諦閑大師遺集 第五編 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

  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

  四明觀宗講寺諦閑述

  留云佛學研究社。開辦初見。原欲先講大乘起信論。為初機得以根本入門之學。業(yè)已登諸報端。乃因民報社講員李君正剛。演講一過。聞者咸謂領解之難。予曰。固難也。佛法之學。豈易易哉。且斯論。乃性相之總持。馬鳴菩薩。宗百洛叉大乘經典。造此略論。申暢一心二門。即生滅而顯真如。收般若真空不空之妙旨。即真如而辨生滅。闡毗曇幻有非有之玄詮。文約義豐。誠難措手。非虛語也。故于日前。邀集同人。開討論會。確商妥善辦法。于未講論前。略講八識規(guī)矩頌。俾學者先知八識名義。界畔迢然。心數善惡。本末分明。夫然后而知心與境異。能與所殊。由生滅而入不生滅。溯流尋源。達妄明真。未始非拾級登高之一助耳。職此之由。先講是頌。頌曰。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癡 五識同依凈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惟后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fā)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恒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fā)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yè)力牽 發(fā)起初心歡喜

  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后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zhí)我量為非 八大遍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zhèn)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凈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性惟無覆五遍行 界地隨他業(yè)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zhí)

  由此能興論主諍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后來先作主翁 不動地前纔舍藏

  全剛道后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fā) 普照十方塵剎中

  此頌系玄奘法師所作。共四章。合四十八句。每章一十二句。前八句。俱頌有漏位中之凡情。后四句。俱頌無漏位中之圣智。第一章頌前五識。謂眼耳鼻舌身也。第二章頌第六意識。第三章頌第七末那識。第四章頌第八阿黎耶識。言極簡要。法最切近。學者務先熟讀熟背。勿憚其勞。大藏鎖鑰。法海指南。均在是矣。有志佛學者。宜勉力焉。

  ○講此識頌大科分二 初講題二 一法題

  八識規(guī)矩頌

  八識之名。已見前篇。以心王心數各具四分。皆有了別之功能。名之曰識。規(guī)矩。方圓之表式。規(guī)所以成圓之小大。矩所以成方之修短。分寸不差。巧匠雖靈。舍此不可。吾人一身體中。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數。對境攀緣。紛然雜亂。殊不知細微中井井有條。今以四十八句之七言頌。令此八識王數。皎如月星。故喻之以規(guī)矩也。頌者。髣若詩。四言五言六言俱無不可。四句成頌。不定平仄。不限音。不假作意。如理如說。故釋氏之偈頌。與儒家之詩詞。不可同年語也。

  ○二人題

  唐三藏法師玄奘作

  唐。時代。李氏之有天下也。三藏。謂修多羅經藏。毗那耶律藏。阿毗曇論藏。法師德號之通稱。謂以法自師。亦以法師人也。玄奘。師之法諱也。博通三藏。自利利人。故稱三藏法師。師自貞觀三年。往西土取經。至二十二年。東旋。取來之梵策。如摩訶般若等經。瑜伽唯識等論。凡六百五十七部。上于弘福寺譯出。先師在西域中印度。遇大乘居士。受瑜伽師地。入王舍城。止那蘭陀寺。從戒賢論主。受唯識宗旨。后以授慈恩窺基;鶐熞蛭ㄗR論十卷。文廣義幽。慮學者著手之難。請師集出要義。故有此頌。原名集施頌。謂集諸法義;菔眾生也。將八個識。分為四科。每科作頌十二句。又以五十一個心數。列于本識之下。應緣取境。多寡不同。井井有條。故稱規(guī)矩。言論文雖廣。師以四十八句包括無余?芍^至簡至要。盡善盡美者矣。此頌不明。不唯習教者絕無紀綱。難修理觀。即參禪者。若不明此頌。則自心妄念起滅。不知誰所使然。猶之乎視診者。既不悉受病之源。將何以施立效之藥乎。吾所謂大藏鎖鑰。法海指南者。義在是矣。講題竟

  ○二講頌四 一講前五識頌二 一頌凡情二 一所緣

  性境現量通三性。

  所緣本唯是境。此句連帶量與性者。境唯所緣。量性是能緣。謂由能知所。由所顯能。能所相因而起。從不相離故。又分為三

  先明性境。性者。實義。此境如實不變。真實有故。謂性境是相分色法。從相分種子所生。故名為實。此復有二。一無本質。無本質者。即第八心王所緣根身器界。但是自變自緣。不假外質。然約器界。及他人之浮塵根。既是共相識種所變。亦得說有外質也。根本智親證真如。雖不變?yōu)橄喾。亦名性境。二有本質。有本質者。即今五識所緣現在五塵。及明了意識初念。并定中獨頭意識所緣定果色等。皆托第八識之相分以為本質。隨即變?yōu)樽宰R相分而為所緣。猶如鏡中所現像。雖約真諦言之則皆如幻如夢了無真實。而約俗諦言之則五塵即是五識相分從種子生。還熏成種。不同空花鏡像兔角龜毛。亦復不同過去未來之不可得。故名性境也。

  次名現量,F謂顯現。量謂度量。五根對境。分明顯現。依之發(fā)識。緣慮度量。雖無隨念計度二種分別。然有自性分別。得彼性境。不錯不謬。任運了別。不帶名言也。

  后明三性。三性者。善性。惡性。無記性也。五識能助第六識作善惡業(yè)。若與信等十一善心數相應。則善性攝。若與無慚等二十六惡心數相應。則惡性攝。俱不相應。則屬無記性攝。故云通三性也。

  ○二能緣二 一正因二 一心王

  眼耳身三二地居。

  眼耳鼻舌身。五根之名也。體是色法。有浮塵勝義二種不同。為識所托之處。乃識之增上緣。即四分中之相分也。塵為?相分。根為親相分。今欲明五識王數作用。必先明所依之處耳。五根通于二界。(欲界色界)五地(一五趣雜居地及四禪四地)惟無色四天。乃無五根。今明五識。則鼻舌二識。唯欲界得行。初禪以上。無段食雜氣。故不現行也。眼耳身三識。惟欲界五趣雜居地。及初禪離生喜樂地。此二地中得行。若二禪內凈喜樂則無外色外聲外觸可緣。故并眼耳身之三識。亦不起現行也。三禪已上。不待言矣。

  ○二心所

  ?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

  云何名為心所。有三義故。一恒依心起。二與心相應。三系屬于心。又分為六。

  一?行心數。?行者。此五心數?一切心。決定相應而起現行故也。復分為五。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云何作意。作謂做作。意謂意思。能令心發(fā)悟為性。即是于現前境上注意。思惟。便能發(fā)悟之意。云何為觸。謂根塵識三法和合分別為性。云何為受。謂能領納順違中庸境故。令心起歡戚取舍(之相為性。)云何為想。謂于諸境界。取種種相為性。云何為思。謂于功德過失。及俱相違。令心造作意業(yè)為性。

  二別境心數。別境者。由同時意識所引。亦得于別別境生欲等。故分為五。一欲。二勝解。三念。四定。五慧。欲者。于可愛事。希望為性。勝解者。于決定境。如所了知。印可為性。念者。于慣習事。令心不忘。明記為性。定者。于所觀事。令心一境。不散為性;壅摺S诒藫穹樾;蛉缋硭;虿蝗缋硭;蚓惴撬。

