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凈土法門與修行利益
133、凈土法門的特點是什么?
由其大小不二,權(quán)實一如,故上自等覺菩薩,下至逆惡凡夫,皆須修持,皆得成辦也。
凈土修持,隨機自立。既無幽深莫測之悶,亦無艱難困苦之煩。且又不費錢財氣力,不礙職業(yè)營生。若能隨分隨力,常時憶念。則神凝意凈,業(yè)消智朗。自然身心安樂,諸緣順適。
凈土法門,諦理甚深。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由其大小不二,權(quán)實一如,故上自等覺菩薩,下至逆惡凡夫,皆須修持,皆得成辦也。末世眾生,善根淺薄,匪仗佛力,將何所恃。倘能仰信佛言,生信發(fā)愿,持佛名號,求生西方。雖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果能如是,萬無一失不往生者。凈土經(jīng)論,文義顯明,凈土修持,隨機自立。既無幽深莫測之悶,亦無艱難困苦之煩。且又不費錢財氣力,不礙職業(yè)營生。若能隨分隨力,常時憶念。則神凝意凈,業(yè)消智朗。自然身心安樂,諸緣順適。其為樂也,何能名焉。愿見聞?wù)呦そ孕蕹。各懷自利利他之心,共發(fā)已立立人之愿。恭敬受持,隨緣倡導。展轉(zhuǎn)流通,令遍國界。俾一切同倫,同沐佛恩,同生凈土,實為大幸。(《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二第1902頁 印光法師嘉言錄題辭二)
134、念佛有什么現(xiàn)世利益?
世人獨知念佛身后益,其知身前利益多多。昔明教嵩禪師,日課十萬聲觀音圣號,后于世間經(jīng)書,悉皆不讀而知。又如世人由于不知臨產(chǎn)勸念之益,致許多母子受無量苦,或致殞命,無可救法。女人能從小常念佛,及觀音圣號,后來決無產(chǎn)難之苦。
念佛所重在往生,念之至極,亦能明心見性。非念佛于現(xiàn)世了無所益也。昔明教嵩禪師,日課十萬聲觀音圣號,后于世間經(jīng)書,悉皆不讀而知。當看《凈土十要》,《凈土圣賢錄》,方可知念佛之妙。而光之蕪鈔,屢屢言之。居士謂現(xiàn)世無益者,不但未深體凈宗諸經(jīng)論,即光鈔亦屬走馬觀燈,未暇詳究耳。(《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77頁復四川謝誠明居士書)
又念佛之法,于人之生與死,均有利益。世獨知臨終助念之益,而不知臨產(chǎn)勸念之益,致許多母子受無量苦,或致殞命,無可救法。女人能從小常念佛及觀音圣號,后來決無產(chǎn)難之苦。(《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九第213頁 復周伯遒居士書)
135、念佛對讀書有什么幫助?
念佛方能消宿業(yè)。業(yè)消看書,一覽知妙。
經(jīng)目略為一閱,不宜看者勾之。即宜看者,亦祈少看。但以念佛治習消業(yè)為事。業(yè)消看書,一覽知妙。此由約而得之妙法也。今人根性陋劣,一博則泛漫無依,心緒紛張,難以相應(yīng)矣。(《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500頁 復馬契西居士書十)
136、念佛人究竟安身立命之處在哪里?
真信切愿,持名佛號,往生西方極樂國土,方是吾人究竟安身立命之處。
固當唯精唯一,執(zhí)持彌陀圣號,真信切愿,企其往生西方。持之久久,心佛一如。不離當念,徹證蘊空。妄想執(zhí)著既滅,智慧德相亦泯。隨其心凈,則佛土凈。不離當處,冥契寂光。唯此一處,方是吾人究竟安身立命之處。愿吾徒智空,普與法界眾生,同賦歸歟,則幸甚幸甚。(《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六第1109頁 心歸凈處跋)
137、念佛對護國息災(zāi)的意義是什么?
