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閉關隨筆 修行 二

  修行(二)

  覺知是錯誤或正確,是有智慧的覺知還是一般的覺知;

  感受只是感受還是執(zhí)著的感覺;

  想象、觀念、命名,還是放下;

  起習氣反應,還是放下習氣反應;

  關鍵的要點要清楚。

  正確的覺知感受的生滅無常,放下想的命名、觀念,只是如實的覺知生滅,不起貪嗔執(zhí)著。

  客觀的觀察身心的實相,放下任何的標簽和執(zhí)取。

  客觀的觀察身心的實相,不起習氣執(zhí)著,保持明了的覺知,生起必然滅去,不添柴加火,讓不凈的種子燃燒干凈。

  內(nèi)觀就是如實的覺知當下身心的實相(無常、苦、空),而非想象。

  對這個世間產(chǎn)生任何的貪愛和嗔恨都是在傷害自己,讓自己陷入痛苦、束縛。經(jīng)常去了知當下對任何人、事、物產(chǎn)生貪愛、嗔恨時的苦,學會放下,保持了知而不繼續(xù)執(zhí)取的心,解脫貪、嗔所引生的苦。

  貪愛所引生的苦是如此迅速,可能在你未提起正念時已然來臨,理論上知道十二因緣的內(nèi)容,但十二因緣的生滅流轉(zhuǎn)就在迷惑的當下發(fā)生著,能夠當下觀照到事實的真相才能真正了解經(jīng)典。

  南傳佛教四種護衛(wèi)禪是慈心觀、佛隨念、不凈觀、死隨念,此四種修行法門能保護修行者免遭危難。

  了解唯識或南傳的名色分析,越了解微細,才越知道佛法的精深和修行戒定慧的重要。因為即使了解清楚心識的運作,而無真修行的功夫,也無法從根本上扭轉(zhuǎn)凡夫的心行習慣。唯有從粗至細至精至深的修行功夫才能真正做到了生死!

  不凈觀對治貪欲,慈心觀對治嗔恨,安般念(觀息法)對治散亂,佛隨念對治業(yè)障重、信心不足、內(nèi)心暗鈍,死隨念對治放逸、不精進。南傳佛教有系統(tǒng)、詳細的指導方法。

  要得定力,得專注一善法門,念茲在茲,不忘失。無論行住坐臥,都在此善法門上,不胡思亂想,不昏沉無記,不懷疑、猶疑不定,放下貪嗔執(zhí)取其它之人事,只是一心一意在此善法門上。如此朝在此,暮在此,功夫純熟自然得定,除必須專注思考之工作外總如此。

  物質(zhì)、心念(身心)皆變化無停,剎那生滅,故是無常;其無常變化、生滅不可依靠,故是苦;其因緣聚散,生滅無停,故無實體可得,故是無我、空性。從專注一心中出定,可經(jīng)常如此觀照,看破放下貪嗔執(zhí)取之心,消除業(yè)力、煩惱。

  觀世音菩薩與此方眾生最為有緣,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精神無人不知。初學者可修爐香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悲咒、心經(jīng)、往生咒、彌陀圣號、觀音圣號無數(shù)、三皈依、回向。

  一、爐香贊

  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三、開經(jīng)偈

  四、普門品

  五、大悲咒(一遍或三遍、五遍、七遍,乃至四十九、一百零八遍)

  六、心經(jīng)

  七、往生咒(三遍或七遍,或二十一遍)

  八、彌陀圣號十稱,觀音圣號 百千聲

  九、三皈依

  十、回向

  此課可為早課。下午可誦《地藏經(jīng)》、往生咒、贊彌陀偈、彌陀圣號、三皈、回向。

  如時間少,也可單修一法門。

  佛法的修行法不出止觀二門,而止觀以戒律為基礎。

  止觀不出心地法門。

  培養(yǎng)止(止為定),成就觀( 觀為慧)。止要不出錯,須先具正見。正見和正思維屬觀。沒有定力,觀即不能深刻;缺乏正見,定即易出偏差。

  修習四念處,可以從一個念處開始,一個念處通達即可全部通達四念處。

  無論從哪一個念處開始,都必須圓證五蘊空性而解脫。

  五蘊即名色(精神與物質(zhì)),即色、受、想、行、識。修四念處,不論從何念處下手,都必須辨識色、受、想、行、識,即名色的因緣,以了知其無?嗫盏氖聦。下手可以從止觀次第上來,利根者可從觀上入手,具體修法應有善知識指導。

  本心清凈,本覺圓滿,本自無縛無脫。頓悟者,徹證本心;漸修者依次第發(fā)心而契本源。

  上根之人了知無明非實,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本自圓成,也非次第。

  中下根者依三士道次第修證,積功累德漸斷習氣,終究圓滿也無差別。

  根器不同,故功夫分開兩路,頓悟和漸修,結果無二般。

  靜坐至心凝一處,分別妄想暫歇,清凈心光乍現(xiàn),不要以為即是得道而大意,需知此是有分未破【注1】,阿賴耶識現(xiàn)前,第七識我執(zhí)仍強烈,習氣種子未清凈,煩惱障未了,如果放任,則又墮入生死之中。

