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菩提心的十大因緣 一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

  請看文句:【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fā)起。今言因緣,略有十種。何等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師長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眾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靈故,八者懺悔業(yè)障故,九者求生凈土故,十者為令正法得久住故!

  好,先看這一段。從這段開始,就是這篇《勸發(fā)菩提心文》的正宗分,主要的內容在這個地方。就是發(fā)菩提心,有哪些因緣令行人把這個心發(fā)起來,所以就詮釋發(fā)菩提心的十大因緣!按似刑嵝,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fā)起!笔紫荣潎@菩提心是一切善中之王,前面也談到了菩提心對修行佛法的重要意義。這里進一步地把它概述出來。這個菩提心,有世間的善法,像五戒十善、四無量心、四禪四定這些世間的善。有出世間的善,像四圣諦十二因緣、菩薩的六度等等。在這所有的善中,菩提心是第一的。這個王有自在的意思,有領導的意思,有主宰的意思。它能夠領導一切善法,能夠超越世間、出世間一切善法的利益,能夠令行人證得大乘的涅槃。所以彌勒菩薩贊嘆菩提心也說:“菩提心者猶如君主,勝出一切二乘人故!彼鲆磺卸,聲聞緣覺二乘人故!捌刑嵝恼擢q如帝王,一切愿中得自在故。”菩提心就像帝王,它在一切愿里面得到大自在,什么愿都能夠滿足。“菩提心者猶如金剛,悉能穿徹一切法故!逼刑嵝木拖窠饎,能夠破碎一切法,而不被其它的法所摧毀!捌刑嵝恼呷绨①ね铀,能令無病永安隱故!逼刑嵝木拖袢f病總持的阿伽陀藥,令一切疾病遠離,身心無有病苦,永遠得到安穩(wěn)。

  這些贊嘆都是講菩提心在一切善法當中的利益。如果是做善中王,我們也可以看到,發(fā)菩提心就是一切善法的總持。有一部經里面,觀世音菩薩曾經問佛:菩薩修一法總持一切法,應該修什么。佛開示:修大悲憫心。如果一個菩薩修一法,專修大悲心,那一切佛法都了如指掌,都集中在一起了。我們的菩提心里面就含攝著大悲心。確實一個菩薩有大悲心的時候,他自然而然地修善法就有一種自動性,而且就有一種很大的動力。由于對眾生的大悲心,他就會去布施,給他快樂;由于他對眾生有大悲心,他才會去持戒。因為跟眾生同體,他不會去殺害他們,不會去偷他們的東西,不會去欺騙他們,他就會持戒。同樣,有大悲心,他就能忍辱,眾生對他打罵、誹謗,他不忍心去以牙還牙。所以大悲心能夠含攝菩薩的六度,以及廣開所有的菩薩萬行。所以菩薩專修一法,就能夠總持一切善法。

  從這里我們可以理解,這個菩提心就是一切善中的王。這個菩提心也是一切眾生本具的。我們講眾生內心具有三因佛性: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緣因佛性。正因佛性是本具的,一定要借助一種緣,它才能夠生發(fā)出來。佛種從緣生,菩提心就是佛的種子,一定要借助一種緣,它才能夠發(fā)起。這個因緣很多,眾生的根機不一樣,宿世的善根不一樣,種種的遇緣不一樣,所以發(fā)起菩提心的緣千差萬別。

  在所有的緣里面,這里概述了十種因緣。因是眾生本具的菩提種子,緣就是外部的條件。內在的種子和外部的條件正好和合在一起,它就生起了一種現象,這個種子就起現行了。這里標出了十種,這十種具有著普遍的意義,而且標列里帶有一種內在的鉤鎖關聯、次第的關系。首先標出的是“念佛重恩故”。我們把這一念菩提心發(fā)起來,跟念佛的功德是一個甚深的因緣。我們?yōu)槭裁窗l(fā)菩提心要成佛,一定要了解成佛的功德是什么?我們發(fā)菩提心是個報恩的心,一定要理解佛對我們眾生有否恩德,恩德在什么地方。所以前面五種都是談報恩,由于報恩的心,把菩提心發(fā)起來。后面五種主要是從自己的生死之苦、內在的佛性、懺悔業(yè)障、求生凈土、令正法久住這幾方面把它展示出來。念佛對我們有重大的恩德,發(fā)起菩提心。佛對我們眾生有恩德,是令我們也修行成佛。那修行的身體是父母給的,所以繼而要念父母恩,發(fā)菩提心,報父母的恩。父母生育了我們的身體,師長給了我們法身慧命,所以念師長恩,發(fā)菩提心。那對于一個出家僧眾來看,他能夠安心辦道,全賴這些施主給自己布施,四事供養(yǎng),他才能安心辦道。所以要念施主恩,故發(fā)菩提心。一切修行人都生活在一個人際關系網里面,所有眾生都對我們有恩,我們要報答一切眾生恩,故發(fā)菩提心。然后要思惟到在生死輪回里面,生死是大苦,要解決這樣的苦難唯有發(fā)菩提心,所以念生死苦故,發(fā)菩提心。在生死輪轉當中我們的佛性沒有減少一點,我們要尊重自己的靈識,不讓它再汩沒在輪轉的五欲六塵里面,所以為尊重己靈故,發(fā)菩提心。一個修行人在他修行反省的過程當中,知道自己多生多劫造作了諸多的惡業(yè),所以不把惡業(yè)懺除,道業(yè)很難增上。所以為懺除業(yè)障故,發(fā)菩提心。對于末法眾生,思惟在這個世間想懺除所有的業(yè)障不可能的,這個世間修行是進一退萬,所以一定要發(fā)求生凈土的心。為求生凈土故,發(fā)菩提心。在這個末法的時代,一個對佛法僧三寶具有深切宗教情懷的人,他不忍看到佛法的衰微,要令佛的正法長久地在這個地球上,能夠樹立,能夠弘揚,他發(fā)菩提心。所以這十種就構成了因果,鉤鎖關聯的一個次第,F在我們一個一個的看。

  請看文句:【云何念佛重恩。謂我釋迦如來,最初發(fā)心,為我等故,行菩薩道,經無量劫,備受諸苦。我造業(yè)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我墮地獄,佛復悲痛,欲代我苦,而我業(yè)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種善根,世世生生,隨逐于我,心無暫舍!

