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經(jīng)》系列開示 71

  上常下福法師金剛經(jīng)系列開示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边@是須菩提解答他所聞到金剛經(jīng)的受用,體現(xiàn)出他勸眾生來聞是經(jīng),而能夠了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利益,有這么大的功德。后面講:“所以者何?”眾生聽了以后有什么樣的反應(yīng)呢?我相之外有沒有一個我相可得呢?一般人看了金剛經(jīng)以后,心中往往否定了現(xiàn)在的這個相,因為對此當(dāng)下的這個相眾生都有一個攀緣之心,因為我們有為,有為就有住,有住就有攀緣,有攀緣就有得失。所以我們學(xué)佛都是一個得和失的心在修行。有得失之心就有攀緣之相。不應(yīng)該執(zhí)著我的相是不是就沒有我的這個體呢?眾生認為一個非我的相在等待。所以每個眾生的心都在等待之中,在等什么呢?等待的本身就是一念無明的生起,等待的就是你一個攀緣的識心,等待的就是一個有住之心。你有有住之心,你有攀緣的習(xí)氣,還有無明的黑暗,一旦你在當(dāng)下有一個等待,比如我要等著到西方極樂世界,早上等著中午,中午等著晚上,每天在等待。你不知道現(xiàn)在過去未來,不知道相跟體,此相此性不二,你沒有聞到這個金剛般若,無緣無故的跑到你面前說:不要有我相,你會怎么想呢?你就會想是不是我還另外有個真相?馬上就有一個等待出來。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我”是五蘊之身,五蘊非有,四大本空。五蘊的體是空的,它連空都不存在。四大本空是無住之相,無住是自性。并不是像有人講:“我無住啊!”那是我見。無住是你本來的體,就是你聞性中本來的自性就是無住的,并不是說我意識中有一個“我不執(zhí)著啊!”這個無住體,那個還是叫住,還是你意識里面認為的一個住。無住是你的本心,是你本來的體,是你的自性。只要我們心本無住,則法即無住,這個世界一切法本來就是無住的。無住之心必感召無住之法。因為我們在無住里面生起有住之妄識,認為法也是有住。四大本空,五蘊非有,就告訴我們水里的月亮本身是沒有的。無住是法報化莊嚴之相,無住之體是清靜法身,無住之相是如來報身,報身莊嚴是菩薩所見,度無量的菩薩。十方諸佛是報身利他之用,法報化都是無住,無住就遍一切處。每個人家里都供佛像,就是無住之意。如果佛有住,每個人家里供佛像就沒有用了。為什么呢?因為有住就有來去,有來去就有取舍,那你這樣的供佛有什么用?佛陀無住能遍一切處,所以你供佛像跟無住體是相應(yīng)的,每個人家里都能供一尊佛。菩薩就不要供佛了,菩薩能見報身相,不見化身相,化身是眾生的心。證到八地以上菩薩都是見報身的,化身是以眾生的心安立的,報身是菩薩所見。而報身難道有住嗎?也是無住,無住能有菩薩見。如果你到菩薩位的時候,你可以見到報身隨時而顯。因為報身無住,無處不顯,報身也是遍莊嚴。只要有眾生的地方,就有如來化身;只要有菩薩的地方,就有如來報身;只要有佛的地方,就有如來法身。所以法報化能遍一切處;砟軙诒娚,報身能會于菩薩之心,法身能會于十方諸佛之心,只有佛跟佛能夠知道。在佛陀法報化里面,我們能見到的化身,能代表有眾生可得嗎?化身就是眾生相,眾生相就是無生性,無生的這個性就是眾生的相,此相此性不二故。

  所以佛沒有眾生可度,能度無量眾生。菩薩報身能入一切菩薩心,與菩薩心相應(yīng),菩薩盡一切處,所以佛陀報身盡一切處。因為佛陀報身能印一切菩薩心,菩薩莊嚴有二,一個是大悲莊嚴,利益一切眾生;法身莊嚴是親近無量諸佛,上供諸佛下化眾生,下化眾生見無量諸佛。無一切眾生可度,就是上供諸佛;能度一切眾生,就是下化眾生,度而無度,無度而度,這是一念而生二相。一念生起的時候,你說他度眾生,他是上供諸佛,你說他供養(yǎng)諸佛,他是度一切眾生,所以菩薩不可思議啊,不可言辭,是報身的境界。報身無住會于諸佛,報身利他會于眾生。報身是在中間的,上跟諸佛相應(yīng),因為諸佛無住故,沒有法身無住體哪有圓滿之報身呢?對下來講,沒有報身哪能化度無量眾生呢?所以跟眾生心相應(yīng)的三十二相正好是報身里面的體,下化無量眾生。菩薩悟到這個道理,在報身里面跟報身相應(yīng),自然會行一切德,上供諸佛下化眾生。菩薩叫菩提薩埵,菩提者心空無住故,薩埵法空能利益無量眾生,心空自利,法空利他,自利利他是為菩薩,中間究竟無所得!盁o智亦無得,亦無所得故……”下化眾生,眾生是如來化身,無眾生可度。上供無量諸佛,當(dāng)體即是,因為無住即是諸佛。度一切眾生就是無住之體,無住之體就是度一切眾生。無住即相,相即無住,到菩薩境界你就知道了。這是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里生起的,后面講忍辱是專講發(fā)菩提心的。

  在大般若經(jīng)里面講:“眾生所作,若有一毫體,則不可離,應(yīng)無所著故!本褪钦f,不能離開毛端之相來去尋找諸佛。因為此無住體就在這一切毛端的相上面,一切相、毛端之相都不能舍,舍了毛端的相都不能見到諸佛,為什么呢?你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相,一點也不能舍,就像空中之花,這花即空,花的本體就是空,你不要在花的外面另外找空,花的本體的當(dāng)下的體就是空。如果離開這個空花,還另外找空,就等于是邪見。不可以滅相取空,就等于像阿羅漢一樣。人我俱空是阿羅漢,他不知道人我之法也是空,所以他不能證大菩薩。因為我相則非相,人眾生壽者自然就空。

  前面講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蘊是什么呢?五蘊是識里面發(fā)起的,“識”非真。我們識到底是有是無呢?就像我們拍掌的聲音,聲音是有是無呢?執(zhí)著于這個識叫五蘊,五蘊沒有我相就是空的。

