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十一章 凈土與念佛法門
第一節(jié) 東西二大凈土
第一項 阿彌陀佛極樂凈土
大乘佛法的興起,與凈土念佛法門,有密切的關(guān)系。原則的說,大乘是不離念佛與往生凈土的。在初期大乘佛法興起聲中,西方阿彌陀Amita^bha佛凈土,東方阿閦Aks!obhya佛凈土,也流傳起來。贊揚阿彌陀佛凈土的經(jīng)典,有三部,可簡稱為『大(阿彌陀)經(jīng)』、『小(阿彌陀)經(jīng)』、『觀(無量壽佛)經(jīng)』!捍蠼(jīng)』是彌陀凈土的根本經(jīng),華文譯本,現(xiàn)存有五種:
圖片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 二卷 吳支謙譯
『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四卷 后漢支婁迦讖譯
『無量壽經(jīng)』 二卷 曹魏康僧鎧譯
(大寶積經(jīng)) 『無量壽如來會』 二卷 唐菩提留志譯
[P760]
『大乘無量壽莊嚴(yán)經(jīng)』 三卷 趙宋法賢譯
五種譯本的譯者,唐譯本與宋譯本,是明確而沒有問題的;前三部的譯者,有不少的異說。梁僧佑(天監(jiān)一七年──西元五一八卒)的『出三藏記集』,誤以『大經(jīng)』與『小經(jīng)』,為同本異譯,所以分別的敘述了六部。然『大經(jīng)』的古譯本,當(dāng)時存在而保留下來的,實際上只有兩部 ──支謙譯的『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竺法護(hù)譯的『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1)。隋開皇(十四年──西元五九四)『眾經(jīng)目錄』,共列六部,除已經(jīng)佚失的三部外,『大經(jīng)』古譯本共三部(2):
圖片
『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二卷 魏白延譯
『阿彌陀經(jīng)』 二卷 吳支謙譯
『無量壽經(jīng)』 二卷 晉竺法護(hù)譯
開皇『眾經(jīng)目錄』所說,支謙所譯的,與『出三藏記集』相同!簾o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改為白延譯;而竺法護(hù)所譯的,卻是另一部『無量壽經(jīng)』(這兩部,『出三藏記集』是作為一部的)。隋仁壽(二年──西元六0二)『眾經(jīng)目錄』,唐靜泰(龍朔三年──西元六六三)『眾經(jīng)目錄』,唐道宣(龍朔四年──西元六六四)『大唐內(nèi)典錄』,都是這樣的三部──支謙、白延、竺法護(hù)所譯(3)。 [P761]
隋開皇十七年(西元五九七),費長房撰成『歷代三寶紀(jì)』,所載的『大經(jīng)』古譯,一共有八部。周(天冊萬歲元年──西元六九五)明佺等所撰的『大周刊定目錄』,對于『大經(jīng)』古譯本,完全依據(jù)『歷代三寶紀(jì)』。然偶爾注明,某經(jīng)有多少紙(頁),所以知道當(dāng)時實際存在(注明紙數(shù))的,只有三部,與『眾經(jīng)目錄』等相同的三部(4)!捍蠼(jīng)』古譯而注明多少紙的,初見于靜泰的『眾經(jīng)目錄』(5);『大周刊定目錄』有二說(6),今對列如下:
圖片
│『靜泰錄』│『大周錄』卷三│『大周錄』卷十三
───────────────┼─────┼───────┼─────────
『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白延譯 │六十紙 │七十紙 │三十六紙
『阿彌陀經(jīng)』 支謙譯 │五十三紙 │五十三紙 │五十三紙
『無量壽經(jīng)』 竺法護(hù)譯│三十九紙 │四十六紙 │三十六紙
依『大正藏』古譯三部(每頁分三欄)來計算:支謙譯的『阿彌陀經(jīng)』,共五十四欄,是五十三紙本,這是譯者與頁數(shù),始終傳說一致的。『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大正藏』六十二欄,就是靜泰所傳的六十紙本!簾o量壽經(jīng)』四十一欄,與靜泰所傳的三十九紙本大致相合。古代的一紙,約合『大正藏』一?0三欄!捍笾芸夸洝凰鶄鞯亩f,自相矛盾,應(yīng)該是傳寫錯了。隋唐間的『大經(jīng)』古譯,就是這三部。由于紙數(shù)的記錄,使我們能有明確的認(rèn)定。
唐開元十八年(西元七三0),智升撰『開元釋教錄』,當(dāng)時存在的『大經(jīng)』古譯本,也是 [P762] 上面所說的三部,但譯者有了變動。『阿彌陀經(jīng)』,仍舊是支謙所譯。舊傳白延所譯的『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改為后漢支婁迦讖Lokaraks!a譯(7); 而竺法護(hù)所譯的『無量壽經(jīng)』,卻改為魏康僧鎧Sam!ghavarman譯(8)。『開元釋教錄』改定的理由何在?原來,『阿彌陀經(jīng)』的譯出最早!簾o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的文段、文句、二十四愿,大都采用『阿彌陀經(jīng)』而略加修正;并補(bǔ)充「嘆佛偈」與「禮覲偈」;增加法會四眾的名字;改音譯部分為義譯。這兩部關(guān)系密切,自成一類。『無量壽經(jīng)』是四十八愿本,與唐譯本相合,敘述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的依正莊嚴(yán),文體較整齊,不像古譯(二)本那樣的冗長。但古譯二本的「五大善」,及乞丐與國王譬喻,都保留著,似乎是二十四愿本與四十八愿本的,過渡期間的經(jīng)本。古代,一致以『阿彌陀經(jīng)』為支謙所譯,所以『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的譯者,增加了推定上的困難。如依『出三藏記集』,是竺法護(hù)所譯,比對竺法護(hù)的其他譯典,不可能是一人所譯的。如依『眾經(jīng)目錄』,改為白延所譯,然白延與支謙同時,可能還早些。白延在魏地,支謙在吳地,白延采用支謙譯而略加修改,是很難想象的。不滿意古代傳說,所以『開元釋教錄』改定為支婁迦讖譯。然支讖在前,支謙在后,支謙依據(jù)支讖的譯本,反而改用音譯,不合常情,也不合支謙的譯例。傳說一直在變動中,顯然是沒有確切的史實可據(jù)。我以為,如否定古代一致的傳說,以『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為支婁迦讖譯,『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為支謙譯;支謙是傳承支讖所學(xué)的,譯文少用 [P763] 音譯,也許是最合理的推定!
『小(阿彌陀)經(jīng)』的譯本,現(xiàn)存二部:一、『阿彌陀經(jīng)』(也名『無量壽經(jīng)』),一卷,姚秦弘始四年(西元四0二)鳩摩羅什Kuma^raji^va譯。二、『稱贊凈土佛攝受經(jīng)』,一卷,唐永徽元年(西元六五0)玄奘譯。這是『大經(jīng)』的略本,雖沒有「二十四愿」與「三輩往生」,然敘述極樂國土的依正莊嚴(yán),勸念佛往生,簡要而有力,為一般持誦的要典!河^(無量壽佛)經(jīng)』,一卷,宋元嘉年間(西元四二四──四五一),!7痳良耶舍Ka^layas/as譯。立十六觀,九品往生,是觀相念佛的要典。
依阿彌陀凈土的根本圣典──古本『阿彌陀經(jīng)』,全經(jīng)的內(nèi)容,是:佛因阿難A^nanda 的啟問,稱嘆阿難;稱嘆佛如優(yōu)缽曇華那樣,是難得相遇的。
佛說:過去提!6嗀羅竭(Di^pam!kara然燈)佛以前三十四佛,名樓夷!1宋羅Lokes/varara^ja 世自在王)。那時的大國王出家,名曇摩迦(Dharma^kara法藏)的問佛:自己「求佛為菩薩道」,希望成佛的時候,能于十方無數(shù)佛中,最尊,智慧勇猛;頂中光明普照;國土七寶莊嚴(yán);十方無數(shù)的佛國,都聽見我的名字;聽見名字的諸天人民,來生我國的,都成為菩薩、阿羅漢(這是阿彌陀凈土的根本意義)!佛贊嘆他,只要精進(jìn)不已,一定能滿足心愿的。于是佛為曇摩迦說了二百一十億國土的情況。曇摩迦選擇而集成二十四愿;從此奉行六波羅蜜,精進(jìn)愿求,終于成 [P764] 為阿彌陀佛Amita^bha,實現(xiàn)了當(dāng)初的愿望──上來是阿彌陀佛的因行。
佛對阿難說:阿彌陀佛頂?shù)墓饷,是十方諸佛所不及的。凡見佛光明的,莫不慈心歡喜,不起貪瞋癡,不作不善事,惡趣的憂苦也停止了。阿彌陀佛的光明,受到十方佛、菩薩、羅漢的稱贊。如稱贊佛光明的,往生阿彌陀佛國,就受到菩薩、羅漢們的尊敬(阿阇世王太子,與五百長者子來了,聽了二十四愿,就發(fā)愿成佛。這一段,『無量壽經(jīng)』等都沒有)。
阿彌陀成佛以來,已經(jīng)十小劫。國名須摩提Sumati,Sukha^mati^/,Sukha^vati^,在千萬億佛國外的西方。國土是七寶所成的平地,沒有山、海、江河。沒有三惡趣、鬼神,都是菩薩、阿羅漢,壽命無量劫。飲食自然,與第六天一樣。沒有婦女,女人往生的,都化作男子。菩薩、阿羅漢們,能互相見聞。同一種類,面目端正,同一(金)色。心中但念道德;說正事,說佛法,不說他人的罪過。互相敬愛,互相教誡。沒有貪瞋癡,沒有念婦女的邪意,能知道自己過去世的宿命──上來總說佛與佛國的莊嚴(yán)。
阿彌陀佛的講堂、精舍、樓觀,菩薩、阿羅漢的住宅,都是七寶所成的。到處有七寶的浴池;池水香潔,有人間天上所沒有的香華。池水緩緩的流,發(fā)出五音聲。凡往生阿彌陀佛國的,都在寶池的蓮華中化生;面貌端嚴(yán),如以第六天王來相比,如丑陋的乞丐,與端嚴(yán)的國王一樣(論到善惡業(yè)報)。講堂、住宅、浴池,到處是一重重、一行行的七寶樹,發(fā)出的五音聲,也勝過第 [P765] 六天的音樂。
佛與菩薩、羅漢入浴時,池水會隨意上下。出了浴池,坐在蓮華上,微風(fēng)舒適的吹著。寶樹作五音聲;寶華散落身上,落地就消失了。菩薩、阿羅漢們,想聽經(jīng)、聽音樂、聞華香的,都隨各人的心意。浴罷,在地上或虛空,講(讀?)經(jīng)的,誦經(jīng)的,說經(jīng)的,受經(jīng)的……坐禪的,經(jīng)行的,都能得須陀洹道……阿羅漢道,或得阿惟越致(不退)。
菩薩們要供養(yǎng)十方佛,無數(shù)人追隨而去。到了他方佛國,禮佛供養(yǎng),供品是隨意化現(xiàn)的。菩薩們坐著,聽佛說經(jīng)。諸天次第的下來,供養(yǎng)菩薩、阿羅漢。到處供養(yǎng)完畢,在「日未中時」,就回來見阿彌陀佛。飲食時,自然有七寶ㄦ、七寶缽,缽中有百味飲食,香美無比,大家平等的受用。
阿彌陀佛說經(jīng)時,菩薩、羅漢與諸天人民都來了;十方如恒河沙數(shù)佛國,也遣無數(shù)的菩薩來集會。佛說『道智大經(jīng)』,風(fēng)吹寶樹作五音聲;寶華覆在虛空;諸天持華、香、衣、音樂來供養(yǎng)。聽經(jīng)的都隨分得益,得須陀洹……阿羅漢,得阿惟越致。菩薩與羅漢,誦經(jīng)說法,智慧的勇健精進(jìn),如師子王,勝過十方佛國的菩薩、阿羅漢──以上說明佛國的依正莊嚴(yán)。
佛答阿逸(Ajita彌勒)菩薩:阿彌陀佛國的阿羅漢,般泥洹的無數(shù),新來得道的也無數(shù),如大海水,流出流入,始終是那樣的不增不減。在十方佛國中,阿彌陀佛國最大最好,那是佛在 [P766] 行菩薩道時,大愿精進(jìn)修德所成的。
菩薩、阿羅漢的七寶住宅,在地上,或在空中,多高多大,能隨自己的意愿。也有不得自在的,那是由于慈心、精進(jìn)、功德的不足。衣食都是平等的。佛國的講堂住宅,勝過了第六天上。菩薩與阿羅漢,能見能知三世十方的事。頂有圓光,所照的有大有小。佛國的兩大菩薩:蓋樓!1宋 (Avalokites/vara觀世音)、摩訶那缽(Maha^stha^mapra^pta大勢至),頂中的光明,照他方千須彌山佛國。善男子、善女人,如有危急恐怖的,歸命這兩位菩薩,都能得解脫。
阿彌陀佛頂?shù)墓饷鳂O大,連日月星辰都不見了,所以沒有時劫,是永久的無限光明。佛國也不會敗壞。佛的壽命無量,因為要度脫十方天人,往生佛國,得解脫或成佛。佛的恩德無窮,說法也難以數(shù)量;佛的壽量,是誰也不能數(shù)知的。將來阿彌陀佛入泥洹了,觀世音菩薩作佛;觀世音泥洹了,大勢至菩薩作佛。智慧、福德、壽命,都與阿彌陀佛一樣──以上說明阿羅漢的無數(shù),佛光、佛國與佛壽的無量。
佛對阿逸菩薩說:往生阿彌陀佛國的,有三輩:最上輩的,修六波羅蜜,出家,不犯經(jīng)戒,慈心精進(jìn),離愛欲,不瞋怒,齋戒清凈而誠愿往生的,常念不斷絕,現(xiàn)生能見阿彌陀佛,菩薩與阿羅漢;臨命終時,佛菩薩等來迎,往生佛國。在寶池蓮華中化生,得阿惟越致,住處與阿彌陀佛相近。中輩人,不能出家,但能布施持戒,供養(yǎng)寺塔,不愛不瞋,慈心清凈,齋戒清凈而愿生 [P767] 佛國。能一日一夜念不斷絕,現(xiàn)生在夢中見佛,臨終化佛來迎,往生佛國,智慧勇猛。下輩人,不知道布施,供養(yǎng)寺塔,但也能不愛不瞋,慈心精進(jìn),齋戒清凈而愿生佛國。能十日十夜念不斷絕的,命終往生,也智慧勇猛。中下輩人,如中途疑悔不信的,命終時以阿彌陀佛的威力,生在邊地疑城。五百歲后,才能出城,久久才能見佛,漸漸的開悟。
(上輩)阿惟越致菩薩!皆當(dāng)作佛。如愿生他方佛國的,也不會墮惡趣,一定成佛。(下輩)想往生的,應(yīng)該修十善行,信佛法,作善事,十日十夜不斷絕,往生阿彌陀佛國。(中輩)雖不能出家,能不念家事,不與婦女同床,斷愛欲而一心齋戒清凈的,一日一夜不斷絕的,命終可以往生。往生佛國的,都生在七寶蓮華上,自知宿命。
佛國的菩薩、阿羅漢們,都一心行道,沒有罪惡,終于趣入泥洹。佛國這樣的清凈美好,為什么要戀著世間,不肯作善為道?生死是不能相代的,千億萬歲在生死中,實在可憐!如信佛說而行善的,是佛的小弟(子)。學(xué)經(jīng)戒(法與律)的,是佛的弟子。出家為佛作比丘的,是佛的子孫〔佛子〕。大家應(yīng)該發(fā)愿修行,求生阿彌陀佛國!
