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概要·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況

  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況

  佛教傳入我國,先后形成十宗,流傳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區(qū)。十宗有俱舍、成實(shí)、三論、天臺、華嚴(yán)、法相、律、凈土、禪、密等宗。本書對禪、凈土、律三宗已有專章敘述,這里不談。其它七宗概況,現(xiàn)分述如下:

  第一節(jié) 俱舍宗

  佛滅后九百年,犍陀羅國有世親尊者,取“經(jīng)藏中有義”造《俱舍論》。發(fā)揚(yáng)諸法的有諦。陳代真諦三藏,即將此論傳入中土,其本人并著有論疏五十卷,闡釋弘揚(yáng),惟后漸次亡失,迨至唐代玄奘大師,在慈恩寺內(nèi)譯成三十卷,傳于門人普光、法寶二師,普光并有《論記》三十卷,法寶亦著有《論疏》三十卷,析理分類,頗帶科學(xué)的色彩。六朝時有專弘此宗,唐后失傳,典論亡失,近始由日本取回。現(xiàn)為唯識學(xué)者所研究,以明破立的妙用。本宗的成立,全在一部《俱舍論》,但《俱舍論》有二種譯本:陳真諦三藏所譯的,稱為舊譯。唐玄奘三藏所譯的,稱為新譯!毒闵嵴摗返慕M織分為九品,前八品說明一切萬法的有漏、無漏的因果。后一品闡明無我的理論,這是本宗立論的要旨。因?yàn)橛钪娴臉I(yè)力不滅,所有萬法皆是實(shí)有、有漏的我,亦無非由諸法的和合而成,故我體亦是虛妄,這即是“我空法有”,一部《俱舍論》的內(nèi)容。本宗對于宇宙間一切萬有的認(rèn)識,別為五位,即:一、色法。二、心法。三、心所法。四、心不相應(yīng)行法。五、無為法。

  《阿毗達(dá)摩俱舍論》,意譯為“對法藏論”。對法是指“發(fā)智本論”而言,這有二種意義:一、是對向涅槃義,二、是對觀四諦義,F(xiàn)先述“本論”的組織如下:

  古人為了容易記憶品名,造有一偈:“界二根五世間五,業(yè)六隨三賢圣四,智二定二破我一,是名俱舍三十卷”。

  第二節(jié) 成實(shí)宗

  佛滅后九百年間,有訶梨跋摩,智慧深遠(yuǎn),采取諸部中所長,而造《成實(shí)論》,明一切法空義。鳩摩羅什東來長安,于姚秦弘始年中,譯成此論,傳門人僧睿、曇影等,闡揚(yáng)講習(xí),遂成一宗。至六朝時,道亮、曇度、智藏、洪偃諸大師,各造疏釋,弘揚(yáng)最力。唐以后日形沉寂,不再振作,F(xiàn)為研究三論宗者所修習(xí),是為大乘空有二宗的前茅,本宗所依的經(jīng)典,僅一《成實(shí)論》,本論的教義,即是建立在無常、無我、寂靜涅槃三法印上。而說示一切萬法,皆是因緣假有和合相,無有實(shí)體,顯示我法二空的義理,而以涅槃的空寂為所歸趣。

  《成實(shí)論》是一部以四圣諦的組織來解釋一切佛教的論書。成實(shí)就是釋“成”如來所說之三藏中的“實(shí)義”的意思。所謂實(shí)義,即是指四圣諦。其組織如下:

  發(fā)聚

  佛寶論(1至5品)

  法寶論(6至8品)

  僧寶論(9至18品)

  十論(19至35品)

  苦諦聚

  色論(36至59品)

  識論(60至76品)

  想論(77品)

  受論(78至83品)

  行論(84至94品)

  集諦聚

  業(yè)論(95至120品)

  煩惱論(121至140品)

  滅諦聚

  (141至154品)

  道諦聚

  定論(155至180品)

  定具(181至188品)

  智論(189至202品)