  人相是代表四大,有五蘊之起就有四大和合,就有緣起顯現(xiàn)。緣起本空是無住體。五蘊住識,就有住生起,有住就生相,就是生三界。三界由四大合成,四大無住,無住是心啊,心即四大,四大就是三界,四大為境啊。四大地水火風(fēng)、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是叫境。此境就是三界,天界、人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非有,三界就是無住之心。因為你住在蘊里面,有我見生起,是故有三界之境顯現(xiàn)。此境的相并不礙無生,此境不礙覺故,你的妄執(zhí)出來后好像有了障礙,是因你住在自己那個意識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佛陀講過,識不可信!不可信我之“識”,要信如來了義之智,你不要相信你識里面想出來的東西,要會于如來般若之意,徹底的舍去我這個識里面的東西,跟法相應(yīng)。就是我想,我的對立,不可以信,就是我現(xiàn)在看到墻壁是不可以信的。信什么呢?信如來之意!如來了義。三界自心,心能遍一切處,相即遍一切處。此心此相,無住之心,無住之法,我五蘊就沒有了。五蘊破掉了,四大就無住,一切處就進入到你自己的菩薩道里來,就有自利利他的體顯現(xiàn)出來。

  所謂的我相是名言!叭粢娭T相非相則見如來!本褪钦f,我相人相眾生相就是非相,我相非相則見如來,人相非相則見如來。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我就是空,空就是我,人就是空,空就是人,眾生就是空,空就是眾生,壽者就是空,空就是壽者。色不異空,無住之心;空不異色,是所有的相,此相只要無住即名為非。所以我們看到這些相都是非。我們要看金剛經(jīng),暗合于道。常看金剛經(jīng),你不斷的會于金剛經(jīng),不斷的讀金剛經(jīng),每天早上念上一遍,我們雖然不能有強烈的觀照,但是你天天誦天天誦,慢慢的你會跟它相應(yīng)。就像一個人一樣,你不斷的想這是我媽媽,這是我媽媽,其實她不是我的媽媽,你不斷的想這是我的媽媽,后來你就會對她很親很親。因為一個人常想這個問題,你就會慢慢會到。就像那天那個狗一樣,那狗后面被人打斷了快死的時候,我把大家叫出來,我說:“外面有個彌勒菩薩,趕快來拜!”大家都不愿意拜,后來我?guī)ь^拜了。我就想到彌勒菩薩在世親面前的示現(xiàn):世親想見彌勒菩薩,在山上搭一個毛棚,專拜彌勒菩薩,拜了二十年沒見到,他就下山去參學(xué)。結(jié)果看到一條又老又癩的狗身上長蛆,他大悲心生出來了,想用手把蛆拔下來,但是看到自己的手很硬,怕把蛆弄死了,就用舌頭舔下來,因為舌頭是軟的,舔的時候彌勒菩薩“嘩”的一下在空中示現(xiàn)了。世親大生歡喜,就問彌勒菩薩為什么自己拜了二十年彌勒菩薩都不肯示現(xiàn),彌勒菩薩說:是嗎?我沒有離開你寸步啊!世親不信,彌勒菩薩說:我教你一個方法吧,你就把我背著到大街上去。世親就背著他到街上去跑,叫大家都來拜彌勒菩薩,眾生就罵他:明明是條死狗,又癩又臭的一條死狗,你怎么說是彌勒菩薩呢?就是說,我們這個大悲心跟法不相應(yīng)故,常常用的是分別心,所以不能見到真實的彌勒菩薩,我們需要串習(xí)。如果你不去不斷的觀察,金剛經(jīng)來聽一下,回去就不知道了,那有什么用?凈土法門念阿彌陀佛也是一樣的,我們要不斷的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斷的跟佛親近,不斷的跟佛產(chǎn)生一個相應(yīng),你不斷的念啊念啊,跟他產(chǎn)生一個親緣。你像我念佛念了這么多年,你叫我不念我怎么做得到?我串習(xí)了這么長時間了,你叫我放下我也放不下了。因為我修行這么多年,一直在念佛,你叫我放下念佛怎么做得到呢?一般的人,今天學(xué)學(xué)這個,明天修修那個,根本就沒有一個相續(xù)的心相應(yīng),不可能有跟心相應(yīng)的體。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心跟它相應(yīng)。所以讀般若經(jīng)很重要的。

  我在東林寺出家的時候,確實跟現(xiàn)在的出家人就是不一樣。我在東林寺上完殿回來一定要念一遍金剛經(jīng)。每天清早起來最起碼都要拜一百零八拜,拜了好多年,拜上半個小時,半個小時相當(dāng)于兩百四十多拜,說是一百零八拜,因為我不數(shù)數(shù),就是看鐘點啊。我在東林寺就發(fā)愿打三年棒。法器打錯了馬上就跪著不敢起來,馬上向維那師懺悔,向僧值師懺悔,向知客師懺悔,還要到齋堂里去罰跪,那時候我是這個樣子的。學(xué)法器是不敢到上面去用鐘鼓來學(xué),都是在底下去學(xué),哪像現(xiàn)在的人一點恭敬心都沒有,學(xué)法器非要到打法器的時候才學(xué),平時不學(xué),你這樣的怎么行呢?沒有恭敬心啊!沒有熏習(xí)恭敬。我們以前出家都是一些文化大革命過來的老修行,跟他們這些人在一塊就是不一樣。過年初一的時候,我一定在西林寺塔邊拜塔,下了殿就到塔邊一直拜到九點普供,要拜四五個小時。拜了以后到塔邊去上供。一到菩薩的圣誕,那個晚上都是很晚很晚才睡覺,一直在大殿面前拜,都睡不著覺的,就很感動,那天晚上就不睡覺,就一直在那里拜。但是我們現(xiàn)在就感覺不到了,F(xiàn)在其實我也跟大家一樣了,后來人都不講修行了,都對這個無所謂,沒有這個法的顯現(xiàn)了。大家到菩薩圣誕都好像沒有事一樣,我看到大家這樣我也就這樣,慢慢大家變成串習(xí)了,都是一樣了,以前的修行的東西就不存在了。