  三善心所。善者對治于惡。轉染成凈之謂也。共十一。謂一信。二。三愧。四無貪善根。五無瞋善根。六無癡善根。七精進。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信者。于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yè)。云何于實。宜深忍。謂于諸法實事實理中。深信忍故。云何于德。宜深樂。謂于三寶真凈德中。深信樂故。云何于能。宜深欲。謂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云何心凈為性。謂性本澄清。能凈心等。如水清珠。能清濁水。者。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對治無慚。止息惡行為業(yè)。云何自法力。謂自即自身。法即教法。乃此人自作是念。我如是身。解如是法。敢作諸惡耶。愧者。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業(yè)。云何世間力。乃世人譏呵之謂也。輕有惡者而不親。拒諸惡業(yè)而不作。故名輕拒暴惡。無貪者。于有有具。無著為性。(有指三有之果有具指三有之因)對治貪著。作善為業(yè)。無瞋者。于苦苦具。無恚為性。(苦指三苦苦具即苦因也)對治瞋恚。作善為業(yè)。無癡者。于諸事理明解為性。對治愚癡。作善為業(yè)。精進者。于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yè)。云何善惡修斷。謂善品修。惡品斷。即諸惡莫作。眾善俱行也。云何勇悍。謂外進曰勇。堅牢曰悍。勇而勿怯。悍而勿懼。云何滿善。答。前三善根為作善。圓了善事為滿善。以能滿彼三根之作善故。輕安者。(離重名輕調暢名安)謂遠離粗重。調暢身心?叭螢樾。對治昏沉。轉依為業(yè)。不放逸者。謂精進三根。于所修斷。防修為性。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為業(yè)。此心所。非別有體。即精進三根上。防修功能是也。言防修者。即是于所斷惡。防令不起。于所修善。修令增長是也。舍者。謂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性。對治掉舉靜住為業(yè)。云何(令心)等。答。由舍令心離沉掉時。覺此現前一念之心。始而平等。繼而正直。后而至無功用地。此即行舍之效也。不害者。于諸有情。不為損惱無瞋為性。能對治害。悲愍為業(yè)。此心所亦無別有體。即于無瞋善根。不損不惱。假立此名耳。

  四惡心所。惡者。破壞諸善。害凈成染之謂也。分二。一枝末。又三

  一中隨煩惱。隨者。順也。迷性成修。依順根本而起故。有二。一無。二無愧。無者。于所作罪。不自羞恥為性。能障礙。生長惡行為業(yè)。無愧者。于所作罪。不羞恥他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yè)。

  二大隨煩惱。有八。一掉舉。二昏沉。三不信。四懈怠。五放逸。六失念。七散亂。八不正知。掉舉者。心境不符。不能靜住為性。能障行舍。失奢摩它為業(yè)。昏沉者。身心乖適。無所堪能。蒙昧為性。能障輕安。失毗婆舍那為業(yè)。不信者。于實德能。不忍樂欲。染污為性。能障凈信。惰依為業(yè)。懈怠者。于修斷事中。懶惰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yè)。放逸者。謂于染凈品。不能防修?v蕩為性。能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yè)。失念者。于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yè)。散亂者。于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yè)。不正知者。于所觀境。謬解為性。能障正知。毀犯為業(yè)。三小隨煩惱。有十。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忿者。依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fā)為性。能障不忿。執(zhí)仗為業(yè)。(此即瞋之一分也)恨者。繇忿為先。懷惡不舍。結冤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yè)。(此亦瞋之一分)覆者。于自作惡?质Юu。隱藏為性。能障不覆;趷罏闃I(yè)。(此屬貪癡二分)若不懼當苦覆者屬癡。若恐失利譽覆者屬貪。惱者。忿恨為先。追觸暴惡狠戾為性。能障不惱。蛆螫為業(yè)。(屬瞋)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為性。能障不嫉。憂戚為業(yè)。(屬瞋)慳者。耽著財法。不能惠舍。秘吝為性。能障不慳。鄙畜為業(yè)。(屬貪)誑者。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yè)。(屬貪癡)諂者。巧言妖媚。險曲為性。能障不諂。教誨為業(yè)。(屬貪癡)害者。于諸有情。無悲憫心。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yè)。(屬瞋)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憍。染依為業(yè)。(屬貪)

  問。枝末煩惱何義。答。由根本生故曰枝末。此二十心。俱是昏煩之法。惱亂清神也。問。同名曰隨。何以有小中大之別。答。有三義故。一自類俱起。二遍染二性。(不善有覆)三遍諸染心。于此三義。不具名小。具一名中。全具名大。此小隨十法。各別起故。自類不俱。闕初義。唯是不善。闕第二。既闕有覆。故知不遍一切染心。闕第三。三義俱無。所以名小。中隨二法。自類俱起。具初義。唯是不善。后二仍無。即所謂具一名中也。大隨八法。自類俱起。通染二性。即是全具。故名大也。頌曰自類具二性。遍一切染心。小無中有初。大隨三義全。

  二根本有六。一貪。二瞋。三癡。四慢。五疑。六惡見。貪者。于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yè)。瞋者。于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惡行所依)為業(yè)。癡者。于諸事理。迷暗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yè)。云何雜染。謂由無明(起疑邪定)貪等煩惱。繇煩惱業(yè)。能招后生雜染法故。慢者。恃己于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yè)。

  云何生苦。謂若懷于慢。于德。有德。心不謙下。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故。慢心有七。一單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增上慢。五邪慢。六我慢。七卑劣慢。何名單慢。謂于劣計己勝。于等計己等。稱境為單。不敬為慢。雖理本等。恃己評他。故為慢也。過慢者。于勝計己等。于等計己勝。單加一等。故成過慢。慢過慢者。于勝(計己)勝。單上加二。故名慢過慢。增上慢者。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計少謂多。計凡為圣。名曰增上。邪慢者。自全無德。謂己有德。故以名焉。我慢者。于自執(zhí)我。稱量高舉。故稱我慢。卑劣慢者。謂于多分殊勝。計己少分下劣。故曰卑慢。問于勝計劣。此應是謙。何責為慢。答如自恃云。爾雖勝我。我終不敬。不敬即慢也。疑者。于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業(yè)。猶豫。獸名。似狐多疑。故取喻之。謂持疑不決。諸善皆不進行故。以上六種。又名為鈍使。不恒有故。推利方生。故名為鈍。惡見者于諸諦理。顛倒推度。染慧為性。能障善見。招苦為業(yè)。此見有五。一身見(執(zhí)我我所)二邊見(執(zhí)斷執(zhí)常)三邪見(撥無因果)四見取(非果計果)五戒取(非因計因)此五又名利使。動念即生。造次恒有曰利。驅役心神。流轉三界曰使。

  五不定心所。不定者。不同遍行。別境。善惡本末。定遍八識。三性。三界。九地。此之四法。皆不定故。分四。一悔。二眠。三尋。四伺。悔者惡所作業(yè)。追悔為性。障止為業(yè)。眠者身疲心倦。昧略為性。障觀為業(yè)。(有意睡眠故稱心所)尋者尋求。令心忽遽。于意言境。粗轉為性。伺者伺察。令心忽遽。于意言境。細轉為性。以上尋伺二者。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業(yè)。

  補前科余意。問。前五識相應之心所。本只三十四個。所謂?行五。別境五。善十一。中隨二。大隨八。根本中前三是也。而后三根本。十小隨。四不定。與前五識全無關系。今將以一并吐露者何也。曰有二意。一。八個心王。所相應之心數。共有五十一個。惟第六識獨得其全。余皆隨分受用。多寡不同耳。今前五識既得多分。不妨就便全彰。至后三識。不勞煩瑣矣。二。設使前五僅釋本識相應之三十四個。余十七個置在后釋。反覺意義不貫。既于此處全斑彰灼。至后三識處。只消一言指點分明可也。

  ○二助緣二 一論緣之親?