阿逸贊佛的慈悲、恩德;聽見阿彌陀佛名號的,都?xì)g喜開解。佛說:是的!如于佛有慈心的,就應(yīng)當(dāng)念佛。生死那樣的苦惱,世間事不過須臾。往生阿彌陀佛國的,不再有罪惡、憂苦,得永久的安樂。求往生的,切不可疑悔不信,因此而生在疑城──以上明三輩往生,勸人念佛往生 [P768] 。
佛對阿逸說:要制心正意,身不作惡。十方佛國,都自然行善,容易教化。我在這苦世間成佛,為的要使大家離五惡,修行五(戒)善,得福德而入泥洹。世間的苦惱,都由于五惡。大家要攝持根門,奉行六度。對于(釋迦佛的)經(jīng)法,能慈心專一,齋戒清凈一日一夜的,勝過在阿彌陀佛國行善百年。作善十日十夜的,勝過在他方佛國行善千年。我在這苦世間成佛,慈心教導(dǎo),人人行道,自然天下太平。將來佛去世了,作善的少了,五惡又要盛起來。大家總要持佛的經(jīng)法,展轉(zhuǎn)教化──以上說明釋迦佛出于惡世,以五戒度人的意義。
佛教阿難,向西方,為阿彌陀佛作禮,并說:「南無阿彌陀三耶三佛檀」。阿彌陀佛放光,無數(shù)世界大震動;法會大眾,都見到阿彌陀佛與七寶國土。那時,一切苦難都停止了。
佛說:十四世界及無數(shù)國土的菩薩,都往生阿彌陀佛國。宿德深厚的,才能聽見阿彌陀佛的名聲;狐疑不信的,是從惡道中來的。佛將經(jīng)囑累大眾;將來經(jīng)法滅絕時,此經(jīng)留住百年,利益眾生。
從大本『阿彌陀經(jīng)』來看,阿彌陀佛凈土,在初期大乘的凈土思想中,是富有特色的。法藏比丘立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成立一完善的凈土,作為救濟(jì)眾生,來生凈土者修道的道場。在選擇二百十億國土,結(jié)成二十四愿以前,彌陀凈土的根本特性,早已在佛前表示出來,如『阿 [P769] 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三00下──三0一上)說:
「令我后作佛時,于八方上下諸無央數(shù)佛中最尊,智慧勇猛。頭中光明,如佛光明所焰照無極。所居國土,自然七寶,極自軟好。令我后作佛時,教授名字,皆聞八方上下無央數(shù)佛國,莫不聞知我名字者。諸無央數(shù)天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諸來生我國者,悉皆令作菩薩、阿羅漢無央數(shù),都勝諸佛國」(9)。
經(jīng)中所說的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都不外乎這一根本意愿的具體組合。阿彌陀佛的光明,勝過一切佛。佛的光明、名聞(稱),為十方無數(shù)佛國所稱譽,為十方諸天人民稱嘆,所以發(fā)愿往生:這是第二十四愿(10)。阿彌陀佛的特勝,從佛的光明、名聞而表達(dá)出來。佛的光明遍照,使一切眾生的苦迫,得到解除,在釋尊入胎、出胎、成佛的因緣中,部派佛教有不同程度的放光傳說(11)。阿彌陀凈土,是重視光明的利益眾生,而予以高度的贊揚(12)。勝過一切佛,是阿彌陀佛的根本愿,所以第十七愿說:「令我洞視(天眼通)、徹聽(天耳通)、飛行(神足通) ,十倍勝于諸佛」。十八愿說:「令我智慧說經(jīng)行道,十倍于諸佛」(13)。也許這過于特出,不大適合「佛佛平等」的原則,所以這二愿,其他譯本都刪略了。根本意愿中的國土七寶所成,是第三愿,『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沒有這一愿。在凈土本愿思想的發(fā)展中,著重于來生凈土者的功德。凈土思想的重點,不止是理想的自然環(huán)境,而在乎凈土中的德行與進(jìn)修,圣賢間和平的向道。所以「三 [P770] 輩往生」,是彌陀凈土的,怎樣往生凈土的重要問題。
「三輩往生」,古譯本都有明確的說明。在『阿彌陀經(jīng)』中,與「三輩往生」有關(guān)的,共有四處:一、「三輩往生」;二、「二十四愿」的五、六、七──三愿;三、「三輩往生」段后,重說三類往生,為一補(bǔ)充說明;四、佛小弟、弟子、子孫──三類(14)。依『阿彌陀經(jīng)』所說,往生阿彌陀佛國的,雖有不等程度的三類,然有共同的條件。如「慈心精進(jìn)」、「不當(dāng)瞋怒」、「齋戒清凈」;而「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愿欲往生的一心念,是往生者所必不可缺的。在這些共同的基礎(chǔ)上,如出家,作菩薩道,奉行六波羅蜜,斷愛欲(「不與女人交通」)而常念至心不斷絕的,是上輩,佛的子孫[佛子]。生到阿彌陀佛國,就作阿惟越致──不退轉(zhuǎn)菩薩,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如不能出家的,能受持經(jīng)戒,布施沙門,供養(yǎng)寺塔,就是能在三寶中廣作福德的。一日一夜中,斷愛欲(不念世事,不與女人同床)而常念不斷絕的,是中輩,佛的弟子。依第六愿說:「來生我國作菩薩」,但其他三處,都沒有明說是菩薩。如不能出家,又不能在三寶中廣作福德,這是由于「前世作惡」,應(yīng)該懺悔;奉行十善;在十日十夜中,斷愛欲而常念不斷絕的,是下輩,佛的小弟(子)。依『阿彌陀經(jīng)』所說,往生的必備條件,是慈心,不瞋,齋戒與斷愛欲──一日一夜……或盡形壽,一心念愿求生阿彌陀佛國。而出家行六波羅蜜的,是上輩、菩薩;廣修福德的,是中輩;不修福德的,只能是下輩。這是推重出家與斷愛欲,也是重視福德 [P771] 的!簾o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所說的「三輩往生」,也是這樣的;但在二十四愿中,僅有十八愿的「作菩薩道」,與十九愿的「前世為惡」,缺中輩人(15)。
魏譯『無量壽經(jīng)』的十八、十九、二十──三愿,與「三輩往生」相當(dāng)。僅十九愿說「發(fā)菩提心」,與『阿彌陀經(jīng)』相合。經(jīng)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至心發(fā)愿,欲生我國」;「至心回向,欲生我國」,也是一心念愿生阿彌陀佛國的意思(16)。但在正說「三輩往生」,卻有了重大的修改。如上輩「發(fā)菩提心,一向?qū)D顭o量壽佛」。中輩是「發(fā)無上菩提之心,一向?qū)D顭o量壽佛」。下輩是「發(fā)無上菩提之心,一向?qū)R猓酥潦钅顭o量壽佛。……乃至一念念于彼佛」(17)。三輩都說發(fā)菩提心,有傾向于純一大乘的跡象。上輩與中輩,都是一向?qū)D,而下輩是「乃至十念」,「乃至一念」,往生的條件,大大的放寬了。「念」,也是專念無量壽佛,不再是念生阿彌陀佛國!簾o量壽如來會』,與『無量壽經(jīng)』相合,是四十八愿的修正本。『大乘無量壽經(jīng)』,是三十六愿本。與三輩相當(dāng)?shù)脑肝,是十三、十五愿,都是「悉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8)。與「三輩往生」相當(dāng)?shù),也都是「不退轉(zhuǎn)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9)。四十八愿本,對于往生阿彌陀佛國的,傾向于純一大乘,然經(jīng)中所說無量數(shù)的阿羅漢,從何而來,并沒有交待。三十六愿本才明確的說:「所有眾生,令生我剎,雖住聲聞、緣覺之位,往百千俱胝那由他寶剎之內(nèi),遍作佛事,悉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0);「圓滿昔所愿,一切皆成佛」(21)。一切 [P772] 眾生同歸于一乘,從四十八愿本而演進(jìn)為三十六愿本,露出了后期大乘的特色。
依『阿彌陀經(jīng)』,中輩與下輩往生的,是一日一夜或十日十夜念不斷絕的。如「后復(fù)中悔,心中狐疑不信」,不信善惡業(yè)報,不信阿彌陀佛,不信往生。這樣的人,如「續(xù)念不絕,暫信暫不信」的,臨終見佛的化相,一念悔過,還是可以往生的,但生在佛國的邊界(四十八愿本等,稱為「胎生」)。在城中雖快樂自在,卻不得見佛,聽經(jīng),也不能見比丘僧。要五百年以后,才能出城來,慢慢的見佛聽法。疑信參半而生于邊國,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有此傳說,『阿彌陀經(jīng)』引為「中悔」者的住處。經(jīng)上說:「佛亦不使?fàn)柹硇兴髯匀坏弥孕淖匀は虻馈!钙淙吮舅廾蟮罆r,心口各異,言念無誠信,狐疑佛經(jīng),復(fù)不信向之,當(dāng)自然入惡道中。阿彌陀佛哀愍,威神引之去耳」(22)!钢谢诓恍拧梗菓(yīng)該墮惡道的。但依佛的慈悲威力,使他生在邊地。阿彌陀佛對惡人的他力接引,在這里已充分表現(xiàn)出來了!
