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概要·第四章 五大菩薩

  第四章 五大菩薩

  第一節(jié) 彌勒菩薩

  (一)彌勒的事跡

  彌勒,全譯梅達麗(maitreya),又譯為慈。彌勒是姓,名阿逸多,義譯無能勝。公元前六世紀人,與釋迦牟尼同時。生于印度波羅奈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家。他生而相好莊嚴,聰慧異常。按印度的習俗,生了孩子要請相師看相。相師驚異地說:“此兒具足輪王相,長大必然要當轉輪圣王”。這話很快傳到國王耳里,滿朝文武惶恐異常,怕國內要發(fā)生政變。急欲覓得此子,加以殺害。其父預感大禍臨頭,即將其匿藏于母舅家中。及長,舅氏慮其禍終不能免,即令其見佛聞法,從佛出家。彌勒由于從小生活在經(jīng)濟富裕的族氏家中,出家后,依然交游族姓,喜愛穿著。如國王將一件金縷袈裟供佛,佛將它賜給諸比丘,大家看到這般華麗的袈裟,誰都不敢要。唯彌勒受之,并天天穿在身上,到處乞食。引起一些比丘議論,他聽了根本不放在心上。彌勒在《楞嚴經(jīng)》里說:“憶我往昔,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名利,好游族姓”《法華經(jīng)序品》文殊也說他“心常懷懈怠,貪著于名利,求名利無厭,多游族姓家”說明他這一習性的養(yǎng)成,并非始于今日,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由來已久。

  彌勒學佛的歷史,比釋迦牟尼資格要老得多。但他因喜好交游,愛吃穿,而重視慧學。勇猛精進,不如釋迦,結果是后來居上了。在《彌勒菩薩所問本愿經(jīng)》里,釋迦回憶說:“彌勒發(fā)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發(fā)道意。于此賢劫,以大精進,超越九劫,得無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覺”!拔乙允轮伦钫X:一者所有無所愛惜,二者妻婦,三者兒子,四者頭目,五者手足,六者國土,七者珍寶財物,八者髓腦,九者血肉,十者不惜身命。我以此十疾得佛道”。

  彌勒出家后,不與小乘比丘為伍,生活或修學。而與文殊、普賢、觀音、大勢至等大菩薩同事,所以在大乘法會上,彌勒都占有重要的席位。如《華嚴經(jīng)》彌勒故現(xiàn)樓閣,而令善財入于法界!般若護國》為波斯匿王酬量希相,法華會上,而與文殊共任流通!解深密經(jīng)》釋迦以瑜伽了義之教,傳與彌勒,九百年后,暢弘于世。

  釋迦牟尼在他的眾多弟子中,對彌勒總是另眼看待的。他選擇彌勒作接班人,予以授記,次當作佛。這件事引起一些比丘的非議。如在《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jīng)》,優(yōu)波離問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說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釋迦牟尼回答優(yōu)波離說:“十二年后,彌勒于波羅奈國,劫波利村,大婆羅門家,本所生處,結跏趺坐,如入滅定。身紫金色,光明顯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天,其身舍利,如鑄金像,不動不搖。身圓光中,有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密,字義炳然。時諸天人,尋即為起眾寶妙塔,供養(yǎng)舍利。時兜率天,七寶臺內,摩尼殿上,獅子床坐,忽然化生,于蓮花上,結跏趺坐,身如閻浮檀金色,長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與諸天子各坐華座,晝夜六時,不停地轉大*輪,度諸天子”。

  在優(yōu)波離等人的眼中,彌勒是一個“不修禪定,不斷煩惱”,“未盡諸漏”的一介凡夫。釋迦選這樣的一個人接班,記?作佛,是難以想得通的。說明二乘人的偏見,對一乘佛道是不能望其項背。彌勒精神體現(xiàn)菩薩在艱苦條件下,行菩薩道,著重利他。于利他中實現(xiàn)自利,完成佛國依正莊嚴。

  過五十六億萬年,彌勒當下生于閻浮提,證得佛果。那時閻浮提的情況大致如下:

  (一)自然條件:國土長十千由旬,廣八千由旬。土地平坦如鏡,名華軟草,遍覆其地。種種樹木,華果茂盛,其樹悉皆高三十里。

  (二)居民:人壽八萬四千歲,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慰快樂。唯有三病:一者便利,二者飲食,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

  (三)城市:城市次比,雞飛相及。有一大城,名翅頭木,街巷道陌,廣十二里,掃灑清凈。有明珠柱,皆高十里,其光照耀,晝夜無異,燈燭之明,不復為用。時世安樂,無有怨賊劫竊之患。城邑聚落,無閉門者,亦無哀惱,水火刀兵及諸饑饉毒害之難。人常慈心,恭敬和順,調伏諸根,語言謙遜。

  (四)政治:時有轉輪王名叫儴佉,有四種兵,以威武統(tǒng)治四天下,王有七寶,又有四大藏,各有四億小藏圍繞。珍寶涌出,無守護者,眾人見之,心無貪著。

  彌勒下生后,也如釋迦有托生、出家、成道、說法種種示相。

  (一)托生:有大婆羅門名曰妙梵,女曰梵摩波提、彌勒托生以為父母。彌勒生后,膚紫金色,身高千尺,胸廣三十丈,面長二十丈四尺,具足三十二相,相好端正無比。

  (二)出家:彌勒觀世五欲,致若甚多眾生沉沒在生死海,甚可憐愍。如是正念,不樂在家。感王施物,終歸毀壞,知一切法,亦皆幻滅,修無常想,出家學道。

  (三)成道:彌勒成道,坐于龍華菩提樹下,即日成就無上道果,應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地神乃至諸天,各相告曰“當今彌勒已成佛道”。

  (四)說法:時有魔王,名曰大將,率欲界無數(shù)諸天至彌勒佛所,請說施論、戒論及生滅之論,乃至諸佛所說,苦集滅道。時座上有八萬四千天子,得法眼凈。彌勒有三會說法:初會有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二會有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三會有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彌勒說法常贊釋迦功德。彌勒壽命八萬四千歲,般涅槃后遺教存世一萬四千歲。

  (五)弟子:儴佉王將八萬四千眾,往至佛所,求作沙門。大臣長者,亦復如是,各自念言:雖復千億歲,受五欲樂,不能得免三惡道苦,妻子財產(chǎn),所不能救,世間無常,命難久保。我等今者,宜于佛法而修梵行,念已出家。

  (六)涅槃:彌勒壽命八萬四千歲,入涅槃后,遺法留存一萬四千歲。

  (二)彌勒的思想和慈氏由來

  漢譯大乘佛經(jīng),關于彌勒的記載,是不勝枚舉,現(xiàn)僅從他的姓名窺知其思想具有兩大特色。

  彌勒以修慈心觀而聞名的。在《華嚴經(jīng)·修慈分》里佛告彌勒,應修慈心,以自調伏。于念念中常修六波羅蜜,修慈心時,未離分別,未能不起我我所見。當?shù)昧N梵天之福。若離分別,離我我所,此則名為廣大之慈。所有先世以來的罪障,皆得除滅,不久當證無上菩提。修慈心觀而上求佛道,是彌勒思想一大特色。還表現(xiàn)在彌勒于一切時一切處,不起殺想,不啖眾生肉。如《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jīng)》說:在過去無數(shù)劫時,有一世界,名勝華敷,佛號彌勒。有大婆羅門名一切智光明,聞佛說《慈三昧大悲海云經(jīng)》即便信服,為佛弟子,尋發(fā)菩提心,誓愿未來成佛,亦號彌勒。于是舍家入山,勤修梵行,八千歲中,少欲無事,乞食自活,誦持《慈三昧經(jīng)》,一心不亂。時洪水暴發(fā),不得乞食,一切智光明仙人,已七日不進粒米,生命垂危。時有兔王,母子二獸,為護法久住,投入火中,令己肉熟,供養(yǎng)仙人。兔王母子舍身護法的精神,對仙人教育很大。他看著燒熟的兔肉,即說偈曰:

  寧當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

  諸佛所說慈悲經(jīng),彼經(jīng)中說行慈者。

  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啖肉食眾生。

  如佛所說行慈者,此人行慈不滿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

  更發(fā)誓言,愿我世世不起殺想,恒不啖肉,乃至成佛,制斷肉戒。語已,即投火中,與兔王母子并命,這是慈氏一姓的由來。

  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彌勒對一切眾生不起殺想的廣大慈心觀,即不論在什么情況下,“寧破骨髓出頭腦,絕不啖肉食眾生”的堅定立場是不可動搖的。他還制“斷肉戒”,規(guī)定其弟子不得食肉。這里清楚昭示人們彌勒是一位素食主義的實踐者和倡導者。從印度佛教史上考察,釋迦牟尼在世時,還沒有做到這點。可見在素食的問題上,彌勒比釋迦是略勝一籌。

  (三)無能勝一名的含義

  彌勒名無能勝,是因其修唯識觀而著稱于世。他修此觀,非始于現(xiàn)在,而是源遠流長。如《楞嚴經(jīng)》說:“我憶往昔,經(jīng)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佛出家。時佛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以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至燃燈佛出現(xiàn)于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虛空,如來國土,凈穢無有。皆是我心變化所現(xiàn),今得世尊授記,次補佛處!睆浝盏奈ㄗR觀,不僅否定了娑婆世界外境實有,更徹底把盡虛空世界所有佛土,一筆勾銷。一切染凈因緣沒有了,顯現(xiàn)諸法的“我心”,又將安立何處!這種不定一法的精神,唯佛與佛乃能證知,非凡夫、二乘、權位菩薩,所能勝過,故名曰無能勝。

  (四)創(chuàng)瑜伽學派

  佛滅九百年頃,中印度阿輸遮國,有無著菩薩入日光定夜升兜率天。參預內院法堂聞法,于彌勒處,受《瑜伽師地論》。晝?yōu)榇蟊娦v,弟子中有不信是彌勒說者,無著為釋眾疑,乃請彌勒降到人間,為眾說法。即于輸遮那講堂,普施法雨。凡所說法,皆約為頌,無著依頌解釋,乃成彌勒五論。一、《瑜伽師地論》理無不窮,事無不盡。文無不釋,義無不詮。疑無不遣,執(zhí)無不破。行無不修,果無不證,一百卷,玄奘譯。二、《分別瑜伽論》,顯觀行說,未傳我國。三、《大乘莊嚴論》,莊嚴大乘,十卷,波羅頗密多羅譯。四、《辯中邊論》,顯主法相,三卷,玄奘譯。五、《金剛般若經(jīng)論》,顯實相說,一卷,達摩笈多譯。五論立義,罄無不盡。

  傳承彌勒學說,有無著、世親兄弟。無著造有《顯揚圣教論》,《大乘阿毗達摩集論》《攝大乘論》等。世親造有《攝大乘論釋》,《十地經(jīng)論》,《唯識三十頌》,《唯識二十頌》等。世親之后,又有護法,安慧等十大論師,廣造諸論,使彌勒之學,極盛一時,唐玄奘法師從戒賢學,回國后與弟子窺基專弘唯識。彌勒之學,興旺于初唐,流傳于日本、朝鮮等國。

  (五)彌勒在我國的傳說

  彌勒在兜率天內,不動本際,應現(xiàn)十方,若凡若圣,不可限量。傳我國六朝齊梁時傅翕,五代梁唐時布袋和尚是彌勒的化身,F(xiàn)錄其事跡,供研究者參考。

  傅翕(公元497--569年),號善慧,浙江義烏林鄉(xiāng)人,父名傅宣慈。十六歲納劉氏女妙光為妻,生二子曰普建、普成。一日,一個印度和尚,嵩頭陀訪之,與傅翕說:“吾與汝毗婆尸佛所發(fā)誓,今兜率宮,衣缽見在,何日當返?”因命臨水影,見圓光寶蓋。傅翕笑答曰:“鈩轕(編者按:此地是否為‘轕’字存疑)之所多鈍鋏,良醫(yī)之門足病人,度生為急,何思彼樂乎?”嵩指松山頂曰:“此可棲也。”傅遂于此山躬耕而居之,日常營作,夜則行道。自謂得首楞嚴三昧。如是苦行七年。時梁武帝稱帝,祟尚佛教,傅上書曰:“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白國主救世菩薩,條上中下善,希能受持。其上善:略以虛懷為本,不著為宗,無相為因,涅槃為名。其中善:略以治身為本,治國為宗,人間天上,果報安樂。其下善:略以護養(yǎng)眾生,勝殘去殺,普令百姓,皆稟六齋”書進,詔遣迎至。帝問:“從何而來,師事何人?”答曰:“從無所從,來無所來,師事亦樂!碑惾,武帝請講《金剛經(jīng)》,傅才升座,以尺揮案一下,便下座。帝愕然,傅曰:“陛下會否?”答曰:“不會”。一日,傅講經(jīng)次,帝至。眾皆起,傅端坐不動。眾曰:“圣駕臨此,何不起?”傅曰:“此地若動,一切不安。”太建元年(公元596年),嵩頭陀于柯山靈巖寺入滅。傅曰:嵩公兜率待我,不可留也,四月二十四日趺坐而終。著有《心王銘》傳世。臨終時對弟子說:“我從第四天來,為度汝等,次補釋迦!

  布袋,五代時明州(今浙江寧波)奉化縣人。自稱契此,世莫詳其氏姓,但稱之為長汀子布袋和尚。常手持錫杖,身背布袋,出入聚落、田野間,后面有十八個小兒競逐云。見醯醢魚菹物,輒乞入口,余投袋中,至阛阓處,開袋盡取撒下,請眾觀看。常以紙包屎物示人說:“這個兜率內院的!逼蚴乘,酒廬屠肆,皆姿其飲啖。遇雨,晨起曳高齒木履,豎股臥大橋上,是日必晴。遇晴,系草履疾走,是日必雨。抵閩,有陳居士者館遇甚歡及游兩浙書偈于門曰:“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不塑亦不裝,不雕亦不刻。無一塊泥土,無一點彩色。工畫畫不成,賊偷偷不得。體相本自然,清清潔皎潔,雖然是一軀,分身千百億!敝了拿,與郡人蔣宗霸游,往來甚密。一日共浴長汀溪中,使蔣揩背,視師背上有四目,炯然光彩,驚作禮曰:和尚是佛也。師曰:“勿說,吾與汝相聚三四載,可謂有大因緣,吾當去,汝勿憂也!必撁魅(公元917年)三月三日,示寂于岳林寺廡下磬石上。邦人建塔于封山之原,其山皆巖石,石之洼穴,皆師之遺跡,晉天福初,莆田縣令王仁煦,遇和尚于江南天興寺。后又遇于福州官舍,出懷中圓封書,誡王曰:我七日不來,則開看。王如誡,開圓封,內誡曰:“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皆不識。”后書九字云:“不得狀吾相,此即是真。”至是乃知和尚為彌勒也。宋紹興間,岳林寺住持圓明為新造封山塔亭。馮斯道等又施四圍群山,為增廣基地。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住持曇振募捐建閣于寺后,塑像于閣內。天下佛寺山門供師像,肇始于此。

