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十三章 華嚴(yán)法門

  第十三章 華嚴(yán)法門

  第一節(jié) 華嚴(yán)經(jīng)的部類與集成

  第一項(xiàng) 漢譯的華嚴(yán)經(jīng)部類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簡稱『華嚴(yán)經(jīng)』,在中國的漢譯中,是一部大經(jīng),被稱為「五大部」之一!喝A嚴(yán)經(jīng)』在中國,經(jīng)古德的宏揚(yáng),成立了「華嚴(yán)宗」,在大乘教學(xué)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大經(jīng)的全部纂集完成,比「般若」、「凈土」、「文殊」等法門,要遲一些,但也有比較早的部分,F(xiàn)在以「華嚴(yán)法門」為題,來說明全經(jīng)的形成與發(fā)展。

  關(guān)于『華嚴(yán)經(jīng)』的傳譯,全部譯出的有二部:一、東晉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所譯的六十卷本(起初分為五十卷),分三十四品,名『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簡稱為「晉譯本」。譯經(jīng)的事跡,如『出三藏記集』卷九『華嚴(yán)經(jīng)(后)記』(大正五五?六一上)說:

  「華嚴(yán)經(jīng)胡本,凡十萬偈。昔道人支法領(lǐng),從于闐得此三萬六千偈。以晉義熙十四年,歲 [P1000] 次鶉火,三月十日,于楊州司空謝石所立道場寺,請天竺禪師佛度跋陀羅,手執(zhí)梵文,譯胡為晉,沙門釋法業(yè)親從筆受。時吳郡內(nèi)史孟顗,右衛(wèi)將軍褚叔為檀越,至元熙二年六月十日出訖。凡再挍胡本,至大宋永初二年,辛丑(應(yīng)是「辛酉」)之歲:十二月二十八日挍畢。

  『華嚴(yán)經(jīng)』的梵本,號稱十萬偈,但「晉譯本」的梵本,僅有三萬六千偈。這部梵本,是支法領(lǐng)從于闐取回來的,如『高僧傳』卷六(大正五0?三五九中)說:

  「初經(jīng)流江東,多有未備;禪法無聞,律藏殘闕。(慧)遠(yuǎn)慨其道缺,乃令弟子法凈、法領(lǐng)等,遠(yuǎn)尋眾經(jīng),逾越沙雪,曠歲方反,皆獲梵本」。

  依『高僧傳』所說,支法領(lǐng)等去西方取經(jīng),是秉承慧遠(yuǎn)的命令。去的不止一人,弟子們分頭去尋訪,也各有所得,所以說「皆獲梵本」;『華嚴(yán)經(jīng)』梵本,就是支法領(lǐng)取回來的。僧肇答劉遺民的信,也說到:「領(lǐng)公遠(yuǎn)舉,乃千載之津梁也!于西域還,得方等新經(jīng)二百余部」 (1)。大抵慧遠(yuǎn)在江東,所以經(jīng)本也到了江東。恰好禪師佛陀跋陀羅到了江東,就在楊州的道場寺,將『華嚴(yán)經(jīng)』翻譯出來。從義熙十四年(西元四一八)三月,到元熙二年(西元四二0)六月,才全部譯出。

  二、唐實(shí)叉難陀S/iks!a^nanda所譯的,凡八十卷,分三十九品,也名『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P1001] ,簡稱「唐譯本」。譯經(jīng)的情形,如『開元釋教錄』卷九(大正五五?五六六上)說:

  「沙門實(shí)叉難陀,唐云喜學(xué),于闐國人。……天后明揚(yáng)佛日,敬重大乘。以華嚴(yán)舊經(jīng)處會未備,遠(yuǎn)聞于闐有斯梵本,發(fā)使求訪,并請譯人;實(shí)叉與經(jīng),同臻帝闕。以天后證圣元年乙未,于東都大內(nèi)遍空寺譯華嚴(yán)經(jīng)。天后親臨法座,煥發(fā)序文;自運(yùn)仙毫,首題名品。南印度沙門菩提流志,沙門義凈,同宣梵文。后付沙門復(fù)禮、法藏等,于佛授記寺譯,至圣歷二年己亥功畢」。

  「唐譯本」的梵本,也是從于闐請來;譯主實(shí)叉難陀,是于闐人而與梵經(jīng)同來的。譯經(jīng)的時間,為證圣元年(西元六九五)到圣歷二年(西元六九九)。據(jù)『華嚴(yán)經(jīng)疏』說:「于東都佛授記寺,再譯舊文,兼補(bǔ)諸闕,計益九千頌,通舊總四萬五千頌,合成唐本八十卷」(2)。比對兩種譯本,「晉譯本」的『盧舍那佛品』第二,「唐譯本」譯為『如來出現(xiàn)品』第二,到『毗盧遮那品』第六,分為五品。這一部分,「唐譯本」要詳備些!柑谱g本」『十定品』第二十七,「晉譯本」缺;二譯的重要差別,是晉譯缺了這一品。晉譯的梵本三萬六千頌,唐譯為四萬五千頌!喝A嚴(yán)經(jīng)探玄記』說:「于闐國所進(jìn)華嚴(yán)五萬頌」(3),可能是泛舉大數(shù)而說。在唐代,大慈恩寺有『華嚴(yán)經(jīng)』梵本,如智儼的『孔目章』說:「依大慈恩寺華嚴(yán)梵本,檢有五百四十一紙葉,…… …四萬一千九百八十頌,余十字」(4)。『華嚴(yán)經(jīng)』雖有十萬頌說,但傳來中國的『華嚴(yán)經(jīng)』梵本 [P1002] ,都在四萬頌左右。

  『華嚴(yán)經(jīng)』的部分譯出,現(xiàn)存的有:一、『兜沙經(jīng)』,一卷,漢支婁迦讖Lokaraks!a譯 (5)。『出三藏記集』說:「安公云:似支讖出也」(6)。后代的經(jīng)錄,都同意這一論定!憾瞪辰(jīng)』的內(nèi)容,是「唐譯本」『如來名號品』第七的略譯,及『光明覺品』第九的序起部分。兜沙,近藤隆晃教授引古譯的怛沙竭、兜沙陀、多沙陀,而斷定為tatha^gata──如來的音譯,這是可以釆信的(7)!喝影贤恿_菩薩經(jīng)』說到:「般若波羅蜜、兜沙陀比羅經(jīng)」(8)。比羅是pit!aka(藏)的音譯,『兜沙陀比羅經(jīng)』就是『如來藏經(jīng)』。『菩薩處胎經(jīng)』立「八藏」,在『摩訶衍方等藏」,「十住菩薩藏」以外,又立「佛藏」,可能就是『如來藏經(jīng)』(9)。這是以如來的果德─ ─佛號、佛功德為主的經(jīng)典,為『華嚴(yán)經(jīng)』中部分內(nèi)容的古稱。

  二、『菩薩本業(yè)經(jīng)』,一卷,吳支謙譯,這也是道安以來的一致傳說(10)。這部經(jīng)的內(nèi)容,有三部分:一(缺品名)、與『兜沙經(jīng)』的內(nèi)容相當(dāng),可說是『兜沙經(jīng)』的簡化與漢化(不用音譯),這是符合支謙的譯風(fēng)的。二、『愿行品』第二,與「唐譯本」的『凈行品』第十一相當(dāng)。三、『十地品』第三,是「唐譯本」的『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須彌頂上偈贊品』第十四(這部分的譯文,非常簡略),及『十住品』第十五的異譯,但沒有『十住品』的偈頌。

  三、『諸菩薩求佛本業(yè)經(jīng)』,一卷,西晉聶道真譯(11),與「唐譯本」的『凈行品』第十一相 [P1003] 當(dāng)。末后,「是釋迦文佛剎」以下,是「唐譯本」的『升須彌山頂品』,『須彌頂上偈贊品』的序起部分,極為簡略。

  四、『菩薩十住行道品經(jīng)』,一卷,西晉竺法護(hù)譯(12)。與「唐譯本」的『十住品』第十五相當(dāng),也沒有偈頌。

  五、『菩薩十住經(jīng)』,一卷,東晉祇多蜜Gi^tamitra譯(13);譯文與竺法護(hù)的『十住行道品經(jīng)』,非常接近,但以為經(jīng)是文殊師利Man~jus/ri^說的。經(jīng)初說:「佛說菩薩戒十二時竟」(14) 。在大乘律部中,有『菩薩內(nèi)戒經(jīng)』。佛為文殊說十二時受菩薩戒,然后說:「佛說菩薩戒十二時竟。文殊師利白佛言」(15)。以下的經(jīng)文,與祇多蜜所譯的『菩薩十住經(jīng)』,完全相同(祇多蜜譯本,缺流通)。『菩薩內(nèi)戒經(jīng)』文,在第十二時終了,這樣說:「!B鷽陀和菩薩………!6嗀輪稠菩薩等,合七萬二千人,皆大踴躍歡喜,各現(xiàn)光明展轉(zhuǎn)相照。各各起,正衣服,前以頭腦著地,為佛作禮(而去)」(16)。這一段,與『菩薩十住經(jīng)』的流通分,也完全一致(17)。這樣,『菩薩十住經(jīng)』,實(shí)在是從『菩薩內(nèi)戒經(jīng)』分離出來的。從「宋藏」以來,『菩薩內(nèi)戒經(jīng)』的譯者,都說是「北印度三藏求那跋摩」。在「經(jīng)錄」中,起初都不知『菩薩內(nèi)戒經(jīng)』的譯者是誰。『大周刊定眾經(jīng)目錄』開始說:「宋文帝代求那跋摩譯,出達(dá)摩!4鈷多羅(法上)錄」(18);『開元釋教錄』也承襲此說,一直誤傳下來。其實(shí),求那跋摩Gun!avarman譯的是『菩薩善戒經(jīng)』,不是『菩薩內(nèi) [P1004] 戒經(jīng)』!浩兴_內(nèi)戒經(jīng)』──『菩薩十住經(jīng)』的母體,應(yīng)該是祇多蜜譯的。

  六、『漸備一切智德經(jīng)』,五卷,西晉竺法護(hù)譯(19),與「唐譯本」的『十地品』第二十六相當(dāng)。但在偈頌終了,多結(jié)贊流通一大段。七、『十住經(jīng)』,四卷,姚秦鳩摩羅什Kuma^raji^va 譯(20)。八、『十地經(jīng)』,九卷,唐尸羅達(dá)摩S/i^ladharma譯(21)!菏〗(jīng)』與『十地經(jīng)』,都是『華嚴(yán)』『十地品』的異譯;末后沒有結(jié)贊流通,與『十地品』一致。

  九、『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jīng)』,三卷,西晉竺法護(hù)譯(22),與「唐譯本」的『十定品』第二十七相當(dāng)!笗x譯本」沒有這一品。

  一0、『顯無邊佛土功德經(jīng)』,一卷,唐玄奘譯(23)。一一、『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jīng)』,一卷,趙宋法賢譯(24)。這兩部,都是「唐譯本」的『壽量品』第三十一的異譯。

  一二、『如來興顯經(jīng)』,四卷,西晉竺法護(hù)譯(25)。依經(jīng)題,是「唐譯本」的『如來出現(xiàn)品』第三十七(「晉譯本」作『寶王如來性起品』)的異譯。然卷四「爾時,普賢重告之曰」以下(26) ,是「唐譯本」的『十忍品』第二十九的異譯。在次第上,與「唐譯本」不合。