人以惡感,天以災(zāi)應(yīng)。護國息災(zāi),以平時大家茹素念佛為好。愿力相接,則邪氣消而正氣長。人人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國家得護而災(zāi)殃自消矣。然臨時虔敬而求護息,亦有相當之效力。
昨日講凈土法門,今天講護國息災(zāi)法會之意義。所謂護國息災(zāi)云者,是國如何護,災(zāi)如何息。因是欲達此項目的,有二種辦法,一者臨時,二者平時。如能平時茹素念佛,以求護國息災(zāi),固有無限功德。既臨時虔敬而求護息,亦有相當之效力,不過仍以平素大家護息為好。蓋平素大家茹素念佛,愿力相接,則邪氣消而正氣長。人人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國家得護而災(zāi)殃自消矣。古書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蓋已亂之治易曉,未亂之治難明。夫治國亦如治病,有治標者,有治本者。治病者是已亂之治,若求其速效,所謂頭痛醫(yī)頭,腿痛醫(yī)腿,治其標也。其標既愈,然后再治其本,俾氣血周流,營衛(wèi)舒暢。本既痊愈,則精神振起,方能奮發(fā)有為,F(xiàn)者國家危難,已至千鈞一發(fā)之際,余以為今日治國,須標本兼治。兼治之法,最莫善于念佛吃素,戒殺放生,而深明乎三世因果之理。
現(xiàn)在世界之劫運,吾人所受種種災(zāi)難,皆是過去惡業(yè)所招,以致感受現(xiàn)在苦果。故知此惡業(yè)者,即過去惡因之所造成也。欲免苦果,須去苦因。過去已種之苦因,念佛懺悔,乃能消去,F(xiàn)在如不再種苦因,將來即能免受苦果。何謂苦因,貪嗔癡三毒是也。何謂善因,濟物利人是也。若人人明達因果之理,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災(zāi)害自無從起矣。唯今人不明因果之理,私欲填胸,無惡不作,只知自己,不知有人。詎知利人即是利已,害人甚于苦已。故余平素常言,因果者,圣人治天下,如來度眾生之大本也。舍因果而談治國平天下,何異緣木求魚,吾未見其能有得也。
佛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如今生所作所為皆是惡事,來世定得惡果。如今生所作所為皆是善事,來世定得善果。易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書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其理與吾佛所講因果正同。所謂余者,乃正報之余,非正報也。本人來生后世所享受者,乃所謂本慶本殃也。余報乃在其子孫,余慶余殃,皆其祖父所積而成者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562頁 上海護國息災(zāi)法會法語)
138、念佛之人平常能逢兇化吉嗎?
倘肯志誠念佛,求生西方,生前死后,均有不可思議之利益。大難臨頭宜能逢兇化吉。
若止靠人求延生,不知求阿彌陀佛,于自己壽終時,接引往生,則是見小而失大。倘肯志誠念佛,求生西方,生前死后,均有不可思議之利益。昨一女弟子來,為一姓汪女弟子帶些食物。言,汪氏前兩月,一日初黑,忽來二十余強盜,各持手槍來搶。其屋樓上下住七家,彼在樓中間。因?qū)㈦姛粝s,其夫妻跪佛前求。而佛前之燈,若有一人吹滅。強盜打門不開,遂不打。余六家通搶了,唯彼未失一物?芍罘鹬,平常尚能逢兇化吉。況監(jiān)命終時,往生西方之利益,比此大得不可說其形相倍數(shù)乎。當勸彼常念為幸。(《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96頁 復劉德護居士書)
139、大難來臨時為什么要志誠念佛?
