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講 由印度到中國
智眼相牽,盲人得度
從上兩講的學習中,可以得到一個確定的推論:即便前五地的修學都已很圓滿,但第六地的智慧更重要。為什么呢?前面頌詞已說得很清楚:
如有目者能引導,無量盲人到止境,
如是智慧能攝取,無眼功德趣圣果。
第六地的功德,是有眼目攝眾盲的功德。
《金剛經》中有一段話說:
一位菩薩在行持布施的過程中,如果缺乏般若智慧的引導,便會執(zhí)著于事相。一旦執(zhí)著于事相,便像一位勇士,一腳踏進了千年暗室,什么都看不見了。對于有菩提愿望又缺乏智慧的人,釋迦牟尼佛這樣形容:“如人入暗,即無所見!
但如果有般若智慧作引導,釋迦牟尼佛有另外一個譬喻: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如勇士在黑暗中長行,漸漸天亮,太陽升起,便能見到世間所有的色彩,有了辨別的能力。
其名曰龍,廣宏我教
有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雖然智慧才能引導前面五度的功德順利推進,但要什么人來說這種智慧呢?只有成就的圣者作說明,大家才放心。《入中論自釋》云:
我今唯依龍猛教理所說諸法實性,而正宣說。
之前講過,“龍猛”譯為“龍樹”更準確,以后使用時,可以改回“龍樹”。
問:如何得知龍猛菩薩無倒解釋經義?答:由教證知。如《楞伽經》云:“南方碑達國,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龍,能破有無邊。于世弘我教,善說無上乘,證得歡喜地,往生極樂國!
“碑達”在佛經原文中的音譯是“布達”!安歼_”翻譯到漢地和藏區(qū)有不同的說法。翻譯到藏區(qū),藏傳佛教將布達拉宮所在的紅山稱為普陀山,即觀音菩薩的普陀(即布達、碑達)。翻譯到漢地,說浙江舟山的一個島嶼是普陀山。而《楞伽經》原文是指印度的普陀國(山),說在南方印度的普陀國有一位吉祥比丘。
“證得歡喜地”,不僅是對內證的說明,并且他在色身與事業(yè)方面直接示現(xiàn)為歡喜地菩薩。由于五濁惡世形態(tài)濁劣,菩薩來人間一般只能示現(xiàn)為凡夫,如果示現(xiàn)為圣者便不能在世間久住。所以龍樹菩薩的示現(xiàn)是極為罕見的。釋迦牟尼佛的特例已然遠去,而他居然悖逆五濁惡世的一貫因緣,在不可能出現(xiàn)菩薩身的濁世,直接示現(xiàn)為歡喜地菩薩。
“往生極樂國”,他的去處也成為對于佛的“法”的一個極好證明。他往生的是“極樂國”,而不是有些人說的“學習空性與往生凈土有矛盾”。龍樹菩薩在中年時期著作《中觀論頌》后,后期的佛教思想便側重如來藏,尤其晚年著作的《法界贊》,完全是對西方凈土與諸方佛凈土的反復說明。
《大云經》云:“阿難陀,此離車子一切有情樂見童子,于我滅度后滿四百年,轉為比丘其名曰龍,廣宏我教法,后于極凈光世界成佛,號智生光如來應正等覺。”故此菩薩定能無倒解釋經義。
因為有眾多授記,所以不僅印度佛教諸派共同承認,漢傳佛教界也一致認同龍樹菩薩的證悟。在釋迦牟尼佛一生的弘法中,向他人直接授記“將來教法中誰是菩薩,誰是解脫者”,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出現(xiàn),最明顯的便是龍樹菩薩這一例。
由佛經與教典的論證,加上龍樹菩薩的直接指導與宣說,無倒學習中觀正見,是可靠安全的。我們按照龍樹菩薩宣說的范例,以月稱論師的善巧架構,向下進行學習。
上講學到破“四種生”。用非自生、非他生、非共生、非無因生,說明因與果之間的因緣是“無生”的!盁o生”的道理很深,連佛自己都說緣起法“甚深,甚深”,不是隨便就能開口說的。因此學習“無生”的正理之前,先要做一些鋪墊,來了解一下與“無生”直接沖突的三種宗派思想。
與“無生”相沖突的“順世論、數(shù)論、唯識”
第一個宗派思想,是前面提過的順世論(也叫做現(xiàn)世美、古唯物主義,關于其詳細觀點,可參見本書附錄二:順世論觀點)。后面的數(shù)論派、唯識宗,對佛教來講還算得上是個派別,有一些系統(tǒng)的思想。而順世論,是佛教尤其中觀派最不能接受的。
在釋迦牟尼佛生前,曾出現(xiàn)過六師外道,在很多鄉(xiāng)村地帶弘法非常成功。他們中間,至少有兩位是專門宣揚順世論思想的。
順世論算不上自生、他生、共生。它雖然是在“破四生”中最后的一個派別(無因生),但是誰學誰都得先提它。因為它什么都不承認,稀里糊涂亂來,隨時都有可能蹦到任何一個宗派思想中去,所以它成為第一打擊目標,也是最可惡的一種腐敗思想。
在學習數(shù)論派、唯識宗之前,順世論成為第一個所要了解的對象。如果不了解,便弄不明白,便清理不掉心里順世論屬性的邪見與煩惱,無法肅清其流毒。作為現(xiàn)代學佛人,了解順世論是最有必要做的一件事,一定要徹底弄清。
除順世論外,與“四生”有關的還有數(shù)論派和唯識宗。
數(shù)論派與“自生”有關。對于因果的發(fā)生,數(shù)論派認為,因與果在某種意義上是同一的,果已暗含在因中,從因到果是同一事物從“不顯現(xiàn)”到“顯現(xiàn)”的過程。上一講中的“彼非彼生”,是中觀師破數(shù)論師的一句話,意思是“事物非從自體生”。
舉例來講,一個瓶子在產生之前就已經有了,生的過程是從不顯現(xiàn)到顯現(xiàn)的過程。就像“暗物質”,已經潛在、已經存在了,但看不出來,沒有顯示出來,所以覺得它沒有,事實上在因中已經蘊含了。從因到果的發(fā)展過程不是“出生”的過程,而是從“不顯現(xiàn)”到“顯現(xiàn)”的過程,這是數(shù)論派大致的思想。
“無中生有”與“生生不息”
數(shù)論派的思想后面還會鋪開講,但一言蔽之,到底指的是什么?用日常成語說,他們堅持的邪見就是“無中生有”?床坏娇芍菦]有,而數(shù)論派將“沒有”硬講成“沒有顯現(xiàn)”,等“有”的時候硬講它是“顯現(xiàn)”了,并非他體新生。因此,數(shù)論派的實際觀點,用個簡單的詞概括便是“無中生有”(從“無”的自己生成為“有”的自己)。
唯識宗與“他生”有關。一個果擺在這里,總要在因上找到一點果的來源吧?總得從因上找到一點依據(jù),成為果的說法的一個來由吧?唯識宗找了很多依據(jù),說五濁惡世是有來源的,都與清凈的如來藏智慧有關。還編出了很多名詞:“自證分”、“依他起性”、“阿賴耶識”、“圓成實性”……這些名詞都是唯識宗列出來的,還包括“能生”、“所生”、“善取空性”這樣的詞。為什么呢?因為如果不列出“能生”、“所生”,他體生的過程如何完成呢?總得給它們設個臺階吧?
