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講記(上)

  大乘起信論講記

  —道源長老民國六十八年講于基隆海會寺能仁佛學(xué)院—

  施旺坤成文

  懸談

  《華嚴(yán)經(jīng)》是經(jīng)中之王,經(jīng)中描述善財童子參拜到彌勒菩薩那里,有一座彌勒樓閣,一彈指門就開了,里面有種種不可思議的莊嚴(yán),那是譬喻我們的真心之內(nèi)具足無量功德!洞蟪似鹦耪摗返扔陂_彌勒樓閣的鑰匙,也等于開《華嚴(yán)經(jīng)》的鑰匙,你懂了《大乘起信論》,也就懂了《華嚴(yán)經(jīng)》的綱要!洞蟪似鹦耪摗肥邱R鳴菩薩依著一百部大乘經(jīng)造的,你通了這部論,等于通了一百部大乘經(jīng),也可以說一切大乘經(jīng)你都通了。

  《大乘起信論》這么重要,但是有人說:《大乘起信論》和《楞嚴(yán)經(jīng)》是偽造的,《大乘起信論》不是馬鳴菩薩造的,《楞嚴(yán)經(jīng)》不是釋迦佛說的,是中國人造的,因為《大乘起信論》和《楞嚴(yán)經(jīng)》的文法很像中文,不像是印度的梵文翻成中文。我們相信是真的,不是偽造的,因為古時候翻譯經(jīng)典的譯場里面有各種執(zhí)事,所謂度語、筆受、潤文、證義種種職務(wù),那時翻譯一部經(jīng)、論,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翻的。文法像是中文,是因為潤文的執(zhí)事中國文法好,把它潤飾得像中文,所以我們用不著懷疑。

  還有一種說法,他們說玄奘大師到印度留學(xué)十七年,那時候印度的佛法正在大興,玄奘大師在印度沒有看見《大乘起信論》,他們懷疑可能根本沒有梵文本,是中國人偽造的。玄奘大師回到中國看到《大乘起信論》,認(rèn)為這部論太好了,就把它翻譯成梵文寄到印度,想報印度的法恩。當(dāng)時玄奘大師看見《大乘起信論》,怎么不懷疑呢?要是懷疑,他為什么翻譯成梵文寄到印度去,我們相信玄奘大師的智慧,相信玄奘大師的佛法,不相信懷疑的人的智慧和佛法會超過玄奘大師。

  最早的《大乘起信論疏》,是賢首國師作的!洞蟪似鹦耪摗酚卸N翻譯,賢首國師著的注解是梁譯,真諦三藏法師翻譯。還有一種唐譯本,賢首國師參加譯場,如果當(dāng)時沒有梵文的經(jīng)本,怎么進(jìn)行翻譯呢?賢首國師怎么會參加譯場呢?歷代注解《大乘起信論》的都是鼎鼎大名的祖師,民國太虛大師深通佛法,智慧第一,為了《大乘起信論》跟中國內(nèi)學(xué)院的歐陽竟無居士打筆墨官司,歐陽竟無居士認(rèn)為《大乘起信論》不合唯識的道理,徹底的批駁,他的學(xué)生甚至罵《大乘起信論》是隋唐小兒偽造的,批駁到極點!太虛大師的武昌佛學(xué)院很多人作文章,證明《大乘起信論》的道理好,太虛大師自己作了一部注解,叫做《大乘起信論唯識疏》,太虛大師通達(dá)唯識,單用唯識的道理解釋《大乘起信論》,認(rèn)為處處合唯識,沒有跟唯識不合的。歐陽竟無居士的學(xué)問、佛法會超過太虛大師嗎?恐怕不會。

  玄奘大師在印度沒有看見《大乘起信論》梵文本,這并不足懷疑。像我們中國的經(jīng)本、注解流通到日本的很多,民國以后,到日本留學(xué)的法師、居士,發(fā)現(xiàn)日本有很多注解中國沒有,《大藏經(jīng)》里沒有,單行本也沒有,像《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會閱》(以下簡稱《會閱》),在日本《卍字續(xù)藏》里發(fā)現(xiàn),在中國卻沒有。所以不見得印度沒有的,就是假的,也不見得中國沒有,從日本取回來的就是假的。有人問蓮池大師:《大乘起信論》、《楞嚴(yán)經(jīng)》是否是偽造的?蓮池大師說:我們只看合不合佛法,合佛法,《楞嚴(yán)經(jīng)》是釋迦佛說的,我們相信;不是釋迦佛說的,我們也相信!洞蟪似鹦耪摗泛戏鸱,是馬鳴菩薩造的,我們相信;不是馬鳴菩薩造的,我們也相信。這是最恰當(dāng)?shù)慕忉?依法不依人,只看它合不合佛法。為什么要先說這些呢?恐怕諸位同學(xué)將來看到懷疑《大乘起信論》的文章,信心動搖,《大乘起信論》是啟發(fā)我們的大乘信心,信心一動搖,不是吃虧上當(dāng)嗎?你想通大乘經(jīng)、大乘論,要先研究《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論》要是被打倒,整個華嚴(yán)宗都被打倒。賢首國師判五教,是依著《大乘起信論》判的,要是《大乘起信論》是假的,華嚴(yán)宗的注解統(tǒng)統(tǒng)都得舍棄,這個問題可嚴(yán)重了!賢首國師為什么依著《大乘起信論》判教?因為《大乘起信論》好。我們相信賢首國師的智慧大、佛法深,不相信那些懷疑的人的智慧和佛法,超過賢首國師,諸位信心要堅定,不要動搖!

  我自從能仁佛學(xué)院開學(xué)就對你們說過:你們要相信道源法師,決不是自贊毀他,你們聽我的課快三年了,我可毀謗過其他的法師嗎?《法華經(jīng)安樂行品》上有明文:「不輕慢諸余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共豢呻S便說其他法師的長短,只要弘揚佛法都是善知識,絕不可毀謗。自贊毀他,是《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戒本》的波羅夷罪,犯根本戒。道源不敢犯菩薩戒的波羅夷罪,決沒有自贊的心,毀他更不敢。為什么一直向同學(xué)贊嘆我自己呢?不是自贊,是要堅定諸位的信心,你對道源法師要相信,我講了你才能接受,你對我不相信,我講你不要聽,我講了半天,都是冤枉費力氣。諸位要堅定信心,一定要相信道源法師講得好,你把道源的好處學(xué)會,再去親近其他高明的善知識。我跟你們說過北方的土話:「你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道源辛辛苦苦跟你們講,你們不好好聽,不好好研究,錯過這個機會,再想聽沒有了。道源今年已八十歲了,去年冬天生病四個多月,差點死了,歲數(shù)到了說死就死,你們不要錯過機會。這次印《會閱》費了好大力氣,不是有錢就能辦到,《會閱》每個字、每個名詞都解釋得很清楚,一定要好好研究,不然對不起《會閱》。我講的時候你不認(rèn)真聽,也對不起我這位講師,以上這些話都是要安定諸位的信心,希望諸位諦聽諦聽!

  在未講論文之前,先講這部論的序文,這篇序文是賢首國師作的,《會閱》上有這篇序文,也有注解,黑板上寫的是我從《會閱》摘錄下來的《會閱筆記》,因為《會閱》的解釋太多,摘錄下來的是最要緊的解釋,將來你們講《大乘起信論》沒有《會閱》時,用《會閱筆記》也可以講。剛才說道源講得好,怎么好呢?簡單明了,不啰唆就是簡單,不馬虎就是明了,你們要學(xué)這個講法,我講完了你們再看《會閱筆記》,進(jìn)一步再研究《會閱》!

  解釋序文

  大科分二,甲初、題目,再分二小科,乙初、序題,《大乘起信論》序,是序的題目。乙二、人題,唐西太原寺沙門法藏述。

  甲初、題目(分二)乙初、序題乙二、人題

  乙初、序題

  大乘起信論序

  「序」者敘也,謂敘述《大乘起信論》的大意,也就是提綱挈領(lǐng),。

  乙二、人題

  唐西太原寺沙門法藏述

  在何時何處著《大乘起信論序》呢?在唐朝西太原寺,到了清朝改成崇福寺,在長安城內(nèi)。因為武則天是唐朝有名的女皇帝,她是太原人,她要報故鄉(xiāng)的水土恩,修了五座大寺院,都叫太原寺,這座寺別于其他四座寺,叫西太原寺。

  「沙門」是出家人的通稱,梵語「沙門」,中國話叫「勤息」,謂勤修戒定慧,息滅惑業(yè)苦!盖凇故蔷修行,修戒定慧三無漏學(xué)!赶ⅰ故窍缲澆_癡三個根本煩惱。續(xù)法大師在《會閱》上解釋為息滅惑業(yè)苦,貪瞋癡都屬于惑,你起惑才造業(yè),造業(yè)才受苦;髽I(yè)苦三*輪轉(zhuǎn),永遠(yuǎn)不息,這是生死大苦,所以他解釋得更為完備。

  「法藏」是賢首國師的法名,他是華嚴(yán)宗第三代祖師!甘觥故亲灾t之詞,孔子曾說:「述而不作!刮谊U述的都是古代圣賢的話,不是我自己創(chuàng)作的,這是謙遜,不敢說自己作文章。

  把序題、人題講完,開始講序文。

  甲二、序文(分二)乙初、敘論大意(分四)丙初、敘一心法丙二、顯真如門

  丙三、明生滅門丙四、二門不二

  丙初、敘一心法

  夫真心寥廓,絕言象于筌睇;沖漠希夷,忘境智于能所。

  甲二、序文,分二科:乙初、敘論大意,乙二、造論因由。乙初、敘論大意,再分四科:丙初、敘一心法,丙二、顯真如門,丙三、明生滅門,丙四、二門不二。這四科是論文的前半段,《大乘起信論》的義理,都在這四科之內(nèi),先敘一心法,明一心法。