果肯志誠常念,必蒙其加被?v大劫難逃,大家同歸于盡,念佛之人,當生西方。
現(xiàn)在時局危險,當令一切人,同念佛,及觀音圣號,以作預防。果肯志誠常念,必蒙其加被?v大劫難逃,大家同歸于盡,念佛之人,當生西方;蛐旁肝粗琳媲,亦多生善道。切不可謂不能免劫,便是白念。須知今生所受之苦樂,乃前生所作善惡之因所感召。今生所作之因,又為來生所受善惡果報之因。以念佛為因,則生西方,以殺盜淫為因,則墮三途,此必定之理事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九第356頁復戰(zhàn)德克居士書二)
140、念佛人遇到災(zāi)難時結(jié)果會一樣嗎?
宿業(yè)不同,結(jié)果各異。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宿業(yè)所牽,及轉(zhuǎn)地獄重報,作現(xiàn)生輕報,偶罹此殃。但于平日有真切信愿,定于此時蒙佛接引。若夫現(xiàn)證三昧,固已入于圣流,自身如影,刀兵水火,皆不相礙。縱現(xiàn)遇災(zāi),實無所苦。而茫茫世界,曾有幾人哉。(《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151頁 復永嘉某居士書三)
141、反正在劫難逃,念佛還有益嗎?
仗佛慈,或于小險中得蒙被佑。若夫大險禍來,不能獨不受劫而死,念佛人當承佛力生西方?v不生西方,亦生善道。決不與不念佛之人同墮惡道也。
現(xiàn)在時局危險萬分,無論老幼男女,均當至心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以作預防。今之劫運,避無可避,防不勝防。唯仗佛慈,或于小險中得蒙被佑。若夫大險禍來,或致大家同歸于盡。雖念佛人不能獨不受劫而死。然死后之去處,各各不同。念佛人當承佛力生西方?v不生西方,亦生善道。決不與不念佛之人同墮惡道也。此意不可不知。(《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165頁 復劉蓉閣居士書)
142、怎樣念佛才能對治不良習氣?
清心寡欲,攝心念南無阿彌陀佛,綿綿密密,長時憶念。久而久之,宿業(yè)消滅,善根增長,種種惡習,當皆逐漸消滅矣。又若習氣深厚,尤當專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以菩薩救苦心切也。
詳察閣下之病,由于一向好勝,故每每因氣受病,此其一。又以天性聰明,故帶聰明人習氣,致于女色,不加撙節(jié)。再加以忿怒之火,不時而起。譬如雙斧伐孤樹,已危險之極。又用同善社不良善之坐法,則又為病苦之助緣,以致種種現(xiàn)象,皆由之而生。今若肯依清心寡欲,攝心念佛之法行之,久而久之,宿業(yè)消滅,善根增長,一切失眠、鼻梁顫動等,當皆逐漸消滅矣。
當先看《嘉言錄》中修持方法,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綿綿密密,長時憶念。凡有忿怒、淫欲、好勝、賭氣等念,偶爾萌動,即作念云,我念佛人,何可起此種心念乎?念起即息,久則凡一切勞神損身之念,皆無由而起。終日由佛不思議功德,加持身心,敢保不須十日,即見大效。若只偶爾念一句兩句,便欲見效,則是自欺欺人。雖亦仍有功德,欲即由此愈病,則決不可得。凡事均以誠為本,修持可不用其誠,而欲得愈病滅苦之利益乎?又若習氣深厚,尤當專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以菩薩救苦心切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九第307頁 與胡作初居士書)
143、念佛對于從事士農(nóng)工商之職業(yè)者有什么幫助?
士農(nóng)工商之職業(yè)者,常念佛號,不但了無妨礙,且能啟發(fā)心靈,精于本業(yè)。古之建大功、立大業(yè)者,皆由學佛得力而來也。
須知念佛法門,以信愿行三法為宗。念佛之要,在于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無論行住坐臥,常念佛號,或聲或默,皆須聽已念佛之聲。倘能如是,則業(yè)消智朗,障盡福崇,凡所作為,皆悉順遂。士農(nóng)工商之職業(yè)者,不但了無妨礙,且能啟發(fā)心靈,精于本業(yè)。以心不散亂,作事有主,如理亂絲,神凝則易,心躁則難。所以古之建大功、立大業(yè),功勛遍四海、言行垂千秋者,皆由學佛得力而來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04頁 阜寧合興鎮(zhèn)凈念蓮社緣起序)
144、凈土法門對于世俗有什么利益?
