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
《楞伽經》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是震旦禪宗初祖達摩祖師傳燈印心的無上寶典,因此是歷來禪者修習如來禪、明心見性最主要的依據之一。除此之外,佛于本經中詳示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種無我,而這些法門,也都是法相宗、唯識學主要研習的對象,尤其是..[詳情]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疏(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義疏上
支那沙門蕅益釋智旭疏義
一切佛語心品之一
一切者。通指十方三世也。佛者。覺也。佛說無量法。唯明一心義。故云佛語心為宗也。迷心逐語。則語 成糟粕。離語覓心。則心若龜毛。今以心契語。以語印心。故名佛語心品。然茲一經。共有三譯。此名宋譯。最居其先。文有四卷。品題唯一。次元魏菩提留支所譯。文有十卷。品有十八。次唐朝實叉難陀所譯。文有七卷。品題有十。必須三譯并參。方知此經脈絡旨趣。而今譯序分甚略。流通未傳。故亦旁引二譯。方成三分。
初序分。(此譯略。二譯詳。)二正宗分。(此譯一品。魏譯分十五品。唐譯分七品)三流通分。(此譯無。二譯皆有二品)
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別序。(魏云。請佛品第一。唐云。羅婆那王勸請品第一)初中二。初標聞法時處。二引聞持之伴。
今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南海濱楞伽山頂。種種寶華以為莊嚴。(魏云。婆伽婆住大海畔摩羅耶山頂上楞伽城中。彼山種種寶性所成。諸寶間錯。光明赫焰。如百千日。照耀金山。復有無量華園香樹。皆寶香林。微風吹擊。搖枝動葉。百千妙香。一時流布。百千妙音。一時俱發(fā)重巖屈曲。處處皆有。仙堂靈室。龕窟無數。眾寶所成。內外明徹。日月光輝。不能復現。皆是古昔諸仙圣賢思如實法得道之處。唐云。佛住大海濱摩羅耶山頂楞伽城中。)
疏曰。此即五事證信之四也。如是者。舉所聞之法。我聞者。明能持之人。一時者。明聞持和合。佛者。明時從佛聞。南海濱等者。明聞持之所也。據魏唐二譯。并云山頂楞伽城中。此云楞伽山頂。葢影略也。 觀心釋者。海。是八識境界。山。是法性。城。是大般涅槃。種種寶華。即是性具智慧妙寶功德妙華。從法性生。還以莊嚴法性也。佛住其中者。即是自覺圣智不離自心現量第一義境。
二引聞持之伴
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俱。從彼種種異佛剎來。是諸菩薩摩訶薩無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游戲。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種種眾生。種種心色。無量度門。隨類普現。于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通達。(魏云。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皆從種種他方佛土。俱來集會。是諸菩薩。具足無量自在三昧神通之力。奮迅游化。善知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通達。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而授佛位。自心為境。善解其義。種種眾生。種種心色。隨種種心。種種異念。無量度門。隨所應度。隨所應見。而為普現。唐云。與大比丘眾。及大菩薩眾俱。其諸菩薩摩訶薩。悉已通達五法。三性。諸識。無我。善知境界自心現義。游戲無量自在三昧神通諸力。隨眾生心現種種形。方便調伏。一切諸佛手灌其頂。皆從種種諸佛國土而來此會。大慧菩薩摩訶薩為其上首)
疏曰。準今本及魏譯。則比丘菩薩兩眾。皆從他土來集。據唐譯。則比丘似是常隨眾。菩薩乃從他土來也。若常隨比丘。則有應化實行二種。若來集比丘。則是應化者多;虮藨陨裢Α<鏀y實行者來。要必堪聞大乘法者。乃獲與嘉會耳。列名以比丘居前者。出世相故。有定蹤故。嘆德唯在菩薩者顯大乘故。紹佛業(yè)故。余對二譯可解。通序竟。
二別序(二譯有。今經缺)
疏曰。準魏唐本。佛先于龍王宮中。說法七日向海南岸遙望山城。微笑而說過去諸佛因緣。彼王聞已。迎佛入城,F諸神變。問答二法。須者尋之。序分竟。(二法者。因如來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乃問何者名法。何名非法。何得有二也。)
二正宗分。大科為二。初總明一百八句。二別明三十九門
初總明一百八句。(魏云。問答品第二。唐云。集一切法品第二)文分為三。初說偈贊佛。二請佛垂許。三正申問答。初中二。初經家敘儀。二大慧偈贊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與摩帝菩薩。俱游一切諸佛剎土承佛神力。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贊佛。(魏云。爾時圣者大慧菩薩與諸一切大慧菩薩。俱游一切諸佛國土云云)
疏曰。摩帝。亦云末底。此翻為慧。欲達自心現量第一義境。必藉自覺圣智大慧故也;蹫榉ń纭R磺蟹ㄈせ。了知諸佛剎土。皆是自心所現境界。故能俱游。而能游所游。并依本覺佛性。故云承佛神力。知諸法空而不取證。故云從座而起。顯出度生方便。故云偏袒右肩。方便不離實際。故云右膝著地。權實不二。隨順法性。故云合掌恭敬。由始覺智。顯本覺理。故云以偈贊佛也。
二大慧偈贊二。初正贊佛德。二結勸修觀。
今初
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魏云。佛慧大悲觀。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有無不可得。下三偈例同。唐譯今本大同。)
疏曰。此贊佛究竟通達五法也。世間名相。唯從妄想建立。性本如如。離于生滅。了此非有非無。名為正智也。智不得有無。故非生法二緣之悲。名為大悲。而起大悲心故。非二邊之智。名為不得有無之智。
一切法如幻。遠離于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疏曰。此贊佛究竟通達三自性也。一切諸法緣起如幻。心識執(zhí)之而為妄想。遠離心識妄想。則顯成自性矣。
遠離于斷常。世間恒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疏曰。此贊佛究竟通達八識也。八識互為因果。展轉相續(xù)。故非斷常。變現世間。一切如夢。
疏曰。此贊佛究竟通達二無我也。煩惱。謂分別俱生種種諸惑。性是煩擾惱亂行人。即人我執(zhí)也。爾焰。此翻所知。亦翻境界。即三界內外種種諸法。智茍有障。不能了知。故云。所知不是障。是障障所知。即法我執(zhí)也。今知煩惱常清凈無相。是究竟通達人無我。知爾焰常清凈無相。是究竟通達法無我。
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魏云。佛不入不滅。涅槃亦不住。離覺所覺法。有無二俱離。唐云。佛不住涅槃。涅槃不住佛。遠離覺所覺。若有若非有。法身如幻夢。云何可稱贊。知無性無生。乃名稱贊佛。佛無根境相。不見名見佛。云何于牟尼。而能有贊毀。)