  注1:有分未破:第八識未破。

  深信眾生同一種性,由所聞佛法而信解眾生即諸佛,自己佛性具足,此只是解悟階段,屬于始覺;還須進一步的持戒、修止觀以達證本來面目,即理覺;理覺雖證,而習氣、煩惱未了,還須保任,消一分習氣證一分法身,此是證覺;證覺逐步圓滿,乃至等覺、妙覺。至妙覺才是真正三身四智圓滿而修成佛了。

  所以初階段不能以為聽明白了就結束了,自以為真明白了,此是增上慢人,未證言證則犯大妄語。須知聽明白而信解佛性具足,眾生平等無二,一念覺為佛,一念迷為眾生,這只是解悟,從言語聽聞而來,并非自己證悟所出,故祖師曰:“從外入者,不是家珍!币C悟還須落實戒定慧三學,而未曾達到妙覺,都不得自以為圓滿。今人每每易于驕躁,不肯老實真下功夫,稍有所得,即自大傲慢,于聽聞佛法,有點明白,即以為開悟,其實離真開悟還甚遠。

  說眾生本來是佛只是本覺,能信解即是始覺,一般人只是聽聞信解就自以為是,實是可憐!有的則戒定慧未完全,道德為人不務實,稍有一點定中景象就以為開悟,其實是光影門頭漢,播弄精魂而已。

  須知信解行證,缺一不可。行即曰四攝六度萬行須落實,然后才能實證了生死,至成就大覺。

  有的聽人說法,聞得一、二句妙語,也以為是開悟了,其實不知祖師曰:“一句合頭語,萬年系驢橛。”真開悟(指證悟而非解悟)須證理體以上,若非歷劫善根深厚(頓悟),或無甚深戒定慧力(漸修),哪能頓斷疑根,了生脫死呢?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此屬頓悟漸修之見地、功夫,可悟本心而于日常間用功觀心、歷境驗心。即理雖頓悟,事須漸修,消習氣臻圓滿。

  依菩提道次第發(fā)心,修戒定慧三學屬漸修至頓悟者,須持戒、修止觀,再至證悟本心而歷境驗心。

  此二路見地、修法出發(fā)有異,至圓滿處則一般無二。皆在破煩惱障、所知障而成佛。但前者適合上根利智之士,后者適合中下根器者。

  開悟次第:

  開悟本無次第,應一悟即徹,然有立三關者——

  一、初關,分別妄想暫歇,第六識暫止,心光乍現(xiàn),了了分明。如神秀大師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币虼藭r初歇妄想,第七識未空,阿賴耶識未凈,須時時照察保任,以免又落無明造業(yè)受苦。

  二、重關,不單分別妄想歇,而且我執(zhí)第七識空,證真如本性之真空境,了無一塵。如六祖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敝T法空性,分別都無,無始我執(zhí)破,所謂“虛空粉碎,大地平沉。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

  三、末后牢關,轉(zhuǎn)八識為大圓鏡智,證中道。真空妙用無二,橫說豎說,舉手投足無非妙道,所謂道在平常日用中。如六祖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然三關要破,有次第破,也有頓破(即頓悟、頓了者,如曰:一鏃破三關也。此非過來人不能)。想六祖市集上賣柴,聞《金剛經(j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有所悟,也是一時因緣際會而契入,并非一悟而徹,然其大丈夫氣象非同一般,敢于承擔,明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初見五祖聽其說“獦獠”時,即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之言,實令人驚詫,至五祖“令隨眾作務”,則說“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其語句句出人意料,可謂震爍千古,特別是當時是一個鄉(xiāng)下樵夫漢子,豈是不令人驚詫萬分么?可見其自聞《金剛經(jīng)》后,時時無所住的正念未失,故見五祖之應對皆是甚深般若。到槽廠苦行,聞神秀偈而出“本來無一物”之語令人大驚,以為肉身菩薩,可惜大眾似明白非明白,五祖又故意用鞋擦偈,遮止其事,既是保護六祖,也是令其能更深入,至日后槽廠問答,“猶欠篩在”之語,則證明無我空性之功夫純熟,故三更傳法,聞《金剛經(jīng)》即悟中道,而傳佛心印,繼祖師位,此實千古之大徹悟表率!六祖其心至直,在集市聞《金剛經(jīng)》語有所契入,即能自始至終,正念不失,斯為其大徹悟之原因。故六祖后來常教人行一直心,所謂“直心是道場”,此實是其見地、實踐之過來語;《六祖壇經(jīng)》之一行三昧、一相三昧皆是六祖自行實踐所以教人者,要明六祖徹悟之功夫,須從此二三昧上入手,此也即不離《金剛經(jīng)》之見地也。

  解脫道之破有分、破密集,一一從修證中來,其深刻性為一般人所不知?蓞⒁娕翃W禪師之南傳著作《如實知見》、《智慧之光》而有所了解!