  五識同依凈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

  根即五根。有二種不同。一浮塵根。依八法成就。形結于外。體粗而濁。肉眼能見。故稱浮塵。二勝義。繇過去種子。發(fā)生現行。仍由現行熏成種子。雖亦業(yè)果之色。乃繇過去之業(yè)。種習成根。形隱于肉。體細而凈。猶如琉璃。所以肉眼不能見。天眼方能見也。佛頂經云。由明暗等。二種相形。于妙圓中粘湛發(fā)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故名眼體。如葡萄朵等。即勝義結根之繇也。今云凈色。即指此耳。生識之由曰根。為識所托曰依。不在異處曰同。上句竟。

  九指眼識之緣。八指耳識之緣。七指三識之緣。鄰。近也。雖五根分門別戶。五識取境各異。既同一家。未甚離間。故曰相鄰。九緣者。一空。二明。三根。四境。五作意。六分別。七染凈。八根本。九種子。前四?。故稱緣。以色法故。后五親。故曰依。以心法故。是以科曰論緣之親疏也?照摺V^根境相離。中間無礙?障吨找。明者。日月燈等。光照之明也。根者。生發(fā)之根也。境者。識之所緣也。作意者。即遍行之一。警覺之一念也。分別者。意識之功能也。染凈。指第七識。為染凈之依故。根本。指第八識。為前七識根本故。種子。指藏識中受熏之習氣。九緣指眼識者。謂凡夫肉眼之識。必藉九緣具足。用方得全。缺一不可。余四眼不遑詳論。以肉眼用劣。余四用勝故。耳識減明緣。以暗時能聞。不藉明故。八緣足矣。余三七緣生。復除空緣。三皆合知。離不知故。暗能取境。不須明故。六七八三識。如次五三四。謂第六識只五緣成就。復除分別。染凈。以分別即自體。染凈即根緣也。第七三緣者。謂根本依緣。作意緣。種子緣。不言根境者。謂依彼轉緣彼。即根境故。第八比第七。轉加一緣生。即境緣。以根身器界。皆為第八所緣故。頌曰。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與身三。皆繇七緣有。六七八三識。如次五三四。若加等無間。從頭各增一。言等無間者。乃各識前念已滅之識。以前念開辟于前。后念方得生也。前后二念。無中間隔。即此緣也。故此緣亦名開導依。釋二句竟。

  ○二論用之離合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三指鼻舌身。二指眼耳。以眼耳二識。離中取境。鼻舌身三識。皆合時方知。故曰合三離二。觀即能緣。塵世即所緣。以識取境。即能緣緣所緣也。問。何以得知前二離取境。后三合方知也。答。知處不知處殊。壞根不壞根異。所以得知。請詳言之。眼識知色。在何方所。耳識知聲。從何方來。鼻舌身三。必合方知。離則便不知也。故曰知不知殊。復次。細色入眼則瞎。大聲近耳則聾。故曰壞。香臭入鼻方嗅。咸酸上舌始知。寒暑著身方纔覺。此不壞之證也。故曰壞不壞異。上句竟。

  根是白凈色。有任運照境功能。不過但能照境。無有分別。佛頂經云。但如境中。無別分析是也。識有了別之能。然前五不同第六。第六有隨念計度二種分別。前五但有自性了別。任運貪瞋癡。無有隨念計度二種。所以不帶名言。不執(zhí)為外。仍名現量。圓覺經云。其光圓滿。得無憎愛是也。同時率爾意識。亦復如是。直至尋求等流心起。方墮比非二量之中。然則根乃色法。識乃心法。互皆有知。二家各有種現。熏習不同。此根識不同之致。唯有秉大乘教人。以智觀察。乃能分之。故愚法辟支羅漢。二種圣人。尚難分別識之與根。況凡外乎。釋二句竟。

  ○二頌圣智分二 一無漏果智

  變相觀空唯后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變是變起。相是相分。觀是能觀之智?帐撬^之理。乃二空真如。即上之相分也。后得是智。智有二種。一根本智。緣真諦。斷迷理隨眠。二后得智。緣俗諦。斷迷事隨眠。此二句明前五識。至果位中。轉為成所作智之時。猶自不能親證真如體性。但于自識變起真如相分。以觀二空之理。故非根本智攝。唯是后得智攝也。

  ○二果后現化

  圓明初發(fā)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圓明指真如心識。性本圓而不缺。本明而無暗。唯其無始一念不覺。迷斯本圓本明之識性。而流轉九界。漏落三途。今以唯心識觀。照破無明。復還元覺。故云成無漏也。三類謂大圣類。小圣類。凡類?嘀付N生死。謂分段變易也。此二句明前五識。在未成佛前。一向有漏。直俟金剛道后。異熟識空。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相應之庵摩羅識。此時名為圓明初發(fā)。爾時庵摩羅識所持之五根。成于無漏。依根所發(fā)之識。亦成無漏。名為成所作智。相應心品。能于盡未來時。遍十方界。示現三輪。不思議化。分身九界。度脫眾生。二種生死之苦輪也。釋前五識竟。

