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選集 十七、緣起法
十七、 緣起法
>
第466 (285) 經﹙中p8﹚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生如是念:世間難入,所謂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遷,若受生,然諸眾生生、老、死,上及所依,不如實知。我作是念: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緣故生有?即正思惟,起無間等知,有有故生有,有緣故生有。復思惟: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緣故有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有故有有,取緣故有有。又作是念:取復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緣故取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法味著、顧念、心縛,愛欲增長,彼愛有故取有;愛故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諸比丘!于意示何?譬如緣膏油及炷、燈明得燒,數(shù)增油、炷,彼燈明得久住不」?答言:「如是,世尊」!「如是諸比丘!于色取味著,顧念、心縛,增長愛緣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我時復作是念:何法無故無此老病死?何法滅故老病死滅?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無生則無老病死,生滅故則老病死滅。復作是念;何法無故無生?何法滅故生滅?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有無故生無,有滅故生滅。又復思惟:何法無故有無?何法滅故有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取無故有無,取滅故有滅。又作是念:何法無故取無?何法滅故取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所取法無常、生滅、離欲、滅盡、舍離,心不顧念,心不縛著,愛則滅;彼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諸比丘!于意云何?譬如油、炷然燈,若不增油、治炷,非彼燈明未來不生、盡、磨滅耶」?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如是諸比丘!于所取法,觀察無常、生滅、離欲、滅盡、舍離,心不顧念,心不縛著,愛則滅;愛滅則取滅,乃至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468 (287) 經﹙中p1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我復作是思惟: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我時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徑,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譬如有人游于曠野,披荒覓路,忽遇故道、古人行處,彼則隨行。漸漸前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木清凈。彼作是念:我今當往白王令知。即往白王;大王當知!我游曠野,披荒求路,忽見故道、古人行處,我即隨行。我隨行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流清凈。大王可往,居止其中。王即往彼,止住其中,豐樂安隱,人民熾盛。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徑,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yè),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我于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為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及余外道,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彼諸四眾,聞法正向!信樂知法善,梵行增廣,多所饒益,開示顯發(fā)」。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我論因說因】
佛法以因緣為立義大本以有情為中心,論到自他、心境、物我的佛法,唯一的特色,是因緣論。如『雜含』說:「我論因說因!幸蛴芯壖篱g,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卷二‧五三經)(165)。因與緣,佛陀不曾有嚴格的界說。但從相對的差別說:因約特性說,緣約力用說;因指主要的,緣指一般的。因緣可以總論,即每一法的生起,必須具備某些條件;凡是能為生起某法的條件,就稱為此法的因緣。不但是生起,就是某一法的否定──滅而不在,也不是自然的,也需要具備種種障礙或破壞的條件,這也可說是因緣。佛法所說的集──生與滅,都依于因緣。這是在說明世間是什么,為什么生起,怎樣才會滅去。從這生滅因緣的把握中,指導人去怎樣實行,達到目的。
人生現(xiàn)有的痛苦困難,要追求痛苦的原因,知道了痛苦的原因,即知道沒有此因,困苦即會消滅。但這非求得對治此困苦的方法不可,如害病求醫(yī),先要從病象而測知病因,然后再以對治病因的藥方,使病者吃下,才能痊愈。因此,學佛的有首先推究因緣的必要。知道了世間困苦的所以生,所以滅的條件,才能合理的解決他,使應生的生起,應滅的滅除。
┌─苦……………如病
有因緣世間集 ─┤
└─苦集…………如病因
┌─苦集滅………如病愈
有因緣世間滅 ─┤
└─苦滅道………如藥
無因邪因與正因人類文化的開展,本來都由于探求因緣。一切知識,無不從這察果知因中得來。不過因緣極為深細,一般每流于錯誤。在釋尊未出世前,印度就有許多外道,他們也有講因緣的。但以佛的眼光看來,他們所講的因緣,都不正確,佛法稱之為「邪因」或「非因計因」。還有一類人,找不到世間所以生滅的因果關系,就以為世間一切現(xiàn)象,都是無因的、偶然的。這種無因論,到底是不多的;多而又難得敎化的,要算非因計因的「邪因論」。佛法對于非因計因的邪因論,駁斥不遺余力,現(xiàn)略舉三種來說:
一、宿作論,也可名為定命論。他們也說由于過去的業(yè)力,感得今生的果報。但以為世間的一切,無不由生前業(yè)力招感的,對于現(xiàn)生的行為價值,也即是現(xiàn)生的因緣,完全抹煞了。若真的世間一切現(xiàn)象,都是由前生鑄定的,那就等于否定現(xiàn)生努力的價值。佛法雖也說由前生行為的好惡,影響今生的苦樂果報,但更重視現(xiàn)生的因緣力。如小孩出生后,身體是健康的,后因胡吃亂喝以致生病死亡,這能說是前生造定的嗎?如果可以說是前生造定的,那末強盜無理劫奪來的財物,也應說是前生造定的了。佛法正確的因緣論,是徹底反對這種抹煞現(xiàn)生的努力而專講命定的。佛法與宿命論的不同,就在重視現(xiàn)生努力與否。
二、尊佑論,這是將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歸結到神的意旨中。以為世間的一切,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奈何的,要上帝或梵天,才有這種力量,創(chuàng)造而安排世間的一切,對于這種尊佑論,佛法是徹底否定,毫不猶疑。因為世間的一切,有好的也有壞的,如完全出于神的意旨,即等于否定人生,這實是莫大的錯誤!不自己努力,單是在神前禱告,或是許愿,要想達到目的,必然是不可能的,佛法否認決定一切命運的主宰,人世的好壞,不是外來的,須由自己與大家來決定。以上所說的兩類思想,在佛法長期流變中,多少混雜在佛法中,我們必須認清揀別才好!
