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二(之二)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二(之二)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愿興慈悲,洗我塵垢。

  “這時,阿難尊者從座位上站起來,禮拜佛陀之后,雙手合掌,雙膝跪地,恭敬地向佛說道:世尊!如果這個見聞之性,確實沒有生滅的話,為什么您卻說我們這些人“遺失真性,顛倒行事”呢?希望您用慈悲的開導,來洗滌我們心中的塵垢!

  【見聞】這里指“見聞之性”,推而廣之,也就是咱前文所解釋的“見、聞、嗅、嘗、覺、知”之性。世尊為了講說之方便,以“見性”為代表,來為大家討論講述,而實際上,六根的本性,都包括在里面了。因此,它也就是指“心性”。

  【塵垢】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也如《楞嚴經(jīng)》卷一所說:“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因此,“塵”就是指六塵,“垢”就是指六識。兩者合起來,就是整個虛妄的世界,和眾生虛妄的認識。

  在《楞嚴經(jīng)》第一卷的末尾,世尊顯發(fā)出見性沒有開合舒卷之后,曾經(jīng)說阿難和大眾:“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回是中,自取流轉(zhuǎn)。”其中的“真性”,當然也就是指“心性”。

  因此,當阿難尊者在世尊的開導下,通過“第三番顯見”,認識到“見性(心性)沒有遷變,也沒有生滅”以后,他就發(fā)現(xiàn)了矛盾:哎,咱的“真性”沒有遷流變化,沒有生死,所以它不會失去呀!那為啥世尊又說咱大家“遺失真性,顛倒行事”呢?

  ——這其實就是語言表述的局限性。同時,世尊所說的“遺失”,其含義主要是指“忘失”,由于顛倒“錯認”,而“忘失”了自己本有的“真性”。當咱大家從無明心當中重新覺悟,并認識到本有“真性”的時候,就叫做明心見性,也叫做從顛倒當中覺醒,而恢復正知正見。以下,世尊就將為大家開示,如何是眾生的“性顛倒”,如何是如來的“正遍知”。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

  “如來當即垂下自己金色的手臂,伸展五輪指,手指頭指向下方,對阿難說:“如今你來看,如來的這個手印姿勢,是正還是倒呢?”

  【母陀羅手】翻譯為“寶印手”,因為如來手的姿態(tài),通常都自然結(jié)成各種“手印”,都有其秘密含義和妙用。比如“垂金色臂,輪手下指”這個手印,就應(yīng)當屬于“接引手印”之類。

  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以一般世間常理來說,手指頭下垂,應(yīng)該算作“倒”,手指頭上舉,通常叫做“正”。

  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

  “阿難尊者回答:“世間的人們,把這叫做倒;但是我卻不知道,哪個是正,哪個是倒。”

  阿難尊者依據(jù)人世間的常理,進行了回答。但是,尊者卻補充說:“而我不知誰正誰倒”,這是為什么呢?

  答:因為阿難尊者早已開悟空性,開悟空性的意思就是說,內(nèi)心已經(jīng)不再執(zhí)著于普通的概念和道理了,不再執(zhí)著于好和壞、對和錯、正和倒,是和非,等等概念了。因此,對于阿難尊者來說,不會去執(zhí)著,手掌的正和倒之類的概念。

  開悟空性,是從根本上認識到了“自性空”,乃至于“一切法空”的妙理。盡管只算是初步的開悟,也已經(jīng)非常了不起,因為,從此以后,煩惱會越來越少,內(nèi)心的矛盾沖突會逐漸冰消瓦解。

  依據(jù)佛經(jīng),開悟空性屬于聲聞乘的“法眼凈”,可稱作小乘“悟無生忍”;也有經(jīng)論說,這個“法眼凈”就屬于“初果須陀洹”。因此,一般認為,早期的阿難尊者,就已經(jīng)證得初果了。

  有許多人不理解,說阿難尊者已經(jīng)是初果圣者了,咋會這么笨呢?好多問題很簡單,我都明白了,他為什么還不明白呢?