注【88-001】『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六下、七下)。
注【88-002】『眾經(jīng)目錄』卷一(大正五五?一一九中)。
注【88-003】『眾經(jīng)目錄』卷二(大正五五?一五八下)!罕娊(jīng)目錄』卷二(大正五五?一九一中)!捍筇苾(nèi)典錄』卷六(大正五五?二八九下──二九0上)。
注【88-004】『大周刊定目錄』卷三(大正五五?三八九上──中)。 [P773]
注【88-005】『眾經(jīng)目錄』卷二(大正五五?一九一中)。
注【88-006】『大周刊定目錄』卷三(大正五五?三八九上──中)。又卷一三(大正五五?四六二中)。
注【88-007】『開元釋教錄』卷一(大正五五?四七八下)。
注【88-008】『開元釋教錄』卷一(大正五五?四八六下)。
注【88-009】『阿彌陀經(jīng)』是長行,『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卷一(大正一二?二八0下),『無量壽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 ?二六七中),都是頌文,大意相同。『大寶積經(jīng)』卷一七『無量壽如來會』(大正一一?九六上),『大乘無量壽莊嚴(yán)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三一八下),頌意稍略。
注【88-010】『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第十三愿,『無量壽經(jīng)』第十二愿。
注【88-011】如『佛本行集經(jīng)』:「入胎」,卷七(大正三?六八二下)。「出胎」,卷七(大正三?六八六下)。 「成佛」,卷三0(大正三?七九五下──七九六上)。
注【88-012】「唐譯本」與「宋譯本」,重于「無量壽」,對「無量光明」的憧憬,多少衰退些。
注【88-013】『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三0二上)。
注【88-014】一、『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二?三0九下──三一一上)。二、卷上(大正一二?三0一中──下)。三、卷下(大正一二?三一一上──中)。四、卷下(大正一二?三一二下)。
注【88-015】『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卷一(大正一二?二八一下)。
注【88-016】『無量壽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二六八上──中)。 [P774]
注【88-017】『無量壽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二?二七二中──下)。
注【88-018】『大乘無量壽莊嚴(yán)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三一九下)。
注【88-019】『大乘無量壽莊嚴(yán)經(jīng)』卷中(大正一二?三二三中──下)。
注【88-020】『大乘無量壽莊嚴(yán)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三一九中)。
注【88-021】『大乘無量壽莊嚴(yán)經(jīng)』卷中(大正一二?三二一上)。
注【88-022】『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二?三一0中)。
第二項 阿閦佛妙喜凈土
阿閦Aks!obhya佛凈土的經(jīng)典,華譯而現(xiàn)存的,有一、后漢支婁迦讖Lokaraks!a,西元一七八──一八九)譯的『阿閦佛國經(jīng)』,二卷。二、唐菩提流志Bodhiruci,西元七0五 ──七一三)所譯,編為『大寶積經(jīng)』第六『不動如來會』,二卷。這二部是同本別譯,譯出的時間,距離了五百多年,但內(nèi)容的出入不大。漢譯的分為五品,唐譯的作六品;就是漢譯的第五『佛泥洹品』,唐譯分為『涅槃功德品』、『往生因緣品』。漢譯的末后部分,顯然是殘缺不全,唐譯是完整的。這部經(jīng)在長期流傳中,沒有太多的變化──隨時代而演化,所以在初期大乘思想中,能充分而明確的表示出早期的經(jīng)義。 [P775]
這部經(jīng)的內(nèi)容概要,是:舍利弗S/a^riputra請佛開示:「如昔諸菩薩摩訶薩,所愿及行,明照并僧那」,以作未來求菩薩道者的修學(xué)楷模。佛說:過去,東方有阿比羅提(Abhirati,譯為妙喜)世界,大目Vis/a^lanetra?如來出世,為菩薩說六波羅蜜行。菩薩行是難學(xué)的,因為對一切眾生,不能起瞋恚。那時,有比丘對大目如來發(fā)愿:「我從今以往,發(fā)無上正真道意」,一直到成佛,不起瞋恚;不起聲聞緣覺心;不起貪欲,(瞋恚),睡眠,眾想[掉舉],猶豫狐疑、悔(以上是五蓋);不殺生,偷盜,非梵行,妄語,罵詈[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以上是十惡)(1)。這位比丘這樣的「大僧那僧涅」(maha^-sam!na^ha-sam!naddha,譯義為著大鎧甲)!由于不再起瞋恚,所以被稱為阿閦Aks!obhya菩薩。
阿閦菩薩又發(fā)愿:所行的不離一切智愿;一切智相應(yīng);生生出家;常修頭陀行;無礙辯才說法;常住三威儀──行、立、坐;不念根本罪及妄語等世俗言說;不笑而為女人說法;不躁動說法,見菩薩生大師想;不供養(yǎng)異道,在坐聽法;財施法施時,對人不生分別心;見罪人受刑,一定要舍身命去救助。當(dāng)時,大目如來為阿閦菩薩證明,能這樣發(fā)愿修行的,一定成佛。阿閦菩薩又發(fā)愿,將來的佛國中,四眾弟子沒有罪惡;出家菩薩沒有夢遺;女人沒有不凈。那時,大目如來為阿閦菩薩授記,將來在妙喜世界成佛,名阿閦如來。
佛對舍利弗說:阿閦菩薩受記時,如放光、動地等瑞相,都與釋尊成佛的情況一樣。阿閦菩 [P776] 薩發(fā)愿以來,他的「僧那僧涅」,是一般菩薩所不及的。手足頭目,什么都能施舍;身體沒有病痛;世世梵行;從一佛剎到一佛剎,供養(yǎng),聽法,修波羅蜜行。并以所有的善根回向,愿成佛時,佛國中的菩薩,都能這樣的修行──以上『發(fā)意受慧品』。
阿閦如來成佛時,放光,動地;一切眾生都不食不飲,身心不疲倦,互相愛敬而歡樂;天上與人間,都沒有欲念;合掌向著如來,見到了如來;天魔不作障礙,諸天散華;阿閦佛的光明,映蔽了大千世界的一切:這是阿閦佛本愿所感得的。
阿閦佛國土,非常莊嚴(yán):高大的七寶菩提樹,微風(fēng)吹出和雅的音聲。沒有三惡道。大地平正,沒有山谷瓦礫,柔軟而隨足高低。沒有風(fēng)寒(熱)氣──三病,沒有惡色丑陋。貪瞋癡都微薄。沒有牢獄拘閉。沒有異道。樹上有自然香美的飲食,隨意受用。住處七寶所成,浴池有八功德水。女人勝過女寶多多。床座是七寶的,飲食與天上的一樣。沒有國王,但有阿閦佛為法王。沒有淫欲。女人沒有女人的過失;懷孕與生產(chǎn),沒有苦痛。沒有商賈,農(nóng)作。自然音樂,沒有淫聲。這都是阿閦佛本愿所感得的。
阿閦佛的光明普照。佛的足下,常有千葉蓮華。佛所化的三千大千世界,以七寶的金色蓮華為莊嚴(yán)──以上『佛剎善快品』。
阿閦佛國中,證阿羅漢,得八解脫的聲聞弟子,非常多,多數(shù)是一下就證阿羅漢的;如次第 [P777] 證得阿羅漢果,那是懈怠人了。佛國的聲聞,一定現(xiàn)生得阿羅漢,成就阿羅漢的功德。佛國也有三道寶階,人間與天上,可以互相往來。人的福樂,與天上相同,但人間有佛出世說法,比天國好多了!佛說法的音聲,聽法的弟子,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弟子們衣食自然,沒有求衣缽、作衣等事。沒有罪惡,所以不說罪,也不用授戒。弟子們離欲、慢,少欲知足,樂獨住)(2)。弟子們住三威儀──行、立、坐而聽法。涅槃后自然化去,沒有剩余。弟子們很少不具足四無礙解及四神足的──以上『弟子學(xué)成品』。
阿閦佛國有無數(shù)的菩薩,(多數(shù)是)出家的受持佛法,或到他方去聽法、問義。如往生阿閦 佛剎的,決定住于(聲聞、緣覺)佛地,得阿惟越致。出家菩薩都不住精舍;出家與在家的菩薩,都受持佛法,死了再生,也不會忘失。如要在一生中見無數(shù)佛,種無數(shù)善根,為無數(shù)大眾說法,就應(yīng)當(dāng)發(fā)愿,求生阿閦佛國。此地的出家菩薩,萬萬不及阿閦佛國的菩薩。如生在阿閦佛國,就得阿惟越致,因為惡魔不會嬈亂,而且信奉佛法。以滿大千界的七寶布施,愿生阿閦佛國,如煉金而制成莊嚴(yán)具一樣。生在佛國的菩薩,都是「一行」──「如來行」。如王城堅固,不畏強(qiáng)敵的侵奪;遠(yuǎn)走邊國的,不怕債主的逼迫。求菩薩道而愿生阿閦佛國的,也不會受惡魔的嬈亂。
佛知道舍利弗的意念,就現(xiàn)神力,使大眾見到阿閦佛國眾會的莊嚴(yán)。舍利弗說:阿閦佛國的諸天人民,沒有勝劣的差別,充滿了歡樂。佛在大眾中說法,如大海那樣,一望無涯的沒有邊際 [P778] ;聽眾都身心寂靜不動。以大千界七寶布施,求生阿閦佛國,能得阿惟越致,如拿著國王的書印,出使到他國一樣。生阿閦佛國的,與此間的須陀洹相等,不會再墮惡道,決定向于正覺。佛說:生阿閦佛國的菩薩摩訶薩,與此間的受記菩薩,坐樹下菩薩相等。(阿難問須菩提:見阿閦佛國眾會嗎?須菩提教阿難向上看,但見虛空寂靜。須菩提說:觀阿閦佛國眾會,應(yīng)當(dāng)是這樣的) (3)!為什么相等?法界平等,所以說相等──以上『諸菩薩學(xué)成品』。
阿閦佛涅槃那一天,化身遍大千界說法;為香象Gandhahastin菩薩授記作佛,名金色蓮華;國土、眾會,與阿閦佛國相同。阿閦佛涅槃時,現(xiàn)種種瑞相。凡生阿閦佛國的,都能得授記,得阿惟越致。凡聽聞阿閦佛功德法門的,不屬于魔。應(yīng)求阿閦佛本愿,生阿閦佛國,「讀誦百八法門」(4),受持一切微妙法門。阿閦佛涅槃時,自身出火阇維,金色的舍利,有吉祥相(卍)。大眾為佛起七寶塔,以金色蓮華作供養(yǎng)。往生阿閦佛國的菩薩,命終時見(成佛的)種種瑞相。阿閦佛的正法,住世百千劫。因為少有聽法的,說法的也就遠(yuǎn)離了,精進(jìn)的人少了,佛法也就漸漸的滅盡──以上是阿閦佛的涅槃功德。
愿生阿閦佛國的,要學(xué)阿閦佛往昔的大愿;行六波羅蜜,善根回向無上菩提。愿見阿閦佛的光明,見阿閦佛國的無數(shù)聲聞;無數(shù)菩薩,與他們共同修學(xué)。愿見具大慈悲的;求菩提而出家(沙門)的;不起二乘心的;「諦住于空」的;常念佛法僧名號的。能這樣,就能往生阿閦佛國, [P779] 何況與波羅蜜相應(yīng),善根回向愿生阿閦佛國呢!愿生阿閦佛國的,應(yīng)念十方佛,佛所說法,佛弟子眾。修「三隨念」,善根回向無上菩提的,能隨愿生一切佛國;如回向阿閦佛國,就能夠往生。
阿閦佛國的功德莊嚴(yán),是一切佛國所沒有的,所以菩薩應(yīng)發(fā)愿攝取佛國的莊嚴(yán),起增上樂欲心而往生。愿攝取清凈佛國的,應(yīng)該學(xué)阿閦菩薩攝取莊嚴(yán)佛國的德行。釋尊有無數(shù)聲聞弟子,但比阿閦佛國,簡直少到不足比擬。彌勒Maitreya及未來賢劫的諸佛,所有的聲聞弟子,也萬萬不及。阿閦佛國的阿羅漢,比大千界的星宿還要多。阿閦佛國的,十方世界的菩薩、聲聞,對于阿閦佛國功德法門,受持讀誦通利的,非常的多,都能生阿閦佛國。阿閦佛護(hù)念這些人,所以臨終不受惡魔的嬈亂,不會退轉(zhuǎn),也不受水火毒刀等危害。阿閦佛遠(yuǎn)遠(yuǎn)的護(hù)念他們,如日輪的遠(yuǎn)照,天眼、天耳通的遠(yuǎn)見遠(yuǎn)聞一樣。
佛護(hù)念付囑菩薩摩訶薩,菩薩受此功德法門,為無量眾生宣說。求聲聞而能受持的,就能得阿羅漢。菩薩及阿惟越致,優(yōu)先得到這阿閦佛功德法門。薄福德的,雖以滿閻浮提的七寶布施,也求不到這一法門。菩薩能聽聞的,一定成無上菩提。這部阿閦佛功德法門,受持者應(yīng)該讀誦通利,廣為他人宣說。即使是遠(yuǎn)方,或是「白衣家」,為了說法,為了讀誦、書寫、供養(yǎng),都應(yīng)該前去,盡力的求得這阿閦佛功德法門(5),以上『佛般泥洹品』。 [P780]
法門的流通世間,是如來的威神力,也由于帝釋、四王天等的護(hù)持。如國內(nèi)有雨雹等災(zāi)害,應(yīng)專念阿閦佛名號。菩薩要現(xiàn)身證無上菩提,就要學(xué)阿閦佛往昔所修的愿行。諸天聽了,都贊嘆歸命,散華供養(yǎng)。佛知道帝釋的心念,就現(xiàn)神力,使大眾見阿閦佛國與眾會的莊嚴(yán)。佛勸大眾發(fā)愿往生阿閦佛國──以上『往生因緣品』。
