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論書,相傳為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一卷;唐代實叉難陀重譯,作2卷;以真諦譯本較流行。 又略稱《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的概論之作,全文篇幅不長,只有一萬一千字左右,但它結(jié)構(gòu)嚴謹、析理清晰,是對隋唐佛教影響最大...[詳情]
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九卷
第九卷
《大乘起信論》,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九頁,「辛二、釋心生滅門」。
本論的宗旨,是要引導我們眾生能夠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怎么樣才能夠成就究竟的離苦得樂?從本論的開導當中,我們必須修學三個主要的法門:第一個是觀照力、第二個是誓愿力、第三個是行動力。這三個法門的修學有一定的次第。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先成就對生命的正確觀照,才能夠產(chǎn)生正確的希望,引導一個正確修學的行動。所以在本論的「解釋分」當中,剛開始就是引導我們能夠正確的觀察生命的真相。生命的真實相可以說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從過去流到現(xiàn)在,也會從現(xiàn)在流到未來,在這樣一個相續(xù)變化的水流當中,我們應該如何來了解生命的真相?從馬鳴菩薩的開導,我們應該從二個角度來觀察生命的真相。剛開始,我們應該是從假入空觀,就是依止我們現(xiàn)前這個身心世界的果報體,來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不管是外在的身相、或者是內(nèi)心的思想,都是假藉種種業(yè)力的因緣變現(xiàn)出來的。所以我們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透過緣起性空觀,把這些假藉因緣所生的身心世界撥開來;就觀照到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清凈本然,周遍法界的真如現(xiàn)前。在真如的理性當中,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一種絕待平等的生命,我們稱為所謂的整體生命,或者叫真如門。也就是說我們在觀察這個水流的時候,我們先觀察在整個波浪的變化當中,那個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的濕性,就看到整個生命總相的一個整體生命。第二個方法,我們可以從空出假觀,從絕待平等的生命當中,再回到現(xiàn)實的個體生命?梢粤私獾:我們由于過去某一個時空所創(chuàng)的業(yè)力,這個業(yè)力就出現(xiàn)一個暫時流轉(zhuǎn)的個體生命。你現(xiàn)在的生命有一個外表的形狀,這個外表的形狀在內(nèi)部有很多的受想行識──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思想、很多的了別作用,這個都是你在過去的某一個因緣當中所創(chuàng)造的業(yè)力變現(xiàn)出來的。就是說你從一種平等的法界,又回歸到你個體生命的觀察。我們就是從個體生命的觀察又回到本體生命,從本體生命又回到個體生命;從真如而觀察生滅,從生滅而觀察真如。你能夠從真如跟生滅這二個角度來觀察生命,你就是正確而不顛倒的了解到生命真的實相,也就是你已經(jīng)具足大乘的觀照力。前面一科主要是針對于整個流轉(zhuǎn)生命當中的真如門,一個平等的生命來說明;以下「心生滅門」就講到我們在流轉(zhuǎn)當中,由于業(yè)力變現(xiàn)的個體生命。