  答:這是一種典型的錯覺。這些人因為粗心的緣故,對于經(jīng)文法義體會得過于膚淺,只明白了一點點,就以為自己全都明白了。而阿難尊者呢,恰恰相反,因為深入法義的緣故,只要發(fā)現(xiàn)自己還有一丁點兒不明白,他就會向如來請法。尊者也因此而自他兩利,成為了《楞嚴經(jīng)》以及許多大乘妙法的請法人。

  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

  “佛陀繼續(xù)問阿難尊者:“如果世間的人們,把這個姿勢叫做倒;那么,他們把什么叫做正呢?”

  阿難言: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于空,則名為正。

  “阿難回答:“倘若如來您豎起手臂,將您那修長綿軟的手指頭,往上指向天空,就叫做正了!

  同樣一只手,垂下就叫做“倒”,上舉就叫做“正”。由此可見,只是名字不同而已,本質(zhì)沒啥差別,還是那只手啊。佛與眾生也是如此,佛陀的清凈法身與眾生的業(yè)力之身相比,一個叫做“正遍知”,一個叫做“性顛倒”,雖然聽起來是一正一倒,實則并不是兩個,而是本性無二無別。

  這也就是世尊垂手,詢問阿難正與倒的用意所在。下面,世尊將會全面開顯其中的微妙法義:

  佛即豎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凈法身,比類發(fā)明。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佛陀于是豎起手臂,上指天空,告訴阿難說:如果手印像這樣顛倒過來,就叫做正,和剛才那個倒相比,只不過是上下?lián)Q了個方向而已,手本身并不曾有兩樣。對此,一切世間人也都看得倍加清楚,都能夠明白。”

  “明白了上面這個道理,就可以知道,你們大家的業(yè)報身,與一切如來的清凈法身,類比于垂手和舉手的關(guān)系,可以顯明:它們本來同體,只是方向不同而已。因為方向不同,如來的清凈法身,叫做正遍知;你們的業(yè)報身,就叫做性顛倒!

  【一倍瞻視】看得倍加清楚,觀察得極其明白!耙槐丁敝傅氖羌颖,也叫做倍加。

  【比類發(fā)明】通過相類比,從而顯明其中的含義和道理。

  在這里,世尊用“垂手”來類比眾生的業(yè)報身,用“舉手”來類比如來的清凈法身。從而顯明如下三個道理:

  (一)同體無別:眾生的業(yè)報身與如來清凈法身同體無別,類比于“垂手”和“舉手”都是同一只手。

  (二)方向有別:眾生的業(yè)報身屬于“無明錯認”,如來清凈法身不屬于“無明錯認”;類比于“垂手”和“舉手”方向相反。

  (三)名字有別:因為同體無別,所以不曾失去,沒有生滅與來去。同時,因為方向有別,而且是相反,所以,不妨名字也相反,眾生業(yè)報身叫做“性顛倒”,如來清凈法身叫做“正遍知”;類比于“垂手”叫做“倒”,“舉手”叫做“正”。

  【汝等之身】同于前句的“汝身”,是指阿難尊者以及在座大眾,乃至于一切眾生的業(yè)報之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包含著身、心兩個方面。因為,目前,眾生心是離不開業(yè)報身的。

  【如來清凈法身】同樣,它也是一切眾生的清凈法身。它在哪里呢?它無處不在。它啥樣子呢?本來沒啥樣子,本來無相,但是,不妨以眾生身心為相。

  所謂的“如來”,是說它不生滅,沒有來去;所謂的“清凈”,是說它離相,永不染污;所謂的“法身”,是說它乃是萬法之根本,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它。