  如傅翕事梁武帝,著《心王銘》,此與彌勒善交流望族,修唯識觀,似有相同之處。布袋和尚笑容滿面,心量廣大,給人們一種皆大歡喜的享受,這正是慈心觀的體現(xiàn)。

  第二節(jié) 文殊菩薩

  (一)文殊的事跡

  文殊師利,梵文manjusri的譯音,略稱文殊。新譯“曼殊室利。”漢譯為妙德,義為萬德圓明,皆徹性原。又譯妙吉樣,因他出生時,家里出現(xiàn)十大吉祥瑞兆。(一)天降甘露,(二)地涌七珍,(三)倉變金粟,(四)庭生蓮花,(五)光明滿室,(六)雞生鳳子,(七)馬產(chǎn)祥麟,(八)牛生白犢,(九)豬誕龍豚,(十)六牙象現(xiàn)。公元前六世紀,(與釋迦同時代)生于舍衛(wèi)國。多羅聚落、婆羅門族姓中,父名梵德,從母右脅而生,身紫金色,墮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寶蓋,隨復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與佛相同。

  在《華嚴經(jīng)入法界品》,彌勒菩薩對善財說:“文殊大愿,非余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之所能有。其行廣大,其愿無邊,出生一切菩薩功德,無有休息。常為無量諸佛之母,常為無量菩薩之師,教化成就一切眾生,名稱普聞十方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文殊是諸菩薩上首,常與普賢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當成智慧的化身,如說般若為諸佛之母,文殊為七佛之師。常見的文殊像,頂有五髻,表示五智無上無得之相。五智: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左手執(zhí)蓮花;ㄖ邪卜拧栋闳艚(jīng)》一部,表示般若一塵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觸,觸之即燒。右手執(zhí)寶劍,表示大智,能斷一切無明煩惱,喻金剛寶劍,能斬群魔;蜃徎ㄅ_,表示清凈,或乘獅子或孔雀,表示威猛。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中,始自華嚴,終于涅槃,凡是大乘法會,皆有文殊參加。在輔助釋迦牟尼佛,宣傳大乘佛教思想,文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秾毢D經(jīng)》里記載,佛在舍衛(wèi)國時,有一年,一連下了七天大雨,許多農田和住宅都被洪水所吞沒,祇園有八百比丘,萬余菩薩,面臨著饑餓的慘狀。阿難請求文殊設法予以救濟,文殊使眾多佛弟子都得到飽足,安心于道。說明文殊在物質方面給予釋迦僧團以很大的幫助。在釋迦僧團成份中,婆羅門種姓占有絕對優(yōu)勢,他們多數(shù)人是厭離心切,習慣于苦行,如迦葉等。對大乘法,行于世間而不為世間法所染,與外道和睦相處而不為其知見所動,雖斷煩惱而不舍菩薩行,雖不住有為亦不住無為。文殊協(xié)助釋迦做了大量工作,使許多聲聞眾回小向大,接受大乘教法。如靈山會上五百比丘,得通未得忍,以宿命智,各見過去殺父害母及諸重罪,于自心內,各各懷疑,于甚深法,不能得入,于是文殊仗劍逼佛,佛說:“文殊住住!吾必被殺。我被害矣,誰害吾子!庇谑俏灏俦惹,自悟本心,了法如夢,皆得法忍說偈贊曰:“文殊大智士,深達法源底,手自握利劍,逼持如來身。如劍佛亦爾,一相無二相,無相無所生,是中云何殺?”文殊用殺佛的辦法,來教育五百比丘,使之悟解大乘宗義,證得法忍,堪稱釋迦得力的助手。又一次文殊對眾生宣講大乘空義說:“不用見佛,不用求法。”時有二百比丘,以為錯亂說,舍佛而去。文殊于中途,化作大火,比丘欲以神足飛空(跳過去),上見鐵網(wǎng),生大恐怖;匾暤o園途徑,遍布青蓮。比丘即至佛所,白上所見。佛告比丘:“內火未盡,欲度外火,無有是處。汝諸比丘,墮在見網(wǎng),欲度鐵網(wǎng),亦無是處!酥異垡,無所從來,亦無所至。從妄想生,無我,無我所!倍俦惹,聽到佛的教導,余漏永盡,成阿羅漢?梢娢氖獠粌H是一位深解大乘空義的智者,對神通幻術的運用,也十分熟練。二百比丘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回頭,心中的火氣冷靜下來,接受佛的教導,使他證得羅漢的果位。還有一次世尊自恣日,文殊三處過夏,違反了僧制,迦葉以長老的身份,想拿起槌子把文殊趕出去。當迦葉剛拿起槌子時,見千百億文殊頓時出現(xiàn),迦葉這時用盡一切力氣,拿不起槌子。佛此時對迦葉說:“迦葉,這么多文殊,你要擯除那一個。”迦葉頓感自慚,覺得不是文殊的對手。還有舍利弗,在釋迦弟子中,也算是個佼佼者,一次文殊與他游諸佛土,有一佛土,到處都是大火彌漫,人行其中,頃刻化為灰燼,舍利弗見之惶恐萬狀。文殊以神力令無數(shù)蓮花遍布其中,踏上而行,如履坦途。舍利弗此時在文殊面前感到矮了半截。

  以上這些例子,生動地講明了文殊和釋迦在教育聲聞,萌發(fā)大心上配合得十分默契,得心應手。所以《法華經(jīng)安樂行品》,文殊啟請末世持經(jīng)之方,佛特為說曰安樂行,便于后世護持,讀誦是《法華經(jīng)》。文殊遵照釋迦的囑托,于佛滅度后,和阿難、彌勒在鐵圍山結集大乘經(jīng)典,使大乘佛教賴以住世和發(fā)揚光大。近人不察論述印度佛教史,認為大乘空有二宗肇始龍樹、無著,斯乃枝末之見,實際上印度大乘佛教有空有二宗的源頭,佛在世時,文殊、彌勒是空有二宗佛教的杰出代表,他的思想在佛學體系中,一直享有崇高地位。

  在《文殊般涅槃經(jīng)》里說:佛滅后四百五十年,文殊到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揚法化。最后諸有緣者悉皆得度,與五百仙人同到自己的家鄉(xiāng)舍衛(wèi)國多羅聚落于尼枸樹下,結跏趺坐,入首楞嚴三昧,從周身毛孔,出大火光,鑠金色身,成琉璃像。琉璃像內有真金像,正長六尺,坐蓮華臺,了了分明,五百仙人,皆入涅槃。時有八大王,將琉璃像,置金剛山頂,起塔供養(yǎng)。

  (二)文殊的思想

  第一大乘經(jīng)的發(fā)起和組織者:大乘經(jīng)里稱文殊為“法王子”、“導師”。這一尊稱在佛弟子中是少見的。漢地流傳的一些重要的大乘經(jīng),基本上都是文殊發(fā)起的。在《華嚴經(jīng)》里,文殊是青年的導師,他教育青年不要像舍利弗比丘等那樣,整天坐在大樹下面。要學習佛陀那樣至高無上,修集善根,見佛聞法,學六波羅密,在學習上要永不滿足。要不盡有為,不住無為,處生死海,去教化眾生,行菩薩道。他引導六千青年比丘,從事利他的普賢行,向印度的南部宣傳大乘佛教。在福城(孟加拉灣西岸)的大塔寺開講《普照德界經(jīng)》。這里的居民多數(shù)是龍族,文殊的傳教,使龍王、龍子、龍女,歸信了佛教。文殊行的歷史功績,開辟了大乘佛教的根據(jù)地。后來的龍樹在這里讀了許多大乘佛經(jīng),經(jīng)過整理,使之流傳于世。善財童子在大塔寺聽了文殊的說法,發(fā)菩提心,立志學習大乘佛教的普賢行。文殊指導他求見善知識,進行參學,是入普賢行的不二門,這就是著名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圓覺經(jīng)》里,文殊是發(fā)起人。他第一個發(fā)問,如來本起因行,為全經(jīng)的開端。《維摩詰所說經(jīng)》維摩詰生病,釋迦牟尼派一個大型的代表團前去慰問,派誰當團長?派舍利弗等十六弟子,個個都不敢承當,都說自己曾被維摩詰呵斥過,派彌勒等大菩薩,他們也是不能堪任,都說自己挨過維摩詰的批評,最后終于派出以文殊為首的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的龐大代表團,承佛委托,到毗耶離城,維摩詰宅舍,前來問候。一部《維摩詰經(jīng)》,基本上是文殊和維摩詰之間的對話!独銍澜(jīng)》以阿難遭到摩登伽女大幻術,攝人淫席,將毀戒體,佛派文殊前往救護,將阿難,摩登伽女二人帶回佛所,佛對阿難進行教育,是為本經(jīng)發(fā)起的原由!斗ㄈA經(jīng)》是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入無量義處三昧,放眉間白毫相光,照遍東方百千萬億佛前,彌勒對此不甚理解,請示文殊,以何因緣佛出此瑞相?文殊答復說: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降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欲令眾生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xiàn)斯瑞。文殊的話發(fā)起了釋迦演說斯經(jīng)。