從『阿閦佛國經(jīng)』看來,阿閦佛凈土法門,也是勸人發(fā)愿往生的。但在『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上,敘述國土莊嚴(yán)時,有這樣的話(大正一一?七五六上):
「有異比丘,聞?wù)f彼佛剎之功德,即于中起淫欲意,前白佛言:天中天!我愿欲往生彼佛剎!佛便告其比丘言:癡人!汝不得生彼佛剎。所以者何?不以立淫欲亂意著,得生彼佛剎;用余善行法清凈行,得生彼佛剎」。
「淫欲意」,「淫欲亂意著」,唐譯作「心生貪著」、「愛著之心」(6)。凈土,是不能以愛著心(貪圖凈土的莊嚴(yán)享受)往生的;要修善行,清凈梵行,才能往生。這是重在德行,不是偏重信愿的。所以舍利弗最初啟請,就是要知道過去菩薩摩訶薩的,「所愿及行,明照并僧那」。從大愿與凈行,為正法而精進(jìn)中,得來的凈土莊嚴(yán),可作為菩薩發(fā)心修學(xué)的模范;生在凈土的,也是大好的修行道場。經(jīng)中在敘述了佛的泥洹功德以后,說出了往生阿閦佛國的因緣,如:
1.發(fā)愿學(xué)阿閦佛往昔的愿行。 [P781] 2.行六波羅蜜,善根回向,愿生阿閦佛國。 3.愿當(dāng)來見阿閦佛的光明而成大覺。 4.愿見阿閦佛國的聲聞眾。 5.愿見阿閦佛國的菩薩眾,與菩薩們一同修學(xué)。 6.愿見具大慈悲的,求菩提而出家的,舍離二乘心的,諦住于空的,念佛念法念僧的菩薩。 7.念十方佛法僧──「三隨念」,回向無上菩提。
前二者,足以表示阿閦凈土法門的特質(zhì)。次三則,愿當(dāng)來生在阿閦佛土,見佛光、聲聞與菩薩,主要是與菩薩共學(xué)。后二則是遍通的,愿見大菩薩,及念十方三寶,回向菩提。這是能隨愿 往生十方凈土的,如回向阿閦佛土,當(dāng)然也可以往生。總之。往生阿閦(及一切)凈土的因緣,是清凈的愿行。
修學(xué)阿閦佛功德法門的,有菩薩,也有聲聞。但唐譯這樣說:「若聲聞乘人,聞此功德法門,受持讀誦,為無上菩提及真如相應(yīng)故,精勤修習(xí)。彼于后生當(dāng)?shù)贸删,或于二生補(bǔ)處,或復(fù)三生,終不超過當(dāng)成正覺」(7)。這是聲聞回心而趣入佛道了,與漢譯本不同。經(jīng)典在流傳中,會多少受到后代思潮影響的。 [P782]
阿閦菩薩當(dāng)時的誓愿,是世世作沙門。世世著補(bǔ)衲衣[糞掃衣],(但)三法衣,常行分衛(wèi)〔乞食〕,常在樹下坐,常經(jīng)行、坐、住(不臥)──頭陀行(8)。這是典型的頭陀行。經(jīng)中一再勸人,要學(xué)阿閦菩薩的愿行。等到大愿成就,實現(xiàn)為妙喜世界。在妙喜凈土中,「諸菩薩摩訶薩,在家者止高樓上;出家為道者,不在舍止」(9)。出家菩薩不住七寶的精舍,正是樹下坐(露地坐)──頭陀的生活形態(tài)。理想的出家菩薩,不是近聚落住,在寺院中過著集體生活,而是阿蘭若處,頭陀行的比丘。阿閦佛凈土中的聲聞弟子,漢譯本說 (10):
1.眾弟子不于精舍行律──善本具足故。 2.諸弟子不貪飲食、衣缽、諸欲──少欲知足故。 3.佛不為諸弟子授(制)戒──其剎無有惡者故。 4.無有受戒事──得自在聚會,無有怨仇。 5.諸弟子不樂共住,但行諸善。
阿閦佛國的聲聞弟子,是不住精舍,依律行事的。佛沒有為他們制戒,他們也沒有受戒。沒有和合大眾,舉行羯磨(「不共作行」),只是獨住修行。這是比對釋尊制立的僧伽生活,而顯出凈土弟子眾的特色。佛教自制立學(xué)處、受具足戒以來,漸形成寺院中心,大眾過著集體生活,不免有人事的煩擾。在印度,部派就在僧團(tuán)中分化起來,留下多少諍執(zhí)的記錄。不滿此土的律儀 [P783] 行,所以理想凈土的出家者,是沒有制戒的,受戒的,聚會時沒有怨仇,過著獨往獨來的,自由的修道生涯。阿閦佛國的菩薩與聲聞弟子,與「原始般若」出于阿蘭若的持修者,是一致的。在現(xiàn)實人間,有少數(shù)的阿蘭若遠(yuǎn)離行者,以釋尊出家時代的生活(四清凈),及佛弟子早期的生活(八正道)方式為理想,而表現(xiàn)于阿閦佛的妙喜世界里。從「重法」而來的,初期的智證大乘,不滿于律儀行的意境,到西元六、七世紀(jì),已缺乏了解,所以凈土中聲聞弟子的生活方式,唐譯本竟全部刪去了!
注【89-001】漢譯本,「悔」蓋在十不善內(nèi);唐譯本,「疑」蓋與十不善合為一段。似乎梵本傳寫,有點雜亂。
注【89-002】沒有罪惡以下,唐譯本缺。
注【89-003】這一段似乎是補(bǔ)入的,因為除去這一段,前后文恰好銜接。
注【89-004】唐譯「誦百八法門」,漢譯作「八百門」,以唐譯為正。
注【89-005】以下,漢譯本缺。
注【89-006】『大寶積經(jīng)』卷一九『不動如來會』(大正一一?一0五下)。
注【89-007】『大寶積經(jīng)』卷二0『不動如來會』(大正一一?一一一下)。
注【89-008】『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二中)。『大寶積經(jīng)』卷一九『不動如來會』,作十二頭陀行(大正一一?一0二中──下)。 [P784]
注【89-009】『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下(大正一一?七五八中)!捍髮毞e經(jīng)』卷二0『不動如來會』,作「在家者少,出家者多」(大正一一?一0七中)。
注【89-010】『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七下)。
第三項 東西凈土的對比觀察
東西二大凈土的圣典,集出的時代是相近的,所以有太多的共同性?梢宰鞅葘Φ挠^察,從當(dāng)時凈土法門的一般性中,發(fā)見彼此間的差別。
阿閦佛Aks!obhya國中,有菩薩與聲聞,阿彌陀Amita^bha佛國也是這樣!喊浲咏(jīng)』說:菩薩與阿羅漢的數(shù)量,是難以計數(shù)的;并舉四天下的星,大海的水,比喻阿羅漢的眾多(1)。『阿閦佛國經(jīng)』說:聲聞弟子的眾多,如大千世界的星宿;舍利弗S/a^riputra稱贊阿閦佛國為「阿羅漢剎」(國)(2)!喊浲咏(jīng)』處處說「菩薩、阿羅漢」,反而將一般聯(lián)類而說的「辟支佛、阿羅漢」分開了,如說:「佛、辟支佛、菩薩、阿羅漢」(3)。「菩薩、阿羅漢」的聯(lián)合,表示了對菩薩與阿羅漢的同等尊重。二大凈土法門,是不簡別聲聞的;聲聞──求阿羅漢道的,與求菩薩道的,都應(yīng)該往生凈土。三乘同學(xué)、同入,與「般若法門」一樣!喊闳艚(jīng)』說到「大乘」maha^ya^na,所以有以為是比較遲出的(4)。其實,「大乘」是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 [P785] 的固有術(shù)語,不是輕視「小乘」hi^naya^na,而是稱贊佛法的,如『雜阿含經(jīng)』卷二八(大正二?二00下)說:
「何等為正法律乘、天乘、婆羅門乘、大乘,能調(diào)伏煩惱軍者?謂八正道」。
「下品般若」引用了大乘──摩訶衍,也是表示佛法的,如說:「摩訶衍者,勝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世尊!摩訶衍與虛空等。如虛空受無量阿僧祇眾生,摩訶衍亦如是受無量阿僧祇眾生。是摩訶衍如虛空,無來處、無去處、無住處,摩訶衍亦如是,不得前際、不得中際、不得后際。是乘三世等,是故名為摩訶衍」(5)。大乘,沒有說勝出「小乘」,只是勝出世間法。虛空那樣的含容一切,三世平等;虛空那樣的大乘,是「無有量無分?jǐn)?shù)」的。沒有拒斥聲聞,或否認(rèn)聲聞的果證,反而是含攝聲聞。所以說:聲聞、辟支佛、菩薩,同學(xué)般若波羅蜜(6);聲聞、辟支佛果,都不離菩薩的法忍(7)。三乘的同學(xué)同入(或同往生),是初期大乘初階段的特征。然而,般若、阿閦、阿彌陀法門,雖采取通教三乘的立場,而法門的特質(zhì),到底是重在菩薩,而與聲聞(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是不同的。所以盡管含容二乘,而不能不特別贊揚佛果的究竟莊嚴(yán),贊揚菩薩的行愿,贊揚菩薩的智慧,這是二乘所不及的!阿閦菩薩立愿,不起聲聞、緣覺心,與『般若經(jīng)』相同。菩薩求成佛道,與聲聞、緣覺是不同的。求阿羅漢道的,生在阿彌陀佛土、阿閦佛國,并不能成佛,證得四果而已。二大凈土法門,到底重在菩薩;經(jīng)中都說「得阿惟越致」。阿惟越 [P786] 致,是不再退轉(zhuǎn)為二乘。所以『阿彌陀經(jīng)』沒有說不起二乘心,只是沒有說到,并不能依此而分別出思想的遲早。
阿閦菩薩發(fā)成佛的大愿時,是比丘,并誓愿「世世出家」。在阿閦佛的凈土中,『不動如來會』說:「在家者少,出家者多」(8);這是推重出家的凈土。阿彌陀佛的本生,法藏Dharma^kara 是一位出家的沙門(或作比丘)。在三輩往生中,第一(上)輩是:「去家,舍妻子,斷愛欲行作沙門」。不能出家作沙門的,是中輩與下輩(9)。阿彌陀佛凈土的尊重出家者,與阿閦凈土是一致的。這與『般若經(jīng)』的推重出家,希愿出家,沒有什么不同。初期大乘的初階段,如般若、彌陀、阿閦凈土法門,如解說為從聲聞出家中發(fā)展出來,應(yīng)該是可以成立的。但近代學(xué)者,或重視大乘與在家的關(guān)系;或設(shè)想為大乘出于非僧非俗的寺塔集團(tuán),與部派佛教無關(guān)。所以對初階段大乘經(jīng)所說,重于出家的文證,解說為:菩薩出家的,稱為沙門。部派佛教的律藏,是多說比丘而不用沙門的(10)。將沙門限于出家菩薩,與聲聞出家的比丘對立起來,在早期的譯典中,實缺乏有力的證明。如『阿閦佛國經(jīng)』說:發(fā)愿求成佛道的阿閦菩薩,是比丘;又說「世世作沙門」(11)。沙門與比丘,這里都是菩薩,沒有什么不同。『阿彌陀經(jīng)』一再提到沙門,如「棄國捐王,行作沙門,字曇摩迦」(12),這當(dāng)然是出家的菩薩。第一輩往生的,是「當(dāng)去家,舍妻子,斷愛欲行作沙門,就無為之道。當(dāng)作菩薩道,奉行六波羅蜜經(jīng)者,作沙門,不虧經(jīng)戒」(13)。這里所說 [P787] 的沙門,當(dāng)然也是菩薩。經(jīng)說「我小弟」、「我弟子」、「我子孫」──三類,是與三輩相當(dāng)?shù)。如說:「出身去家,舍妻子,絕去財色,欲作沙門,為佛作比丘者,皆是我子孫」(14)。與上輩相當(dāng)?shù)姆鹱,「欲作沙門,為佛作比丘」,可見沙門與比丘,是不能區(qū)別為菩薩與聲聞的。又如中輩是不能作沙門的「善男子、善女人」,「當(dāng)飯食諸沙門」。沙門是佛教的出家者,是在家者恭敬供養(yǎng)的對象,不可能專指出家的菩薩。尤其是經(jīng)末說:「即八百沙門,皆得阿羅漢道;即四十億菩薩,皆得阿惟越致」(15)。得阿羅漢道的,是沙門,沙門正是出家的聲聞弟子了。支讖譯『道行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六(大正八?四五四下──四五五上)說:
「弊魔復(fù)化作其師被服,往到菩薩所詭語:若前從我所聞受者,今悉棄舍,是皆不可用也。……是皆非佛所說,余外事耳!汝今更受我所語,我所說皆佛語」。
「其師被服」,『摩訶般若鈔經(jīng)』作:「弊魔化作沙門若用被服」(16);『小品經(jīng)』作:「若惡魔化作沙門」(17)!旱佬邪闳艚(jīng)』在別處說:「正使如沙門被服,……亦復(fù)是賊也」(18)?梢姟钙鋷煴环。確是沙門被服,出家沙門的服裝(袈裟)。依『般若經(jīng)』文,弟子信受般若法門。惡魔化作出家的師長,要他舍棄『般若經(jīng)』,會授以真正的佛經(jīng)。這說明了,在出家沙門中,有的傳授『般若經(jīng)』給弟子,有的以師長身分,出來反對。這里的沙門,正是不信大乘的出家者。支讖所譯『般舟三昧經(jīng)』說:「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心念阿彌陀佛」;接著 [P788] 又說:「若沙門、白衣」,沙門即比丘、比丘尼的通稱!喊阒廴两(jīng)』,『阿閦佛國經(jīng)』 ,『阿彌陀經(jīng)』,『小品般若經(jīng)』的古譯,與支讖、支謙有關(guān)。古譯所說的沙門,決沒有專指出家菩薩的意思。沙門s/raman!a,本是一般出家者的通稱;比丘bhiks!u也是一般的乞化者,佛教采用了印度當(dāng)時的名稱。佛教的出家者,最初只是比丘;比丘與沙門,可以互相通用,沒有什么區(qū)別。后來出家的佛弟子,分化為五眾,這才沙門是出家眾的通稱,比丘僅是五眾中的一類。但比丘仍為佛教僧團(tuán)的核心、領(lǐng)導(dǎo)者,為出家者的代表,所以沙門與比丘,還是可以通用的。律藏雖少用沙門一詞(不是不用),而經(jīng)藏卻每以沙門為通稱。如『增壹阿含經(jīng)』說四類沙門(19);『長阿含經(jīng)』『沙門果經(jīng)』,說「四沙門果」,「四種沙門」,八眾中立「沙門眾」(20)。初期大乘經(jīng)出于重法的系統(tǒng),所以沙門與比丘通用。所以,以沙門為不屬傳統(tǒng)佛教的出家者,不過是想象的虛構(gòu)而已!
