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巖遺旨》參、贊古耀今【2】
印光法師:《靈巖遺旨》
參、贊古耀今
二、贊凈宗祖師
(一)贊曇鸞大師
北魏曇鸞
不測之人
粵自大教東流,廬山創(chuàng)興蓮社,一倡百和,無不率從。而其大有功而顯著者,北魏則有曇鸞,鸞乃不測之人也。因事至南朝見梁武帝,后復歸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曰:「鸞法師,肉身菩薩也!(增廣上.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深得佛心
具無礙辯
天親菩薩廣造諸論,宏闡佛乘。復宗《無量壽經(jīng)》,作《愿生偈論》。示五門修法,令畢竟得生,具顯「禮拜、贊嘆、作愿、觀察、回向」之法。于觀察門,詳示凈土莊嚴,如來法力,菩薩功德。凡見聞者,悉愿往生。
曇鸞法師,撰注詳釋。直將彌陀誓愿,天親衷懷,徹底圓彰,和盤托出。若非深得佛心,具無礙辯,何克臻此?(增廣下.往生論注跋)
往生論注
妙絕古今
天親菩薩《往生論》,凈宗之要典也,世罕流通。曇鸞法師之《注》,文暢達而義深邃,洵足開人正智,起人正信,乃凈業(yè)學人之大導師。(凈土十要附本.往生論注重排序)
曇鸞著《往生論注》,妙絕古今。(增廣上.廬山青蓮寺結社念佛宣言書)
文理甚好
宜熟看之
《往生論注》,照光標示,已標過否?此書文理甚好,宜熟看之。(增廣上.覆馬契西居士書三)
《往生論注》,此須請北京新刻者。一則錯訛少,二則眉目清,此書好極!(三編下.覆王尊蓮居士書)
《往生論注》,閱一遍。文義顯豁直捷,真能上繼匡廬,下啟天臺、西河、長安等。宜細看之。(增廣上.與康澤師書)
(二)贊道綽大師
踵曇鸞教
專修凈業(yè)
道綽,踵曇鸞之教,專修凈業(yè)。一生講凈土三經(jīng),幾二百遍。(增廣上.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出格高僧
專弘凈土
道綽禪師,乃出格高僧,專弘凈土。壽七十余歲,一生講凈土三經(jīng)近二百遍。即二十歲講,五十多年,年須二三次方可。(三編下.覆林贊華居士書七)
不忌繁重
惟期人知
隋道綽禪師,一生專弘凈土,講凈土三經(jīng)近二百遍,可知一年之中當講四五遍。不以繁重為忌,惟期人各悉知。今人則必不肯如是重重屢講也。古人以利人為本,今人以求名為本。若專講凈土,人或見輕,所以不肯專精致力于一法也。(三編上.覆郭漢儒居士書二)
---------------------------------------------------------------------------------------------------------------------------
(三)贊善導和尚
善導所說
如同佛說
師當唐初,各宗盛行。提倡凈土愜群情,佛力誰與京。若肯投誠,西方定往生。
世傳師是彌陀現(xiàn),提倡念佛義周贍。
切誡學者須撝謙,兼使極力生欣厭。
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擇機理雙契干。
念佛出光勵會眾,所說當作佛說看。
(續(xù)編下.唐二祖長安光明善導大師贊頌)
彌陀化身
有大神通
善導和尚,系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增廣上.覆永嘉某居士昆季書)
口出光明
神妙莫測
汝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胡涂蟲,竟敢引善導大師舍身為例。善導念佛口出光明,乃大神通圣人。臨終登柳樹說偈,即跳下立化。汝認做從樹上跌死了,汝真罪過,瞎著眼專好瞎說。汝要舍身,則是枉死鬼。想生西方,夢也夢不著了。善導大師傳中,或有文筆未能顯此妙義,故致汝認做舍身而死。汝曾見《金剛經(jīng)》感應朱進士事否?彼以聽《金剛經(jīng)》四句偈,生歡喜心。不久夢隨五人,坐車至一家。五人皆飲湯,彼欲飲,其領彼之人不許飲即醒。心甚異之,訪至其家,云生六狗,有一死者,以此專持《金剛經(jīng)》。至八十九歲登樹說偈,乃跳下立化。此人現(xiàn)生變狗,由數(shù)十年持《金剛經(jīng)》,尚能由高至下而化。況善導大師之大圣人,神妙不測者。汝認做舍身,可憐可憐。此與愚人以佛涅槃為佛死,同一知見。(三編下.覆溫光熹居士書十)
