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ㄎ煨缒旮濉=绦欣砣,唯約教論。今以教理約教,行果約機,謂依教理以起行,行滿方克證果也。)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在昔之時,隨修一法,而四者皆備。即今之世,若捨凈土,則果證全無。良以去圣時遙,人根陋劣。匪仗佛力,決難解脫。夫所謂凈土法門者,以其普攝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禪宗,實諸佛徹底之悲心,示眾生本具之體性。匯三乘五性,同歸凈域。導上圣下凡,共證真常。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圣前賢,人人趣向。千經(jīng)萬論,處處指歸。自華嚴導歸之后,盡十方世界海諸大菩薩,無一不求生凈土。由祇園演說以來,凡西天東土中一切著述,末后皆結(jié)歸蓮邦;涀源蠼號|流,廬山創(chuàng)興蓮社,一倡百和,無不率從。而其大有功而顯著者,北魏則有曇鸞,鸞乃不測之人也。因事至南朝見梁武帝,后復歸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曰,鸞法師,肉身菩薩也。陳隋則有智者。唐則有道綽,踵曇鸞之教,專修凈業(yè)。一生講凈土三經(jīng),幾二百遍。綽之門出善導,以至承遠,法照,少康,大行,則蓮風普扇于中外矣。由此諸宗知識,莫不以此道密修顯化,自利利他矣。至如禪宗,若單提向上,則一法不立,佛尚無著落處,何況念佛求生凈土。此真諦之一泯一切皆泯,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顯性體也。若確論修持,則一法不廢,不作務即不食,何況念佛求生凈土。此俗諦之一立一切皆立,所謂佛事門中,不捨一法,顯性具也。必欲棄俗諦而言真諦,則非真諦也。如棄四大五蘊而覓心性,身既不存,心將安寄也。若即俗諦以明真諦,乃實真諦也。如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即四大五蘊而顯心性也。此從上諸祖密修凈土之大旨也。但未廣顯傳述,故非深體祖意,則不得而知。然于百丈立祈禱病僧,化送亡僧之規(guī),皆歸凈土。又曰,修行以念佛為穩(wěn)當。及真歇了,謂凈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務密修,以凈土見佛,尤簡易于宗門。又曰,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凈土,同歸一源。可以見其梗概矣。及至永明大師,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方顯垂言教,著書傳揚。又恐學者路頭不清,利害混亂,遂極力說出一四料簡偈。可謂提大藏之綱宗,作歧途之導師。使學者于八十字中,頓悟出生死證涅槃之要道。其救世婆心,千古未有也。其后諸宗師,皆明垂言教,偏贊此法。如長蘆賾,天衣懷,圓照本,大通本,中峰本,天如則,楚石琦,空谷隆等,諸大祖師。雖宏禪宗,偏贊凈土。至蓮池大師參笑巖大悟之后,則置彼而取此。以凈業(yè)若成,禪宗自得。喻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不須問長安。自后蕅益,截流,省庵,夢東等,諸大祖師,莫不皆然。蓋以因時制宜,法須逗機。若不如是,則眾生不能得度矣。自茲厥后,佛法漸衰。加以國家多故,則法錀幾乎停轉(zhuǎn)。雖有知識,各攻其業(yè)。以力不暇及,置此道于不問。有談及此事,聞者若將浼焉。幸有一二大心緇白,刊刻流布。令祖教不滅,使來哲得聞,實莫大之幸也。弟以闡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業(yè)洪深。故于宗教二途,概不敢妄行染指。惟于仗佛慈力,帶業(yè)往生一法,頗生信向。十余年來,悠悠虛度,毫未得益。但自西徂東,由北至南,往返萬余里,閱人多矣。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視凈土若穢物,恐其污己者,臨終多是手忙腳亂,呼爺叫娘。其有老實頭持戒念佛,縱信愿未極,瑞相不現(xiàn),皆是安然命終。其故何哉,良由心水澄清,由分別而昏動。識波奔涌,因佛號以渟凝。所以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也。伏愿和尚發(fā)菩提心,宏揚此法。倘凈土經(jīng)論,盡皆通徹,則何幸如之。若或未盡鉆研,或恐違背本宗,不敢稱性發(fā)揮,當權(quán)將宗教兩門工夫,暫時歇手。凡有闡揚凈土者,平心和氣讀之。使揚禪抑凈之心,無絲毫芥蒂。必究佛祖偏贊之所以,四眾遵違之利害。則不被門庭隔礙,而敢于一切禪教律人前,稱性發(fā)揮,無復畏憚矣。然凈土書多,最要唯十要。十要中斷疑生信,尤推或問,直指,合論,為破堅沖銳之元勛也。其外凈土圣賢錄,歷載諸菩薩祖師居士婦女,及惡人畜生往生事跡。讀之則知歷代禪教律諸四眾求生凈土,如群星之拱北,眾水之朝東。而龍舒凈土文,言淺義周,詞詳理備,為接引初機第一要書。若欲普利眾生者,此書萬不可忽也。弟昔遇善子平者言,壽不過三十八,今適滿其數(shù)?無常倏至,所以專持佛號,預待臨終。設(shè)無常果至,則后會無期。兼欲雪在家毀謗佛法之罪,故不避忌諱,略采野芹,獻于飽餐王膳大富長者座下。祈憫而納之,福我秦邦。提永明之正令,遵蓮池之遺規(guī)。使自他同出生死,幽顯共生西方。則凈土興而宗風不墜,眾生福而國運常亨。所謂移花賺蝶至,買石得云饒。書此大旱望雨之誠,用卜同歸蓮邦之慶。祈垂海涵,則法門幸甚,眾生幸甚。(正.卷一)
- 上一篇:廬山青蓮寺結(jié)社念佛宣言書
- 下一篇:與悟開師書
- 心凈就能往生凈土
- 念佛發(fā)光屬于魔境
- 居士是什么意思?居家修道之士
- 教人念佛則往生品位很高
- 家長應該如何教導孩子?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念佛人靜坐時也必須念佛
- 念佛不能懇切的原因是什么?
- 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超出因果之外
- 如何祭祖?祭祖用素
- 念佛法門只要具足信愿持佛名號就可以仗佛慈力
- 生病時除念佛求接引外,不起一念
- 一切法門都是依仗自力
- 文殊菩薩證一真法道,超十地圣德
- 禮拜佛菩薩時心中默念或開口稱念都可以
- 念佛人要能依照凈土三經(jīng)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 每天的功課都應當回向法界眾生
- 大丈夫除了有生活計劃,更應該有往生計劃
- 富貴使人迷惑,有權(quán)力還不變初心的能有幾人?
- 每日功課都應回向法界眾生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