  「夫」是發(fā)語詞,古人作文一開筆,往往先寫夫字,像現(xiàn)在人打電話先說一聲:「喂!」一樣!刚嫘牧壤,《會閱筆記》上講心有四種:

  一、肉團心:即五臟之心臟,佛教講真心、妄心,不講肉團心,因為肉團心屬于身體的一部份,沒有靈知靈覺,只是一個肉團而已。

  二、集起心:指第八識,「集」諸種子「起」現(xiàn)行。第八識有二種功能:(一)、能收集一切種子,像倉庫一樣,善的種子、惡的種子全收到倉庫里面。(二)、能發(fā)出來起現(xiàn)行!脯F(xiàn)行」者,顯現(xiàn)行動。第八識是佛教講的妄想心,是最根本的心,功能很大,無始劫的種子都能含持著。

  三、緣慮心:「緣」是攀緣,「慮」是思慮,能攀緣外境,能有思慮!复税識心王」,八識心王都叫緣慮心,為什么呢?「以各能『緣慮』自分境也」,每一識有它的自分境界,它能緣慮自分境界,所以叫做緣慮心。實際緣慮心是指第六識,因為第六識的功能最大,能攀緣一切法,思慮一切法,所以叫緣慮心。

  四、堅實心:「謂『如來藏』自性清凈,不生不滅也。今所明之真心,正是此也!宫F(xiàn)在講的「真心」即是指堅實心!笀詫崱拐,真心不生不滅,不會變壞,在眾生份上叫如來藏心,真如在纏叫如來藏,如來藏自性清凈,即真心也。

  「真心」講清楚了,再講「廖廓」二字,「寥」謂空寂,「空」謂中無妄染。真心之中是空的,空妄染之法,真心之中從來沒有虛妄染污之法。「寂」乃其性湛然。湛然是清凈不動的意思,真心之性是清凈不動的!噶取,即講真心之相清凈不動,中間沒有虛妄染污之法!咐怪^曠大,「曠」謂德用無邊,講真心功德之用無量無邊!复蟆箘t體周法界,講真心之體,大而無外,周徧法界,真心之外再沒有一切法,一切法都在真心之內(nèi)!刚嫘牧卫顾淖,講真心,中無妄染,清凈不動,德用無邊,體周法界。

  「絕言象于筌睇」,「言」是語言!赶蟆故橇x相,用語言講義理出來!阁堋故遣遏~之器!疙故蔷W(wǎng)兔之具,就是到野外捉兔子的網(wǎng)!附^言象」,真心廖廓無形無相,不是語言能說出來的,不是道理能講出來的!阁茼苟质潜扔,得魚而忘筌,捉魚的人目的在得魚,得魚之后把筌器忘掉,不再執(zhí)著筌。得兔而忘睇,捉兔的人目的在得兔,得兔之后不再執(zhí)著睇,F(xiàn)在我們?yōu)槭裁匆v要說,要有語言?因為不講不說不明白義理之相,語言義相是用來表明真心,不說根本不明白有一個真心。你得到真心,要離言象,因為真心根本沒有語言之相、義理之相。你講真心,不是真心;你說義相,不是真心,可是不講不說,不明白真心。講明白了,你得回光返照,得覺悟,要悟出來真心,你再去修證,證得真心。真心是清凈的,沒有一切妄染之法。語言義相都屬于妄法,真心是斷絕一切言象,像捕魚的人不執(zhí)著筌,捉兔子的人不執(zhí)著睇一樣。

  「沖漠希夷」,「『沖』者深也」,很深的意思!复嗣餍闹w性,豎窮三際,而洞然無底。」真心的體性,豎窮三際,由過去到現(xiàn)在,由現(xiàn)在到未來!浮耗徽邚V也」,廣大的意思!复孙@心之德相」,這是顯現(xiàn)真心的功德之相!笝M徧十方,而曠然無邊。」橫徧十方,廣大無邊!浮合!徽邿o聲,以心甚深,故聽之不聞也!浮阂摹徽邿o色,以心甚廣,故視之不見也。」希者沒有聲音,夷者沒有顏色,真心是什么樣子呢?沒有個樣子,聽之無聲,視之無色。

  「忘境智于能所」,真心是理體之境,真心有真心之理,理就是真心之體,叫理體,理體就是個境界。我們怎么能證得真心呢?必須啟發(fā)智慧,智慧是能證,「境」是理境,理境是所證。你有能有所,就證不到真心,要記住這個道理!竿持怯谀芩,「忘」和絕言的「絕」意思一樣,是遠(yuǎn)離的意思,超絕忘懷,心里面不可以有能證的智慧,所證的理境。有能證就有所證,有能有所,就是差別相,真心沒有差別相。

  「夫真心寥廓,絕言象于筌睇;沖漠希夷,忘境智于能所。」這兩句把一心法說明白了!洞蟪似鹦耪摗废日f一心法,由一心法開出二個門,一個叫心真如門,一個叫心生滅門,現(xiàn)在講「丙二、顯真如門」。

  丙二、顯真如門

  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

  「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先講「四相」,生、住、異、滅,名為四相。一切法都是無常的,正報,我們的身體無常;依報,山河大地世界無常。怎么無常呢?被生、住、異、滅四相所遷動。我們正報的身體,父母把我們生出來,叫生。暫時在世間活著,叫住。但是住不常住,常常在變,叫異相。小孩子變大孩子,大孩子變成大人,變就是異。由大人變老人,老人變死人,滅了。依報,山河大地也是生、住、異、滅,換一個名詞,叫成、住、壞、空。成,這個世界成就了,就是在虛空生出來一個星球,暫時住在虛空之中叫住。但是住不常住,要壞,壞到星球爆炸了叫空。真心是常住的,為什么常住呢?因為它不是生滅法,沒有生、住、異、滅。生滅包括有住、異二個相在里面。真心既不是生相,也不是滅相,四相遷它不動,因為一遷動,即變成無常法,真心是常住的。

  「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埂鸽H」是時間,「三際」即過去、現(xiàn)在、未來,「易」是變動的意思。一切法都是無常的,怎樣無常呢?被時間遷動,由過去到現(xiàn)在,由現(xiàn)在到未來,正報如此,依報也如此。如我們?nèi)?過去的都已過去,今天是現(xiàn)在,明天是未來,三際要給你變易,變易著、變易著,這個法沒有了,被時間變動了。真心沒有去來之相,《金剛經(jīng)》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褂衼碛腥,才分三際,它無去無來,怎能分時間呢?「莫之能易」,就是不能夠變易它,真心是常住的,「真」者不虛妄,「如」者不變易,故稱真如門,上面兩句就把真如門說完了,再講「丙三、明生滅門」。

  丙三、明生滅門

  但以無住為性,隨派分歧;逐迷悟而升沉,任因緣而起滅。

  先消文,「派」者,水分流也,一條水流出來分流!钙纭拐,路分徑也,一條路再分出來岔路!钢稹拐,隨也!溉巍拐,從也!该晕颉、「因緣」,眾生在迷中,以無明為因,境界為緣;眾生在悟中,以本覺內(nèi)熏為因,師教外熏為緣。真如門不生不滅,無去無來,怎么會有生滅門呢?「但以無住為性」,「但」是轉(zhuǎn)語之詞,真如不是住在真如不動,它以無住為性!鸽S派分歧」,水就分支流,路就分岔路,于是就有迷有悟。

  「逐迷悟而升沉」,隨著眾生之迷,它就沉淪下去;隨著眾生之悟,它就超升上去。「沉」,包括六凡法界,沉淪于六凡法界;「升」,包括四圣法界,超出三界,上升于四圣!溉我蚓壎饻纭,隨從因緣,而起而滅。凡夫的因緣,《大乘起信論》正文會詳細(xì)解釋,「無明為因生三細(xì),境界為緣長六粗!挂粋眾生九個相都是迷的相,以無明為因,境界為緣。悟呢?悟是以真如內(nèi)熏為因,真如就是我們的本覺心,「本覺」是本來覺,就是真如換個名字,叫做本覺。本覺有內(nèi)熏的功能,這就是因,我們怎么會開悟呢?因為本覺有內(nèi)熏的功能,在內(nèi)心里給你熏習(xí)覺悟。我們聽到大乘佛法,人人皆有本覺,本覺都會內(nèi)熏,那等著開悟就好了,你要是等著它,永遠(yuǎn)不會開悟。為什么呢?有因無緣,一定要有師教的外熏,這是悟的緣,要遇到善知識給你講教法,這是外熏的緣,熏動了你內(nèi)心本覺的因,因緣合和就開悟了。迷、悟都是屬于生滅門,就是「起滅」,「起」是生起,「滅」是滅沒。

  丙四、二門不二(分三)丁初、法 (分二)丁二、講喻丁三、講結(jié)

  戊初、正明不二

  雖復(fù)繁興鼓躍,未始動于心源;靜謐虛凝,未嘗乖于業(yè)果。

  下面講「丙四、二門不二」,真如門不是生滅門,生滅門不是真如門,但是真如與生滅兩個門,并不是二個。再分三科,丁初、講法,丁二、講喻,丁三、講結(jié)。先講丁初、法,再分二科,先講戊初、正明不二,真如與生滅怎么會不二呢?按佛法上講它不二。

  「雖復(fù)繁興鼓躍」,這是生滅門,「繁」是繁多,「興」是興起,「鼓」是鼓動,「躍」是跳躍!阜迸d鼓躍」是形容一切法的生滅妄動,繁多興起,鼓動跳躍。「未始動于心源」,「『未始』者,自初即不曾有也!拐嫘牡膩碓,就是真如,它自初即沒有動,真心之體是什么樣子呢?就像個大圓鏡子,生滅是大圓鏡子照的相,大圓鏡子照出來很多相,「繁興鼓躍」,大圓鏡子的體動了嗎?沒有動。這就是生滅不礙于真如,真如不二。

