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愿品
《普賢行愿品》的異譯很多。西晉·聶道真譯的《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jīng)》,就大體概括了它的內(nèi)容,似乎是它的異譯;不過因為翻譯的不甚善巧,譯文只有簡略的長行,與本經(jīng)的文字外形不一致。本經(jīng)的文字有長行、偈頌兩部份。長行的文勢,承《華嚴經(jīng)》第三十九卷普賢菩薩贊佛功德偈而來。善財童子...[詳情]
普賢行愿品講記 三、偈頌
三、偈頌
所謂偈誦,是佛教經(jīng)典的一種體裁,佛教經(jīng)典文字的體裁有兩種,即長行與偈頌。以現(xiàn)代術(shù)語說,長行是散文的體裁,句子有長有短,如前面講過的經(jīng)文;偈頌是韻文的體裁,有四字一句,五字一句,七字一句的不同,四句合為一偈。
以下的一部分偈語,現(xiàn)代的中國佛教把它摘入《早晚課誦本》中的《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內(nèi)。如果諸位要修《普賢行愿品》,首先要把這部經(jīng)讀熟,然后根據(jù)課誦本中的《八十八佛大懺悔文》的修行方式,念誦以下普賢行愿品中的偈頌,在你每念誦一個行愿的時候,都要作觀想,不要只是口中念誦,那樣只是鸚鵡學(xué)語,沒有用,只是修福報而已。比方說,你念誦第一個行愿的偈頌時,觀想自己現(xiàn)出無量的身,到無量的佛世界的佛前禮敬佛,當(dāng)無量的身在禮敬佛時,每一個身都在禮敬無量無邊的佛。如此每念一段行愿的偈頌,就作有關(guān)的觀想,然后禮拜,這樣的來修。
經(jīng)文: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
當(dāng)時,這位普賢大菩薩講完十大行愿之后,以七字一句的偈語,重新宣說其十大行愿的內(nèi)容: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獅子,
我以清凈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余。
普賢行愿威神力,普現(xiàn)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fù)現(xiàn)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這是普賢十大行愿中第一行愿--禮敬諸佛的偈語:我心中觀想所有十方世界中,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切佛,以清凈的身口意來禮所有的佛。我用觀想念力,在一切佛前出現(xiàn);每一身在如來前又現(xiàn)無量的身來禮無量的佛。"人獅子",佛的別名。獅子為百獸之王,有大威力,降伏一切猛獸。佛也有勇猛威力,為人中圣,能摧伏一切魔外。
于一塵中塵數(shù)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于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這是普賢十大行愿中第二行愿--稱贊如來的偈語:在一粒微塵中顯現(xiàn)出無量無數(shù)的佛世界,在每一佛身邊都有菩薩圍繞;法界無量沒有邊界,微塵也是無量無邊的,深心的相信諸佛在任何的微塵中都出現(xiàn)佛的世界。就是說,深心的相信佛的境界就是那樣的廣大無邊,在極大、極小中都可以有諸佛的出現(xiàn)。我以各種各樣最好的音聲、最好的言語,盡未來的一切劫,稱贊佛的一切甚深功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涂香及傘蓋,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yǎng)諸如來。
這是普賢十大行愿中第三行愿--廣修供養(yǎng)的偈語:我觀想以最好的妙花、鬘、伎樂、涂香以及傘蓋如云般遍滿虛空,如是最好的莊嚴具,莊嚴布置周圍道場來供養(yǎng)諸如來。除了上述各種莊嚴具外,另外還有最好的衣服、妙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都累積得很多、很高,積聚如須彌山那么高大,我都拿來供養(yǎng)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愿力,普遍供養(yǎng)諸如來。
我以非常廣大、非常正確了解的心,深信一切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佛,諸佛也都是以普賢菩薩的大行大愿大威神力,普遍供養(yǎng)一切諸佛。
我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這是普賢十大行愿中第四行愿--懺悔業(yè)障的偈語:我于往昔所造的諸惡業(yè),都是由于無始以來,受貪嗔癡三毒煩惱之所推動,從身語意三業(yè)之所產(chǎn)生的,所有一切惡業(yè),我今悉皆懺悔。在中國佛教不論受什么戒,在受戒之前必定以這四句偈語做懺悔。在懺悔時要后悔過去所做的惡業(yè),發(fā)誓將來不再做。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xué)及無學(xué),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這是普賢十大行愿中第五行愿--隨喜功德的偈語:所有十方一切眾生--凡夫;二乘是指緣覺、聲聞,聲聞乘的初果、二果、三果稱為有學(xué),無學(xué)是指阿羅漢;一切如來與菩薩所具有的功德,我悉皆隨喜。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zhuǎn)于無上妙*輪。