疏曰。此贊佛雖究竟通達五法、三性、八識、無我。而實無有能通達及所通達之二相也。一切者。即指五法自性諸識無我也。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不復更滅。故云一切無涅槃也。無有入于涅槃之佛。亦無有佛能入涅槃。以佛是能覺之智。涅槃是所覺之理。理智不二。實無能所。故云遠離覺所覺也。若定云佛及涅槃是有。則有能所。墮建立過。若定云佛及涅槃無有。則成斷滅。墮誹謗過。故云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也。初正贊佛德竟。
二結勸修觀
牟尼寂靜觀。是則遠離生。是名為不取。今世后世凈。(魏云。若如是觀佛。寂靜離生滅。彼人今后世。離垢無染取。唐云。若見于牟尼。寂靜遠離生。是人今后世。離著無所取。)
疏曰。此勸行人于牟尼世尊。當以此寂靜之理而觀察之。是則遠離二種生死。是名為不取諸法。而今世后世悉皆清凈也。初說偈贊佛竟。
二請佛垂許二。初說名啟請。二佛許恣問。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偈贊佛已。自說姓名。我名為大慧。通達于大乘。今以百八義。仰咨尊中上。(魏云。仰咨無上尊。)
二佛許咨問
世間解之士。聞彼所說偈。觀察一切眾。告諸佛子言。汝等諸佛子。今皆恣所問。我當為汝說。自覺之境界。
二請佛垂許竟
三正申問答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承佛所聽。頂禮佛足。合掌恭敬。以偈問曰。云何凈其念。云何念增長。云何見癡惑。云何惑增長。(魏云。云何凈諸覺。何因而有覺。何因見迷惑。何因有迷惑。唐云。云何起計度。云何凈計度。云何起迷惑。云何凈迷惑。)
疏曰。此總問迷悟之源也。言云何凈其妄念。云何妄增長。云何照見此癡惑。云何癡惑增長耶。
何故剎土化。相及諸外道。(魏云。何因有國土。化相諸外道。)
疏曰。此問何故而有剎土。何故而有變化六道等相。何故復有諸外道法耶。
云何無受次。何故名無受。何故名佛子。解脫至何所。誰縛誰解脫。(魏云。云何名佛子。寂靜及次第。解脫至何所。誰縳何因脫。唐云。云何名佛子。及無影次第。解脫至何所。誰縛誰能解。)
疏曰。無受。即魏譯所云寂靜。唐譯所云無影也。以不受一切諸受。故名正受。亦名無受。乃根本智正證真如。不變相故。離分別故。故云無影。亦云寂靜此真如境。雖無次第。由斷障次第而立多名。具如唯識論十地廣明。
何等禪境界。云何有三乘。唯愿為解說。(魏云。禪者觀何法。何因有三乘。唐云。云何禪境界。何故有三乘。)緣起何所生。云何作所作。(魏云。何因緣生法。次句同。唐云。彼以何緣生。何作何能作。)云何俱異說。云何為增長。(魏云。何因俱異說。何因無而現。唐云。誰說二俱異。云何諸有起。)云何無色定。及與滅正受。(二皆作滅盡定。)云何為想滅(即無想定。)何因從定覺。云何所作生。進去及持身。(魏云。云何因生果。云何身去。┰坪维F分別。云何生諸地。(魏云。何因觀所見。何因生諸地。唐云。云何見諸物。云何入諸地。)破三有者誰。何處身云何。往生何所至。云何最勝子。(魏云。破三有者誰。何身至何所。云何處而住。云何諸佛子。唐云。云何有佛子。誰能破三有。何處身云何。生復住何處)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云何三昧心。最勝為我說。(魏第三句云。何因得定心。余同宋。唐云。云何得神通。自在及三昧三昧心何相。愿佛為我說。)云何名為藏。云何意及識。云何生與滅。云何見已還。(魏云何因為藏識。何因意及識。何因見諸法。何因斷所見。唐云。云何名藏識。云何名意識。云何起諸見。云何退諸見)云何為種性。非種及心量。(魏云。云何性非性。云何心無法。唐云。云何性非性。云何唯是心)云何建立相。及與非我義。云何無眾生。云何世俗說。(魏云。何因說法相。云何名無我。何因無眾生。何因有世諦。唐云。何因建立相。云何成無我。云何無眾生。云何隨俗說)云何為斷見。及常見不生。(魏云。何因不見常。何因不見斷。唐云。云何得不起。常見及斷見。)云何佛外道。其相不相違。(魏。其作二。)云何當來世。種種諸異部。(云何。魏作何因。唐作何故。)云何空何因。云何剎那壞。(魏云。云何名為空。何因念不住。唐云。云何為性空。云何剎那滅。)云何胎藏生。云何世不動。(魏云。何因有胎藏。何因世不動。唐云。胎藏云何起。云何世不動。)何因如幻夢。及犍闥婆城。世間熱時焰。及與水月光。(魏云。云何如幻夢。說如犍闥婆。陽焰水中月。世尊為我說。唐云。云何諸世間。如幻亦如夢。干域及陽焰。乃至水中月。)何因說覺支。及與菩提分。(魏云。云何說覺支。何因菩提分。唐云。云何菩提分。覺分從何起。)云何國土亂。云何作有見。(唐云。何故見諸有。)云何不生滅。世如虛空華。云何覺世間。云何說離字。(魏云。何因不生滅。何因如空華。何因覺世間。何因無字說。唐云。云何知世法。云何離文字。云何如空華。不生亦不滅。)離妄想者誰。云何虛空譬。(魏云。云何無分別。何因如虛空。唐云。云何如虛空。云何離分別。)如實有幾種。幾波羅密心。(魏云。真如有幾種。何名心幾岸。唐云。真如有幾種。諸度心有幾。)何因度諸地。誰至無所受。(魏云。何因地次第。真如無次第。唐云。云何地次第。云何得無影。)何等二無我。云何爾焰凈。(魏云。何因二無我。何因境界凈。唐云。何者二無我。云何所知凈。)諸智有幾種。幾戒眾生性。(魏云。幾種智幾戒。何因眾生生。唐云。圣智有幾種。戒眾生亦然。)誰生諸寶性。摩尼真珠等。(魏云。誰作諸寶性。金摩尼珠等。唐云。摩尼等諸寶。斯并云何出。)誰生諸語言。眾生種種性。(魏云。誰生于語言。眾生種種異。唐云。誰起于語言。眾生及諸物。)明處及伎術。誰之所顯示。(魏云。五明處伎術。誰能如是說。)伽陀有幾種。長頌及短句。(魏云。云何長短句。唐云。長行句亦然。)成為有幾種。云何名為論。(魏云。法復有幾種。解義復有幾。唐云。道理幾不同。解釋幾差別。)云何生飲食。及生諸愛欲。(魏云。何因飲食種。何因生愛欲。唐云。飲食是誰作。愛欲云何起。)云何名為王。轉輪及小王。云何守護國。(第三句魏云。何因護國土。唐云。云何轉輪王。及以諸小王。云何王守護。)諸天有幾種。云何名為地。星宿及日月。(魏云。諸天有幾種。何因而有地。何因星日月。唐云。天眾幾種別。地日月星辰。斯等并是何。)解脫修行者。是各有幾種。(魏云。解脫有幾種。行者有幾種。唐云。解脫有幾種。修行師復幾。)弟子有幾種。云何阿阇梨。(魏第二句云。阿阇梨幾種。唐云。云何阿阇梨弟子幾差別。)佛復有幾種。復有幾種生。(魏云。如來有幾種。本生有幾種。唐云。如來有幾種。本生事亦然。)魔及諸異學。彼各有幾種。(魏云。摩羅有幾種。異學有幾種。唐云。眾魔及異學。如是各有幾。)自性及與心。彼復各幾種。云何施設量。唯愿最勝說。(魏云。自性有幾種。心復有幾種。云何施設名。世尊為我說。唐云。自性幾種異。心有幾種別。云何唯假說。愿佛為開演。)云何空風云。云何念聰明。云何為林樹。云何為蔓草。(魏云。何因有風云。何因有黠慧。何因有樹林。世尊為我說。唐云。云何為風云。念智何因有。藤樹等行列。此并誰能作。)云何象馬鹿。云何而捕取。(魏云。何因象馬鹿。何因人捕取。唐云。云何象馬獸。何因而捕取。)云何為卑陋。何因而卑陋。(魏云。何因為矬陋。唐云。云何卑陋人。愿佛為我說。)云何六節(jié)攝。(魏云。何因有六時。唐云。云何六時攝。)云何一闡提。男女及不男。斯皆云何生。(魏云。何因成闡提。男女及不男。為我說其生。)云何修行退。云何修行生。(二皆作進。)禪師以何法。建立何等人。(魏云。教何等人修。令住何等法。唐云。瑜伽師有幾。令人住其中。)