  再講真如不礙于生滅,生滅不二!胳o謐虛凝」,「靜」者不動也!钢k」音密,寂靜也,靜之又靜!柑摗拐邿o礙圓通也!改挂魧,寂而常照也,湛然不動的意思。真如的體,是靜而又靜,虛凝不動!肝磭L乖于業(yè)果」,「業(yè)」是業(yè)因,「果」是果報,業(yè)因果報絕不乖違。所以學(xué)大乘佛法,把業(yè)果撥掉,是學(xué)大邪見。真心之體不動,但是隨因緣而起滅,不能把業(yè)因果報撥掉,它不乖違業(yè)因果報,這就是真如與生滅不二。

  戊二、釋成無礙

  故使不變性而緣起,染凈恒殊;不舍緣而即真,凡圣致一。

  「戊二、釋成無礙」,真如與生滅不相妨礙!腹适共蛔冃远壠稹,以是之故,并沒有把真如的本性變更,可是它能緣起。隨染污之緣,就沉淪于六凡;隨清凈悟緣,就超升于四圣!溉緝艉闶狻,「恒」者常也,「殊」者差別也,染法與凈法從來不一樣。真心的體性無染無凈,但是它能隨緣生起來染凈諸法,染法與凈法從來不一樣。

  「不舍緣而即真」,你懂得此二而不二的道理,真如與生滅不相礙,緣起的是生滅法,不要舍棄生滅法,當(dāng)體就是真如。不是離開生滅法,另外有個真如,就在緣起諸法上,你只要悟到就是真如!阜彩ブ乱弧,「致」者理也,六凡法界之理與四圣法界之理,沒有二個,凡圣之理只有一個,凡圣彼此不相妨礙!付〕、法」講完了。

  丁二、喻

  其猶波無異濕之動,故即水以辨于波;水無異動之濕,故即波以明于水。

  「丁二、喻」,真如與生滅怎么不二、不礙呢?這個法很難懂,說一個比喻,使你容易了解,用比喻解釋無礙的道理。用水與波來比喻真如與生滅不相礙!钙洹怪刚嫒缗c生滅!釜q」是猶如,猶如波和水,水隨風(fēng)的緣起了波浪,濕性并沒有變異!覆o異濕之動」,不是起了波浪就與水不同,沒有不同,沒有異于水之動,波就是水的動相。「故即水以辨于波」,所以你明白水的性,就能明白波的相,波的相就是水的性。

  「水無異動之濕」,水以濕為性,它雖然變成動的波相,它的濕性沒有變。「故即波以明于水」,水已經(jīng)變成波的動相,所以你只要認(rèn)識波的相就認(rèn)識水了。水變成波,波就是水,在波上就明白水相。這就是說:你明白生滅法沒有本體,只是個假相,它的本體就是真如,你就在緣起生滅法中,認(rèn)識了真如。

  丁三、結(jié)

  是以動靜交徹,真俗雙融;生死涅槃,夷齊同貫。

  「是以」是結(jié)詞,把以上總結(jié)起來,結(jié)成不二!竸屿o交徹」,徹者通也,動的波跟靜的水,交相洞徹。「真俗雙融」,「融」者和也,好像真如的「真」,與生滅的「俗」,真與俗融和,俗和真也融和。

  「生死涅槃」,「生死」就是生滅,「涅槃」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圓寂。成了佛有二個果,一個智慧之果,叫菩提果;一個理體之果,叫涅槃果。成了佛證得涅槃是什么境界呢?圓滿寂滅,德無不備曰「圓」,一切功德都具備了。障無不盡曰「寂」,一切障礙統(tǒng)統(tǒng)斷盡,煩惱障、所知障統(tǒng)統(tǒng)斷盡。小乘認(rèn)為生死不是涅槃,涅槃也不是生死!敢凝R同貫」,「夷齊」即平等,「貫」者通也。大乘認(rèn)為平等相通,生死即是涅槃,波浪就是水,因為生死法就是生滅法,是依著真如隨緣起的,你在生滅法中能悟到真如,當(dāng)下就是真如,沒有兩個道理。

  講到這里,已將《大乘起信論序》講了一大段,主要明白造論的文法,比如有人寫了一本書,要請你寫序,寫序有其文法,不能亂寫,序文的文法分兩大段,第一理序,第二事序。這篇序文,理序即是講《大乘起信論》的理,共一百五十三字,其中比喻波浪與水濕有四十六字,其余一百零七字,講一心開二門,二門不二。佛法怎么難懂呢?佛法的經(jīng)典、論文太多,不容易找到綱要。為什么要講《大乘起信論》?因為這部論是依一百部大乘經(jīng)造的,你懂得這部論,一百部大乘經(jīng)都懂了,也就是一切大乘經(jīng)都懂了。《大乘起信論》是一百部大乘經(jīng)的綱要,這篇序文是敘述《大乘起信論》的大意,這一百零七字,就是《大乘起信論》的綱要。你明白這一百零七字的道理,《大乘起信論》就通了。這篇序文講什么呢?先講一心法,再開二個門,第一心真如門,第二心生滅門,再合起來二門不二,就是這四科。所以講《大乘起信論》,先講這篇序文,序文是古文體,不要以為文字深不好懂,有注解可以研究,只有一百零七字,要把它研究懂,背熟記在心里,讀誦其文,受持其義。還不懂再加上四十六字的比喻,水即是波,波即是水,一切大乘經(jīng)的道理,都不出這個比喻。這是勸導(dǎo)諸位要讀這篇序文,把義理受持到心里,領(lǐng)納不忘。

  乙二、明造因由(分二)

  丙初、反顯

  但以如來在世,根熟易調(diào),一稟尊言,無不懸契。

  再講事序,為什么要造《大乘起信論》?「乙二、明造因由」,說明造論的因緣,分二科,丙初、反顯,反過來顯明不必造《大乘起信論》,這是作文章的起承轉(zhuǎn)合的「轉(zhuǎn)」,直著說沒有話了,反過來說就有話講了。

  「但以如來在世,根熟易調(diào)」,如來在世的時候不需要造《大乘起信論》,因為當(dāng)時正法住世,如來是最勝的緣,時間勝、緣勝!父煲渍{(diào)」,眾生見佛得度的根機成熟,很容易調(diào)順。釋迦佛為什么示現(xiàn)成佛?因為眾生的根機成熟,應(yīng)該見佛得度,佛才從兜率天下來,示現(xiàn)八相成道!敢环A尊言」,稟者承順也!缸鹧浴故世尊說的話!笩o不懸契」,「懸」者遠(yuǎn)也,「契」者合也,很遠(yuǎn)就能契合。聽佛一句話,馬上就開悟,與佛所說的真如之理相契合。這是反過來顯明有佛在世,不需要造《大乘起信論》。

  丙二、正明(分二)丁初、序謬述迷(分二)

  戊初、總敘

  大師沒后,異執(zhí)紛綸,或趣邪途,或奔小徑。

  「丙二、正明」,正面顯明要此論,分二科!复髱煕]后」,「大」者,德業(yè)高勝!笌煛拐,可軌可范,可以給眾生作模范!复髱煛辜粗阜!复髱煕]后」,明時緣俱劣也,就是佛涅槃以后!府悎(zhí)紛綸」,明根行俱劣也!府悺故遣煌,「紛」是紛亂,「綸」是綸理。大師在世,可以給你調(diào)順,大師涅槃,各人起不同的執(zhí)著,紛亂了綸理!富蛉ば巴尽,「趣」是趣向,「途」是道路,有的人走到外道的邪路上!富虮夹健,有的人走到小乘的路上,大乘不學(xué),學(xué)到小乘去。

  戊二、別顯(分二)

  己初、迷理

  遂使宅中寶藏,匿濟乏于孤窮;衣內(nèi)明珠,弗解貧于傭作。

  這里連舉兩個比喻都出在《法華經(jīng)》,一個是貧女的寶藏,一個是窮人衣內(nèi)的明珠!杆焓拐袑毑,匿濟乏于孤窮」,《法華經(jīng)》中說一個譬喻,有一個女子,她家里有金、銀、琉璃、七寶在地下埋著,但是她的父母不在了,她不知道家中有寶藏,而孤苦窮困。「匿濟乏」,「匿」是隱匿,彰顯不出來。「乏」是貧乏。本來可救濟貧乏,隱匿不能救濟貧乏,為什么?宅中有寶藏,沒有人告訴她,她不知道,所以受貧窮之苦。

  「衣內(nèi)明珠」,自己衣內(nèi)有無價的明珠。「弗解貧于傭作」,「傭作」者,賃力給使也,給人家做工拿幾個錢!斗ㄈA經(jīng)》上說這個公案,一人到異鄉(xiāng),貧窮得給人家做工。遇見一位有錢的朋友要救濟他,先請他喝酒,他鄉(xiāng)遇故知,朋友難得見面喝醉了,這位有錢的朋友,因為有事急著離開,把一顆無價明珠裝在他的衣袋里。等到他酒醒了,不知道衣內(nèi)有顆明珠,以為有錢的朋友不夠交情,心想:你要救濟我,怎么把我灌醉卻走了,真是不夠朋友!生活要緊,他還是繼續(xù)做苦工。過了一段時間,又遇到那位有錢的朋友,朋友問他說:「你怎么還給人家做苦工呢?」他很生氣的回答說:「我沒有錢,不做苦工怎么辦呢?」朋友一看,他還是穿那件衣服,就摸他的口袋,拿出一顆無價寶珠,當(dāng)時換了許多錢財,就發(fā)大財了。迷了理,等于宅中寶藏、衣內(nèi)明珠,沒有人告訴他,繼續(xù)受貧窮傭作之苦。下面不但迷了理,更加迷了教。

