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青蓮寺結(jié)社念佛宣言書
大覺世尊,愍諸眾生,迷背自心,輪回六道,久經(jīng)長劫,莫之能出。由是興無緣慈,運同體悲,示生世間,成等正覺,隨順機宜,廣說諸法。括舉大綱,凡有五宗。五宗維何,曰律,曰教,曰禪,曰密,曰凈。律者佛身,教者佛語,禪者佛心。佛之所以為佛,唯此三法,佛之所以度生,亦唯此三法。眾生果能依佛之律教禪以修持,則即眾生之三業(yè),轉(zhuǎn)而為諸佛之三業(yè)。三業(yè)既轉(zhuǎn),則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矣。又恐宿業(yè)障重,或不易轉(zhuǎn),則用陀羅尼三密加持之力,以熏陶之,若蜾蠃之祝螟蛉,曰似我似我,七日而變成蜾蠃矣。又恐根器或劣,未得解脫,而再一受生,難免迷失。于是特開信愿念佛,求生凈土一門,俾若圣若凡,同于現(xiàn)生,往生西方。圣則速證無上菩提,凡則永出生死系縛,以其仗佛慈力,故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也。須知律為教禪密凈之基址,若不嚴持禁戒,則教禪密凈之真益莫得,如修萬丈高樓,地基不固,則未成即壞。凈為律教禪密之歸宿,如百川萬流,悉歸大海,以凈土法門,乃十方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法門。故華嚴入法界品,善財蒙普賢加被開示,已證等覺,普賢乃令發(fā)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復(fù)以此普勸華藏海眾。而觀無量壽佛經(jīng),下品下生,乃五逆十惡,將墮阿鼻地獄之人,蒙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但數(shù)聲,即便命終,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觀此,則上自等覺菩薩,不能出于其外,下至逆惡罪人,亦可入于其中。其功德利益,出于一代時教之上。以一代時教,皆仗自力,以出生死。凈土法門,未斷惑者,仗佛慈力,即可帶業(yè)往生,已斷惑者,仗佛慈力,遂得速登上地。乃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不可以常途教道,相為并論也。以故華嚴法華等諸大乘經(jīng),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馬鳴龍樹等諸大祖師,悉皆顯闡贊導(dǎo),普勸往生。迨至大教東來,遠公大師,遂以此為宗。初與同學(xué)慧永,欲往羅浮,以為道安法師所留。永公遂先獨往,至潯陽,刺史陶范,景仰道風,乃創(chuàng)西林寺以居之,是為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年丁丑歲也。至太元九年甲申,遠公始來廬山,初居西林,以學(xué)侶浸眾,西林隘莫能容,刺史桓伊,乃為創(chuàng)寺于山東,遂號為東林。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遠公乃與緇素一百二十三人,結(jié)蓮社念佛,求生西方。命劉遺民作文勒石,以明所誓。而慧永法師,亦預(yù)其社。永公居西林,于峰頂別立茅室,時往禪思,至其室者,輒聞異香,因號香谷,則其人可思而知也。當遠公初結(jié)社時,即有一百二十三人,悉屬法門龍象,儒宗山斗,由遠公道風遐播,故皆群趨而至。若終公之世,三十余年之內(nèi),其入蓮社而修凈業(yè),蒙接引而得往生者,則多難勝數(shù)也。自后若曇鸞,智者,道綽,善導(dǎo),清涼,永明,莫不以此,自行化他。曇鸞著往生論注,妙絕古今。智者作十疑論,極陳得失,著觀經(jīng)疏,深明諦觀。道綽講凈土三經(jīng),近二百遍。善導(dǎo)疏凈土三經(jīng),力勸專修。