眾生生諸趣。何相何像類。(魏云。諸眾生去來。何相何像類。唐云。眾生生諸趣。何形何色相。)云何為財富。何因致財富。(唐云。富饒大自在。此復何因得。)云何為釋種。何因有釋種。云何甘蔗種。無上尊愿說。云何長苦仙。彼云何教授。(魏云。何因長壽仙。長壽仙何親。云何彼教授。唐云。仙人長苦行。是誰之教授。)如來云何于。一切時剎現。種種名色類。最勝子圍繞。(魏云。世尊如虛空。為我分別說。何因佛世尊。一切時剎現種種名色相。佛子眾圍繞。唐云。何因佛世尊。一切剎中現。異名諸色類。佛子眾圍繞。)云何不食肉。云何制斷肉。食肉諸種類。何因故食肉。(唐云。何因不食肉。何因令斷肉。食肉諸眾生。以何因故食。)云何日月形。須彌及蓮華。師子勝相剎。側住覆世界。如因陀羅網;蛳ぶT珍寶。箜篌細腰鼓。狀種種諸華;螂x日月光。如是等無量。(魏云。何因日月形。須彌及蓮華。師子形勝相。國土為我說。亂側覆世界。如因陀羅網。一切寶國土。何因為我說。如箜篌琵琶。鼓種種華形。離日月光明。何因為我說。唐云。何故諸國土。猶如日月形。須彌及蓮華。卍字師子像。何故諸國土。如因陀羅網。覆住或側住一切寶所成。何故諸國土。無垢日月光;蛉缛A果形。箜篌細腰鼓。)云何為化佛。云何報生佛。云何如如佛。云何智慧佛。(魏。如智佛合為一。唐云。云何變化佛。云何為報佛。真如智慧佛。愿皆為我說。)云何于欲界。不成等正覺。何故色究竟。離欲得菩提。(魏云。離欲中得道。唐云。離染得菩提。)善逝般涅槃。誰當持正法。天師住久如。正法幾時住。(魏云。如來般涅槃。何人持正法。世尊住幾時。正法時住。唐云。如來滅度后。誰當持正法后二句。同魏。)悉檀及與見。各復有幾種。毗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緣。(魏云。如來立幾法。各見有幾種。毗尼及比丘。世尊為我說。唐云。悉檀有幾種。諸見復有幾。何故立毗尼。及以諸比丘。)彼諸最勝子。緣覺及聲聞。何因百變易。云何百無受。(魏云。何因百變易。何因百寂靜。聲聞辟支佛。世尊為我說。唐云。一切諸佛子。獨覺及聲聞。云何轉所依。云何得無相。)云何世俗通。云何出世間。云何為七地。唯愿為演說。(魏云。何因世間通。何因出世通。何因七地心。世尊為我說。唐云。云何得世通。云何得出世。復以何因故。心住七地中。)僧伽有幾種。云何為壞僧。(二皆作破僧。)云何醫(yī)方論。是復何因緣。(唐云。云何為眾生。廣說醫(yī)方論。)何故大牟尼。唱說如是言。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魏云。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常為諸佛子。何故如是說。)何故說斷常。及與我無我。(魏云。何故說人我。何故說斷常。)何不一切時。演說真實義。而復為眾生。分別說心量。(魏云。何故不但說。唯有于一心。唐云。何不恒說實。一切唯心造。)何因男女林。訶梨阿摩勒。雞羅及鐵圍。金剛等諸山。無量寶莊嚴。仙闥婆充滿。(魏前四句同。續(xù)云。次及無量山。種種寶莊嚴。仙樂人充滿。世尊為我說。唐云。云何男女林。訶梨庵摩羅。雞羅娑輪圍。及以金剛山。如是處中間。無量寶莊嚴。仙人乾闥婆。一切皆充滿。此皆何因緣。愿尊為我說。)
疏曰。自何故剎土化至此。皆徧問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意顯并由迷悟之所幻現。一一推簡。決無實性?偛怀鲇谧孕默F量也。但將二譯對讀。其旨自明。不煩別釋。一二名相?几骄砟3鯁柧。
二答為二初偈牒。二正答。初為五。初總贊許。二領所問。三責所未問。四復領所問。五結贊誡聽。
今初
無上世間解。聞彼所說偈。大乘諸度門。諸彿心第一。善哉善哉問。大慧善諦聽。我今當次第。如汝所問說。(唐云。爾時世尊。聞其所請大乘微妙諸佛之心最上法門。即告之言。善哉大慧。諦聽諦聽。如汝所問。當次第說。即說頌曰。)
二領所問二。初略示宗旨。二廣述前問。
今初
生及與不生。涅槃空剎那。趣至無自性。(魏作無自體。唐云。若生若不生。涅槃及空相。流轉無自性。)
疏曰。此總明彼之所問。不出有為生法。無為不生法。而涅槃空相。剎那流轉相。皆無自體性也。何者不生不滅。名為涅槃。初生即滅。名為剎那。剎那似有流轉。如瞖所見華。華本無體性也。涅槃雖無流轉。如空不拒華。空亦無自性也。此則生死涅槃。皆是自心現量。如冰與水。同一濕性。豈各有自性哉。
二廣述前問
佛諸波羅蜜。佛子與聲聞。緣覺諸外道。及與無色行。如是種種事。須彌巨海山。洲渚剎土地。星宿及日月。外道天修羅。解脫自在通。力禪三摩提。(魏云。力思惟寂定)滅及如意足。覺支及道品。(唐云菩提分及道)諸禪定無量。諸陰身往來。(魏云。五陰及去來)正受滅盡定。三昧起心說。(魏云。四空定滅盡。發(fā)起心而說。唐云。乃至滅盡定。心生起言說)心意及與識。無我法有五。自性想所想。及與現二見。(魏后二句云。自性相所想。所見能見二。唐云。心意識無我。五法及自性。分別所分別。能所二種性)乘及諸種性。金銀摩尼等。一闡提大種。(魏云。四大)荒亂及一佛。
疏曰。乘。謂三乘。諸種性。謂五種性;膩y。謂國土亂。一佛。謂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也。
智爾焰得向。(魏云。智境界教得。唐云。智所知教得。)眾生有無有。象馬諸禽獸。云何而捕取。譬因成悉檀。及與作所作。(魏云。譬喻因相應。力說法云何。何因有因果。唐云。云何因譬喻。相應成悉檀。所作及能作)叢林迷惑通。心量不現有。(魏云。相迷惑如實。但心無境界。唐云。眾林與迷惑。如是真實理。唯心無境界。)諸地不相至。(二皆云。諸地無次第。)百變百無受。(魏云。百變及無相。唐云。無相轉所依。)醫(yī)方工巧論。伎術諸明處。(伎。魏作咒)
疏曰。領前所問。前后間雜。不拘次第。意顯諸法無性。錯綜變化。互具互生。不可膠名滯相。致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之妙理也。二領所問竟。
三責所未問
諸山須彌地。巨海日月量。下中上眾生。身各幾微塵。一一剎幾塵。弓弓數有幾。(唐云。一一弓幾肘。)肘步拘樓含。(唐云。幾弓俱盧含。)半由延由延。(魏云。二十及四十。唐作由旬。)兔毫窗塵蟣。羊毛[麥*廣]麥塵。(唐云。兔毫與隙游。蟣羊毛[麥*廣]麥)鉢他(一升)幾[麥*廣]麥。阿羅(一斗)[麥*廣]麥幾。獨籠(一斛)那佉梨。(十斛)勒叉(一萬)及舉利。(一億)乃至頻婆羅。(一兆)是各有幾數。為有幾阿[少/兔]。(微塵)名舍棃沙婆。(芥子)幾舍棃沙婆。名為一賴提。(草子)幾賴提摩沙。(豆)幾摩沙陀那。(銖)復幾陀那羅。為迦棃沙那。(兩)幾迦棃沙那。為成一波羅。(斤)此等積集相。幾波羅彌樓。(唐云。幾斤成須彌。)是等所應請。何須問余事。聲聞辟支佛。佛及最勝子。身各有幾數。何故不問此;鹧鎺装ⅲ凵/兔]。風阿[少/兔]復幾。根根幾阿[少/兔]。毛孔眉毛幾。(魏云。根根幾塵數。毛孔眉幾塵。)
疏曰。此等積聚數量。佛責大慧所不問者。如華嚴阿僧祗品所明。乃是佛果妙智。于一切差別境界,F量印知。不俟推算。故唯識云。然識變時。隨量大小。頓現一相。非別變作眾多極微。合成一物也。大佛頂經云。恒沙界外一滴之雨尚知頭數。譬如明鏡無心。萬像畢照。海印不動。諸影并呈。又如權度無心。而輕重長短。分毫不昧斗斛無心。而多少盈縮。纖小莫欺。良以一切依正。皆唯心現。與心作境。凡外二乘及諸權乘菩薩。未證自心現量。所以或計邪因無因所生。或計能成所成假實有異。或棄境而偏守枯心。或比知而莫測涯際?偛荒軋A極一照。性相畢知也。接響云。也尊詰責大慧所問不周。正欲窮出無性。令人脫然。即可推古不至今。今非昔人。萬法由來無性不遷。即諸心境。當處冥會。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從何建立。是不遣而俱遣不空而俱空。乃悟緣會性空之要門也。