  如上表成實(shí)一論的組織,分為五聚二百二品。發(fā)聚是解釋三寶,而其次的十論是說明作論的目的。本論對于苦諦聚即以五陰來說明,集諦是詳述業(yè)和煩惱的部分,由此可知苦、集二諦聚不外是闡明世界的現(xiàn)實(shí)和原因的了。滅諦聚是涅槃的說明,其中所立之“假名心”、“法心”、“空心”為成實(shí)論特殊的教理。最后的道諦聚和滅諦聚同樣,由大體上分為“智”和“定”二種,這是說明證果的原因的部分。

  第三節(jié) 三論宗

  佛滅后七百年間,龍樹菩薩依佛說的般若經(jīng)造《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淪》,是為本宗的鼻祖。繼承龍樹系統(tǒng)而弘傳本宗的,為提婆菩薩,造《百論》,廣破外道小乘。故般若真空,在佛滅后七百年,成為有力的學(xué)說。至東晉、姚秦弘始三年十二月,羅什師東來,翻譯《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以及《智度論》等,是為我國三論宗的起源。隋吉藏大師,專弘此三論。并造疏解釋,一時大江南北,風(fēng)起云涌,學(xué)者景從,故號三論宗。或加《大智度論》名曰四論宗。惟自從天臺宗興起后,不啻淪為天臺的附庸,未有專論本宗的了。本宗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三部論藏為所依的經(jīng)典,故稱三論宗。這三部論的大綱:為破邪顯正,滅除眾生一切迷執(zhí),而歸于中道實(shí)相的空義。在三部論中,《中論》是正破小乘的法執(zhí),旁破外道而顯大乘實(shí)相的法義!栋僬摗肥钦仆獾我執(zhí),旁破小乘而顯大乘實(shí)相的法義!妒T論》顯大乘正道,并破小乘外道。又《中論》以二諦為宗,《百論》以智為宗,《十二門論》以智境為宗,這即是三部論不同的概況。本宗所明的教義,在畢竟空理。而所謂空,即是無相、無得的空,諸法實(shí)相。在無所得空上,要破除一切有所得的迷執(zhí),實(shí)相的本體,自然亦就顯現(xiàn)。所以本宗為要顯正,必先破邪,而破邪即所以顯正,這是本宗最高的綱要。要破邪顯正,依三論的話來說:“破邪則下拯沉淪,顯正則上弘大法,振領(lǐng)提綱,理唯斯二!彼^破邪,即是總破一切有所得的見執(zhí),概括言之,見執(zhí)有四種:即一、外道--實(shí)我的邪見。二、毗曇--實(shí)有的執(zhí)見。三、成實(shí)--偏空的情見。四、大乘人--一切有所得的見解。以上四種的迷惑,悉皆破滅,大小的見執(zhí),亦皆斥除,以達(dá)無我的境界。因?yàn)槠菩耙驯M,無有所得,既無迷執(zhí),即此中道實(shí)相的真理,便可顯現(xiàn)出來!督饎偘闳艚(jīng)》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边@是本宗破邪的大意,開示諸法實(shí)相的教義。但諸迷妄無量無數(shù),如何破法,可依《中觀》建立八不要義。即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這即是說明宇宙萬事萬物,沒有固定的自性,是隨關(guān)系而變演的。能明白這八不的理論,一念觀空,無相安樂,即可破除迷妄,顯現(xiàn)真體,確是本宗覺心不生的根本法門!吨姓撌琛氛f:“八不者,蓋是正觀之止歸,方等之心髓,諸佛法之知見,示得失之根源。迷之即八萬法藏,冥若夜游,悟之即十二部經(jīng),如對白日”。總之,本宗以自性本空,空即不執(zhí)著、不實(shí)在的意思。明不生滅排遣一切妄執(zhí),斷除一切意欲。主張從理解佛理,使內(nèi)心解脫流轉(zhuǎn),證入真空本性。從智慧入手,以求大智慧而履行中道救世,故本宗又名空宗,或稱空慧宗。