  一行三昧:文殊是以修一行三昧著稱于世的。有一次他問佛:什么叫一行三昧?佛答: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一行三昧的要點,是在觀察事物時,要從規(guī)律或法則的總體上著眼,不是就事論事的去分別它的差別相,如此才能居高臨下,高屋建瓴。如何修一行三昧?第一,要從善知識處,聽聞般若波羅密,對事物的總相有一個深入理解,這樣的人才能從事物的千差萬別中,發(fā)現(xiàn)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對待真理,還要做到,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第二,要在一個安靜的地方,排除種種私心雜念,收攝心猿意馬,于一切事物,不產(chǎn)生混亂的思緒,不去追逐塵境。第三,在凈化思想的基礎上,系心一佛,專持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續(xù)。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xiàn)在諸佛,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如無量諸佛功德無二。這一不可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又有一次,佛教文殊入不思議解脫三昧。文殊回答:“我即不思議,云何更入不思議也。”這里的不思議,是教人們不要舍本逐末,在事物的差別相上打轉轉。唯有據(jù)事物的總相,才能明察一切差別相。

  不二法門:文殊是大乘空義的奠基人,他的大乘空義特點,是不著空不執(zhí)有的“不二法門!薄安欢迸c“無二”離空有二邊的含義相同。文殊的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維摩經(jīng)》《思益梵天所問經(jīng)》里,《維摩經(jīng)入不二法門品》維摩詰問法自在等三十二位菩薩,如何入不二法門,法自在等菩薩皆以二說明不二。最后維摩詰問文殊,文殊答說:“如我意者,于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蔽氖獯鹜,反問維摩詰什么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此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嘆曰:“奇哉奇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引文俱見《維摩詰所問經(jīng)》卷中。《思益梵天所問經(jīng)·菩薩無二品》文殊認為無二是指一切法性沒有二相,接著他給二與不二這兩個概念,下了嚴格的定義,什么叫二?凡夫貪著我故,分別二耳。什么叫不二?雖種種分別為二,然實際無有二相。這里文殊清楚地指出二是分別的核心,是指著我。無我即無分別,不二的境界則坦露現(xiàn)前。從此出發(fā)文殊答復梵天一些重要問題。什么是修道?答不分別是法是非法,離于二相,名為修道。什么叫道?是一切法不可得,名為道。道不能令人離生死至涅槃,不離不至,名為圣道。什么叫解脫?答言不壞縛著。什么叫得度?答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什么叫漏盡?答言:若有所盡,不名漏盡,知諸漏空相,名為漏盡。什么叫涅槃?涅槃無來處,無去處,不可得至。實際上文殊的不二法門,是離二邊的即有而無,即無而有,亦有亦無的中道觀。如善現(xiàn)問出世間法,文殊答曰:“我覓世間相了不可得,子欲誰出?貪嗔癡,即平等法界,我于是中非已出離,非未出離。若出不出,則墮二見。文殊的離二邊中道思想,為后來的龍樹及中國佛教各宗所遵循的重要原則。

  有關文殊的傳說:大乘佛經(jīng)的人物有兩個特點,一、在時間上通三世,對一個人的研究,要從三世的角度上來考慮。二、在空間上遍十方,要將他方世界與娑婆世界結合起來探討。對文殊的研究,亦不能離開這一原則。關于文殊的傳說約有以下幾種:

  《首楞嚴三昧經(jīng)》佛告迦葉: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于此南方,過十萬國土,有國名平,地平如掌。有佛名龍樹上如來,于彼國土,得無上覺,即今文殊也。這一傳說,可能與《華嚴經(jīng)入法界品》文殊去南印度龍族地區(qū)開辟大乘佛教根據(jù)地有關!短幪ソ(jīng)》說:“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為菩薩!蔽氖庾苑Q在過去世,他曾是釋迦的老師,因為一個世界里,只能有一個法王,所以這位老師也只有權居他的弟子之下。

  《央掘經(jīng)》說:北方常喜國,現(xiàn)今有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即是文殊。

  《悲華經(jīng)》說:“阿彌陀佛為轉輪王時,第三王子,名曰王眾,于寶藏佛所發(fā)菩提心,愿于來世,行菩薩道,無有期限,莊嚴佛剎,令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為一佛剎,大寶填廁,又無惡能,及諸女人,及其名字,亦無聲聞、辟支佛。一生菩薩,充滿其間。佛號為文殊師利。于未來世,南方世界,名曰清凈無垢寶藏,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普現(xiàn)如來。值得注意的是文殊佛土,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大佛國。到那時將消除一切佛國之間的差別。由菩薩上首的文殊,彼時將為諸佛之上首了。

  《華嚴經(jīng)》說:東方世界十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有菩薩名金色,其佛名不動智,文殊大士,將十萬菩薩,從彼而來。

  《文殊般若泥洹經(jīng)》說:文殊住三昧力,能于十方世界,化現(xiàn)諸形,教化眾生,偈云:“文殊大菩薩,不舍大悲法,變身為異道,或冠或露體,或處小兒叢,游戲于聚落;蜃髫毟F人,衰容為老病,及現(xiàn)饑寒苦,四方而求乞。令人發(fā)一施,與滿一切愿。令發(fā)信心已,為說波羅密!

  《寶藏陀羅尼經(jīng)》佛告金剛密跡主言:“我滅度后,于南瞻部洲東北方,有國名文震旦,其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童子,游行居住,為諸眾生,于中說法!贝宋屙斏,即我國山西五臺縣的五臺山。當漢明帝時佛法初來,攝摩騰、竺法蘭、以天眼通,看文殊菩薩住于此山,奏帝建寺于靈鷲峰,即今大顯通寺。自此以后,五臺山即為文殊道場。又《華嚴經(jīng)》說:東北方有處清涼山:“往昔以來,諸菩薩眾,于中止住,F(xiàn)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第三節(jié) 普賢菩薩

  (一)菩薩為何稱名普賢

  梵語輸跋陀,或三曼跋陀,漢譯普賢。菩薩因何名為普賢?《悲華經(jīng)》說:“我行應當勝諸菩薩。寶藏佛言,以是因緣,今改汝字。名曰普賢!睂ζ召t一名的解釋,歷代大師各抒己見,今取唐宗密大師《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略疏注》的解釋。

  (一)約自體說: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

  (二)約諸位說:曲濟無遺曰普,鄰極亞圣曰賢。

  (三)約當位說:德無不周曰普,調柔善順曰賢。

  普賢與文殊為釋尊的二脅士,普賢侍右,主侍定德門,文殊侍左,主侍智德門。表示如來教法,是行解并進,定慧雙修。唐清涼國師對此解釋非常透徹。他在華嚴三圣圓融觀中,明二圣三對表法:

  (一)普賢表所信如來藏。故《理趣般若經(jīng)》云:一切眾生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初會即入如來藏三昧。文殊表能信之心!斗鹈(jīng)》說:“一切諸佛,皆因文殊發(fā)心故。如善財始見。即發(fā)大心!

  (二)普賢表所起萬行,一切經(jīng)中,皆說普賢行愿。文殊表能起之解。故彌勒對善財說:“汝先得見諸善知識,聞菩薩行,入解脫門,皆文殊之力也!