  我以前雖然不知道什么叫法,不懂什么東西,但是從這個相上面,我們還是用了一番功夫的。所以以前念金剛經(jīng)背金剛經(jīng)不懂什么道理,但是每天早上規(guī)定自己是念一遍金剛經(jīng)的。它是一種習(xí)慣了,下殿以后二十分鐘就念完了,一定會念的,從來沒有拖過的,拖了就要補上,有時念一遍不夠還要念兩遍。過去人的修行,幾十年之間就有這么大的變化。我這樣的講目的是啟發(fā)大家一點信心,希望大家內(nèi)心中要有一種相續(xù)。聞到金剛經(jīng)并不是說就這樣算了,要把金剛經(jīng)在心里面不斷的去思維一下,然后用這種心來安住。

  四大非有,非有就是無住體,就是無住之心,無住之心就是佛心。原來四大三界就是我們的心,心無住則四大無住,四大無住三界無住,三界無住一切處無住。無住邊法界則心遍法界。所以這個體是一切處。如果你五蘊空掉了,四大不生,人我頓破,就是阿羅漢。人我空掉以后,人我的空都要空掉,叫法空。眾生叫做貪嗔癡慢疑。貪以法身而度之,嗔以菩薩而度之,癡以智慧而度之,貪嗔癡分別對法報化。究竟的貪就是法,法本體的清靜,無法身則無貪,無菩薩則無嗔,沒有智慧則無癡。智慧的對立就是癡,大悲心的對立就是瞋恨心,清靜體的對立就是貪,貪嗔癡的對立體就是法報化,是不二的。

  微細的壽者相就是尋找的心。如果你悟到此相非相,我相破掉了,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破。“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蔽蚁喾窍鄤t我就是佛,人相非相則人是佛,眾生相非相則眾生是佛,只要相不住,我相不生時是什么呢?我相一破就是人相破,人相就是對立的四大,四大就是盡虛空遍法界的相。眾生相就是善惡不生平等性,善惡沒有了,無住哪有善惡體呢?善惡是有住,你有動心了有善惡體,沒有善惡的體了,那是平等相。比如我罵你,你用意識分別的時候有我罵你,那罵你的聲音呢?有罵嗎?這邊有罵嗎?那邊有罵嗎?對立有罵嗎?就像我拍掌一樣,拍掌是我罵你,這個罵從這邊出來嗎?這個罵從那邊出來嗎?原來是緣合,不離聲音了知實相,就是這個聲音不需要滅的時候,就了知實相是空。如果沒有這個聲音會了知嗎?沒有這個我罵你的聲音,你會了知它空嗎?沒有相不能了知實相啊。所以人家罵你的時候立即了知實相,此罵你的聲音俱足無量德啊。所以在法里面的時候,不注重我罵你的感官,注重法的顯現(xiàn),法里面本身沒有罵和不罵的體,沒有善惡之體。

  但是眾生不知道,一切法能顯無量德體,能生出無住之心,能生出無量之德,就不知道此相的珍貴。眾生相即是破法相,破法相就破壽者相。所以眾生相壽者相是法相,我相人相就是心相。心相破則是阿羅漢,眾生相壽者相破即是菩薩,所以菩薩講法空,人相我相是講心空,心空法空則是菩薩,叫菩提薩埵。四大相不生之時,此人就是大菩薩,就是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薩無法,沒有什么真實的菩薩可得,四相俱離就是菩薩。“何以故?離一切相則名諸佛。”離我相則我是佛,離人相則人是佛,離眾生相則眾生是佛,無壽者相則壽者是佛。大家想,阿羅漢是不是佛?阿羅漢是化身佛。菩薩是報身佛。法身是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因為須菩提在問的時候是代表因地,所以講諸佛,化身佛會于眾生的心,報身佛會于菩薩的心,如果你會于佛心就是菩薩,就是解脫體。所以呢,無眾生可度,也無菩薩可得,全部是諸佛之體,不可思議的境界。

  離一切相則名諸佛。我相破人相破,你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在相上破相,在人上破相,不離相而破相,那叫破法相。如果離相而破相,就是阿羅漢。在相上破相,此人能證得法故,叫大乘小乘。外現(xiàn)是小乘,內(nèi)里面是大乘。小乘之人聞般若是大乘之心,現(xiàn)的是小乘之相。不像菩薩,是在相上無住,是在相上建立無住之心,只能破我相人相,不能眾生相壽者相俱破。眾生相壽者相即是人我之法。四相是一心,就是我們一個妄心里面出來的。就像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的高叫做我相,三角形的底邊叫做人相,兩者是一個體。我人之執(zhí),我見人見生出我舍我得人舍人得,都是在這個體上面。眾生相還是在上面。壽者相是在里面計量,前牽后掛,前面在攀緣后面在牽掛,中間在擔(dān)心,無非我掛眾生眾生掛我,無非是互相二執(zhí)而已。所以我人眾生壽者不離這個三角形,是一識中顯,一識破則四相俱破。破我相人相是小乘。行般若之法是在法上破,在法上破我相是相當(dāng)于住位,就是地位上的菩薩。十信十住就是我人相俱破。十回向、十地是破法。什么叫地呢?大悲心會于三賢位,智體是會向佛,就是根本智和后得智。后得智是大悲心,根本智是佛心,上會于諸佛,下會于眾生,叫地。這個地位里面從三地菩薩,四地是阿羅漢,加了個地字就是大乘阿羅漢了。一地是一地菩薩,二地是二地菩薩,讀華嚴經(jīng)不管任何眾生都是成等正覺。一旦到了地位的時候你就是佛,地就是大悲心,佛之大悲心就是佛啊!耙话l(fā)菩提心,位同大覺已!币运南鄟砝姹娚,能求忍故。

  我們有沒有下輩子?說有也可以,說沒有也可以,從體上講是沒有的,從相上一定是有。因為度無量眾生,眾生需要我們舍身我們就得舍身,但是你又沒有我相啊,你舍身就像沒有舍身一樣。大家想一想,那是什么樣的體?也就是說我們在這個地方,沒有我相了,做個出家人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一旦無我相了,做八百世忍辱仙人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因為他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為了利益眾生故,眾生需要這個“忍”,他就無生法忍;他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說佛陀就在那個地方授的記;忍辱仙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佛陀給您授記,你必須證到無生法忍;這個忍從無相中生。