  己二、迷教

  加以大乘深旨,沈貝葉而不尋;群有盲徒,馳異路而莫反。

  「加以」是加重語氣,「大乘深旨,沉貝葉而不尋」,「貝葉」者,貝多羅樹葉也。佛涅槃之后結(jié)集經(jīng)藏,還沒有發(fā)明造紙技術(shù),把經(jīng)典寫在貝多羅樹葉上,F(xiàn)在去印度朝拜還可以看見貝多羅樹葉,樹葉用水泡,把葉肉去掉,剩下葉紋很細(xì),可以寫字在上面,「貝葉」就是指經(jīng)典。「不尋」,不去尋找。大乘深奧要旨,沉沒于經(jīng)典之中,不去尋找。換句話說,不去研究大乘經(jīng)典,這就是迷了教!溉河忻ね健,「群」是很多,「盲徒」者,無正法眼,不見佛性也,不開智慧眼等于瞎子一樣!格Y異路」,走到不是大乘的路上,就是「或趣邪途,或奔小徑」。「而莫反」,叫他回來,叫不回來,這樣就需要造論了。

  丁二、興悲造論(分三)戊初、悲嘆人法戊二、述造論意戊三、正造諸論

  戊初、悲嘆人法

  爰有大士,厥號馬鳴,慨此頹綱,悼斯淪溺。

  「爰有大士」,「爰」作乃字講,乃有一位大菩薩。「厥號馬鳴」,「厥」當(dāng)其字講,其號叫馬鳴。「慨此頹綱」,「慨」者嘆也。「頹綱」者,大綱頹敗也,捕魚的大繩叫綱,馬鳴菩薩感慨大乘的要旨沒有人研究!傅克箿S溺」,「悼」者悲傷也。「淪溺」者,沉淪溺沒也。馬鳴菩薩悲悼沒有救眾生的大綱,眾生都要沉淪下去,淹沒到水里。

  戊二、述造論意

  將欲啟深經(jīng)之妙旨,再曜昏衢;斥邪見之顛眸,令歸正趣,使還源可即,反本非遙。

  這是宣述馬鳴菩薩發(fā)的愿、起的心!笇⒂麊⑸罱(jīng)之妙旨」,馬鳴菩薩將要開啟大乘「深經(jīng)」,深奧的經(jīng)典!该钪肌,最妙不可思的道理!冈訇谆栳椤,「曜」是光耀!富栳椤拐,暗路也。在黑暗的道路中再放光明!赋庑耙娭嶍,「斥」是呵斥,「眸」是眼睛,「顛眸」者,倒見也。呵斥邪見之徒,顛倒的眼睛起邪見。他不相信大乘經(jīng),相信外道,相信小乘,于是要呵斥他!噶顨w正趣」,大乘經(jīng)說,人人皆有本覺,人人皆有真如,那是我們的本源、本性。你只要懂得大乘的道理,在生死法上就明白真如,在緣起法上就明白真如!甘惯源可即」,回還你的心源,當(dāng)下就是!阜幢痉沁b」,返你的本覺,并不遙遠(yuǎn),這是大乘馬鳴菩薩的心意。

  戊三、正造諸論(分二)己初、廣論己二、略論

  己初、廣論

  造廣論于當(dāng)時,遐益群品。

  「造廣論于當(dāng)時」,馬鳴菩薩在當(dāng)時造甘蔗論、一心徧滿論、真如三昧論等一百余部。「遐」是遠(yuǎn),「益」是利益,「群」是眾多,「品」是類。「遐益群品」,利益一切眾生。

  己二、略論(分三)庚初、出所以庚二、正造論庚三、彰功益

  庚初、出所以

  既文多義邈,非淺識所窺。

  「既文多義邈」,「邈」是遙遠(yuǎn)。廣論文字太多,義理又太遙遠(yuǎn)!阜菧\識所窺」,「窺」是看、閱覽,不是淺知識的人所能看得懂。

  庚二、正造論

  悲末葉之迷倫,又造斯論。

  「悲」是悲嘆!改┤~」者,末世也!该詡悺拐,迷類也,就是迷而不悟的眾生。「又造斯論」,「斯」者,此也,又造這部《大乘起信論》。

  庚三、彰功益

  可謂義豐文約,解行俱兼;中下之流,因茲悟入者矣。

  「可謂義豐文約」,《大乘起信論》義理很豐富,文字很簡略!附庑芯慵妗,解行兼?zhèn)?先解理后勸修行,上根眾生,依著廣論可以得到利益!钢邢轮鳌,「流」是類,中根下根之類。「因茲悟入者矣」,因這部《大乘起信論》可以悟入大乘的深旨,所以需要造《大乘起信論》。

  這篇序前面一段是理序,后面一段是事序,就是在事相上說明,要造《大乘起信論》。序文的作法,希望你們先依《會閱筆記》研究一遍,再閱讀《會閱》,研究通了,序文一定要讀熟。《大乘起信論》的序文講到這里,下面依著《會閱筆記》解釋五教。

  《會閱筆記》

  五教

  總佛四十九年所說之法,分為五教:

  一、小教,又分為二:

  (一)、人天教,轉(zhuǎn)惡為善。

  (二)、二乘教,轉(zhuǎn)凡成圣。然執(zhí)心境俱有。

  二、始教,轉(zhuǎn)小成大,大乘之初門也。又分為二:

  (一)、唯識宗(相宗),說明萬法皆是「唯識」變現(xiàn),然雖空境而執(zhí)心。

  (二)、般若宗(空宗),廣破諸相,說明心境俱空,然尚執(zhí)空。

  三、終教,轉(zhuǎn)權(quán)成實,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dāng)成佛,大乘終極之理也。說明有非實有,空非斷空,以破空有二執(zhí),而入中道真實之理也。

  四、頓教,轉(zhuǎn)漸成頓,一念不生,即是如來。即禪宗不依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也。破空執(zhí)、有執(zhí),及空有俱存之執(zhí)。

  五、圓教,轉(zhuǎn)偏成圓,說明一法即一切法,圓融無礙,圓滿無缺,故謂之圓教也。

  「總佛四十九年所說之法,分為五教」,這是題目,佛說法四十九年由淺至深,分成五教。

  「一、小教,又分為二:(一)、人天教,轉(zhuǎn)惡為善!埂附獭故圣人被下之言。圣人是指佛,佛加被以下九界眾生的語言叫做「教」,就是佛說的法。下面一步一步轉(zhuǎn)下去,「人天教」,指人乘教、天乘教。人乘教就是三歸五戒,天乘教就是十種善法,再加上二界的四禪八定。為什么佛要說五戒十善呢?「轉(zhuǎn)惡為善」,轉(zhuǎn)眾生的惡法,叫他修善法。

  「(二)、二乘教,轉(zhuǎn)凡成圣。」人天乘是轉(zhuǎn)惡為善之教,二乘教是轉(zhuǎn)凡成圣之教。你修善法來生轉(zhuǎn)人,或者來生生了天,還是凡夫,未脫六道輪回,不出三界,還在受輪回之苦。二乘教也叫小乘教,就是聲聞、緣覺之教,能使凡夫超出三界,脫出輪回,轉(zhuǎn)凡成圣之教!溉粓(zhí)心境俱有」,「然」是轉(zhuǎn)語之詞,轉(zhuǎn)凡夫成圣人,然而沒有究竟,他執(zhí)著內(nèi)心、外境統(tǒng)統(tǒng)有。小乘圣人超出三界,脫出輪回叫圣人,不叫凡夫,但是,他執(zhí)著心也有,境也有,我空了法不空,心法不空,境法不空。

  全世界一切的宗教都是人天乘,比不上佛教的小乘。佛教的小乘轉(zhuǎn)凡成圣,超過一切外道,將來你們有時間去看《四阿含經(jīng)》,完全是對凡夫外道說法。世界上的宗教最有名的耶穌教、回教統(tǒng)統(tǒng)是人天教,就是說做一個人很苦,生天上就得快樂,以生天為究竟。天在哪里?天是什么樣子?統(tǒng)統(tǒng)不知道。憑理想說有一個天國,生到天國就好了,不曉得生到天國,也不出三界,還是個凡夫。要注意!小乘教超過一切宗教、一切外道,但是它不是大乘,執(zhí)著有心法、境法,就是法執(zhí)不空。

  「二、始教,轉(zhuǎn)小成大」,前面轉(zhuǎn)凡成圣,我執(zhí)空了,法執(zhí)沒有空,再說大乘始教,轉(zhuǎn)小乘教成大乘教。從始教起,始、終、頓、圓四個教都是大乘教,對小叫大!复蟪酥蹰T也!篂槭裁唇惺冀?始者初也。小乘教等于六年小學(xué),始教等于初中,比小學(xué)高,但只是大乘的初門,始教又分為二種:

  (一)、唯識宗(相宗),又叫法相宗,簡單說叫相宗!刚f明萬法皆是『唯識』變現(xiàn)」,大乘唯識宗要破外面的境界,說明萬法都是唯識變現(xiàn)出來的,唯識無境,唯者獨也,獨獨有一個心識,沒有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都是虛幻不實,是我們自己唯識變現(xiàn)的。拿作夢為比喻,作夢不是什么境界都有,一切萬法都有嗎?作夢的那些境界,一切萬法從哪兒來的呢?完全由夢心變現(xiàn)出來的!溉浑m空境而執(zhí)心」,唯識宗把外面的境界空掉,卻執(zhí)著唯識的心,就是境界的法執(zhí)破了,心法還是沒有破。

  (二)、般若宗(空宗),也叫空宗!笍V破諸相」,外面境界相破了,里面心的相也破!刚f明心境俱空」,說明外面的境界空,里面的心也是空的,所以叫做空宗!溉簧袌(zhí)空」,然而尚且執(zhí)著心空、境空那個俱空是有的。把空法當(dāng)成最高的法,起了一種法執(zhí),叫空執(zhí)。我執(zhí)破了,法執(zhí)破了,空執(zhí)沒有破。

