擇,就如沒有進門,果位就是進門了,安住在法座上了,真實不虛,無動無搖。行般舟亦復如是,次第是很清晰的。有人說自己走般舟走到什么樣了,其實不用說,你的表現(xiàn)在那兒擱著的。我見有幾個居士走般舟,我很贊嘆他們,贊嘆什么呢?他們走了般舟,走一次就有一個變化,人輕松了;走一次般舟,惡語少了;走一次般舟,心煩躁少了;走一次般舟,調(diào)柔了;又走一次般舟,身心狀態(tài)變異了。我們不用說,也不用觀察,他們表現(xiàn)出來就是這樣,很安住、很清晰,他們不用說話,別人也會受影響的。有的人說“我”怎樣怎樣,即使你再說,但別人看到的不是那樣,感受到的不是那樣,你自己的實質(zhì)內(nèi)容也不是那樣,這就沒有意義了,就是有強執(zhí)性、虛假性了,與法不相應。所以,如實的自受用真實不虛,不假言說,照耀世間,猶如初日,你是能照耀、能破除黑暗的。但若沒有這個真實利益,而假于言說,則甚為不方便!多墮入無記、困惑、相互的逼迫中。這一次在泰山走般舟的這一批居士回到家后變化都很大,不斷地在變化,這個變化是什么樣的呢?他們自己知道,周邊的人也看得到,這個變化就是喜悅、輕松、安樂,我執(zhí)逐漸地在薄少。這一點應該注意。

  (29)云何當?shù)萌缲埞帆F等。心業(yè)成就故。

  對此不要誤解啊,你說人怎么能象貓狗一樣呢?不是,是它們的心業(yè)調(diào)服故。我們說貓有貓的作用、狗有狗的作用,是它們的業(yè)相成熟了,心業(yè)隨順、調(diào)柔、溫順,有這樣一種隨和、調(diào)柔的本質(zhì),在此是一個比喻說,“心業(yè)成就故”,我們走般舟的人,也是會心業(yè)調(diào)柔、各行本分事,實在是這樣不可思議的一個因緣。

  (30)云何當?shù)脽o為。一切諸法中故。

  我們都知道,一切世間染著有情中,皆以有為為尊者,也就是“你的效果是什么”?“你得到什么了”?而沒有以無為作為法則的。此處說的是“當?shù)脽o為”,無所得,妙用無窮;無所得,廣利于世間;無所得,自利利他;無所得,親證種種法益。無所得于現(xiàn)緣之中,此“無所得”,是于一切諸法中應守護、實踐。般舟三昧行法,若以有所得的心,此人一定墮落于驕慢、懈怠、放逸、沉淪狀態(tài),不管是其中哪一個狀態(tài),他已有了墮怠的地方,這實在是應該注意、應該觀察的。

  (31)云何當?shù)萌顼w鳥。隨意而去故。

  于他方國土隨意而去,心業(yè)、意業(yè)、身業(yè)亦復如是,猶如目犍連。

  這些設(shè)問是次第而說的,開始從性空談起,性空所現(xiàn)的現(xiàn)緣,以及現(xiàn)緣的實踐成就就是所謂的“穿徹通達”,接下來如須彌山安住,又如貓狗調(diào)柔、隨順,而建立無為,于一切法而得自在,再接下來,“當?shù)萌顼w鳥,隨意而去”,得如意通善巧了,去他方他處無礙,這比飛機要快得多,飛機還有個機場,還有幾點幾分起飛,這里不需要,進入善巧即得成就。真實般舟三昧成立了,是能建立此善巧的。漢傳佛教從古到今以來,各大善知識各具方便,妙用于現(xiàn)緣之中,但不彰顯。如果彰顯,就怕驚駭于世間,怪異惑世。在藏傳佛教中,一些特定的地方必須用,即四法攝化眾生中的神通攝化。

  (32)云何當?shù)么哒垓溌。如旃陀羅子故。

  旃陀羅,在印度四種姓里是最下種姓,即最低賤的種姓,這些種姓的孩子一出生都很自卑,何以故?種姓卑賤故,生來如是故,本來守護故。那我們能否催伏自己的驕慢心,如旃陀羅的小子一樣守護自己謙下的心智呢?行般舟,一定能催伏你的驕慢。真正走般舟的人,才知道自己的一切執(zhí)著,一切我慢,一切我相、我見,決定是卑賤的,是應舍棄、不可得的,是會被折服的。所以,我慢有情在此處決定是會被折服的,若不被折服,問題就出大了,F(xiàn)在有人說,你看你們現(xiàn)在走般舟的人都很驕慢。我說不是,他不是走般舟的,肯定是自己的業(yè)習所現(xiàn),代表不了般舟。因為行般舟者,是功德調(diào)柔、心智調(diào)柔、善巧調(diào)柔,行為作業(yè)都有調(diào)柔相,越是有功德者,越不敢妄自稱大,稱大者摧毀世間,其傷害是很大的!

  (33)云何當?shù)米“⑻m若。如諸獸獼猴等。不樂城邑聚落。一切出家在家不相參亂故。

  為什么說獼猴不喜于城邑呢?我們都知道,若是把獼猴放到城邑里面,那就成動物園了,肯定就有所纏縛了。我們到新德里的時候,看到新德里市周邊,包括市里面都有猴子,那個地方可能是太自由了,按常規(guī)情況下,獼猴之類是不樂于城邑的。

  動物與人不相參雜,“出家在家不相參亂”,甚為方便。若過份參雜,如出家喜于白家,多有沉淪、墮落、放逸,乃至說敗壞之相;又如在家如果不向往出家法則,沒有真正成熟的出家因緣,到出家眾中,則多生對出家人之疑慮,對法之疑顧,這是不相應的。

  真正走般舟的人,不去看他人過,不相參亂,所以這個法是寂靜之法,多在蘭若處,舍去自他二眾。為什么般舟道里是一個人行呢?若是眾人行于其中,那就是集體念佛了,與般舟還有一定差距的。有人寫文章說,現(xiàn)在行般舟的人都不是在行般舟,不過是在經(jīng)行念佛罷了。這樣的說法也可以,但有一點,假如我們不用放逸心,而用寂靜心、向往十方諸佛現(xiàn)前的請教心、欲了生死心,經(jīng)行無有休息,依經(jīng)教而行,這就是般舟。證不證三昧是兩說,如教而行就是般舟的實踐者,但不能說證般舟三昧者,F(xiàn)在我們在極力推行一日一夜、一日兩夜,或是七日八夜的般舟行法,而不說般舟三昧行法,因為三昧兩個字是證與不證,相應與不相應的問題,不能虛設(shè),不能妄說,也就是說不能強執(zhí)自己,有時候會有欺人之說,就會有傷害的。

  “不樂城邑”,本來般舟行法要摒棄一切才能深入。以前有幾個居士來行般舟,我開玩笑說:“不證三昧不要下山”,實際這不是玩笑,因為這是一個很鄭重的抉擇,若不然你走來晃去,心智不相應,故不能深入法則,F(xiàn)在人為什么多不能證得三昧呢?就是心智不能抉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