『阿彌陀經(jīng)』是在靈鷲山Gr!dhraku^t!a說的;參預(yù)問答的,是阿難A^nanda、阿逸 Ajita,阿阇世Aja^tas/atru王子也來參加!簾o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及四十八愿本,才有觀世音Avalokites/vara菩薩的問答(21)!喊㈤z佛國經(jīng)』也是在靈鷲山說的;參預(yù)問答的,是舍利弗、阿難、天帝釋S/akradeva^na^m indra!喊闳艚(jīng)』也是這樣,在靈鷲山說;參預(yù)問答的,須菩提Subhu^ti、舍利弗、阿難等大弟子以外,就是彌勒菩薩與天帝釋。參預(yù)問答的,都 [P789] 是『阿含經(jīng)』以來,部派佛教所共傳的佛弟子,表示了大乘初階段的共同性。
『阿彌陀經(jīng)』末,因阿難的禮請,大眾都見到了阿彌陀佛,七寶莊嚴(yán)的世界,與菩薩、阿羅漢們(22)。『阿閦佛國經(jīng)』中,釋迦佛為舍利弗現(xiàn)神足,見阿閦佛、佛國與弟子們(23)。經(jīng)末,佛又現(xiàn)神力,大眾遙見妙喜世界,不動如來與聲聞眾(24)。「下品般若」也在說經(jīng)終了時,大眾依佛的神力,見阿閦佛在大會中說法(25)。大乘佛法的初階段,他方凈土說傳開了,但對發(fā)愿往生者來說,也許還不足以堅定信心,而非大眾目睹,成為事實的傳說不可。這是又一非常相同的地方。
『阿閦佛國經(jīng)』與「下品般若」,是有親密關(guān)系的。「下品般若」說到了阿閦凈土,如說:恒伽天女受記以后,「生阿閦佛國」(26),「能隨學(xué)阿閦佛為菩薩時所行道,……能隨學(xué)寶相(即寶幢)菩薩所行道」的,雖沒有達(dá)到阿毗跋致的地位,也為十方佛所稱揚贊嘆(27)。聽聞般若波羅蜜,能信解不疑的,將來在阿閦佛及諸菩薩那里,聽了也不會疑悔(28)。大眾見阿閦佛在大會中說法(29)!赶阆笃兴_今在阿閦佛所行菩薩道」(30)!喊㈤z佛國經(jīng)』所說:「發(fā)無上正真道意」,「薩蕓若意」、不起「弟子(即聲聞)、緣一覺意」(31)!干巧(32)!溉缛收呱舷蛞娍,觀阿閦 佛及諸弟子等,并其佛剎,當(dāng)如是」(33)。「諦住于空」(34)。這些,都與『般若經(jīng)』義相合。而「受是經(jīng),諷誦持說。……有是經(jīng)卷,當(dāng)說供養(yǎng)之。若不得經(jīng)卷者,便當(dāng)寫之」(35)。『般若經(jīng)』所有普及一般的方便──聽聞、讀誦、書寫、供養(yǎng),『阿閦佛國經(jīng)』也采用了。所以東方凈土,是與 [P790] 般若法門相呼應(yīng)的。西方阿彌陀凈土,在二十四愿本的『阿彌陀經(jīng)』等,雖沒有明顯的文證,但在四十八愿本的『無量壽經(jīng)』,卻一再說到:「遵普賢大士之德」(36);「得佛華嚴(yán)三昧」;「現(xiàn)前修習(xí)普賢之德」(37)。四十八愿本,傳出要遲一些,已受到菩薩大行及般若法門的影響。西方凈土法門,在流傳中,為什么與「佛華嚴(yán)」、「普賢菩薩」相關(guān)聯(lián)? 想在「華嚴(yán)法門」中說到。
阿閦佛凈土,處處比對釋迦佛土──我們這個現(xiàn)實世界,而表示出理想的凈土。阿閦佛土有女人,但女人沒有惡露不凈,生產(chǎn)也沒有苦痛(38)。佛土中有惡魔,但「諸魔教人出家學(xué)道,不復(fù)嬈人」(39)。阿閦佛國與釋迦佛土一樣,有三道寶階,人與忉利天人,可以互相往來。人間的享受,與諸天一樣,但「忉利天人樂供養(yǎng)于天下人民,言:如我天上所有,欲比天下人民者,天上所有,大不如天下,及復(fù)有阿閦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也」(40)。人間比天上更好,這是「佛出人間」,「人身難得」,「人于諸天則為善處」,原始佛教以來的,人間佛教的繼承與發(fā)揚。阿閦菩薩授記時的瑞相,與釋尊成佛時的瑞相一樣(41)。這些瑞相,出于傳說的佛傳──『因緣』!喊㈤z佛國經(jīng)』說:「菩薩摩訶薩,便當(dāng)諷誦八百門」;『不動如來會』作「一百八法門」(42)!悍鸨拘屑(jīng)』,『方廣大莊嚴(yán)經(jīng)』,『普曜經(jīng)』,都說到百八法門(43)?梢姟喊㈤z佛國經(jīng)』的集出,是參照了釋迦佛傳的(44),所以阿閦佛國,充滿了人間凈土的色彩。阿彌陀佛凈土,舍宅自然,「如第六天王所居處」;相貌相同,都同一色類,「皆如第六天人」(45)。百味飯食的隨意受用,「比 [P791] 如第六天上自然之物」(46)。第六天王的相貌,「不如阿彌陀佛國中菩薩、阿羅漢」;第六天上的音樂,也不如阿彌陀佛國的音聲(47)。「阿彌陀佛國講堂舍宅,都復(fù)勝第六天王所居處」(48)。阿彌陀佛國如第六天,而又勝過第六天。第六天是欲界的他化自在天;從佛國充滿光明、香華、音樂等莊嚴(yán),受用飯食等來說,這是取法欲界天,佛化(沒有女人愛欲)了的第六欲天模樣。一是人間的凈化,一是欲天的凈化,阿閦佛土與阿彌陀佛土,是不相同的。
阿彌陀佛的本愿,重在往生凈土的菩薩與聲聞。莊嚴(yán)的佛國,愿十方佛國的人民,都來生在這樣的凈土中。阿閦佛的本愿,在『佛剎善快品』中,說到佛國莊嚴(yán),總是說:「是為阿閦如來往昔行菩薩道所愿而有持」。說到佛國中的菩薩,也說:「是為阿閦佛之善快。所以者何?如昔所愿,自然得之」(49)。佛國莊嚴(yán)與菩薩的勝行,似乎都與阿閦佛的本愿有關(guān)。然經(jīng)中正說阿閦菩薩的誓愿,主要是菩薩的德行。僅國中沒有罪惡者,夢中不會遺失,女人沒有不凈──末后三愿,才有關(guān)于未來的凈土。這就表示了東西二大凈土,誓愿的重點不同!喊㈤z佛國經(jīng)』也勸人發(fā)愿往生,而主要在勸人學(xué)習(xí)阿閦佛往昔菩薩道時的愿行。凈土法門,當(dāng)然有佛力加持成分,但阿 閦凈土是以自力為主的,所以說:「不以立淫欲亂意者,得生彼佛剎,用余善行法清凈行,得生彼佛剎」(50)。重于菩薩行、自力行的凈土,與般若法門相契合,阿閦佛凈土,是智證大乘的凈土法門。阿彌陀佛國,重在佛土的清凈莊嚴(yán)。往生極樂世界的,也要「慈心精進(jìn),不當(dāng)瞋怒,齋戒 [P792] 清凈,(長期或短期的)斷愛欲」,但與菩薩行愿相比,只是一般人天的善行。往生阿彌陀佛土的,在乎「一心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即使是疑信參半的,到了臨終時,也會依佛力而起悔心,生在極樂世界的邊地。這是「阿彌陀佛哀愍威神引之去爾」(51)。重于信愿的、佛力的,是信愿大乘的凈土法門。阿閦佛凈土,與智證大乘相契合,所以采用聽聞、讀誦、書寫、供養(yǎng)為方便;這是「法行人」的「四預(yù)流支」中,「多聞?wù)ǎ缋硭嘉沟姆奖闶┰O(shè)。阿彌陀佛凈土,顯然是重信的!感判腥恕沟摹杆念A(yù)流支」,是佛不壞凈,法不壞凈,僧不壞凈,圣戒成就!喊浲咏(jīng)』,正是以戒行為基,而著重于「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念阿彌陀佛。東西二大凈土,有著不同的適應(yīng)性。
阿閦菩薩的大愿,是世世出家,行頭陀行。阿閦佛國中的出家菩薩,是不住精舍的。阿蘭若比丘,遠(yuǎn)離行者,在『阿閦佛國經(jīng)』中,明顯的表示出來。與阿閦凈土相呼應(yīng)的『般若經(jīng)』,原始也是從阿蘭若比丘,持行無受三昧而發(fā)展出來的。阿蘭若行第一的須菩提,被推為般若法門的宣說者,受到一再的贊嘆(52)。『阿彌陀經(jīng)』沒有阿蘭若行、遠(yuǎn)離行者的痕跡,這是從寺院中心的佛教中發(fā)展出來的。阿蘭若比丘、聚落(近聚落)比丘,如第四章所說。寺院中心的佛教,在六齋日,為來寺的在家信眾,授三歸、五戒及八關(guān)齋戒。『阿彌陀經(jīng)』的第一(上)輩人,是出家的(少數(shù)),中輩與下輩人,都是在家的!喊浲尤鹚_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下大正一 [P793] 二?三一0上)說:
「不能去家、舍妻子、斷愛欲、行作沙門者,當(dāng)持經(jīng)戒,無得虧失。益作分檀布施,常信受佛經(jīng)語深,當(dāng)作至誠中信。飯食諸沙門;作佛寺、起塔;散華、燒香、然燈、懸雜繒彩。如是法者,無所適莫,不當(dāng)瞋怒,齋戒清凈,慈心精進(jìn),斷愛欲,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一日一夜不斷絕」。
這是中輩人往生的信行。在家的布施作福,如飯食沙門;造寺、起塔,以散華、燒香、然燈、懸彩來供養(yǎng)塔寺。并在一日一夜間,齋戒清凈,斷愛欲而念欲往生!敢蝗找灰埂,是佛制受持八關(guān)齋戒的期限。中輩人往生的信行,顯出了寺院中心的,信眾的受法形態(tài)。下輩人的「十日十夜」,是八關(guān)齋戒的延長。受持八關(guān)齋戒的時限,有以為是不限于一日一夜的(53)。在寺院中心的通俗教化中,在家人本以受三歸、五戒、八戒為信行的。等到大乘思想的機(jī)運成熟,他方佛菩薩、凈土的傳說中,適應(yīng)于信愿行的阿彌陀凈土法門,從寺院、齋戒的通俗教化中發(fā)展出來。唱導(dǎo)者,當(dāng)然是法藏及上輩那樣的出家沙門,出家者有著崇高的地位;一般阿彌陀佛凈土法門的信行者,是中、下輩的在家眾,這當(dāng)然是多數(shù)。這一重信愿的法門,傳入中國、日本,在在家信眾中特別發(fā)達(dá),是有其原因的。二大凈土法門,有不同的特性,適應(yīng)不同的根性,在不同情況下傳布出來。但同屬于初期大乘的初階段,所以三乘共學(xué),尊重出家等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P794]
注【90-001】『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三0七下──三0八上)。
注【90-002】『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下(大正一一?七六二中──下)。
注【90-003】『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三0三上)。
注【90-004】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四二)。
注【90-005】『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五三九上)。
注【90-006】『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五三七中)。
注【90-007】『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五四0下)。
注【90-008】『大寶積經(jīng)』卷二0『不動如來會』(大正一一?一0七中)。
注【90-009】『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二?三0九下──三一0下)。
注【90-010】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四九七)。參看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五五)。
注【90-011】『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一下、七五二中)。
注【90-012】『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三00下)。
注【90-013】『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二?三0九下)。卷上的第七愿,大同(大正一二? 三0一中)。
注【90-014】『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二?三一二下)。
注【90-015】『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二?三一七下)。 [P795]
注【90-016】『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jīng)』卷四(大正八?五二七中)。
注【90-017】『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六(大正八?五六四中)。
注【90-018】『道行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七(大正八?四六一下)。
注【90-019】『增壹阿含經(jīng)』卷二0(大正二?六五三下──六五四上)。
注【90-020】『長阿含經(jīng)』卷四『游行經(jīng)』(大正一?二五上、一八中、一六中)。
注【90-021】『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卷二(大正一二?二八八中)。
注【90-022】『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二?三一六中──下)。
注【90-023】『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下(大正一一?七五九下)。
注【90-024】『大寶積經(jīng)』卷二0『不動如來會』(大正一一?一一二中)。
注【90-025】『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九(大正八?五七八中)。