  好,先看這一段。這是第一,念佛重恩發(fā)菩提心。

  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眾生有深重的恩德,但這樁事情我們不知道。我們在這里無明厚重,迷惑顛倒。末法的眾生都是不知恩、不報德的。我們讀省庵大師這篇文稿,特別是談到報恩的這些問題,真的我們會讀得汗流浹背。我們不知道佛的恩,甚至連父母的恩德我們都很麻木,對眾生的恩就更疏遠。所以我們內心的菩提種子一直在那里冬眠,不能激活一點,真的是麻木不仁。當透過祖師從佛言祖語中說出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真的是覺得非常慚愧。你看釋迦牟尼佛,我釋迦如來,釋迦如來是我的釋迦如來,他跟我們是同體的,釋迦牟尼佛為什么來到這個三界火宅?就因他把我們看成是獨生子女,他不忍我們在這里遭受劇苦,以他的大悲愿力驚入火宅之門來救我的,所以就叫我釋迦如來。“如來”是佛的十種稱號之一,談到“如來”的時候,一定是包含著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佛、世尊這些功德在里面。 “如來” 這兩個字,如就是真如的意思,成真如道,來成正覺。如是體,來是用。我們凡夫眾生不能稱為如來,我們是來而不如。是來到這個世間,但是不是從真如里面出來的呢?是業(yè)力牽引過來的,叫來而不如。那二乘的行人,證得阿羅漢、緣覺的,他是如而不來,他如如不動,斷見思惑得偏正涅槃,但是他沒有大悲心,他不來了。而這些因地的菩薩會來,以他的愿力來,他叫非如非來。他證到的“如”沒有到究竟,但是證到了少分或多分。他也能夠到這世間,以種種身份來救度我們。唯有佛是一如一來,他徹證真如,以大悲心過來,所以就叫“如來”。

  那么釋迦牟尼佛乘大悲愿力,從真如法性由本垂跡的過程,用通途的教法說,是要經三大阿僧祇劫。這位釋迦如來最初的發(fā)菩提心,就是為救度我等眾生,動經無量劫行六度萬行的菩薩道。在這個過程當中他經受了種種的苦難,為救度我們,他獻出的生命、尸骨堆積起來超過須彌山;獻出的鮮血多于四大海水。釋迦牟尼佛因地當中最初發(fā)心,是在什么時候發(fā)心的呢?記載中,他遇到了一尊古釋迦佛,他那一世是一個陶師,就是做陶瓦器的職業(yè)。古釋迦看到他的善根機緣成熟,就來教化他,也是帶了舍利弗、大目犍連、富樓那、須菩提四大弟子,到他那里為他講經說法。這個陶師叫大光明,一聽佛說法,馬上就心開意解,發(fā)了菩提心。他默默地發(fā)愿說:我以后成佛,也要叫釋迦。當時跟著陶師后面的四個徒弟,看到舍利弗、大目犍連他們很莊嚴,他們四個也默默發(fā)愿:以后我也要做我?guī)煾傅乃拇蟮茏印R院笏麄兙头謩e做了舍利弗、大目犍連、富樓那、須菩提。是這么一個因緣。那么《法華經》里面講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間,就是不可思議的了。佛在講《法華經》的時候,這部經是非常殊勝的,當時有很多他方世界的菩薩摩訶薩,那數量有多少呢?有八恒河沙這么多的大菩薩。就是八恒河的沙,每一粒沙一個菩薩這么多數量。他們發(fā)愿,愿在這個閻浮提護持受持《法華經》的人。當時釋迦牟尼佛沒有允許,說不需要你們,我娑婆世界自然會有六萬恒河沙的菩薩摩訶薩,護持廣說這部《法華經》。釋迦牟尼佛不要他方世界的菩薩,我這個娑婆世界就有不是八恒河沙,而是六萬恒河沙菩薩摩訶薩護持這部經。這一說完,整個大地震動。震動之后,從地下涌出了很多很多的大菩薩,都具有三十二相、紫磨真金色,像佛一樣具有種種神通妙用。這些菩薩地涌之后,就向釋迦牟尼佛頂禮、問訊,都致弟子禮。這樣地頂禮、供養(yǎng)經過了五十小劫。經五十小劫這么久,說明供養(yǎng)的時間長、人數多。但是法華會畢竟在地球上,如果五十小劫就很麻煩了。所以佛用神力把五十小劫濃縮到好像與會大眾只有半天時間。這樁事情顯現出來之后,釋迦牟尼佛就說這些菩薩生生世世都是我教他發(fā)菩提心的,生生世世受我教化的。這樣一說,與會的彌勒菩薩就非常吃驚、疑惑了,因為在與會的這些四眾弟子看來,都知道釋迦牟尼佛作為一個太子,他在菩提樹下成道,就是幾十年的光景啊。幾十年光景怎么能教化出這么多大菩薩呢?那是六萬恒河沙的大菩薩,這個數量算都算不清的啊。他就覺得很奇怪:你這么短的時間教化這么多菩薩,這些菩薩都是動經無量劫積功累德,才能修成這樣相好莊嚴的。怎么在你幾十年當中,就出現這個事呢?他就非常不可理解,就打了一個比喻:好像一個一百歲的老人,頭發(fā)斑白,胡須很長,很年老的一個人,對著一個25歲的年輕人說:這是我的父親。那個年輕人也答應:我是他的父親,他是我的兒子。是這樣的不可理解。當彌勒菩薩提出這樣驚奇的疑問時,佛就告訴真相:我不是這一世才成道只有幾十年,我真實的成佛以來是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那到底成佛以來有多久呢?他就用個比喻,這比喻可能也是超出我們想象的。比如,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把它碎成微塵大小的基本粒子。一個微塵就是一劫。如果這樣算,那么就不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而是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這樣多的三千大千世界,這個數量是我們很難想象的。這么多三千大千世界,如果有人把它碎成微塵基本粒子,然后這些基本粒子再往東方過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下一個微塵,再過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再下一個微塵,直到所有的微塵下完。那你看所下的這些世界,就更多無比了。再把這所有的世界都磨為微塵,就是下一點的和不下一點的所有的都加起來,都碎成微塵。然后,一個微塵就算一劫,你說這個時間多長?那么我成佛以來的時間比這個還長,超過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你說釋迦牟尼佛是什么時候發(fā)心的?那壽命無量啊。從這樣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成佛以來,他常常來這個娑婆世界示現成道,教化一切眾生。那釋迦牟尼佛來這個世間示現成佛就不知道多少次了。那么他跟我們眾生結的緣,給我們的恩德就不知道有多深重了。

