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是末法時代佛教重要經(jīng)典。隋朝天竺國三藏法師菩提燈所譯,全文約13000字。佛在靈山會上,堅凈信菩薩請法,佛讓轉(zhuǎn)問地藏菩薩,地藏菩薩開示兩卷內(nèi)容,上卷主講占察木輪相法及占察懺法,下卷主講依一實境界,修二種觀,證無生忍的無上妙法。...[詳情]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講記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講記

  夢參老和尚講述

  吳碧濤居士整理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卷上

  為什么要講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有些人對這個名字沒聽說過。不但你們諸位居士沒聽說過,有兩位老和尚他問我來講什么?我說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他楞了一下,他說沒聽過。我說這一回你就聽聽吧!我給你講講。當然這些個老道友們都是半開玩笑的。

  為什么要學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呢?怎么引起這個因緣呢?這個因緣有很早的也有很近的,因緣是很多的。最早的因緣,釋迦牟尼佛說這個法的時候,將要入滅了。堅凈信菩薩就向佛請問了,意思就是佛不久就要入滅了,這個世界的眾生是最苦的,佛滅后像法轉(zhuǎn)時,眾生善根淺薄業(yè)障深重,邪說橫行,不知怎樣才能生起信心呢?應當如何才是對的?佛就說你問這問題太好了!但是我請個人給你答覆吧,在此會上有地藏菩薩摩訶薩。堅凈信菩薩問為什么要找地藏菩薩說呢?佛雖然沒有說你不能生分別心,但意思就說他會把這個法給你講得很好的。于是堅凈信菩薩就請地藏菩薩說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這個名字是經(jīng)說完了佛才說的。

  地藏菩薩說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有事有理,這屬于地藏三經(jīng)的一種。有人說地藏三經(jīng)是小乘法,而不肯學修。因為要學大乘法,要學圓滿教義,一生成佛,誰來學小乘法!錯了!看看占察善惡經(jīng),上卷你會一看就懂,下卷就是華嚴境界了。那就說占察屬于理的部分,就不容易懂了。但是我們現(xiàn)在業(yè)障重,我們不說理了,先說事。在我們?nèi)粘?a href="/remen/shenghu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生活當中,有些個疑惑。例如有病,好像得了癌癥,必須宣怖死刑了,不會好的,但是依著占察善惡經(jīng)告訴你,也可以好。你們發(fā)愿為了自己的家族,為了自己的子女父母等一切家屬吧,要生活呀!要求點利養(yǎng)。∥易鲞@個生意,或我做這個職業(yè),好不好?占察一下,他告訴你可以做,換句話講你一定發(fā)財。說占察出來不能發(fā)財,拜懺!拜占察懺。拜過了你再擲,一定好的。一個七不行,你就再拜一個七,五個七,七十個七……?倳D(zhuǎn)變的。拜一千天,你一切業(yè)障都消失了。就能事事如意了。

  堅凈信菩薩這個菩薩的名字,就是得了清凈信堅固不退失之意。根據(jù)他自己的修行,他感覺到要使他的信心堅固不退,不被境界轉(zhuǎn)變是很不容易,因此他要請佛說這個法門。用占察的方法,來堅固你的信心。因為我們眾生的善惡業(yè),是由業(yè)果里惑因生的!現(xiàn)在我們起心動念都屬于惑,占察之后,惑業(yè)消失了,就能得清凈信心。我剛才只舉一種,這經(jīng)里頭有一百八十九種法,比世間算命、批八字、打卦呀靈得多,F(xiàn)生的是一百六十種,問病、問發(fā)財,包括的事情多了!出了問題,你念一萬聲地藏菩薩,你去占,地藏菩薩會指引你一條明路。

  在歷史上隋朝菩提三藏法師翻了以后,也沒人看,這個法很少有人注意,大藏經(jīng)里有。明朝蓮池大師專門宏揚凈土,他就提倡地藏三經(jīng)。后來到澫益大師,時至明末,專門提倡地藏三經(jīng)。但是這個輪相呢?經(jīng)上說有,但也不知怎么做的。經(jīng)上說這個輪相小姆指那么大,四面平,各面斜狹小下去。以前我想了半天沒辦法,后來我們弘一法師也是宏揚地藏三經(jīng),他說誓愿作地藏的孤臣,于是他就研究。他又是音樂家、又是雕刻家、又是繪畫家,這個藝術(shù)他很高明的。一九三六年我請老法師到青島市去,我就跟老法師說我想拜這個懺,但這個占察輪,我始終不懂。他說他可以做,那老法師就看著這個經(jīng),跟著就做出來這個占察輪,這是遠因緣了。

  我有了這個占察輪,就在青島拜過好多日子的懺,但是沒有清凈,罪業(yè)消失很多了。我所說的清凈輪相,是指身語意全部清凈。后來日本占領青島,把我這個修行就截斷了,這一斷就斷到現(xiàn)在,但我心心念念的還想宏揚。我跟圓拙、妙蓮法師在福建泉州修建弘一法師的紀念館時又發(fā)現(xiàn)了這個輪相,我就好好保存起來。因為我那個時候擔負很多責任去辦佛學院,沒有時間。這回我到美國來,我那同學圓拙法師也來了。在西來寺我跟他說到泉州把那占察輪相的輪寄一付來,他寄來了就是臺灣也有很多做的,像大乘精舍等,這個就是近因緣了。

  這里頭有好多的相,大家看看這一百八十九種就知道了。例如說我親近這個師父,聽他講經(jīng)或跟他學法或皈依他,他是不是有真實道德?我跟他學什么?所以這也是一個宏揚不開的原因,等于暴露自己了。讓弟子們來搖搖看,我有德沒德?沒德就不要跟我學了。這個沒關系的,你說我沒德,我可以修,我可以跟大家一起來拜懺,消完罪不就有德了!這不是更好嗎?因此我想我們共同學習。因為我們現(xiàn)在疑惑多,我們好多的事情認識不清。比如說我發(fā)心設個大道場,沒這個力量,那怎么辦呢?我請地藏菩薩指示我一條出路。我去買樂透獎,不是為了賭博,也不是為了干啥,為了宏揚佛法或者乃至于做其他的事業(yè),因此大家得要知道這個法門什么樣叫相應,什么樣叫不相應。這一定要把經(jīng)文孰悉好,要占的時候一定得拜懺,最起碼得念一萬聲地藏菩薩圣號。

  你要把三部經(jīng)都學習好了,恭敬地藏菩薩,保證你不墮三途了。你也不要怕墮地獄去,也不要怕墮到畜牲道去。不是一世兩世,從你學地藏三經(jīng)之后,永遠再不落三途。那像這種法門,我看恐怕不是一般的小乘吧!從地藏經(jīng)上開始起,佛對文殊師利菩薩說,文殊師利菩薩以他的大智慧一千劫都不能知道在忉利天的會場里,有多少地藏菩薩的化身分身。佛不說假話的,佛說:‘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shù)’。像這樣的能是一般的小乘法嗎?第五品是普賢菩薩請問,普賢菩薩會不知道嗎?第十二品觀世音菩薩請問佛地藏菩薩的功德,一切請佛贊嘆不盡!我們從第一品的文殊師利菩薩、第五品的普賢菩薩、第十二品的觀世音菩薩、第十三品的虛空藏菩薩,這些都是圓滿果位的法身大士,也都是倒駕慈航示現(xiàn)度眾生的菩薩,我們就知道地藏三經(jīng),地藏菩薩是個什么愿力了。我們看看各各菩薩所現(xiàn)的菩薩相,在佛教的菩薩里,僅有地藏王菩薩現(xiàn)比丘身。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種愿力在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地神護法品中,堅牢地神就曾贊嘆道:‘如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亦化百千身形,度于六道,其愿尚有畢竟。’涵義就是他們的愿力都沒有地藏菩薩大。把地藏菩薩所說的三經(jīng)看成是小乘,這是自誤,傳揚出去是誤人,因此希望大家好好的學一學。這也是近因緣之一。

  大家怎么擲占察輪?相應跟不相應?關系很大。例如佛恩寺的明光法師給我電話中說:‘老法師啊!我看你這個綠卡有障礙了!你修行修行吧!你怎么對人家加持,你自己的事不管呢?’我說:‘好!等我到紐約去,我就念地藏菩薩,好拿綠卡。’我以前都是念普賢菩薩,這一次因為要宏揚地藏法門,所以講地藏三經(jīng),教大家打卦。但這個卦是地藏菩薩賜給的,他沒來的時候,這個卦你怎么打,數(shù)字不會對的。一百八十九個數(shù)字,三次都不出來,就出一個一字,能辦到嗎?比買樂透獎還困難!對某一個事如果不是誠心的求,就不會相應。我問:‘這回我去拿綠卡,能辦到否?’卦上說:‘很困難!’來了之后,我又拜又念又求。我說:‘我要宏揚地藏三經(jīng)了,攆我走,我就宏揚不成了!’再一擲,困難立即消失。律師打電話就通知我了。還有我問一件事情,我打了三次,數(shù)字都是一個。這三次是這個數(shù)字,再打三次還是這個數(shù)字,那一百八十九種九次都是這個數(shù)字,就不要再懷疑了。菩薩不會生氣的,但護法神會認為這個人真沒信心。我這個意思就是勸大家信。

  什么叫占察善惡業(yè)報?占就是占卜、占視之意。察是評審、仔細推察、審察。但是這個占察,有‘事’也有‘理’。‘事’就是身、口、意,這叫三業(yè)。身業(yè)里包括殺、盜、淫。意業(yè)里包括貪嗔癡?跇I(yè)里包括綺語、兩舌、惡口、妄語。這叫十輪。這里有過去世的,有現(xiàn)在世的,有末來世的。十善業(yè)十惡業(yè)配合身口意就是第一個和第二個。第三個就是問現(xiàn)生的疑問,從一到一百八十九事相包括很多,這叫三種輪相。你要至誠的擲,念完地藏圣號,拜完懺之后,用一塊干凈布,拿右手往旁邊擲。第一次擲完了六個輪的數(shù)字,把它記下來,第二次又擲,完了把數(shù)字再寫下來,再擲第三次。這三個數(shù)字加起來,或者一百三十二或者一百四十七,對照占察善惡經(jīng)。你心里想問:‘我這趟生意,買這個貨能不能發(fā)財?’占察的數(shù)字說:‘你的病會好的。’那問的不是這個事,這就叫不相應,就是菩薩護法沒現(xiàn)前。那你就得再念一萬聲地藏菩薩,再擲。卦上說你這回貨或者股票千萬買不得,那你千萬別買了。我這個不做,究竟干什么好呢?再求。你要生凈信,你要是沒凈信,不行。

  還有可以幫助別人打。他既不信佛也不會拜懺,你幫他打,你得拜懺。但是有一個條件,他給你宣傳得名利,或是供養(yǎng)你紅包,這個絕對不行也不靈。必須你以一個大悲心,看到眾生苦惱來做。

  這個‘理’還有懸談,我暫時先不講,講起來很深。因為大家‘事’上沒有通的時候就先弄‘理’,很糟!‘理’上占察沒必要。善性惡性就是性體亦善亦惡,離四句、絕百非。這個事相都學習了,再回來懸談妙理。例如我們講普賢行愿品,給剛學習的人講懸談,他腦殼都大了,他不知道你說到那國去了?等他把普賢行愿品學完了,經(jīng)過一番讀誦,他就能把華嚴經(jīng)整個的要義領略。最近幾年在大陸上我就這樣,先講經(jīng)后講懸談。懸談也必須要講,因為總說了,你知道用心。占察只是一個過程,懺罪指示你方法,先學會了這個,到后頭才能進入一實境界、二種觀行。

  地藏菩薩教授我們,如果沒得到清凈輪相,修定慧不成,因為你身口意三業(yè)都不清凈。得到清凈輪相,下半部就教你學定學慧了。而且這清凈輪相會告訴你學什么法,學這個法,你就占察一下,問我現(xiàn)在學這個法,對我過去的宿生是否學過?是不是能很快成就?對你來說不對,那你換一個;蛘吣阆雽W密法或者修禪宗或者修凈土往生極樂世界,絕對能生凈土。那個佛凈土隨便你,你一念自然就是一心不亂,能生。經(jīng)上沒說極樂世界,但任何一個凈佛國土都可以。

  而且每天受持地藏經(jīng),我自己是有經(jīng)驗的。如果你天天受持地藏經(jīng),從你的夢中或者各種跡象,菩薩不一定會現(xiàn)身,但有些事情,好像你自己就有智慧,你自己就能判斷是非,理解力很強。占察輪也能告訴我們,例如你接近一個人,卦相會告訴你,這個人。∧憧刹荒芙咏,這個人是壞人。接近他,他下地獄你得陪著他下地獄。經(jīng)上雖然不那么明顯,但義理就是這樣。女方占察男方,男方占察女方,經(jīng)上說不要跟他來住,跟他來往要倒楣的,那你就絕對聽地藏菩薩的話。你就另外找,多的很。找一個跟你道念相同,觀點一致成為善友。組織個家庭不簡單,大家都說這是一輩子的事,我說不是,沾上了而后成了惡緣,生生世世牽扯你,不是一世的問題。這個可要慎重了。有業(yè)怎么辦呢?夫妻倆商量商量來拜地藏菩薩,請地藏菩薩加持。我依著這個法子試驗過,不太多,大概還不到二十多對。有的已經(jīng)要離婚了,找到我了跟我說。我說我出家是沒結(jié)婚就出家了。他說我們學佛法。我說佛不會叫你們倆離婚的,這是犯罪的。但是有個法子,念念地藏經(jīng),占察一下吧!他們倆一打架的時候,就想起師父說的念念地藏菩薩很好,就跪在那兒念一念,心平氣和了就不吵了。我沖你笑一笑,你沖我笑一笑,完了。一回兩回的這樣做,家庭漸漸就和睦了。這一百八十九種跟世間的打卦抽簽算命絕對不同,占察就講到這里,因為這要說起來話太多了!

  既然是叫我們占視詳審業(yè)報,善惡就是果報。我們大家現(xiàn)在都是一個報身,報身雖然不同,但是不出兩種業(yè)。什么業(yè)呢!善業(yè)與惡業(yè)。例如你現(xiàn)在每天病歪歪的,這種斷定他殺業(yè)重。依照佛經(jīng)上所說的,這個人遇事都發(fā)脾氣,不論跟誰,乃至于他自己的三歲小孩都一樣。誰也沒惹他,他自己坐那兒心里就有股氣,自己也發(fā)脾氣。這類事我們都有啦!我們自己把東西遺失了,你不怪你自己,你怪人家把你東西給抓錯亂了,家里有誰對誰發(fā)脾氣。這個東西需要緊急,一找找不到了。你擱到那兒去?忘記了。反倒怪夫人呀,或者怪小孩子,這樣一來,人家就吵,連鬧帶吵,就熱鬧了。這樣子更找不著,這就是‘嗔’。這個脾氣發(fā)慣了,遇事就發(fā)脾氣。還有看問題,看的總跟人家不同,好像他那個是鶴立雞群似的,他有獨到的見解似的,其實是‘愚癡’。這種人是絕對的愚癡,認為他了不起,其實他是個最倒楣的,最沒智慧的。這樣一來,大家都眾叛親離,誰愿來親近你呀?有好大的權(quán)勢都不行!有的人心里畏懼,做什么事膽怯,沒有‘勇猛心’。有的人外表很有辦法,心中空虛的很,這也叫怯弱的表現(xiàn)。地藏菩薩賜給我們善巧的方法。一切事物都有矛盾,要想斷絕這種過患,那你學學占察善惡經(jīng)就能斷。這個占察的方法叫‘理’占察。

  我們占察什么呢?占察我們的善業(yè)和惡業(yè)。從我們現(xiàn)在的‘報身’就知道我們過去世的惡業(yè)重,還是善業(yè)重。有人說凡是信了佛的佛弟子應該善業(yè)重吧!其實也不盡然。入了佛門是不錯,有沒有在佛門里造罪呢?我看還是不少。我是出家人,出家人不能言出家人的過,但是我們不妨從世間相上來說一說吧!如果不修道、不講經(jīng)、不禮懺、不念佛,一天到晚搞世法,這就是人雖出家,心沒有出家。有些居士在百忙中,抽出來一天,他還要學法、念經(jīng)、拜懺,他雖然身沒出家,他心出家了。所以一學了占察善惡經(jīng),我們的眼晴亮了。但還得防范勿造業(yè),跟佛所說的話一對照就很清楚了。你可憐眾生苦,要沒有業(yè)多好呢!個個都修成道了。這是地藏菩薩的愿,也是觀世音菩薩的愿,學菩薩道的我們也發(fā)這個愿。因此學了占察善惡經(jīng),從我們自己的善惡業(yè)思惟觀察,這也是占察之意。

  在意里兼著一個惑,煩惱惑。身口沒有,身口只是業(yè)。第一輪我們就要占察身口意,說你的身業(yè),過去沒有殺、沒有盜、沒有邪淫。那你擲第二次的時候,就把殺盜淫剔出去,就擲妄語、兩舌、綺語、惡口跟貪嗔癡三業(yè)。你看那個業(yè)擲出來特別重,那你拜懺的時候,專懺這一業(yè)。不是籠統(tǒng)的說,法界眾生罪業(yè)我都給他消除了。這個回向是好的,但你自己的重點,例如專懺身業(yè)的殺盜淫?赡軔簶I(yè)轉(zhuǎn)成小善了,也可能一字沒寫,就是你這個業(yè)也不大也不小,但不至于感果。那么這個你不擲它,就只擲你業(yè)重的那一個。

  第三輪事情就多了,就是你今生現(xiàn)世的問題。一共有一百六十個數(shù)。第一輪是十個,紅的是十善,現(xiàn)黑字的是十惡。第二輪是三個,身口意。這個是對照第一輪的。第三輪一至一百六十就是我們現(xiàn)身的所有行動,都可讓菩薩對我們指示。一六一至一七一十個數(shù)字,是問過去造了好多業(yè)?從那道來的?如果是從地獄道來的,很不容易,到地獄還債去了,把罪懺好從地獄出來,善根又成熟了,使你更增加拜懺的堅定心。這個有畜牲道、餓鬼道、天道、人道,或是做國王、或是做天王,共有十個數(shù)字;蚴锹勥^法、或是見過佛、或是聞過大乘深奧佛法的,這些都是有善根的吧!第三個六輪擲三次,數(shù)字湊起來一百八十九,就是我今生所做的業(yè),牽引到我未來。未來是到凈佛國土生天嗎?生到阿修羅道嗎?不落十道之外。還有學的佛法,能學到佛法不?能遇到圣僧不?能遇到善知識不?能遇到佛不?能遇到菩薩不?這一百八十九個數(shù)字,六輪各有一面是空白的,例如一、二、三是一個輪,一面空白;四、五、六一個輪一面空白……。六個輪擲三次,把數(shù)字加起來,就是你所得的數(shù)字。和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上,地藏菩薩告訴你的數(shù)字對照,你所要問的一切善惡業(yè)果,都會得到答案。了解了之后,善業(yè)重的,還要更加修,因為你還沒得到神通。你們不是都想得神通嗎?你把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修好了,你就有神通。不是你自己證的,地藏菩薩給你的。有了神通,觀自己、觀別人、觀國家,或者地震、風災、水災都能知道。國家的政治不穩(wěn)定、國王不行善,因此感到果報。還有眾生業(yè)太重,要怎么變化?就要靠你智慧了。這不算多,有很多的事情,還沒說到但有相似的。你根據(jù)這個輪相所現(xiàn)的數(shù)字,再加上你心里所要問的,客觀的境界相去判斷,你會有處理的方法,這就叫正確的。

  這個題目如果依我們過去講經(jīng)的方式來講,又要通式、又要別式的,那解釋了好幾張紙,這就是懸談了。現(xiàn)在我們沒有這個。學的糊里糊涂的,反而把我們要學的事弄不清楚了。我希望大家都學會,也希望諸位善人發(fā)心,不清楚互相的教一下,我們要是有一付木輪在家里供在佛前,有了事先把地藏菩薩圣號念好。不一定要天天拜懺,不過第一次一定要拜懺。完了你跪在佛前占察一下,地藏菩薩會告訴你怎么做,不會錯的。錯了,地藏菩薩占察善惡經(jīng)負責,你別看菩薩相是空的,比你還實在,什么都可以壞,但信仰心不壞,地藏菩薩的愿力不壞。但是你得堅定信心,得經(jīng)得起考驗。我這個和尚經(jīng)得起考驗,住了三十三年監(jiān)獄,我還是這個樣子,我和尚不變。大家都關三十三年,看你變不變?不變就說明你堅定了。或者你經(jīng)常的打妄想,無論學那部經(jīng),那部論都要至誠一心。你必須至誠的拜懺,拜懺、占察的時候,不能胡思亂想,不能褻瀆菩薩。要來占察打人家壞主意,你絕對要倒楣的,不但得不到輪相,護法神還會治你。因為這個不是蠱毒,不是咒術(shù)。

  這部經(jīng)是在我們中國隋朝,一個北印度的和尚,三藏法師菩提登翻的。沒看他翻過別的經(jīng),我在教乘法數(shù)或是辭典里也找不到出處,我們就不詳細講他的歷史了。從古以來,序、正、眾流通,這三分是要講的。把這經(jīng)分做三大段,前段是沒入正文的開始,從‘如是我聞’到‘佛為堅凈信菩薩說’為止,這叫序分。從‘堅凈信請地藏菩薩說占察善惡業(yè)報法’,這以下都是正說(分)段。最后佛告訴一切與會大眾說,這經(jīng)的名字叫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大家信受奉行,這叫流通分,要流通這個經(jīng)。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以神通力,示廣博嚴凈無礙道場,與無量無邊諸大眾俱,演說甚深根聚法門。

  ‘如是’就是這一部經(jīng)。人有人的身體,事物有事物的體,這部經(jīng)的體是什么呢?就是‘一實境界’。有的叫‘法界’,有的叫‘如來藏心’,有的叫‘真如’,這些名詞雖然很多,但意義是一個。‘我’就指著我們每個人自稱無我的我,也是阿難的自稱,也是‘常樂我凈’四德里的我。在小乘法里,阿難還沒有證果,在大乘法里,則都稱呼阿難是菩薩了。大乘的經(jīng)藏都是他集結(jié)的。這個我不是我們這個肉身報身的我,是指法體。以下這些法是我親自聽到的,又者這個法是佛親自說的。

  ‘一時’是時間的成就。‘婆伽婆’就是‘薄伽梵’,我們翻就是‘世尊’。最初翻經(jīng)鳩摩羅什用義理來翻,就翻成‘佛’。玄奘法師翻‘薄伽梵’,外國法師有用‘薄伽梵’的,也有翻成‘大金仙’的。‘薄伽梵’是音譯,在佛六種不翻里,這個是由于多含義而不翻譯。

  ‘佛’在什么地方呢?在王舍城。王舍城就是阿阇世王住的國度。離王舍城幾里路有個靈山,就是靈鳩山。本來是個普普通通的山,是王舍城的一個道場而已,但佛以佛的神通力變化,使我們?nèi)庋劭匆姴煌恕_@些能看到圣境的得用道眼。像我們看娑婆世界,磚頭瓦礫的,就是五濁惡世,但華嚴會上,還是這個娑婆世界,就稱華藏世界了,這是法身大士所觀,各人的感覺不同。例如你看什么都是煩惱,等到你有點道力了,心清涼了,什么事你都是快樂的,反正是隨緣度眾生。有些人看什么都不滿意,因為他業(yè)很重。我有一個弟子,他到那兒都不滿意,那怎么辦呢?就自己懺悔吧!不是讓人家都服從我,佛是隨順一切眾生,你喜歡這樣的,就示現(xiàn)一個這樣的。你喜歡那樣的,喜歡到極樂世界去,都送你去。但是文殊、觀音、普賢、彌勒這些大菩薩看這個世界,和西方極樂世界,和東方藥師琉璃光世界一樣的,都在這華藏世界里,就是人的看法不同。廣博莊嚴,這要看誰來看它。

  在這會中無量無邊的大眾,這數(shù)字大家不要要求很正確,一者是形容詞,二者我們?nèi)庋垡惨姴坏剑鹪阝崂?a href="/remen/shuofa.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說法,地藏經(jīng)上沒有提到舍利弗、目犍連,難道他們沒有神通嗎?當然有。地藏經(jīng)是部孝經(jīng),每年七月十五盂蘭盆會,講到目犍連尊者這位孝子,為什么呢?因為地藏經(jīng)是說地藏菩薩做的事,羅漢還沒有資格參加。為什么有那么多鬼王呢?因為地藏菩薩有很多化身應在地獄,要不說鬼王,就沒有意義了。因此學法要學的如理,還得入事。我們不能離開現(xiàn)實的境界相和社會的背景。有些人念地藏經(jīng),看那么多鬼,說我本來是不怕鬼的,這一念睡都睡不好了,晚上別念了。其實地藏經(jīng)就得晚上念,因為你要度鬼。有些人確實是人不做人事!所以學法要得會學。

  甚深根聚法門就是一百八十九種占察輪相。從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意對的色、聲、香、味、觸法,跟所起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和身識。為什么占察輪第三個輪上是十八個數(shù)字呢?就代表十八界。我們做事離不開根、也離不開塵,更離不開識。為什么甚深呢?后文理會再解釋,但是淺顯的。我們還可以再說深一點。要知道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我,就是無我。他修觀觀五蘊,用什么觀呢?用甚深般若智慧觀。

  阿難尊者說這個‘我’,就是觀自在菩薩那個自在的我,他說如是此法是我親自聽到的。‘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說法主,這是主成就。靈鳩山是處成就。無量無邊諸大眾俱是眾成就。一切經(jīng)都講六種成就,缺一種不可信。處所提完了,說的是什么法呢?理事不礙、事理圓融的法。雖然是一百八十九種數(shù)字,不礙圓融義,相即無相,這很不容易。什么相呢?一實境界相、真如相、心相,就是我們的‘如來藏心’,而我們的如來藏心就含藏著這一切法。

  ‘一時’我要多解釋幾句。無論那部經(jīng)都有一時,什么原因呢?時間定不出來。我們看華嚴經(jīng),那是四教判的三七日。如果說華嚴經(jīng)只是三七日二十一天說的,那普賢行愿品中都標明佛成道之后三七日還沒度五比丘呢!那華嚴會上怎么會有舍利弗、目犍連呢?而且印度的時間,從來沒可考證的。因為我住過‘拉薩’,我就知道有些地方日子可以增減的。本來跟漢歷是一樣的,一會兒差兩個月了,有時候又提前二十幾天!什么原因?例如今天是初八,日子不好,怎么辦呢?他就算今天是初七、明天還是初七,可以過三、四天,就這么一直初七下去了,完了再初八、初九。那月份也少了。我們在拉薩過他們的年,很奇怪!臘月里頭就提前過年了,一共過了五個年。漢歷年、藏歷年、尼泊爾的年、印度的年……。這個時間不定。另外在道場聽講的有天、也有鬼神、也有八部,根據(jù)誰的為準呢?怎么辦?就用一時。怎么講呢?一個契機、一個契理。愿意學叫‘契機’,和佛所教導的義理相合叫‘契理’,因此就定了‘一時’。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堅凈信,從座而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我今于此眾中,欲有所問,咨請世尊,愿垂聽許。’

  每逢菩薩請法,都有請法的儀式,像受三皈有受三皈的儀式。有一個菩薩叫堅凈信信,從他的名字我們可以體會到凈信。什么是凈信呢?信我們自己是佛,不過有一樣,還沒開光呢!因為有惑業(yè)被障住了。裝了藏開過光的佛,比肉身還真實。像釋迦牟尼佛的像供在寺上,一供七八百年,但是我們這個身體不曉得換了好多次了?所以沒那真實。往往我們這個真假是顛倒的。大家想一想,你看祖父或者曾祖父的相片時,他早不在了,他那肉體是真的,相是假的?偛荒苷f他這像片是真的,肉體是假的,人家會認為你顛倒了。其實他顛倒了!他的肉體早沒了,他的像片還在。這個道理大家去悟悟吧!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你要被騙了,就沒法逃出這個圈子。你要真正明白了,騙不到你,門關上你還照樣出去。我說這是有證明的。我們在青島佛學院,有個教古典文學的董老師,他信心很堅定,念佛念的很好。他在屋里一坐念佛,念著念著迷迷糊糊的念到外頭來了。一個同學叫他,跟他說話,話說完了,他自己很疑惑,怎么到外頭來了?要進屋子,鑰匙丟到桌上哩,開不開門。念著佛就出來了,沒屋子也沒身體,身體和屋子合了。我們老法師說,相應啦!可惜他就么一次,下次他就不靈了。為什么呢?有作意故。所以我們要從有作意達到無作意的念。

  要信我們就是佛,否則永遠成不了佛,這叫凈信。這就是華嚴、法華等一切經(jīng)論講到深處的緣起性空。一切本來都是空的,無障的。有障礙是你自己給自己做的。處處不自在,為什么?因為迷了。所以以堅凈信菩薩為代表,對這一占察法一定要堅定信心?汕f不能當成了世間算命、批八字,因為沒有對治法。要是人家算定你準死,那么你可以跟他說準不死。佛法和任何法都不是定的,在我們佛教講,任何事物全在運動當中。我和人抬杠說,這是恒星,那是恒星,其實有相的都不是恒星,沒有恒星。只有一個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合起來大家都是一個,跟一切十方三世諸佛合起來都只有一個,什么呢?一實境界,無境界的境界。堅凈信菩薩就能堅固這種信。跟講觀自在的名字一樣,這個名字確有這么一位菩薩,以他來請法。

  請法我們多說幾句。佛在世說法沒那么嚕蘇,傳到中國來,事就多了。要先請法師,帶個弟子禮拜一下。佛當時托缽完,吃完飯,大家坐在一塊,佛往當中一坐,這就說了,金剛經(jīng)上就是這樣記載的。但是到了中國,為了法的威信,就變了。在西藏是從來不講經(jīng)的,都是用問答的方式。辯論質(zhì)問的形式,但是都很神秘的,必須把它做的神秘一點,你看了才覺得是真的。不神秘了,你告訴他真正的好法子,他不信。沒有密法!所謂‘密’者是不對機,不能跟他說就是不對機而已,那有什么密呢?佛既然要說法度眾生,那有給眾生這個聽得,那個聽不得!

  因此堅凈信菩薩從座位來了,把他的衣服整理好,偏袒右肩,表示他是比丘。因為地藏王菩薩現(xiàn)的比丘相,所以請法的也現(xiàn)比丘相。偏袒右肩這個右胳膀一定得露出來,可不是穿上衣服的,像我們這樣是非法的,但你讓我都脫了露一個膀子,我還是不習慣,隨順這個時代的因緣吧!至于袍子,是中國式的。我到印度去看,人民都是這樣子披衣服,只是顏色不同。

  合掌,咱們經(jīng)常說胡跪合掌。請法都是單腿跪,有雙合掌,也有單合掌。我們這兒比丘的合掌是兩手當心,其實這不叫合掌,這叫合十。要請法就得說,我現(xiàn)在在大眾中有所請問。‘愿垂聽許’就是試試你同意不同意,我不敢冒眛。

  佛言:‘善男子!隨汝所問,便可說之。’

  佛就說可以呀!你要問什么,我都答覆你。只有佛能這樣說!菩薩、羅漢,其他的一切法師根本就沒有智力能答一切所問。僅能就知道的,才能答覆所問,不知道,也沒法答覆問者,因此我也學會這套了。這不是滑頭,確實是沒有圓滿智慧,像在這個法會,一般的菩薩也不能說他全都知道了,因為還沒到佛位呢!過去未來還有迷惑,有迷惑就沒明白,你怎能全知道呢?‘隨汝所問,我必一一諦答。’這只能佛說。

  堅凈信菩薩言:‘如佛先說,

  堅凈信菩薩就向佛表白了,說佛不是過去常這樣說。

  若我去世,正法滅后,像法向盡,及入末世。如是之時,眾生福薄,多諸衰惱,國土數(shù)亂,災害頻起,種種厄難怖懼逼擾。我諸弟子,失其善念,唯長貪嗔嫉妒我慢,設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間利養(yǎng)名稱,以之為主。

  正法滅了,證果的沒有了。正法就是聞法的很多,說法的也很多。要入了末法,說法沒有了,聞法的場合一切都沒有了,只有損害衰惱。衰就是損滅的意思,國土破滅,這個國家就不得安寧。災害呢,空中各種怪現(xiàn)象,風雨失調(diào),水災,火災、災害太多了!有人為的,有自然的。種種就是多的意思。

  厄難怖畏,有人說他沒什么恐懼,因為也沒誰擾害他。我在洛杉磯遇到一個人就這樣。我說很好啦!我可以稱你是觀自在菩薩了,心經(jīng)上說,有掛礙才有恐懼,你沒有掛礙了,那你還不是菩薩了嗎?他說:‘不敢當,掛礙還有點。’我說有掛礙你就有恐怖,晚上睡覺做夢吧?他說夢是假的。我說做夢的時候,你認為是假的嗎?做夢有恐懼,醒著就處處有恐懼,你擔心孩子吧?憂愁就是恐怖。不一定是人家逼迫你才恐怖,自己也會生起無明的恐怖,例如你對一件事沒把握,就心理恐懼了。

  我們信佛的,善念消失了,貪嗔癡就增長了。這是相反的,這面沒有,那面一定增長。貪嗔癡發(fā)之于身口七支。不論什么,要說深奧一點,貪佛法也是‘貪’,對你的煩惱賊和魔障,在究竟義上講都叫‘嗔’,還沒破寂的時候,你都有一份無明,就有‘癡’。‘我慢’更是大家具足的,即使是做點好事,也塑佛像,也聚在一塊學習佛法,都是相似像,有些妄想夾雜。但這也不一定,我們自己檢查,不要認為末法了,我們就必定具足這些業(yè)障。雖然是末法,但是我們的心還是清凈的,業(yè)就不一定,也有相應的時候,這只是總說。

  總說末法的時候,只求世間名聞利養(yǎng)。我聽好多的道友們說:‘我信佛那么多年了,沒感應!或者感應了,但佛菩薩加被不夠!’我說:‘那就說明了你這個人佛事做得不夠。’他說:‘那是你們和尚的事。’我說:‘這個信佛堅定不堅定,不一定出家不出家,就以你自己為出發(fā)點吧!’他說:‘也有幾個小時。’二十四小時,你只有幾個小時!佛教晝夜三時,日三時夜三時,夜間到了中夜的時候,困得不得了,還得讀誦大乘經(jīng)典,根本沒有睡覺的時間,睡覺八小時,上班八小時,家里還得做點別的事,算來算去做佛事能有幾個小時呢,還說佛菩薩沒有加被,這個感應怎么會得到呢?這樣抱怨,罪惡更深,不但沒加持還得禍呢!應當這樣想想,不用說你們,我經(jīng)常睡不著,檢查一下,如果能每天檢查一下,我認為還是好的。對佛教有好大貢獻?說好聽的,利益眾生。我們不說外頭的眾生,自己的六親眷屬,周圍的人,利益到了嗎?有些人說他家里只有他吃素,他信佛,周圍的人都不信,連自己的家人都度不了,還度外人呢!這么一檢查,我們做得太少了。

  這個世界災害多,業(yè)力大,佛菩薩不加持,怎么辦呢?怨自己為什么趕到這個時候來?早也不來,晚也不來,偏這個時候來,那你該倒楣,這是你的業(yè)啦!抱怨誰!那個國家不好生,偏生到中國?有人說愿生美國狗,不生中國人,那等來輩子吧!下輩子恐怕都不行,你的業(yè)還不知道把你送到那里去了?還在美國當狗呢!不過那美國狗確實闊呀!我到美國看那主人給狗洗澡,上車先把狗捧上去,要是侍候父母是這樣,他是孝子了。但也不能說他不是盡孝,焉知這狗不是他過去生的父母呢?他為什么對它那么恭敬,那么侍奉呢?不會沒有原因的。是不是美國狗都是這樣呢?我看也不然。美國也還是很多野狗,在街上跑,肚子癟癟的,也沒繩子牽著,還要被抓,不定啦!所以我們要把問題看遠一點,這就是末法。

  不能專心修出要法。爾時眾生睹世災亂,心常怯弱。憂畏己身及諸親屬,不得衣食充養(yǎng)軀命,以如此等眾多障礙因緣故。

  出要法就是離開三界之法,就是清凈法。因為眾生看見世態(tài)炎涼,所以就憂懼了,求道的心也怯弱了,他不發(fā)慈悲心,只顧慮他自己,生到這個世道來很危險,六親眷屬求衣無衣,求食無食,這么多障礙因緣,所以:

  于佛法中鈍根少信,得道者極少,乃至漸漸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復甚渺。

  不但得道的少,連信道的也沒有了,就是在三乘中,生起信心的也很少。

  所有修學世間禪定,發(fā)諸通業(yè),自知宿命者,次轉(zhuǎn)無有。如是于后入末法中經(jīng)久得道獲信禪定通業(yè)等,一切全無。

  世間禪定像四禪八定,現(xiàn)在還有。咱們看劍俠小說,發(fā)出劍光的這個都沒有了。這在盛世不稀奇,西藏這類人物還有呢,但他不惱害別人,凡是有這種道業(yè)的人,他都很小心,越是善念深厚,越保護善念,他知道他過去是做什么的,像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以至于根本沒有了怎么辦?所以:

  我今為此未來惡世像法向盡及末法中有微少善根者,請問如來,設何方便開示化導,令生信心,得除衰惱。以彼眾生遭值惡時多障礙故,退其善心,于世間出世間因果法中,數(shù)起疑惑。

  數(shù)不念ㄕㄨˋ念ㄕㄨㄜˋ,‘數(shù)起疑惑’是經(jīng)常懷疑之意。

  不能堅心專求善法。如是眾生,可愍可救。

  不能使他求善法的心堅固,這類眾生實在可憐,應當救護他。

  世尊大慈,一切種智。

  您是有大智慧的。

  愿興方便而曉喻之,令離疑網(wǎng),除諸障礙,信得增長,

  求開佛恩,以善巧方便的法子,在末世度這些人,使他們不懷疑,修道的障礙都消除,善根增長。

  隨于何乘速獲不退。’

  無論大乘小乘,只要能不墮三途,不在六道中輪轉(zhuǎn)就好了。我剛才說誰要你這時候來了?因為我們業(yè)障重,但也有不同的。不知道我們那位善男子善女人是菩薩化身,越是在末法的時候,特別大菩薩來得多,這些個行菩薩道,不在這個時候來度眾生,到那兒去度呢?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度?布施給誰去?那兒黃金為地,喜歡的話拿去吧!布施也沒人要了。跟誰生嗔害心,用不著,誰也不會惱害他,貪嗔癡自然就沒有了。但你怎么能生到極樂世界去?問題就在這兒,不是到那兒去!因此這都含昔菩薩的憐憫力,假使他有微少善根,就想法把他救走,把他疑惑的網(wǎng)給除掉,現(xiàn)在占察法就是教你不疑惑。

  這是占察善惡經(jīng)發(fā)起的因緣,因為堅凈信菩薩觀察到以上這些情況。他是修堅固信心的,得名堅凈信。堅固信心究竟講起來就是信自己。追求佛法僧三寶,性體就是佛,自己的行動思想就是法,法寶和身體合起來就是僧寶。信心不堅定就不清凈,不相信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是外相。他力和自己結(jié)合在一起,這個究竟了義我們在下卷再講,一般來說,我信佛法僧這是住世的三寶,信自己的佛法僧才是理體究竟的。如果你自己信不起自己,怎么辦呢?就得假外緣佛法僧來引發(fā)你的信心。

  堅凈信菩薩說,我現(xiàn)在為未來末世像法向盡,從正法轉(zhuǎn)到像法,像法也過去了,這正法、像法怎么解釋呢?從佛成道說法、度弟子、涅槃,再經(jīng)過五百年,這五百年間,一聞法、學法就證道,就得成就,這叫正法。第二個五百年叫像法,證道就漸漸少了,但學法的信心還是相當深厚的,學經(jīng)學論也很殊勝,到這五百年再過去,就是末法一萬年。說是一萬年,也不一定。這種是歷代祖師分的。其實正像末法是對著眾生的機感而分的差別,你有得道、有認真修行,對你來說,這個地方就是正法。例如這整個的社會,在我們南瞻部州,講黑暗與光明,就是看佛法興盛不興盛。經(jīng)書雖然是佛法,但你自己的心法體悟才是法寶。要使這個法沒什么正末,那就依眾生機來定。

  每一尊佛都是隨順世俗諦的。釋迦牟尼佛在雙林樹下亦現(xiàn)入涅槃了,后來道宣律師感應天人送供,他就問天人:‘世尊入涅槃到什么地方去了?’天人說:‘你問那個世尊?’‘釋迦牟尼佛呀!’天人說:‘那個釋迦牟尼佛?’‘就是在印度成道說法的那個!’天人說:‘釋迦牟尼佛很多很多,有降生示現(xiàn),有講經(jīng)說法,現(xiàn)在在靈鳩山講法華經(jīng),在普光明殿說華嚴經(jīng),在楞迦山講楞伽經(jīng)都是的。你問那個?’從天人眼光看很多,在我們?nèi)庋劭,就這么一個。法沒有一定的,但隨順世俗諦,我們確實感覺到釋迦牟尼佛不在了,世界上的確是苦,不是這個跟那個打,就是那個跟這個打,還有水災、火災……。地球整個的氣溫都在轉(zhuǎn),例如去年冬天我們東北很暖和,就像秋季一樣,現(xiàn)在突然大雪,冷得不得了,這就是末法的表現(xiàn)。這樣一來就要死好多人!這里水災,那里旱災,這就叫末法。

  所以堅凈信菩薩觀察到這些情況,就向釋迦牟尼佛請求,到了末法的時候,如果還有一些微少善根的,有沒有什么方便法,開示化導他們,令他們能夠信心堅定,沒有衰惱損害的感覺。因為眾生到這個時候,就稱為五濁惡世了。‘濁’是混濁不清的意思。第一我們的生命沒有保障,也有十歲死的,也有五十歲死的,還有活一百歲的,不能一律這是‘命濁’。‘見濁’是看問題的看法不同,爭執(zhí)得不得了,引出了混亂。虛誑不已嗔怒爭斗,人貪于愛欲,‘煩惱濁’是也。還有‘劫濁’,劫就是時分,時候不好。還有一個‘眾生濁’,簡單的說就是社會道德、人倫事理都是奸道了。這就叫五濁惡世。特別是‘見濁’,因為屬于利使的,比什么都來得快,兩夫婦看問題不合,父子不合,這個國家跟那個國家不合,就打仗!大障礙!都是‘見濁’的現(xiàn)象。

  這個時候得用什么方法,使他們除去障礙,發(fā)起慈悲善心?必須相信世間和出世間的因果。因果有兩重,苦集滅道四圣諦法里,苦是果,集是因;道是果,滅是因。不相信因果,什么事情都搞不好了。就是在儒家里也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例如信佛吧,有的人信佛之后,確實很順利,菩薩也特別加被。有的人本來很順當,一信了佛什么都不順了。什么原因?因為沒信佛也無所依賴,遇著什么受什么,既然皈依三寶,仿佛佛菩薩就該加被了!這就起懷疑了!

  要知道佛菩薩加被還得有因呢!自己毫沒那個因,佛菩薩把你沒辦法。不論那位佛菩薩發(fā)愿,都要度盡眾生,但是下句話就是無緣不度。因此必須得結(jié)個因緣,這個因緣怎么結(jié)呢?就是你在寺廟里單合掌、小低頭都能夠成佛。什么時間成佛呢?誰也不敢定。你要是勇猛精進的修,堅定不移的信,時間就縮短了。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這一輩子信了,下一輩子又墮落不信了,就這么似信非信,時間拖得非常長,這都是不定法門。

  像這類的眾生是可悲憫的,佛啊!您是大慈大悲,能不能夠救他們?您是有一切種智的大智慧之人,是否可以說種方便法,令末法的眾生信了之后不懷疑,做事順當,信心增長。剛才說為什么信佛的同樣皈依這個師父,有的順當,有的不順當?這也是善惡業(yè)早晚成熟的時機不同故,而且信的時候,里頭夾雜著名聞利養(yǎng)的關系。求佛菩薩保佑我發(fā)財,否則我就不信,這樣子佛菩薩不會令你發(fā)財?shù),因為這不是他度生的本愿。

  命也就是種了那個因,當然得結(jié)那個果。如果過去沒種因,現(xiàn)在種慢慢就會因緣成熟。如果想求快,得如法修,否則不成。例如買樂透獎一下發(fā)大財,但也有人一下把命送了。以前在天津得到獎就是五萬或者十萬大洋,買一所大樓也不過兩萬大洋。有一個拉黃包車的,他買了,一看中了,高興得把黃包車甩到海河去了。跑去領獎,才發(fā)現(xiàn)獎券還在車座底下,這到那兒去找?他也跟著跳河了!

  有些人則有其他的因緣。像我在洛杉磯看到一個飯館打工的,中了樂透獎。這個‘幫’找他,那個‘會’也找他,六親眷屬都來了,乃至于威脅也來了。把他嚇得說:‘那些錢我一個也不要,誰要誰去要。’后來又去打工了。因此眾生如果沒智慧,看不到那么遠,認為這是好事,好事后頭跟著就是壞事。你要好的,準有壞的?嗪蜆肥窍鄬Φ模姓鏈视斜趁。我們佛教徒兩面都不要,隨緣消舊業(yè),莫再造新殃。

  剛才說為什么信了佛反倒不好呢?那是因果看得太近了。我以前在青島佛學院的時候,聽過這么個故事。有個姓李的,他是一個財閥惡勢力。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德國人交給他一個屠宰場,這個屠宰場我遠去給他念過經(jīng)。在三○年代,這個屠宰場都是機械化很了不起的。牛從這邊搖進去,那邊皮是皮、骨是骨、肉是肉。他給德國人打工就揀著便宜,福報來了。窮得富不得,富了就不得了,什么壞事都做。青島人恨死他了!動法律、動勢力,他有錢把官府全買通了。后來民憤太大要殺他,他就把經(jīng)濟轉(zhuǎn)移到廣州買船跑南洋,一改以前的作為,盡一切的力量做好事,任何人求他,一定幫助。于是廣東人就稱他李老善人了。他死的時候很慘,到船上檢查,不曉得怎么樣摔下去了,正好另一艘船開過來,這么一錯,錯的粉碎,尸骨都沒有了。廣東人就抱怨老天爺,這樣的好人給他這么個惡報,青島人則說天道不公,這樣一個惡人給他逃脫了!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呢?不知道。兩方面都不知道業(yè)果成熟的時機。占察善惡業(yè)報就可以了解,但僅就當生的說,多生累劫那錯綜復雜的事太多太多了。

  占察經(jīng)告訴我們不好怎么辦?懺悔,懺了就可以轉(zhuǎn)換,懺了又沒轉(zhuǎn)換,再求,一定成功。都轉(zhuǎn)換了你就知道占察經(jīng)能起這個作用,斷了大家的疑惑。我始終不信打卦算命,為什么?我們佛教講一切的事物、人、社會、山、海念念在變。西藏那個喜馬拉雅山以前是海底,我說這話大家可能不信,如果登山運動員從那山頂揀回來貝殼這些東西,你就知道了。地球也不是永久存在的,到了年限它一定消失。至于科學說太陽月亮等是恒星,也全都不對,沒有一樣是恒的,全是運動消失,運動消失……。變到?jīng)]有之后,是不是真正的斷滅了呢?佛教不講斷滅。還是在大氣層里頭,慢慢又形成一個星球,不見得叫這個地球的名字。華嚴經(jīng)世界成就品講世界怎樣來的,就是這個原理了。

  但是很多人看見了才信,其實有時候看見了也不見得信。有人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要抬杠的話,有幾樣事非信不可!例如歷史上太多了,秦始皇沒見過,信不信?歷史可以不信。但是家里頭祖父的祖父沒見過,信不信?古人的經(jīng)驗留下來,我們一定得信,要事事都得自己見到很不可能。很多人沒到過美國,我們要跟他說美國,信不信?雖然他沒見著,別人見著了,你能說沒見著就沒有嗎?所以個人的知識有限怎么辦?就靠佛菩薩給我們教育的方法,占察輪也是方法之一。

  我們沒看見的有很多,例如鬼,釋迦牟尼佛說有鬼道,不是我們說的那么鬼。鬼是一道。人死了,螞蟻死了,畜性死了經(jīng)過鬼那一道,也許轉(zhuǎn)鬼,也許不轉(zhuǎn)鬼。死之后叫中陰身。中陰身不是鬼,這叫游魂。乃至于狐貍、長蟲、狼這些成了氣候的,大家認為能修成仙,這是錯誤的。有一種狐貍,它一代一代生成就是仙種。就是龍也有上千萬種,我們所知道的龍是幾種呢?畜牲類不說,我們就說人,你能知道幾種人呢?我所知道的人,你就不知道,我說這話大家可能不相信。我從西藏到四川那個時候,過了一個昌都,到里面人都走不到的地方,有三十九個民族,叫三十九族。從玉樹至囊千往唐古拉的山區(qū)里,往青海去的方向,也有二十五族,這二十五族分三個縣。他們的生活方式、語言跟漢人不同,跟西藏人也不同,大家看過嗎?

  在我們東北,我很小的時候到過一個地方叫拉呼族。這個族話很簡短,對自己的爸爸媽媽叫它伙計,年輕的無論男女就叫小伙計。叫兒女也是小伙計,子女叫父母也是老伙計。語言簡單,跟他說什么都不懂,這種人你看過嗎?

  還有西藏往里走,往吉祥山靠近緬甸處,每十二年,西藏要拖很多糧食到那兒去施舍。通過熟番,再傳播生番,再傳給一種叫菜人的民族,我們都沒見過。人也沒見過好多,就形容我們的知識太淺了。因此我們沒看見的,不要懷疑,因為佛菩薩所看見的事,所說的法多數(shù)是我們沒看見的。

  貪嗔癡、嫉妒障礙這種是惑業(yè)當中具足的。還有我們信佛的人,認為自己懂點道理,拿起來就跟人家說,嚇唬別人,說了很多難聽的話,這也屬于疑惑。堅凈信菩薩為什么要請佛說占察法?能使眾生不疑惑,信心增長,換句話說,一直修行不用畏懼,這是很不容易的。他向佛請求使末法的眾生,有微少善根的,都信了佛之后不再抱怨,又去造罪,又墮落了!這是堅凈信菩薩請法必須有的因緣。佛除了說彌陀經(jīng)之外,不請不說,不請表示沒有因緣,所以不說。

  有的人自認為我聰明,我有智慧,大藏經(jīng)我自己看,我可以開悟。這是絕對錯誤的。釋迦牟尼佛當初也得跟師父,一個師父一個師父學,跟好多的佛,學了很多,所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都是要經(jīng)過學的。猶如在暗室中有寶,不能見暗室里的寶,你什么都認識不到!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如果沒人解釋,連字都認不得呢?‘南無’人念成南無,所以很多人說你們和尚念南邊沒有佛,得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找。那不對!‘南無’念‘那謨’,般若念班若,佛法得靠人說,自己悟會悟到一邊去。不但沒功德,罪惡很大,特別是‘律藏’。你把‘律藏’一看懂,那五戒沒得守了,你眼晴盡看別人去了!‘律藏’佛是不準在家人看的,沒受戒也不許說。當了沙彌不能看比丘戒。還有很多的咒語,上師的傳承根本不是佛教,夾雜著外道,你反而把它當成了無上乘,沒有智慧你怎么辨別呢?擲擲占察輪就知道了。

  堅凈信菩薩這么一請,佛就告訴他了。

  佛告堅凈信言:‘善哉善哉,快問斯事,深適我意。

  你問得很好,這是第一個善哉。第二個善哉是說你這個問題很對末法眾生的機,很使他們得利益,這很合我的心意。

  ‘今此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地藏,汝應以此事而請問之。彼當為汝建立方便,開示演說,誠汝所愿。’

  這個事我不答覆你,我們這個會中有一個能答覆你的叫‘地藏菩薩’?蓜e想到因是地獄的關系,所以叫‘地藏’。地獄是他發(fā)的愿。我們一切的事物不都是建立在地上嗎?能持的意思。同時這個‘地’含藏著很多的寶物。‘藏’者,含藏之意。同時這個地既然能生一切,也能載一切重。這是就事法來說。就體性說,我們一切都是‘地藏’。每個人都是‘地藏’。大家學了般若經(jīng)或者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都空了,什么不空呢?性功德不空。誰都知道菩薩像是假的,但假的能具足真的,他的道德能使你生信,加持你得到真成就,為什么呢?這是我們自己的心地含藏無量的功德,跟地藏是一個,不是兩個,所以藉著這個來顯自心的。

  你去請問‘地藏菩薩’,他能給你建立一個很好的方便法門,滿足你的愿。

  時堅凈信菩薩復白佛言:‘如來世尊!無上大智!何意不說?乃欲令彼地藏菩薩而演說之。’佛告堅凈信:‘汝莫生高下想。

  堅凈信菩薩一聽呀,他就懷疑了,他就起了分別心跟佛說:‘您是一切智人,為什么不說呀?還叫我去請地藏菩薩來說。’堅凈信菩薩已稱菩薩摩訶薩了,請法的時候,不是他要學這個法,是給末法一切眾生求的,必須取信于一切眾生。因此怕眾生想,佛都不說,地藏菩薩說,心有高下,佛總要講得好一點,菩薩差一點,這都有的。佛就告訴堅凈信菩薩,你不要生高下想,不要認為地藏菩薩不如我,其實地藏菩薩早就可以成佛了。大家看地藏經(jīng),他的功德除了普賢、文殊、觀音,沒有能超過的,但是普賢、文殊、觀音都是成過佛的,地藏也如是。

  此善男子發(fā)心已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這是佛稱‘地藏菩薩’發(fā)心已經(jīng)過了無量阿僧祗劫了,地藏菩薩對眾生一切的慈悲,就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不會空的,他就永遠不會成佛,所以地藏菩薩永遠示現(xiàn)菩薩相。就連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有繼承阿彌陀佛地位的時候,那么地藏菩薩繼承誰呀?永遠沒得繼承,永遠在地獄里。有人問宏揚地獄法不是跟地藏菩薩下地獄嗎?現(xiàn)在我們都在紐約,有的過的有如天堂,無憂無慮,有的也有在馬路上睡的,道理一樣的。阿僧祗是無央數(shù),不能用數(shù)字計算。

  久已能度薩婆若海,功德滿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

  他早已經(jīng)能夠成佛了,功德早滿足了,因為他的本愿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所以自在示現(xiàn)這樣來度眾生。

  權(quán)巧現(xiàn)化,影應十方。

  地藏經(jīng)上就記載著,文殊菩薩用一千劫來測度地藏菩薩的化身,算不出來!佛以佛眼觀故都不知道。我再說句現(xiàn)實一點的,我們這法會上那位是地獄菩薩化身,我不知道,但總有一位是,反正我不是。因為這個法會就是地獄菩薩示現(xiàn)成就的。每一個法會都有很多魔障,為什么近百年來,沒有講占察善惡經(jīng)的?金剛經(jīng)注疏有五、六十家注解,占察善惡經(jīng),僅是澫益大師注,難得呀!