  第四節(jié) 天臺宗

  天臺宗以龍樹為初祖,北齊慧文為二祖。慧文禪師學(xué)行精嚴(yán),讀《大智度論》:“三智實(shí)在一心中得”一語,和《中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一偈。于是朗然頓悟一心三觀的哲學(xué),口傳弟子南岳慧思。思受心觀后,在禪定中悟得法華三昧,后入南岳,廣開法門,教化群眾。時有智者大師前來學(xué)禪,師徒二人,一見甚契合,思師曰:“昔在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遂,今后來矣!”智者看到《法華經(jīng)藥王本事品》:“是真精進(jìn),是名真供養(yǎng)如來”的文句,即悟法華三昧,在定中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提示宗師,慧思曰:“非爾弗知,非我莫識!弊〈筇K山潛修七年,三十二歲始下山,在南京瓦官闡說定慧雙修的教化凡八年,又立止觀四教,攝盡大乘的教義。后移住天臺山,天臺大師的稱呼,由此而起。隋煬帝晉王廣,迎至揚(yáng)州,授菩薩戒,賜號智者大師。開皇十七年,享壽六十七歲,逝世于石城寺。著有《摩訶止觀》、《法華玄義》、《法華文句》,世稱天臺三大部。又著有《觀音義疏》、《觀音玄義》、《觀經(jīng)疏》、《金光明經(jīng)義疏》、《金光明經(jīng)文句》等,稱為天臺五小部。又荊溪大師說:“本宗以《法華》為宗髓,以《智論》為指南,以《大經(jīng)》為扶疏,以《大品》為觀法”。故此外加《大智度論》、《大般涅槃經(jīng)》、《大品般若經(jīng)》亦為本宗旁依之經(jīng)論。

  天臺宗,五時八教已在上面曾經(jīng)談及,不再重復(fù)。現(xiàn)將其教義的特色略述如下:

  (一)一念三千說

  此說是根據(jù)《華嚴(yán)經(jīng)》:“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蘊(yùn),一切諸法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念”屬心,“三千”指法界。三千法界如何是一念心造?天臺大師謂:吾人一念貪欲心起即落在地獄法界;一念嗔恨心起,即落在餓鬼法界;一念愚癡心起,即落在畜生法界;一念妒嫉心起,即落在阿修羅法界;一念五戒心起,即落在人法界;一念十善心起,即落在天法界;一念厭離心起,即落在聲聞法界;一念因緣心起,即落在緣覺法界;一念自行化他心起,即落在菩薩法界;一念平等心起,即落在佛法界。此十法界,界界互具,圓融相攝,成百法界。又據(jù)《法華經(jīng)、方便品》的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泵恳环ń缇叽耸缡,百法界即成千如是。這千如是中,又分五陰實(shí)法一千,眾生假名一千,依報國土一千,便構(gòu)成一念三千的道理。以上說的是事造三千,事相是從理性本具而起,所以更有理具三千!皟芍厝,同居一念”。

  (二)一心三觀與三諦說

  “三觀”即空、假、中三觀。有內(nèi)外三觀之分:內(nèi)三觀依《智度論》三智一心中得而立。一會無相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不異謂之中。在一念觀心中,法爾具足。外三觀即觀諸法具足三觀,依《中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空觀),亦名為假名(假觀),亦名中道義(中觀)。”此三觀法,隨觀一法,莫不具三。如觀空時,假、中皆空、觀假、空、中亦然。如葫蘆落水,面面皆泛,水銀落地,顆顆皆圓,是稱一心圓融三觀。

  “三諦”即真、假、中三諦。真諦泯一切法,俗諦立一切法,中諦統(tǒng)一切法,一一法中,具此三諦。

  三觀為能觀心,三諦為所觀境,能所交融,不可分割。所以古人說:“三諦三觀三非三,三一一三無所寄,諦觀名別體復(fù)同,是故能所二非二”。又說:“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性即中,若能識得佛境界,當(dāng)下諦觀如虛空”。