這是普賢十大行愿中第六行愿--請轉(zhuǎn)*輪的偈語:"世間燈"是佛的德號之一。佛出世有如燈照明世間,燈比喻智慧的光明,照破眾生煩惱的黑暗,所以佛稱為世間燈。十方所有一切佛,乃至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請其轉(zhuǎn)妙*輪,以教化眾生,使眾生得以離苦得樂,使眾生得以證悟真理。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愿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這是普賢十大行愿中第七行愿--請佛住世的偈語:凡是一切佛欲示現(xiàn)涅槃,我都至誠懇切地勸請,希望佛能久住世間,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贊供養(yǎng)福,請佛住世轉(zhuǎn)*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這里把所修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yǎng)、請佛住世、請轉(zhuǎn)*輪、隨喜功德、懺悔業(yè)障七個行愿的諸善根,回向給一切眾生,以及無上菩提。
我隨一切如來學(xué),修習(xí)普賢圓滿行;
供養(yǎng)過去諸如來,及與現(xiàn)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愿普隨三世學(xué),速得成就大菩提。
這是普賢十大行愿中第八行愿--常隨佛學(xué)的偈語:我常跟隨一切如來學(xué),修習(xí)圓滿普賢菩薩的十大行愿;供養(yǎng)過去諸如來,以及現(xiàn)在十方佛。未來一切天人師,所做的一切都是圓滿的,我發(fā)愿過去、現(xiàn)在、未來都跟隨諸佛修學(xué),希望很快就成佛。"天人師"是佛的十種德號之一,佛有資格指導(dǎo)人與天人修行,所以叫做天人師。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凈妙莊嚴,
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愿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余。
這是普賢十大行愿中第九行愿--恒順眾生的偈語:在恒順眾生的行愿中,是以菩提樹來做比喻:即在佛所居住的極為廣大、極為清凈,而又極為微妙莊嚴的佛土中,有很多莊嚴廣大的法會,眾多菩薩圍繞著佛,在菩提樹王下,一心恭敬地聽佛說法。
菩提樹王的腳底下一定要有其樹根,這里的樹根是指一切眾生,所以菩薩成佛,其基層一定以一切眾生為根。菩提樹王的根,如得大悲水灌溉滋潤,即能開菩提之花,結(jié)菩提之果。意思是說,菩薩要成佛先要有大悲心,菩提樹就是成佛的果,而長出菩提樹的根,就是以眾生為基礎(chǔ)所生起的大悲心而建立的,所以要恒順眾生。
十方所有諸眾生,愿他們遠離憂愁、災(zāi)難,常常處在安樂,得到甚深的佛法利益,而且滅除種種的煩惱。
以上的九個行愿,前面都已經(jīng)解釋過了,所以現(xiàn)在我只是簡單地再把偈語講解一遍。
接下來是普賢十大行愿中第十行愿--普皆回向的偈語,它就有些特別。如果你要做回向,是你做了一些善法,修了一些功德,才把它回向給一切眾生。如果你什么都沒有,就不能做回向。而普賢菩薩從開始發(fā)心修學(xué)菩薩道,直到成就普賢十大行愿,每個次第所修得的種種功德,他都一一回向。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凈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鳩槃茶,乃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菩薩行者為成佛修行的時候,希望在輪回生死的人趣、天趣、畜生趣、餓鬼趣、地獄趣中不迷惑,有宿命通,記得過去世的種種因緣。具有宿命通有幾種的情況:一、鬼神加持,讓你記憶起過去世的事情,這就是通過外來的力量獲得宿命通;二、現(xiàn)代人可通過催眠回憶起過去世;三、通過修行而具有神通,也可以知道過去世;就是你的修行非常好,投胎的每一生都知道從哪里來,即"一切趣中成宿命。"這就不是加持、也不是修成定力所獲得的,而是你每到任何一道都有宿命通。有些人出世后會記得過去世,根據(jù)佛法說,畜生道的眾生也有宿命通,比如牛,眾生墮落做牛,會做很多世,當(dāng)它最后一世做牛,要轉(zhuǎn)世做人的時候,就有宿命通;其他的豬、狗、羊也是有這種情形,當(dāng)它們最后一世做豬、狗、羊時,就知道下一生要轉(zhuǎn)世做人。初發(fā)心菩薩的身口意業(yè)不是很清凈,所以會墮落,會在一切趣中生死輪回,有時候做豬、狗、牛、羊,有時候做餓鬼,希望出世在那些地方后,能夠回憶起過去世,才想到修行。菩薩行者更希望能夠出家,修持佛的凈戒。戒持得非常好,叫做"無垢"。護持凈戒,不破戒,叫做"無破"。持戒有犯戒和破戒兩種情況:犯戒了就有垢,但是還可以懺悔;破戒就是已經(jīng)沒有戒了。出家人破