  當代南傳佛教傳承不同,但其真修實證實為了不起!如阿姜查之簡樸修行、帕奧禪師之系統(tǒng)修行皆是杰出代表?少Y借鑒、了解!

  平常人(凡夫)雖有佛性,但未聞法而不覺,未經(jīng)修證而不能顯現(xiàn)無量妙功德,只因無始無明妄想習氣所遮,故即使信解,也須下功夫修行,非一朝一夕而能破煩惱障、所知障而成佛的。

  凡夫的智慧屬慧心所有漏有為之覺察,而善惡之心理狀況經(jīng)常起伏不定,并不象圣者之智慧乃無漏無為之洞照,故凡夫若不經(jīng)常修戒定慧三學(無漏有為之善法),而以為一時之慧心所有點明白就放下功夫的話,則善惡有漏之心理就依然現(xiàn)前,煩惱、業(yè)障照樣不停。故此,以聽聞上有點明白,也只是意識分別而已,根本未歇下妄心,即使初歇分別心,未破我執(zhí),也是未證真空理體,只是心光初現(xiàn)而已,稍有不覺,習氣種子即現(xiàn)前遮蓋,豈可大意!

  須知凡夫的慧心所是時起的,而佛之慧心所是恒起的、無為的,況凡夫之慧心所屬有為的,帶污染性,有時有漏,有時無漏,有時真明白,有時錯明白,其明白不能徹底可靠,故以分別意識學佛,未證空性,再廣學多聞,也是對境難自主的。真修行應在正見指導下,落實止觀,逐步斷有漏證無漏,從有為到無為才可靠。當然,功夫不能時斷時續(xù),應恒常堅持,一門深入,逐步伏斷習氣、無明始可;即使當生未證無漏,但因總在正見正念之薰習中,也能臨終無錯亂,增上生沒有問題。

  如果因果正見未樹立、五戒十善不真行、孝親尊師有虧、為人道德動機不純、出離心未發(fā)、五欲沉重,即使修學高深佛法,也是往往口說慈悲智慧,行為存心卑劣,違背因果,造諸惡業(yè),必受諸苦。修行當務實,若資糧未足,還是按三士道次第培養(yǎng)資糧為是,這樣學佛才能得真實利益!

  學佛的過程也即圓滿修行菩提道次第而究竟徹證佛心的過程,所以學佛修行本有非常明確不容錯謬、沒有偏差的道路,即是菩提道次第。修行人即是不斷提升修行而趨向成佛的過程,此一條道路從凡夫到成佛,毫無含糊的指出修行的方向,重要的就是依之實踐了。修行人在修行的過程中應不斷對照自己,修到何階段,真實踏實的落實教法。六大修學體系即是此道路契理契機的指導!

  發(fā)心不妨高遠,但修行切須實在,學而不修只是空談,修而不學易于盲修,學修并進乃為穩(wěn)當。為學行持需在真實中下功夫,自然受用。若虛而不實,只是自欺欺人,也難真正受用,終是浪費生命罷了!

  依菩提道次第發(fā)心:依因果正見之向上心,厭離六道之出離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菩提心,然后在具足世俗菩提心【注1】之修法上,落實止觀。止,修九住心【注2】至初禪或二禪、三禪、四禪(此止的下手功夫可據(jù)各人的情況而修對治善法門);然后修觀,以般若空性(從善知識聞思后落實于修觀)入初禪乃至四禪,出定而起慧觀,以徹證空性,證勝義菩提心【注3】,最后會歸佛心而究竟。此是一般漸修之路徑。今一般人根基未穩(wěn),不務實修或無方向,實違此故。

  此與禪宗的下手處不同。禪宗一開始即發(fā)最上乘心(菩提心),藉教悟宗(悟佛心,勝義菩提心,圓成實性),然后以理除事,以悟消欲,達摩祖師所謂二入四行,六祖大師之一行三昧、一相三昧也是與此一脈相承,都是從最上一乘,直接從悟本心入手,至近世之參話頭也是以果覺【注4】為因心做下手處。然而今人不易悟,在忘失二入四行之教。若能以理入(如聞思《金剛經(jīng)》妙義,依之而落實四行)則修行自然上路;或老實依六祖所教,做心地功夫而消積習,行二“三昧”,焉有不成之理!