  (三)六即佛說

  (1)理即佛:即有情本具之佛性,在凡不減,在圣不增。古德有偈:“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dú)w”。

  (2)名字即佛:聞法得解,明了本具之佛性與十方諸佛平等無殊。古德有偈:“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dāng)體是,返恨自蹉跎”。

  (3)觀行即佛:依能起行,時刻回光返照,推究自性。古德有偈:“念念照常理,心心攝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4)相似即佛:由觀行得力,粗垢先落,仿佛見到本真。古德有偈:“四住雖先脫,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里見花紅”。

  (5)分證即佛:因功夫增進(jìn),分破無明,分見法性,為散開一隙云霧,便見一片青天。古德有偈:“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

  (6)究竟即佛:五住究盡,二死永亡,;圓明。古德有偈:“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復(fù)本自性,更無一法新”。

  六即佛說的意義,使凡夫明了佛道雖有六類差別而常相即,克服佛道高不可攀的自卑心理。雖相即而又有六類差別,凡圣位次井然,可糾正增上慢人的愚妄驕狂。

  (四)性具善惡

  “性”指法界性,即人人本具的真如法性,具有善性和惡性。天臺大師認(rèn)為十法界有情,具有善惡二性,所以到了佛果仍可現(xiàn)起地獄、餓鬼、畜生的惡相而施教化。又如佛現(xiàn)金剛藥叉等忿怒貪嗔癡像,于諸暴惡造罪有情,行諸惡事,這是惡事善用。此間眾生的惡相,是惡業(yè)所感,到了佛果也可幻現(xiàn)惡相,來度化眾生。因性具說,天臺宗又被人們稱為性具宗。

  天臺宗在修持上,以止觀著稱。天臺止觀有三種:(一)漸次止觀,(二)不定止觀,(三)圓頓止觀。

  漸次止觀:是歷涉深淺法門之次第,始自人天乘,終至菩薩、佛乘,漸次積累修持之功。即《釋禪門波羅密次第法門》是。

  不定止觀:或漸或頓,無固定法體達(dá)實(shí)相妙理。即《六妙門》是。

  圓頓止觀:不從諸種法相著眼,而是直觀諸法實(shí)相妙理。即《摩訶止觀》是。

  第五節(jié) 華嚴(yán)宗

  佛滅后七百年,龍樹菩薩從龍宮傳來《華嚴(yán)經(jīng)》。東晉時,印僧佛陀跋陀羅在揚(yáng)州道場寺譯《華嚴(yán)經(jīng)》,以及其他諸師的講傳疏解。唐杜順和尚(傳系文殊菩薩轉(zhuǎn)世)悟入華嚴(yán)法界,始倡華嚴(yán)宗。著有《法界觀》,《五教止觀》,發(fā)揚(yáng)華嚴(yán)法門。初傳智儼,作《華嚴(yán)經(jīng)搜玄記》十卷,發(fā)明十重玄門,以六相融會之。次傳至賢首大師,作《探玄記》、《游心法界記》、《一乘教義分齊章》等,總判釋尊一代教化為五時八教,集華嚴(yán)宗之大成。武后時,實(shí)叉難陀重譯《華嚴(yán)經(jīng)》四萬五千偈,世人稱為新經(jīng)。時清涼大師澄觀作《華嚴(yán)經(jīng)大疏鈔》,博大精微,總括小大行相,無倚無偏,大振華嚴(yán)宗風(fēng)。清涼法嗣宗密,原為禪宗學(xué)者,改宗華嚴(yán),著有《原人論》,禪教并重。其《圓覺經(jīng)疏鈔》,與清涼思想一以貫之。本宗所依經(jīng)典:

  一、《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六十卷 晉佛陀跋陀羅譯 又稱舊譯華嚴(yán)

  二、《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八十卷 唐實(shí)叉難陀譯 又稱新譯華嚴(yán)