戒后,就不可以當(dāng)出家人,所以破戒對出家人來說有如死刑;犯戒有如坐監(jiān)牢,坐完監(jiān)牢出來,還是活著的。戒持得不好就有漏洞,叫做穿漏。那么,垢與破都是穿漏,所以沒有犯戒與破戒,就是"無穿漏"。
菩薩行者在輪回六趣中修道,將會遇到天、龍、夜叉、鳩槃茶,乃至人與非人等眾生,都以一切眾生的語言為一切眾生說法。雖然這是初發(fā)心菩薩的墮落,身不由己,但是菩薩卻能在六道輪回中繼續(xù)修行。釋迦牟尼佛剛開始修菩薩道的時候,也墮落做蚊子、猴子、大象等等。如果你們發(fā)心行菩薩道,修彌陀凈土者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則免了這些事;修普賢行愿者就要在娑婆世界中修行,因身口業(yè)不圓滿而很有可能會墮落。雖然如此,菩薩依然有菩提心,正好可以為那些墮落的眾生說法。
勤修清凈波羅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諸惑業(yè)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回向二:菩薩于世間道已得解脫。
剛開始修菩薩道的行者,胡里胡涂地傷害到眾生而墜落在六道輪回中修行,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夠勤修清凈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萬行,生生世世都不會忘失菩提心;初發(fā)心菩薩這一世發(fā)菩提心,下一世可能會忘記,但是慢慢地累積,他就不會忘記了。因為他精勤地修清凈波羅蜜,就可漸漸地將煩惱障垢清除干凈,不讓它有一絲的剩余存在。已經(jīng)滅除了"障"礙與煩惱"垢",所修的一切善法都能順利地成就。
菩薩此時已經(jīng)能夠堅固菩提心,對于迷惑的業(yè)境,以及魔的境界,在世間道中內(nèi)心已經(jīng)得到一部分解脫,好像蓮花是出于污泥而生長于水中,可是它能出于污泥而不染,生于水中而不著于水。這也好像太陽與月亮,每天都從天空中經(jīng)過,但都沒有留下來。譬喻菩薩已經(jīng)達到第二階段的修行,如小
乘人般的解脫,不執(zhí)著世間,再不被種種魔境所迷惑,同時也能夠記得菩提心,此時的菩薩已經(jīng)懂得修解脫道了。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jīng)于剎塵劫,十方利益恒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于未來一切劫,
恒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回向三:菩薩已出離惡道,經(jīng)剎塵劫輪回度眾生。
菩薩行者再也不會在惡道中輪回生死,可以在善道中繼續(xù)修行,對眾生生起平等的心,給予一切眾生快樂;如是經(jīng)過無量無邊的時間,到十方世界去利益一切眾生。
因為在之前菩薩已經(jīng)修得清凈,接下來再也不會墮落惡道了。他開始產(chǎn)生救度眾生的能力,能夠做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業(yè),恒修廣大的普賢行愿。即是在這之前,他只不過開始發(fā)心,還不懂得修普賢行愿,后來他先堅固菩提心,除掉煩惱與業(yè)障,能夠把握自己,不再墮落惡道,然后才在未來劫繼續(xù)修普賢廣大行愿,利益一切眾生。由此可見修此法門者,不急于往生極樂世界。
所有與我同行者,于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yè)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學(xué)。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
常愿與我同集會,于我常生歡喜心。
回向四:菩薩已能常與菩薩老師們同集會修學(xué)。
菩薩行者修習(xí)廣大普賢行愿到了一個時候,就會遇到很多菩薩--同修伙伴。即是當(dāng)菩薩開始發(fā)心修菩薩道的時候,是很孤獨、很寂寞、很可憐的,因為他發(fā)愿要跟世間的眾生在一起,而眾人卻不知道他發(fā)了菩提心。現(xiàn)在他經(jīng)常跟菩薩們在一起,彼此間的身口意業(yè)都是同等,沒有參差不齊,大家都是同修普賢行愿,都同樣發(fā)愿成佛,發(fā)愿度化眾生。
菩薩行者希望經(jīng)常遇到好的老師,為他開示普賢廣大的行
愿;這就有如《華嚴經(jīng)》里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到處去參訪善知識,詢問普賢菩薩的行愿。希望經(jīng)常遇到修習(xí)普賢行愿的菩薩,常愿這些善知識能夠與我同集會,而且他們看到我就生起歡喜心。這時的菩薩已經(jīng)找到同伴,有能力跟其他發(fā)同樣愿望的菩薩在一起修行了。
愿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
于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愿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凈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xí)。