  《法華經》里說,如果有人對佛的壽量是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能夠有一念的相信,這一念的信解功德都不得了。如果有人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用八十那由他阿僧祇劫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度,這個功德很大了,無量無邊。但是與有人信解釋迦牟尼佛成佛不是幾十年,而是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前就已經成佛的一念信心相比,還不如這一念信心的功德大。所以信解佛的功德很大,這需要智慧啊。所以我們看到釋迦如來最初發(fā)心,在無量劫里發(fā)心,都是為了救度我們出離苦海,修種種的行,備受眾苦。佛對眾生的救度,代眾生受苦,給予利益,那真正是獻出他的一切。我們在這里講幾個公案。

  釋迦牟尼佛有一世在因地做王子的時候,他看到一只老虎和幾只虎子都餓得不行了。他自己就從巖石上跳下來,投身飼虎啊。把自己身體獻給老虎。老虎一看他投身下來,不敢吃他。他就用竹簽把自己的血脈割破,讓鮮血流出來,老虎這才吃他的鮮血,保住生命。還有一世做國王的時候,叫尸毗國王。尸毗國王行菩薩道的時候,當時帝釋天對摩醯首羅說,這世間有沒有菩薩?有個天人說,有菩薩,就是尸毗國王。帝釋天不相信,說這個世間很多修菩薩道的,實際上都是假冒的。但這個天人說,這個是真的。這個帝釋天說,既然他是真的,我們來試試。摩醯首羅就變成一個鴿子,帝釋就變成了一只老鷹,來追這個鴿子,這個鴿子就跑到尸毗國王的旁邊,就受到了國王的保護。老鷹就說:“你把我的食拿來,這是我的食!边@個國王說:“我曾經發(fā)愿,我要保護眾生。這個鴿子我不能給你。”老鷹說:“眾生你都保護。那我沒有食,我就餓死了。難道我就不是眾生嗎?”這國王說:“那你需要什么?”老鷹說:“我需要熱肉,熱的肉來吃,要跟這個鴿子的肉一樣重!边@個國王一聽,好吧。他就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了一塊下來。這老鷹說:“你等一等,我要找一根秤,要跟鴿子的重量一樣重!币贿叿胖澴右贿叿胖,這肉放上去不夠那個重量。這個國王又割自己的肉,還不夠重量。真是邪了。直到把全身的肉割完,還不夠那個重量。最后國王把自己的全身撲在秤上。這下大地震動。這是真心修菩薩道的啊。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為了眾生故,他是這樣的備受眾苦,布施一切,毫不吝惜。所以佛跟我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呢?佛看一切眾生就像自己的獨生子女,如羅睺羅啊。佛有五眼圓明,六種神通,他時時觀照著我們。當我們迷惑顛倒造作五逆十惡的惡業(yè)時,佛就哀憫我們。你都有佛性的,怎么去造五逆十惡的業(yè)呢,造惡業(yè)一定要下三惡道的啊!他這種大哀之心,憐憫之心就油然而生。由這個哀憐心,他就會示現種種善巧方便來教化我們,讓我們不要去造惡業(yè)。所以菩薩發(fā)愿都是要讓一切眾生的惡業(yè)不能成就。釋迦佛是這樣哀憐方便教化,而我們卻是那樣的無明,暗鈍,愚癡,對佛方便教化的語言不知道相信,不知道信受,還是執(zhí)迷不悟。就好像我們現在很多眾生,你給他一部佛經看,勸他聽佛的話,他不相信,覺得你是搞迷信。現在是什么時代?都是現代化的時代了,你怎么還搞迷信。他不知道信受佛的語言,他一定是放縱他的業(yè)力,這樣他的結果是什么,是要墮地獄的啊。當我墮到地獄的時候,釋迦佛又更悲憫我們,他也跟著下地獄,要代我們受苦,要在地獄里面教化我們,使我從地獄里面能夠快速地償完惡業(yè)的苦報,趕緊出來。然而在地獄里面,由于我的業(yè)障非常重,由于業(yè)力故,也不接受佛的救拔。等到地獄的業(yè)受完了以后生到人道,這就有點善因了。生到人道,這是修道最好的機會,佛就很歡喜,趕緊在人道里面以種種身份,甚至八相成道,施設種種善巧方便,令我們種善根。你有求人天福報的心,那就修五戒十善;有修出離世間自了的心,就教我們修四圣諦八正道。如果我們發(fā)了大心,要修菩薩道,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給我們成佛的法門,以一佛乘來種成佛的善根。你看佛講經說法,他是平等的,就好像一雨,一個雨下來,隨著樹木花卉的根性不同,各得利益。我們有什么發(fā)心,佛就給我們應機的善巧說法。在這個過程當中佛是生生世世都跟隨著我們的。我們在人道,佛就跟著我們到人道,作之君,作之師,作之友啊。如果我們到了畜生道,他也跟著到了畜生道。你看很多佛菩薩在畜生道教化眾生,在蚌殼的殼內有佛菩薩的形象;在魚類里面教魚來念阿彌陀佛,一大群魚都念阿彌陀佛的聲音。這些都是佛在用魚的語言,用畜生的語言,來教它念佛求往生。生生世世隨逐于我。對于這一點我們不知道的,我們總以為是孤苦伶仃。但是在我們的念頭里面,就有佛的法身、報身、應化身,就有他全體的愿力在跟著我們。我們的善心、求出離的心一旦出來,佛馬上會用非常恰當的方式,來救度我們。你看西方凈土,阿彌陀佛跟觀音勢至兩大協士,每天在西方極樂世界都在觀照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因為他有天眼通,能看得很清楚,然后跟兩位菩薩討論,哪個剎土的眾生怎么樣,哪個剎土的眾生善根成熟,用什么方法可以救度。天天都在討論這個事情。眾生一旦善根成熟,馬上觀音勢至就過來了。二六時中都在觀察著我們,都在系念著我們。這種對我們眾生的悲心,沒有一刻一時的中斷。不聞佛經我們真的都不知道這些,認為佛跟我有什么關系。我受苦跟他有什么關系!我們受苦就等于佛在受苦啊。我們還在這里沉淪,不得解脫,佛憫傷眾生,如箭入心啊。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因為他跟我們是同體啊。我們現在這么麻木,認為我是我,佛是佛,是兩回事。但是佛證到了同體性,他是以眾生的心為心。佛是無心的,無心無念,他才能無作妙用,做種種救度眾生的佛事。這都是他的大悲愿力所驅使,心無暫舍。