  一三、『度世品經(jīng)』,六卷,西晉竺法護(hù)譯(27),與「唐譯本」的『離世間品』第三十八相當(dāng)。在偈頌終了,比「唐譯本」多普智菩薩問佛一大段(28)。

  一四、『羅摩伽經(jīng)』,三卷,西秦圣堅譯。經(jīng)初,是「唐譯本」的『入法界品』的序起部分 [P1005] 。從「爾時,善財童子從東方界,求善知識」以下(29),所參訪的善知識,與「唐譯本」從無上勝長者,到普救眾生妙德夜神部分相合;這是『入法界品』部分的古譯。題作『羅摩伽經(jīng)』,不知是什么意義!近代雖有所推測(30),也沒有滿意的解說!噶_摩伽」,經(jīng)中也作「毗羅摩伽」,都是形容「法門」──「解脫」、「三昧」的。還有,善知識婆沙婆陀(31),喜目觀察眾生夜天,都說有咒語(32),這是「晉譯本」、「唐譯本」所沒有的。

  一五、『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續(xù)入法界品』,一卷,唐地婆訶羅Diva^kara譯。這部經(jīng)的內(nèi)容與譯出。如『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疏』卷三(大正三五?五二三下──五二四上)說:

  「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此云日照,于西京大原寺,譯出入法界品內(nèi)兩處脫文。一、從摩耶夫人后,至彌勒菩薩前,中間天主光等十善知識。二、從彌勒菩薩后,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shù)善知識前,中間文殊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十五行經(jīng)。大德道成律師,薄塵法師,大乘基法師等同譯,復(fù)禮法師潤文」。

  晉譯的六十卷本,是有所脫落的。日照三藏有這部分的梵文,所以奉敕譯出,補(bǔ)足了晉譯的缺失。補(bǔ)譯的第一段,現(xiàn)在編入「晉譯本」第五十七卷(33)。第二段,編入「晉譯本」第六十卷(34) ,F(xiàn)存日照所譯的『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續(xù)入法界品』,卻僅是前一段(35)。

  一六、『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四十卷,唐般若Prajn~a^譯,簡稱為「四十卷本」。這部經(jīng) [P1006] ,雖題『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的通稱,而內(nèi)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實(shí)只是「唐譯本」的『入法界品』第三十九的異譯。這部經(jīng)的梵本,是烏荼Ud!ra國王奉獻(xiàn)給唐帝的(尼泊爾現(xiàn)保有這部分的梵本),那是唐德宗貞元十一年(西元七九五)。次年六月,在長安崇福寺翻譯,到貞元十四年(西元七九八)譯成(36)。譯出的時代遲些,也就多了些內(nèi)容,如八識說(37);病理與生理學(xué)(38);理想的國王生活(39);最后身菩薩能利自他的三種因果(40);女人多過患頌(41);十法能證無垢智光明解脫(42);十地十身(43);圓滿頭陀功德(44);文殊為善財說法(45)。而最重要的,是第四十卷,一般稱為『普賢行愿品』而別行的,也是作為『華嚴(yán)經(jīng)』流通分的那一卷(46)。

  一七、『文殊師利發(fā)愿經(jīng)』,一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47)。一八、『普賢菩薩行愿贊』,一卷,唐不空Amoghavajra譯(48)。這二部,都與般若所譯的「四十卷本」,末后一卷的偈頌部分相當(dāng)。

  『華嚴(yán)經(jīng)』的部分別譯而現(xiàn)存的,就是上面所說的幾部。此外,被看作『華嚴(yán)經(jīng)』眷屬的,也還有好幾部。其中,『莊嚴(yán)菩提心經(jīng)』,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49)!捍蠓綇V菩薩十地經(jīng)』,一卷,元魏吉迦夜Kim!ka^rya譯(50)。這二部是同本異譯,佛說發(fā)菩提心與十地所有的功德。與二經(jīng)相近,且同有論義色彩的,有『文殊師利問菩提經(jīng)』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51);及同本異譯的,元魏菩提流支Bodhiruci所譯的『伽耶山頂經(jīng)』(52),隋毘尼多流支Vini^taruci所譯的 [P1007] 『象頭精舍經(jīng)』(53),唐菩提流志Bodhiruci所譯的『大乘伽耶山頂經(jīng)』(54)。又,『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jīng)』,五卷,趙宋法天譯(55)。卷一與卷二的偈頌,與「唐譯本」的『十住品』,大體相合。從卷三「佛子諦聽賢吉祥」起,到卷五「一一面前經(jīng)劫住,最勝福報未為難」止(56),與「唐譯本」的『賢首品』第十二相合。這是取『十住品』、『賢首品』為主,加入「寶光明總持陀羅尼」──咒(57)等,重為纂集而成的別部。這是「秘密大乘佛法」時代所纂集的,表示了「華嚴(yán)法門」的蛻化。

  注【104-001】『肇論』(大正四五?一五五下)。

  注【104-002】『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疏』卷三(大正三五?五二四上)。

  注【104-003】『華嚴(yán)經(jīng)探玄記』卷一(大正三五?一二三上)。

  注【104-004】『華嚴(yán)孔目章』卷四(續(xù)一0二?五0七上)。

  注【104-005】『兜沙經(jīng)』(大正一0?四四五上以下)。

  注【104-006】『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六中)。

  注【104-007】見石井教道『華嚴(yán)教學(xué)成立史』所引(五八──五九)。

  注【104-008】『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jīng)』(大正一四?六六六下)。

  注【104-009】『菩薩處胎經(jīng)』卷七(大正一二?一0五八中)。 [P1008]

  注【104-010】『菩薩本業(yè)經(jīng)』(大正一0?四四六中以下)。

  注【104-011】『諸菩薩求佛本業(yè)經(jīng)』(大正一0?四五一上以下)。

  注【104-012】『菩薩十住行道品』(大正一0?四五四中以下)。

  注【104-013】『菩薩十住經(jīng)』(大正一0?四五六下以下)。

  注【104-014】『菩薩十住經(jīng)』(大正一0?四五六下)。

  注【104-015】『菩薩內(nèi)戒經(jīng)』(大正二四?一0三二下)。

  注【104-016】『菩薩內(nèi)戒經(jīng)』(大正二四?一0三二下)。

  注【104-017】『菩薩十住經(jīng)』(大正一0?四五八上)。

  注【104-018】『大周刊定眾經(jīng)目錄』卷六(大正五五?四0四中)。

  注【104-019】『漸備一切智德經(jīng)』(大正一0?四五八上以下)。

  注【104-020】『十住經(jīng)』(大正一0?四九七下以下)。

  注【104-021】『十地經(jīng)』(大正一0?五三五上以下)。

  注【104-022】『等目菩薩所問經(jīng)』(大正一0?五七四下以下)。

  注【104-023】『顯無邊佛土功德經(jīng)』(大正一0?五九一下以下)。

  注【104-024】『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jīng)』(大正一0?五九二上以下)。

  注【104-025】『如來興顯經(jīng)』(大正一0?五九二下以下)。 [P1009]

  注【104-026】『如來興顯經(jīng)』卷四(大正一0?六一四中)。

  注【104-027】『度世品經(jīng)』(大正一0?六一七中以下)。

  注【104-028】『度世品經(jīng)』卷六(大正一0?六五八下)。

  注【104-029】『羅摩伽經(jīng)』卷上(大正一0?八五三上)。

  注【104-030】石井教道『華嚴(yán)教學(xué)成立史』(九二──九三)。

  注【104-031】『羅摩伽經(jīng)』卷中(大正一0?八六三上──中、八六五上)。

  注【104-032】『羅摩伽經(jīng)』卷下(大正一0?八七五下)。

  注【104-033】『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五七(大正九?七六五上──七六七中)。

  注【104-034】『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六0(大正九?七八三下)。

  注【104-035】『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續(xù)入法界品』(大正一0?八七八下)。

  注【104-036】『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后記(大正一0?八四八下)。

  注【104-037】『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六(大正一0?六八八上)。

  注【104-038】『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一一(大正一0?七一0下──七一一下)。

  注【104-039】『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一一?一二(大正一0?七一二下──七一八上)。

  注【104-040】『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二六(大正一0?七八一下──七八二下)。

  注【104-041】『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二八(大正一0?七八九下──七九一上)。 [P1010]

  注【104-042】『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三二(大正一0?八0六中──八0七上)。

  注【104-043】『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三二(大正一0?八0八上──下)。

  注【104-044】『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三三(大正一0?八一四中──八一六下)。

  注【104-045】『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三八(大正一0?八三七上──八三八上)。

  注【104-046】『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四0(大正一0?八四四中──八四八下)。

  注【104-047】『文殊師利發(fā)愿經(jīng)』(大正一0?八七八下以下)。

  注【104-048】『普賢菩薩行愿贊』(大正一0?八八0上以下)。

  注【104-049】『莊嚴(yán)菩提心經(jīng)』(大正一0?九六一中以下)。

  注【104-050】『大方廣菩薩十地經(jīng)』(大正一0?九六三中以下)。

  注【104-051】『文殊師利問菩提經(jīng)』(大正一四?四八一中以下)。

  注【104-052】『伽耶山頂經(jīng)』(大正一四?四八三下以下)。

  注【104-053】『象頭精舍經(jīng)』(大正一四?四八七上以下)。

  注【104-054】『大乘伽耶山頂經(jīng)』(大正一四?四八九下以下)。

  注【104-055】『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jīng)』(大正一0?八八四中以下)。

  注【104-056】『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jīng)』卷三──五(大正一0?八九六上──九0四下)。

  注【104-057】『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jīng)』卷二(大正一0?八九二中──下)。 [P1011]

  第二項(xiàng) 華嚴(yán)經(jīng)的編集

  『華嚴(yán)經(jīng)』的大部集成,不是一次集出的。有些部類,早已存在流行,在闡明佛菩薩行果的大方針下,將相關(guān)的編集起來。古人稱為「隨類收經(jīng)」,的確是很有意義的!現(xiàn)存『華嚴(yán)經(jīng)』的部分內(nèi)容,古代是單獨(dú)流行的,如『入法界品』,龍樹Na^ga^rjuna在『大智度論』中,稱為『不可思議解脫經(jīng)』(1),或簡稱『不思議經(jīng)』!翰豢伤甲h解脫經(jīng)』的單獨(dú)流行,到唐代也還是這樣,如烏荼Ud!ra國進(jìn)呈的,譯成四十卷的『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其實(shí)只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經(jīng)』──『普賢行愿品』!捍笾嵌日摗凰f的『十地經(jīng)』(2)、『漸備經(jīng)』(3),是『華嚴(yán)經(jīng)』的『十地品』!捍蟪嗣車(yán)經(jīng)』說:「十地華嚴(yán)等……皆從此經(jīng)出」(4),「十地」也還是獨(dú)立于『華嚴(yán)』以外的。在大部『華嚴(yán)經(jīng)』中,『十地品』名「集一切種一切智功德菩薩行法門」;「集一切智功德法門」(5)!喝鐏沓霈F(xiàn)品』名「示現(xiàn)如來種性」等,「如來出現(xiàn)不思議法」(6) ;『離世間品』名「一切菩薩功德行處……離世間法門」(7)。『入法界品』名「不思議解脫境界」。這幾部,不但各有法門的名稱,而且是序、正、流通,都完備一部經(jīng)的組織形式。這都是大部『華嚴(yán)經(jīng)』以前就存在的經(jīng)典,其后才綜合編集到大部中的。