回向五:菩薩已能常生在有佛處,供佛聞法修習(xí)。
菩薩行者修行完成了某個菩薩果位,具足了一定的功德力,更進一步能夠出生在有佛的地方,經(jīng)常遇到最好的老師--佛,以及諸佛子們圍繞;菩薩就經(jīng)常去供養(yǎng)佛,盡未來劫都不感到疲厭。
菩薩行者更進一步發(fā)愿能夠修持從佛所學(xué)到的微妙法,能夠?qū)嵺`佛所教導(dǎo)的菩提道的行門,更進一步能夠清凈普賢行愿的道果,盡未來劫常修習(xí)。菩薩以修此行愿的功德皆回向。
我于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恒無盡,
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
一塵中有塵數(shù)剎,一一剎有難思佛,
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恒演菩提行。
回向六:菩薩已能見到塵剎佛土。
"有"是存在的意思。有眾生的地方叫做有。"諸有"即指世間眾生;廣大的講有二十五有;簡單的講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有,叫做三有。
菩薩行者在"一切有"眾生活動的世間里,所修的福智永遠沒有窮盡,此時菩薩已經(jīng)得到了定力、智慧、種種方法,同時也解脫自在,獲得種種無盡的功德,具足種種神通了。現(xiàn)前就能夠看到每粒微塵中有無量的佛剎,無量的佛剎中都有
佛,一一佛處都有菩薩圍繞,看到佛為會眾開演菩提妙行。
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jīng)劫海。
一切如來語清凈,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于彼無盡語言海,
恒轉(zhuǎn)理趣妙*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回向七:菩薩已能到十方佛剎修學(xué)。
"海"形容甚深廣大而不可窮盡的意思。此時,菩薩行者能夠到諸佛世界,能夠到十方的一切佛剎去,每一毛端中有三世的佛與佛土,我現(xiàn)在能夠遍去這些地方修行了,而且不是短時期的,是無量無邊的劫海。一切佛的語言清凈,每個語言中,可以讓眾生聽到不同的無量音聲。這是說,我們在人間看到佛跟比丘單獨說法,這是佛在人間應(yīng)化給我們看到的境界;在大菩薩的眼中,所看到的并不是這個樣子,菩薩現(xiàn)前所看到的,就是報身凈土中的佛,以神通力發(fā)出無量的聲音為不同的眾生說法。也就是說,這位菩薩不但能夠到一微塵中的無量的佛世界去參學(xué),而且能夠明白佛以一音聲同時為不同世界的眾生說法,不同的眾生則隨著自己的根性而了解的情形。佛經(jīng)常都在闡明微妙的佛法道理,此時菩薩行者的智慧能夠達到這種能力了。
我能深入于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于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獅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回向八:菩薩已能一念入三世佛境界。
菩薩行者能夠在一念中知道一切劫,在一念中能夠進入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在一念中能夠見到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佛,也能夠經(jīng)常進入佛的境界,而且很清楚這就是如幻如
化的解脫自在,以及如幻如化解脫的威力,此時菩薩行者即進入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什么叫做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就是在此境界里,時間、空間并不是我們現(xiàn)在的情況,叫做不可思議。此時菩薩行者只要動一個心念,都能夠完成了,這叫做解脫的威力。這些都是心的如幻變化。
于一毛端極微中,出現(xiàn)三世莊嚴剎,
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凈。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zhuǎn)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
回向九:菩薩已能一毛端顯現(xiàn)佛的一切事業(yè)。
菩薩行者能夠在一毛端的極微中,顯現(xiàn)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所有無量清凈莊嚴的佛土,去那邊親近諸佛,同時深入其間而完成佛土的清凈。
"照世燈"即是指佛。佛出現(xiàn)于世間,為世間帶來了無限光明,照耀著黑暗的世間,好像一盞明亮的燈,所以稱佛為照世燈。
"群有"即是眾生。
所有未來的佛,都要經(jīng)過成道、轉(zhuǎn)*輪來度化眾生,當(dāng)佛把本身應(yīng)該做的利生大事完成后,就要示現(xiàn)涅槃。在這各個階段中,菩薩行者都去親近,這是因為他具有神通力,能夠入十方的凈土,能夠知道哪里有佛成道,哪里有佛說法,哪里有佛示現(xiàn)涅槃;他不但去親近,同時還能夠在其中現(xiàn)出莊嚴的凈土。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凈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積集菩提力,