所以,唯識宗始終在中觀這里過不去,因為總想將兩個沒有關系的互為他體的事物變成有關的,從因的體中,無論如何也得生出他體的果來。沒有因緣的這種因,硬是要建立一個有因緣的果出來。
在沒有關系(他體)的因與果之間產生“生滅”關系,這便是“他生”的意思。
唯識宗怎樣談他生?雖然彼此互為他,但是總有一些力量、因緣與元素能幫助果生出來。唯識宗的十個派別,基本都與此思路有關。月稱論師說:如果任何一件事物都能生出一個毫無關系的他體果實,那就會“一切都能生一切”。想要任何東西,隨便找來一個無關的事物作為因,都能生出所需要的這個東西,有關的能產生,無關的也能產生。
錯誤就是“一切生一切”。到了這個時候,有緣的生,沒有緣的也能生,這樣豈不亂套了?
但每個宗派都會盡量自圓其說,表面看“一切生一切”是個很嚴重、很離譜的過失,但經過唯識宗歷代大德的反復詮釋,經過他們智慧的調和,唯識宗儼然成了一個非常有道理的堅不可摧的宗派。
而且,無著菩薩一系唯識最終堅持的“如來藏”,月稱論師是間接同意的。但對于唯識宗想用直接的方式認同如來藏,月稱論師是反對的(錯誤的表述方式,直接導致觀念錯誤)!爸苯诱J同”便等于將世間所有不清凈的部分也認同了。依前面所說“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道理可知,月稱論師首先要反對“如來藏實有存在”的一般性表層理解(為了確定如來藏的深義,他不僅無誤抉擇深見,使用的表述方式也極為嚴謹)。
“自生”是“無中生有”,“他生”該用什么話總結呢?“生生不息”。一切都可以生一切,還不是“生生不息”嗎?永無止境、毫無關聯(lián)地無窮生,“一切能生一切”,隨處直接結果地“無窮生”,謂之“生生不息”。
“自生”與“他生”無非就是“無中生有”和“生生不息”。“共生”是“無中生有”加“生生不息”!盁o因生”既不是“無中生有”,又不是“生生不息”,也不是“疊加一塊兒生”。不過,這里用得圓滑,不是我們表層理解的那么簡單!
順世論思想概要
破“四生”的道理到后面章節(jié)再說,先來了解順世論!度胫姓搶ёx》471頁,有關于順世論的詳細解釋(參見本書附錄二:順世論觀點):
順世論(Lokāyata)派即現(xiàn)世美,是印度的唯物主義學派。順世論的Lokāyata,這個名字的意思是“人民的世界觀”,此派歷來受到佛教、印度教和正統(tǒng)哲學的批評。此派大多數(shù)資料已佚失,只能從反對者的觀點中尋找到此派的觀點。
關于順世派,現(xiàn)在很多印度人到中國找遺留的資料,因為印度的一些傳統(tǒng)論典曾翻譯到中國來。
首先,順世論反對數(shù)論派所依的《奧義書》,而說“三種吠陀只不過是那些缺乏理性和男子氣的人維持生活的工具”。
就像中國的社會人士講那些算命先生靠算命去維持生計一樣,順世論反對數(shù)論派的《奧義書》,說數(shù)論派所謂的“神我”和“自性”等說法都只是麻痹人的,是沒有男子漢氣概的人賴以謀生的依靠。
順世論認為知識產生于無知無覺的諸元素:地、水、火、風;并認為精神只是物質的產物,就像酒精是發(fā)酵的產物一樣。從而,首先他們只承認現(xiàn)量,除此別無知識來源。對他們來說,認識就是生理反應。
他們的思想有個重要特點:認為所有的知識都產生于無知無覺的四大元素,即地、水、火、風。身體由地、水、火、風組成,知識來源于身體,因此知識來源于地、水、火、風,不靠思考和學識分析得來,而是從這些無情的物質中直接得來。
順世論是印度哲學中唯一反對“業(yè)”和“輪回”教義的學派,主張無因說,認為除了偶然性,宇宙間沒有任何既定的秩序。
除順世論以外,幾乎所有印度學派都相信“業(yè)”和“輪回”,都有出離和修行的意識。順世論主張“無因”,說除了“偶然性”,宇宙間沒有任何既定的秩序。
他們否定先天的、固定的、永恒的道德律。
如果到中國來,順世論者會說:所謂的仁、義、理、智、信是孔子說的,他說的未必就有道理。
他們主張“刑杖”,即“刑杖就是道德律”。
順世論認為,只有刑杖是可靠的。如果做了壞事,講道理是講不通的,做了壞事就得挨揍。刑杖是打人的工具,只有它才是世界上真正的道德律。
所以他們不承認在世間力量決定的任意報應之外,還有果報之說。以印度人的看法,認為這就是不承認“業(yè)”的觀點。
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世間力量才能決定因果報應,除此以外沒有任何因果報應。也就是說,如果某人干了壞事,報應只能是現(xiàn)世看得到的果報——將他打死、整死或打傷了,除了世間現(xiàn)實力量決定的這類現(xiàn)實報應以外,沒有任何其他報應。
他們認為直接感知是唯一的知識來源,也是證明實際存在的唯一標準,不承認邏輯推理,也不承認圣言的權威。
唯識宗曾向他們提出問題,比如說:“大家坐在教室中上課,你在教室外面,沒有看到教室中有一百多人,那你承不承認有一百多人?”他們有時也會被問住,但始終都不承認任何邏輯推理,也不承認任何圣人言說的權威性。比如,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是開悟成佛的人,他來創(chuàng)始佛教,佛教才有可信度。他們不承認這種可信度。
也因此而不承認,人生除了個人的利益還有更高的使命。自我犧牲的觀念,放棄個人利益甚至生命去追求更高的目標的觀念,對他們來說是可笑的。用印度人的話說,他們否認了涅槃的存在。即謂:死即是涅槃(人死如燈滅),此外別無他說。
順世論者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語是“死就是涅槃”,“人死如燈滅”(“人死如燈滅”是從那時就有的說法了),此外別無他說。
在印度,特別在一些政治思想派別中,存在著這種唯物主義。因此,政治家們的良心不受道德約束,在政治活動中奉行一種生意經的馬基雅弗里似的權術。他們支持既定的秩序和基于這種秩序的宗教,自己卻無意做宗教徒。
在六師外道以后,順世論受到了印度當時一些小國家和政治家的利用。那些管理國家奴役人民的人,拿一個宗教來維護自己既定的秩序,但是自己不信這種宗教。也就是拿宗教來支持自己的思想和對于國家的統(tǒng)治。在當時的印度,很多小國都頻繁地出現(xiàn)這種情況。既然有如此鮮明的目的性,那么有很多的教理、知識和思想都可以順著這種統(tǒng)治的需要而鍛造出來。
順世論只承認由五官后得的知覺是唯一可靠知識。順世論這一觀點,是很容易受到反對派攻擊的。這是由于他們除了接受直接知識(pratyakṣa)外,拒絕接受任何其他關于真理和存在的標準。這使他們不得不接受一切感覺知識(甚至包括夢幻)都是正確的。
順世論認為,只有由“眼、耳、鼻、舌、身”這五官得到的知覺是唯一可靠的知識,不是由這五部分得到的知識都不可靠。而且五官是可以得到直接知識的,此外的其他知識都不能被承認。他們拒絕接受任何關于真理和存在的標準,導致不得不接受一些感覺上的知識,包括半夢半醒之間的感覺、人如癡如醉時的感覺,覺得這些也都是正確的。
這恰與世間相信因果的宗派相反。這些宗派會認為,人有一個顛倒的過程,在顛倒狀態(tài)下得到的知識會不準確。而順世論者認為,顛倒狀態(tài)下得到的所有知識也是正確的,只有直接的感官獲得的知識才能稱作“知識”,否則不是知識。
此派認為,地等四元素是本原。僅僅當這些元素構成身體時,意識才從它們中產生。這就如同使人醉的力量是從制酒的混合配料中發(fā)展出來的一樣。
他們認為,地、火、水、風四種元素是一切的本原,就像人的意識來源于身體中堅硬的地大、流動的風大、熱力的火大、濕性的水大一樣,人的所有知識也來源于四大元素。他們經常提出釀酒的譬喻:只有酒糟、麥子、發(fā)酵等因緣和合,酒醉人的力量才能產生。人也如此,知識和智慧只能產生于地、火、水、風,除此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知識來源,就像除了麥子、酒糟等元素以外,不可能產生酒醉人的力量。
人的唯一目的就是通過感官快樂來進行享受。不能因為享受總與某種痛苦混雜在一起就說享受不能稱為人的目的。
他們認為,人生存與生命的唯一目的,便是今生進行享受,能找來的享受就及時享受。這在中國文化中便有很多繼承者,有一些詩詞、文章便是對此思想的描述。對于這種“享受”,當時的順世論者不僅提出概念,而且加以強調,否定你思想中脆弱的部分。
他們強調說:“不能因為在享受過程中有小小的痛苦與不安,便放棄這種享受。所有小小的痛苦和不安不是人的真正目的。作為一個人,既然是來進行享受了,那么出現(xiàn)小小的痛苦和不安是正常的,它們是臨時性的,是假象。要自己來確定,出現(xiàn)任何情況都不必要去顧慮!