  雖復普游一切剎土,常起功業(yè),而于五濁惡世,化益偏厚。亦依本愿力所熏習故,及因眾生應受化業(yè)故也,彼從十一劫來,莊嚴此世界,成熟眾生。是故在斯會中,身相端嚴威德殊勝,唯除如來無能過者。

  除了佛沒有能超過地藏菩薩的,其實他跟佛也是平等的。

  又于此世界所有化業(yè),唯除遍吉觀世音等諸大菩薩皆不能及。

  遍吉指普賢,文殊菩薩稱妙吉,除了普賢、觀世音都沒有地藏菩薩化度的方便,善巧的功德。

  以是菩薩本誓愿力,速滿眾生一切所求,

  以是菩薩是指地藏菩薩,他化度眾生的利益,比別的菩薩都厚,能滿足眾生一切所求,這是菩薩的心愿。像別的菩薩在佛法中,你得求出世法,護法善神、菩薩能滿足你的要求。求世間法,他認為你是增長貪嗔的,地藏菩薩不然。還有求免除疾病,藥師佛能滿愿,普賢菩薩普皆回向也都能滿愿。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也是都能滿愿的。速滿可不是等三十年、五十年才滿足,沒得用處了,很快的滿足。例如你現(xiàn)在窮得受不了,一窮就得忍耐。窮人氣大更不能忍,為什么呢?窮了就發(fā)火,就得受氣,大家看你窮小子,瞧你都拿斜眼瞧,因為你窮對他沒什么好處。你要接近了,不是要借錢,就是求幫助。在這種情況下,你求求地藏菩薩,他能使你發(fā)財。怎么樣發(fā)財呢?形形色色、種種樣樣,他能告訴你那個地方有個事,你去做有好處。你一下子得了樂透獎,要你求他就能保護你。很不容易,你自己也能知道很不可思議。

  能滅眾生一切重罪,除諸障礙,現(xiàn)得安隱。

  地藏菩薩就有這么大的加持力,有什么下地獄的罪惡,他都給你免除。在地獄門口守著說,這是我的弟子,他信仰過我,不讓他下,你那個業(yè)就消失了。但這還是你自己消的,為什么呢?因為你求過他,若沒念過他名號,沒求過他,就是再有心來度你也沒緣。就像我們這屋子安好多燈炮,但電流不通,插上電源才有電。我小時候看電影演不見鬼子不掛線,跟佛菩薩不掛上線,炸藥就不會炸。我們一到了困難的時候,就想起了菩薩,一著急一念,馬上就靈,那是因為你平安無事的求都累積到那兒去了。人家說臨時抱佛腳不靈,這是錯誤的,就是臨時來抱也靈,不靈是因為一到受難遭事的時候,全忘了!大家想想做夢,只要一念菩薩、一念經(jīng)就停了,半截就醒了,醒了就不害怕了。但是到害怕的時候,就忘了!到了地獄門口,什么都忘了,業(yè)障讓你名字也想不起了。

  我們有很多法師一上座要講法,法就全忘了!說不出來。再不然講出來沒人聽,講再好也沒人聽。大家都知道印光老法師吧!他著的書很多。印光老法師在普陀山閉關之后,到上海講經(jīng),聽的人特別多,后來一天比一天少。不是聽的人不想聽,想要來聽經(jīng),一走在路上出事了,或者家里來了客人,怎么能動?來不成就是緣不具。老法師以后改寫信問答宏揚凈土,這個緣份就多了。有的法師功力很強,有的法師沒學什么,但講起來很多人聽。

  我的一個老法師有位同學叫持律法師,講起來大家可能要笑了。在禪堂里他是香燈師,一到六月天東西都發(fā)霉了,他平日傻里傻氣的,同學就和他開玩笑叫他曬蠟燭。一箱蠟燭他都搬到外頭曬太陽,結(jié)果就化了。到了晚上大家要坐禪,維那師問怎么還不點蠟燭?他說都曬壞了!維那師說蠟燭你怎么拿去曬?他說不曬會生霉。維那師一氣之下說:‘你智慧太大了,在我們金山寺埋沒你的人才,你到諦閑老法師那兒去學經(jīng)去,做弘法的大法師吧!’第二天他就到觀宗寺去了。知客僧從來沒遇過這樣一個來求學的,看他傻呵呵的就說,老法師說什么人我們都教。領去見老法師,老法師問他為什么求學佛法?持律法師說,他們都不會曬蠟燭我會曬蠟。老法師一聽就笑了說,將來或許可以,我們這兒學堂的地方或者廚房地方,你常去打掃,講課的時候,你就旁聽吧!于是他就干這個工作。人家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畢業(yè)了,他在這兒住了八年。八年之后,智慧開了,因為他的心很清凈,到了第十年,他就替老法師上課,當了法師。好像是笑話,心誠則靈。因為他用至誠心,所以當了大法師,但也損滅了他的壽命,五十多歲就死了!從這個故事,大家就知道佛法是轉(zhuǎn)變氣質(zhì)的。今天窮,明天或許就發(fā)財了!

  有人問你們和尚或者佛弟子為什么也說發(fā)財?因為那是現(xiàn)在大家所好之故。起碼你求的時候,必須念地藏菩薩,拜懺和念地藏菩薩的功德,使你的問題逐漸變化,一回不成,兩回不成,繼續(xù)求,求到十回準成。拜懺你的業(yè)就轉(zhuǎn)了。心轉(zhuǎn)業(yè)自然就轉(zhuǎn),心學菩薩、行菩薩事,他會加持你得到深厚;的。我們福薄怎么培法?拜地藏菩薩、念地藏菩薩、念他的經(jīng),你的福德自然就深厚了,利益也會來了。你就是在利益上面加利益,福德上面加福德,具足萬德就成佛了,所以最終還是成佛。等你歸向成佛的道路,才知道地藏菩薩的功力愿行是不可思議的。一般廟里的簽是一百,是斷一百煩惱的,觀音簽是三十二個,只有地藏菩薩的占察法是一百八十九種,把現(xiàn)世的問題都包括在里面了。

  下面佛又贊嘆地藏菩薩了,對堅凈信菩薩說,他才能去請法呀!

  ‘又是菩薩,名為善安慰說者。

  地藏菩薩跟其他的菩薩不同,眾生有苦惱的、有困難的,他最善于安慰了。人要到了難處,求告無門,六親退失,這種經(jīng)驗我是有過的。如果你是反革命住監(jiān)獄,或者是個地主階級,沒人敢跟你說話。所以那個時候沒人會安慰你,你念地藏菩薩,他會給你示夢。痛哭流涕至誠懇切的要求,地藏菩薩就來安慰你。因此說他是善安慰說者,雪中送炭,不是錦上添花。地獄最苦,他就在地獄。有些像須菩提專度國王、大臣一些有福者,為什么呢?他說這個有福的不度他,轉(zhuǎn)身就失掉了。迦葉尊者則專度窮苦的乞丐,他自己也示現(xiàn)頭陀行,各各菩薩示現(xiàn)不同。現(xiàn)世有些個大和尚法緣、福報特別大,廟也大,錢也多,像我這一類不是菩薩的,無福生智慧,又干又瘦,到處掛單,各各不一樣的。各各菩薩珠寶都很多,唯有地藏菩薩這邊手拿個方便鏟,那邊手拿個如意珠。他那個珠不是財寶,你求什么能得什么,叫如意珠,所以稱為善安慰者。

  ‘所謂巧演深法,能善開導初學發(fā)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

  地藏菩薩說法,跟其他的菩薩說法有所不同,用占察法讓你得到,這是善巧方便。甚深的一實境界、兩種觀行,地藏菩薩教我們,在拜懺未達到三業(yè)清凈之前,還不能修‘真如妙心’、‘明心見性’的境界。如果你要修,易于著魔。等三業(yè)清凈再修定、修慧,一修就成,不只是成定慧,就是平常我們求個感應往往都不靈。但是真正的害了癌癥,求就靈了,因為不做其他想故。這個法子我試驗了好多次,害癌癥的念藥師佛也好,念觀世音菩薩也好,真能念到一心,癌癥就轉(zhuǎn)化了,惡性的變良性的,良性的變沒有了,這是不可思議的。他能夠用很好的方法,開導最初學佛法的人,使他們發(fā)心求大乘佛法,而且不退怯軟弱。

  ‘以如是等因緣,于此世界,眾生渴仰,受化得度,是故我今令彼說之。’爾時堅凈信菩薩既解佛意已,尋即勸請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哉,救世真士,善哉,大智開士,如我所問,惡世眾生,以何方便而化導之,使離諸障,得堅固信。如來今者,為欲令汝說是方便,宜當知時,哀愍為說。’

  佛就給堅凈信菩薩說了為什么要請地藏菩薩就是這些因緣。因為有這些因緣,地藏菩薩是這個娑婆世界眾生所渴望的,所景仰的。他所化導度脫的太多了,是故令彼,指地藏菩薩會跟你說的。

  我講這個都是很通俗的,比方很多。我們大家共同學習的時候,我認為不是專門來研究佛法的。我們在佛學院講這些課程,就不是這種講法了,F(xiàn)在我們先說方便法門。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語堅凈信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諦聽。

  諦聽是囑咐的意思。警戒他誠誠懇懇的聽、如實的聽。從前我們講諦是審查的意思。不能光聽,要契合理。

  ‘當為汝說。若佛滅后惡世之中,諸有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于世間出世間因果法,未得決定信。不能修學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不凈想,成就現(xiàn)前。不能勤觀四圣諦法,及十二因緣法。

  許可為他說,說什么呢?惡世之中,惡世就是我們這個時候,做惡者多,行善者少。出家二眾、在家二眾,比丘是梵語,翻成乞士。乞士者,上求諸佛佛法,下乞眾生資生之具。在家優(yōu)婆塞是近侍男,優(yōu)婆夷是近侍女。佛的四眾弟子,在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因果不能決定。什么因果不能決定呢?就是苦、空、無常、無我。這里頭有世間法,也有出世間法,簡單的說,就是不信因果。例如讀誦大乘、禮佛,這就是出世間的因,種上這個因,將來你一定成這個果報。結(jié)果你不信,或信不真,總要多少產(chǎn)生一點懷疑,所以未能得到?jīng)Q定信。既然信不能決定,那就更不能修證了。

  ‘學修’是建立在信的基礎上。像我們大家諸位善男子,善女人,有先信了佛法而后研究學習的。我們學的不是像世間法學學就算了,或者拿來做為生活的資本,例如有知識、有能力去工作,就取得生活的來源了。佛法不是這樣子的,是出世間的因果,學了之后要行,為什么要修呢?為了要斷煩惱、除苦難。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所做的一切事業(yè)之中,都含有惑業(yè)報,所以就是已經(jīng)聞到佛法的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于世間出世間因果法都不能決定信,F(xiàn)在我們所積集的因有出世間的,有世間的,雖然都是起惑造業(yè),可是還有一部份是善業(yè)。例如我們四眾弟子聞法、學法,念佛就是行不是學,修禪定、學經(jīng)都是屬于學教。我們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就不屬于世間法,但是因為夾雜著一些妄想、一些垢染,這個善業(yè)不純,因種的不純,那果報就不一定圓滿。想求極樂世界,不能一心,東想西想,想到子女,想到家庭,想到社會,招感的果就不清凈。因此這出世間的因果,沒能決定信,因為不能決定信,就不能修行了。

  我們現(xiàn)在得了人身就是苦果,這是過去種的。你現(xiàn)在所種的因,所起惑造的業(yè),等到未來感果去。但在‘集’里頭有許多成份,什么成份呢?例如現(xiàn)在念佛聞法,這個苦就抵消了一些,或者將來再生到人間或天界。但只要沒出離六道,統(tǒng)統(tǒng)屬于世間法。假使我們能夠認識這個‘苦’是招感來的,那我們就斷‘集’。眾生是畏苦果的,現(xiàn)在不怕因,一邊造業(yè)一邊又怕受苦,菩薩不怕受苦,他怕造因,眾生畏果,菩薩畏因。因此這兩種境界不一樣,用心也不一樣了。

  觀一切法無常的道理,很多哲學家、文學家也懂,但是懂不一定‘信’,知道無常也沒辦法。你看王羲之蘭亭集序里:‘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他懂得這個道理,人生百年沒什么價值,很快!但是他又說浮生如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白天玩不夠,晚上點了蠟燭還要去玩,這種觀點和學佛的不一樣。光陰給我們的沒好多,人身又特別難得,如果不藉此來修,轉(zhuǎn)眼就過去了,不曉得要過好多劫,好多時間,才能又遇著佛法!

  有一位先生問我想要成佛。這個佛的意思,大家不要把它理解錯了。佛就是明白法的人。他說法使我們也能明白。我們學佛法,就是求明白,真正的智慧光明了,就是得了般若,這個時候也成佛了。這部《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看起來,好像打卦算命。錯了!這只是‘事’,他是引導你去學,恢復一實境界、禪宗的一心,下卷都是講這個。明白了世出世間因果后,你一心去修,這十二因緣、苦集滅道四諦,還屬于聲聞緣覺法,要達到真如實際、無生無滅那就是真如法,就是禪宗所說的一心,楞嚴經(jīng)上的反聞聞自性,也就是法華經(jīng)上說的‘開佛知見’,華嚴經(jīng)上說的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的。大乘經(jīng)所指的都是一樣的。地藏經(jīng)教我們的不光只是打卦,這叫方便,沒有這方便,得不了一實境界。這種道理一定要懂。精勤不懈的觀察,觀察什么呢?觀察無生無滅的法,F(xiàn)在我們既然入不了這種境界,怎么辦?藉這占察善惡的輪相指導我們,使我們沒有懷疑,產(chǎn)生決定信。這樣子就能夠?qū)W得進去,修也修得成了。

  ‘亦不勤觀真如實際無生無滅等法。

  真者是不虛的意思,真如就是如來不生不滅、無染無垢。實際也是不虛的意思,虛就有了邊際。什么是邊際?實際無際像虛空似的,誰能把虛空找個邊際嗎?不可能的。實際也叫真如,也叫‘如來妙心’。

  ‘以不勤觀如是法故,不能畢竟不作十惡根本過罪。于三寶功德種種境界,不能專信。于三乘中,皆無定向。

  如果不觀這個真如實際,想不做十惡法也不可能。十惡法就是身三、口四、意三,殺盜淫、貪嗔癡、妄語、綺語、惡口和兩舌。如果加個不染,就是十善了。不能夠證得實際真如,不能夠返本還原,得到我們的真心,對佛法僧三寶真實功德的信心,也不能夠堅定。必須得信真如,說再通俗一點,信我自己就是佛,現(xiàn)在迷了,如果把障礙去除,就決定佛位了。如果不信,逐步的修行信心吧,頓滅不行。小乘、中乘、大乘這叫三乘。我們所以要做十惡業(yè),就是一個我執(zhí)我見為主,放不下看不破,所以解脫不了。我們天天念心經(jīng),我想佛教徒都會念心經(jīng)的。觀自在,但是我們自己很不自在。第一個就是什么事也不明了,糊里糊涂的造罪,觀不成也不自在了。我們把這個觀自在認為是觀世音菩薩,但是誰觀誰自在,誰能反聞聞自性,那誰就是觀自在菩薩。能夠?qū)W∪酥校滥且怀巳攵伎梢,逐步會導向你得到究竟。達不到這種目的,你在三乘之中也定不了向。現(xiàn)在我們出世業(yè)根本的信念不具足,因此求地藏菩薩把我們的業(yè)障消除一點。障緣減少點,能夠不阻礙我們信道。于是地藏菩薩說了一種方便法門,方便不是真實的,藉這個法門達到你所求的愿望,真如實際、具足般若解脫,成就法身就跟佛無二無別,跟毗盧遮那十方法界佛都如是了,都能具足三德。懂得這種道理,以下再說說障緣,知道障緣,才能知道方便的功德。

  ‘如是等人,若有種種諸障礙事,增長憂慮,或疑或悔,于一切處心不明了,多求多惱,眾事牽纏,所作不定,思想擾亂,廢修道業(yè)。

  ‘疑悔’是十種煩惱里頭最利的。我們懷疑一件事情做得做不得,就二心、三心、四心、五心無量的妄想出現(xiàn)了;谀兀恳呀(jīng)做過了,明白方法不對,看問題不準確,最明顯的是做股票,看見要發(fā)財買了,結(jié)果上當了。發(fā)了財存在銀行,結(jié)果地下銀行騙走了!你雖然賺了錢,但還是一文得不到!后悔了。但這個‘悔’并不代表事情解決了,受罪的日子還在后頭,未來不曉得流轉(zhuǎn)無量劫那兒去了!因此這一念之差就流好多劫去了!這個悔跟懺悔不同,懺悔后業(yè)就沒有了,像身上的染垢經(jīng)過一洗還復清凈,但是這個‘悔’沒有方法把所做的再來一遍,怎么辦呢?這個地藏菩薩也給我們說了一種方法,在下文給大家講。

  因為心里不明了,貪求者多,煩惱也多,人生活在煩惱當中,就被一切的事事物物牽纏著,所做的事情都不能定,就常常憂慮不安。遇看一個問題,在地上來回走,或是坐在那兒,晚上睡不著覺、失眠,這就是思想擾亂的表現(xiàn),道業(yè)就修不凈了。地藏菩薩慈悲方便,使你心能明了,不要懷疑,但是最后你得發(fā)愿,他指示這一百八十九種當中,有些個都是事法,或者有疾病,或者有愿求,他告訴你能不能得到。

  ‘有如是等障難事者,

  假使有這些個障難怎么辦呢?

  ‘當用木輪相法,占察善惡宿世之業(yè),現(xiàn)在苦樂吉兇等事。

  可以用木輪這種占察的方法。第一輪相是十個,貪嗔癡、殺盜淫、妄語、兩舌、綺語、惡口。占察完了,再問問輕重?占察第二輪身口意。三個不一定一起擲,這里頭還有個相應不相應的問題。如果你今生多病,輪相現(xiàn)殺業(yè)重,相應。如果你這個人做事很果敢,做什么事都很猛利,懷疑心少,意業(yè)就沒有癡。如果你現(xiàn)在懷疑多,占察你無癡,那肯定不相應。占察的時候,最主要要知道相應不相應,不相應,你再去拜懺,或者多念圣號,再占到跟你今生所受的相應了?礃I(yè)是那一種,你拜懺的時候就專拜那一種懺。

  用木輪來占察善惡。善就是十善業(yè),十善業(yè)的輪相是紅的。不深厚就是那個小的,淺淺的;深厚就是那個深的。一個輪四面,大黑的積表示惡重,另一邊就是積善很深厚。小善是紅的小淺槽,小惡就是黑的。小善小惡不帶重業(yè),大惡才能轉(zhuǎn)變的業(yè)果。善惡是相對,一個大惡小惡,一個大善小善,這是第一輪相和第二輪相。這再和前面的事實相應。例如殺業(yè)有,但也不是經(jīng)常的病,那是業(yè)牽不動你的業(yè)。這生不是偷東西,就是被人家偷,前生造的業(yè),也是照樣的偷人家。如果擲出來沒有,那就不相應了。我過去用這個方法擲,我很相信。為什么呢?我前生從來沒有偷人家的東西,否則我今生不會從來沒有一次遇著扒手。世界上扒手那么多,沒光顧過我,我也沒丟過東西。我不偷人家,人家也不偷我的。掉了東西,人家馬上就喊我說我掉東西了。那證明我沒有偷盜業(yè)。還有我沒害過病,我也沒有住過醫(yī)院,惡病從來不生?梢愿鶕(jù)這個驗查身三、口四、意三,驗查惡業(yè)重不重。第一輪這十個,一面是紅字,一面是黑字,黑字表示惡果,紅字就是善業(yè)。擲出來惡業(yè)很少,證明你前生的善業(yè)是深厚的。今生學法,三業(yè)清凈很快能入。地藏菩薩告訴我們?nèi)龢I(yè)不清凈的修定修慧,都會著魔。我們修的時候,證不到果,苦功下的不少,不能成就,這是什么原因呢?業(yè)還沒懺清凈之故。所以瓶子如果裝過毒藥,你要再裝上醍糊甘露,裝上好藥,你喝了還是中毒!這個氣味已經(jīng)不行了,必須得先洗干凈。我們現(xiàn)在用這個報身,必須把十業(yè)最根本的業(yè)懺清凈,才能得到相應。求定得定,求慧得慧,F(xiàn)在我們修行的功夫用的不少,就必須得拜懺。

  第三輪是六個,第一輪是十個,第二輪是三個。這個輪是數(shù)字。三面有數(shù)字,有一面不現(xiàn)。擲三次最大數(shù)記下來。一百八十九種,最低數(shù)字是一,一是什么呢?聞大乘佛法,立即成就,就直心證入‘真如’,或者禪門一柱香,頓超直入立證菩提,當下成就。那你得三次只能擲出一個一,馬上就能開悟。這一百八十九呢?一、二、三回是三、四、五、六,回回是六、七、八、九,回回是九,十、十一、十二是十二,第一次是十二,第二次也是十二,第三次也是十二,十三、十四、十五,乃至十八這三次擲的都是最大數(shù)。三個加起來一百八十九,你要是聞大乘佛法立即成就。一和一百八十九很不容易,但是你要能得到了,就表示你能成就了。這成就了,也是你應得的果位。因此輪相能夠告訴我們吉兇禍福,分別善惡。

  擲第三輪前,念一千聲地藏菩薩,擲的時候底下必須放個干凈布或者網(wǎng)子,托平了用右手旁擲。擲出來不論好與壞,好要鞏固,壞要懺悔,要拜懺還有解決的辦法。像我們打卦算命批八字,要倒楣,知道了還是照樣倒楣,不知道還好點吧!為什么?例如醫(yī)生斷定他得了癌癥,告訴他之后,痛苦憂愁又增加了許多煩惱。這個不同,我知道注定要死,我就求地藏菩薩加持吧。把過去的宿業(yè)藉著拜懺的力量消失掉,假使已經(jīng)不能消失,希望未來我從現(xiàn)在拜懺的善業(yè)速得生到善果,把惡業(yè)結(jié)束。同時藉著占察輪相,你如果能夠觀一實境界、真如實際,不但不受惡果,而且還得到最大的善果。他還教你觀,不論惡業(yè)、善業(yè),一切諸法皆空。我們說罪業(yè),誰又能把罪業(yè)拿出來看看呢?相啦!身體不好說是罪業(yè),這只是說說而已!如果做錯了一件事,這件事所產(chǎn)生的后果都要受報的,話是無形無相,如果沒有觀空,沒有觀到真如實際,受報也是無形無相的,但是感到痛苦。因此有人說有這個肉體就痛苦,沒肉體就沒痛苦了,但是自己總會感覺有肉體的。睡覺做夢的時候,身體在床上,當你碰到人家攆你了,遇到什么危難了,你不會知道這是做夢,如果你知道是做夢,就像我們活著的時候,有身體說這是空的。罪業(yè)本空唯心造,我心都沒有了,罪業(yè)又何處出生呢?含義就是這樣,但很不容易悟得。

  ‘緣合故有,緣盡則滅。業(yè)集隨心,相現(xiàn)果起。不失不壞,相應不差。

  這是就理上講的了。前面講障緣種種,現(xiàn)在要示個理。一切諸法在佛教講‘緣起性空’。一切法是因緣和合就在,因緣滅就滅了。緣起之法沒有自體的,不是堅固的,所以體性是空的。不論善、不論惡都是因緣。緣合了業(yè)報就現(xiàn)了,緣滅了業(yè)報就盡了。我們經(jīng)常說夫妻是緣,有惡緣有善緣,無緣不聚。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子女不孝順就認了,心安理得的。兩夫婦不合,經(jīng)常吵架這是惡緣。有時候想散散不了,有時候散了想聚也聚不了,這就是緣散緣盡的意思。

  一切的作用都是業(yè),積聚多了,善屬于善類,惡屬于惡類,善得善報,惡得惡報,善報也好,惡報也好都是自己心現(xiàn)的,這種道理可以不去執(zhí)著它,但業(yè)果不失。所作的因一定要結(jié)果。緣散緣聚跟業(yè)果聚則起都是隨心而得成就的。有相就有果,無相則無果。這種是不失不壞的。但是要修成了就破壞它了。沒修成則相應不差。所以人出生那天就注定要死亡,這個道理人人都懂,這是生滅法。但是假使把這善惡業(yè)看空了,認為這是緣起無自性的,體就是空的。人離不開地水火風空根識七大。我們的筋骨賣質(zhì)性屬地大,流動性的水份,痰吐尿溺屬水大,眼淚是眼睛的水份。人沒暖氣是活不成的,暖氣溫度屬于火大,每個部位跟每個部位都有空屬于空大,在人身體里都有股氣,練氣功就是氣體在身上流動,那是風大。風就運轉(zhuǎn)你的一切,如果風濕了,就是那個地方濕掉風滅了,沒有作用也動彈不了,沒有風的支配就動彈不了根。這個法門叫根聚法門。五根、六根聚合在一起,眼、耳、鼻、舌、身、意聚在一起,這個經(jīng)文又叫根聚經(jīng)。這些東西合和成了,有緣有了人,緣盡了壽命盡了就死了消失了。眼睛瞎了沒關系,或者耳朵不在了,也沒關系,少一個不影響人的存在。

  但是心是根據(jù)實際產(chǎn)生的,是真實的,是什么呢?一實境界。什么是一實境界?就是真如、如來藏性。解脫就是自在,自在有什么相嗎?沒有。我們說這個人有智慧,智慧就是光明。有人能看到別人有光明,有反光,人人都有,大小不同。但是這個光明是不是般若。一實境界因為真如無性,無所不現(xiàn),能為一切作主,也隨一切緣。我們說隨緣意就是緣合真如實體,而能隨一切諸法之緣。在大乘起信論里說,一心二門三大,一心就是我們這個真心,不變的心。二門,一個是真如門,是如來藏性,念著有無漏性功德。一個是生滅門,生起一切眾生的法,有九相,業(yè)相、現(xiàn)相、境界相、智相、相續(xù)相、執(zhí)取相、計名字相、起業(yè)相、業(yè)系苦相,這業(yè)就系住你,再也脫離不了了,要想斷這個根,很不容易,要多生累劫。為了要顯這一實境界,隨之而有這些和合的虛妄相,就把你迷惑了,不明了了,要想復本還原,再不迷惑,就得好好修練。

  我們怎么會迷惑呢?因為沒有智慧。地藏菩薩方便的給我們一種慈慧,用他的大慈大悲,用這六種輪去占察、指引你。乃至于你聞這個法,聽這個經(jīng)能修嗎?適合不適合我的過去業(yè),占察一下吧!占察完了說這法過去修過,能很快成就,那么讓菩薩指示。如果這個法不行,念佛行不行?修觀行不行?讀誦大乘可否?告訴你那一種,你一直修,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你過去根本沒修過現(xiàn)在瞎修,今天讀誦金剛經(jīng),明天讀誦法華經(jīng)、華嚴經(jīng),究竟那個經(jīng)好?那個經(jīng)不相應,乃至于四阿含經(jīng)都好,對你相應就好。如果不相應,絕對不好。念佛本來很好的,但是你心里靜不下去。念幾聲阿彌陀佛就能生極樂世界,有沒有誰看見過?懷疑了絕對去不了。念念佛或者家里有些事生煩惱了,你說佛也不加持我?念他做什么?鬧了!那么這個也依著占察善惡拜拜懺。善業(yè)不如惡業(yè),善業(yè)不容易生起,也容易斷。惡業(yè)隨時生起,而且不容易斷。惡業(yè)跟我們緣太深了,做壞事好像很習慣,一做就順了;好事很難做,過了心里又不在焉了。像我們出家人,職業(yè)就是修行,應該是善念念不斷才對,而事實上呢?做不到!多生累劫的牽引力,就是你那積惑造業(yè)的力牽引要往那頭走,例如你種種的六親眷屬,多生累劫的六親眷屬拉著,你想信佛,或者你夫人不讓你念,或者你父母不愿念,或者說你好事不干,為什么信佛呀?他把信佛看成是極不好的事了。因此必須多拜懺、多修行這個善業(yè)的法門。

  ‘如是諦占善惡業(yè)報,曉喻自心,于所疑事,以取決了。

  自己不能除疑怎么辦?地藏菩薩就跟堅凈信菩薩說,如果這一類眾生不能除疑諦,如理的來占察善惡業(yè),使你自心明白,懷疑的事能夠明白,以占察輪來取決定。

  ‘若佛弟子,但當學習如此相法。至心歸依,所觀之事,無不成者。不應棄舍如是之法,而返隨逐世間卜筮種種占相吉兇等事,貪著樂習。若樂習者,深障圣道。

  前面我們講過這個決不是世間的卜卦,因為它是依著一實境界而來的,明了了緣起性空的意思,緣合緣盡的意思,緣聚則有,緣盡則散是依著這個而生起的。依于無性緣生,所以佛弟子要學習這個法子,能夠生起甚深的境界,指引你達到一實境界。你依著輪相,所觀察的事一切都能得成就。事有世間事,有出世間事。生在人世間了,這個業(yè)報身是人,你就得受人事怎樣盡人事?自己不明白,糊里糊涂的。做生意不發(fā)財,想供養(yǎng)三寶沒錢沒得福報,懺悔吧!求點福報再占察,地藏菩薩會告訴你什么事可以做,問股票可否買?他說可以買就買,不可以買就別買。你得真正的相信,買了又后悔,想這個占察經(jīng)把我耽誤了,買了也不一定發(fā)財?結(jié)果還是發(fā)了,后頭跟著財,禍也來了。一文得不到,把命搭上。

  ‘善男子,欲學木輪相者,先當刻木如小指許,使長短減于一寸。

  這個木頭如小指許,當初很多人不理解,因為小指許最初就理解成一個手指頭。后來不是的,小指許是只有一截。小指手這一截當然是依照我們現(xiàn)在這個眾生,不是依著佛在世,那佛的一指長多了!我們現(xiàn)在擲這輪相,使它長短減于一寸,地藏菩薩告訴我們的很清楚。

  ‘正中令其四面方平,自余向兩頭斜漸去之。仰手傍擲,令使易轉(zhuǎn)。因是義故,說名為輪。又依此相,能破壞眾生邪見疑網(wǎng),轉(zhuǎn)向正道。到安隱處,是故名輪。

  四面平方就是四面都是很平的,兩頭漸漸的有點尖。仰手傍擲,為者讓它容易轉(zhuǎn)動。弘一法師沒發(fā)明前沒有,好久時間都沒有。做的時候得用香木或柏木,香木更好。為什么叫輪呢?我們知道*輪常轉(zhuǎn)有推輾之意,把煩惱惡業(yè)都給你輾去。這個‘意’明白之后,起碼把懷疑輾去,生出凈信。有什么好處?依此輪相能破眾生的邪見疑網(wǎng),懷疑像網(wǎng)似的把你罩住了,你沒法鉆出去,這個輪相就讓你鉆出去。能夠轉(zhuǎn)向正道,使你到安穩(wěn)處。你不懷疑了,經(jīng)常的用輪相占察,心里就很偷快的無憂惱。

  ‘其輪相者,有三種差別,何等為三,一者,輪相能示宿世所作善惡業(yè)種差別,其輪有十。二者,輪相能示宿世集業(yè)久近,所作強弱大小差別,其輪有三。三者,輪相能示三世中受報差別,其輪有六。

  過去所做的善惡業(yè)種是種子,現(xiàn)在是現(xiàn)行。這個輪有十,就是十業(yè)。二者輪相就是身、口、意三個能示你過去的集,‘集’就是招感之意,就是你過去報感了一些什么業(yè)?多生累劫招感的那個業(yè)是強?是大?是?三者輪相能示三世中受報差別,從那道來的?拿這數(shù)字六種輪相就示給你了。餓鬼道來的,畜牲道來的,人道來的,天道來的善根深厚,或者菩薩道,或者二乘,或者大乘,都會告訴你。

  ‘若欲觀宿世作善惡業(yè)差別者,當刻木為十輪,依此十輪,書記十善之名。一善主在一輪,于一面記。次以十惡書對十善,令使相當,亦各記在一面。

  這木頭刻的十種輪,就是刻兩面。到三業(yè)這個輪就是四面都有,小善、小惡,大善、大惡。第三輪是三面,一面沒字,從一到一百八十九。一面沒字表示不帶動業(yè)。為什么用十八呢?因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眼根對于六塵的色法,生起了六識的眼識。六根、六識、六塵加起來是十八界。三種輪相能示你宿業(yè)所做的善惡久近,能示你三世受報的差別。第一刻十輪就能知道善惡業(yè)的差別,做的業(yè)深厚與否屬于第二輪,善惡業(yè)都有槽槽,小善就是一點半截大,大善就深厚了,小的惡業(yè)也是一點點,大的惡業(yè)整個的。

  ‘言十善者,則為一切眾善根本,能攝一切諸余善法。言十惡者,亦為一切眾惡根本,能攝一切諸余惡法。

  普賢菩薩的十大愿王也是從一到十為數(shù),那是無窮無盡的愿攝到里面,但是以十為本。一切皆從一開始,從一到十,你再數(shù)又從一到十,還得從一到十。我們講一實境界就是這樣講的。善法也能攝一切善,惡法也能攝一切惡。但這有事有理,要在理上講就深了,念殺也算殺。在理上講,善即是惡,惡即是善,一實境界里面,只要把迷去了就行。貪嗔癡也是如此,所以在這個娑婆世界,現(xiàn)在說唯佛一人清凈,其余的菩薩只要示現(xiàn)就不清凈。像大家念準提咒能使怨敵腦袋裂七分,一切的魔障,你咒他一咒就死了,但你得持靈呀!像密宗有念靈的,但這種既害人也害己,那就不是菩薩大慈大悲了。準提菩薩還是觀音菩薩示現(xiàn)的。又如比丘翻的含義有一個殺賊、怖魔、破惡之意,凡是一個殺字即不善意,但是殺的是煩惱賊。再說素肉、素雞、素鴨這些都不叫素,雖然沒有肉,但是為什么叫肉呢?這一念到吃肉,就吃肉了。‘相’由心生,不吃肉就不做肉想。

  有時候眾生的執(zhí)著佛都設法救。佛在世時,比丘都光著腳,有個比丘在夜間踩著一條繩子,他認為他把蛇踩死了,一定要受報。天天想,想死了,還命債去了。根本是條繩子,他心意圓成它是條蛇。所以萬法由心生由心滅。為什么要修觀?如果是宿業(yè)一成不變,那眾生永遠不會成佛了,所以一切法都是假的。但我們一想到空,一想到假就去干壞事了,這可不假!要有像僧肇那個本事,可以將頭臨白刀,一是斬春風,沒關系,沒有業(yè),業(yè)是緣聚的,緣盡了都散了。從前鳩摩羅什法師,那是不得了的,大家都知道皇上叫他娶妻,給他好多的宮女,就不能在廟里住了。和尚們看見說:‘法師都娶妻了,我們也可以娶呀!’有天早上吃飯的時候,鳩摩羅什說,今天不吃飯了,拿了很多針放在缽里,誰也不敢吃,他說你們不吃都給我吃,他就把所有的針都吃下去了。吃完了又從每個汗毛孔里出來。當然這是故事,真的假的不知道。因為隔著一千多年了,他說要娶妻可以,誰能吞針,可以娶妻,否則娶不得,娶了下地獄,這就是說業(yè)。大乘法是圓融的,在密宗里,不是那個‘根器’,很多的密法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是婆羅門教嗎?是黑教嗎?因此要會學,學法別學成病,善業(yè)跟惡業(yè)為什么要說十呢?佛的萬德洪名是由修一善而起的。

  ‘若欲占此輪相者,先當學至心總禮十方一切諸佛。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眾生,速疾皆得親近供養(yǎng),咨受正法。次應學至心敬禮十方一切法藏。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眾生,速疾皆得受持讀誦。

  受持讀誦一切法藏。

  ‘如法修行,及為他說。

  就是宣揚佛法。

  ‘次當學至心敬禮十方一切賢圣。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眾生,速疾皆得親近供養(yǎng),發(fā)菩提心,至不退轉(zhuǎn)。

  八地菩薩不退轉(zhuǎn)地,或者小乘初果就不退了,不是究竟不退,但不是成佛,是不退墜六道。菩提心不退是不退墮二乘。

  ‘后應學至心禮我地藏菩薩摩訶薩。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眾生,速得除滅惡業(yè)重罪,離諸障礙,資生眾具悉皆充足。如是禮已,隨所有香華等,當修供養(yǎng)。修供養(yǎng)者,憶念一切佛法僧寶,體常遍滿,無所不在。

  你們大家禮完佛了,就得禮我地藏菩薩,要是我們?nèi)司筒荒苓@樣說了。這和受三皈依一樣。要立愿,愿一切眾生都把惡業(yè)重罪除掉。這就是普賢愿王十大愿的禮敬諸佛,但是這里加個法,加個僧寶。普賢愿王就是禮敬。供養(yǎng)加個贊嘆。地藏菩薩教我們禮完了之后,要供養(yǎng),拿什么供養(yǎng)?香、花。供養(yǎng)的時候盡力量就行了。以經(jīng)濟力、財力為準,有力量你不供,得不到加持。勉強那你要受苦,也不是菩薩的愿心,要適可適合供養(yǎng)。另有一種供養(yǎng),普賢行愿品上說法供養(yǎng)為最,所以事物的供養(yǎng)不如法供養(yǎng)。拜懺、禮佛的功德回向上供十方一切諸佛。我什么供養(yǎng)都沒有,念念心經(jīng)供養(yǎng)佛也好,念十聲佛供養(yǎng)佛,或者以法供養(yǎng)佛、塑像、印經(jīng)都可以,比世間的物質(zhì)供養(yǎng)力量更大些。以你的心力遍虛空遍法界都是供養(yǎng)諸佛的。你可以回向把紐約供養(yǎng)佛,整個的美國,這個地球上所有的物質(zhì),你認為最好的,都拿它供養(yǎng)十方諸佛。這個數(shù)字還是很小很小的,要像普賢菩薩把這無量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七寶拿來供養(yǎng)佛。隨你的心力,你能想好多,就供好多。很多不信佛的,什么叫三千大千世界恐怕還不知道。我們知道這個地球很大,在佛教講,只是恒河沙的一個河粒。這種說法很玄,但是現(xiàn)在科學證明太空里銀河星系無窮無盡的。佛家說三千世界有一百億的太陽,一百憶的月亮。一個月亮照四大部州。南瞻部州只是四大部州的一部份而已。要是會供養(yǎng),會回向,無窮無盡的。禮佛這里沒有詳細說,普賢菩薩教我們禮佛,身像虛空彩云一樣,供養(yǎng)的佛也是無窮無盡,每尊佛都在受你那兒接足皈命禮。大菩薩都讓你供養(yǎng),這一禮不可思議!別人禮一劫,禮十劫,禮一百劫都沒有你這一禮多,看你的心力大小,這樣的修供養(yǎng)功德無量。

  供養(yǎng)誰呢?一切的經(jīng)典法寶、三寶體常遍法界,佛是覺者,那么所說的法就是所覺,僧寶就是能所合和,和合僧之意。常時遍滿。無所不在,所以莫起‘分別心’,認為佛涅槃了。釋迦牟尼佛就在這兒,都有一層障礙,看不見而已。天人看得見,看的特別近,時間也特別短,天人看我們?nèi)碎g五百年,是四天王的一晝夜。四天王的五百年是忉利天的一晝夜,往上增長加十倍是夜摩天!……。站在兜率天看人間,一百年只是幾秒鐘的時間,像這樣的加倍,看我們?nèi)碎g簡直跟游戲電影一樣。就像我們看一種蟲子叫蜉蝣,早上生了一會兒又死了。死了又生,一天來回好幾次,所以古人詩云:‘生死人常理,蜉蝣一樣平’。人的生死也如是,動物也如是,跟小蟲子一樣。那朝生暮死的蟲子太多了,天人看我們,可能跟朝生暮死的時間都還沒有!我們認為十年百年很長啦!天人看見,佛菩薩看見一夕間,所以我們要這樣的觀察時空,空也遍滿一切時。

  ‘愿令以此香華,等同法性,普熏一切諸佛剎土,施作佛事。

  像我現(xiàn)在供養(yǎng)一枝花二枝香,把它跟法性遍滿一切處,諸佛之前都有一切剎土,都有我在供養(yǎng)。根據(jù)這段經(jīng)文,是小乘嗎?圓融無礙,事歸事,理歸理。說的盡管又玄又妙,具體問題是人家打你三個耳光,無緣無故的,你馬上就發(fā)火了,或者告他以法律解決。所以我們得把理混清事,事能容理,能夠把理顯出來,理也能融事,大小要融合。因為我們在事上是通的,但理上是障礙的,有時事上也不通。我經(jīng)常跟人抬杠講真理,但大多都不知道什么叫真理,我說你那真理是假理,是對假說的,有真必有假,我們這個沒‘真理’,我們只有‘心理’,就是‘一實境界’,真如不變。這樣來理解事理,要相融。禮佛的時候,作如是觀想,爾后你占察善惡輪,你的事業(yè)成就了,你也就理解了,理解它成就的原因了。

  ‘又念十方一切供具無時不有,我今當以十方所有一切種種香華、瓔珞、幢旛、寶蓋、諸珍妙飾,種種音樂燈明燭火飲食衣服臥具湯藥,乃至盡十方所有一切種種莊嚴供養(yǎng)之具,憶想遙擬,普共眾生,奉獻供養(yǎng)。常念一切世界中有修供養(yǎng)者,我今隨喜。

  這用我們世俗的話講,就是設想越大越多越圓滿越好。想想還舍不得嗎?雖然說想想,有些人想不到,心量就那么一點,看不見?我們能看見好多瑪瑙?也沒看見好多!現(xiàn)在都被挖的沒剩多少了,但是我們隨便拿那一種,恐怕還是享受不盡的。我看DL宮一世一個塔,那塔上鑲的鉆石是最大最好的,還有喇嘛用的鼻煙壺有好多種類,有翡翠的,有瑪瑙的,有珍珠的。像用這些大家看見過的,觀想著去供養(yǎng)佛。一佛面前,一個大菩薩面前,供養(yǎng)一個。在地藏菩薩手上拿著,你這么一想一作意,這功德沒法計算價值了。

  同時想到一切眾生也像我一樣在供養(yǎng),把六親眷屬都想上,一位不漏。腦筋里記得的朋友,一切眾生你想不到那么多,就說這一切道友,三皈的、聞法的,乃至護法的都想。我常想十二億中國人,加上世界五十多億人一起供養(yǎng),這個數(shù)字很少,我們把南瞻部州、北俱盧州銀河星系所有星球,就是外星人跟我一起供養(yǎng)。華嚴經(jīng)就是這種境界,所以占察善惡經(jīng)遍法界絕對相應。你說我要發(fā)財,問地藏菩薩,他說這樣好,你就去做吧!這樣方便,你或許會懷疑,用不著懷疑,因為你有這些個供養(yǎng)。還有,這只是你在供養(yǎng),也要想到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在供養(yǎng),看不到隨喜吧!在彌勒內(nèi)院供養(yǎng),你就想我也在彌勒內(nèi)院呢,釋迦牟尼佛在靈鳩山說法華經(jīng),都來供養(yǎng)釋迦牟尼佛,你也供養(yǎng)了。釋迦牟尼佛在普光明殿說華嚴經(jīng),那些大菩薩在那兒修供養(yǎng),我也在那兒隨喜供養(yǎng)。這是普賢菩薩的第五大愿,隨喜功德。地藏菩薩說的和普賢菩薩說的完全一樣。

  ‘若未修供養(yǎng)者,愿得開導,令修供養(yǎng)。又愿我身,速能遍至一切剎土,于一一佛法僧所,各以一切種莊嚴供養(yǎng)之具,共一切眾生等持奉獻。供養(yǎng)一切諸佛法身、色身、舍利、形像,浮圖、廟塔、一切佛事、供養(yǎng)一切所有法藏,及說法處。供養(yǎng)一切賢圣僧眾。愿共一切眾生,修行如是供養(yǎng)已。漸得成就六波羅蜜四無量心,深知一切法本來寂靜。無生無滅,一味平等,離念清凈,畢竟圓滿。又應別復系心供養(yǎng)我地藏菩薩摩訶薩。次當稱名,若默誦念,一心告言,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如是稱名,滿足至千。經(jīng)千念已,而作是言:

  遍一切眾生,遍于現(xiàn)在,遍于過去,如果沒修呢,勸大家都修。擲輪相之前,一定要修供養(yǎng),而且還要作觀想的供養(yǎng),不要為一枝花,一點點的小東西把你局限住了,這樣供養(yǎng)特別小了。要大供養(yǎng),還要隨喜修供養(yǎng),勸大家也修供養(yǎng)。不贊嘆、不供養(yǎng)什么也得不到!不僅是對佛法僧,就是對其他的一切眾生都供養(yǎng)。要富貴得先修供養(yǎng),不布施怎么感果呢?為什么今生有窮的,有富的?從前有位施主,年青念書的時候,所有的考試都是別的同學替他作的,糊里糊涂大學畢業(yè)了。因為他們家是財閥,二十六個兄弟,屬他的地位最低,在北京當造幣局的局長,專門造大洋。他一天班也沒上過,掛了四、五個頭銜,電燈廠廠長啦,又是這、又是那,名堂很多,他就在家里燒鴉片煙,什么都不做。他也信佛,但不明白事理,我們就給他取個名字叫佛迷糊。迷迷糊糊的,但一生盡享福,幾個子女都是美國留學的博士,一生沒事,我說他前生一定是山里的老比丘沒修行好,到這里來享福了。這就叫過去的善因所得的善果。今生他種的善根又不少,見什么和尚、喇嘛、道長、他都磕頭禮拜,都供養(yǎng)。誰求他都可以,碰上他今天要是腰上錢纏得多,都掏給你;氐郊依镉袆e人又給他裝上。但是修福不修慧,開不了悟,輪轉(zhuǎn)要是福盡了,還是要受苦的。

  占察善惡業(yè)報跟以前算命批八字相命不一樣,我們要想相應,必須做些佛事。有人說像這樣的做佛事,不必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我自己已經(jīng)開智慧了。例如前面講的修供養(yǎng),意念十方一切三寶,能夠使香花盡量的滿法界,所有的事都變成‘理’,因為在‘事’上是不能遍的,這一枝花就是一枝花,用理觀用心力把它變成遍滿十方一切諸佛剎土,這種的心量,功德,何必還要占察善惡業(yè)報呢?我說現(xiàn)在我們在‘理’上還有障礙,因為我們沒有證得,這只是想,是意念。像我們修密宗藥師佛的修法,藥師佛的法身放藍光,我們經(jīng)常講灌頂,這就是灌頂,自己觀想身心每個汗毛孔吸收藍光往外排的都是黑氣,黑氣代表我們的十惡業(yè)。如是觀想到一定的階段,成熟了,觀想的藍光就加大,放出的黑氣漸漸的就變了白顏色,就表示黑業(yè)已經(jīng)轉(zhuǎn)成善業(yè)了。自己觀想佛的藍光注入我的身體,我的身體也發(fā)出藍光,這種藍光就是觀想天空晴空時候那個天藍色,法身清凈的意思。這種觀想成就的時候,排出來的都是藍光了,就是佛和我結(jié)合成一體了。觀想極樂世界,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里表示善的,那是紅色光。如是觀想,相應的時候,就能夠得到。我們供養(yǎng)三寶,觀想十方一切三寶,這不是做‘個別觀想’,而是‘普遍觀想’了。一切佛就在我一念間,我身也到十方一切剎土去了。到那兒供養(yǎng)佛,佛和我們結(jié)合一體了。但這是意念,初修的時候,這種意義不是大家一下子領受得到的。

  我們得先知道,不但是佛法,就是一切世間法,只要是法,法者方法,方法就是形相,就是種種事物的樣子,這一切法就包括世出世間法,都是虛妄的緣起的。一切法都在運動中,不停的運動是法相,但是本來的法性是寂滅的,因為這個寂然不動的體遍一切處,而我們的妄想心不停的運轉(zhuǎn)。為什么佛教里判小教、始教、終教。判教的意思就是次第,如果不知道就容易混淆,而且理事混淆、小大混淆。事理不分不但修不成,而且容易造業(yè),也容易墮落。一切法本來寂靜,無生無滅,那為什么地藏菩薩要到地獄去度眾生呢?這是‘理’是最深的教義。要證得這種情況可以的,我證得了我心里是這樣的承當了,現(xiàn)在則隨順世緣,為什么呢?眾生不了解緣起性空,我就隨順眾生示現(xiàn)緣起,但我的內(nèi)心了解。因此地藏菩薩示現(xiàn)了,還讓你問善惡因果。講理也必須懂得‘一實境界’,否則跟世間的占卜算卦又有何區(qū)別了?在理上我們雖然明白,但在事上不能消失,為什么不能消失?現(xiàn)在我們每個人照樣有煩惱、不順心的事,因為智慧沒開!不知道‘事’該怎么處理?有人說一切法本來寂靜,無生無滅,那我用不著修了,我修它做什么呢?你現(xiàn)在能不能解脫?能不能照見五蘊皆空?不能!那事還是事,理還是理!必須懂得‘一實境界’。為什么地藏經(jīng)上說,地藏菩薩的功德超過觀音、普賢、文殊,十二億的大菩薩加起來集中的功德,比不上禮拜地藏菩薩一剎那的功德,這是因為講地藏法門所以這樣講。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地藏菩薩和觀世音菩薩在法性上沒有高低。

  為什么要講這無生無滅的道理,一實境界沒得到的時候,有很多不了解,有很多不對機,不適合。能證得密即是顯,證不到顯也不明白密。‘緣起性空’的道理,在西藏宗喀巴大師是相當提倡的。宗喀巴大師著的《菩提道次第略論》,還有一套《菩提道次第廣論》都是依據(jù)阿底峽尊者燈論作的,明白這個才懂得密教的意思,完了才學圓滿次第。我在西藏聽來是這樣子的。我沒到西藏以前,在北京加入菩提學會,跟喇嘛學密教,學的糊里糊涂不明了,總是資格不夠傳!那么得到什么樣的資格?我到西藏去感覺到真正夠資格的十地菩薩,都是華嚴經(jīng)的后半部,全是密咒,受各種的儀軌。像占察懺的儀軌,就是禮過去七佛、五十三佛、堅凈信菩薩、遍吉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就這樣了,但澫益大師著的占察懺法,禮拜就多了。懺法基本上都是祖師做的,三昧水懺、藥師懺,都是根據(jù)經(jīng)上的意思,引我們?nèi)腴T修的種種懺法,無非讓我們達到一切法是一昧平等、離念清凈的,這樣子才能達到圓滿。懂得這個道理,再去占察。占察是事,在理上我們明白了,事上還是絕對不行,現(xiàn)在我們沒有明白的時候,法告訴我們了,我們就依著法也就開悟了,學就是學開悟,開了悟明白再去做,很快就相應了,不做相應不了。我在這六十年當中,遇見很多人修行幾十年不得成功,什么原因呢?如果你學學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就知道,在你三業(yè)沒清凈之前,修定修慧皆成魔業(yè),都有什么魔呢?或許是精神分裂或許是外魔入體,也許是鬼神擾亂,在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五十種陰魔,色聲香味觸法每一種都有十種陰魔,那你不但沒修成,被魔障牽引恐怕就墮落了。

  地藏菩薩說,除了供養(yǎng)十方諸佛,還得供養(yǎng)我地藏菩薩。這個在我們凡夫是不行的。你供養(yǎng)佛法,供養(yǎng)我(凡夫)是不行的。前面說的甚深義理,因為我(指地藏菩薩)是主法者,所以要供養(yǎng)我,這種道理在西藏是很發(fā)揮的。供養(yǎng)三寶的時候,首先供養(yǎng)上師,就是給你灌頂?shù)哪莻,授你傳承的那個。為什么呢?因為沒有上師你不知道佛法僧這種甚深的教義。就像我們現(xiàn)在學占察懺,當然以地藏菩薩為主。特別系念供養(yǎng)地藏菩薩。這個念要念一千聲,這是很重要的。為什么要念一千聲呢?因為念一千聲就代表十至百、百至千意念至心了,有你這個‘感’,才有地藏菩薩的‘應’。如果沒供養(yǎng)十方三寶,也沒有稱念地藏菩薩的圣號,那毫沒關系,跟我們平常一樣,他所受的境界和你不相應。擲了很多的數(shù)字,跟心里所問的事情不相應。如果你供養(yǎng)完了,在密室里,就是自己辟一個佛堂,乃至于小小一個角落都可以。思惟憶念念地藏菩薩圣號以后再擲,這樣你內(nèi)心想的跟那輪相所現(xiàn)的一百八十九種絕對相應。問這個病能不能好,擲出來說事業(yè)能成就,或者這個困難很快就消失,那就不相應了。問病輪相上告訴你說這個病可以治療,這就叫相應了。

  有人說我們每個人都在占,地藏菩薩能現(xiàn)這么多身嗎?大家要不信這個問題,念一念地藏經(jīng),最初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以各種形相的化現(xiàn),種種的深云在忉利天上,為了顯地藏菩薩的功德就問文殊師利菩薩,地藏菩薩的化身有好多?文殊菩薩以他的智慧觀察,用一千劫的時間不能知道地藏菩薩化身有好多!佛說不但以你的智慧不能得知,我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shù)。我們在這個地球上,才五十億人那跟這數(shù)字完全不能比了。佛說無數(shù)恒河沙一個沙做一個數(shù),你看有好多?你念地藏菩薩,你身邊就有地藏菩薩,但是因為我們這個信心建立不起來,所以安排堅凈信菩薩來請法。你念完了一千聲,要求地藏菩薩說:

  ‘“地藏菩薩摩訶薩,大慈大悲,惟愿護念我及一切眾生,速除諸障,增長凈信,令今所觀,稱實相應。”作此語已。然后手執(zhí)木輪,于凈物上而傍擲之。如是欲自觀法,若欲觀他,皆亦如是。應知占其輪相者,隨所現(xiàn)業(yè),悉應一一諦觀思驗;蚣兙呤疲蚣兙呤異,或善惡交雜,或純善不具,或純惡不具。如是業(yè)因,種類不同,習氣果報,各各別異,如佛世尊余處廣說。應當憶念,思惟觀察所現(xiàn)業(yè)種,與今世果報所經(jīng)苦樂吉兇等事。及煩惱業(yè)習,得相當者,名為相應。若不相當者,謂不至心,名虛謬也。若占輪相,其善惡業(yè)俱不現(xiàn)者,此人已證無漏智心,專求出離,不復樂受世間果報。諸有漏業(yè),展轉(zhuǎn)微弱,更不增長,是故不現(xiàn)。又純善不具,純惡不具者。此二種人,善惡之業(yè)所有不現(xiàn)者,皆是微弱,未能牽果,是故不現(xiàn)。若當來世,佛諸弟子,已占善惡果報得相應者,于五欲眾具得稱意時,

  前面這段話必須得記住,沒說這話不相應。必須啟請,說地藏菩薩您大慈大悲,唯愿您護念我。為什么加一切眾生呢?因為要學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照顧一切眾生的,你拜占察懺,學地藏菩薩,念地藏菩薩的時候,也要把一切眾生都加上,讓一切眾生都跟我一樣,障礙都消失,增長凈信。這個凈信就是信心堅定了。

  發(fā)了愿啟求語說完了之后,拿木輪來擲,找條干凈的手絹,不做其他用途,用完了擱在占察輪里頭。用旁擲,擲在這個凈布上,擲一次加一起寫下來,由是六個輪數(shù)字,三次總數(shù)加起來。對照經(jīng)文看,如果說你所問的問題有困難,那么這個是籠統(tǒng)的,沒說你問什么問題,也算相應。困難很快就消失,這不論是求財、求病都算相應了。還有你到那兒去,或者搭飛機打個卦,說走不得,暫時不要動,如果已經(jīng)買了機票非動不可怎么辦?念地藏菩薩的圣號萬聲,它會起變化的。這是地藏菩薩的方便法門。我們學法、求法或者閉關、拜懺為什么要有師父或者道友指引你?就是讓事情做的如法。西藏修密法離開師父絕對不行。建壇城的時候,就需要師父幫你灑凈。那個壇城不是像我們這個一個佛堂就可以了。建好了,請十方諸佛菩薩,主要請你本尊,例如修文殊菩薩、修消災延壽佛法,請藥師佛;修阿彌陀佛,請阿彌陀佛,如果沒來修不成,什么法也修不成。

  必須得三業(yè)清凈,修密法更得要三業(yè)清凈,成就的是十地菩薩以上的即身成佛。所以說即身成佛法門好不好?好!但不是你修的。真好!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的是些什么人物?十地菩薩示現(xiàn)的,從初信、二信、三信到普賢菩薩、即身成佛。龍女即身成佛,但你看到的是現(xiàn)在。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成佛了,難道他那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都不算了?就只算他那一念的開悟?我們中國的禪宗說,禪門一柱香,頓超直入,立證菩提。你只知道他現(xiàn)在證了,就像看到人家打工一年掙五、六萬,你只能掙幾塊錢,為什么有這么大的懸殊?你可曉得他讀博士學位好苦?又如孫中山先生在上海有個故事,他住的那個房子水管壞了,找個工人來擰兩下就好了,二十塊錢。那個時候二十塊錢可不得了,孫先生就說貴了!那工人說,這兩下子你就擰不來,我讀了好幾年的書,花了好多心血,才能得今天一擰二十塊錢。孫中山就明白了。修了三大阿僧祗劫,才到這個程度,不是我們說的那么容易!要先種上善因,這一段話你能夠體會,產(chǎn)生真正的信仰都不容易了。這已經(jīng)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面前種的善根,都是親近了千萬億佛而種的善根。金剛經(jīng)上有這段話,只要聽到金剛經(jīng)這個名字,過去就得有這么大的善根。所以我們現(xiàn)在地球上有五十多憶人,盡管地藏菩薩那么普遍度生,我說我要講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一位老法師還對我說他沒聽過這部經(jīng)!不是大法吧?