  ○二講第六識頌分二 一頌凡情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

  三性即善惡無記。若自心起念時。當自觀察。此一念心。與善心所相應者。名為善性。與惡心所相應者。名為惡性。不落上二。但與?行別境心所相應者。即名無記;蚧杷得伞2幻麩o記。墮無為坑。飲三昧酒。乃名無記也。三量謂現量。比量。非量也。此識若與五識同起。率爾緣現在境。不帶名言。不執(zhí)為外。則屬現量。若入定時。緣禪定境。亦屬現量。若入二空觀智;蚋局。親證真如;蚝蟮弥。變相觀空。皆現量也。比量者。藉眾緣而觀于義。不顛倒。不謬解。如見便知是火。見角便知是牛等。皆比量也。非量者。顛倒推求。虛妄計度。不能如理而解。如事而知。如無我計我。不凈計凈等。又如見杌疑人。見繩疑蛇等。又如翳?空華。捏見二月等。皆非量也。以意識有五。故通三量。一定中獨頭意識。所緣定中性境。二散位獨頭意識。緣受所引色。是帶質境。三夢中獨頭意識。緣夢中獨影境。四明了意識。與前五識同緣五塵性境。五亂位意識。緣病中獨影境。定中明了二種。是現量。余皆比非二量也。三境。即性境。帶質境。獨影境也。性境者。乃第八識中相分。不從見分心分別而起。蓋即本識中。實有體相。所謂體實相分境也。有二類。一者離言。二者假說。謂離言得其體。假說會其相也。帶質者。帶謂連帶。質謂形質。有二種。一真二似。真者以第六識。通緣一切心所心王。及第七識緣第八識見分。雖能所皆心。以其二故。故有連帶之相。此相無體。全從能所二心。兩頭連帶生起。故曰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也。似者如第六識。緣過去境。是以心緣色。其中相分。亦似能所二法。連帶而起。然色境無知。實無生起。但從能緣之心。一頭間起。故曰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也。如依經作觀。非是五識所緣現量境故。此二帶質。通乎七八。故后第七識頌云。帶質有覆通情本。情即末那。本即賴耶也。獨影者有二。一者無質獨影。此境全無實體。獨有影相。如空華病夢。兔角龜毛。全由見分生起故。二者有質獨影。即前似帶質境。如依經作觀。雖似托彼為質。終是獨頭意識所現之影。故名獨影境。又因五塵落謝影子。如水月鏡像等境。此二獨影。俱不離見分分別心起。故曰獨影唯從見。良以第六識最為明利。故能緣通三境。以此識乃一身之主。內依七八。外依五六。二乘人不知有七八二識。但執(zhí)此第六識為主人翁。以其于有為法中。最殊勝故。不特僅通三境。而于一切性量。無不通故。首句竟。

  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即指六道;蛟凭诺亍D朔卜蚴苌。生死不了。頭出頭沒。如輪回轉;楦呦隆o有窮已也。意謂此第六識。是生死輪回中造業(yè)之主。故能通一切。其相粗顯。于三界中。輪轉之時。最易可知也。

  想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謂第六識心是主。五十一心所是賓。賓主契合。名為相應。此第六識。于諸識中。最極殊勝。與諸心所。俱得相應。而契合也。五十一者。謂?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煩惱六。大隨八。中隨二。小隨十。不定四。隨其所起;蚨喾只蛏俜帧3鯚o一定。故須臨時別配。具如唯識論中諸門分別也。

  性界受三恒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

  性即三性。界謂三界。受指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或云五受。(三受外加喜憂二受)言第六識心;驎r與根隨煩惱相應。則為惡性。或時與信等善法相應。則為善性;虿慌c善惡相應。但與?行別境等相應。則名為無記性。或緣欲界之實境。或緣色界之禪境。或緣無色界之定境;驎r遇順境。則生樂受喜受;驎r觸逆境。則生苦受憂受;驎r逢中庸境。則有不苦不樂受。亦名舍受。恒轉易者。謂心念無定。動靜不常。且如現前一念。正當與善法相應之時。名為善性。忽生貪染。即轉變而為惡法。便名惡性。豈不容易;蛘c惡法相應時。名為惡性。而偶然生大愧。即轉變而為善法。便名善性。甚容易也。此皆恒常之理想。即在一念轉變之間。不費余力。最極容易矣。三界三受。各具轉變之理?衫。所以根隨之惡念。信等之善念?偨曰ハ噙B續(xù)耳。

  動身發(fā)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yè)力牽。

  身是身根。身根原是色法之實法。本無有動。動者屬心。心即第六識也。語是語言。語言本是不相應法。體屬虛假。無自發(fā)起。發(fā)起繇心。心亦即六識也。可知心念不起。色身決不自動。心若不生。語言決不自發(fā)。雖諸心王心所。皆有動身發(fā)語之功能。獨第六識最為殊勝。故曰動身發(fā)語獨為最也。此識若與發(fā)業(yè)無明相應。能造善惡引業(yè)。此業(yè)雖謝。所熏種子。至成熟時。能招六道總報。若與潤生無明相應。能造善惡滿業(yè)。此業(yè)雖謝。所熏種子。至成熟位。能招六道別報?倛竺娈愂。別報名異熟生。若總若別?鄻啡f狀。皆第六識造業(yè)所牽感也。

  ○二頌圣智

  發(fā)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謂第六識本是功之首。罪之魁。此識在有漏位中。與發(fā)業(yè)潤生二種無明相應。能造善惡引滿二業(yè)。能招六道總別二報。此為罪之魁也。若宿有聞熏種子。即今發(fā)于現行;蛐拚嫒缛;蛄暥沼^行。先破我執(zhí)。得證人空。進破法執(zhí)。得證法空。乃謂功之首也。蓋繇資糧位中。用有漏聞思修慧。漸伏我法二執(zhí)現行。相似得證人法二空。次于加行位中仍用雙空觀智。助熏無漏智種。今其漸漸成熟。直至回向后心。頓斷一分分別我法二執(zhí)種子。得與妙觀察智相應。故名發(fā)起初心。若圓教人。在名字位中。聞圓融三諦之理。修一心三觀。觀成乃名真如三昧。至此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圓發(fā)三心。名發(fā)心住。所謂正因理心發(fā)。成法身德。了因慧心發(fā)。成般若德。緣因善心發(fā)。成解脫德也。若別教人。最初聞次第三諦之理。仰信中道。習二空觀;蛐薮蔚谌^。在十信位。漸伏我法二執(zhí)現行。至十信后心。斷分別我執(zhí)。得入初住。由二住至七住。即斷六識中俱生我執(zhí)。得證生空所顯真如。次由八住至十回向。仍以二空觀智之力。已漸伏分別法執(zhí)現行。及至回向后心。頓斷分別法執(zhí)種子。即登歡喜地也。茲者。以信住行向皆名資糧位。用有漏聞思修慧漸伏我法二執(zhí)現行。至回向后心。加功用行。名加行位。亦復助熏無漏智種。令其漸漸成熟。故至歡喜地。頓斷分別我法二執(zhí)種子。得與妙觀察智相應。即所謂下品轉識成智也。此名見道位。雖然如是。猶未真歡喜也。以其六識中俱生我法二執(zhí)之現行時常纏繞。更有(隨眠種子)尚自未斷。故云俱生猶自現纏眠也。此纏繞之現行。與隨眠之種子。仍須依止觀力。加功增進。數數修習。乃能伏斷。進伏一分。名無間位。進斷一分。名解脫道也。二地已去。名修習位。

  遠行地后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我法二執(zhí)種子。含藏在賴耶識中。承前由加行止觀之力。頓斷一分分別二執(zhí)種子。得證初歡喜地。雖謂無漏。尚有俱生二執(zhí)纏繞。無漏猶未純也。直至第七遠行地后。六識中俱生我執(zhí)永斷。雖有俱生(微細法執(zhí)或時現起)而非有漏。故曰純無漏也。此頌第六識三品轉識成智義也。以第六識三品轉智。初地下品轉。八地中品轉。等覺上品轉。遠行即第七地。后字即八九十地至(等覺)位也。謂登八地中品轉智。猶未最極。直至等覺后心。方為最上品轉。到此地位。六識方得純凈無漏。即轉成妙觀察智。而圓明普照大千之界矣。謂如來善能觀察諸法圓融次第。復知眾生根性樂欲。以無?辯才說諸妙法。令其開悟獲大安樂。皆妙觀察智之力也。講六識竟。