辛二、釋心生滅門
壬一、正釋此心生滅因緣相
「心生滅門」分二科,我們先看第一科。生滅門它是由業(yè)力所變現(xiàn),我們在造業(yè)的時候是剎那剎那生滅的。譬如說你拜佛,每一拜佛是剎那剎那生滅,所以它得果報的時候,它的果報相也是剎那剎那生滅,所以叫做「生滅因緣相」。他這個個體生命的相貌:你昨天的身心世界跟今天不一樣,你今天的身心世界跟明天也不一樣。為什么不一樣呢?因為我們因地造業(yè)的每一個剎那都是有變化的,所以會出現(xiàn)所謂的生滅因緣相。這一科就廣泛的說出「生滅因緣」的差別「相」。這當中分二科:
癸一、明染凈生滅
子一、正釋心生滅
丑一、標名列義
生滅因緣相,具足來說其實就是二種相貌:一個是雜染的相貌,一個是清凈的相貌;一個是隨順于六凡法界流轉(zhuǎn)門的雜染生滅,一個是隨順于四圣法界還滅門清凈的生滅相貌。這二個相貌在本論當中,會詳細說明它生起的因緣跟消失的因緣,所謂「染凈」的「生滅」。這當中分成三小科,先看「子一、正釋心生滅」。既然講到「生滅」的因緣相,在大乘佛法生滅因緣相是一個果報相,所有的果報都不能夠離開心──它的一個原點。所以一定先了解心的「染凈生滅」,你才能夠知道果報的染凈生滅。所以我們剛開始先就著我們心的生滅相,來探討為什么會有這些六凡法界的出現(xiàn)?為什么會有四圣法界的出現(xiàn)?先從內(nèi)心的世界去了解,所以先「正釋心生滅」。這當中分成三小科,先看第一小科「丑一、標名列義」,先把生滅心的名稱跟它的內(nèi)涵作一個總說。我們看論文: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這個地方,法藏大師把它分成三科。第一科是標題,說明生滅心所依止的體性。「心生滅者」,我們平常個體生命的心是變化的,這些生滅心是怎么來的?是「依如來藏」才「有」所謂的「生滅心」,這個「如來藏」簡單的說就是真如。真如有二部分我們前面說過,真如有如實空義跟如實不空。在如實不空當中,講到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在真如里面的如實不空這一部分就安立做如來藏,說它等于是真如的一部分,它是屬于不空這一部分。什么叫如來藏呢?「如來藏」字面的意思,就是「如來」的功德法是含「藏」在眾生的心中。就是眾生的心,有成就如來功德的可能性,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這叫「如來藏」,如來之法含藏在眾生的心中。這個地方我們作一個解釋。譬如說有一個平靜的海水,這個平靜的海水由風所吹就變成了波浪。當然波浪會變化,前一剎那的波浪跟下一剎那的波浪,就產(chǎn)生很多個體的波浪出現(xiàn)。我們就問為什么會有波浪呢?你說有風,當然風只是個助緣;究竟來說因為有水才有波浪,是風吹著水而變成波浪,所以它是依止這個水而有的。這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生滅心是怎么有呢?它剛開始是一念清凈的平等心性,為無明妄動的風所吹,所謂「真如不守自性」,不守自性就向外攀緣,一念的妄動,這個時候就變成所謂生滅心。就是「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這句話,馬鳴菩薩要告訴我們一個觀念,就是生滅心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它是后來才有的,我們后來一念的無明以后才有的,我們的本來面目是如來藏,這句話有這個深義。「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就是我們在如來藏清凈的法界當中,一時的顛倒,所以變成了生滅心。所以生滅心是因緣所生法,如來藏是眾生本具的,就有這一層意思。所以這一科是標題,先把生滅心它的一個根源全說出來。第二科是辨相,辨別這個生滅心是什么樣的相貌。什么叫生滅心呢?