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雨集第二冊 中編「大乘佛法」第四章 懺悔業(yè)障
第一節(jié) 「佛法」的懺悔說
在「佛法」中,「懺悔」是進修的方便,與「戒學(xué)」有關(guān)。到了「大乘佛法」,「懺悔罪業(yè)」為日常修持的方便。從大乘經(jīng)去看,幾乎重「信」的經(jīng)典,說到「念佛」(不一定念阿彌陀佛),都會說到消除生死重罪的。中國佛教流行的種種懺法,就由此而來。懺,是梵語ks!ama──懺摩的音略,意義為容忍。如有了過失,請求對方(個人或團體)容忍、寬恕,是懺的本義;谑莇es/ana^的意譯,直譯為「說」:犯了過失,應(yīng)該向?qū)Ψ匠姓J(rèn)過失;不只是認(rèn)錯,要明白說出自己所犯的罪過,這才是「悔」了!喝影贤恿_菩薩經(jīng)』說:「所當(dāng)悔者悔之,所當(dāng)忍者忍之」(1);悔與忍合說,就是懺悔,成為中國佛教的習(xí)慣用語。 [P166] 此外,kaukr!tya也譯為悔,或譯惡作。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覺得不對而起反悔心,就是kaukr!tya 。這種悔──惡作,或是善的,或是惡的,但無論是善悔、惡悔,有了悔意,心緒就不得安定,成為修定的障礙;讴ぉ鹤,與懺悔的悔── 「說」,意義完全不同,這是應(yīng)該知道分別的。
古人稱「佛法」戒律中的懺悔為「作法懺」。中國佛教是以「大乘佛法」為主的,對「作法懺」似乎不太重視。釋尊「依法攝僧」,將出家人組合起來,名為僧伽sam!gha,使出家眾過著和、樂、清凈的僧團生活。維持僧伽大眾的清凈,就是佛所制的戒律,內(nèi)容包含了道德的(如殺、盜等)軌范,生活的(衣、食、住等)準(zhǔn)則,團體的(如受具、布薩、安居等)規(guī)制。僧伽的和、樂、清凈,能使社會大眾增長信心,內(nèi)部僧眾精進而易于解脫。達成「正法久住」世間的目的,就依賴這如法清凈的僧伽(2)。僧伽的戒律,如國家的法律,人人有尊重與遵守的義務(wù)。如違犯了,如極其嚴(yán)重,是不容許懺悔的,逐出僧團(如世間的「死刑」),不再是僧伽的一員。如不太嚴(yán)重的,準(zhǔn)予依律懺悔。如不承認(rèn)過 [P167] 失,不肯懺悔的,那就擯出去,大家不再與他往來、談?wù)?如世間的「流刑」)。但還是出家弟子,什么時候真心悔悟,請求懺悔,就為他依法懺悔出罪。犯過失而可以懺悔的,也輕重不等。犯重的是僧殘sam!gha^vas/es!a:如犯重而沒有覆藏,自己知道過錯,當(dāng)日請求懺悔的,要接受六(日)夜摩那埵ma^natva的處分。處分的內(nèi)容,主要是褫奪部分的權(quán)利(如世間的「褫奪公權(quán)」);坐臥到旁邊、下位去;尊敬比丘眾,并為大眾服務(wù)。如六夜中誠意的接受處分,就可以舉行出罪(阿婆呵那)a^varhan!a。如犯重而怕人知道,覆藏起來,或經(jīng)同住者的舉發(fā),或后來省悟到非法,請求準(zhǔn)予懺悔,那就要加重處分了。覆藏多少天,先要受別住──波利婆沙pariva^sika多少天的處分。別住以后,再經(jīng)六夜的摩那埵,然后可以出罪。別住的處分,與摩那埵相同。犯僧殘罪的,要在二十比丘僧前,舉行出罪手續(xù),然后回復(fù)了固有的清凈比丘(沒有罪了)身分。犯過失而比較輕的,或在(四人以上)僧中,向一比丘說罪(悔);或但向一比丘說;也有所犯極輕的,自心呵責(zé)悔悟就可以了。釋尊為比丘眾制定的懺悔法,是在道德感化中 [P168] ,所作的法律處分。如經(jīng)過合法的出罪手續(xù),就回復(fù)清凈比丘身分,正如受了世間的法律處分──徒刑、罰鍰等,就不再有罪一樣。在僧伽制度中,舉發(fā)別人的過失,是出于慈悲心,因為唯有這樣,才能使他清凈,如法修行。除極輕的「心悔」外,犯者都要在大眾或一人之前,陳說自己所犯的過失(以誠意知罪為要)。懺悔以后,人人有平等自新的機會,旁人不得再提起別人從前的過失,諷刺或歧視。如諷刺歧視已懺悔的人,那就是犯了過失。僧伽中沒有特權(quán),實行真正的平等、民主與法治;依此而維護個人的清凈,僧伽的清凈!阜鸱ā怪袘曰诘脑家饬x,如佛教而是在人間的,相信這是最理想的懺法!
出家的應(yīng)依律制而行,有所違犯的,犯a^patti或譯為罪(3),是應(yīng)該懺悔的。如一般的十不善業(yè),那是罪惡的,不論你受戒與不受戒,在家或者是出家,這是損他的,就是不善業(yè)。但釋尊所制的戒律,不只是這類不道德的不善業(yè),還有違犯生活準(zhǔn)則、團體規(guī)律的;有些是為了避免引起當(dāng)時社會的誤會──「息世譏嫌」而制定的。為了維護和、樂、清凈的僧伽(對外增進一般人的信仰,對內(nèi) [P169] 能安心的修證,達成「正法久住」世間的目標(biāo)),制定了種種戒律,凡出家「受具」而入僧的,有遵守律制的當(dāng)然義務(wù),如人民對國家頒布的法律,有遵守的義務(wù)一樣。在佛法中出家修行,是難保沒有違犯的。如犯了而覆藏過失,沒有懺悔,那無慚無愧的,可以不用說他;有慚愧心而真心出家修行的,會引起內(nèi)心的憂悔、不安,如古人所說的「內(nèi)心負(fù)疚」、「良心不安」那樣。這不但是罪,更是障礙修行的。所以僧制的懺悔,向大眾或一人,陳說自己的過失,請求懺悔(就是請求給予自新的機會)。如法懺悔出罪,就消除了內(nèi)心的障礙,安定喜樂,能順利的修行。所以說:「有罪當(dāng)懺悔,懺悔則安樂」。律制的懺悔,不是一般想象的懺悔宿業(yè),而是比丘對現(xiàn)行違犯的懺悔。為解脫而真心出家修行的,有了過失,就如法懺悔──向人陳說自己的違犯。在僧伽內(nèi),做到心地質(zhì)直、清凈,真可說「事無不可對人言」。如法精進修行,即使出家以前,罪惡累累,也不妨道業(yè)增進,達到悟入正法,得究竟解脫。這是「佛法」中「作法懺」的真意義。
「懺悔業(yè)障」的業(yè),梵語羯磨karma,是造作(也是作用)的意思。依「 [P170] 佛法」說:身體與語言(文字)的行為,是思cetana^心所所引發(fā)的。對于當(dāng)前接觸的事物,怎樣去適應(yīng)、應(yīng)付?由意識相應(yīng)的思(心所),審慮、決定,然后發(fā)動身體與語言的動作去應(yīng)付,這就是身業(yè)與語業(yè);內(nèi)在思心所的動作,名為意業(yè)。身業(yè)、語業(yè)與意業(yè),總名為「三業(yè)」。這種內(nèi)心與表現(xiàn)于身、語的行為,佛也還是一樣,如「十八佛不共法」中,有「身業(yè)隨智慧行」,「語業(yè)隨智慧行」,「意業(yè)隨智慧行」;三業(yè)與智慧相應(yīng),一切是如法的善行。在這三業(yè)的造作中,如內(nèi)心與貪、瞋、邪見等相應(yīng),損他或有損于自他的,表現(xiàn)于外的身業(yè)、語業(yè),是不善業(yè)──惡業(yè)。如與無貪、無瞋、慚、愧等相應(yīng),利他或自他都有利的,表現(xiàn)于外的身業(yè)、語業(yè),就是善業(yè)。這樣的善業(yè)與不善業(yè)的身語動作,為內(nèi)心所表現(xiàn)的,所以名為表業(yè)vijn~apti-karman。這種善惡業(yè)的行為,影響于他人── 家庭、社會、國家(所以惡行要受國法的制裁),更深深的影響自己,在自己的身心活動中,留下潛在的力量。這種善惡的潛力,在「緣起」法中,名為「有」 ──存在的;也名為「行」──動作的。潛存于內(nèi)在的善惡業(yè),名為無表業(yè)avijn~apti-karman [P171] 。無表業(yè)在生死相續(xù)中,可以暫時不受「報」(新譯異熟)vipa^ka ,但是在受報以前,永遠(yuǎn)是存在的,所以說「業(yè)力不失」。眾生沒有真實智慧,一切受自我染著的影響而動作,善業(yè)與不善業(yè),都是要感果報──異熟果的。善業(yè)感得人、天的樂報,不善業(yè)感地獄、畜生、餓鬼──三惡趣的苦報。眾生無始以來,不斷的造業(yè),或輕或重,或善或不善。過去的無邊業(yè)力,感報而消失的是少數(shù),現(xiàn)在又在不斷的造業(yè)。眾生無始以來所造的業(yè),實在是多得無數(shù)無量。好在善惡業(yè)力,在彼此消長中,強有力者感得未來的果報(「強者先牽」),所以大可不用耽心過去的多少惡業(yè),重要的是現(xiàn)在的多作善業(yè);善業(yè)增長了,那就惡消善長,自會感到未來的樂報。不過,過去的業(yè)力無量無邊,現(xiàn)在又不斷的造作,即使是來生生在人間、天上,報盡了還有退墮惡趣的可能,要怎樣才能徹底的解脫生死流轉(zhuǎn)呢?這是說到佛法的主題了。招感生死果報的業(yè)力,為什么會造作?如來與阿羅漢等,也有身語意業(yè),為什么不會感報?原來業(yè)力是從因緣生的,如沒有薩迦耶見satka^ya-dr!s!t!i為本的煩惱kles/a,就不會造成感生死報的業(yè) [P172] ;已有的業(yè),如沒有煩惱的助成,也不會招感生死的果報。煩惱對于善惡業(yè),有「發(fā)業(yè)」、「潤生」的作用,所以如煩惱斷了,就不會再造新業(yè);過去舊有的無邊業(yè)力,也就失去了感報的可能性。在「佛法」中,當(dāng)然教弟子不可造惡業(yè),但對過去無量無邊的善不善業(yè),是從來不用擔(dān)心的;值得佛弟子注意的,是怎樣修行以斷除煩惱,體見真諦。見真諦,斷煩惱,生死苦也就解脫了,如『雜阿含經(jīng)』卷三一(大正二‧二二四中)說:
「正見具足世尊弟子,見真諦果,正無間等[現(xiàn)觀],彼于爾時,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更不復(fù)生。所斷諸苦(報),甚多無量,如大湖水;所余之苦,如毛端渧水」(4)。
過去所造能感生死苦報的業(yè),多得是難以數(shù)量的。具足正見的佛弟子,如能現(xiàn)觀真諦(如四真諦),就斷薩迦耶見(或譯「身見」)等而截斷了生死的根本。過去無量無邊的業(yè),因煩惱斷而失去了感果的可能性,僅剩七番人天往來(生死)。如大湖水干了,僅剩一毛端的水滴。依經(jīng)說,最多七番生死(如繼續(xù)進修 [P173] ,現(xiàn)生就可得究竟阿羅漢果),一定要究竟解脫的。如經(jīng)說:「如實觀察已,于三結(jié)斷知。何等為三?謂身見、戒(禁)取、疑。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趣,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5)。
比丘眾犯了戒,如覆藏而沒有懺悔(說罪),內(nèi)心會憂悔不安,罪過更深,如臭穢物而密藏在甕中,得不到太陽空氣,那會越來越臭的。所以犯戒的發(fā)露懺悔,出罪清凈,就不致障礙圣道的進修,但不是說罪業(yè)已消失了。出家弟子在修學(xué)過程中,對于惡業(yè),除了謹(jǐn)慎不犯外,犯了就要懺悔,努力于圣道的進修就是。如頌說:「若人造重罪,修善以滅除,彼能照世間,如月出云翳」(6),這是初期「佛法」對于惡業(yè)的態(tài)度。在惡業(yè)中,有極重的惡業(yè),被稱為業(yè)障。『大毗婆沙論』引經(jīng)說:「若諸有情成就六法,雖聞如來所證所說法毗奈耶,而不堪任遠(yuǎn)塵離垢,于諸法中,生凈法眼。何等為六?一、煩惱障,二、業(yè)障,三、異熟(報)障,四、不信,五、不樂(欲),六、惡慧」(7)。所引經(jīng)文,與『增支部』「六集」相同(8)。依據(jù)這一經(jīng)文,后來有煩惱障kles/a$varan!a、業(yè)障kles/a$varan!a [P174] 、異熟障vipa^ka$varan!a──三障的名目。有了這三障中那一障,雖然聽聞?wù)、修?不可能悟入正法,離塵垢(煩惱)而得解脫。業(yè)障的內(nèi)容,是五種無間a^nantarya罪業(yè),通俗的稱為「五逆罪」: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羅漢,四、破僧,五、惡心出佛身血。殺害父、母,是世間法中最重罪。殺害阿羅漢,阿羅漢是究竟解脫的圣者。破僧,如提婆達多Devadatta那樣,不但使僧伽分裂破壞,還是叛教。惡心出佛身血,如提婆達多的推石壓佛,傷到了佛的足趾而流血。害阿羅漢,破僧,出佛身血,是出世法中的最重罪。有了業(yè)障的任何一種,等到此生終了,沒有可以避免的,決定墮入地獄,所以名為無間業(yè)。業(yè)力在善惡消長中,來生不一定受報的(不是消失了),但無間罪是決定的。這里有一實例,是在家弟子的無間業(yè),如『沙門果經(jīng)』說:阿阇世王Aja^tas/atru 曾犯殺父奪位的逆罪,內(nèi)心憂悔不安。晚上來見佛,佛為王說法,王悔過歸依。佛對阿阇世王說:「汝迷于五欲,乃害父王,今于賢圣法中能悔過者,即自饒益。吾愍汝故,受汝悔過」。阿阇世王回去后,佛對比丘們說:「若阿 [P175] 阇世王不殺父者,即當(dāng)于此坐上得法眼凈;而阿阇世王今自悔過,罪咎損減,已拔重咎」(9)。阿阇世王沒有能悟入正法,就是受到殺父重業(yè)的障礙。業(yè)障「障」的本義,如此。然有業(yè)障而能悔過,到底是好事,阿阇世王聽佛說法,還是有所得的。大眾部Maha^sa^m!ghika的『摩訶僧祇律』說:「世尊記王舍城韋提希子阿阇世王,于聲聞優(yōu)婆塞無根信中,最為第一」(10)。與大眾部有關(guān)的『增一阿含經(jīng)』,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毗奈耶』,都說到阿阇世王聞法得無根信amu^lakaya^-s/raddha^(11)。無根信,可能是有信心而還不怎么堅固的。犯極重惡業(yè),聽法、懺悔,還是有利益的。無間業(yè)的力量削弱了,來生是否還要墮地獄?『阿阇世王問五逆經(jīng)』說:「摩竭國王雖殺父王,彼作惡命終已,當(dāng)生地獄,如拍!5鵋[球];從彼命終,當(dāng)生四天王宮」(12)。這是說:雖已悔過,地獄還是要墮的。不過墮到地獄,很快就脫離地獄,如拍球一樣,著地就跳了起來。大乘的『阿阇世王經(jīng)』說:「阿阇世所作罪而得輕微」;「阿阇世雖入泥犁[地獄],還上生天」(13)。這可見(無間)業(yè)障的墮地獄,是決定的 [P176] ,不過懺悔以后,業(yè)力輕微了,很快會從地獄中出來。業(yè)障的懺悔,佛法中起初是這樣說的。
注【16-001】『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jīng)』(大正一四‧六六八下)。
注【16-002】參閱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四章(一九四──二0二)。
注【16-003】犯,譯為罪,但漢譯經(jīng)律而譯為「罪」的,梵語有多種不同。
注【16-004】『相應(yīng)部』(一三)「現(xiàn)觀相應(yīng)」(南傳一三‧二0一)。
注【16-005】『雜阿含經(jīng)』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二下)。
注【16-006】『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九九(大正二七‧五一一上)。
注【16-007】『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一五(大正二七‧五九九中──下)。
注【16-008】『增支部』「六集」(南傳二0‧二0六──二0七)。
注【16-009】『長阿含經(jīng)』(二七)『沙門果經(jīng)』(大正一‧一0九中)!洪L部』(二)『沙門果經(jīng)』(南傳六‧一二七──一二八)。
注【16-010】『摩訶僧祇律』卷三二(大正二二‧四九0中──下)。
注【16-011】『增一阿含經(jīng)』(六)「清信士品」(大正二‧五六0上);異譯『阿羅漢具德經(jīng)』(大正二‧八三四上)!涸鲆话⒑(jīng)』(四三)「馬血天子品」(大正二‧七六四中)。『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一0(大正二四‧一四七下)。 [P177]
注【16-012】『阿阇世王問五逆經(jīng)』(大正一四‧七七六中)。
注【16-013】『佛說阿阇世王經(jīng)』卷下(大正一五‧四0四上──中)。異譯『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jīng)』卷下,所說相同(大正一五‧四二四中──下)。趙宋法天所譯『未曾有正法經(jīng)』卷六說:「業(yè)障皆悉滅盡,無余可得」(大正一五‧四四六上):晚期的傳譯,顯然強化了懺悔的力量,已經(jīng)不再墮地獄了。
第二節(jié) 「大乘佛法」的懺悔說
在重信的大乘教典中,「懺悔業(yè)障」已成為修行的方便;「大乘佛法」所說的懺悔,有了不少的特色,如:
一、向現(xiàn)在十方佛懺悔:上節(jié)已說明了,僧伽內(nèi)部所遵行的懺悔;在家眾又應(yīng)怎樣的懺悔呢?一般在家人,如所作所為而屬于罪過的,有國家法律的制裁,(社會及)宗族慣例的處分,佛教是無權(quán)過問的。如歸依三寶,成為佛的弟子,就應(yīng)受佛教的約束。歸依三寶是信,有正信就應(yīng)有良好的行為,這就是近事upa^saka 的五戒。這是說:在歸依三寶的當(dāng)下,就是受了五戒(起初可能還沒有制 [P178] 立五戒,但受三歸的,自然會有合理的行為)。五戒是:「不殺生」,以不殺人為主。「不偷盜」!覆恍耙,凡國法及民俗所不容許的男女性行為,一律禁止。「不妄語」,主要是不作假見證。違犯這四戒的,也必然違反國法與民俗的習(xí)慣。佛弟子正信三寶,當(dāng)然不可違犯,不過更嚴(yán)格些。佛法是以智慧為本的,所以「不得飲酒」,養(yǎng)成清明的理性,以免情意昏亂而喪失理智。但在佛法的流傳中,可能為了佛教的推廣,受戒的尺度顯然的放寬了(也可說佛弟子的品質(zhì)降低了),這就是歸依三寶的,可以不受戒;受戒的,可以受一戒、二戒,到具足五戒。這是大眾部Maha^sa^m!ghika所傳的,如『摩訶僧祇律』、『增一阿含經(jīng)』說(1);佛教也就分為歸依了就受五戒,歸依可隨意受戒的兩大流(2)。五戒是「盡形壽」──終身受持的,如違犯了,又怎樣懺悔呢?在家弟子中,又有近住upava^sa的八支齋戒,一日一夜中近僧伽而住,過著近于出家的清凈生活。近住戒雖是短期的,也不能說決定不會違犯,如犯了又怎樣的懺悔?