  上面菩提道次第發(fā)心雖為一般人之對機,也實為禪宗之根基,也是一切求成佛果宗派(各大乘佛法)之共同道。若菩提道次第尚不能切實修行,又空談禪宗,自以為是上乘之修行,目空一切,難免兩邊落空無有是處。故此,若禪宗之修法不契,還是從菩提道次第上來,到最后證悟,也與禪無別。

  注1:世俗菩提心: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是在出離心的基礎上發(fā)起誓求佛道度一切如母

  有情的宏愿。愿菩提心認為有能度的“我”和所度的眾生;行菩提心是在愿菩提心的基礎上,受菩薩戒、學菩薩行。行菩提心還在能救的“我”和所救的眾生這種有為的觀照里,沒有達到般若空性的觀照。

  注2:九住心:出自《大乘莊嚴經(jīng)論》。 一安住心謂修行之人,于習禪時,或數(shù)息,或觀心當須系緣

  一境,念念相續(xù),安住其心,不令散亂也。二攝住心謂修行之人,于習禪時,攝心寧靜,則禪定可成,若覺一念稍動,即便攝持,令心安住也。三解住心謂修行之人,于習禪時,既解知覺觀之心,攀緣外廣,即當收斂安住也。(初心在緣曰覺,細心分別禪味曰觀。)四轉(zhuǎn)住心謂修行之人,于習禪時,覺心既息,不妄搖動,得靜定功,轉(zhuǎn)樂安住也。五伏住心謂修行之人,于習禪時,心住靜定,久或生厭隨而折伏,益加精進也。六息住心謂修行之人,于習禪時,忽覺內(nèi)心動亂而生過失,于一念間即令止息也。七滅住心謂修行之人,于習禪時,或由外緣,忽起貪愛等念,即當猛省,方便滅除,無令增長也。八性住心謂修行之人,于習禪時,既能息諸妄念,則知心性本來明靜,任運安住也。九持住心謂修行之人,于習禪時,功行純熟,安住正定,不由作意任運,持善不失,持惡不生也。

  注3:勝義菩提心:勝義,即第一義諦,即空性。沒有能救度的“我”和所救度的眾生及中間過程相的執(zhí)著。三輪體空,無所住救度眾生而實無眾生可度。

  注4:果覺:果上的覺悟。

  持戒清凈,良心無愧,縱遇恐怖之境也不驚,所至無畏,有助修定;修定至一心,遇境不慌不亂、鎮(zhèn)定從容。靜中能一心,還須動中也一心,方是動靜一如的功夫;白天能一心,還須夜中能一心,即夢醒一如,乃至生死一如方徹底。

  有正見,遇境能識破,不論靜中動中諸境須皆能識破,不被所瞞,才是正見堅固。乃至生死識破、宇宙人生識破,方是究竟識破之大智慧。

  然而,功夫是次第用來始得,并不是一開始就能做到后面的效果的。

  應該經(jīng)常省思:有什么人、事物是恒常的呢?比如一棵樹,一個人……

  由無明、貪嗔執(zhí)取的人、事、物非常厲害的殘留在我們的八識田中,時不時會現(xiàn)行出這些已過去的景象,要清醒的認識到它們是無常、不真實的殘影,不要繼續(xù)貪嗔、執(zhí)著不放,要看破其虛妄,并放下它們,那么它們所帶來的痛苦就會減弱乃至消失。不斷地清醒地了知其虛妄不實,然后放下,這就是修行。而且,平時也應如是覺醒,對這個世間任何執(zhí)取,只要出發(fā)點是無明貪嗔,將會導致苦惱;唯有果斷的放下,才能解脫它們的困擾,回歸心靈的平靜、安詳!

  修定力需要長期做專注的功夫。對一般人來說,一開始是比較困難的,五蓋(貪、嗔、昏沉、掉舉、疑)不斷,簡直不可能,但必須有信心,持之以恒做工夫,不氣餒,調(diào)整心,讓心放松、專注,保持平等、平常乃至平靜,不要想得太復雜,或著急要成就,越簡單越好,持續(xù)地放下一切與定無關的事,只是一直去做,自然會有經(jīng)驗。

  高談闊論往往沒有好處,只有落實教法才能真正受益。老實的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在起心動念中觀照,這樣,才能真正受益。

  也不要盲修瞎煉,我們需要了解次第和正道,依照正確的指導去落實修行,那就是菩提道次第、八正道的教法。老實的落實修行的步驟,只問耕耘,不問結果,收獲就是自然而然的。

  依照正確的指導方向,功夫越踏實越受益,不要因為有一點收獲而得意,止步不前,狂妄自大,在沒有證悟空性之前,我們還是凡夫,需要謙虛的前進。

  妄念來去,此心清清楚楚的覺知不隨來去。黑暗、光明、香、臭、美、丑、冷、熱、有聲、無聲、酸、甜,雖有變化,而此覺知清清楚楚并無變化。此覺知即佛性之一分微明,雖是佛性之微明,但非佛性之全體,如在昏沉、睡眠、無記空時即不能現(xiàn)前。佛陀永遠是覺而不迷的。若無正念則當下認境為心,隨法塵而追逐,迷而不覺,其覺被妄執(zhí)所遮,雖慧心所現(xiàn)前,卻非正慧、卻是妄覺,故此時時保持正確之覺知和正念就是修持的重點,直到靜中能覺、動中也不失覺,醒能覺、睡也能覺,閑能覺、忙也能覺,此一覺醒無迷之功夫打成一片,才是真正入道之時了。此非真正下功夫時時觀照不可,更需知“無分別是智,有分別是識”,應以智為本。