清凈一切善業(yè)力,摧滅一切煩惱力,
降伏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回向十:菩薩開始成就佛的十力,降伏一切魔。
菩薩行者普修普賢十大行愿,以更進一步擴大其種種的力量,現(xiàn)在具足了普賢菩薩所有的種種力量了。前面我說過佛有十力,這里一共有十二力:
"速疾周遍神通力",有些人的神通有限,比方說,有些人只能變化一個東西,有些人則能夠變化多個;有些人只能在這里變,有些人則這里、那里都能變。"速疾"是非常快的意思。
"周遍",任何地方都能達到的意思。即是菩薩具有非?,任何地方都能達到的神通力量。
"普門遍入大乘力",修大乘佛法的菩薩,能夠具有如觀世音菩薩那樣的普門示現(xiàn)能力,即哪里的眾生有因緣,菩薩就示現(xiàn)適合眾生的形像來度化,這就是普門示現(xiàn)的力量。
"智行普修功德力",菩薩具有智慧,修得種種無量無邊功德的力量。
"威神普覆大慈力",菩薩有了這些功德,就有威神力,能夠產(chǎn)生大慈大悲的力量。
"遍凈莊嚴勝福力",菩薩不管去到哪里,都是清凈莊嚴的,即其具有殊勝福報的力量。
"無著無依智慧力",菩薩此時沒有執(zhí)著,不用依靠佛,也不用依靠佛法了。為什么呢?因為他本身就具有智慧力了。剛開始修學(xué)佛法的人,有很多執(zhí)著:依靠佛是執(zhí)著,祈求佛慈悲加被是執(zhí)著,要求佛法也是執(zhí)著。
"定慧方便威神力",菩薩具有定力和智慧,就產(chǎn)生種種方便的威神力。"方便"就是種種善巧度化眾生的神通。
"普能積集菩提力",菩薩具有修集菩提--成佛果的道業(yè)的力量。
"清凈一切善業(yè)力",菩薩具有清凈一切善業(yè)的力量。
"摧滅一切煩惱力",菩薩具有降伏一切煩惱的力量。
"降伏一切諸魔力",菩薩具有降伏一切魔的力量。
"圓滿普賢諸行力",菩薩已經(jīng)圓滿普賢菩薩的種種行愿的力量。
當(dāng)菩薩行者具有這些能力的時候,已經(jīng)降伏一切魔了。為什么呢?因為他的境界已經(jīng)超出魔的境界。因此,大乘佛法說,菩薩成佛以前,魔對他沒有影響。雖然菩薩成佛的時候沒有
所謂降魔,但是菩薩在人間成佛的時候,還是示現(xiàn)降魔。佛不但在人間以應(yīng)化身示現(xiàn)成佛,還在色界的最高天以報身示現(xiàn)成佛,而欲界的魔王是沒辦法干擾色界的眾生的。即是佛在色界最高天成佛沒有降魔這回事,因為魔王都不到那個境界里。
普能嚴凈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
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凈諸行海,圓滿一切諸愿海,
親近供養(yǎng)諸佛海,修行無倦經(jīng)劫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愿,
我皆供養(yǎng)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回向十一:菩薩進一步圓滿普賢行愿。
菩薩行者已經(jīng)完成了十地菩薩的功德,等著成佛了。他能夠顯示一切佛剎的清凈,而且也能夠去度化眾生,令無量無邊的眾生得解脫。"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能夠了解分別清楚一切無量無邊甚深的佛法,而且能夠入佛甚深的智慧。
"普能清凈諸行海,圓滿一切諸愿海",他無量無邊的行為都是清凈的。就是說,佛的智慧清凈、身口意清凈,此時,這位菩薩的智慧、身口意也清凈,所有的愿全都圓滿了。"親近供養(yǎng)諸佛海,修行無倦經(jīng)劫海",菩薩能夠親近承事供養(yǎng)無量無邊的佛,也能夠在無量無邊的劫里繼續(xù)修行而無厭倦。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愿,我皆供養(yǎng)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切諸佛種種的行、種種的愿,菩薩都設(shè)法圓滿地修習(xí),而且以普賢行愿來完成其最高無上的菩提。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
我今回向諸善根,愿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凈,諸行剎土亦復(fù)然;
如是智慧號普賢,愿我與彼皆同等。
回向十二:菩薩已成就普賢行愿。
一切如來,如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等,都有長子。釋迦牟尼佛座下的長子名字叫做普賢菩薩。其實,不但釋迦牟尼佛的長子叫做普賢菩薩,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長子,都叫做普賢菩薩。為什么呢?因為佛菩薩的圣號,都是以其本身的功德而命名,你有什么功德,就立什么名號,能成為佛長子的大菩薩,必然具有同樣的功德,所以有同一名號。"長子"即是世間人家中的大兒子,是繼承父親一切事業(yè)的人,現(xiàn)在比喻這位菩薩如佛的長子,能夠繼承佛的一切事業(yè)。