拿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像麻醉劑,麻醉住自己去享受。
命運、報應等是不存在的,因為這些只能被推理所證明。
他們還認為,命運和報應是不存在的,因為這些只是被推理所證明的。有人問:“比如你做了一件壞事兒,別人便拿刑杖打你,你覺得因果和報應是存在的嗎?”“這是可以驗證的,依刑杖的道理來說,報應是真實的,可以承認!
他們有很多類似的主張與說法。
教習順世論,為犯突吉羅
在律藏的小品中,釋迦牟尼佛對這一學派的思想來源和從學者有過開示。
佛說,比丘追隨順世論犯突吉羅罪。
有一則公案:六群比丘在早年時學習順世論的學問,追隨順世論的思想,尋求現(xiàn)世的享樂。很多佛弟子竊竊私語,說有六群比丘在跟著學順世論,該怎么辦。
后來有佛弟子將這件事情舉報給釋迦牟尼佛。佛便將弟子召集到一塊,對他們說:
諸比丘眾!汝等勿習順世論外道之論。若如是者,為犯突吉羅罪。
這是佛直接用律法(戒律)來禁止修學順世論。
后來六群比丘又將自己的所學拿出去教導別人,讓別人也傳言:“好好享受現(xiàn)實生活吧,不要去計較痛苦,總想著前世后世、因果那些可怕的事兒,只要好好享受就行了。”類似的話語被佛弟子聽到了,便互相轉達,最后傳到釋迦牟尼佛那兒。因為這件事,佛又將所有弟子召集在一起,說:
諸比丘眾!汝等勿教習順世論外道之論。若如是者,為犯突吉羅罪。
也就是說,凡學習和教人學習順世論,都有罪性。
釋迦牟尼佛在后來的典籍中,又補充說:
諸比丘眾!汝等勿學勿教諸卑下技藝。
“卑下技藝”包括七個方面:
第一是占卜;
第二是咒術;
第三是預兆吉兇;
第四是占星,就是根據(jù)星辰規(guī)律來預卜吉兇;
第六是巫術,奇門遁甲等;
第七是江湖雜術等。
學習、教授七種卑下技藝犯突吉羅。而習、學或教授順世論道理,亦犯突吉羅。
順世論的這些思想,從四百多頁的《入中論導讀》中還需進行廣泛閱讀。
咬緊牙關拋棄他——順世論
順世論是學佛的第一個障礙,在《中觀論頌》和《入中論》中,都將順世論列為世間最為卑下的思想。如果不能脫離這種思想,學習佛法會障礙重重。只有脫離開順世論思想以后,才能進入高于這種思想的外道思維,否則連外道水平都算不上,很難算是一位學佛者。
但是,任何一個思想都會構架自圓其說的體系,仔細看來,順世論也有他的道理。尤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反復閱讀順世論典,幾乎每天都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順世論思想,也能反照到內心有很多的類似習氣。這種習氣多了,對于佛法的正見正理自然就沒了興趣。
通過什么方式才能逐漸清理這些習氣呢?最好的方法是直接閱讀關于順世論思想的介紹?吹竭@些思想,知道它是錯的,連佛當時都批評了,自己才愿意離開,才知道這是可怕的、有危害性的。否則就會有很多依賴,因為已經形成自然習慣了,這種依賴是不容易脫離的。
學習順世論,并不是去清算歷史上的六師外道。他們的蹤影在印度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想找也找不出來了,但遺留下來的思想,卻成為大家的一部分血液。修行便需要清理自心中的這些習慣,如果還有一小部分存在,哪怕一丁點兒,都會形成遍計執(zhí)著。不將“遍計執(zhí)著”清理干凈,無法進入定解與正定。所以,在學習后面兩個宗派之前,首先要了解順世論(現(xiàn)世美)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解了它們才能擺脫它們。還得加入一個詞:“咬緊牙關”,因為平日執(zhí)著太猛、習慣太重。
擺脫了順世論思想以后,會得到哪些成績呢?
不敗尊者有過一個說法:進入佛法獲得實證的第一敵人便是順世論見,如果沒有在思維中將該見地清理干凈,無法進入實際證悟。順世論知見得以清理,至少可以入道。哪怕是外道,總還是道。
逐次破除逐安位,大師批判欠商量
“道”有多種,有內道和外道共同的“道”,有不共的“道”。
至于共同的“道”,即便是學習數(shù)論派思想也能得到。月稱論師在這里為什么要批評數(shù)論派的自生(即無中生有)呢?整部《入中論》都是這樣一個結構,采用批評的方式,用批評展開求道的線索,追根尋源。如果不用這種方式,從聲聞緣覺開始,一個禮贊的功夫,是不可能摸到菩提三因和大悲心這條思路上的。
如果不是用批評的方式,小乘的二十個部派、大乘隨理唯識、隨經部派的唯識、中觀的觀點都對,佛法在心中永遠是攤平的一盤散沙,而不是一套各就各位的立體框架。
因此,對于月稱論師批評的方式,應該認同,因為它太巧妙了。通過一段批評的學習可以知道,佛教的一些宗派,小乘、大乘,該如何各就各位。
其實,名義上是批評,實際上是梳理。
這件事在20世紀初,還發(fā)生過一則公案。法尊法師將藏文《入中論》的漢譯文本送給太虛大師審閱,大師看后,寫了一篇文章(收錄于《太虛大師全集》),他說:“……觀上兩家諍論,則知入中破他,但為舌辯游戲,無當正悟!樂著內諍,卒難獨占全勝,徒令外道乘隙,盡滅佛法,故諸佛子應不為此!然則此諸諍辯,盡無益耶?”