  (三)普賢表證空出纏法界,《華嚴經(jīng)》說:身相如虛空故,善財見之,即得智波羅密者,依體起用故也。文殊表能證大智,顯其有智方證理故。

  然此二圣,各相融攝,依體起行,行能顯理。普賢與文殊,象征學佛要有信有解。信而無解,信是無明;解而無信,解是邪見。因此,這二位大菩薩,在釋尊的常隨的菩薩眾中是不能分離的一對。

  (二)普賢行愿(十大愿王)

  《華嚴經(jīng)·入法界品》,菩薩自說過去的行愿:

  善男子!我于過去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shù)劫,行菩薩行,求一切智。

  善男子!我于爾所劫海中,自憶未曾于一念間不順佛教,于一念間生嗔害心,我我所心,自他差別心,遠離菩提心,于生死中起疲厭心、懶惰心、障礙心,迷惑心。唯住無上涅槃集一切智,助道之法,大菩提心。

  善男子!我莊嚴佛土,以大悲心救護眾生,教化成就(眾生),供養(yǎng)諸佛,事善知識,為求正法,弘宣護持,一切內外,悉皆能舍。……我所求法,皆為救護一切眾生。一心思惟,愿諸眾生得聞是法。愿與智光,普照世間(世間智),愿為開示出世間智,愿令眾生悉得安樂,愿普稱贊一切諸佛所有功德(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八十)。

  四十卷本華嚴,第四十卷,一般稱為《普賢行愿品》。經(jīng)文是普賢菩薩為菩薩眾說的,先長行,次偈頌。長行中揭示了普賢菩薩十大行愿: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愿。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沸,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yǎng),四者懺悔業(yè)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若諸菩薩于此大愿順趣而入……則能成就普賢菩薩諸行愿海。(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四十)現(xiàn)對十大行愿略釋如下:

  (一)禮敬諸佛:禮敬指生恭敬心,遍于身口,進行禮拜。即心觀想,身禮拜,口稱念:“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及十方法界常住諸佛!痹陧敹Y時,達到一心不亂,五體投地,深入法性,離能所想。如偈說:“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阿彌陀佛影現(xiàn)中。我身影現(xiàn)彌陀前,頭面接足皈命禮!笔莿t內佛外佛,同一實相,隨一一禮,若佛若禮,重重無盡。自覺我身前有諸佛,諸佛前有我身。即是一一塵剎中皆有佛,一一佛前皆有普賢。一一普賢皆悉合掌禮拜。則一普賢之身,遍入一切普賢身內;一切普賢,皆攝歸一普賢身內。正如《大般若經(jīng)》說的:“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F(xiàn)前!

  (二)稱贊如來:稱即稱頌,贊即贊嘆。如來,佛的十號之一。如者如如不動,指不生不滅的心體,湛然寂照,亙古今而不變。來即去來,謂如如不動的心體,能生起萬德。即于無去無來中,能去能來。佛有三身,稱贊法、報、應三身的偈頌:“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稱贊法身佛的偈頌:“清凈妙法身,湛然應一切!狈Q贊報身佛的偈頌:“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shù)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愿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狈Q贊應身佛的偈頌:“堂堂黃金相,巍巍不動尊,天上與人間,無不咸恭敬!狈Q贊如來相,以身業(yè)禮,以口業(yè)贊,以意業(yè)敬,是為三業(yè)供養(yǎng)如來。

  (三)廣修供養(yǎng):廣指所供之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普賢菩薩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悉皆供養(yǎng)。供養(yǎng)之物有財供養(yǎng)與法供養(yǎng)。財供養(yǎng):有內財與外財。內財,如《法華經(jīng)》說:用身、口、意三業(yè)恭敬供養(yǎng),即禮拜贊嘆供養(yǎng)。外財,指金錢田舍等。修行者、具大悲心。隨緣能施,盡心供養(yǎng)。即一香一華,亦稱理成就。如偈說:“愿此香華云,遍滿十方界,供養(yǎng)一切佛,菩薩二乘僧!狈üB(yǎng):以如來正法,開示眾生,轉迷啟悟。如以“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逢人即勸,逢人即念是為法供養(yǎng)。吾人廣修供養(yǎng),可由小到大,由近及遠,如法供養(yǎng)。可先勸一家,由一家及他家,從一方及十方,普賢菩薩稱性起修,一字一句,周遍法界。

  (四)懺侮業(yè)障:吾人由身、口、意而造十惡,由十惡而招致六道輪回之苦。如《行愿品》說:若此惡業(yè)有體相,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吾人既有業(yè)障,必當早求懺悔。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后過。懺悔最好法門,莫如念佛。經(jīng)云: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又云:“拔一切業(yè)障根本,得生凈土陀羅尼!惫嗜四苣罘鸪种,則業(yè)障自除。且念佛法門,無論利根鈍根,業(yè)輕業(yè)重,但肯信愿持名,無不往生極樂世界。

  (五)隨喜功德:功德分二種:一者世間有漏功德,如慈善業(yè),造橋修路,齋僧建寺等。二者出世間無漏功德,如了生脫死,廣修六度、四攝等。對這兩種功德,有力的則助力,無力的則贊嘆,隨喜而修,切不可諷刺打擊,妒嫉誹謗。學習普賢菩薩隨喜凈土法門的精神,稱贊阿彌陀佛的功德。

  (六)請轉*輪:如來說法,一句一字,皆從菩提心中流出,大眾聞法,一句一字入耳,皆轉入心中而成妙法,現(xiàn)在釋迦已滅,彌勒未生,我們應請大法師代佛說法,即請轉*輪。法師轉大*輪,能使人去惡向善,轉凡成圣。說明請轉*輪,當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七)請佛住世:釋迦滅后,彌勒未生,曷能請佛住世?當知是心作佛,即心即佛。眾生心凈,見佛常住,眾生心垢,見佛涅槃,若人念念在佛,即時時請佛住世。勤修六字洪名,凈念相繼,則佛常映現(xiàn)心中。如經(jīng)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八)常隨佛學:我們時時以佛為學習的榜樣,對佛的教法要依教奉行。總之,要誠心憶佛,從因至果,引得心智,隨之而學。常常如此,始終不變。

  (九)恒順眾生:以大悲心,平等饒益一切眾生。對任何眾生,都要承事供養(yǎng),如敬父母乃至如來,等無有異。要求做到以下四點:(1)于諸病苦為作良醫(yī);(2)于失道者示其正路;(3)于暗夜中為作光明;(4)于貧困者令得寶藏。

  (十)普皆回向:菩薩作一切功德,都是為了一切眾生,真正做到專門利人,毫不利己。怎樣回向呢?經(jīng)文中說:“愿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悉皆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yè)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回向的內容有三種:

  (1)回自向他:凡作一切功德、悉當回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

  (2)回因向果:將自己日夜所念的佛號和每日課誦。為眾生回向往生極樂凈土。

  (3)回事向理:從理論上認識,所作的一切功德,即因緣所生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佛說功德,即非功德,是名功德。

  我們學習普賢菩薩十大行愿,要牢記弘一法師書寫的兩句話:“愿得普賢真妙行,常樂利益諸眾生!