除此兩種邪因論而外,有的也談因緣,也注重自作自受,但還是錯誤的。像印度的苦行外道們,以為在現(xiàn)生中多吃些苦,未來即能得樂。其實,這苦是冤枉吃的,因為無意義的苦行,與自己所要求的目的,毫沒一點因果關系,這也是非因計因。這可見一些人表面好像是談因緣,究其實,都是邪因。
如人生病,宿作論者說:這是命中注定的。尊佑論者說:這是神的懲罰,惟有祈禱上帝。有的雖說病由身體失調所致,可以找方法來治,但又不認清病因,不了解藥性,不以正當?shù)姆椒▉磲t(yī)治,以為胡亂吃點什么,或者畫符念咒,病就會好了。佛說:一切現(xiàn)象無不是有因果性的,要求正確而必然的因果關系,不可攏統(tǒng)的講因緣。佛法所說因果,范圍非常廣泛,一切都在因果法則中。但佛法所重的,在乎思想與行為的因果律,指導人該怎樣做,怎樣才能做得好。小呢,自己得到安樂;大之,使世界都得到安樂,得到究竟的解脫。
【因緣的類別】
三重因緣佛法的主要方法,在觀察現(xiàn)象而探求他的因緣,F(xiàn)象為什么會如此,必有所以如此的原因。佛法的一切深義、大行,都是由于觀察因緣(緣起)而發(fā)見的。根據(jù)佛陀的示導,悉心參究,于是因緣的意義,或淺或深的明白出來。這可以分別為三層:
一、果從因生:現(xiàn)實存在的事物,決不會自己如此,必須從因而生,對因名果。在一定的條件和合下,才有「法」的生起,這是佛法的基本觀念,也就依此對治無因或邪因論。如見一果樹,即知必由種子、肥料、水分、溫度等種種關系,此樹才能長成開花結果,決不是從空而生,也不是從別的草木金石生。不從無因生,不從邪因生,這即是因緣生。因緣是很復雜的,其中有主要的,或次要的,必需由種種因緣和合,才能產生某一現(xiàn)象。佛法依此因緣論的立場,所以偶然而有的無因論,不能成立。
二、事待理成:這比上一層要深刻些,F(xiàn)實的一切事象,固然是因果,但在因果里,有他更深刻普遍的理性。為什么從某因必生出某果?這必有某某必然生某的理則。世間的一切,都循著這必然的理則而成立,這是屬于哲學的。佛法不稱此必然的理則為理性,名之為「法」。經中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雜含卷一二‧二九六經)[477] 。這本然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則,為因果現(xiàn)象所不可違反的。舉一明白的例子,「生緣死」,這有生必然有死,即是本然的、必然的、普遍的原理。若無此必然的理則,那末這人死,那人或者可以不死;前人死,后人或可不死;未來事即無法確定其必然如此,即不能建立必然的因果關系。一切因果事象的所以必然如此,都有他的必然性,可說一切事象都是依照這必然的理則而生滅、成壞。這必然的理則,是事象所依以成立的,也即是因緣。
三、有依空立:這更深刻了。果從因生的事象,及事待理成的必然理則,都是存在的,即是「有」的。凡是存在的,必須依空而立。這是說:不管是存在的事物也好,理則也好,都必依否定實在性的本性而成立。這等于說:如不是非存在的,即不能成為存在的。試作淺顯的譬喻:如造一間房子,房子即是存在的。但房子的存在,要從種種的──木、石、瓦、匠人等因緣合成,這是果從因生。房子有成為房子的基本原則,如違反這房屋的原則,即不能成為房子,這就是事待理成。房子必依空間而建立,如此處已有房子,那就不能在同一空間再建一所房子,這譬如有依空立。又如凡是有的,起初必是沒有的,所以能從眾緣和合而現(xiàn)起為有;有了,終究也必歸于無。房子在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的過程中,就可見當房子存在時,也僅是和合相續(xù)的假在,當下即不離存在的否定──空。如離卻非存在,房子有他的真實自體,那就不會從因緣生,不會有這從無而有,已有還無的現(xiàn)象。這樣,從因果現(xiàn)象,一步步的向深處觀察,就發(fā)見這最徹底,最究竟的因緣論。
二大理則佛法的因緣論,雖有此三層,而主要的是事待理成,依此而成為事實,依此而顯示真性。如上面說到的「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即表示了兩方面,說明世間集的因緣,佛法名之為「緣起支性」;說明世間滅的因緣,名之為「圣道支性」。
經中每以「法性、法住、法界安住」,形容緣起支性,緣起支性即十二有支,主要為說明世間雜染因果相生的法則。
圣道支性即是八正道,要想得到超越世間雜染的清凈法,必需修圣道為因緣,才能實現(xiàn)。經中曾以「古仙人道」(雜含卷一二‧二八七經)(468)說此圣道,即可見要到達清凈解脫,不論是過去或未來,大乘或小乘,此八正道是必經之路,必須依此軌則去實行。
這兩大理則,都是因緣論。緣起支性是雜染的,世間的。圣道支性是清凈的、出世間的;因緣即總括了佛法的一切。有情的現(xiàn)實界,即雜染的。這雜染的因緣理則,經中特別稱之為緣起(釋尊所說的緣起,是不通于清凈的)法。依此理則,當然生起的是雜染的、世間的、苦迫的因果。清凈的因緣──圣道支性,依此理則,當然生起的是清凈的、出世的、安樂的因果。佛法不是泛談因果,是要在現(xiàn)實的雜染事象中,把握因果的必然性。這必然理則,佛也不能使他改變,成佛也只是悟到這必然理則,依著清凈的必然的因緣法去實行完成。
所以佛說此兩大理則,即對于現(xiàn)實人間以及向上凈化,提供了一種必然的理則,使人心能有所著落,依著去實踐,舍染從凈。如學者能確認此必然理則,即是得「法住智」;進一步的實證,即是經中所說的「見法涅槃」了。
【緣起法】
緣起的定義因緣有雜染的,清凈的,雜染的因緣,即緣起法,緣起法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說明依待而存在的法則.。他的內容, 是「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總結的說,即「純大苦聚集」,這是經中處處說到的。在中觀、瑜伽學中,緣起法──或依他起法,通于染凈,成為佛法中異常重要的理論,所以這值得特別留心!
緣起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簡單的,可解說為「緣此故彼起」。任何事物的存在──有與生起,必有原因!复恕古c「彼」,泛指因果二法。表明因果間的關系,用一「故」字。彼的所以如彼,就因為此,彼此間有著必然的「此故彼」的關系,即成為因果系。
在這「此故彼」的定義中,沒有一些絕對的東西,一切要在相對的關系下才能存在,這是佛陀觀察宇宙人生所得的結論。也就因此,悟得這一切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神造的。佛陀的緣起觀,非常深廣,所以佛說:「此甚深處,所謂緣起」(雜含卷一二.二九三經)。
佛陀先觀察宇宙人生的事實,進一步,再作理性的思辨與直觀的體悟,徹底的通達此緣起法。緣起法不僅是因果事象,主要在發(fā)見因果間的必然性,也就是悟得因果的必然秩序。這緣起法,佛說他是「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這是本來如此的真相。能徹了這緣起法,即對因果間的必然性,確實印定,無論什么邪說,也不能動搖了。
緣起的內容有情的生死流轉,即在這樣──十二支的發(fā)展過程中推移。這十二支,可以約為三節(jié);