  ○三講第七識頌分二 一頌凡情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zhí)我量為非。

  此明第七識。所緣之境。乃托第八識之見分。以為本質。是以心緣心真帶質也。此識雖非善惡。性惟無記。而由俱生我執(zhí)。隱覆真理。常與惡心所相應。故名有覆。情即有情。乃眾生也。三界眾生。所以枉受輪回而不證入涅槃者。通以此識內執(zhí)第八識見分為我。為之本也。故曰通情本。隨緣者。隨其所生之處。第八識本無有我。而第七識。必緣第八識之見分。妄執(zhí)為我。以無我執(zhí)我。故稱非量。不是現量比量。故曰量為非也。

  八大?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此明第七識相應之心所也。八大者。八大隨煩惱也。?行者。五?行心所也。別境慧者。五別境中。獨取一個慧心所。不取余四。以余四與第七全不相應故。試觀余四。全是第六識作用功能。與第七不相交涉故。六根本中。則不取瞋疑兩個。以此兩個。全屬第六識。與第七識亦不關系。以從第六分別起故。惟取我貪。貪是根本惑故。又取我癡。以非我計我。體即是癡。繇癡所以不了無我也。繇我立見。但見有我。而不見有人。即是慢也。

  恒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zhèn)昏迷。

  此明第七識較前后諸識全不同也。只看二字可知。恒者恒常。審者審察。謂第八識則恒而不審。雖有五?行心所相應。全是六七功能。第八不過任運而已。第六則審而不恒。以其通諸一切性量境故。前五則不審不恒。謂任運了境則不恒。無計度性則不審也。唯此第七亦審亦恒。故名末那。末那云染污也。以與四根本惑相應。故稱染污。于有漏位中。恒審思量。非我執(zhí)我。此妄執(zhí)之我相。無始隨逐。無時暫舍。所以有情眾生。從朝至晚。不明不覺。故曰日夜昏迷。鎮(zhèn)而堅牢。不能自拔也。

  四惑(貪癡見慢)八大(大隨煩惱)相應起。六轉呼為染凈依。

  謂前六識修施。戒。禪。定。等。諸善行時。由此第七念念執(zhí)我。令所修善。不能亡相。故名染依。若此識轉為平等性智。則前第六識。所修諸行。皆成無漏。名為凈依。所以前六轉識。呼此第七為染凈依也。

  ○二圣智分二 一因心圓滿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恒摧。

  此頌第七識下中二品。轉識成智義也。以第六識在加行位中。用雙空觀。斷分別二執(zhí)。登歡喜地。至此位中。則二執(zhí)全銷。故論云。分別二障極喜無也。良以破障入空。轉識成智。約位而論有三品不同。謂下品。中品。上品也。下品為善入。中品為善住。上品為善出。此位分別二障既銷。平等性智方纔現前。以此平等境界?芍^得未曾有。喜之極矣。故云極喜。平等性地。從來不曾到過。今日纔方到此。故曰初心平等性。乃(下品)轉識成智之象。是為善入雙空三昧矣。從初地后心。修行位中。用雙空觀。斷俱生二(執(zhí)起)。地地漸伏。名無間道。地地漸斷。名解脫道。至第七地后心。翻轉藏識。方斷俱生我執(zhí)。入第八地。無功用道。自二地至八地。地地破障。故曰無功用行我恒摧。論云六七俱生地地除是也。此由第六識入生空觀。令第七識俱生我執(zhí)。伏而不行。俱生法執(zhí)。尚未動著。故云單執(zhí)末那居種位。平等性智不現前。言不現前者。智未圓滿。乃中品轉識成智之象。論云。第七修道除種現。是為善住雙空三。昧矣。復次前七地后心中品轉智時。俱生我執(zhí)不起現行。俱生法執(zhí)絲毫未動。故由第六識入生法二空觀。始?此七識俱生我法二執(zhí)不起。故云雙執(zhí)末那歸種位。平等性智方現前。直至等覺后心。以金剛智。灼破根本無明。二執(zhí)種子凈盡。此智始得圓滿。故論云。金剛道后總皆無。乃上品轉識成智之象。是為善出雙空三昧者也。前云居者。住也。謂我執(zhí)不生。末那正住種子之位。所以智不現前。以有俱生法執(zhí)。未銷故也。今云歸者。隱也。此時不特我執(zhí)空。并法執(zhí)亦空。故曰雙執(zhí)末那。種子之位。一概歸隱。猶云一掃而空。故云性智方現前,F前猶云真常獨露。徹體全彰耳。

  ○二果覺現化

  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此頌執(zhí)盡智圓。大用現前之象也。言第七識中二執(zhí)種現均已凈盡則斷德圓。平等性智究竟現前。則智德滿。智德名始覺。斷德名本覺。二德圓滿即名究竟覺。本覺是所證之理。理圓。成法身如來。始覺是能證之智。智滿。成報身如來。理智圓滿。大用現前。機感則應。成應身如來。今云如來。通指三身如來也。各具二義。一法身二者。謂清凈法身。妙極法身。清凈法身。指眾生本有之佛。所謂自性天真佛也。不假修成。本體如故。妙極法身。即今妄窮真極。三覺圓備之法身也。二報身二者。謂自受用。他受用。自受用。即妙極法身。以福智莊嚴。上品法樂為自受用。所謂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余涅槃寂靜樂也。他受用。即今文之如來也。以有十地菩薩機感。自受用佛。于法性土中,F起他受用土。名華藏世界。示圓滿報身。坐大寶蓮華天光王座。說圓滿修多羅。即華嚴教主。盧舍那佛是也。故曰。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如來。為能教之佛。菩薩為所化之機也。三應身二者。謂勝應。劣應。勝應身者。即他受用身。復有二義。一純勝應身。即說華嚴大教。獨被菩薩。不共二乘。所以二乘在座。眼不見佛。耳不聞聲。若聾啞然。二帶劣勝應身。說共般若。三乘同被是也。劣應。亦名化身。又二。一佛界化身。二九界化身。如經云。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九界身得度者。隨九界身;蝻@或密。有感則應。隨類應化。度彼有緣。所謂應以天龍八部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是也。教為能被。機為所被。佛為能化。眾生為所化也。講第七識竟。

  ○四講第八識頌分二 一頌凡情

  性惟無覆五?行。

  此頌第八識之王所也。性本有三。一善性。二惡性。三無記性。此識不落善惡。唯是無記。無記有二。一有覆無記。二無覆無記。此識不與染法相應。唯是無覆。故云性惟無覆。言無覆者。覆指染法。以染法有障礙蓋覆二義。謂障礙圣道。不得生起。蓋覆真心。不得清凈。第八識無此二義。故云無覆。言無記者。記即憶念分明記別。第八無之。故云無記。如鏡體清凈。光明本非青黃。故能現青黃耳。此識亦復如是。本非善惡。而能為善惡依。此約所依顯無記也。此識是異熟性。異謂別異。熟謂成熟。既是異熟。定非善惡。以非善惡。所以隨善惡而升沉。此約異熟顯無記也。善惡二業(yè)。前六所造。善惡是能熏。此識是所熏。所熏非善惡。而能受善惡熏。此約所熏顯無記也。此識唯與?行五心所相應。論云。第八阿賴耶。無始時來。乃至未轉。恒與?行五心所相應。故楞伽經云。流注生住滅者是也。因有?行心所。所以生住滅相流注不息。受熏持種永永不壞也。其相微細。猶如瀑流。佛頂經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此之謂也。