  好,請看下面:【佛初出世,我尚沉淪。今得人身,佛已滅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預出家。何障而不見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如是思惟,向使不種善根,何以得聞佛法。不聞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邱山難喻。自非發(fā)廣大心,行菩薩道,建立佛法,救度眾生,縱使粉骨碎身,豈能酬答。是為發(fā)菩提心第一因緣也。】

  這段是省庵大師自己的悲嘆,以及自己的慶幸。釋迦牟尼佛在兩千五百年前,示現在這個世間上的時候,就是佛住世的時候。然而我呢,沒有遇到佛住世的時代,到哪兒去了呢,沉淪在三惡道里面去了。這是善根薄的表現。如果善根深厚就能生到佛的時代,見到佛,在佛的座下出家修行,得佛的加持,當下就能證果了。佛在世時,那證果的圣人很多啊。而我們的業(yè)障重,沉淪在三惡道里面,沒有見到佛。今生好不容易從三惡道里面伸了個頭出來,僥幸得到人身,得到人身才是修行的法器。但是佛已經滅度了,看不到了,正法過去了,像法也過去了,只剩下末法了,只有佛的遺教了。所以這樁事情對于一個真正有道心,有超越感的修行人來說,他是非常悲痛的。自己是什么樣的罪業(yè)生到這樣的末法呢。生到末法這個時代,都是罪業(yè)深重的眾生,你我他都是這樣的一個水平。如果沒有那么大的罪業(yè),我們就能生到正法。所以生到末法都是罪業(yè)深重的人。何罪而生末法。但又慶幸的是,在這末法時期,法弱魔強的時代,圣法非常衰微的時代,眾生業(yè)障非常重的時代,出離修道的心非常薄弱的時代,對五欲六塵非常執(zhí)著的時代,還能夠出家修道。這也是往世修了一點福德所致。大小乘經典都贊嘆出家的功德利益。有部經典說,如果有位良醫(yī),有一百個人眼瞎了,他能夠治療讓他恢復光明。有一百個人即將要受一種刑法,要把眼睛挖掉,他四處奔波使刑法終止,保住了一百人的眼睛不被挖掉,這兩件事的福德是不是很大呢?是很大。但是跟出家的功德相比,遠遠不及;騽袢顺黾,或自己出家,他的功德都超過這個。在家縱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所以贊嘆出家的功德利益,它是高于須彌山,它是深于巨海,它是廣于虛空。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功德呢?是由于出家離欲,他才能成佛,三世諸佛都是因舍家修行而成佛的。所以能夠在末法時代做一個出家人,這是要有福德的,所以這叫“何福而預出家”。“何障而不見金身”,就是佛的紫磨真金色自己見不到,這是自己的業(yè)障。這個業(yè)障到底是什么?肯定是宿世沒有修見佛金身的善因,所以有障礙,“何障而不見金身”!昂涡叶晟崂,值得慶幸的是,在末法時代還能夠遇到佛的生身舍利。能夠拜到佛的舍利,是能夠得一切福,滅很多罪的啊。因為佛曾發(fā)愿,以他的悲愿在他涅槃的時候,碎他的金剛身而成舍利,來為末法的眾生作大福田。這篇文稿正好是省庵大師在涅槃懺摩法會上寫的,他在整個過程中都在拜舍利,就“何幸而躬逢舍利”。