  如果你四相皆無,那你的后生可以說沒有。說無因果是從本來的心地上來說的,但是相上還有利益眾生的大悲心生起,大悲心攝取大德大利。就是說如來化身能應(yīng)眾生心,如來報身能應(yīng)菩薩心,你的這個無住之體能會于諸佛之心,在這邊你化無量身,能舍無量身,但是你的報身能跟菩薩打成一片;你的法身又跟諸佛會成一片;你說我來不來呢?這話是無稽之談了。說來也可以,無量眾生需要此體;說不來也可以,因為無量諸佛是無住之心;哪有來與不來呢?菩薩跟眾生都是要來的。但佛是不來的,無來即來,來即無來;法身無來,報身化身有來;是故叫如來,如來三身一體是名如來。你不能獨立出一個法身;法身為理,報身為事,化身為用;法報化是一體的,故名如來。如來不可以把法報化拆開,不可以這樣講:法身無來無去,因為法身是了不可得的,它沒有來也沒有去的,是故報身有來有去。有來有去是菩薩、眾生的心,菩薩有來有去。為什么報身要涅槃呢?報身不涅槃,菩薩怎么得度呢?為什么化身要涅槃呢?化身不涅槃眾生怎么得度呢?法身有涅槃嗎?法身無有涅槃。法身是究竟位,佛和佛在一塊,是絕對沒有涅磐的。涅槃非得,你要是得到一個涅槃就麻煩了。

  離一切相則名諸佛,而這個諸佛必定有次第,在果位上講就是毗盧遮那佛一心所攝取,我們成什么佛呢?無住就是毗盧遮那佛,還成什么佛呢,此身彼身是不二的。說報身來講,無住之相,當(dāng)然你現(xiàn)在還沒有證到;到三賢位,到了地位才能夠見到報身,你不到八地菩薩是見不到如來報身的,八地以下的菩薩只能見到化身。八地以下菩薩生死都不得自在,他雖然沒有惡的果報,還在極樂世界的邊地疑城。有菩薩能宮殿隨身,這是八地以上菩薩的果報。能會于佛義,就是說能會般若第一義諦,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宮殿隨身,因為此法與你心相應(yīng)故。但是有人法不能跟著你跑,必須還要回來,供養(yǎng)他方十萬化佛,這是對于七地以下的菩薩來講的。八地以下的菩薩他不能隨心自在。七地八地,在華嚴境界里面講,見如來就象見到一個像一樣,還是不能見到真實的這個體,那么說我們見到的釋迦牟尼佛,是化身;菩薩見報身就象我們現(xiàn)在見到的這個像一樣;八地菩薩才能夠看到真實的報身是什么樣的,到極樂世界八地菩薩見第一義諦了,他可以見到如來;七地菩薩只能遠行。離一切相則見諸佛,里面肯定是有次第的,什么次第,既然是諸佛,諸佛為多之意,多就是廣,里面就有次第。

  一入菩薩戒,位同大覺已。大家都受了菩薩戒,你能不能同大覺呢?一發(fā)菩提心,位同大覺已;你沒有得菩薩戒就得不到。一定要把菩薩戒告訴你們才能得到菩薩戒;如果你們要受菩薩戒一定要知道這個問題;如果菩薩戒沒有搞懂,你得不到菩薩戒的。菩薩戒怎么傳授給你呢?必須要給你講清楚菩薩戒體,明了即得戒。因為菩薩戒是毗盧遮那佛所授,毗盧遮那佛會于十方諸佛給眾生授的;菩薩戒只有講,眾生會到了懂了,即得戒;了解懂了才得戒,不了解不懂的,可以說得不到戒。凡夫受戒,授于此體此理,不是授于此相啊;此相誰都可以給你授。為什么授戒需要清凈之大德呢?什么叫清凈?會于佛心,會于般若,會于菩薩戒體者,是謂清凈者;如果不會于佛心,不會于般若,不會于自性,不為清凈者。不要以為那個人很清凈就會于般若了嗎?比丘戒要二十個清凈大德呢?不要認為授戒者清凈你就可以得戒,給你一個信心而已;真正的一定要跟般若相應(yīng)。

  我不是講嗎,般若經(jīng)于眾生開一覺路;于阿羅漢開一般若之門;于菩薩授之佛之法,就是給菩薩授成佛之記的。不聞般若,一切皆失。不管是看妙法蓮華經(jīng),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還是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金剛經(jīng)很短二十分鐘就念完了;能夠把般若開顯出來,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要看那么長時間;妙法蓮華經(jīng)我看大家也很難看得懂;這個金剛經(jīng)你慢慢聽慢慢聽真的會懂的;按照我現(xiàn)在這樣子講應(yīng)該是很容易懂的,一旦懂了,你就不可思議了!為什么呢?與般若相應(yīng)與菩提心相應(yīng),而與菩提心相應(yīng),則是“位同大覺已”與佛齊同啊。剩下的是干什么呢?無非是習(xí)氣了。并不是說聽了金剛經(jīng),就以為自己是佛了。證明我們這里面有不同的眾生,但是跟佛都是進入華嚴境界或者三賢位,或者住位;你聽般若就是泥洹之道啊。你般若聽懂了,就有做皇帝的本錢了,聽懂印到你心邊去就做皇帝;乃至于可以到三十三天,F(xiàn)在沒有佛在世,聞此般若,自性悟故。就是說我常福不可能替你聞替你悟,但是沒有佛在世的時候,你聞到般若,自悟了就是辟支佛啊,然后在三十三天,佛陀在那邊教化你,并令你得度,你在那個地方有三十萬大劫的快樂啊。在那里成辟支佛,遇佛或遇大悲咒或遇阿彌陀佛講法,或遇某個眾生講法,豁然大悟,然后進入大悲心里面,然后就成佛了。所以聞般若就像金子掉到你心里邊去了,就不會再化掉了。