四復領所問
護財自在王。(魏云。何由財自在)轉輪圣帝王。(唐云。云何得財富。云何轉輪王。)云何王守護。云何為解脫。廣說及句說。(魏云。解脫廣略說。唐云。云何得解脫。云何長行句。)如汝之所問。眾生種種欲。種種諸飲食。(唐云。淫欲及飲食)云何男女林。金剛堅固山。云何如幻夢。野鹿渴愛譬。云何山天仙。犍闥婆莊嚴。解脫至何所。誰[糸*曹]誰解脫。云何禪境界。變化及外道。云何無因作。云何有因作。有因無因作。及非有無因。云何現已滅。(魏云。何因可見轉。唐云。云何起計度。)云何凈諸覺。(唐云。云何凈計度)云何諸覺轉。及轉諸所作。(唐云。所作云何起。云何而轉去。)云何斷諸想。(魏作相)云何三昧起。(魏云。出三昧。唐云。起三昧。)破三有者誰。何處為何身。(魏云何因身何處。唐云。何處身云何)云何無眾生。而說有吾我。云何世俗說。唯愿廣分別。(二譯皆無此句。)所問相云何。及所問非我。(魏云。何因問我相。云何問無我)云何為胎藏。及種種異身。(唐云。及以余支分)云何斷常見。云何心得定。(唐云。心一境。)言說及諸智。戒種性佛子。云何成及論。(魏作勘解。唐云。云何稱理釋。)云何師弟子。種種諸眾生。斯等復云何。云何為飲食。聰明魔施設。云何樹葛藤最勝子所問。云何種種剎。仙人長苦行。云何為族姓。從何師受學。云何為丑陋。云何人修行。欲界何不覺。(唐云。云何欲界中。修行不成佛。)阿迦膩吒成。(魏云。色究竟成道)云何俗神通。云何為比丘。云何為化佛。云何為報佛。云何如如佛。平等智慧佛。云何為眾僧。佛子如是問。箜篌腰鼓華。剎土離光明。心地者有七。(魏云。云何為心地。唐云。云何使其心。得住七地中。)所問皆如實。
疏曰。此復領前所問。亦皆錯綜不拘次第。并顯諸法無性不離自心現量故也。
五結贊誡聽
此及余眾多。佛子所應問。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悉檀離言說。(唐云。亦離于世俗。言語所成法。)我今當顯示。次第建立句。佛子善諦聽。此上百八句。如諸佛所說。
疏曰。言此汝之所問。及余眾多汝所未問。皆是佛子之所應問。以一一相。皆與自心現量第一義境相應遠離種種四句見過。乃是如來普徧法施。離于世俗言語所成。唯自證法及本住法。故今當顯示也。此上所問世出世法。隨迷一法皆能起百八見百八煩惱。隨悟一法。皆能破百八見而成百八三昧法門。故于無句之中。方便次第建立百八句義。乃三世諸佛所說。不容于中增損分毫者也。非善諦聽。何由成就聞思修慧也哉。初偈牒竟。
二正答。此約一心真如門說。故百八句總云非也。破情。不破法。以法體全妄即真。如全華即空。全冰水即濕性。無可破故。故魏譯句字。皆作見字。句。是名句。從意言分別而有遣句。正遣見耳。
不生句。生句。(魏云。生見。不生見。唐云。生句。非生句。)常句。無常句。相句。無相句。住異句。非住異句。剎那句。非剎那句。自性句。離自性句?站洹2豢站。斷句。不斷句。(二譯有心句。非心句。)邊句。非邊句。(唐無)中句。非中句。常句。非常句。(魏作變。唐作恒。)緣句。非緣句。因句。非因句。煩惱句。非煩惱句。愛句。非愛句。方便句。非方便句。巧句。非巧句。(唐作善巧。)凈句。非凈句。(唐作清凈。)成句。非成句。(二作相應)譬句。非譬句。(二作譬喻。)弟子句。非弟子句。師句。非師句。種性句。非種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所有句。非所有句。(魏作寂靜。唐作無影像。)愿句。非愿句。三輪句。非三輪句。相句。非相句。(唐作標相)有品句。非有品句。(魏云。有無立見。非有無立見。唐云。有句。非有句。無句。非無句。)俱句。非俱句。(魏云。有二見。無二見。)緣自圣智現法樂句。非現法樂句。(唐云。自證圣智句。非自證圣智句,F法樂句。非現法樂句。魏亦分二句。)剎土句。非剎土句。(魏作國土。唐云。剎句。)阿[少/兔]句。非阿[少/兔]句。(魏云。微塵。唐云。塵。)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實句。非實句。(魏作四大。唐作大種。)數句。非數句。(唐作算數。)數句非數句。(二皆無此句;蛟啤R松下暫糁┟骶。非明句。(魏作通。唐作神通。)虛空句。非虛空句。云句。非云句。工巧伎術明處句。非工巧伎術明處句。(二皆作二句)風句。非風句。地句。非地句。心句。非心句。施設句。非施設句。(魏作假名。唐作假立。)自性句。非自性句。(唐作體性。)陰句。非陰句。(唐作蘊)眾生句。非眾生句。慧句。非慧句。(魏作智。唐作覺。)涅槃句。非涅槃句。爾焰句。非爾焰句。(魏作境界。唐作所知。)外道句。非外道句;膩y句。非荒亂句;镁。非幻句。夢句。非夢句。焰句。非焰句。(二作陽焰。)像句。非像句。(唐作影像。)輪句。非輪句。(唐作火輪。)犍闥婆句。非犍闥婆句。天句。非天句。飲食句。非飲食句。淫欲句。非淫欲句。見句。非見句。波羅蜜句。非波羅蜜句。戒句。非戒句。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諦句。非諦句。果句。非果句。(二皆有滅句。非滅句。)滅起句。非滅起句。(魏作起滅盡定。)治句。非治句。(唐作醫(yī)方。)相句。非相句。支句。非支句。(唐作支分。)巧明處句。非巧明處句。(唐無)禪句。非禪句。迷句。非迷句。現句。非現句。護句。非護句。族句。非族句。(魏作族姓。唐作種族。)仙句。非仙句。王句。非王句。攝受句。非攝受句。(魏作捕取。)寶句。非寶句。(魏作實)記句。非記句。一闡提句。非一闡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味句。非味句。事句。非事句。(二皆云作。)身句。非身句。覺句。非覺句。(唐作計度。)動句。非動句。根句。非根句。有為句。非有為句。無為句。非無為句。(二皆無。)因果句。非因果句。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節(jié)句。非節(jié)句。(魏作時。唐作時節(jié)。)叢樹葛藤句。非叢樹葛藤句。(魏作林樹。唐作樹藤。)雜句。非雜句。(二作種種。)說句。非說句。(唐作演說。更有決定句。)毗尼句。非毗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處句。非處句。(二作住持)字句。非字句。(唐作文字。)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說。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疏曰。此百八句。準今譯。止有一百四句。準魏唐二譯。各有一百六句。而皆出沒離合小殊。意顯隨拈一句。皆有百八見網。亦皆有百八三昧。所謂一句一切句。一切句一句。非一句非一切句。而一句而一切句。自心現量第一義境。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法爾如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故勸令修學也。初總明一百八句竟。
二別明三十九門。即為三十九段。