  “如是思惟,向使不種善根,何以得聞佛法。不聞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邱山難喻!毕瓤催@幾句,他前面自悲自慶之余,心里就悲喜交集,就有如理的思惟。思惟什么?思惟宿世還種了點善根,如果不是宿世種了點善根,他用“向使”,用反面的語言來顯示。如果不種善根,就沒有辦法在今生得人身,聞佛法。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兩種難都突破了,說明我們多生多劫是有善根的。如果不聞到佛法,怎么能知道我們無量劫以來,都在蒙受著佛的恩典呢? 我們真的是無量劫來都蒙受著佛的恩典,但是不知道。就好像瞎眼的人,每天在陽光的注照之下,得陽光的恩典,但是他看不到太陽。雖然看不到太陽,但是陽光還是對他產生了恩典。那么佛給我們的恩典也一樣,我們內心的心眼盲,不了解。但不了解,佛還是對我們攝受不舍。所以佛的恩德深廣高厚,用山岳丘陵來比喻,都難以比喻佛的恩德之高厚。對這一點,佛經以及善知識跟我們講佛經,能使我們盲目的、黑暗的心打開,能夠了解佛的恩典,能知恩,知恩才會報恩。有知恩報恩的心,佛性就會顯發(fā)出來。這時候他就會發(fā)起廣大的心,當他知道佛的恩德這么深厚的時候,他就會去思惟怎么報答佛的恩德,那自然就會得出結論。

  “自非發(fā)廣大心,行菩薩道,建立佛法,救度眾生。縱使粉骨碎身,豈能酬答。是為發(fā)菩提心第一因緣也!狈鸬亩鞯溥@么浩大,我們怎么去報呢?我們報答佛的恩德,一定要稱合佛心。佛心是希望我們干什么?是希望我們發(fā)菩提心,希望我們成佛,希望我們修菩薩六度萬行的菩薩道,希望我們救度一切眾生!要這樣去思惟!白苑恰笔怯梅凑Z來說,如果不是這樣就不足以報答佛恩,于是一定要這樣。所以要發(fā)廣大的菩提心,要行菩薩道,要在無三寶的地方,建立佛法僧三寶,來傳播佛法的甘露法雨,來救度一切在苦海當中,像我們原來一樣沉淪顛倒的眾生。如果不是這樣,縱然我們粉骨碎身,把我們身體粉碎多少次去報答佛恩,都沒辦法酬報佛的恩德。為什么呢?因為你把身體犧牲了無數次,是毫無利益的。佛不希望我們一次一次的犧牲生命。佛是希望我們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所以我們要稱合佛的本懷,能夠發(fā)廣大心,行菩薩道,建立佛法,救度眾生,這才能真正報答佛恩。由此就成為我們發(fā)菩提心的一個大的因緣。這是為報答佛恩故,發(fā)菩提心。

  好,請看下面:【云何念師長恩。父母雖能生育我身,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于異類。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今我等粗知禮義,略解佛法,袈裟被體,戒品沾身。此之重恩,從師長得。若求小果,僅能自利。今為大乘,普愿利人。則世出世間二種師長,俱蒙利益。是為發(fā)菩提心第三因緣也。】

  好,這是第三,念師長恩,發(fā)菩提心。那么為什么要念師長恩呢?他首先設問,“云何念師長恩”。師長,就是做我們老師的,教育我們世間的知識技能,以及出世間的善知識。師長也包含一切有道德的人。我們講善知識,要念這些善知識的恩。前面雖然講到我們要行孝道,為什么行孝道?父母對我們有大的恩德,但是父母雖能生育我的身體,而如果沒有世間的師長,來給我們傳授禮儀的文化,那么我們連怎么做人都不知道。古代的師長,他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著重在道德禮義的教育,道德人格的教育,F代的這種教育,跟古代就有一些距離了,F在更多的學校都是傳授知識技能,甚至高等院校都快成為高等職業(yè)培訓學校了。對道德人格的教育,往往是比較薄弱的。這也是我們現在人才畸形發(fā)展的一種弊端?赡芎韧舛加羞@個特點。自從受西方式的教育的影響,都重視這些知識技能。當然現在也有一些反思,高等院校也開始重視人格的教育,通才教育,素質教育。那么世間的師長,比如講《四書》、《十三經》,都知道禮的文化。禮,就是要恭敬。人際關系和社會的秩序都要靠禮來維持,禮樂文化。這個義,是仁義。每個人要培養(yǎng)一種仁愛之心。仁者,人也。仁就是一體。所以這種仁愛之心要有同體感,這是做人的體、根本,也是我們講的慈悲心。那么義是從這個仁生發(fā)出來的。義者,宜也。就是合度,合乎法度。那么這個禮義也是區(qū)別人跟禽獸的差別所在。人跟禽獸,就象孟子說的:“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比烁莴F相差得很少!笆袢ブ,君子存之!边@很少一點的差別,一般的人都把它拋棄了,只有君子,道德君子才保存了這個區(qū)別于禽獸的東西。這東西是什么?就是仁義。那么堯舜就是“明于庶物,察于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边@句話常常是“由仁義行”,就是我們眾生的心性中具有這個仁愛和義這種正義,你隨順這樣的仁義去行持,這就是道德、圣行。但不能把這種仁義作為工具、作為手段去行仁義,你去行這個仁義就有可能變成虛偽、造作。所以圣人的這種行為是渾然天性的流露。渾然天性的流露,他就自然具有仁和義在里面。在造作的過程中,這個仁義就會使我們非常隔膜,F在我們眾生都是用心意識去行,心識,分別執(zhí)著,這就很難貼近這個仁義。所以滔天之下,你找很有事業(yè)心、很怎么的人很多,但是要找?guī)讉真性情的人很少。真性的流露很少。我們眾生都有與生俱來頑劣的劣根性,這種劣根性就要靠禮來凈化,來升華。所以圣人就作禮來教化眾生。如果世人都具有禮的話,他就自然區(qū)別了禽獸。那么禮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這些都要世間的師長來給我們教育。沒有這個教育,我們都不知道禮義。這是世間的善法。如果沒有出世間的師長,就是我們學佛了,要找出世間師長,比如比丘法師,包括我們受戒要有戒和尚,比丘受戒要有戒和尚,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這些都是出世間的師長。沒有這些師長給我們弘揚佛法,佛法無人講,雖會不能表。很多人看到佛經,他每個字都認識,但是里面講什么,他莫名其妙,不懂。有很多經典他都能倒背如流,如《心經》、《阿彌陀經》,他都能倒背如流,但是《心經》講什么,阿彌陀佛講什么?你一問,他說不懂,不了解。所以這都要善知識去講解。如果沒有善知識講解,就不了解佛法。不了解佛法,就不能把佛法的教誨文句落實在自己的行動當中,不能轉變眾生的知見。