佛聲廣播
化導普廣
善導法照,特闡蓮宗,普令凡夫,同出樊籠。
末世眾生,斷惑匪易,惟此一法,堪為怙恃。
自晉及唐,五百余年,震旦法道,莫之能先。
從茲以后,代有高人,潛修密證,率多隱淪。
(增廣下.佛化隨刊序)
善導少康,弘揚凈宗,閭巷道路,佛聲廣播。
如唱秧歌,人人愿聽。如傳圣詔,各各遵行。
(三編下.覆凈善居士書二)
善導在長安,少康在新定,念佛之聲,盈于道路,其往生者,當不止百千萬億。(續(xù)編下.凈土經(jīng)圣賢錄序〔民二十二年〕)
疏釋觀經(jīng)
普利三根
《觀無量壽佛經(jīng)》有善導和尚《四帖疏》,惟欲普利三根,故多約事相發(fā)揮。至于上品上生章后,發(fā)揮專雜二修優(yōu)劣,及令生堅固真信,雖釋迦諸佛現(xiàn)身,令其舍此凈土,修余法門,亦不稍移其志,可謂凈業(yè)行者之指南針也。若夫臺宗《觀經(jīng)疏妙宗鈔》,諦理極圓融,中下根人,莫能得益。故不若《四帖疏》之三根普被,利鈍均益也。(增廣上.與徐福賢女士書)
契理契機
善說法要
《善導疏》不用諦觀等深意,但直釋經(jīng)文,俾中下根人,易于趣入。及其趣入,不言諦觀,而諦觀自然了了矣?芍^契理契機,善說法要。彌陀化身,殆非虛傳,蓮宗二祖,萬代景仰。(增廣下.觀無量壽佛經(jīng)善導疏重刻序)
雖疏觀經(jīng)
最重持名
持名一法,最為末法透機之法。善導雖疏《觀經(jīng)》,實最重持名一行。不觀「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粗境細,觀難成就。大圣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xù)即生」之言乎?(增廣上.覆崇明黃玉如書)
婆心親切
慈悲至極
《觀經(jīng)疏》,閱三遍。善導和尚專以平實事相法門,接引末世凡夫。不用觀心約教等玄妙法門,其慈悲可謂至極無加矣。良以業(yè)識未消,三昧未成,縱談理性,終成畫餅。又以古人聞理性當體便是,則進行彌速。今人聞此等語言,則廢弛道業(yè),但欲任己業(yè)識茫茫之天真耳。其書經(jīng)中外抄錄,錯訛不勝其多。仁山楊子,凡點句讀處皆恰當。至于校訛,亦只照樣校對,并未厘正錯訛,如所刻《彌陀疏鈔》等。光不惜獲罪,略為正訂。覺善導婆心,更加親切。然不敢與楊子及今之當?shù)篮敕ㄕ哂^。彼若見之,將又如通公之罵聰明人耳。(增廣上.與康澤師書)
解行有別
貴在契機
善導和尚說:若論學解,一切法門,都應當學。若論修持,須擇契理契機者,方有實益。念佛一法,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最為契理契機,今人俱宜修持。然念佛法門,亦有多途。求其妥當,惟有持名。即如觀像觀想,亦有流弊。以心地不明,觀法不知,或起魔事。若觀實相,則誰能徹契?是故念佛之人,不可務為高遠,當事實行也。(三編下.凈業(yè)社開示法語)
善導和尚云:若欲學解,從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諸法,無不當學。若欲學行,當擇其契理契機之一法,專精致力,方能速證實益。否則經(jīng)劫至劫,尚難出離。所謂契理契機之法,無過信愿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增廣上.覆鄧新安居士書)
所示專修
最為吃緊
善導疏凈土三經(jīng),力勸專修。(增廣上.廬山青蓮寺結社念佛宣言書)
善導,乃彌陀化身,其所示專修,最吃緊。在上品上生章注中,祈詳閱之。(三編上.覆沈授人居士書)
善導和尚,系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闡凈土,不尚玄妙,惟在真切平實處,教人修持。至于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專修謂身業(yè)專禮,口業(yè)專稱,意業(yè)專念。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回向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則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增廣上.覆永嘉某居士昆季書)