「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合和,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這個生滅心簡單的講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翻成中文叫「藏」,它含藏一切諸法的種子,變現(xiàn)一切法的果報,這叫做藏。這個阿賴耶識,它是一個什么相貌呢?本論說阿賴耶識是一個「不生不滅」的清凈本性,或者講真如,跟我們后來一念不覺以后那個妄動的「生滅」相,二個「合」起來叫阿賴耶識。就是「不生不滅」的本性跟「生滅」的作用「和合」起來叫阿賴耶識。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什么叫「和合」?一個是生滅,一個是不生滅,這二個東西怎么混在一起?這個「和合」不是二個個體混在一起,而是一個個體的一體二面。我們怎么了解「和合」呢?馬鳴菩薩慈悲,怕我們誤會「和合」這二個字意思,就標出什么叫「和合」呢?簡單的說就是「非一非異」。這個「非一非異」,蕅益大師在注解上說:這四個字就是解釋「和合」這二個字的意思。說「非一」,真如的不生滅跟這個生滅的作用,它們二個的作用是不同的,相用差別故,所以「非一」。為什么講「非異」呢?因為同是一心故,它們是同一個心的體系,所以攝用歸體來說叫做「非異」。依體起用來觀察它們二個各有各的相貌:一個是寂靜的不生滅相,是無為法;一個是生滅變化,隨業(yè)力變化的有為諸法:所以是「非一」。我們?yōu)榱私忉尅阜且环钱悺?簡單的說就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這個地方阿賴耶識的定義,跟《唯識三十頌》的定義有所不同,我們作一個說明。我們過去研究唯識的經(jīng)論,不管是《瑜伽師地論》,或者是《解深密經(jīng)》,乃至于《成唯識論》講阿賴耶識,它是講生滅,沒有說生滅跟不生滅和合,唯識沒有這個觀念,唯識學是說每一個眾生流轉(zhuǎn)生命的根本處就是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它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前七意識不斷的活動,它就熏習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不斷的去接受前七轉(zhuǎn)識造作的訊息,它就不斷的變化。在變化當中,它沒說有一個不變化的本性,它沒有這樣講。唯識的經(jīng)論沒有這樣講,它開導出所謂五種種姓,就是有些人是人天種姓、有些人是聲聞種姓、有些人是菩薩種姓、有些人是一闡提種姓,就沒有明顯說出每一個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因為它的不生滅本性,并沒有普遍到每一個阿賴耶,就是這個不生滅性只有少數(shù)幾個人有,有些人有成佛的可能性,有些人就沒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唯識學這么一個殊勝的教法之所以會判作權(quán)教,就是它這個生命根源點的阿賴耶識,它完全用生滅相解釋阿賴耶識,因為這一點所以被判作方便法門。本論馬鳴菩薩主要根據(jù)《楞伽經(jīng)》,當然《法華經(jīng)》《涅槃經(jīng)》都有這個思想。就是說阿賴耶識是我們雜染個體生命的依止處,但是阿賴耶識的本性是不生滅的。就是說我們看到很多的波浪,但是波浪的本性是濕性,這個濕性不會因為風的吹動而改變。所以不生滅的本性,所謂的真如,它就是普遍在每一個人,每一個都有阿賴耶識、都有真如。只要你愿意努力,你就有可能恢復你的本性;不管你過去起多大的煩惱,不管你過去造多大的罪業(yè),這些都是因緣所生法,它沒有真實染污到你的清凈本性。在大乘的經(jīng)典當中,包括《楞伽經(jīng)》《法華經(jīng)》《涅槃經(jīng)》,佛陀都是非?隙ǘ鞔_的說出這個觀念。所以在本論當中,諸位要知道,阿賴耶識的定義跟《唯識論》《唯識三十頌》的定義有所不同。