  三、《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四十卷 唐般若譯 又稱后譯華嚴(yán)。

  在三譯華嚴(yán)中,賢首以前均依六十《華嚴(yán)》而弘教化,宗密則依八十《華嚴(yán)》而弘教化。此外,世親造《十地經(jīng)論》十二卷,為《華嚴(yán)經(jīng)、十地品》的釋論,為本宗所依論典。

  賢首大師依《華嚴(yán)經(jīng)如來出現(xiàn)品》制三時五教說,在前面已談過,不再重復(fù),現(xiàn)就華嚴(yán)教義主要內(nèi)容略述如下:

  (一)四法界:杜順和尚依《華嚴(yán)經(jīng)》立四法界,相即相容,重重?zé)o盡。一、事法界:界是分義,一一事法,有界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無礙法界:界有性分二義。蓋理因事顯,事依理成,理事交融,相得益彰。四、事事無礙法界:一一事相,大如須彌,小如毫末,得理法界之熔融,皆隨理性而普遍,彼此不相妨礙。

  (二)三觀:杜順和尚又于四法界立法界三觀。一、真空絕相觀,觀理法界。萬有事相,一一皆空無自性。萬有既空,而空亦不存。必須泯絕念慮,無所住著。二、理事無礙觀,觀事理無礙法界,真空之理,具不變隨緣二義。以不變故,一理湛寂;以隨緣故,萬象森羅。不變而隨緣,理不礙事;隨緣而不變,事不礙理。即理即事,非理非事,如水與波。三、事事無礙觀,觀事事無礙法界,一一事物,雖有大小精粗之分,而各各皆據(jù)全理而成。故一一事物,莫不具真理之全體。且事事隨真理而普遍,真理亦普遍于一一事物中而無所分別。彼此互遍,互不妨礙,成為一大緣起。杜順和尚說:“此理超情離見,非世喻能說”。

  (三)十玄門:智儼大師據(jù)杜順和尚的法界觀,創(chuàng)十玄門,法藏、清涼諸大師詳加發(fā)揮,成賢首一家之言。一、同時具足相應(yīng)門:如一室千燈,為九門之首。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事如理遍故廣,不壞事相故狹,為事事無礙之始。三、一多相容不同門:由于廣狹無礙,故一法遍多法,一多之體并存,但力用交徹故。四、諸法相即自在門:由此容彼,彼便即此;由此遍彼,此便即彼故。五、秘密隱顯俱成門:由彼此互攝,故互有隱顯。六、微細(xì)相容安立門:由此攝彼,一切齊攝,無有先后,亦無相妨故。七、因陀羅網(wǎng)境界門:因陀羅者,帝釋天之珠網(wǎng),珠珠互相輝映。此喻法法互攝,重重?zé)o盡。八、托事顯法生解門:即知因陀羅網(wǎng)喻,便解一即一切之理。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世,以過去、現(xiàn)在、未來之三世,三三互具成九世,九世不出我人當(dāng)前之一念,故曰十世。三世似有先后,故曰隔法,而事物實(shí)先后相成,故曰異成。十、主伴圓明具德門:由一一事法,皆互遍互融,故隨舉一法,即便為主,余則為伴。主伴依持,而無障礙,故曰圓明具德!度A嚴(yán)經(jīng)》云:“華嚴(yán)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此之十門,隨取一門。即具十門。十十互具則百,百百互具成千,千千互具成萬。無盡重重,重重?zé)o盡,法界緣起,法爾如是。