  『華嚴(yán)經(jīng)』集成的史的過程,似乎可以從經(jīng)文而得到線索。與「唐譯本」的『如來名號品』 [P1012] 、『光明覺品』相當(dāng)?shù)摹憾瞪辰?jīng)』,是譯出最早的『華嚴(yán)經(jīng)』的一部分。在這部經(jīng)中,「諸菩薩輩議如是:佛愛我曹等輩」以下,是菩薩們所希望知道的法門(8)。今依『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一二(『如來名號品』),列舉菩薩們所希望知道的法門如下(大正一0?五八上):

  一、佛剎,佛住,佛剎莊嚴(yán),佛法性,佛剎清凈,佛所說法,佛剎體性,佛威德,佛剎成就,佛大菩提。 二、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藏,十地,十愿,十定,十通,十頂。 三、如來地,如來境界,如來神力,如來所行,如來力,如來無畏,如來三昧,如來神通,如來自在,如來無礙,如來眼,如來耳,如來鼻,如來舌,如來身,如來意,如來辯才,如來智慧,如來最勝。

  菩薩們所希望知道的,分為三大類:一是佛與佛剎:佛出現(xiàn)世間,一定有國土,時劫,說法等事項(xiàng);二是菩薩所行的法門;三是佛的果德。菩薩們所要知道的,『如來名號品』以下,現(xiàn)存的大部圣典,雖次第不一定相同,也沒有完備的解說這些,但可以這樣說,在『華嚴(yán)經(jīng)』初編(編集是不止一次的)時,是包含了這些,菩薩們所要知道的內(nèi)容。先從第二類的菩薩行來說:「唐譯本」與「晉譯本」,是九類十法,但古譯的『兜沙經(jīng)』,『菩薩本業(yè)經(jīng)』,卻是十類。依「華嚴(yán)法門」的體例,十類是極為可能的。各本的譯語有出入,今對比如下(9): [P1013]

  圖片

  『兜沙經(jīng)』  │『菩薩本業(yè)經(jīng)』│ 『晉譯本』 │『唐譯本』

  ───────┼───────┼──────┼─────

  1.十法住     │    2.十智    │  1.十住    │1.十住

  2.十法所行   │    3.十行    │  2.十行    │2.十行

  3.十法悔過   │    4.十投    │  3.十回向  │3.十回向

  4.十道地     │    1.十地    │  5.十地    │5.十地

  5.十鎮(zhèn)       │    5.十藏    │  4.十藏    │4.十藏

  6.十居處所愿 │    6.十愿    │  6.十愿    │6.十愿

  7.十黠       │    7.十明    │            │

  8.十三昧     │    8.十定    │  7.十定    │7.十定

  9.十飛法     │    9.十現(xiàn)    │  8.十自在  │8.十通

  10十印       │    10十印    │  9.十頂    │9.十頂

  比對四譯,支謙所譯的『菩薩本業(yè)經(jīng)』,差別大一些!罕緲I(yè)經(jīng)』以十地為第一,這可能是當(dāng)時的十地說風(fēng)行,十地是菩薩修行的整個過程,所以提在最先吧!十智,可能是十住的誤寫。十投的投,是投向,也就是回向!憾瞪辰(jīng)』譯回向?yàn)榛谶^,可能由于懺悔一向與回向相關(guān)聯(lián)的關(guān)系。總之,次第雖略有出入,大致可說是一致的,不過「唐譯本」與「晉譯本」,少十黠(或 [P1014] 譯十明)而已。這一菩薩行法,如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無盡)藏、十定、十通── 七類,都自成一品而編在『華嚴(yán)經(jīng)』中。十愿,『十地品』有無盡的十大愿(10)。與古譯十印相當(dāng)?shù)氖敚恢欠瘛弘x世間品』的十種印(11)。古譯多十黠一類,「唐譯本」『菩薩問明品』(晉譯作『菩薩明難品』),文殊師利Man~jus/ri^問眾菩薩,眾菩薩問文殊,一共有十問,所問的稱為明。十黠或十明,可能是『菩薩問明品』的內(nèi)容。這些菩薩行法,在「唐譯本」中,是『十住品』第十五,『十行品』第二十一,『十回向品』第二十五,『十地品』第二十六,『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十大愿,在『十地品』中),『十定品』第二十七,『十通品』第二十八。次第方面,多數(shù)是相同的,不過每品的內(nèi)容,不一定與現(xiàn)存的完全一致。如『十住品』的初期譯本,都是沒有重頌的。以重頌來說,頌初住的特別多。從「隨諸眾生所安立,種種談論語言道」,到「了知三世皆空寂,菩薩以此初發(fā)心」(12),共二十二偈,是長行所沒有的。以重頌的體例來說,這是后來增補(bǔ)的。又如『十地品』,依『十住毘婆沙論』,所解說的是偈頌,也不一定是「十」數(shù)。所以初編的菩薩行部分,大體上與現(xiàn)存的相近,卻并不完全相同。

  第三類是佛的果德:在大部『華嚴(yán)經(jīng)』中,長行的『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說佛的三十二法。其中,5.不思議境界;6.智;16最勝;19自在;26大(那羅延幢勇健)力;31三昧;32無礙解脫(13):是『如來名號品』所問果德的一分!弘x世間品』第三十八,答菩薩的二百問。如十 GE 1015> 種行(14);十種辯才,十種自在(15);十種神通(16);十種無礙(用)(17);十種境界,十種力,十種無畏 (18);十種眼,十種耳,十種鼻,十種舌,十種身,十種意(19)。名目與『如來名號品』所問的相同,不過是菩薩法而不是佛功德!弘x世間品』在眼、耳等以前,還說到十種首,以及十手、十足、十腹、十胎(藏)、十心等!捍蠓綇V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五0(『如來出現(xiàn)品』)(大正一0?二六六下)曾這樣說:

  「菩薩等見此光明,一時皆得如來境界:十頭,十眼,十耳,十鼻,十舌,十身,十手,十足,十地,十智」。

  如來的十眼、十耳等功德,在初編的時代,佛教界一定有所傳誦,只是現(xiàn)存的『華嚴(yán)經(jīng)』,沒有見到詳備的說明。

  再說第一類的佛與佛剎:在『世界成就品』第四中,說世界海十事。其中,世界海起具因緣,世界海體性,世界海莊嚴(yán),世界海(方便)清凈──四事(20),與『如來名號品』中,有關(guān)佛剎的佛剎成就、佛剎體性、佛剎莊嚴(yán)、佛剎清凈,內(nèi)容是相合的。

  依上來所說,佛與佛剎、菩薩行、佛功德──三類,特別是菩薩行,與『華嚴(yán)經(jīng)』的組織次第,有相當(dāng)?shù)慕菩浴R袁F(xiàn)存的大部『華嚴(yán)經(jīng)』而論,惟有『入法界品』,在三類次第中,看不出相關(guān)的跡象。所以『華嚴(yán)經(jīng)』的初編,可推定為還沒有『入法界品』(沒有編入,不一定沒有 [P1016] 存在)。將不同的部類,編成佛與佛剎、菩薩行、佛功德的次第,成為『華嚴(yán)經(jīng)』的早期形態(tài)。敘述這三類次第,眾菩薩所要知道的,『兜沙經(jīng)』的譯出最早。『兜沙經(jīng)』是支婁迦讖Lokaraks!a 所譯的;依『高僧傳』說,支讖是光和、中平間(西元一七八──一八九)譯經(jīng)的(21),所以『兜沙經(jīng)』的集成,不能遲于西元一五0年。那時的『兜沙經(jīng)』,已敘述三類次第,可以大略看出『華嚴(yán)經(jīng)』的輪廓。支謙是支讖的再傳,他所譯的『菩薩本業(yè)經(jīng)』,內(nèi)容與『如來名號品』、『光明覺品』(上二品與『兜沙經(jīng)』相同)、『凈行品』、『升須彌山頂品』、『須彌頂上偈贊品』、『十住品』相當(dāng),次第與大部『華嚴(yán)經(jīng)』相合。雖然中間缺少一品、二品,這是譯者的簡略,或當(dāng)時還沒有編入,然當(dāng)時已有『華嚴(yán)經(jīng)』的編集成部,與現(xiàn)存的相近,這是不容懷疑的!支謙譯經(jīng),在吳黃武初(西元二二三──二二八),與建興年間(西元二五二──二五三)。支謙所譯的『明度經(jīng)』、『首楞嚴(yán)經(jīng)』、『孛本經(jīng)』、『菩薩本業(yè)經(jīng)』(前分),都是支讖所譯而重譯的。從支謙『菩薩本業(yè)經(jīng)』的組織次第,似乎可以推想為,支讖那時已經(jīng)如此了。

  『入法界品』的成立,要遲一些,與『華嚴(yán)經(jīng)』前六品──『世主妙嚴(yán)品』……『毗盧遮那品』的集成,可說是同時代的。理由是:『華藏世界品』(第五)所敘述的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是一特殊的世界結(jié)構(gòu),為其他經(jīng)典所不曾說過的。依『華藏世界品』說: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中,有(一)佛剎微塵數(shù)的香水海。中央的香水海,有名為「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的世界種。這一世界 [P1017] 種(或譯為「性」)最下的世界,名「最勝光遍照」,有(一)佛剎微塵數(shù)的世界圍繞著。離最下的世界極遠(yuǎn),有第二世界;這樣安立的世界,共有二十層。最高層名「妙寶焰」世界,有二十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娑婆世界在第十三層,就是釋迦牟尼,或名毗盧遮那的佛剎。以「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為中心,十方都有一世界種;每一世界種,也是二十層,也是有(一)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到二十佛剎微塵數(shù)佛剎圍繞:這就共有十一世界種。十方的十世界種,又各有十世界種,分布于十方。這樣安立的一百十一世界種,稱為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或簡稱華藏世界。依『華嚴(yán)經(jīng)』說:「如于此華藏世界海,十方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海中,悉亦如是」(22)?梢娨磺惺澜绾,真是多得不可思量!這一世界結(jié)構(gòu),『入法界品』也明確的說到,如『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七一(大正一0?三八六下)說:

  「命終生此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娑婆世界」。 「一切世界海,一切世界種」。

  「華藏莊嚴(yán)世界!,是一百十一世界種組成的。一百十一(除當(dāng)前中心,就是一百一十) ──這個數(shù)目,『入法界品』也一再說到,如說(23):

  「南行求善知識,經(jīng)由一百一十善知識已,然后而來至于我(彌勒)所」。 「善財童子依彌勒菩薩摩訶薩教,漸次而行,經(jīng)由一百一十(余)城已,到普門國。…… [P1018] 文殊師利遙伸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

  一百一十由旬,一百一十善知識,一百一十余城,這一數(shù)目,與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所有的一百十一世界種,恰好相合,這不會是偶然的。善財Sudhana參訪的善知識,那里只是這幾位!敘述的善知識,也只是代表而已。一百一十(一)善知識,等于參訪了(這個華藏世界)一切世界的一切善知識。這可以說明,『華嚴(yán)經(jīng)』的前六品,與『入法界品』是同時代集出的。龍樹論一再引用『不思議解脫經(jīng)』──『入法界品』,前六品也可能知道的,如『大智度論』卷一0(大正二五?一三四中)說:

  「是遍吉[普賢]菩薩,一一毛孔常出諸佛世界及諸佛菩薩,遍滿十方,以化眾生,無適住處。……遍吉菩薩不可量,不可說,住處不可知;若住,應(yīng)在一切世界中住」。