釋尊的在家弟子,雖名為優(yōu)婆塞眾、優(yōu)婆夷眾,是自由的信奉佛法,沒有出 [P179] 家眾那樣的獨立組織,也不像西方神教那樣的將信眾納入組織。在家弟子犯戒的,懺悔是自動自發(fā)的懺悔;所犯雖有輕有重,但沒有僧伽內(nèi)部那樣的不同懺悔法!弘s阿含經(jīng)』說:有尼犍Nirgrantha弟子,想難破釋尊的佛法,經(jīng)釋尊解答,尼犍弟子就向佛悔過:「世尊!我今悔過!如愚如癡,不善不辯,于瞿曇所不實欺誑,虛說妄語」(3)。如上所說,阿阇世王Aja^tas/atru向佛懺悔殺父的罪惡。這都是如來在世時,向佛懺悔的實例。向佛懺悔,沒有佛就向出家眾懺悔,應(yīng)該是沒有問題的。依經(jīng)論所說,三歸當(dāng)下就是受戒,所以說三歸、五戒時,懺悔的意義不明顯。但受近住八支齋戒的,與懺悔有密切關(guān)系。佛教有布薩pos!adha 制度,半月、半月,僧眾舉行集會,布薩、說波羅提木叉des/ana^-pra^timoks!a 。其實,半月、半月,斷食而住于清凈行,名為優(yōu)波沙他upa^vasatha(即布薩),源于印度吠陀Veda的祭法。釋尊時,印度一般神教,都有于「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半月、半月,即六齋日),舉行布薩集會的宗教活動;佛教適應(yīng)世俗,也采取了布薩制。起初,釋尊成佛十二年內(nèi),只說「善護 [P180] 于身口」偈,名為布薩(4)。后來漸漸分別了,大抵在六齋日,信眾們來會,為信眾們說法,信眾們受八支齋戒(就是布薩)(5);半月半月晚上,僧眾自行集會布薩,說波羅提木叉(俗名「誦戒」)。布薩,玄奘義譯為「長養(yǎng)」,義凈義譯為「長養(yǎng)凈」!核_婆多部律攝』,解釋為:「長養(yǎng)善法,持自心故」;「增長善法,凈除不善」,與『毗尼母經(jīng)』的「斷名布薩」,「清凈名布薩」,大意相同(6)。古人意譯為「齋」,最為適當(dāng);「洗心曰齋」,布薩本為凈化自心的宗教生活。八支齋戒的授受,『增一阿含經(jīng)』這樣說(7):
1.「善男子、善女人,于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往詣沙門,若長老比丘所,自稱名字,從朝至暮,如阿羅漢持心不移」。 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說戒持齋時,到四部眾中,當(dāng)作是語:我今齋日,欲持八關(guān)齋法,唯愿尊者當(dāng)與我說之!是時四部之眾,當(dāng)教與說八關(guān)齋法」。
布薩(齋)日,到「沙門若長老比丘所」,或說「到四部眾中」,事實是一 [P181] 樣的。在家弟子受八關(guān)齋法,是在在家二眾、出家二眾──「四部眾」(即「七眾」)中舉行的;但教說戒的,是「比丘」、「尊者」。這如出家受具足戒,雖由戒師(三人)傳授,而實「戒從大眾得」(是大眾部義),戒是在壇諸師授與的。同樣的,在家受八支齋戒,雖由「比丘」、「尊者」教說,而在四眾中舉行,也就是從四部眾得來的。在會的四部眾,一定是受盡形壽戒的(五戒也是盡形壽持);『大毗婆沙論』說:「從七眾受皆得」,就是這個意義(8) !涸鲆话⒑(jīng)』說:受八關(guān)齋戒的,教授者(「尊者」)先教他懺悔,然后為他說八關(guān)齋戒(9)。依『智度論』,先受三歸依;其次懺悔;然后說八戒及「不過中食」。論上說:「我某甲,若身業(yè)不善,若口業(yè)不善,若意業(yè)不善;……若今世,若過(去)世,有如是罪,今日誠心懺悔。身清凈,口清凈,心清凈,受行八戒,是則布薩」(10)。失譯的『受十善戒經(jīng)』,所說的受八戒法,也是先歸依,次懺悔,后受戒。戒是在「大德」、「和上」前受的,而懺悔是:「今于三世諸佛、阿羅漢前,和上僧前,至誠發(fā)露,五體投地,懺悔諸罪,是名行布薩法」 [P182] (11),已有大乘懺悔的意義。在家弟子的懺悔與受(八)戒,通常是六齋日在四部眾中,由出家大德來教說的。但近住(八)戒的流布,顯然演變到可以從受盡形壽戒的在家弟子受,所以『大毗婆沙論』說:「從七眾受皆得」。西元三、四世紀(jì)間造的『成實論』,竟說「若無人(可作師)時,但心念、口言:我持八戒」,就是受戒了(12)。這一攝化在家弟子的八戒,在佛教傳宏中,某些部派是相當(dāng)寬的,達到可以離出家眾而懺悔受戒的地步(可說是「在家佛教」的先聲)。這一演變,應(yīng)該是由于事實上的困難。例如年紀(jì)老了,想受近住戒,卻不能到寺院中去,那就變通為:從受盡形壽(五)戒的在家弟子,或「心念、口言」的受持八戒,也就不必向僧眾懺悔了。在十方佛現(xiàn)在的信仰流行中,大乘就向十方佛懺悔:這是一項最可能的原因。出家眾方面,一向是在僧團中依法懺悔,但也有困難的情形發(fā)生。如犯僧殘sam!gha^vas/es!a罪的,不敢覆藏,意愿發(fā)露懺悔。但犯僧殘的,要有二十位清凈比丘,如法舉行出罪羯磨,才能回復(fù)清凈。可是,有些地方,出家眾不多,無法舉行出罪。尤其是教團在流行中,有些是品質(zhì)越 [P183] 來越有問題,要集合二十位清凈比丘,也真是不太容易。在「律」中,也說到可以暫時擱置,等因緣和合時,再舉行出罪。但僧團可以暫時擱置,而犯戒者內(nèi)心的罪惡感,是無法消除的,這不是有心懺悔而懺悔無門嗎?出家眾舍僧團而向佛 ──十方佛懺悔,這是最可能的原因了!『法鏡經(jīng)』(大正一二‧一八下)說:
「時世無佛,無見經(jīng)者,不與圣眾相遭遇,是以當(dāng)稽首十方諸佛」(13)。
『法鏡經(jīng)』在說「三品法」──懺悔,隨喜,勸請時,說到禮十方佛。為什么禮敬十方佛?因為,「時世無佛」,佛已涅槃了;雖有佛(遺體)舍利塔,但只能使人供養(yǎng)作福。「無見經(jīng)者」,沒有通達經(jīng)義而為人宣說的!覆慌c圣眾相遭遇」,沒有遇到四雙、八輩的圣僧。在這佛滅以后,正法衰微,出家眾徒有形儀的情形下,恰好十方佛現(xiàn)在說流行,也就自然向十方佛禮敬而修懺悔等行了。
二、懺悔今生與過去生中的惡業(yè):懺悔的本義,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惡業(yè),知道錯了,請求懺悔。出家與在家的懺法,雖略有不同,但無論是「制教」── 律,化教──(阿含)經(jīng),都是懺悔這一生──現(xiàn)生所作的惡業(yè)。「大乘佛法」的懺悔,不只是今生,懺悔到無始以來所作的惡業(yè)(14)。一般熟悉的『普賢菩薩行愿贊』(大正一0‧八八0上、中)說:
「我曾所作眾罪業(yè),皆由貪欲、瞋恚、癡,由身、口、意亦如是,我皆陳說于一切」。 「禮拜、供養(yǎng)及陳罪,隨喜功德及勸請,我所積集諸功德,悉皆回向于菩提」。
『普賢行愿贊』是唐不空Amoghavajra所譯的。在「四十華嚴(yán)」中,「我曾所作」譯為「我昔所造」,長行作「我于過去無始劫中」;「陳說」與「陳罪」,都譯作「懺悔」或「懺除」(15)?梢姟華嚴(yán)經(jīng)』十大愿中的懺悔,是懺悔到無始以來的惡業(yè);「陳罪」與「陳說」,還是「說」罪──發(fā)露不敢覆藏的古義。無始以來,每一生中都曾造作惡業(yè)(也造有善業(yè)),在佛法中是公認(rèn)的。但過去到底造了些什么罪?一般人是誰也不會知道的。不知道造些什么罪,那又 [P185] 怎樣懺悔呢!『普賢行愿贊』總括的說:一切惡業(yè),不外乎貪、瞋、癡(總攝一切)煩惱所引發(fā),依身、語、意而造作,所以在十方佛前,就這樣的發(fā)露陳說 ──懺悔了。初期的大乘懺悔法,如『佛說舍利弗悔過經(jīng)』,懺悔法,是在十方佛前陳說的。先說犯罪的原因是:為貪、瞋、癡煩惱所逼,就是煩惱所發(fā)動;不知道佛、法、僧;不知道是善是不善。其次,發(fā)露陳說自己無始以來的惡業(yè),內(nèi)容為(16):