  所以可以看出聞般若的重要性,你說我聞阿彌陀佛就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好像聞般若不重要。大家想一想,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個圓滿的體,但是不能說我們只信阿彌陀佛才可以解脫。任何法門都有殊勝之處,地藏法門,聞地藏名,生生世世不墮地獄餓鬼畜生;聞大悲咒者,如果墮地獄餓鬼畜生者,觀音菩薩愿力就不能成就。聞金剛經(jīng)者,可以會于第一義諦故;不是說你聞了金剛經(jīng),你就馬上可以成無上的正覺了;再信了阿彌陀佛與聞金剛經(jīng)合一,那你就大不可思議了;金剛經(jīng)跟無量壽經(jīng)那真是不可思議啊。你回頭再看一看,我們所講的四十八愿是不是跟金剛經(jīng)是一模一樣的;金剛經(jīng)是講我們的自性,本來的體,從我們果報上面講他還有次第啊,證明諸佛叫做化佛,說化佛安眾生心的,他是有住位。

  后面講“說眾生非眾生是名眾生”;“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微塵非微塵是名微塵;”微塵非微塵就是諸佛,也就是說,在是和非的時候,破心不破相,只要你破心不破相,都與菩薩相應(yīng)。破心又破相,那一定是跟你自己的“小乘”相應(yīng)。破心的執(zhí)著不破相的體,是大乘的根基。我們在一切處,把心的執(zhí)著破掉就可以了。聞到金剛經(jīng),證明諸佛或住一地或住二地或住三地,一地菩薩都可以做國王;三地四地可以做欲界或色界的天王,到八地菩薩你可以現(xiàn)自在身到他方世界供養(yǎng)諸佛了。到七地菩薩可以做大梵天王;八地菩薩還可以做大魔王,地球可以推動,大魔王的威力相當(dāng)于八地菩薩的功德,他一旦轉(zhuǎn)過來就不可思議。過去阿育王,不知殺了多少人啊,是個標(biāo)準(zhǔn)的暴君,一轉(zhuǎn)過來就不可思議。有大力必有大信在里面;所以你跟皇帝那些人講小法,沒有多大的用;你必須要講大法;你像當(dāng)皇帝這些人,心量非常的大,他本身就具備大威德來了,你跟講那些老太婆聽的東西,他不聽的,這些人不是我們能夠攝受的;必須要講大法。像今天來了統(tǒng)戰(zhàn)部的人,我不跟你講這些迷信的東西了,直接把大法告訴他,走的時候給我說一句“你開悟了”;我心里想,你曉得開悟二字也不錯啊。這些人畢竟是當(dāng)官的,有些威德在那里,講小法根本就聽不去的;這些有威德的人,并不是我們用這些小里小氣的話能夠攝受得了的;所以一般人是度不了他們的;必須要具備威德力。有的人,包括我們在座的,他也有大威德力,小小的法門他是聽不進去的。我們將來能否做國王呢?如果眾生需要,將來在化生里面一定會有的;但是七地以下的菩薩還有隔世之迷,不能自主隨業(yè)力而流轉(zhuǎn)。從體上講,你是諸佛。我們現(xiàn)在講我們無住體,跟法身又有什么區(qū)別的呢?但是我們現(xiàn)在還在人道,如果你無住你跟佛無二,但是你相上還有分別還有個我執(zhí)啊。雖然你了知無住的體的那一剎那,但是你不能夠相續(xù),還是能夠得到種種受用,不可思議。因為果報在無住體里面顯現(xiàn)出來。

  三界從哪出來?從心上出來;因為過去無住的妄識在動,所以現(xiàn)三界之相。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山河大地,人道這個世界是我們一心所顯,證明我們心也不可思議啊。不要看我們這么怯懦;是我們意怯懦,我們的無住心并不怯懦。證明我們本身也是不可思議,只是你不敢承當(dāng),你非要承擔(dān)你的意,你不敢承當(dāng)于世界。你不了解世界就是你心,你心就是世界;你自然外面東西承當(dāng)不了,所以意是很怯懦的。意是無相的,你要抓住它不是打轉(zhuǎn)嗎?如果你不執(zhí)著于意了;法就是我,我就是法,你變成大相了;那就不可思議了;你就可以做國王了。所以七地菩薩有隔世之迷,沒有開顯他不能顯現(xiàn),但他有威德;八地菩薩能供養(yǎng)諸佛了,他能夠到他方世界游行了;可以飛走了;八地菩薩做國王是天上來的人。社會上不是講有明君,說他是菩薩再來;也有昏君,他雖然有這個福報感召來了,但他沒有悟啊。所以現(xiàn)在國王有悟的,也有沒有悟的;都是業(yè)力感召的。

  社會上亂了,菩薩來救世就現(xiàn)國王身了,他是皇帝,我們不知道而已。像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國王他是什么菩薩,我們搞不清楚;但是千萬不要罵這些人,否則過失非常大的。有威德的人包括魔王你不要隨便罵他,魔王的威德力是不可思議的。釋迦牟尼佛講過,釋迦牟尼佛成道時大魔王來破壞,他能夠震動全部阿修羅宮;誘惑釋迦牟尼佛,用盡種種方法;破壞釋迦牟尼佛道行;釋迦牟尼佛堅固的道意在心中金剛不動。四大天王用雷劈魔王,魔王整個大大千世界的跑,都無處躲藏,后來釋迦牟尼佛放光,魔王啪的一下藏到光里面去了;四大天王請釋迦牟尼佛放出來,要打死他。釋迦牟尼佛告曰:莫打莫打;我告訴你緣故;他為什么做魔王,又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威德呢?他能夠震動阿修羅宮殿,能夠領(lǐng)導(dǎo)那么多的魔子魔孫,像我們五陰魔都是他的眷屬。過去世佛陀做獅王時,魔王時是獅王身上的一個虱子,因獅王身上毛很暖故,虱子生了個念頭:好暖啊贊美了這個毛,生大歡喜心;它專食獅肉喝獅血;但同時又歡喜他贊美了獅王;是故它做魔王的魔性,是因為食獅王之血肉故,但是他的德并不是從魔性里面出來的。他的德是來自于贊美佛的功德,都是來自于佛啊。八地菩薩的功德魔王也有;佛從哪里來,佛從德生;每個眾生都有佛生之體。我們在這個廟里非常安心,大家知道不,我們有一天可能也變成獅子身上的虱子啊,在廟里很舒服,贊美佛,但是又同時挖佛的墻角。佛陀講過,我的佛法非外道能力所能破,唯內(nèi)賊已;我們一定要小心,不要做獅子身上的虱子,破壞佛法。