"我今回向諸善根,愿諸智行悉同彼",此處的"我",是指發(fā)心修菩薩道的行者。即我現(xiàn)在愿將自己過去修持種種道行,所得的所有一切善根功德,完全回向于普賢菩薩的大行愿中,但愿一切智慧與道行都能夠跟普賢菩薩一樣。
"愿身口意恒清凈,諸行剎土亦復(fù)然",但愿身口意業(yè)都清凈,一切行為以及所在的佛土也清凈。
"如是智慧號普賢,愿我與彼皆同等",具有這樣智慧的菩薩就叫做普賢,但愿我現(xiàn)在跟他一樣。菩薩以從初發(fā)心到完成普賢菩薩的道行,所修的功德皆回向。
我為遍凈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愿,
滿彼事業(yè)盡無余,未來際劫恒無倦。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
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fù)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xué)。
回向十三:菩薩進一步圓滿智慧文殊的功德。
"我為遍凈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愿","遍"是修完的意思。我為了修完清凈的普賢菩薩行愿,文殊師利菩薩的大愿。"滿彼事業(yè)盡無余,未來際劫恒無倦",我要圓滿他們所有的事業(yè),一直保持精進的修行,到未來劫也永遠不生厭倦的心
理。為什么要向這兩位菩薩參學(xué)呢?因為很多的菩薩都以普賢菩薩的行愿為指導(dǎo),以普賢菩薩為老師;所有的菩薩在智慧方面都是以文殊師利菩薩為老師而成佛,即文殊師利菩薩為諸佛之師。所以這兩位菩薩都是所有菩薩參學(xué)的老師。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我的修行無量無邊,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安住無量的諸行中,得到了一切的神通等等。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fù)然",文殊師利菩薩的勇猛智慧,普賢菩薩所有的智慧行業(yè),也同文殊師利菩薩一樣。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xué)",我今回向在修行中所修集的一切功德善根,跟隨著這兩位菩薩修學(xué),如時常學(xué)習(xí)他們所有的大智慧、大行愿,以及其他的一切。
三世諸佛所稱嘆,如是最勝諸大愿,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總結(jié)回向:以上的種種回向是一切佛都稱嘆的,而此普賢十大行愿也是佛所稱嘆的,我要毫無保留地回向這一切的善根給一切眾生,為的是要完成普賢菩薩的殊勝行愿。換句話說,是要得到像普賢菩薩所有的特別殊勝功德。
愿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xiàn)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
修普賢行愿者說:我愿在生命欲結(jié)束的時候,盡除一切所有的障礙,面見阿彌陀佛,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意思是說,我修行成就后,就要去見佛,得到佛的授記。一般修彌陀凈土的人,見佛是想去極樂世界繼續(xù)修行,但是這位菩薩完成了普賢菩薩的十大行愿后,見佛是讓佛為他授記。他到了極樂世界,現(xiàn)前已經(jīng)成就了十大行愿,一切已經(jīng)圓滿了,同時也利樂了一切眾生。
彼佛眾會咸清凈,我時于勝蓮花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現(xiàn)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shù)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法會中都是清凈眾,那時,我在最殊勝的蓮花中出生,親眼看到如來無量光,現(xiàn)前就為我授記。
"無量光"就是阿彌陀佛,是印度話,漢譯為無量光、無量壽。阿彌陀佛之所以叫做無量光,是因為佛身上的光明沒有限量,能夠照到十方世界,沒有什么地方照不到的。佛為我授記之后,我立刻到處化身,此時我的智慧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yè)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愿究竟恒無盡。
我愿到十方一切世界去度化眾生,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yè)煩惱盡;如是一切沒有窮盡的時候,我的愿望永遠沒有窮盡。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經(jīng)一切剎微塵劫。
若人于此勝愿王,一經(jīng)于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于彼。
此段以下是偈誦的總結(jié),勸修與贊嘆。