清涼疏行愿品,發(fā)揮究竟成佛之道。永明說四料簡,直指即生了脫之法。自昔諸宗高人,無不歸心凈土,唯禪宗諸師,專務(wù)密修,殊少明闡。自永明倡導(dǎo)后,悉皆顯垂言教,切勸修持矣。故死心新禪師勸修凈土文云,彌陀甚易念,凈土甚易生。又云,參禪人最好念佛,根機或鈍,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彌陀愿力,接引往生。又云,汝若念佛,不生凈土,老僧當墮拔舌地獄。真歇了禪師凈土說云,洞下一宗,皆務(wù)密修,其故何哉。良以念佛法門,徑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器,傍引中下之機。又云,宗門大匠,已悟不空不有之法,秉志孜孜于凈業(yè)者,得非凈業(yè)見佛,尤簡易于宗門乎。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凈業(yè),同歸一源,入得此門,無量法門,悉皆證入。長蘆賾禪師,結(jié)蓮華勝會,普勸道俗,念佛往生,感普賢普慧二菩薩,夢中求入勝會,遂以二菩薩為會首。足見此法,契理契機,諸圣冥贊也。當宋太真二宗之世,省常法師,住持浙之昭慶,慕廬山遠公之道,結(jié)凈行社。而王文正公旦,首先歸依,為之倡導(dǎo),凡宰輔伯牧,學(xué)士大夫,稱弟子而入社者,有百二十余人,其沙門有數(shù)千,而士庶則不勝計焉。后有潞公文彥博者,歷仕仁英神哲四朝,出入將相五十余年,官至太師,封潞國公。平生篤信佛法,晚年向道益力,專念阿彌陀佛,晨夕行坐,未嘗少懈。與凈嚴法師,于京師結(jié)十萬人求生凈土會,一時士大夫多從其化。有頌之者曰,知君膽氣大如天,愿結(jié)西方十萬緣,不為自身求活計,大家齊上渡頭船。壽至九十二,念佛而逝。元明之際,則有中峰,天如,楚石,妙葉。或為詩歌,或為論辯,無不極闡此契理契機,徹上徹下之法。而蓮池,幽溪,蕅益,尤為切摯誠懇者。清則梵天思齊,紅螺徹悟,亦復(fù)力宏此道。其梵天勸發(fā)菩提心文,紅螺示眾法語,皆可以繼往圣,開來學(xué),驚天地,動鬼神。學(xué)者果能依而行之,其誰不俯謝娑婆,高登極樂,為彌陀之弟子,作海會之良朋乎。自后國運日衰,不暇提倡,法運亦隨之而衰,至咸同時,兵災(zāi)四起,哲人日希,庸流日多。儒者唯奉韓歐程朱辟佛之說,以為至理名言,而不知佛法包括群圣之薪傳,發(fā)明當人之心性,其妙義微言,功德利益,有非語言文字所能形容者。以故悉以毀滅佛法為志事,不肯讀誦受持,保護流通,致令佛法,一敗涂地。譬如小兒,見摩尼珠,不但不加保重,尚欲毀而棄之。至光緒末,廢除舉業(yè),大開游學(xué)之端,凡天姿高者,悉以博覽為事,所有各種學(xué)理,皆不足以饜飫其心。唯佛學(xué)幽深宏博,無妙不備,真俗互資,空有圓融,從茲群相研究,而修習焉。禮云,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今既知其旨,知其善矣,豈肯將此無上心法,讓古人獨得,而自己與一切同人,皆不得乎。是故研究會,居士林,念佛社,素餐會,各處建設(shè)。其戒殺護生,吃素念佛者,日見其多。譬如窮子,自迷家鄉(xiāng),一旦得人指示,當即直求歸路,斷不肯仍舊循乞,孤露他方也。青蓮寺由黃谷法師開山以來,固為凈土一大道場。其形勢雄偉,實為廬山第一勝地,以故千數(shù)百年,道風不墜。經(jīng)洪楊之亂,悉成劫灰,以法門式微,無人恢復(fù),竟成荒山。妙培大師,出家以來,即以凈土為宗。擬欲以即生了脫之法,普利同人,特往紅螺,熏修數(shù)年。今春游廬山,深慨遠公之道,無人振興。于世道人心,殊失裨益。至青蓮寺基,見其形勢,若蓮華然。而復(fù)前臨三疊之瀑布,后倚五老之雄峰,左右則有獅子象鼻二峰,以為護衛(wèi),殆天造地設(shè)一凈土道場。不忍永令湮沒,遂發(fā)愿恢復(fù),以宏蓮宗。