  我們不能親證于佛,對佛陀的信心不能生起,希望周圍聽法的人不斷的生起佛的信心;不斷地上升不斷地精進;然后內(nèi)心中無貪無嗔無癡,對法生起極大的信心。你相信你現(xiàn)在的一念心與般若相應(yīng)就是佛,然后你不斷的相應(yīng)這個佛,遠離自己的習(xí)氣。為什么不能親證八地呢?就是你在住位,不愿意破;因為你不能行,你安住了心不能安住法。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里講,安住在相上面,隨緣自在;而不能夠心如墻壁,隨法流轉(zhuǎn)。雖然法上面得到一種自在,但是不能堅固此心故,了知般若但沒有堅固的了知這一切相都是佛住;在相上面雖然很清凈很自在很快樂,但是不能夠心如墻壁。心如墻壁什么意思呢?能破一切妄,能見到實相;就是把你的妄破掉,能看到世間如幻如化;能證實相。你到外面走路的時候,這個世界真正的是從心里面出來的體,你看到這個世界就是你的心體現(xiàn)。真正無有我人眾生壽者。從相上講有我眾生是名為相,但是不能證到此相的實體,沒有證相,小乘只能證到粗相,不能進入細相,我們粗相上面可以這樣說一說,但是進入細相我們就證不到了。為什么呢?不能夠十行啊。你有十住就能安住般若的體,就是佛之住,一切諸佛之住;但是沒有佛行,沒有行就是堅定一心,就像我們粗念阿彌陀佛,獲得清凈,清凈出來能夠證到實相。實相是“則生實相’,不是“即是實相”。什么叫“生”呢?生具有相續(xù)。

  你看,“世尊,若復(fù)有人,信心清凈,則生實相!边@個生就是相續(xù)的意思;生實相,不斷地真實無我的法身流露出來,得清凈體,就是無住,我慢慢的變成是個大空洞,因為你融到法里面沒有我了,走路吃飯,不知道走路吃飯,睡覺不知道睡覺。不是我走路,不是我吃飯,不是我睡覺,你一直在那里沒有我,一直安住在那個體里面。所以現(xiàn)在你在上殿走路啊,在相上面一直在念“阿彌陀佛”,見相不知相,相是非相,你看到一切相就是阿彌陀佛,一直相應(yīng)一直相應(yīng),達到什么樣的境界呢?吃飯不知道吃飯,睡覺不知道睡覺,走路不知道走路。你慢慢的清凈心生出來了,生出來后會怎么樣呢?則生實相,心凈則土凈,外面清凈了就代表心清凈,外面不清凈你的心清凈就是假的,外面的清凈就是你心中的清凈;不是說外面的東西見境生心?你里面清凈外面不清凈是錯誤的;土凈則心凈;你念阿彌陀佛,念到外面沒有是非了,那就代表你心清凈了,外面還有是非那你的心清凈還是假的,那叫感官清凈。講你好話就清凈,講你不好就不清凈了;那是邪見,根本是不信佛的人干的。如果你外邊沒有是非辨別出來了,那個才是真正的清凈心,那個則生實相。不離相則見實相,無住是相,相就是無住,不離相而無住,清凈就是相體,此相此體不二故。所以你走在外面,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個才叫做“則生實相”。有生必有相續(xù),生實相,那你實相出來了,還有一個我見啊。

  為什么不能親證八地菩薩,不能親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呢?因為你沒有回向法界,沒有利益眾生啊!為什么呢?因為十行十住是信位體,十住只是覺性,十行是破除妄體。就是說把你實相顯現(xiàn)出來,你的妄體就滅了,光明出來了,黑暗就消失了;光明不斷的顯,黑暗不斷的滅;你光明頓出,黑暗即滅,所以有大智慧之人,光明出來,就頓生光明之心,馬上就悟道了。但是我們往往有習(xí)氣在那個地方;我們現(xiàn)在坐在那個地方,不斷的想著我的家我的家,那個叫做無明。什么叫無明呢?不斷的回憶過去的習(xí)氣,事實上你本身就在此岸之中了,但還是不斷的回憶彼岸,你站在此岸,望著彼岸;就像臺灣看著中國一樣,不斷的瞭望,兩眼淚汪汪的;其實你已經(jīng)在彼岸站著了,你干么要這么思念他呢?我們不斷的去觀照,把此岸彼岸的心給斷掉,斷掉了,彼岸就解決了。是不是這樣子就可以了?為什么還是不能見諸佛呢?你只有一個彼岸一個此岸,你彼岸講多了,此岸體的是諸佛之體。

  但是你還是要到彼岸去,就是到眾生心想處,你怎么到眾生心里去呢?就要修十回向品,回向就要修普賢行愿了,就要把你的心回向眾生心,回到眾生心成就法報化身,所以要回向法界所有的眾生,這個時候回向心則能進到八地菩薩,你可以見到如來法身、報身、化身。如果你要是不回向十方眾生,你報身也見不到,法身也見不到。你把觀行品修圓滿,也只是四地菩薩,十行十住阿羅漢。十回向品修完,你其實就是八地菩薩了。到了九地十地菩薩,那是從果位上修行了,那不是因位上修行,諸佛勸請,令其發(fā)愿,他有愿的體,必有愿的相,就有力,有力就能摧毀眾生之迷;能夠回光破眾生境界,光明能照黑暗故,能夠利益無量眾生故,一照到眾生跟前,眾生就破了,這就叫做愿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那么修力體就要發(fā)愿,發(fā)愿是相,成就力故,愿的體就是八地菩薩,愿的相就是九地菩薩,九地菩薩叫力成就。如有這個手還不行,還具備了這個手的體,愿的體具足了,但是要把手立起來,而有這個力就能摧毀眾生的黑暗,眾生能安住啊,眾生安住光明之中。