懸護萬代
攝歸念佛
善導,彌陀化身也。其所示專修,恐行人心志不定,為余法門之師所奪,歷敘初、二、三、四果圣人,及住、行、向、地、等覺菩薩,末至十方諸佛,盡虛空,遍法界,現(xiàn)身放光,勸舍凈土,為說殊勝妙法,亦不肯受。以最初發(fā)愿專修凈土,不敢違其所愿。善導和尚,早知后人這山看見那山高,渺無定見,故作此說,以死盡輾轉企慕之狂妄偷心。(增廣上.覆永嘉某居士書五)
發(fā)明助念
利益宏深
此法乃唐善導和尚所發(fā)明,謂平日不念佛者,依此助念,亦可往生。善導和尚,彌陀化身,是知此法,利益宏深。普愿見聞,咸生正信,輾轉勸導,功德無量。待己臨終,決定有助念之人。何以故?以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兩各相符故。(續(xù)編下.蓮宗正傳跋〔民十八年〕)
---------------------------------------------------------------------------------------------------------------------------
(四)贊永明大師
法華一部
佛事百八
法華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簡利愚黠,萬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極樂剎。
視諸眾生皆是佛,只顧救生忘國憲。
赴市心樂顏不變,蒙赦得遂出家愿。
日課佛事百八件,法華一部佛十萬。
若非大權示世間,法幢誰能如是建。
(續(xù)編下.宋六祖杭州永明延壽大師贊頌)
圓修萬善
偏贊凈土
宋初永明大師,住持凈慈。圓修萬善,偏贊凈土?謱W者不知自力佛力之所以然,作四料簡,以為指南。俾上中下根,若凡若圣,皆有遵循。若非彌陀化身,何克臻此?(增廣上.杭州彌陀寺啟建蓮社緣起疏)
特作料簡
俾知所趣
永明壽禪師,以古佛身,示生世間,徹悟一心,圓修萬行,日行一百八件佛事,夜往別峰,行道念佛。深恐后世學者,不明宗要,特作一四料簡偈,俾知所趣。(三編下.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永明禪師,為修行人確示要道,開出四料簡:
(一)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F(xiàn)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二)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三)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xiàn)前,瞥爾隨他去。
(四)無禪無凈土,鐵床并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此永明四料簡,乃大藏之綱宗,修持之高抬貴手。先須認準如何是禪?如何是凈?如何是有?如何是無?然后逐文分剖,則知字字的當,無一字能移易!\迷津之寶筏,昏衢之明燈也。(三編下.凈土法門說要)
古人說法,窮無涯際。惟永明四料簡所說,誠為末世眾生指歸家鄉(xiāng)之一條大路也!烂鞫U師,乃阿彌陀佛化身。所有提倡念佛偈句,通皆機理雙契。此四料簡,尤為參禪修凈之無上警策。雖局于偈語,然言略意周,更無一字可以增損其間。學者宜細細研之。(三編下.上海法藏寺念佛開示)
---------------------------------------------------------------------------------------------------------------------------
(五)贊蓮池大師
行為世則
言為世法
初住云棲,即滅虎患。旱請念佛雨慰盼,村民咸感嘆。庀材開辦,道場重興建。
幼聞念佛意頗快,末誡門徒莫捏怪。
行為世則言世法,注重凈土及規(guī)戒。
砥柱狂瀾契理機,闡明佛心祛蜂蠆。
普令具縛諸凡夫,仗佛慈力登蓮界。
(續(xù)編下.明八祖杭州云棲袾宏大師贊頌)
末法導師
真模范也