  所以如果沒有世間師長的教育,不知禮義,不知禮義就跟禽獸差不多了。禽獸也是飲食男女,受生命的貪生怕死的控制。如果我們沒有一種禮義文化,我們跟禽獸有什么差異呢?幾十年的光景,都是糊涂生活。什么時候該結婚,生孩子,什么時候……就這樣為飲食男女過了一輩子,精神生命沒有個超升。所以跟禽獸沒有什么差別。如果不了解佛法,不了解佛法的崇高性,不對佛法有一種好樂和行持,他跟俗人也沒有兩樣。俗人是什么?你看這個“俗”字,這邊人字旁,那邊一個谷字,這就是什么呢?就是對那種吃的東西感興趣,五谷雜糧。那為什么要吃?飲食男女嘛,他就追求這個,就是俗人。那真要了解佛法,修行佛法,是要超越這個層次的。如果一個出家人,他出了家,還在五欲里面轉不出去,在名利里面轉不出去,他也是個俗人,稱為光頭俗漢,與俗人也沒有兩樣。

  所以“今我等”,就是我們這些人,能夠“粗知禮義”,這個禮義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無論是它的葬禮、喪禮,軍禮,還是人際關系的禮、婚禮,這些都很多很多。我們只知道那么一點點,這叫“粗知禮義”!奥越夥鸱ā,佛法大海,博大精深,我們只了解那么一點點,就叫“略解佛法”。“袈裟被體”,這是指比丘,袈裟就是壞色衣,解脫服。那袈裟說明他受了比丘大戒,他才能夠披袈裟。“戒品沾身”,這個或者沙彌十戒,或者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或者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乃至于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這些戒品。品就是品類,種種不同的戒。能夠得戒和尚、授戒師給我們傳授,讓我們得到無作戒體,那我們就有任運止惡防非的功能,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帆風順地修行。沒有這些出世間的師長是得不到的。那么得到這個利益,這是很重大的恩典,這重大的恩典都是從師長那得到的。從師長那里得到的,我們就要思惟了,如果我們不能發(fā)大乘菩提心,只是求小乘的佛果,得阿羅漢,自己了三界的輪回,只能自利,得自利小乘果,就難以報答今生乃至多生多劫師長對我們的恩德。唯有發(fā)大乘的菩提心,普遍的、平等地利益一切眾生。那么很多世間的師長,特別是對出家修行的人來說,他從小學到大學都是這些世間的師長教的這些禮義,世間的善法,甚至知識技能?赡芩恍欧,不信佛他也在輪回里面,他教我們世間的善法對我們有恩德,他在輪回里面不能得到解脫,我們就要幫助他。如果你只是發(fā)小乘的心,你只是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在輪轉當中,你根本沒想到去救他,你就報答不了世間的師長的恩德。那么出世間的師長,他也許是其它的道德行持都很好,但他相信不了念佛法門,今生解決不了問題,他也要輪轉。所以我們作為一個真信切愿的行人,也得過到他出世間戒的利益的,對這些出世間的師長,我們也要幫助他最終得到了生脫死、圓成佛果的利益。所以這樣思惟,唯有發(fā)大乘心,讓世間和出世間師長,都能夠得到究竟解脫的利益。所以為報師長恩故,我們要發(fā)大乘菩提心。

  請看文句:【云何念施主恩。謂我等今者,日用所資,并非己有。三時粥飯,四季衣裳,疾病所須,身口所費,此皆出自他力,將為我用。彼則竭力躬耕,尚難糊口。我則安坐受食,猶不稱心。彼則紡織不已,猶自艱難。我則安服有余,寧知愛惜。彼則蓽門蓬戶,擾攘終身。我則廣宇閑庭,優(yōu)悠卒歲。以彼勞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將他利而潤己身,于理順乎。自非悲智雙運,;二嚴,檀信沾恩,眾生受賜。則粒米寸絲,酬償有分,惡報難逃。是為發(fā)菩提心第四因緣也。】

  好,我們來看這一段,念施主恩,發(fā)菩提心。

  施者,中國稱為信施,印度話叫檀那,如果合稱就叫檀信。就是供養(yǎng)三寶的這些功德主都稱為施主。這一段主要針對出家眾說的。按照佛的制戒,出家人不能蓄有私人財產,不能經商,不能務農,不能做工。佛在世的時候是托缽乞食,以托缽的這種方式,一方面是讓比丘通過托缽給眾生結法緣,為眾生提供福田;另一方面讓比丘遠離對食物的操作、操勞,就能夠安心在道業(yè)上;再者,這種托缽也能夠降伏一個修道人的傲慢心,你都要靠施主來供養(yǎng),你就不能傲慢了,就會謙卑下來。這一謙卑就能夠成為佛的三十二相中有一個叫無見頂相之因。所以,十方三世諸佛都是奉行托缽這樣的一個制度,這個制度到了中國,由于國情所限,就沒有實行下來。所以叢林里面都有廚房,自己做飯,這是國情所致。

  盡管如此,無論是托缽還是叢林解決飯食問題,都要靠施主發(fā)心供養(yǎng),不能讓出家的僧眾每天為衣食去操勞。因為他專心道業(yè)、弘法利生,也要講專業(yè)化。這個時代都講專業(yè)化,如果出家眾不能專心在自利化他、弘法利生上下功夫,他就會做得不到位。所以,施主對于四眾弟子的修行弘法,他的意義非常重大,恩德很深,所以要念施主恩。