  『華嚴(yán)經(jīng)』『普賢三昧品』第三說:「普賢身相如虛空,依真而住非國土,隨諸眾生心所欲,示現(xiàn)普身等一切」(24),這正是普賢「無適住處」的說明。龍樹知道普賢「無適住處」,也知道世界海、世界種、世界──華藏世界的組織層次,但沒有說到大部的『華嚴(yán)經(jīng)』,F(xiàn)存大部『華嚴(yán)經(jīng)』,是在『入法界品』等集成以后。編集者將初編部分,作一番整編,與『入法界品』合成一部;再加些新的部類,如『如來出現(xiàn)品』等,成為現(xiàn)存『華嚴(yán)』的形態(tài),那是龍樹以后的事。

  依早期傳譯的『兜沙經(jīng)』,『菩薩本業(yè)經(jīng)』,『諸菩薩求佛本業(yè)經(jīng)』,雖譯文過于簡略,而 [P1019] 初編集時的次第,如『如來名號品』,『光明覺品』,『凈行品』,『升須彌山頂品』,『須彌頂上偈贊品』,『十住品』,與現(xiàn)存的大部『華嚴(yán)經(jīng)』,編次相近。在說十住法門以前,有上升須彌山頂,及說偈贊嘆;現(xiàn)存『華嚴(yán)經(jīng)』的十行法門,十回向法門以前,也有上升與偈贊,這大概是初編的一貫形式。十地法門也是上升他化自在天說的,卻沒有上升與偈贊部分,多少有點(diǎn)不統(tǒng)一!可能是『十地經(jīng)』傳誦在人間,序起部分,為佛教界所熟悉,所以不便改寫,使與十住、十行、十回向統(tǒng)一吧!(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薩行的編集次第,即使不合每品的本義,而在初編集者的心目中,顯然有著淺深、高下的意義,如:

  圖片

  說法處    │佛放光處  │  所說法門

  ─────┼─────┼─────

  普光法堂  │兩足輪    │  (十)信

  須彌山頂  │兩足指    │    十住

  夜摩天    │兩足上指  │    十行

  兜率天    │兩膝輪    │    十回向

  他化自在天│眉間      │    十地

  說法的地點(diǎn),一次一次的向上升高。說法以前,佛一定放光,放光的處所,也從足輪而高達(dá)眉間。象征法門的由淺而深,是『華嚴(yán)』初編者應(yīng)有的意圖。經(jīng)補(bǔ)充再編而成的大部『華嚴(yán)經(jīng)』 [P1020] ,在組織次第上,一部分似乎只是綜集起來而已。舉例來說,從『十定品』第二十七,到『如來出現(xiàn)品』第三十七──十一品,都是在「阿蘭若法菩提場」說。然十一品的文義,極不一致。有的是長行,有的是長行以后有偈頌,這是文體的不一致。有的說佛功德,有的說菩薩行,這是性質(zhì)的不一致。說者也不一致。這一次第編集,古德雖有次第意義的解說,其實(shí)是雜亂的集合!喝A嚴(yán)經(jīng)』的前六品,說明佛剎與毗盧遮那佛的本生(本生也不全),對有關(guān)佛的──佛住、佛法性、佛所說法、佛威德、佛大菩提,在前六品中,也沒有著落。再編者的組織意義,與初編者略有不同了!現(xiàn)在的大部『華嚴(yán)經(jīng)』,可概分為四部分:一、前六品明佛剎與佛。二、從『如來名號品』到『十忍品』,明菩薩行:略舉佛與所說法,然后勸信令行,次第深入。三、從『壽量品』到『離世間品』,明如來果德,但參雜有與菩薩行有關(guān)的『諸菩薩住處品』、『普賢行品』、『離世間品』。這三部分,大抵依『如來名號品』所列舉的,眾菩薩所要知道的三大類。四、『入法界品』,是善財童子的參學(xué)歷程,用作大心菩薩一生取辦的模范。約用意說,與『般若經(jīng)』常啼Sada^prarudita菩薩的求法故事一樣,舉修學(xué)佛法的典型,以勸學(xué)流通的。

  『華嚴(yán)經(jīng)』是不同部類的綜集。集出的時間,應(yīng)大分為三期:一、初編,如『兜沙經(jīng)』,『菩薩本業(yè)經(jīng)』等所表示的,在西元一五0年時,一定已經(jīng)集成。二、『入法界品』與『世界成就品』等,『大智度論』已加以引用,推定為龍樹以前,西元一五0──二00年間所集成。三、 [P1021] 集成現(xiàn)存『華嚴(yán)經(jīng)』那樣的大部,近代學(xué)者作出不同的推論(25),依個人的意見,贊同西元三世紀(jì)中說。當(dāng)然,在大部集成以后,補(bǔ)充幾段,或補(bǔ)入一品,都是有可能的。

  古代華嚴(yán)學(xué)者,傳說的華嚴(yán)經(jīng)本很多(26),但多數(shù)是不屬于人間的。存在于人間而傳下來的,傳說為十萬頌本,三十八(或九)品。唐玄奘譯『攝大乘論世親釋』說:「如菩薩藏百千頌經(jīng)序品中說清凈佛土」,梁譯即明白說:「華嚴(yán)經(jīng)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經(jīng)」(27);百千偈,就是十萬頌。十萬頌經(jīng)的傳說,在西域極為普遍,如隋阇那崛多Jn~a^nagupta所傳,『歷代三寶紀(jì)』卷一二(大正四九?一0三上)說:

  「于闐東南二千余里,有遮拘迦國。……王宮自有摩訶般若、大集、華嚴(yán)三部大經(jīng),并十萬偈,王躬受持。……此國東南二十余里,有山甚崄,其內(nèi)安置大集、華嚴(yán)、方等、寶積、楞伽、方廣、舍利弗陀羅尼、華聚陀羅尼、都薩羅藏、摩訶般若、八部般若、大云經(jīng)等,凡十二部,皆十萬偈」。

  遮拘迦──斫句迦國的大乘經(jīng),玄奘也傳說為:「此國中大乘經(jīng)典部數(shù)尤多,佛法至處,莫斯為盛也!十萬頌為部者,凡有十?dāng)?shù)」(28)。玄奘所說,大抵是承襲阇那崛多的傳說。十萬偈經(jīng)的傳說,最早見于『大智度論』卷一00(大正二五?七五六上──中)說:

  「大般若品有十萬偈。……又有不可思議解脫經(jīng)十萬偈;諸佛本起經(jīng),……法云經(jīng),各各 [P1022] 十萬偈」。

  十萬頌的傳說,龍樹Na^ga^rjuna時代已相當(dāng)流行了!干掀钒闳簟梗_有十萬頌的事實(shí)。『不可思議解脫經(jīng)』,是『入法界品』的本名,不可能是十萬頌的;其他的都是傳說。十萬頌的傳說,應(yīng)該與當(dāng)時的學(xué)風(fēng)有關(guān)。印度著名的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十八篇,十萬頌。以古代的戰(zhàn)爭(十八日)為基礎(chǔ),故事是古老的。經(jīng)長期的傳說,包括了更多的神話、道德、哲學(xué)、習(xí)俗等在內(nèi),成為龐大的史詩。這部史詩,漸漸的擴(kuò)大;到西元四世紀(jì),完成現(xiàn)存的形態(tài),而二、三世紀(jì)間,已發(fā)展得非常大了。大乘經(jīng)十萬頌,正是那個時代的特色。適應(yīng)這好大的學(xué)風(fēng),大乘經(jīng)編集而數(shù)量相當(dāng)大的,也紛紛的傳說為十萬頌!喝A嚴(yán)經(jīng)』傳來中國的,六十卷本是三萬六千頌;大慈恩寺梵本,為四萬一千九百八十頌余十字;八十卷本是四萬五千頌;西藏所傳的『華嚴(yán)經(jīng)』,四十五品,第十一品與三十二品,是藏譯本所特有的,也不會超出六萬頌(29)。就事論事,『華嚴(yán)經(jīng)』雖隨時代而漸漸增多,是不會有十萬頌的。十萬頌,是適應(yīng)當(dāng)時學(xué)風(fēng)的傳說。龍樹論沒有說到大部『華嚴(yán)經(jīng)』,所以『華嚴(yán)經(jīng)』的完成現(xiàn)有的組織,比龍樹遲一些,約在西元三世紀(jì)中。

  說到『華嚴(yán)經(jīng)』的編集地點(diǎn),『華嚴(yán)教學(xué)成立史』推想為斫句迦,即現(xiàn)在新疆的Karghalik (30)。這里傳說有十萬頌的大經(jīng);傳來中國的『華嚴(yán)經(jīng)』梵本,都是斫句迦旁于闐傳來的,所以這 [P1023] 一推想,似乎有點(diǎn)近情。『華嚴(yán)經(jīng)』是佛始成佛道,及二七日所說。依經(jīng)文說:佛顯現(xiàn)自身,使來會者體會到佛的真相。佛加持菩薩,說菩薩行與佛功德。佛自身沒有說,保存了佛成道后,多少七日不說法的傳統(tǒng)。這是初成佛道,所以來參加法會的,沒有人間出家與在家弟子;來會的是無量數(shù)的他方大菩薩,天、龍、夜叉、犍闥婆等(天龍八部),主山神、主地神、主晝神、主夜神、主谷神……等。所以「華嚴(yán)法門」,盡虛空、遍法界的事事無礙,缺少些現(xiàn)實(shí)的人間感,無法從經(jīng)典自身去推定編集的地點(diǎn)。例外的,也可說在『華嚴(yán)經(jīng)』中不太調(diào)和的,編入了『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褐T菩薩住處品』,首先說八方及海中的菩薩住處;摩度(偷)羅 Mathura^以下四處,是印度中部(或南、西)的;甘菩遮Kamboja以下,是印度北部及印度境外的,如(31):

  圖片

  甘菩遮國       出生慈(菩薩住處)

  震旦國         那羅延窟

  疏勒國         牛頭山

  迦濕彌羅國     次第

  增長歡喜城     尊者窟

  庵浮梨摩國     見億藏光明

  [P1024]

  干陀羅國       苫婆羅窟

  有菩薩住處的國家,震旦──中國也在內(nèi),這都是大乘佛法流行的地方。牛頭Gos/i^rs!a山在于闐南境,并不在疏勒(32)。經(jīng)中也沒有說到斫句迦,所以推定『華嚴(yán)經(jīng)』在斫句迦集成,也不容易使人接受。不過,敘述這么多有菩薩住處的北方國家,不能說是無關(guān)系的。泛說在印度北方集成,應(yīng)該是沒有問題的。

  注【105-001】『大智度論』卷七三(大正二五?五七六下)。又卷一00(大正二五?七五四中)。

  注【105-002】『大智度論』卷四九(大正二五?四一一上──中)。

  注【105-003】『大智度論』卷二九(大正二五?二七二上)。

  注【105-004】『大乘密嚴(yán)經(jīng)』卷上(大正一六?七二九下)。

  注【105-005】『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三九(大正一0?二0九中、下)。

  注【105-006】『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五二(大正一0?二七七中、二七八中)。

  注【105-007】『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五九(大正一0?三一三下)。

  注【105-008】『兜沙經(jīng)』(大正一0?四四五上──中)。

  注【105-009】『兜沙經(jīng)』(大正一0?四四五上──中)!浩兴_本業(yè)經(jīng)』(大正一0?四四六下)!捍蠓綇V佛華嚴(yán)經(jīng)』卷四(大正九?四一八中)!捍蠓綇V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一二(大正一0?五八上)。