如果有人在十方世界,用莊嚴的眾寶來供養(yǎng)佛,用最安樂的東西來布施給天人,經(jīng)一切所有的佛剎,經(jīng)一切所有的劫。又,如果有人于此殊勝的行愿,一聽到就生信,而且一生信后,就非?释约阂勒掌召t十大愿王去實行,以實現(xiàn)仰求以久的殊勝菩提。換句話說,即是想要完成佛果。此人的功德非常殊勝,勝過上述供養(yǎng)如來,惠施眾生的人所得的功德。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愿。
此菩薩能夠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的惡道,就能夠很快地見到阿彌陀佛,具足普賢最殊勝的行愿。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dāng)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此菩薩能夠得到長久的壽命,而且經(jīng)常從善道來人中生,"人中生",佛法稱為生處尊勝,最適宜修學(xué)佛法,所以不久他當(dāng)成就如普賢菩薩那樣深切的修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過去由于沒有辨別善惡的智慧力,致使造了極惡的五無間罪,念誦此普賢大愿王,一念就能夠很快地消滅那些罪業(yè)。消滅罪業(yè)的原理是:你以很大的智慧福德推動,使過去所造的罪業(yè)沒有機會兌現(xiàn),但是并不是罪業(yè)消滅掉。如果這些罪業(yè)能夠消滅的話,釋迦牟尼佛就不會遇到提婆達多來對抗,佛的腳就不會被刺傷,也不會頭痛。就是說,業(yè)力因果是隨因緣顯現(xiàn),當(dāng)你的善心力量很強的時候,善業(yè)全都要顯現(xiàn);當(dāng)你的惡心很強的時候,惡的業(yè)果的力量全都顯現(xiàn)。因此,如果你現(xiàn)在以普賢行愿此善的心力,有了智慧不再迷惑,罪業(yè)就不能出現(xiàn),那你就繼續(xù)修善道,過去所造的罪業(yè)就不能兌現(xiàn),如此叫做消滅罪業(yè),并非斷滅見者所說的把惡滅除。
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圓滿。
不但將來出生的家族、種姓、種類圓滿,以及容色姝妙,相好莊嚴,而且智慧也很圓滿。
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yīng)供。
一切魔以及外道都不能摧毀其道心,值得三界的眾生所供養(yǎng)。
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伏諸魔眾,
成等正覺轉(zhuǎn)*輪,普利一切諸含識。
此菩薩很快就能夠到菩提大樹王下,坐已降魔、成正覺、轉(zhuǎn)*輪、度化眾生,使諸眾生都得到利益。
若人于此普賢愿,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如果有人能夠讀誦、受持以及演說此普賢行愿,這樣的果報唯有佛才能知道,決定能夠證悟成道。
若人誦此普賢愿,我說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凈愿。
如果有人能夠發(fā)心讀誦此普賢行愿,我說他的一點點善根中的每一念都能夠讓他完成圓滿清凈的愿。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這一偈頌是總結(jié)回向。菩薩發(fā)心修行,都把所得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所以普賢菩薩說:我此所修的普賢殊勝行愿,無邊的勝福皆回向;希望沉溺在苦海中的眾生,很快地往生到極樂世界去。
經(jīng)文: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于如來前,說此普
賢廣大愿王清凈偈已,善財童子踴躍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如來贊言:"善哉!善哉!"
那個時候,普賢菩薩摩訶薩在如來前,說了此普賢廣大愿王清凈偈語之后,善財童子聽了跳躍歡呼,一切菩薩都非常歡喜。如來贊嘆:"很好!很好!"?
經(jīng)文:爾時,世尊與諸圣者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彌勒菩薩而為上首,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及余十方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剎海極微塵數(shù)諸菩薩摩訶薩眾。
此普賢行愿是屬于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的法門,其解脫自在是世間人想象不到的一種境界,這樣殊勝的法門有其不可思議之處,即一念就能夠遍三世,三世中有無量的念,每一念都可進入三世;在一粒微塵中,就可以顯現(xiàn)無量的佛剎,無量的佛剎可在一粒微塵中,如此的不可思議解脫。
當(dāng)講此法門時,在諸大菩薩中,以文殊師利菩薩為首的出家眾,有六千比丘皆是大乘行者;以彌勒菩薩而為上首的菩薩眾,有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眾;以清凈無垢的普賢菩薩為上首,皆是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以及從十方世界到此集會的菩薩眾,其數(shù)目多到猶如極微塵數(shù)。