一、愛、取、有、生、老死五支,側重于「逐物流轉」的緣起觀。有情都要「老死」,老死是由生而來的,生起了即不能不死;所以生不足喜,死也不足憂?梢娤腴L生不死或永生不滅,是永遠不可能的。有情為什么會生起呢?即由于「有」。有指過去業(yè)力所規(guī)定的存在體,三有或者五有。既有業(yè)感存在體,即不能不生起,如種子得到水、土、溫度等緣力,即不能不萌芽一樣。何以會有?這原因是「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取是攝持追求的,由內心執(zhí)取自我,所以在家人執(zhí)取五欲,出家者又執(zhí)取種種錯誤的見解,與毫無意義的戒禁。人類的所以執(zhí)取趨求,又由于「愛」。這即是有情的特性,染著自體與境界,染著過去與未來。因為愛染一切,所以執(zhí)取趨求,所以引起業(yè)果,不得不生,不得不死了。從愛到老死的五支,說明了苦與集的主要意義。
二、識、名色、六處、觸、受五支,是在逐物流轉的緣起觀中,進求他的因緣,達到「觸境系心」的緣起。有情的染愛,不是無因的,由于苦、樂、憂、喜等情緒的領「受」,所以引發(fā)染愛。染愛不但是愛著喜樂的,凡是感情掀動而不得不愛,不得不瞋,戀著而難以放下的一切都是。論到情緒的領受,即知由于(六)根的取境、發(fā)識,因三者和合而起的識「觸」。沒有觸,反應對象而起的領受,也即不生。這十二支中的觸,專指與無明相應的觸。這樣,即是不能沒有「六處」的、六處即有情自體,這又從「名色」而有。名色是嬰胎初凝,還沒有完成眼等六根的階段。這名色要有「識」的執(zhí)持,才能不壞而增長;此識也要依托名色,才能發(fā)生作用。所以不但識緣名色,名色也緣識,到達色心交感,相依互存的緣起。如『雜含』 (卷一二.二八八經)(469)說:「譬如三蘆,立于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三、從識到受,說明現(xiàn)實身心的活動過程,不是說明生死流轉的根源。所以進一步說:無明緣行,行緣識。這一期生命中的情識──「有識之身」,即有識的有情的發(fā)展,即是生。所以識依于行的「行」,即是愛俱思所引發(fā)的身行、語行、意行,也等于愛取所起的有!笩o明」也等于無明觸相應的愛等煩惱。由于無明的蒙昧,愛的染著,生死識身即不斷的相續(xù),不斷的流轉于生死苦海。苦因、苦果,一切在沒奈何的苦迫中,成為「純大苦聚」,這即是有情的一切。
【緣起的流轉與還滅】
緣起的流轉緣起而成的生死相續(xù),佛曾說了「緣起」與「緣生」。佛說緣起與緣生時,都即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等。這二者的差別,向來成為難題。緣起與緣生的內容相同,為什么說為二名?這二者的意思,是多少不同的。緣起是動詞;緣生是被動詞的過去格,即被生而已生的。所以緣起可解說為「為緣能起」;緣生可解說為「緣所已生」。這二者顯有因果關系,但不單是事象的因果,佛說緣起時,加了「此法常住、法住法界」的形容詞,所以緣起是因果的必然理則,緣生是因果中的具體事象。現(xiàn)實所知的一切,是緣生法;這緣生法中所有必然的因果理則,才是緣起法。緣起與緣生,即理與事。緣生說明了果從因生;對緣生而說緣起,說明緣生事相所以因果相生,秩然不亂的必然理則,緣生即依于緣起而成。
從緣起而緣生,約流轉門說,有兩個重要的意思,不可不知。
一、無明緣行到生緣老死,好像有時間前后的,但這不是直線的前后,螺旋式的前后,是如環(huán)無端的前后。
經中說此十二支,主要即說明惑、業(yè)、苦三:惑是煩惱,業(yè)是身口意三業(yè)。由惑業(yè)而引生苦果,依苦果而又起煩惱,又造業(yè),又要招感苦果,惑業(yè)苦三者是這樣的流轉無端,故說生死是無始的,有情一直在這惑、業(yè)、苦的軌道上走。
人世間的相續(xù)流轉,有前后的因果相生,卻又找不到始終。像時鐘一樣,一點鐘,二點鐘,明明有前后性,而從一到十二,十二又到一,也不知從何處開始。佛在這環(huán)形的因果相續(xù)中,悟到了因果間的回環(huán)性,所以說生死無始。故因與果,是前后必然而又無始終的。如十二支作直線式的理解,那因更有因,果還有果,非尋出始終不可。佛說「生死無始」,掃盡了創(chuàng)造的神話,一元進化等謬說。
二、緣起而有的緣生,佛法是在彼此關涉的和合中,前后相續(xù)的演變中去體會。這是組織的、流動的因果觀。這和合相續(xù)中的因果必然程序,與一般所說的──從豆生豆、從瓜生瓜的因果不同,佛沒有說無明緣生無明,而說無明為緣行。如人的構造是很復雜的:生理方面,有眼、耳等的差別;心理方面,有貪、瞋、癡等。人是眾緣和合成的,在這和合的相續(xù)中,觀察前后因果的必然關系,所以說為十二支。如由父精母血的和合而起情識的活動;由識能執(zhí)取名色;名色能漸漸生長,發(fā)展到六處完成;有了六處,就有六觸,不過在胎中的觸相還不大明顯,等到出生與外界的五塵相觸,這才有顯著的識觸。因此,古人傳說緣起因果,是「約位」說的,這就是在和合相續(xù)的一一階段上說。這等于現(xiàn)代的社會學者,把幾千年歷史的演變,劃成若干時代,然而工業(yè)時代,也還是有種莊稼的;同樣的,農業(yè)社會,也不能說沒有漁獵生活。緣起十二支也是這樣,名色階段也有識,六處中也有名色,每一階段都可以有(不一定有)其他的。不過從一一階段的重心、特色不同,分作多少階段。這不過依人生和合相續(xù)發(fā)展中──佛法本來是依人而立的去說明不同的階段吧了。知道了這一點,佛法的因果觀,才會契合于組織的、流動的,即無常、無我的;否則容易流為庸俗的自性因果。
緣起的還滅探究諸法的原因,發(fā)見緣起的彼此依待性,前后程序的必然性。從推因知果,達到因有果有,因生果生的必然關系。
但佛法求知人世間的苦痛原因,是為了設法消除它。所以流轉門說,乙的存在,由于甲的存在;現(xiàn)在還滅門中反轉來說,沒有甲也就沒有乙。這如經上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所謂無明滅即行滅,……純大苦聚滅」」。這還滅的原理,還是緣起的,即「無此故彼不起」。
所以緣起論的相生邊,說明了生死流轉的現(xiàn)象;還滅邊,即開示了涅槃的真相。涅槃成立于生死苦迫的取消,是從因果現(xiàn)實而顯示出來。這與一般宗敎的理想界,光靠信仰與想象,不能給以事理的說明,實大有天淵之別!
依緣起而現(xiàn)起緣生的事相,同時又依緣起顯示涅槃。涅槃,即諸法的真性,也即是法性。經中曾綜合這二者,說有為法與無為法。依『阿含』的定義說:有為法是有生有滅的流轉法;此流轉法的寂滅,不生不住不滅,名無為法。所以無為是離愛欲,離雜染,達到寂然不動的境地,即佛弟子所趨向的涅槃。這不生不滅的涅槃,成立于緣起法上。如海水起波浪一樣,水本性是平靜的,它所以不斷的后浪推前浪,是由于風的鼓動;如風停息了,海水就會歸于平靜。這浪浪的相續(xù)不息,如流轉法;風息浪靜,如寂滅性的涅槃。因為緣起的有為生滅法,本是從眾多的關系而生起的。既從因緣關系的和合而生起,他決不會永久如此的。如除息眾多的因緣,如無明、愛等,不就能顯出一切寂滅性嗎!所以涅槃的安立,即依于緣起。這在大乘經中,稱為諸法畢竟空。諸法終歸于空,『阿含經』說為終歸于滅。歸空與歸滅,是沒有什么不同的。如波浪的相續(xù)不滅,并非浪性的不滅,一一浪是本來會滅的。如動亂的因緣離去,波浪即平靜而恢復了水的本性。浪的趨于平靜,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所以佛依緣起說涅槃,也是理所當然的。涅槃為學佛者的目的,即雜染法徹底解脫的出離境界,為一般人所不易理解的。佛法的涅槃,不是什么形而上的、神秘的,是依于經驗的;從經驗出發(fā),經理性的思辨而可以直覺體驗的。這立論于緣起的涅槃觀,必須深刻而徹底的體會,切不可離開現(xiàn)實,專從想象中去摹擬他!