注【90-026】『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七(大正八?五六八中)。
注【90-027】『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九(大正八?五七六下)。
注【90-028】『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九(大正八?五七七上)。
注【90-029】『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九(大正八?五七八中)。
注【90-030】『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九(大正八?五七九中)。
注【90-031】『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二上)。 [P796]
注【90-032】『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一?七五四中)。
注【90-033】『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下(大正一一?七六0中)。
注【90-034】『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下(大正一一?七六一下)。
注【90-035】『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下(大正一一?七六四上)。
注【90-036】『無量壽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二六五下)。
注【90-037】『無量壽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二六六中、二六八中)。
注【90-038】『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一?七五六中)。
注【90-039】『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下(大正一一?七五九上)。
注【90-040】『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七中)。
注【90-041】『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三中──七五四中)。
注【90-042】『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下(大正一一?七六一上)!捍髮毞e經(jīng)』卷二0『不動如來會』(大正一一?一0九中)。
注【90-043】『佛本行集經(jīng)』卷六(大正三?六八0下──六八二中)。 『方廣大莊嚴(yán)經(jīng)』卷一(大正三?五四四中──五 四五上)。上二書,都作「百八法門」。作「八百法門」的,是『普曜經(jīng)』卷一(大正三?四八七上──下)。
注【90-044】女人沒有惡露不凈,生產(chǎn)沒有苦痛,也與佛傳中的佛母一致。 [P797]
注【90-045】『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三0一中、下)。
注【90-046】『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三0三下)。
注【90-047】『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三0五上、中)。
注【90-048】『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三0八中)。
注【90-049】『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下(大正一一?七五八下)。
注【90-050】『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一?七五六上)。
注【90-051】『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二?三一0中)。
注【90-052】『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五三八中、五三九下)。
注【90-053】『成實論』卷八(大正三二?三0三下)。
第四項 法門傳出的時代與地區(qū)
論到阿彌陀Amita^bha與阿閦Aks!obhya凈土法門,流行與集出的先后,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以為:「原始般若經(jīng)與阿閦佛國經(jīng)」,「般舟三昧經(jīng)與大阿彌陀經(jīng)」,為「最古的大乘經(jīng)」,約形成于西元一世紀(jì)末。并略述學(xué)者間,對阿彌陀佛國思想,或遲或早的不同意見(1)。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以『小品般若經(jīng)』為「初期大乘」;『小品般若經(jīng)』以前的,『大阿彌陀經(jīng)』與『阿閦佛國經(jīng)』等,為「原始大乘」。而『大阿彌陀經(jīng)』的成立 [P798] ,在『阿閦佛國經(jīng)』以前,這就達(dá)成了『阿彌陀經(jīng)』最古的愿望(2)。『阿彌陀經(jīng)』是古老的,但不能說是「最古」的,試略述我們的看法。如上面所說,『阿閦佛國經(jīng)』與『般若經(jīng)』,由于重自力的,智證大乘的共同性,關(guān)系密切。智證大乘,本為少數(shù)「法行人」的深證。發(fā)展而流布起來,繼承「法行人」的「四預(yù)流支」,而成為聽聞、讀誦、解說、書寫、供養(yǎng)、思惟、如法行等(十法行)方便!喊浲咏(jīng)』是重他力的信愿大乘,適應(yīng)「信行人」,繼承了「信行人」的「四預(yù)流支」──念佛、念法、念僧、戒成就。由于佛教界「對佛的永恒懷念」,特重念佛。般若與阿閦凈土法門,雖同樣的一般化,成為善男子、善女人所能學(xué)的,但到底是適合于能讀誦、能書寫,能多少理解的根器。阿彌陀凈土的齋戒念佛,是更適應(yīng)于一般人的。不同的法門,有不同的適應(yīng),不同的方便,不能依據(jù)同一標(biāo)準(zhǔn)來分別先后的!如同一講者,對不同的聽眾,講不完全相同的問題,內(nèi)容當(dāng)然不一樣,這是不能用同一標(biāo)準(zhǔn)來衡量的。該書所舉的理由,都不足以證明『阿彌陀經(jīng)』是最古的,如1.貶抑聲聞:『阿閦佛國經(jīng)』也是三乘同學(xué)的,聲聞一定究竟入泥洹的。舍利弗S/a^riputra說:「如我所知,當(dāng)觀其佛剎為阿羅漢剎」(3),毫無毀斥的形跡。『阿彌陀經(jīng)』主要是勸人往生極樂凈土,并不想說明菩薩與阿羅漢的差別;而『阿閦佛國經(jīng)』重在勸學(xué)菩薩道,所以說「不發(fā)弟子,緣一覺意」,這怎能作為先后的區(qū)別?2.空s/u^nya:『阿 閦佛國經(jīng)』說到空,而『阿彌陀經(jīng)』沒有說。然「空」是『阿含經(jīng)』以來固有的術(shù)語,如「諸行 [P799] 空」、「勝義空」等都是。『中阿含經(jīng)』『拘樓瘦無諍經(jīng)』說:「知法如真實,……此行真實空」(4),與『不動如來會』的「安住真實空性」(『阿閦佛國經(jīng)』作「諦住于空」)(5),有什么差別?『阿閦佛國經(jīng)』說:菩薩得受記的,與菩薩生阿閦佛國的,「是適等耳」。在這中間,插入須菩提觀佛剎如虛空一小節(jié)(6),應(yīng)該是受『般若經(jīng)』的影響而附入的。3.「僧那僧涅」sam!na^ha-sam!naddha ,見說出世部Lokottarava^din的佛傳──『大事』(7)。4.「一切智」sarvajn~a^ta^ ,是說一切有部、化地部Mahi^s/a^saka、法藏部Dharmaguptaka等所同說的 (8)。5.「回向」parin!a^ma,在相當(dāng)早的原始大乘經(jīng),『舍利弗悔過經(jīng)』,已經(jīng)說到了(9)。6. 「法師」dharma-bha^n!aka,從「唄!2塱者」bha^n!aka演化而來。在通俗教化中:「唄!2塱 者」是主持(通俗)說法、贊頌的;在大乘的經(jīng)典書寫流行時,就負(fù)起經(jīng)典的讀誦、講說、書寫等任務(wù),轉(zhuǎn)化為「法師」。這些『阿彌陀經(jīng)』所沒有的術(shù)語,或是『阿含經(jīng)』所固有的,或是部派佛教所有的,或是重智大乘(讀誦經(jīng)典等)所有的!喊闳艚(jīng)』與『阿閦佛國經(jīng)』多了這些術(shù)語,是不能證明為后起的。
該書論定先后的某些理由,是很難贊同的,如說:「佛塔供養(yǎng)」是古老的,「經(jīng)典供養(yǎng)」是新起的(10)!阜鹚B(yǎng)」是部派佛教所固有的,當(dāng)然比「經(jīng)典供養(yǎng)」要早得多。但大乘興起,大乘興起以后,「佛塔供養(yǎng)」還是照舊的流傳下來,所以大乘『阿彌陀經(jīng)』說「佛塔供養(yǎng)」,不能 [P800] 證明比大乘『般若經(jīng)』、『阿閦佛國經(jīng)』更早。又如說:『阿彌陀經(jīng)』所譯的「阿羅漢道」,『阿閦佛國經(jīng)』譯作「弟子道」,弟子是聲聞s/ra^vaka的異譯!盒∑钒闳艚(jīng)』也譯作「聲聞」,所以論斷『阿彌陀經(jīng)』比『阿閦佛國經(jīng)』等為早(11)。然大乘經(jīng)集出以后,在流傳中,梵本是會有多少變化的。所以論究初期大乘,古譯是有重要價值的。漢(或說吳)譯的『阿彌陀經(jīng)』,譯作「阿羅漢道」!赶缕钒闳簟沟臐h譯『道行般若經(jīng)』,吳譯『大明度經(jīng)』,經(jīng)審細(xì)的比對,知道雖偶有「聲聞」一詞,而多數(shù)也是「阿羅漢道」,與『阿彌陀經(jīng)』沒有差別。今分類舉例來說:歷舉四果及辟支佛的,『道行般若經(jīng)』作「阿羅漢、辟支佛」,如說:「及行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大明度經(jīng)』作:「及求溝港、頻來、不還、應(yīng)儀、緣一覺」 (12)!笐(yīng)儀」是阿羅漢的義譯;緣一覺是辟支佛(緣覺、獨覺)的義譯。凡說超過二乘,墮于二乘,二乘所不及的,(除卷一)都作阿羅漢。如『道行般若經(jīng)』說:「墮阿羅漢、辟支佛道中」;「過于阿羅漢、辟支佛道上」;「阿羅漢,諸辟支佛所不能及」(13)!捍竺鞫冉(jīng)』與此相當(dāng)?shù),都譯作「應(yīng)儀、緣一覺」(14)。上二類,是漢、吳二譯相合的,原語都是阿羅漢。也有二譯的譯語相反的,如『道行般若經(jīng)』『覺品』,提到「聲聞、辟支佛道」、「聲聞法」,『大明度經(jīng)』譯作「應(yīng)儀、緣一覺道」、「應(yīng)儀法」(15)。反之,『道行般若經(jīng)』初『道行品』說:欲學(xué)阿羅漢法、辟支佛法、菩薩法,當(dāng)學(xué)般若波羅蜜,而『大明度經(jīng)』譯作弟子、緣一覺、佛(16)!旱佬邪 [P801] 若經(jīng)』說:菩薩得不受三昧,「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及」,而『大明度經(jīng)』卻譯作弟子、緣一覺(17)。上二例,是漢、吳二譯相反的。原語應(yīng)該是阿羅漢,在傳寫中,或?qū)懽髀暵?弟子),寫本不同,譯語也就不合了。惟有彌勒所說,與易行道有關(guān)的「隨喜回向」部分,二譯都是「聲聞」。如『道行般若經(jīng)』說:「聲聞作布施持戒,自守為!,「及于聲聞中所作功德」;『大明度經(jīng)』也譯為:「諸弟子所作布施持戒守法」,「諸弟子于中所作功德」(18)。與易行道有關(guān)部分 ,用詞的體例,與古譯「下品般若」不合。這可能本為一獨立法門,因為「離相」的意義相合,而被編入「下品般若」的。聲聞與阿羅漢,含義不完全相同。阿羅漢局限于第四果,聲聞是通于四果,通于因位的。聲聞是說一切有部、法藏部等固有的名詞,并非大乘佛教的新名詞。大乘經(jīng)后來不稱「阿羅漢、辟支佛」,而稱「聲聞、辟支佛」,大概是詞義更適宜些。終于古本的阿羅漢,如『小品般若經(jīng)』,都改成聲聞了。從阿羅漢與聲聞的譯語而論,「下品般若」是不能說比『阿彌陀經(jīng)』遲出的!撼跗诖蟪朔鸾讨闪⑦^程』,是以『阿閦佛國經(jīng)』為「原始大乘」,早于「下品般若」,為什么「下品般若」,原語為「阿羅漢、辟支佛」,而『阿閦佛國經(jīng)』反而是「弟子、緣一覺」呢? 大乘經(jīng)不是一地區(qū)、少數(shù)人集出的;蜃鳌赴⒘_漢道」,或作「聲聞道」,只是法門傳出與集成的地區(qū)不一,各采取一般慣用的詞義而已。又如說:『阿彌陀經(jīng)』是菩薩六度說,六波羅蜜先成立,然后有特別強(qiáng)調(diào)般若波羅蜜的經(jīng)典(19)。這與佛塔在先的理由一樣,是 [P802] 不足以證明『阿彌陀經(jīng)』在先的。從『阿彌陀經(jīng)』看來,在六波羅蜜中:是相當(dāng)重視般若(智慧)的。經(jīng)中不斷的說:菩薩,菩薩阿羅漢的「智慧勇猛」;在愿文中,就說到了三次──七、二十二、二十三愿。阿彌陀佛為大眾說『道智大經(jīng)』(「原始般若」──『道行品』),不正是特重智慧的經(jīng)典嗎?『阿彌陀經(jīng)』的集出者,對于智慧的重視,是不能說不知道的!