第一諸識生住滅門。(魏云。集一切佛法品第三。)文為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疏曰。別明之中。先問諸識生住滅者。以眾生無始時來。如來藏心不變隨緣。法爾有八種識。依之建立五位百法染凈因果。乃有流轉還滅種種法門。乃可辨于五法三性二無我等故也。生住滅者。有為虛妄相也。然一切經論;蛎魉南;蛎魅。或但明生滅二相。當知若二若三若四。平等平等。非有增減。何以言之。且四相者。即是生住異滅。唯識論云。然有為法因緣力故。本無今有。暫有還無。表三無為。假立四相。本無今有。有位名生。生位暫停即說為住。住別前后。復立異名。暫有還無。無時名滅。前三有故。同在現在。后一是無。故在過去。又云。生表有法先非有。滅表有法后是無。異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暫有用。此依剎那。假立四相。一期分位。亦得假立。初有名生。后無名滅。生巳相似相續(xù)名住。即此相續(xù)轉變名異。是故四相。皆是假立。(文)今按此文。則有二種四相。一是剎那四相。二是一期四相也。就一期中。若約根身。則是生老病死。若約器界。則是成住壞空。次明三相者。此經云生住滅;蛴性粕悳。以異而不異。故假名為住。以住而不住。故假名為異。如老病皆是異相。亦皆是住相也。次明二相者。生住異三。旣同屬有。故但名生。滅旣屬無。故仍名滅。又住為生之成。故可屬生。異為滅之漸或可屬滅也。夫眾生迷本藏心。妄有八識幻相。則妄見四相三相二相遷流。生已隨滅。滅已還生。從劫至劫流轉不已。若達生滅無相。當體即第一義。則生本不生。滅何所滅。自覺圣智。應念圓成矣。迷悟關頭。皆由于此。所以先問之也。
二答中二。初正答生住滅。二申明邪正門。
初又二。初直答其相。二廣辨其因。
今初
佛告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魏云。諸識各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魏云。非思量者之所能知。唐云。非臆度者之所能知。)諸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二俱作相續(xù))及相生。有二種住。謂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種滅。謂流注滅。及相滅。大慧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yè)相。真相。(魏云。識有三種。一者轉相識。二者業(yè)相識。三者智相識)
疏曰。諸識者?偱e八識心王。亦攝五十一心數法。及所變色。并不相應行而言之也。各有二種生住滅者。八識心心數法。各有現行生住滅相。名為相生住滅。各有種子生住滅相。名為流注生住滅也。此流注生住滅相。旣由種子而起現行。復由現行熏成種子。如炷與焰。展轉生燒;橐蚬o暫時斷。故二譯皆名為相續(xù)也。第八識流注生者。由七轉識熏習力故。令異熟種次第得生。流注住者。由陀那識執(zhí)持力故。命異熟種長時不壞。流注滅者。由觀察智內熏力故。令異熟種畢竟永舍也。第八識相生者。由引業(yè)力所招感故。創(chuàng)于三有受異熟果。相住者。由引業(yè)力功能差別。令于一期分劑決定。相滅者。由異熟因勢力盡故。今所執(zhí)持身命死亡也。前七識流注生者。由第八識能受熏故。令彼現行熏成種子。流注住者。由種子識能執(zhí)持故。令彼種子不失不壞。流注滅者。由無漏道能違彼故。令彼種子永不續(xù)生也。前七識相生者。第七但藉三緣而生。故隨第八識所生所系。恒依第八而轉。還緣第八。第六須藉五緣而生。故生時多不生時少。前五須藉九八七緣乃生。故生時少。不生時多也。前七識相住者。第七與第八同一期住。前六則隨緣長短。住無定限也。前七識相滅者。第七雖同第八生滅。而第八緣身界時。舍命暫滅。第七緣第八時。雖復舍命。相亦不滅。以我執(zhí)不間斷故。唯入生空觀時;蛉霚绫M定時。則我執(zhí)相暫滅。若入法空觀時。則法執(zhí)相暫滅耳。前六。所緣境滅即滅。易可知也。次云諸識有三種相者。宗鏡錄云。起心名轉。八俱起故。皆有生滅。故名轉相。動則是業(yè)。八識皆動。盡名業(yè)相八之真性。盡名真相。(文)當知八識相生住滅皆轉相也。八識流注生住滅。皆業(yè)相也。二種生住滅無體無性。如波與流。唯一濕性。即真 相也。魏云智相識者。唯有自覺圣智。乃能了妄即真故也。
二廣辨其因三。初正明。二喻顯。三簡非。
今初
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魏云。大慧。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唐云。大慧。識廣說有八。略則唯二。謂現識。及分別事識。)
疏曰。此應依二譯為是。葢此所謂現識。魏名了別識者。獨指第八識言。謂能頓現根身器界及諸種子。任運能了別此三性境故。此所謂分別事識者。通指前七識言。謂第七識。虛妄分別我法假事。第六意識。分別一切假實諸事。前五根識。分別五塵現量實事故也。今譯復加真識而云三種?址氰笪谋局肌TO欲消釋。應云。秪一如來藏心真識。舉體而為現識及分別事識。如舉濕性。而為海水及波浪也。若以真識對前真相。而以現識對前業(yè)相。分別事識對前轉相。則如來有重言之過矣。
大慧。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大慧、現識、及分別事識。此二壞不壞。相展轉因。(魏云。彼二種識。無差別相。遞共為因。唐云。此二識。無異相;橐颉#
疏曰。此正明第八能現諸法。故名現識。兼明與前七互為因也。夫一切色像。皆是明鏡所持。不在鏡外則知一切根身器界種子。皆是藏識所持。亦不在藏識外矣。然明鏡之外。猶有所對本質。而藏識之外。并無所對本質。以藏識本無形質。亦無方隅分劑。不同明鏡之有形質方隅分劑。故知但是片喻。非全喻也。壞不壞相者。據魏唐譯。止云無差別相。無異相。夫無異無差別者。所謂真故相無別。即是壞相。亦前文所謂真相也。今又云不壞相者。即下文所謂不壞相有八。亦前文所謂轉相業(yè)相也。除卻真相即無八識差別之相。如濕性之外無水波。除卻八識亦無真相。如水波之外無濕性。故云壞不壞相展轉因也。又就八識而論?酂o第八所持種子。則不能生前七現行。并第八現行。亦復不能獨存。若無前七現行。則不能熏第八所持種子。并第八種子。亦復不能自有。故云此二互為因也。夫第八為所熏。前七為能熏。前七為所生。第八為能生。此約不壞相有八而言之也。能亦藏性。能即非能。所亦藏性。所即非所。此約真故相無別而言之也。真外無俗。俗外無真。能外無所。所外無能。而真俗能所。亦復宛然不亂故云展轉因也。
大慧。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魏云。了別識不可思議熏變因。唐云。現識以不思議熏變?yōu)橐。)大慧。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魏云。分別事識。分別取境界。因無始來戲論熏習。唐云。分別事識。以分別境界。及無始戲論習氣為因。)
疏曰。此正辨八識之生因也。夫如來藏第一義心。舉體而為前七轉識。乃前七轉識。念念還熏如來藏心。令持一切諸法種子。名為阿賴耶識。故名不思議熏。夫如來藏第一義心。舉體而為阿賴耶識。乃阿賴耶識。念念變現根身器界。及起諸心心數現行。名為三界萬法。故名不思議變。除此熏變二法。更無現識可得。故云是現識因也。夫色聲香味觸法。名為外塵。妄執(zhí)第八見分以為自內我法。名為內塵。而所以取此塵者。并由無始妄習所熏種子之力。設無妄想種子?v有塵境。不生分別。設無塵境。縱有妄種。亦復不生分別。由自心所現妄塵。還與妄想為緣。由自心所具妄種。還與妄想為因。故有前七分別事識。此外更無他因也。