世俗老幼男女,欲發(fā)展其事業(yè),消滅其疾苦者,志心念佛,無不隨感而應(yīng),遂心滿愿。
須知凈土法門,法法圓通。如皓月麗天,川川俱現(xiàn),水銀墮地,顆顆皆圓。不獨于格物致知,窮理盡性,覺世牖民,治國安邦者,有大裨益。即士農(nóng)工商,欲發(fā)展其事業(yè),老幼男女,欲消滅其疾苦者,無不隨感而應(yīng),遂心滿愿。(《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71頁 無錫佛教凈業(yè)社年刊序)
145、為什么說念佛法門是輔政化民的根本法輪?
世人因不講盡誼盡分之道,福善禍淫之理,而釀至天災(zāi)人禍,頻頻降作。若皈依三寶,受持五戒,遵行十善,以凈身口意三業(yè)。生信發(fā)愿,念佛圣號,則天下太平,人民安樂也。由是言之,念佛一法,豈不是輔政化民之根本法輪乎?
現(xiàn)今世道人心,陷溺已極,總因不講盡誼盡分之道,福善禍淫之理。至于六道輪回之事,念佛往生之法,更無從得聞。以心不注重于道德仁義,因果報應(yīng),縱聞亦不生信。以是之故,釀成大劫,天災(zāi)人禍,頻頻降作,殺機彌漫,民不聊生。其有具憂世之心,欲為挽救者,咸皆提倡佛學,而修念佛法門。以此法,實為佛法中最易修持,最易成就之法,如人習射,以地為的,發(fā)無不中。此法仗佛慈力,但肯依教修持,無一不成就者。是故各當皈依三寶,受持五戒,遵行十善,以凈身口意三業(yè)。生信發(fā)愿,念佛圣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了生脫死,超凡入圣。如是之人,生為圣賢之徒,沒登極樂之國。展轉(zhuǎn)勸導,相觀而善,何難弭災(zāi)息禍,修德膺福,敦本重倫,移風易俗,以迄天下太平,人民安樂也。由是言之,念佛一法,豈非振興民力,輔弼政教,不據(jù)位而化民,不資刑而息惡之根本法輪乎?(《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二第976頁 涵江三江口仙慶寺凈業(yè)社緣起)
146、真信愿持佛名號能否避免困苦?
果能以真信愿持佛名號,決定求生極樂世界。亦能病者愈,弱者健,愚者慧,諸凡順遂。家縱貧不至有禍,亦不令過為困苦。然亦不可以念佛之故,妄欲得分外之好處。既有此心,致或反成不吉耳。
須各吃素念佛,求生西方。庶可永出生死苦海,常享清凈安樂矣。又修凈業(yè)人,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真信愿持佛名號,決定求生極樂世界。自行如是,化他亦然。果能如是,則病者愈,弱者健,愚者慧,諸凡順遂。家縱貧不至有禍,亦不至凍餓。以真實修持,必蒙三寶加被,不令過為困苦故。然亦不可以念佛之故,妄欲得分外之好處。既有此心,致或反成不吉耳。世間禍福,相為倚伏,福能善享,則其福愈大。否則福未實得,禍已大臨。此種禍尚無禳解之余地,以是因福而致之禍,其禍更為酷烈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四第307頁 復羅省吾居士書二)
147、念佛能治好遺傳病嗎?
當至誠懇切念佛及觀音圣號,當可即愈,而不復遺傳矣。念佛一法,尚能超凡入圣,況遺傳病有不即愈乎?