1.惡心出佛身血‧謗正法‧破僧‧殺阿羅漢‧殺父‧殺母 2.十不善業(yè)道──自作‧教他作‧見作隨喜 3.罵詈誹謗‧斗秤欺誑‧惱亂眾生‧不孝父母 4.盜塔物‧盜僧物‧毀佛經(jīng)戒‧違逆和尚與阿阇黎 5.毀辱三乘人‧惡口毀佛‧法說非法‧非法說法
1.是最重的五無間罪,「大乘佛法」多一毀謗經(jīng)法的重罪。如『智度論』說:「聲聞道中,作五逆罪人,佛說受地獄一劫。菩薩道中,破佛法人,(佛)說 [P186] 此間劫盡,復(fù)至他方(地獄)受無量罪」(17),如『大品般若經(jīng)』(四一)「信毀品」所說。2.十不善業(yè)道,是世間最一般的惡行。3.是世間的惡行。4.是出家人在佛教內(nèi)所犯的惡業(yè)。5.一般人對佛、法、僧的毀謗破壞。這些無始以來所作的惡業(yè),其實就是當(dāng)時大乘佛教所面對的(教內(nèi)教外的)種種罪惡,F(xiàn)在十方世界有佛,所以向十方佛發(fā)露懺悔。自己雖見不到十方佛,十方佛是知者見者,知道自己的罪惡,自己的發(fā)露,也能受自己的懺悔。懺悔是希望「凈除業(yè)障」(經(jīng)名『滅業(yè)障礙』),「愿以此罪,今生輕受」;以后不墮三惡道,不生八難(應(yīng)譯為「八無暇」),能在人間(天上)修學(xué)佛道。
大乘懺法,是日三時、夜三時──每天六次的在十方佛前懺悔!阜鸱ā沟谋玖x,只懺悔現(xiàn)生所作的惡業(yè),隨犯隨懺,勿使障礙圣道的修行(僧伽內(nèi)部,更有維護僧伽清凈的意義)。過去生中所作的惡業(yè),可說是不加理會的。重要的是現(xiàn)生的離惡行善,降伏、斷除煩惱,如煩惱不起、降伏、斷除,身、語、意三業(yè)一定清凈,能修善以趣入圣道;趣入圣道,那過去的無邊業(yè)力,一時失卻了感報 [P187] 的可能性。「大乘佛法」的易行道,特重懺悔無始以來的惡業(yè)(主張離煩惱根本的我法二執(zhí)的,是智證的大乘),與「佛法」有著非常不同的意義。雖然能真誠懺悔的,時時懺悔的,改往修來,也有離惡行善的作用,然從佛法思想發(fā)展來說,這是值得重視的?赡苁,佛教界業(yè)報說的發(fā)達。本來,「四諦」說中,集諦是生死(流轉(zhuǎn))苦的因緣,內(nèi)容是「愛」,或說是「無明」與「愛」,這都是以煩惱為生死苦的因素。「緣起」說也是這樣;被解說為業(yè)的,是「行」(福行、非福行、不動行)與「有」!弘s阿含經(jīng)』(修多羅)只說到「十善業(yè)」與「十不善業(yè)」!褐邪⒑(jīng)』與『增一阿含經(jīng)』,已大大的分別解說了。如『中阿含』的『鸚鵡經(jīng)』、『分別大業(yè)經(jīng)』,不但說業(yè)感總異熟(報)──生人、生天等,還論到同樣的人間,有貧富、壽夭等,都是由于業(yè)報的不同(18)!弘s阿含經(jīng)』(「祇夜」)說到:摩訶男Maha^na^ma前生,慳吝無比,布施了又后悔;殺異母弟而奪他的財產(chǎn)。所以今生富有而不能受用;沒有兒子,死后產(chǎn)業(yè)歸公;還要墮落地獄(19)。又如『雜阿含經(jīng)』(「記說」)中,勒叉那Laks!an!a見 [P188] 到種種不同的鬼,說到他們前生所作的惡業(yè)(20)。這種業(yè)報故事,非常流行;通俗傳布的「本生」與「譬喻」,也多說到前生與今生的業(yè)報關(guān)系。業(yè)報說,可說是印度文化主流的婆羅門Bra^hman!a教,東方的耆那Jaina教所公認(rèn)的(與佛法的解說不同)。在業(yè)報說通俗流布中,一般信眾,可能帶一些宿命論的傾向。如西元二世紀(jì)來中國的安世高,自己說:前生晚年,「當(dāng)往廣州畢宿世之對」;到了廣州,路逢一少年,就不明不白的被殺了。這一生中,「吾猶有余報,今當(dāng)往會稽畢對」。到了會稽,市上有亂,世高又被誤殺了(21)。像這類業(yè)報故事,多少有點宿命論傾向。面對世間的人際關(guān)系,經(jīng)濟生活,身心病變等,如認(rèn)為一切由過去業(yè)力來決定(忽略了現(xiàn)生因緣的影響),那就會感到自己的無能為力,但又想要去改善他。在「佛法」固有的懺悔制,及或說「一切業(yè)皆可轉(zhuǎn)故,乃至無間業(yè)亦可令轉(zhuǎn)」(22)的啟發(fā)下,就會意想到過去惡業(yè)的怎樣消解凈除,這應(yīng)該是懺悔宿生惡業(yè)的思想來源。
「大乘佛法」的六時懺悔,是世俗迷妄行為的凈化:業(yè),凈除惡業(yè),是印度 [P189] 神教所共信的。有被稱為「水凈婆羅門」的,以為在(特定的)水中洗浴,可以使自己的眾惡清凈,如『瑜伽師地論』說:「妄計清凈論者……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有眾生,于孫陀利迦河沐浴支體,所有諸惡皆悉除滅。如于孫陀利迦河,如是于婆湖陀河、伽耶河、薩伐底(沙)河、殑伽河等中,沐浴支體,應(yīng)知亦爾第一清凈」(23)!赫摗涣x是依據(jù)『雜阿含經(jīng)』、『中阿含經(jīng)』的。水凈婆羅門以為:「孫陀利迦河是濟度(得解脫)之?dāng)?shù),是吉祥(得福德)之?dāng)?shù),是清凈之?dāng)?shù)。若有于中洗浴者,悉能除人一切諸惡」。佛告訴他:「若人心真凈,具戒常布薩。……不殺及不盜,不淫、不妄語,能信罪福者,終不嫉于他。法水澡塵垢,宜于是處洗。……若入凈戒河,洗除眾塵勞,雖不除外穢,能袪于內(nèi)垢」 (24)!阜鸱ā故且孕湃龑、持戒(布薩)、布施、修定等來清凈自心,洗凈穢心(二十一心穢)與惡業(yè)的。從水中洗凈罪惡,得生天、解脫,是印度神教的一流。后代,似乎特重殑伽──恒河Gan%ga^,如『大唐西域記』說:「殑伽河 ……彼俗書記,謂之福水。罪咎雖積,沐浴便除。輕命自沈,生天受福。死而投 [P190] 骸,不墮惡趣。揚波激流,亡魂獲濟」(25)!杆畠簟沟哪┝,真是迷信得到家了!凈除罪惡,不只凈除今生所作的,也是凈除與生俱來的罪惡。如猶太教以為:人的老祖宗犯了罪,從此子子孫孫,生下來就有罪惡。耶穌Jesus以前,就有呼吁人「悔改」而從水得清凈的。耶穌從施浸者約翰John,在約旦河Jordan river 浸浴,而得到宗教的經(jīng)驗。所以后來的基督教,信徒的悔改信神,要受「浸禮」;多數(shù)改用象征的「洗禮」,以表示原罪的凈除。「浸禮」只一次(平時從祈禱中悔改),而印度的「水凈」者,卻是時常洗浴求凈的。如『方廣大莊嚴(yán)經(jīng)』說:「或一日一浴,一日二浴,乃至七浴」(26)。每天多次洗浴,是為了凈除諸惡而達到解脫!簞e譯雜阿含經(jīng)』說:「具戒常布薩……法水澡塵垢」 (27)。以善法來凈除內(nèi)心垢穢,不是沐浴那樣嗎!受戒、布薩,是不離懺悔的,那末六時懺悔,凈除無始以來的惡業(yè),不是與一日多次沐浴求清凈,有同樣的意義嗎?當(dāng)然,大乘的六時懺悔,沒有那種從沐浴求凈的古老迷信了。向十方佛六時懺悔,凈除業(yè)障,可以解決業(yè)報說通俗發(fā)展所引起的問題,也適應(yīng)、凈化了 [P191] 世俗「水凈」的迷妄行為:在「大乘佛法」興起中發(fā)展起來。
三、懺悔罪過涵義的擴大:業(yè)障karma$varan!a,本是指五無間罪說的。犯了五無間罪,即使懺悔,現(xiàn)生也不可能悟入正法,所以名為業(yè)障。沒有歸信三寶以前,犯殺、盜等重罪;歸依或出家的,如違犯佛所制的戒律,對修行也是有障礙的。所以『普賢行愿品』所說的「懺悔業(yè)障」,不限于五無間罪,而是廣義的,通于一切不善業(yè)。懺悔是犯罪──造作不善業(yè)者的發(fā)露懺悔,所以懺悔是對不善業(yè)而說的。但在六時懺悔的流行中,懺悔有了進一步的擴張,不再限于業(yè)障了,如隋阇那崛多Jn~a^nagupta共笈多Dharmagupta譯的『大乘三聚懺悔經(jīng)』(大正二四‧一0九一下)說:
「是眾生等有諸業(yè)障,云何懺悔?云何發(fā)露?謂煩惱障、諸眾生障、法障、轉(zhuǎn)后世障,云何懺悔?云何發(fā)露」?