大慧。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虛妄滅。則一切根識滅。是名相滅。(魏云。阿棃耶識虛妄分別種種熏滅。諸根亦滅。大慧。是名相滅。唐云。阿賴耶識虛妄分別種種習氣滅。即一切根識滅。是名相滅。)
疏曰。此先釋八識相滅之因也。言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虛妄者。即指阿賴耶識。受虛妄熏。持虛妄種。雖即全體真識。而能覆彼真識。如全水起波。波能覆彼澄清水體也。諸虛妄滅。謂第八因相滅。一切根識滅。謂前七果相滅。皆約現行言之。故名相滅。然已約還滅言之。不指尋常乍滅也。
大慧。相續(xù)滅者。相續(xù)所因滅。則相續(xù)滅。所從滅及所緣滅。則相續(xù)滅。(魏云。相續(xù)滅者。相續(xù)因滅。則相續(xù)滅。因滅緣滅。則相續(xù)滅。唐云。相續(xù)滅者。謂所依因滅。及所緣滅。即相續(xù)滅。)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魏云。大慧所謂依法依緣。唐無。)依者。謂無始妄相熏緣者。謂自心見等識境妄想。(魏云。言依法者。謂無始戲論妄想熏習。言依緣者。謂自心識見境界分別。唐云。所因依者。謂無始戲論虛妄習氣。所緣者。謂自心所見分別境界。)
疏曰。此次釋八識流注滅之因也。一切諸識流注相續(xù)。秖因習氣種子。能生現行,F行習氣。復熏種子。所熏種子。名為所從現行境界。名為所緣。所從所緣。皆名相續(xù)所因。以依此二。乃有種子相續(xù)故也。文中依者依字。別指所從。與是其所依依字不同。以所依依字。通指所從所緣二因故也。初正明竟。
32
二喻顯又二。初立喻。二法合。
今初
大慧。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
疏曰。此以微塵譬藏識。以泥團譬分別事識。而以微塵泥團所依四微。譬八識之真相。又以金譬藏識。以莊嚴具譬分別事識。而以金莊嚴具所依四微。亦譬八識之真相也。大凡立譬。皆是曲順世間情謂所知。以易例難。令其得解。而真法者。實非譬喻所及。且如微塵。泥團。金。莊嚴具。并彼所依色香味觸四微。以理言之。并是自心所現相分。因心成體。心外無法。本無能依所依能成所成差別之相可得。而據世間情謂。則四微為所依。泥團微塵金莊嚴具皆為能依。可譬真識為所依。八識皆為能依也。又據世間情謂。則微塵與金為能成。泥團與莊嚴具為所成。可譬現識為能成。分別事識為所成也。夫旣是所依所成。則非定異。旣分能所。則非定一。是故真如與一切識。非異非不異。八識展轉相望。亦非異非不異也。文中彼字。意指四微。
二法合
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yè)相滅。
疏曰。轉識。合前泥團及莊嚴具。藏識。合前微塵及金。真相二字。正合前彼字所指四微也。若約譬喻則應云。泥團微塵四微若異者。微塵非因。若不異者。泥團滅。微塵亦應滅。而微塵四微實不滅也。葢泥同微塵。雖同以四微為體。皆無自體。而泥團易壞。微塵不可更壞?善┺D識藏識。雖同以真識為體。皆無自體。而轉識易滅。藏識不復更滅也。結云非自真相識滅但業(yè)相滅者。意顯前文所謂諸識有三種相唯轉相業(yè)相可滅。而真相不可滅也。夫八識皆有相生住滅。皆名轉相。八識皆有流注生住滅。皆名業(yè)相。滅此二種生住滅已。當處即是不生不滅乃名真相。是則不唯藏識真相不滅。即轉識真相亦不滅也。以真故相無別故。所以如來位中。得有四智相應心品。四非定四。亦非定一。約真。則相所相無。尚不名一。云何名四名八。約俗。則不壞相有八。說八說四說一。皆無礙故。二喻顯竟。
三簡非
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論。謂攝受境界滅。識流注亦滅。若識流注滅者。無始流注應斷。大慧。外道說流注生因。非眼識色明集會而生。更有異因。大慧。彼因者。說言若勝妙。若士夫。若自在。若時。若微塵。
疏曰。外道心昏智闇。妄計攝受境界現行若滅。則識流注種子亦滅。而不知諸法種子。從無始際展轉傳來。終不斷也。唯其不知自心所具種子。為一切法親因。但藉眾緣得起。故遂別計勝妙士夫等異因也。言眼識色明集會而生者。且據眼識言之。雖有種子親因。仍藉九緣集會乃生。眼。即根緣。識。即第八。第七。第六。并作意心數。前念眼識現行色。即境界并空明。即日月燈光也。眼為增上不共親依。第八為根本依。第七為染凈依。第六為分別依。作意能引種起現。又能引心趣境。已上五緣。并名為增上緣。前念、眼識、現行、為開導依。名為等無間緣。境界。即親疎相分。名所緣緣?彰鞫N。亦屬增上緣攝。若耳識。則不藉明緣。鼻、舌、身、識。則并不藉空緣。故云。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也。勝妙。亦云 勝性。即是冥諦。士夫。即神我;騽僬摯笥芯。自在。即大自在天。余可知。初正答生住滅竟。
二申明邪正門二。初破自性。二辨迷悟。
初中二。初敘所執(zhí)。二約第一義破。
今初
復次大慧。有七種性自性。(魏云。外道有七種自性。)所謂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
疏曰。眾緣和合。名之為集。法法自爾。名之為性。各有形狀。名之為相。地水火風。名為大種。親能生起。名之為因。疎能助起。名之為緣。因緣生果。名之為成。凡此皆是自心所現境界。心外無性。而外道妄計各有自性也。
二約第一義破二。初敘義。二正破。
今初
復次大慧。有七種第一義。(魏云。我有七種第一義。)所謂心境界。(唐云。心所行。)慧境界。(二皆作智。)智境界。(魏作慧。唐無。)見境界。(二皆作二見。)超二見境界。(魏云。過二見。)超子地境界。(魏云。過佛子地。)如來自到境界。(魏云。入如來地內行境界。唐云。如來所行。如來自證圣智所行)
疏曰。七種第一義者。了知諸法無性。一一皆是第一義境。而此第一義境。從性起修。通因徹果。亦得約義說有七種。然此七種。一一皆破七種自性。非謂一種別破一種也。初心境界者。謂彼外道所計七種自性。皆無自性。皆是唯心所現境界。此則直顯理性。不論悟與未悟。并無心外境界故也。二慧境界者。依聞思修三慧。乃知一切皆唯心也。三智境界者。發(fā)無漏智。乃證一切皆唯心也。智慧二字。并通權實。魏以智為權;蹫閷。今以慧為權。智為實耳。四二見境界者。證唯心已。了知種種境界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名為如實空見。即一切法。名為如實不空見也。五超二見境界者。了知一切境界。離即離非是即非即。二而不二也。六超子地境界者。因位終窮也。七如來自到境界者。果位圓滿也。自何所到。到此心境界之究竟而已。此六并約妙修因果。不出性源而言之也。
二正破
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以性自性第一義心。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法。圣慧眼入自共相建立。如所建立。不與外道論惡見共。
疏曰。此明外道妄計七種自性。本皆無性。故三世諸佛照之。皆即第一義心也。達此第一義心。則能成就世出世間種種諸法。而諸法之自相共相。并皆無性。一一皆由第一義心建立。真俗不二。不可思議。不同外道。于俗妄作有見。于真妄作無見也。世間法者。指六凡法。出世間法者。指三乘法。出世間上上法者。指諸佛法。以要言之。即是十界百界千如法也。圣慧眼者。了法無性。不生有無二執(zhí)也。入自共相建立者。隨情隨智。假說種種自相共相也。如世間法。以蘊處界等。名為自相。以苦空等。名為共相。如出世法。以戒定慧等。名為自相。以無漏等。名為共相。如出世上上法。以十力無畏功德智慧等。名為自相。以真如純善不思議等。名為共相。又凡一切現量之所親證。皆名自相。一切比量之所詮顯。皆名共相。如所建立。皆依第一義心方便施設不撥為無。不執(zhí)為實。于第一義建立諸法。則空即不空。不共斷滅惡見。了知諸法皆第一義。則有即非有。不共邪常惡見也。