  (三)普賢十忍

  在《華嚴經(jīng)、十忍品》里,普賢為菩薩摩訶薩提出十忍,若得此十忍,即能于一切佛法無礙無盡。

  一、音聲忍:菩薩對佛所說一切教法,不驚不怖不畏,深信悟解,愛樂趣向,專心憶念,修習安住。

  二、順忍:菩薩能于諸法思維觀察,平等無違,隨順了知,令心清凈,正住修習,趣入成就。

  三、無生法忍:菩薩不見有少法滅。何以故?若無生則無滅,若無滅則無盡,若無盡則離垢,若離垢則無差別,若無差別則無處所,若無處所則寂靜,若寂靜則離欲,若離欲則無作,若無作則無愿,若無愿則無住,若無住則無去無來。

  四、如幻忍:菩薩知一切法,皆悉如幻,從因緣生。于一法中解多法。于多法中解一法。菩薩了達諸法如幻已,則了達國土、眾生、法界、世間,悉皆平等,了達佛出現(xiàn)平等,了達三世平等,成就種種神通變化。菩薩雖成就佛國土,知國土無差別;雖成就眾生界而知眾生無差別;雖普觀法界而安住法性,寂然不動,雖達三世平等而不違分別三世法;雖成就蘊處而永斷所依;雖度脫眾生而了知法界平等,無種種差別;雖知一切法,遠離文字,不可言說而常說法,辯才無盡;雖不取度化眾生事而不舍大悲,為度一切眾生轉于*輪;雖為開示過去因緣而知因緣性無有動轉。

  五、如焰忍:菩薩知一切世間,同于陽焰。譬如陽焰,無有方所,非內非外,非有非無,非斷非常,非一色非種種色,亦非無色,但隨世間語言顯示。菩薩如實觀察,了知諸法,現(xiàn)證一切,令得圓滿

  六、如夢忍:菩薩知一切世間如夢。譬如夢,非世間非離世間,非欲界,非色界,非無色界,非生非沒,非染非凈,而有示現(xiàn)。菩薩觀一切世間,悉皆如夢,無有差別。

  七、如響忍:菩薩觀如來說法聲音,悉同于響。雖非內非外,非內外出,而能示現(xiàn)善巧名句,成就演說。譬如谷響,從緣所起,而于法性,無有相違。菩薩觀察一切眾生,以廣長舌相而為演說,其聲無礙,遍十方土。菩薩雖知聲無起而普現(xiàn)音聲;雖知無可說而廣說諸法。妙音平等,隨類各解,悉以智慧而能了達。

  八、如影忍:菩薩非于世間生,非于世間沒;非是世間,非出世間;非修菩薩行,非舍于大愿;雖常行一切佛法而能辦一切世間事;不隨世間流,亦不住法流。譬如日月男子女人,于明鏡等清凈物中而現(xiàn)其影,影與明鏡,非一非異,非離非合。菩薩亦如是,于無二法中,分別二想,善巧方便,通達無礙。菩薩成就此忍,雖往詣十方國土,而能普現(xiàn)一切佛剎,亦不離此,亦不到彼,如影普現(xiàn),所行無礙。

  九、如化忍:菩薩觀世出世間法,一切如化。觀世間染法如化者:一切眾生意業(yè)化,覺想所起故;一切世間諸行化,分別所起故;一切苦樂顛倒化,妄取所起故;一切世間不實化,言說所現(xiàn)故;一切煩惱分別化,想念所起故。觀出世間凈法化者:清凈調伏化,無分別所現(xiàn)故;于三世不轉化,眾生平等故;菩薩愿力化,廣大修行故;如來大悲化,方便示現(xiàn)故;轉*輪方便化,智慧無礙,辯才所說故;菩薩行如化忍,能不住世間,不離世間;不住于法,不離于法。菩薩安住如化忍時,悉能滿足一切諸佛菩提之道,利益眾生。

  十、空忍:菩薩了知一切法界,一切世間界。一切法猶如虛空,以無想、無起、無二故。一切眾生、一切佛、一切佛力猶如虛空,以無所行,無分別,無差別故。一切禪定,所說一切法,一切佛身猶如虛空,以三際平等,不可言說,無著無礙故。菩薩修空忍,能證知一切諸法而無分別;嚴凈一切佛國而無所依身。通達一切波羅密,普坐一切金剛之座,普發(fā)一切隨類之音,為一切世間,轉于*輪,未曾失時。

  (四)耳識圓通

  在《楞嚴經(jīng)》里,普賢菩薩自述,已曾與恒河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諸佛都以普賢為榜樣,教菩薩眾修普賢行。修普賢行必須先悟毗盧性海,然后才能入普賢行門。

  佛問圓通,普賢答說:最初本因,但用耳識,隨念分別,能發(fā)智慧光明普照群機,得大自在。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fā)明普賢行者,我普賢即時乘六牙白象,分身千百,至其發(fā)心者面前,與之相見,縱然彼因障深,看不見我,我也會暗中為他摩頂,護持安慰,使他所愿成就。

  (五)修行圓覺清凈境界

  在《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普賢菩薩為與會諸大菩薩及末世一切眾生向釋迦牟尼佛提了四個問題:(1)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凈境界,云何修行?(2)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于幻?(3)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4)若諸眾生,于生死中,常居如幻,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

  佛答第一個問題:修大乘者,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圓瑛大師認為“遠離”二字,即是修法,乃用止觀之功,先止息攀緣,亡情息念,次觀察諸法,虛妄不實。以此止觀之功,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

  佛答第二個問題:修大乘者,不僅遠離幻境,以幻心離幻境的“幻心”,也要遠離。以達到塵亡根盡的境界。

  佛答第三個問題:修大乘者,離了幻心后,還要離掉以知幻心的“幻智”。離了幻心,若愛幻智,亦即心病,故復當遠離。

  佛答第四個問題:修大乘者,離了幻智,心中若有一個離字(即空)。也要遠離。最后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佛一口氣說了四個離,離境、離心、離智、離空。層層剝盡,步步升高、由淺及深、行布分明、直到諸幻滅盡、寂滅現(xiàn)前。

  (六)靈山會上誓愿守護《法華經(jīng)》

  佛在靈山會上說《法華經(jīng)》時,普賢于寶威上王佛國與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菩薩共來聽受。普賢在會上提出:如來滅后,善男子、善女人云何能得是《法華經(jīng)》,若人能做到下列四點,必能得到是經(jīng)。

  (一)為諸佛護念;(二)植眾德本;(三)入正定聚;(四)發(fā)救一切眾生之心。

  普賢又在會上表示:世尊滅后五百年際,有人受持是經(jīng)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穩(wěn)。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jīng)。我當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俱詣其所,供養(yǎng)守護、安慰其心。是人若坐思惟此經(jīng),我復乘象王至其人前。是人對《法華經(jīng)》,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得見我身,甚大歡喜。若有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受持讀誦,書寫此經(jīng),一心精進,滿三七日,我當乘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喜見身,現(xiàn)其人前,而為說法。若人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是行普賢行,為諸如來摩頂授記。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生忉利天。若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升兜率天彌勒菩薩所。

  釋尊對普賢護法精神,表示贊嘆“汝已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深大慈悲。從久遠來,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能作是神通之愿,守護是經(jīng)!

  (七)普賢道場峨眉山

  《華嚴經(jīng)》有善財童子佇立妙高峰上,觀此山如滿月,大放光明,因此峨嵋山又稱大光明山。峨嵋山在晉代創(chuàng)有六大佛寺。晉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慧持和尚從廬山入蜀,在此修建普賢寺,供奉普賢菩薩。傳峨嵋山成為普賢菩薩道場,即由此而來。宋太宗派大夫張仁贊,以黃金三千兩,購買赤銅鑄造普賢騎象銅像一尊,高7.4米、長4.7米、凈重62噸。普賢像頭戴五佛金冠,身披袈裟、手執(zhí)如意、神態(tài)莊重。趺坐象背上。大象造形逼真,四肢健壯,粗鼻下垂,目視前方,似欲啟步遠行。整個銅像,鑄造精良,實屬罕見。伏虎寺是峨嵋山最大的佛寺,建筑面積一萬平方米,寺內“華嚴銅塔”鑄佛像四千七百余尊及《華嚴經(jīng)》全文。

  峨嵋山的最高處是金頂,上建金頂寺,威鎮(zhèn)全山。金頂寺又稱光明寺,因山頂常有光明而得名。每當午夜,在金頂上看群峰中,有千百萬點晶瑩閃耀的光亮,從山溝里慢慢地升起來,象一盞盞明燈,忽上忽下,燦若明星,人稱此奇景為“萬盞明燈朝普賢。”近年以來,我曾兩次陪美國華僑和工作者朝禮峨嵋名山,親臨其境,心身泰然,得大饒益。