  界地隨他業(yè)力生。

  此頌第八本無生死。但隨業(yè)力而流轉耳。界指三界。地指九地。合欲界為一地。謂五趣雜居地。開色界為四地。謂初禪名離生喜樂地。二禪名定生喜樂地。三禪名離喜妙樂地。四禪名舍念清凈地。無色界亦有四地。謂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非想處地。他指第六識。謂造善惡業(yè)。皆以第六為主故。以善惡皆有殊勝之力。極為強猛。第六所造之業(yè)。無論善惡。皆能熏于第八。第八受善惡熏。所以隨他第六所造業(yè)力。牽生三界。往來九地;蛴谖迦ぶ;蛴诎说刂。乘善惡因。受苦樂果。為總報之主也。又前七無體。全依第八而為體故。何以故。有三義故。一周?義。謂此識?三界。簡前五不?無色界故。二常相續(xù)義。簡第六有間斷故。三業(yè)招義。簡第七全無業(yè)招。自是有覆。非他業(yè)故。具三義故。所以為前七之體也?梢姶俗R為總報之主。而前六為別報之主也。

  二乘不了因迷執(zhí)。繇此能興論主諍。

  此頌第八識相隱微。非二乘道眼所能見也。二乘。謂羅漢辟支。簡非大乘菩薩也。不了者。世尊于小乘經中。一向未曾顯說故。所以不說者。以此識微細。非思量所知。非小慧能解。七地菩薩。尚未能盡知。況地前之大士乎。故佛頂經云。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即此之謂也。須知世尊。尋常為小根人。但說六識三毒。建立染凈根本。故鈍根二乘。一向未聞。以淺智難知。故云不了。以此識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若說是真?直藞(zhí)之為主人公。喻如認賊為子。若說非真?直松岽藙e求。喻如棄波覓水。論云。我于凡愚不開演?直朔謩e執(zhí)為我。故云因迷執(zhí)。謂因佛語而起迷是執(zhí)非之咎也。迷則迷于佛旨。執(zhí)則執(zhí)于權教。殊不知此識是有情總報之主。生死涅槃之依。以不了故。而撥為無。故大乘論主。廣引圣教。備顯正理。以與之諍。蓋欲破彼妄執(zhí)。俾信有此第八識是真妄之根本也。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

  此頌第八識體相淵微。隨緣生七之義也。浩浩者。廣大無涯之貌。三藏者。謂能藏所藏執(zhí)藏也。蓋謂本如來藏性海。繇無始不思議熏。轉變而為識海。故此識體。廣大無涯。茫無畔岸。具足三藏之義。故名藏識。一能藏者。有能持義。譬如庫藏。能藏一切寶物。此識亦復如是。自無量劫來。所作一切善惡種子。唯此識能藏。此約持種邊說。二所藏者。即所依義。如世之寶藏。是種種寶物之所依故。此識為世出世法善惡之所依。故曰所藏。此約受熏邊說。三執(zhí)藏。謂堅守不舍義。如世之庫藏。必為人守。此識亦然。為染污末那堅執(zhí)為我。故稱執(zhí)藏。復次能藏者。謂根身器界。皆唯此識能含藏。故論云。欲覓一切法?傇谫囈。所藏者。謂此識體。即以色心等為所藏處。以色心等法。是此識之相見二分。故論云。欲覓賴耶識。只在色心中。具有如上諸義。能令積劫因果。不失不壞。廣無邊際。故云浩浩。深無底止。故不可窮也。第八識體。繇來湛寂。故稱淵深。前云流注生異滅相者。繇為無明境風鼓動。致現七波六浪之形。生去滅來。變遷不息。若不生信發(fā)解。破妄顯真。不至妄窮真極。盡未來際。無有間斷。故知此識如水。前七轉識。依此得起。如波似浪。此識所現境界之相。能與轉識作增上緣。猶如猛風。故經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此其證也。

  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后來先作主翁。

  此頌八識之力用也。言此識既能受善惡熏。又能持善惡種。更能為善惡之所依。乃至根身器界。皆能守之不失。執(zhí)之不壞。故能范圍法界。橫豎該羅。所以為總報之主也。上天堂。下地獄。出馬腹。入驢胎。脫殼后去。投胎先來。圣凡命脈。生死根柢。皆以此識為主。故曰主人翁也。瑜伽論云。惡者上前冷。善者下先冰。善惡如相等。暖相猶在心。雜寶藏經云。頂圣眼生天。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皆證主人去后義也。佛頂經云。見明色發(fā)。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為胎。又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噪x應。皆證主人先來義也。講凡情竟。

  問。第八緣幾境。答。一境。謂性境也。有三類不同。一種子。二根身。三器界。言種子者。指第八自證分上一分生現功能。謂之種子。其義云何。曰。有能生義。如谷麥子。能生芽莖。故名為種。此亦如是。能生現行。故亦名種。從喻得名也。或曰。因中見分。不向內緣。今既種依自證。若見緣種者。豈非內緣耶。曰。但緣種子。不緣自證。凡見所緣者。皆相分攝。相屬于外。不屬內故。然則相見皆依自證分起。見既屬內。相何以屬外耶。曰。此內外與尋常不同。非如隔壁之內外。乃約義理之內外也。見屬心。義說為內。相屬境。義說為外。稱理而談。本無內外。若實有外。心外有法。理乖唯識。反成外道邪見。言根身者。即有根之身是也。言器世間者。謂有情所依。世間如器。故以名焉。