  (四)六相:六相見于《華嚴(yán)經(jīng)、十地品》,智儼大師取之以補(bǔ)益十玄,使十玄由繁而簡。謂一真法界之體,而有六種名義之相。然法界同體,本無異相,由法入義,遂有六名,名雖有六,不離一體,交徹融通,一多無礙。一、總相:一即是多為總。謂一真法界之體,能具多種差別,如人身,能具眼等諸根為一體,故云總相。二、別相:多即非一為別,謂理體雖一而有種種差別,為人身雖一,而眼等諸根,各各不同,故云別相。三、同相:義不相違名同。謂義雖有種種差別,而同一法界緣起。如眼等諸根,雖各有不同,而其一身不相違背,故稱同相。四、異相:多義相望為異。謂種種差別之義同一體,而各適其宜,不相混濫。如眼等諸根,其用不雜亂,故云異相。五、成相:一多緣起和合為成。謂種種緣起之義,共成法界總相之體。如眼等諸根共成一身之由,故云成相。六、壞相:諸法各住本位為壞。謂諸法各各自住本位,則總相不成。如一屋,楹、柱、瓦、磚等,各自獨(dú)立,即一屋不成,故稱壞相。六相中,總、同、成三相,是無差別門;別、異、壞三相。是差別門,萬物皆有此差別,無差別二義六相,事事之中,有十玄之妙理,六相之圓融,是謂事事無礙。

  第六節(jié) 法相宗

  佛滅八、九百年間,彌勒菩薩應(yīng)無著菩薩的請求,從兜率天降在中天竺阿瑜遮國內(nèi)瑜遮那講堂,宣說《瑜伽師地論》等,而樹立唯識、法相的教義。無著菩薩復(fù)自造《集論》,明一切法相,授弟子師子覺選擇,故后成為法相系。又造《攝大乘論》,明唯識之理,授其弟世親選擇,故后成為唯識系。然識為能唯,相為所唯,互有因果密切的關(guān)系,不可分離,故總名唯識法相宗。世親既為《攝論》造釋,復(fù)造《二十唯識論》,以廣破外道小乘,造《三十唯識論》,建立識變因果的真理。后來又得陳那、護(hù)法、安慧、難陀、戒賢諸論師繼續(xù)興起,故本宗教義乃漸完具。我國南北朝時,真諦三藏及菩提留支,對法相經(jīng)論雖有翻譯,但未竟全功。迨唐玄奘三藏,以英敏絕倫的才質(zhì),堅(jiān)忍不拔的志向,孤身萬里,周歷五印度,從戒賢論師受學(xué)五部大論、十支論等。更通達(dá)因明《論理學(xué)》、聲明(語言文字學(xué))。至貞觀十九年返回長安,廣譯經(jīng)論等一千三百卷,唯識法相的奧旨,識變因果的真理,始弘揚(yáng)于中土,一洗國人思想界的空洞混雜。又得弟子窺基大師,作《成唯識論述記》二十卷,并廣制章疏:如《大乘法苑義林唯識章》七卷,《唯識掌中樞要》四卷,《瑜伽略纂》十六卷,弘揚(yáng)本宗,近代太虛大師亦盛弘本宗。

  本宗所說宇宙一切萬有,都是識(心)所顯現(xiàn),故稱為唯識宗,又本宗不詮明宇宙本體,只詳密地把現(xiàn)象分類、故又稱為法相宗。由歷史觀點(diǎn)言之,世親菩薩根據(jù)《解深密經(jīng)》、《瑜伽師地論》制造的《唯識三十頌》《唯識二十論》,是為本宗的根本經(jīng)典。但是世親以后,賢哲輩出,各有著釋書籍,及至唐玄奘大師,在《成唯識論》里,引用了《華嚴(yán)》、《深密》、《如來出現(xiàn)功德莊嚴(yán)》、《阿毗達(dá)摩》、《楞伽》、《密嚴(yán)》等六經(jīng),及《瑜伽》、《顯揚(yáng)》、《莊嚴(yán)》、《集量》、《攝大乘》、《十地》、《分別喻伽》、《觀所緣緣》、《二十唯識》、《辨中邊》、《雜集》等十一論,以證明心識的義理,故后來學(xué)者,遂以此六經(jīng)十一論為本宗所傳的經(jīng)論。