對于當代佛教,太虛大師可說是位功勛卓著的大師。漢地佛教思想的進步與近期的發(fā)展,頗多受益于港臺和東南亞佛教。但港臺和東南亞佛教走的路線,大都以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為前導。太虛大師思想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但是,大師對于《入中論》的評價是否允當,還需要求學的諸仁者細心思察。至少,由《入中論》以上行文可以判斷,“舌辯游戲”的評價,恐怕是過激的,至于所謂“樂著內諍,卒難獨占全勝,徒令外道乘隙,盡滅佛法”之憂,是“憂”得合理還是“憂”得多余了,學人自能明鑒。
太虛大師批評了《入中論》,又贊嘆了永明延壽大師。
中國的八大教派發(fā)展壯大以后,禪門五宗完全獨立。脫開文字教法,在五大宗派中,只有永明延壽禪師及其法眼宗回過頭來,沿用完整的教法體系,不僅匯歸,而且統(tǒng)攝所有教法。
禪宗不立文字,可一旦作起文字商量,便要將所有的文字統(tǒng)攝到一起——這是法眼宗當時的壯舉。
此宗在早年的發(fā)展過程中,有一些不平凡的人物。比如此宗二祖德韶禪師,住在天臺山國清寺,傳為智者大師后身。德韶禪師以一己之力,執(zhí)掌禪門的法眼宗,同時又壯大天臺教,當時天臺教的復興,完全在他一人之力。
在德韶禪師之后,又有永明延壽禪師,他“合匯宗教”的功夫做得更圓滿。大師一生的著作可以說是無邊無際,是個奇人,現(xiàn)在傳下來的只是他一小部分作品(我有一回整理他的著作目錄,其中五分之四的作品都已無存,現(xiàn)今能看到的最多也就五分之一)。
可以讀一讀乾隆皇帝最為重視的《心賦注》。對于心,永明延壽禪師寫了一篇賦,然后又寫了一篇注解,稱作《心賦注》。
此后他又寫了一部大作,稱為《宗鏡錄》。
《宗鏡錄》這部書,將天臺宗、華嚴宗和唯識宗三大家的教法全部匯歸到禪宗的一心,成為禪宗有史以來最為巨大的一部論著。在《宗鏡錄》之后,永明延壽禪師還有《萬善同歸集》等很多作品。他著作中引用的經論與相關義理,很多人都沒見過。
《宗鏡錄》中所提到的很多經典,現(xiàn)在到《大藏經》中去搜索,三分之二連名字都搜不到,何況經典原文。即使是盡全國之力,《大藏經》的編輯每個時代也還是有很多遺漏!蹲阽R錄》中,能看到很多稀有難得的經典與教誡。大師后來還寫了四十八個時辰無間念佛的詩篇,每個時辰寫一篇文章,如敦煌最近出土的《達摩五更轉》,因時作頌,激勵修行,類似的著作非常多。
他將天臺宗、賢首宗與唯識宗諸家的經論進行匯歸后,得出總結,讓當時教下和宗門的很多學者大為震驚:
夫禪宗者,真唯識量,
但入信心,便登祖位。
民國時期,太虛大師對法眼宗的發(fā)起和傳承給予過極高的評價,對法眼宗的創(chuàng)始人法眼文益禪師,及其傳人德韶禪師、永明延壽禪師關于“禪教合匯”的思想大為贊賞,尤其贊賞永明延壽禪師及《宗鏡錄》這部巨著。
太虛大師還指出,清朝雍正最為崇拜永明延壽禪師的偉大事業(yè)。永明延壽禪師集《涅槃經》等成經海一滴,致力于禪教合匯,使禪宗與佛教教法回歸到唐及唐代以前的圓滿輝煌。
“真唯識量”的來源
“真唯識量”是一個唯識宗的名相。
“真唯識量”的來源是怎樣的呢?
玄奘大師早年在印度學習,即將歸國之際,戒日王開設了一次“無遮大會”。無論信佛不信佛,是居士還是僧人,來到無遮大會都可以討論經典,在講經的過程中也都可以去擊掌辯論。為什么開這次無遮法會?因為玄奘大師在此之前有一部著作。其來源比較曲折。
南印度的一位大婆羅門,名字叫“般若毱多”。他對小乘正量部的教理非常敬重,認為大乘的唯識宗和中觀不值一提。他寫了一部《破大乘論》,有七百頌。
論中說,這一部論,信大乘佛教的人一個字都動不了,絕對無法改變它。在這種情況之下,周邊有很多人特別崇拜這部論,讀者越來越多,還將這部論交給國王看了。這部論一直被大家互相傳送,乃至于傳到了那爛陀寺。
那爛陀寺當時的住持為戒賢論師,是玄奘大師的老師。玄奘大師與那爛陀寺的師兄弟;、智光、師子光,是公認頗為優(yōu)秀的。四人中,玄奘大師是唯一一個從中國去的留學生。
戒賢論師覺得,自己年事已高,去應戰(zhàn)這部論,不一定有把握,再加上那爛陀寺的寺務繁多十分勞神,便決定讓弟子去完成這件事。而這四位同學的反應不一樣。;、智光和師子光的態(tài)度都不是很積極:“這部論我們也看了,但要動他一個字,好像還真是有點困難。”
在這種情況之下,當時的那爛陀寺也顯得猶豫了。從南方一個小地方傳來的一部論,居然將那爛陀寺給難倒了。這時,讓人去應戰(zhàn)的呼聲越來越高,而能去的就這四個人。四人中另三位的反應又不積極。那該怎么辦?
最后,玄奘大師站出來了,他說:“還是我去吧!蹦侨痪驼f:“你有把握嗎?”他說:“有沒有把握,我去都會好一點。第一,我不是印度人,只是個中國留學生。我就是沒取勝別人也會原諒我,說我語言不通,給個臺階也就下去了。第二,如果我戰(zhàn)勝了,那爛陀寺的面子可就爭大了,大伙都會說,那爛陀寺中的每個人肯定都比留學生強,般若毱多卻讓留學生給戰(zhàn)敗了!毕雭硐肴,大家最后還是讓玄奘大師去了。
大師去之前作了很多準備。當時《破大乘論》是七百頌,玄奘大師寫了一千六百頌,稱為《制惡見論》,專門針對《破大乘論》:《破大乘論》是惡見,要制止該惡見,因此取名為《制惡見論》。
這一千六百頌在那爛陀寺一經傳開,大家看后,都覺得沒有問題,般若毱多肯定會敗下來,不說要動他一個字,會將他所有的字都動掉。大家都作好準備,讓玄奘大師去。結果般若毱多在那邊聽到消息,不來應戰(zhàn)了:你即使是留學生來,我也不來。最后這件事情不了了之。
《制惡見論》給當時的戒日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為當時印度還有一些小國家,戒日王作為國王,也是要面子的。
“在我的國家出了這樣非同尋常的人才,而且還有了如此優(yōu)秀的大乘佛法成果,為什么不及早地宣揚呢?”他內心中抱著護持佛法的熱望,下定決心要舉辦一次無遮法會:“這次無遮法會,般若毱多來不來已經無所謂了,我要將整個印度的大、小國家中所有能人全都聚集起來,不僅是佛教的,還要將印度教、耆那教、拜火教等所有教內外高人全部集中過來,對玄奘大師的《制惡見論》進行辯駁!