「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謂之阿賴耶」。當然它所起的作用沒什么差別,但是它的第一因,明確的說出──阿賴耶識之前是清凈的本性,所以阿賴耶識的本性也是清凈的,它的染污只是表相的染污而已,有這一層意思。所以我們這個地方讀到阿賴耶識,要把過去唯識學的阿賴耶識稍為融通一下。這一段是辨相,辨出這個生滅心的相貌,其實就是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阿賴耶。第三段是明用,說明生滅心它會生起什么作用?「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阿賴耶識是整個生滅相貌的根源,這阿賴耶識有二種的功能。第一個,它能夠「攝一切法」,這個「攝」簡單的講就是含攝,它能夠含攝一切染凈諸法的種子,這是第一個功能。第二個,它能夠引「生一切法」的現(xiàn)行,這個「生」就是引生它的現(xiàn)行。譬如我們講倉庫,倉庫本身不能創(chuàng)造物品,但是倉庫扮演二個角色:第一個,它能夠把你的物品收藏起來,它能夠進貨;第二個,它能夠出貨,等到你有需要的時候,也能夠把這個倉庫里面的東西搬出去:它有進有出。阿賴耶識身為整個流轉(zhuǎn)個體的根源,它也是這樣,在無量劫當中它不造業(yè),它不造善也不造惡。那它在整個生滅因緣當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它扮演色跟身二個功能。第一個,前七轉(zhuǎn)識所造的善惡業(yè),它把它的功能保存下來;第二個,等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它把這一期業(yè)力再變現(xiàn)某一期的果報。如果是一個善業(yè),它就把這個業(yè)力轉(zhuǎn)成安樂的果報;如果這是一個罪業(yè),它就把這個罪業(yè)變現(xiàn)成一個痛苦卑賤的果報。所以阿賴耶識它「含攝種子、變現(xiàn)果報」,它就做這二件事情!复俗R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惯@二種義有二種的差別相,「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股頌榘①囈R它能夠含攝、也能夠變現(xiàn),這當中有二個差別:第一個是覺悟的因緣,第二個是迷惑的因緣。這一段蕅益大師的意思是說:假設我們是由「覺」悟的因緣所啟動,就是阿賴耶識當中隨順于覺悟的因緣,它就能夠含攝一切無漏的種子,戒定慧相應的無漏種子,引生一切清凈的因果,所謂四圣法界的清凈因果。我們隨順于這個真理的觀照,這個時候阿賴耶識是攝無漏的種子,生起清凈的因果。如果我們的阿賴耶識是隨順于「不覺」,隨順我們這個感情,跟著感覺走,不隨順佛法的真理;這樣子阿賴耶識是攝持一切有漏的種子、貪瞋癡的種子,引生一切雜染的因果。有這樣的差別。這一段等于是把生滅心的體相用,先作一個大綱的說明。
前面的心真如門,它非因緣所生法,是本來具足的東西,你不管造什么業(yè),對它絲毫沒有任何影響,它是一個無為法。但是今天講這個生滅心,它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法當然是隨業(yè)力而有變化。因緣所生法是整個佛法在解釋染凈緣起一個主要的觀念,一切法是因緣生,不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是假藉因緣而顯現(xiàn)!敢蚓墶惯@二個字,在小乘跟大小乘經(jīng)論的解釋,的確有一些淺深的不同。我們看小乘的經(jīng)論解釋因緣,說是「因緣所生法」,什么叫因緣?就是業(yè)力。就是你今天造的是有漏的業(yè)力,你的生命就是苦集二道的流轉(zhuǎn);你造的是隨順于戒定慧無漏的業(yè)力,你生命的活動范圍就是在滅道二諦里面安住,它是萬般皆是業(yè),半點不由人,由這個業(yè)力來主導我們整個個體生命的流轉(zhuǎn),乃至于還滅的因緣。當然這樣講很容易理解。