  但是還要修后面智波羅蜜,修一切智講般若,令一切眾生成就般若之智成佛故。到十地菩薩還要講般若,般若之前無非令眾生以般若安住,然后說般若,令眾生入般若之體,同得解脫。如果大心重故,聞般若就能證到八地菩薩,如果心很正的話,力量智慧廣大,立即就可以超越;證到八地菩薩,但是在這末法時代的眾生,像六祖再來的非常之少,不愿意當(dāng)下承當(dāng),女眾更難做得到了。做不到?jīng)]有關(guān)系,最起碼般若之初門一定要聞到。般若初門你不聞到那跟解脫毫無關(guān)系啊,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邊地疑城,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三品以下,不能見佛,花就沒開,就是胎生,花開見佛是化生。上三品都是見佛的,是化生;下六品花不開,那是胎生;無量壽經(jīng)的上三品上輩往生,都是見佛的,都是發(fā)菩提心與第一義諦相應(yīng)者。

  那么說為什么后邊有個胎生呢?一個邊地疑城呢?在觀無量壽經(jīng)中下六品不能見佛的,無量壽經(jīng)沒有講六品,只講三輩,三輩全是見佛的。就是說這個胎生六品,不能見佛。可以看出聞般若何等重要;你不要說我學(xué)凈土法門不要聞般若了,聞金剛經(jīng)自然會通達于般若的,如果你真正聞懂了一定與般若相應(yīng)的,如果你聽不懂聞一遍金剛經(jīng)再來研究它,就不可思議。

  我希望大家把般若經(jīng)聽了以后,再來聽聽我們平時講的四十八愿;可能另有一番滋味。如果你不看金剛經(jīng)能夠會到此意,此人也是具備了解脫之相,所以金剛經(jīng)也可以講也可以不講,無非令一切眾生破疑故。因為我講阿彌陀佛講到這個程度還有好多人不信呢?對他會有懷疑;金剛經(jīng)就是破除此疑;斷疑生信。如果住里面不修回向,那你相當(dāng)于色界天,大乘菩薩不會住空的,只要你修般若之心,雖然有般若之住,也不會住空的;有般若之行,也不可思議;有般若之力—回向;那更不可思議。有般若之行,有佛之住,叫做華嚴境界,但是不能夠令回向,不知道一心遍法界,法界遍一心故。我們一天到晚喊度眾生啊度眾生啊,不知道此心遍法界故。應(yīng)該以此心回向遍法界即是度眾生,這個叫做回向品。因為你不知道以此一念與法界相應(yīng),為什么呢?此心無住與諸佛之心相應(yīng),無住之相相遍法界故,般若它本身跟遍法界相應(yīng)。

  但是你不通此意,還有我這個習(xí)氣,我要度眾生啊我要度眾生啊,我理上已經(jīng)通達,但是相上還是這樣做。只知道以般若來安撫自心,不了解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什么叫事事無礙、理事無礙呢?理無礙是自性涅槃,每個眾生本自具足的,你沒有悟到不能代表他沒有,因為無住之自性我們本來具足的體,你有住的話也是因無住而生起的,沒有無住哪來的有住呢?有住是由無住心而生起的。你沒有無住哪來的三界呢?沒有三界哪來的四相,沒有地火風(fēng)水哪來的身體呢?沒有無住之心就沒有四相,沒有四相就沒有三界,它是一體的;都因有住而生,執(zhí)著而已,就生出諸法。就是萬法唯識,三界唯心。無住體是本來眾生的自性,本來具足的。如果你會于無住此識即破,跟無住相應(yīng),此住不二故,相遍法界故;相遍法界,你一做善遍法界都是善。雖然你不知道佛陀知道。我們一般認為我做一件小小的善事怎么跟十方諸佛心相應(yīng)呢?怎么跟如來報身相應(yīng)呢?怎么跟如來法身相應(yīng)呢?我們卻不知道你無住就是法身,你無住之相就是報身,你現(xiàn)在所拿起來的一念就是化身,就是眾生的心,可是你現(xiàn)在執(zhí)著于眾生的心當(dāng)然就一念拿起而已。因為你不會于無住,不會于無住之相,不會于無住之理,只會于無住之一件小事。這個事跟無住之理不相應(yīng)。

  你這一念,你尋找一下,說我這一念跟法界相應(yīng),我上哪里去做這一件善事呢?當(dāng)然找不到了。眾生心怎么找得到呢?只有菩薩心才能找得到。從這里面可以看出來,就是說不要離開這個境去找,確實這個境與諸佛心相應(yīng),確實你這一念和報身相應(yīng),跟菩薩相應(yīng)的,但是我們不能對他生起信心啊!就是說“一念生凈信者,如來悉知悉見”,無住之心,則生實相。只要你不著相即是如來,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啊!諸佛如來都在這一念之中啊,你怎么不生信呢?我們眾生此一念心就已成等正覺,你非要到處去找佛干什么呢?成佛說易就是當(dāng)下一念;說難的話,你到處找就離開佛了,很遠很遠;當(dāng)下一念承當(dāng),無處不是佛,哪個地方不在佛的境界里面呢?所以成佛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我們變成很難。像六祖大師一悟全悟,只要這個體你了解了,一切俱是佛;這個時候他做什么事情,都跟這一念相應(yīng);剎那剎那的都是佛了,當(dāng)下體就無住了。我們就不安住這個心,非要另外去找;佛陀真是干著急啊!我講這個話的時候我也干著急啊!因為這一念我會到的時候,我知道念念相應(yīng)的這個體真是不可思議啊,如果你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自利利他,法身報身化身現(xiàn)前的那一剎那,就是這樣的東西我得到,凡夫相而成成正覺啊。

  這一念覺性跟你一念凡夫心相應(yīng),覺門即生,般若門即開。你是菩薩,這一念叫做成等正覺啊;阿羅漢,這一念叫般若之門,法上面就斷了;眾生就是覺之路。你這一念才是你真正成佛之道啊!唯此一條路,除此路之外無有余法可成佛。為什么呢?離開此當(dāng)下一念,沒有般若之門,也沒有成佛之道,也沒有覺之念,所以說般若之門無非說當(dāng)下一念。在菩薩道,離開此般若之門就離佛子,就不是佛的孩子了;而入此般若之門即是佛子;在你這一念會到的時候,就是佛陀的幼子。我們現(xiàn)在媽媽肚子里,你聞此般若這一念,在極樂世界花就開了,在此世界就是說從媽媽肚子里出來了,叫初生嬰兒。文殊菩薩為初生嬰兒;普賢菩薩是謂長子,在你聞此般若會于心的時候,叫初生嬰兒;你已經(jīng)初生了,才謂佛陀真子。可以看出聞般若是多么的重要;你不是佛陀的順子,就是佛陀的逆子,做逆子是不孝之子,做順子是孝順之子。在你順從這一念般若的時候,是真實之孝;如果這個境你在心中不立,即所謂逆子是不孝之子啊。所以這一念很重要的。