這次無遮法會共18天,地點選在曲女城。
玄奘大師說:“一般的辯論,我不出《制惡見論》,直接跟他們擊掌就可以!睋粽迫奶,所有上來的都下去了,更多的人發(fā)愿立誓寫了文書,成了佛弟子,被剃度了。在這種情況下,大乘佛法大放異彩,在印度從來也沒有這樣輝煌過。對那爛陀寺來講,這是一段極為輝煌的歷史。
在這之后,玄奘大師認為,這么多人輪番來辯駁,其論點也不出《制惡見論》的覆蓋范圍。于是用一個簡單的辦法,將《制惡見論》核心的宗因喻(宗旨、原因、譬喻,是因明核心的三因)抄下來,才二十多個字,讓那爛陀寺明賢法師朗讀。后掛到城門口去。一直到第18天大會結束,都沒有一個人能改動其中任何一個字。也就是說,當時所有的不同立場,在“真唯識量”這種佛法正理的辯論格局之下,都已敗北。
戒日王堅請玄奘大師騎乘寶象在整個曲女城游城。玄奘大師說:“這事我不能同意,我只是個留學生,是來求學的,這樣招搖不符合中國人的做法。”
戒日王也有辦法。他說:“這是我們的習俗,辯贏了就一定得游城。你不游城就將我們的民族習俗改了,那問題更大,所以一定得去!”玄奘大師只好坐上象背去游城。
游城結束后,戒日王又從曲女城派軍隊和侍衛(wèi)護送玄奘大師回那爛陀寺。沿著一條河向上游走,河里兩萬五千艘船,岸上一萬五千輛象車,都是為了護送玄奘大師一人回寺。
這是位太難得的奇才。戒日王再三祈求大師不要回國。對于當時的印度人而言,能得到曲女城如此勝利,實在是個奇跡。法會上,來自印度各個大小國家、各個民族,還有各個宗教信仰、各個哲學學派的人不計其數(shù),持的語言也多種多樣。據(jù)說,玄奘大師前后使用過的語言大約有96種。其中有常用的語言,也有如西域絲綢之路上的罽賓、樓蘭等很多國家不常用的語言,還有印度本土各個小地方、小區(qū)域使用的語言。這么多種類的語言,玄奘大師都一人應對,當然智慧非凡,有如神靈。
戒日王愛才,他覺得,這樣難得的人才,在印度很難找到。因此再三祈求玄奘大師留下來,在印度弘揚佛法,或者不弘揚佛法,而將國土割讓一半給玄奘大師治理。但最終玄奘大師都沒有同意。
據(jù)說,玄奘大師是從懷里掏出一把鄉(xiāng)土來說服戒日王的。他說:“這把土是我們國家的皇上在我臨行前送我的。這把土給我,就是為了讓我學成以后回去,他還在等著我!苯淙胀跬炝舨幌,最后送玄奘大師回國。
玄奘大師的“真唯識量”,如果拿到現(xiàn)在來翻譯,有一點繞口。它是一個建立在因明論理框架上的道理:
宗:真故極成色,定不難于眼識;
因: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
喻:猶如眼識!
“宗”,論題;“因”,論據(jù);“喻”,論證。
在一般情況下,這種比量不能成立,因為在“因”支加了“自許”!白栽S”就是自己認為或自宗認為。論證的理由必須是共許的,不能以自宗的是非為是非。但在特殊情況下,這種比量可以成立。其基本思想是,唯識學派主張的色(視覺對象)有兩種:“定不難于眼識”的是“相分色”,即事物依感官而變現(xiàn)的影像不能離開眼識而存在;“定難于眼識”的是“本質色”,即事物的自體,非是感官所能直接感覺的。“自許初三攝,眼(眼根)所不攝故”的色是“相分色”,是“定不難于眼識”的。
到后面再一一剖析,這還要從因明的“現(xiàn)量”、“比量”,從唯識的“見分”、“相分”一步一步開始學。
不過,你能想得通嗎?
夫禪宗者,真唯識量,但入信心,便登祖位。
教法之東來
在禪宗的發(fā)展過程中,為什么到后期,這么多大師提倡要將禪法匯歸到教法體系中呢?這是件似乎不合拍于禪門主流的事,但仍被提起,理由何在?
早期的佛教,在教法體系完成自身框架的構建后,才由繁到簡,轉型為以“禪”為特質的漢傳佛教。
教法在中國傳播和形成,始于西漢末年。從第一位求法人朱士行起,人們逐步開始去往印度求法。不斷有人去不斷有人回,回來的是十分之一。詩云: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后者安知前者難。
從西漢的朱士行開始,一直到后來唐代的玄奘大師,其間去印度求法有成就的大師,在歷史傳記中數(shù)起來,加上玄奘大師,共有一百人。玄奘大師是整整第一百位。
大師學成歸國,將唯識宗的教法在漢傳佛教已有的基礎上進行整合。當唯識宗與相應的中觀框架形成后,各宗全面成形,漢傳佛教的發(fā)展已到達相當圓滿的程度。到后期,漢傳佛教一千多年的發(fā)展與成就,都是站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并沒有很多新的成果。
只是傳來的過程異樣曲折。
首先是剛傳來時,中國原有的思想只有道家、儒家以及法家等諸家學說,所使用的語言都得用中國原有的。翻譯經典的體例及語言(名相),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比如,安世高大師來到中國,所翻譯的經典中,“涅槃”都被稱為“道”,沒有“涅槃”這個詞。到后來,即便有了“涅槃”這個詞,也無法展開詮釋。很多時候,“般若”被說成了“無”,“真如”被說成了“有”。
雖然那段歷史離現(xiàn)在已然很遙遠了,不過中國人畢竟是中國人,現(xiàn)在繼承者還是有很多。年代固然久遠,串習大抵相同,在“有”和“無”上進行辯論的,還大有人在。
當時,“有”和“無”的辯論非常復雜。因為這方說的“有”,不一定就是對方辯論所指的“有”,說的“無”,也不一定是對方所指的“無”。沒有共許成分,如何往下深談?
所以經常無法確指地互相批評,爭論到你死我活的程度,到最后卻發(fā)現(xiàn)“原來我所批評的不是你”,常有此類問題發(fā)生。
下面的表格所要表達的就是這段歷史的教法發(fā)展形態(tài)(參見表15-1 辯破六家七宗列表)。
辯破六家七宗,確立中國禪法
上講說過一部分六家七宗(詳見表14-1 六家七宗列表)。
這么曲折的發(fā)展,一直到了僧肇大師辯破六家七宗。僧肇大師的辯破,是中國佛教發(fā)展的轉折點。
在辯破之前,佛教的般若學統(tǒng)中,附帶著玄學元素。魏晉當時的清談學派崇尚玄學,進行清談的隱逸之士多是道家和儒家的研究高手。對于佛教般若的研究,很多人只是涉獵而非專攻;還有人是出于好奇;也有人在道家和儒家拿不到足夠的證據(jù)說明自己的思想,便竊取當時般若體系的一部分。這樣一來,般若思想便五花八門。
僧肇大師辯破了六家七宗以后,后期的佛法,尤其是后期的般若宗,趨向于大乘禪學,附帶著禪門特徵;前期是附帶著玄學色彩的。
在此之前的“禪”與在此之后的“禪”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此前的禪有兩個轉折,一是從玄學到禪法,二是從小乘內觀到中國禪。這是兩個并列的轉身。
安世高大師與道安大師的安那般那,極其類似于現(xiàn)在南傳佛教弘傳的內觀禪。安那般那弘傳得非常早,成就者也頗多。有位法師在路上行走,到一條小溪邊上,看到一位老尊者,飯后覺得腸胃有所不適,蹣跚到小溪旁邊。法師問他:
“老長者,你到河邊準備做什么?”
他說:“我覺得腸胃里有所不適,我想將它打開洗一洗,旁邊正好有干凈的水!
法師一聽覺得不同凡響,這個人怎么開口說這樣的話呢?這是能打開的嗎?(開腸破肚啊!)