>
第469(288)經﹙中p14﹚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阇崛山。爾時、尊者舍利弗,晡時從禪覺,詣尊者摩訶拘絺羅,共相問訊慶慰已,于一面坐。語尊者摩訶拘絺羅:「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言:「仁者且問,知者當答」。尊者舍利弗問尊者摩訶拘絺羅:「云何尊者摩訶拘絺羅!有老不」?答言:「有,尊者舍利弗」!復問:「有死不」?答言;「有」。復問:「云何老死自作耶?為他作耶?為自他作耶?為非自非他無因作耶」?答言:「尊者舍利弗!老死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亦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生緣故有老死」!溉缡巧S小。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為自作?為他作?為自他作?為非自他無因作」?答言:「尊者舍利弗!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生」。復問:「彼識為自作?為他作?為自他作?為非自非他無因作」?答言:「尊者舍利弗!彼識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識緣名色生」。尊者舍利弗復問尊者摩訶拘絺羅:「先言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生,而今復言名色緣識,此義云何」?尊者摩訶拘絺羅答言:「今當說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蘆,立于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尊者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尊者摩訶拘絺羅!世尊聲聞中,智慧、明達,善調、無畏,見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證者,謂尊者摩訶拘絺羅,乃有如是甚深義辯,種種難問,皆悉能答!如無價寶珠,世所頂戴,我今頂戴尊者摩訶拘絺羅,亦復如是。我今于汝所,快得善利,諸余梵行數(shù)詣其所,亦得善利,以彼尊者善說法故。我今以此尊者摩訶拘絺羅所說法故,當以三十種贊嘆、稱揚、隨喜。尊者摩訶拘絺羅,說老死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說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若比丘于老死,厭患,離欲,滅盡向,是名法師;乃至識,厭患,離欲,滅盡向,是名法師。若比丘于老死,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法師;乃至識,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法師」。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言:「善哉!善哉!于世尊聲聞中,智慧、明達,善調、無畏,見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證者,謂尊者舍利弗,能作如是種種甚深正智之問!猶如世間無價寶珠,人皆頂戴,汝今如是,普為一切諸梵行者之所頂戴,恭敬、奉事。我于今日,快得善利,得與尊者共論妙義」。時二正士更相隨喜,各還所住。
第471 (290) 經﹙中p17﹚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于四大色身,生厭,離欲,背舍,但非識。所以者何?四大色身現(xiàn)有增、減,有取、有舍;若心、若意、若識,彼愚癡無間凡夫,不能于識生厭,離欲,背舍,長夜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癡無聞凡夫,不能于彼生厭,離欲,背舍。愚癡無聞凡夫,寧于四大色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識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少過;彼心、意、識,日夜、時克,須臾不停,種種轉變,異生異滅。譬如彌猴游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技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種種變易,異生異滅。多聞圣弟子,于諸緣起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彼樂觸滅,樂因緣生樂受亦滅,止、清涼、息、沒。如樂受,苦觸……。喜觸……。憂觸……。舍觸因緣生舍受,舍受覺時如實知舍受覺,彼舍觸滅,舍觸因緣生舍受亦滅,止、清涼、息、沒。譬如兩木相磨,和合生火,若兩木離散,火亦隨滅。如是諸受緣觸集,觸生,觸集,若彼彼觸集故,彼彼受亦集,彼彼觸集滅故,彼彼受集亦滅,止、清涼、息、沒。多聞圣弟子如是觀者,于色解脫,于受、想、行、識解脫,于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解脫,我說彼于苦得解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474 (293) 經﹙中p25﹚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異比丘:「我已度疑,離于猶豫,拔邪見刺,不復退轉。心無所著故,何處有我?為彼比丘說法,為彼比丘說賢圣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所謂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如是說法,而彼比丘猶有疑惑、猶豫。先不得得想,不獲獲想,不證證想;今聞法已,心生憂苦、悔恨、朦沒、障礙。所以者何?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因集故苦集,因滅故苦滅,斷諸徑路,滅于相續(xù),相續(xù)滅,是名苦邊。比丘!彼何所滅?謂有余苦。彼若滅、止、清涼、息、沒,所謂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滅、涅槃」。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479 (298) 經﹙中p38﹚……(十二支緣起)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緣起法,法說、義說。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緣起法法說?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緣起法法說。云何義說?謂緣無明行者,彼云何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后際,不知前后際;不知于內,不知于外,不知內外,不知業(yè),不知報,不知業(yè)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凈,分別緣起,皆悉不知。于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于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暗、無明、大冥,是名無明。緣無明行者,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緣行識者,云何為識?謂六識身: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緣識名色者,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此色及前所說名,是為名色。緣名色六入處者,云何為六入處?謂六內入處: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緣六入處觸者,云何為觸?謂六觸身: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緣觸受者,云何為受?謂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緣受愛者,彼云何為愛?謂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緣愛取者,云何為取?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取。緣取有者,云何為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緣有生者,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身種類,一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陰、得界、得入處、得命根,是名為生。緣生老死者,云何為老?若發(fā)白、露頂、皮緩、根熟、支弱、背僂、垂頭、呻吟、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身體黧黑,四體斑駁,暗鈍垂熟,造行艱難,羸劣,是名為老。云何為死?彼彼眾生,彼彼種類沒、遷、移,身壞,壽盡、火離、命滅,舍陰時到,是名為死。此死及前說老,是名老死。是名緣起義說」。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480 (299) 經﹙中p40﹚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謂緣起法,為世尊作,為余人作耶」?佛告比丘:「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fā)、顯示: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已,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481 (300) 經﹙中p40﹚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時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慶慰,慶慰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瞿曇!為自作自覺耶」?佛告婆羅門:「我說(此是無記),自作自覺此是無記」!冈坪析臅!他作他覺耶」?佛告婆羅門:「他作他覺,此是無記」。婆羅門白佛:「云何我問自作自覺說言無記,他作他覺說言無記,此義云何」?佛告婆羅門:「自作自覺,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于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已,彼婆羅門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第482 (301) 經﹙中p4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那梨聚落深林中待賓舍。爾時、尊者掠陀迦旃延,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正見,云何正見?云何世尊施設正見」?佛告掠陀迦旃延:「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若無此取者,心境系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苦生而生,苦滅而滅;于彼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所以者何?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名離于二邊,說于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已,尊者掠陀迦旃延聞佛所說,不起諸漏,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本段請自行參閱]
>
【涅槃為歸宿之緣起空】
蘊、處法門雖也說到涅槃,但緣起法門特別以說明涅槃為目的。緣起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必然要歸結到:「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寂滅涅槃;不像蘊、處法門的可說可不說。論到空義,如『雜阿含』第二九三經(474)說:
「為彼比丘說賢圣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
一二五八經(13351)也有同樣的文句。緣起法叫空相應緣起法,可見緣起法門與空義最相順,即以緣起可以直接明白的顯示空義,不像處法門等的用譬喻來說。
阿含經中,緣起雖不必都說十二支,但十二支是意義比較完備的。五蘊與六處,都攝在這十二支緣起中。如五蘊,依現(xiàn)實的痛苦為對象,說明其無常、無我以達涅槃。經說苦諦(四諦之一)時,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之七苦,總結則謂:「略說五陰熾盛苦」。一切痛苦根本,就在五蘊中;所以蘊法門處處特別強調無常故苦,以勸發(fā)厭離。
十二緣起支中的「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不就是這「五陰熾盛苦」的說明嗎?有支之前有愛、取二支,這是惑、業(yè),是集諦,是追尋有、生、老死等痛苦的來源而發(fā)現(xiàn)的,它是引發(fā)五蘊的原動力。所以經中的五支緣起(苦集二諦亦然),就是以這五蘊為中心而闡發(fā)的。
處法門,依現(xiàn)實生命自體,從根境相關而生識,進明心識活動的過程──觸、受、想、思。十二支緣起的六入、觸、受三支,就是這六處法門。這以前有識與名色二支,是說六處活動的對象與結果。經中雖也有從生理發(fā)展過程上說明:由入胎「識」而有心物和合的「名色」,而生長六根,把六處限在某一階段上。但從認識論來說明,以六處為生命中心,緣名色支為對象而生起認識主體的識支,三和合而觸支,觸俱生受支,如是而愛支、取支、有支,觸境系心,奔流生死而不止。這十支緣起,不正和六處法門所說的意義一樣嗎?