  復(fù)次,玄奘大師又綜合世親菩薩的門下,護(hù)法、難陀、安慧、親勝、火辨、德慧、凈月、勝友、最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所著的《唯識三十頌》的解釋,而編纂的《成唯識論》十卷,為本宗樹立的網(wǎng)維,故亦為本宗重要的典籍。

  本宗成立唯識義,古德以五重唯識觀括之。

  (一)遣虛存實(shí)唯識觀:云何遣虛存實(shí)?即遣遍計(jì)所執(zhí)之虛妄,而存依他、圓成之實(shí)有也。前已云遍計(jì)所執(zhí),如認(rèn)夢為實(shí)境,如執(zhí)云為固體,唯是虛妄。依他起性,如心現(xiàn)夢,如云浮空,幻不離真而無自體。此云遣遍計(jì)執(zhí)之虛,而存依他圓成之實(shí)者,以雙觀真俗二諦,而專遣虛妄執(zhí)耳。就俗諦說、依他起亦為實(shí),就勝義說、圓成實(shí)方為實(shí)。對虛說實(shí),是為空有相對之唯識觀。復(fù)次、二諦又為性相二門,相依性而常顯,性離相而常住。起信論云:“一心生滅門”即是依他起性,“一心真如門”即是圓成實(shí)性;二者皆不離乎一心,此唯識所以成立也。

  (二)舍濫留純唯識觀:一切諸法皆不離識,識分心、境,境別內(nèi)外。上云遣虛,僅遣去心外之虛妄執(zhí)境,此云舍濫,乃將心內(nèi)之相分境一并舍去,較為更進(jìn)一層。然心外無本境,凡所緣皆心內(nèi)相分,能緣皆是見分,悉統(tǒng)于百法之中。今就百法舍去十一色法,二十四不相應(yīng)法,六變相所緣無為法今所留者,為八識心王及五十一心所。留能緣心,舍所緣境,是為能所相對之唯識觀。

  (三)攝末歸本唯識觀:一心所法各分本末,本者、心之自體,末者、自體上所現(xiàn)之相分見分。上雖已舍相分,猶存見分之用,此則攝彼相見二分歸就識心之體。心體云何?即自證分也。謂攝取識心上之相分、見分、而歸于自證分。比較上二重更進(jìn)一層也。是為體用相對之唯識觀。

  (四)隱劣顯勝唯識觀:心王心所勝劣懸殊,心王為勝,心所為劣,以心所原為心王之所管領(lǐng)也。就勝義說,顯主體之心王而隱屬性之心所,亦由博而約、從粗而精之理,以便作觀耳。至此又去五十一心所,僅存八識心王,是為王所相對之唯識觀。

  (五)遣相證性唯識觀:心王雖尊,有事有理:事者、差別之相用,必須遣之;理者、無差別之法性,必須證之。是為事理相對,事盡理顯,智無得所,入真唯識之唯識觀。

  第七節(jié) 真言

  釋迦牟尼如來成道的初一七日,當(dāng)自受法樂時,為金剛諸大菩薩,說此真言,即為本宗的起源,金剛薩埵既受法已,遂結(jié)集成《大日經(jīng)》、《金剛頂經(jīng)》各十萬頌,納于南天鐵塔。后來龍樹菩薩開南天鐵塔,親見金剛薩埵,承受大法,并受兩大部經(jīng)。其后龍樹授法于龍智菩薩,龍智化行于南天竺及師子(錫蘭)等國,壽七百余歲,并傳兩部大法于善無畏、金剛智兩三藏大師。