  理上要覺而不迷,事上則應該看破放下,唯看破放下才能真正證空性——心的本來面目?雌萍词且跃壠鹂招杂X照身心內(nèi)外,放下即放下妄起我法為實之習氣,如是貪嗔癡,身、口惡業(yè),內(nèi)外一切妄執(zhí)皆須切切看破放下,如此才能徹證空性,究竟解脫。

  觀照自心,保持覺醒,不隨妄念而造作輪回之業(yè)?雌品畔,直到現(xiàn)證空性,還復本來面目。

  其實心本來就是清凈的,只是它被蒙蔽罷了。即使是昏沉、睡覺,它本身也未失去清凈,只是被煩惱蒙蔽罷了,然后顯現(xiàn)為迷昧的假象,其實不論醒夢,心的實相是清凈無染的。

  修行就是要去掉此后天的迷昧、蒙蔽。我們煩惱久了,好象不可能似的,但其實無始迷蒙也只是一念無明而已,經(jīng)常覺破迷蒙的貪嗔癡,令心保持覺醒不迷,即是返回本來的面目。本來面目,具足一切功德,三身四智、無量妙用,此心本自圓滿,只要破迷開悟,即同諸佛。

  雖然修行的過程中,當覺醒不足時,我們會隨境起貪嗔、造業(yè)受苦,但需知道,這是因為習慣性的反應而已,應該及時覺醒,及時看破放下,令心回到正念。明白心的本覺、本凈,并不等于我們已經(jīng)達到覺凈而永遠無迷了,這是需要一個訓練的過程的,工具就是八正道,也即戒定慧,它需要下定決心、持之以恒的努力。只要去除一分業(yè)習,心就會清凈一分,一切修行離不開自心的觀照。戒即是克制心、語、行,令它們不造慣性的惡業(yè),更深蒙蔽心;定即是令心專注、調(diào)柔,堪于運用;慧即是看破放下。只要堅持訓練,令心安于正道,心就會越來越縝密,迷昧、蒙蔽就會越來越少,心的覺凈本性就會越來越清楚,苦惱越來越少,解脫也就越來越接近。

  先是戒,接著是定,有了定,在入定后,還須出定而以智慧觀照身乃至心的實相。得定應練習到出定入定自在,然后即可起般若深觀身心實相,破除微細煩惱。因為,如果執(zhí)著深定之境,而不起慧觀覺破身心假相,還是停留在靜境,而不能在動境中解脫,而且我執(zhí)未破,苦只是暫時的降伏而已,并未斷除。故此,得定后,須練習定的自在,然后即可起慧觀,破身心實執(zhí);但在入定中并不能起深般若慧觀,因定是一心專注的結果,慧觀則必須善分別身心諸法,所以必須出定再起慧觀。那為何要先入定呢?因為這樣,先入定,然后出定,即可仗定的力量起深刻智慧來觀察身心實相,這樣的觀照與平時用分別心的思維法的實相,深度是不一樣的。由定力起的慧觀屬于聞思修慧的修慧層次,與平時的聞思是有層次的不同、力量的不同的。沒有定力的聞思還是比較粗糙的智慧層次;由定起慧觀屬于精細的層面,因為要得定本身就須練習,令心拋棄粗重的惡業(yè)、伏住五蓋才能得定,得定的心的本身就須精細。如果一個粗糙、妄想昏沉、掉舉散亂、疑的心又怎么定下來呢?所以佛陀說戒律、威儀、正見、正念都是為定慧做準備,使心由粗至細、由細至精,才堪于得定起慧觀而破不同層次的煩惱而證大解脫。

  六度系統(tǒng)修行——自利,自覺。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修福。

  專心一門修定。

  聞思般若,由定起觀修慧。

  ;雙修,圓滿證果。

  起用即四攝——利他,覺他。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自覺覺他即菩薩,覺行圓滿即佛。

  融六度四攝二門,而歸最上乘者則是達摩祖師之二入四行觀也!