老尊者到了水邊,將缽慢悠悠放到地上,而后坐到旁邊,拉開衣服,到腸胃的所在一伸手拉開肚皮,將胃拿出來,翻個面把胃給洗了,里面的飯都流走后,將胃翻回來又放進去,肚皮馬上又合好了,連一處傷口都沒有。
那時修習安那般那的成就者很多。
僧肇大師破除六家七宗以后,禪的發(fā)展趨于穩(wěn)定。
也就是在這種因緣條件下,達摩祖師來到中國,直接傳授佛陀心印的禪法。
僧肇大師是以中觀的方式,為禪的發(fā)展奠定了厚實的理論基礎,以后,禪才能在普通大眾之間大范圍傳授。如果沒有這個基礎,沒有這樣進行正見的反復辯駁,在人們還沒有清理掉“遍計”的邪知識之前,禪無法在中國立足。落不了地,就像電視臺,即便有個發(fā)射塔在那里,沒有接收頻道不能落地也沒用。
禪的形成對于中國佛教的發(fā)展舉足輕重。在此之前,可以說相當不規(guī)范,而且它沒有順應中國緣,不是中國特徵的禪,不是中國特徵的佛教。此前的佛教五花八門,有魏晉的避世學說,也有陶淵明、陸修靜重視文化內質、崇尚清談的隱逸學說,還有佛教剛傳入中國時附帶著一些神秘色彩的雜牌般若。
還有重要的一派,即是早年的數(shù)論派。其發(fā)展與道家有些類似(當時沒有道教,只有道家),已具備煉金術、煉丹術。史料證明,后來道教的形成,沿用了早年的順世論和數(shù)論派的長生不老術。他們確有煉金術,能煉出“點石成金”的液體,放一滴在石頭上,真能現(xiàn)出一塊黃金。
煉金術在當時的印度已經很成熟,進入中國以后,被早年的中國宮廷沿用了很多。比如武則天有位次子,因為叛亂,被武則天直接處決。武則天宣布的死因是:小皇子在內廷跟著順世論者和數(shù)論派的人煉長生不老術,煉金過度,中毒斃命。能堂而皇之地以“煉金過度”作為其死亡理由,可想而知,當時宮廷中的煉金術已發(fā)展到了大眾周知的規(guī)模。
術重煉金,酒中兌鉛,那是當年的時尚。酒里放了鉛,喝了以后皮膚細滑,乃是當年美男子的最愛,王羲之即因鉛中毒而短命。
魏晉后期與接近唐代的這段時間,思想比較復雜。其中,六家七宗得到梳理是中國佛教的一大進步?梢哉f,從這時期開始,佛教才真正“中國化”,成為中國人的佛教。尤其是六家七宗中飽含玄學思想,進行辯破后,這些玄學思想,以中觀的般若見為標榜,最終被禪宗統(tǒng)攝起來。也可以說,佛教的中國化,中國思想的佛教化傾向,都是在這一時期定位的。現(xiàn)代人要研究中國的思想通史,如果不研究中觀,肯定只能當外行,無法了解魏晉和魏晉前后中國人的想法,無論是官方的思想還是民間文化發(fā)展的思想。
政教分離,沙門不敬王者
六家七宗的發(fā)展過程中,一些清談名家,觀念上互不示弱,擊掌爭雄。他們將官場名利看得很透,很多人甚至直接隱居深山了。慧遠大師是當時的一位重要人物。在六家七宗中,他與桓玄、劉遺民的“心無宗”關系密切。
桓玄是魏晉時期篡晉稱帝的重要人物,早年曾幫助自己的將軍統(tǒng)治寺廟里的高僧大德。他雖有統(tǒng)治國家的欲望,但同時也有一些社會理想。他去做慧遠大師的工作,擴充勢力。在一來二往的談判過程中,常談到“佛教該如何與國家政權處理關系”的問題。
六家七宗給佛法的定位,當時也具備另外一重意義:佛教已在中國蔚然成風,出家人已是文化人普遍公認的一個群體,那么這個群體該如何與當時的官方處理關系?
當時官方的第一個要求是:中國是禮儀之邦,所謂“君臣父子”,君臣便是父子關系。作為出家人,即便是再高明的修行人,到中國的土地上居住、弘法,就是中國的子民,應該接受國家的管理,有子民的禮節(jié)。在桓玄和慧遠大師來往的書信中,桓玄就要求慧遠大師以及他的僧團頂禮國君,早晚的功課中要加上對國家的回向、祈禱等禮節(jié)。頂禮國君,應是通常的禮儀,就像禮佛一樣,出家人一看到領導和代表國家的官員來了就應該頂禮。
慧遠大師不同意,曾作《答桓太尉書》,與他進行答辯(其實,反駁慧遠大師的這些書信中的思想,只是桓玄的謀士們在幫領導代寫書信時所表達的個人觀點)。他們的答辯,以及一些關于“沙門是否應敬王者”的辯論,《弘明集》中都有記載。
后來,大師將這些觀點整理為《沙門不敬王者論》。出家人和國君之間的地位,從那時起才逐漸擺正。
桓玄不僅要求慧遠大師重視禮儀,而且還曾要整頓佛門,進行“沙汰”,說僧人數(shù)量沒必要那么多,應當減少,比如原有二十萬僧眾,減至十分之一,兩萬就夠了,除“能講經說法者;嚴持戒律,習修禪定者;山居養(yǎng)志,不營流俗者”外,其余都讓其還俗。桓玄致書慧遠大師,表達這一要求。
慧遠大師作《與桓太尉論料簡沙門書》,提出自己的看法,認為“如法修持禪定者;能讀經學法者;修建寺塔、造佛像、供奉舍利者”,不應列為沙汰的對象;對于真心想出家的士族子弟,應允許其自由出家;感邮芰舜髱煹闹鲝垺
桓玄雖然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但他其實也是做不了主的。他的國君后來腐敗了,桓玄便發(fā)展自己的軍力,并用兵最終驅逐了當時的國主,成為江南一帶的最高統(tǒng)帥。等他執(zhí)政時,便接受了慧遠大師的立場,將大師向他談及的“出家人如何與政府處理關系”的主張都運用了起來。
他執(zhí)政時頒布天下:沙門可以不敬王者,還正式實現(xiàn)了“政教分離”。“政教分離”是佛教進入中國以后,慧遠大師與僧肇大師爭取的一個最大成果。
拿到現(xiàn)代社會來說,“政教分離”是社會進步的真正表現(xiàn)。若中國佛教是按“政教一體”、“教皇主義”的情況發(fā)展下去,現(xiàn)在是什么情況真的很難說,恐怕禪宗都不可能存在。
實現(xiàn)了政教分離、政教分治,教體、教職人員愛國,但教不入俗,教在治理之外,佛教不會成為政體治理的工具,它是獨立的,是任何人皆可因之獲得心靈養(yǎng)分的一扇敞開的窗口。
當時慧遠大師與桓玄的辯論過程中也涉及到了一些宗義,亦在辯破六家七宗的范疇之內。
辯破六家七宗(表)
表15-1 辨破六家七宗列表
“失在物虛”心無宗
支愍度、竺法蘊、道恒的“心無宗”:
宗義——無心于萬物,萬物未嘗無。(行于荊土及江東。)
“心無宗”是支愍度先確定的。
他當時與一位傖道人會面時,兩人互相商議:“現(xiàn)在佛教發(fā)展了,社會發(fā)展了,我們過江東要是沒一點新思想,恐怕辦不到齋食,還是創(chuàng)立一些新主張吧!钡葎(chuàng)造完、發(fā)展開了,便考慮到:“哎呀,不能這么發(fā)展,我們對不起佛,佛教思想不是這樣的!钡恰靶臒o宗”儼然已經成立了,并且在大江南北,尤其湖北、江西一帶傳播得很興盛。
心無宗的觀點是什么呢?