  「三、終教,轉(zhuǎn)權(quán)成實」,注意!每一個教有個轉(zhuǎn),始教是轉(zhuǎn)小成大。始教就是大乘,終教也是大乘,跟始教的不同,始教是權(quán)教大乘,終教是實教大乘。始教的二個宗∣∣唯識宗、般若宗,絕對不承認(rèn)這樣的判教。學(xué)唯識的人,認(rèn)為唯識教是三時教,是最高的教。學(xué)般若的人,認(rèn)為般若智慧是最高的智慧,不承認(rèn)四教家、五教家的判教。這是五教家判的,始教的般若宗沒有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dāng)成佛。唯識宗講得更死板,把一切眾生分為五大分,一分半能成佛,三分半不能成佛,那不是權(quán)教是什么?「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dāng)成佛,大乘終極之理也!惯@才是大乘真實之教。怎么叫終教?大乘終極之理,說到究竟處了!刚f明有非實有,空非斷空,以破空有二執(zhí)」,學(xué)大乘始教,不是執(zhí)有就是執(zhí)空,你要曉得,有,不是實有,你不應(yīng)該執(zhí)著有;空,不是斷滅空,你不應(yīng)該執(zhí)著空,破空有二種執(zhí)!付胫械勒鎸嵵硪病,怎么叫大乘實教呢?先悟后證,要眾生悟入證入中道真實之理。有,不是實有,是妙有;空,不是斷滅空,是真空,即有即空。先是非有非空,再即有即空,再會歸中道,中道叫第一義諦,這才是大乘實教。

  「四、頓教」,比終教道理還高的,叫頓教。「轉(zhuǎn)漸成頓」,始教大乘、終教大乘,都屬于漸教。「漸」者漸次,一步一步來,等于上樓,一層一層爬上去。但是頓教,一超直入,轉(zhuǎn)漸次的大乘教成頓超的大乘教。「一念不生,即是如來!?jié)u教,斷煩惱,一步一步斷;證法身,一步一步證。頓教,怎么頓超呢?「有念是眾生,無念即如來。」你為什么是眾生?為什么是凡夫?因為你有妄念,你一念不生,就是如來!讣炊U宗不依文字」,天臺宗分成四教:藏、通、別、圓,到了賢首宗加了頓教,分成五教。不是天臺智者大師的智慧不夠,因為智者大師是南北朝陳朝的人,圓寂在隋朝,而禪宗大興于唐朝,達(dá)摩初祖在南北朝梁武帝時來到中國,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后來傳了二祖、三祖、四祖、五祖,頓教禪沒有傳開。一直到六祖慧能大師,他是廣東韶關(guān)人,他在五祖弘忍那兒接了法,到曹溪大弘頓教。五祖大師門下有一位神秀禪師,到北方弘揚禪宗,那是漸次的禪。等到南方頓教禪宗大興起來,把北方神秀禪師的漸教禪宗消滅,徧天下都是頓教禪宗。賢首國師判五教的時候,頓教禪宗徧于中國,什么寺院都取名禪寺,只有一、二間,保守老祖門庭還叫寺,比如天臺宗的國清寺,不叫禪寺,保持天臺的道場。實際禪宗徧天下,也就是禪宗統(tǒng)一了佛教,可是它不依文字。判教得依文字,依著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年的道理,得有經(jīng)作根據(jù)。小乘教,依《四阿含經(jīng)》作根據(jù);大乘始教,依唯識宗的經(jīng)典作根據(jù);空宗,依般若經(jīng)典作根據(jù)。頓教禪宗不依文字,怎么叫眾生成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也!拐J(rèn)為人的心就是佛的心!钢敝浮,沒有轉(zhuǎn)彎的地方,你認(rèn)識人的心,就見了佛性,就成了佛。直截了當(dāng),一超直入。「破空執(zhí)、有執(zhí),及空有俱存之執(zhí)!诡D教禪宗,執(zhí)著空,執(zhí)著有,給你破;執(zhí)著空有俱存,給你破;執(zhí)著空有俱空,也給你破,沒有什么法不給你破掉。因為你有一法存在,你念頭不會不生,你存了有,有一個有的念;你存了空,有一個空的念;你存了空有俱存,又存了空有俱存的念。有念就有執(zhí),所以告訴你:「一念不生,即是如來!故裁磮(zhí)都給你破竟。

  「五、圓教,轉(zhuǎn)偏成圓」,始教、終教、頓教,是大乘之教都有偏,都不圓融、不圓滿!刚f明一法即一切法」,圓教的道理,你只要說一個法,就具足一切法,這叫「隨拈一法,無非法界!鼓汶S便拈起一個法,整個法界都在里面。比如黃金造出來各式各樣的莊嚴(yán)器具,但是金戒子、金項鏈?zhǔn)侨斯ぴ斓募傧?黃金的本體只有一個,你只要認(rèn)識了黃金,金戒子、金項鏈的黃金就都認(rèn)識了,所以一法具足一切法,隨拈一法,無非法界。金戒子雖然很小,一切莊嚴(yán)器具的黃金,都包括在金戒子里面,沒有兩樣。

  「圓融無礙,圓滿無缺」,因為這兩個道理,故取名圓教。它圓融無礙,一法即一切法,有法即空法,空法即有法,不相妨礙。不僅始教、終教、頓教,到了圓教都成了圓法,連小教人天乘的法到圓教里來,都是圓融無礙,叫「圓人學(xué)法,無法不圓!鼓闶菆A教的根機,是個圓人,你去學(xué)什么法都是圓教的法。反過來說,你是個外道,則《法華經(jīng)》是圓教,《華嚴(yán)經(jīng)》是圓教,被你講成全是外道的道理,外道學(xué)佛法,佛法變外道。還有一個道理,「圓滿無缺」,圓教的道理再沒有缺欠,沒有缺少,一切法都圓滿了!腹手^之圓教也」,以是之故,圓融無礙之故,圓滿無缺之故,叫做圓教。

  以上把五教簡單說明了,再簡單說明《大乘起信論》在五教中屬于哪一教?

  《會閱筆記》

  大乘起信論判教

  此論說明眾生心即如來藏心,既有此心,皆當(dāng)成佛,故判此論,屬于終教也。亦兼圓頓二教﹕初以一心為本源,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即屬圓教。心真如門,不生不滅,即屬頓教也。

  「此論說明眾生心即如來藏心,既有此心,皆當(dāng)成佛」,真如在纏,名字叫如來藏。就是真如心在眾生心中,纏就是煩惱,在煩惱之中,取個名字叫如來藏心。只要有如來藏心,那就是真如,那就是佛性!腹逝写苏,屬于終教也!挂允侵,分判這部《大乘起信論》屬于終教。前面講過,終教的道理,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當(dāng)成佛,《大乘起信論》講的正是這個道理,所以把《大乘起信論》判為終教!敢嗉鎴A頓二教」,不是全部的圓、全部的頓,兼帶有圓教、頓教的道理!赋跻砸恍臑楸驹,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即屬圓教。」《大乘起信論》的序文,先說一心,即是一切法的本源,也就是真如門、生滅門的本源,它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世間法||生滅法,出世間法||真如法,統(tǒng)統(tǒng)在一心本源里面,這是圓教的道理。但是它只有一部分的圓,不是全部的圓!感恼嫒玳T」,由一心開二門,第一心真如門,第二心生滅門。「不生不滅,即屬頓教也。」心真如門不生不滅那一部分,屬于頓教,不是全部論文都屬于頓教,就是說全部論文屬于終教,兼帶有圓教、頓教的道理。

  大乘起信論

  現(xiàn)在開始講《大乘起信論》的題目,先講「大乘」,再講「起信」,再講「論」字。講大乘,先講「大」,再講「乘」。

  《會閱筆記》

  大乘起信論

  「大」者當(dāng)體為名,包含為義。「乘」者就喻為稱,運載為功。法喻合舉,故名大乘也!复蟪恕鼓怂胖,「起信」乃能信之心。心境合目,故云大乘起信也。

  「『大』者當(dāng)體為名,包含為義!埂府(dāng)體」,當(dāng)心法之體,就是一心法的心體,「為名」,取名叫大。「包含為義」,有名就有義,為什么心法之體取名為大?它包含一切法。記住這解釋,不是對小稱大,對小稱大,就是大法外面有個小法,這樣的大是比較的大,不是絕對的大,因為大法以外還容許一個小法在。這個大法包含小法,什么法都包含在心體之內(nèi),所以才是絕對的大!赋恕,指能乘、所乘,能乘的是人,所乘的是車。「『乘』者就喻為稱」,就這個譬喻給它稱個名字叫乘!高\載為功」,法就是法,為什么說個比喻呢?因為它有運載的功能,運載眾生出生死到涅槃,由生死道中,一直走到涅槃大道,運載到如來的寶所。你得依著大法才能成佛,大法就是一部大車,能運載眾生,由凡夫成為圣人、成為佛。

  再把「大乘」合起來解釋,「法喻合舉,故名大乘也!埂复蟆,是心法之體,是「法」。「乘」,是個比喻,比喻一部大車,把大的法,和乘的喻,合起來舉出來,所以名字叫大乘。

  「『大乘』乃所信之境,『起信』乃能信之心!褂辛恕复蟪恕,何必還要「起信」呢?大乘是法喻合舉,不說喻只說法,是心外的境界。大乘是你所信的境界,你心內(nèi)沒有能信之心,那大乘法與你不相干,所以你先要起能信之心。懂得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把信仰大乘的心生起來!钙鹦拧箖蓚字,「起」是啟發(fā)、生起,你啟發(fā)、生起能信之心,就是把大乘的心啟發(fā)出來。「心境合目」,能信的心,所信的大乘法的境,合起來成一個題目。「故云大乘起信也。」所以稱為大乘起信。再推廣來講大的意思:

  《會閱筆記》

  又依《雜集論》:由與七種大性相應(yīng),故名大乘。

  一、境大性:以菩薩道,緣于百千等無量諸經(jīng),廣大教法,為境界故。

  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廣大行故。

  三、智大性:了知廣大人法無我故。

  四、精進(jìn)大性:于三大阿僧祇劫,方便勤修,無量難行行故。

  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

  六、證得大性:得如來法身,無所畏,不共法等,無量無數(shù)大功德故。

  七、果大性:窮生死際,示現(xiàn)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廣大諸佛事故。

  「論」者議論也。謂假立賓主,往復(fù)問答,議論正理也。

  「又依《雜集論》:由與七種大性相應(yīng),故名大乘!惯@個法怎么叫大乘法呢?大乘法與七種大性相合。

  「一、境大性:以菩薩道,緣于百千等無量諸經(jīng),廣大教法,為境界故!