  ○二頌圣智

  不動地前纔舍藏。金剛道后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fā)。普照十方塵剎中。

  此頌第八。從凡入圣。自因及果。前后名義。有三不同也。一名阿賴耶。此云含藏。以具三藏義故。解見前篇。亦云無沒。以真如不變之體。雖隨生死之緣。不失不壞。其體如故?v有第七念念執(zhí)我。而無記之性常恒不變。別教菩薩。從初發(fā)心。仰信中道。先修空觀。伏斷分別我執(zhí)。次修假觀。伏斷分別法執(zhí)。后修中觀。亦名平等觀。亦名二空觀。經歷三賢。登歡喜地。名為見道。從此已去。至遠行地。皆名修道。漸破俱生我執(zhí)。煩惱永斷。方不受熏。至此。前七不起我執(zhí)。三藏之名。至此休矣。顯過最重。故云不動地前纔舍藏也。不動。指第八地之名耳。二名異熟。謂八地以后。還有微細俱生法執(zhí)。及有漏善種。尚引后果。(亦從)無始一念不覺以來。乃至等覺后心。此識皆得稱異熟名。復具三義。一變異而熟。謂因種變異。果方成熟故。二異時而熟。謂因滅果生。定異時故。三異類而熟。謂善惡二因。至果方熟故。具此三義。名異熟也。自八地無功用道。任運斷執(zhí)。至等覺后心。以金剛智。爍破微細法執(zhí)。一念頓斷最初生相無明。入妙覺位。因亡果喪。名解脫道。至此異熟方空。故云金剛道后異熟空也。三名庵摩羅。此云白凈。謂如來藏清凈真如。雖在生死。本來無染。故曰白凈。古德云。處生死流。驪珠獨耀于滄海。居涅槃岸。桂輪孤朗于碧天。此之謂也。又名無垢。謂從初發(fā)心聞法修觀。斷執(zhí)入空。翻染成凈。直至佛果。凈體本然。故云無垢。本如來藏。以有鑒機照察之用無思而應。不慮而知。故稱為識。又名一切種識。此亦通于因果凡圣等位。但至成佛之后。則惟持圓滿無漏善種。盡未來際。利樂有情。更不受熏。以其一切有漏種子。及一分劣無漏種。皆永斷故。即前無垢白凈義也。大圓者。即大圓鏡智。即指此識。至果地滿足。方與別境中極善無漏之慧心所相應。以其識體清凈;酃饫赎住WR凈慧發(fā)。即在同時。故曰大圓無垢同時發(fā)。如是。則法界洞朗。真俗等觀。十方世界。微塵剎土。無不圓明普照。故曰普照十方塵剎中也。有云。大圓無垢清凈心者。即契經所謂第九白凈識也。前八。以有無明黑業(yè)。染而非凈。悟之。即在纏如來藏。第九。則本體潔白。凈而非染。悟之。即出纏如來藏。是以深密明第九者。即八中之凈分。所以道。約諸識門。雖一多不定。皆是體用緣起。本末相收。本。第九也。末。第八也。從本向末。寂而常用。攝末歸本。用而常寂。寂而常用故。靜而不結。用而常寂故。動而不亂。靜而不結故。真如即是緣起。動而不亂故。緣起即是真如。真如是緣起故。無真如不生滅。即九為八。緣起是真如故。無生滅不真如。即八為九。要知違法界故。說真如是生滅。即理隨情變也。順法界故。

  說生滅即真如。即情成理用也。如此發(fā)明。即情顯理。理本無生。即理蕩情。情無自性。無性。則八相元空。無生。則一真不住。不住故。含藏妙有。元空故。白凈現前。故稱大圓。乃名無垢。即華嚴之法界。楞嚴之妙心。法華之實相。涅槃之常住。非大圓滿覺。其孰能證乎此。良繇無始一念不覺之無明。迷此一心。遂將真如本有理體。轉變而為妄相。本有智光。轉變而為妄見。今翻染成凈。返妄歸真。泯見相而歸于一

  心。復還如智如理。一而不二方盡一心之源。證唯識之極處。成如來之妙果。可謂能事畢矣。

  講八識規(guī)矩頌竟。續(xù)講百法明門論一切法無我句。分二。先明一切法。即將百法。分為五科。一心法。二心所有法。三色法。四心不相應行法。五無為法。其八個心王。五十一個心所。上來詳明已竟。今唯后之三科耳。仍分為三。

  一色法有十一種。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前五為內色)六色。七聲。八香。九味。十觸。十一法處所攝色。(后六為外色)

  言色法者。心王心所所變相分。皆名為色。今且約內五根。外六塵。故但略有十一種也。吾人內身之五根。皆第八識相分。而復有二。一者勝義五根。即八識上色之功能。以能發(fā)識。比知是有。非他人所能見知。二者浮塵五根。即勝義五根所依托處。乃四大之所合成。眾生妄計以為我身。實與外之地水火風無二無別。均是第八識相分耳。就此第八識所變依正二報之相。眼識緣之。即名為色。此色即是眼識相分。乃托第八識之相分以為本質。自于識上變相而緣。喻如鏡中之影。未嘗親緣本質色也。依正二報。動則有聲。耳識緣之。自變聲相。依正二報。具香臭氣。鼻識緣之。自變香相。依正二報。具甜淡等六味。舌識緣之。自變味相。依正二報。具冷暖堅潤等觸。身識緣之。自變觸相。五塵落謝影子。并及表無表色。定果色等。惟是意識所緣相分。名法處所攝色。蓋法處所攝有二。一者心法。即五十一心所也。二者色法。即意識所變相分是也。然五十一個心所。亦各自變相分。其所變相。隨于心王攝入六塵。故除此十一色法。更無他色可得。則知色惟心王心所二者所現之影明矣。

  二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種。一得。二命根。三眾同分。四異生性。五無相定。六滅盡定。七無想報。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無常。十五流轉。十六定異。十七相應。十八勢速。十九次第。二十時。二十一方。二十二數。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先明總意

  若言相應者。和順之義。今言不。又言行者。以得等二十四種。非能緣。故不與心及心所相應。非質礙。故不與色法相應。有生滅。故不與無為法相應。故唯識論云。非如色心及諸心所體相可得。非異色心及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定非實有。但依色心及諸心所分位假立。今直云心不相應行者。雖依三法假立。而色是心及心所之所現影。心所又即與心相應。故但言心。明其總不離心也。

  ○次解別義

  一得者。有三義。一種子。二自在。三現起。命根者。于眾同分中先業(yè)所引。連持色心。決定住持為性。眾同分者。于諸有情。自類相似為性。異生性者。妄計我法。不與圣人二空智性相同。于諸圣法不得為性。無想定者厭離想心。作意求滅。功用淳熟。令前六識心心所。一切不行。唯第七(俱生我執(zhí)與第八識)仍在。(不離根身依此身心)分位假立。此定已離?凈貪。未離上貪。唯以滅心為性。滅盡定者。(三果以上)圣人。欲暫止息受想勞慮。此定已離無所有處貪。從非非想定更起勝進。游觀無漏。以為加行。乃得趨入。入此定已。(前六識心及心所一切不)行。(第七識俱生我執(zhí)及彼心)所。亦皆不行。惟第七識俱生法執(zhí)。與第八識仍在。不離根身依此身心分位假立。暫止息想作意為先。(所有)不恒行及恒行一分心心所法滅為性。無想報者。外道修無想定。得成就已。舍此身后。(生在第四)禪天。五百劫中。前六識心及彼心所。長時不行。惟有第七識俱生(我執(zhí))與第八識仍在。攬彼四禪微細色質為身。此身即是第八所變相分。依此色心分位假立。由不恒現行心心所法滅為性。名身者。名詮諸法自性。如眼耳等種種名字。增語為性。句身者。句詮諸法差別。如開水溫水冷水等。增語為性。文身者。文即是字。為名句之所依。集聯(lián)諸字為性。以能表彰前二種故。此三皆依色聲法塵分位假立。謂語言依聲立。書冊依色立。心想依法立。此方眼耳意三(根識)利。故偏約三塵立名句文。若他方(六種根識)明利。六塵皆得為教。為行。為理經也。生者。依于色心仗緣顯現假立。于(眾同分所有諸)行。本無今有為性。住者。依于色心暫時相似相續(xù)假立。即是諸行相續(xù)流轉為性。老者。亦名異。依于色心遷變不停漸就衰異假立。亦即是諸行相續(xù)變壞為性。無常者。亦名滅。依于色心暫有還無假立。亦即是諸行相續(xù)謝滅為性。流轉者。依于色心因果前后相續(xù)假立。定異者。依于善惡因果。種子現行。各各不同假立。相應者。依于心心所和合俱起假立。勢速者。依于色心諸法遷流。不暫停住假立。次第者。依于諸法前后引生。庠序不亂假立。時者。依于色心剎那展轉假立。故有日月年運長短差別。方者。依于形質前后左右假立。故有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差別。數者。依于諸法多少相仍相待假立。故有一十百千。乃至阿僧祇之差別。和合者。依于諸法不相乖違假立。不和合者。依于諸法互相乖違假立。