  “我等今者”,這是省庵大師自稱“我”,這個“等”就包括所有出家的同道!敖裾摺本褪乾F今日常所用的一切資生之物,就是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般叫四事供養(yǎng),是滿足一個修道人最起碼的生存需要,不能有過多的供養(yǎng),出家人也不需要信眾過多的供養(yǎng),應該要少欲知足,維持最基本的生存就可以,這樣也給信眾供養(yǎng)減輕了很大的負擔。他能夠很輕松的供養(yǎng),又能種上福田。就好像蜂采花蜜,它把花粉采到了,但是那個花本身沒有受到損傷。比丘跟施主的關系也是這個樣子,不構成巨大的負擔。

  作為一個出家眾,他怎么去念施主的恩呢?這一切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這些維持生命所需的東西,都不是靠自己的勞力、技能去交換來的,都不是自己所擁有的,不能有一個私有財產的想法。所以每天的三時粥飯,一日三餐,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疾病時所需要的藥物,身口所要具有的這些用品,都是來自于信眾的勞力換來,供養(yǎng)、供給我們所用的。所以就要思惟到這個出處,它是非常不容易的。

  這些信眾的供養(yǎng),你看施主有些是比較貧窮的,也有些比較富庶的。這里省庵大師就舉出一些比較貧窮的施主,他們是非常艱難的:“彼則竭力躬耕,尚難糊口。我則安坐受食,猶不稱心!边@是指這個施主是農民。這個農民一年到頭竭盡心力來做耕種,播種、施肥、收割、脫粒,然后得到一點糧食,可能還要交租錢,所剩下的一點糧食,可能他全家一年都難以糊口,在這種情況下他還發(fā)心布施我們。我作為出家眾,安坐在寺院,接受人家恭恭敬敬地供養(yǎng)的飲食,這時候要懷著什么心?感激心,感恩心啊!如果在那里你還覺得人家供養(yǎng)的不多,供養(yǎng)的東西不精美,做的飯食不合口味,還討厭,那你就獲罪甚大了!所以,這個飲食的五觀,第一就是“量彼來處”,很不容易的。這是第一個要思惟的。

  “彼則紡織不已,猶自艱難。我則安服有余,寧知愛惜!边@個施主是一個紡織女,她自己日日夜夜在那里紡紗織布,每天都不間歇,靠這個來維持自己的生存。紡紗織布,織好了就賣給他人,去交易一點錢。自己織的好布,拿去貿易得點錢,自己都舍不得穿,自己都穿的是很破、很舊的衣服。就在這種情況下,她還發(fā)心布施給我們。于是我自己穿著整整齊齊的衣服,甚至衣料還有余,有多余的衣服,覺得來的很容易,不知道愛惜。這就有罪過了。

  “彼則蓽門蓬戶,擾攘終身。我則廣宇閑庭,優(yōu)悠卒歲。”這是指那些寒苦的布施者,他們自己生活得都很艱難,住的房子是“蓽門蓬戶”,蓽和蓬都是一種茅草。他自己的門戶(門就是兩扇叫門,戶就是一扇叫戶)都是用茅草做的,他的屋頂、他整個的家里也都是茅草,茅草房里面也不可能有多余的家具。于是顯示他家里,家徒四壁,這么一種貧寒的狀態(tài)。他為了維持基本的生存,每天忙忙碌碌到處奔波,從早到晚,從一年正月開始到臘月三十,從生到死,維持最基本的生存都很困難。在這種困難當中,他還肯布施。然而,我們住的寺院就像皇宮似的廣宇閑庭,在寺院里面也沒有生存的壓力和逼迫,還在那里悠哉游哉,從年初到年尾,都是非常的舒適。在這種廣宇閑庭,優(yōu)悠卒歲的,是不是會思念到那些寒苦的施主,他們那種生存的艱難呢?

  透過這些農民的施主、紡織的施主、寒苦的施主,你再思惟:“以彼勞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將他利而潤己身,于理順乎!边@是每個出家人都要去問自己的,這是非常懇切的警醒了。這些農民、紡織女,這些寒苦的人,他們那么辛勞得到的一點勞動成果,還拿來供養(yǎng)給我們,讓我們得到安逸。那么我們這顆心能夠安得下來嗎?將他人得到的那些微薄的利益,來滋潤自己的身體,穿的好、吃的好,沒有壓力。這種事情在道理上能夠順嗎?這都是于心不安,于理不順的。但于心不安,于理不順,既然人家都供養(yǎng)來了,我們也接受了,那怎么辦呢?就得要報恩啊!你要知道這里面恩德很大啊!所以古人云:“五觀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钡檬┲鞯墓B(yǎng)不是那么簡單的!要真心辦道,才能報答施主的恩德啊!所以下面說:“自非悲智雙運,福慧二嚴,檀信沾恩,眾生受賜。則粒米寸絲,酬償有分,惡報難逃。是為發(fā)菩提心第四因緣也。”那么,要思念報答這些施主的恩,怎么辦呢?還是要落實在發(fā)菩提心上。如果不是悲智雙運,悲智雙運、;鄱䥽谰褪瞧刑嵝牡囊蚝凸年P系。悲就是悲眾生,以悲心去救度眾生。智就是上求佛道以自利,下濟眾生以利他。悲和智雙運,悲心度眾生就能修到福德,智慧求佛道就能得到慧,福德智慧兩種莊嚴,你就能有自利利他的功德,你就能成為施主的福田。你要是一個圣賢,人家供養(yǎng)到你這塊田里,才能有收獲。