五蘊、六處,都是緣起的一分,綜合而貫通之,加上無明與行,在生命流變過程上,作一種更圓滿的說明與體認,就是緣起法門。
這不過說明緣起是什么,若要了解以涅槃為歸宿的緣起空性,則必須指出:「無明緣行、行緣識……無明滅識滅……」,這十二支,是因果事實,雖是眾生生死流轉的必然次第,但緣起最重要的原則,還在上面四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惯@指出生死與還滅的根本理則,是緣起之所以為緣起的根本義;那「無明緣行」等,只是依這根本理則的一一緣起法的具體事實。
>
佛法的根本原理是緣起法。有人問佛說些什么法?佛答:「我說緣起」。緣起是什么?在各家各派之間,有著不同的解說。我以根本佛敎的立場,綜合各家所說的共通點而觀察之,可以說:緣起是一種理則。它不就是因果,而是依一一因果事實所顯示的原理。
如「生緣老死」,凡生必死,是一切法的必然原理。何時死,如何死,雖視生活條件而決定。壽夭有異,死的原因與狀態(tài)有異,但生者必死的軌則,是無論如何不會動搖的。從一一生命的因果事實去顯示這理則,而一一生命的存在與變動,都不能違反它,它是必然性而又普遍性的原理,所以釋尊以「法性、法住、法界住」來稱嘆它。
釋尊的證悟這理則,是在現(xiàn)實人生的具體因果事實上,以智慧光透視徹了,而認識其內在深刻的公理通則。這所得的,固然是抽象的理則,但卻不是架空想象的;它不就是具體事實,卻又不離具體事實而存在,有它的客觀性,所以說緣起「非我作,非余人作」。佛陀如是觀察而證悟,如是證悟而成等正覺,也依所覺而開示敎授弟子。
他說明緣起有兩種傾向:一、依緣起而說明緣生;緣起是因果事實所顯的必然理則,一切皆不能違反的定律。緣生是依這理則而生滅的事實因果法──緣所生法。『雜阿含』二九六經 [477] 所說的,就是這意思。西北的婆沙、瑜伽學者們,說緣起是因,緣生是果,雖也是一種說法,但忽略了緣起的必然理則性,未必是佛說緣起的本意吧!二、依緣起開顯寂滅,也就是依有為以開顯無為。由緣起而緣生,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流轉界,是有為法;由緣起而寂滅,是「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還滅界,是無為法。寂滅無為,就是在依緣起的生滅有為法上開示顯現(xiàn)的。如『雜阿含』二九三經(474)云:「為彼比丘說賢圣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所謂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松跎钐;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
佛法,不出生滅的現(xiàn)象界與寂滅的涅槃界。這二者的連系,就是中道緣起法。緣起與空義相應,擊破了一一法的常恒不變性與獨存自在性。既在一一因果法上,顯示其「因集故苦集」為流轉界的規(guī)則,又顯示其「因滅故苦滅」為還滅界的規(guī)則。
但要問:因集故苦集,此因集,何以必能集此苦果?無常無我云何能集起而非即無?因滅故苦滅,生死苦云何可滅?滅──涅槃云何而非斷滅?對這一切問題,確能夠從現(xiàn)象推理成立而予圓滿解答的,只有緣起法,F(xiàn)在拿三條定律來說明:
一、流轉律:「此有故彼有」,由有此因,故有彼果,本是常人共喻的因果事理。但佛陀卻能在這平凡的事理上,發(fā)現(xiàn)一種真理:凡是存在,都不能離開因緣關系而單獨存在。如此存在而不如彼存在者,必有其原因與助緣,F(xiàn)實世界之所以忽此忽彼,忽有忽無,有千差萬別的變化不同,都是由于它的因有所不同。所以佛說:要改造現(xiàn)實,必須從因上著手。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緣起法的根本律,是現(xiàn)象界的必然定律,也是流轉法的普遍理則。
二、還滅律:此生故彼生,因有故果有;反轉來:此滅故彼滅,因無故果無。針對著有、生,從因上著手截斷它,就歸于滅無了。但滅,并不簡單,還是要用另一種相克的因來對治它,所以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滅世間」。因此,還滅也是緣起,它也是本緣起理則而成立的,不過特別轉過一個方向,對流轉的生滅,給予一種否定。表面看,這好像是矛盾,其實,凡物之存在,本性就包含有矛盾在;在「此生故彼生」的時候,早就矛盾的注定了「此滅故彼滅」的命運。這是事物本來的真理,佛陀并非創(chuàng)新,只是把它揭示出來,安立為緣起的第二律吧了。緣起簡單的定義是「此故彼」,流轉之生、有,是「緣此故彼起」;現(xiàn)在還滅的無、滅,是「不緣此故彼不起」,并不違反「此故彼」的定義。所以「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還滅,也是緣起理則的定律。
三、中道空寂律:「此滅故彼滅」的滅,是涅槃之滅。涅槃之滅,是「純大苦聚滅」,是有為遷變法之否定。涅槃本身,是無為的不生不滅。只因無法顯示,所以烘云托月,從生死有為方面的否定來顯示它。如像大海的水相,在波浪澎湃中,沒有辦法了解它的靜止,就用反面否定的方法,從潮浪的退沒去決定顯示相平靜的可能。
涅槃也如是,從生命流變的否定面給予說明。常人不解此義,或以為涅槃是滅無而可怖的;這因為眾生有著無始來的我見在作祟,反面的否定,使它們無法接受。
那么,要遣離眾生執(zhí)涅槃為斷滅的恐怖,必須另設方便,用中道的空寂律來顯示。從緣起的因果生滅,認取其當體如幻如化起滅無實,本來就是空寂,自性就是涅槃。
『詵陀迦旃延經』正是開示此義。『雜阿含』第二六二經(45)說得最明顯。事情是這樣的:佛陀入滅后,闡陀(即車匿)比丘還沒有證得圣果,他向諸大圣者去求敎授,說道:「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顾陌Y結,在以為諸行是有實的(法有我無),涅槃之滅是另一實事。他把有為與無為打脫為兩節(jié),所以僅能承認有為法的無常無我,涅槃的寂滅;而聽說一切法空、涅槃寂滅,就不能愜意。他懷著這樣的一個問題,到處求敎授。諸圣者的開示,把無常、無我、涅槃等照樣說一遍,他始終無法接受。
后來,找到阿難尊者,阿難便舉出『化迦旃延經』對他說道:「我親從佛聞敎摩訶迦旃延言:世間顛倒依于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于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于二邊,說于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龟U陀比丘的誤解,必須使他了解諸行非實、涅槃非斷滅才行;這中道的緣起法,是最正確而應機的敎授了。
試問:為什么如實正觀世間集可離無見而不起有見呢?正觀世間滅可離有見而不墮于斷見呢?因為中道的緣起法,說明了緣起之有,因果相生,是如幻無自性之生與有,所以可離無因無果的無見,卻不會執(zhí)著實有。緣起本性就是空寂的,緣散歸滅,只是還它一個本來如是的本性,不是先有一個真實的我真實的法被毀滅了;見世間滅是本性如此的,這就可以離有見而不墮于斷滅了。
這是說:要遣除眾生怖畏諸行空寂,以涅槃為斷滅的執(zhí)著,不僅在知其為無常生滅,知其為有法無我,必須要從生滅之法、無我之法,直接體見其如幻不實,深入一切空寂,而顯示涅槃本性無生。
『雜阿含』的九二六經(13266),佛對迦旃延說入真實(勝義)禪,不要依一切想,以見一切法自性空寂。其別譯經文(第一五一經)說:「比丘深修禪定,觀彼大地悉皆虛偽,都不見有真實地想;水、火、風種及四無色(四無色界),此世他世、日月星辰、識知見聞、推求覺觀心意境界,及以于彼智不及處,亦復如是皆悉虛偽。無有實法,但有假號,因緣和合有種種名;觀斯空寂,不見有法及以非法!乖谝磺猩鷾缬袨榉ㄉ,觀察其當體悉皆虛偽、空寂,無有實法,一切只是假名安立;如是遣離有無二邊見,而證入解脫涅槃。
說到涅槃,大家都知道有兩種:無余依涅槃,固然無身心可說;但有余依涅槃,阿羅漢們在生前就都證得了的。所以涅槃之滅,要在現(xiàn)實的事事物物上,一切可生可滅、可有可無的因果法上,觀察它都是由因緣決定,自身無所主宰,深入體認其當體空寂;空寂,就是涅槃。這是在緣起的流轉還滅中,見到依此不離此故彼性空,性空故假名,可稱為中道空寂律。這是諸法的實相,佛敎的心髓。
現(xiàn)在再從緣起的空相應上顯示其歸宿涅槃。緣起法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當然也可以表現(xiàn)無常義;不過就其歸宿說,是開示本性空寂,重在涅槃。悟緣起法的作用,主要在離我見──顯會無我。一切偏邪僻見,都是以我見為主而引起的;在緣起中,顯示一切唯是如幻的緣起,我性本空,所以我性不可立──無我。
>