不滯于外色求心靜——
不執(zhí)于外,就是求心靜,乃主要目的。
無心于萬物,萬物未嘗無——
表面上說:心不要去執(zhí)著外境,外境的萬法有就隨它有,無就隨它無,就是不管它。
這其實留下一個麻煩:萬物“有”和“無”,是靠“不管”便能解決的問題嗎?這是不行的,到后面必出問題。
價值與評判:不滯于外色求心靜,萬物終極之微塵不空,避境即認境實有,回心避境,心靜境實,著力安置色法實有,無大受用;圻h大破道恒,當眾無言,眾笑。
最后得到的結果是什么?雖然心不停滯在外境的色上面,不為色所擾,能求得一個“心靜”,但萬物終極的微塵是不空的。“微塵不空”便是“四大不空”。再怎么分,分成最小的微塵,還是存在,所以萬物的“存在”最終還是被保留了。剖析到了四大的程度,但保留了萬物的存在,何以存在,也弄不明白。
當時的大江南北,無人能將微塵破掉。也就是說,無論怎樣剖分事物,即便到了最細的微塵,總有一個“實有”是破不開的,成為事物最小的實有單位,讓其永恒存在下去。物質之間可以由微塵互相組合,這與現(xiàn)代物理學中“物質互相轉換”的道理很類似。
因為空不掉,所以避開環(huán)境。作用是什么?作用是“認境實有,回心避境”,將心拉回來,回避環(huán)境。“心靜境實”,心雖然靜了一些,但外境是實有的,對外境的執(zhí)著并沒有動搖,所以安置了色法實有。表面上不管外色,但實際從內心里確認了色法是實有的!安还芩辈]有解決它,所以它還在。這是了煩惱之因,你反倒不許管它。故此派無大受用。
桓玄當時也曾接受這一見地。他推行慧遠大師的主張,有時執(zhí)弟子禮,到廟里來給慧遠大師行禮,也參加大師經論的辯論。他也修行,在九江邊上隨支愍度道人學心無宗,學好了以后便要用。
受心無宗影響的還有劉遺民。他是廬山東林白蓮社百余人中,“十八高賢”的第一人。這一百多位都是非凡人物。
當時,謝靈運要求參加白蓮社,被慧遠大師和劉遺民堅定地拒絕了:“不能參加,你這個人太放曠了,修學不夠謹慎,不能參加白蓮社。跟陶淵明和陸修靜(陸修靜是道家的,陶淵明是儒家的)以朋友相稱是可以的,你也可以跟著他們學。但你進入白蓮社參加凈土宗的修行,這是不行的。我們的修行是絕對要謹慎而且是絕對投入的,夠此條件的人才能進入!
第十一講說過慧遠大師辯破心無宗代表人物道恒的過程。《高僧傳》卷五《竺法汰傳》記載:
慧遠就席,攻難數(shù)番,關責鋒起。恒自覺義途差異,神色微動,麈尾扣案,未即有答。遠曰:“不疾而速,杼柚何為?”坐者皆笑。心無之義,于此而息。
道恒雖遭慧遠大師當面的辯破而放棄“心無”的觀點,但受這一宗派影響的人并不知道領頭人已轉了方向,仍舊在喜歡此派的人群中大為傳揚。
最終清理掉這種影響的是誰呢?是僧肇大師的《肇論》。其中僅用了十個字,便將此宗辯破了:
得在于神靜,失在于物虛——
收獲是心神能有所安靜,失誤在哪里呢?對于一切外物,沒有真實的了解,永遠是模糊的、不徹底的。
“空為行始”本無宗
此宗之外,還有道安大師的“本無宗”。
道安大師的本無宗:宗義——無在萬化之前,人滯在末有,托心本無,異想便息。
道安大師“本無宗”的形成也是一個不太如愿的過程。他對鳩摩羅什大師十分敬仰。在鳩摩羅什大師入關的二十年前,道安大師便仰盼鳩摩羅什大師能入關。他知道,自己的修行與佛的眾多典籍對照,還有不圓滿之處。原因在于:其一,當時的佛教教理還未完整傳入中國;其二,鳩摩羅什大師作為一位成就者,這位實際修行的指導者也沒有進來。
前秦的帝王苻堅對道安大師非常尊重(曾對大師持弟子禮),大師多次勸他直接將鳩摩羅什大師迎請入關。而苻堅與鳩摩羅什大師的因緣并不成熟,所以在他的統(tǒng)治時期,始終未能將鳩摩羅什大師迎請進來。
苻堅派大將呂光出征西域時,甚至專門交代說,如果能遇到鳩摩羅什大師,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請回國。
后來呂光打敗龜茲,虜獲鳩摩羅什大師,于凱旋歸國途中,聽說苻堅已兵敗被殺,便在涼州自立為王。大師因而在涼州滯留十余年。
苻堅的統(tǒng)治時期結束以后,姚秦時期的姚興非常信仰鳩摩羅什大師。待呂光過世后,姚興將其殘部滅掉,終于將大師迎請入關。所以,大師翻譯的經典,使用的名號多是“姚秦”。
由于這種種因緣,道安大師的過世距鳩摩羅什大師到內地隔了十幾年。道安大師當時所創(chuàng)立的“本無宗”沒有得到完善,也就成為后來被破的對象了。
破除“本無宗”與破其他宗派的方法都不一樣!
本無宗當時幾乎被定為國教。道安大師弘揚的主題都在“本無宗”的基礎上。也就是說,除了教大家來學習安那般那禪,他還有一個思想,可以在大乘佛法中定位。不過,即使修證如此杰出的大師,站在中觀見的角度看,也只是立足在被破的“本無宗”見地上。本無宗思想,很多大師都有。如果比較于現(xiàn)在的《清凈道論》,自然要高一籌,因為有趨向于大乘佛法的思路在。可以說,當時佛教的主力都在中部和北方,所興盛的都是“本無宗”。當時積極活動的大師,很多是本無宗的信仰者和傳承人。
道安大師的弟子慧遠大師后來南下到了廬山。對于如來藏的理解,慧遠大師想找到更好的理論依據(jù),想找到空性見和如來藏沒有矛盾的理論依據(jù)。為找到這樣的經典,他極其關注鳩摩羅什大師入關。
后來鳩摩羅什大師被姚興接進來,他高興極了。大師還在路上,他的信就寫過去了,說:“您新譯出的經典,請先寄給我!兵F摩羅什大師也遵囑照辦。
但是,慧遠大師始終沒有直接往北方做弟子,在他的思想中,仍然覺得般若和如來藏還有融合的可能性。他有將中觀和凈土宗(般若和如來藏)融合的傾向,最終這件事也做成了。雖然后來北方的曇鸞大師和道綽大師受中觀影響以后,他們弘揚的凈土宗頗具特色,但實際上真正被稱為立宗開山之祖的還是慧遠大師。他雖然與道安大師有師徒關系,但慧遠大師的思想進步得非?。所以他在六家七宗中一個都不占,因為調整得非?,與僧肇大師也有良好的往來。
等到《肇論》真正寫出來時,道安大師已經過世了。為便于清理道安大師當時思想的積淀,所以在其過世以后立了一個“本無宗”加以破除。
道安大師的本無宗說:
一切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無。
這句話有問題嗎?要破六家七宗,覺得“本無宗”有問題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切諸法的本性是空寂的,所以說它是“本無”。這個說法,從世俗諦和勝義諦幾乎找不出來它的問題在哪里。再看后面:
無在萬化之前,空為眾形之始,夫人之所滯,滯在末有。若托心于本無,則異想便息。
“無在萬化之前”,這里就有問題了。在所有世間事物出現(xiàn)之前,先有一個“無”,就是無中生有的“無”,無能生有的“無”。
“空為眾形之始”,空性就是本無的“無”!氨娦沃肌,眾形的開始,就是由“空”開始的。人之所以不開悟,是因為執(zhí)著于“有”以后的境界,如果能回到本來“無”的境界去,你就開悟了。