  【正遍知】端正、周遍的了知,也叫做“全知”,唯有正覺者才具備。

  【性顛倒】隨著習性而顛倒,眾生都是如此。啥習性呢?那就是我執(zhí)和法執(zhí),所謂的“無明錯認”。

  那么,“垂手”和“舉手”的方向相反,大家看得很清楚,但是,眾生業(yè)報身與如來清凈法身,它們相反在哪里呢?或者說,眾生顛倒在哪里呢?從理論上來說,或許咱都可以想到“無明”和“錯認”之類的字眼。但是,究竟是啥樣的“無明”,究竟是如何地“錯認”,其具體情形怎樣,那就必須得恭聽如來的慈悲開示了。

  在正面開示之前,世尊首先發(fā)問,引導出這個問題,也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

  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

  “那么,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你們的業(yè)報身和佛陀的清凈法身相比,之所以叫做顛倒,這個顛倒之名究竟來自于哪里呢?”

  有其名,必有其原因。找到了原因,才可以解決問題,才可以避免“顛倒”呀。所以,如來才有此問,甚深妙法也由此而得以彰顯。

  于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當時啊,聽到了如來這一問,阿難和在座的大眾們,都茫然地瞪大了眼睛望著佛陀,目不轉(zhuǎn)睛,眼皮不眨,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心顛倒在哪里!

  【瞪瞢(音:盟)】目光不明,一片茫然。

  【瞬(音:順)】眨眼,或者眼球轉(zhuǎn)動。

  被佛這一問,阿難尊者和在座的大眾,都傻眼兒了。說良心話,我自己也傻眼兒了。如來呢,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希望大家都能夠正視這個問題,能夠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這個地方。只有這樣,才足以接納和理解最根本的大法,那就是法界的真實狀況,也是覺悟(如來正遍知)與迷惑(眾生性顛倒)的分水嶺。

  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fā)海潮音,遍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xiàn)。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xiàn)物。

  “于是,佛陀以慈悲心,憐憫阿難以及大眾的困惑,發(fā)出了如海潮音那般寬廣的法音,遍告法會大眾說:各位善男子!我時常告訴大家:無論色法、心法,和它們顯現(xiàn)的種種因緣,以及心所法,還有各種不相應(yīng)行法,等等,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現(xiàn)。你們的業(yè)報身和你們的識心,都是‘妙明真精妙心\’當中所現(xiàn)出來的東西。”

  【哀愍(憫)】憐憫!鞍А焙汀皯憽倍加袘z憫的含義,連用之后意思不變。

  【海潮音】是自然界最壯觀,最美妙的聲音之一,親耳聆聽過的人都有體會,那是一種似乎無處不在的渾厚、寬廣之音。海潮音經(jīng)常用來形容佛陀說法的慈悲之音,它平和、渾厚、寬廣而富有穿透力。

  【色】即:色法,以“質(zhì)礙”為其含義,泛指一切物質(zhì)。依據(jù)《百法明門論》,色法共有十一種,詳細內(nèi)容請自行參閱。

  【心】即:心法,以“精明”為其含義,泛指一切心識。依據(jù)《百法明門論》,心法共有八種,也就是所謂的八識心王: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

  【諸緣】即:各種條件。依據(jù)唯識學,心法現(xiàn)起有四種緣,色法現(xiàn)起有兩種緣,具體請自行查閱并學習。

  【心所使】即:《百法明門論》所說的五十一種心所法。

  【諸所緣法】即:《百法明門論》所說的二十四種心不相應(yīng)行法。

  【妙明真精妙心】就是當前的一念心性,其中具足見、聞、嗅、嘗、覺、知,六種功用。

  超越名詞概念,也超越相狀,不可思議,名為“妙”;虛靈透徹,叫做“明”;沒有生滅去來,不屬于虛妄,叫做“真”;總是純凈無染,叫做“精”;以上合在一起,不在別處,就是當下之心,含容一切,故名“妙心”。它也就是“萬法唯心”之心。