云棲蕅益,乃末法之大導師,真模范也。祈觀彼著作時,推原其心之用意處,則自法法頭頭,皆與機理符契矣。(三編上.覆丁福保居士書五〔民六年七月初五〕)
立法教人
本于平實
云棲大師,立法教人,皆從平實處著手。依之修持,千穩(wěn)萬當。斷不至得少為足,著魔發(fā)狂。王耕心入道之要,未能十分明了,便任意操筆,肆開大口,抹煞一切。雖有宏法之心,實任壞法之咎。此皆由不親明眼知識,及反心自問二病所致。(增廣上.覆永嘉某居士書四)
凈土宗風
為之丕振
明季蓮池大師,參禪大悟之后,力修凈業(yè),重興云棲。以契理契機,莫過凈土,遂著《彌陀經(jīng)疏鈔》,發(fā)其甚深旨趣。凈土宗風,為之丕振。而一生悲敬雙修,事理不二。以故戒殺放生,濟孤利冥之懿范,數(shù)百年來,中外景仰。(增廣上.杭州彌陀寺啟建蓮社緣起疏)
各取其益
方為穩(wěn)妥
蓮池大師乃圓融無礙之說。根機若深,依之修持,則有大益。根機若淺,或有執(zhí)理廢事之弊。只宜按事相志誠持名,方為穩(wěn)妥。理一心之說,做不到者,說之無益,但不提倡即已。(三編下.覆溫光熹居士書十)
蓮池大師云:「著事而念能相續(xù),不虛入品之功。執(zhí)理而心實未通,難免落空之禍!挂浴甘掠袙独碇,理無獨立之能」故也。吾人學佛,必須即事而成理,即理而成事。理事圓融,空有不二,始可圓成三昧,了脫生死。若自謂我即是佛,執(zhí)理廢事,差之遠矣。當用力修持,一心念佛,從事而顯理,顯理而仍注重
于事,方得實益。如等覺菩薩,尚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今以凡夫而不自量,視念佛為小乘,不足修持,則將來定入阿鼻地獄矣。(三編下.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
(六)贊蕅益大師
悟與佛同
力修凈業(yè)
幼即信佛,隨母禮誦。入塾宗宋遂放縱,讀竹窗自訟。力弘大乘,冀同出陷阱。
宗乘教義兩融通,所悟與佛無異同。
惑業(yè)未斷猶坯器,經(jīng)雨則化棄前功。
由此力修念佛行,決欲現(xiàn)生出樊籠。
苦口切勸學道者,生西方可繼大雄。
(續(xù)編下.清九祖北天目靈峰智旭大師贊頌)
一生弘法
不作住持
鐘大朗,蘇州木瀆人,其父母禱觀音而生。幼時隨父母禮誦,及入塾,聞圣學,即以圣學為己任,因不禮誦,而輒作辟佛文字。后見蓮池大師《自知錄》序,始知愧悔,不復辟佛。讀《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發(fā)心學佛為居士。遂研究天臺、禪宗各書,各有所得,乃禮憨山大師門人出家,法名智旭,字蕅益。其戒行凈若冰雪,其見地明若日月。而且注重凈土一法,以末世眾生,不仗佛力,決難現(xiàn)生了脫生死。一生弘法,不作住持。多居北天目靈峰寺,故后人每以「靈峰」稱之,實未為靈峰主人也。(續(xù)編下.重修九華山志序〔民二十六年〕)
若言習氣
可謂絕無
若言習氣,蕅益可謂絕無。而一般瞎眼禪和,謂為徒有文字,未得大悟,貢高我慢。此等人乃仰面唾天,何得據(jù)以評論耶?(增廣上.覆周群錚居士書一)
凡所著述
機理雙契
蕅益大師,久證法身,乘愿再來。其學問、見地、行持、道德,不但末法不多見,即隋唐佛法盛時,高人如林,若在此時,亦屬出類拔萃之不思議大士。凡所著述,機理雙契。閣下但將惟執(zhí)「訓詁為是」之心放下,息心研窮而體會之。其法喜之樂,當獨契于心,而不能開口向人言之。何也?以其所得皆失,而歸無所得也。(三編上.覆丁福保居士書五〔民六年七月初五〕)
千古少有
利益叵測
靈峰著述,千古少有。彼等正眼未開,不知其要,故輒吠影以惑初學。果真具正知見者聞之,則彼之心腹,徹底了知矣。靈峰老人,乃末法絕無而僅有者。其言句理事具足,利益叵測。隨人分量,各受其益。(增廣上.與弘一上人書)
凈土十要
妙契時機
《凈土十要》,乃蕅益大師以金剛眼,于闡揚凈土諸書中,選其契理契機,至極無加者。第一《彌陀要解》,乃大師自注。文淵深而易知,理圓頓而惟心。妙無以加,宜常研閱。至于后之九種,莫不理圓詞妙,深契時機。雖未必一一全能了然,然一經(jīng)翻閱,如服仙丹。久之久之,即凡質而成仙體矣!泊耸瞧┯鞣ㄩT之妙,不可錯會謂令成仙。〕(增廣上.與徐福賢女士書)
《凈土十要》也,字字皆末法之津梁,言言為蓮宗之寶鑒。痛哭流涕,剖心瀝血,稱性發(fā)揮,隨機指示。雖拯溺救焚,不能喻其痛切也。舍此則正信無由生,邪見無由殄也。就中最要者惟《要解》。(增廣上.與悟開師書)