  菩薩乘不離六度四攝之修法。

  大事記:

  2009年閉關中繼《修行三步驟》【注1】后提出:學佛修行次第五要點(概括修行要領)

  一、正見(親近善知識,聞思正見)。

  二、發(fā)心(增上心、出離心、菩提心)。

  三、持戒,培養(yǎng)道德人格。

  四、修止觀成就定慧。

  五、證道。

  注1:見本書法師第三次閉關筆記“弘法思路”修行三步驟。

  修學三步驟之落實理路當從有入空,再連空也空,證畢竟空。次第從深信因果業(yè)報、恭敬三寶、三皈五戒,至解脫道《俱舍論》、《大念處經(jīng)》之無?嗫,至菩薩道法相唯識,至中觀至如來藏系,最后徹悟佛心成道。

  以上是就全面掌握佛陀一代時教的修學說。當然,如果適合唯識、中觀、如來藏系其中一系之見地,也可至菩薩道時單獨選一系之見地而修觀,則也可成就。

  從菩提道次第的因果正見之增上心到出離心、菩提心,從戒定慧三學到證解脫,明悟自心、究竟成佛,都是一個由粗至細至精的用功夫的過程。無始輪回業(yè)習種子,非一朝頓除,若非痛下功夫,如何能敵業(yè)習種子之欺蒙?世上沒有無修而成之佛,頓悟、漸修皆須修行。頓悟者今世無明業(yè)習少而易頓悟,也是歷劫漸修的因緣成熟而于今生易悟而已,只因蒙蔽少而頓悟;漸修者無明業(yè)習深,故今生須次第勤用功夫而除蒙蔽之無明業(yè)習,徹悟時也與頓悟無別。故佛說菩提道、戒定慧須切實落實以破無明業(yè)習,還歸本來清凈。若非真用功夫落實所學,縱博學也無法令業(yè)習除盡而證無漏解脫的。

  學戒持戒、念誦、聞思法義、止觀,依法而修確實是日常不可少的。修行之三步驟、五要點應切實做到,成就也就把握在手了。

  修行從低至高,下面越踏實則上面越容易;也不容易出錯出偏,又可避免空疏、盲目、感性之弊病,乃能無誤健康成長法身慧命,何樂而不為呢?

  附:《修行三步驟之落實理路》即是此落實之指導思想。

  如果戒律、正見有一定的基礎,平時也知道省察自心,改正習氣毛病,也即前行、助行【注1】有相當?shù)臈l件后,應加強止觀(定慧)之修持。首先各宗有其所倡之三昧,如凈土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禪宗有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天臺宗有四種三昧之倡導。

  如凈土說念佛至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如入禪定。一心不亂是定,由專注所生;心不顛倒是慧,是看破放下的結果,如是達到定慧平衡,如入禪定。那么如何修持,即是前行、助行有相當基礎的修行人所應探討、下功夫的了。自知時至、坐脫立亡的功夫由此培養(yǎng)。

  一心不亂有從事入,有從理入。從事入者可持名念佛,或觀像念佛,或觀想念佛。為了達到心不顛倒,應看破放下,配合事入能一心、能專注,平時應了解無?嗫罩、 緣起空性之理而看破放下,怖畏生死,發(fā)出離心、菩提心,一心專注其法門。理入,從實相下手,可了解唯識、中觀、性宗,開圓解明心性,則易入理一心不亂。

  注1:見本書法師第三次閉關筆記“弘法思路”。

  般若是三世諸佛之母,而大悲心則是般若之母,更是三世諸佛之祖母!毒W(wǎng)明菩薩經(jīng)》曰: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羅蜜之母,諸佛之祖母。故此,發(fā)大悲心,不忍眾生輪回苦而欲救度之是為成佛之根本。菩提心是成佛之因,菩提心即是在大悲心的基礎上誓求最無上的成佛之道以救度眾生也!故此欲成就最無上的智慧(佛陀的智慧)當發(fā)大悲心。

  經(jīng)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悲是救苦,慈是與樂,大是無盡、無量、普遍之義。悲以慈為基礎。

  慈有次第之不同,分三種:一、眾生緣慈,即觀實有眾生而起慈心,這是凡夫、初發(fā)心者之慈心,未離我、人、眾生、壽者諸相。二、法緣慈,即無我、人、眾生、壽者諸相的對眾生起慈心,三輪體空,緣起無住,這是見道以上菩薩之慈心。三、無緣慈,即佛陀無條件普遍一切眾生的大慈,是離煩惱障、所知障究竟圓滿的慈心。所以學佛應該從眾生緣慈的上面發(fā)心,乃至發(fā)大悲心也是如此,以實有眾生受苦為對象而發(fā)慈悲心(而慈悲心應以因果正見、出離心為基礎),進一步發(fā)菩提心,然后再了解緣起性空正見,在愿、行菩提心的世俗菩提心基礎上,再以緣起性空正見凈化、提升為勝義菩提心,如此,則最終會見道成就法緣慈等,乃至成就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圓滿心地。