第483 (302) 經﹙中p42﹚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缽,出耆阇崛山,入王舍城乞食。時有阿支羅迦葉,為營小事出王舍城,向耆阇崛山,遙見世尊。見已,詣佛所,白佛言:「瞿曇!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佛告迦葉:「今非論時,我今入城,乞食來還,則是其時,當為汝說」。第二,亦如是說。第三,復問瞿曇:「何為我作留難!瞿曇!云何有異!我今欲有所問,為我解說」!佛告阿支羅迦葉:「隨汝所問」。阿支羅迦葉白佛言:「云何瞿曇!苦自作耶」?佛告迦葉:「苦自作者,此是無記」。迦葉復問:「云何瞿曇!苦他作耶」?佛告迦葉;「苦他作者,此亦無記」。迦葉復問:「苦自他作耶」?佛告迦葉:「苦自他作,此亦無記」。迦葉復問:「云何瞿曇!苦非自非他,無因作耶」?佛告迦葉:「苦非自非他無因作者,此亦無記」。迦葉復問;「云何瞿曇!所問苦自作耶,答言無記?他作耶,自他作耶,非自非他無因作耶,答言無記?今無此苦耶」?佛告迦葉:「非無此苦,然有此苦」。迦葉白佛言:「善哉!瞿曇說有此苦,為我說法,令我知苦、見苦」。佛告迦葉;「若受即自受者,我應說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則他作;若受自受他受復與苦者,如是者自他作(若自他作苦),我亦不說;若不因自他無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說。離此諸邊,說其中道。如來說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已,阿支羅迦葉遠塵、離垢,得法眼凈。時阿支羅迦葉,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度,于正法律心得無畏。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壽作優(yōu)婆塞,證知我」!阿支羅迦葉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時阿支羅迦葉,辭世尊去不久,為護犢牸牛所觸殺。于命終時,諸根清凈,顏色鮮白。爾時、世尊入城乞食,時有眾多比丘,亦入王舍城乞食。聞有傳說:阿支羅迦葉從世尊聞法,辭去不久,為牛所觸殺;于命終時,諸根清凈,顏色鮮白。諸比丘乞食已,還出,舉衣 缽,洗足(已),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眾多比丘入城乞食。聞阿支羅迦葉,從世尊聞法律,辭去不久,為護犢牸所觸殺;于命終時,諸根清凈,顏色鮮白。世尊!彼生何趣?何處受生?彼何所得」?佛告諸比丘:「彼已見法,知法,次法,不受于法,已般涅槃,汝等當往供養(yǎng)其身」。爾時、世尊為阿支羅迦葉授第一記。
第485 (343 )經﹙中p45﹚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浮彌比丘,住耆阇崛山。時有眾多外道出家,詣尊者浮彌所,共相問訊慶慰,共相問訊慶慰已,退坐一面。語尊者浮彌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尊者浮彌語諸外道出家;「隨汝所問,當為汝說」。時諸外道出家問尊者浮彌:「苦樂自作耶」?尊者浮彌答言:「諸外道出家!說苦樂自作者,世尊說言:此是無記」。復問:「苦樂他作耶」?答言:「苦樂他作者,世尊說言:此是無記」。復問;「苦樂自他作耶」?答言:「苦樂自他作者,世尊說言:此是無記」。復問:「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耶」?答言:「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者,世尊說言;此是無記」。諸外道出家復問:「云何尊者浮彌!苦樂自作耶說言無記?苦樂他作耶說言無記?苦樂自他作耶說言無記?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耶說言無記?今沙門瞿曇說苦樂云何生」?尊者浮彌答言:「諸外道出家!世尊說:苦樂從緣起生」。時諸外道出家,聞尊者浮彌所說,心不歡喜,呵責而去。
爾時、尊者舍利弗,去尊者浮彌不遠,坐一樹下。爾時、尊者浮彌知諸外道出家去已,往詣尊者舍利弗所。到已,與舍利弗面相慶慰,慶慰已,以彼諸外道出家所問事,具白尊者舍利弗:「我作此答,得不謗毀世尊!如說說不?如法說不?為是隨順法、行法,得無為余因法論者來難詰呵責不」?尊者舍利弗言:「尊者浮彌!汝之所說,實如佛說,不謗如來。如說說,如法說,法行法說,不為余因論義者來難詰呵責。所以者何?世尊說苦樂從緣起生故。尊者浮彌!彼諸沙門、婆羅門所問,苦樂自作者,彼亦從因起生。言不從緣起生者,無有是處?鄻匪,自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說者,彼亦從緣起生,若言不從緣生者,無有是處。尊者浮彌!彼沙門、婆羅門所說苦樂自作者,亦緣觸生,若言不從觸生者,無有是處。苦樂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者,彼亦緣觸生,若言不緣觸生者,無有是處」。
爾時、尊者阿難去舍利弗不遠,坐一樹下。聞尊者舍利弗與尊者浮彌所論說事。聞已從座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以尊者浮彌與尊者舍利弗共論說,一一具白世尊。佛告阿難:「善哉!善哉!阿難!尊者舍利弗,有來問者,能隨時答。善哉舍利弗!有應時智故,有來問者,能隨時答。若我聲聞,有隨時問者應隨時答,如舍利弗所說。阿難!我昔時住王舍城山中仙人住處,有諸外道出家,以如是義、如是句、如是味來問于我,我為斯等,以如是義、如是句、如是味而為記說,如尊者舍利弗所說。阿難!若諸沙門、婆羅門,苦樂自作,我即往彼問言:汝實作是說,苦樂自作耶?彼答我言:如是。我即問言:汝能堅執(zhí)持此義?言是真實,余則愚者,我所不許。所以者何?我說苦樂所起異于此。彼若問我:云何瞿曇所說苦樂所起異者?我當答言:從其緣起而生苦樂。如是說苦樂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者,我亦往彼,所說如上」。阿難白佛:「如世尊所說義,我已解知:有生故有老死,非緣余,有生故有老死;乃至無明故有行,非緣余,有無明故有行。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第489 (347 )經﹙中p60﹚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若王、大臣、婆羅門、長者、居士,及余世人所共恭敬、尊重,供養(yǎng)佛及諸聲聞眾,大得利養(yǎng)──衣被、飲食、臥具、湯藥;都不恭敬、尊重,供養(yǎng)眾邪異道,衣被、飲食、臥具、湯藥。爾時、眾多異道,聚會未曾講堂,作如是論:「我等昔來,常為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余一切之所奉事恭敬,供養(yǎng)衣被、飲食、臥具、湯藥,今悉斷絕,但恭敬、供養(yǎng)沙門瞿曇、聲聞大眾,衣被、飲食、臥具、湯藥。今此眾中,誰有智慧大力,堪能密往,詣彼沙門瞿曇眾中出家,聞彼法已,來還廣說;我等當復用彼聞法,化諸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令其信樂,可得還復供養(yǎng)如前」。時有人言:「有一年少,名曰須深,聰明、黠慧,堪能密往沙門瞿曇眾中出家,聽被法已,來還宣說」。時諸外道,詣須深所而作是言:「我今日大眾聚集未曾講堂,作如是論:我等先來為諸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諸世人之所恭敬、奉事,供養(yǎng)衣被、飲食、臥具、湯藥,今悉斷絕。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諸世間,悉共奉事沙門瞿曇、聲聞大眾。我此眾中,誰有聰明、黠慧,堪能密往沙門瞿曇眾中出家學道,聞彼法已,來還宣說,化諸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令我此眾還得恭敬、尊重、供養(yǎng)。其中有言:唯有須深聰明、黠慧,堪能密往瞿曇法中,出家學道,聞彼說法,悉能受持,來還宣說。是故我等故來相請,仁者當行」!
時彼須深默然受請,詣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眾多比丘出房舍外,露地經行。爾時、須深詣眾多比丘而作是言:「諸尊!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不」?時眾多比丘,將彼須深,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此外道須深,欲求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爾時、世尊知外道須深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當度彼外道須深,令得出家」。時諸比丘,愿度須深出家,已經半月。有一比丘語須深言:「須深!當知我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時彼須深語比丘言:「尊者!云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比丘答言:「不也,須深」!復問:「云何離有覺有觀,內凈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比丘答言:「不也,須深」!復問:「云何尊者離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圣說及舍,具足第三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復問:「云何尊者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舍凈念一心,具足第四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復問:「若復寂靜、解脫,起色、無色,身作證具足住,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須深復問:「云何尊者所說不同,前后相違?云何不得禪定而復記說」?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脫也」。作是說已,眾多比丘各從座起而去。