經(jīng)上來的檢討,『阿彌陀經(jīng)』在先的論證,是沒有充足的理由來證成的!喊浲咏(jīng)』、『阿閦佛國經(jīng)』、「下品般若」,我贊同『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的意見,這都是早期成立的。屬于早期的理由,我以為是:參與問答者,除帝釋、彌勒外,都是釋尊當(dāng)時的大弟子。法門是三乘共學(xué)共入的,當(dāng)然主要的是菩薩。推重菩薩,而不否定二乘的果證?梢哉f:這是「通教三乘」,「重在菩薩」。推尊出家者,而受化的通于在家、出家,普及一般的善男子、善女人。佛的壽命,不論長與短,終歸是要入般涅槃的。阿彌陀、阿閦、般若法門(『舍利弗悔過經(jīng)』也如此),都是這樣的,表示了從傳統(tǒng)的(聲聞)佛教,出家佛教中流演出來。三乘共學(xué),表示了大乘的初階段,尊重傳統(tǒng),含容聲聞的特色。初期的大乘佛教,是以成佛度眾生為重,愿行為中心,論到佛果與菩薩行的。對于部派佛教,雖以區(qū)域的關(guān)系,與某一部派有關(guān),但決不受一部一派的局限。這是活用部派佛教,「取精用宏」,而闡揚趣向于佛道的法門。
般若法門淵源于南方,流傳到北方而興盛起來。般若在北方流行,是經(jīng)文自身所說到的。以 [P803] 烏仗那Udya^na為中心,向東(包括犍陀羅)西延申的罽賓Kas/mi^ra區(qū),說一切有部、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Ka^s/yapi^ya、大眾部Maha^sa^m!ghika──「五部」(20),也就是大眾、分別說Vibhajyava^din、說一切有──三大系,都在這里流行。這里,民族復(fù)雜,部派眾多,所以思想比較的自由,富有寬容的特色。如說一切有部的西方師,就是這樣(21)!喊㈤z 佛國經(jīng)』,重愿行與凈土,是般若法門以外的一流。在流傳與集成中,有了相互的影響,所以『阿閦佛國經(jīng)』的傳出,也應(yīng)該是這一區(qū)域的。阿彌陀凈土法門的引發(fā)與集出,可能更西方一些。初期大乘的興起,主要是佛教自身的開展,與適應(yīng)印度神教的影響;這點,阿彌陀凈土也不應(yīng)例外。但『阿彌陀經(jīng)』,可能為了適應(yīng)西方的異教思想,而更多一些外來的氣息。太陽崇拜,原是不限于波斯Pa^rasya的。但阿彌陀佛的凈土在西方;「當(dāng)日所沒處,為彌陀佛作禮」(22),確為佛在西方的具體表現(xiàn)!喊浲咏(jīng)』二十四愿以下,說明國土莊嚴(yán)以前,廣說阿彌陀佛頂?shù)墓饷,結(jié)論為:「阿彌陀佛光明,名聞八方上下,無窮無極,無央數(shù)諸佛國,諸天人民,莫不聞知,聞知者莫不度脫也」(23)。阿彌陀佛的原始思想,顯然著重在「無量光」Amita^bha,以無量光明來攝化眾生。在波斯的瑣羅斯德(Zoroaster教,無限光明的神,名Ormuzd,是人類永久幸福所仰望的(24)。兩者間,多少有點類似性。中國有一傳說,如『三寶感應(yīng)要略錄』卷上(大正五一?八三一下)說: [P804] 「安息國人,不識佛法,居邊地,鄙質(zhì)愚氣。時有鸚鵡鳥,其色黃金,青白文飾,能作人語;王臣人民共愛。(鸚鵡)身肥氣力弱,有人問曰:汝以何物為食? 曰:我聞阿彌陀佛唱以為食,身肥力強(qiáng),若欲養(yǎng)我,可唱佛名。諸人競唱,鳥漸飛騰空中,……指西方而去。王臣嘆異曰:此是阿彌陀佛化作鳥身,引攝邊鄙,豈非現(xiàn)身往生!即于彼地立精舍,號鸚鵡寺,每齋日修念佛三昧。以其(疑「!1馳是」之誤)已來,安息國人少識佛法,往生凈土者蓋多矣」!
這是出于『外國記』的傳說。傳說不在別處,恰好傳說在安息Arsaces,也就是波斯,這就有傳說的價值。安息人不識佛法,卻曾有念阿彌陀佛的信仰,也許是說破了阿彌陀凈土思想,與波斯宗教的關(guān)系。與波斯──安息宗教的關(guān)系,不必遠(yuǎn)在現(xiàn)在的伊朗Iran,嵙_斯德教的光明崇拜,是以大夏Tho-kor的縛喝,今Balkh為中心而發(fā)展起來的。在大乘興起的機(jī)運中,適應(yīng)這一地區(qū),而有阿彌陀凈土法門的傳出吧!
注【91-001】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九八──一一九)。
注【91-002】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四二──四六、六0──六六)。
注【91-003】『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下(大正一一?七六二下)。
注【91-004】『中阿含經(jīng)』卷四三『拘樓瘦無諍經(jīng)』(大正一?七0三下)。 [P805]
注【91-005】『大寶積經(jīng)』卷二0『不動如來會』(大正一一?一一0上)。
注【91-006】『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下(大正一一?七六0中)。
注【91-007】見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所引(二一九)。
注【91-008】『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六(大正二四?一二七上)!簭浬橙亢王N宸致伞痪硪晃(大正二二?一0四上)!核姆致伞痪砣(大正二二?七八七下)。
注【91-009】『舍利弗悔過經(jīng)』譯作「持好心施與」(大正二四?一0九一上)。
注【91-010】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四二)。
注【91-011】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六一──六二)。
注【91-012】『道行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大正八?四三二中)!捍竺鞫冉(jīng)』卷二(大正八?四八四上)。
注【91-013】『道行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五(大正八?四五一下)。又卷六(大正八?四五四下)。又卷七(大正八?四六二中)。
注【91-014】『大明度經(jīng)』卷四(大正八?四九三上、四九四上)。又卷五(大正八?四九九下)。
注【91-015】『道行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四(大正八?四四七上、中)。『大明度經(jīng)』卷三(大正八?四九0下)。
注【91-016】『道行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四二六上)!捍竺鞫冉(jīng)』卷一(大正八?四七九上)。
注【91-017】『道行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一(大正八?四二六中、下)!捍竺鞫冉(jīng)』卷一(大正八?四七九中、四八0上)。 [P806]
注【91-018】『道行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三(大正八?四三八上、四三九上)!捍竺鞫冉(jīng)』卷二(大正八?四八六上、下)
注【91-019】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四三、六二)。
注【91-020】『大唐西域記』卷三(大正五一?八八二中)。
注【91-021】拙作『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三一一──三一三)。
注【91-022】『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二?三一六中)。
注【91-023】『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卷上(大正一二?三0三上)。
注【91-024】參照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二五一)。
第二節(jié) 凈土思想的開展
第一項 凈土與誓愿
『多界經(jīng)』說:「無處無位,非前非后,有二如來應(yīng)正等覺出現(xiàn)于世;有處有位,唯一如來」(1)。「唯一如來」的經(jīng)說,部派間有不同的意見:如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肯定的以為:在同一時間,唯有一佛出世,佛的教化力,是可以達(dá)到一切世界的。大眾部Maha^sa^m!ghika 以為:經(jīng)上所說的「唯一如來」,是約一三千大千世界說的;在其他的三千大千世界里, [P807] 可以有多佛同時出世的。有佛出世的他方世界,就這樣的流傳起來。大乘佛教的多佛多世界,他方佛世界,起初當(dāng)然是大眾部所說那樣的。釋尊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名為娑婆Saha^,是缺陷多、苦難多的世界。傳說的他方世界,都是非常清凈莊嚴(yán)的。他方也有穢土的,只是不符合人類的愿望,所以沒有被傳說記錄下來而已。他方清凈佛土,到底是比對現(xiàn)實世界──釋迦佛土的缺陷(如『阿閦佛國經(jīng)』說),而表現(xiàn)出佛弟子的共同愿望!柑煲曌晕颐褚,天聽自我民聽」,我想,依佛的愿力而實現(xiàn)為凈土,不外乎依人類的愿望,而表現(xiàn)為佛的本愿。
佛法的本質(zhì),是以身心的修持,達(dá)成苦痛的解脫,是不離道德的、智慧的宗教。說到人類的苦痛,有的來于自己的身心──貪瞋癡,老病死,傳說佛是為此而出世的。有的來于自他的關(guān)系 ──社會的,或愛或恨,都不免于苦痛。有來于物我的關(guān)系──自然界的缺陷,生活資具的不合意,不能滿足自己的欲求。佛要人「知苦」,在部派佛教中,「苦」已被分類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解脫憂悲苦惱的原則,是「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凈故有情清凈」。心離煩惱,不再為老病死苦所惱,實現(xiàn)眾苦永滅的涅槃。這是圣者們的修證,與身心修證同時,對于(眾生)人類的苦難──社會的、自然界的苦難,要求能一齊解除的,那就是佛教凈土思想的根源。上面曾說到:凈土思想的淵源,有北拘盧洲Uttarakura式的自然,那是從原始山地生活的懷念而來的。有天國式的莊嚴(yán),那是與人間帝王的富貴相對應(yīng)的 [P808] 。這是印度舊有的,但經(jīng)過佛化了的。北洲與天國,可惜都沒有佛法!有佛出世說法的凈土,以彌勒Maitreya的人間凈土為先聲。等到他方佛世界說興起,于是有北洲式的自然,天國式的莊嚴(yán),有佛出世說法,成為一般佛弟子仰望中的樂土。