遺傳之病,亦宿業(yè)所感。當至誠懇切念佛及觀音圣號,當可即愈,而不復遺傳矣。所言解脫之門,唯有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此系仗佛力了生死法門,即生可以做到。若不專修此法,修其他種種法門者,非博地凡夫一生兩生所做得到。吾人從無始來,至今尚在生死輪回中者,皆因其中未遇凈土法門,或遇而不修所致也。今幸遇之,切勿錯過。今 為汝取法名為宗信。以信愿行三法,為凈土正宗。第一要有真信。有真信,必定有真愿真行。否則不名真信。念佛一法,尚能超凡入圣,況遺傳病有不即愈乎?(《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六第774頁 復琳圃居士書)
148、為什么說佛法如錢,在人善用?念阿彌陀佛能滅定業(yè)嗎?
一句阿彌陀佛,持之及極,成佛尚有余,將謂念彌陀經(jīng)念佛者,便不能滅定業(yè)乎?佛法如錢,在人善用,汝有錢則何事不可為。汝能專修一法,何求不得。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持之及極,成佛尚有余,將謂念彌陀經(jīng)念佛者,便不能滅定業(yè)乎?佛法如錢,在人善用,汝有錢則何事不可為。汝能專修一法,何求不得,豈區(qū)區(qū)持此咒念此經(jīng),得此功德,不得其余功德乎?善體光言,自可一了百了,否則縱說的多,汝仍是心無定見,有何益乎?(《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325頁 復周智茂居士書)
149、為什么要普勸一切有緣人共享念佛超勝利益?
一句佛號無一人不能念,且利益超勝。念極超凡入圣,聞聲即種善根。故當普勸修持。
以一句阿彌陀佛,即佛所證之無上菩提覺道。吾人若能以此名號自熏。久而久之,即能與佛氣分相同。況此一句,無一人不能念。即或懶惰懈怠不肯念,聞大家念佛音聲,亦有利益。兩兩比較,故勝于念經(jīng)多多矣。以念佛最極簡便,即不念佛者,聞佛音聲,一歷耳根,即種善根。由此一句佛號,灌入八識田中,將來遇緣即發(fā)。設(shè)使怨鬼惡病逼迫,念佛便能卻之。所以凡具信心念佛的人,應(yīng)當以此普勸修持。不獨家人父子,應(yīng)當勸導。即一切有緣之人,亦當如是勸導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689頁 凈業(yè)社開示法語)
150、念經(jīng)、拜懺、做水陸,何以不及念佛?
以念佛,人皆能念故。
念經(jīng)、拜懺、做水陸,何以不及念佛?以念佛,人皆能念故。念經(jīng),則雖有百僧,念者難得有五十人。有不識字者不念,有識字口齒鈍,其快如流不能隨,亦不念,有懶坯雖能念而不肯念,故成虛文者屬多半。念佛則無一人不能念。即懶坯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念此極熟之六字佛號,彼若不塞耳,則此六字,歷歷明明由耳根以貫入八識田中,其人心中,固一句一句之南無阿彌陀佛,從始至終,常得顯現(xiàn)。雖不念,與念之功德亦差不多少。況一切來往之人,孰是塞耳不肯令聞之人。既不塞耳,則亦以此六字,由耳根以貫入八識田中矣。一句染神,永為道種之利益,唯念佛獨有,念經(jīng)則無者。以文句各異,不熟者不知是何文。即熟者不攝心諦聽,亦難了了。光之愚誠,不僅為尊夫人計也。(《法雨涓滴錄》附錄:印光老人復黃涵之道尹書節(jié)要)
151、三業(yè)未凈,念佛有沒有功德?
三業(yè)未凈,尤當志誠念佛,以求其清凈。未凈亦有功德,切不可錯會。
則從此以后,當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頭一起,即便生大慚愧,猶如裸露于稠人廣眾之中,慚愧欲死。如此久久,則壞念頭自然不起矣。意業(yè)一凈,身口亦隨之而凈。三業(yè)清凈,念佛名號,其功德便廣大莫名矣。然三業(yè)未凈,尤當志誠念佛,以求其清凈。切不可錯會,謂三業(yè)不凈,念佛無功德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21頁 復陳鳳梧居士書)
152、聽一聲佛號或念一聲佛號有多大功德?