  雖然世尊平日里時常如此開示,告訴大家,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現(xiàn)。唯哪個心所現(xiàn)呢?那就是咱大家的現(xiàn)前一念精明之心,所謂的“妙明真精妙心”。因此呢,咱的業(yè)報身也罷,意識心也罷,都是現(xiàn)前一念精明之心當中的產(chǎn)物,是副產(chǎn)品,是幻相,不是真正的主人呀。

  ——可是呢,咱大家卻都把這個業(yè)報身和意識心,合在一起當做了所謂的“自己”,當做了所謂的“我”。

  為啥呢?因為,咱把當前的“妙明真精妙心”,那個萬法的源頭,給忘失了。本來,所謂的一切法,都是它“現(xiàn)”出來的呀。

  ——這就是咱大家的顛倒之處,這就叫做“無明錯認”。認假作真,就是顛倒呀。所以,如來叫咱們“性顛倒”。關(guān)于這個顛倒的具體情形,世尊繼續(xù)開示,也對咱大家予以慈悲的呵責。在呵責之后,最終簡要地顯發(fā)出如來“正遍知”的妙境界。

  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jié)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nèi)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nèi)。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為什么你們大家,遺忘了本來微妙圓滿的明了之心,那個光明寶藏般的妙性,卻在本覺妙性當中,由于虛妄的認知而迷惑!”

  “于是,由于迷惑而現(xiàn)出昏昧,把昏昧認知為虛空;在昏昧的虛空當中,迷惑與昏昧相糾結(jié)成為色塵。色塵當中本來就夾雜著迷惑與妄想,它還要繼續(xù)認知,于是就會把一部分色相,想象為自己的色身。接著,這個虛妄的認知,一方面,在色身之內(nèi)聚集妄想緣氣,不停地搖動;另一方面,又會向色身外面去奔走攀緣;這個昏昧的擾動者,即妄想緣氣,就被錯認為了心性!

  “它一旦被錯認成心性,就會理所當然地被認為藏在色身里面。而不會再知道:從所謂的色身,一直到山河大地,乃至于整個虛空,其實都是妙明真心當中所現(xiàn)出的物象。”

  【遺失】仍然應(yīng)當善巧理解為“忘失”。咱的當前妙性,雖然不曾真正失去,卻因為遺忘而似乎失去了。

  【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也就是后文所說的“妙明真心”。

  本來圓滿不可思議,故名“本妙圓妙”;蘊含無盡功德智慧光明,故名“寶明”;“明心”與“妙性”合起來,就是指:妙明心性?偠灾,也就是咱大家當前的“心性”,正是它,“現(xiàn)”出了一切萬事萬物。

  【認悟中迷】在本來覺悟的心性當中,由于“認取”和“認知”而迷惑。

  “認”就是認取和認知,它就是最初的一念無明,也叫做“無明錯認”。本覺心性本來是全體法界,是圓滿的,是圓融一味。可是,一旦發(fā)生了“認知”,就有了對待差別,就有了“能認知”和“所認知”,就有了“主”和“客”的對待,迷惑也由此而發(fā)生。

  【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jié)暗為色】此句經(jīng)文講述“虛空”和“色法”的來歷。它們是被一步步“錯認”而“現(xiàn)”出來的。

  有了上述的“迷惑”,它就是“晦昧”,它被當做是“所認知”,而被錯認成了“虛空”;在虛空當中,繼續(xù)進行認知,迷惑加劇了,于是,晦暗也加劇了,暗到了一定程度,就被“能認知”把它認成了“色法”,而區(qū)別于虛空。

  【色雜妄想,想相為身】此句經(jīng)文講述“業(yè)報身”的來歷。

  上述的“能認知”,在認出了“色法”以后,繼續(xù)進行認知,就有了“妄想”,這個“妄想”進一步“錯認”,就在色法的基礎(chǔ)上想出了“色身”,也就是“業(yè)報身”。

  【聚緣內(nèi)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此句經(jīng)文講述“識心”的來歷。