  佛教每一宗的目的都是解脫乃至成佛,每一宗都有自己的宗趣和立場、角度,不論其如何的互相批判和激揚,無非是顯揚自宗的殊勝,只要是不違三法印、實相印,修行任何一宗都能解脫乃至成佛。其實,所有的宗派都離不開自心的觀照,只是契入點不同而已。如果不明這一道理,難免眼花繚亂,莫知所從。所以初修學者應從各宗的共同道(即因果正見之上進心,乃至出離心、菩提心三士次第)學習,然后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宗精進即可,必定成就。如果智慧高廣,能夠統(tǒng)攝、圓融諸宗,會歸真如自心,則不妨廣學多聞,圓攝諸宗,融匯貫通,那也是佛教的難得人才。

  關于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如《金剛經(jīng)》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如果只是文字上的理解、明白,那只是文字般若,并不能伏斷煩惱,有沒有在實際生活中依之修行,起到轉(zhuǎn)迷為覺的作用才是關鍵。比如:平時工作、獨處,或者念佛、誦經(jīng)、打坐的時候,有妄念(貪心、嗔心或一般雜念)來,能夠覺察其如夢幻泡影、如露如電,是緣起空性、無常不實的嗎?能看破其實質(zhì)而放下執(zhí)取、妄想(貪、嗔,乃至進一步要行動),依然保持正念于清凈的心做(繼續(xù))當下的責任、修行嗎?如果能夠,才是文字般若的落實,即觀照般若,如此才能降伏煩惱;而觀照般若的功夫越深刻,則煩惱會越少,心越清凈,修念佛、誦經(jīng)才越得力;進一步達到醒夢皆明了專注,則得定自是早晚之事。如果在得定的基礎上,修般若深觀,待功夫到家,照見諸法實相,徹證本來面目,才真正證實相般若,此時的對于文字般若表達的真相自是徹骨銘心,非觀照般若可比。這必須是見道以上的功夫了。

  所以佛法的修行不能停留在粗淺的階段而自以為是,得少為足往往自誤,所謂“謙受益、滿招損”也!

  修行不能停于口頭、分別意識的理解上,不然縱能說會道,理解得再好,也只是紙上談兵而已,不是究竟受益之道。

  比如基礎的孝親、尊師、因果業(yè)報、五戒十善。

  如果只是表面上理解、會說,并不表示實際行動以及由此帶來的受益,必須分三個層次說:

  一、只是理解孝親、尊師、因果業(yè)報、三皈五戒十善,縱然理解得再好,說得再好聽,是否已實行呢?

  二、已實行,開始做,但不自然,有時還忘失,但邊做邊策勵自己,有耐心、恒心,有真心,真努力,以古德為榜樣,向古圣先賢、高僧大德學習,那么越做越受益,體會越深,跟文字的理解自是層次不同,深淺不可一概而論。

  三、做到自然而然,不用刻意觀照、努力,純乎本心流露,功夫爐火純青,此可謂真正的明白,那么此時德行之高尚自是與以前判若兩人,可謂真正脫胎換骨,再來講說孝親尊師、因果業(yè)報、三皈五戒十善自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那么更往上出離心之八正道、菩提心之六度萬行的落實層次也是同樣道理。所以修行是有層次的不同的,而不同在于有沒有依理而行,依理而行所達到的程度如何,根本不能馬虎一概而論,自欺欺人的。

  修行就是靠親近善知識明白道理,然后踏實而行,不能停于無益戲論,整天著相妄想。

  真正依照道理修行,念佛、誦經(jīng),自是不同,簡單的法門也能成就不簡單的果實。經(jīng)典都是諸佛圣賢修證所流露,依理修證,即使一般人也能慢慢理解高深的佛理。不依理落實修證,即使再博學,懂得再多道理也不能了生死。

  一心專注于念佛或誦經(jīng),無著妄想,也不昏沉無記,日常也觀照好心,真用功夫,自是心易得定,得定后修觀,依智慧破我執(zhí),如此比光學不修大不相同。言說可能要半天,而功夫卻在當下見分曉。

  (2009年)第三次閉關綜合唯識、菩提道總結:

  成佛次第

  此是六大修學體系,修行三步驟之進一步深化,成佛之路越來越清晰、深入。

  菩薩道經(jīng)第一資糧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后,到第二加行位,加行位分四,即:暖、頂、忍、世第一法,此是在成就禪定基礎上進一步修觀,以期見道。