  這個法不是那么深奧,但是不是占察經(jīng)不那么深奧呢?一切法本來寂靜,無生無滅,這個深不深?華嚴經(jīng)也無非如是!一念平等,畢竟清凈,畢竟圓滿!所以學法要會學,從淺入深,從深至淺,過去了還得回來。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夠生到極樂世界,阿彌陀經(jīng)告訴我們要一心不亂。我說念到一心不亂,我不用念阿彌陀佛了,我也不用去極樂世界了,我在這個世界上,不說即身成佛,也差不多了!一心不亂已經(jīng)到大菩薩境地了。我們一天妄想紛飛的,如果能夠一心不亂,那我上兜率天去親近彌勒菩薩一同再來人間,還近一點呢!我以前親近的師父也多了,密教、禪宗、凈土宗我都親近,但都不長,因為總想另外還有好方法沒有?我遇見過兩位最好密宗的大德,是這輩子班禪師父的師父,一位赤江仁波切,一位靈倉仁波切,還有兩個師父是哲邦寺的康薩仁波切,還有康薩仁波切的師父帕邦喀仁波切,這都是當身成就的大德了。他們教我們要從持戒入手,杰仁波切就是宗喀巴大師的顯密次第學好了,身心清凈受灌頂,就修一法,不要左一個右一個灌頂,再修第二法。就像占察善惡業(yè)報,三業(yè)清凈了修定得定,修慧得慧。沒清凈就只有隨聞修了,或者拜一千天,地藏菩薩也保證你絕對清凈。那你求生極樂,生那個佛凈土都可以。這方便法門很多,普賢菩薩行門也說讀普賢行愿品,普賢菩薩就送你到極樂世界去。讀過普賢行愿品嗎?若人讀此普賢行,我說少分之善根,成就眾生清凈愿。乃至于普賢行顧品上最后那一偈,假使我們業(yè)障重了,就是念普賢行也可以。往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嗔癡,誦此普賢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滅。這是正懺,是華嚴經(jīng)的圓滿教義。

  相應了,這個門你就走得進去,也就成就了。我感覺到這個門走不進,走到一半,我們先取個免疫證,別害傳染病,也別害愛滋病,這都是我們所畏懼的。就來世來說,地獄、餓鬼、畜牲這三惡道是絕對不愿意去的,來做人的話,也是享受的,做國王之類,生天也可以,這是地藏王菩薩保證的。因此我感覺到我們現(xiàn)在眾生罪業(yè)深重的時候,地藏三經(jīng)是最好的。大集十輪經(jīng)比占察經(jīng)更深,也是講十輪,學起來更困難一點,所以講占察善惡經(jīng)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占察善惡輪相出現(xiàn)空白,擲多少次還是空白,那是得到無漏智了。有漏業(yè)很微弱或者無,所以都沒有。逐漸的證得般若波羅密空義了。這是很不容易的。或者是善惡業(yè)交叉,不是十業(yè)純善,也不是十業(yè)純惡,這兩種人善惡業(yè)不現(xiàn),也是微弱的,不能牽引你到惡道,也不能牽引你的善業(yè)。這時候就拜懺,增長善業(yè),成就善果。

  好多人請了輪,不知道怎么用,最重要的是相應,相應了就是你所求的告訴你,因為你拜懺了,念了地藏王菩薩名號,這時候財色名食睡,都滿你的意了,想得什么就得什么,這個也很危險!為什么得到還很危險呢?因為容易犯錯,起心動念關系很大。我跟宏覺法師有一段時間,心里想一念,人家居士就送來了。我們倆就提高警覺,不能隨便打妄想!這種危險能送你下地獄的。想什么得什么這不是好事。所以我們要求得到的時候,第一個先感謝菩薩,加強懺悔,使善業(yè)更增長,起心動念不求五欲,有也不要,可以轉(zhuǎn)施,需求的人很多,這都是小事。例如你想念兩個蘋果,人家給你拿了十幾個蘋果來;或者想吃水餃,人家打電話來說,我們給你包好了送去。這都是小事情,不過是測驗你,想利益好多眾生就不靈了!為什么不靈了呢?力量不夠了!例如我經(jīng)常發(fā)愿,愿聽我經(jīng)的人或者皈依我的人,或者聞過我法的人,愿他們臨終時都能夠生極樂,現(xiàn)生滿他們的愿,你們能感覺到我這個愿達到了嗎?你沒感覺到我這個愿不靈!天天求,時時求,念念求,好比我們坐飛機的時候,愿飛機上的人都能皈依三寶,永遠別造惡業(yè);坐火車也發(fā)這個愿,等汽車飛機的候車室里頭,來來往往的好多人,你就發(fā)愿,愿眼睛所見到的這些人,將來都能聞到法,都能夠了脫生死,他們這樣來回的奔走,讓他們都滿足吧!愿是發(fā)了,他們都滿足是不可能的,這個愿就不大靈了。菩薩也是發(fā)這個愿度一切眾生,但度不盡,度不了,連佛都度不了!因此這種愿你盡量的發(fā)。但是得個包子、餅子的這種愿,很容易靈,為什么?因為這個愿很小,都不是菩薩現(xiàn)的,有很多護法神鬼在你身邊,你一動念他知道,他有他心通,他說,。±戏◣煷蛲肓,給他吧!但這種滿愿不是好事,我這里提出來警愓!

  ‘勿當自縱,以起放逸。

  不要放縱五欲,這是警戒我們,勸我們不要犯過。

  ‘即應思念,由我宿世如是善業(yè)故,今獲此報。我今乃可轉(zhuǎn)更進修,不應休止。若遭眾厄種種衰惱不吉之事,繞亂憂怖,不稱意時,應當甘受,無令疑悔,退修善業(yè)。即當思念,但由我宿世造如是惡業(yè)故,今獲此報。我今應當悔彼惡業(yè),專修對治,及修余善,無得止住。懈怠放逸,轉(zhuǎn)更增集種種苦聚,是名占察初輪相法。’

  有善根了,今生得了這種果報。如果遇著地藏經(jīng),或者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聞著了今生就精進修行,不應休止。有很多人不但是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在家眾,就是在終南山里頭很多修道者,得一個初步的相應,或者一坐也能定幾天了,就認為自己了不起,一放逸慢慢這種境界也沒有了,再想進步就難了。修道的人進步困難,退很容易。假使我們拜占察懺或是念地藏菩薩,千萬不要放逸,隨時發(fā)愿利益眾生。

  我在北京有一個道友問我,他說‘我信佛四十五年了,也沒懈怠過,但是為什么佛菩薩都不加持我,一回比一回困難,越困難越大,我沒法磕頭了,佛道不信了!’我說‘你不信馬上就好?’他說‘真的嗎?’我說,‘你試驗一下,做惡去馬上就好!’他說‘為什么?’我說‘你周圍的善神那么多,使你今生能夠成就,乃至于得相應,能生極樂世界。如果你一退念,波旬的子弟兵就來了,他會讓你一切順當,但最后的惡果呢?再來一世就不是這樣子了,要懂因果,要這樣理解。’應該怎么辦呢?在你不如意的時候,甘心領受,現(xiàn)在你才受一點,比下地獄好多了!我就跟他講我的歷史,三十三年的監(jiān)獄我沒后悔,我沒抱怨,我沒說這是什么人加給我的,是業(yè)障現(xiàn)了。我那些道友在國外宏法,他不下監(jiān)獄,解放時人家往國外走,我要回來,這不是自己作業(yè)去的嗎?自己要安心受,所以平反之后,我還可以講經(jīng),還可以回到佛教界。或者是你們大家加持我,有緣,那時候我要是關到里頭關死了,我們現(xiàn)在結(jié)不到緣了。不稱意的時候,甘受,甘是甜蜜的領受。我就常在監(jiān)獄里想到金剛經(jīng)告訴我們,今世被人輕賤者,應知道宿業(yè)尚未消滅。我就想到我自己變化非常大,從二十歲開始講經(jīng),在大陸上是很煩重的,還得請師,還得高高的坐,每次聽的人都很多,最多一次有一千七百多人。在影塵回憶錄里有記載。一九三六年在長春般若寺講四分戒,臺子高,禮拜的人多,這個被尊敬的待遇是諸佛菩薩加持的。到了監(jiān)獄里,把我們叫什么呢?叫不恥于人類的狗尿堆!不算人,比狗尿還糟!人家都躲著,怕踩到把鞋都弄臟了。這樣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不就是六道輪回嗎?

  要甘心忍受消業(yè)障,業(yè)障就會消失!當初我想再不能講經(jīng)了,關了三十三年,中間還有很多波折,根本早就忘了!我是八二年才平反的,八二年到現(xiàn)在才八年多,平反時,我已經(jīng)快七十歲了,你說過去的忘了,新的還能學嗎?佛菩薩加被的,我也是供地藏菩薩,供地藏水。有時候我在底下看備課的時候,還想不到要說那句話,到時候就想起來了。記得我在閩南佛學院講經(jīng)的時候,講華嚴經(jīng),舉蘇東坡的詩做例子:‘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理解華嚴經(jīng),只因為還在凡夫境界被包圍著,懂得了就出到外頭反過來再看。但引這個例子很好,臨時在座上卻忘了,很急,聽的有好幾百人,沒辦法,請諸佛菩薩加持,低腦袋想這么一下就來了。有人說是第六感,反正想起來了,這種情況很多。我說我這個例子,就是勸大家相信不懷疑,一懷疑什么作用都沒有了;蛘呶覜]講經(jīng)的時候,在底下覺得疲勞,一講起來就都沒了。有時候擔心我營養(yǎng)不足,年歲大要害病,這是多余的擔心,我講越多越好。在廈門的時候,我一天講四個小時,早上兩小時,晚上兩小時,都是華嚴經(jīng),也沒什么不好。但是我在監(jiān)獄里不好,身體確實不好,一天什么也沒干,還是不好!

  ‘善男子!若欲占察過去往昔集業(yè),久近所作強弱大小差別者。

  過去究竟造了什么罪?是惡業(yè)多還是善業(yè)多?我做的業(yè)力量大不大?猛利不猛利?大小差別?

  ‘當復刻木為三輪,以身口意各主一輪,書字記之。

  身口意三輪占過去所集聚的業(yè),這個過去,不是指著前生,而是累積所有過去一切生。

  又于輪正中一面書一畫,令粗長使徹畔。次第二面書一畫,令細短使不至畔。次第三面作一傍刻如畫,令其粗深。次第四面亦作傍刻,令使細淺。

  這紅的表示善業(yè),大的表示根基很好,要是小的就是善果很淺,小而黑就要拜懺,很快就消失。惡業(yè)很重,得經(jīng)過好多日拜懺。這四個面,兩面表善,兩面表惡,只有這三個輪四面都有,其他那兩種輪,第一輪只有兩面,兩面空白,第三輪有一面空白,為什么?連擲三次都是空白,那么證明已經(jīng)得成就了。大家學習學習拜個懺,要是沒辦法拜怎么辦呢?那就念地藏菩薩圣號,例如來回坐車的時候就念,開車遇困難了,別念!念的把人家車撞了就找麻煩,測驗一下,人家說我們佛教講的都是玄虛,其實我們佛教最切合實際了。有些人問將來能不能好?我要說不能好,就斷了他的善根,怎么樣能好呢?念念佛求求韱悔,有什么作用?假使我給你一千塊錢解決困難了,那是短時間的,業(yè)障深重拿了五百塊錢出去還會出事,或者是財露白還要受傷!看起來像是虛的,大家好好觀察一下,越是看不見的力量越大,有相的東西力量反而不太大。風是無相的,誰也抓不住,但能把我們這個地球吹化!所以心念最厲害,能夠轉(zhuǎn)動十方世界,也能轉(zhuǎn)變?nèi)缾簶I(yè)。

  ‘當知善業(yè)莊嚴,猶如畫飾。惡業(yè)衰害,猶如損刻。

  善業(yè)是紅的就像莊嚴世界,惡業(yè)是指有損生佛國土的善緣。

  ‘其畫長大者,顯示積善來久,行業(yè)猛利,所作增上。

  做善事很猛利,怎么樣猛利呢?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貧窮的婦女,她撿到一枚金錢,她想這是佛菩薩的加持,要供養(yǎng)佛。就到油店里請油老板買一個錢的油,油老板叫她拿個瓶子來裝,她說我什么都沒有,你可不可以幫助我?老板說你這么窮,連飯都沒得吃,這個錢不必了!她說因為我沒供養(yǎng)過三寶,所以才窮,我打算買這個油全部供養(yǎng)佛。這個老板受感動了,他說我給你一大瓶,其余的油和瓶子算我的。于是就拿到祇園精舍去。那天正是目犍連尊者當班,早上起來他去滅燈,其他燈都熄了,就這燈怎么滅都滅不了,現(xiàn)神通也滅不了。佛就告訴他,就是菩薩也滅不了,什么原因呢?因為這個女人的愿心很大,潔凈施,她的心非常猛利,這就叫善業(yè)猛利。這個道理是一定的,你拜懺念地藏菩薩或是念阿彌陀佛,念的人很多,隨便打個佛七,有好多人得到利益?真正的念悲切了,就像明天死亡,就降我頭上了,這樣的來念,這個猛利心念一聲抵好多聲!還有觀想念。人家念佛念一聲,你觀想佛堂里,乃至于整個美國、整個地球,乃至于天上人間、極樂世界和所有的星球中一切外星人都跟我念,都是我的化身。那你生極樂世界去上品上生,普賢十大愿念佛是供養(yǎng)佛、禮敬佛、贊嘆佛,十方世界都震動了。我有個親教師,最初剛一開始學佛的時候,我就跟他學,他念的就是普賢行愿,教我們無論做一點什么事,都觀想十大愿王。地藏經(jīng)第一品是文殊菩薩請問,第五品是普賢菩薩問地獄的問題,第十二品觀世音菩薩贊嘆,加持地藏經(jīng),所以地藏經(jīng)是四大菩薩都具足了,念這部經(jīng)就觀想這部經(jīng)不可思議的力量,動員了很大的力量來宣揚這部地藏經(jīng),不要聽人家說這是小乘,這是鬼神,其實這是不可思議的。

  ‘其畫細短者,顯示積善來近,始習基鈍,所作微薄。

  剛種一點善根,基礎還不太鞏固,善業(yè)很微薄,受不得沖系,一遇貪業(yè)五欲就隨之而轉(zhuǎn)了。特別要注意順境,逆境是當頭棒,你看到樣子還可以躲一躲,順境是腦后針,沒辦法防備。還有碰見人家贊嘆你道德很高,小心點馬上就低頭懺悔,一在順境,一在人家贊揚聲中,你很容易就忘了你是誰了!隨著贊揚放棄善念,就退道了,所以這個輪相是提醒你善業(yè)做得還不夠。

  ‘其刻粗深者,顯示習惡來久,所作增上,余殃亦厚。其刻細淺者,顯示退善來近,始習惡法,所作之業(yè),未至增上;螂m起重惡,已曾改悔,此謂小惡。善男子!若占初輪相者,但知宿世所造之業(yè)善惡差別,而不能知積習久近所作之業(yè)強弱大小。是故須占第二輪相;若占第二輪相者,當依初輪相中所現(xiàn)之業(yè)。若屬身者,擲身輪相。若屬口者,擲口輪相。若屬意者,擲意輪相。不得以此三輪之相,一擲通占。

  粗深者又粗又深,我那輪是弘一老法師做的,黑的很寬,就是很粗,表惡業(yè)很重,過去作惡太久而且成了習慣。我們在監(jiān)獄里有這么一句話,形容專打小報告的人:‘三天不害人,走路沒精神’。要是沒害別人,心里不舒服。這種人可以看的出來,從來不給人說好話,就是這個意思。做惡太多就是增上惡。細淺的顯示退善的時間還不太長,習惡所作的業(yè)還不久,要改。佛教注重懺悔,懺就是改未來。懺完了再做惡,罪特別大。這都是宿業(yè)牽引的,大家都有。心想這個念不能起,不要打妄想,跟自己說這會兒我一定好好念,這個佛七我絕對不打妄想,這下司糟了,本來妄想或者不多,因為有這念頭,妄想紛飛。要無作意的,自己隨時那么警惕就好了,效果會好一些。小惡一悔就悔掉了,因為在你將來受的時候加進去了,它順著你未來的意;蛘叩脗小的善果,但轉(zhuǎn)動不大;蛘呷思乙姷侥懔R你幾句,這也是小惡叫惡口。一個人過去的習慣,多不能轉(zhuǎn)換,用幾十年的功夫想轉(zhuǎn)換一個習氣很不容易。顯著的還容易轉(zhuǎn),過去沒有注意的習氣,斷了見惑、思惑,習氣還是斷不了,這屬于塵沙惑,所以我們有很多的習氣一定要細心觀察。

  我們占察必須心里沉沉靜靜的,這叫至心,不叫一心,至心就是誠懇。如果一心就不用占察了,因為一心得智慧,判斷力會很正確,自己能判斷業(yè)障重不重,我說這個就是鼓勵人家一個信心。佛法非信不能入,想入佛法,入門時必須得信,才能得到實在的利益。信十分利益十分,信一分得一分利。種個善根,也許現(xiàn)世得不到利益,將來必定能成就。隨喜將來就得到隨喜的利益。尤其是四眾弟子,都想得一點成就,起碼我們來生比今生更好,更能深入學習佛法。所以我請諸位善人原諒,我講經(jīng)不注重義理的說教,而注重大家要去做。好多的佛法,不做嘗不到法味,信心建立不起來,遇事就懷疑,乃至于有點挫折就懷疑了,也引到佛法上,不但佛菩薩一點加持沒有,還讓我遇到這些個壞事,有的佛弟子在大陸上,初期一解放就受苦了,有的文化大革命受害的,有的后期,有的現(xiàn)在趕上了,有些出家人時間雖然很短,但是趕上了,這是什么原因呢?眾業(yè)難逃!我們一個人的力量敵不了眾業(yè),琉璃大王殺釋種,釋迦牟尼佛都沒有辦法,目犍連尊者以他的神通力送五百人到天上去,留個種子,結(jié)果全化為血水,眾生的業(yè)果不失!

  這三種輪第一個是占十業(yè),所以叫十輪,占了初輪之后,就能知道過去所造的業(yè),但只能知道善惡的差別,還不能知道這善惡種的深厚不深厚,積的久, , 遠與否?猛利與否?同樣是殺人,有猛利和不猛利的,猛利的以極重的嗔恨心,報復心乃至于手段也很毒辣的,這個殺業(yè)就重了。有的則是無意的,例如執(zhí)行槍決的劊子手,因為他吃這碗飯,做了這個職業(yè),雖然一樣是殺業(yè),就不猛烈了。這個業(yè)有大有小,那怎么知道呢?擲第二輪。這個畫紅杠表現(xiàn)明顯是積善大或久,一生、兩生、三四五生我們過去也不知道生幾回天?或者做惡業(yè)的時候下地獄好多回了,都不一定的。第二輪就占身、口、意三業(yè),來判斷前頭那個十業(yè),強不強?大不大?大呢懺的方法就不同了,得下點功夫,多做一些懺悔。這善業(yè)也如是。如果過去積善積的很猛利,修行起來進步就很快,修定慧很容易,容易證道。我們大家都想知道各種問題的答案,想得個宿命通。三業(yè)清凈了,求宿命通一百天就得到,準得到。為什么我們修的很多也得不到?相應的問題。三業(yè)不清凈,修定慧不成。地藏菩薩說的,說不定還著魔。在各各道場里,不論在終南山或五臺山,這種著魔的事很多,失心錯亂要想糾正,很不容易。等著了魔再來懺悔,魔會來擾亂你,使你懺悔不成。因此要先懺。身、口、意三輪要一個一個擲,不是三個一起擲。身業(yè)殺盜淫,口業(yè)妄語、兩舌、綺語,惡口,如果是貪嗔癡就屬意業(yè)。三個不能一起擲,所以要占第二輪相者,要依初輪相中所現(xiàn)的業(yè),就是看作用的大小強弱。如果說我要知道是妄語重還是綺語重,還是惡口重,都有的話就要擲四次。先擲妄語、再擲綺語,一定要擲四回,要是殺盜淫都有,身業(yè)就擲三次。

  這第二輪多在什么時候擲呢?后文告訴你,必須拜過懺七天之后,清晨就擲,才能知道業(yè)清凈與否?已經(jīng)清凈了,或重惡變輕了,就可以修定慧了,不會著魔了。有人問念佛禮懺仗他力為什么還著魔?因為宿業(yè)的關系,楞嚴經(jīng)上說,我們五蘊有五十種魔,就在自己的含藏里有五十種陰魔。身、口、意清凈之后,這種魔才不現(xiàn)。或者自己所得了加持,但眷屬并沒有修,找到小孩身上,牽涉到你不能修,必須得照顧小孩。像這種魔障特別多。

  ‘應當隨業(yè)主念一一善惡,依所屬輪,別擲占之。

  隨著你所做的業(yè),有善業(yè)、有惡業(yè)。并不是說個‘業(yè)’字,就是業(yè)障。不一定是惡業(yè),戒定慧也能成障。例如智慧很大,你認為有本錢了,了不起了,就會成障礙。所以善業(yè)惡業(yè)都能成障。業(yè)輕懺悔起來,一懺就清凈了。重業(yè)可不行,重到什么程度?就依著懺悔所現(xiàn)的輪相而定。例如我們沒有擲輪相以前,看見地藏菩薩放光,或者做夢夢到釋迦牟尼佛或觀世音菩薩,那是魔境,絕不可靠。鬼神都能現(xiàn)菩薩相來擾亂你的道業(yè),鬼像個鬼你知道對治,以前我跟大家講過當頭棒、腦后針,因為你拜佛念經(jīng)都只求個圣境,它就給你現(xiàn)了,香上現(xiàn)花或者屋子里頭現(xiàn)奇異香,乃至于現(xiàn)出天人散花,這是魔境,不是圣境。三業(yè)清凈了,就是沒有光、沒有花,沒有什么境界相,只要三業(yè)清凈,也容易成道。發(fā)大心的人就是發(fā)了菩提心,要行菩薩道,我們舉個例子說,我發(fā)了大心要建道場,希望佛菩薩加持我,心發(fā)了,障礙很多。沒發(fā)心的時候,收入很好,一發(fā)心馬上就倒楣,生意立刻賠錢,那是菩薩沒加持嗎?不是的。是因為三業(yè)不清凈!發(fā)心之前屬于魔子魔孫的系統(tǒng),是魔在加持你,要是跟他對立了,他馬上不加持你。因為一發(fā)了菩提心,魔就退了,就不能再近你的身了。所以假使我以前是行外道的,皈依正道、正語、正業(yè)、正命等八正道法,馬上過去所有的神通、智慧就沒有了,重新再來。這個關系如果不明了的話,反而認為信佛還沒加持!加持的是正道,邪道馬上斷,否則照著去修就很嚴重,這個我們不知道,占察一下就會告訴你,所習的都是魔業(yè)。

  學某個法對不對?或是正道法,但對你不相應,修好久不能成就。比方說有些道友們念了很多,好像相應的不大。現(xiàn)在我們講地藏經(jīng)的系統(tǒng),念地藏菩薩,有很多人馬上就得了相應,見光見花且不說,心里非常喜悅,這就叫‘相應’;以前沒有這種安慰,沒有這種快感,念下來之后感覺身心輕安,這就叫‘相應’。那修這種法很快就能成就。個個菩薩的愿力不同。讀書的時候,你的愿力也不同,有想讀木土系的,有想讀電機系的,那就看那個相應了。這種情況用來印證我們佛經(jīng)也是這樣。我們不能千篇一律的念咒。佛在印度還沒說咒呢!必須要用占察輪這一法,這是地藏菩薩特別的慈悲。問的人是堅凈信菩薩,所以首先要堅固我們的信念,不能夾雜,要至心、要清凈。堅凈信菩薩不是一般的菩薩,是菩薩摩訶薩,摩訶薩的意思是這個菩薩已經(jīng)是地上的菩薩了,不是三賢位了。三賢位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一登了地就是菩薩摩訶薩了,就是法身大士。

  ‘復次!若占初輪相中,唯得身之善,于此第二輪相中得身惡者,謂無至心。不得相應,名虛謬也。

  怎么叫不相應呢?占初輪的時候,得‘身’是善業(yè),但擲第二輪‘身’現(xiàn)惡了,這叫不相應了。不相應就都不算了。為什么呢?不至心。就是求的時候不夠至心誠懇。不得相應就是虛謬的。怎么辦呢?馬上,再念一千聲地藏菩薩圣號,重擲。好比今天早上擲的身業(yè)是善,意業(yè)是惡。明天擲的意業(yè)是善,身業(yè)又是惡了,不相應。不相應的時候就得重新第二天再拜,再擲。如果第一輪殺盜淫沒有了,第二輪是善業(yè),那就相應了。以后就再不要擲身業(yè)了,再也不管它了。如果三業(yè)都這么擲兩次都相應了,就不要再擲一輪、二輪,這時相應了。身、口、意都清凈了,這時候可以修下卷,一實境界,二種觀行。二種觀行就是定慧,就是止觀雙運,就很相應,很快能得到成就。不是了生死的問題,而是成佛的問題了,了生死,三業(yè)清凈,惡業(yè)沒有了,要求生極樂世界,準去。不要擔心,也不用懷疑,一定能生得到。

  ‘又復不相應者;謂占初輪相中,得不殺業(yè),及得偷盜業(yè),意先主觀不殺業(yè),而于第二輪相中,得身惡者名不相應。

  不相應的情況,又如這生所做的事業(yè),從來沒掉過東西,而輪相表偷盜就不相應。

  ‘復次!若觀現(xiàn)在從生以來,不樂殺業(yè),無造殺罪,但意主殺業(yè)。而于此第二輪相中,得身大惡者,謂名不相應。自余口意中業(yè)不相應義,亦如是應知。

  有些人生下來就吃素,在我們佛門有些出家的比丘,乃至于在他母親懷孕時就不能吃暈了,吃了就吐,必須吃素。小孩生下來一直就吃素,這就叫胎里素。但這只是個不殺業(yè)而已,十業(yè)之中只是一業(yè)。修道的時候還是不一定成就。雖然殺業(yè)不造了,但或者說瞎話,或者認為自己是吃胎里素的,好像善業(yè)很深厚了,就隨便瞎說,說自己得道了,有神通了,大妄語說的厲害,那不但不得道,還照樣墮落。并不是每個人都十惡具足,善善惡惡都有的,不然我們怎能托生為人?又怎能遇到佛法呢?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因為從生以來就不樂殺業(yè),那說明了意里頭現(xiàn)殺,或第二輪中得身大惡也名不相應。那意業(yè)的三種和口業(yè)的四種都照這個去配,叫不相應。怎么辦?拜懺!重新拜。

  ‘善男子!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欲求度脫生老病死,始學發(fā)心修習禪定無相智慧者,應當先觀宿世所作惡業(yè)多少及以輕重;若惡業(yè)多厚者,不得即學禪定智慧,應當先修懺悔之法。

  這就說未來了,末法眾生想求度脫生老病死。就是沒聽過,沒聞過佛法,現(xiàn)在聞到了,發(fā)什么心呢?有兩種,一種是小乘心,很快脫離苦海;二種是從佛的教導,看我是苦,我受罪,看見眾生有苦我更苦呢!不是為自己,讓大家都了脫,這叫發(fā)‘菩提心’。這要發(fā)大心。因此要了生死也好,想利益眾生也好,必須得修。根據(jù)佛所教導的修定,或者修習無相法門。應當先觀察過去所怍的惡業(yè)多少,做的惡業(yè)多而且重,不能修禪定,也不能學智慧,學什么呢?先修懺悔,這是方便法門。習定習慧先修一個前方便,先修懺悔。

  ‘所以者何?此人宿習惡心猛利故,于今現(xiàn)在,必多造惡,毀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懺悔令其清凈,而修禪定智慧者,則多有障礙,

  為什么不能學禪,也不能學慧?學慧就是學經(jīng),學教理。參禪求明心見性的方法,就是深入的大乘法九次第定。我們往往在大乘和小乘的名詞上混淆不清。例如大家都知道三門。和尚廟門口就叫‘三門’。但有些個和尚不懂這意思,寫成山了。遁了空門,就是中間那個大門是空的,左邊是無相,右邊是無作叫三門。我們聽空就引證到心經(jīng)去了。不是的。佛在印度說法的時候,基本的就是空義。小乘法要修‘寂滅’、‘空生死’,‘空煩惱’。不要作業(yè)了叫‘無作’。無相呢?就是證得了二乘的涅槃了生死。但以大乘的意思來講,空是般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乃至于無一切相。無作就是無作意,要怎樣的無作意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是不作意。大乘的無相就是觀苦空無常無我。因為觀苦不作一切意,斷集,因為惑而集,就是招感一切業(yè),這些都如夢如幻。大小乘的意思都跟大家講一下,不論你修大乘、小乘都一樣,一步一步入。要是有罪業(yè),惡業(yè)不清,修不成的,要修懺悔法。大家信了佛之后,不宜好高騖遠,甚至于還想即身成佛。受個灌頂不容易,三業(yè)沒清凈都是魔業(yè)。上次我給大家打個比方,有毒碗如果沒洗干凈,水再倒進去,喝下去一樣中毒。要是身語意沒清凈,不是法器,把禪定智慧裝進去,就是再深再妙也不是醍醐(甘露)。一定要憧得這個道理,必須學懺悔法。

  這個人宿世的惡心猛利,現(xiàn)在一定要做惡,不會做善事,做善事他臉紅心跳。我們可以知道我們自己,就是不用什么方法,我們也知道過去是做什么的,今生做起來就知道了。大家不曉得有這種境相沒有?走著路忽然感覺到這個地方我來過。有些個和尚知道自己前輩子是出家人,為什么呢?他到廟里好像極熟,不要人告訴他那個門,他都知道。這可能是出過家沒修好,又墮落下來了,也有乘愿再來的。宿習惡重的人,必要犯重戒,假使犯重戒不懺悔,不令他清凈,修戒定慧障礙很多,成就不大。

  ‘不能克獲,或失心錯亂,或外邪所惱,或納受邪法,增長惡見。

  不能克服煩惱,精神分裂,出家人還有瘋子嗎?有!可不是像社會那個瘋,出家人瘋了就是靜靜的在那兒。修道修不成了,只在廟上掃掃地呀!懺悔吧!因為在這個僧眾之中有一種加持力,如果離開僧眾就不行了。失心錯亂的和尚,社會上的人見不到他,或者傻呵呵的,或者住山里頭滿山跑。這個失心連妄心也失掉了。還有外邪入侵擾亂你。鬼藉機會就來附體,你就胡說八道起來了,畫符念咒,這個增加罪業(yè),完全墮入魔道。或者正法領著他,他不入,去領受邪法。聽不正確的法很感興趣,這些我們都可以體驗的到,F(xiàn)在離佛已經(jīng)兩千五百多年了,末法時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五百年早都過了。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大善根的人,對正法不得信入,一增長一接納邪法,就形成惡見。在我們弟子當中,破戒可以救,懺悔完了救得,破見不可以救。破見就是邪知邪見,看問題的看法不同,轉(zhuǎn)不過來。他說那個是成佛的,他不說那個是邪見,反過來說你是邪見。那些自稱我是某某佛來的,都是落入邪見網(wǎng)了。

  ‘是故當先修懺悔法,若戒根清凈,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則離諸障。

  離了諸障之后,也要修懺悔法。過去善根清凈,罪不太重的,就能見清凈輪相。這時候習定就能得入,開智慧。我們剛才講空、無相、無作。雖然佛門是空門,我們也經(jīng)常講空,但佛教是‘空’和‘有’同俱的。‘有’是緣起,‘空’是體性,叫‘緣起性空’,這是佛教的基本定論。要能把緣起性空懂了,那顯密都懂了。這個研究通了,真正理解了,馬上就能離開一切障礙,光明照耀。知道一切法的有是緣起的、善惡業(yè)都是緣起的,如夢幻泡影,就像黑云能遮太陽,白云照樣能遮太陽,所以惡業(yè)能現(xiàn)前,善業(yè)也能夠遮住你,這是真實的智慧。但是惡業(yè)現(xiàn)前的話,就往下墜的很深。善業(yè)一遮住了,只是不開根本慧,但還不會墜落。雖然兩個一樣的遮,一樣的不空,但性質(zhì)不同。‘緣起’就是‘有’,在佛經(jīng)上說叫‘妙有’。什么‘不空’呢?佛的一切性功德不空,因為空才能成就有。大家想想看,如果這個地方不是空的,再想要蓋房子,蓋的成嗎?如果腦子里思想盡是‘業(yè)’,成就不了!這個原理是一樣的。我們懺悔,能夠逐漸的達到這種境界,以下就說明懺法。上面這段文就是應該修懺法的原因,修懺法必須做個前方便。我們大多數(shù)照本拜三十五佛、拜八十八佛或者拜藥師懺,不論拜什么懺不容易免難,為什么呢?前方便沒作!既然是消業(yè),講事就有規(guī)格,不依規(guī)格,得不到成就。但磕頭拜懺總是好的,消的沒那么快就是了。第一個要道場清凈,拜懺也是道場,現(xiàn)在我們講經(jīng)說法的法會也是道場,一般要灑個凈。

  ‘善男子!欲修懺悔法者,當住靜處,隨力所能,莊嚴一室。內(nèi)置佛事,及安經(jīng)法,懸繒旛蓋,

  要想修懺悔法,先找清凈的地方。初學者必須得清凈,離開干擾。像我們在寺廟里,辟個靜室,或者感覺大叢林不好住,到茅棚去找個清凈地方。這不容易。我們住的房子都不是很大,能夠拿個布簾隔上一個地方供地藏像。在這個方塊里,供上花,買幾個蘋果、梨當供具。懸繒幡蓋做不到怎么辦?幡是扁的,做小一點都可以,買不起綢緞,花布也可以。還有小圓筒,小孩玩具都可以算數(shù),以心量把它擴大。供上經(jīng),或請一部占察經(jīng),或地藏經(jīng)或大乘十輪經(jīng),再供一尊地藏像,其他相不供都可以,如果能夠,供一尊釋迦牟尼佛像。這個法沒釋迦牟尼佛,地藏菩薩也說不成。頂好能供堅凈信菩薩,大家也沒見過,就請一尊菩薩寫一個名字,拿紅紙寫個名字也可以。拜的時候,能夠磕下頭就行了。我們集體修,道場得大,就得做一番佛事,清凈壇場,潔凈之后就不能隨便進去,除了做佛事的,進去之后則不能來回出出進進的。進去的時候要干凈,心干凈。意念清理一下,嚴肅一點。身體要干凈,要洗澡,不能有氣味,有氣味也不容易得。

  ‘求集香華,以修供養(yǎng)。澡浴身體,及洗衣服,勿令臭穢。于晝?nèi)辗郑诖耸覂?nèi),三時稱名。一心敬禮過去七佛,及五十三佛,次隨十方面,一一總歸擬心遍禮一切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像,浮圖廟塔,一切佛事。次復總禮十方三世所有諸佛,又當擬心遍禮十方一切法藏,次當擬心遍禮十方一切賢圣。

  結(jié)了界,供養(yǎng)了,一修就要點香,不能省事。倒不是省那一根香。好比一部經(jīng)沒念完,馬上得香續(xù),不能說香沒了,我就這么念下去吧!白天就是晝,這是根據(jù)印度時間算的,二十四小時晝?nèi)龝r,夜三時,共分六時。一邊稱名,一邊敬禮。一心敬禮過去七佛及五十三佛,完了向東南西北上下這叫十方,當然不是叫你在那兒到處轉(zhuǎn)?谀钜庥^遍禮,說一禮遍十方還不只,凡是佛遺教所留下來的塔廟、寺院、浮圖,浮圖也是寺院的意思。一切佛事就是做這些個佛事。如果你心量沒那么大,或者你信佛不久,心里就總禮十方一切諸佛,還有十方諸法,凡是十方就包括極樂世界,也包括東方藥師佛琉璃光凈土,也包括上方不動世界,東方還有東方,東方還有阿毗世界,這個很多意念一觀想就行了。在這個法中,還必須得禮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還有十方一切賢圣,菩薩、聲聞、緣覺都是圣眾。

  ‘然后更別稱名禮我地藏菩薩摩訶薩。如是禮已;應當說所作罪一心仰告:惟愿十方諸大慈尊證知護念,我今懺悔,不復更造。愿我及一切眾生,速得除滅無量劫來十惡、四重、五逆、顛倒、謗毀三寶,一闡提罪。復應思惟如是罪性,但從虛妄顛倒心起,無有定實而可得者,本唯空寂。

  依法行事,我是法主。你禮占察懺,以我為主,要特別禮敬。最后地藏菩薩要三拜,因為他主持這個法會。界也結(jié)了,供養(yǎng)也修了,禮拜也禮了,再來就是發(fā)露懺悔,就是向上仰告,做觀想都可以。有的自己編懺悔文,想求什么事,自己編一個懺悔。可以說我這個懺悔過去罪,求生凈土極樂世界,還有六親眷屬都得安益,及至于以后擴展到不認識的。這樣來懺悔,來仰告;蛘吣阏f我現(xiàn)前別的都在其次,吃的、穿的、住的,還有走路要有汽車,那么自然得有錢,講事業(yè)不是求大發(fā)財,六親眷屬都沒煩惱,都能成道,這些都可以求。一百八十九種都有的。地藏菩薩告訴我們可以向他求這些事。同時把過去的罪說完了,必須得加個不復更造。舊罪消了,新罪又生這可不行。能嗎?不能!為什么不能?受業(yè)所牽。我們大家天天都是愿消三障諸煩惱,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天天的禮佛拜懺都念。天天懺,天天還造罪,說瞎話順口說腦子也不用想。人人回想一下,我說的不見得準確,但起碼我是這樣子。因此想要說絕對不造罪,信了佛所有的惡業(yè)一下子停斷,沒有這個力量。要有這個力量必須多生累劫,必須菩薩現(xiàn)身。我們用儒家曾子說的每日三省吾身。晚上一天的工作完畢,佛事也作完了,上床休息的時候,想想一天二十四小時,念地藏菩薩占了好多時間?搞名利乃至貪嗔癡妄語,兩舌、綺語、惡口犯了好多?不用問佛菩薩,自己就能知道。清清楚楚的能知道嗎?在天平上一秤就知道了。

  晚上回想一下,感覺自己慚愧業(yè)障重,臨睡的時候,念一個十大愿王,從一者禮敬諸佛乃至十者普皆回向,或者念一遍心經(jīng),要不了好多時間,如果佛法僧具足,則念十方一切諸佛……。三兩分鐘的時間,念完了再睡,會得清凈相。不但惡夢,善夢也少,會得到加持。心理意念一靜下來,念念睡著了就跟三寶合成一片。我們發(fā)愿的時候要隨著地藏菩薩發(fā),一個是上求諸佛佛法,要成佛,一個是下化一切眾生。成佛就是為了要度一切眾生,否則跟我現(xiàn)在不是一樣嗎?成佛度眾生能普遍一些。

  十惡就是十惡業(yè)。四重即殺、盜、淫和大妄語。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毀謗大乘破合和僧,這叫五逆。不修十善,不清凈這都叫顛倒。還有毀謗三寶,作一闡提罪。除了這些要想一想,思惟就是自己觀察。我造這些罪,這些罪的體性是怎樣的?要覓罪是了不可得的,罪性本空唯心造,妄心造的。妄心消失了,罪也沒了。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要達到這個境界,可不是小乘了,完全是大乘究竟了義了。觀想罪業(yè)是緣生的、性空的、是虛妄不實的、是顛倒妄心造的、沒有實體可得。意思就是不是不可消滅的?占啪褪羌艤绮簧鸁o所得。

  ‘愿我及一切眾生,速達心本,永滅罪根。

  愿一切眾生都明白自己的本心,都明了佛性是光明的。要不達到心的本源,罪也懺不清凈,永遠不會清凈。達到了,罪根拔起,罪就沒有了。這段意思后面有很深的解釋,個個經(jīng)論都是這樣闡揚的。但是像我們還是有相的,念一個名字,磕一個頭,一邊磕一邊懺悔,從有相達到無相。這就是懺悔罪業(yè),但是必須得發(fā)露,就是前面說的仰白,仰告十方諸佛。發(fā)露的意思就是我們也不知道我們過去做了好多罪?那就籠統(tǒng)的說一說。以下就是配合普賢十大愿王,勸請轉(zhuǎn)法,勸請諸佛不入涅槃,就是普賢行愿品的第六大愿請轉(zhuǎn)*輪,第七大愿請佛住世。

  ‘次應復發(fā)勸請之愿;愿令十方一切菩薩未成正覺者,愿速成正覺,若已成正覺者,愿常住在世,轉(zhuǎn)正*輪,不入涅槃。

  不但愿普通的眾生,還沒成正覺的,快點成正覺。沒成緣覺的速成緣覺,沒發(fā)菩提心的速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常住在世,常住在世就是不要入涅槃。請佛轉(zhuǎn)輪、住世是第六大愿和第七愿,隨喜是第五大愿,這里第五愿擺在后面,次序沒有關系。

  ‘次當復發(fā)隨喜之愿;愿我及一切眾生,畢竟永舍嫉妒之心,于三世中一切剎土,所有修學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隨喜。

  三世諸佛菩薩在此教化眾生,還有一切在此修利生的功德,乃至于一切眾生所修的善業(yè),我們都要贊嘆隨喜。他們布施的,他們持戒的,他們?nèi)倘璧,我都要修,有拜懺的,有講經(jīng)的,有說法的,有聞法的,我都隨喜。乃至于一點點小善都不遺漏,心量大了,功德不可思議。不要認為這是人家做功德,我在這兒隨喜,也沒出力,隨喜功德是相等的。看見人家供花,馬上合掌隨喜,看見人家學習,隨喜這功德不可思議,為什么呢?十法界在你現(xiàn)前一念心中,一念遍十方。華嚴經(jīng)第四會覺林菩薩贊嘆佛,就像工畫師修的,能畫一切彩色。這個世界的一切事事物物都是一念心造的。一念心成佛、下地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是覺林菩薩在夜摩天贊嘆釋迦牟尼佛的話,所以大家千萬要如是隨喜。布施一個充滿七寶的三千大千世界都沒有隨喜功德大。所有生極樂世界的,我都隨喜。應當這樣的來隨喜,千萬莫生嫉妒障礙。這個世界的眾生恰恰相反,不但不隨喜,看到有做好事就說,那算什么?誰都做得了,不但不隨喜還要破壞。我做不成你也別做,這就是嫉妒障礙,罪業(yè)特別重。這是個方便,佛法說是方便,就是竅門。因為沒力量做,他做了,跟我做不是一樣嗎?這是菩薩用心?吹剿觯怀隽,那顯不出我了,這叫嫉妒障礙。這個是運動身、口、意的。我們前面講懺十惡,現(xiàn)在這個隨喜,不但口里贊嘆,意念還要想到這些功德,這才是真正的隨喜,不是虛假的。口里說得很好,人家問你我們做個什么事,好。∥译S喜,扭過頭來就向人說,他干得成。空f壞話破壞人家,這種人大家到處都可以看的到。

  ‘次當復發(fā)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資益一切諸眾生等,同趣佛智,至涅槃城。

  我們現(xiàn)在的修行,就是我們聞法的功德,大家共學的功德,把它回因向果,向果就是向佛。這一切的功德不貪戀執(zhí)著,資助一切眾生,一同趣向佛的智慧海,乃至于究竟成到不生不滅,就是解脫意。

  ‘如是發(fā)回向愿已;

  拜懺完了,應當發(fā)愿,心理所緣念的,所仰白的向十方諸佛菩薩表白我的心跡。回向愿也發(fā)完了,離開懺悔室。

  ‘復往余靜室,端坐一心。若稱誦,若默念我之名號。當減省睡眠,若惛蓋多者,

  我們現(xiàn)在沒有這么多條件,這間是拜懺室,那間是念佛室。東廟里條件優(yōu)厚些。要是一個想修道的,常住會成全他的,但還要有點地位。普通的和尚,西藏一般的和尚想修行,一個靜室也沒有,這還要有點福德!這個靜室完了,還要入一個靜室,出聲或者默念。念什么呢?地藏菩薩的名號。地藏菩薩告訴我們不要睡覺。睡是五蓋之一,要減省睡眠。到了夜間身體實在不支了,靜坐一下易驚醒。夜不倒單的意思就是讓你能修道,倒著睡容易睡的時間久,坐著睡睡不長,一下就醒了。但是夜不倒單養(yǎng)成了睡覺的習慣,不坐則已,坐下腦袋就搭下來。你講經(jīng)他在那兒贊成呢!你問他聽到?jīng)]有,不知道啦!人家說我不贊成不倒單,我是要不倒單修行,不是坐在那兒睡大覺!睡覺經(jīng)常睡的脖子歪了,有的腿也痛了,背也駝了,走路是個彎腿,我看好多的喇嘛師父,走都走不起來。因為坐久了,沒修行睡著了。坐著睡跟倒著睡,我看倒著睡還更舒服一點吧!不會出很多病,因此我要糾正一下。還有過午不食,因為顧慮早上不吃,晚上也不吃,這一頓飯思想有包袱了,吃不下了還要吃,那胃能受得了嗎?就算吃下去,當時也不能修道了。往那一坐,瞌睡馬上就來。和尚是智慧的,我們是學智慧的,這不是越學越愚癡嗎?不但不相應而且很不好。有人說習慣了。我說你習慣可以繼續(xù)下去,壞習慣不能繼續(xù)下去。否則貪嗔我們習慣了,不要懺了。我把你殺了,我習慣了行嗎?不行的。

  為什么要生極樂世界,因為那兒的習慣好。貪嗔癡都斷了。想往那兒去,可不像美國,想個辦法能來。到那個地方?jīng)]別的辦法,唯有念阿彌陀佛,或者念念大乘經(jīng)典回向。別的后門開不到,就在自己腦子里開個門,還得不為名利念,不為人知念。別盡想我是個善人,我是個念佛的,這又怎樣?心里頭在干什么?有一個老太太,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順口就叫孫子把燭臺上的螞蟻統(tǒng)統(tǒng)燒掉,我說這個念佛效果不大。學法要會學,學的要正確。你心里頭到底還是有智慧的,要判斷。學過幾部大乘經(jīng)典就知道成佛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人教你即身成佛,這個我看看,等你成了,我再跟你學,沒成那我跟你白搭了!這邊口里要修成佛的法,那邊錢都給我行嗎?這叫南轅北轍。

  ‘睡眠’是五蓋之一,我們差不多的人都睡眠很久,但是我勸大家要睡夠了。要是你四十歲以上,睡眠不足無論干什么工作,精神不集中,到那兒都打瞌睡。操作機器很危險,說不定把命還搭上!開車撞上了,糊里糊涂的就受傷了。我說的減少睡眠是純粹修道者,已經(jīng)放下身心在密室中修行,瞌睡了就叫‘昏睡蓋’。有人沒昏睡蓋,睡眠很少打妄想,一定得了失眠癥!為什么?因為太鉆牛角尖,想發(fā)財,怎樣也發(fā)不了,事業(yè)就是不成就,東想西想想竅門睡不著,精神錯亂叫‘掉舉’,也是五蓋之一,這都不行的。就靜下來觀心,觀心的時候,注重觀地藏菩薩的圣像。睡眠多呢?站起來走一走,坐著比較舒服一點,所以坐下來就打瞌睡,驚醒一下。

  ‘應于道場室中旋繞誦念。

  這個要自己掌握。地藏菩薩告訴我們這個方法,具體運用上,自己要靈活,但是不要離開題目。澫益大師引證過法華經(jīng)上這么一句話,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也這樣說,念六十二億菩薩的圣號,及至于供養(yǎng)六十二億的菩薩,衣、食、住、行七珍八寶,供養(yǎng)六十大劫,不如念觀世音菩薩圣號。法華經(jīng)上公開這樣說,我們念普門品不是這樣說嗎?念觀世音菩薩一名的功德等于念六十二億菩薩的名字。在大乘大輪經(jīng)上,有這么樣一個發(fā)心的人,對彌勒、文殊、普賢、觀音這一類的大菩薩,供養(yǎng)一百劫、皈依一百劫、贊嘆一百劫,不如有人于一食頃,就是吃頓飯的功夫,皈依、禮拜、供養(yǎng)地藏菩薩。為什么說這幾句話呢?因為我們對觀音菩薩、彌勒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聽得相當多,有些人對地藏菩薩的因緣沒那么深厚,為了增加深厚,所以說供養(yǎng)這些大菩薩不如食頃之間供養(yǎng)地藏菩薩。為什么?因為地藏菩薩修行的時間,比這些大菩薩都久,人家從地藏經(jīng)上就可以知道了。而且他度的大家都知道是地獄眾生,地獄眾生最難度,不信的能使他慢慢轉(zhuǎn)成信。因為他要成就一切眾生,久遠劫來修行累積的功德,大悲大愿,是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妙吉祥菩薩加起來都不如的,所以一定要生起最大的信心,不然我們修的時候,觀想力不強,利益就小了。我們求占察輪引導我們得三業(yè)清凈。在經(jīng)文后面有說,末法求戒,不論比丘戒、沙彌戒、菩薩戒,很多不得戒,得不到戒體,菩薩戒除外。拜這個懺,三業(yè)清凈求戒都得戒,不要再另受了,只要在地藏菩薩面前受就可以。澫益大師就是這么受的,他受了比丘戒再求成就,這些都是白天晝?nèi)龝r的修行,那夜間呢?

  ‘次至夜分時,若有燈燭光明事者;亦應三時恭敬供養(yǎng),悔過發(fā)愿。若不能辦光明事者,應當直在余靜室中,一心誦念。

  那就說睡覺的時候,晝?nèi)龝r、夜三時不停的悔過發(fā)愿?墒俏覜]有這個力量,或是我經(jīng)濟力不充足,燈燭辦不起,那么就在靜室里默念好了。辦不起光明事情不能念經(jīng),也不能拜懺,光念圣號。如果能辦到光明事情,那就跟白天一樣,該怎么做就怎樣做,換句話說,就沒有時間睡眠了。但這才七天,要打般舟三昧,就是一行三昧,要一百天。般舟三昧是不準坐著的,怎么辦呢?就是辟一個靜室,繩子粗一點釘在墻上,隨個子高低用手扶著繩子驚醒自己,時時的念。念地藏菩薩也好,觀世音菩薩也好,就如我們修地藏懺,下定決心修一百天,要是沒得成就,就死在靜室里好了。但是走走自己也做不了主,業(yè)障會讓腿腫的很粗,沒辦法!道宣律師行過三次!修行要想成道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對于身心得下點苦功夫。像我們悠哉游哉,自自在在的拿個念珠修行呢?拜懺念個佛名頭還沒著地又起來了。必須五體投地,這不是給人家施主辦的,也不是得人家襯錢就完事了,自己修行。要給人家懺悔,替人家消災,沒給人家應得的利益,到地獄去要補的,因果不失,但對施主而言還是得到的,誰要給人家念經(jīng),如果念錯了,念落了,到地獄去補可苦死了!別忘記了,那有這么便宜?所以要懂得因果報應。有人問老法師你不是講‘空’嗎?要是真空不怕地獄,本來就沒有?詹坏骄拖氯グ!大家意識當中這個地獄一定在地底下,十八層地獄好像地底下不知道到那兒去了。不是的。閻浮提東方有山,這個地球東邊,在那兒?我們有南極北極,東邊還有東極嗎?沒了,都是意念的。那地方有大鐵圍,周圍用鐵圍上,不是地下,有什對聯(lián)說:‘下下下下到十八層地獄,給閻王老祖挖煤去’。這是挖煤工人;‘上上上上到三十三天,給玉皇大帝蓋瓦去。’這工人比那挖煤工人好多了。但是既沒有天堂,也沒有地獄,都是我們的心造出來的,連上帝、十方三世佛都是我們心造的。這是究竟了義,我們一時證不到,所有的因果都有的。

  這占察輪對我們是方便法門,很可惜以前一直也沒有人做。弘一法師提倡,但弘一法師也沒做,我雖然做過了沒做成,三業(yè)沒清凈。現(xiàn)在我希望你們諸位菩薩發(fā)菩提心,聞過法,學過占察善惡經(jīng)清凈了,那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里,好多人可以得他的福德了,都能得到清凈,都隨喜。以下就講到懺悔好多時間呢?