  大乘法境界大,什么是大乘法的境界?大乘法以一切大乘經(jīng)為所緣的境界。菩薩發(fā)了心要學(xué)菩薩道,不是以一、二部大乘經(jīng)為對象,「緣于百千等無量諸經(jīng)」,一切大乘經(jīng)他統(tǒng)統(tǒng)要去學(xué),因為境界大,叫大乘。就是學(xué)菩薩道,要學(xué)一切大乘經(jīng)。

  「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廣大行故!

  你要修菩薩行,行是大行,「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廣大行故」,行菩薩道,是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廣大的行門。行菩薩道的人要自利、利他,自利要修廣大行門,利他也要修廣大行門。因為與行大性相應(yīng),所以叫大乘。

  「三、智大性:了知廣大人法無我故。」

  「人法無我」:人無我、法無我,學(xué)大乘法,不但要了達(dá)人無我,還要了達(dá)法無我,這些都是廣大無邊的道理。有大的智慧,才能了解人法無我,廣大無邊之理,與智大性相應(yīng),所以叫大乘。

  「四、精進(jìn)大性:于三大阿僧祇劫,方便勤修,無量難行行故!

  「阿僧祇」,翻成中國話叫無央數(shù),「三大阿僧祇劫」,是三大無央數(shù)劫!阜奖闱谛,無量難行行故!蛊兴_要行精進(jìn)大,不怕時間長,要三大阿僧祗劫才成佛他不怕,長時間勤修行,行難行行門,叫精進(jìn)大。

  「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

  凡夫住于生死,二乘住于涅槃,住是執(zhí)著,凡夫執(zhí)著生死法,二乘執(zhí)著涅槃法,都不了解方便善巧。大乘菩薩了脫生死與二乘一樣,但是他不執(zhí)著涅槃,超出二乘,所以叫大乘。他為什么不住呢?他要度眾生,要是住于涅槃,他不度眾生,所以了生死他不住涅槃,這樣他才能來來往往在苦海度眾生,這是他的方便善巧大。

  「六、證得大性:得如來法身,無所畏,不共法等,無量無數(shù)大功德故!

  他證得的功德大,「得如來法身」,證得法身功德大,有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法身具足這五種功德。「無所畏」,查《佛學(xué)大辭典》,有菩薩的四種無所畏、佛的四種無所畏,這是指佛證得的四種無所畏!覆还卜ā,就是佛的十八種不共法,不共凡夫、不共二乘、不共三乘,只有佛有這十八種不共法,都是佛的功德!笩o量無數(shù)大功德故」,無量數(shù)的大功德,他都證得,所以叫大乘。

  「七、果大性:窮生死際,示現(xiàn)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廣大諸佛事故!

  他成的佛果可不是成二乘果,二乘果住于涅槃,和眾生發(fā)生不了關(guān)系,眾生沾不到他的光,得不到他的利益。菩薩不住于生死,超出生死,證得涅槃不住涅槃,他要來來往往度眾生。「窮生死際」,凡是眾生,六道凡夫有分段生死,三乘圣人有變易生死,九法界生死邊際他都能了達(dá),了達(dá)到究竟處!甘粳F(xiàn)一切成菩提等」,對于凡夫示現(xiàn)成菩提,對于三乘圣人示現(xiàn)成菩提!附V大諸佛事故」,對于凡夫、二乘,甚至三乘都要建立佛事。

  我們懂得七種大性,我們學(xué)大乘法,要發(fā)大乘心,求大乘智慧,證大乘功德。證得大乘的大果,就處處示現(xiàn)菩提,處處示現(xiàn)佛事。古人有兩句話:「廣建水月道場,大做夢中佛事!鼓闾幪幗⒌缊,道場不是真實的,像水中的月亮,我要度眾生,不得不建水月道場。我要做佛事,我也空,法也空,有什么佛事好做?等于大做夢中佛事,因為要喚醒夢中的眾生,眾生的夢沒有醒,我不在夢中做佛事,到哪里去做呢?所以你要發(fā)大心,要成就大果,處處建立道場,處處大做佛事,不要聽到一切法如幻如化,有如水中月,有如作夢,一切皆空,你就不要做了。你執(zhí)著空,偏到空那一邊,怎么能成佛呢?

  「大乘起信」四字講完,再用《雜集論》的七種大性相應(yīng)相合,與七種大性相應(yīng)才叫大乘。下面講「論」字。

  「『論』者議論也。謂假立賓主,往復(fù)問答,議論正理也!拐撐牡念}材,是問答題的文章,問答由誰問呢?沒有人問!钢^假立賓主」,假立一個賓、一個主。賓就是客,假若來了一位客人,問我道理,我是主人就答復(fù)他!竿鶑(fù)問答」,賓主之間,問一層道理,再問一層道理,一問為往問,一答為復(fù)答,往復(fù)問答作什么呢?「議論正理也」,「正理」就是大乘之理,不邪不偏謂正,不是外道的邪理,不是二乘的偏理。不議論,不往復(fù)問答,不能明了。

  《會閱筆記》:

  馬鳴菩薩造

  「馬鳴」有三釋:

  一、以此菩薩初生之時,感動諸馬悲鳴不息,故立此名。

  二、此菩薩善能撫琴,以宣法音,諸馬聞已,咸悉悲鳴,故立此名。

  三、此菩薩善能說法,能令諸馬悲鳴,垂淚不食,因此為名也。

  「菩薩」亦有三釋:

  一、若具言之,應(yīng)云菩提薩埵,菩提,此云大覺,即所求也。薩埵,此云有情,即所度也,從境為名耳。若從心說,即唯悲與智也。

  二、菩提是所求法,薩埵是能求人,心境合明,人法雙稱,故云菩提薩埵也。

  三、菩提名大覺,薩埵名勇猛,謂有志有能,于大菩提,勇猛求故,立此名也。

  「造」者制作也。

  這位菩薩為什么取名為「馬鳴」呢?我們尊敬這位菩薩不敢起分別心,如果起分別心,馬鳴菩薩這個名字實在不太文雅,馬鳴就是馬叫,這個名字太粗氣了。然而,這正是表現(xiàn)菩薩的功德,他不但能感動人,還能感動馬!格R鳴」有三種解釋:

  「一、以此菩薩初生之時,感動諸馬悲鳴不息,故立此名!

  馬鳴菩薩出生時,感動諸馬不停地悲傷鳴叫,所以取名為馬鳴。印度菩薩、比丘的名字都是他的母親取的,不是另外取名。

  「二、此菩薩善能撫琴,以宣法音,諸馬聞已,咸悉悲鳴,故立此名。」

  馬鳴菩薩不但能講經(jīng)說法,還善于音樂,他會彈琴,用樂器宣揚苦、空、無常、無我佛法之理,諸馬聽到他彈琴的音聲,都悲鳴不已,所以叫馬鳴。

  「三、此菩薩善能說法,能令諸馬悲鳴,垂淚不食,因此為名也!

  諸馬聽到他說法,不但悲鳴,還流眼淚,不吃食物,所以叫馬鳴!恶R鳴菩薩傳》里記載,國王聽了不相信,把宮殿里養(yǎng)的馬餓了幾天,來試驗馬鳴菩薩的功德。國王請馬鳴菩薩來說法,把餓的馬牽出來,用好吃的東西喂馬,馬一聽到馬鳴菩薩說法,悲鳴不已,垂淚不食。

  「馬鳴」有上面三種解釋,就是他的功德,不但能度人,而且能度馬。

  「菩薩」兩字也有三種解釋,這三種解釋是根據(jù)《會閱》摘錄的,和一般的解釋有點不同:

  「一、若具言之,應(yīng)云菩提薩埵。菩提,此云大覺,即所求也。薩埵,此云有情,即所度也,從境為名耳。若從心說,即唯悲與智也。」

  「若具言之」,把菩薩具足的說!笐(yīng)云菩提薩埵」,菩薩是中國簡略的翻譯,按梵音應(yīng)稱「菩提薩埵」!钙刑,此云大覺,即所求也。」菩薩上求覺道,就是大覺!杆_埵,此云有情,即所度也,從境為名耳!鼓芮蟮氖瞧兴_的心,所求的大覺是境。能度的是菩薩的心,所度的有情是境,都是心外之境!溉魪男恼f」,前面是從境解釋,若是從心解釋,「即唯悲與智也!怪挥斜c智兩個心,所度的眾生,因為你心內(nèi)有悲心;所求的大覺,因為你心內(nèi)有智慧心,就是悲心與智心,悲智雙運。

  「二、菩提是所求法,薩埵是能求人,心境合明,人法雙稱,故云菩提薩埵也!

  「菩提是所求法,薩埵是能求人」,第一種解釋,講薩埵是有情,有情是所度的。這里不講所度的眾生,講能求的菩薩。菩提是所求的法,能求菩提法的人叫薩埵。「心境合明」,能求的人是你有能求的心,所求的法是個境!溉朔p稱,故云菩提薩埵也。」能求的人,所求的法雙稱,所以叫菩提薩埵。

  「三、菩提名大覺,薩埵名勇猛,謂有志有能,于大菩提,勇猛求故,立此名也!