"賢劫":我們所在的娑婆世界每一次的生成與滅壞,有所謂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其中有一次的成住壞空,一共有一千位賢人成佛,釋迦牟尼佛是賢劫的第三佛,第四佛是彌勒佛。賢劫的前一個成住壞空稱為莊嚴劫,只有三位菩薩成佛。
"一生補處菩薩":盡此一生即能補到佛位的意思。為最后身菩薩的別號,如現(xiàn)居兜率天的彌勒菩薩,就是娑婆世界的一
生補處菩薩;在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是一生補處菩薩。雖然阿彌陀佛叫做無量壽、無量光,但是也會涅槃,所有的佛最終要涅槃,所以當(dāng)阿彌陀佛涅槃之后,觀世音菩薩就在極樂世界示現(xiàn)成佛。
所謂灌頂,是印度的太子受王位時,取四海水灌太子的頭頂。
"住灌頂位":在十地菩薩也有灌頂儀式,即菩薩修到十地的果位,就有很多佛為他灌頂,證實他完成了十地菩薩的果位,然后等待因緣做一生補處菩薩。
以及其他十方一切菩薩眾,都來參加此華嚴法會,聆聽普賢菩薩宣說十大愿王。佛在講普賢行愿品的時候,并不是在人間,而是在華嚴世界。
經(jīng)文: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等而為上首,諸大聲聞。
在諸大聲聞中,以大智舍利弗、神通第一的摩訶目犍連而為上首。佛是在華嚴世界講普賢行愿品,為什么此處又有人間的舍利弗、目犍連尊者呢?那是因為,當(dāng)佛在人間說法的時候,其他地方的眾生就來這里,彼此就看到對方;當(dāng)佛在某個境界里說法,那個境界的眾生在場,其他地方的眾生也可以到場。當(dāng)佛處在大乘法會的時候,佛有一種神通的力量,能夠使這兩種境界一起出現(xiàn)。就是說,人間的人可以看到,另外世界的眾生也可以看到,大家是在一起的。此現(xiàn)象就好像我們這個地方,有人在活動,也有一些鬼在活動。我們每每說廟里最多鬼,因為每天施食給鬼神,又擺了一大堆神主牌,然而人有人的物質(zhì)活動,鬼神有鬼神的物質(zhì)活動,大家在同一個范圍里,你不知道它,它不知道你。那么,佛有神通力,在那場法會中,讓參加法會的眾生互相看到對方。曾經(jīng)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問釋迦牟尼佛:佛啊,每一佛的佛土都很清凈,為什么您的佛土那么骯臟?釋迦牟尼佛用腳登地一下,使用神通讓尊者現(xiàn)前看到佛清凈無比的凈土。就是說,舍利弗尊者現(xiàn)前同時看到佛的穢土和凈土。所以佛在開始講
一些大乘經(jīng)典的時候,就會用神通震動世界、放光等等,很多眾生本來看不到的境界,都會看到。再者,《妙法蓮華經(jīng)》上有載:當(dāng)龍女在另外一個世界成佛的時候,當(dāng)時在人間的靈鷲山法會上的聽眾也看到龍女成佛。所以,雖然此華嚴法會不在人間,然而與此法會有緣的世間人就可以看到!
《華嚴經(jīng)》不是佛在成道時說的嗎?當(dāng)時還沒有度化人間比丘,怎么會有舍利弗等大聲聞弟子呢?是的!《華嚴經(jīng)》是佛成道時說不可思議的佛境界,對象是菩薩。后來佛在舍衛(wèi)城的給孤獨園,再度開講佛的境界時,人間聽眾唯有五百大阿羅漢弟子,經(jīng)中說這五百阿羅漢:"依于如來虛空境界,離結(jié)使縛……于佛智海,深信趣入。"他們有資格聽聞此不可思議境界,其他人如聾如啞而不知道。
經(jīng)文:并諸人、天一切世主,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一切世主"是指在世間稱王,做領(lǐng)導(dǎo)的人,他有很大的福德,或是金輪王、鐵輪王,但是絕對不是小國王。什么叫做"輪王"?輪王是轉(zhuǎn)輪圣王的簡稱,為世間第一有福的人。根據(jù)佛法說,當(dāng)一個人修行功德力很大的時候,他來到人間做王,不必東征西討,其他的小國王都向他降服。為什么呢?因為他的福報很大,具有很多寶物,其中有一只任何野獸看到都會怕的象。古代兩國發(fā)生戰(zhàn)事,是騎著野獸來作戰(zhàn)的,其他的野獸看到那只象,就不用打了。除此之外,輪王還有一輛會飛的戰(zhàn)車。不但如此,金輪王的神通還能夠上到忉利天。人間的世主就是金輪王。每一層天都有它的主人,即天的世主,在忉利天的天主就是帝釋。還有天龍八部鬼神,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聽到佛講普賢行愿品,都非常高興,發(fā)愿要去修行。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涅槃”不可用語言來闡釋
- 修行凈土的人應(yīng)同念《普賢行愿品》和《彌陀經(jīng)》
- 普賢菩薩行愿品
- 普賢行愿品別行疏鈔
- 普賢行愿品講記
- 《普賢行愿品》講記 結(jié)歸
- 《普賢行愿品》講記 愿王偈頌
- 《普賢行愿品》講記 受持利益
- 《普賢行愿品》講記 第十愿王——普皆回向
- 《普賢行愿品》講記 第九愿王——恒順眾生
- 《普賢行愿品》講記 第八愿王——常隨佛學(xué)
- 《普賢行愿品》講記 第七愿王——請佛住世
- 《普賢行愿品》講記 第六愿王——請轉(zhuǎn)法輪
- 《普賢行愿品》講記 第五愿王——隨喜功德
- 《普賢行愿品》講記 第四愿王——懺悔業(yè)障
- 《普賢行愿品》講記 第三愿王——廣修供養(yǎng)
- 《普賢行愿品》講記 第二愿王——稱贊如來
- 《普賢行愿品》講記 第一愿王——禮敬諸佛
- 《普賢行愿品》講記 導(dǎo)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