  大家看“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這句話,如果你把這種意思意會到了,越看金剛經(jīng)越有意思,越看金剛經(jīng)越有興趣;越看金剛經(jīng)越能暗合于道,你不知道你自己已經(jīng)會心于佛了,就像你喝水解渴了。你為什么長大了,你怎么長大的,我不知道(暗合于道);誰知道你怎么長大的?因為我吃大米,吃大米怎么跟你長大有關(guān)系呢?暗合啊,你要找一個“我怎么長大的”那就麻煩了。飯吃下去就可以了,要想怎么長大干什么呢?你不自找苦吃嗎?所以叫暗合于道,你不斷的這樣子去思維暗合于道。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我相即是非相,如果要是這樣的知道這個體,就是成就如來第一稀有功德。大家要知道我們沒有聞到凈土法門之前,我們不可以離開般若之法,就是住----般若之住,行----般若之行,回向----般若之回向。沒有這個三心就不能獲得地位,你必須要經(jīng)過的過程。有人來得快,有人來得慢而已;一念精進,快速啊!

  大千世界的劫數(shù),有八萬四千劫。有一劫二劫,壽命有短有長,精進有大有小,我們的精進心跟我們的劫數(shù)是一樣的,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是八十歲,還有人是八萬四千歲?為什么天人一天相當(dāng)于我們五百年?為什么我們一天相當(dāng)于地獄下面二萬年?相當(dāng)于餓鬼道二千年,相當(dāng)于畜生道一千年?為什么蚊子七天相當(dāng)于我們一生?這個里面到底是壽命長短,還是人心態(tài)的問題?大的生命和小的生命確實是時間是一樣的,是個抽象的,我們修行的這個體也是不可思議的,也就是說蚊子他的體積小,他過一天相當(dāng)于我們過很多年,我們不能以我們的壽命來看蚊子,對于蚊子它的一生也很痛苦。我不是一直講嗎?孩子在媽媽肚子里面相當(dāng)于五百年,人死時四大分離相當(dāng)于八千年,地火風(fēng)水各分離二千年。那個死的人的意識感受是八千年;小孩在媽媽肚子里五百年,不過十個月而已,但對他而言,上刀山下火海,寒冰地獄各種苦役無不感知,無不承受,五百年時間一點也少不了。

  釋迦牟尼佛在媽媽肚子里面,還度一方眾生啊。釋迦牟尼佛三次成佛,一次在天道成一次佛,入胎成一次佛,度了一批人,出生又成一次佛度一批人。但是我們在媽媽肚子里干什么呢?受苦啊,什么拔寒地獄,寒冰地獄,刀山火海所有的苦無不在“受用”。那個地方?jīng)]有身體,都是意身,你想什么就出來什么,過去的業(yè)報顯現(xiàn)的時候,一念蘊起大火燒山,整個世界到處都是火海。所以孩子生煩惱時媽媽就會痛苦啊;媽媽不會養(yǎng)孩子那孩子會更加痛苦;那個孩子越苦,時間感受就越長。又像等公車,五分鐘相當(dāng)于一小時,我們在著急的時候,看似五分鐘,實際比一個小時還長;鐘上的那個空間不能代表時間,那個是個死東西,如果跟它轉(zhuǎn),一定害死人,快樂時,時間很短,煩惱痛苦時時間好長。地獄地下痛苦等待,當(dāng)然感受時間長了;胎兒在胎中等待那個時間多長;想一想那五百年你怎么過啊,你還準(zhǔn)備投胎嗎?你現(xiàn)在人間都不想過了,還想下輩子投胎嗎?我們現(xiàn)在一百年都是如此難過,還想下輩子去投胎嗎?況且五百年出來后還不知道會怎么樣呢?

  我們有一個體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修行的一天的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彌勒菩薩本來應(yīng)該是先釋迦牟尼佛成佛的,但釋迦牟尼七天精進故,超越彌勒菩薩而先成佛。本來這個時代是沒有佛成的,彌勒菩薩出世時人壽八萬四千歲,時人的福德非常的好;很多佛都是在福報俱足時而成佛的。釋迦牟尼佛用神力、大智慧精進之力超過了彌勒菩薩而在此五濁惡世成佛;度化我們這些福德都還十分不俱足剛強難化的眾生。釋迦牟尼佛大精進故,來此娑婆世界,此恩何其深厚啊!悲華經(jīng)中講:時五百弟子及,阿彌陀佛等皆在佛陀面前發(fā)愿,成就清凈莊嚴佛土,獨獨釋迦牟尼佛發(fā)此娑婆世界成佛的大愿,可以看出我們所以能在此世界遇到佛法的善緣,皆是釋迦牟尼佛精進所賜啊!

  我們五濁惡世成佛難,若人精進故則快速,末法時代你能精進更不可思議。所以若人在此世界般若精進故,能極快的把你的業(yè)障除掉,能夠親證佛果啊,這個功德現(xiàn)身成就。不可思議之妙德!在此世界微淺之一點小功德也比他方世界大功德強。比如人家罵你,隨便的慈悲心安住,比他方佛土的莊嚴都要厲害。為什么?此世界為大悲之根啊;就像樹沒有根肯定倒掉,所有的世界都沒有此世界的根牢,都沒有此世界悲心最重,苦就悲心重。在此世界隨便的發(fā)起慈悲心,都比他方世界的功德要大;此世界悲心最重,佛成就的力量最廣。所以我們在此世界修行的功德,在般若體里面相應(yīng)的這種功德,隨便的生起柔軟之心,都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我們眼睛見光,耳朵聽音,……都應(yīng)該生起無上的信心,對其中微淺的柔軟之心都應(yīng)該生起勇猛的信心,這樣的人啊也是不可思議的。對此世界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隨意的生起柔軟之心,般若之心,慈悲之心,比他方所有國土的功德都為殊勝。我講法的目的是要大家在此世界要生起無上佛的信心出來。南摩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