  「薩埵名勇猛」,薩埵前面翻有情,也翻勇猛!钢^有志有能,于大菩提,勇猛求故,立此名也!蛊兴_發(fā)心,他有大的志愿,而且有能力,于大菩提法,有勇猛心去求,才能精進(jìn)。沒有勇猛心,說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他就退了心。

  「『造』者制作也!惯@部論是馬鳴菩薩造的,也就是馬鳴菩薩制作的。

  《會閱筆記》

  造論時節(jié)

  依《摩耶經(jīng)》云:「如來滅后,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競興,毀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七百歲已,有一比丘,名曰龍樹,善說法要,滅邪見幢,燃正法炬。」以此經(jīng)文為定說,當(dāng)知馬鳴菩薩造論時節(jié),即在佛滅后,六百余年間也。

  再講「造論時節(jié)」,在什么時候造的論?依《摩耶經(jīng)》說:如來滅度后,過了六百歲,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都是心外求道,統(tǒng)統(tǒng)是邪見。「邪見競興」,一個外道比一個外道的邪見厲害!笟绶鸱ā,九十六種外道有一個總原則,都是起了邪見,總目的是要毀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有一位比丘,名叫馬鳴,善說一切法的要義!附捣磺兄T外道輩」,把九十六種外道都降伏了!钙甙贇q已」,釋迦世尊涅槃七百歲后。「有一比丘,名曰龍樹,善說法要,滅邪見幢」,把外道最高的邪見滅掉!溉颊ň妗,把正法的火炬點燃起來!敢源私(jīng)文為定說,當(dāng)知馬鳴菩薩造論時節(jié),即在佛滅后,六百余年間也!褂纱私(jīng)證明,馬鳴菩薩弘法、造論的時間,是在如來滅度后六百余年。

  再講翻譯的年代,馬鳴菩薩造的《大乘起信論》是印度的梵文,什么時候翻成中文呢?

  《會閱筆記》

  翻譯年代

  梵語波羅末陀,此云真諦,西印度優(yōu)禪尼國人。于梁元帝承圣三年九月十日,在衡州建興寺所譯。

  「梵語波羅末陀,此云真諦」,是真諦三藏法師翻譯的,「西印度優(yōu)禪尼國人」,印度分成東、西、南、北、中,五個印度,西印度的國家很多,他是優(yōu)禪尼國的人!赣诹涸鄢惺ト昃旁率,在衡州建興寺所譯!沽,是南北朝的梁朝,這時候中國天下大亂,常被兵亂所苦,真諦三藏法師,心想與此土無緣,欲回印度,因為坐海船風(fēng)不順,又被吹回來,于是留在中國譯經(jīng),就在現(xiàn)在湖南省建興寺翻譯。真諦三藏法師譯的《大乘起信論》叫梁譯,我們講的經(jīng)本,和《會閱》注解的都是梁譯。另有一種翻譯叫唐譯,其注解有蕅益大師的《大乘起信論裂網(wǎng)疏》。

  唐朝翻譯《大乘起信論》時,賢首國師參加譯場,后人認(rèn)為他既然參與唐譯,應(yīng)該注解唐譯,怎么注解梁譯呢?有人說賢首國師沒有我執(zhí),所以不注解唐譯。我覺得這個道理不太究竟,因為參加譯場的職務(wù)很多,一、度語,先把印度話翻成中國話。二、筆受,用筆受寫到紙上。三、證義,查證筆受后的文義和梵文的義理是否一樣。四、潤文,用中國文法潤飾通順。上述翻譯過程各項職務(wù)不只一人負(fù)責(zé),可能賢首國師不能完全作主。而唐朝的譯本,不見得比梁譯本高明,所以他才注解梁譯,這是我的見解,也不敢說對。

  唐賢首國師義記科判

  此論三分甲初、序分甲二、正宗分甲三、流通分

  甲初、序分(分二)乙初、明歸敬三寶(分二)

  「科判」是一部經(jīng)的綱要,一定要把科分清楚,科分不清楚,綱要抓不住!洞蟪似鹦耪摿x記》的科,分得很細(xì),有的兩個字就分一科,有的一句話分一科,「科」是簡明的注解,「判」是分開,一科一科把它分判開。依唐朝賢首國師《大乘起信論義記》的科判,分三大科,甲初、序分, 甲二、正宗分, 甲三、流通分。甲初、序分,分二科,乙初、明歸敬三寶,分二科,要造論文,先要歸敬三寶。

  丙初、顯能歸誠至歸命丙二、明所敬深廣(分二)丁初、明所敬分齊盡十方,丁二、辨所敬三寶(分三)戊初、明佛寶最勝業(yè)徧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戊二、名法寶(分二) 己初、標(biāo)及彼身體相,己二、釋(分二)庚初、釋體大法性真如海,庚二、釋相大無量功德藏,戊三、明僧寶如實修行等。歸敬三寶竟

  丙初、顯能歸誠至

  歸命

  「丙初、顯能歸誠至」,「誠至」,就是誠懇到了至極,把這二字反過來,就是至誠。能歸的心,是至誠的心,就是歸命這兩個字。為什么要歸命呢?能歸的心,誠摯到了極點,所以才要歸命。每逢要作一篇論文,都要先歸依三寶,因為我們是三寶弟子,要表示恭敬,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至誠。至誠之心是最妙求法的心,菩薩給我們留榜樣,馬鳴菩薩造《大乘起信論》,是依著一百部大乘經(jīng)造的,一切三藏他都貫通了,他造論,還要歸敬三寶,因為三寶是我們的師父。

  歸命是梵語「南無」的翻譯,「南無」一般都翻譯為歸依,此處翻為歸命,為什么不翻為歸依?因為它不只是歸依的意思,還含有「能歸誠至」,就是誠懇至極的意思。誠懇至極到用自己的生命來歸依,有歸命的意思。所以「南無」不能翻為中文,念南無阿彌陀佛,有歸依、歸命的意思。這里就是把誠懇到了極點,翻成歸命。為什么歸命叫誠至,誠懇至極呢?因為人最寶貴的莫過于生命,世間的功名財富失去了,還可以得回來,譬如做官失去了職位,還有機會再次當(dāng)官;錢財失去了,還有機會賺回來。而生命是唯一無二的,人身一失,沒有機會再回來,所以世間上最尊貴的莫過于生命。用自己最尊貴的生命來歸依三寶,就是不顧生命的來歸依,表示能歸的心,誠摯至極!

  丙二、明所敬深廣(分二)

  丁初、明所敬分齊

  盡十方,

  「丙二、明所敬深廣」,所歸敬的三寶,是甚深的三寶,是廣大的三寶,分二科!付〕酢⒚魉捶铸R」,「齊」念「ㄐㄧˋ」,同「際」字,就是界限的意思。你所歸敬的三寶界限在什么地方呢?「盡十方」,就是甚深甚廣,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都有三寶,盡十方的三寶我都?xì)w依。講是有分際,實際盡十方,沒有分際,就是盡虛空徧法界,所有的三寶我統(tǒng)統(tǒng)要歸依。

  丁二、辨所敬三寶(分三)

  戊初、明佛寶

  最勝業(yè)徧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

  「丁二、辨所敬三寶」,辨明所敬的三寶,分三科!肝斐、明佛寶」,明歸敬佛寶。歸敬佛寶,就是歸敬佛的身口意三業(yè)!缸顒贅I(yè)」,是總說佛的身口意三業(yè)最勝。「徧知」,佛的意業(yè),徧知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無所不知,所以佛的意業(yè)最勝!干珶o礙自在」,佛的色身是無礙的,因為無礙才得到自在,所以佛的身業(yè)最勝!妇仁来蟊摺,這是佛的口業(yè)最勝!妇仁馈,佛要救度世間的眾生,他要講經(jīng)說法,是依著他的大悲心講的!刚摺故侵溉酥~,就是指佛!妇仁来蟊摺,就是救世大悲的佛,這樣就把文消通了。

  接著講《會閱筆記》,前面已經(jīng)把文消通了,為什么還要講《會閱筆記》呢?你們是來求學(xué)的,多了解一點道理,不是很好嗎?你們看古人注解是怎么注的?消文是怎么消的?