  要做這個佛事,像這種說法,現(xiàn)在要二十四小時。在印度就以六時制度,晝?nèi)龝r、夜三時,中夜要不要休息呢?佛在世的時候,規(guī)定比丘在中夜誦經(jīng)典或者坐著休息一下,但并沒有規(guī)定夜不倒單。日中一食。那個時候是托缽乞食,如果一天盡去乞食怎么修。恐挥谐鋈テ蛞淮问。根據(jù)這樣一個具體的事實,我們可以證明過去的比丘怎樣修道。但那個時候在印度沒有大乘經(jīng)典,我們所知道的,一般都修不凈觀,無常觀、無我觀。這就是苦集滅道的四諦法了。因此我們看各部的佛經(jīng),都是向我們啟示,晝?nèi)龝r、夜三時精勤不懈的做佛事。前面講夜三時如果不能辦光明事情,就是沒有燈燭。這種情況都是有僧伽藍了。在印度佛教初成立的時候,還沒有修廟呢?但是這部經(jīng)根據(jù)堅凈信菩薩所請示的是末法時代,這是大菩薩有預見性的。

  ‘日日如是行懺悔法,勿令懈廢。若人宿世遠有善基,暫時遇惡因緣而造惡法,罪障輕微,其心猛利,意力強者,經(jīng)七日后,即得清凈,除諸障礙。如是眾生等,業(yè)有厚薄,諸根利鈍,差別無量,或經(jīng)二七日后而得清凈,或經(jīng)三七日乃至或經(jīng)七七日后而得清凈。若過去現(xiàn)在,俱有增上種種重罪者,或經(jīng)百日而得清凈,或經(jīng)二百日,乃至或經(jīng)千日而得清凈。

  這一段講懺悔的時間是有期限的。最長一千日,最短七天,這就像我們念佛七,參禪七為什么定個期限呢?這叫‘克期取證’。我自己限制自己在這個時期一定要證道,下這樣的決心,事實上會有變化的。一個七證不到,增加一個七,兩個七不行,三個七,十個七、三年一千天。地藏菩薩說的,拜了一千天沒有見相好,那剩下的也是微末的了。這個所謂的相好就是拿第二輪來證明第一輪是輕是重。如果我現(xiàn)在做不到這些,可以每天早晚按時念念經(jīng),到寺廟里做佛事。在我們僧伽界形成這么一種怪現(xiàn)象,甚至于出家人批評出家人,說這個廟做佛事多了,好像沒有道風,如果參禪就很好。我對這種事持相反的看法。地藏懺念地藏經(jīng),修藥師懺念藥師經(jīng),回向偈文那就是每天做佛事了。但切記切記不可要求四眾弟子都做得到!因為過去種種的因緣,業(yè)不由己,那個信佛的不想成佛?

  ‘若極鈍根,罪障最重者,但當能發(fā)勇猛之心,不顧惜身命想。常勤稱念,晝夜旋繞,減省睡眠,禮懺發(fā)愿,樂修供養(yǎng),不懈不廢,乃至失命,要不休退。如是精進,于千日中,必獲清凈。

  前面講過供養(yǎng)是隨力的,有燈供燈,有花供花,隨你的力量,因為過去的惡緣重,今生不備了,用意供或者用法供養(yǎng)。如果意供不懂,念一卷金剛經(jīng),念一卷心經(jīng),念經(jīng)也沒時間,就跪在佛前念幾聲阿彌陀佛,念地藏菩薩,念那個圣號都可以,這就是法供,這都是意念可以做得到的。要是到一千天還不見相轉(zhuǎn),那說明這個業(yè)是極重的,或者后天善根也很少,怎么辦?那就拿生命換取過去的罪業(yè),拼命去修,去拜懺,到臨命終時還不清凈嗎?那就看我們有這種志向沒有?

  ‘善男子!若欲得知清凈相者;始從修行,過七日后,當應日日于晨朝旦,以第二輪相,具安手中,頻三擲之。若身口意皆純善者,名得清凈。

  第二輪按純善者都是紅的,不論輕重,也有的人小紅,有的人深紅,這就是身、口、意都清凈了,純善業(yè)了。不論大善小善都是紅的,要得擲三回沒有惡,就是一點點黑的沒有。那就是白玉無瑕了。在這個時候求生極樂世界,絕對能生。佛在世的時候,在俱舍論阿含經(jīng)里說證阿羅漢就是持戒清凈這個業(yè)。在家沒受比丘戒,即使受戒還是有犯的,就靠這種懺悔把罪都懺了就得戒了,但這是絕對不容易的,要持之以恒。

  ‘如是未來諸眾生等,能修行懺悔者,從先過去久遠以來,于佛法中,各曾習善,隨其所修何等功德,業(yè)有厚薄,種種別異。是故彼等得清凈時,相亦不同。或有眾生得三業(yè)純善時,即更得諸余好相;蛴斜娚萌龢I(yè)善相時,于一日一夜中,復見光明遍滿其室;蚵勈馓禺惡孟銡,身意快然;或作善夢,夢中見佛身,來為作證。手摩其頭,嘆言善哉!汝今清凈,我來證汝;或夢見菩薩身來為作證;驂粢姺鹦蜗穹殴舛鵀樽髯C。若人未得三業(yè)善相,但先見聞如此諸事者,則為虛妄誑惑詐偽,非善相也。若人曾有出世善基,攝心猛利者。我于爾時,隨所應度而為現(xiàn)身,放大慈光,令彼安隱,離諸疑怖。或示神通種種變化,或復令彼自憶宿命所經(jīng)之事,所作善惡,或復隨其所樂,為說種種深要之法。彼人即時于所向乘得決定信,或漸證獲沙門道果。

  要是未得三業(yè)善相,沒清凈,沒得到紅點,擲三次都沒有,那你就是看見佛現(xiàn)身,乃至于佛給你摩頂,那都是誑惑詐偽不實的,就是所謂的‘魔’。是魔來誑惑,不是菩薩現(xiàn)身,有人沒聽過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但光明見了,算不算感應呢?這有兩種測驗,第一種外人不知道自己很清楚,修佛教的一些法門,也做些夢,見些相,不執(zhí)者還算是善境,沒什么‘魔’。不貪名利,沒有關系。如果以此招搖撞騙,說我得道了,那就是邪業(yè)。我們要求解決思想上的問題,求決疑,既沒有得到清凈相,見到這些光明,絕對是魔,楞嚴經(jīng)上給我們講了五十種陰魔。都能夠以肉身看四大部州,現(xiàn)種種奇特相,西藏這種境界很多,但是我們修占察法,修地藏法的人,若沒得清凈相,對這一切都不要貪戀。我不認為這是清凈相,趕緊懺悔,不要惹火燒身。以前我們在拉薩學法的時候,有一位大勇法師,也是太虛法師的學生,是第一批到日本去學‘東密’,回來又到西藏去學‘藏密’。一般西藏求法的時候,都請個護法神。他一請把廣濟寺里的千年老狐貍給請來了。但他要往西藏走,這狐貍不讓他走了,做種種障礙,乃至于病魔纏身,不能動彈。因此惹了很多麻煩。我們很多的道友給他求懺悔,才把這個護法神趕走。但是一直影響很大,后來進藏求法的時候,在西康地方住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結(jié)果病死在甘孜。后來這些道友們按著西藏的規(guī)矩,也請個轉(zhuǎn)世。在康定找了個小孩,也是依著藏式的打卦求請,帶他一塊住了。護持他的有廣蘊、大剛法師,還有現(xiàn)在在北京圓寂的觀空法師,結(jié)果這個活佛沒過十八歲又死了。

  在西藏那里頭境界相很多的。江讓滾卻(西藏地名)那個地方就像我們禪宗的禪堂似的。妖魔鬼怪多得很,不好去,到那個地方要出來,這格西(學者)是當定了。二十年顯教學法畢了業(yè)(即叫格西),再學五年密宗的前方便,才能受灌頂,才能受密法。在漢地喇嘛一摸腦殼,灌頂了,這是不行的。要依著地藏菩薩所教導的層次,三業(yè)清凈也算是密了。什么都不學,清凈之后自己就能知道了。

  下面明利益了,先說占察懺那么難,拜完懺有什么好處?以下就說利益。如果這個人因為過去有出世的善業(yè),不是世間善!我們一般說的善都是世間善,出世間善超出這十善十惡的范圍。根據(jù)什么來講出世善?以‘攝心’。做善事心很猛利。在三業(yè)清凈的時候,隨所應度而為現(xiàn)身,地藏王菩薩放大慈光令使安穩(wěn)。‘得度’就是得度脫,什么事物,出世、世間法都不起疑惑了。從不懷疑或者是有神通,或者是讓你得種種的變化,或者是菩薩加被你,跟你說深重法要,‘法’是什么呢?就是我們下面要講的‘一實境界’真如。證得‘真如’或者說‘證得法性’吧!就是深要之法。但這個人還沒馬上證道,三業(yè)清凈不代表‘證道’,或者向‘大乘’,或者向‘二乘道果’,或者向‘菩薩決定信’。‘決定信’就是從不懷疑。還要繼續(xù)禮拜,或者是漸次的證得道果。沙門道果專指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指二乘道說的。為什么地藏菩薩現(xiàn)比丘身呢?示現(xiàn)沙門道,他所教導的這個沙門道,不是我們以前講小乘所能局限的,地獄末空,誓不成佛。我們佛是大沙門,佛所示的也是比丘身。只有佛相釋迦牟尼和地藏菩薩是比丘相,觀音啦、勢至啦、普賢啦、文殊啦都是示現(xiàn)的‘帶發(fā)相’,大家看菩薩相,一律示現(xiàn)在家相。

  ‘復次!彼諸眾生,若雖未能見我化身轉(zhuǎn)變說法,但當學至心,

  大家注意,這個‘至心’和那個‘一心不亂’有所區(qū)別。

  ‘使身口意得清凈相已,我亦護念,

  懺完了我亦護念他。得了清凈相,我就要護持他,雖然沒看見我的化身,也沒有聽到我轉(zhuǎn)變說法,但是我要護念他,因為他已經(jīng)得到我的三業(yè)清凈輪相了。

  ‘令彼眾生,速得消滅種種障礙。

  在修道的歷程上,有種種的障礙,我都可以護念他,使他業(yè)障消失。障礙有外魔、有內(nèi)魔。

  ‘天魔波旬,不來破壞。乃至九十五種外道邪師,一切鬼神,亦不來亂。所有五蓋,展轉(zhuǎn)輕微,堪能修習諸禪智慧。

  我們修道建立信心之后,學佛有種種困擾,使你喪失信心。有些初信佛的人好像很不順。天天求地藏菩薩、求觀音菩薩,乃至于大菩薩都求到了,還是不順當。一定要建立信心。我有個小弟子,信仰皈依之后,很不順利。沒信之前還沒聽說發(fā)生什么事,信了之后,左一次車禍,右一次車禍,我說這是考驗!一信佛都要還債了,不要退善心。我說這樣才好,過去的罪就這樣波波折折把重罪都消失了。而且一次比一次輕,第二次就輕多了,第三次多少有一點,我們各人的事情也是如此,很多出家?guī)煾敢踩缡恰2⒉皇俏覀冃欧,菩薩就加被了!一共兩條道,一個往善道,一個往惡道,都想拉你,但善道的力量總沒有惡道重,為什呢?我們過去的佛法為什那么盛?你看看信佛法的是些什么人?玄奘法師那時候是皇帝信佛,所以沒事。凡事都是自己的業(yè)感應的,不來護法是我們各人的不對。眾業(yè)所感這個時代要跟正法一樣的,那佛不會分正、像,末了。那么末法是不是一直就末下去了,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就沒希望了呢?不是的。這個智慧一定要有,沒有智慧力你會迷惑的。我們現(xiàn)在這個時間、這個地方就是正法。末法之時也有正法也有像法。佛在世的時候,也有比丘搗亂,乃至于提婆達多就跟佛做對。假使我在菩提心基金會這個地方,菩薩們發(fā)大心支持護法這個道場,經(jīng)常有講經(jīng)說法的,那這個地方就能維持一個正法,其他地方就未必,所以這就看你怎么理解了。但是這能求地藏菩薩,經(jīng)常這樣求。如果我沒得到清凈輪相,那地藏菩薩加持不加持呢?還是加持的。

  有人說我們在三藩市地藏經(jīng)誦的不少,怎么還有那么大的災害呢?佛菩薩只是比量而言,比量就是比較。誦經(jīng)重罪減輕,保護不了眾生,但能保護你受持經(jīng)的人。我有一個弟子就問我,老法師你不是天天誦持地藏經(jīng),你得保護了嗎?我說保護我了,地震我不知道。他說三藩市大地震你會不知道?我說就是不知道。我在路上坐車,感覺到晃下了車一回住地打開門,所有的罐頭全震下來了,一個碗都沒摔破,摔破了還得損失,而我們左鄰右舍的房子都震壞了。我們什么事也沒有。我說這是地藏菩薩加持了,不要再抱怨,怎么不靈?我們得這樣的來判斷是非。前面講三業(yè)不清凈,誦的經(jīng)是有加持的,但能保身已經(jīng)容易了,如果我們一個人誦不如八九十個人共同誦,消災難就不同了,環(huán)境就會變,菩薩的加持有顯也有冥的,有個人的,有共業(yè)的,因果是不會錯的。

  ‘復次!若未來世諸眾生等,

  可以說也是指我們。

  ‘雖不為求禪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種種眾厄,貧窮困苦,憂惱逼迫者。

  我求佛菩薩加持讓我現(xiàn)生沒什么惡難。

  ‘亦應恭敬禮拜供養(yǎng),悔所作惡,恒常發(fā)愿,于一切時一切處,勤心稱誦我之名號,令其至誠。

  這個我是大我,要像我們就不能這樣說了,但地藏菩薩就可以這樣說,恭敬勤誦我的名號,但是得至誠一點。最初念的時候,不見得相應,不見得至誠,一千聲、一萬聲中間總有幾聲至誠的,念念的就清凈了,心里靜不下來,耐心一點,氣息調(diào)勻了,沉靜了,總有這么一念,一點點的至心。

  ‘亦當速脫種種衰惱,舍此命已,生于善處。

  這都是指三業(yè)沒清凈的。拜完懺,擲了占察輪,始終沒清凈。這時候求地藏菩薩的目的,也不想求成佛,也不求禪定智慧,也不想別的,現(xiàn)身的貪困痛苦給我消除了就行了。那也不要念經(jīng)拜懺了,只要勤念我的名號,不論坐車上,走路上,打工的時候,這個手做,心里念。我經(jīng)常用收音機或電視機的線路來比喻我們的腦筋,我們這個腦筋左一根弦,若一根弦的,如果是解剖醫(yī)生來看,所有的花紋路就是我們的電路。你在這邊念經(jīng),另一個腦子已經(jīng)想到市區(qū)里去了,但是念經(jīng)的腦筋還在這兒念,有沒有?有時候你手里這樣做著,心里頭可是念著另一件事呢!我在監(jiān)獄里深深體會到不可思議。拜地藏菩薩或者念觀世音菩薩是一樣的。有些人對于地藏菩薩想到是塑像,其實你自己就是地藏菩薩。地是‘心地’,藏是‘性藏’,人人都具足心地性藏。觀音亦如是。我跟大家講了好多次了。一天到晚這樣念,舍了報身,不是天就是人,或生凈佛國土。

  ‘復次!未來之時,若在家若出家諸眾生等。欲求受清凈妙戒,而先已作增上重罪不得受者。亦當如上修懺悔法,令其至心得身口意善相已,即應可受。

  我們受了五戒,這是終生的。五戒和菩薩戒都是終生的。比丘戒是現(xiàn)世的。這五戒中四重戒屬于‘性罪’。例如我們受八關齋戒是一日一日受戒,如果一天都持不了,就破了。破菩薩戒的四重二十八輕,這是在家人。出家人呢?破沙彌戒或沙彌尼戒,這里頭有重難,有破了根本戒或者是破四波羅諦提舍尼輕戒,突吉羅是最輕的。突吉羅就叫向彼悔,對著道友一說,罪就清凈了。假使這些戒都犯了。甚至犯了五逆罪根本不能受戒,但依照地藏菩薩占察懺法修懺,還是可以受的。要能夠發(fā)勇猛心懺罪,身口意得了善相可受。在佛制里、受戒、得戒的和尚、教授、不清凈,受戒的人是不得戒的,澫益大師就說過,從南宋以來,在南閻浮提已經(jīng)找不到五個持清凈戒的比丘了。受戒的多數(shù)都不得戒。我的親教師弘一老法師和慈舟老法師都是持這一種論調(diào)。澫益大師退戒了,弘一老法師則根本不承認他是比丘。我是愛唱反調(diào)的。這樣子比丘斷種了,每個寺廟都成了賊位,那又怎么辦?地藏菩薩就說了個法要拜懺。要是懷疑師父,拜懺到地藏菩薩面前受凈戒,希望菩薩加持三業(yè)清凈得戒了,不要再受了。釋迦牟尼佛規(guī)定的,就是佛前受,拜地藏懺即名得戒。

  ‘若彼眾生,欲習摩訶衍道(大乘)。求受菩薩根本重戒,及愿總受在家出家一切禁戒。所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化眾生戒。而不能得善好戒師,廣解菩薩法藏,先修行者。應當至心于道場內(nèi)恭敬供養(yǎng),仰告十方諸佛菩薩請為師證。

  那就請地藏菩薩來當老師證明你。

  ‘一心立愿,稱辯戒相,先說十根本重戒,次當總舉三種戒聚。自誓而受,此亦得戒。

  自己發(fā)愿,大乘就要發(fā)菩提心,必須得受菩薩戒,犯了就懺吧!比丘戒四眾是不同的懺法,大眾都懺悔菩薩戒,而且是戒一受了,直至成佛沒有退戒這一說,也沒有失戒體這一說,永遠是菩薩,念念行菩提行。這里頭戒行我們就不詳細講了。攝律儀戒就是受五戒的殺盜淫。犯明顯的自己知道,還有做了不犯的叫開緣。有的戒認為不做就不犯,有的戒叫你做,不做就犯了,這叫止持和作持兩種。攝善法戒就是菩薩不遺一善,即使很小的善事都要做,很小的惡事也不做。修善法就一切善法都應該做,不止我們佛教是這樣。過去三國演義大家都看了很熟的,劉備教他兒子劉禪也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常常不注意,小惡就成了大惡。有人說我踩死螞蟻犯戒不犯戒?你為什么要踩死螞蟻呢?它惹了你嗎?他說我不知道踩死了!不知道怎么會知道把它踩死了?我教你個方法,也算咒吧!華嚴經(jīng)凈行品中就有這么個偈,一起床一下地的時候,就念一下,一天都不犯罪,‘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眾生自回護,若于傷其形,愿汝即時生凈土’。說明了我沒有天眼通,我看不見,匆匆忙忙的把你給踩死了,雖然把你踩死了,愿你生到極樂世界去。法門太多了,如果你能念凈行品幾個偈子,無量劫受用不盡,要睡覺的時候,念個華嚴經(jīng)的偈子:‘以時寢息,當愿眾生,身得安隱、心無亂動。’就是說身體不要翻過來動過去的睡不著覺,害失眠病似的,心里安安穩(wěn)穩(wěn)的。念這個偈子,觀想看看菩薩,就能身得安穩(wěn),心無動亂,夢也不會做了。

  華嚴經(jīng)的偈子大多數(shù)是兩種,一個上求佛道,一個下化眾生。這種境界是不可思議的,天天這樣念就是行菩薩道,而且是大菩薩道。華嚴經(jīng)還有小菩薩嗎?大菩薩的法門太多了。如果我罪惡太多了,這些個懺悔法要拜很多懺,有沒有別的?普賢菩薩有一個偈誦就告訴我們了,‘往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特別是癡,什么罪犯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殺豬宰羊犯什么罪?豬羊一道菜不殺它做什么?很有道理的。他不承認是錯的。誦此普賢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滅。也不要拜懺,也不要磕頭了,就這一念間一切罪都消失。不要再計較了。如果你念完了,還認為罪是在身上,那是因為跟普賢境界沒有合。在這兒我附帶說一說,戒要會學,不要過于執(zhí)著。我們有些初入佛門的弟子,一舉一動就說師父我又犯了!這不得了,動不得了,我說干脆自己拿個繩子綁到床上算了。不動就不犯了,道又怎么能成呢?要做就要犯,就有錯誤,難道菩薩沒錯誤?沒錯不叫菩薩,都叫佛好了。但錯誤有大小,有意、無意,所以必須得學戒。開遮持犯,怎樣對,怎樣不對。三聚戒最重要的是化度眾生,在戒律里叫饒益有情戒,度眾生,使一切眾生得好處;饒益有情的時候,可別想到自己。做一件事是利益眾生,但犯戒,做不做?好比我們這些法師們,膽子小不敢講,或者人在高座,你在下座不得為說法,如果身著眾生皮毛也不能為他說法,要是這樣也不能說,那樣也不能,那我不說了,但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如果菩薩不說法斷佛種!你愿意犯戒下地獄,還是使佛法斷種?

  我是膽大妄為,我就考慮到佛種別斷了,下地獄就下去吧!但我也沒有把握,所以天天念地藏經(jīng),就是請地藏菩薩救我,可別讓我下地獄,因為我這個心還是好的。有時候一上來看到這些聞法的弟子們,心就虛了,犯了好多戒?每一個人都纏脖子戴帽子,因為天冷,一天又吃這么一點,沒有精神,還有穿皮靴的。這要集中起來,我一條下地獄九百萬年加起來,我的天。∩裣蓴(shù)字!下地獄永遠出不來怎么辦?請地藏菩薩救我。另外我還有功德哩!說法利益眾生,里頭要有幾位法師,說不定那位是菩薩的化身,我要死了,你記得我,這個老法師圓寂了,給他回向回向。我從大陸到美國來,現(xiàn)在要是圓寂了,給我回向的一兩千弟子,在家出家的,下地獄也把我救出來了。我也勸你們大家隨時隨地要說法,要饒益眾生,別為了顧及一點而失掉大的。滿地揀芝麻,把西瓜打爛了。我們自己要衡量,處在什么時代?做什么事?以前慈舟老法師和弘一老法師都勸我宏揚戒,我自己考慮,我不去捆人家。宏揚華嚴經(jīng)不是很好嗎?宏揚地藏不是很好嗎?這也做不得,那也做不得,我說那是釋迦牟佛在兩千五百年前在印度說的,我仔細看那個戒,簡直持戒的信心都沒了。以前學戒的時候,必須得帶凈水瓶,我問我?guī)孜焕戏◣煄н@個做什么?他們說有一定的意義,我說您得說出來什么意義?我不懂啊!哈!我到印度一看,才知道。早上起來我想透透氣趴窗上,看人人拿個瓶子往外跑,我就問這是干什么?他們說上廁所,印度沒衛(wèi)生紙,解完大便用水洗嘛!

  居士守五戒很多開緣,在什么情況下?怎樣開?必須得學。好比說酒不是重戒,有病可以喝,為治病,但受菩薩戒就不能開酒鋪飯館,餐廳賣酒比自己喝還重,為什么?要給眾生智慧,怎能喝酒去迷惑眾生,根據(jù)現(xiàn)實不能不先理解。持不了就別受,能持一條就受一條。這五戒里面最難持的是盜戒,從前弘一老法師專門做一本盜戒的戒相。例如跟媽媽要一樣東西,媽媽不給出去了,如果值五毛錢以上,你一舉離本處,一想犯戒再擱下也就犯了。甚至自己的東西也可能犯戒。例如這個東西我已經(jīng)發(fā)心供養(yǎng)給某某法師,后來我跟他別扭不給他了,犯戒了,從心上犯盜戒。這個不學戒根本不知道。這是指菩薩戒說的,菩薩戒講至心。除了菩薩戒之外,則以事相為準,非得舉離本處不算。菩薩戒生心就算了。但是五戒、沙彌、比丘、沙彌尼或者八關齋戒都是指著事。但是說的這么難,盜戒里還有開遮,或者戒相還不明白,這時候還不犯,必須得學。乃至于殺生指者殺人說的,得斷了咽喉為止。當時殺死算犯戒,沒死進醫(yī)院以后死的,還不算。為什么有這么多?因為當初佛制戒的時候,都是別人犯以后,又有別的因緣制完了再開,開完了又制,在三藏里屬律藏有好多。

  自誓受戒是因為懷疑師父們都不清凈,但不懷疑佛、不懷疑地藏菩薩,那就佛前或地藏菩薩前受吧。依占察經(jīng)拜懺,三業(yè)清凈了可以得戒,但三業(yè)清凈拜懺很難,還是人受的方便,從人受的多些,從佛菩薩拜懺多半是少數(shù),占察懺上說能夠拜懺得戒,其他經(jīng)上沒有,地藏菩薩加持有這么一個方便法門。關于受戒的部份說的多一點,因為很多不如法,不如法就是不正確的意思。怎么辦呢?頂好自己受,另外就靠多拜懺。因為在這個時候,信得過的事很少!好比我們心里認定不會出問題的事,去做就出問題了,總是事與愿違。那么多戒也懷疑。例如受三皈,得沒得呀?戒有戒體,三皈有三皈體。那照著占察善惡輪相做,可以減輕懷疑。地藏菩薩在地藏經(jīng)上說了,念了皈依就能減少地獄的病苦,少四十劫的重難,以后再不墮地獄、餓鬼、畜牲三途了。至于這一念的皈依,有些人說,我們光念南無地藏菩薩,好像沒說到皈依似的。南無就是皈依,是梵語。反白為皈意思就是反你清凈。皈依地藏菩薩,你還得表白一下,怎樣表白呢?最近有些道友問我,小孩病了,醫(yī)生沒法治療求佛菩薩加持,效果如何?可得到加持。但求的時候是不是至心?跪在菩薩面前,千萬不要想這是個偶像,如果是偶像能加持什么?要想到菩薩的法身遍一切處,他都會應的。也許應在泥塑木雕上,都是我們至心的回光返照,這樣想能得到加持。但求的時候,還要具足大悲心,就是菩提心。雖然是自己的子女,但也是眾生。

  我們很多道友擲數(shù)字,擲了好多次不相應,為什么?地藏菩薩說你不至心,自己感覺很至心。剛開始不見得能至心,因為心里浮躁不安,還不知道至心到什么程度?我們說要像念地藏菩薩也好,念觀世音菩薩也好,念阿彌陀佛圣號也好,要達到一心不亂。這個一心不亂就有多種解釋。沒有散亂心但不是定心。粗的散亂沒有了,細的散亂不停,還體察不到。細的散亂心還包括耐心。一個不相應,兩個不相應,就煩了,生厭煩心怎么能達到至心呢?先要有耐煩心,坐下來心里剛定或剛拜過佛,這種法門從來沒做過,一做就很著急,馬上想得到不行的;蛘叨Y或者拜或者念,持誦完了,應當靜一下,把六個數(shù)字輪拿到手中的時候,供養(yǎng)一下,祈禱一下,要求什么還得表白!你看我們等廟里打齋供眾,維那師都給你表白一下,起頭就說你是什么地方人,或南膽部州,美利堅合眾國或中華民國你得念地點。今天為什么做這個佛事?得說一下,要先這樣的祈禱一下,我現(xiàn)在至心至誠的,以大悲心為眾生,要是為自己則以慚愧心表白了之后,寂寂靜靜的旁擲。拿一塊干凈布,別擲到外頭去了,勿須使勁。不相應就把這輪再供一下,不超過十次,絕對相應,越來心越沉靜,越表白越誠懇。菩薩沒加持就著急了,一著急就誠懇了。不要浮躁,我們眾生心特別浮躁,什么事想馬上就到是不可能的。必須有耐心,一次不成,再來一次,反正就在那盡管求不起來,絕對給你,一次不成,兩次不成,還要有勇猛心和持久心。

  我們學佛也如是。今天沒學明白,明天再聽,明天沒學明白,再聽,一年不成,兩年、十年、二十年,這個心不退,不論經(jīng)過什么磨難不退心,死了還沒完,繼續(xù)以耐力,堅持心不會斷的,再來的時候能夠很快遇到佛法,能夠大乘得成就,這就是心力。

  ‘復次!未來世諸眾生等,欲求出家及已出家,若不能得善好戒師,及清凈僧眾,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于禁戒者,

  這有幾種疑惑,例如我以前跟弘一老法師學戒,學占察善惡經(jīng),我知道我以前沒得戒。為什么?年未滿二十歲受戒不得戒,這是佛規(guī)定的。但是我們這個受戒,十八歲嚴凈師或者那個和尚變通辦法,給比丘受戒,大家吃飯的時候,罰他在齋堂跪著,跪完了也算得戒,這是中國的方便法門,但是沒有到佛菩薩的允許。學戒了疑惑更大,因為澫益、蓮池大師說從南宋以來,在南閻浮提找五個清凈比丘不可得,包括南傳、北傳都沒有了。未來世就是末法,這個時候不容易如法得清凈戒,怎么辦呢?

  ‘但能學發(fā)無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凈已,其未出家者,應當剃發(fā),被服法衣,如上立愿;自誓而受菩薩律儀三種戒聚,則名具獲波羅提木叉出家之戒,

  出家眾沒得戒,自己跪在佛前拜占察懺,清凈了可得戒。專門為了求戒拜,其他事都不占。

  未出家者想出家,沒有認師父,那就對著佛前拜,三業(yè)清凈了,就可以剃度出家,就是比丘。例如六祖惠能大師在廣州看到廟前旗桿風一吹,來回擺動,兩個出家人在那兒爭,一個說是風動,旛不會動,一個說是旛動,不是風動,爭的下不了臺;菽艽髱熥哌^來說,非風動也非旛動,是仁者心動。兩個和尚覺很奇異就報告方丈,說他是過來人,以前修成的,請他講法,請他升座。以法為重,他一說法,和尚當時就給他剃頭,就是比丘了。沒聽說惠能大師在那兒受戒的,沒有。剃了之后請些個比丘給他做的。佛在世時候,一出家佛說:‘善來!比丘須發(fā)自落。’以后逐漸的才形成有三師,又增加十師,必須得學戒律。佛的二十部戒律,有可以開的,例如佛許可比丘吃肉,不聞殺,不為我殺,若鳥獸吃剩下的這些肉可以吃,今天的比丘這類肉也不能吃。凈肉也不能吃,就跟佛唱反調(diào)了,但佛也不能說他不對,后佛在涅槃的時候,也剩下不吃了。類似這種問題戒律很多,一切的佛律、僧伽、沙彌律都不一樣,但是我們受的都是依著南山宗的四分律。專門戒律一藏要下功夫?qū)W的,自誓受的時候,最難的是受發(fā)菩提心,受菩薩戒。三聚凈戒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攝眾生戒就是饒益眾生。得了三業(yè)清凈的輪相,就具足了受比丘戒,沙彌尼、沙彌戒。

  ‘名為比丘、比丘尼,即應推求聲聞律藏,及菩薩所習摩德勒伽藏,受持讀誦,觀察修行。

  受了戒以后,出家五年專精戒律,這是佛制定的。如果是五臘就更嚴了,并不是出了家過一年就算有僧臘,必須得結(jié)夏安居,安一個居有一年的戒臘。沒安居就沒有。還有人不知道,有些地方舉行安居都不是如法的,也沒結(jié)界。什么叫結(jié)界?好比我們租這個講堂講法,如果受了菩薩戒,當天能趕到而沒趕到去請法,就犯了菩薩重戒。如果結(jié)了界,就限制在界內(nèi),在界外就不算。如果沒結(jié)界,那都得來,有神足通的,不能結(jié)界的道場都得去,所以結(jié)界的關系有這么大!這個道場東至那兒,西至那兒,南至那兒,北至那兒,四至清明,還得走一圈,全寺的人還得唱界,說東邊到什么地方,西邊到什么地方,大家都知道了就不能隨便到界外,結(jié)下界在里面坐就算清凈了。所以必須得學,不學怎么知道?學完戒僧每天都要做佛事,不是每天上早晚殿,那不算佛事。佛在世的時候,就是僧羯摩法,羯摩就是辦事,處理僧務,開會。佛教里開會特別多,這個羯摩法,那個羯摩法,必須得這么做,因為制的時候,道場里不許有一個比丘不清凈,如果犯了,立即懺悔,輕的三個和尚給他做懺悔,重一些五個,再重的再加,最多廿個比丘,這樣來懺悔。

  摩德勒伽就是智母,藏者含藏意,母能生意,含藏一切智慧,所以叫智母,學智慧首先要學空義,學完了學有義。一切的經(jīng)律論都建立在空和有上。有因持戒而達到空的,就說明了無障無礙一切煩惱都消失了。這個很深,必須懂得緣起性空法,這要懂得龍樹的根本和無著配合起來。無著的唯識法相,龍樹菩薩的空宗,三論宗的大智度論、般若論……就是摩德勒伽。這必須三業(yè)清凈才許可受持讀誦,必須受了戒才可以受讀誦,這些法門三業(yè)沒清凈修定修慧最容易著魔。我們看見屋子里放光,天女散花,其實是魔女散花來了。講經(jīng)講的好,對魔形成障礙,魔女給你散花,讓你自以為了不起,這個法師就著魔了,乃至聽眾都著魔了。三業(yè)清凈魔就不得擾。這三業(yè)清凈和不清凈關系可大了。信佛的不少,為什么感應的那么少?因為三業(yè)不清凈!大家打卦的時候,占察的時候,念經(jīng)修法的時候,屋子里灑凈了沒有?衣服換了沒有?一件事沒做就來擲,當然地藏菩薩是說的念一千聲地藏王菩薩就擲,但前面的前方便做了沒有?占察經(jīng)上講必須得建立一個靜空,我說這個靜空不論大小,一米見方能夠供一個地藏像,紙像也好,小圈子里必須得清凈。至于身體,如果說發(fā)了菩提心只要心凈就行,但這是‘理’,理跟事得結(jié)合起來,念一聲阿彌陀佛就能生極樂世界,但要一心不亂,怎么樣才能一心不亂?怎么念?不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么念嗎?不對。前方便必須得做,念佛的時候也要使身心清凈,念佛場地也要清凈,念的時候要眼觀鼻、鼻觀心,念念分明,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生極樂世界沒問題。

  請法的是堅凈信菩薩,堅固信心就是絕對不懷疑。無論那一法,絕對照著做。有人修行沒幾天或沒有效果,或者遇著世俗的事情,心里就想信佛對不對?懷疑了,不信了。會有一種自然的聲音告訴你,這個發(fā)心就被魔業(yè)干擾了。我們看楞嚴經(jīng)現(xiàn)的那種境界,能在三千大千世界,變化種種神通,這是魔業(yè),不是圣業(yè)。如果我們大家三業(yè)感動那種天龍,龍有好多種類,我們平常所說的,多在海里。佛經(jīng)說的龍跟我們?nèi)祟愐粯樱饔新殑铡4罅ι颀堈f我們一個小世界,大世界都翻過來。但也得業(yè)感到才行,沒這個業(yè),再大的神力也不行,有十個比丘或五個比丘清凈,這一切魔業(yè)都翻不動了,為什么?因為持有清凈戒的比丘有堅固的信心,敢說我在這不許它地震,這是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的力量。

  ‘若雖出家,而其年未滿二十者,應當先誓愿受十根本戒。’

  十根本戒就是沙彌十戒。

  ‘及受沙彌沙彌尼所有別戒。既受戒已,亦名沙彌沙彌尼。即應親近供養(yǎng)給侍先舊出家學大乘心具受戒者,求為依止之師。請問教戒,修行威儀,如沙彌沙彌尼法。

  再一種解釋,十根本戒就是菩薩戒的十重戒。那是得了清凈輪相,照著這個再受沙彌沙彌尼戒。別就是解脫,就叫波羅提木叉。叉就翻成別解脫。就可以親近供養(yǎng)出家久的,或者比自己先出家就跟著他來學大乘,具受戒者要發(fā)大乘心。這個具就是具足戒。求這個先舊的出家人給你作依止師。初出家五年必須得有依止師,受沙彌沙彌尼戒,出了家必須專依一師,沒依止師是不許可的,現(xiàn)在別說五年,一年都不依止,出家了明天離開師父就跑了,一穿上衣服,別的廟上能吃飯了,他就走了。年未滿二十都不能得戒,和這里講的有出入,但這是得了清凈輪相的。人也出家了,就發(fā)愿受十根本戒。這里面詳細的我們不講了,反正這一段大意都是指多戒說的。

  ‘若不能值如是之人,唯當親近菩薩所修摩德勒伽藏,讀誦思惟,觀察修行。應勤供養(yǎng)佛法僧寶。

  想找一個依止師找不到,怎么辦?依菩薩所說的依止法,依法為師,自己讀誦智母,誦一部經(jīng)也可以,讀誦波羅蜜金剛經(jīng)也可以,讀誦瑜伽論也可以,自己多念,念完了觀察,照著經(jīng)上所說的修行,多做供養(yǎng),供養(yǎng)三寶。我說這個供養(yǎng)可以多做法供養(yǎng)。到山里頭去修行,像住終南山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五個月想洗個澡也不可能,到河里頭去洗,還凍著呢!一年只有兩個多月沒雪,到那里?這個條件不可能。就得特殊的觀行了。想供養(yǎng)香花,那兒買去?沒有,就以經(jīng)典學法作為自己的供養(yǎng),供養(yǎng)三寶以讀誦的功德,以法供養(yǎng)為最了。世間的供養(yǎng)多少倍也不及法供養(yǎng)。自己去進修,但這也是地藏菩薩大慈大悲方便,他知道到了末世,前頭說的那些要求,條件做不到,方便之中再方便。

  ‘若沙彌尼年已十八者,亦當自誓受毗尼藏中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學比丘尼一切戒聚。其年若滿二十時,乃可如上總受菩薩三種戒聚。

  十戒當中只受六戒,式叉摩那就叫學法女,學戒法的一個女人。在十八歲到二十歲中間,有兩年的時間,就學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如果沒受式叉摩那女這六條的戒,不能看比丘尼律藏,F(xiàn)在我們很多的大德,在家人自己看藏,依藏學習,這是不能看的,尤其是密藏,沒受灌頂之前,不能看,要起毀謗;蛘呤悄惴司秃f八道,絕對不要動。像瑜珈次第論中牽涉到有部論就截止了。沒有斷煩惱,沒有得三業(yè)清凈,把律藏曉得了,看這個比丘犯戒,那個比丘也犯戒,僧寶沒有了,這是不行的。或者退道心,說這么嚴!那還能出家嗎?或者再出去給人家講,破佛、破法、破僧,因此不準學,有這個資格受了戒才可以學。

  ‘然后得名比丘、比丘尼。

  不論男女,得了清凈輪相才能夠稱沙彌,或式叉摩那。專學戒這種道理,戒學在南宋以后,出家人很多都沒有這樣做。澫益大師很哀嘆,這種律制后來弘揚學律的人蕩然不知,說明法滅了。

  ‘若彼眾生雖學懺悔,不能至心,不獲善相者。設作受想,不名得戒。’

  如果也修學懺悔法了,也一天到晚拜懺,但不能至心,這個至心下面會單獨解釋。自己說我受戒,就像我們現(xiàn)在大家受戒,幾百幾千個,其實只能三個一受。在西藏只準一個人。現(xiàn)在為了時間的關系,都不如法。

  爾時堅凈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所說至心者,差別有幾種?何等至心,能獲善相?’

  堅凈信菩薩代表我們大家,就問地藏菩薩,您所說的至心,怎樣才算?要說差別,有幾種差別?什么情況才有善相?這個至心只是因,并不是果。我們占察輪相,拜懺,先提條件得有至心,以后再做一切佛事,才能產(chǎn)生效果,所以這個至心很重要。如果沒有至心這個因,果都不成。

  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我所說至心者,略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初始學習求愿至心。

  地藏菩薩對堅凈信菩薩說有兩種,一個是求愿,就是發(fā)愿,就是向地藏菩薩說說我今天求地藏菩薩給我輪相為什么。在說求的時候要誠懇,如果仰告的痛哭流涕,好像要奉上生命似的,就求得相當至心了;叵胱约簾o始劫來罪惡不斷,就至心了。我在福建鼓山的時候,我的親教師慈舟老法師就能達到至心的境界。給我們講戒的時候,他就痛哭流涕,憐憫一切眾生現(xiàn)在犯戒的現(xiàn)象,他沒辦法,感覺悲傷。我們虛云老和尚呢?從來沒有這種現(xiàn)象。我那時候當小和尚,懷疑心特別重,做什么事總要問為什么?如何產(chǎn)生?效果如何?我就是在出家以后,乃至于學經(jīng),有很多事經(jīng)常這樣問,我看到很多不同意的現(xiàn)象就要琢磨了。我也不敢問老和尚,也不敢問老法師。我們禪堂里有一位大家都說開了悟的老修行是首座和尚。在廟里除老和尚就這位首座和尚最大了,我就問首座和尚。這位和尚在禪堂里參學六十年了。我說老和尚,我們老法師總是痛哭流涕,悲心特別重。我說菩薩心是特別好,我們應當學嗎?但是老和尚從來沒有過,總是海闊天空的,我們應當學嗎?他說哭者是阿難,不哭是迦葉,我就頂禮下來了,都不錯!迦葉是第一祖,阿難是第二祖,善知識都是可以學的了。我說這個意思就是求愿心要懇切,一個人要想達到目的就得這樣,但是我們一般的眾生不是這樣的,人家回想一下,我們干事業(yè),三個月賠錢支持不下去了,賣掉不干了!干這個事幾天不干,干那個事幾天,都不至心。要是我一生就干這個,死了就算了,會有結(jié)果的。但世間法有所不同,我說的是出世間法。

  有人經(jīng)常抱怨信了佛多少年來沒得到感應,你怎能發(fā)的愿?自己檢查一下,佛讓你布施,什么都舍不得,怎能有感應呢?讓你持戒,從第一條犯起,一直到第五條,全都犯光了。怎樣求感應呢?三皈是舍不掉的,一受了無量劫直至成佛,即使投外道,終究要回來的。這個業(yè)做下去就永遠系著你,我們講到下卷就講這個問題。求愿心得學習,求愿至心發(fā)不出來要學習,怎樣能懇切?就是我剛才講大悲心的流露,不是虛妄心,求愿要求的非常懇切叫至心。

  ‘二者,攝意專精成就勇猛相應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獲善相。此第二至心,復有下中上三種差別。

  攝念,念地藏菩薩就把自己念成地藏菩薩。我們開始就講了,地是‘心地’,藏是‘性藏’,就是我們自己的性海。地藏菩薩是我們自心化現(xiàn)出來的,十方諸彿一切法界都是我們自心化現(xiàn)出來的。自心求自心,反聞聞自性,一樣的意思,都是這樣結(jié)合起來的,把心攝至寂靜妄念都沒有了,專精一事成就勇猛心,什么叫勇猛心?有多大的困難障礙,能克服,更精進。拜得困了,乃至于拜累了,倒下去了,還是拜,或者到浴室里拿冷毛巾擦擦再拜。寧舍生命非要求到不可,勇猛至心。要有這么一念至心,求什么一定得到?上в旅托亩喟氩婚L,要能夠堅信長了,會能夠成就的。例如我個人,我到鼓山去經(jīng)常跟大家講,我是小學沒畢業(yè),以后進軍事學校,跟文學、宗教都不相干的。后來出家考試一篇文章也沒寫下來。老和尚看了就笑說,學佛中學程度都沒有,怎么能學佛教大學呢?我一再要求,他才答應我旁聽。我們那時候講課,把每個人的名字都放在簽筒里,但里面沒有我的名字。他講的我完全不懂!他是湖北口音,我是東北才出來,第一個語言不懂,第二個華嚴經(jīng)要我自己念,我連一句都念不斷呢!真是天書!每一句話都好長好長。在世間品里盡是些鬼神,沒辦法入!后來求老法師有什么方便法門沒有?消業(yè)障拜那個菩薩啊?他說普賢行愿品好了。我問還有其他的方法嗎?他說供佛。我說拿什么東西供呢?我那時候一出家就持銀錢戒,到了福建身無分文。就拿身體供。我們北方受戒不燒腦殼。我從頭頂上供,燒十二個疤,第二個從兩臂上供,一盞香燃涎燈,用幾根燈草綁上,等燈草燒盡了才起來,這些我都做過了。

  我們這兒講攝意堅精成就勇猛的心,有時候道友弟子們問我,為什么一直還能講經(jīng)?我是求來的,經(jīng)過苦功夫的。第二年就變了,拜了不到半年,我就要求簽筒里擱上我一個名字。老法師笑說:‘怎么?還不服氣?還想精進精進?’我說是,我想測驗一下。他說好,今天你就講吧!講完了,我那些同學都很詫異?后來老法師到福州去講課,他開了頭,就叫我去講。我第一部講的是阿彌陀經(jīng)。是不是開慧了呢?沒有!世智辨聰是開了。反正老法師講的我能講,他沒講的我也能講,這個時候我已經(jīng)有二十歲了,從此開始講,以后生出那么種辯慧吧!我請弘一老法師,他不去我就跟他辯,后來請慈舟老法師到北方去,圓瑛法師不答應,我就請圓瑛法師到上海去,大家看影塵回憶錄就知道了。佛菩薩加被,下一番功夫就得一番收獲。但是報應也跟著來了!什么報應呢?年輕的時候出頭過早了,好為人師者戒!想當人家老師得小心點!后來就住了三十三年監(jiān)獄,這些都是自找的。如果那時候我再多學十年,誰也不知道我,鉆到深山里再修行,那成就比現(xiàn)在要大得多了。所以這是好事,也不是好事。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幫助人家,我不后悔,我做任何事做錯了也不后悔,悟自己沒智慧。要求智慧要懺悔,后悔絕對不行的,因此攝意專精,勇猛相應的‘至心’得下點苦功。

  我們還有很多弟子還沒有忌葷呢!好吃。吃慣了不吃不行,凡是推客觀條件任何人都有理由,或者人家請客,我不吃一點,嫌我太固執(zhí)了。你如果是修道的人,一端酒杯,魔就入體了,摸一摸都一樣。我們鼓山一個老和尚早晨起來散步,走到天王殿里頭,看到伽藍殿的臘燭讓耗子吃了,老和尚就跟菩薩說,你還護法!連自己的蠟燭都護不了,還護法呢!說說就回去了。第二天早上香燈師就給他送來兩只耗子(老鼠)說伽藍菩薩顯靈了。老和尚一看就冒火了,跑到伽藍殿說,才說你幾句,你就受不了!殺生了!你走吧!伽藍菩薩就被遷單了。伽藍菩薩也不服氣,就托夢給太守,說我被鼓山老和尚給遷單了,你得幫幫我。太守說,我怎么做得到呢?你是伽藍神都做不到,我怎能做到?他說我告訴你一個方法,你就做到了。你到廟里去,因為你是地方長官,出家人隨順世法招待你吃飯,你說沒酒吃不下飯,他會讓你吃的。你就要求‘主不斟,客不飲’。他一舉酒杯我就進去了。太守一醒原是一個夢,或覺奇怪,就試驗一下,去了鼓山。擺了桌,擺了酒,他就要求老和尚:‘說主不斟,客不飲。’老和尚:‘說我要一斟酒,他就進了伽藍殿了。要喝自己喝吧!’這太守趕緊給老和尚磕頭。

  因此我們說第二種至心,大家擲占察輪,我要求大家要有耐心,不然就不要擲,也得不到,得到又如何呢?例如問病能好。怎么好并未說明,根據(jù)我的理解,就念地藏菩薩圣號,能讓你好。真正求至誠了,他會治的,但是必須得具足勇猛心。第二個至心里頭分三品,下、中、上三種差別。

  ‘何等為三?一者一心。所謂系想不亂,心住了了。

  心住了了就是念南無地藏菩薩一聲跟一聲,心里了了分明,這叫心系念一心不亂。

  ‘二者勇猛心。所謂專求不懈,不顧身命。

  絕不懈怠,一個鐘頭、兩個鐘頭不現(xiàn),三個鐘頭,反正今天不現(xiàn)相絕不起來。這是跟地藏菩薩較量功夫呢!看至心不至心,較量地藏菩薩應不應?誠懇不誠懇,你不賜,我就緊著求,直到賜了為止。學佛的人要想成道,要沒有這種精神,求不到!我就這樣想過,我在監(jiān)獄里被折磨的受不了,就想我活著干嘛?可以離開人間了,我就準備走了,可不是世界上那種自殺行為。這個心發(fā)了,晚上就做夢,人家請我講經(jīng),人很多,座很高,上了一半,怎么也上不去了!這個時候大家都盯著我,我就差這一步上不去座,怎么也上不去。那時候在夢中急的一身汗。過來一位老和尚,摃我一把,我就上去了。我想不能死啦!把我摃上去還讓我說法講經(jīng)。平反之后到法源寺,第一次講經(jīng),國務院宗教向副局長問我能講不能講?我說試試看叫我講戒律。五十年前我在法源寺講戒律是在大殿上講,也是講四分律。這回原該正果法師講,不曉得怎么他腿摔斷了,就請我去講。那時候一上座,我很感慨,這還算是我的感應吧!一九三六到一九八二年好多年,因為那個夢使我信心堅定,沒有走半途而廢的道路,勇猛心容易,能做到持久心就難了。不死不活天天磨煉,就這么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的三十多年,佛菩薩加被,否則早沒有了。而且四肢體內(nèi)沒什么損傷,七十七歲的老頭到現(xiàn)在還能講,我自己感覺是佛菩薩加被,這就是我的神通了,六根運用都是神通。我是這樣看,不曉得諸位大菩薩怎樣看?