  善無畏初學(xué)空宗,入密后化行南印度,開元四年前來長安,從事譯經(jīng),譯有《大日經(jīng)》七卷,《蘇悉地羯羅經(jīng)》等三卷,在華十九年,享壽九十九年而卒。金剛智于開元八年,偕其弟子不空,由海道來華,亦赴長安譯經(jīng),譯有《金剛頂經(jīng)》,年七十一歲,卒于洛陽廣福寺。彌留時囑其弟子不空返印,覓求《大日經(jīng)》及《金剛頂經(jīng)》完本,不空乃至廣州返印,至天寶五年(公元746)攜回多數(shù)梵本,重來中土譯經(jīng),所譯經(jīng)典,相傳有一百十部一百四十二卷,實(shí)為羅什與玄奘以后的一大翻譯家,我國密教的大成,實(shí)有賴于不空的功績。不空的弟子為數(shù)甚多,其中最重要的為慧果,慧果傳義操,義操傳義真。日僧空海亦系慧果的弟子,為日本密宗的弘始人,至今傳持不絕,稱為“東密”。西藏佛教也屬密宗,直接傳自印度,通稱為“藏密”。本宗以《大日經(jīng)》、《金剛頂經(jīng)》、《蘇悉地經(jīng)》三部為所正依的經(jīng)典。《大日經(jīng)》是毗廬遮那佛在法界空的一會,而說示阿字本不生的真理,一切眾生本有的曼荼羅的。《蘇悉地經(jīng)》是說真言行者的莊嚴(yán)作法行持律儀等的。這即是真言三部經(jīng)的要義。

  真言宗注重儀式、觀想、結(jié)印、持咒,以使身、語、意三密相應(yīng)。受三密的加持,即可即身成佛,達(dá)到自證的真法真理。修三密的。要身結(jié)手印,口唱真言,意住三摩地,創(chuàng)立客觀莊嚴(yán)環(huán)境,以永留意中。長起滋潤作用,而激發(fā)相應(yīng)行為,以獲相應(yīng)的果報。修到佛凡一體,生佛一如的境界,即可發(fā)揮著無限的威神力量。又真言宗是以曼荼羅為本。在曼荼羅中,能攝盡密教的所有的問題。由曼荼羅的考察,能明白佛身的相狀、佛身的建立、佛身的象征等等,同時也可以理解本宗的教理與組織大綱,故曼荼羅是本宗的精髓,同時也是表現(xiàn)著佛教藝術(shù)的極致。曼荼羅的內(nèi)容是千差萬別的,但同一表現(xiàn)的東西,卻可以分為四種來觀察:

  (一)大曼荼羅:是表示宇宙全體的形象,是指萬有的普遍相,從六大所成的現(xiàn)象,諸法的全體,叫做大曼。即就佛菩薩而言,諸尊相好,亦名大曼荼羅。

  (二)三摩耶曼陀羅:--是指現(xiàn)象的特殊相,宇宙中的每一現(xiàn)象,都有他各自的特相,事事物物,并不是無意義的存在。一切的東西,都有很深奧的各自的生命和價值。一一東西,都有表示著各自的本誓。三摩耶有平等、本誓、除障、驚覺等四義。其中以本誓為最近原意,乃一種作用的理想,如諸佛菩薩,所持的刀、劍、輪寶、蓮花等器具和手印,都是象征著諸佛菩薩的誓愿。

  (三)法曼荼羅:--是指一切的語言、音聲、文字、名稱等意思。一切的東西,既有其特殊意義和理想。其表現(xiàn)在聲音或名稱的時候,當(dāng)亦發(fā)生特種的意義。十種法界,悉具語言,六塵諸法,皆是文字。一切的語言,所有的文字,即是如來的語言文字。例如把頭一個字用梵字表現(xiàn)出來的真言,以代表諸尊的記號,“阿”字表示大日如來,“用”字表示阿彌陀佛,均系此意。

  (四)羯摩曼陀羅:--是表示著宇宙事物活動作用。羯摩是作業(yè)的意思,一切的事物是實(shí)在的象征。所有一切的作用活動,均是實(shí)在本身的活動,四大的運(yùn)行,日月星辰的異動,皆是從實(shí)在所發(fā)的有意義的活動。從密教上言,諸佛的威儀事業(yè),即在鑄塑雕刻上所表現(xiàn)的威儀活動都是羯曼;從廣義上看,眾生界的行住坐臥,一切的活動行為,也都是羯摩曼荼羅。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