  暖:依“明得定”起下品尋思,依唯識觀知成就定力所取的善法門(影相、概念)實是不離能觀的心識,乃自心識的變現(xiàn),而智慧之火初生。

  頂:依“明增定”起上品尋思,再重復觀知所取的對象實是自心識所變,了無自性,畢竟不可得,令智慧之火愈大。

  忍:依“印順定”起下品如實智觀,對能取的觀心,所取的對象之空性堅定認可,明悟心境皆不可得而安住。

  世第一法:依“無間定”無間斷的定起上品如實智觀,印定能取所取皆空。如無間斷用功夫即會入第三見道位(通達位)。

  第三通達位即十地之初地。

  初地乃經(jīng)四加行后能所雙亡而見道,證真如實相。斷身見、疑、戒禁取見證通達位,如解脫道初果,而功德超勝,轉(zhuǎn)六、七識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六祖說:“六七因中轉(zhuǎn),五八果上圓!绷、七識因中轉(zhuǎn)即初見道、開悟而轉(zhuǎn)。圓滿轉(zhuǎn)八識成大圓鏡智,五識為成所作智則是佛果上之事。初地圓滿菩薩之布施波羅蜜,證能所雙亡,三輪體空,布施已非觀照,而是徹底通通放下了,以后也不會執(zhí)有我、我的東西之類思想了,如此布施波羅蜜才圓滿。

  二地以后屬第四修習位,至十地依次圓滿菩薩之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愿、力、智等波羅蜜,功德越來越殊勝,其中至第八地、不動地時斷盡煩惱障如阿羅漢,而功德超勝,了分段生死,不受三界生死,此時才真如如不動了。

  再往上是了變易生死的過程,至第九地圓滿度眾生之力,第十地圓滿大法智、至等覺,為一生補處菩薩,果地僅次佛,是候補佛,所以是等覺。

  至妙覺時為第五究竟位,由等覺菩薩入金剛喻定破最后一品無明了變易生死而成佛,功德圓滿。

  這就是通常成佛之歷程。而禪宗、天臺、華嚴則有頓成佛、圓證成佛之修法,不過也涵蓋了這五個位的成佛歷程。

  禪宗說明心見性、頓悟成佛,其修與先修定后修觀的次第禪不同,乃是一心禪,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頓超三大阿僧祇劫,達摩祖師《血脈論》等有開示。

  天臺、華嚴則依其圓頓止觀、法界觀也有快速成佛之說。

  但必須提一下的是禪宗需要上根利器及明眼善知識引導或本宗經(jīng)典印證;天臺、華嚴須具圓機,有大智慧通達其教觀為基礎。

  那么簡單總結一下成佛之次第:

  一、資糧位

  (一)積集;圪Y糧

  先具弟子相,親近善知識,聽聞正見,理清菩提道次第(上進心、出離心、菩提心)。在日常生活中,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供佛、拜佛、念佛,斷惡修善,修福德資糧。此是成佛之共同道。三士道之發(fā)心修法有一定基礎之后,聞思唯識正見、緣起性空正見,積集智慧資糧。

  (二)修禪定

  待;鄱Y糧有一定堅固基礎時,可轉(zhuǎn)修禪定。專注一善法門,克服五蓋,經(jīng)九住心而成就初禪乃至四禪之定力。

  問:為何要先積集;蹆煞N資糧呢?直接修定乃至慧觀不行嗎?

  答:一、無福德資糧,修定難成。二、無智慧資糧修定易成外道,出錯都不知。

  問:那日常為何先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呢?

  答:修定得有令心能安穩(wěn)的、專注的基礎。布施是教你放下貪執(zhí)、牽掛,讓心能定;持戒令你不造惡業(yè)以免令心不清凈,難調(diào)順,讓你心易調(diào)柔順;忍辱讓你能安心,不易被境牽(如修定時內(nèi)境影相,身疼痛,外境誘引、干擾);精進斷惡修善,讓你決心、恒心、勇猛止惡行善,培養(yǎng)正念,斬斷邪念,讓心易專注善法境,沒有這些前提,定難修成。供佛、念佛、拜佛修福,得加持、消罪障易順利往上修行。

  二、加行位

  在成就定力的基礎上修四加行,(此修觀,即由定起觀)成就暖、頂、忍、世第一法。

  三、通達位

  成就四加行后見道,能所雙亡證真如空性,開悟斷三結(身見、疑、戒禁取見)。轉(zhuǎn)六、七識成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圓滿布施波羅蜜。

  四、修習位

  悟后起修,斷習氣,地地升進,至十地圓滿十波羅蜜(其中八地斷煩惱障,了三界分段生死)。

  十地后進入等覺。

  五、究竟位

  八識轉(zhuǎn)成四智、三身具足而成佛。由等覺斷最后一點無明,斷所知障,了變易生死而成佛,功德圓滿。

  此是通常成佛次第,如果是轉(zhuǎn)向禪、天臺、華嚴宗或密宗之修法,也必須在積集;圪Y糧之共同道上有堅固的基礎上,如此修行則現(xiàn)生、當來的果報會越來越增上,乃至究竟證果,最后圓滿成佛。

  凈土宗在積集;圪Y糧之過程中不忘發(fā)愿往生凈土,則越往上修,品位越高。

  專注一善法境以修定。

  心放松,專注光明遍或月輪觀,無我無人。時間能長而不散則易定,伏住煩惱。依此起慧觀能斷煩惱。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