  注【105-010】『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三四(大正一0?一八一下──一八二中)。 [P1025]

  注【105-011】『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五四(大正一0?二八八上──中)。

  注【105-012】『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一六(大正一0?八六上──下)。

  注【105-013】『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四六?四七(大正一0?二四二上──二五一中)。

  注【105-014】『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五三(大正一0?二八0中)。

  注【105-015】『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五三(大正一0?二八三中)。

  注【105-016】『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五四(大正一0?二八六上)。

  注【105-017】『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五六(大正一0?二九三下──二九五上)。

  注【105-018】『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五六(大正一0?二九五中──二九六中)。

  注【105-019】『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五七(大正一0?三0二下──三0三中)。

  注【105-020】『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七(大正一0?三五上── 三七下)。

  注【105-021】『高僧傳』卷一(大正五0?三二四中)。

  注【105-022】『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五(大正一0?二六上)。

  注【105-023】『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七八(大正一0?四二八下)。又卷八0(大正一0?四三九中)。

  注【105-024】『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七(大正一0?三四上)。

  注【105-025】石井教道『華嚴(yán)教學(xué)成立史』所引(一五二──一五三)。

  注【105-026】『華嚴(yán)經(jīng)內(nèi)章門離孔目章』(大正四五?五0六下)!喝A嚴(yán)經(jīng)探玄記』卷一(大正三五?一二二上──下) [P1026]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疏』卷三(大正三五?五二三上)。

  注【105-027】『攝大乘論釋』卷一0(大正三一?三七六下)!簲z大乘論釋』卷一五(大正三一?二六三上)。

  注【105-028】『大唐西域記』卷一二(大正五一?九四三上)。

  注【105-029】石井教道『華嚴(yán)教學(xué)成立史』所引(五六)。

  注【105-030】石井教道『華嚴(yán)教學(xué)成立史』(一五四)。

  注【105-031】『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二九(大正九?五九0上──中)!捍蠓綇V佛華嚴(yán)經(jīng)』卷四五(大正一0?二四一下)。

  注【105-032】『大方等大集經(jīng)』卷四五(大正一三?二九四中)!捍筇莆饔蛴洝痪硪欢(大正五一?九四三下)。

  第二節(jié) 毗盧遮那佛與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

  毗盧遮那Vairocana與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Kusumatala-garbha-vyu^ha$lam!ka^ra-lokadha^tu-samudra ,可說代表了「華嚴(yán)法門」的特色。圓滿的、最清凈的佛與佛土,作為學(xué)佛者仰望的理想;然后發(fā)心,修菩薩行;成就不思議的佛功德。這是以佛與佛土為前提的,與「般若法門」、「文殊法門」的著重菩薩行不同!凈土法門」也是以佛與佛土為前提的,但『阿彌陀經(jīng)』重在念佛往生,『阿!B粊佛國經(jīng)』是以阿!B粊Aks!obhya菩薩的愿行為典范的。所以標(biāo)舉佛與佛土,開 [P1027] 示菩薩行的,成為「華嚴(yán)法門」的特色。著重佛與佛土的思想,應(yīng)該是與大乘法門同時展開的,但成為「華嚴(yán)法門」那樣,就不能不說是,要在「般若法門」、「凈土法門」、「文殊法門」的興盛中,才能完成而出現(xiàn)于佛教界。

  釋迦佛的教化,「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凈故有情清凈」(1),重在離染解脫的實(shí)踐。偶然提到些世界情況,也是當(dāng)時印度的一般傳說!捍蟊窘(jīng)』說七佛因緣,說到了佛世的時劫與壽命 (2)!恨D(zhuǎn)輪圣王修行經(jīng)』,說彌勒Maitreya未來成佛,國土非常清凈,壽長八萬歲(3)!赫f本經(jīng)』為彌勒授記,國土清凈(4)!喊⒑(jīng)』的傳說,佛與佛土相關(guān)聯(lián),及佛凈土說,表示了佛弟子的不滿現(xiàn)實(shí),注意國土,有了清凈國土的理想。現(xiàn)前的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界公認(rèn)的世界結(jié)構(gòu)。世界單位,是以須彌Sumeru山為中心的。須彌山外的大海中,有四大洲;我們所住的,是山南的閻浮提洲Jambudvi^pa。須彌山腰有日與月;以上是天界;大力鬼神,大抵依須彌山(或山下海中)而住。這樣的「一(個)四天下」──四洲等,是世界單位。一千個四天下、日月等,名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或稱「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有百俱胝kot!i四天下、日月等;蜃g為「百億」、「萬億」,其實(shí)是一、000、000、000個四天下。我們這個大千世界,叫娑婆Saha^世界,是釋迦佛教化的佛土。原始佛教大概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但問題卻緊迫而來。 [P1028] 釋迦佛在我們這個世界的閻浮提洲成佛,既以三千大千世界為教化區(qū),那其余世界的南洲,有沒有佛出世呢?如『攝大乘論(世親)釋』說:「若諸異部作如是執(zhí):佛唯一處真證等覺,余方現(xiàn)化施作佛事」(5)。一般部派,大抵以為:釋迦佛在這個世界成佛,是真的現(xiàn)證正覺,其他的四天下,是以化身示現(xiàn)成佛的。這是不能使人滿意的!這是自我中心的看法,在其他四天下,難道不能說,只有自己這里,才是真實(shí)成佛嗎?總不能說都是真實(shí)的;如都是示現(xiàn)的,那誰是真佛呢!這是從佛出現(xiàn)于這個世界的南洲,又說是娑婆教主所引起的問題。同時,釋迦佛歷劫修行,怎么會壽長八十,有病,食馬麥,有人誹毀破壞呢(6)?或解說為宿業(yè)的罪報,也不能滿足一般佛弟子的信仰情操。于是或說「佛身無漏」,也解說為佛的示現(xiàn)。還有,如『長阿含』『大本經(jīng)』說:「諸佛常法」:佛從右!6虎誕生,「地為震動,光明普照」。生下來就自行七步,遍觀四方,說「天上天下,唯我為尊」(7)!這種希有事,不是人間所能有的。這就是佛傳的一部分;部派傳誦集出的「佛本行」(佛傳),有更多的希有事,增加了佛的神秘與超越感。這幾項(xiàng)思想?yún)R集起來,邁向于理想的佛陀觀,主要是大眾部Maha^sa^m!ghika系,如『異部宗輪論』(大正四九?一五中──下)說: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四部同說: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來無有漏法。……如來色身實(shí)無邊際,如來威力亦無邊際,諸佛壽量亦無邊際。……一剎那心了 [P1029] 一切法」。

  大眾部本末四宗(應(yīng)是后期的思想)所說的如來,是無限的圓滿,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這就表示了釋迦佛的人間局限性,是佛的示現(xiàn)。如大眾部系的東山住部Pu^rvas/aila , 所作的『隨順頌』(8)說:

  「若世間導(dǎo)師,不順世間轉(zhuǎn),佛及佛法性,誰亦不能知」!

  『隨順頌』說:佛、法、有情、時劫、涅槃,一切都是隨順世間的。說到佛,是超越的,誰也不能知道佛是怎樣的。佛為文殊Man~jus/ri^所說的『內(nèi)藏百寶經(jīng)』說:「佛所行無所著,獨(dú)佛佛能相知」。眾生所知道的,都是「隨世間習(xí)俗而入,示現(xiàn)如是」(9),與『隨順頌』的見解相合。被稱為方廣部Vetulyaka的說大空宗Maha^sun~n~ata^va^din,以為佛是兜率天成佛的,沒有來人間,也沒有說法,不過是示現(xiàn)色相(10)。人間佛是示現(xiàn),佛實(shí)在兜率天成佛;「天上成佛」,對大乘『十地』所說色究竟天成佛說,是一項(xiàng)有力的啟發(fā)。

  進(jìn)入「大乘佛法」時代,對佛與佛土,漸表示出不同從來的境界!赶缕钒闳簟梗c從來所說相同!钢衅钒闳簟,在釋迦「常身」以外,顯現(xiàn)了「于三千大千國土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國土」的尊特身。十方世界的眾生,都「自念佛獨(dú)為我說法,不為余人」(11);釋迦佛以十方如恒河沙國土為化土;恒沙國土以外的十方菩薩來會,代十 [P1030] 方佛問候起居,那是外來的影響眾了。大乘經(jīng)廣說他方國土的佛菩薩,然關(guān)于佛的化境,少有明確的敘述!菏桌銍(yán)三昧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六四0下)說:

  「諸菩薩大弟子咸作是念:釋迦牟尼佛但能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有是神力,于余世界亦有是力」! 「于是世界上,過六十恒河沙土,……一燈明(國)土,示一切功德自在光明王佛,則是我身。……是我宿世所修凈土。文殊師利!汝今當(dāng)知我于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土,盡有神力」。

  大眾的疑念,正是大家所要解決的問題。依經(jīng)說,釋迦佛也有凈土,所化是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國土。當(dāng)然,在其他佛土,是以不同名字而示現(xiàn)的。關(guān)于佛的壽命,也有同樣的解說:在東方三萬二千佛土外,莊嚴(yán)世界的明照莊嚴(yán)自在王如來,壽長七百阿僧祇劫。其實(shí),這是釋迦「世尊于彼莊嚴(yán)世界,以異名字利益眾生」(12)。釋迦所化的佛土,示現(xiàn)的佛身,真是多極了!到底那一位是真實(shí)的呢?『首楞嚴(yán)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五?六三0下──六三一上)說:

  「一切諸法皆空如幻,……隨意而出,是諸如來皆是真實(shí)。云何為實(shí)?是諸如來本自不生,是故為實(shí)。……是諸如來,以過去世如故等,以未來世如故等,以現(xiàn)在世如故等,以如幻法故等,以如影法故等,以無所有法故等,以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故等,是故如來名為平 [P1031] 等。……如來得是諸法等已,以妙色身示現(xiàn)眾生」。

  一切法如幻,一切法皆如。如來是如的證覺,是如,所以如來是平等平等。說不生滅,那一切是不生滅;說示現(xiàn)色相,那一切是如幻示現(xiàn)。即幻即空,即現(xiàn)即實(shí),能體解佛的如義,那就一切是實(shí),一切平等了。

  「華嚴(yán)法門」的毗盧遮那佛與華藏世界,有了進(jìn)一步的表現(xiàn)。經(jīng)初說:「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13)。在摩竭提Magadha的菩提場成佛,是釋尊的初成正覺。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中央,普照十方寶光明世界種第十三層,「至此世界,名娑婆,……其佛即是毗盧遮那如來」(14)。毗盧遮那是娑婆世界的佛,「此娑婆」,「其佛即是」,當(dāng)然指摩竭提國始成正覺的佛。依『如來名號品』說:「如來于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義成(即悉達(dá)多),……或名釋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毗盧遮那,或名瞿曇氏,或名大沙門」(15)。釋迦牟尼是毗盧遮那的別名,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并沒有嚴(yán)格的分別意義,所以經(jīng)中或說毗盧遮那,或說釋迦尊。如『入法界品』中,善財Sudhana參訪的善知識,有嵐毗尼Lumbini^林神,釋種女瞿波 Gopa^,佛母摩耶Ma^ya^,都與釋尊的誕生有關(guān)。如釋女瞿波說:「今釋迦牟尼佛是也」,「晉譯本」與「唐譯本」相同,而四十卷本,即譯為「今世尊毗盧遮那如來是也」(16)。古人或定說釋迦為化身,毗盧遮那為法身(或報身),倒不如說:「舍那釋迦,釋迦舍那」(17),還來得合適 [P1032] 些。