  第二種的至心,就要不顧身命,無所畏懼,所要求的一定達到,這就是不顧生命。寧舍生命求法忘軀。為神光斷臂,唐時玄奘法師到西天求經(jīng),求經(jīng)還不止他一人,還有比他晚一點的義凈三藏法師,那也是不得了,九部律,好多的論,都是義凈三藏法師翻的。有一首詩說,晉宋齊梁唐代間(這是時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去一百個人,十個人也回不來),后者焉知前者難(后來的人怎么知道前人的困難?),路遠碧天唯冷結(jié)(上頭那個天,碧天就是看到高處很小的那個天,冷結(jié)是因為經(jīng)過沙漠,一落日寒風刮得穿皮襖都難得御寒,這個時候只有‘冷’結(jié)合到一起了。)沙河遮日力疲憚(走的路都是在沙磧河灘里,很困難,筋疲力盡),后賢為末○斯旨(后來學法的這些賢人、菩薩不懂得這個道理)。往往將經(jīng)輕易看(拿起法寶來,認為很容易,一印就出來了,那時候可不是這么容易了!)假使沒有那些大德取經(jīng),那些大德的都去了,現(xiàn)在再到印度,印度沒經(jīng)了,一本經(jīng)都沒有了。那個時候傳到中國,又遭到三武之禍,斷斷續(xù)續(xù)的,禪宗是怎么興起來的?經(jīng)書沒有了,也不能讀誦大乘了,‘頓超直入,立證菩提’吧!觀心參禪,禪宗不立文字。后來經(jīng)書又有了!從日本再翻回來的很多,有位楊仁山老居士,功德不可思議,南京金陵刻經(jīng)處,好多經(jīng)書都是他(印刻)的。我們的南山三大部,有好多本沒有了,弘一法師也是在日本請回來的,他自己圈點,自己宏揚。到宋朝時候,道宣律師的著作也都沒有了,但在日本有,F(xiàn)在好多經(jīng)書都燒光了,再從海外往回請。

  我們只要有至心,第一個至心學習求愿,發(fā)愿佛法永久住世,有一份力量,出一份力量。你們諸位菩薩要把自己育成是菩薩,使佛法住世,就從你起,會一句佛法,念一句阿彌陀佛也好。佛法都滅了,阿彌陀經(jīng)還要住世一百年,最后阿彌陀經(jīng)才沒有。

  ‘三者深心。

  深心就不容易了。

  ‘所謂與法相應,究竟不退。

  這是觀相應了,一實境界,二種觀行,這個我們后面要講。

  ‘若人修習此懺悔法,乃至不得下至心者,終不能獲清凈善相,是名說占第二輪法。

  占第二輪法,必須得至心,如果最下的至心都沒有,得不到清凈輪相。就是心里不干凈,不能清凈,三業(yè)也不能清凈,第二輪也不相應,就是善相不容易得的意思。

  ‘善男子!若欲占察三世中受報差別者,當復刻木為六輪。

  六輪數(shù)字可以配成一百八十九種。

  ‘于此六輪,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等數(shù),書字記之。一數(shù)主一面,各書三面,令數(shù)次第不錯不亂。

  一個輪為三面,有一面不現(xiàn)。但是數(shù)的次序不得混亂,必須得六個輪,一、二、三,一面空的;一輪四、五、六,空一個;七、八、九,一個面空……。這六個輪有兩個數(shù)字最難得,一個是一百八十九,一個是一。擲三次兩以都是空白的,一個數(shù)不現(xiàn),只現(xiàn)一個一,這是修大乘法得成就。一百八十九也是修大乘得成就,能速入大乘法。其他像二、三這些數(shù)字,如果不是地藏王菩薩化身現(xiàn)場,得不出來的。是不是小數(shù)難就是好呢?不一定。小數(shù)字也有壞的。大數(shù)字里也有好的。所以為什么要念地藏菩薩,就是請地藏菩薩來主持。這可不是打卦,要當打卦就不行了。首先念一千聲地藏菩薩,如果是第一、二輪,還得拜懺。因為有業(yè),拜懺后保證不墮三途。地藏經(jīng)上如是說,占察善惡經(jīng)也如是說。要不堅凈信呢,還是得不到,照樣下地獄,因為不信,他的功德跟你結(jié)不上緣。

  ‘當知如此諸數(shù),皆從一數(shù)而起,以一為本。如是數(shù)相者,顯示一切眾生六根之聚,皆從如來藏自性清凈心一實境界而起。依一實境界,以之為本。所謂依一實境界故,有彼無明。

  為什么要十八個積聚?成了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之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三個六加起來十八個。所以這個數(shù)字是十八。因為這十八個聚在一起,善業(yè)也是這十八個,惡業(yè)也是這十八個,不離開這十八種。雖然怎么變化不離開這十八種。為什么從一起呢?以一為根本,從一加到一千,一萬萬,乃至多少數(shù)字,離不開一,離不開一實境界。

  ‘不了一法界,謬念思惟,現(xiàn)妄境界。分別取著,集業(yè)因緣,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內(nèi)六根故,對外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以依六識故,于色聲香味觸法中,起違想,順想,非違非順等想,生十八種受。若未來世佛諸弟子,于三世中所受果報,欲決疑意者,應當三擲此第三輪相,占計合數(shù)。依數(shù)觀之,以定善惡。如是所觀三世果報善惡之相,有一百八十九種。何等為一百八十九種。

  每一個法,在理上思惟都能夠取著于這些希望的境界,一個一個分別取著,例如酒不能喝,喝了犯戒!肉吃不得,這是對我們凡夫說的,就是分別取著,這時候就造業(yè)了。集就是因為心里有惡念,成了造惡的因,集一切意就造一切業(yè),也就集了一切苦。無明妄念現(xiàn)境界,因為妄境界就生妄念取著,愛的我就取,不愛的我就要舍,舍的舍不掉,愛的取不到,這樣子越轉(zhuǎn)粗,取不到就要強制去取。誰都知道錢能備辦五欲,得不到用手段去取,沒取到命也賠上了,這種事很多,冒險取到錢,也享受了一下,不曉得取到之后可就慘了,這樣子輪轉(zhuǎn)。一切諸法示現(xiàn)在眼、耳、鼻、舌、身、意,分別色、聲、香、味、觸、法,造業(yè)了。這是依著一實境所起的虛妄現(xiàn)象,順心里的妄境界取舍,創(chuàng)種種因緣,因此就造成了生生世世的輪轉(zhuǎn)。眼、耳、鼻、苦、身、意屬于六根,外頭對的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在這個根塵之中,生起六種識。眼根對色塵的時候,眼識就分別了。這個是白色的,那是什么色?這是俱生的。眼根一對色,當時就分別出來,但這指識神俱在沒毛病的人。得了精神分裂癥,或者識失掉了,瞪著大眼晴看不見,有時候我們眼睛看到,也不能分別,這也是人人都有的境界,是什么呢,我們現(xiàn)在的說法叫‘入定’。想什么想的深入了,自性溢出來,想專了,就這么眼睛瞪的很大,你在他跟前走,他看不見你。就是親人也不知道。這種就是根對塵的時候,作意沒起作用了;因為沒起作用,就沒有分別相。另一種是有障礙,例如眼對塵中間隔上一張紙,這一張紙就看不見外頭的塵了。有時候眼睛瞎了,瞎是根壞,見沒壞,識沒壞,外頭塵也沒壞。什么都看不見了,還看見什么?還看見黑暗。

  壞了‘見’,破了‘見’,是什么結(jié)果呢?是非邪正一概不分,不看見了,大家都說這個事這么做不對,辦不得!他說我就要這么做,認為是對的。做了就倒楣!這種見包括了自己對自己的問題,看了幾部經(jīng),認為自己很了不起了,經(jīng)上說的話跟我相合了;不得了了。這叫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就叫‘破見’,就叫‘邪知邪見’。他認為對的,人家看都不對,這是錯誤的,破了見就沒有了。根境見沒壞,見壞根沒壞的這種人得神經(jīng)分裂癥,比壞了根還痛苦,有時候眼睛看不見,耳朵能聽見。因為眼根不用,耳朵能聽,思想高度集中在耳根上,聽習慣了,一來聽到腳步聲,就知道某某人來了。眼睛沒看見,但是能聲音辨別。眾生各有一根特別靈敏,這本來是講名相的時候詳細講的,這里就不把時間耽誤了。以后要講八識規(guī)矩頌、五蘊論再詳細講。根塵接觸,起了六識,依著這六識在色、聲、香、味、觸法中起分別,跟心合叫‘順相’,跟心意不合叫‘違相’,無所謂就是非違非順,就生了十八種受,因為外頭有十八界,眼接一種、耳接觸一種……。眼接觸色看見花,花的顏色喜歡,受起來舒服,看刺眼不舒服。這就看各各人的根塵不一樣了。

  我(指地藏菩薩)的弟子為了過去、未來、現(xiàn)在三世的果報決疑,應當三擲第三輪(都是數(shù)字的)這個輪不是三個的那種,都是數(shù)字的。這個要擲三次,三次加起來定善惡,問這個事可以做否?如是所觀三世果報善惡之相有好多呢!有一百八十九種。我們來看看,大家可能都懂得。

  ‘一者求上乘得不退。

  ‘二者所求果現(xiàn)當證。

  或者我求信心,或者我求十位地的初發(fā)心住,一定能證。

  ‘三者求中乘得不退。

  這是聲聞乘和緣覺乘。

  ‘四者求下乘得不退。

  這是求下乘果,不要墮落生死了。

  ‘五者求神通得成就。

  如果不求上述那些,就求個神通,自己能知道自己過去是什么樣子,只要修行得法,就能得。

  ‘六者修四梵得成就。

  四梵行就是清凈行,慈悲喜舍,能得正道。

  ‘七者修世禪得成就。

  根本四禪還是屬于世間的。

  ‘八者所欲受得妙戒。

  想求戒,拜懺之后得了第八輪相,就知道得了戒體了。

  ‘九者所曾受得戒具。

  要出來這個輪相,證明過去所受的戒得到了。

  ‘十者求上乘未住信。

  說你求上乘,還沒得到住信。

  ‘十一者求中乘未住信。’

  住信沒到,沒具足信心。

  ‘十二者求下乘未住信。

  信心還沒有成就。

  ‘十三者所觀人為善友。

  ‘十四者隨所聞是正法。

  聽夢參法師講這個占察經(jīng)是不是正法,見到這十四數(shù),就是正法。

  ‘十五者所觀人為惡友。

  這個人你別跟他親近,是惡人。

  ‘十六者隨所聞非正教。

  所聽聞的法是邪法。

  ‘十七者所觀人有實德。

  觀察這個人有實德。

  ‘十八者所觀人無實德。

  相反了。

  ‘十九者所觀義不錯謬。

  看到一段經(jīng)義,很懷疑,問問地藏菩薩,他告訴你沒錯。

  ‘二十者所觀義是錯謬。

  觀察的義理是錯誤的。

  ‘二十一者有所誦不錯謬。

  讀誦大乘,有些經(jīng)這么翻,有些那么翻,問問地藏菩薩,會告訴你不錯。

  ‘二十二者有所誦是錯謬。

  ‘二十三者所修行不錯謬。

  修行是不是錯的?錯就不要修了,不錯繼續(xù)修。

  ‘二十四者所見聞是善相。

  聞法想證實一下是善相?是惡相?以前我們講修藥師法,頭頂藍光灌入頂門,頂門排出一些黑氣,完了變紅色,變白色,變藍色。要問一問這所得的是不是好相?這是正確的觀想程序。如果錯謬了,剛一修就現(xiàn)藍相,那是邪魔入體,別認為一下子藥師佛加持了。那是要有次第的。這些自己沒辦法辨證,就打個掛,他會告訴你所證的是不是正法。

  ‘二十五者有所證為真實。

  ‘二十六者有所學是錯謬。

  ‘二十七者所見聞非善相。

  ‘二十八者有所證非正法。

  ‘二十九者有所獲邪神持。

  ‘三十者所能說邪智辯。

  ‘三十一者所玄知非人力。

  ‘三十二者應先習觀智道。

  ‘三十三者應先習禪定道。

  ‘三十四者觀所學無障礙。

  我到底是先學禪定好?還是先學智慧好?不知道前生怎么修的?問地藏菩薩,現(xiàn)在學的這個法門有無障礙!

  ‘三十五者觀所學是所宜。

  我所學的和我相宜否?和我過去學的合不合?

  ‘三十六者觀所學非所宜。

  ‘三十七者觀所學是宿習。

  過去就學過的。

  ‘三十八者觀所學非宿習。

  過去沒學過。

  ‘三十九者觀所學善增長。

  ‘四十者觀所學方便少。

  現(xiàn)在所學的少有方便。

  ‘四十一者觀所學無進趣。

  學好久沒進步。

  ‘四十二者所求果現(xiàn)未得。

  現(xiàn)在得不到。

  ‘四十三者求出家當?shù)萌ァ?/p>

  問出家成功不成功?可以去出家。

  ‘四十四者求聞法得教示。

  想求的法門,有人會教導。

  ‘四十五者求經(jīng)卷得讀誦。

  想求的經(jīng)典能夠得到,讀誦。

  ‘四十六者觀所作是魔事。

  問做的事對不對?不是正事,是魔事。

  ‘四十七者觀所作事成就。

  占卦的時候,問我現(xiàn)在做這事成就不成就。

  ‘四十八者觀所作事不成。

  ‘四十九者求大富財盈滿。

  能得到大財富,那就去買樂透獎吧!買了之后能夠中這種卦相很相應的。

  ‘五十者求官位當?shù)毛@。

  立法委員選得上否?要是能獲得,就努力吧。

  ‘五十一者求釋命得延年。

  ‘五十二者求世仙當?shù)毛@。

  不求出世的,求世仙,或者是練氣功或者是念仙能成就。但是這個成就還得遇著一個仙師才行,得有因緣,卦相要是能打到就能得。

  ‘五十三者觀學問多所達。

  求學問能夠通達。

  ‘五十四者觀學問少所達。

  少數(shù)的能達到。

  ‘五十五者求師友得如意。

  明師善友能滿愿。

  ‘五十六者求弟子得如意。

  想收個滿意的徒弟能得到。

  ‘五十七者求父母得如意。

  這是說過去的事,或者未來求個好爸爸、好媽媽。好比我們受生的時候,能夠自己發(fā)愿求允許修道出家,這是修道得好父母的意思。過去有這么個笑話,在佛經(jīng)感應錄里有一個人念觀世音菩薩,念的很靈感,到了閻王爺那兒,閻王爺說因為你是善人,可以讓你滿愿。他說我想找個什么事都不干,家財萬貫,這一家要家有千頃靠山河,父做高官子登科。但他什么也不干,要一妻二妾三房小。閻王爺說,好你來當閻王爺,有這么好地方,我自己去吧!最后他還要求壽命活得一百多,因此求如意是很不容易的。

  ‘五十八者求男女得如意。

  要有好兒子,好女兒。

  ‘五十九者求妻妾得如意。

  這是根據(jù)印度古制,現(xiàn)在法律沒有妾,除非到非洲。

  ‘六十者求同伴得如意。

  ‘六十一者觀所慮得和合。

  ‘六十二者所觀人心懷恚。

  所有的人恚惱心大,少接近他。

  ‘六十三者求無恨得歡喜。

  ‘六十四者求和合得如意。

  ‘六十五者所觀人心歡喜。

  ‘六十六者所思人得會見。

  想見某個人能得見。

  ‘六十七者所思人不復會。

  ‘六十八者所請喚得來集。

  請客、請人、幫助你能來。

  ‘六十九者所憎惡得離之。

  ‘七十者所愛敬得近之。

  ‘七十一者觀欲聚得和集。

  ‘七十二者觀欲聚不和集。

  ‘七十三者所請喚不得來。

  這些都沒什么講的,根據(jù)卦相就知道了。

  ‘七十四者所期人必當至。

  ‘七十五者所期人住不來。

  那個人住在那個地方,不得來這個地方。

  ‘七十六者所觀人得安吉。

  ‘七十七者所觀人不安吉。

  ‘七十八者所觀人已無身。

  身體都沒有了,或者是死了,或者成了道,又生了。

  ‘七十九者所望見得睹之。

  ‘八十者所求覓得見之。

  ‘八十一者求所聞得吉語。

  ‘八十二者所求見不如意。

  ‘八十三者觀所疑即為實。

  所觀的境界別懷疑,是實在的。

  ‘八十四者觀所疑為不實。

  ‘八十五者所觀人不和合。

  ‘八十六者求佛事當?shù)毛@。

  ‘八十七者求供具當?shù)毛@。

  ‘八十八者求資生得如意。

  ‘八十九者求資生少得獲。

  ‘九十者有所求皆當?shù)谩?/p>

  ‘九十一者有所求皆不得。

  ‘九十二者有所求少得獲。

  ‘九十三者有所求得如意。

  ‘九十四者有所求速當?shù)谩?/p>

  ‘九十五者有所求久當?shù)谩?/p>

  要經(jīng)過很久的時間。

  ‘九十六者有所求而損失。

  不但求不得,還要把已經(jīng)有的損失掉。

  ‘九十七者有所求得吉利。

  ‘九十八者有所求而受苦。

  ‘九十九者觀所失求當?shù)谩?/p>

  東西丟了去找,能找到。

  ‘一○○者觀所失求不得。

  找不到了。

  ‘一○一者觀所失自還得。

  不要找它,自己就會回來。

  ‘一○二者求離厄得脫離。

  ‘一○三者求離病得除愈。

  ‘一○四者觀所去無障難。

  ‘一○五者觀所去有障難。

  ‘一○六者觀所住得安止。

  ‘一○七者觀所住不得安。

  ‘一○八者所向處得安快。

  ‘一○九者所向處有厄難。

  ‘一一○者所向處為魔網(wǎng)。

  ‘一一一者所向處難開化。

  ‘一一二者所向處可開化。

  ‘一一三者所向處自獲利。

  ‘一一四者所游路無惱害。

  ‘一一五者所游路有惱害。

  像這個說有惱害,但非去不可怎么辦?知明睹塞或者要撞車,但是非去不可怎么辦呢?就念地藏菩薩,念一萬聲,中間障礙會消失。卦雖然告訴你不可去,或者是君命難違,或者國家的命令明知道是打死人或被打死,不去怕死當逃兵,就把你槍斃了,怎么辦?求地藏菩薩加持。

  ‘一一六者君民惡饑饉起。

  這個國家主持人民都不好,沒飯吃。

  ‘一一七者君民惡多疾疫。

  瘟疫、霍亂、斑疹傷寒、傳染病很迅速的傳遍。

  ‘一一八者君民好國豐樂。

  ‘一一九者君無道國災亂。

  ‘一二十者君修德災亂滅。

  ‘一二一者君行惡國將破。

  ‘一二二者君行善國還立。

  ‘一二三者觀所避得度難。

  躲避的地方可以把厄難逃過。

  ‘一二四者觀所避不脫難。

  到那個地方脫不掉難。

  ‘一二五者所住處眾安隱。

  ‘一二六者所住處有障難。

  ‘一二七者所依聚眾不安。

  ‘一二八者閑靜虛無諸難。

  ‘一二九者觀怪異無損害。

  看見怪異象無損害。

  ‘一三○觀怪異有損害。

  ‘一三一觀怪異精進安。

  要精進修行。

  ‘一三二者觀所夢無損害。

  ‘一三三者觀所夢有損害。

  ‘一三四者觀所夢精進安。

  ‘一三五者觀所夢為吉利。

  ‘一三六者觀障亂速得離。

  ‘一三七者觀障亂漸得離。

  ‘一三八者觀障亂不得離。

  ‘一三九者觀障亂一心除。

  要除滅它,不要胡思亂想。

  ‘一四○者觀所難速得脫。

  ‘一四一者觀所難久得脫。

  ‘一四二者觀所難受衰惱。

  ‘一四三者觀所難精進脫。

  ‘一四四者觀所難命當盡。

  ‘一四五者觀所患大不調(diào)。

  所患就是所患的病,不調(diào)是地水火風四大不調(diào),依照楞嚴經(jīng)的地、水、火、風、空、根、識、就是七大不調(diào)。

  ‘一四六者觀所患非人惱。

  害的病,非人就不是人,精靈、鬼神惱害。

  ‘一四七者觀所患合非人。

  ‘一四八者觀所患可療治。

  ‘一四九者觀所患難療治。

  ‘一五○者觀所患精進差。

  ‘一五一者觀所患久長苦。

  要經(jīng)過很久的時間受苦,死也不死,活也不活,治也治不好。

  ‘一五二者觀所患自當差。

  ‘一五三者所向醫(yī)堪能治。

  找醫(yī)生治,可以治的好。

  ‘一五四者觀所療是對治。

  所醫(yī)療的是對治法,能夠治療好的方法。

  ‘一五五者所服藥當?shù)昧Α?/p>

  這個藥吃了是對的。

  ‘一五六者觀所患得除愈。

  ‘一五七者所向醫(yī)不能治。

  找這個醫(yī)生不對,另外找一個。

  ‘一五八者觀所療非對治。

  ‘一五九者所服藥不得力。

  ‘一六○者觀所患命當盡。

  以上一百六十種是現(xiàn)世的,以下有十個是問過去果報。

  ‘一六一者從地獄道中來。

  ‘一六二者從畜生道中來。

  ‘一六三者從餓鬼道中來。

  ‘一六四者從阿修羅道中來。

  ‘一六五者從人道中而來。

  ‘一六六者從天道中而來。

  ‘一六七者從在家中而來。

  ‘一六八者從出家中而來。

  ‘一六九者曾值佛供養(yǎng)來。

  ‘一七○者曾親供養(yǎng)賢圣來。

  ‘一七一者曾得聞深法來。

  這個就是大菩薩了,聞佛能得甚深法要。

  這是過去的有十個,從那一道來?過去曾做過什么事情?未來的果報是不定的,過去是肯定的,為什么不定呢?還沒死嘛?天天還在修道,隨時轉(zhuǎn)變。

  ‘一七二者舍身已入地獄。

  身體沒了之后,到地獄去了。

  ‘一七三者舍身已作畜生。

  ‘一七四者舍身已作餓鬼。

  ‘一七五者舍身已作阿修羅。

  ‘一七六者舍身已生人道。

  還來作人。

  ‘一七七者舍身已為人王。

  做國王去了。

  ‘一七八者舍身已生天道。

  ‘一七九者舍身已為天王。

  大家可不要認為我們這個世界現(xiàn)在沒國王了,地球多的很,不一定死了還到這個地球來,就是釋迦牟尼佛化佛,像我們這樣的地球有一百億,有一億個太陽,一百億個月亮,一百億個須彌山,四大部州里的南瞻部州就有一百億個,每個釋迦牟尼佛都是化身佛。念藥師佛到藥師佛的琉璃光世界去,念阿彌陀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這還不能定。

  ‘一八○者舍身已聞深法。

  聞深法就不一定了。也許就在這個地球上,到迦葉跟前去,到雞足山里頭;蛘叩轿迮_山里頭去,可不是到外頭去,文殊菩薩在那兒說法,生到那兒就可以聞法了。還有一個不為大家所知的,福建福州有一個支提山,支提山上有個華嚴寺。華嚴經(jīng)住處品里說支提山有一千個鐵冠菩薩,這些個菩薩都帶者鐵冠,不是帶著七珍八寶,康熙皇帝把這些鐵冠菩薩請到北京去了。后來鐵冠菩薩托夢給康熙皇帝說要回來,皇帝就用船把他們載回來。半途上龍王爺想留一尊,把船弄翻了,鐵冠菩薩就沉到海里去了,但是,上山后,這尊菩薩先到了,這是個典故。大家朝山的時候,很少朝這個山,殊勝得很,但也苦得很。人家供養(yǎng)的時候,去供養(yǎng)大廟,有名的大地點,這個地方就靠種地,生活相當刻苦。到那邊去供養(yǎng)才真正修福德!舍身聞深法是不一定的,也許生天人,也許生圣地,也許到兜率天,彌勒佛在那兒說法;也許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那兒說法;或者生到東方藥師佛世界去,藥師琉璃光如來在那兒說法。

  ‘一八一者舍身已得出家。

  ‘一八二者舍身已值圣僧。

  舍身之后,能遇到證了果的圣人。

  ‘一八三者舍身已生兜率天。

  ‘一八四者舍身已生凈佛國。

  凈佛國土就是剛才說的極樂世界。

  ‘一八五者舍身已尋見佛。

  能夠見到佛,不一定那尊佛了。

  ‘一八六者舍身已住下乘。

  ‘一八七者舍身已住中乘。

  ‘一八八者舍身已獲果證。

  ‘一八九者舍身已住上乘。

  這一共有十八個未來的果報,過去的有十一個,加十八個就是二九個,二九加一六○個,總共一百八十九個。

  ‘善男子,是名一百八十九種善惡果報差別之相。

  就有這一百八十九種善惡差別。

  ‘如此占法,

  這個占算的方法。

  ‘隨心所觀主念之事。

  主念什么,這里頭出來的現(xiàn)象都相應,問疾病現(xiàn)的都是病的情況,這個就很好懂了。答覆的不相應就沒有答覆。

  ‘若數(shù)合與意相當者,無有乖錯。若其所擲所合之數(shù),與心所觀主念之事不相當者,謂不至心,名為虛謬。

  心還是不誠懇,或者念一千聲地藏菩薩心里打妄想,或者求的時候,思想不明確,一邊打一邊想這可靠嗎?這絕對不相應的。

  ‘其有三擲而皆無所見者,此人則名已得無所有也。’

  擲三次全都是空白的,絕不可能。假使要有的話,已入‘空’的境升,了無所有。

  ‘復次,善男子。若自發(fā)意,觀于他人所受果報,事亦同爾。

  如果不是問自己,問他人。也得替他誠懇的代求,也會現(xiàn)的。

  ‘若有他人不能自占,而來求請欲使占者。應當籌量觀察自心,不貪世間,內(nèi)意清凈。

  他人不懂得占法,求你來占,但是你可不能做像算命先生似的打卦去了,或者收人紅包,收人禮品,這絕對不靈的。就是靈了,要受果報的。不要貪名聞利養(yǎng),不貪世間,心里得清凈,不清凈給人家占還能靈嗎?檢查檢查。先也得拜地藏菩薩,也得念一千聲地藏王菩薩圣號。

  ‘然后乃可如上歸敬,修行供養(yǎng),至心發(fā)愿,而為占察,

  必須得至心發(fā)愿,我們做這個法門,主要是為了念地藏菩薩,自然就得好處了,不占也得好處。但不要占,可能也不想拜了。不是為了占卦,肯念一千聲地藏王菩薩嗎?除非自己發(fā)愿早晚課修行,多增加念佛圣號的信心。

  ‘不應貪求世間名利,如行師道,以自妨亂。

  這個師道就是算命的。世間的卜筮、相面的卜師。那些個人要用占察輪來占察,成不成?不成。邪人行正法,正法也成邪。像我們抽簽打卦的,請有德的和尚至誠的幫你抽,也會靈。正人行邪法,邪法也是正的。因為內(nèi)心正,大家打卦的時候,內(nèi)心一定要正。

  ‘又若內(nèi)心不清凈者,設令占察而不相當,但為虛謬耳。

  貪求名利或者想歪門邪道,亂想都不行,所以假設我是個男的,想找女朋友,求個愛人這靈不靈?也相當靈。這不能算是邪念。正心找個伴侶是可以的。觀世音菩薩會告訴你找個伴侶,地藏菩薩也會告訴你,那個人對不對?文殊菩薩也會告訴你,這個人對不對?這類故事很多啦!就講兩夫妻求伴侶吧!也有男的求女的,也有女的求男的。以前有一個人找和尚,和尚就跟他說念觀世音菩薩能達到,不能想歪門邪道的。他就念了,連飯都不吃的念。哈!過兩個月,女孩子主動找他,愿意跟他交朋友,也達到結(jié)婚的目的了。我說這個心理清凈不清凈,主要是不超出人類所應當具有的正知正見,想邪門歪道搞不正常的那不行。求子女這卦相上也有,或者將來要再受生,得個好父母,帶我行正道。

  ‘復次,若未來世諸眾生等,一切所占不獲吉善,

  無論占什么總是惡的,因為自己業(yè)太重了。

  ‘所求不得,

  輪相都不相應。

  ‘種種憂慮逼惱怖懼時,

  像這類人,業(yè)障很重的,放不下,又憂愁又恐懼都是掛礙,所以怎么能沒有恐怖呢?睡不著!白天吃不飽飯,心里害怕。

  ‘應當晝夜常勤誦念我之名字。若能至心者,

  怎么辦呢?念我的名字能夠至心念的。

  ‘所占則吉,所求皆獲,現(xiàn)離衰惱。’

  現(xiàn)生就在這個時候,一切惱害都不到你頭上來。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卷上竟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卷下

  下卷講一實境界、二種觀行。一心二門。一實境界就是一心,二門就是‘真如門’和‘生滅門’。真如門講‘體性’,生滅門講‘妙用’。我們上卷所講的這些境界,都是依著一實真心而起的,由此而緣起的再回歸到真心。這個境界就是無境界的境界,妙有非有,即是性空,其義理很難懂。上卷專指對鈍根說的,業(yè)障很重,善根淺薄,疑心又重,凈信生不起來,因此堅凈信菩薩就請求地藏菩薩設此輪相之法。輪相法是一種方便,我們須知此乃為了把疑惑除掉,障礙消失入佛道的方便。這個佛道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心道,心即佛故。我們大家說信佛,有人還真信佛,可是沒明了信佛是信自己。佛叫佛陀耶。我們翻成‘覺’或是‘明白’,就是真明了,真覺悟,也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就是佛。我們雖然對自體相用不能施為,但體還是和佛一樣的。所以堅凈信菩薩在上卷求開示,教我們要除疑障,這還只是初步。

  爾時堅凈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云何開示求向大乘者進趣方便。’

  大乘這個‘方便道’怎樣進趣呢?假使將來未世也有善根深厚之人也想發(fā)心成佛,該怎么辦呢?

  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眾生欲向大乘者,應當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業(yè),其最初所行根本業(yè)者,所謂依止一實境界以修信解,因修信解力增長故,速疾得入菩薩種性。

  地藏菩薩摩訶薩說:在末法時期還有這一類眾生,想求大乘,不得少為足,那就應當先知道所行的根本之業(yè)。什么是根本業(yè)呢?就是依止一實境界,以修信解。要信,這信是修來的。修了信,因為信了,就想明白,明白就是解。解就是知道如何修法,如何做。因為解增長了,就入了菩薩種性。我們?nèi)绻芰似兴_戒,就是入了菩薩種性。但入菩薩種性很不容易,這得有個方便。凡發(fā)心利益一切眾生的這類眾生,應當知道根本是一實境界,是我們眾生本具的。不僅占察經(jīng)如是說,華嚴經(jīng)也如是說,百部大乘經(jīng)典都如是說。楞嚴經(jīng)講的進趣方便,法華經(jīng)講的進趣方便,怎樣的進趣方便呢?就是把心分別開。真如門一時入不進去,就先在生滅門入。這生滅門有九相:業(yè)相、轉(zhuǎn)相、現(xiàn)相、智相、相續(xù)相、執(zhí)取相、計名字相、起業(yè)相、業(yè)系苦相。我們被業(yè)所系,所作業(yè)系住我們,或是障礙我們,我們想要斷業(yè)、斷果,就要明白這業(yè)一定被束縛,不造業(yè)不起惑,就系不住了。起業(yè)得業(yè)果,要如何不起業(yè)呢?不要在名相上執(zhí)著,不要著名字相,一有名字就有執(zhí)取相。執(zhí)取相如何來呢?就是分別心相續(xù)不斷,因此必須斷執(zhí)取。我們所有的名字都是假名,想想看一生下來,父母給我們?nèi)名字,就是我了。人家叫這個名字,就答應了。人家叫別的名字,與我無關。這名字是假名,能不能改?當然能改。人長大了就自己改了。入學校有學名,自己再取個別號,像弘一老法師有一百多個名字,妙音啦!演音啦!名字多了!弘一僅僅是當中一個。想起什么事情,就取個名字,究竟那個是他?都不是!

  可是人對貧富、老少,好和不好怎會不執(zhí)著呢?好的去求,不好的要舍,因此就造業(yè)了,就沒有依著根本了。把這些都消失了,根本自然顯現(xiàn)。這段經(jīng)文主要的就是說根本就是一實境界。一實境界沒有名字,就是我們的‘清凈妙心’。有時在性宗里叫‘如來藏性’,在相宗里叫‘阿賴耶識’凈分,在法相宗里就是清凈識了。唯識相無他物就是一實境界。不過地藏菩薩另有解釋。

  ‘所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凈,無障無礙,猶如虛空離分別故。

  這幾句話我想我們在心經(jīng),或者不止心經(jīng),在大乘心地經(jīng)、大莊嚴經(jīng),乃至華嚴經(jīng)、法華經(jīng)、楞嚴經(jīng),這幾部經(jīng)里所言的究竟意,就都在這一段里了。因為體同了。這理解清楚了,一切大乘教義都清楚了。四教講一心三境、華嚴經(jīng)講四法界都是一樣的意思。楞嚴經(jīng)講的‘妙明真心’也是一樣的。什么呢?地藏菩薩說,眾生心體就是現(xiàn)在的一念心,離開這個就什么都沒有了。眾生包括法界內(nèi),十法界都是這一心,十界眾生,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餓鬼、地獄、畜牲,同是這一體。迷了就叫‘眾生’,悟了就‘成佛’,都是這個體。這個體是沒有增減的,乃至變成螞蟻,變成極微小的生物也是一樣。這個意思我們大家天天都在念,但是真正明白了沒有呢?不懂!這樣說也許不對,但我認為大家是易懂。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滅,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離分別故就是這段話。那么多眾生心體從本以來,從什么時候呢?從無始,說不出個起頭來。佛也是這么說的,無始無終。但終還是有的,怎樣終呢?惑斷盡了,心體顯現(xiàn)就終了。本來我們的心體就是不生不滅,清凈無為的。那么現(xiàn)在為什么不同?因有障礙了,原來是無障礙無分別的,離一切分別,但是后來一念不覺生三相,業(yè)就生起了,到了生滅門就有障有礙,就不自在了。

  所以我們假使一明白,信就是信自己,佛就是要我們這樣信的。那么像有何用呢?沒有像引發(fā)不起我們內(nèi)心的信仰。假的可詮釋真實之理,名字是假的,可以改,但改之前叫夢參就代表我。心里一定要明白,這是詮實體的。一實境界就是無二無別,十法界就是一個一實境界。在華嚴會上:一實境界的那段經(jīng)文是對著大菩薩說的,所以把這一實境界擴充的更為淋漓盡致,隨拈一法沒有不是一實境界,這就是華嚴境界。但是要說觀呢?空、假、中三觀。這些名詞雖然很多,但都還沒解釋,只是標名而已。我們先要知道這心體是什么樣子的?是清凈的,無障無礙的。這就是眾生心,人人皆如此。我們先要這樣信。現(xiàn)在也不要求別的,要求信。信而后求解。不僅地藏經(jīng)上這樣說,華嚴經(jīng)第四會覺林菩薩贊嘆諸佛功德那一段話,就說我們心能造一切,能幻化一切,這個心和佛是一樣的。說心佛與眾生無差無別,要想成佛究竟,認識‘心’就好了。說的很容易,但這‘心’可不容易證得。我們現(xiàn)在這個思惟分別心當體即‘真’。沒有這個‘假’,顯不出這個‘真’來。這也是真的作用。圓覺經(jīng)講一切眾生皆能證圓覺。釋迦牟尼佛成佛時一看,他說:‘眾生皆有佛性,都和我一樣。’那才叫‘真正明白’。這個意思我們慢慢學。所以現(xiàn)在擲十輪時,要自心了自心,知道這一切輪相都是一心所現(xiàn)的。我最初和大家講地藏菩薩,地就是我們的心地,藏就是我們的性海,心地誰都有,性海誰都具足,也是釋迦牟尼佛,也是文殊師利,也是觀自在菩薩。心就是眾生心量,廣闊無邊無法形容。大家看下一段經(jīng)文就是講這心的量。

  ‘平等普遍,無所不至。圓滿十方。究竟一相,無二無別。不變不異,無增無減。

  就是我們現(xiàn)前一念心,豎窮三界,橫遍十方。我們且不說真心,就用妄心想一想,大家如果閉上眼睛想一想,不論從什么地方來的,一回憶北京就在跟前,臺灣也就在一念中,整個地球也都是如此。如果觀想熟了,一念之間西方極樂世界,東方藥師佛世界,北方不空成就世界,全在一念之間。再說我們的閻浮提、娑婆世界、三千世界也都可以曉得了。我們以一個佛國土為一粒沙看,印度恒河沙有多少?三千世界有好大?有一百億個太陽、一百億個月亮,這才像是在太空中或大海里拈出一顆沙子粒那么大。這樣的境界說起來好像很玄,打個比方,那時候我從上海坐飛機到洛杉磯,橫渡大西洋,如果沒來過,過去在想像中,坐輪船要坐好幾個月,飛機算是超時代了,一夜之間十四個小時就到了,可是比心里所想的,那就慢多了。人家說無線電一打開,電波能繞地球七圈半,我說我們心靈一打開,不要七圈半了,想到那兒一念就去了,別說佛菩薩,就是舍利弗,目犍連也一樣。但是阿羅漢得入定,不入定不行。菩薩就可以不假思惟、不假作意就去了,所以說圓滿十方。假使我們用心量想,凡是我們到過的鄉(xiāng)村,走過的角落,坐下來一想一念之間就圓遍了。不管七十歲、八十歲,想想從記事那天起,一切都顯現(xiàn)了,不是像演電影似的一幕一幕嗎?幾十年事情就這樣一下子展現(xiàn)跟前,這還只是妄心,不是真心,要是真心那就限即無限,進入空義了。所以要用智慧、用甚深般若一照,就可形容現(xiàn)前一念心。

  一相是形容無相的意思,沒有相對的,所以叫做一相。同時還不變不異,這就不容易理解了。像人是從小孩變大了,怎能說不變呢?小時候的相片拿出來和我現(xiàn)在比,絕不會是同一個人,每個人都如此,會變的,會異的。怎么會不變呢?在楞嚴經(jīng)上佛問波斯匿王:‘你今年好大歲數(shù)?和以前一樣嗎?’波斯匿王說:‘不一樣,老了!’佛就說:‘你小時候看恒河水和現(xiàn)在看還是一樣,這個見變了嗎?’‘沒有。’所以說不變不異是說‘心’和‘見’,不是說外面的境界相。盡管境界相怎么變,心不變。這是顯心體的。眾生的心體是平等的,普遍的,無所不至的,究竟一相,無二無別的。永遠不變、永遠不異,不增不減的。在佛不增,在凡不減。我們的心是不會變,也沒有增減的。前人曾用一幅對聯(lián)來形容‘心’和‘境界相’如下:

  ‘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

  風聲、雨聲、鐘磬聲、聲聲自在。’

  這就是形容心的。什么事情都無染,無掛無礙就像心經(jīng)上說的。比方說我們信了佛之后,在夜間念地藏經(jīng),里頭盡是鬼,心里就害怕了。其實一個也沒有,都是心里變的,都是眾生心。要能這樣理解,就能逐步理解信佛是信自己的心。心外無法,但話又說回來,法外亦無心。離開一念妄心去找真心也沒有。沒明白時真心也不是真心,明白了之后,一切都是真心境界,這就是華嚴境界。但這不是一天、兩天大家講一講就明白了,要明白還真是不容易。就是能夠解得,心里確實相信對的,就是這么回事,已經(jīng)不容易了。否則糊理糊涂的,就像人家說我們佛教徒都是迷信,那不叫信,那叫‘真迷’。

  既然這樣平等無差別,為什么佛菩薩的心、舍利弗的心和我們不一樣呢,其實不一樣是我們的看法,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我們不一樣,沒有這些煩惱、痛苦,但也是現(xiàn)前一念心,所以下一段就說了。

  ‘以一切眾生心,一切聲聞辟支佛心,一切菩薩心,一切諸佛心,皆同不生不滅無染寂靜真如相故。

  這就是說一實境界就是真如相。真如相就是不生不滅的。要想得到真如相,就得從生滅達到不生滅,那我們這現(xiàn)前一念心就無染寂靜了。比方說懺罪,追究一下把罪拿出來看一看是沒有的。罪是由妄心所造的,妄心都不可得,那里有罪呢?什么地獄、佛菩薩都是妄心所造的。這都叫境界相,都是一實境界,都是不生不滅,無垢無凈的。但這是理。真理只有一個,我們佛教講的真理,就是真心,就是現(xiàn)前一念心。過去唐朝韓愈因天子每年到佛門來迎佛骨供養(yǎng),勞民傷財,就做了個佛骨表(表即奏章),結(jié)果這一寫可糟了,早上寫的,晚上就把他貶到廣東潮州去了。于是他寫了首詩給他侄子韓湘子。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朝陽路八千。

  本為圣朝除弊政,敢將哀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余骨葬江邊。’

  這里就發(fā)生了一段奇跡。他寫字時韓湘子并不知道,但湘子給他送來兩盆花。一個花盆花開了,里面正是這兩首詩,韓愈就感覺很奇怪。后來他到潮陽四處逛寺廟,倒也不是信仰和尚,聽說大顛和尚文學很好,就跟老和尚請法。但這和尚并沒有理他,倒是身旁的侍者三平拿了錫杖敲了幾下,韓愈就明白了說:‘大師門庭高峻,弟子在侍者邊得個入處。’他怎么入的呢?大家去參一參,F(xiàn)在法門寺在地下宮殿里,把佛骨都挖出來了。政府還把它供了起來。這些都不離我們現(xiàn)在一念心,無染無垢。我說這些證明什么呢?就是說明像韓愈過去那么謗佛,但到晚年他也明白了,這是什么意思呢?這就叫先以定動,后以智拔。

  ‘所以者何?

  為什么這樣說呢?

  ‘一切有心起分別者,猶如幻化,無有真實。

  一切有心就是指著一切有情眾生,凡是起分別的。比方說這是佛像、這是麥克風;年紀大的、年紀小的;聽者、講者;這些都是分別。凡有分別者,皆不是真實的。就像空中云彩,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變化,變出種種樣子來;蛘呦窕脦熥兡g(shù),一下就變出個鴿子,這是變魔術(shù),但你就變不出來。還有吞寶劍、吞大刀的,拿手往嘴里掏一掏,火就往外噴。你知道是假的,但是怎么做?你也不知道。他不告訴你,你就變不出來。一切都是這樣變化顯現(xiàn)的。像我們這些人,生生死死,有些人迷信想不死。人生下來注定就要壞的乃至死亡,即使氣功練的再好,氣都化了,不行!還是要死的。為什么呢?因為這是幻化的,沒有真實的,要想在這里面找真實找不到。如丹霞禪師劈佛像的故事人人都知道。那時候天很冷,他找到廟里去,沒有暖氣,冷得不得了,就把佛像給燒了。廟里的和尚、出家人就跑來和他吵架,問他:‘你怎么把佛像給燒了呢?’他說:‘我沒有啊!我在找舍利呢!’人家說:‘木頭那有舍利?’這是什么意思呢?說明是幻化的,是假的。再舉個例子,我們每個家庭都有供祖先牌位,誰有那么大膽到人家里把人家的祖先牌位拿下來劈了,說這是假的?你說是真?是假?雖然是幻化的,但人的心注意到它了。買股票賠了,一封電報打來報告消息,人命就沒了!我以前有個親戚就是這樣,本來好好的坐在那兒想心事,電報打來一看,放下就死了,當然是心臟病發(fā)了。為什么呢?因為那個事業(yè)就是他的心,所以事業(yè)完了,心也銷亡了。心無所不至,就是這樣。

  ‘所謂識受想行,憶念緣慮覺知等法,種種心數(shù),非青非黃,非赤非白,亦非雜色,無有長短方圓大小。乃至盡于十方虛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狀。無一區(qū)分而可得者。但以眾生無明癡暗熏習因緣,現(xiàn)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謂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謂有,起覺知想,計我我所,而實無有覺知之相。

  眾生心不染不凈,一切心都是幻化,分別妄念不實,這是說理。但在平常生活中,人人都有個受,有接觸就有受,受冷暖含攝,或高興或不舒服。不舒服的就要排斥,想排斥的排斥不了,想樂意受的受不到,這就有苦了。行是運動。色受想行識就是心經(jīng)上說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就叫做五蘊。蘊藏著很多東西,明白的說就是覺知。我們要找真心,可以這么試驗一下;蛘呋馃,或者刀割了,或者頭痛了,覺知的覺是一個能覺的覺,但是沒有一個痛能痛到你的覺,這就是楞嚴經(jīng)講的:‘有覺覺痛,無痛痛覺。’有一個覺悟能知道痛點,但這是能覺察的痛,這痛卻痛不到你的覺。這個義理大家要多思惟,這也可以說密了吧。沒明白就說是密,但是你要想把這個密明白的話,顯教里也不用建壇城,只要用心去觀照,照完了去覺察,經(jīng)常的思惟修,定就翻成思惟修。定到頂點了,到了時間突然一下就開悟了。這個悟不是成佛。我們每個人都有悟,像做件事情時,思慮線索突然間找到答案明白了。這個悟要經(jīng)過多次,人的一生要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悟,不要把悟想的很深,不是這樣的。隨時思惟,隨時明白。看這段經(jīng)文看不懂,再看;看不懂,再看?磦十遍八遍的,不用請問誰,再拜一拜,用點功夫,就會開悟。這個悟,這個懂是真懂。找個人給你講的話,講完了忘了,聽完了離開他,自己還是沒明白,必須得開悟。(像王居士剪裁衣服似的,他自己開悟了,自己就能變化。一開了悟就一通百通。)

  這種種的法,心里數(shù)數(shù)的行為,一下想這,一下想那,一天到晚不能休息,無論是誰把一天從早一睜開眼睛起,心里的念頭變化都記住,沒辦法。今天打了好多妄想,想了好多心事,記得到嗎?但是起念頭的心到底是什么顏色?是青、是白、是黃?還是長短大小?盡虛空十方世界之內(nèi),求它一個形狀,也求不出。沒東西,既非肉團心,也非腦筋,這個心是遍一切處的,但因眾生癡迷,妄緣熏習顯一切境界,一切境界皆由心起,心要是亡了,境界就沒有了。所以懺罪是心亡罪滅兩具空,是則名為真懺悔。這個懺悔是你起心造念的心滅了,誰也拿不出心和罪來,都拿不出來,就心亡罪滅兩具空了。這才是真懺悔。我連我自己都沒有了,誰來受呢?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誰來受?一切都是幻化的。但大乘起信論說這是熏習的,用真熏妄,雖然是假的,用真熏妄就漸漸妄也成真了。以妄薰真就越熏越妄了。我們在這個社會里,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經(jīng)常的在造罪,如果一天到晚念佛,念地藏菩薩,念觀音菩薩,這叫以凈熏染,逐漸的能返回真心。這是兩種熏修,不明白慢慢就會明白了。就好像到魚市去,天天在那兒走,也不感覺到腥臭,如果剛剛進去,不得了薰得腦殼都疼了。那些賣魚的,過秤時根本不感覺到臭。再比方說我們在屋里燒檀香,經(jīng)常念經(jīng)常燒,也不感覺香,但一個沒聞過的人,一進門就聞到了,于是覺得奇特,覺得老和尚靈驗了,想的就多了,這就是薰習。和你在一起的一批人,如果都是正人君子,你怎樣的好也不覺得,但是和外邊人一比就不同了。

  所以別在生念頭時生錯了,不知道是妄,認為一切法都是有的。不知道一切法如夢幻泡影,都是假法。真正覺知,就不會貪染,不會執(zhí)著。

  我們有些弟子怕我說無常,怕我說死,我的習慣就是人家問我想什么?我就說想死。人家問:‘你為什么想這個呢?’我說:‘因為死天天跟著我呢?說不定那天死。雖然我絕不會上吊自殺,但得念無常。’我們天天念佛、念圣號,就是給死做準備。換句話說,就是死的好點兒。但這都是妄的,都是假的。如果真正明白了,就不管明天了,統(tǒng)統(tǒng)假的,死也假的,生也假的,乃至一切動作,活動,一切法沒有一樣是真的。但是這個假當中,含著真。我們的心要能不造業(yè),不起念,漸漸的就回復真心了。你說明白了,能把明白拿出來看看嗎?覺知是沒有相的。誰也拿不出來,佛菩薩也拿不出來。在這個世界里,要是諸佛菩薩有形相的話,我們照著做一個也就能明白了。但諸佛菩薩沒拿給我們,拿給我們的都是妄的。以妄止妄。因為心里糊里糊涂的,不知如何是好,就占一占吧!告訴你照這樣做做,你也明白了,這還是可以的。但光知道這是假的,還不能成道。成道要到修成普賢菩薩或地藏菩薩的時候才行。有人替地藏菩薩擔心,說地獄不空,不能成佛,難道就永遠不成佛了!其實那有地獄?地藏菩薩早成佛了。你擔心他成不了佛,成了佛又是個什么樣子呢?要成個什么樣子,都是對眾生機說的。沒有眾生機,佛也沒了。沒有九法界,佛法又說給誰聽呢?沒有我為什么要說個你呢?失掉一方,對方就不承認了!

  ‘以此妄心畢竟無體,不可見故。

  這要用八識、用法相宗、用三論宗的空義講四法界、用四教的三論講,都講的通,千經(jīng)萬論涉及太廣了。

  ‘若無覺知能分別者,則無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

  一切法空,一切境界相都是空的。前面說薰習因緣,因緣也是薰習妄境界。因為法由心中生,心里起了分別心,所以種種法都有了。如果沒有分別心,一切也就沒有了,這就是般若智慧。但可不是把這些都消失了。不是把這些都燒毀就沒有了。法在生的時候就知道它一定滅,現(xiàn)在它就是空的。這成個什么境界相呢?把門鎖上也進得去,墻也出得去,這個境界還是不容易通的。要是通了,要是沒有覺知,那十方三世一切分別境相都沒有了。什么西方極樂世界,東方藥師佛琉璃光世界都沒有了。這些都是對機的。有這些眾生,有這些根基,就有這些法門。這個道理大家要反反覆覆的想。

  ‘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別故有。所謂一切境界,各各不自念為有,知此為自,知彼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則無別異。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內(nèi)自無故,謂有前外所知境界,妄生種種法想。謂有謂無,謂彼謂此,謂是謂非,謂好謂惡,乃至妄生無量無邊法想。當如是知,一切諸法皆從妄想生,依妄心為本。然此妄心無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謂緣念覺知前境界故,說名為心。

  一切法皆不能自有,必須得假外緣,這就是佛教說的緣起性空。一切的佛法離不開緣起性空。緣起則生,緣散則滅,(單有一本經(jīng)是講緣起性空的。)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必須得假藉他有。他是個緣,沒有他的因不行,這叫自他和合。有些因緣是不能合的,例如人和木頭,木頭是無情,人和木頭能合嗎?體不同故,不能合。講緣生義理分析起來太多了。

  什么是一切法的根本呢?一切法是因緣生,因為有妄心,內(nèi)有妄心所以外成一切法。如果沒有妄心,知道都是假的,外頭也無一切法了。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這里頭還有個問題,依文字這樣講不行,說我心里沒有了,就真的沒有了嗎?說無自無他,啪!!啪!給你兩耳喳就冒火了,還有沒有呢?楞嚴經(jīng)講地水火風空根識七大,成就了我們一個人,這其中的識,認為把地水火風和合成的整件就是我了。到了分離的時候,四大有一處消失了,另三大也就跟著死亡了,就像我們?nèi)诉@個身體沒有空氣能活著嗎?為什么華嚴經(jīng)要講空是建立妙有上呢?其實人的五臟六腑各各都是空的,不能連在一塊,解剖醫(yī)生就能理解這個,如果全沾在一塊就完了,必須有空隙。像我們的心臟、肝和胃。脾和腎都是有空間的。地水火風空根,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意識,人必須得有根,沒根,識行嗎?沒識也不行,人沒有意識就成了傻子、瘋子,所以華嚴經(jīng)講空和識,這些東西少了一樣,我們?nèi)司筒淮嬖诹,死亡了。必須懂得這些義理。因為妄心有這些差別,不能夠明白自己無實體故,所以認知為有。依前境界就是以前知道的事,比方說我在大陸上的事,或者我到印度所知道的一些事。以前所知道的境界,種種回憶,說有說無,說是說非,這樣就生出無量無邊的法,就像我們做夢一樣。醒了之后想想覺得夢很好,就把自己給摻進去了,把它當成真的了。

  什么是‘妄心’呢?因心生境,因境生心,心生種種法,法才生種種心,這兩個是相互的。這‘妄心’自己是沒有相的。什么是妄心的相呢?是讓境界有的。就是緣念覺知前境界故。回想以前的境界和現(xiàn)在的境界相,像現(xiàn)在面前的麥克風、錄音機、地藏菩薩的圣像,根據(jù)這些境界而有的。‘心本無生因境有,不說應機說佛說。’就像金剛經(jīng)上講的,佛根本沒說過佛,佛說法是對種種機而生的,種種心而說種種法,所以佛沒有說法。跟須菩提說完了又說沒說。有些人問我說:‘釋迦牟尼佛說過的話都不承認,一邊說法一邊又跟須菩提說他沒說法。’我說:‘最后還是沒說,為什么呢?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個偈子不是等于說沒說嗎?法不存在了,所以說沒說?’

  ‘又此妄心與前境界,雖俱相依,起無先后。而此妄心,能為一切境界源主。所以者何?謂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依無明力因故,現(xiàn)妄境界,亦依無明滅故,一切境界滅。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說境界有無明。亦非依境界故,生于無明。以一切諸佛,于一切境界,不生無明故。又復不依境界滅故,無明心滅。以一切境界,從本已來,體性自滅,未曾有故。因如此義,是故但說一切諸法,依心為本。

  前一段地藏菩薩對堅凈信菩薩說,諸法皆由妄想生,妄心自生,本來就沒有自相,因為境界而有的妄心,自己沒有自相,所以也不生什么相。但妄心里有緣想,有緣念有一切境畀,所以就叫做心。給人家做根本的,他自己沒有自相,就給一切境畀相做根本。下面這段意思重顯一切法為心之念, ,前, 境界依心,心依境界,是相依的,這叫具相依,雖然是此依彼,彼依此,若問那個在前?那個在后?起無先后,即兩者并時而起的。這個妄心又怎能為一切根本呢?這道理不容易明白。所以者何?地藏菩薩自己爭取問為什么?底下就解釋了。我們可以說就是業(yè)相系的相,業(yè)相不知,真如法門不知,一心的心相就是妄心。下了解法界一切相故,因此說心有無明,這個‘心’有無明是它想明,不是不明,心里想明,因為想明,不但沒明反而變成無明了。因為無明的力因故,就是一念不覺,就是不覺意現(xiàn)妄境界,就轉(zhuǎn)了自心,就要緣境界,一念不覺生心系的業(yè)轉(zhuǎn)相,要到八地以上的菩薩,至十地才斷業(yè)相,這是很不容易的。不了法界一相,所以要起無明,因起無明故,現(xiàn)妄境界相,這都是互相薰習的。業(yè)越要轉(zhuǎn)相,就越要分別妄境界,以無明故。一切境畀所成就是業(yè)轉(zhuǎn)相之相,越演越粗,滅了也是無明的心滅了,轉(zhuǎn)成現(xiàn)相。這些現(xiàn)的妄境界就是‘智相’,相系相知越分別越粗,因無明滅一切境畀滅,一切境畀自己不了自己,因此境界自無明,以非依境界故,生于無明,而現(xiàn)在‘一念不覺’往追‘明’的那個‘明’,生了‘無明’消失了,追明追的這個明追不到了。

  一切諸佛不生無明故,這么說成佛之后還會墮落為眾生嗎?不再追求明,也就無滅了。無明生就有無明滅。不依無明生,也不讓境界滅。所以無明生境界,從本以來一切境畀相就沒有生,也沒有滅,叫體性自滅未曾有故。因如此義,是故但說一切諸法依心為本,所以說一切諸法都讓著心為本的。

  我們再重新回復這一段話,這里面一個是相分,一個是見分,讓文解釋很不容易。解釋見分見于相分,兩個是同時起的。見分生境界讓妄心就有,但這是心里自證,自己覺得的,這樣產(chǎn)生的見相是增上因緣。所以認為相有,而相是無生無滅的。依境界而生起了分別,這種相所緣,依心里的見分緣所緣的相分。我們看一切事物,心里就緣念這事物,分別這事物,這些都是必須的。然后就要追求,就有我見了。好像我也應該有這么個東西,因為有我就想得到,究竟是誰的?有主的話就買了,這是就很粗淺的現(xiàn)象來解釋,并不合意。不然這意思很深,就是我們生死的根本啦!弄明白也就開悟了。怎樣是生死的根本呢?就是這樣子。因此物質(zhì)是不自生的,它沒有想要人家來了解,沒有希求、沒有愿望,都是妄心分別。所以說妄心給它做為本了。為了需要這個物品,生起這個妄心,這個道理最好用自己的現(xiàn)狀來分析。我們現(xiàn)在純粹唯心的,說萬法唯心,三界唯識,就是識和心,唯心主義。這牽涉到很多方面。有人講,物質(zhì)是第一性,心是第二性。先有物后生心,先有境界后生心。這跟我們講的不一樣。他說因為有這個事物,就有很多創(chuàng)造影響這事物,而成別的事物,這是唯物主義。我們說心的,是研究心的第一性,其實就這么一個淺顯的輪相盒,也得先用心設計,心里有個輪廓再做。你說這是心生的,還是物質(zhì)生的?

  心和物質(zhì)那個在前?那個在后?我們這兒講是同時的,一切法因妄心而有,我們心因一切法而有。兩具依,兩具不依。菩薩、聲聞、佛都是根據(jù)他的心識證得無為法來分他的地位,或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就以他空性證得的深淺來定他的位置,到最后就一切無礙了,到華嚴最后境界就是事事無礙,這一法就整個法界都具足了。非心非物,也沒有心,也沒有物。如果這個有問題,研究經(jīng)文很不容易明了,如果先講講大乘起信論,這個就很易明白了,一看也就明白了。一心、二門、三大。心的真如門和心的生滅門。生滅門好講,真如門不好講,因為不可說,言語道斷,把不可說的說明白,那還得假生滅門講可說的部份。像釋迦牟尼佛有一回升堂說法,升了座,文殊師利菩薩當維那師,把大磬一敲,喝言:‘法筵龍象,當觀第一義,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佛,當下就走了,大家還在等著聽呢!沒有啦!什么意思呢?在會的大德門應觀第一義,什么是第一義呢?無事無相都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的法王法就是這樣子。佛的法就是如此。

  又有一次佛上堂說法,他拈一支花,迦葉微笑了,佛就傳法完了。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們講的‘唯心主義’,隨拈一法無非法界,這叫‘真?zhèn)?rsquo;。教外別傳,離開言語,離開心,既不可說,也不可思。這一拈就明白了。這叫什么呢?‘傳心法’。一切方法都是空的,都是因緣生的,法在教里就是空諦,在楞嚴經(jīng)里講就是法界大總相法門體,都是這個心所攝的。就是我們講的自體相用大方廣,用之大體相同而名為心。

  輪相很簡單,一擲就判斷事理,可以判斷出怎么處理問題。在我們?nèi)粘I罾镉龅胶芏鄦栴},自己沒辦法解決。舉個例子,最近我們有位聞法的弟子,小孩得了精神分裂癥,很苦惱。這是宿業(yè)。這個我們知道了,但是我們不知道我們自己,我們自己是什么呢?除了佛認識究竟的自己之外,剩下來的人都不認識自己,不曉得方法從心起,方法從心滅,認為一切法和自己沒關系,心外求法而不知有一切法都從心起,從心滅。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就知道地藏菩薩不必等到地獄空了才成佛,他已經(jīng)成佛了,不懂得這個道理,那地獄是永遠也空不掉的。這種道理越變越深,以下的部份大家要注意,我對這類問題動了很多腦筋,動了什么腦筋呢?怎樣說讓你明白,說了能入那就好了。

  例如:上次有位弟子問?要是證得空義,人和植物人有什么差別?有這個問題就表示他不理解了。證得空義一切法都不執(zhí)著了,就解脫了,要是一切諸佛證得空義,都變成植物人,那誰來度眾生呢?像金剛經(jīng)上,佛和須菩提說空,須菩提就明白了,這是自己空的證得,度眾生才不執(zhí)著,要是證不了空義,那也度不了人家。自己首先到處是障礙,不會是證得空義后,就變成植物人的。那糟糕透了,這累劫的修持不是沒意義了嗎?