  《會閱筆記》

  佛寶

  「最勝」者,標(biāo)佛位也。過小曰「勝」,超因曰「最」,以障盡德圓,果成極位,故云「最勝」也!笜I(yè)」者佛之三業(yè)也!笍讨拐咭鈽I(yè)也!干珶o礙自在」者身業(yè)也。「救世大悲」者口業(yè)也。

  講佛寶,先解釋「最勝」二字!浮鹤顒佟徽,標(biāo)佛位也!埂缸顒佟苟,是標(biāo)示佛的地位最勝。他超九界以獨尊,沒有哪一個眾生超過佛的地位。等覺菩薩上面是佛,佛的上面再沒有位了,佛叫無上,所以標(biāo)示佛位最勝。

  再消「最勝」二字,「過小曰『勝』」,超過小乘人,所以佛位叫勝!赋蛟弧鹤睢弧,「因」是佛的因位,就是菩薩位。小乘位不是佛的因位,因為小乘人只能成阿羅漢、辟支佛,不能成佛果。跟佛果相對的因位,就是菩薩位!赋购瓦^小的「過」一樣,超過了小乘位,所以叫「勝」;超過了菩薩位,所以叫「最」。接著再釋義,佛的位為什么超過小乘、菩薩呢?「以障盡德圓」,就是障無不盡,德無不圓。小乘只斷煩惱障,沒有斷所知障,他的障不盡,功德更不圓。菩薩,到等覺位,還有一分生相無明在,他的障沒有盡,德沒有圓。一直到成佛,煩惱障、所知障,統(tǒng)統(tǒng)斷盡,一切功德,無不圓滿。「果成極位」,他證得的果是佛果,成就最極的果位。「故云『最勝』也。」所以只有佛才能稱「最勝」。

  再講「業(yè)」字,「『業(yè)』者佛之三業(yè)也!拐撐纳稀缸顒贅I(yè)」,「業(yè)」是什么呢?業(yè)有善業(yè)、惡業(yè)、不動業(yè),這三種都是凡夫的業(yè)。三惡道的凡夫之業(yè),叫惡業(yè);三善道的凡夫之業(yè),叫善業(yè)。上二界有色界、無色界,這上二界的天界眾生修四禪八定,「定」者,不動之義,叫不動業(yè)。這些都沒有出三界,統(tǒng)統(tǒng)是凡夫的業(yè),連勝業(yè)也談不上。超出三界,叫無漏業(yè),分大乘、小乘,小乘無漏業(yè),只證得偏空無漏業(yè),障不盡,德不圓,不能叫勝。菩薩的無漏業(yè),他要斷障,是煩惱障、所知障一起斷。一切的功德,自利、利他的功德一起修。他修的無漏業(yè)可以稱「勝業(yè)」,但不能稱「最勝業(yè)」。最勝業(yè)是指佛的三業(yè),超過小乘,超過因位菩薩。

  再分開來講,佛的三業(yè),怎么是「最勝」呢?《大乘起信論》上歸敬三寶的偈頌,都是至誠懇切作出來的,一個字都不馬虎,《會閱》上的注解也是一樣。「最勝業(yè)」,是總說佛的三業(yè)!浮簭讨徽咭鈽I(yè)也!狗鸬囊鈽I(yè)徧知!浮荷珶o礙自在』者身業(yè)也!埂干怪阜鸬纳,佛的色身自在無礙!浮壕仁来蟊徽呖跇I(yè)也。」救世大悲這個人就是佛,是指佛的口業(yè)。

  「最勝業(yè)徧知」,佛的意業(yè)能徧知一切法,才叫最勝!干珶o礙自在」,佛的色身無礙自在,能神通變化,超過二乘人、菩薩。二乘人、菩薩都能神通變化,但是沒有佛的無礙自在,所以佛的身業(yè)最勝!妇仁来蟊摺,是佛的口業(yè)最勝。

  我們學(xué)佛法先要啟發(fā)智慧,把智慧啟發(fā)到究竟圓滿之處,就是意業(yè)徧知!笍讨咕褪侵腔鄣墓δ,有了智慧,智慧到了波羅蜜,到了圓滿的時候,神通變化自然來。色身無礙自在,自然起妙用。學(xué)佛法先求智慧,不先求神通,神通是智慧的妙用。這是勸導(dǎo)諸位:學(xué)佛法有方法、次第,不要好奇好怪去求神通。

  「色無礙自在」,佛的身業(yè)神通變化無礙自在,是由徧知的意業(yè)顯出來的妙用!妇仁来蟊摺,這是佛的口業(yè)。佛用什么本事救度眾生?用他的意業(yè),那是根本,但是意業(yè)無形無相,表示不出來。用他的身業(yè)神通變化,有的眾生非顯神通不能得度,佛才顯神通。非顯神通不能得度的眾生很少,所以佛不常顯神通。佛要降伏外道才顯神通,因為外道是著相的,非顯神通外道不歸依三寶。現(xiàn)在有神通的外道很少,用不著顯神通去度外道,所以佛度眾生用口業(yè)。釋迦牟尼佛成佛就說法,一直說了四十九年,到涅槃那一夜把《涅槃經(jīng)》說完,還問弟子:「你們對于我說的法,還有懷疑的地方嗎?如果有,趕快問,我要涅槃了!」弟子們回答說:沒有懷疑的地方,佛就涅槃了。如果有弟子說有些地方不懂,佛還是繼續(xù)說法。佛從成佛就說法到涅槃,就是為救度眾生,非說法不能救度。

  你懂得這個道理要發(fā)心講經(jīng),你不發(fā)心講經(jīng),怎么能救度眾生呢?「弘法利生」這句話,可以給「救世大悲者」作注解,「利生」就是救度世間的眾生,要救度眾生就要弘法,不弘法怎么救度呢?道源懂一點佛法,也是老法師弘揚佛法,我去親近學(xué)的。如果過去老法師沒有弘法,我現(xiàn)在也不能跟諸位結(jié)緣啊!你要利益眾生得弘法,不弘法怎么利益眾生呢?講這段話是勸諸位將來要發(fā)心弘法度眾生。

  戊二、名法寶(分二)

  己初、標(biāo)

  及彼身體相,

  「戊二、名法寶」,分二科,「己初、標(biāo)」,先標(biāo)示出來!讣氨松眢w相」,這是法寶,怎么解釋呢?「己二、釋」,解釋,再分二科!父酢⑨岓w大」,「法性真如!,這是體大,屬于法寶!父⑨屜啻蟆,「無量功德藏」,這是相大,屬于法寶。先把論文簡單消一下:

  「及彼身體相」,「彼」就是指三業(yè)最勝的佛寶。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前面歸依的佛寶,是歸依報身佛、化身佛;矸,也叫應(yīng)身佛、應(yīng)化身佛,因為法身無相,有善根的凡夫,以及二乘圣人,歸依的佛寶都是應(yīng)化身,就是在印度國出生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種相、八十種好的釋迦佛是應(yīng)化身佛。菩薩歸依的佛寶是報身佛,報身分兩種:一、自受用報身。二、他受用報身。

  一、自受用報身:這是佛無量阿僧祇劫修的功德,他自己應(yīng)該得受用,享受法樂,這是他應(yīng)該得的果報。他怎么應(yīng)該得這個果報?因無量阿僧祇劫修功德的因行,因果是相對的,如是因,而得如是果。

  二、他受用報身:「他」是指菩薩,菩薩可以得報身佛的受用,叫他受用報身,所以我們知道菩薩歸依的佛寶是報身佛。

  還有一個法身佛,偈頌把它分到法寶!讣氨松眢w相」,「彼」是指佛寶,佛寶的身,有體,有相。一個佛寶分成三大:體大、相大、用大。報身佛、應(yīng)化身佛都屬于用大。體大、相大,都?xì)w到法寶上講。

  己二、釋(分二)

  庚初、釋體大

  法性真如海,

  「法性真如!,科文說得很明白,就是解釋體大。法身佛的體,在眾生份上叫佛性,在一切法上叫法性!感浴拐弑倔w之義。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的法性,就是真如。法性、真如廣大無邊,甚深無底,像海一樣,海是譬喻法性、真如體大。法性之體就是真如之體,像海一樣,廣大甚深,這是體大。法性之法,真如之法,屬于法寶。

  庚二、釋相大

  無量功德藏,

  再解釋相大,「無量功德藏」,佛成了佛,「彼身」就是佛的身,佛的身相大。佛的法身沒有相,怎么說個相呢?相就是功德之相,佛是無量阿僧祇劫修出來的功德,功德無量,叫無量功德相。無量功德相是無量功德的法,是無相之相,是功德之相。功德之相什么樣子呢?譬如我們天天在研究佛法,有沒有功德?有功德。你拿給我看,功德,看不見。你聽聽,沒有聲音。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又如你念佛,拜佛,念經(jīng),乃至于作早晚課,有沒有功德?有功德。你看見什么樣子?沒有。功德之相,是無相之相,但是,你不能說沒有功德。有功德就有相,那是法相,就是佛的法身之相,法身具足一切無量的功德。

  《會閱筆記》

  三輪化導(dǎo)

  一、神變輪,二、記心輪,三、教誡輪。

  第一種神變輪者,佛以身業(yè),現(xiàn)種種神變奇瑞也。

  第二記心輪,佛以意業(yè),知眾生之心也。

  第三教誡輪者,佛以口業(yè),教訓(xùn)眾生也。

  再講佛教化眾生,「三輪化導(dǎo)」,佛的身口意業(yè),叫三輪。「一、神變輪。二、記心輪。三、教誡輪!

  「第一種神變輪者,佛以身業(yè),現(xiàn)種種神變奇瑞也!

  「現(xiàn)種種神變」,是佛以身業(yè)教化眾生。「奇瑞」,奇特祥瑞。佛的身業(yè),色無礙自在,現(xiàn)種種神通變化教化眾生。

  「第二記心輪,佛以意業(yè),知眾生之心也!

  「記心」,就是記眾生的心,《金剛經(jīng)》:「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這就是世界無量、眾生無量、眾生的妄念無量,佛悉知悉見。就是一切眾生無量的心念,佛統(tǒng)統(tǒng)知道,因為佛的意業(yè)能夠徧知。前面講佛的意業(yè)能夠徧知一切法,這里講徧知一切眾生的心,叫記心輪。

  「第三教誡輪者,佛以口業(yè),教訓(xùn)眾生也!

  佛有二種語言,一種是攝化眾生的語言,即愛語攝受,講的都是好聽的話。比如說你要學(xué)佛,人人都有佛性,你學(xué)佛將來就會成佛。另一種是教誡的語言,即苦切語。勸導(dǎo)不要犯戒,不要作惡,犯戒作惡將來會墮地獄,時間很長,受苦無量。應(yīng)該用愛語攝受,即用愛語攝受;應(yīng)該用苦切語教誡,即用苦切語教誡。教誡的「教」,屬于愛語攝受,攝受眾生的言教!刚]」,是苦切語,訓(xùn)誡眾生的話。佛有四眾弟子,對于在家二眾弟子,方便善巧,都用愛語攝受;對于出家弟子,都用苦切語教誡。佛用三業(yè)教化眾生,叫三輪化導(dǎo)。

  《會閱筆記》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