  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是住于華臺上的,與印度的神話有關(guān)。如『大智度論』卷八(大正二五?一一六上)說:

  「劫盡燒時,一切皆空。眾生福德因緣力故,十方風(fēng)至,相對相觸,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頭人,二千手足,名為韋紐。是人臍中出千葉金色妙寶蓮華,其光大明,如萬日俱照。華中有人,結(jié)跏趺坐,此人復(fù)有無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是梵天王坐蓮華上,是故諸佛隨世俗故,于寶華上結(jié)跏趺坐」。

  『外道小乘涅槃?wù)摗徽f:「圍陀論師說:從那羅延天臍中,生大蓮華,從蓮華生梵天祖公」 (18)。這是同一傳說,是印度教的創(chuàng)造神話。人類之祖大梵天王Maha^brahman,是坐在蓮華上的,佛法適應(yīng)世俗的信仰,也說佛菩薩坐蓮華上!喉毮μ崞兴_經(jīng)』說:「云何不在母人腹中,常得化生千葉蓮華中,立法王前」(19)?不從胎生而得蓮華化生,就不再在生死流轉(zhuǎn)中。如『大寶積經(jīng)』的『阿阇世王子會』,『凈信童女會』,『離垢施女經(jīng)』等,都提出這同樣問題(20)。阿彌陀佛Amita^bha與往生者,都是在蓮華中的。蓮華化生,成為大乘佛教的一般信仰。梵天王坐在蓮華中,是創(chuàng)造神話,世界依梵天而成立。華藏世界,就是適應(yīng)這世俗信仰而形成的(21)。

  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如上面所說,是百十一世界種的總名,所有世界的數(shù)量,是無限眾多廣大 [P1033] 的。然與舊有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結(jié)構(gòu),也有類似處。如娑婆世界,是以一四天下為單位,經(jīng)小千、中千、大千,而成三千大千世界。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是以娑婆世界那樣的世界為單位,經(jīng)一世界種,十世界種,百世界種,也經(jīng)三番的組合而成,如下圖:

  圖片

  ┌─────────────┐

  │            千            │

  │  +--------------------+  │

  │  |         千         |  │

  娑 │  |  +--------------+  |  │

  │  |  |      千      |  |  │

  婆 │  |  |  +--------+  |  |  │

  │大|中|小|一四天下|世|世|世│

  世 │  |  |  +--------+  |  |  │

  │  |  |      界      |  |  │

  界 │  |  +--------------+  |  │

  │  |         界         |  │

  │  +--------------------+  │

  │            界            │

  └─────────────┘

  圖片

  ┌────────────────┐

  │               世               │

  │  ┌────────────┐  │

  │  │           世           │  │

  華  │  │  ┌────────┐  │  │

  │  │  │       世       │  │  │

  藏  │  │  │   +--------+   │  │  │

  │百│十│一 |娑婆世界| 界│界│界│

  世  │  │  │   +--------+   │  │  │

  │  │  │       種       │  │  │

  界  │  │  └────────┘  │  │

  │  │           種           │  │

  │  └────────────┘  │

  │               種               │

  └────────────────┘

  約佛所化的世界來說,也有同樣的意義。一向說,釋迦佛是在一四天下的南洲成佛,而以三千大千世界為化土,這才引起誰真誰化的疑問。大乘經(jīng)擴(kuò)展了釋尊的化區(qū),『首楞嚴(yán)三昧經(jīng)』說 [P1034] :釋尊的神力教化,是「無量無邊百干萬億那由他土」。這三層次的佛化,表示即現(xiàn)即實(shí)的佛陀觀。現(xiàn)在說:與釋迦佛異名同實(shí)的毗盧遮那佛,在娑婆世界成佛,而以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為化土,如『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八(大正一0?三九上)說:

  「此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是毗盧遮那如來,往昔于世界海微塵數(shù)劫修菩薩行時,一一劫中,親近世界海微塵數(shù)佛,一一佛所凈修世界海微塵數(shù)大愿之所嚴(yán)凈」。

  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是毗盧遮那歷劫修行所莊嚴(yán)的,所以華藏莊嚴(yán)世界海,是毗盧遮那的化土。其實(shí),一切世界海的一切國土,也都是毗盧遮那歷劫修行所嚴(yán)凈的,如經(jīng)上(22)說:

  「所說無邊眾剎海,毗盧遮那悉嚴(yán)凈。……等虛空界現(xiàn)神通,悉詣道場諸佛所。蓮華座上示眾相,一一身包一切剎,一念普現(xiàn)于三世,一切剎海皆成立。佛以方便悉入中,此是毗盧所嚴(yán)凈」。 「毗盧遮那佛,能轉(zhuǎn)正*輪,法界諸國土,如云悉周遍。十方中所有,諸大世界海,佛神通愿力,處處轉(zhuǎn)*輪」。

  佛是遍一切處現(xiàn)成正覺,轉(zhuǎn)*輪的。從娑婆世界,華藏世界,到遍法界的一切土,也是三個層次。約實(shí)義說,佛是不能說在此在彼的!钙召t身相如虛空,依真而住非國土」(23),何況乎究竟圓滿的佛?但為眾生說法,勸眾生發(fā)心、修行、成就,總要說個成佛的處所。佛,都是遍一切 [P1035] 處,佛與佛當(dāng)然是平等不二!肝氖夥ㄩT」曾一再說:「一切諸佛皆為一佛,一切諸剎皆為一剎,一切眾生悉為一神,一切諸法悉為一法」(24)。 「一」是平等的意思。表示這一意義,「華嚴(yán)法門」是互相涉入,如『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七七(大正一0?四二三中)說:

  「是以一劫入一切劫,以一切劫入一劫,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是以一剎入一切剎,以一切剎入一剎,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是以一法入一切法,以一切法入一法,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是以一眾生入一切眾生,以一切眾生入一眾生,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是以一佛入一切佛,以一切佛入一佛,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

  『華嚴(yán)經(jīng)』從劫、剎、法、眾生、佛──五事,論一與多的相入,比「文殊法門」,多一「劫」,劫kalpa是時節(jié)。這五事,「一即是多多即一」,互相涉入,平等平等,而又不失是一是多的差別。「般若法門」、「文殊法門」,重于菩薩行的向上悟入平等!溉A嚴(yán)法門」重于佛德,所以表現(xiàn)為平等不二中,一切的相即相入。這到底是隨機(jī)所見的施設(shè),而佛與佛土的真義,如『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一三(大正一0,六八下)說:

  「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如本趣菩提,所有回向心,得如是剎土,眾會及說法。一切諸佛剎,莊嚴(yán)悉圓滿,隨眾生行異,如是見不同。佛剎與佛身,眾會及言說,如是諸佛法,眾生 [P1036] 莫能見」。

  佛剎、佛身、眾會、言說,眾生是不能知的;與「文殊法門」的四平等相合,也與東山住部的『隨順頌』相同。大眾部系理想的佛陀觀,是超越而不可知的,也是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這一理想,在「華嚴(yán)法門」中,才完滿的表達(dá)出來。大眾部系的思想,現(xiàn)存的是一鱗半爪,不可能有完整的理解。不過我以為,這是從「佛涅槃后對佛陀的永恒懷念」,經(jīng)傳說,推論而存在于信仰中的。但大乘佛法,著重于行者或深或淺的體驗(yàn)。重智證的「文殊法門」,一再說觀佛、見佛,是從三昧中深入而達(dá)法界一如的。另有重信愿的學(xué)流,如『阿彌陀經(jīng)』的念佛見佛,發(fā)展為『般舟三昧經(jīng)』那樣的念佛見佛。適應(yīng)佛像的流行,觀佛身相,三昧成就而見佛,達(dá)到見一切佛,如夜晚的明眼人,見滿天的繁星一樣。由于隨心所見,引發(fā)了「唯心所現(xiàn)」的思想。菩薩們見他方佛國,佛說法等,在大乘法會中,每有這樣的敘述!溉A嚴(yán)法門」是綜合了而成為最圓滿的佛與佛陀觀。在華嚴(yán)法會中,佛沒有說,而是顯現(xiàn)于大眾之前。來參加法會的菩薩,天、龍、鬼神──「世主」們,各從自己所體見的佛與佛土等,而發(fā)表為贊嘆的偈頌(『入法界品』也是這樣)。這表示了,大乘的佛陀觀,不僅是信仰的,推論的,而也是從體驗(yàn)來的。這不同于大眾系,卻可說完成了大眾部以來的佛與佛國說。

  注【106-001】『成唯識論』卷四。所引契經(jīng),出『雜阿含經(jīng)』卷一0(大正二?六九下)。 [P1037]

  注【106-002】『長阿含經(jīng)』卷一『大本經(jīng)』(大正一?一下──二上)。

  注【106-003】『長阿含經(jīng)』卷七『轉(zhuǎn)輪圣王修行經(jīng)』(大正一?四一下──四二上)。

  注【106-004】『中阿含經(jīng)』卷一三『說本經(jīng)』(大正一?五0九下──五一一上)。

  注【106-005】『攝大乘論釋』卷一0(大正三一?三七九上)。

  注【106-006】如『大智度論』卷九說(大正二五?一二一下──一二二中)。

  注【106-007】『長阿含經(jīng)』卷一『大本經(jīng)』(大正一?四中、下)。

  注【106-008】『入中論』卷二所引(漢藏教理院刊本三一)。

  注【106-009】『內(nèi)藏百寶經(jīng)』(大正一七?七五一中──七五三下)。

  注【106-010】『論事』(南傳五八?三三七──三三九)。

  注【106-01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二一七下──二一八上)。

  注【106-012】『首楞嚴(yán)三昧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六四五上)。

  注【106-013】『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一(大正一0?一中)。

  注【106-014】『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八(大正一0?四三上──中)。

  注【106-015】『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一二(大正一0?五八下)。

  注【106-016】『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五六(大正九?七五九下)。『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七五(大正一0?四一一下)!捍蠓綇V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二九(大正一0?七九四下)。 [P1038]

  注【106-017】『華嚴(yán)游意』(大正三五?二下)。

  注【106-018】『提婆菩薩釋楞伽經(jīng)中外道小乘涅槃?wù)摗?大正三二?一五七上)。

  注【106-019】『須摩提菩薩經(jīng)』(大正一二?七六中)。

  注【106-020】『大寶積經(jīng)』卷一0六『阿阇世王子會』(大正一一?五九三上)。又卷一一一『凈信童女會』(大正一一 ?六二五中──下)!弘x垢施女經(jīng)』(大正一二?九四下──九五上)。

  注【106-021】參閱石井教道『華嚴(yán)教學(xué)成立史』(一九八以下)。

  注【106-022】『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七(大正一0?三五中)。又卷六(大正一0?三一上)。

  注【106-023】『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七(大正一0?三四上)。

  注【106-024】『如幻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一四二下)。

  第三節(jié) 菩薩本業(yè)

  第一項(xiàng) 在家與出家菩薩

  「本業(yè)」為a^dikarmika的意譯;「菩薩本業(yè)」,是菩薩初學(xué)的行業(yè)。支謙所譯『菩薩本業(yè)經(jīng)』的『愿行品』,聶道真所譯的『諸菩薩求佛本業(yè)經(jīng)』,與「晉譯本」的『凈行品』第七,「唐譯本」的『凈行品』第十一,是同本異譯。這里,依譯出最早的支謙本為主!喝A嚴(yán)經(jīng)』所表 [P1039] 達(dá)的,是不思議解脫境界,一般是不容易修學(xué)的。只有這一品,為初學(xué)說,意境雖非常高遠(yuǎn),但不離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人間的(與天、鬼無關(guān))在家與出家生活。在在家與出家的日常生活中,事事物物,都為普利眾生而發(fā)愿,就是在家菩薩、出家菩薩的生活;在家與出家,都可以修菩薩行的。本品所說的愿,與法藏Dharma^kara菩薩、阿!B粊Aks!obhya菩薩的本愿不同,也與『十地品』中,盡虛空、遍法界的十大愿不同。本品所說的,是平常的生活,見到的人與物,都觸類立愿──「當(dāng)愿眾生」,愿眾生離苦、離煩惱、離罪惡,修善以向光明的佛道。這是菩薩的「悲愿行」,隨時都不離悲念;『般若經(jīng)』等是菩薩的「智證行」,隨事都不離無所得。智慧增上與悲愿增上,為大乘佛法的兩大!