這是懺悔五種障──業(yè)障,煩惱障,眾生障,法障,轉(zhuǎn)后世障。同本異譯的,安世高所譯『舍利弗悔過經(jīng)』,沒有說到。梁僧伽婆羅sam!ghavarman譯的 [P192] 『菩薩藏經(jīng)』,也沒有說到,只說:「從無始生死以來所造惡業(yè),為一切眾生障礙」;「欲得于一切諸法清凈無有障礙,應(yīng)當(dāng)如是懺悔諸惡業(yè)障」(28)。但五種障說,古來就已有了,如西晉竺法護Dharmaraks!a譯的『文殊悔過經(jīng)』說:「以此功德,自然棄除五蓋之蔽」(29)。同時的聶道真所譯『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jīng)』,立「五蓋品第一」。經(jīng)文說:「一切諸罪蓋、諸垢蓋、諸法蓋悉除也」 (30)。蓋,顯然是障的異譯。罪蓋是業(yè)障,垢蓋是煩惱障,法蓋是法障,雖只說三種,而法蓋與五障中的法障,無疑是相同的。與阇那崛多同時的那連提耶舍Narendrayas/as ,譯出『日藏經(jīng)』與『月藏經(jīng)』,有四障說(31):
1.「彼人所有無量生死恒沙業(yè)障、眾生障、法障、煩惱障,能障一切善根,未受、未盡、未吐者,如是等業(yè)皆悉滅盡」。 2.「一切業(yè)障、煩惱障、法障──罪業(yè)皆盡,惟除五逆、破毀正法、毀謗圣人」。 3.「彼諸天、龍乃至迦咤富單那,向彼菩薩摩訶薩邊,懺悔業(yè)障、眾生障 [P193] 、法障、煩惱障」。
在以上三文中,除第二外,都說懺悔四種障;四障就是五種障中的四障。五障與四障的意義,可能眾生障是異熟(報)障,法障指修學(xué)大乘法的障礙。雖意義不明顯,但有煩惱障kles/a$varan!a在內(nèi),是確然無疑的。煩惱,怎么也可以懺悔呢?我以為,這是西域變了質(zhì)的佛法。竺法護與聶道真,是西元三世紀(jì)后半世紀(jì)的譯師。法護世居燉煌,「隨師至西域,游歷諸國。……大赍胡經(jīng),還歸中夏」(32);護公所譯的經(jīng)本,是從西域來的。阇那崛多與那連提黎耶舍,是西元六世紀(jì)中后的譯師。所譯的經(jīng)本,是「齊僧寶暹、道邃、僧曇等十人,以武平六年,相結(jié)同行,采經(jīng)西域。往返七載,將事東歸,凡獲梵本二百六十部」(33) ,也是從西域來的。從西元三世紀(jì)到六世紀(jì),從西域來的經(jīng)本,都有懺悔四障、五障說,所以四障、五障說,決非偶然的誤譯。佛經(jīng)從北印度而傳入西域,西域的文化低,對佛法的法義,缺少精確的認(rèn)識,如佛法初傳我國,漢、魏、晉初期,對佛法的誤解很多。西域流行的佛法,強調(diào)通俗的懺悔,因誤傳誤,演化 [P194] 出懺悔三障、四障、五障的異說。印度所傳的正統(tǒng)論義,是沒有這種見解的。經(jīng)本從西域來,推定為西域佛教的異說,應(yīng)該是可以采信的。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Bodhiruci ,譯出『佛名經(jīng)』十二卷。有人擴編為三十卷,也就是敘列一段佛名(加上經(jīng)名、菩薩名),插入一段文字;每卷末,附入偽經(jīng)『大乘蓮華寶達問答報應(yīng)沙門經(jīng)』一段。插入的懺悔文,文章寫得相當(dāng)好,如說:「然其罪相,雖復(fù)無量,大而為語,不出有三。何等為三?一者煩惱障,二者是業(yè)障,三者是果報障。此三種法,能障圣道及以人天勝妙好事,是故經(jīng)中目為三障。所以諸佛菩薩教作方便懺悔,除滅此三障」!溉绱藨曰,亦何罪而不滅,亦何障而不消!……經(jīng)中道言:凡夫之人,舉足動步,無非是罪。……此三種(障)法,更相由籍,因煩惱故所以起惡業(yè),惡業(yè)因緣故得苦果,……第一先應(yīng)懺悔煩惱障」 (34)。這不是譯出的經(jīng),是中國人纂集編寫的懺法。『麗藏本』附記說:「心知偽妄,力不能正,末法之弊,一至于此,傷哉」(35)!懺悔三障,是這部『佛名經(jīng)』所明說的。西域流行的妄說,影響中國佛教,極其深遠(yuǎn)! [P195]
以上是所懺悔法的擴大。還有能懺悔法的擴大,如智者大師『摩訶止觀』的「五悔」。五悔是:懺悔,勸請,隨喜,回向,發(fā)愿。前四事,如『舍利弗悔過經(jīng)』,也就是『十住毗婆沙論』所引的經(jīng)說。易行道的四事,加發(fā)愿而稱之為五悔。懺悔只是一事,智者以為:「懺名陳露先惡,悔名改往修來」(中國自己的解說,與原義不合),所以總名為五悔:「行此懺悔,破大惡業(yè)罪;勸請破謗法罪;隨喜破嫉妒罪;回向破為諸有罪」(沒有說發(fā)愿破什么罪)(36)。「悔」的本義是「說」,是陳說己罪;智者解說為「改往修來」,意義通泛不切。修行善法的,一定會對治(破)不善;如稱為「悔」,那一切善行都是悔了。在習(xí)慣用語中,悔就是懺悔,于是易行道的方便,除念佛往生凈土外,幾乎都統(tǒng)一于懺悔了。近代中國的通俗佛教,難怪以經(jīng)懺佛事為代表了。
罪業(yè)──不善業(yè),真的可依懺悔而除滅嗎?龍樹Na^ga^rjuna有明確的說明,如『十住毗婆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八下──四九上)說:
「我不言懺悔則罪業(yè)滅盡,無有報(異熟)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于少 [P196] 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yīng)墮三惡道,愿人身中受。……又如阿阇世害得道父王,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
依『十住毗婆沙論』意,懺悔業(yè)障,并不能使罪消滅了,只是使罪業(yè)力減輕,「重罪輕受」。本來是要在來生,或后后生中受重報的,由于懺悔善,現(xiàn)在人中輕受,重罪業(yè)就過去了!航饎偘闳艚(jīng)』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jīng),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yè)應(yīng)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yè)則為消滅」 (37)。讀誦經(jīng)典而能消(重)罪業(yè),與『毗婆沙論』意義相同。不過,后起的經(jīng)典極多,取意不同,有些是不能這樣解說的。
注【17-001】『摩訶僧祇律』卷九(大正二二‧三0六上)!涸鲆话⒑(jīng)』(二八)「聲聞品」(大正二‧六四九下──六五0上)。
注【17-002】『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二四(大正二七‧六四五下──六四六上)!喊⑴_磨俱舍論』卷一四(大正二九‧七五下──七六上)。
注【17-003】『雜阿含經(jīng)』卷三二(大正二‧二三0下、二三一中──下)。
注【17-004】成佛十二年內(nèi),如『四分戒本』說(大正二二‧一0二二下)。依『善見律毗婆沙 [P197] 』卷五,為成佛二十年內(nèi)(大正二四‧七0八上)。
注【17-005】『中阿含經(jīng)』(二0二)『持齋經(jīng)』(大正一‧七七0中──七七一上)!涸鲋Р俊弧赴思(南傳二一‧一五0──一五七)。
注【17-006】『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一(大正二四‧五二九上)!号崮附(jīng)』卷三(大正二四‧八一四中)。
注【17-007】1.『增一阿含經(jīng)』(四三)「馬血天子品」(大正二‧七五六下)。2.(二四)「高幢品」(大正二‧六二五上──中)。
注【17-008】『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二四(大正二七‧六四七中)。
注【17-009】『增一阿含經(jīng)』(二四)「高幢品」(大正二‧六二五中──下)。
注【17-010】『大智度論』卷一三(大正二五‧一五九中──下)。
注【17-011】『受十善戒經(jīng)』(大正二四‧一0二三下)。
注【17-012】『成實論』卷八(大正三二‧三0三下)。以上,參考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四章(二一六──二二二)。
注【17-013】『大寶積經(jīng)』(一九)『郁伽長者會』(大正一一‧四七五下)!河翦攘_越問菩薩行經(jīng)』(大正一二‧二六下)。
注【17-014】『增一阿含經(jīng)』(二四)「高幢品」說:「諸有惡行,已作、當(dāng)(來)作;蚰芤载澯仕,……或能今身后身無數(shù)身,……我今自懺悔,不自 [P198] 覆藏」(大正二‧六二五中)!捍髮毞e經(jīng)』(二三)『摩訶迦葉會』說:「我當(dāng)懺悔過去、未來一切諸罪,現(xiàn)在不作」(大正一一‧五0六中)。這二部經(jīng),說到懺悔未來的罪業(yè),似乎有點過分了!未來還沒有造作,怎么能懺悔呢?