但是以大乘的角度來看這個業(yè)感緣起,會覺得這樣講不清楚。大乘佛法說小乘是半字法門,這個字你怎么寫一半!大乘佛法用這種清凈光明的智慧來觀照這個業(yè),這什么叫業(yè)?說「業(yè)」是推動整個生命染凈的一個因緣,那什么是業(yè)呢?其實業(yè)就是一個造作,就是身口意的造作。究竟來說,身口是不能造作,它只是工具;其實是心的造作,你的心一動,就是一個業(yè),所以業(yè)是由心所生的。這個業(yè)最后又跑哪里去呢?說我造了一個業(yè),我剛剛拜了〈八十八佛〉,我很虔誠的「南無普光佛」,包括身業(yè)的禮拜、口業(yè)的贊嘆、內(nèi)心至誠的歸依,身口意這樣的造作,在每一個佛號的所緣境當中,剎那剎那的造作!窗耸朔稹得恳环疬@樣子慢慢拜好了,這個業(yè)就造好了。造好了,現(xiàn)在這個業(yè)還沒得果報,這個業(yè)跑哪里去呢?這個業(yè)我們造了以后,我的個體生命沒有多大的變化,如果說這個業(yè)消失了,那佛法就是斷滅見了,這個業(yè)它既然有招感果報的功能,就表示它存在。那存在哪里呢?小乘的學者就不明白的說出有阿賴耶識這個觀念,在小乘部派有的觀念說:有一個「得」(得失的得)把這個業(yè)保存下來。這個得跟阿賴耶的觀念很接近,所以大乘佛法簡單的說就是阿賴耶識。就是你前六識在造業(yè)的時候,你的內(nèi)心深處有一個不造業(yè)的心識在那個地方,寂靜的等待你造業(yè)。那第八識干什么呢?它就把你造的每一個業(yè)所釋放的訊息全部的吸收起來;等到業(yè)成熟以后,再把它釋放出去。說阿賴耶識是「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刮覀冞^去研究《成唯識論》就有這個偈頌,就是從一個生滅門的個體生命,我們觀察過去的生命是「無始時來界」,我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無量的生命,上至轉(zhuǎn)輪圣王,下至卑賤的螞蟻,我們都曾經(jīng)扮演過這樣一個個體生命的角色。當然每一個個體生命都造了很多的業(yè),有時候造了一些善業(yè),有時候造了一些罪業(yè)。那這個業(yè)都跑哪里去了呢?「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都被阿賴耶識這個廣大的藏識海全部吸收。那么阿賴耶識不是只有吸收,它還會釋放。它怎么釋放呢?「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等到它釋放出來的時后,有些人就變現(xiàn)六凡流轉(zhuǎn)的痛苦果報,有些人的阿賴耶識就變現(xiàn)一個「及涅槃證得」清凈安樂的涅槃功德。所以我們今天研究生滅門,你應該要先知道整個生滅的根源,是因為有阿賴耶識的含攝一切法、引生一切法,所成就的生滅門。當然這當中有二種因緣:第一個是由覺悟推動的阿賴耶識,假設由覺悟所引導的阿賴耶,這個時候是趨向于涅槃安樂的;假設是由不覺,是由情緒化的感覺所推動的阿賴耶,這個阿賴耶它生命的趨向,是往生死流轉(zhuǎn)的方向前進。說生命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它有二種方向:一個是由覺悟引導往上的清凈水流,一個是由迷惑顛倒引導往下墜落的痛苦水流。這一段是先把生滅心的體相用作一個總說。
丑二、依各釋寅一、釋覺義卯一、總立本始二覺
前面是一個總標,這以下把覺跟不覺這二個內(nèi)涵「各」別加以解「釋」,這當中分二科,先看「寅一、釋覺義」,先解釋覺悟的功能及相貌!赣X」當中分成三小科,先看「卯一、總立本始二覺」。這個「覺」有二個:第一個是本覺,第二個是識始覺,先把這二個差別的內(nèi)涵說出來。我們先看第一段: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先解釋什么叫做「本覺」。在講「本覺」之前,先解釋什么叫做「覺」?我們平常說:你這個人是覺悟了。那什么叫覺悟呢?它的定義,簡單的講就是「心體離念」。