  這一法門,由智首Jn~a^nas/i^ras菩薩發(fā)問,敬首──文殊師利Man~jus/ri^菩薩說。菩薩的三業(yè)清凈,具足菩薩的功德,為一切眾生所依怙,要從「以誓自要,念安世間,奉戒行愿,以立德本」(1)做起。支謙的譯本,一三四愿──一三四偈,及結(jié)偈(其他的譯本缺),共一三五偈!笗x譯本」為一四0愿偈。「唐譯本」一四一愿偈。聶道真譯本,作長行體(與西藏的譯本相合),共一三三愿。四本的出入不大。全品的內(nèi)容,可分三類:一、菩薩的在家生活,一0偈。「孝事父母」、「順敬妻子」,是家庭的基本要務(wù)。「受五欲」、「伎樂」、「瓔珞」(莊嚴(yán)具)、「婇女」,是在家及富有長者的生活!笜情w」、「房舍」,是住處。以上是自己受用,還 [P1040] 要用來「布施福田。支謙譯本是重戒的,如初愿說:「居家奉戒」,其他譯本只說「在家」。偈前說:「奉戒行愿,以立德本」,末后說:「是為菩薩戒愿俱行」(2),都是支謙譯本所特有的。菩薩,不論在家與出家,是不可以沒有戒行的。本品所說的在家生活,極為簡略,沒有說奉什么戒,也沒有說到職業(yè)。在家生活簡略,而出家生活極詳,表示了本品是繼承佛教的傳統(tǒng),重于出家修行的。二、「厭家」以下一六偈,是從在家到出家,完成出家志愿的過程。三、「開門戶」以下,共一0九愿,是菩薩的出家生活。其中,1.「開門」以下八偈,是出家生活的概說;颉溉胧摇梗颉溉氡姟,常在宴坐、禪觀的生活中。2.「早起」以下一三偈,早上起來,衣裳穿好了,就凈潔身體。3.「出門」以下,是上午外出乞食的事。如「出門」下七偈,在路上。「風(fēng)揚(yáng)塵」下三偈,是遇風(fēng)雨或休息!噶譂伞挂韵乱唬百,見到了山林河海!讣尘瓜挛遒,見田園等!盖鹁凵帷挂韵缕哔剩诰勐(城邑)邊緣,見到異教的修行者!赋枪挂韵,七偈是進(jìn)了城中,見宮殿與王臣等;十二偈,見到不同的人物!赋皱a杖」以下,共二0偈,是整飭自己的威儀,去乞食或應(yīng)供。受供以后,為施主「講經(jīng)說法」、「咒愿達(dá)!9孍」,是僧眾應(yīng)供的軌則。4.「入水」以下四偈,是回寺洗浴,大概因水的冷熱,而說到天時的盛暑與嚴(yán)寒!刚b讀經(jīng)偈」以下九偈,讀經(jīng),見佛,禮佛,旋塔,贊佛,是一般下午在寺中的生活!赶醋恪挂韵氯剩桥R睡的生活。「臥覺」,又要開始一天的生活了。 [P1041]

  第二段,從在家而向出家的過程,共一六偈,在意義與次第上,各譯本不完全一致,所關(guān)的問題不小,有分別解說的必要。大概的說,古譯的支謙本與聶道真本為一系,新譯的「晉譯本」與「唐譯本」為一系。經(jīng)文的原義,應(yīng)該是屬于古本的。這部分的偈頌,錄『菩薩本業(yè)經(jīng)』說如下(3):

  若患厭家,當(dāng)愿眾生,疾得解脫,無所拘綴。若棄家出,當(dāng)愿眾生,離諸惱罪,從正得安。入佛宗廟,當(dāng)愿眾生,近佛行法,無復(fù)罣礙。詣師友所,當(dāng)愿眾生,開達(dá)入正,悉得如愿。請求舍罪,當(dāng)愿眾生,得成就志,學(xué)不中悔。脫去白衣,當(dāng)愿眾生,解道修德,無有懈怠。受著袈裟,當(dāng)愿眾生,被服法行,心無沾污。除剃須發(fā),當(dāng)愿眾生,除捐飾好,無有眾勞。已作沙門,當(dāng)愿眾生,受行佛意,開導(dǎo)天下。受成就戒,當(dāng)愿眾生,得道方便,慧度無極。守護(hù)道禁,當(dāng)愿眾生,皆奉法律:不犯法教。 [P1042] 始受和上,當(dāng)愿眾生,令如禪意,思惟解脫。受大小師,當(dāng)愿眾生,承佛圣教,所受不忘。自歸于佛,當(dāng)愿眾生,體解大道,發(fā)無上意。自歸于法,當(dāng)愿眾生,深入經(jīng)藏,智慧如海。自歸于僧,當(dāng)愿眾生,依附圣眾,從正得度」。

  第一偈,對家庭的生活,生起厭惡的情緒!笗x譯本」與「唐譯本」,作「若在厄難」,那是在家生活而遭遇了困厄。在家遭遇困境,常常是引起厭患家庭生活的原因。第二偈,棄家庭而離去。第三偈,到寺院中來。第四偈,「詣師友所」,聶譯本作「至師和上所」,晉唐二譯作「詣大小師」(4)。這是求得出家的師長,就是和上。出家要有師長,要得到師長的允許,所以「詣師友(和上)所」。依律制,出家時受沙彌戒,要有二師──和上與阿阇黎,所以晉、唐二譯,寫作「大小二師」。其實(shí),這里并沒有說受戒,是說求得出家的師長。第五偈,「請求舍罪」,是求師長準(zhǔn)予懺悔、出家的意思。第六偈,脫去世俗的白衣。第七偈,穿上袈裟。第八偈,剃除須發(fā)。第九偈,「作沙門」。換了服裝,剃去須發(fā),有了出家──沙門的形儀,成為形式上的出家人。第一0偈,「受成就戒,當(dāng)愿眾生,得道方便,慧度無極」。與這一偈相當(dāng)?shù)模欁g本為第八愿,「作大沙門」。唐譯移在最后說:「受具足戒,當(dāng)愿眾生,具諸方便,得最勝法」(5)。 [P1043] 『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以為支謙譯,是以歸依三寶為受戒儀式;「具足戒」,應(yīng)為后來的演變(6)。然支謙所譯的「受成就戒」,到底什么意義?如經(jīng)說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是無學(xué)戒等功德具足!妇咦恪沟脑Zsam!pada^,日譯本或譯「圓足」(7)!褐邪⒑弧撼删徒(jīng)』,與『增支部』經(jīng)相當(dāng),「成就」的原語為sampanna,日譯本作「圓足」 (8) 又『中部』『有學(xué)經(jīng)』,所說「戒成就」的內(nèi)容,與玄奘所譯的「安住具戒,善能守護(hù)別解脫律儀,軌則圓滿,所行圓滿,于微小罪生大怖畏,具諸學(xué)處」相合(9)。所以受「成就」戒,與一般的受「具足」戒upasam!pada^,沒有太大的差別。如譯sam!pada^為「具足」、「圓足」或「成就」,那應(yīng)譯upasam!pada^為「近具足」、「近圓」。先有sam!pada^,后有upasam!pada^ :如兄名難陀,弟名優(yōu)波Upa難陀;父親名提舍,生兒名優(yōu)波提舍。佛教先有sam!- pada^戒,后來律制完備,才有upasam!pada^戒。「善來」出家的,律典也名為受「具足」(近圓)戒,那是后起的名詞,應(yīng)用到早期了。相反的,初期大乘經(jīng),重在早期的出家生活,所以說受「成就」戒。實(shí)質(zhì)上,早期與后期,出家受戒的都是比丘。如愿文中,早起「著裳」、「中衣」、「上法服」──著三衣。外出分衛(wèi),不只乞食,也是僧差應(yīng)供,所以「飯食已訖」,要「講經(jīng)說法」、「咒愿達(dá)!9孍」。寺院比丘的集體生活,與律制完全符合。所以出家菩薩的「受成就戒」,「聶譯本」作「作大沙門」,「晉」、「唐譯本」作「受具足戒」,意義上是沒有什么不合 [P1044] 的!第一一偈,「守護(hù)道禁」,是護(hù)持所受的戒法。晉、唐二譯,分別為「受持凈戒」,「受行道禁」二愿。第一二偈,「受和上」。第一三偈,「受大小師」,是承受和上與二師──(羯磨)戒師與教授師的教誨。這是受比丘戒必備的三師,受戒以后,也要受和上等的教誨。晉、唐二譯,以「大小師」為受沙彌戒事,移到前面去,與求出家的師長相合,所以這里只有和上,沒有二師了。第一四──一六偈,歸依三寶。約佛教的儀制說:在家要受三歸依,受沙彌、比丘戒,也要受三歸。晉、唐二譯,以出家為受沙彌戒,所以將二師與三歸,都移到前面去。依古譯,三歸依在后。在出家,受戒終了而舉三歸依,似乎表示了,出家者的身心,全部歸向于三寶的意思。從上面一六偈看來,菩薩的出家生活,是進(jìn)入寺院中出家,過著一般比丘的律儀生活。菩薩出家而與一般(聲聞)比丘不同的,不在事行方面,而在事事發(fā)愿,時時發(fā)愿,悲念眾生,而歸向于佛道!簝粜衅贰凰f的出家菩薩,代表了悲愿增上的菩薩行,在傳統(tǒng)的僧團(tuán)內(nèi)流傳起來。

  在初期大乘圣典中,敘述菩薩在家生活,出家生活的,『華嚴(yán)』的『凈行品』以外,有『郁伽長者經(jīng)』,對當(dāng)時菩薩道的實(shí)際情形,可作比對的研究,所以附在這里說。這部經(jīng),現(xiàn)存三種譯本:一、后漢光和四年(西元一八一),安玄譯,名『法鏡經(jīng)』,一卷。二、曹魏康僧鎧 Sam!ghavarman譯,名『郁伽長者所問經(jīng)』,今編入『大寶積經(jīng)』卷八二『郁伽長者會」。依譯文,這不可能是曹魏的古譯,可能是傳為佚失了的,晉白法祖或劉宋曇摩蜜多Dharmamitra [P1045] 所譯出。三、晉竺法護(hù)譯,名『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jīng)』,一卷。本經(jīng)為郁伽Ugra長者說:菩薩有在家菩薩行,出家菩薩行,在家菩薩而受出家戒行──三類。在家菩薩行,先說歸依三寶。在所歸僧寶中,初說依聲聞、辟支佛,而不求聲聞、辟支佛的解脫。次說歸依受記的不退轉(zhuǎn)菩薩,不依聲聞僧。其次,受持五戒。五戒末后說:不相讒而和合,不粗言,不綺語,不癡罔[貪] ,不敗亂而忍[不瞋],離邪見而正見(10):這是五戒而含攝了十善行。在家菩薩,要到寺院去修八關(guān)齋(11);如見比丘而所行不正的,應(yīng)該尊敬袈娑,對非法比丘生悲憫心。如當(dāng)時沒有佛,沒有圣者,沒有說法者,那就應(yīng)該禮十方佛,懺悔、隨喜、勸請、回向(12)。要愿度一切眾生,以財施、法施利人。對于在家的生活,妻、子、財物,都深深的厭惡。時常到寺院中去,應(yīng)先禮佛塔,而發(fā)居住寺院的意愿。對寺院中的比丘們,要理解他們各人所有的特長,從他們學(xué)習(xí)。對比丘們的布施,要平等,盡力。出家菩薩行,要下須發(fā),受戒。住四圣種,對于衣服,乞食,樹下住或冢間住,醫(yī)藥,都要知足。然后到山林野外,修阿蘭若行──遠(yuǎn)離的,獨(dú)處的專精修行。在家菩薩而受出家行,是:布施一切而不望報;凈梵行;修禪而不證;勤修智慧,慈心一切眾生;護(hù)法(13)。這是郁伽長者的特行!度人的功德,比出家菩薩還多!