  ‘當知一切諸法,悉名為心。以義體不異,為心所攝故。

  我們應當知道一切法,凡是有形有相,有言語能表達出來的都叫法。但是佛法有兩句定義。就是:‘軌生物解,任持自性’。軌道能夠使人明白覺悟自性,依著法就像走軌道似的,要到達的地點一定能到達,什么境地呢?認識自性,一切法上要認得你自己的體性,一切法都是你,你也是一切法。但是當你沒到達那個境地的時候,你是你,法是法,法把你迷惑了,遇個什么境界就迷惑什么境界。換句話說,不能解脫,要知道一切法都是假的,悉名為心。以下就解釋這個心,以義講,以體講,義體是兩種,但義體不異,因為一切法同是因緣生的,法不會自己生起,法不孤起,遇者外頭的境界相就生起法來。法就是心,因為外面境界而生心,把一切法轉(zhuǎn)了。如果心被一切法轉(zhuǎn),就是眾生,楞嚴經(jīng)上全部最要緊的意思就是‘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心被物轉(zhuǎn),即是眾生’。心被轉(zhuǎn)了,就墮落了,糊涂不明白了。例如金剛經(jīng)上說一切諸佛菩薩行了利益眾生的事業(yè),像布施或念佛,你問這功德大?佛說沒有功德。須菩提是斷了見思感,證了羅漢果位的人,他聽了還是很疑惑,就問為何無功德?其實就是菩薩的一切功德不貪著而已。沒有想我做了這一切事,我利益人了。像我們這些道友們做了功德,心里執(zhí)著這些功德,這樣功德就小了。如果不執(zhí)著,就不可思議了。這叫心轉(zhuǎn)法,不被法轉(zhuǎn),不執(zhí)著的意思。這是屬于義的,諸佛菩薩我說即是空,這義理就是空的。證到這義理,再來看一切就無掛無礙了。比如說把門都關上了,但思想上沒這些境界就沒有障礙。為什么我們出不去呢?因為六根六識都執(zhí)著了。這是實體的,我怎么出去呢?就出不去了。

  過去有位大德修水觀,這是月光童子講他過去的宿業(yè)。修水觀的時候,什么都沒有了,就只有一屋子的水。有個弟子來敲門,弟子是個小孩,一看怎么一屋子水呀?就揀個小石子扔進去。一會兒他師父出定了,內(nèi)部痛的不得了,叫他徒弟來問,‘你剛才看見什么啦?’徒弟說一屋子全是水,師父不知那兒去了?師父問他,‘那你做了什么?’他說我丟了個小石頭進去。師父就說,等會兒你再看到一屋子水,你就把小石頭拿出來。以后他師父又入定,他就進去把石子拿出來,結(jié)果就不痛了。這就叫心能轉(zhuǎn)物。一切法都轉(zhuǎn)我們的心,像我們是看什么就貪愛什么。一切法都能轉(zhuǎn)我們的心,而不能使我們的心轉(zhuǎn)物,這就是義理上不能知道因緣生是假的。不知道因緣所生的法如夢幻泡影,應作如是觀,觀成功了都是空義。這個義是空的,但不是頑空,也不是空了就把人變成機械人了。依這個空就生起了妙用,這一空即假即中,即體即相。這法身得般若、得解脫,得密藏,體大方廣,體相用,這就是一切眾生的體,一切佛法的體,在佛不增,在眾生不減。因為萬法唯心,唯心所攝,要義也好,要體也好。一心、二門、三大就是這個意思,F(xiàn)在我們沒有達到,我們對一切事物,一切義理不能明白,對于一件突然發(fā)生的事物,自己不知道怎么辦?起疑惑,該如何呢?前半卷說應當用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的輪來占察,達不到,在后文最后也說稱我名號,就能解決問題。如果能以諸法唯心的觀點來念佛的話,地就是我自己的心地,藏者是我的性藏,自性的體,那念的時候,句句是念自己,句句是念地藏菩薩,那這種所得的感應和一般念地藏菩薩所得的感應不一樣了。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這是不在內(nèi),不在外的。這要對楞嚴經(jīng)學過就更容易懂了,這叫妄歸真,真實就是空,而又能夠從真隨緣示現(xiàn),這可不是大梵天變的,而是自己心變的。是一個認識過程,必須自己經(jīng)過這些薰修學習,要能信得這種道理,確實信了,不懷疑,清凈信了。做三寶弟子要經(jīng)過一萬大劫的時間,才能達到堅凈信菩薩的這種境界相。

  這有個五品位是發(fā)揮光大四教,為法華經(jīng)作注解、講法華義的智者大師所證的。他到了什么境界呢?他看到了佛在印度說法華經(jīng),他說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到了這種境界,證到五品位可不容易了?刹皇窍裎覀兂Uf的頓悟成佛。五品位是個什么位呢?分內(nèi)凡、外凡。像我們是外凡,有信心但不堅定,內(nèi)凡、外凡都還是凡夫,其中有隨喜品,比如看見人家讀誦就兼受持讀誦,像我們現(xiàn)在都在讀誦地藏經(jīng)或者誦普門品或者誦普賢行愿品,雖然是一品,但包括了全經(jīng)的要義,這叫隨喜。讀誦的時候要邊讀誦邊思索,這義理就深入了。還有一個解說品,解說不但是自己能讀誦,還要跟人家講去,這叫法師位。講解說法的時候,還要有因緣,這得有法師德,具備十德才能做一個法師,其次兼行六度,布施就是布施度,持戒像受五戒,不論多少,其實這還不能真正的算行使六度,就算它相似的吧!布施、持戒、忍辱,像我們這些佛弟子,如果人家對我們非禮相加,我們不和他計較,不還報給他,不起嗔恨心,不起怨心,這里面包括的內(nèi)容很多,要兼行六度,這就漸漸入了內(nèi)凡位了。什么叫內(nèi)凡呢?那就是雖在三界,但已經(jīng)和菩薩一樣具足了對佛教的堅固信心了。都具足了叫五品位,這是什么地位的人呢?這是有凈信了。到了這個地位,再進一步,才能見到離體無法。證一切諸法唯心,萬法從心起,所以我們現(xiàn)在提念佛法門,應當知道念念都是從心起,念念都不要離開心,就能成就了。從心起,心外無法,心又遍一切處,法外也無心。就憑這個信心而已。

  ‘又一切諸法,從心所起,與心作相,和合而有。

  什么是緣起呢?就是無明緣行、行緣名色、色緣六入、十二因緣。這十二因緣可以做大乘講,也可以做中乘緣覺講,在甚深緣起義就不是這樣講了。一起法都是從心里緣起的。因為心里要分別、要了解,就想追求一個明,這一找心就糟糕了。從找心而變成不明了,這就是業(yè)相,業(yè)相完了之后就轉(zhuǎn)了。本來相分和見分在心里是沒有的,但現(xiàn)在想要見了,這就像有的時候,你想一個東西,這東西實在沒有,但因為有分別了,能想的就叫‘見’,所想的就叫‘相’。其實心里能想所想的都沒有,都是虛妄的,這就是業(yè)相、轉(zhuǎn)相、現(xiàn)相,因為與心作相,一切諸法從心起的,所以翻過來要給心作相,這個相分和見分合在一起,就緣起了。無前后之分,沒有剎那一念的前后,同時生起的業(yè)轉(zhuǎn)相都不離心,以后再起智,智就是分別,要明了這個明,就相續(xù)不斷越演越粗。

  ‘共生共滅,同無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隨心所緣念念相續(xù)故,而得住持,暫時為有。

  同無就是沒有,相也不住,見也不住。因為一切萬法境界隨心所緣,心為能緣非所緣緣。但是這時候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心,在心里一念相續(xù)。一念相續(xù),不停的攀緣心里所緣念的。這樣的人持一切法叫暫時為有,這就是所說的有法,返本還原的時候,就是我們自心的自證分,諸佛菩薩就是證得這個自證分了,就能把一切妄歸真,業(yè)轉(zhuǎn)相就變成智慧了,證起來很不容易。業(yè)轉(zhuǎn)相都要八地、九地、十地菩薩才能辦得到。完了就接近佛了,所以佛教講要成佛得經(jīng)過五十二個位置,前面提的五品位還沒入位呢!要到四十位以上的大菩薩才發(fā)大菩提心。我們現(xiàn)在也發(fā)心,但我們發(fā)的心不能隨真,要到什么時候才是真正發(fā)心呢?要證到初住,這個時候才成菩薩,一身就能在百萬個世界示現(xiàn)利生,也能夠示現(xiàn)八相成道成佛。那個發(fā)菩提心就不像我們這個發(fā)心,一發(fā)心就不同了。剛才我們講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妙覺,一共有五十二位,一位一位的證,證到什么境界,就是什么位。這是佛經(jīng)所教導的,和各位祖師所闡揚的,一位一位的境界,就由他所斷的惑不同而定,每進一位,境界就擴大不少。

  ‘如是所說心義者,有二種相。何等為二,一者心內(nèi)相,二者心外相。心內(nèi)相者,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真,二者妄。

  前面講妄念歸真,要明了一切萬法怎么起的,因緣起的,‘相分’分兩種,一個是心,一個是心的‘義’,即‘心內(nèi)相’、‘心外相’。什么叫‘心內(nèi)相’呢?一個是‘真’,一個是‘妄’。這又解釋前面那句一切諸法悉名為心。真心、妄心都是不可得的。因心體是無量的,無法形容的,就好像風似的,抓不到。風有什么相呢?它能吹動別的物質(zhì),你感覺到風,沒有相,抓不住、捏不著。海水誰能夠量量究竟有好多?那是量不盡的。就算地表的可量,地下水源也不可能量,沒法量,這都是比喻,心是不能量的。但一個真,一個妄。妄就是我們現(xiàn)在分別,真還不知道那個是真,等統(tǒng)統(tǒng)都返妄歸真了,又得到什么呢?一無所得。那不就空了嗎?不空!還有無漏性功德在。有人說佛法好像說圓,說空說有,空不礙有的存在,有也不礙空義,如果我們修觀想觀空了一切都沒有障礙了。

  以前在終南山有兩個和尚,在山里修道。修道的時候,有一個老修行感覺在山里好多年了,一點也沒得到什么,他說我還是親近親近善知識吧!參訪參訪就是到各地有名望的大德,請他們開示講一講,他就下山了。他的道友勸他說,你去恐怕要遭難,不要去吧!這個道友就不聽他的,從那兒走到陜西的潼關,一個鄉(xiāng)下旅店里,一進去坐下,因為走的疲勞了,就用功打坐修行。第二天那個店老板看這和尚沒有動靜,又等了一天到他房里看看,好像鼻息也沒了,想人死了,占著我們這個房子怎么辦?就把他燒了,埋了。這下店里就鬧鬼了,和尚每天都回來要他的身子,‘我到那兒去了?我到那兒去了?’這個地方鬧鬼,誰還敢?山里的道友已經(jīng)感覺到他是過了劫了,就按著人家的謠傳來找他,也找到這個店里。那道友就問店主,‘以前有個和尚住你這,怎么死的?’店主說:‘坐著就死了。’如實說了。那道友說,‘我?guī)湍闶者@個鬼好不好?’他說:‘好!’那道友說,‘但你得搬來一大缸水,再砍些木柴堆起來。’這都辦了。到時候就把火點著。果然過兩個鐘頭,這個過世老和尚又來鬧了,‘我到那兒去了?把我擱到那里去了?’他這個道友就說:‘在水里頭呢!’他到水里去找說:‘沒有啊!’那道友又說,‘在火里頭呢!’又到火里去找還是沒有。道友就說,‘你入水不淹,入火不焚,還要我做什么?’這死后的和尚經(jīng)道友一指引,他也明白了。這就是心不被一切法轉(zhuǎn)的時候。肉體是假相,帶著這個肉體也能達到這種境界。如果開悟了,就能達到。有肉體不明白,沒肉體也還是執(zhí)著。

  ‘所言真者,謂心體本相,如如不異,清凈圓滿,無障無礙,微密難見。以遍一切處常恒不壞,建立生長一切法故。

  如如就是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清凈圓滿、無障無礙,這都是說佛境界清凈了,垢全沒了。有障礙是因為心里不明白,心里所緣念的,觀想的盡是貪、嗔、癡、愛,看問題的看法總是不夠正確,總是有偏差,這樣子就永遠有障有礙,這種是微密難見,很不容易看到的。這個見是指知說的,不要做為眼睛看得見的見,見是指心說的,就是對問題的認識,不論在什么地點時空都沒差異?臻g就是處所,時間就是過去、現(xiàn)在、未來。什么處所都如是。這個心體的變化,一切諸法不增不減、不垢不凈、不生不滅就是心經(jīng)上所說的六法,就是真如。一切法遍及一切地方,一法一切法,這叫事事無礙,遍于人、遍于有情,這叫性體。立一切法就叫法性。有個名詞上的區(qū)別。一切都如是。這究竟真如相是什么樣呢?就是生滅,就是現(xiàn)在。一切諸法一切相,他的本體為清凈圓滿,微密難見,常恒不堪,建立生長一切法故,一切法都是真如法,法法皆真,人也真。隨便拈一法,沒有妄的,皆是真的,遍一切處。既然妄妄皆真,這一切物相在轉(zhuǎn)換之時,體不動,以佛眼觀之即是真如。經(jīng)常如是,就是常樂我凈四德。這種意思很不容易懂,圓滿真如的密意說個樣你去觀。生長一切法,一切法都是性的量。真就如是,妄呢?

  ‘所言妄者,謂起念分別覺知緣慮憶想等事。雖復相續(xù),能生一切種種境界。而內(nèi)虛偽,無有真實,不可見故。

  這個妄叫不覺意。妄者就是不覺一切,一切皆妄。起是從本覺而起,本覺有兩種義,有種覺意,有種不覺意。俱足的,因為不覺了,背覺合塵。因為覺了,那就是最初開始叫始覺,最后成佛就叫究竟覺。信佛發(fā)心皈依三寶叫始覺。始覺是從不覺來的,不明白叫不覺,不覺從本覺來的。覺知的覺就是明白不明白。不明白就是不覺,明白了就是覺。明白的不多就是才開始覺悟,F(xiàn)在我們信佛、我們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究竟覺就開始覺了,漸漸覺了,覺好久呢?隨分覺,漸漸的覺到和佛一樣,就是究竟覺,達到什么地方呢?因覺本來就是覺,所以金剛經(jīng)上講佛實在沒有什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那不是斷滅不要修了嗎?這就是‘妄’和‘真’的界限很難分,就像一只手,手背是‘妄’,手心是‘真’,返妄歸真,從真起妄,一也。

  這就是本覺,一個不覺,一個始覺,起念分別,覺知憶念等,無論你是思惟憶念,想的、分別的、明白的,就像前面我和大家說,有覺覺痛,無痛、痛覺。你覺到痛了,那個痛沒痛到你的覺。大家都知道二祖立雪斷臂的故事,他把胳膊砍下來求法的時候,感覺到痛苦極了。去找達摩祖師給他安心,祖師說你把心拿來我給你安。他找啊找,找不到,沒有心了,覓心不可得,達摩祖師說:‘吾于汝安心已竟。’他就開悟了,明白了。他就不痛了。無痛痛覺,當他覺的時候,痛就沒有了。這個是法,不是心體。證得心體一切諸法都是妄的。懂得這些妄境,他就不痛了。像我們有時候身心不愉快,起了障礙,靜坐一下,不論念那一部經(jīng),把心靜下來,等念完一部經(jīng),受用就得到了。

  ‘所言心外相者,謂一切諸法種種境界等。隨有所念,境界現(xiàn)前。故知有內(nèi)心及內(nèi)心差別。

  心外相是心里緣念自己的自證分而起的,起的什么?起了相分。這里所說的妄心和所作相,這兩個都是心內(nèi)的。一個心內(nèi)相,一個心外相,都不離心。先把這個掌握住,不然一會兒就糊涂了。名詞反覆來說,看到下面就找不到頭緒了。找到什么頭緒?一個真,一個妄,真妄在自己的心體上,這個心體也分真妄。這是內(nèi)相具足的。由這個心內(nèi)相而起的一些差別就叫做心外相。怎么知道這些妄想所念的境界,以前面所分別的意念覺知所起的。這些差別見分緣所緣的外境界相分,形成見分和相分,都不離心。業(yè)相就是見分,現(xiàn)相就是現(xiàn)境界相,叫相分。中間有意念分別,三相同時顯現(xiàn),沒有前后次第,這個相很細,叫無明系相,不是我們攀緣得到的。我們現(xiàn)在斷攀緣心想達到這種境界,是絕對得不到的。我們這個妄還在枝節(jié)上呢!我們這是什么?都是業(yè)系苦者,現(xiàn)在我們受這個報第,痛!不如意!都在業(yè)系苦上,被這個業(yè)給系住了。為什么呢?什么樣的業(yè)?怎么業(yè)?因為起惑造業(yè),業(yè)因就產(chǎn)生效力,使你受苦就受苦,受樂就多樂,樂也是苦因。這個地方所說的業(yè)系苦,包括天、人、地獄、修羅、餓鬼、畜生六道都被業(yè)系住了。就因為在最初的時候起惑造業(yè)。都是心內(nèi)妄想的部份而起的,內(nèi)心的差別現(xiàn)出來就是心外相。

  ‘如是當知,內(nèi)妄相者,為因為體。外妄相者,為果為用。依如此等義,是故我說一切諸法悉名為心。

  因果體用而和合起來同為一心。地藏菩薩跟堅凈信菩薩說,‘因為這樣,我說一切諸法為心,悉名為心’。地藏菩薩跟堅凈信菩薩說是因為堅凈信菩薩請的法,對我們還不會說這樣呢!對我們怎么說呢?啊!你的業(yè)報太深了!占察占察輪相好了。他對堅凈信菩薩說:‘你要發(fā)菩提心成佛,發(fā)大菩提心你就照這樣子多觀想觀想,順者線索引發(fā)根本。’。我們凡夫能做到的是前面講的五品位。我們的解說,解可與佛齊,凡夫說的道理能夠與佛齊等,但要說自證斷妄證真那遠了。那差的太遠了,就一步一步來,明白到什么地步,斷什么惑,能證什么道理;髽I(yè)我們自己清楚,有人不清楚,前面地藏菩薩告訴你了,用占察輪相。我今生怎么會這么苦?都是人,人跟人不一樣。有人活都活不成,一個受種種迫害,光自己連飯都沒得吃,衣服也沒得穿,和那一擲萬金的大富豪相比,能比嗎?他有那個因緣,為什么我有這個因緣?因果體用,我們就從這上面找原因,完了就查效果,不知道就請地藏菩薩幫著我們查。知道了怎么辦?就念地藏菩薩圣號能解決。大家看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最后,像這些境界一時也達不到,怎么辦呢?就稱我名號,可以得到。這是在地藏菩薩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最后說的,使我們大家有了目標,有個信仰,有個歸宿。假使我是想生極樂凈土的,修地藏菩薩行嗎?他說要生那個佛凈土都可以。你得占察業(yè)報,念佛的名號即得生。如果你是念阿彌陀佛生西方極樂世界,念地藏菩薩幫助一下,念得有把握,決定往生西方凈土。

  ‘又復當知,心外相者,如夢所見種種境界,唯心想作。無實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無明識夢所見,妄想作故。復次,應知內(nèi)心念念不住故,所見所緣一切境界,亦隨心念念不住。所謂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是生滅相,但有名字,實不可得。以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亦不來至于心。如鏡中像,無來無去。是故一切法,求生滅定相,了不可得。所謂一切法畢竟無體,本來常空,實不生滅故。

  這一段就是心外相。心外相會是生滅法。念念不往,剎那不停。我們可以用我們自身來證實一下。例如我要是回顧我這七十七年當中,從生下來就不斷的這樣變化,我內(nèi)心里卻沒感覺到。這個七十七比七十六是不是老了?沒感覺。七十六比七十五老好多?是不是老了?沒有!好像都沒有。但七十七歲絕不是二十歲的樣子,自己已經(jīng)不認識自己了。把自己和十年前一對照,這一對照不認識了。要把小孩時候的照片拿來對照,更不認識了。七十七歲的老頭子和三兩歲的小孩當然不一樣。是不是念念生滅呢?但是這個‘心’變了沒有?自己并不知道變化這樣快。過去幾十年看的好像道沒變,這個見改變,但這個見也是妄,不是真實的。心外的‘相’像夢似的,夢里見到很多境界。大家做夢有沒有做幾十年的夢呀?我說幾十年在夢中只有兩、三個鐘頭。我們知道古典文學中的紅樓夢,我們不說紅樓,就說蒸饅頭、烤面包那么一點時間,夢就醒了。這個人也做過縣官,不得志,愛喝酒,后來遇到漢鐘離給他一個枕頭,在枕頭上一倒下就做夢了。夢到進京趕考,中了狀元又逐漸的當了宰相,活到八九十歲,孫子給他惹禍,滿門抄斬就醒悟了,正醒悟的時候,漢鐘離把他搖醒了,看那老板還在蒸糕呢!這是他走到邯鄲路上,在邯鄲市里住店的時候做的一個夢,一夢就夢了六、七十年,糕還沒蒸熟呢!我們每個人夜間睡覺,做夢時候兩三個小時,有時候夢特別長,一天做不完,第二天再接著做。

  我們所看到的外相都是騙我們的,為什么?做生意做的很不錯,很高興或者很倒楣都是騙你的,從根本說空的、假的。其實整個天空盡遨游,除妄之后,無處不自在。我經(jīng)常的在佛恩寺,正覺寺路上兩邊走,在路中間休息處有些個凳子在轉(zhuǎn)角的地方,一些人坐在那兒樂呵呵的,他們的財物就是個大紙箱,走了也不怕被偷,回來往椅子上一倒又睡了。我有一位弟子告訴我,她趕地下鐵上班的時候,看那些無家可歸的人一夜沒睡覺,到車上又溫暖,倒在椅子上就睡著了。沒有憂、沒有愁,好像是證道了,真的沒憂沒愁了嗎?憂也沒用,知道愁也是白搭,有點酒就喝點,喝的醉熏熏的,不省人事,明天沒有了。我在洛杉磯那兒遇到個黑人,他跟我說的話讓我笑得不得了。他說把錢領了該吃該玩的,我都把它花光,明天嘛再說吧!這就是忘了憂,忘了愁,但是真悟道了嗎?沒有。他是忘到極點。所以說忘了憂忘了愁,豈有美滿明月永當頭。人生來時去時不一定的。過去有一首詞講:‘花開花謝,時去時來,’我們?nèi)说囊簧,一會兒倒楣,幾年又發(fā)起來了,運氣來了,運氣又失掉了。福方慰眼,禍已成胎。有時生意好了,子女也很孝順,高興得不得了。就在這時候倒下去了,所以不要羨慕,丟掉了也不要難過,毫無關系,這都是妄的境界,失掉了也不要放在心上,應該把它看成‘如夢幻泡影’。金剛經(jīng)最后四句話,叫我們?nèi)缡强。因為心外沒有心,都是境界相。不著就沒有,皆因無無明,實夢所見。我們經(jīng)常講無明煩惱,這得等到得到等覺菩薩要成佛的那一剎那才斷得了。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斷無明究竟證道,就斷這無明。

  無明是八識生起的,八識是和如來藏和合的,真妄二門原是‘心真如門’、‘心生滅門’,因妄想故,而生境界相,也是你內(nèi)心的念念不住,是心的妄想念念不停。我們這個妄心沒有家。不睡覺醒著這個夢還是一天天的做下去。我們思惟是無明發(fā)出來的系統(tǒng)。這里面全是妄想,講到這個,想到那個,辦到那個又想到這個。念念不住所見所緣的一切境界。心內(nèi)念念不住,所緣的也跟著念念不住,念念生滅,就是這種道理。說的好像很深,但用起來很簡單,想斷也斷不了,心里明白了。喝醉酒的人老是說我沒醉,心里還沒醉,但是直打酒呵!我們每個人都是明白的,知道都是假的。既然知道是假的,為什么要做呢?這就是所謂的‘放不下’、‘看不破’,也得不到自在,要是放下看破了就真正自在了。人家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內(nèi)心本來清凈無為的,因種種的妄,生種種的法,都是單有名字實在不可得,心不至于境界,境界也不來至于心。就像一面鏡子,打那兒過,相就在那兒現(xiàn),鏡子沒分別,過去就算了,相來則現(xiàn),相去則無,我們的心能達到這樣就成功了。是故一切法無生滅相,了不可得,要求個定相不可得。就像我們?nèi),老年跟著來,病也跟著來,一下就死了。老?a href="/remen/jianka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健康是靠不住的,這是一定的規(guī)律。我隨時念無常,隨時念死,大家高高興興的在這兒聚會學習,一個筋斗趴下去,人人都有的。沒有月亮總是圓滿的在我們當頭,永遠不壞的,所以生滅的境界相不可得,這一切畢竟無體,一切法都是緣生的,可毀滅的,只有虛空滅不掉。

  從前有個老和尚叫高妙峰,他就證到這種‘空’理了。鬼要拿他拿不到。兩個小鬼看不見就去向土地請教,土地說皇帝賜給他一個缽,國師的金缽他很喜歡,你只要守著這個缽就可以逮到他了。他什么都放下了,因為有缽的執(zhí)著,就這一念放不下,這一念就走不了。小鬼就敲他的缽,他果然出現(xiàn)了。小鬼就用鎖煉把他鎖上。他說你們來干什么?小鬼說,‘我們來逮你的,你壽命已經(jīng)盡了。’他就問,‘你們怎能逮到我?’小鬼說,‘你是假修行,還沒能了生死呢!你對這個缽還有貪愛。’這高妙峰就說,‘!對呀!我就是對這個缽有貪愛,我已經(jīng)要跟你們走了,你們把這個缽再給我看看好不好?已經(jīng)貪愛它了嘛,就再看看。’小鬼想就給他看看有什么關系?就拿給他看,他一看就叭的摔了,這一摔之間,小鬼再抖抖鎖煉,他沒有了,空的。就聽見他說:‘要拿老僧高妙峰,除非鐵煉鎖虛空,要能鎖得虛空法,再拿老僧高妙峰。’修空觀的境界并不是沒有大悲心,等他證到這種境界,成菩薩道發(fā)大悲心,這還不是成佛,距離還遠得很!只能重新發(fā)菩提心再來人間示現(xiàn),如果沒有那樣子,那人間的大德那來的?這樣來的。還有福報特別大的,山里修行的那些人死了如果再來,迷了也會照樣輪轉(zhuǎn)。為什么成佛要經(jīng)過三大阿僧祇劫?就是迷迷悟悟、悟悟迷迷,時而又墮落下去,時而又修行,沒有一帆風順的。你們諸位信佛是不是一帆風順呢?很難的。在我們都是種善根,培得大一點走快點,培得小一點走慢點。修行差勁了還得輪轉(zhuǎn),所以凈土法門即想求生凈土。

  有人問法師你不是講空的嗎?怎么講到有上了。這個空是從有求得的。‘空’在‘有’中,有‘中’才能有‘空’,否則到底都是系絆(墮有中),到處都是繩索捆著你,怎么能解脫呢?古人一下可頓悟空理,我們不是這個根基,不是這個材料。你得有那個根基,有那個修為才能言下大悟。煩惱化菩提,說起來容易,做時實在難了。開悟天天都有,像今天講這個固然很深,但夾雜著比喻,例子也不太深,你又能領會好多呢?以前我問你什么叫內(nèi)心相?什么叫外心相?現(xiàn)在悟了,明白就叫開悟,釋迦牟尼佛是究竟明白了。覺就是明白,覺的多,明白的多,覺的少,明白的少,不覺就完全沒明白。一切法畢竟無體,本來‘空’。它是不生不滅的。我們讀心經(jīng)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用智慧觀察來照,照見五蘊都是空的,現(xiàn)在我們沒有到那種程度,就依經(jīng)上教我們的來觀想,想這一切法到底是真是假?雖然地藏菩薩跟堅凈信菩薩這樣說,自己也想想看,能想出什么是真的?以所見的能舉出真的,永遠不壞的。有人說山不壞,山隨時在掉渣,隨時在變化,喜馬拉雅山也是隨時在增高,喜馬拉雅山過去是海底,變化成現(xiàn)在的高山,而且是這個地球上最高的,情況就如此。要是明白了這道理,一切法都如是,F(xiàn)在我們這兒是八點三刻,到大陸上去是早上,臺灣也是早上,這就是物理轉(zhuǎn)化。什么都是不盡的,黑夜不盡是黑夜,白天也不盡是白天。一切法都如是。地球天天在壞,壞到什么時候呢?按佛所說的五十億年,這個地球就壞了,到空中去了。空中又漸漸形成,不過不叫這個名字。

  ‘如是一切法實不生滅者,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寂靜一味,名為真如第一義諦自性清凈心。彼自性清凈心,湛然圓滿,以無分別相故。

  例如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如果眼觀色不起分別,一相一色。什么相呢?實相。這就是回歸一實境界,一切法實在是不生不滅的。這就是一切法的體不生不滅,就像寂靜一味,一味就是等同一法味,一法味就叫真如第一義,單一義就是自性清凈心,永遠清凈,永遠湛然,永遠不增一分,作眾生也不滅一分。不生不滅,不垢不凈,沒有染凈差別。生滅都是名字,都無實體,真正的實體像什么呢?像太陽、像月亮。

  ‘無分別相者,于一切處無所不在。無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復次,彼心名如來藏,所謂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清凈功德之業(yè)。

  隨便舉什么法,無處不在,無中有空,我們沒空的話,胃跟肝跟什么器官都沾連到一起了。我們?nèi)怏w里有空,任何嚴密的東西總有空。說真空已經(jīng)不是真空。這樣來建立一切法,一切法都是這一法,這一法就遍一切處,就像一切的水都流入大海。用的意思就是這樣,心體是遍于一切法的,無處不在,但可不是分別的在,不是虛妄相的在。因此依著這個心而能建立一切法境界。我們不是講一實境界嗎?這兒就顯一實境界。這樣講起來,好像這心就空了似的,其實不空,下面就講妙用了。什么不空呢?真如就變了名詞叫‘如來藏’,藏者含藏意,含藏著如來無漏性功德,所以就修吧!修到那個地位,有無量性功德。修好多有好多的功德,從空中而生有。這個‘有’有不可思議的妙用。佛菩薩‘如來藏’真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以諸佛法身,從無始本際來,無障無礙,自在不滅,一切現(xiàn)化種種功業(yè),恒常熾然,未曾休息。所謂遍一切世界,皆示作業(yè),種種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諸佛身。一切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業(yè),亦皆共一。所謂無分別相,不念彼此。平等無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業(yè),同自然化,體無別異故。

  所謂神通作業(yè),佛有十八不共化益眾生,種種的功德利益。釋迦牟尼佛就包括十方三世佛,一切諸佛。舉你舉我具足一切,就遍于法界了。前面講的心體,一切諸佛皆是一佛,重重無盡,一微塵里轉(zhuǎn)大*輪,這微塵里就是一切法界,拈一毛孔中現(xiàn)寶王剎,三千大千世界就在汗毛尖上都現(xiàn)了。這種境界相是圓融妙用,所以一切所作業(yè),一切十方三世諸佛都是什么呢?無分別相,沒有彼此。

  體性不二。上卷純就事來說,這卷純就理來說。理上很不容易入,這個凈信很不容易建立起來。上面這三段經(jīng)文是明佛的妙用。佛的妙用也和我們一切人的現(xiàn)前一念心一樣。這種道理很不容易信了。不像上卷用占察輪相也講至心,那個心和這個心是一樣的,如果懂得這道理,沒有不相應的。佛的無漏清凈功德之業(yè)不是空的,這個有和空也沒有差別。空是就諸佛法身來說,有是指報身相說妙用。諸佛法身沒有起始際。‘無障無礙’的意思就是沒有凡夫的一切障礙,這也是眾生的現(xiàn)前一念心。上一段的彼心就指我們一切眾生的現(xiàn)前一念心。這一念心另有一個名詞叫‘如來藏’。含藏著什么呢?含藏著如來。這是指如來的妙用而說的。因為業(yè)是從如來法身而生起的,就是佛的法身所生起的相跟用所產(chǎn)生的這個功德,障礙都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修持,破了法執(zhí)、乃至塵沙無明,因此無障無擬,亦這是自在的。自在是不受任何拘束來困擾。不滅,一切諸佛都如是不滅。一切現(xiàn)化就是佛所作的妙用,這種種功業(yè)就是利益眾生的這些功德,像持戒、忍辱、禪定。智慧這些功德像大火炬似的。恒者常意,常者恒意。‘恒常’兩字就是永遠不間斷,永遠是這樣子。什么樣子呢?熾然是燒大火似的,光明貌。從來沒間斷,沒休息,也沒停止過。遍滿一切世界。這一切世界不只是一個娑婆世界,十方法界全都說了,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這種邊際是無二無一沒有邊際。‘世’是指著時間說的,時間的過去式、現(xiàn)在式、未來式。‘界’指著處所說的。我們世界就是時空。遍一切世界示現(xiàn)什么呢?示現(xiàn)種種作業(yè),化度眾生,利益眾生的事業(yè),永遠如是。

  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是華嚴經(jīng)的境界。大小相容,在一微塵里轉(zhuǎn)大*輪,于一毫端現(xiàn)寶王剎,一多無礙,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說法能現(xiàn)不動世界、極樂世界、琉璃世界,現(xiàn)的世界很多。就這么方等會上,維摩詰居士如來藏識理就現(xiàn)了很多世界,要知道這就是我們的現(xiàn)前一念心,亦名‘如來藏’。我們所念的如來藏,乃至一切諸佛成佛之后得到的是什么呢?是法性、是理體,所得到的是原來本具的。得無所得,得無得相,我們眾生也不滅掉,也不失掉,縱然修成了,返染還凈的時候都無所得,只是把這些染妄除掉。同在一法性之內(nèi),我們眾生也是佛,佛也是眾生共具的。大眾讀誦普賢行愿品,如果沒有眾生,就沒有諸佛,‘因為以大悲心度眾生故,’普賢行愿品還舉個例子,比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花果悉皆繁茂。’如果沒有眾生就沒有佛了。因此我們要理解同一體故。因為這個體在佛不增,在凡不滅,無別異故。沒有差別性。這種義理我們都是相似說的,這要使大家明白,怎樣顯示都明白不了,什么原因呢?因為我們有知見上的煩惱而不能明白,就是像舍利佛、目犍連他們不但不明白,而且不信,因為和這種法完全不相干了。我們凡夫超過二乘的地方,如果能夠真正的具足信心,信這種道理,信而后能解,那就是佛知見,跟佛一樣了。若凡夫能夠解悟到和佛相等。一定要證,要從實用而起妙用,必須得修。因此這種境界,這種義理,所謂地藏菩薩給堅凈信菩薩說的,‘如果不是三業(yè)清凈的話,這種法沒法修。’

  ‘如是諸佛法身遍一切處,圓滿不動故。

  一切佛的法身都俱足了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人、修羅、聲聞、緣覺、菩薩的意思,遍一切處,沒有遺漏一個人,一個螞蟻也算在內(nèi),隨你拈一法都是圓滿的,這個是不動義,無來無去,不生不滅。

  ‘隨諸眾生,死此生彼,恒為作依。

  我們佛法中有三種弟子,一種聞法、一種護法、一種皈依。我常常對我們聞法的弟子說,念經(jīng)的時候我給你回向,你也得給我回向,這樣我們才能接通。我先給你回,這是一方的,跟你連不到。我們做一點事都回向諸佛,回向遍法界十方眾生,彼此相通的意思。這有近有遠,但都是同一體性,這就是圓滿不動,隨眾生死此生彼,眾生的心體就是諸佛的法身,因此一切法身本身就是佛,一切眾生也都能成佛。釋迦牟尼佛在成道時不是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跟他一樣的。在此之前這種境界還沒有,為什么呢?因為他還有一分無明未破。彌勒菩薩現(xiàn)在就還有一分無明未破。必須得到那一念成等正覺,即般若波羅三藐三菩提。到最后的那一念破了,就返本還原,才知道一無所得。金剛經(jīng)上佛跟須菩提辯論反覆說這個問題。這段經(jīng)文地藏菩薩對堅凈信菩薩說,必須得這種信心,信什么?信自己。我經(jīng)常跟大家說,這個信很不容易生起,因為有卑劣慢。慢有幾種,我們都說貢高我慢,抬高自己,打倒別人。還有一種卑劣慢,總感覺到自己資格不夠高攀不上的意思,就是自卑感特別嚴重,要是叫他生起和佛一樣的心,不但我們有見思惑的人經(jīng)常疑懷不信,就是佛的二乘大弟子也不信。我們看金剛經(jīng)須菩提最初也是不信的,跟佛辯論,最后他信了,這就是不見得能轉(zhuǎn)化,要是信了這個,像華嚴境界他又不信了,所以一層一層的很不容易,F(xiàn)在道理甚深了,加個比喻,以下的經(jīng)文就是比喻。

  ‘譬如虛空,悉能容受一切色相種種形類。以一切色相種種形類,皆依虛空而有建立生長,住虛空中,為虛空處所攝,以虛空為體,

  一切諸法建立在虛空之上,以虛空為他的實體,因為虛空才能建立,如果不空就不能建立,就有障礙了。這個地方不空想再建房子就不行了。

  ‘無有能出虛空界分者。當知色相之中,虛空之界,不可毀滅。色相壞時,還歸虛空。而虛空本界,無增無減,不動不變。

  這虛空是比方,藉著虛空來顯現(xiàn)諸佛法身。一切形相建立在虛空當中。一切形相就比如眾生,一切眾生都建立在法身上。這種比喻不能當作事實,只能當做顯現(xiàn)而已。虛空是無知的,有好多人把法身當虛空了,虛空不是法身,藉它來顯現(xiàn)道理,別聽說‘空’就意識到虛空的空,那就不能領會空而不空的意思了。在這里是形容眾生依止佛的法身,就像一切種種形色讓止虛空的意思。我們前上卷講占察輪善惡業(yè)報十善十惡,這些形相足讓著法身而建立的。善依著法身,惡也依著法身。惡法不順法體故,所以我們要斷。善法順法體。實際上說斷都不可得。所以金剛經(jīng)上說‘于法實無所得’。這種境界我們還沒到,現(xiàn)在必須得斷妄歸真,然后‘真’也不存在了。如果再執(zhí)著真,這個執(zhí)著的念又會使真變妄了。這種道理要反覆的講。前面說一切眾生都是建立在佛的法身當中,一樣的。那么虛空和佛的法身相合。

  ‘諸佛法身,亦復如是,悉能容受一切眾生種種果報。以一切眾生種種果報。皆依諸佛法身而有建立生長,住法身中,為法身處所攝,以法身為體,無有能出法身界分者。

  眾生做種種業(yè),產(chǎn)生種種的果,因為不同故。但是不管如何差別,都是建立生長在諸佛的法身當中,為法身所攝,以法身為體,一切眾生的類別,也是以諸佛法身為體。我們的法身和諸佛的法身是一體的,不是兩個,但說一也是多余的這就有點像楞伽經(jīng)講的一也不住的意思。任何的思想境界、種種類別、種種形相,言語都不能超出法界之外。

  ‘當知一切眾生身中,諸佛法身,亦不可毀滅。

  眾生身就是諸佛法身,諸佛的一切煩惱都沒有了,歸還法身。法身是清凈無染的。怎會生出煩惱呢?這在一心、二門、三大里民于生滅門,不離開一心,也是讓此一心。

  ‘若煩惱斷壞時,還歸法身。而法身本界,無增無減,不動不變。

  法身本體不動不讓,這是以諸佛法身結(jié)合上面虛空的體。種種形相,一切名色即是依著法身而建立的,所以一切法都假,沒有真實的。一切皆法身故,一切也皆真。因為遍一切處故,亦是真,真假結(jié)合而為中道義。這個一心原具三種觀行,空假中三觀在佛為三身,化身就是假法,但是不能遍,法身就是中道,中道就遍一切處。眾生有一個不可毀滅的眾生體,就是自性,就是佛的法身,這是反反覆覆的來印證。但這里有個問題,眾生有業(yè)報,生來死去的這種業(yè)變果報,法身是本體不動,不隨著果報而遷轉(zhuǎn),也不幻滅。死此生彼,生生滅滅,而法身是不壞不動,所以諸佛證得稱為如來或者正遍知或者明行足都是解釋這意思。這意思很多,我現(xiàn)在簡略了,盡講沒有用,得靠自己印證的功夫。自己經(jīng)常的這樣回覆,但千萬不要把虛空當法身,那是比喻形容詞。在印度常打比喻,說像白象一樣的雪山,那雪山要像白象,那兒找象牙呢?相對的在虛空中找一切智,虛空那有?虛空是無知的,那是形相顯示一下我們的心體。如果我們能明了了,看六祖大師和神秀大師做的那個偈就知道了。神秀大師形容它是要我們?nèi)バ薅,六祖大師說的就用不著修,無假修證,怎么形容呢?‘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何處惹塵埃’就是讓我們隨時注意修心,這個就是有修維的。時時勤拂拭就是修維的意思。六祖大師說的是直指見性,就指這法身體‘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原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什么呢?還要證什么呢?以此度眾生行不行呢?自證可以,度他不行。

  悟到那里了,事還通不通呢?通的。六祖大師不識字,字則不識,意者可解。你把經(jīng)念念,他就給你解釋了。要他認字,他不認識,沒讀過書。這是有根本智,沒有后得智,沒有差別智,就不能像佛,像那些大菩薩得了法身,究竟證得法身就不同了。這有區(qū)別的。由此而知,立證菩提那個證和究竟佛果不一樣的。那密宗的即身成佛能不能呢?也是跟這個意思一樣,能夠悟得法身理,而不能即起相用,妙用起不出來的。因為在我們所求的三藏十二部里頭,佛就沒給誰授記過,也沒聽那尊佛授記在釋迦牟尼和彌勒之間,還有一尊佛,沒有。這賢劫的千佛是一尊尊排滿的。說其他的世界成佛,那到其他的世界授記去,不是我們這兒。所以說自己成佛的,這只是狂妄。再用淺顯的意思來說,比如我們打個妄想,起個很不正確的念頭,屬于貪嗔癡的,心里感覺到念佛的怎么會起這種念頭呢?又追悔了,念頭是辦法,菩薩也難免,沒斷塵沙惑呢!阿羅漢不入定的時候,也照樣的起這個妄,沒關系能夠覺知,用智慧照,親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要修的時候,好比正念經(jīng)的時候或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就感覺到有妄想,沒念經(jīng)的時候,就覺察不到妄想,什么原因呢?因為全變成妄想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jīng)驗,誦經(jīng)的時候,一靜下來,東想西想,感覺到許多妄想,不念經(jīng)的時候,整個都在妄想,覺察到了嗎?還不就隨它想下去了。所以說讀誦大乘和念阿彌陀佛是最好的事修了。因假他力故。

  經(jīng)常有道友想找個修行法門,我問他現(xiàn)在修什么?他說念佛。我說念佛不就是很好的修行法門嗎?讀誦大乘上早晚課,乃至學著利益眾生,供養(yǎng)香花、燒香都好,別受局限了。都是在修行,別另想找個修行法門了;蚴軅灌頂,學個密咒。我說念阿彌陀佛就很密了,那是無上密。念普賢菩薩也是無上密。不過我何以只持圣號,沒有灌頂?shù)囊馑级选5夭仄兴_在后面說了,這么玄、這么妙,實在沒辦法就念我的圣號,什么都能得到,很簡單最后才說。你學那一樣或者只要種了善根,你要去西方,東方、北方凈土,地藏菩薩都會送你去。無論那個凈佛國土都可以。我們從這里就可以理解到地藏菩薩前面說的這段話,凈佛國土就是你自己的國土,十方法界都是你的,你要生分別心,東邊的好,西邊的不好,那是自己的分別心。人家都好,就是自己住的地方不好。這個是華藏世界,看看華嚴經(jīng)里面世界成就品,除了極樂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世界,在重重無盡的世界海,種種光明瑞香的二十重世界中,這是第十三重華藏世界。但是我們沒有達到那個境界,看不見,要入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好。但是有一樣,要成佛這個世界,這個地點來的最快,但看我們的根。根有兩種,有利有鈍,那些發(fā)大乘心勇猛精進的,不選擇這些。有恃弱心的想到往前走的路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當中又轉(zhuǎn)變了,又造業(yè)了,怕墮地獄,怕墮三途。但只要學了占察善惡經(jīng)或者念了地藏就永免了。就是免疫了。這是地藏菩薩說的,不是我說的。

  我們滅煩惱,將一個妄想滅了,滅有滅相。又起了一個念,另一個念馬上又沒有了。前念滅了,后念又起來了。這個起來的念,生是怎么生的?滅是怎么滅的?生無生相,滅無滅相,也沒有煩惱可斷,也沒有菩提可證。最后這段話就是這個義理。但是這樣說恐怕落于斷滅,就不修,認為無為了。禪宗容易犯這個毛病,所以戒律一學禪就不持戒,原因就在此,地藏菩薩還是要我們持戒的。想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得三業(yè)清凈,三業(yè)不清凈,這種境界得不到,必須得用占察輪,多拜懺,稱地藏菩薩圣號,我們每個人都有各種業(yè),這是業(yè)。要生存必須得打工,作一切事業(yè),因此就不能盡心一意的去修行了。能天天的拜懺嗎?什么都不管,盡修行可能做到嗎?稱圣號的方法是最好的。念阿彌陀佛也可以,念觀世音菩薩也可以,念地藏菩薩也可以,不必因緣殊勝,隨時都可以做,工作時不妨礙心里念阿彌陀佛。這是我配合著說的,這三段經(jīng)文沒那么說,只講你跟諸佛的法身是一個,雖然里面有那么多分別,然而我們這個心就是如來藏,不清凈的部份讓它轉(zhuǎn)回我們的無漏性功德。我們現(xiàn)在學著建設我們的如來藏,供養(yǎng)三寶,聽經(jīng)聞法,念佛都是培養(yǎng)我們?nèi)鐏聿氐男怨Φ隆?/p>

  ‘但從無始世來,與無明心俱。癡暗因緣熏習力故,現(xiàn)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習因緣故,起妄相應心,計我我所。造集諸業(yè),受生死苦,說彼法身名為眾生。

  前面說眾生是法身,現(xiàn)在不是了,說法身是眾生。怎么說呢?與妄瑜伽故。瑜伽就是相應。瑜伽師地論就是講相應。這個師有時指著心說的。師心就是我以我作為我的老師,師心自是證為我自己心比誰都對,就是以我為主,合我的意思就對,不合我的意思都不對。與自心瑜伽就是師心相應。修任何法相應了就是瑜伽。平常我們修瑜伽法就是修相應法。如果學這個業(yè)報經(jīng)相應了,就是修這個瑜伽成功了。這里與妄瑜伽,前面是與真相應,就是諸佛與眾生同一個法身。從無始以來,我們這個如來藏心跟無明心俱,跟無明心相應。癡暗因緣薰習力故。十二因緣就是無明緣行,行緣名色、六入、緣愛、緣受、緣有、有緣生老病死苦、有愛就有苦,與這無明心俱了。大乘起信論就根據(jù)這個立論,惡緣薰習、無明癡暗薰習見妄境界相。這個境界相就是相分。我們講過由業(yè)轉(zhuǎn)相的妄現(xiàn)境界相,是心理自現(xiàn)境界相,不是外層的,依著這個妄境界相來薰習。這心與妄相應就是計著我我所。這是自心計著我我所。這是我的,那是我的,我和我所就攪辨不清了。因為有我我所就造業(yè)了,因為造業(yè),業(yè)就緊著你了。這個法身的自覺分不自在,如來的自覺分就自在,你的失真了。計我我所精聚造業(yè),所以要受生死苦。這個我們能夠根據(jù)現(xiàn)實的生活境界相自己印證,現(xiàn)根本無明我們達不到,現(xiàn)在我們有相續(xù)性起心動念,念念相續(xù),念念起惑,念念造業(yè),那么念佛的心是不是真了?也不是真的,返妄歸真是佛對眾生,對九法界說的,所以在金剛經(jīng),般若經(jīng)上說,佛魔一起,唯念身如故。

  ‘若如是眾生中,法身熏習而有力者,煩惱漸薄。能厭世間,求涅槃道。信歸一實,修六波羅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為菩薩。若如是菩薩中,修行一切善法滿足,究竟得離無明睡者,轉(zhuǎn)名為佛。

  善法薰習力量強了,生起‘出離心’,求涅槃道,就是不生不滅道。厭生死苦,信真理。六波羅密就是六種觀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任何一種都可到彼岸。菩提分法是三十七菩提分,名詞我們不講了。菩薩就是覺有情菩提薩埵。使一切有情眾生都能覺悟,利益他們。求不生不滅,求波羅密,從菩薩修行到佛過二乘了,沒說聲聞緣覺,惡生死求涅槃,聲聞、緣覺亦如是。但這兒舉菩薩,沒舉他們,因為他們不行波羅密。知道是苦了,苦怎么來的?什么招感來的?業(yè)!這是十惡業(yè)了。菩薩是超越的,所以厭離世間又不離世間,他知道一切眾生與我同一法身故,菩薩發(fā)大菩提心,要是菩薩修一切善法滿足了,那法身就清凈了。無明睡了,無明就像睡覺一樣,睡是形容詞,糊理糊涂的,智慧現(xiàn)前是究竟了,事指最后那一念說的。無明都斷了,就轉(zhuǎn)為佛了。這是究竟的成了佛果,這個覺是究竟覺。大家都知道從本覺產(chǎn)生不覺,無明不覺而開始厭離世間求涅槃。從不覺而發(fā)出始覺智,從始覺、本覺、究竟覺。這個究竟覺也就是恢復原來的本覺。

  ‘當知如是眾生菩薩佛等,但依世間假名言說故,而有差別。而法身之體,畢竟平等,無有異相。

  究竟平等是我們的清凈究竟法身,也就是我們的現(xiàn)前一念心,那就是無漏性功德,也是平等無二無別。從上一段經(jīng)文就可以知道了,明白什么呢?明白佛和眾生平等,這是就離體說的。說有佛、有菩薩,有六道輪回,那是假名,都沒有真實的,因此才有差別。但是究竟平等,沒有異相,并不是因為眾生迷了,就掉了,成佛就得到了,無失無得,要懂得這個意思。就像水一樣,天冷下雪就變成雪,又結(jié)成冰,化了又變成水了。這本質(zhì)的法性是一樣的。本體亦不變,只是隨著它遇著的因緣不同,遇著冷因緣就變成固體,遇著熱因緣就變成液體,無明癡暗薰習就變了。因為凈法染著就生起厭離心。修六波羅密生起般若,這種意思很簡單,但要想證,還要下功夫。

  ‘善男子!是名略說一實境界義。

  講了這么多,這就叫一實境界。但是說了染,也說了凈,在始覺的過程中,一實境界隨妄緣故,蓋住了;隨凈緣故,恢復了本來面目,無所得。

  ‘若欲依一實境界修信解者,應當學習二種觀道。何等為二?一者唯心識觀。二者真如實觀。

  要想證得一實境界要怎樣修呢?怎樣能便妄薰習力轉(zhuǎn)變成凈薰習呢?得修兩種觀行。那兩種觀行呢?一種是唯心識觀,一種是真如實觀。這個心是生滅門的心,那你就知道受業(yè)而不能自在,悟到這種道就要依道修行,道得走,達到不生不滅。但這種可大可小。大乘就是‘苦集滅道’四諦。四諦做為小乘就是‘生滅四諦’。這里只是標題名字,以下地藏菩薩就教給我們了。

  ‘學唯心識觀者;所謂于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有所作業(yè)。

  一切時指初、中、后,日三時。在行住坐臥之間,倒的時候也可以觀。在一切處就是不論在什么地方,身、口、意都要作業(yè)。有時意念想,有時口誦,凈攝六根學法。我們修行當中有六種作業(yè),一行、二住、三坐、四臥、言語和作業(yè),作業(yè)就看你做什么不定了,反正不是見色就是聞聲,還有鼻子聞香,舌要能知味,身上要有觸覺,義理要回想,緣念這些法塵,緣念過去的境界相。六種作業(yè)在一切時,一切處當中觀察,觀察意所起處,意是善、是惡。前頭講法第先有個能觀的作業(yè),唯心識觀是識,以了別為意。心是指根說的。心識是指第六意識說的,阿賴耶識是第八識。在金剛經(jīng)里,須菩提問佛: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應云何降伏其心?怎樣住心?我們無論在什么地方,眼觀色不見色,耳聞聲即不見聲,這種就是不住其心。也就是一切相無所依而生其心,生心即無住,無住能生心,即心即住的意思(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就是不為色、聲、香、味、觸、法所迷惑,不被境轉(zhuǎn),能夠心轉(zhuǎn)一切境,這個法身就顯現(xiàn)了,境轉(zhuǎn)心逐妄就不能返真,心轉(zhuǎn)境返真而不隨妄轉(zhuǎn),這完全是一個觀念問題。下面就解釋了。

  ‘悉當觀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當察知。勿令使心無記攀緣,不自覺知。于念念間,悉應觀察。隨心有所緣念,還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己內(nèi)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也。所謂內(nèi)心自生長短好惡,是非得失、衰利有無等見無量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別。當知一切境界,自無分別想故,即自非長非短、非好非惡,乃至非有非無、離一切相。如是觀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有差別也。常應如是守記內(nèi)心,知唯妄念,無實境界。勿令休廢,是名修學唯心識觀。若心無記,不知自心念者。即謂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識觀。