無心聽者有大功德。若留心聽,功德更大。至誠懇切常念,往生有份。
念佛一事,約現(xiàn)生得利益,必須要至誠懇切常念,若種善根,雖戲頑而念一句,亦于后世定有因此善根而發(fā)起修持者。故古人大建塔廟,欲一切人見之而種善根。此一句佛,在八識田中永久不滅。佛在世時,一老人欲投佛出家,五百圣眾,觀其八萬劫來,毫無善根,拒而不納。其人在祇園外號哭,佛令召來與之說法,即證道果。五百圣眾,莫明其妙,問佛。佛言,此人于無量劫前,因虎逼上樹,念一句南無佛,遇我得道,非汝等聲聞道眼所能見也。是知肯念佛固好,不肯念,為彼說,彼聽得佛號,亦種善根。聽久亦有大功德。無錫近來念佛者甚多,一人會做素菜,凡打佛七,皆叫他做菜,彼日日聽念佛聲。
后其子將死,即曰,我要死了,然不能到好處去,你把你的佛與我,我就到好處去了。其父云,我不念佛,哪有佛。其子曰,你佛多得很。你只要說一聲,我就好去了。其人曰,那隨你要多少,拿多少,其子即死。自謂素不念佛,何以有佛?明白人謂,汝做菜時所住之屋,近念佛處,日日常聽大家念佛,故亦有大功德。此系無心聽者。若留心聽,功德更大。念經(jīng)則無有重文,不能句句聽得明白。即留心聽,亦難清楚,況無心乎?芍罘鹬Φ率鈩。(《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936頁 復張覺明女居士書九)
153、念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功德更大嗎?
此事當從用工上論,不當從多少上論。且依諸祖成規(guī),念六字名號,切勿以多少計。
龍舒文,令念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此事當從用工上論,不當從多少上論。此一句,若單念六字佛號,雖日念十萬,念滿百年,也不及此一句之數(shù)。然則念六字者,念一生,不及念一句。而念一句者,縱有信愿,未必即能往生。念一生,而有信愿者,決定可以往生。且依諸祖成規(guī),念六字名號,切勿以多少計。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即此一名,即圓攝十方三世一切佛號,何止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87頁 復陳其昌居士書)
154、此間發(fā)心念佛,西方七寶池中就生一朵蓮花嗎?
眾生愿生西方至誠心、深心、回向發(fā)愿心,召感彌陀慈悲誓愿攝受心。兩心相應(yīng),西方七寶池中,即生一朵蓮花。
夫眾生之心,與阿彌陀佛之心,覿體相同,若以信愿憶念相感,必致彌陀慈悲誓愿攝受。故此間發(fā)心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七寶池中,即生一朵蓮花,倘精進不退,則其華漸見廣大,待至其人臨終,佛與圣眾,即執(zhí)此華,接引往生。宋荊王夫人,篤修凈業(yè),姬妾使侍,無不率行,有一姬妾,無疾化去,夫人夜夢亡妾,殷勤致謝。又引其西行,見一寶池,其量廣大,中一大華,光明殊勝。妾曰,此夫人生處也,其中周圍所有之華,皆蒙夫人教,及展轉(zhuǎn)相教以發(fā)心者。夫人醒已,悲喜交集,未幾,值誕生日,念佛立化。(《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六第1219頁 汪含章夫人往生記)
155、凈土法門的易行和利益體現(xiàn)在哪里?