  三無為法分二 一列名

  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滅無為。五想受滅無為。六真如無為。

  ○二釋義又二 一總明

  上來四種色心假實。皆是生滅之法。名有為性。無此有為。假名無為。非更別有無為之法。在于有為法外。而與有為相對待也。不過但是四所顯示。然為既無矣。尚不名一。云何有六。正由是四所顯故。不妨隨于能顯說有六別。今此六法。皆寂寞?虛。湛然常住。無可造作。稱無為也。

  ○二別釋

  一虛空者。直指頑空。非色非心。離諸障礙。無可造作。故稱無為。此亦唯識變相。故曰迷妄有虛空。乃自心之同相耳。

  二擇滅者。指二乘圣人所證偏真之理是也。擇。是揀擇。指能觀之智。滅。是滅除。指所滅之惑。即根隨煩惱也。無為。指真諦之理。即是滅諦。煩惱是集諦。觀智是道諦。現在身心是苦諦。謂由知現在身心之苦。故須斷集。欲斷集諦煩惱。故須修道。因修道諦觀智。滅除集諦煩惱。顯出滅諦真理。可謂云散空凈。故稱無為。

  三非擇滅者。有二。一者。指自性清性。不由擇滅之力。本來如此。無須造作。故稱無為。二者。有為緣闕。暫爾不生。雖非永滅。緣闕所顯。故名無為。此第二義。指一切有為之法。本來無為。所以即今稱有為者。乃因緣和合。方堪造作以成其器。倘闕一緣。則無可造作。依然不生。不生。即無為也。

  四不動滅者。指第四禪所得之禪定也。蓋入第四禪。雙忘苦樂。舍念清凈。雖非真得真不動地。有所得心。功用純熟。三災不到。故稱無為。

  五想受滅者。指九次第定之第九定。名滅盡定。入此定時。受想不行。似涅槃故。亦名無為。

  六真如者。指言說之極。名真如也。不妄名真。不變名如。即是色心假實諸法之性。所謂如來藏妙真如性也。諸法與真如。如波之與水。繩之與麻。諸法非此。則無自性。此離諸法。亦無自相。故真如與諸法。不一不異。諸法是依他起性。真如是圓成實性。惟有(遠離?計所執(zhí)了達我法二空)乃能證會本真本如之體。實之談真如二字。亦是強名。前五無為。又皆依此假立。此即唯識實性。故皆唯識。決無實我實法也。頌曰。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個心所法。二十四個不相應。六個無為共百法。上略明一切法竟。

  ○后釋二無我

  言無我者。略有二種。一補特伽羅無我。二法無我。此正顯示一切法無我者即前五位百法之中。一一推求。皆無此二種我相也。補特伽羅。此云有情。有情無我。即生空也。法無我。即法空也。且有情無我者。于前五位之中。若云心即是我。則心且有八。何心是我。又一一心。念念生滅。前后無體,F在不住。以何為我。若云心所是我。則心所有五十一。何等心所是我。三際無性亦然。若云色法是我。則勝義五根。不可現見。浮塵五根與外色同。生滅不停。何當有我。若云不相應行是我。則色心有體。尚不是我。此依色心分位假立。又豈是我。若云無為是我對有說無。有尚非我。無豈成我。故知五位百法。決無真實補特伽羅可得也。次法無我者。依于俗諦。假說心心所色不相應行種種差別。約真諦觀。毫不可得。但如幻夢。非有似有。有即非有。又對有為。假說無為。有為既虛。無為豈實。譬如依空。顯現狂華。華非生滅?肇M有無。是知五位百法?偀o實法。無實法故。名法無我也。能于五位百法。通達二無我理。是為百法明門。講百法明門論竟。

  附錄鳩摩羅什傳 晉書藝術傳

  鳩摩羅什。天竺人。世為國相。父羅炎。將嗣相位。辭避出家。東度蔥嶺。龜茲王請為國師。王有妹。才悟明敏。逼以妻焉。既而羅什在胎。其母慧解倍常及年七歲。母與俱出家。羅什從師受經。日誦千偈凡三萬二千言義亦自通。年十二。到沙勒國。一年博覽五明諸論。及陰陽星算。莫不必盡。妙達吉兇。言若符契。專以大乘為化。學者共師焉。年二十。龜茲王迎之還國。廣說諸經。學徒莫之能抗。有頃。母往天竺。留羅什住。謂之曰。方等深教。不可思議。傳之東土。惟爾之力。但于爾無利。什曰。必使大化流傳。雖苦無恨。西域諸國。咸服羅什神傳。每至講說。諸公皆長跪座側。令什踐而登焉。苻堅聞之。遣呂光。代龜茲迎羅什。還至涼州。聞苻堅為姚萇所害。光竊號河右。光死。纂立為呂超所殺。姚興破呂隆。乃迎羅什。待以國師之禮。使入西明園。及逍遙園。譯出眾經。僧叡。僧肇。等八百余人。傳受其旨。更出經論三百余卷。興謂羅什曰。大師聰明超悟。天下莫二。何可使法少嗣。遂以伎女逼令受之。諸僧多議之。什乃聚針盈。引諸僧謂之曰。若能食之者。乃可畜室。因舉匕進針。與常食不別。諸僧愧服。杯度比丘在彭城。聞羅什在長安。嘆曰。吾與此子。戲別三百余年。相見杳然。遲有遇于來生耳。羅什卒。以火焚尸。薪滅形碎。惟舌不爛。

  法華楞嚴五重玄義輯略序

  羅什翻法華于秦都。密諦譯佛頂于唐代。是開顯密之妙典,乃了義之雄詮。文詞雅麗,旨義淵深。故受持無分于緇素,弘傳靡間乎朔南。注釋特眾,演講甚繁。從古王臣仰慕,士庶歸心。是則流傳此方,可云機教相扣矣。有隋智者大師釋法華,而出三大部。佛頂未見故罕解釋。迨明靈旭祖,遠承智者之旨,解佛頂,而出玄義,文句焉。妙契佛心,深符經旨,為學臺教者,之所宗尚。當今諦老法師者,乃法門砥柱,教海老龍。弘闡南宗,作世眼目。知末法學人,上根利智者鮮,厭繁喜簡者眾。因依法華、佛頂、二經玄義,而為輯,以便未學。可謂應病與藥,隨機施設也。蓋老人意欲藉此以誘天下學人,應廣覽臺宗,深入經藏,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方暢本懷。今為二經玄義輯者,乃不得已也,豈以是為快心事哉。倘天下學者,保此以為究竟,置天臺宗廣本于高閣而不顧,是誠老人之罪人也已。學者愿修敬序。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