平常我們一般人的心就打很多的妄想,以自我意識為中心,變造很多善的妄想、或者邪惡的妄想。當我們內(nèi)心當中有一種功能生起,它能夠「離念」,這個「離念」簡單的說就是遠離一切的妄念,佛法的名詞叫做對治。就是說你內(nèi)心當中,或者修止、或者念佛、或者持咒、或者觀想修觀,總之你對你心中的妄想有對治的功能,當這個功能生起的時后,我們安立你內(nèi)心已經(jīng)安住在覺悟的內(nèi)涵當中。外道也會做慈善事業(yè),蓋個醫(yī)院、或者放生,但是這樣不能講覺;因為他只是在阿賴耶識當中成就一個善業(yè),但這個善業(yè)它不能夠離念的。雖然造了善業(yè),但是你的妄想還是很粗重──弟子心不安,你那個不安穩(wěn)性依舊存在,所以不能夠叫覺。也就是說,當你覺悟的功能生起的時候,對你的妄念有遠離、有對治的功能,佛法才定義做「覺」,「覺」是這個意思,這個跟積集善業(yè)是不同。解釋「本覺」之前,我們先解釋什么叫「覺」?有一種能夠遠離妄念的功能,這叫做「覺」。知道這個「覺」以后,就可以解釋什么叫「本覺」了!鸽x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明本覺。」什么叫「本覺」呢?這個地方先講一個譬喻:「等虛空界」,用虛空來形容本覺的相貌。這個地方法藏大師解釋說:為什么用「虛空」呢?因為虛空有二層的意思:第一個是周遍義,「無所不遍」。就是說不管你是好人、壞人,你都是活在虛空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夠遠離虛空而安住的;也就是說「本覺」它是周遍在整個十方一切凡圣的眾生當中,皆平等具足,一切的凡圣都平等具足的,所以它有周遍義。第二個是無差別義,虛空是「法界一相」沒有差別。我們之前講過什么叫無差別呢?簡單的講有六層的無差別: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它遠離生滅的差別,遠離垢凈的差別,遠離增減的差別,它是無差別的。你造善業(yè),本覺也是這樣子;你造惡業(yè),本覺也是這樣:它不會因為你造業(yè)而有所變化。簡單的說它是周遍義、是無差別義,它「是如來」清凈的「平等法身」,「依」止這個平等「法身」,我們安立一個「名」稱叫做「本覺」,本來具足的一個覺性。
就是說我們一般的個體生命,就是一個五蘊身心,你由過去在阿賴耶識當中某一期的業(yè)力:假設有些人是善業(yè)強,他這一期的個體生命特別殊勝,外相特別的莊嚴健康;他的內(nèi)心世界也特別強悍,有堪忍性,心力強,內(nèi)心當中快樂的時間也多。他不斷的造善業(yè),他的五蘊身心就是特別的不斷的變化,來生會更好。假設有些人是罪業(yè)強,他所變現(xiàn)的五蘊身心,這個個體生命就比較差,外相看起來也比較丑陋;他的內(nèi)心世界一天到晚經(jīng)常感到昏昏沉沉的,要思惟東西、要打坐,這個心提不起功能,這個五蘊差。五蘊個體生命這個修行的工具,是過去罪業(yè)所招感的,就比較差。所以業(yè)力是主導我們五蘊身心的變化。但是這個地方「本覺」不是這個意思,它是不變化的,「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到這個地方,我們應該都有一些觀念,就是你看到一些不變化的東西一定是真如門,真如門有如實空跟如實不空:它如實空,離一切相,覺跟不覺都是離的,如實空是離一切的相;如實不空,就是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得故,這個就是本覺,以本具的覺悟來總攝一切的無漏功德。所以這個地方是說明真如門不空這一部分叫本覺。