注【17-015】『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四0(大正一0‧八四五上、八四七上)。
注【17-016】『十住毗婆沙論』卷五(大正二六‧四五中──下)!悍鹫f舍利弗悔過經(jīng)』(大正二四 ‧一0九0上──中)!浩兴_藏經(jīng)』(大正二四‧一0八七中)!捍蟪巳蹜曰诮(jīng)』小異 (大正二四‧一0九一下──一0九二上)。
注【17-017】『大智度論』卷七(大正二五‧一0八下)。
注【17-018】『中阿含經(jīng)』(一七0)『鸚鵡經(jīng)』(大正一‧七0四下──七0六上);『中部』(一三五)『小業(yè)分別經(jīng)』(南傳一一下‧二七五──二八一)!褐邪⒑(jīng)』(一七一)『分別大業(yè)經(jīng)』(大正一‧七0六中──七0八下);『中部』(一三六)『大業(yè)分別經(jīng)』(南傳一一下‧二八二──二九五)。
注【17-019】『雜阿含經(jīng)』卷四六(大正二‧三三七上──中)!合鄳(yīng)部』(三)「拘薩羅相應(yīng)」 (南傳一二‧一五三──一五五)。
注【17-020】『雜阿含經(jīng)』卷一九(大正二‧一三五上──一三九上)!合鄳(yīng)部』(一九)「勒叉那相應(yīng)」(南傳一三‧三七七──三八七)。『赤銅鍱部』「經(jīng)分別」(南傳一‧一七五── 一八0)。 [P199]
注【17-021】『高僧傳』卷一(大正五0‧三二三中──下)。
注【17-022】『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一四(大正二七‧五九三中)。
注【17-023】『瑜伽師地論』卷七(大正三0‧三一二中)。
注【17-024】『雜阿含經(jīng)』卷四四(大正二‧三二一上──中)!簞e譯雜阿含經(jīng)』卷五(大正二‧四0八中──下)!褐邪⒑(jīng)』(九三)『水凈梵志經(jīng)』(大正一‧五七五下──五七六上)!褐胁俊(七)『布喻經(jīng)』(南傳九‧五九──六一)。
注【17-025】『大唐西域記』卷四(大正五一‧八九一中)。
注【17-026】『方廣大莊嚴(yán)經(jīng)』卷七(大正三‧五八一上)。
注【17-027】『別譯雜阿含經(jīng)』卷五(大正二‧四0八下)。
注【17-028】『菩薩藏經(jīng)』(大正二四‧一0八七中、下)。
注【17-029】『佛說文殊悔過經(jīng)』(大正一四‧四四二上)。
注【17-030】『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jīng)』(大正一四‧六六六下)。
注【17-031】1.『大方等大集經(jīng)』卷三五『日藏分』(大正一三‧二四三上)。2.『大方等大集經(jīng)』卷四三『日藏分』(大正一三‧二八六上)。3.『大方等大集經(jīng)』卷四八『月藏分』(大正一三‧三一五下)。
注【17-032】『高僧傳』卷一(大正五0‧三二六下)。
注【17-033】『續(xù)高僧傳』卷二(大正五0‧四三三下──四三四上)。 [P200]
注【17-034】『佛名經(jīng)』卷一(大正一四‧一八八中)。又卷一(大正一四‧一八九上)。
注【17-035】『佛名經(jīng)』卷一(大正一四‧一九一中)。
注【17-036】『摩訶止觀』卷七下(大正四六‧九八上──下)。
注【17-037】『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大正八‧七五0下)。
第三節(jié) 稱名念佛除業(yè)障
「念佛三品」,是晝夜六時,在十方佛前進修的。對佛的稱名、憶念、禮拜,就是念佛buddha$nusmr!ti。信佛念佛,以佛為理想,凈除一切業(yè)障,隨喜,勸請,回向于佛道,是廣義的念佛法門,容易往生凈土,不退菩提心而決定成佛。在流傳中,念佛是通俗化(及深化)的,除業(yè)障karma$varan!a是重要的一項,這里略為敘述。
「念佛三品」,泛說十方現(xiàn)在一切佛。在一般信眾心目中,雖確信十方有佛,偶而說到某方某某佛,對十方佛現(xiàn)在來說,不免抽象而缺乏親切感。所以大乘 [P201] 經(jīng)中,舉出十方十佛的名字,作為稱名、憶念、禮拜的對象,可以除業(yè)障而得不退等功德,如『十住毗婆沙論』卷五(大正二六‧四一中)說: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不退轉(zhuǎn)]者,如偈說:東方善德佛,…… 上方廣眾德(佛),如是諸世尊,今現(xiàn)在十方。若人疾欲至,不退轉(zhuǎn)地者,應(yīng)以恭敬心,執(zhí)持稱名號」。
這是現(xiàn)在十方一切佛中,每一方舉出一佛的名號。善德等十方十佛,雖然后來不太受佛教界的注意,但在「大乘佛法」開展中,這可能是最早出現(xiàn)的十方十佛,受到重信行的大乘所尊重。如龍樹Na^ga^rjuna『十住毗婆沙論』,論到稱名憶念,首先說到了善德等十方佛。東晉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所譯的『觀佛三昧海經(jīng)』,說到東方善德佛等的本行──一師九弟子,以「往詣佛塔,禮拜佛像,……說偈贊嘆」因緣,現(xiàn)在十方成佛;又說觀十方佛──東方善德佛等。劉宋曇摩蜜多Dharmamitra所譯『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也說到「東方善德佛,……南方有佛名栴檀德」。梁僧伽婆羅Sam!ghavarman所譯的『菩薩藏經(jīng)』 [P202] (『三品經(jīng)』的異譯),也列有善德等十方十佛的名字(譯名略異)(1)。這可見善德等十方十佛,在初期的信行大乘中的重要了。這是出于『寶月童子所問經(jīng)』的,如趙宋施護Da^napa^la所譯『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jīng)』說:「若有眾生,經(jīng)剎那間,至須臾之間,聞我十佛名號,聞已恭敬受持、書寫、讀誦、廣為人說,所有五逆等一切罪業(yè)悉皆消除;亦不墮地獄、旁生、焰魔羅界[鬼趣];于無上正等正覺,速得不退」;「聞此十佛名號,恭敬受持、書寫、讀、誦,信樂修行,所有無量無邊福德悉得具足,三業(yè)之罪亦不能生」(2)。聞十方佛而「執(zhí)持稱名號」,受持、讀、誦、為人說,五逆在內(nèi)的一切罪業(yè)都可以消滅,一切福報都可以具足,速得不退。這樣的「念佛滅罪」,與佛前的懺悔罪業(yè),多少不同。依經(jīng)說,這是十方佛于過去為菩薩時「發(fā)愿」如此。
聞佛名號而滅罪的經(jīng)典不少,如元魏吉迦夜Kin%kara所譯『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jīng)』,廣說六方諸佛的名號與功德,例如(3)說:
1.「其有得聞寶海如來名號者,執(zhí)持、諷誦,歡喜信樂,其人當(dāng)?shù)闷哂X意 [P203] 寶,皆當(dāng)?shù)昧⒉煌宿D(zhuǎn)地,疾成無上正真之道,卻六十劫生死之罪」。 2.「其有得聞寶成如來名號者,執(zhí)持、諷誦,以清凈心歡喜信樂,卻五百劫生死之罪」。 3.「其有得聞寶光明如來名者,(執(zhí))持、諷誦、讀,歡喜信樂,五體投地而為作禮,卻二十萬劫生死之罪」。
這一類文句,經(jīng)中著實不少,都是聞佛名號,以信心清凈,去執(zhí)持、讀、誦的功德。原則的說,都「住不退轉(zhuǎn),必得無上正真之道」的。所說「卻XX劫生死之罪」,意思是說:在修行成佛的過程中,可以少經(jīng)多少劫生死。這如釋尊在過去生中,七日七夜,以一偈贊底沙佛Tis!ya,超越了九劫。所以「生死之罪」,不一定是惡業(yè),而是泛稱能感生死果報的有漏業(yè)。這部經(jīng)特別稱贊阿!B粊佛Aks!obhya ,魔波旬Pa^pi^yas說:「寧使捉持余千佛名,亦勸他人令使學(xué)之,不使捉持阿!B粊佛名。其有捉持阿!B粊如來名號者,我終不能毀壞其人無上道心」(4) 。其實,一切佛功德是一致的。姚秦鳩摩羅什Kuma^raji^va所譯『千佛因緣經(jīng) [P204] 』,與『稱揚諸佛功德經(jīng)』,有同樣的意趣,如說:「時千圣王聞千佛名,歡喜敬禮,以是因緣,超越九億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佛名,恒得值佛,于菩提心得不退轉(zhuǎn),即得超越十二億劫極重惡業(yè)」(5) 。晉竺法護Dharmaraks!a譯『佛說寶網(wǎng)經(jīng)』,說六方諸佛的功德,也說:「聞彼佛名,信樂不疑,……越若干百千億!3殏生死之難,立在初學(xué),疾逮無上正真之道」(6)。