乃與上海諸大居士商榷,幸得均示同心,故先建立數(shù)間殿堂,以為修持之地,至于寺之全體齊備,須待龍?zhí)?a href="/remen/ganyi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感應(yīng),非今所急。為今之急務(wù)者,開蓮社以行道耳。或謂念佛求生西方即已,何必結(jié)社。是不知世間萬事,須待眾緣相助,方得有成,況學(xué)了生脫死之無上妙法乎。易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蓋取其二澤相并,彼此互益之義。又圣人以朋友列于五倫者,蓋取其勸善規(guī)過,如二月互照,扶危保安,如兩手相援之義也。(友,古作[又/又]。又,手也,今文變又作?耳)人之常情,若無依倚,則多涉因循怠忽之弊。大眾同居,功課有定,雖欲懈怠,亦不可得。功課之外,其奮發(fā)精進者,即可攝彼懈怠者,勉力而行。人皆前進,誰甘后退,彼此相輔,其行易成。或有所疑,及有所見,有可決擇。每日暇時,請諸耆宿,略示凈宗綱要,則邪正去取,了了分明。有此諸益,故古人咸以結(jié)社為倡導(dǎo)。即身有職業(yè),不能親預(yù),但依社章修持,待開會日,或親往,或函告,明己修持之勤怠,利益之大小,亦與預(yù)修,相去不遠,以心冀社友,不敢怠荒故也。須知佛法,原不離世間法,凡諸社友,必須各各恪盡己分,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婦隨,主仁仆忠等。又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不餐葷酒,閑邪存誠,克己復(fù)禮,自利利他,以為己任。如是則基址堅正,堪受法潤,果具真信切愿,當必往生上品。世之愚人,每多不修實行,偏欲得一真修之虛名,以故設(shè)種種法,妝點粉飾,成一似是而非之相,冀人稱贊于己。其心行已污濁不堪,縱有修持,亦為此心所污,決難得其真實利益,此所謂好名而惡實,為修行第一大忌。倘具前之所當行,無后之所當忌,則于世間則為賢人,于佛法則為開士。以身率物,由家而鄉(xiāng),由鄉(xiāng)而邑,以至全國,及與天下。則禮義興而干戈永息,慈善著而災(zāi)害不生,庶天下太平,人民安樂矣。愿見者聞?wù),同皆發(fā)起倡導(dǎo),則幸甚幸甚。所有簡章,開列于后。(正.卷二)
- 上一篇:西方公據(jù)重刻序
- 下一篇: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相關(guān)閱讀
- 心凈就能往生凈土
- 念佛發(fā)光屬于魔境
- 居士是什么意思?居家修道之士
- 教人念佛則往生品位很高
- 家長應(yīng)該如何教導(dǎo)孩子?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的榜樣
- 念佛人靜坐時也必須念佛
- 念佛不能懇切的原因是什么?
- 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超出因果之外
- 如何祭祖?祭祖用素
- 念佛法門只要具足信愿持佛名號就可以仗佛慈力
- 生病時除念佛求接引外,不起一念
- 一切法門都是依仗自力
- 文殊菩薩證一真法道,超十地圣德
- 禮拜佛菩薩時心中默念或開口稱念都可以
- 念佛人要能依照凈土三經(jīng)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 每天的功課都應(yīng)當回向法界眾生
- 大丈夫除了有生活計劃,更應(yīng)該有往生計劃
- 富貴使人迷惑,有權(quán)力還不變初心的能有幾人?
- 每日功課都應(yīng)回向法界眾生
猜你喜歡
精彩推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xué)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相關(guān)名詞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