爾時、須深知眾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諸尊者所說不同,前后相違,言不得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作是思惟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彼眾多比丘,于我面前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即問彼尊者:得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彼答我言:不也,須深!我即問言:所說不同,前后相違,言不入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彼答我言:得慧解脫。作此說已,各從座起而去。我今問世尊:云何彼所說不同,前后相違,不得正受而復說言自知作證」?佛告須深:「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于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須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于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佛告須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于我見,心善解脫」。須深白佛:「唯愿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佛告須深:「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須深!于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須深答曰:「如是,世尊!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赣袩o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須深白佛,「不也,世尊」!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于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凈。爾時、須深見法,得法,覺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心得無畏。
(須深)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我今悔過!我于正法中盜密出家,是故悔過」。佛告須深:「云何于正法中盜密出家」?須深白佛言:「世尊!有眾多外道,來詣我所,語我言:須深!當知我等先為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余世人恭敬、供養(yǎng),而今斷絕,悉共供養(yǎng)沙門瞿曇、聲聞大眾。汝今密往沙門瞿曇聲聞眾中,出家受法,得彼法已,還來宣說,我等當以彼聞法,敎化世間,令彼恭敬供養(yǎng)如初。是故世尊!我于正法律中盜密出家,今日悔過,唯愿世尊聽我悔過,以哀愍故」!佛告須深:「受汝悔過。汝當具說:我昔愚癡、不善、無智,于正法律盜密出家,今日悔過,自見罪、自知罪,于當來世律儀成就,功德增長,終不退減。所以者何?凡人有罪,自見、自知而悔過者,于當來世律儀成就,功德增長,終不退減」。佛告須深:「今當說譬,其智慧者以譬得解。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捕盜賊,縛送王所。白言:大王!此人劫盜,愿王處罪。王言:將罪人去,反縛兩手,惡聲宣令,周遍國中,然后將出城外刑罪人處,遍身四體,劖以百矛。彼典刑者,受王敎令,送彼罪人,反縛兩手,惡聲宣唱,周遍城邑,將出城外刑罪人處,遍身四體,劖以百矛。日中,王問:罪人活耶?臣白言:活。王復敕臣:復劖百矛。至日晡時,復劖百矛,彼猶不死。佛告須深:「彼王治罪,劖以三百矛,彼罪人身,寧有完處如手掌不」?須深白佛:「無也,世尊」!復問須深;「時彼罪人,劖以三百矛因緣,受苦極苦劇不」?須深白佛;「極苦,世尊!若劖以一矛,苦痛難堪,況三百矛當可堪忍」!佛告須深:「此尚可耳,若于正法律盜密出家,盜受持法,為人宣說,當受苦痛倍過于彼」。佛說是法時,外道須深漏盡意解。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456 (335) 經﹙上p414﹚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后善,善義、善味,純一滿凈,梵行清白,所謂第一義空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yè)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xù),除俗數(shù)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shù)法。俗數(shù)法者,謂此有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535 (372) 經﹙中p89﹚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yǎng)。何等為四?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時有比丘,名曰頗求那,住佛后扇佛。白佛言:「世尊!誰食此識」?佛告頗求那:「我不言有食識者,我若言有食識者,汝應作是問。我說識是食,汝應問言;何因緣故有識食?我則答言:能招未來有令相續(xù)生,有有故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頗求那復問:「為誰觸」?佛告頗求那:「我不言有觸者,我若言有觸者,汝應作是問為誰觸。汝應如是問;何因緣故生觸?我應如是答: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復問:「為誰受」?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受者,我若言有受者,汝應問為誰受。汝應問言:何因緣故有受?我應如是答:觸緣故有受,受緣愛」。復問:「世尊!為誰愛」?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愛者,我若說言有愛者,汝應作是問,為誰愛。汝應問言:何緣故有愛?我應如是答:緣受故有愛,愛緣取」。復問:「世尊!為誰取」?佛告頗求那:「我不說言有取者,我若說言有取者,汝應問言為誰取。汝應問言:何緣故有取?我應答言:愛緣故有取,取緣有」。復問:「世尊!為誰有」?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有者,我若說有有者,汝應問言為誰有。汝今應問:何緣故有有?我應答言:緣取故有有,能招當來有觸生,是名有。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謂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473 (292 )經﹙中p22﹚ (緣起之功效)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眾生所有眾苦種種差別,此諸苦何因,何集,何生,何轉?思量取因,取集,取生,取轉,若彼取滅無余,眾苦則滅。彼所乘苦滅道跡如實知,修行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取滅。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取何因,何集,何生,何轉?思量彼取愛因,愛集,愛生,愛轉,彼愛永滅無余,取亦隨滅。彼所乘取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愛滅。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則思量彼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轉?