  為了大家時常思念,時常誦習,時常發(fā)愿,時常實行普賢十大行愿,現(xiàn)抄錄十頌,以便修學。

  一、敬禮諸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凈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余。

  二、稱贊如來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于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三、廣修供養(yǎng)

  以諸最勝妙華?,伎樂涂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yǎng)諸如來。

  四、懺悔業(yè)障

  往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懺悔。

  五、隨喜功德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六、請轉*輪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于無上妙*輪。

  七、請佛住世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愿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八、常隨佛學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

  我愿常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九、恒順眾生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

  我常隨順諸眾生,圓滿無上大菩提。

  十、普皆回向

  所有禮贊供養(yǎng)福,請佛住世轉*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第四節(jié) 觀世音菩薩

  (一)菩薩因何名觀世音

  阿縛盧積多伊濕成羅,漢譯觀自在。指菩薩觀有不住有,觀空不住空;聞名不著于名,見相不惑于相,心不能動,境不能隨,動隨不亂其真,自在無礙之智慧。舊譯阿那婆婁吉低輸,漢譯觀世音。觀,能觀之智。能所圓融,有無兼暢,照窮正性,察其本末。世音,所觀之境。萬象流動,隔別不同,類音殊唱,俱蒙離苦。

  菩薩因何名觀世音?根據(jù)眾經(jīng),現(xiàn)取三說:

  (一)《悲華經(jīng)》:寶藏如來尋為授記,“善男子!汝觀人天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發(fā)大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我當字汝為觀世音!贝苏f菩薩因地具大悲心,普令眾生離苦得樂,因此寶藏佛為其命名觀世音。

  (二)《楞嚴經(jīng)》:“恒沙劫前,有佛住世,名觀世音。由我所得,圓通根本,發(fā)妙耳門,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當時觀世音如來,在大會中,為我授記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無礙,如聲逾垣,如月印水,有感必應。故觀世音之名,遍聞十方世界。此約菩薩因地修行法門而言。一切眾生,向外分別聲聞,生毀譽心,起貪嗔癡,造淫殺業(yè),受三途苦。菩薩耳根不向外聞,反聞耳根能聞的聞性,功夫成熟,六根應時銷溶,寂滅現(xiàn)前,證圓明三昧,上同諸佛,下化眾生,隨緣施設,無不自在。

  (三)《法華經(jīng)》:“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贝思s菩薩利生法門而言,即通常說的尋聲救苦。

  (二)觀世音菩薩的相好

  根據(jù)《佛說觀無量壽佛經(jīng)》記載,觀世音菩薩的相好如下:

  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

  頭頂:有肉髻。

  冠:以毗楞伽摩尼寶為天冠。天冠中有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面:如閻浮檀金色。

  眉間毫相:各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shù)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xiàn)自在,滿十方界。

  項:項有圓光,四周各有千由旬。圓光中有五百化佛,為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

  臂:如紅蓮花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xiàn)一切諸莊嚴事。

  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花色。

  手指:手一指端,各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中,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中,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舉足: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

  下足: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

  又根據(jù)《楞嚴經(jīng)》記載,觀音菩薩獲得耳根圓通,能使見聞知覺渾然圓融,交徹互用,為一為多,隨意自在,能現(xiàn)無數(shù)妙容,能說無邊神咒。

  首:或現(xiàn)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

  臂: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因陀羅臂。

  目: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凈寶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三)印度補怛洛迦山

  據(jù)唐西天竺沙門伽梵達摩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說:觀世音菩薩已于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愿力,為欲發(fā)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xiàn)作菩薩。說明觀音菩薩雖久遠劫來已成佛道,復不離寂光,垂形九界,隨類現(xiàn)形,尋聲救苦,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

  觀世音菩薩與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特別有緣。佛在世時,他就是釋迦牟尼佛常隨菩薩之一。他的道場,現(xiàn)在可以考察的,在印度有一處,在中國有二處。

  據(jù)《華嚴經(jīng)入法界品善財?shù)诙邊⒃L觀自在菩薩章》說:

  鞞

  瑟胝羅居士告善財言: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即說頌曰:“海上有山多圣賢,眾寶所成極清凈。華果樹林皆遍滿,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大方便。”

  爾時善財童子,漸次南行,至于彼山,處處求覓此大菩薩。見其西面巖谷之中,泉流縈映,樹林芬郁,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于金剛寶石上,結跏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為宣說大慈悲法,令其攝受一切眾生。

  此說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名補怛洛迦,住于南印海上。是一個島嶼。這里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有各種華果樹林,有柔軟的香草,飛泉與鏡湖,交相映徹,真是一個海上仙島。無量菩薩圍繞,觀世音菩薩于金剛寶石上,結跏趺坐,對其宣說大慈悲法。說明慈悲是觀音菩薩修行法門的根本!肚智а蹮o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對觀音道場也作了敘述:

  一時佛在普陀洛迦山,觀世音宮殿,寶莊嚴道場中,與無央數(shù)菩薩,無量大聲聞,無量天龍八部神等,皆來集會。時觀世音菩薩密放神通光明,照耀十方剎土,皆作金色,日月之光,皆悉不現(xiàn)。

  總持王菩薩見此,嘆未曾有。問佛:如此神通之相,是誰所放?

  佛言:今此會中,有菩薩名觀世音,從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善能修習無量陀羅尼門,為欲安樂諸眾生故,密放如是大神通力。

  此說普陀洛迦山上,有觀世音宮殿。釋迦牟尼佛在此山與觀世音菩薩等無央數(shù)菩薩、聲聞、天龍八部聚會說法。觀世音菩薩除成就大慈悲外,還善能修持無量陀羅尼門,密放神通光明。唐代玄奘法師到印度時,曾到普陀洛迦山瞻仰觀音圣地!洞筇莆饔颉肪硎畬懙:

  秣剌耶山東有布怛洛迦山,山徑危險,巖谷奇傾。山頂有池其水澄鏡,派出大河,周流繞山二十匝,入南海。池側有石天宮,觀自在菩薩往來其間。其有愿見菩薩者,不顧身命,歷水登山,忘其艱險,能達之者,蓋亦寡矣。而山下居人,祈心請見,或作自在天形,或為涂灰外道,慰喻其人,果遂其愿。

  玄奘所記的布怛洛迦山,陡峭挺拔,一般凡人難以攀登,唯觀自在菩薩往來于此。觀自在菩薩,F(xiàn)自在天形,或涂灰外道,慰喻世人使其所求,得到滿足。說明應以何身得度者,菩薩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

  布怛洛迦,梵文potalaka音譯為補怛洛迦、普陀洛迦、布達拉等。意譯為光明山、海島山、小花樹山等;墼分缎路A嚴經(jīng)音義》卷下:“此翻為小花樹山,謂此山中多有小白花樹,其花甚香,香氣遠及也”。此山被定為現(xiàn)今印度西高止山南段,秣剌耶山以東的巴波那桑山papanasam,位于提納弗利(Tinnevery)縣境。北緯8度43分,東經(jīng)77度22分的地方。我國藏族僧人多羅那他(公元1575--1643)名著《印度佛教史》記載:優(yōu)婆塞寂光、月官,曾到此山巡禮。我國浙江省的普陀山,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均由此得名。