若欲研究,當看《凈土十要》。此書乃蕅益大師于凈土諸書中,采其菁華,妙契時機,最為第一。其開首《彌陀要解》,自佛說此經(jīng)以來,為西天東土中,絕無而僅有之注解也。宜恪遵守,不可忽略。(增廣上.覆鄧伯誠居士書一)
依之修持
了無差錯
《凈土十要》,為凈土法門最要之書。此次所印,又附數(shù)要書要文。得此一書,依之修持,譬如杲日當空,行大王路,一直前去,了無差錯。(續(xù)編上.覆梁慧棟居士書〔民二十一年〕)
今為寄《凈土十要》一部。此書為凈土法門之最切要者,當息心讀誦。則法門之所以,修持之法則,舉凡自利利他、自行化他之道,均可悉知矣。(三編下.覆張增純居士書)
此《十要》,乃當日原本,非前木刻之節(jié)略本。讀此而能信得及,則一切知識,一切經(jīng)教,各種法門,皆不能搖動其信心矣。(三編上.覆常逢春居士書一)
彌陀要解
十要之首
若論逗機最妙之書,當以《凈土十要》為冠。而《彌陀要解》一書,為蕅益最精最妙之注。自佛說此經(jīng)以來之注,當推第一。即令古佛再出于世,現(xiàn)廣長舌相,重注此經(jīng),當亦不能超出其上。況后生淺聞薄解,便欲指斥,冀其超越乎哉?以熒光而較日,多見其不知量也。(增廣上.覆永嘉某居士書二)
《凈土十要》,為凈土著述之最切要者。第一要,《彌陀要解》一書,為此經(jīng)注解之冠。(三編上.覆真凈居士書)
《彌陀要解》,為自有此經(jīng)以來之妙注,實為修凈業(yè)者之指南。其書載于《凈土十要》之首!秲敉潦,乃大師采凈土著述之最契理契機者,匯而成之。共十種,故名十要。以《要解》注經(jīng),故居其首,乃尊經(jīng)也。(增廣上.覆酈隱叟書)
要解義理
千古未有
《阿彌陀經(jīng)》有蕅益大師所著《要解》,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jīng)來第一注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經(jīng),亦不能高出其上矣。不可忽略,宜諦信受。(增廣上.與徐福賢女士書)
《彌陀要解》,實為千古第一妙解,乃古今絕無而僅有者。切勿以等閑視之,則幸甚。(三編下.覆王尊蓮居士書)
今之知識各有所宗,汝且熟閱凈土各書,以古為師,庶不致迷。若親近時髦知識,或有迷而不知其迷者!兑狻芬粫,汝尚不滿意,謂其學問不及蓮池。然古人所證,吾人何敢妄擬?若論《要解》之義理扼要,實為千古所未有。(三編上.覆慧清居士書)
若欲利人
一字一珠
若欲利人,《彌陀要解》,可謂一字一珠。(續(xù)編上.與魏梅蓀居士書十六〔民十一年〕)
謝謝來訪!歡迎經(jīng)常來上品蓮生的空間訪問交流
請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蓮生的空間”,即可進入本空間。
點擊(上品蓮生的空間 )即可進入
- 上一篇:可知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決定能蒙菩薩加被
- 下一篇:《靈巖遺旨》參、贊古耀今【1】
- 心凈就能往生凈土
- 念佛發(fā)光屬于魔境
- 居士是什么意思?居家修道之士
- 教人念佛則往生品位很高
- 家長應該如何教導孩子?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念佛人靜坐時也必須念佛
- 念佛不能懇切的原因是什么?
- 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超出因果之外
- 如何祭祖?祭祖用素
- 念佛法門只要具足信愿持佛名號就可以仗佛慈力
- 生病時除念佛求接引外,不起一念
- 一切法門都是依仗自力
- 文殊菩薩證一真法道,超十地圣德
- 禮拜佛菩薩時心中默念或開口稱念都可以
- 念佛人要能依照凈土三經(jīng)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 每天的功課都應當回向法界眾生
- 大丈夫除了有生活計劃,更應該有往生計劃
- 富貴使人迷惑,有權力還不變初心的能有幾人?
- 每日功課都應回向法界眾生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