唐義凈譯『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jīng)』也這樣說:「若有得聞彼佛名者,便超百千俱胝大劫生死長夜流轉(zhuǎn)劇苦」(7)。唐菩提流志Bodhiruci編譯的『大寶積經(jīng)』(三四)『功德寶花敷菩薩會』,說十方十佛,東方名「無量功德寶莊嚴(yán)威德王如來,……受持彼佛名者,即能滅除六十千劫生死之罪」(8) 。趙宋施護Da^napa^la所譯『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jīng)』,說六方佛及六方佛的上首菩薩,也處處說到:「能稱念受持者,……當(dāng)?shù)貌煌宿D(zhuǎn)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十千劫中背于生死」(9)。宋曇無竭譯『觀世音菩薩授記經(jīng)』說:「得聞過去金光師子游戲如來,善住功德寶王如來名者,皆轉(zhuǎn)女身,卻四十億劫生死 [P205] 之罪」(10)。上來所引經(jīng)文,所說的「卻」、「背」,「超」,「越」,「超越」,或者說「滅」生死罪業(yè),意義是一樣的,都是由于聽聞佛的名號,信心清凈,受(執(zhí))持名號、讀、誦,因而發(fā)菩提心,「恒得值佛」,聞法修行,所以能不為生死業(yè)力所障礙,能決定不退轉(zhuǎn)于無上菩提的!竻s生死業(yè)」與「不退菩提」,與念佛法門有著重要的關(guān)系。「大乘佛法」時代,甚深的、難行的法門以外,重信的易行法門,相當(dāng)?shù)牧餍?所以專說佛名的經(jīng)典,不斷的傳出,所出的佛名非常多。竺法護譯出的『賢劫經(jīng)』,就說了賢劫千佛的名字與因緣,因緣都是從見佛、供養(yǎng)、發(fā)心而來的。并說到:「若有聞(佛)名百一,斯等不久成佛正覺」(11)。不知是誰譯(或集)出的:『過去莊嚴(yán)劫千佛名經(jīng)』,『現(xiàn)在賢劫千佛名經(jīng)』,『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jīng)』,F(xiàn)在有兩種本子:一本以說佛名為主;一本于佛名中,夾入懺悔詞,這顯然是經(jīng)過中國佛弟子的增補。元魏菩提流支Bodhiruci 譯出的『佛說佛名經(jīng)』十二卷,可說集佛名的大成。這是從各種經(jīng)中集出來的,所以也偶而(依經(jīng))這樣說:「若人受持、讀、誦是佛名,超越世間 [P206] 不可數(shù)劫」;「若善男子、善女人,十日禮拜、讀、誦是諸佛名,遠(yuǎn)離一切業(yè)障,永滅諸罪」(12)。三十卷本的『佛名經(jīng)』,是依據(jù)這部經(jīng),中國人編成的懺儀。隋阇那崛多Jn~a^nagupta譯的『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滅罪經(jīng)』,八卷,說「四千七百二十五如來」。約在千五百五十佛,到千七百五十佛間,說佛名與咒語。這應(yīng)該本是『佛名經(jīng)』,只是傳來的時代遲了些,在流傳中,為秘密行者附入了咒語,所以體例不能一致。諸佛名號的廣泛傳出,雖未必為甚深智證行者所重視,但重信的、易行的方便,在普及一般的信眾中,顯然是受到尊重信受的。從翻譯者來看,這主要是北印度與西域傳來的。
眾多如來名號的傳出,可以滿足十方三世諸佛的信念。但懺悔也好,除業(yè)障也好,得不退轉(zhuǎn)菩提也好,佛太多了,會使一般信眾無所適從的,于是有舉出特定的部分佛名,作為受持、懺悔對象的必要。如『大寶積經(jīng)』(二四)『優(yōu)波離會』(大正一一‧五一五下──五一六中)說:
「舍利弗!若有菩薩犯波羅夷者,應(yīng)對清凈十比丘前,以質(zhì)直心殷重懺悔 [P207] 。犯僧殘者,對五凈僧殷重懺悔。若為女人染心所觸,及因相顧而生愛著,應(yīng)對一、二清凈僧前殷重懺悔」。 「舍利弗!若諸菩薩成就五無間罪,犯波羅夷,或犯僧殘戒,犯塔,犯僧及犯余罪,菩薩應(yīng)當(dāng)于三十五佛前,晝夜獨處,殷重懺悔。……眾罪皆懺悔,諸福盡隨喜,及請佛功德,愿成無上智」。 「舍利弗!菩薩應(yīng)當(dāng)一心觀此三十五佛而為上首,復(fù)應(yīng)頂禮一切如來,應(yīng)作如是清凈懺悔。菩薩若能滅除此罪,爾時諸佛即現(xiàn)其身,為度一切諸眾生故,示現(xiàn)如是種種之相」(13)。
『優(yōu)波離會』是闡明大乘律──毗尼vinaya的,竺法護初譯,名『佛說決定毗尼經(jīng)』。唐不空Amoghavajra也譯出『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部分。戒律是與懺悔有關(guān)的,所以說到菩薩的懺悔。菩薩在僧中的懺悔,與「佛法」的律制不同。如犯波羅夷pa^ra^jika^的,律制是逐出僧團,不可懺悔的(14);而現(xiàn)在在十清凈比丘前,就可以懺悔出罪了。犯僧殘sam!gha^vas/es!a的,律制從二十 [P208] 清凈比丘出罪,現(xiàn)在有五清凈比丘就可以了。這是大乘的寬容精神,其實也是犯重戒的(菩薩)比丘越來越多,清凈比丘越來越少,不得不降低標(biāo)準(zhǔn)。如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 的律師們,也說犯波羅夷的一部分,不失僧格了(15)。對于菩薩──出家或在家的所犯一切罪,別制大乘懺悔法:稱念三十五佛名字,「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寶蓮花善住娑羅樹王佛」;于佛前懺悔、隨喜、勸請、(回向),與『三品經(jīng)』相近,而且也是為舍利弗S/a^riputra說的。三十五佛中,以釋尊為首,初期的大乘行者,還沒有忽視這一世界的佛法根源。經(jīng)說「菩薩若能滅除此罪」的,諸佛現(xiàn)身,現(xiàn)種種相,這所以被稱為「取相懺」。這不是稱佛名號,照本誦一遍就可以,這是要「一心觀此三十五佛」,「晝夜獨處,殷勤懺悔」,以諸佛現(xiàn)種種相,證明罪業(yè)的清凈。這是從「稱名」而引入「觀相」,也不太容易(但不能說是甚深法門)了。但世間總是引向通俗的,如『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末說:「五天竺國修行大乘人,常于六時禮懺不闕,功德廣多,文煩不能盡錄,但依天竺所行者略記之」(16)。這與『文殊發(fā)愿經(jīng)』等,為 [P209] 大乘行者所日常持誦,情形是一樣的。
宋!7痳良耶舍Ka^layas/as所譯『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jīng)』,主要是說藥王Bhais!ajyara^ja 、藥上Bhais!ajyasamudgata二位菩薩的功德與觀法。說到過去世的五十三佛,普光佛……一切法常滿王佛。聽聞五十三佛名的,百千萬億劫不墮惡道;稱五十三佛名的,生生世世見佛;至心禮敬五十三佛的,能「除滅四重、五逆及謗方等(經(jīng)),皆悉清凈;以是諸佛本誓愿故,于念念中即得除滅如上諸罪」。經(jīng)上(大正二0‧六六四上──中)說:
「若有眾生欲得除滅四重禁罪,欲得懺悔五逆、十惡,欲得除滅無根謗法極重之罪,當(dāng)勤誦上(文所說)藥王、藥上二菩薩咒;亦當(dāng)敬禮上(文所說須彌燈光明等)十方佛;復(fù)當(dāng)敬禮過去七佛;后當(dāng)敬禮五十三佛;亦當(dāng)敬禮賢劫千佛;復(fù)當(dāng)敬禮三十五佛;然后遍禮十方無量一切諸佛。晝夜六時,心想[觀想]明利,猶如流水(念念相續(xù)),行懺悔法,然后系念念藥王、藥上二菩薩清凈色身」。 [P210]
五十三佛,是過去佛,由于佛的「本愿」,所以至心敬禮五十三佛的,有除滅罪業(yè)的功德。經(jīng)上說到了出于『優(yōu)波離會』的三十五佛,又有咒語,比『優(yōu)波離會』的傳出,顯然要遲一些。雖說「懺悔」,實與三十五佛的懺悔法不同!嘎勅甑榷兴_名,及聞我等十方佛名,即得除滅百千萬劫生死之罪」;「敬禮諸佛因緣功德力故,即得超越無數(shù)億劫生死之罪」(17)。這是聞名、禮拜而能除滅生死罪,與懺悔的意義不切。五十三佛是過去佛,與『三品經(jīng)』在現(xiàn)在十方佛前懺悔不同。經(jīng)中廣明觀二位菩薩的清凈身相;一再說臨命終時,隨意往生諸凈土,與!7淋良耶舍(禪師)的另一譯籍──『觀無量壽經(jīng)』,性質(zhì)相同。但中國古德,將三十五佛與五十三佛,綜合為同一「懺悔文」,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此外,還有二十五佛說,如『佛名經(jīng)』中,佛為舍利弗說的,東方二十五佛名號:「誦念此二十五佛名,日夜六時,懺悔滿二十五日,滅四重、八禁等罪」(18)。不知這是依什么經(jīng)集出的,意義與上二部大同。說到「念佛滅罪」的教典極多,這里略舉重要的而已。 [P211]