從表格可以看出,本無宗與宗喀巴大師的見地在對于“本無”的那一部分是有些類同的。為什么這么說?宗喀巴大師對于世俗名言諦,比如說對色法的否定,是絕對的。不給立暫時世俗,說它根本就沒有,暫時也是沒有的,說隨許世俗是錯的,在這一點上他們幾乎類同,本無宗幫助宗喀巴大師出了“空為眾形之始”的問題。這些類同之處,存在著一個共同問題——壞了名言法。對于暫時應該隨許的、世俗的這些事物直接進行破壞了。因為說它是本來就沒有過的,那么后來所產生的萬法,是來源于本來的“沒有”,是打破“沒有”的“有”,存在“有破壞空”的毛病,這是道安大師本無宗的特質。
價值與評判:雖未落入“從無生有”的困境,而將一切末流歸于無,完全否定一切色,以空性來否定一切法,或以絕對的否定為究竟,或以分別“迷”和“悟”的戲論境為了義,義偏在真如影像的單空一面。
從總體性質上說,此派類似“從無生有”,但沒有完全墮入此困境中。他們將修行的重心落在了“末流”,所謂“無在萬化之前,人滯在末有”,人的煩惱和疑惑停滯在最后,完全出來以后的這個現(xiàn)象界!巴行挠诒緹o,異想便息”。在這里,“否定”最終成為了修行的結論。這是將方法當成了結論,是藏傳佛教薩迦派所說“打碎瓶子的錘子”的空性。方法是用來破的,僅是行動,與結果無關,此處卻將破對方的“破”作為修行結果了。
“迷”和“悟”的這種分別的境界是不能稱為了義的。比如,即便是從末流都回到“無”中去了,還是沒辦法稱為“了義”!盁o”也是一種混沌的境界,并沒有將色法的問題了解清楚,義偏在真如影像的單空的層面。這種“單空”是指修行入手的一個方便,是修行的一個步驟。
用僧肇大師的話來破它就是“情尚于無,多觸言以賓無,尋夫(經典圣言)立文之本有者”,只不過以“非有”來闡釋物象“非真有”,以“非無”來闡釋物象宛然有象,所以“非真無”,并非將實有色與現(xiàn)象的“無”都一起來否定。
道安法師的本無宗大致與宗喀巴大師對于色的說法有點像,也有點像數(shù)論派。
數(shù)論派是什么意思?是說有一個神我,有一個自性。神我在這邊,自性在那邊,他們是兩個人。數(shù)論派賦予宇宙的創(chuàng)世主以人格,將他們變成活人一樣,與現(xiàn)在所謂的上帝的說法幾乎一樣。神我是有情感的,自性是無情的,但是自性能產生一切,無情的物質都由自性產生出來。神我有主觀的推動能力,神我想著“我要喝水、我要吃飯、我要穿衣服、我要這要那”,它的想法一發(fā)出去,自性就覺得神我有這個想法,“我就要給你變出來”,就一下變出了世間的二十三種法。所謂眼耳鼻舌身,所謂色聲香味觸,還有好的壞的,明的暗的……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出來了。
后來神我享受了自性所變出來的世間的二十三諦,享受完了以后就覺得沒有什么意思,想要修行清靜一下。結果神我就開始修行,它修行的時間不長,就證悟了滅定。證悟滅定的時候,有了神通就發(fā)現(xiàn):“哦,原來世間的一切都是自性變出來的,都是我這個同伴變出來的!彼话l(fā)現(xiàn),自性就不好意思:“我就收了神通吧!鄙裢ㄒ皇,二十五諦馬上就只變成了兩諦,只剩下神我和自性,二者就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中。數(shù)論派以這個理論說明宇宙、世界生成的原因和最終修行還滅的原因。
此說法與道安大師所謂“托心于本無就能回歸,異想便息”是同樣的一個理路。實際上,道安大師在教授方法中,與現(xiàn)在藏傳的格魯派有很多類同之處,后面可以拿關于道安大師本無宗的資料作些比較。
但是,道安法師的本無宗并不像大家想的,僅只是這樣幾句話就將整個宗派說完,也沒有那么簡單,其主流思路是如此。但,即便是這樣幾句話的一個思路,道安大師也用了一生的時間精心地編輯、弘揚,自圓其說的絕妙章句比比皆是。這里進行比較,就是大致地了解一下《肇論》破除本無宗以后到底是要推出什么。
“雖色而空”即色宗
在心無宗之后還有支道林的即色宗。
“即色宗”原本是“即色家”,后來的識含家、幻化家、緣會家,這三家都來源于它,所以這四家都可以說成是即色家。大理論差不多,小的區(qū)別也有不少。比如說第一支——即色宗。支道林在立即色宗時這么說:
支道林的即色宗:宗義——色不自色,故雖色而非色,色復異空。色不自有,雖色而空。
什么意思?“色不自色”,就是說,“來證明、來了解”,世間的色法有一個被了解的過程,有一個本體存在還是不存在的過程。雖然說它是黃的,但它本身是不是黃的呢?那是另一回事,所以賦予它名義和它的本體,有兩個問題。
“色不自色”!白陨,就是自我這個本體的確認!吧蛔陨本褪钦f,所有的色法,不管是給它本體一個確認還是不給確認,它這個色還是這樣已然存在的。色法,與它的本身,這其實是兩回事。用因明學的詞,就很容易懂(那個時候沒有因明學,所謂“有境”和“境”的區(qū)別就很容易懂了)!吧蛔陨,意思就是說境本來是空,即使心里已經有了“有境”,也不會因為有了“有境”而這種境界就真的“有”了!吧蛔陨,故雖色而非色,色復異空。色不自有,雖色而空。”色不是因自詡的概念而后有的,所以在分別層面上,即使它有了,也還是空性(無自體)。
價值與評判:雖然說,萬物與“處”上的“空體”及“處”上的假象都無關,但世俗暫時中的色被否定,壞名言。并以“處”上加不加假名,轉移了色“暫時有”的如理判斷。
這里說明一下“時”和“處”的概念。
大乘佛教中經常說“十方三世一切佛”!笆健钡摹胺健,是指“處所、方位”,方位總共有十個: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還有夾縫的四個方向?偣彩畟方向,它們都是空間位置。這個空間位置,用一個漢字來說明就是“處”(處所),“處所”確定指“方位”。時間在佛經中常說為“世”!笆澜纭笔鞘裁匆馑寄?時間是“世”,有明朗空間區(qū)分的是“界”,“世界”是指所處的時間和空間。那么它是不是說,東方世界就限定東方只有這樣一個世界、南方世界就限定南方只有那樣一個世界呢?
不是。南方所在的時間空間,東方所在的時間空間,任何人所處的任何時空,全都是世界,一人一個世界。
以處上加不加假名而轉移了色“暫時有”的如理判斷,這是即色宗的一個問題。
這個“處”上是有假名還是沒有假名?現(xiàn)在暫時看到,這張紙是有的。即便暫時看到,它也是一個存在。如果全盤給予否定,那就是錯誤的,因為暫時的這種存在,沒有辦法去否定它。對于暫時存在的如法判斷,就被這個加不加假名的問題轉移了。
僧肇大師后來破道:
當色即色,豈待色色而后為色哉?此直語色不自色,未領色之非色也。
“當色即色”,在暫時的時候,認可它就行了,它就是有這么個東西。你不要說:“我頭腦里分析它,到底是應該有還是不應該有。”它已經有了,不是可以有或是可以沒有的,既然是已經有了,就直觀地承認它。月稱論師所承認暫時名言的訣竅便在此處。“當色即色”,是依“正世俗梯”上“正高樓”。當體即是,回歸當下,此乃“平常心”,這也是僧肇大師一再強調的。
如果不是“當色即色”,你還在討論它,“因為概念的問題,然后……”,那就是錯誤的。“豈待色色而后為色哉?”不需要后面給它色的名義或不給它色的名義,它這個色法已經存在了,和其光、同其塵、深度認同,看到了,承認它就好了,而后可以入道。
- 上一篇:第十六講 自遠古而今天
- 下一篇:第十三講 般若相無著,“無”個什么“生”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