知彼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轉,彼受永滅無余,則愛滅。彼所乘愛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受滅。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轉?知彼受觸因,觸集,觸生,觸緣,彼觸永滅無余,則受滅。彼所乘觸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觸何因,何集、何生,何轉?當知彼觸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轉,彼六入處永滅無余,則觸滅。彼所乘六入處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六入處何因,何集,何生,何轉?知彼六入處名色因,名色集,名色生,名色轉,名色永滅無余,則六入處滅。彼所乘名色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名色滅。復次、比丘!思量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名色何因,何集,何生,何轉?知彼名色識因,識集,識生,識轉,彼識永滅無余,則名色滅。彼所乘識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識滅。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識何因,何集,何生,何轉?知彼識行因,行集,行生,行轉;作諸福行善識生,作諸不福不善行不善識生,作無所有行無所有識生,是為彼識行因,行集,行生,行轉,彼行永滅無余,則識滅。彼所乘行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行滅。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轉?知彼行無明因,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轉。彼福行無明緣,非福行亦無明緣,非福不福行亦無明緣,是故當知彼行無明因,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轉,彼無明永滅無余,則行滅。彼所乘無明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無明滅」。佛告比丘:「于意云何?若不樂無明而生明,復緣彼無明作福行、非福行、無所有行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多聞圣弟子,不樂無明而生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如是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說。汝亦知此,于彼彼法起,彼彼法生;彼彼法滅,彼彼法滅,止、清涼、息、沒。若多聞圣弟子,無明離欲而生明,身分齊受所覺,身分齊受所覺時如實知;若壽分齊受所覺,壽分齊受所覺時如實知;身壞時壽命欲盡,于此諸受一切所覺,滅盡無余。譬如力士取新熟瓦器,乘熱置地,須臾散壞,熱勢悉滅。如是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身分齊受所覺如實知;壽分齊受所覺如實知;身壞命終,一切受所覺悉滅無余」。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477 (296) 經﹙中p34﹚ (緣起之功效)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fā),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fā),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定,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多聞圣弟子,于此因緣法、緣生法,正智善見。不求前際,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如?不求后際,我于當來世為有,為無,云何類?何如?內不猶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為前誰?終當云何之?此眾生從何來?于此沒當何之?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系,謂說我見所系,說眾生見所系,說壽命見所系,忌諱吉慶見所系,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于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圣弟子,于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478 (297) 經﹙中p36﹚ (緣起之功效)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后善,善義、善味,純一清凈,梵行清白,所謂大空法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大空法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純大苦聚集。緣生老死者,若有問言:彼誰老死?老死屬誰?彼則答言:我即老死,今老死屬我,老死是我所,言命即是身;蜓:命異、身異。此則一義,而說有種種。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若復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于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圣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緣無明故有行,若復問言;誰是行?行屬誰?彼則答言:行則是我,行是我所,彼如是命即是身;或言命異身異。彼見命即是身者,梵行者(所)無有;或言命異身異者,梵行者亦無有。離此二邊,正向中道,賢圣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所謂緣無明行。諸比丘!若無明離欲而生明,彼誰老死,老死屬誰者,老死則斷、則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于未來世成不生法。若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彼誰生,生屬誰;乃至誰是行,行屬誰者,行則斷、則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于未來世成不生法。若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彼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大空法經」。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上一篇:雜阿含經選集 十八、斷常二見 死后有我?無我?
- 下一篇:雜阿含經選集 十五、無我
- 佛法是要鏟除欲望破除我執(zhí)
- 體方法師:修行把握關把握關鍵,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
- 修行不要怕犯錯,勇于去體會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
- 真正的法就在一切法的當下
- 正定跟四禪八定有何差異
- 修行把握關鍵,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1)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2)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3)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4)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5)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6)
- 身苦與心苦
- 雜阿含經選集 三十、安那般那
- 雜阿含經選集 十六、四食 一切有情皆以依食住
- 雜阿含經選集 六、佛云何說法、以何敎之
- 雜阿含經選集 前言
- 雜阿含經新譯
- 《中觀今論》講座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