  這段就顯我們的能觀和所觀,能觀的念頭就是‘一念心’,所觀的是外面客塵的境界相。悉當觀察就是你所遇到的一切境界相,都要觀察,觀察什么呢?心識所變現(xiàn)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意思就是能觀和所觀都是心識所變現(xiàn)的,這一切境界相心能住念,住到什么念頭呢?剛才我解釋了,無念。念即無念,無念而無所不念,因為你一心住一境的時候,其他的境界都看不見了,但是我們念佛的都講究專注一境,用這一境顯示一切境,專念阿彌陀佛,其他的都不管了,能夠以這一念止一切妄念,這是‘心住念’,就是專一境界,離開這個境界,或一起其他的念頭,就不專注了,馬上覺察。例如我們拿了念珠的時候,就表現(xiàn)這不失念。但上廁所別念,上廁所拿著念珠是不敬意,一上廁所就把它放到包包里。我們拿了這個念珠除了計數(shù)之外,還有一個作用。拿起來知道自己干什么,知道自己是佛弟子了。心里緣念,不失念就是念珠的意義。念珠一般都是圓的,起個什么作用呢?圓滿意。圓的找個頭找不到,念珠緣念法界性,要會緣念,這就是心住念。既然察知了心,既不使它攀緣,也不使它無記,無記就容易瞌睡了。不分善、不分惡就瞌睡去了。攀緣也不行,胡思亂想想東想西。無記的時候不覺察就失念了,該怎么樣呢?應該念念的悉應觀察,心里緣念就觀察什么,觀察就分析就用照,像觀世音菩薩似的,用智慧來照五蘊,知道一切皆空,照見一切法皆空,就跟法身義能夠相合。照見阿彌陀佛的法身和我們的法身是一體的,自性彌陀是念念不離心,念念從心起。我們每個念頭都是從心起的。

  使心明明了了的,明了什么呢?一切境界相如夢幻泡影,不隨境界轉(zhuǎn)。但是我們心理的念頭是有分別的,這個分別從什么起的呢?從我們自心起的,因為心有前塵。一說這個這個人,馬上就知道,因為這個人你很熟,什么東西都知道了。比方說杯子,大小、長短,方圓馬上現(xiàn)前了。對與不對,得到與失落,有與無。這些分別相,一切境界都是分別。因為知道一切境界本身有分別的,有分別的是能觀的觀,能知一切法長短、方圓、大小是這樣的。但是這心非長短、非善非惡,乃至非有非無。一切相不去攀緣,而且一觀察就照了,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法身無有諸相故,而且無住不相,這是華嚴經(jīng)上的究竟法門。我們最初修的時候,一定先觀察諸法無相義,心生種種法是你心生的。有兩種人見相不見。那兩種人?精神失常,什么都不知道了,所以瘋子就是吃自己的糞也認為很香,觀念不同,思想不同,瘋了。第二種人是證得的人,觀一切無相。一切相對他無障礙了。瘋子有障礙,身體給他障礙,識失掉了。神識錯亂,精神分裂。這比妄還加妄,就是這樣的意思。一切法不生心,在佛法里不執(zhí)著相,這就與法身相合了。一切決不離開心,一切法相不存在了。就像觀空觀到相應了,就像上回我們講老先生念佛念到房子外面去了。一切有形有色的東西都不能障礙了,也不感覺到什么叫煩惱,什么叫菩提。在心經(jīng)上說人的智慧心是‘無智亦無得’。到了一定的程度,沒有分別心,沒有能做,也沒有所做,也沒有得,這時候才是個菩薩。這時候心里的境界相一切都無掛礙了,這時候顛倒夢想都離開了,再無一法一相能夠自見而有差別,這和第一義相合。不是究竟的時候,一實境界就有能觀所觀,到究竟義就沒有了。知道沒有這種觀照,就是我們的妄念無記,糊里糊涂的瞌睡一樣。所以外面的境界跟情感的七情六欲相應,心住一境沒智慧照了。

  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識觀。境界是什么呢?就是無記相,非善非惡很麻木了,沒有觀照的能力,也沒有識別的能力,這不算‘唯心識觀’。要守記內(nèi)心,看著這個心,無記不對,善知心相。從無始以來,無始就是沒有頭,要找我們什么時候迷的,這是佛所不答的,眾生無始但有終,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種下了終的種子,就是凈業(yè)。從現(xiàn)在起,我們的無明就逐漸逐漸的終了。無明盡的候時,就是終了。因為我們從無始以來,內(nèi)心現(xiàn)的境界是妄的,而且還要追求從妄上分別,這是九相的智相,不停相續(xù)不止,執(zhí)著取舍,這就是記名字相,記名而后起業(yè),起業(yè)而后被業(yè)所系。

  ‘又守記內(nèi)心者。則知貪想,嗔想、及愚癡邪見想。知善知不善、知無記、知心勞慮種種諸苦。若于坐時隨心所緣,念念觀知唯心生滅。譬如水流燈焰,無暫時住。從是當?shù)蒙湃粒么巳烈,次應學習信奢摩他觀心,及信毗婆舍那觀心。

  這個是知道了能夠證。這個知是很不容易。守記內(nèi)心知道這個是貪心、這個是嗔心、這個是糊涂心、愚癡就是邪見、什么是善?什么是該作的?什么是不該作的?我們不知道。不清楚就學吧!佛告訴我們應當怎樣做。以佛所教導我們的方法去對照,去識別,那些我們該作,那些不該作。心向外求都不可以,守記內(nèi)心。但唯心識觀這種觀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以‘坐’為最好,坐能靜的下來,如果有這種功夫,那一切動作皆是一如。在沒有翻過身的時候,以靜坐為好,隨心里所緣念的,念念的觀,念念的去思惟,去照覺不要失念,想這失滅都是我的心在生滅,因為離開心無法。要能經(jīng)常這樣的觀照,漸漸能開悟,再修善法,很快就能得到,得到什么呢?這最后說的色寂三昧,這色寂三昧是什么位置呢?我們那天講五品位,五品位就證得了色寂三昧,就能到達色寂三昧。我們讀誦大乘經(jīng)典,能讀的人也‘忘’了,所謂的經(jīng)典也‘忘’了,這就不是‘妄’了。沒有能所,雖然是這樣讀,但沒有能所。好比讀普賢行愿品入列像須菩提那樣心無所住了,但明明了了在讀,這就是不住境界相,念念觀,但心的生滅,外面的境界相像水流燈焰,流水沒有住的時候,燈的火焰不會停的,這種觀照假若能夠成熟,就能得到色寂三昧,就能得到緣五品住境界。得不到就讀誦大乘,多讀誦,漸漸的就能得到。自己不能證得的時候,也能得到,在下卷最后說業(yè)障怎么清不凈,心理各種觀都修不成,就念我名號好了。天天念地藏菩薩,念念的就會得到。

  這個既然叫三昧,三昧就要‘思慮修’,又叫‘定’,又叫靜、又叫止都可以,又叫奢摩他。妙奢摩他就是‘止’。至于色寂,那天我說了一幅對聯(lián)就形容這個色寂‘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空即是寂的意思。觀色唯心,山色也好,水色也好,煙霞色都不存在了。色色皆空,唯心所反映的。我那天舉兩個,這個光說色,聲也如是。所以觀世音菩薩證得耳根圓通,他是反聞聞自性,不被境所轉(zhuǎn),眼睛就反觀觀自性,六根都是如此。反觀觀自性,寂然不動,所以叫色寂三昧,就是入了色寂定了。這叫觀行即佛,緣五品觀,觀行即佛,可入外凡位,超出三界之外的品位了。我們讀誦大乘干什么?還沒有得到這個,只有內(nèi)凡,是三界之內(nèi)的凡夫,還在這兒流轉(zhuǎn)生死,不得解脫。外凡和內(nèi)凡相距沒好多,很容易從內(nèi)凡就轉(zhuǎn)到外凡去了。能不能在讀經(jīng)的時候證到色寂三昧,心無所住,這個情況我們不是完全能夠,偶而和境界相應了,念念的也沒有緣念的人,也沒有所念的經(jīng)了,也許一剎那,也許三、五分鐘,時間是越久越好。我們得不到,短暫的較容易相應。還有一種是在我們最煩惱的時候,有傷心事。有特別刺激神經(jīng)的影響,如果能夠點一柱香,靜坐下來,或者讀地藏經(jīng),如果太長了,讀普門品,普賢行愿品,或者是金剛經(jīng),心經(jīng)。心經(jīng)很短,如果背的很熟一分鐘都不要。同時觀想的很強烈,這一讀寂靜煩惱都沒有了,也容易得色寂三昧。但也不是很長的,一下子就過去了,讀完煩惱隨著消失,我是屢試不爽的。大家試驗一下就感覺到了。

  這段經(jīng)文就是教我們要做觀的時候,隨心理所緣念的,緣念地藏菩薩。這時候地是我的‘心’,地藏者是我的‘心性’。我的心性性體假藉著地藏菩薩和我的自心心性相合。這樣念念的觀,觀者的心地和地藏菩薩相應,觀的境界消失,或者妄念又來了、消失又提起來。生滅就像流水燈焰不住的,念念不住。我們自己不覺得老就因為念念不住。前頭一念過去了,后頭一念又來了。后頭念不是前頭那一念,比前頭老了一念,一念間沒關系,相續(xù)多了就老了。念不念不住就是這樣老的。不會是突變的。什么是突變呢?不但老了而且死了。這種變有九種。就是藥師經(jīng)上說的九種。念藥師經(jīng),念阿彌陀佛,隨便修那一法,相信了,把這種突變不讓它發(fā)生,能控制。這個所有權(quán)我們有,但是必須得去做。這就像我們占察輪相,有些個道友們占察好多次不相應;地藏菩薩說的很清楚,不相應是沒有至心。怎么辦?不相應就再求,念一千聲、一萬聲總有相應的,不會永不相應的。這是和前面擲輪相結(jié)合起來。色寂三昧得到不要歡喜,歡喜沒用,會失掉的,因為念念不住,好的念念不住,壞的也念念不住,會消失的,好壞都會消失。那就念念長留,消失了我又來,散念也念念相應,這時候法身顯現(xiàn)了。我待在監(jiān)獄里幾十年支持我的就是這個念頭。今天不好,希望明天,明天不好,希望后天,后天不好,希望明年,就這么希望了幾十年,還是希望成功了。念能支持你,念念不住,前念過去,后念又來了,這念不斷。不但支持現(xiàn)生,還支持未來。這佛這個念,這個種子種下去,永遠不會斷。

  從凡夫一直到成佛,中間除了經(jīng)過一位一位,修習觀的方法也很清楚,有幾種觀行。比如我們最初剛一坐下來,心定不下來。氣很粗,怎能得到定呢?沒靜下來就沒事,一靜下來那想法可太多了,就像放電影似的,不用想外頭的,就所經(jīng)歷的,一幕一幕的不知不覺就現(xiàn)了。一覺照又沒有了。也不知道跑到那國去了?一會兒功夫,它又現(xiàn)了。這樣好多次,必須有對治它的方法,或者是修數(shù)息觀,或者是修不凈觀。像最了義的是直指明心,就問問念佛是誰?問這能修觀的是誰?這種功力我們因為障礙深厚,不容易達到。光調(diào)息、調(diào)身、再調(diào)心。調(diào)完心了再用功夫修觀。這上面說的是大概。雖然是修觀,這種觀不容易得到。把前方便的觀修好,這種觀能得到。前方便怎么做呢?要打坐的時候,或者行動的時候,照這上面說是以坐相為好,F(xiàn)在我們因為工作的關系,客觀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坐是不行的,因為還要干事呢!那么就隨著所做的事來修觀,一切事、一切處都可以修觀。觀照就是覺察的意思,就像我剛才說的,拿一串念珠就提醒自己在干什么,現(xiàn)在兩手都在做事,怎能拿念珠呢?可以把心提起一念覺照,不管念佛或者觀想都可以這樣做。

  成就這個三昧之后,應當學習信奢摩他觀。這個‘觀’是‘觀心’,不是觀色了。前面是說觀色得了色寂三昧,那是事。現(xiàn)在從事入理了。理就是‘奢摩他’,就是‘止’。這個‘止’是即‘止’即‘觀’雙運的。修止奢摩他這個‘止’也含著觀毗婆舍那。修這個觀也含著止。這個經(jīng)的意思是很深的。一切大乘經(jīng)典要能把這個意思學會了,學法、學楞嚴、學纓絡經(jīng)都可以,因為這包括了很多的經(jīng)論。經(jīng)義是通的。能把止觀的方式學好,就能夠入一切三昧。從事入理的時候叫奢摩他,從體起用的時候,就叫毗婆舍那。這個義理,一個體用、一個事理在摩訶止觀里講就分開了,不像地藏菩薩和堅凈信菩薩說的。所有佛菩薩說的一切法都是對當機眾而淺而深的。以各人能夠領受,能夠得入為主,F(xiàn)在地藏菩薩說止觀是在什么基礎上呢?是在三業(yè)清凈了之后來修,先觀一切諸相諸事而入色寂三昧,在這里修習就要入心寂三昧。色即是心,心即是色,這是不分的,到究竟的時候是不分的。過程當中,應用當中,就要清楚分析的很細,這都還沒入信呢!我這么一說,大家更感覺模糊了,這么一種境界還不算信成就,還不入信位?心寂三昧成就了始入信,這個信心才能堅定,能發(fā)心皈依三寶,這名字叫佛,入修觀,觀行相應了才漸漸入信位,入了五品位。能入緣五品位就不是很容易的事了。‘觀’如何修呢?講‘三止’‘三觀’、空假中三止、空假中三觀這叫‘微妙止觀’或者是‘不二止觀’,或者‘止即是觀’,觀即是止。這是什么地位呢?才是十信位。僅僅能說具足信心。我們有時說我信佛了,那是沒有‘根’的。

  ‘習信奢摩他觀心者,思惟內(nèi)心不可見相。圓滿不動,無來無去。本性不生不滅,離分別故。習信毗婆舍那觀心者,想見內(nèi)外色,隨心生,隨心滅,乃至習想見佛色身,亦復如是。

  我們前面修兩種觀行,‘唯心識觀’、‘真如實觀’,F(xiàn)在講的都是‘唯心識觀’,因為還沒有達到一心之外,沒有一切法。還是在外境界相思維觀察,能夠有這種信心,還得要靠修行‘奢摩他觀’,修行許多,有了功力,能夠達到這種認識,才能夠信,F(xiàn)在如果跟大家說,這以前已經(jīng)講過很多次了,說地即是心地,藏即是性藏,地藏菩薩就是我自己,我自己就是地藏菩薩,恐怕這個信很不容易達到。心里總是地藏菩薩是地藏菩薩,我是我,總有個界限。十方三世諸佛,釋迦牟尼佛不是阿彌陀佛,不是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佛。我們分各是各的,這跟我們好像還是距離很遠,更不是我了。這種心大家都是很清楚的,這就是沒具足信心,不能說有信心。為什么呢?因為不信自己的自心是佛。所以信心沒具足怎么辦?修一心的‘妙止定信’,心外沒有一切相,凡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全都不存在的,一切法皆假,皆空,如夢幻泡影,信心就建立起來了,一心境界之外,無有一法存在。這種信建立不起來,就要靠習了,習就是薰習。所以我們?yōu)槭裁匆?jīng)常的讀誦大乘經(jīng)典呢?這可不是說大話,說我是如來,我是佛。那是本具的,就說我是釋迦牟尼佛也可以,能到這種境界就是,沒到這種境界就不是。不是的時候還是逐妄念而流轉(zhuǎn),必須得要修習。怎樣修呢?我們現(xiàn)在請地藏經(jīng)或者念地藏菩薩的圣號,請法華經(jīng)都是薰習。能夠不執(zhí)著了,就初果成功了。要能達到心外無法,就漸漸入門了。

  用淺顯的話說,要相信自己。我們不相信自己怎么辦?不敢相信因為受了戒這樣說是大妄語,這就是沒入到‘理’了。一切戒都是說‘相’。犯我造罪下地獄,地獄在那兒?沒有。心外無一法,也沒有貪嗔癡、也沒有戒定慧,這種境界不容易‘信’,所以必須得‘修行’。修行之后知道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一切皆不存在,能夠知道這樣子無來無去,不生不滅,沒一切分別,這要修習好多年呢?十萬年、百萬年生死流轉(zhuǎn)才能夠信的進呢!不是這么一說就信了。說相似信都入名字位了。我們有緣五品位很簡單,其實很不簡單,要能夠修到心寂三昧,心寂而能夠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這是什么呢?這才真正達到圓五品位。真正的圓五品位信心滿了,圓初住位,六根清凈位,真正的六根清凈。我們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上所說占察三業(yè)清凈,這是惡的另一方:不殺、不盜、不淫、不貪、不嗔、不癡、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還有塵沙,還有無明,我們這兒說的見思惑,四諦說的‘苦集滅道’都沒夢見,邊還沒沾呢?還不認識,還不知道呢!這到大乘經(jīng)典才知道。比如諸位善人都信了佛、吃了素了,就沒有殺生了嗎?還有殺呢!意念殺,要講上來說,自己的身上就是一切的微細菌所組成,現(xiàn)在這個也被科學家所承認了,那么營養(yǎng)不良,或者做激烈運動起個氣泡,損失好多細菌,在理上講很不好降伏了。理跟事或這見惑、思惑還在煩惱當中,塵沙無明惑讓你犯微細的罪,這個罪是性罪,會產(chǎn)生什么效果呢?不能見理、這個者摩他、毗婆舍那也不能得入,不能得道。

  毗婆舍那就是內(nèi)、外色都沒有了。內(nèi)色是無顏色的,比如說我們打個妄想,什么顏色,什么形相都沒有。觀心內(nèi)色、外色、想就生,不想就沒有。如果我現(xiàn)在想北京,或者我想到法源寺佛學院,法源寺的佛學院宛然俱在。學生老師講堂很熟悉,因為我心里想到,這是內(nèi)色。我再照張相片就成了外色。這都是隨心所生的。從我自己心里生起的,因為所在之地那有呢?例如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立人學苑,這是外相、外色,內(nèi)色則沒有,心里生起想到緣念有,不緣念就沒有了,一切都如是。隨心所生,想念的時候有,不想的時候沒有了。隨心生、隨心滅。如果我們做夢做的好,夢到自己求什么得什么,醒了沒有了,又去緣念,回顧它,實際沒有了,不去緣念也就滅了。所見的一切事物隨我們心里生起的,心生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不止是惡法,善法亦如是,甚至佛身,觀世音菩薩都沒有了,心里的這個像是做的,匠人做的,從他心里生出來的,實際沒有這個像。佛在世的時候,地藏菩薩也不是這個像。這是后來我們心生的。如果是信佛的人,心里生出地藏菩薩相,不信佛的人根本沒這個影子。但是我們的心跟他的心是一樣的。‘止’一就是‘修定’、修內(nèi)表色,‘觀’是觀外表色。有些無表色就是‘心意識’之中表現(xiàn)不出來什么樣子,非青黃、亦非赤白,也非長短方圓。這個心可不是肉團心。大家可以這樣證實,肉團心不是心或者腦筋也不是心,為什么?人在死的時候,沒有氣了,腦筋心臟完全在的,不起作用了,所以說它不是的。

  有位道友問我離四句,就是‘非來非不來,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做非不做’,這叫四句。這四句加上別的也可以,‘非生不生’,‘非滅不滅’都可以,換什么意思都可以,這叫四句。要建立這個,第一先要知道一切境界是由心生的,要這樣觀想,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一時之間腦筋翻不過來,這種薰習太少,疑了?修習這個時間要很長,所以在大乘起信論專門講究薰習修。像我們念阿彌陀佛,念佛聞法聽經(jīng),乃至于作早晚課都是薰習,熏習什么?能夠認識我們自己的心,能夠了解離開心是沒有法的,一切法不生不滅。但是這種真理我們?nèi)龢I(yè)沒清凈之前就修還不能入。我們要懂得這種道理。無論那一教,華嚴、賢首、唯識,法相、顯密各宗派,這是一個基本原理。再用兩句話來形容,一切法是‘緣起性空’,一切經(jīng)論都是或者講‘性空’,或者講‘緣起’,說‘心’也好,說‘識’也好,說‘一真法界’也好,說‘一實境界’也好,名詞按的這部經(jīng)這樣說,那部經(jīng)那樣說,這部經(jīng)對這些機的眾生,乃至于翻譯的語言也是一樣,可以這樣翻,也可以那樣翻。你看譯經(jīng),三藏法師和玄奘法師翻佛,一個翻‘世尊’,一個就翻‘薄伽梵’。‘薄伽梵’就是‘世尊’的意思,乃至于說如來、說佛都是一個意思。因為佛所成就的功德義理太多了,所以這個名詞也可以,那個名詞也可以,這個大德喜歡用這個,用印度的原音,像鳩摩羅什法師翻的,他是照義理,好多就直接是四字,讀起來很順口,經(jīng)過好多年大家念起來都很順口。金剛經(jīng)玄奘法師是照音翻的,我在閩南南普陀佛學院講的就是玄奘法師翻的,他的解釋是照唯識家的解釋,鳩摩羅什法師翻的金剛經(jīng)用性宗觀點解釋,就是我們現(xiàn)在講的這個意思。

  心的造作是起心動念的意思,我們要明白這個‘心’要說‘有’是假法,要說‘空’是‘真法’。但說‘空’你又要執(zhí)著「虛空,’的‘空’了,所以不說‘空’說‘非空’,‘非空’就是‘有’,‘有’也不說‘有’,說‘非有’就是‘即空即有’。他的意思是因為一確定了,眾生就隨著它去執(zhí)著,一執(zhí)著就不能悟了。永遠的錯下去,他就不讓你著。所以人家說佛教是圓的,即頭即尾,亦有頭亦有尾就糟了。圓的在那兒找頭尾去呢?但這只是到了圓教義如是說,如果是初發(fā)心的人,學個四阿含經(jīng),學俱舍論。那么造業(yè)就要下地獄,因果不錯的,地藏菩薩前半部都是講占察善惡業(yè)報因果,后半部就不講善惡,也不講因果了。經(jīng)文就要你去印證,引你入到深處去。善惡業(yè)報根本不存在,一切唯心所造,不生不滅。所以要這樣明白。才能把地藏菩薩這個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真正的理解了。這樣就知道我們說的地獄是沒有的。菩薩所發(fā)的愿,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都沒得的。還有什么‘空’?什么‘不空’呢?

  非空非不空。這是‘理’,理不存在了。但事要靠理來成就,理不存在,那事也不存在,這就理事無礙了。說理也可以,說事也可以,成就了怎么說都對。認識了說有也可以,說空也可以,不認識說有、空都不對。

  總而言之,不讓你著。想撈個固定的,沒有!永遠沒有固定的。佛的一切法都是在運動變化當中。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是化現(xiàn)的。那么就完全沒真實的?不!你的心還是真實的,就是我們上回講的‘一心’,‘一實境界’,就是‘眾生心’,一切諸法皆依‘心識’而成立。

  ‘隨心生,隨心滅。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非心不離心,非來非不來,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

  如鏡中像那是誰都知道過去就沒有了。鏡子沒有能像,也沒有所像。打那兒過它就現(xiàn)。水里的月亮,在晴天晚上十五有水的地方現(xiàn)月,沒水的地方就沒有月。那個月是假的。猴子到水里撈月亮去,那兒有呢?沒有的。這個道理話,說這么多,一遍兩遍都不行,華嚴經(jīng)上在菩薩問明品里,就想把這個道理問明白。普慧菩薩問了兩百問,普賢菩薩答了兩千,問一答十都是圓融的。如果不用覺照,始終明白不了。這最初堅信不疑的十法界都是唯心所造,唯心所現(xiàn),但是又沒有個能造的,也沒有個所造的,就是離對得,絕白非(編者注:‘離對得,絕白非’疑為‘離對待,絕百非’之誤)的意思。這種道理要慢慢薰習,學這個‘止’學這個‘觀’什么有好處呢?

  ‘善男子!若能習信此二觀心者,速得趣會一乘之道。

  必須得薰習,才能夠趨向大乘之道,就是趨向一乘境界。

  ‘當知如是唯心識觀,名為最上智慧之門。

  這種法門是修習智慧最上乘的,這也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是講空義的,先空掉煩惱,再建立殊勝功德,才不貪著,要一貪著,功德就沒有了。必須先空而后建立一切法。

  ‘所謂能令其心猛利,長信解力,

  要是不這樣長不成。

  ‘疾入空義,得發(fā)無上大菩提心故。

  上面講的奢摩他、毗婆舍那,這都是一心具足的‘止觀’?樟酥蟛拍芙‘圓頓止觀’。這到什么位置了呢?六根清凈,這才是真正六根清凈,一般說的六根清凈不是真的。我們要知道三業(yè)清凈,粗惡降伏了,細惑還是不斷呢!如果沒有上半部的占察善惡業(yè)報,下半部入不進去的。所以地藏菩薩用最方便的法門,占察之后能夠引你。這是‘唯心識觀’。在華嚴經(jīng)五十二位,最后入佛位就是五十三位,因此善財童子就五十三參。最初見文殊菩薩,十信位圓成了再發(fā)菩提心。他到每個善知識那兒,都說我發(fā)了菩提心,我要行菩薩道,但是我不知道要怎樣來行菩薩道?這個時候才圓初住,才叫發(fā)心住。這個就經(jīng)過多生累劫了,不是很容易就證到圓初住位的。所以我們要知道善財童子即身成佛,龍女即身成佛,那是多劫累生修行的。不然當生見到這么多菩薩,聞了法,參訪了不容易的,要懂得這個道理。唯心識觀修成六根清凈圓初住的時候,才說的上進不退位,住就是永遠在其位了。實際上我們發(fā)心到了信位,自然流轉(zhuǎn)時信心就不退了,這是圓教的義理。這個還是從我們現(xiàn)在信起,如果我們聞到華嚴經(jīng),聞到法華經(jīng)了義的大乘經(jīng)典,深信不疑,就知道自己,不用去打卦,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佛前所種的善根了,是千萬佛前所種的善根了,這句話是金剛經(jīng)說的。還沒到這個地步,還沒到六根清凈,圓五品位都還沒達到呢!那么我們每天寫的,受持讀誦,解說不就是五品位了嗎?受持解說要到我不是讀經(jīng),也不是不讀經(jīng),必須懂得這種道理的讀經(jīng)。

  為什么我們要學教呢?學教的目的就是自己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現(xiàn)在學佛信佛修行到什么境界,沒有到都是不成功的,只能說是種善根。這一點我們上卷占察善惡業(yè)報說的很清楚,用占察方法是因為自己不認識自己,連自己現(xiàn)在還有好多惑業(yè),自己都不知道。這不是在銀行存好多款,開支票的時候,有錢沒錢自己很清楚。但要發(fā)心給眾生回向的時候,自己有好多功德,能產(chǎn)生好大的力量,能夠給人家好多?自己心里還是得有個數(shù),不能說一點也沒有。我是感覺到我沒那么大力量。雖然我們沒那么大力量,就仗著我們念地藏經(jīng),仗著稱地藏菩薩圣號。我們念著普賢行愿品,就仗著普賢菩薩的力量。他們有力量,現(xiàn)在我念普賢行愿品,用普賢行愿品所教導我們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這個力量是意想不到的,回向就有這么大的關系,這也是不可見的。立了功德是什么樣子?地藏經(jīng)說,佛告訴文殊菩薩說,地藏菩薩的功德不可思議,十方一切諸佛都要贊嘆他的功德,都贊嘆不完。佛菩薩的功德什么樣子?我們說持地藏菩薩的名號就可以把三途的苦難免掉,這是不可思議的。但是什么樣子?地藏經(jīng)第九品地藏菩薩為利益眾生,向佛說了一個最方便的法門稱誦佛名,念個佛號就能消四十劫罪,得到阿羅漢果。自己問自己,我念了好多遍,現(xiàn)在四果也沒證到,這如何理解呢?這是指著相應,念到瑜伽,沒相應的時候不起作用,就是我們這個電燈也設了,但是開關沒開呢?照樣不亮,得想辦法把開關打開。怎樣打開呢?念的時候必須隨文入觀,至心,如果連至心都沒達到,那么業(yè)障沒消,三業(yè)不清凈,所以成就不大。

  ‘若學習真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

  什么叫‘真如實觀’?就是‘心性無住,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這個知、覺就是指‘意識’,指‘心’上面的心識,這里就離開了。那是修‘唯心識觀’,這個進一步要離開‘見聞覺知’。唯心識觀已經(jīng)修好了,進一步無生無滅,真空實體,沒有一切分別之想了。前面要用想修,這要離開想修,這里提幾個名字,下面解釋。

  ‘漸漸能過空處,識處,無少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相似空三昧時,識想受行粗分別相,不現(xiàn)在前。從此修學,為善知識大慈悲者守護長養(yǎng)。

  無少處就是無所有處,這個修真如實觀就是善超三有,色界、欲界、無色界全都頓超了。空無邊處,識無邊處,非想非非想處,這是四果圣人所居的四禪天。這當然是指著外道說的,也不指著修成個境界相而已。要修這一定,一定的叫四空定的境界。這我們不詳細解釋了,這在小乘的九次第定理,一句話就帶過去了。不住這九次第定。一共學九次,一位一位的超越了三有,得了空三昧,這個空可不是真正的空,不是實相境界。真正達到實相境界,證了法身是有地位的。我們前面不是講十住嗎?這已到三賢菩薩所修的位置,相似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位置。漸次這樣修行,這三位叫賢而非圣叫相似空三昧,不是那個真實的實相,真正的空三昧就是華嚴經(jīng)講的重重無盡的境界相了,那就是真空里的實相,得到三昧了。前面講的那些識、受、想、行、分別的相不現(xiàn)前了。這個境界相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就是這五蘊。這可不是觀自在菩薩得到的那個空,相似了,色受想行識五蘊法都不現(xiàn)了。這樣才夠一個善知識,大慈悲者品位。是觀行菩薩六根清凈而證到觀行菩薩位了。能相似伏塵沙無明相。伏不是斷,是真正大慈悲者,這個時候從空出假利益眾生,就產(chǎn)生妙有了。這個慈悲呢,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必須跟智慧相應,如果沒有智慧就叫愛見。不能有分別心,對他不好一點或差一點就不行慈悲了。這就落入愛見大悲。慈是求具安樂及安樂因,必須得讓他知道安樂因,安樂是怎么來的?悲是求離諸苦及諸苦因,拔一切眾生痛苦,讓他永遠不受苦,怎么樣才能做到呢?必須得知道離苦的因。

  ‘是故離諸障礙,勤修不廢,展轉(zhuǎn)能入心寂三昧。

  知道一切法如夢幻泡影,而且精勤不懈的修行,但是不被法所障礙,不被法所纏繞,為什么呢?得到心寂三昧了。就是心已經(jīng)止于不分別境界相了。不分別一切境界相,不但外面的境界相,內(nèi)色、外色一切都平伏了,這就修成觀了,這是真如實相觀。

  ‘得是三昧已,即復能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見佛無數(shù),發(fā)深廣行心,住堅信位,所謂于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種觀道,決定信解,能決定向。

  這個時候‘心’決定向了,究竟入了位了。有的是圓五品位,有的是十信位開始,就是觀行位到了極點,發(fā)出一種慧解,就是能入,能入什么?能入一行圓信圓解。悟是圓滿的,沒有分別妄想,沒有其他一切雜念。例如我們經(jīng)常有弟子問是專門念佛好?還是拜懺好?我是修地藏法門好?還是念文殊菩薩?到了這種位置就不是這種疑問了,怎樣解釋呢?一行一切行,念佛的時候具足拜懺了,念阿彌陀佛也包括拜懺,包括聽法,讀誦大乘,一即一切叫一行三昧。有人把這個‘一’當成一個的一了,一行三昧那我只能干這一樣。不是這個意思,即一切圓的、圓滿的,信圓滿,解圓滿。一行是什么行呢?法界行。入了法界一行就是觀法界行,一念就是一念法界行。無有法了,法界已經(jīng)圓滿了,包括一切了,這叫圓滿大行。所做一切事情,隨念一即一切,悟了理就叫圓頓的,六根清凈行,這叫決定向,也叫緣十信滿心的初住。方才我們不是講圓十住嗎?到了這真實觀修成了,圓初住證得了,這時候發(fā)菩提心行,行六波羅蜜,這個利益眾生是真正的利益眾生,也能夠真實觀行。修到這樣,有什么好處呢?再頭修起沒有貪嗔癡夢了,隨做什么事情都是圓滿的,隨學什么法都是圓滿的。為什么?不執(zhí)著故。不執(zhí)著住向的相,能夠遍滿的修一切善法。七覺支、八正道這都是菩提的分法,行菩薩道有種種的遮難,都不生恐怖,沒有怯弱了。因為勝解,理解力強,永遠不會再退到二乘去了。無止的進修,一直到成佛果,成了佛果還是利益眾生。

  ‘隨所修學世間諸禪三昧之業(yè),無所樂者。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于生死中無所怯畏,不樂二乘。以依能習向二觀心最妙巧便,眾智所依,行根本故。

  懂得真如實觀,這時候奢摩他,毗婆舍那才能夠善巧方便應用。在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做一切事。雖然是坐在那兒,沒看他動,他已到百千界去利益眾生去了,也可以化現(xiàn)一切眾生了。所以是證了初住的菩薩,化度一切眾生,含意就是如此,就是行根本法。這個也可以說就是密宗,不可思議的密宗了。

  ‘復次,修學如上信解者,人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利根,二者鈍根。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諸境界,唯心所做,虛誑不實,如夢如幻等,決定無有疑慮。陰蓋輕微,散亂心少。如是等人,即應學習真如實觀。

  那些人才能修呢?分別說一下,有兩種,一者利根,二者鈍根。利根的人有大智慧,過去的善根早培育好了,有利根能夠知道一切外面的境界都是心作的,知道如幻的不實的,決定無有疑慮,就是五陰五蓋這些輕微的散亂心很少,這些人能學習真如實觀。

  ‘其鈍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諸境界,悉唯是心,虛誑不實故。染著情厚,蓋障數(shù)起,心難調(diào)伏,應當先學唯心識觀。

  他雖然也行慈悲,也作喜舍,但是樂于愛見,因為沒智慧,就叫鈍根。那怎么辦呢?自己調(diào)伏不了,就別學真如實觀,先學唯心識觀。

  ‘若人雖學如是信解,而善根業(yè)薄,未能進趣。

  修了半天修不進去。

  ‘諸惡煩惱,不得漸伏,其心疑怯,畏墮三惡道,生八難處。畏不常值佛菩薩等,不得供養(yǎng)聽受正法。畏菩提行難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種種障礙等者,

  煩惱退伏不住,想坐下來修習觀,散亂心特別多,五蓋十纏都來了,有自己的,也有外頭的,正想修觀來找你了。或者也有善業(yè)找你,當然不都是惡業(yè)啦!或者像我想做點什么事情,正坐這兒想,電話來了,給我要求點什么事,怎么辦?當然得答應。這就叫蓋纏。善業(yè)也會擾亂你靜修,為什么發(fā)了大心要修行要入山里?外緣都斷了。這個時候才能靜修。有的人這樣發(fā)心,先修好了再去利益眾生吧!現(xiàn)在不行,我眾生沒利益到,自己先下地獄了?紤]來,考慮去。也有的人想文殊菩薩、觀音、地藏這些大菩薩都那么做,我也那么做,要墮落就墮落吧!沒有怯弱,就是堅信能夠得到諸佛的加持,使我能行菩薩道。這是兩種發(fā)心。要是產(chǎn)生畏懼心,菩提道難成,菩提心也難修,疑怖重重,種種障礙,這是‘鈍根’的。

  ‘應于一切時一切處,常勤誦念我之名字。

  這個方法最簡便了。地藏菩薩說兩種觀行都修不成,就念我的名字吧!一切時一切處,換句話說念地藏菩薩的名號不要停。要想到我們前面一開始就講了,地藏是我自己的自心,藏是我的性藏。地藏就是我,念念念地藏菩薩,就是念念念自己,就是念念念著我那個真如實觀。有這么一個心念地藏菩薩,就外相顯自己自心,就自心緣念外相,兩相結(jié)合,心里隨時這樣觀想。有什么好處呢?偶然間自身會變成地藏相。假使下地獄去,就這一念心,閻羅王一看,地藏菩薩來了!這就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難辨了。自己緣念什么就像什么。我們有些弟子說:法師,我最怕下地獄了。我說那你非下地獄不可,為什么呢?你怕地獄,一天想著地獄,你不到地獄到那兒去?怎么辦?我說根本沒地獄,不要顧慮,念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已經(jīng)把地獄的難都免了,那還有地獄?天天不緣念那么多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善法不去緣念,天天想著地獄的。下地獄那不是自找苦惱嗎?我佛沒有那一法要你緣念地獄的畏地獄苦就別造業(yè),并不是要你去緣念地獄。緣念天堂也比緣念地獄好啊!緣念東方藥師琉璃光世界不都很好嗎?緣念地藏菩薩就是自己的性,自己的心,自己的相分。這鈍根兩觀都修不成,地藏菩薩就教我們一個好法門,念名號好了。換這句話說就是兩種意思,一種是加持消業(yè)障,能夠很快的再修觀,另一種念我就是念自己,也就是真如實觀。久了也就成了地藏菩薩,真如實觀的意思就是這樣。

  ‘若得一心,善根增長,其意猛利。當觀我法身及一切諸佛法身,與己自身,體性平等,無二無別。不生不滅,常樂我凈,功德圓滿,是可歸依。又復觀察己身心相,無常、苦、無我、不凈,如幻如化,是可厭離。

  一切諸佛、地藏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證得一個法身。能夠做到邊念地藏菩薩的名字,邊觀地藏菩薩的法身,意根猛利,觀我的法身也就是諸佛的法身,諸佛的法身跟自己的法身平等平等。剛才說念地藏菩薩就是自己,自己也變成地藏菩薩,是無二無別的。因為不生不滅法,常樂我凈的功德是可歸依故。不過翻回來說,如果對這個世間沒厭離心,那念地藏菩薩念不下去,想到兒子、妻子、丈夫、家庭眷屬、洋樓、公司……。不得厭離,地藏菩薩念不進去,念念在那兒想,怎樣保住洋樓、財產(chǎn)。不生厭離是不行的。如果你觀察自己的身心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無我的、是不凈的,那對著前面的‘常樂我凈’四德,就是四種煩惱。如果能用厭離心觀察自己如幻如化,就增勝厭離,厭離什么呢?厭離一切世間,心樂地藏菩薩,心樂法身,如是兩相結(jié)合。因為現(xiàn)前我們這一念心就思一切十方諸佛所依恃的。一切的依正二報,都是依著現(xiàn)前一念心。又解回來,不能達到那種境界是什么原因呢?因為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沒有厭離心,若有厭離心,虛妄雜染都消失清凈了。

  ‘若能修學如是觀者,速得增長凈信之心。所有諸障,漸漸損減。

  一下子達不到,但信心能漸漸增長。

  ‘何以故,此人名為學習聞我名者,

  這個人念我名號,現(xiàn)在才算是聞地藏菩薩名號了,這好像是笑話似的。我們每天都在講地藏菩薩,耳朵卻出繭了,現(xiàn)在怎么說才聞到地藏菩薩呢?前面聞是虛妄的,現(xiàn)在這個聞才是真實的。事實上還沒得到真實呢!要學習學習聞我名字,聽聽地藏菩薩這個名號還得學習會聽,能夠認識地藏菩薩,如果沒學習,連聽都是妄聽妄聞,不是真的聞見地藏菩薩,念也是妄念,不是真實的念。

  ‘亦能學習聞十方諸佛名者。名為學至心禮拜供養(yǎng)我者,亦能學至心禮拜供養(yǎng)十方諸佛者。

  這個時候才能說成是至心的禮拜供養(yǎng),我還在學習當中,學習禮拜供養(yǎng)十方諸佛,學習禮拜供養(yǎng)地藏菩薩。這時候五品位中的讀誦受持解說也是這個意思。

  ‘名為學聞大乘深經(jīng)者。名為學執(zhí)持書寫供養(yǎng)恭敬大乘深經(jīng)者。名為學受持讀誦大乘深經(jīng)者。名為學遠離邪見,于深正義中不墮謗者。名為于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學信解者。名為能除諸罪障者。名為當?shù)脽o量功德聚者。此人舍身,終不墮惡道八難之處。還聞正法,習信修行。亦能隨愿往生他方凈佛國土。

  這個時候?qū)W什么呢?這段文字是學習奢摩他、毗婆舍那觀。念菩薩的名字,供養(yǎng)菩薩、供養(yǎng)佛必須得用二種觀行來供養(yǎng),二種觀行來修習。要這樣才能算做一個習信修行,這樣子產(chǎn)生凈心,這樣子學習,才能夠得入。假使愿生極樂世界,愿生琉璃光世界,愿生不動世界,乃至于下回我還愿意生華藏世界,那下回再來這世界,就變成華藏世界了。也沒有染,也沒有凈,都是隨自己心,染者漸染,凈者漸凈,你看的是什么境界,就隨著所見的境界有所不同,隨各人的業(yè)染,隨現(xiàn)的境界相不同。

  ‘復次,若人欲生他方現(xiàn)在凈國者,應當隨彼世界佛之名字,專意誦念,一心下亂。如上觀察者決定得生彼佛凈國,善根增長,速獲不退。

  前面說愿生凈佛國土,但是地藏菩薩說了,愿生那方的國土,那個凈佛國土,那個世界的佛叫什么名字,就念那個名字,但是得達到一心不亂。不止阿彌陀經(jīng)上說要至一日乃至七日,占察善惡經(jīng)地藏菩薩也告訴你決定能生。但是要能夠有二種觀行,就是唯心識觀或者是修真如實觀,決定能生彼凈佛國土。這不是說觀行修成了,是說學習修觀,念著凈佛國的佛名,決定能生。不是修成了,如果修成了到凈佛國土去干什么?修成了自己就能夠度眾生去了。因為這段文義是隨順眾生的意思。隨順眾生的緣,地藏菩薩方便眾生種種的想法,種種的障礙,這個修不成,換個方式。這個也有困難,再改個方式。念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也好啊!但是必須得加這兩種觀行。兩種觀行怎么修呢?一心不亂就具足兩種觀行了。一心不亂就是定了。能夠達到一心觀行,阿彌陀佛綿密不斷,定慧具足了。這樣來念阿彌陀佛,決定能成。但是得在三業(yè)清凈之后求。這下卷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在上卷的前題下求的。三業(yè)不清凈不能達到這種境界。障緣就會生起,如是者應當怎么辦呢?因為我們要想求離障緣,這障緣包括很多,不只是修凈行的障緣,就是我們做世間的事業(yè),或者要求家宅平安,要是家里大人小孩有生病的,這都是障緣。至于求生凈土那是死了之后的事。怎么辦呢?地藏菩薩教我們就是求生凈土也有幾種方便,依著方便法門修。有些方法不對頭,可以換一個法門。最后說到念佛名,怎樣念法呢?

  ‘當知如上一心系念思惟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業(yè)最勝。所謂勤修習者,漸漸能向一行三昧。若到一行三昧者,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無生法忍。

  這是講一心的殊勝因緣,這個是特別殊勝的。這一心所講的一實障緣、二種觀行,就是依著一實境界。一實境界是什么呢?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一實境界,但是念阿彌陀佛的方法不同,怎么不同?系念,系就是系住的意思,就是心系住這一念,念什么?念佛的法身,不是我們所看到的像,泥塑木雕形相的相,而是從這個形相顯示,思惟諸佛的法身。這已經(jīng)講過了,再把它重覆一下。精勤不懈的勤修習,系念佛的名號。念阿彌陀佛,從這名號觀諸佛的法身跟我們是平等的。

  有人問占察業(yè)報經(jīng)不是消業(yè)障嗎?念佛的名號怎么能達到消業(yè)障?怎么能成為一行三昧呢?要就狹義講一行三昧,念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念佛法門,這是個行門。但是要懂得既然是念佛的法身,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乃至十方世界,一切的諸佛,包括自己,也包括一切眾生,這是系念法身了。前面講過一次,一行即一切行了。雖然是念阿彌陀佛,具足了二種觀行。這里頭包括一個奢摩他,一個毗婆舍那。一心系念的時候,就是一實境界。如果前面占察輪相三業(yè)清凈了,得了相應。那這念佛的功力特別殊勝不同。念一行三昧,念佛的功行成就了三昧。一行即一切行,這就是圓滿的。這圓滿的功德系念來,從系念起,從一心來的。一心就是一實境界。系念一實境界,這一實境界就是諸佛的法身。念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的法身,也包括自己,也包括一切眾生。念法身這叫微妙觀行,這就相似得到無生法忍。這種念也不是究竟得,也不是分證得。

  佛的法身是什么樣子呢?無相的,念一聲阿彌陀佛,觀想阿彌陀佛的紙像也好,木像也好。那法身遍于像上,也遍于自己心上,自己跟佛就自他無二了。這種境界很深的,這是到什么位置了呢?到三賢位的菩薩了。這是發(fā)菩提心由十信滿心位了,發(fā)菩提心得相似覺位,這種行是比較困難,在彌陀經(jīng)上講念阿彌陀佛,念到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這念好多天不是問題,問題在要念到一心不亂。不亂的意思不是我們講的不打妄想了,這個一心不亂就是法界,系念于一實境界相而不亂。要沒有達到相似的法界性本體,永遠是亂的。那不是像我們說這樣念念,沒有其他的念頭了,這不是一實境界,必須得觀佛法身與自己的法身自他不二,乃至觀一切眾生的法身都是自他不二,能夠這樣才能入無生法忍。什么叫無生法忍?后面我們要詳細的講,這里就是先著重系念諸佛的平等法身。持佛名號跟地藏菩薩有什么關系?下面就講了。

  ‘以能得聞我名字故,亦能得聞十方諸佛名字故。以能至心禮拜供養(yǎng)我故,亦能至心禮拜供養(yǎng)十方諸佛故。以能得聞大乘深經(jīng)故。能執(zhí)持書寫供養(yǎng)恭敬大乘深經(jīng)故。能受持讀誦大乘深經(jīng)故。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不生怖畏,遠離誹謗,得正見心,能信解故。決定除滅諸罪障故,F(xiàn)證無量功德聚故。

  這里講聞思修三慧,F(xiàn)在我們在這兒聽,聽完了地藏菩薩的名字。但這是以散亂心聽的,不是圓聞,這段經(jīng)文承上面來的是圓聞。我們大家聞到地藏菩薩名號是很不容易的,我們不要把它輕易看過了。如果不是前生和地藏菩薩有善因緣的話,聞不到他的名字。他說你聞到我的名字就是聞到十方一切諸佛的名字了。至心禮拜供養(yǎng)我,也就是能夠至心禮拜供養(yǎng)十方諸佛了。甚至于聞了地藏菩薩的名字,就說明了能夠得聞大乘甚深經(jīng)故,所以也能夠讀誦,也能夠書寫,于佛的究竟甚深第一義中,不會恐怖也不會畏懼。我們再翻過來說,能夠得聞見地藏菩薩的名號,就得這么大的功德,那么這就是聞慧了。要聞思修三慧皆圓滿,圓思圓修。一聽到名字就是名字位的菩薩了,但這里面有觀察,我們的題目就是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察就是思慮。能這樣對佛所說的一切教法里的實義,不生恐懼,絕不會去誹謗,能得到‘正知正見’的心,能夠產(chǎn)生一個信解就不容易了。聽聞了之后一定要思惟,思惟就是觀行,觀行就是修心,思惟就是思念想,這個想就是觀行位的思想,相似覺就是相似慧的思想。這叫聞思修三慧。

  ‘所以者何。謂無分別菩提心,寂靜智現(xiàn),起發(fā)方便業(yè)種種愿行故。能聞我名者,謂得決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

  無分別心是個什么境界呢?我們上面所說的一實境界。菩提心就是覺心。我們說菩薩的含義具足,就是菩提薩埵,翻成華語就是覺有情,使一切眾生覺悟。使一切眾生覺悟,自己必得先覺悟,而后才能使一切眾生覺悟,這叫菩提心。菩提心有三種念意,就是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正念一實境界,正念真如深心,一實境界是空的。真空絕相屬于理法界,深心樂具一切諸善行。一點點小的善事,菩薩都要去做。一點點利益眾生的事業(yè)都要去做,樂集一切諸善行。發(fā)了菩提心就有這么大的功力,就要這樣做。第三種是大悲心,大悲要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為什么他要受苦?受的苦是果。怎么來的苦因?菩薩的大悲心要拔除眾生的苦因。不是在某件事上看他生病了,給他消消災;做生意賠錢了,簡直就活不下去,給他祈禱發(fā)個小財,這個解決不了問題。要讓他覺悟,自覺世間皆苦,這苦也就斷了,這叫大悲心。但發(fā)菩提心不是一句話!含義非常深,既要觀空而不舍有。利益一切眾生的功德行才能成就佛果,無量性功德的莊嚴。為什么要這樣說,能聞到我的名字就有這么大利益?因為發(fā)了菩提心了。因為無分別的菩提心寂靜智現(xiàn),就是奢摩他。前面說奢摩他就是寂靜的意思,就是奢摩他觀。從這個啟發(fā)方便義。毗婆舍那就是觀方便,就是悲。沒有智慧,一切利益眾生的事做不成,要發(fā)愿要起行,最根本的基礎都是能聞我的名號故。地藏菩薩說,能聞我名故決定信解。有人問:聞地藏菩薩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力量呢?因為他是究竟成就的人。

  ‘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

  沒有聽到我的名字,沒得聞慧,所以不能生決定信解。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信一實境界二種觀行,信的力量沒有得到慧解,智慧沒生出來,簡單說就是還沒有明白呢!沒明白一實境界和二種觀行的意義,這樣有利益沒有呢?有的。

  ‘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

  人天的果報那是絕對具足的,但上面說的相似覺。廣大深妙的利益,還不行!但是要沒有從散亂心念起,怎么能達到系念一心呢?所以我們大家大多數(shù)的時候都是散亂心。不過不必灰心喪氣,因為我們的散亂心能達到一心系念,不能夠一心系念是有種種障礙給我們障住了,障住我們的心不能那么清凈,但是從雜亂能逐漸的消滅,便信心增長。逐漸的由雜亂變成清凈。雖然沒得到深妙的利益,但人世間的利益,三界的利益是得到了。

  ‘如是雜亂垢心,隨其所修一切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如果沒有開圓解圓,沒有明白一實境界,沒有達到心寂色寂一行三昧,那他所行的善業(yè)得不到大利益,也就皆不能得深大利益。非得用開圓解圓修法,無法不圓,那就隨便修點善法都遍及十法界。為什么我們大家發(fā)心誦經(jīng)或者拜懺都回向法界一切眾生,就是學習著修法界觀,不局限于自己六親眷屬,不局限于自己,心遍法界的意思。隨心量擴展,利益就大了。雖然修行很辛苦,但是依著雜亂垢心想得甚深的利益,那是不可能的,雖然也修一實境界相,也修奢摩他、毗婆舍那,但如此修又像沒有修似的。為什么呢?因為主導的功能沒達到,心還沒做到。

  ‘善男子,當知如上勤心修學無相禪者,不久能獲深大利益,漸次作佛。

  這個地方也是講禪,無相禪就是指一實境界。禪者禪那,就是靜慮。靜慮就是思惟觀察。在這一實境界兩種觀行修唯心識觀,修真如實觀的時候,沒有生死相。既無生死相,也無涅槃相,所以就叫無相,就是無生無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意思。但它具足了正觀定慧,由此能夠逐漸的達到成佛。下文就解釋什么叫深大利益?