大慧。云何外道論惡見共。所謂自境界妄想見。不覺識自心所現。分齊不通。(魏云。大慧。云何不與外道邪見共同。所謂分別自心境界妄想見。而不覺知自心想見。唐云。云何為外道惡見。謂不知境界自分別現。)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魏云。大慧。諸愚癡凡夫。無有實體以為第一義。說二見論。唐云。于自性第一義。見有見無而起言說。)
疏曰。此申明外道惡見之可破也。謂一切境界。皆是自心境界。皆從妄想所見?偛怀鲇谧孕乃F分齊。但由外道不覺識故。不能通達也。夫七種自性。皆以無性而為其性。所以皆即是第一義。而愚癡凡夫。或不知性無性故。作有見論;虿恢獰o性之性乃是第一義故。作無見論。有無二見。皆由不達自心現量所以皆可破也。初破自性竟。
二辨迷悟二。初總許說。二正別辨。
今初
復次大慧。妄想三有苦滅。無知愛業(yè)緣滅。自心所現幻境隨見。今當說。(唐云。我今當說。若了境如幻自心所現。則滅妄想三有苦。及無知愛業(yè)緣。)
疏曰。此文唐譯為順。若依今文釋者。謂若欲妄想三有苦滅。先須無知愛業(yè)緣滅。又須先于自心所現幻境隨即覺見。此迷悟關頭。今當說也。葢于自心所現幻境若不隨見。則名為惑。有惑。則必起于無知愛業(yè)之緣。有愛業(yè)緣。則必感于三有苦果。而此三有苦果。唯是妄想。別無實體。如空中華相。唯是瞖眼所見。非實有華也。
二正別辨二。初明迷者之失。二明悟者之得。
初中二。初敘執(zhí)。二破斥。
今初
大慧。若有沙門婆羅門。欲令無種有種因果現。及事時住緣陰界入生住;蜓陨褱纭#ㄌ圃。有諸沙門婆羅門。妄計有及非有。于因果外顯現諸物。依時而住或計蘊界處依緣生住。有已即滅。)
疏曰。迷唯心者。必計有無及以斷常。故今先敘其所執(zhí)也。無種者。不知第八識能藏一切諸法種子。妄計無因生果。即所謂自然外道也。有種者。不知一切諸法種子皆唯藏識所具。妄計勝性士夫自在時方微塵等異因生果。即所謂邪因緣外道也。謂設有沙門婆羅門等。迷于自心現量。欲令無種因果顯現。或欲令異種因果顯現。及計一切所生之事。依時而住。不知但是唯心所現;蜓砸烙谥T緣而陰界入得生得住。墮于常見。不知心外無陰界入。或言陰界入等生已必滅。墮于斷見。不知藏識所具種子不斷也。沙門。此云勤息。出家學道之都名。婆羅門。此云凈裔。在家學道之都名。
二破斥二。初直破。二釋成。
今初
大慧。彼若相續(xù)。若事。(唐云。若作用。)若生。(唐加若滅。)若有。(唐云。若諸有。)若涅槃。若道。若業(yè)。若果。若諦。破壞斷滅論。
疏曰。佛教所明一切諸法。皆以自心所具色心種子而為其因。自心所現色心境界而為其緣。種能引種,F能引現。故有相續(xù)。種能生現。現能熏種。故有作用。因緣和合。故有生。因緣別離。故有滅。因果不亡。故有諸有。生滅情盡。故有涅槃。返迷歸悟。故有道。依理成行。故有出世正業(yè)。依行證理。故有出世正果。世出世間因果并成。故有四諦。今外道或計無因或計異因。則不知有自心種現各引之義。是破壞相續(xù)也。亦不知有自心種現互為因義。是破壞作用也。亦不知有正因緣合。是破壞生也。亦不知有正因緣離。是破壞滅也。亦不知有因果感應如影隨形。是破壞諸有也。亦不知有有為盡處真如理顯。是破壞涅槃也。亦決不能從迷得悟。是破壞道也。亦決不能依理成行。是破壞出世業(yè)也。亦決不能依行證理。是破壞出世果也。亦決不能方便安立世出世間因果之法。是破壞諦也。旣一切皆悉破壞。則雖有斷?沼蟹N種二論。究竟皆成斷滅論矣。
二釋成又二。初正釋。二喻釋。
今初
所以者何。以此現前不可得。及見始非分故。(魏云。何以故。以現法不可得故。不見根本故。唐云。有以故不得現法故。不見根本故。)
疏曰。現前諸法。的是唯心所現。而彼妄計無種有種。則現前法之實義。彼決不可得而知也。唯此如來藏。心乃是一切法之元始根本。彼方妄計無種有種。則欲見法之本始。決非其分所能及也。
二喻釋又二。初正約喻破。二轉約喻破。
今初
大慧。譬如破瓶。不作瓶事。亦如焦種。不作芽事。如是大慧。若陰界入性。已滅、今滅、當滅。自心妄想見。無因故。彼無次第生。(唐云。此亦如是。若蘊界處法。已現當滅。應知此則無相續(xù)生。以無因故。但是自心虛妄所見。)
疏曰。佛正教中。以前七為能熏。以第八為所熏。所以前七現行雖念念滅。而所熏種子不滅。如不破瓶。能作瓶事。若外道妄計無種有種。則皆不知現熏種義。彼現行滅。譬如瓶破。應不招感未來異熟等流諸果。故云不作瓶事也。佛正教中。以第八所持種子如谷麥種。以種子所發(fā)前七現行如種生芽。若外道不知第八自所持種。別計無種有種。此有無種。旣非第八所持。則如焦種。如何能生現行芽哉。故法合云。如是大慧。若使五陰十八界十二入等諸法。不熏成種。不從自識種生。則過去已滅,F在今滅。未來當滅。無有展轉;橐蚬x故。何能次第相續(xù)生起。豈非但是自心妄想所見。安得妄謂無種有種。能令因果現耶。
二轉約喻破又二。初正破。二結斥。
今初
大慧。若復說無種。有種。(亦須)識(等)三緣合生者。龜應生毛。沙應出油。汝宗則壞。違決定義。有種無種說。有如是過所作事業(yè)悉空無義。
疏曰。此破轉計也。外轉計云。一切諸法。雖本無種。但由識根境三緣和合。則便得生;蜣D計云。一切諸法。雖有勝妙士夫自在時方微塵以為其種。仍須識根境三緣和合。方乃得生。故今破無種云。若本無種。三緣合生者。則龜本無毛。三緣合時。亦應生毛。沙本無油。三緣合時亦應出油。旣違決定得生之義。汝無種宗豈不壞乎。次又破有種云。若先有勝妙士夫等為諸法種。更俟三緣合生者。則勝妙等旣有毛種。三緣合時。龜亦應生于毛。勝妙等旣有油種。三緣合時。沙亦應出于油。亦違決定得生之義。汝有種宗豈不壞乎。故結責云。有種無種說。有如是過。不知自心種現互為因果正義。遂使世間所作事業(yè)。悉同龜毛沙油?諢o實義也。
二結斥
大慧。彼諸外道說有三緣合生者。所作方便因果自相。過去未來現在有種無種相。從本以來成事。相承覺想地轉。自見過習氣。作如是說。如是大慧。愚癡凡夫。惡見所噬。邪曲迷醉。無智妄稱一切智說。
疏曰。此結斥外道旣說無種有種。仍說有三緣合生者。彼亦自謂有所作事業(yè)。有方便教法。有因果自相妄謂過去未來現在諸法。皆由有種無種相從本以來成事。執(zhí)此為實。謂余妄語。此其師弟相承。不過皆是覺想地轉。乃自己惡見過習氣。作如是說耳。無有正見。故名為邪。不能唯心直進。故名為曲。墮黑闇境。故名為迷。略不省悟。故名為醉。本無實智。妄稱一切智說。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誠可哀矣。初明迷者之失竟。
二明悟者之得二。初正明。二結勸。
今初