  所以信眾供養(yǎng)三寶的功德也是很大的!我們不要因看到這樣的情況,是不是就不去供養(yǎng)?不是這樣的。三寶是福田。我們信眾供養(yǎng)的錢建了一個寺院,佛說建這個寺院,哪怕是有一個持戒的比丘住一夜,這個施主的功德都是很大的。更何況有很多持戒的比丘在這里住了很長的時間修道,那你布施的功德就很深厚。經典當中常常講:你供養(yǎng)一個阿羅漢,你就能多少多少生生到天上做帝釋天王,就能多少多少劫不受貧窮,得到富貴之報。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須達多長者,他就供養(yǎng)一個祇樹給孤獨園,把祇陀太子的花園布金遍滿地面,供養(yǎng)佛陀帶五百比丘到這里來講經說法。他真的把家里全部的金庫都搬出來鋪滿了那個花園的地,這樣祇陀太子也受到感動,就把這塊地賣給他了,而把那些樹也作供養(yǎng)了——祇樹給孤獨園。賣的時候,就讓舍利弗去幫助規(guī)劃,要建一千二百座僧寮,那個建筑都像皇宮一樣的非常富麗輝煌。舍利弗就去幫忙規(guī)劃,規(guī)劃哪里打地基。舍利弗跟須達長者正在拿繩子定地基的時候,虛空當中就出現了一座宮殿,當時舍利弗已是阿羅漢,就對須達長者微笑,很安慰地說:“你發(fā)心布施這塊地方的功德,你布施這個祇園精舍,這里的精舍的房子還沒有蓋起來,然而你在天宮里面的宮殿都已經成就了!表氝_長者聽了很高興,但是他看不到,舍利弗就借自己的天眼給他看,一看果然有很輝煌的宮殿。他就問什么天最好?舍利弗給他介紹兜率天最好,他就成就了兜率天宮。你看這是一念布施的功德啊!這里還沒有做完,他那個天上的宮殿就已經好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從信眾、四眾弟子的角度來看,供養(yǎng)三寶功德無量。

  省庵大師是站在一個出家人的份上,他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要知道報眾生的恩、施主的恩。只有悲智雙運、福慧雙嚴,得到了佛道的果實,才能使施主種上福田,才能使一切眾生得到自己的福德智慧的恩賜,這樣就能夠報答施主的恩德。否則你得到這些供養(yǎng)之后,你不去修道,你把別人的供養(yǎng)還作為奢侈的一種享樂,那這個問題就大了。那這樣即使是一粒米、一寸絲這么一點點,你都要去還債啊!未來的果報是沒有辦法逃得掉的。有很多公案都談到這個問題——披毛戴角還!笆┲饕涣C,大如須彌山!币涣6急软殢浬竭高!“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闭f古代有一個修行人,有個家庭供養(yǎng)他,母女倆供養(yǎng)他,供養(yǎng)了二十年,他在山里隱居修行。但二十年坐禪都沒有消息。沒有消息,他也知道信施難消,他就不敢再坐下去,就要到外面去參學、行腳。這母女倆聽說他要走,都很焦急,再三挽留他留下來,說我們一定會供養(yǎng)你一輩子。但這位比丘說,不行!他堅決要走,自己在這里修行不得力。要走的話,這母女倆就挽留,那你就再等幾天吧,給你縫一件好一點的衣服御寒。這個比丘就答應了。答應了,就等了三天,她倆母女是非常虔誠的居士,一針一線給他縫一件很厚的衣服,每針縫線都念阿彌陀佛,縫好之后送給他,里面還包了四錠銀子,那個銀子是叫馬蹄銀,就像馬的腳那樣的銀子,包了四錠這樣的銀子,讓他在路上作盤纏。送給他之后,這個比丘也就準備第二天走了,就要上路了。他當天晚上還是像原來一樣打坐,晚上打坐的時候,就看到有一個青衣童子帶著一批人,抬著一朵蓮花,吹吹打打就過來了,吹著樂器,一到他面前,就請他上蓮花、到蓮臺上去。這位老比丘看看,他說:“不對啊!我是修禪的,我不是修凈土的啊!怎么還有蓮花來接我往生呢?這不對,大概是魔來干擾我吧!”他就不上去。這個青衣童子再三邀請他:“哎呀!上來啊!會到好的地方去啊!”他還是如如不動。但那個童子總是催他,要他上去。他沒辦法。想一想,旁邊正好有一把引磬,他就把那把引磬插在那個蓮臺上。那個青衣童子看看,就又吹吹打打離開了。離開了,他以為是禪定當中的一些境界,也就沒有在意。等到第二天早上要走的時候,山下的母女倆匆匆忙忙地上來了。上來問什么?說:“師父,你是不是丟了什么東西?”他說:“我沒有丟什么東西啊!”這時候這母女倆就拿出一把引磬,說:“我看這把引磬就是師父的呀!”他一看到這個就汗流浹背。他說“這個引磬怎么到你那兒去了?”她說:“我家里的一匹母馬生出來的,生了一個引磬下來。”她家里的馬夫早起一看,母馬懷孕生了一個引磬下來,趕緊給他的主母講。這個主母一看:“哎!這東西是師父的!迸苌蟻砭蛦査欠駚G了什么東西?這個老比丘一看,真是嚇得汗流浹背。然后就作了一個偈子,說:“一件衲衣一張皮,四個元寶四個蹄。若非老僧定力足,幾與汝家作馬兒!蹦憬o我一件衲衣,實際上就給我一張皮,馬的皮啊!你給我供養(yǎng)四個元寶,就是馬的四個腳啊!不是我定力足,我就給你做馬的兒子去了,做馬兒去還債了。所以,他衣服也不敢要,元寶也不要,都還給她了。我什么都不要了。趕緊走了。趕緊到外面參學去了。

  你若不發(fā)菩提心,那真的是惡報難逃啊!尤其對這個時代的比丘,你一天接受這么多供養(yǎng),你如果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話,那就夠你還的。不要得到厚厚的紅包笑瞇瞇,等到要你還債的時候就麻煩了!所以,思惟到這個,要發(fā)起菩提心。這是發(fā)菩提心第四個因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