  當“能認知”演變?yōu)椤巴搿?并想出了“色身”以后,它一方面會在色身內(nèi)不斷聚集“妄想”緣氣,另一方面還要跑到色身之外去奔走攀緣,收集素材。這個昏昧而擾動的“妄想”緣氣,就被錯認為了“心性”,以為它是主人。其實呢,它是虛妄的“識心”,仍然屬于“客”,仍然屬于“塵”。

  【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nèi)】如上所述,一旦“能認知”把“妄想”緣氣錯認為“心性”以后,就好比“認賊為爹”了,就一定會以身體為范圍,迷惑地以為,“心性”住在色身里面,它就是主人。

  于是呢,把法界的本然狀況,完全顛倒了。不再知曉:從色身到山河、世界,乃至于虛空,本來都是“妙明真心”當中所現(xiàn)的物象而已。

  正如前一段經(jīng)文里面,世尊說道:“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xiàn)物。”本段經(jīng)文,世尊又進一步明示:“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笨偠灾,這就是“萬法唯心”的真正含義,這就是法界之“實相”。如此明了,透徹實相,就叫做如來的“正遍知”。而此“實相”之根源,就是咱與諸佛所共同具有的“妙明真心”,它也叫做“如來藏”,也叫做“法身”。關(guān)于“如來藏”的功德,《楞嚴經(jīng)》第三卷將會予以闡明;而關(guān)于本段經(jīng)文所說虛空、色法、色身、山河大地乃至于世界的來歷,同時也是眾生迷惑的過程,《楞嚴經(jīng)》第四卷將會予以闡明。

  此刻,咱大家最關(guān)心的是,這個“妙明真心”到底在哪里?既然萬事萬物都因它而“現(xiàn)”,為什么咱就看不到它呢?為什么平時就無人知曉它呢?

  答:猶如寶志禪師所說:“大道常在目前,雖在目前難睹”啊!懊蠲髡嫘摹笔俏ㄒ坏拇蟮,是“萬法唯心”之心,是萬事萬物之源,正因為如此,才難以親見。蘇東坡有句詩說得好:“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妙明真心”不在色身之內(nèi),也不在色身之外,更加不曾離開色身,因為,咱的色身,在“妙明真心”里面。乃至于,咱的“識心”也在“妙明真心”里面;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還在“妙明真心”里面;一切眾生呢,都在“妙明真心”里面呀。

  ——這就難怪了,咱大家習慣性地用“色身”和“識心”,把自己束縛住了,用這個習以為常的“我”把“妙明真心”給屏蔽了。這就叫做:“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如果咱大家總是以“我”的立場,來觀察,來尋找,而想要明心見性的話,是做不到的。除非,咱首先把自己放下,把自己的一切見解都放下,把雜務(wù)也放下,發(fā)愿要回歸于本然覺性,也就是“妙明真心”,發(fā)愿要獲得正覺,這是不可缺少的修道源動力。然后,為了覺悟,咱時常如此靜心來觀察,如此告訴自己:嗯,請把“我”和“我的見解”先放下。既然把“我”放下了,那么,就在此時此刻,“妙明真心”在哪里呢?

  ——像這樣靜心觀察,一旦把“我”和“我的見解”放下了,那時,咱的心境自然是清晰的、明朗的、無形相的。心念呢,是如如的。最后,功夫深了,咱會發(fā)現(xiàn),把“它”叫做心念,實在是冤枉了它,因為,“它”不是生滅的,而是不生滅的。

  ——那么,“它”到底是誰呢?