  這部經(jīng),在現(xiàn)實(shí)的部派佛教中,傾向于理想的菩薩佛教。如菩薩在家的,受三歸、五戒、八戒。深厭家庭生活的穢惡,愛慕出家生活;對家庭、妻兒的穢惡,說得非常的強(qiáng)調(diào)。當(dāng)時的寺院 [P1046] ,是傳統(tǒng)的比丘僧。在家菩薩對出家比丘,恭敬供養(yǎng),甚至割肉來治他的病(14)。對不如法比丘,也尊重僧相(袈娑),不說他的罪過。在出家比丘中,有少數(shù)出家菩薩共住,出家菩薩也是受大戒的。這些,是當(dāng)時佛教的事實(shí)。但法門的精神,是傾向于菩薩乘的。如說歸依聲聞、辟支佛,又說歸依不退轉(zhuǎn)菩薩,不歸依聲聞。經(jīng)上說:「居家者,謂為居于一切眾勞[煩惱],為居眾惡之念,為居眾惡之行,不化不自守,下愚凡人者為共居,與不諦人集會,是故謂為家也」。從在家的穢惡,說到身心的穢惡(15)。如阿蘭若行,不只是住在空閑,而重在空無我的實(shí)踐。這都與佛法重實(shí)義的精神相合。菩薩(比丘)在一般比丘中,而菩薩的出家,『法鏡經(jīng)』這樣(大正一二?二二中)說:

  「眾佑[世尊]便使慈氏開士[菩薩],及一切行凈開士,聽[準(zhǔn)許]舉彼理家[居士?家主]等……去家修道」。

  在僧團(tuán)中,特別命菩薩為他們剃發(fā)出家,雖也是受大戒的,暗示了菩薩行者有著獨(dú)立的傾向。郁伽長者,在『阿含經(jīng)』中,一切都布施了,過著離欲梵行的生活,稱贊為得「八未曾有法」 (16)。在本經(jīng)中,代表了在家而修出家法的菩薩。在家而修出家法,比出家菩薩的功德更大。所以,雖在傳統(tǒng)的立場,深厭在家的過患,欣慕出家生活,而在菩薩道中,表示了推重在家(而梵行)菩薩的理想。 [P1047]

  在家菩薩到寺院中來,「視一切除饉[比丘]之眾所施行」。所見的比丘中,有奉菩薩藏的,有行菩薩道的(17)。出家菩薩也稱為比丘,是三本所共同的!河翦攘_越問菩薩行經(jīng)』說:「愿從世尊受法,欲除須發(fā),得為比丘,敬受大戒」;「聽我等下須發(fā),受其[具]戒」!河糍らL者會』說:「哀愍我等,愿得出家,……受出家戒」!悍ㄧR經(jīng)』說:「可得從眾佑[世尊]受去[出]家之戒,就除饉[比丘]之行」(18)。出家菩薩,是比丘,受出家戒,這也是三本所共同的。出家戒的內(nèi)容,不一定是二百五十戒;只要是菩薩比丘所行的,當(dāng)然是可以稱為比丘戒的,也可以稱為受具足戒的。受具足,在受戒的發(fā)展史中,有種種方式的。說到比丘戒法,重于生活軌范的,是四圣種,在上面已經(jīng)說過了。四圣種的本義,是對于衣服、飲食、住處──三事,隨所能得到的而能夠滿足;第四是「樂斷樂修」。后來適應(yīng)事實(shí)的需要,改第四事為,隨所得的醫(yī)藥而能滿足。衣、食、住、藥知足,就是受比丘戒時所受的「四依」,是比丘對資生事物的基本態(tài)度。本經(jīng)三譯,都說到醫(yī)藥,然在以十事分別解說時,『法鏡經(jīng)』與『郁伽長者會』,僅有「服法衣」[袈裟],「不(舍)行!1罥」,「樹下坐」或「阿練兒處」,沒有說到醫(yī)藥(19)。本經(jīng)的原始本,大概是沒有說到醫(yī)藥的。這是重于生活軌范的比丘戒法。還有重于道德軌范的戒法,如二百五十戒──學(xué)處。學(xué)處,是隨人違犯而漸漸制定的。早期的出家弟子,隨佛出家作比丘,還沒有制立學(xué)處,那時的比丘戒法,是身、語、意、命──四種清凈,或攝在八正道中的正見、正語、正業(yè)、正命等:這是重于道 [P1048] 德軌范的戒法。出家菩薩的戒清凈,如『法鏡經(jīng)』(大正一二? 二一下)說:

  「去家開士者,有四凈戒事:一曰造圣之典[圣種],二曰慕樂精進(jìn)[頭陀]德,三曰不與家居、去家者從事[獨(dú)處、遠(yuǎn)離],四曰不諛諂山澤[阿蘭若]居:是為去家開士者四凈戒事」。 「復(fù)有四凈戒事,何謂四?以守慎身,身無罣礙;以守慎言,言無罣礙;以守慎心,心無罣礙;去離邪疑,造一切敏意[一切智心]:是為去家開士者四凈戒事」(20)。

  凈戒的初四事,是住四圣種,受頭陀行,獨(dú)處,住阿蘭若,屬于比丘的生活軌范。次四事,是身、語、意清凈而不著,離邪疑(邪見、邪命等)而起一切智心,是屬于比丘的道德軌范。這二者,就是出家菩薩的比丘戒法。聲聞比丘的初期戒法,也是這樣的。菩薩比丘與(初期)聲聞比丘,事行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理想不同,志愿不同,智慧方便不同。出家的菩薩比丘,住阿蘭若處為主。在阿蘭若處所修持的,是心不散亂,總持,大慈大悲,五通,六波羅蜜,不舍一切智心,方便,以法施眾生,四攝,八正道,三解脫門,四依(這些道品,與「中品般若」所說相近):這是出家菩薩住沙門法(21)。

  出家菩薩的住處,是阿蘭若處,但不是唯一的住處!干厦妗乖f到:依住處而分,比丘有阿蘭若比丘,近聚落處(住)比丘,聚落(住)比丘──三類。這是部派佛教的比丘住處,出家菩薩的住處,也不外乎這三類。如『法鏡經(jīng)』(大正一二?一九中、二0上)說: [P1049] 「若于墟聚言有及廟,若于廟言及墟聚,是以當(dāng)慎守言行」。 「修道游于山澤者,若欲修治經(jīng),若用誦利經(jīng)故為入廟」。

  「墟聚」,是聚落(村落、城邑)。在家菩薩,對聚落比丘與寺廟比丘,應(yīng)平等對待,切勿在這里說那邊,引起比丘間的不和,這是第一則的意義!河糍らL者會』,作「寺廟」與「聚落 (22),與『法鏡經(jīng)』相合!干綕伞梗前⑻m若的古譯。住阿蘭若的比丘,為了學(xué)經(jīng)、問法,到寺廟來,可見本經(jīng)的「廟」,不在阿蘭若處,也不在聚落,一定是近聚落處了!河翦攘_越問菩薩行經(jīng)』,作「樹下草蓐坐」與「精舍房處」(23);『十住毗婆沙論』引『郁伽經(jīng)』,作「阿練若」與「塔寺」(24),都與『法鏡經(jīng)』相合。『郁伽長者會』卻作「阿練兒」與「村聚」(25),「村聚」,應(yīng)該是「近聚落」的誤譯了!河翦攘_越問菩薩行經(jīng)』第二則(樹下草蓐坐與精舍),雖與『法鏡經(jīng)』相合,而第一則卻作「佛寺精舍」與「近聚落行者」(26),那「佛寺精舍」在聚落中了!本來,「近聚落處」與「聚落」,都可以有寺廟──眾多比丘所住的地方,所以『郁伽長者會』,『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jīng)』,所說有出入。不過依本經(jīng)所說,多數(shù)比丘所住的寺廟,應(yīng)該是近聚落處。菩薩的出家,受戒法,是在寺廟中;在阿蘭若處修行。如為了誦經(jīng),問法,也要到寺廟中來,因?yàn)檫@里是眾多比丘住處,和尚、阿阇黎也在這里,受經(jīng)、問法,到這里才有可能。所以『法鏡經(jīng)』說:「去家修道者,游于山澤。以修治經(jīng)、誦習(xí)經(jīng)故入眾者,以執(zhí)恭敬,亦謙遜夫師友 [P1050] 講授者,長中少年者,為以尊之」(27)。

  『法鏡經(jīng)』所說的「廟」,是多數(shù)比丘所住的。在家菩薩來,見到不同的比丘而從他們學(xué)習(xí)。種種譯本,多少不同,而大意是相合的,今對列如下(28):

  圖片

  『法鏡經(jīng)』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jīng)』│『郁伽長者會』│「藏文譯本」

  ──────┼───────────┼───────┼──────

  多聞?wù)?nbsp;     │1多智者               │1多聞         │1多聞?wù)?/p>

  明經(jīng)者      │2解法者               │4持阿含       │2說法者

  奉律者      │3持律者               │3持律         │3持律者

  奉使者      │4住法者               │2說法         │4持論母者

  開士奉藏者  │5持菩薩品者           │5持菩薩藏     │5持菩薩藏者

  山澤者      │6閑居者               │6阿練兒       │6阿蘭若者

  行受供者    │7分衛(wèi)者               │8乞食         │7乞食者

  │8五納衣者             │9著糞掃衣     │8糞掃衣者

  │                      │7少欲         │9少欲者

  │9知止足者             │              │10知足者

  思惟者      │11坐禪者              │13坐禪        │13坐禪者

  [P1051]

  道行者      │10獨(dú)行者              │10獨(dú)處        │11寂靜者

  │                      │11離欲        │

  │                      │12修行        │12瑜伽行者

  開士道者    │12大乘者              │              │14菩薩乘者

  佐助者      │13精進(jìn)者              │14營事        │15營事者

  主事者      │14典寺者              │15寺主        │16執(zhí)事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