  觀世音菩薩在此山為無數(shù)菩薩、聲聞、天龍八部說法外,還常隨釋迦牟尼佛到各地說法。如《十一面神咒心經(jīng)》說:佛在室羅伐竹林道場,觀自在菩薩與無量俱那庾多百千持咒神仙前后圍繞!墩堄^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jīng)》說:佛在毗舍離,庵羅樹園,大林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菩薩二萬人俱。時毗舍離國人民遇大惡病。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以大悲心,憐憫一切,救濟苦厄,俱到此國,住城門間,放大光明,照毗舍離,皆作金色。毗舍離人,即具楊枝凈水,授觀世音菩薩。觀世音大悲薰心說《破惡業(yè)障消伏毒害咒》!队^世音菩薩得大勢至授記經(jīng)》說:佛在波羅奈仙人鹿苑中,與大比丘二萬、菩薩二千人俱。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大勢至與眷屬,如力士屈伸臂頃,至此世界。以大神通力,令此世界,地平如水、與八十億菩薩前后圍繞。以大功德,莊嚴成就,端嚴殊特,無可為喻,光明遍照娑婆世界。上述各經(jīng)都說明觀世音菩薩,常隨釋迦牟尼佛說法度生。千江有水千江月,觀世音菩薩雖然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侍輔,我們娑婆世界眾生一心稱名,他是尋聲救苦,無處不現(xiàn)身。

  (四)我國浙江普陀山

  后梁明貞二年,日僧慧鍔到五臺山參拜文殊道場,看見一尊觀音大士圣像,清凈莊嚴,想請回日本供養(yǎng),又怕該寺當家不肯,于是就偷偷地將這尊圣像請走了;坼姷玫竭@尊圣像之后,立即買舟東渡,準備回國。當這條船駛進浙江定海舟山群島新邏礁的地方,忽然海洋中涌現(xiàn)無數(shù)鐵蓮花(今稱蓮花洋)。擋住航道,使船不能前進。如此三日三夜,船無法開出,只能繞著普陀山四周打轉轉;坼娨姶似娈,當即跪在圣像前面求懺悔說:大士,弟子因菩薩圣像莊嚴,我國佛法未遍,圣像少見,所以想請圣像回國供養(yǎng)。如果因我是不與而取的,或我國眾生無緣供養(yǎng),弟子就在此地建立精舍,供養(yǎng)圣像。慧鍔懺悔完畢,船飛速的駛到潮音洞邊,安然停下。

  慧鍔登山后,在潮音洞附近,找到一家漁民的茅舍,見舍主張翁說明來意。張翁歡喜異常地說:菩薩愿意住在這個荒山孤島,說明與我們太有緣了。就請師父和菩薩一并住在這里。我把房子讓出來筑庵供奉菩薩,將全山民眾招集起來參拜菩薩;坼娨虼艘簿筒换厝毡,在山筑庵安住。民眾稱此庵為“不肯去觀音院”慧鍔就成為普陀山第一代開山祖師。從此普陀山成為我國著名的觀世音菩薩道場,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便成為家喻戶曉的大菩薩了。

  (五)我國西藏拉薩布達拉宮

  據(jù)五世DL著的《西藏王臣記》載:西藏民族的起源,是觀世音菩薩的悲力化成一頭變種的猴,由圣救度母化作一個羅剎女,與猴配合,生出六個孩子。像父親的孩子思想敏捷,悲心廣大。像母親的孩子,面多赤色,秉性剛強。由此逐漸繁衍而成西藏人民和區(qū)域。

  觀世音菩薩還化現(xiàn)人,藏王松贊干布,想在布達拉(即普陀洛迦)山頂,建一王宮,住在那里,使四方所有的國王不由自主地傾向自己,八種自在功德能應運而生。于是他親眼看到天空中現(xiàn)起“唵嘛呢叭口彌吽”六字真言,放出五色燦爛的彩虹,輝映到山石上,自然現(xiàn)出觀世音菩薩,救度母,馬頭金剛等圣像。又從觀世音菩薩像上放出光明,照射到六字真言上。這些光明往來交織,成為希有奇觀。松贊干布即從尼泊爾請來匠人,依照自然出現(xiàn)佛像的風姿,雕刻出身所依--佛菩薩像,語所依--六字真言。松贊干布在布達拉山建造出帝釋王宮般的華麗高貴的王宮,將妃眷安置到這里。又將神變大將軍安扎在宮里,西藏各地部落主,聞知松贊王能遣發(fā)神變大軍,都懾于他的雄威,心悅誠服的表示歸順。這些傳說,表示西藏地區(qū)對觀音菩薩的廣泛信仰

  上述三說,說明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沒有一定,哪里有虔誠的觀世音菩薩信仰,哪里有觀世音菩薩大悲救世的精神,那里就是普陀洛迦;那里就有觀世音菩薩。所謂“清凈為心皆普陀,慈觀濟物即觀音!

  (六)大悲行解脫法門

  《華嚴經(jīng)》說:善財童子參訪觀世音菩薩時,請問應云何學菩薩行?觀世音菩薩對他說:菩薩應學的法門無量無邊。但在這無量無邊的法門中,我是修學大悲行解脫法門。大悲是觀世音菩薩的特德,被稱為大悲觀世音。大悲是佛具有的不共功德。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住合稱為佛所特有的十八不共法。凡夫和聲聞圣者,只能說悲,不能說是大悲。佛的大悲是怎樣的呢?《根本說--有毗奈耶雜事》卷二說:“世尊于一切時,觀察眾生,無不聞見,無不知者,恒起大悲,饒益一切。晝夜六時,常以佛眼觀諸世間,于善根處,誰增誰減,誰遭苦厄,誰向惡趣,誰能受化?作何方便,拔濟令出?”以大悲心觀世間眾生,是佛的不共功德。觀世音菩薩,現(xiàn)身說法,大悲救苦,與佛的功德平等。

  怎樣修學大悲行解脫法門?主要是平等視一切眾生,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時時刻刻拔除眾生的痛苦為己任。如何能起平等心?根據(jù)佛法緣起的教義,人與人,人與一切眾生的關系,是互相依賴的。彼有則此有,彼生則此生,彼無則此無,彼滅則此滅。如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不依賴于農民的耕種,工人的建造,商人的流通,知識分子的教育,軍警的保護,是不能生存的。人與眾生的關系也是如此,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沒有動物世界對人類的貢獻,人類的生存也是困難的。從根本上來說,一切有心識的動物,都是業(yè)障深重的苦惱眾生,無始以來與自己都有過親密的關系。能常常這樣想,平等心大悲心,就會自然生起。觀世音菩薩大悲行解脫法門主要的內容,即《法華經(jīng)》《楞嚴經(jīng)》記載的三十二應、十四無畏

  《法華經(jīng)》、《楞嚴經(jīng)》三十二應對照表:

  《法華經(jīng)普門品

  《楞嚴經(jīng)觀音圓通章》

  三

  圣

  1

  佛

  四

  圣

  1

  佛

  2

  辟支佛

  2

  獨覺

  3

  聲聞

  3

  緣覺

  4

  聲聞

  七

  天

  1

  梵天

  八

  天

  1

  梵天

  2

  帝釋天

  2

  帝釋天

  3

  自在天

  3

  自在天王

  4

  大自在天

  4

  大自在天

  5

  天大將軍

  5

  天大將軍

  6

  毗沙門

  6

  四大天王

  7

  天人

  7

  四天王國太子身

  8

  天人

  十

  六

  種

  人

  1

  小王身

  十

  三

  種

  人

  1

  有道君王

  2

  長者

  2

  長者

  3

  居士

  3

  居士

  4

  宰官

  4

  宰官

  5

  婆羅門

  5

  婆羅門

  6

  優(yōu)婆塞

  6

  比丘

  7

  優(yōu)婆夷

  7

  比丘尼

  8

  比丘

  8

  優(yōu)婆塞

  《法華經(jīng)普門品》

  《楞嚴經(jīng)觀音圓通章》

  十六種人

  9

  比丘尼

  十三種人

  9

  優(yōu)婆夷

  10

  長者女

  10

  國家女主人

  11

  居士女

  11

  童男

  12

  宰官女

  12

  童女

  13

  婆羅門女

  13

  人

  14

  童男

  15

  童女

  16

  人

  七種神

  1

  龍

  六種神

  1

  龍

  2

  夜叉

  2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