  就是“它”!它就是“妙明真心”,不需要再尋找。回觀一下,平日里,一切一切的行住坐臥、言談舉止,種種作為,究其內(nèi)里,無非是它,無非是它在作用而已。而“它”呢,竟然完全不曾被一切作為所影響,完全不曾被任何情緒所擾動,完全不曾被任何概念所染污,真是奇哉,奇哉呀。

  不過,縱然是初步明心見性了,初步開悟了“妙明真心”,此時,疑問還是會存在的。因為,咱自己的悟境,遠遠不曾到達“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的實證境界。

  為啥呢?因為,凡夫的開悟與悟道,是局部,而不是全部。咱大家還被“五陰”習氣覆蓋著呢,咋會一悟即至佛地呢。所以說,“悟道”,通常并不是修行的結(jié)束,而恰恰是修行的開始。在此之前,咱們,根本就不懂啥叫做修行。

  從此之后呢,道眼開了,智慧也會逐漸通達,習氣開始自然降伏,只要時時貼近“妙明真心”,輕松安樂就會現(xiàn)前。同時,應(yīng)當主動“以學帶修”,通過老實地學習了義經(jīng)論,而升華見地,逐漸契入實相。

  修行,是如此地長路漫漫,即便有一天,悟道的咱,通過實修,親證了“妙明真心”遍滿全世界,那時,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發(fā)生任何一個微小事件,咱都可以自然觀察得清清楚楚,如在眼前。如《圓覺經(jīng)》云:“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這太了不起了。如今有這樣的人么?不得而知。但是,這也才是:“是名三觀初首方便”,才是初步的成就啊。

  如此的初步成就,在大乘佛法來說,叫做“初地菩薩”。在此之前,還不能稱之為“圣者”,還不宜叫做“成就”。

  修行,又是如此地受用無邊,只要咱當下開悟“妙明真心”,從此,永遠不會再無聊,不會再空虛;充實安樂,與君同在。一切業(yè)力與習氣呢,在自性妙光明的朗照下,逐漸會冰消瓦解。那是怎樣的一種心安哪,縱然把全世界的財富都拿來與您交換,呵呵,也實在不值一提呀。

  可是,為什么,咱大家會無端地陷入了“無明錯認”,在廣袤無垠的妙性海洋當中,卻可憐地“認取”了一堆小水泡呢!慈悲的世尊,也不由得如此感慨: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就好比對于清澈廣大的海洋,熟視無睹,丟在了一邊,反而認準了上面一小片漂浮的泡沫,以為它就是全部的潮水,以為整個海洋也都盡在其中了。”

  “你們就是這樣迷上加迷的人,如同我垂下手臂的時候,你們把它叫做‘倒\’一樣,沒有任何差別。如來常說,這些就是可憐的眾生啊!”

  【浮漚(音:歐)】漂浮的水泡!皾a”就是水泡。

  【浮漚體】大海里的水泡,通常是許多個聚集在一起,隨著潮水拍打礁石之類而誕生,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碎滅。像這樣的一堆水泡,經(jīng)文把它叫做“浮漚體”,用它來比喻咱大家的“色身”和“識心”,真是太形象了。

  【全潮】全體海潮,引申為全部海洋。

  【瀛渤】“瀛”是大海,“渤”是渤海。合起來,就代表整個海洋。

  【迷中倍人】迷惑當中,加倍迷惑的人。

  本段經(jīng)文當中,“唯認一浮漚體”是第一重迷惑,相當于錯認色身和意識心為“我”;“目為全潮,窮盡瀛渤”則是第二重的加倍迷惑,相當于錯認“意識心”為“心性”,為萬法之源。

  【如來說為可憐愍者】如來常說,這些就是可憐的眾生啊。

  這是佛經(jīng)里面時常出現(xiàn)的一句話,是世尊的感慨之言,其中蘊含著世尊對于顛倒眾生的同情、憐憫與無盡慈悲。

  (“第四番顯見”結(jié)束,世尊通過垂手和舉手,顯發(fā)出見性本無凡圣之別,眾生徒自“錯認”而顛倒。下面是“第五番顯見”,世尊將通過指月和八還辨見,為大家顯發(fā)出見性無還,也就是沒有歸屬,或者說沒有發(fā)源地)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