在十方佛前,稱名、憶念、禮拜,修懺悔、隨喜等,是「信方便易行道」。從對僧伽的懺悔演化而來,是「自力」的廣義「念佛」法門。在過去或現(xiàn)在的十方佛前,禮拜、稱名、觀想等,能卻多少劫的生死罪業(yè),都由于佛的「本愿」力,雖須要自己的禮拜、稱名、觀想,而實含有「他力」──佛力加持的意義。稱佛名號,如人的「呼天」、「叫娘」一樣,在一般人心中,極容易存有請求援助的意味。念佛的從「自力」而向「他力」發(fā)展,舉一例就可明白。上面曾引『智度論』,由于大家稱念佛名,免除摩竭魚王的險難。理由是:魚王前生是佛弟子,所以聽見了「南無佛」的聲音,就閉口而免了一船人的被吞沒(19)。這一傳說,沒有「佛力救護」的意義。然對免難的故事來說,理由是不太圓滿的,如魚王前生而不是佛弟子,那稱念「南無佛」,不是就無效了嗎?這一佛教界的傳說,應(yīng)有「他力」的意義,如高齊那連提耶舍Narendrayas/as所譯『大悲經(jīng)』卷三(大正一二‧九五七中──下)說:
「過去有大商主,將諸商人入于大海。到彼海已,其船卒為摩竭大魚欲來 [P212] 吞噬。……商主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住于船上,一心念佛,合掌禮拜,高聲唱言:南無諸佛!得大無畏者,大慈悲者,憐憫一切眾生者!如是三稱。時諸商人,亦復(fù)同時合掌禮拜,……如是三稱。爾時,彼摩竭魚聞佛名號,禮拜音聲,生大愛敬(心),得不殺心,時摩竭魚聞即閉口。阿難!爾時商主及諸商人,皆悉安隱,得免魚難」。
魚王聞佛名號,起不殺心,商人們免于死亡,這是佛力。『思惟要略法』說得更明確:「念佛者,令無量劫重罪微薄,得至禪定。至心念佛,佛亦念之。如人為王所念,怨家、債主,不敢侵近」(20)。人念佛,佛也念人,就憑佛力的庇護而得到平安。這是明確的「他力」說,如以此義來解說念佛而免魚王之難的故事,不是更合理嗎?在「大乘佛法」的開展中,易行方便幾乎都「他力」化了。不只是念佛,也念菩薩,如『十住毗婆沙論』,敘述念十方十佛后,接著說:「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稱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zhuǎn)」(21)。大菩薩(22) 是得無生法忍以上的,大乘經(jīng)所說大菩薩,多數(shù)是他方世界來的;如是這一世界 [P213] 的,也是不可思議,信仰中的菩薩。菩薩未必有僧伽組織,但念菩薩就是念菩薩僧,也可說念未來佛。吳支謙譯『八吉祥神咒經(jīng)』,與竺法護異譯的『八陽神咒經(jīng)』,都附有八大菩薩(23)。失譯附「后漢錄」的『六菩薩名亦當(dāng)誦持經(jīng)』;趙宋法賢譯的『八大菩薩經(jīng)』(24),都是念菩薩的短篇。
注【18-001】『觀佛三昧海經(jīng)』卷九(大正一五‧六八八中──下)。又卷一0(大正一五‧六九四上──下)!悍鹫f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大正九‧三九二中)!浩兴_藏經(jīng)』(大正二四‧一0八七上)。
注【18-002】『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jīng)』(大正一四‧一0八下、一0九中)。
注【18-003】『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jīng)』卷上(大正一四‧八七上、中、下)。
注【18-004】『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jīng)』卷上(大正一四‧八七下)。
注【18-005】『千佛因緣經(jīng)』(大正一四‧六八中、七0中)。
注【18-006】『佛說寶網(wǎng)經(jīng)』(大正一四‧八四上)。
注【18-007】『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jīng)』(大正一四‧一0七中)。
注【18-008】『大寶積經(jīng)』(三四)『功德寶華敷菩薩會』(大正一一‧五六五上)。
注【18-009】『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jīng)』卷上(大正一四‧一一0中)。 [P214]
注【18-010】『觀世音菩薩授記經(jīng)』(大正一二‧三五七中)。
注【18-011】『賢劫經(jīng)』卷七‧八(大正一四‧五0中──六三中)。
注【18-012】『佛說佛名經(jīng)』卷六(大正一四‧一四四上);卷三(大正一四‧一二九中)。
注【18-013】『佛說決定毗尼經(jīng)』(大正一二‧三八下──三九中)。
注【18-014】犯淫戒的,如當(dāng)下不覆藏,準(zhǔn)予例外的懺悔,但只能以「與學(xué)沙彌」身分出家。
注【18-015】『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五(大正二九‧七九上──下)。
注【18-016】『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大正一二‧四三中)。
注【18-017】『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jīng)』(大正二0‧六六二上、六六四上)。
注【18-018】『佛說佛名經(jīng)』卷八(大正一四‧一五九下──一六一下)。
注【18-019】『大智度論』卷七(大正二五‧一0九上)。
注【18-020】『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上)。
注【18-021】『十住毗婆沙論』卷五(大正二六‧四二下)。
注【18-022】『十住毗婆沙論』卷五,所說的大菩薩,從善眼菩薩到睒菩薩,都是釋尊「本生」中的菩薩(大正二六‧四四下)。
注【18-023】『佛說八吉祥神咒經(jīng)』(大正一四‧七三上)。『佛說八陽神咒經(jīng)』(大正一四‧七四上)。 [P215]
注【18-024】『六菩薩名亦當(dāng)誦持經(jīng)』(大正一四‧七五二上──中)!悍鹫f八大菩薩經(jīng)』(大正一四‧七五一下──七五二上)。 [P216]
- 心量、福德與幸福
- 佛法觀察現(xiàn)象探求三層因緣
- 印順長老:學(xué)佛一定要吃素嗎?
- 印順法師: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 印順長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論
- 佛說人有三特勝,就連天人也不及
- 我終于在臺灣見到了印順導(dǎo)師
- 印順導(dǎo)師:學(xué)佛不一定吃素但吃素卻值得提倡
- 談海南佛教: 不存在“后本煥時代”
- 常不輕菩薩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佛
- 趙樸初先生的佛教和平觀
- 佛性、人性和德性
- 守望星空與道德 個人與社會才有希望
- 文殊菩薩及其學(xué)風(fēng)
- “人間佛教”轉(zhuǎn)型與禪宗在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 印順法師《大乘空義》
- 生起正信,感恩佛陀--印順法師拜山開示
- 以佛陀的智慧促建和諧世界——泛論禪宗智慧與構(gòu)建和諧世界
- 構(gòu)建“人文佛教”平臺——深圳弘法寺努力探索和踐行現(xiàn)
- 《中國漢傳佛教叢林儀規(guī)及唱念規(guī)范》緣起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華雨集第二冊 上編「佛法」第二章 方便道之施設(shè)
- 華雨集第二冊 上編「佛法」第三章 方便道之發(fā)展趨向
- 華雨集第二冊 中編「大乘佛法」第一章 泛論普及而又深入的大乘
- 華雨集第二冊 中編「大乘佛法」第二章 大乘「念法」法門
- 華雨集第二冊 中編「大乘佛法」第三章 大乘「念佛」法門
- 華雨集第二冊 中編「大乘佛法」第四章 懺悔業(yè)障
- 華雨集第二冊 中編「大乘佛法」第五章 往生極樂凈土
- 華雨集第二冊 中編「大乘佛法」第六章 念佛(及菩薩)三昧
- 華雨集第二冊 中編「大乘佛法」第七章 護持佛法與利樂眾生
- 華雨集第三冊 一、論提婆達多之「破僧」
- 華雨集第三冊 二、王舍城結(jié)集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