凈土,是比對現(xiàn)實世間的缺陷,而表達(dá)出理想的世界。佛法的意見,為了維持人與人間的秩序與和平,所以世間出現(xiàn)了王,王是被稱為「平等王」的(2)。佛法有輪王的傳說,與未來彌勒成佛說法相結(jié)合,成為佛教早期的人間凈土。經(jīng)典編入『中阿含』或『長部』,可見傳說的古老。依『說本經(jīng)』說(3):將來人壽八萬歲時,閻浮提洲(我們住的世界)由于海水的減退,幅員比現(xiàn)在要大得多。那時,人口眾多,安穩(wěn)豐樂。『大毗婆沙論』所依的經(jīng)本,說到「地平如掌,無有比(坎?)坑砂礫毒刺。人皆和睦,慈心相向」(4)。當(dāng)時的轉(zhuǎn)輪王,名「螺」S/an%kha。輪王是不用刀兵,統(tǒng)一四天下,以正法(道德的,如五戒)化世的。如有貧窮的,由王以生活資具供給他。在這德化的和平大同世界里,什么都好,只有「寒熱,大小便,(淫)欲,飲食,老」的缺陷。彌勒佛在那時出世說法(佛法是與釋尊所說的一致),政治與宗教(佛法),都達(dá)到了最理想的時代。這是佛教初期,從現(xiàn)實人間的、佛法的立場,表現(xiàn)出人間凈土的理想。
凈土,是理想的修道場所。在這里,修道者一定能達(dá)成崇高的理想,這是佛弟子崇仰凈土的真正理由。釋尊出生于印度(閻浮提),自然與社會,都不夠理想,佛弟子的修行,也因此而有 [P809] 太多的障礙。政治與佛法,都達(dá)到理想的彌勒凈土,還在遙遠(yuǎn)的未來。阿育王As/oka被歌頌為輪王的時代(5),迅速的過去,F(xiàn)實的政治與佛教,都有「每下愈況」的情形。我以為,大乘凈土的發(fā)展,是在他方佛世界的傳說下,由于對現(xiàn)實世界的失望,而寄望于他方的理想世界。在大乘凈土中, 阿閦佛Aks!obhya凈土是較早的,他還保有人間凈土的某些特性。阿閦佛凈土中,是有女人的,只是沒有女人的過失,不凈(也沒有男人的不凈),生育的苦痛(6)。人間的享受,與天上一樣;佛出人間,所以人間比天上更好(7)。這是人間凈土的情況,但為什么又引向他方凈土呢?以釋尊的時代來說,社會有政治的組合,佛沒有厭棄王臣,而是將希望寄托于較好的輪王──王道的政治。對佛法,佛出家時,佛最初攝受弟子時,還沒有律制。為了「正法久住」,釋尊「依法攝僧」,使出家者過著集團(tuán)的生活!戒律」,不只是道德的、生活的軌范,也是大眾共住的制度!干隆,是眾人的事,由出家大眾,依「羯磨」(會議辦事)來處理一切。簡單的說,佛教的出家僧眾,在集體生活中,過著平等、民主、自由、法治的修道生活。這種多數(shù)的律儀生活,在佛塔、寺院中心發(fā)展起來,漸成為「近聚落比丘」、「聚落比丘」。重于法制的形儀,不免忽略修證,終于(佛法越興盛)戒律越嚴(yán)密,僧品越低落。傳說摩訶迦葉Maha^ka^s/yapa ,早就提出了疑問(8)。僧團(tuán)中,出家,受戒,說戒,犯罪的懺悔;為了衣、缽、食、住處而繁忙。特別是犯罪、說罪,或由于論議的意見不合,引起僧團(tuán)的諍執(zhí)與分裂。傳統(tǒng)的「律儀行 [P810] 」,部派分裂,在少數(shù)專修的阿蘭若aran!ya、頭陀行dhu^ta者,是不能同意的。對這「律儀行」而崇仰「阿蘭若行」,于是阿閦凈土中,聲聞人沒有律儀生活,如『阿閦佛國經(jīng)』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七下)說:
「其剎眾弟子,終無有貢高憍慢,不如此剎諸弟子,于精舍行律。……諸弟子不貪飲食,亦不貪衣缽,亦不貪眾欲,亦不貪著也。為說善事行,所以者何?用少欲知止足故。舍利弗!阿閦佛不復(fù)授諸弟子戒;……是諸弟子但以苦空非常非身以是為戒。其剎亦無有受戒事,譬如是剎正士,于我法中除須發(fā),少欲而受我戒。所以者何?其阿閦佛剎諸弟子,得自在聚會,無有怨仇。舍利弗!阿閦佛剎諸弟子,不共作行。便獨行道,不樂共行,但行諸善」(9)。
阿閦凈土的聲聞弟子,不在精舍行律,不受戒,也不用剃除須發(fā),只是少欲知足,「獨住」的精進(jìn)修行!傅米栽诰蹠,無有怨仇」,是無諍的意思。菩薩出家的,也是「不在舍止」(10),過著阿蘭若式的生活?傊,釋尊在此土人間的僧制,由于凈土「諸弟子,一切皆無有罪惡者」 (11),一切都不用了。戒律,原是為了過失罪惡而制的。凈土的修行,使我們想起了釋尊當(dāng)時的修道(四清凈),及初期弟子眾的修行(八正道)情況。
社會方面,阿閦佛凈土是沒有政治形態(tài)的,如說:「如!4鈷單曰天下人民無有王治,如是舍利 [P811] 弗!阿閦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佛剎無有王,但有阿閦如來天中天法王」(12)。超越政治組織,沒有國王,在傳說上,受到北拘盧洲自然生活的影響。對現(xiàn)實世界來說,自阿育王以后,印度的政局,混亂已極,特別是大乘勃興的北方。希臘Yavana、波斯(安息Pahlava、賒迦Saka 人,不同民族先后的侵入印度。「三惡王」入侵,使民生困苦,佛教也受到傷害。佛教的圣者,作出了「法滅」的預(yù)言(13)。對于現(xiàn)實政治,失望極了,于是北洲式的原始生活,表現(xiàn)于阿閦佛國中的,就是沒有國王。國王,是為了維持和平與秩序,增進(jìn)人民的利益而存在的,但在凈土的崇高理想中,和平、秩序與利益,是當(dāng)然能得到的,那也就沒有「王治」的必要了。社會困苦與混亂的原因,主要是生活艱苦與掠奪。在阿閦凈土中,沒有「治生者」,「販賣往來者」,衣食都是精美而現(xiàn)成的,享受與天人一樣。住處,是七寶所成的精舍;床與臥具,女人所用的珠璣瓔珞,都自然而有,滿足了人類的一切需要。一方面,女人沒有女人的過失、不凈與生產(chǎn)的苦痛。大家都「不著愛欲淫!3迿」,連音樂也沒有淫聲,這就自然消除了男女間的糾紛與苦惱。在凈土中,沒有一切疾。粵]有惡色的(印度的種姓階級,從膚色的差別而來,沒有色的優(yōu)劣,就沒有種族與階級的分別);沒有丑陋的(身體的殘障在內(nèi));沒有拘閉牢獄的事;也沒有外道的異端邪說。生在阿閦佛凈土的,雖只是「淫怒癡薄」,卻是「一切無有罪惡者」。沒有罪惡的理想社會,也就沒有王政與僧團(tuán)的必要。這一凈土形相,為一般佛凈土的共同型式。還有,阿閦凈土是沒有 [P812] 三惡道的,與『阿彌陀經(jīng)』所說的一樣!钙涞仄秸,生樹木無有高下,無有山陵溪谷,亦無有礫石崩山。其地行,足踏其上即陷,適舉足便還復(fù)如故」。有八功德水的浴池。氣候不冷不熱;徐風(fēng)吹動,隨著人的意愿,樹木吹出了微妙的音樂。佛的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用七寶金色蓮華來莊嚴(yán)(14)。對國土、樹林、浴池、樓觀、香華、光明、音聲等莊嚴(yán),沒有『阿彌陀經(jīng)』那樣的七寶莊嚴(yán),詳細(xì)的寫出。大概『阿彌陀經(jīng)』為齋戒的信行人說,所以應(yīng)機(jī)而說得更詳細(xì)些。
凈土的內(nèi)容,阿彌陀Amita^bha凈土有了進(jìn)一步的東西。1.「女人往生,即化作男子」(15)。這與「下品般若」的恒伽天女,受記作佛,就「今轉(zhuǎn)女身,得為男子,生阿閦佛土」一樣(16)。社會上,重男輕女;佛教女性,厭惡女身的情緒很深,有轉(zhuǎn)女成男的信仰。于是超越了男女共住的凈土,進(jìn)而為(色界天式的)純男無女的凈土。2.阿閦凈土但說佛成佛時,即使沒有天眼的,也能見到佛的光明。生在阿彌陀佛凈土的,菩薩與阿羅漢,都有宿命、天眼、天耳、他心等神通(17) 。3.阿閦佛凈土,著重于聲聞的究竟解脫,菩薩的阿惟越致(18)。阿彌陀凈土卻說:阿羅漢與菩薩,都是「壽命無央數(shù)劫」;而阿彌陀佛壽命的無量,更是著力寫出的重點(19)。4.凈土沒有三惡道,所以沒有鳥獸。但飛鳥的美麗,鳴音的和雅,不是能增添凈土的美感嗎?所以后起的『觀無量壽佛經(jīng)』說:「水鳥樹林,……皆演妙法」(20)。這不是凈土有惡道嗎?小本『阿彌陀經(jīng)』說:「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21)。于是凈 [P813] 土有了眾鳥和鳴,宣說妙法的莊嚴(yán)。從凈土思想發(fā)展來說,面對我們這個世界的缺陷,而愿將來佛土的莊嚴(yán),是「下品般若」、『阿閦佛國經(jīng)』所同的。阿閦佛凈土,保有男女共住凈土,及人間勝過天上的古義!喊浲咏(jīng)』是比對種種凈土,而立愿實現(xiàn)一沒有女人的,更完善的凈土。在這點上,應(yīng)該比『般若』、『阿閦』的凈土思想要遲一些。當(dāng)然,色界天式的七寶莊嚴(yán),純男性的世界,在印度佛教是早已有之的。
大乘凈土法門,與本愿pu^rva-pran!idha^na有關(guān)。本愿,是菩薩在往昔生中,當(dāng)初所立的誓愿。菩薩的本愿,本來是通于自利利他的一切,但一般凈土行者,特重凈土的本愿,本愿也就漸漸的被作為凈土愿了。凈土所以重視本愿,是可以理解的。原始佛教所傳的七佛,佛的究竟圓滿,當(dāng)然是相同的,但佛的壽量、身量、光明,度化弟子的多少,佛與佛是不同的。這也許是不值得深究的,但釋尊的時代,社會并不理想,佛教所遇的障礙也相當(dāng)多,于是喚起了新的希望(愿),未來彌勒成佛時,是一個相當(dāng)理想的世界。彌勒的人間凈土出現(xiàn)了,又發(fā)生了彌勒為什么在凈土成佛,釋尊為什么在穢土成佛的問題,結(jié)論為菩薩當(dāng)初的誓愿不同,如法藏部Dharmaguptaka 『佛本行集經(jīng)』所
- 心量、福德與幸福
- 佛法觀察現(xiàn)象探求三層因緣
- 印順長老:學(xué)佛一定要吃素嗎?
- 印順法師: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 印順長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論
- 佛說人有三特勝,就連天人也不及
- 我終于在臺灣見到了印順導(dǎo)師
- 印順導(dǎo)師:學(xué)佛不一定吃素但吃素卻值得提倡
- 談海南佛教: 不存在“后本煥時代”
- 常不輕菩薩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佛
- 趙樸初先生的佛教和平觀
- 佛性、人性和德性
- 守望星空與道德 個人與社會才有希望
- 文殊菩薩及其學(xué)風(fēng)
- “人間佛教”轉(zhuǎn)型與禪宗在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 印順法師《大乘空義》
- 生起正信,感恩佛陀--印順法師拜山開示
- 以佛陀的智慧促建和諧世界——泛論禪宗智慧與構(gòu)建和諧世界
- 構(gòu)建“人文佛教”平臺——深圳弘法寺努力探索和踐行現(xiàn)
- 《中國漢傳佛教叢林儀規(guī)及唱念規(guī)范》緣起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jìn),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