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前面是說明本覺的相貌,這以下說明這個始覺跟本覺的相互關(guān)系!负我怨?」這個地方是提出一個問:本覺是不生不滅,那跟始覺、本覺是什么關(guān)系呢?他提出這個問。這以下有二段回答,先看第一段!副居X義者,對始覺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拱驯居X跟始覺的關(guān)系講出來,說「本覺」的安立是相「對」于「始覺」而安立的。這個我們解釋一下。這個「本覺」是眾生本具的,不必你去造作,它就法爾存在我們內(nèi)心的深處,有一種覺悟的功能等待我們?nèi)l(fā)它,所以叫做「本」,這個本就是本來具。這個「始」就是有個開始,就是本來沒有,始覺不是每個眾生都有的,這一定要有個開始,有個開始當然就是生滅相。就是說我們凡夫無量劫來是隨順于一念的無明,無明一動了以后,眾生就「一念不覺」開始向外攀緣。這個一念的妄動以后,糟糕了!停不下來,就一直動下去了。當然我們在無量的生命當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跟著感覺走,我這一念心跟環(huán)境接觸的時候,產(chǎn)生一個感覺、一個心情。我現(xiàn)在的心情想做什么事就去做了,我現(xiàn)在的心情想要做那件事情也就去做了,從來沒有用道德理性來約束自己的感情,就是跟著感覺走,這樣子在個體生命當中,就招感很多痛苦的果報。我們在痛苦當中就產(chǎn)生一個慚愧心:可能跟三寶有一點結(jié)緣,個體生命當中就生長在有三寶住世的地方;看到佛像的莊嚴,生歡喜心;參加法會,唱唱爐香贊,就刺激內(nèi)心本覺的功能;這個時候發(fā)心修行、斷惡修善。當我們開始發(fā)心修行、斷惡修善的時候,內(nèi)心當中那些妄念開始對治,我們開始用佛法的道理來檢查我們內(nèi)心的活動──有些該做、有些不該做,開始對治,這個時候我們安立你「始覺」的智慧正式生起、正式啟動。所以「本覺義者」是針「對始覺」而安立的,它們二個是相對的,一個是本來具的,一個是你要發(fā)心才有的。下面這一段很重要,「以始覺者,即同本覺!故加X跟本覺不同,但是它「即同本覺」,這個「同」就是隨順,它有開顯本覺的功能,就是說始覺是從本覺而引生的。就是我們的本覺遇到三寶因緣的刺激,從本覺里面引生始覺,這個始覺當然慢慢擴大。始覺的擴大,也就不斷的開顯本覺的功能,所以講「以始覺者」,「即」隨順于「本覺」的體性,這是第一段的回答。第二段,「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篂槭裁磿惺加X呢?就是你因為有「本覺」才有「始覺」。我們前面說過,你一定是先有平靜的水為無明的風所吹,所以才有所謂的生滅心。所以我們剛開始是清凈本然的「本覺」,所謂的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這當中由無明的妄動以后,全體的本覺變成「不覺」,全水成波浪,我們在「不覺」的當中不斷的活動、不斷的流轉(zhuǎn)才吃到苦頭,這個時候遇到三寶,開始歸依三寶,發(fā)心修行,才起動了「始覺」,開始對治我們的不覺,彼此相互的關(guān)系是這樣子。我們待會再把這一段補充說明,先休息十分鐘。
- 上一篇: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八卷
- 下一篇: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十卷
- 怎么修因緣觀?觀察因緣的相貌
- 佛陀用長行和重頌這兩段來說明三界火宅
- 無聲也是一個聲音
- 什么是意業(yè)?天乘十善業(yè)之意業(yè)
- 什么是口業(yè)?天乘十善業(yè)之口業(yè)
- 什么是身業(yè)?天乘十善業(yè)之身業(yè)
- 念佛人為什么要把心帶回家?
- 下定決心要往生就不要拖
- 發(fā)心跟正見這兩科是基本功
- 修持首楞嚴王三昧開顯智慧光明
- 觀世音菩薩的四種不思議無作妙德
- 在修首楞嚴王三昧過程中要從不迷、不取和不動下手
- 臨命終時要記。和虏豢盎厥
- 怎么把點狀的佛號提升到一種片狀?念佛的功德
- 如何才能往生?對娑婆世界的愛取調(diào)伏到很低
- 只有自己想改變的人才能改變
- 什么叫破壞善根?淫戒的問題是什么?
- 修學佛法是要靠自己覺悟、遠離妄想的
- 如何對待痛苦?三界的三苦分別是什么?
- 真如本性的功德一切都在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