  ‘深大利益者,所謂得入堅信法位,成就信忍故。入堅修位,成就順忍故。入正真位,成就無生忍故。

  在華嚴經(jīng)、大乘起信論、梵網(wǎng)經(jīng)或者十地經(jīng)、金剛經(jīng)上叫三世心,現(xiàn)在把這三世合成一個圣信法位,堅信成就一個什么呢?信忍,這個忍一般是忍可的意思,解釋很多,有二忍、三忍,乃至最后達到十忍。這個信呢?忍可有信心力。這個忍就是指著一實境界了,這是就圓教來講解。小乘的人就不同了,人家惱害我,人家的語言行動或者在利益上對我有害,這種忍就是生忍、勤苦的修行,修苦集滅道四諦因緣,一切苦果怎么來的?叫做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這樣叫法忍。生忍是淺,法忍是深,但這是小乘教義。就圓教講就不同了,‘忍’可是什么呢?就是承認了十法界皆空,不但眾生法界空,就是佛法界也是空的。這就是‘生忍’。十法界的一實境界相是對者不實境界說的,一實境界相也不安立了,這叫‘法忍’。這是圓十住了。信這種忍,堅信不移的時候就是初住位菩薩,信自己和佛法身無二無別。楞嚴經(jīng)上說的:‘無勞肯綮,何假修證。’就是用死功不得行的。我剛才說的三種心指已登了地的菩薩。順了真的,才成就無生法忍,就是認為一切諸法無生無滅平等,佛亦如是。沒有修也沒有障,這是究竟的。這在下文還要解釋,這兒引的意義是什么叫信忍。

  ‘又成就信忍者,能作如來種性故,成就順忍者,能解如來行故,成就無生忍者,得如來業(yè)故。

  一成就信忍,得了信位,那就是決定成佛。登了十住就永遠不會退,就是得到如來的無漏智慧所起的不可思議定。定即是奢摩他、毗婆舍那二觀行。但一實境界中,這叫如來境界。成就順忍,能夠明白如來所行法、所修法,自己也能夠如是做,隨著如來去做。再進一步就能成就什么呢?無生法忍。這時候發(fā)出來的智慧就是一切種智。對如來的事業(yè)能夠得到成就,就是佛了。就是修一實境界法,修圓滿了。我們前面講的一實境界、二種觀行都修圓滿了。

  ‘漸次作佛者,

  信忍就信堅固了,順忍解如來行,成就無生法忍就做佛了。

  ‘略說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信滿法故作佛。

  信心滿心登了初住叫發(fā)心住。這一發(fā)菩提心,剛才講的真心證念真如達到了,能夠直心,一心不亂系念真如,身心樂見一切,三行也在做,終日度眾生,不見得眾生相。這就是大悲心和智慧的關系,以智慧指導大悲心,不是愛見大悲,這叫信滿了,十信滿心了。

  ‘所謂依種性地,決定信諸法不生不滅,清凈平等,無可愿求故。

  第一種信一切法不生不滅,清凈平等、生佛無二無別,眾生跟佛是一樣的。

  ‘二者,解滿法故作佛。

  信解行證,先是信,后來是解,完了行,完了證,證得那是究竟證得。入信位而且確實自己生出慧了,能夠依著一實境界去起修,與觀行同時進行。

  ‘所謂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知如來業(yè)無造無作,于生死涅槃不起二想,心無所怖故。

  無造無作,究竟達到這種境界時,修即無修。不是像我們這是完全不修。連到這種境界是天天修而沒有修了。天天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但是隨順法相同,眾生不能理解了,還要啟發(fā)眾生,是這樣的修行,深解法性知道如來業(yè)無造無作的,這就叫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了。我們凡夫是真煩惱,而他自己不起煩惱,看到眾生煩惱,也認為是菩提了。離開煩惱沒有菩提,離開眾生沒有諸佛,這個意思是很深的。我們信相修相,乃至初步的信都很不容易信入。不起二想,這樣子永遠沒師長,三大阿僧祇劫也沒有師長,沒有恐懼,沒什么長遠,時無定解,依法相立,是依心而立的。

  ‘三者,證滿法故作佛。

  證滿法就是所要證得的,所發(fā)的愿力都已經(jīng)填滿了。

  ‘所謂依凈心地,以得無分別寂靜法智,乃不思議自然之業(yè),無求想故。

  登了地的菩薩從歡喜地一直到法云地。

  ‘四者,一切功德行滿足故作佛。所謂依究竟菩薩地,能除一切諸障,無明夢盡故。

  天臺宗的六即佛,這是究竟即佛,達到究竟成了。所以以下就把幾種修習的方法講一下,不過有些是初機修行的,有的是出世間的,有些像禪宗直觀真如,F(xiàn)在把它重覆一下,因為上面這些境界沒有次第很不容易理解,所以地藏菩薩跟堅凈信菩薩又說一個漸次。

  ‘復次當知,若修學世間有相禪者,有三種。

  剛才說無相禪。相對的是有相禪,什么樣叫有相禪呢?有三種。

  ‘何等為三?一者,無方便信解力故,貪受諸禪三昧功德,而生憍慢,為禪所縛,退求世間。

  我們前面說的信解力,沒有信,解更沒有了。修禪貪受諸三昧功德。我們有些人靜坐時得一種輕安的境界,三、四個鐘頭自己也沒感覺,或者靈魂出竅了,這是世間三昧,有這種境界相就驕傲了。或者是能發(fā)通,漏盡通沒有,前五通或者是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但是沒有漏盡通,不能證果,不能斷惑。就被這個禪位給束縛了。有的系四空天、無所有處、識無有處、非非想處這種境界比我剛才說的更深了,一入定就入多少劫。他是觀空而入定的,那個空和這個空不一樣的。這是在有上觀空,當體即空,利益眾生不見眾生相。他那樣觀空不能利益眾生。他利益眾生干擾了他自己,必須得找寂靜處,必須得這樣修,形同枯木。這樣修就產(chǎn)生一種驕慢心,本來修這個禪定也能向前進展達到出世禪,但他一生驕慢心,驕慢心是二十個隨煩惱里頭的。見惑還沒斷,初果圣人還成不到呢?所以就退到世間法去了。這是第一種世間禪沒有信解力。

  ‘二者,無方便信解力故,依禪發(fā)起偏厭離行,怖怯生死,退墮二乘。

  這是二乘的禪定,因為對生死苦有恐懼,厭離世間,觀世事無常、無我,觀受是苦。這個觀是觀身不見,這種觀本來可以由此遍,觀身不見就偏離半邊了。他不曉得還有無漏性功德,要沒有這個就什么道也修不成了。菩薩是不貪求而留凈惑,二乘人是斷了,斷后才能證,但他所證的涅槃是偏空,是第二種禪。

  ‘三者,有方便信解力,

  這就不同于二禪了。

  ‘所謂依止一實境界,習近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種觀道故,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想生,如夢如幻等。雖獲世間諸禪功德,而不堅著,不復退求三有之果。又信知生死即涅槃故,亦不怖怯,退求二乘。

  這菩薩做一切事不執(zhí)著功德。倘若我做件好事,利益人家了,心里沒有利益的我,也沒有所利益的人。做什么事情都無人無我的,絕不計較功利。這種境界而我們也會有,對一件事情,但也是不關痛癢的,或者拿出一百塊錢來,那數(shù)目不太大,周濟周濟別人。要是拿一千,拿一萬,要是做了的時候,就想我做件大功德了。心想我在莊嚴寺塑了幾尊佛像,我這功德不小了,這就錯誤了。一著相功德局限了。不是完全沒有,但功德小了。要是功德不局限,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無能塑者,也無所塑者,無能無所這功德不可思議。這是這樣形容,能夠看到一切法都是心生的,心生則種種法生,看一切諸法如夢如幻。雖獲世間諸禪功德,世間禪是九次第念,就摩訶止觀講,世間禪還沒入佛門呢!我們不詳細講它。不復退求三有之果,人天的果報修習,這些善果不貪著,連想都沒想過。又信生死即涅槃故,所以不怖畏,也求遠不會退求二乘。退求二乘是不知不覺的退,不是有意退的。怎樣退二乘呢?好比行菩薩道有厭煩心、有悔心,好像信了佛之后對佛門三寶做了很多事,然而自己感覺到什么也沒有得到,同時看到生死流轉(zhuǎn),對地獄相也沒消失,看三途畜牲,腦子里思想緣念生恐怖,這種境界相大部份做夢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了。因此生恐怖,想菩薩道難行啊!自己了脫生死才是真的。所以念佛法門就是心里念佛,大多數(shù)心想我念阿彌陀佛是做好事,就是真心念佛的人也是求自己往生而已,沒想到眾生,沒想到阿彌陀佛的愿是什么?觀世音菩薩在極樂世界那么舒服,沒有煩惱的地方他不待,跑到這兒來干什么?這個從來沒想過,只知道是來度我們的,那么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為什么不度度眾生呢?你說我不知道怎么做?就知道好多算好多吧!把自己知道的對人說,這個效果還是不錯的。這就叫有怖怯,也可以說是退求二乘吧!我們說二乘都是自己了,只顧自己莫管他人。我們中國的哲學常有這種理論,也能忍能退讓,但不是積極的,像勸君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別多事!這類事很多,看著也不錯,像張公百忍是宋朝一個宰相,他們家的地給鄰居占去了一兩尺,他兒子就給他修書要他以勢力來解決問題,他就寫了一封回信說:

  千里修書只為墻,

  讓他幾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何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在我們看來這很好了,不是有退讓,與人無爭了嗎?但這僅僅屬于人天。要是積極點,有貪求的把他度一度,那就對了。這個惡人很壞,離他遠一點,就沒想到轉(zhuǎn)化這個惡人為善人能解決好多問題。如果力量不夠把六親眷屬轉(zhuǎn)掉一些,別只顧自己,這就是菩薩道。從小到大,從身邊的六親眷屬,乃至周圍的朋友,所接觸的社會人士,能夠發(fā)心,真是大悲心感化他,但自己得先修唯心識觀,幻想他跟我一體,他惡!我把他當成觀世音菩薩,把他當成阿彌陀佛看成一體。要是真有這種心,不會退墮的。這些都是隨順一實境界相,真正的一實境界相就空,沒對待的。但是現(xiàn)在這不容易入,得做種種方便。這又恢復了為什么要用占察輪去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這就明亮了,自己沒種種功行,就求地藏菩薩來幫助我們,照他的方法做一做吧!雖然如此,我們還要知道一實境界二種觀行,前半卷是講事,讓你能夠入得信仰一實境界。為達到這目的,地藏菩薩說了很多的方便。最后他說你實在入不了,就念我名號好了,修別的都修不成,也不能達到一心,就散亂心去念,多修吧!

  ‘如是修學一切諸禪三昧法者,當知有十種次第相門,具足攝取禪定之業(yè)。能令學者成就相應,不錯不謬。何等為十?

  地藏菩薩說到這兒之后,不論修那種禪,那種靜慮都有十種次第,恐怕不容易深入,又修十種情況使你能夠深入,不論你修的有相,乃至無相都依著這十種去觀想。

  ‘一者,攝念方便相。

  怎么樣能夠一心系念?用什么方便法門?這個在天臺宗止觀講的最多,這要專門學習。止觀有很多,在摩訶止觀里,為了這攝念方便,我選了幾種。第一要具足四種緣幫助我們。起個心信佛,信地藏菩薩這是因,得緣幫助。想系念真如?怎么來攝念?要具四種緣,第一種以‘增上緣’。給你做增上用的。我們把種子種到地底下去,沒有水土、沒有人工,能長東西嗎?能結(jié)果嗎?不可能的。得加水乃至培育這叫緣。我們想攝念方便,第一個要滅罪,因為有罪障,所以智慧不開。做什么做我們增上緣呢?做佛做我們增上緣。我們念阿彌陀佛,念一句阿彌陀佛消十億重罪,念念消,這就是我們的增上緣。因為你如是念,能如是消罪,所以叫增上緣,這還沒說到一心系念。

  第二種攝念的方法能夠使我們得長命。誰也不想短壽,還是想活下去,還是希望好。現(xiàn)在境遇不好,總有好的一天。現(xiàn)在窮,將來總要發(fā)財?shù)。死不愿死,還得找個護壽命長的辦法。怎么辦?求諸佛菩薩來護念,這個時候念阿彌陀佛也好,念藥師佛也好,念地藏菩薩、念觀世音菩薩也好,這是第二種念。第一種是佛為我們的增上緣,第二種是護念的增上緣。

  第三種呢?是見佛增上緣。即佛像。我們現(xiàn)在找不到真佛了,連化身也找不到。三昧增上緣,那么就是我們念佛往生,也不是靠自力,靠阿彌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加持力,度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他能夠攝受你到他那個國土去。因為他有這個愿力,十方諸佛就配合他。彌陀經(jīng)就說這個法,這是無問自說,沒有當機眾的。

  第四種就是證生增上緣。證明在你命終的時候,能夠得生凈土。這是攝念的方便?偟恼f,念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加持,念念從心起,就是妄心也好,念佛的時候不要離開心了。不要光是口念,心里想一邊去了,不行的。還有要修觀,觀什么呢?觀想五欲境界,五欲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道,莫生貪戀。這給我們做增上緣,一貪念五欲,善念就沒有了,隨著五欲沈墮了。隨時念五蓋,什么叫五蓋呢?蓋是蓋覆的意思。什么是蓋覆呢?煩惱。五蓋是煩惱的別名,蓋覆人的心,使善法生不起來,所以叫五蓋。五蓋就是貪欲、嗔恨、睡眠、掉悔、懷疑。尤其是懷疑,任何法都信不進去。我們大家心想念佛,想壯大一點,多邀點道友大家都念。他不信,怎么說都不信。缺少個因,雖然給助或緣,還是不信。因為他懷疑這是迷信,對他沒有好處,說不定還舍幾個。信了佛見了和尚要化緣,進廟里要化緣。心里感覺沒有好處,還要損失劃不來。這是什么呢?沒有這種因緣,善法善業(yè)生不起來。大致就這么多吧!攝念方便還很多,凡是三十七道品,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那名相太多了,大致知道這么幾個就行了,這叫攝念方便。

  ‘二者,欲住境界相。

  就系念緣生一切諸法,這是觀相,就觀地藏相。使我們的心系念于地藏相上。因為我們的心散亂多,就是念經(jīng)的時候,散亂也多,就系念于所讀的大乘經(jīng)上。邊念著經(jīng),最初生疏的時候,妄想少些,恐怕念錯了。念熟了,特別會背的時候,一邊念經(jīng),一邊打妄想。念念不曉得跑那兒去了?這個情況很多,誰都有這種境界,我是經(jīng)過的,因此你要系念住這種境界相,不論觀什么境,系念于這個境上。觀佛也好,就像前面說禪定也好,制止這個心。要是有大乘心,善根深厚的就能體真止。體就是體性,真是真如,止就是定。住這個境界就是一行三昧了。

  ‘三者,初住境界,分明了了,知出知入相。

  前面是說一個安心法。這個法呢,就是說學了一個,已經(jīng)能夠?qū)W會了,使心能夠安了,金剛經(jīng)上須菩提問佛,我這個心怎樣的住?云何應?云何降伏其心?就是我這個心降伏不了。剛才我們說的那些境界,比如發(fā)火了,嗔恨某些人,降伏不了;或者一個貪念也降伏不了,這種種心很不容易降伏,很紛亂。分明的出入相,我們舉個例子,能夠覺照出氣入氣分明了了的一呼一吸,這就是學天臺宗初入門的數(shù)息觀,由呼轉(zhuǎn)吸平靜的出入相,粗細了了分明,然后入定,這叫‘了了分明相’。

  ‘四者,善住境界,得堅固相。

  這是已能得到安心,心已能善住于上面所說的出入息分明了了,還不行就住在這分明了了上。

  ‘五者,所作思惟,方便勇猛,轉(zhuǎn)求進趣相。

  這在欲界上已能得定了,不滿足現(xiàn)境要進趣,要‘明心見性’,想入體真止觀,就像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種觀行。

  ‘六者,漸得調(diào)順,稱心喜樂,除疑信解,自安慰相。

  這還只是欲界的,還沒有究竟成佛。心漸漸就明亮了,能夠自識自心。如果是大乘,就修體真止了。當體的修真如觀行,修真如定了。

  ‘七者,克獲勝進,意所專者,少分相應,覺知利益相。

  自己覺得自己有收獲,是定已經(jīng)得到收獲了。

  ‘八者,轉(zhuǎn)修增明,所習堅固,得勝功德,對治成就相。

  修觀的九種境界是一般講修觀最初應當?shù)玫降。修了了分明一覺,二觀照,照就是智慧。三喜,一打坐一入定,生起一種歡喜心。四樂,樂比喜還要進一層。喜是心里初步的樂,是高興的微笑和大笑不同,但這是心里的境界。最后達到一心,就是一心不亂的意思。心不退不轉(zhuǎn),無雜念,什么都沒有,清明了了的。

  ‘九者,隨心有所念作,外現(xiàn)功業(yè),如意相應,不錯不謬相。

  如果在世間相上講,在九次第定講,這種境界能起這些變化了。

  ‘十者,若更異修,依前所得而起方便,次第成就,出入隨心,超越自在相。是名十種次第相門,攝修禪定之業(yè)。’

  例如修初乘,往前進二乘,就不是前面所修的,跟前面所講的產(chǎn)生變異了,或能四空,修識無有處,唯心識觀就能夠達到這種境界了,心識還不是遍一切法界。地藏菩薩把這九次第定,融入十相觀,說這較就是前頭入不進去,可以這么一步一步來。就是‘唯心識觀’或者修‘真如實觀’,世間出世間禪也必須經(jīng)過這些相。經(jīng)過這些相不是入心。修實相觀要觀一切眾生倒忘了我,也忘了眾生相,還要利益眾生,這種觀是同體大悲。因為我和眾生同一體故,和十方諸佛同一體故。求成佛不是我分外的,利益眾生也是我分內(nèi)的事情,其因呢?同一體故。。

  爾時堅凈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汝云何巧說深法,能令眾生得離怯弱?’

  上面這個已經(jīng)開示很清楚了,先說一實境界,二種觀行。修時淺近的能得入,能得到什么境界。但有些鈍根的聽了還不明了。前面說‘真空’,后面說‘妙有’。真空妙有具足‘空假中’。‘有’是世間相,‘空’是出世間相,完了到‘有’。但有些人還是不能悟。堅凈信菩薩覺得還有一部份鈍根的人,不能理解,所以他又請地藏菩薩,說你不是能夠巧說嗎?說深法嗎?能夠勸眾生離怯弱嗎?請問的意思。希望地藏菩薩再善巧的說說更淺顯一點,能夠勸有怯弱思想的眾生信入。

  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當知初學發(fā)意求向大乘,未得信心者,于無上道甚深之法,喜生疑怯。我嘗以巧便宣顯實義,而安慰之,令離怯弱。是故號我為善安慰說者。

  有些眾生心量很小,聽到甚深法聽不進去,沒有勇猛精進的心,那怎么辦呢?慢慢的給他解說。因為初發(fā)心或者求大乘,但是對大乘還沒得信心,對無上菩提甚深的道理,不但不能生起法喜,而且生起懷疑膽怯,所以我常善巧方便,宣說實義。我們這個占察善惡經(jīng)前半段就是地藏菩薩特別的善巧方便。本來佛制的戒,占卜星相,佛制戒律是不許可的。所以堅凈信向佛請說,佛就告訴他在這會中有地藏菩薩摩訶薩,你去請他,他有善巧方便,給我們說一個。要是懷疑不明白的,用占察輪占察占察。地藏菩薩的本意不是讓我們?nèi)W世間法,是讓我們修學的時候,問這個法對我相應不相應?我也沒開智慧眼,我也不知道那個是善知識?不是善知識?跟個錯誤的老師,不是掉到火坑里去了嗎。所以這個占察輪相就告訴我們。我所跟隨學法的人,如果不是善知識,不要跟他學。跟著學法的人一定得是善知識,能夠引誘我們?nèi)胝,將來才能成佛。起碼也不失人天乘的果,來生再修吧!如果墮入三途,就沒有修行機會了。這還不就是善巧方便嗎?所以一切諸佛稱贊地藏菩薩是善安慰說者。他發(fā)愿就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獄是最苦的。對于大乘的空義,眾生都是執(zhí)著的多。說什么都沒有,這種思想信不進去,而且這空的思想也不是沒有,還有無漏性功德呢!還要樂集一切諸善法呢!是這樣的一個空,但是不理解都是本身具足的。所以我成為善安慰說者。

  ‘云何安慰。所謂鈍根小心眾生,聞無上道最勝最妙,意雖貪樂,發(fā)心愿向。

  地藏菩薩又進一步解釋了。下卷基本的法,主要的義是對治那些執(zhí)著人說的。修大乘的善于空談,說我與佛無二無別,地藏就是我,我就是地藏。地是心,藏是性藏,用不著修了,佛在經(jīng)上也這樣說,何假形證?不去肯綮,那心的明天又怎能明呢?所以地藏菩薩反覆的說,是專門對著那些不行、廢修的。乃至于給我們一個方便法門,就是稱我的名號,那最方便了。這就是安慰了。如何安慰呢?心量很小的眾生一聞到無上道,最勝最妙也發(fā)心了,也希望達到,但又產(chǎn)生第二種思想。

  ‘而復思念,求無上道者,要須積功廣極。

  要廣積一切功德。

  ‘難行苦行,自度度他,劫數(shù)長遠,

  時間還長啦!那我得在生死中來回流轉(zhuǎn),太勤苦了。

  ‘于生死中久受勤苦,方乃得獲。以是之故,心生怯弱,

  以是之故,我還是不干啦!

  ‘我即為說真實之義。所謂一切諸法,本性自空,畢竟無我,無作無受,無自無他,無行無到,無有方所,亦無過去現(xiàn)在未來。乃至為說,十八空等,無有生死涅槃一切諸法定實之相而可得者。又復為說,一切諸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乾闥婆城,如空谷響,如陽焰,如泡、如露、如燈、如目曀、如夢、如電、如云。煩惱生死,性甚微弱,易可命滅。又煩惱生死,畢竟無體,求不可得,本來不生,實更無滅。自性寂靜,即是涅槃。

  這是善說第一空。這些顯第一空,這段意思就是空義。空就是沒有,沒有就是空了。但有十八種境界相來顯這個空,叫十八空。一者內(nèi)空,二者外空,三者內(nèi)外空,四者空空,五者大空,六者第一空,七者無為空,八者有為空,九者畢竟空,十者無始空,十一者散空,十二者性空,十三者自相空,十四者諸法空,十五者不可得空,十六者無法空,十七者有法空,十八者有法無法空。生滅涅槃一切法皆空。怎樣善說呢?對什么機說什么法。說十八空,那么多空干嘛?說一個空就好了。把煩惱空了就行了。性德是不空的。這上面性德也空了。就像看到油要盡的燈,早晨的露水,太陽一出來沒有了,眼睛有毛病長翳子,本來沒有兩樣相的,長翳子看上去有個假相,實際上是沒有的。種種的比喻顯示空義。為什么要這樣說呢?眾生把一切煩惱,一切事物當成實有的了。煩惱就是這樣生起的?樟司筒粫偕鸁⿶懒。例如有一個笑話,有一個黑夜做夢的出家人,夢到狼要吃他,他就逃。一下子栽了筋斗醒了,原來是做夢,心想該布施給它的,反正是做夢嘛!讓它吃了不就行了。這是什么意思呢?等到他醒了,就知道。做夢時當實有的了。醒了才想起布施,不就成道了嗎!我們現(xiàn)在都在做夢,拿這個笑話來印證我們自己,當我們命盡了一醒,啊呀!又做了一個夢。修行有點功夫,不會下地獄,知道也不會來了,心里才明白。這是須菩提所證的空義。二乘人所證的涅槃就是證得空義而已。但只是半邊,為什么呢?因為不能再返回去,有這個不空的無漏性空德。

  這里有個乾闥婆城怎么會是空的?解釋一下。乾闥婆是香神,我們經(jīng)常說天人不是人,乾闥婆城有天乾闥婆、有鬼乾闥婆、八部鬼神眾的鬼有個乾闥婆。翻成我們中文就是香神。他本身就是氣體,他的城那兒有呢?沒有了!這是形容空義,用乾闥城來做這個比喻。

  ‘如此所說,能破一切諸見。損自身心執(zhí)著想故,得離怯弱。復有眾生,不解如來言說旨意故,而生怯弱。

  前面講空義,空一切法的道理,執(zhí)著有的眾生很不容易信入。地藏菩薩感覺到末法眾生的執(zhí)著心特別強,所以說了那么多的空,就連佛所證的涅槃也是空的,像這樣一切的知見不都是破了嗎?對于我們這些眾生,執(zhí)著心屬于情,情就是我們所具足的一般講的七情,喜怒哀樂憂恐驚,在我們生活當中離不開這些。高興的事情生了歡喜,相反的就憂愁,這叫情見。我們的情見是執(zhí)著,剛才說那么多空是破什么呢?破我們執(zhí)著的情見。我們看問題的看法,見解很不容易破。一個人看問題的看法往往跟別人有出入,固執(zhí)己見是我們一般常說的,總認為自己的看法是對的,認為人家是錯的。那么一切法都空,就沒有正確可得,完全是顯般若的意思。念金剛經(jīng),念心經(jīng)都說這種空義,但缺乏個重重無盡!以下就要講不空了。因為眾生盡給他講空,把見奪了,他感覺到無所捉摸了。往往執(zhí)著更厲害,執(zhí)著奪掉了,他感覺到生命也沒有了。所以上面說的十八空,不但法空,連空法也空了,空還空什么呢?舉例說像修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非想處,修這些定的時候,入的就是空了。我們說這個空不是真實的,是假的,這個空是不空的,這個空也給他空掉,把能空的用心也要空掉。十八空我們不那么一個個解釋了。大體的意思就是世間法都把它空了,因為這個有情執(zhí),出世間法也是空的,大家讀過金剛經(jīng),佛對須菩提說二乘所證的果位不是真的,他的涅槃是假的,不但那是假的,就連佛所證的涅槃也不是真實的。

  什么是真實呢?一實境界是不空的。如是觀的話,得離怯弱,沒有恐怖感了,像這種道理不僅破凡夫,也是破二乘。我成道乃至我們修個灌頂法,即身成佛,有個能成者,有個所成的佛,這完全屬于執(zhí)著。也沒有道可成,也沒有眾生可度,所以佛說,若言我說法有所說者,這個人就是邪見。金剛經(jīng)上不是這樣說的嗎?要這樣破除。那還有什么怯弱,還有什么時候的長短呢?還有什么法界周轉(zhuǎn)的相呢?都沒有了。這樣是不是有些眾生能夠解到這個意思呢?因為一空反倒認為佛法都是空的,不學也可以。我們真發(fā)生過這種事!在閩南佛學院講三論體空的時候,三論講中論、百論、十二名門論。在論上講一切法皆不存在而且講緣生無性,無性就是空。講空義小和尚都不上了,乃至于說出家也沒什么意思,我求個什么?求了半天空的,這是聞法起了副作用。我們做很多事情都會起副作用,正應得到的沒得到,讓他證空義沒證到,乃至于有門的功德也不想修了。如果聽到講淫怒癡即是佛性,那就不要出家了。我回家去安個家室,因為那都是佛性,這是錯誤的。這是破二乘人執(zhí)著的。一切法皆空這種意思,他已經(jīng)證得空了。對于初學的人那就不行。我們講完的上卷占察善惡業(yè)報是不空的,如果真的證得空義,那個就不存在了,沒證得都是存在的。所以我們還要占察一下,因為我們迷惑不解,上卷的占察輪相十法界宛然若在。入一實境界、二種觀行,這是給菩薩說的,當機眾不同,法就深入了。我們前面講的就是剛?cè)敕痖T,都想得點什么東西,學佛就想消災免難,家宅平安,最初是這個目的,應當給他講布施功德、持戒功德、忍辱功德、精進功德、禪定功德,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善惡業(yè)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這不是究竟,要講究竟是后半部了。

  必須在前半部三業(yè)清凈了,用占察輪占察讓身、口、意純清凈了,那聽空義,聽一切法才能領略‘一實境界’,才能得到智慧。前面前題沒聽到,剛一聽到這個空義,非落斷滅不可。我斷滅了就也無佛道可成,也無眾生可度,也沒什么叫惡,這很危險,斷滅落頑空,落斷滅見,這個下地獄到時候空不掉。人家打你兩個耳光,馬上嗔恨心就來了,這不是空,那要真空,無我相、無人相、沒有自己身心而后才能入一實境界。這個地方我說多一點,大家特別注意從有門入這是甚深境界。按照分位說,不是我們的事情,我們做不到的。因為我們沒有用,在用上我們起不到妙用,像我們大陸上說,一切都是人民的,人民為主,這些話是不錯,不論那個民主國家都是人民為主。大家具體想一想,我們都是人民,管他在那個國家,我們都是人民。現(xiàn)在有些人在美國還取得公民權(quán)了,民主就是人民主持這個國家,你行使行使你的主權(quán),你想就知道了。我們?nèi)巳烁鹗且粯拥? ,都具足, 的,我們被煩惱所綁住,解脫不了,什么都得不到自在。說我是佛,我是菩薩,一天煩惱的不得了。兩句話不順心就面紅耳赤的爭的不得了。這是口談空義,心在有中,做一切事都是在有理,那還是從有門入吧。所以有一類眾生不能理解如來說的意思,生性怯弱。雖然也聞法,也學法,佛說的甚深義沒理解,講還不理解,要得個灌頂,授個密咒,說一學就形成了,我不相信。就算三藏都懂了,即后知道咒語總持的意思,能夠用總持攝持前面的一切,這個咒是真懂了。這個咒要念起來能得到如持,不錯,功德很大,如果完全不懂,那咒語有啥作用?我說不是開悟,是耽誤了。這耽誤是知見上起了錯覺,不曉得要經(jīng)過多少劫了!

  一切眾生不解如來的言說意義,單有言說都無實義,在言語中去琢磨,越琢磨越遠了,離開言語就行了嗎?更不明白了!在言語中不執(zhí)著就是了。佛讓我們于一切法無著之意。這不是靠一兩個鐘頭就能夠講一部占察經(jīng),使我們大家都開悟了,沒那么容易,這得靠自己的思惟修,還有諸佛菩薩加持力使業(yè)障漸漸消除,開悟自己就明白了,明白之后自己知道怎么做,做完了也沒有執(zhí)著。無掛無礙,但是必須得有智慧,心經(jīng)上不是有這么幾句話嗎?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必須得依般若波羅密多,必須有智慧。我們行布施,行慈悲,行喜舍,如果沒有智慧不行,有慧方便解,無慧方便縛,一切的方便就像我們讀小說濟公傳,濟公他利益眾生,我們就不行了。吃狗肉喝燒酒造了罪,他可以,為什么?他有智慧,他是覺悟的用,沒有智慧用方便,亂用不能行,一切佛法也如是。他這樣做可以,你不可以,因為你沒到他那個程度。換句話說,功力不夠,所以擲占察輪,后面跟前面要結(jié)合。雖然擲占察輪相不執(zhí)著。好要這樣做,不好我也是這樣做,就是這樣念了。拜地藏懺修習這個懺法,我決定這樣修了,是個好相我也不喜,是個不好相我也不憂,這是業(yè)報。但是我用什么方法呢?就用持名的方法轉(zhuǎn)它,就會起變化,換句話說,禮拜念經(jīng)念佛持誦都是心,心變則一切法變,感是自己求的,自己應的,這個道理很深。我們一再的講‘地’是心地,‘藏’是性藏,根據(jù)這個來理解如來的言說,所以沒有怯弱,就是歷經(jīng)三十大阿僧祇劫也沒有關系,因為時間沒有一定的。

  ‘當知如來言說旨意者,所謂如來見彼一實境界故,究竟得離生老病死眾惡之法,證彼法身常恒清涼不變等無量功德聚。復能了了見一切眾生身中,皆有如是真實微妙清凈功德,而為無明闇染之所覆障,長夜恒受生老病死無量眾苦。如來于此起大慈悲意,欲令一切眾生離于眾苦,同獲法身第一義樂。而彼法身,是無分別離念之法。唯有能滅虛妄識想不起念者,乃所應得。但一切眾生,常樂分別取著諸法,以顛倒妄想故而受生死。是故如來為欲令彼離于分別執(zhí)著想故,說一切世間法,畢竟體空無所有乃至一切出世間法,亦畢竟體空無所有。若廣說者,如十八空。如是顯示一切諸法,皆不離菩提體。

  這以下是如來言說旨意,究竟如來言說的旨意是什么呢?旨意就是在一實境界相得到究竟了解。因為一實境界相得到究竟了,生老病死這些法都不存在了,都是虛妄的幻相,什么幻相?法身的幻相,沒有生老病死這些幻相呢?很清涼的,永遠不變。生老病死是變化的。這種境界相在楞嚴經(jīng)上,佛向波斯匿王:‘你幾歲看見恒河的?’他說:‘我行年三歲,我母親帶我出去,我就看到恒河了。’‘現(xiàn)在你好大年歲了?’他說:‘現(xiàn)在我六十多歲了。’‘三歲看見恒河跟你六十多歲看見恒河有什么變化沒有?’他說:‘我看沒什么變化?’因為這變化的速度,以凡夫用肉眼來計算,看不到什么變化,其實它念念都在變化,這個水,前一念的水流過去了,再來的不是我們看到的水,怎么會還是那時候的水呢?他認為沒變化了,其實現(xiàn)在看那恒河水,兩岸也不是那個時候的樣子了。但是在經(jīng)上不是證明這個,是證明見沒變。盡管物質(zhì)怎樣變,見沒變化。例如我們看一個山,看一個水,年輕小孩的時候看,現(xiàn)在已經(jīng)六七十歲了再看那山、那水感覺沒變,因為這個變化速度太慢了,見不到。如果是兩個朋友就不同了。廿歲的時候看他,到七十歲的時候再看,或者不相識了,這個速度變化的特別快。這是變化的快慢,一切事物都在變化,有的很顯然,可以用見分別出來。但是法身這個體永遠是清涼不變的。有些人看境界相就不同了。在五臺山我們看見那大風在吹,到八月以后滿天的白雪,很荒涼的。但是菩薩看或者行道者來看,這山都是黃金,黃顏色的金色世界,例如說五臺山有時候稱清涼寶山,為什么呢?文殊菩薩在那兒說法,可是我們看不見,我們看見就不同了。

  佛具足無量性功德是修來的,但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后看每個眾生都具足這種功德,這不是白修了嗎?不是這個意思。修才能顯出來。這是眾生本具的,就是得無所得。所以在金剛經(jīng)上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是虛妄見了。實際上無少法可得,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在眾生身中建立諸佛的功德,法身上見到的生老病死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在妄中看到生老病死。諸佛的一切殊勝功德,地藏菩薩、文殊師利也好,觀世音菩薩也好,我們身上都具足的,但是我們一點也見不到,這是我們有障礙,什么障礙呢?就是受塵妄給障礙住的,真心證不到了。我們這一實境界就證不到不相應了。隨順生老病死苦,無量苦來逼迫糾纏,好的見不到。我跟我們這些道友有個別交談的時候說,如果經(jīng)常心理是愉快的接受,這境界也不覺得怎樣好,那境界也不覺得怎樣的壞,平等對待,這樣幾分相似了,還不是證得,只能說相似,相似者很少煩惱,那么也就漸漸的能夠入法身了。這可以說是名字覺吧,證這個名字,漸漸就能達到相似,就明白了。雖然是實際還不明白,由這相似而后才能夠隨分,一點一點一分一分的達到究竟明白。因為眾生對這個不明白,連名字都沒有,連相似都沒有,連心都不曾發(fā),就引起了諸佛菩薩的大慈悲意,想讓眾生離開這些痛苦。想要得到法身第一義,先要離分別妄念,把妄想都減除,就能得到。這就是當初開始修唯心識觀。不過這個觀行如果沒有得到三業(yè)清凈是很不容易得到相應的。

  一切眾生常樂分別取著,這個樂就是快樂的意思。心理最喜歡的是什么呢?分別取著。執(zhí)取相計名字相,起業(yè)迷惑,完了就變業(yè),就業(yè)系苦了。所以眾生喜歡取著一切法,用思想來判斷是非,雖然是不干凈的,他認為是干凈的。好比我們出一身汗,或者做一點勞動,沾些泥土,我們自己到浴室里一洗干凈了。如果能把真心、腸胃都拿出來洗一洗就更干凈了。但拿不出來的,就算能拿出來還是魔障。五十種陰魔里有這種陰魔,有一個道者就往他肚子里一拿,隔著肚皮就把肚里的蟲給抓出來了,如果認為這是神通,那就著魔事。這叫內(nèi)魔,不是外面的天魔鬼神,就是自己認為自己成就了,這叫五蘊魔的色魔,是十魔中的一種。有很多行者認為現(xiàn)神通,現(xiàn)的是虛妄境界,一切法身都沒有這些,但是眾生就喜歡這些。像我們現(xiàn)在修瑜伽法,杯子在這兒就推走了,有神通不得了了,是虛妄的!顛倒妄想,什么原因呢?氣功不是真的嗎?氣是假的,不過是用內(nèi)力假外力和內(nèi)力結(jié)合了,這也是他用功得來的,但這不是真實的,在大陸上嚴新在清華大學表演成功了,到香港就失敗,再也推不動了。什么原因?虛妄分別,但眾生樂著顛倒,這一切世間法都是空的,這里頭的變化都是耍戲法耍魔術(shù)的。魔術(shù)師氈子底下一摸就是一個哺鴿,別把它當成真實的。所以前面說十八空就是顯示一切諸法都不離開體,不是有也不是無,那就是非有非無了,不是非無非非無俱。

  ‘菩提體者;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非有無俱,非一、非異、非非一、非非異、非一異俱,乃至畢竟無有一相而可得者,

  那就是四句了。一切法離四句絕有無就是這樣說,這樣想,這樣去做,都不對了。究竟沒有一相可得,這些都是依名安立的,這叫戲論,每一句話都叫戲論。

  ‘以離一切相故,離一切相者,所謂不可依言說取,以菩提法中,無有受言說者,及無能言說者故。又不可依心念知,以菩提法中,無有能取可取,無自無他,離分別相故。若有分別想者,則為虛偽,不名相應。如是等說,

  一切法言說取受,言說者說我們這個說是空的,過去就沒有了。錄下來也不是真實的,能錄下來怎么不是實的呢?好像這話不好理解,有人問我這話,我說是說火不是火,說火不是火是什么?說火要是火就把嘴巴燒了,說火就是火不把人燒光了嗎?說水也不是水,說水要是水就永遠不渴了。這只是一個媒介,因此得在一切自己思惟修的時候,這也沒個受者,也沒個得者,沒有能受所受,也沒個能說所說,那該是依心念知吧?又不是依心念知,沒有能知所知,沒有自相,也沒有他相,沒共相,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不過這意思不是我們學一年兩年能把它學清楚的。要明白這個道理,一個是學大智度論,必須得學,看一遍都好,就把這些道理反反覆覆的看,這都是重覆的,只要是多不厭煩幾道,多反覆幾道,才能明了。一個從有方向入手,瑜珈師地論也得學。這兩部論不學不會懂得這種道理,而且學這兩部論都有輔助論,像攝大乘論,成唯識論,是佛學院具體每天都要講的。所以我們大家都要學,但是有些個道友心理還不太舒服,我們一個星期學兩個鐘頭就不錯了,一天學兩個鐘頭,天天學不行啦!你得學上幾年才能夠把這些術(shù)語認識了,再了解義理而后再一邊念著經(jīng),一邊隨著文就入觀了,念到‘金剛經(jīng)’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一切諸法皆空。但這空不是斷滅。還有諸佛的功德,眾生還空不了呢!要積善業(yè),這個善果幫助你能空,很快就空掉惡業(yè),因此必須隨時做善業(yè),出世間善,不是世間上做點好事那個善,什么不殺、不盜、不邪淫,這還不行,必須深入,因為這是無分別的,凡有分別想的都叫虛妄,就不能相應,要沒有分別想。我們做一件事情,就是學一種技術(shù),隨便那一樣,就是裁剪衣服也得經(jīng)過三年的苦功,不僅學而且還要經(jīng)過實踐,一般的技術(shù)都得經(jīng)過這些,如果想入佛門,入無上的法門,這就更難了,這不是一般的知見了。

  ‘鈍根眾生不能解者,謂無上道如來法身,但唯空法,一向畢竟而無所有。其心怯弱,畏墮無所得中;蜃鲾鄿缦胱髟鰷p見,轉(zhuǎn)起誹謗,自輕輕他。我即為說,如來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實體,具足無量清凈功業(yè)。從無始世來,自然圓滿,非修非作。乃至一切眾生身中,亦皆具足,不變不異,無增無減。如是等說,能除怯弱,是名安慰。又復愚癡堅執(zhí)眾生,聞如是等說,亦生怯弱。以取如來法身本來滿足,非修非作想故,起無所得相而生怯弱;蛴嬜匀唬瑝櫺暗挂。

  地藏菩薩很清楚眾生的心,這樣一說眾生一定發(fā)生誤解,認為法身是什么樣子呢?法身是空的,沒有!沒有我學啥呢?就生一種怯弱見得不到真義,這就是鈍根的,不能夠理解如來道的無上法身,就墮于斷滅或者增減了。在我們眾生斷煩惱好像煩惱滅了,增加功德。三十二相就好像煩惱沒有了,這叫增減見,落到謗大乘法。同時一落了斷滅空,自己對自己的一切善根也不承認了。修善法有什么用?空的!假的!好多同學都這樣種說,假的,別騙我了吧!知道空的一面,還有不空的一面呢!眾生說有執(zhí)有,說空執(zhí)空,你有種說,他有種種執(zhí),佛為什么要說八萬四千法呢?不必這么多!這個說到了,就執(zhí)著這個,那個說到了,又跟著那個修,這個又斷了。眾生一旦落空見,邪見就更容易產(chǎn)生。地藏菩薩說我是善說者,可是要落入這種見解誤解了,我就給他說如來不空,什么是如來法身真實體,布施、持戒、忍辱、禪定、智慧全是不空的,能夠圓滿成就佛果。但不是作意得來的,本具在那兒具足的。這是地藏菩薩用一個巧妙的方法說,使眾生得到什么利益呢?眾生沒有畏懼心理得到安慰了。不是稱地藏菩薩善安慰說者嗎?能夠善說安慰眾生,這種再達不到,拿著占察輪占察占察吧!怎樣斷惡業(yè),怎樣生善業(yè),保你不下地獄,不落三途就好了。在人中,在天道慢慢的修行吧,一生不行,兩生,反正是不下地獄,永遠在快樂當中修行不要受苦了。但事情得從兩方面講,佛法是面面觀,八萬四千法門這么說也執(zhí)著了一點。一點苦不受,修行不成的。

  又復有些愚癡的,堅持執(zhí)著不舍的,把如來法身當成什么呢?這種非修非作又無所得不是自然的嗎?這個自然產(chǎn)生的也是錯誤的。不是自然的,一切法都是眾生心生的,心生一切法生,一切法生心生,一切法滅心滅,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我們反覆的這樣去修觀,觀久了就全明白了。一切法生心生,心滅一切法滅,不是自然的。究竟的圓滿菩提就是菩提佛果,得無所得,因為無所得才會無所用,用無所用,說得這樣沒那樣,無所得能夠圓得,這個意思是很深,好像無所得是不得了,那佛與一切眾生得度了這不是得嗎?這又沒有得相,得無得相。不是自然的,自然是邪倒見,這里頭有很多的過。在佛教里我們說佛的身與眾生身是平等無二的,圓滿的。我們是本具的佛,不假修習。要是不假修習,又怎么能得到?但是維摩詰經(jīng)、楞嚴經(jīng)都這樣說‘何藉劬勞,肯綮修證’。莫假修證,不要辛辛苦苦的,這是為顯覺,顯給二乘人的。假使見思惑不斷,不修就受苦,沒有受苦那本事大了,成就了真。假淫怒癡而能見到法身,能做到嗎?圓話好說,圓事不好做?慈A嚴經(jīng)一微塵中轉(zhuǎn)大*輪,十方諸佛在我們汗毛孔里轉(zhuǎn)*輪呢!感覺得到嗎?話說起來容易,但印證絕對不行。有些人學圓頓教義學完了,學淫怒癡,你看他娶妻生子,他說他修善金剛呢!這自稱是如來的要下金剛地獄,誰下呢?誰做呢?自己做的,這叫破金剛戒。所以地藏菩薩要我們把戒定慧來回反覆的去行,反覆的去學,寧可墮有莫墮無,墮無非下地獄不可,墮有頂多慢慢去修就是了。還可以斷見惑,墮無可就不得了啦!假使我要冒充我是總統(tǒng)或是總理,人家會抓起來的,這是不可以冒充的,但是我們都是公民,都是一人一份,現(xiàn)在執(zhí)行的職位不同而已。到閻羅王那兒去跟他說,我跟你平等,你不要拘我了,不要送我去下火坑,也不要送我上刀山了,我不聽你的。他說你有本事到火坑刀山上變化一下子,自然就不苦了,變不了就得受;没丈砑捶ㄉ,能夠認得當下,即證得法身是不錯,但這是理,事上還做不到。這種邪倒見,地藏菩薩又為他說了。

  ‘我即為說,修行一切善法,增長滿足,生如來色身,得無量功德清凈果報。

  這也是圓教的教義圓修,叫一修一切修,修善法即起修,不離一切善法,法法皆是如來,就是前面無所得之意,能夠把自然生起這些邪知邪見對治了,也可以破除我念,念一個咒就成佛是不能的,即使成了佛也不會說法,會說法必須得三藏十二部一切的佛法都能說出來。

  ‘如此等說,令離怯弱,是名安慰。

  給他一切善法,增長滿足了,生如來色身,這樣才對,要努力去修行善法,就能夠離生死,得快樂。

  ‘而我所說甚深之義,真實相應,無有諸過,以離相違說教。故云何知離相違相。

  地藏菩薩說,我所說的甚深法義是跟真實法身相應的,不相違過。相違就是互相違背,像前面講的跟空是相違背的,有即是空就離了相違過。怎么樣的無違,怎么樣的離,在經(jīng)義上有一定的分寸。經(jīng)上說不生不滅,不垢不凈,怎么樣才叫不增不減?就法身的理體來說,例如佛修成了無量性功德,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那是從眾生分中說的,以這個來斷增減就是相違了。法身是平等的,修即無修,跟眾生本具的原來是一樣的。他修什么呢?修障沒有了,障又是什么樣子呢?不可見的。本來是眾生妄心所造的,等到妄心變成真心,障也就沒有了。住一切障礙也沒有障礙相了。我們心里所想的問題,想明白了,所想的不存在了,黑夜時作夢夢見很多事物,接觸很多人,一個也不存在,沒有這么回事!沒有這么回事做什么呢?任何人你跟他說了老半天很熱鬧,什么時候到什么地方去,做夢去的,說是虛假的,F(xiàn)在如果這一生盡了,明白了,醒了,就知道跟做夢一樣。對醒著的人說,醒的人是清清楚楚的,曉得說的是夢話。我在三藩市遇著這樣一個情況,有個十幾歲的小孩子,睡到十二點鐘爬起來就跑,大人也跟著他跑,把他拉上床睡了。第二天問他,他不知道。用這個來理解修跟不修,現(xiàn)在的煩惱或者是意見不合,一切的爭執(zhí),把它當成夢幻泡影,什么煩惱都沒有了。如果說幾十年混一混就過去了,這是不懂佛法的,懂得佛法就隨緣消舊業(yè),莫再造新殃,這個法身的義理,我們用一個淺顯的比喻,雖不相應,但在這理上,不然如夢幻泡影怎么解釋?幻化空身即法身。

  ‘所謂如來法身中,雖復無有言說境界,離心想念,非空非不空。乃至無一切相,下可依言說示。而據(jù)世諦幻化因緣假名法中,相待相對,則可方便顯示而說。以彼法身性,實無分別,離自相,離他相,無空無不空,乃至遠離一切諸相故,說彼法體為畢竟空無所有。

  這里是假名一法,才可方便顯示。說無言說又不能不說,不說眾生無法入,得用方便了。地藏菩薩就是用這方便善巧講說。但這意思在前半部是讓我們擲輪相,有懷疑都可以擲輪相,就是顯示而說的。但是知道這前半部,也要理解后半部,那是方便,不是真實的。法身性體實在是沒有分別,也沒有自相,也沒有他相,也沒有什么叫空,也沒有什么叫不空。這個空和所有都是分別而已。

  ‘以離心分別,想念則盡。無一相而能自見自知為有。是故空義決定真實,相應不謬。

  這個才跟空義相應不謬,前面那個是謬的,用一個謬的,用一個不謬的,兩個相對照,這就是如來藏性的不空義。說真如這個名詞也是法身體是空的。如來藏性的法身,這是不空的。如來的無漏性功德看對那一類人說的,對什么機就說什么名詞,在這個經(jīng)叫真如,在那個經(jīng)不叫真如,叫如來藏性,因為顯得義理不同故。

  ‘復次,即彼空義中,以離分別妄想心念故,則盡畢竟無有一相而可空者。以唯有真實故,即為不空。所謂離識想故,無有一切虛偽之相。畢竟常恒,不變不異。以更無一相可壞可滅,離增減故、又彼無分別實體之處,從無始世來,具無量功德自然之業(yè),成就相應,不離不脫故,說為不空。

  什么叫空呢?就是無念,則畢竟無有一相可得可空者,那有一相可空呢?沒有。以唯有真實故,像華嚴經(jīng)里講的法法皆空,隨拈一法體具法界。華嚴經(jīng)不講空講有,但這有是不可思議的有。在我們一個汗毛孔里釋迦牟尼佛在轉(zhuǎn)大*輪呢!就在我們眾生身中一個汗毛孔里說的。不是汗毛孔空了變成一法界,容得下諸佛在那里轉(zhuǎn)大*輪嗎?這不是空義嗎?但人又不空了,因為眾生的事畢竟有這汗毛孔,這有又非有了,這甚深微妙義是給證得的地上大菩薩說的,能知道就不用說這種甚深義了。我以前跟人家抬杠。我說歷史我都不大相信。人家說為什么?有些地方該相信,有些地方不能信。別說歷史就是現(xiàn)在,我們有些地方也不知道。例如四人幫、中南海那些定的事,知道嗎?報紙公布的也是假的,怎么回事現(xiàn)在沒公布,什么時候都不公布,呂后怎么把韓信騙進未央宮殺的,歷史上沒記載,F(xiàn)在跟前處的這個社會發(fā)生很多事不知道,這還是民主社會都不知道,這民主當中還有不民主呢!很多事以后才知道,波茨坦會議瓜分世界,我們知道嗎?親自參加的人都不知道,只能說那幾個巨頭知道。有很多的事情我們不知道,別說大的,小的也不知道。一天出了好多事,都知道嗎?還說歷史那么遠,就是眼皮底下都不知道,用用腦筋,數(shù)過眼眉有好多根?能知道嗎?不知道數(shù)太多了,因為聰明還不行,俗話說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們只能說不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知道的不真實,片面的聽人家說,傳播有的時候也是假的!

  我們佛教釋迦牟尼佛說真的都不行,有時得說假的,不說假的怎么度生?前面說的釋迦牟尼佛自己又推翻了,在般若會上他說我以前跟你們說的是誆你們的,在法華經(jīng)上不是有三車,羊車、鹿車、牛車嗎?都是騙你的,也不是真實的。但是他這個騙是把你騙進來,入得佛門,證得法身。這樣來理解,就能夠入了,逐漸的能入了。從文字學很久也入不進去,就在跟前的法,就用越淺的理解力,用現(xiàn)前的事能入,就會能入,再深法,他的深,你比他還深,則近乎胡說八道,越說越玄,越玄越不知道,這老法師講的真好,怎么好呢?我們都不懂,這不懂就好了。講的法身深,深的我們都不懂,這法說的有什么意思呢?不懂聽完了之后跟不聽腦子里一個樣,耽誤時間,打工去這兩個鐘頭起碼還多掙二十多塊錢!把時間都耽誤了,還落個全都不懂,聽什么呢?沒意思了。因此我在文字上想法能懂一點算一點,它無非是根據(jù)我的理解。

  ‘如是實體功德之聚,一切眾生雖復有之。但為無明曀覆障故,而不知見,不能克獲功德利益。與無莫異,

  怎么樣的來安慰眾生,把虛妄的想像破除,修就有所得,這就是地藏菩薩善安慰說者。像地藏菩薩天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沒有啦!地獄那有?沒有還有什么意思?有什么不空?地獄根本沒有,他還有什么成佛不成佛?這都是方便善巧。我們不是這個法身的實體功德之聚,一切眾生雖然自有,但是被無明業(yè)障給障住了。不知也不見,不能克獲功德利益,跟沒有有什么兩樣呢?

  ‘說名未有。以不知見彼法體故,所有功德利益之業(yè),非彼眾生所能受用,不名屬彼。唯依遍修一切善法,對治諸障,見彼法身,然后乃獲功德利益。是故說修一切善法,生如來色身。

  每一個眾生都有法身體,但不能夠起副作用,等于沒有。這個意思就像我們在大陸經(jīng)常說銀行是人民的,那個人民進去拿一分錢也不行。人民是人民,進去取不行,警察會抓起來說你搶銀行,是不是這樣呢?說我是佛,什么佛?糊涂佛,這個佛不行,因為不能受用,不能屬他,怎么辦呢?要修。唯依遍修一切善法,修行善法把業(yè)障都對治完了,見到法身,功德利益就屬于你了。因此修一切善法,生如來色身。菩薩諸佛說法,那也是相當慈悲的,要是經(jīng)文看不懂,他一層一層的,就像吃大蔥大蒜似的,皮子一層一層的剝,這才能吃。心連皮吃不行,味道也不對了。必須一層一層剝。說法也是一層一層顯,不是一下子顯示,不能懂。講空說了半天又不空,不空還得遍行一切法對治障礙,把障礙都對治了,一切法都修好了,生如來的色身。這點一定要清楚,如來的法身跟我們的法身是一樣的,色身和我們眾生身不一樣,是諸佛菩薩功德修習善法成的。像我們有善有惡,如果不善不能聚在一起來學,有惡在我們身上,生老病死苦都具足的。像和尚也有求不得苦,或者是修個廟辦不到,求不得的事特多,每個人都有求不得苦,要想求得就修一切善法,就得到了,等得到了才知道,唉!我知道這個,我就不修了!為什么?得到了等于無,這就是諸佛修即無修的意思。

  ‘善男子!如我所說甚深之義,決定真實。離相違過,當如是知。’

  我所說的甚深義,這個真實的道理沒有相違的過錯,唯一切善法,順如來性功德,這就與法身不相違。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說如此等殊勝方便深要法門時,

  這就是解行利益了,就是這么反反覆覆的說這個一實境界、二種觀行。

  有十萬億眾生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有好多呢?十萬億。發(fā)了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了。

  住堅信位。

  堅凈信信,登了十信了,相次見理這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了。

  復有九萬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這是大心已經(jīng)發(fā)了,行菩薩道的。得無生法忍登地了。但不是全的,有的得一分,有得兩分的,有得三分的,所得的不同。

  一切大眾,各以天妙香華,供養(yǎng)于佛,及供養(yǎng)地藏菩薩摩訶薩。

  聞完法以后了。

  爾時佛告諸大眾言:‘汝等各各應當受持此法門,隨所住處,廣令流布。所以者何?

  大家受持是自己領受,修一實境界二種觀行。這還得修,還沒有究竟成佛,達到究竟,才達到無修住。光自己修不行,在所住的地方廣令流布,如果大家聽了地藏經(jīng),向周圍的人說,不信的人先引人信。

  ‘如此法門,甚為難值,

  像這樣的法門,很難得遇到。

  ‘能大利益。

  這就不說經(jīng)也不說什么法了。

  ‘若人得聞彼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號,及信其所說者,當知是人,速能得離一切所有諸障礙事,

  別說能聽到他所說的法,就是聽到地藏菩薩這么個名字,更深入的就是信他所說的話,得到什么利益呢?

  一切障礙的事情,都能得離,很快的成佛。

  ‘疾至無上道。’

  這樣就能達到成佛了。這不是權(quán)教,是對實教菩薩說的法。顯示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的后半部是圓頓教。有人說地藏法門是小乘教,我不同意。我們大家聽聽這后半部說的這個意思,小乘教是不能得入的,必須得大菩薩發(fā)大心的人,才聽的進去;前半部可以,但不能把一部經(jīng)分開來分列,所以可以速疾的至無上道。

  于是大眾皆同發(fā)言:‘我當受持,流布世間,不敢令忘。’

  我讓這個經(jīng)永遠的在世間流布,我們都應當受持。

  爾時堅凈信菩薩靡詞薩白佛言:

  堅凈信菩薩是代表末世眾生請法者,到這里結(jié)束了,他就問佛。

  ‘世尊!如是所說六根聚修多羅中,名何法門?此法真要,我當受持。令末世中,普皆得聞。’

  修多羅就是契機,契合眾生之機,契合諸佛之理的這個經(jīng)叫什么名字?不能說叫六根聚吧?這個法我當受持,但是我要讓末世的眾生都能聞到,佛應給它定個名字。每部經(jīng)最后請法者都要諸佛說這個經(jīng)的名字,因為經(jīng)都有多名,必須請佛說,怎么樣才能完全。

  佛告堅凈信菩薩:‘此法門名為占察善惡業(yè)報。亦名消除諸障增長凈信,亦名開示求向大乘者進趣方便,顯出甚深究竟實義,亦名善安慰說,令離怯弱,速入堅信決定法門。

  這個法門名字就叫占察善惡業(yè)報。另一個名字叫消除諸障增長凈信。把一切障礙都消除,使我們生起清凈的信心,這又是一個名字。還有一個名字叫開示求問大乘進趣方便。地藏菩薩開示我們求大乘的,怎么樣趨大乘到達大乘。怎么樣一個方便法門顯出甚深實義,這又是一個名字。亦名善安慰說,這個名字很少聽說,地藏菩薩是善安慰者,能夠善安慰說法,看眾生不敢發(fā)大心、怯弱,對甚深道理產(chǎn)生畏怯不前,不敢勇猛,軟弱無力。經(jīng)過地藏菩薩善說安慰,能夠速入堅信決定法門,雖然是名字很多,但通用的還是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藏經(jīng)里有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依如是名義,汝當受持。’

  以上這些名字,隨便說什么名字都可以,當如是受持。

  佛說此法門名已,一切大會,悉皆歡喜,信受奉行。

  這個涵義都懂得的。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卷下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