專仗佛力往生,其所得之益,比業(yè)盡情空者,高超多多?梢妰敉练ㄩT之殊勝。
須知信愿念佛,求生凈土,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逆惡凡夫,亦可預入其中。一切法門,不到業(yè)盡情空,不能了生脫死,以唯仗自力故難。念佛法門,若具真信切愿,即可超凡入圣,以專仗佛力故易。一得往生,其所得之益,比業(yè)盡情空者,高超多多。此之法門,無論老幼男女,貴賤賢愚,士農(nóng)工商,在家出家,皆應(yīng)修持。不唯不礙一切職業(yè),而且能助一切職業(yè)得易成就。(《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二第978頁 海門汲浜鎮(zhèn)助念往生社緣起)
156、為什么說佛法真利益多被愚人所得?
老實頭顓蒙念佛,以真信切愿,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之誠,必能與佛感應(yīng)道交,親蒙接引,即得帶業(yè)往生。凈土之妙,妙在于此。大聰明人,每每不能望其肩背者,多緣自恃聰明,縱有佛力不肯倚仗,卒致長劫輪轉(zhuǎn),了無出期,可不哀哉。
凈土法門,普被三根。于在家人,更為要緊。以在家人,各有職業(yè),不易參研宗教等法。唯此念佛一法,最為契理契機。老實頭顓蒙念佛,念到業(yè)盡情空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如來藏妙真如性,悉皆覿體全彰。待至臨終,定登上品。其或根機陋劣,未能業(yè)盡情空。然以真信切愿,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之誠,必能與佛感應(yīng)道交,親蒙接引,即得帶業(yè)往生。凈土之妙,妙在于此。不識此義,縱令參禪得髓,看教明心。倘有絲毫惑業(yè)未盡,仍然生死輪回不得出離。且莫自恃,致令愚夫愚婦念佛求生西方,遂得帶業(yè)往生者所憐憫。嗚呼!真利益多被極庸愚人得。大聰明人,每每不能望其肩背者,多緣自恃聰明,縱有佛力不肯倚仗,卒致長劫輪轉(zhuǎn),了無出期,可不哀哉。(《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615頁 凈土篇序)
157、往生以后有什么勝緣資成道業(yè)?
一得往生,則定慧不期得而自得,煩惑不期斷而自斷。親炙乎彌陀圣眾,游泳乎金地寶池。仗此勝緣,使帶業(yè)往生者直登不退,斷惑往生者速證無生。
若依念佛法門,生信發(fā)愿,念佛圣號,求生西方。無論出家在家,士農(nóng)工商,老幼男女,貴賤賢愚,但肯依教修持,皆可仗佛慈力,帶業(yè)往生。一得往生,則定慧不期得而自得,煩惑不期斷而自斷。親炙乎彌陀圣眾,游泳乎金地寶池。仗此勝緣,資成道業(yè)。俾帶業(yè)往生者,直登不退,斷惑往生者,速證無生。此全仗阿彌陀佛大悲愿力,與當人信愿念佛之力,感應(yīng)道交,得此巨益。(《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05頁 念佛懇辭序)
- 上一篇:卷三 凈土法門與修持者根器
- 下一篇:卷五 凈土法門與修持宗旨
- 心凈就能往生凈土
- 念佛發(fā)光屬于魔境
- 居士是什么意思?居家修道之士
- 教人念佛則往生品位很高
- 家長應(yīng)該如何教導孩子?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念佛人靜坐時也必須念佛
- 念佛不能懇切的原因是什么?
- 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超出因果之外
- 如何祭祖?祭祖用素
- 念佛法門只要具足信愿持佛名號就可以仗佛慈力
- 生病時除念佛求接引外,不起一念
- 一切法門都是依仗自力
- 文殊菩薩證一真法道,超十地圣德
- 禮拜佛菩薩時心中默念或開口稱念都可以
- 念佛人要能依照凈土三經(jīng)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 每天的功課都應(yīng)當回向法界眾生
- 大丈夫除了有生活計劃,更應(yīng)該有往生計劃
- 富貴使人迷惑,有權(quán)力還不變初心的能有幾人?
- 每日功課都應(yīng)回向法界眾生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