大慧。若復諸余沙門婆羅門。見離自性。(魏云。見諸法離自性故。唐云。觀一切法皆無自性。)浮云、(唐云。如空中云。)火輪、(唐云。如旋火輪。)犍闥婆城。(唐云。如乾闥婆城。)無生、(魏云。不生不滅故。)幻、焰、水月、及夢。(唐云。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夢所見。)內外心現妄想。無始虛偽。不離自心。(唐云。不離自心。由無始來虛妄見故。取以為外。)妄想因緣滅盡。(唐云。作是觀已。斷分別緣。)離妄想、說所說、觀所觀。(唐云。亦離妄心所取名義。)受用建立身之藏識。于識境界攝受、及攝受者不相應。無所有境界。離生住滅。(唐云。知身及物。并所住處。一切皆是藏識境界。無能所取。及生住滅。)自心起隨入分別。(唐云。如是思惟。恒住不舍。)大慧。彼菩薩不久當得生死涅槃平等。大悲巧方便。無開發(fā)方便。(唐云。大悲方便無功用行。)大慧。彼于一切眾生界。皆悉如幻。不勤因緣。(唐云。觀諸眾生。如幻如影。從緣無起。)遠離內外境界。心外無所見。(唐云。知一切境界。離心無得。)次第隨入無相處。次第隨入從地至地三昧境界。(唐云。行無相道。漸升諸地。)解三界如幻。分別觀察。當得如幻三眛。度自心現無所有。(唐云。了達三界。皆唯自心。得如幻定。絕眾影像。)得住般若波羅蜜。舍離彼生所作方便。(唐云。成就智慧。證無生法。)金剛喻三摩提。隨入如來身。(唐云。入金剛喻三眛。當得佛身。)隨入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莊嚴。(唐云。恒住如如。起諸變化。力通自在。大慧方便以為嚴飾。)等入一切佛剎、外道入處。離心意意識。(唐云。游眾佛國。離諸外道。及心意識。)是菩薩漸次轉身得如來身。(唐云。轉依次第成如來身。)
疏曰。觀一切法皆無自性者。正破無種有種二邪執(zhí)也。以浮云等喻而為所觀。以四性推簡而為能觀。了知一切諸法無性無生。當體即空。舉體即假。亦即中道。以唯心故。心非有無。故一切法皆非有無。如是思惟。如是分別。即是妙觀察智。所以不久當得生死涅槃平等。謂生死涅槃皆唯心故。如冰與水。同濕性故。旣知生死涅槃平等。則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得大悲方便無功用行。下化眾生。上成佛道也。文對唐譯可解。
二結勸
大慧。是故欲得如來隨入身者。當遠離陰、界、入。心因緣所作方便生、住、滅、妄想虛偽。(唐云。欲得佛身。應當遠離蘊處界心因緣所作生住滅法戲論分別。)唯心直進。(唐云。但住心量。)觀察無始虛偽過妄想習氣因三有。(唐云。觀察三有。無始時來妄想所起。)思惟無所有佛地無生。(唐云。思惟佛地無相無生。)到自覺圣趣。自心自在。到無開發(fā)行。(唐云。自證圣法。得心自在無功用行。)如隨眾色摩尼。隨入眾生微細之心。而以化身隨心量度。諸地漸次相續(xù)建立。(唐云。如如意寶。隨宜現身。令達唯心。漸入諸地。)是故大慧。自悉檀善。應當修學。(唐云。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于自悉檀。應善修學。)
疏曰。此正示修行之要訣也。夫五陰十八界十二入等。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而妄見有因緣所作生住滅者。皆是戲論分別。虛偽妄想而已。故當直觀諸法皆唯心量。以此唯心妙觀。直趣無上菩提。了知三有因于妄想習氣。則三有皆唯心也。思惟佛地無相無生。則佛地亦唯心也。唯心具十法界。十界無不唯心。心空。故十界俱空。心有。故十界俱有。心非空有。故十界俱非空有。心即空有。故十界俱即空有。此是至圓至頓法門。乃如來自行權實。故名為自悉檀也。第一諸識生住滅門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義疏上
名相考
世不動(四禪入定。名世間不動業(yè)。或第四禪名世間不動地。)犍闥婆城(即海上所見蜃樓。望之似有。即之則不可得也。)五明處(一內明。為求自解。二因明。為伏外執(zhí)。三聲明。為令他信。四醫(yī)明。為所治方。五巧明。為攝一切眾生。) 阿阇棃(此云軌范師。)六節(jié)(西士俗法。年分三時;蚍至(jié)。)一闡提(此云斷善根。亦云信不具。)不男(律明五種。謂一生不男。二犍不男。三變不男。四妬不男。五半不男也。后世又言五種不女。律中不載。經文亦無。)甘蔗種(本行經云。王仙被獵師所射。滴血于地。生二甘蔗。日炙而開。一出童男。一出童女。占相師立男名善生。為灌頂王。女名善賢。為妃。生釋種。)勝相(即佛胸前卍字德相。)因陀羅網(天帝釋所有寶珠網也。)離日月光(謂不假日月。自有光明。)化佛(隨機應現)報生佛(酬宿修因)如如佛(體性不變)智慧佛(本覺寂照。二譯皆合為一。顯是性德理智也)悉檀(悉。是華言。謂普徧也。檀。是梵語。謂法施也。佛說法時。意令眾生入理。名第一義悉檀。令其滅惡。名對治悉檀。令其生善。名為人悉檀。令其歡喜。名世界悉檀。若無四益因緣。佛則不說法也。眾生聞法。未種善根者。今即得種。是世界益。巳種善根。今得增長成熟。是為人對治二益。已成熟者。今得度脫。是第一義益。故約眾生獲益為次第也)毗尼(此翻滅。亦翻律)男女林(西域有樹林。生果似男女形。美麗殊絕。遇風墮落。眾鳥啄殘。臭不可聞。欲心熾盛者。見之生厭)訶棃(果名。此云天主特來)阿摩勒(亦果名。此云難分別)闥婆(具云乾闥婆。此翻巡香行。乃天帝奏樂神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義疏中
第二藏識境界門為二。初正明境界。二問答釋疑。
初中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所說心意。意識。五法。自性相。一切諸佛菩薩所行。(魏云。世尊。唯愿為說心意意識五法自體相等法門。諸佛菩薩修行之處。唐云。世尊。惟愿為我說心意意識五法自性相眾妙法門。此是一切諸佛菩薩入自心境)自心見等所緣境界不和合(魏云。遠離自心邪見境界和合故。唐云。離所行相。)顯示一切說成真實相。(魏云。能破一切言語譬喻體相故。唐云。稱真實義。)一切佛語心。(魏云。一切諸佛所說法心。唐云。諸佛教心。)為楞伽國摩羅耶山海中住處諸大菩薩。說如來所嘆海浪藏識境界法身。(魏云。為楞伽城摩羅耶山大海中諸菩薩。說觀察阿棃耶識大海波境界。說法身如來所說法故。唐云。惟愿如來。為此山中諸菩薩眾。隨順過去諸佛。演說藏識海浪法身境界。)
疏曰。前已發(fā)明八識種現互為因義。非是無因及與邪因。今故請問種子起現行義也。如來常嘆藏識境界。非外道二乘所知。夫藏識旣具生滅。何故即是法身。又藏識旣即法身。何故猶如海浪耶。
二答為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二。初明轉識因緣。二明藏識境界。
初又二。初明眼識。二例余法。
今初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言。四因緣故。眼識轉。何等為四。謂自心現攝受不覺(魏云。一者不覺自內身取境界故。唐云。所謂不覺自心現而執(zhí)取故。)無始虛偽過色習氣計著。(魏云。二者無始世來虛妄分別色境界熏習執(zhí)著戲論故。唐云。無始時來取著于色虛妄習氣故。)識性自性。(魏云。三者識自性體如是故。唐云。識本性如是故。)欲見種種色相。(魏云。四者樂見種種色相故。唐云。樂見種種諸色相故。)大慧。是名四種因緣。水流處藏識。轉識浪生。(魏云。是名四種因緣。于阿棃耶識海。起大涌波。能生轉識。唐云。以此四緣。阿賴耶識如暴流水。生轉識浪。)
疏曰。四因緣者。初即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乃所緣緣也。二即眼識習氣種子。乃親因緣也。三即前念眼識現行。乃等無間緣也。四即浮根四塵流逸奔色。及作意分別依等。乃增上緣也。阿賴耶識。具足一切種子。無始恒轉。如急流水。流急不見。非是無流。故隨四緣風擊。便生轉識波浪矣。
二例余法又二。初正例。二喻明。
今初
大慧。如眼識。一切諸根微塵毛孔。俱生。隨次境界生。亦復如是。(唐云。如眼識余亦如是。于一切諸根微塵毛孔。眼等轉識或頓生云云;驖u生云云。)
疏曰。眼識者。能緣之見分也。一切諸根微塵毛孔者。所緣之相分也。俱生者。頓生也。隨次境界生者。漸生也。此頓漸二生。共有二義。一者但約一識;蝾D緣多境。境即頓生或漸緣諸境。境即漸生。然皆識外無境。譬如鏡外無像。海外無波。此則以鏡海譬能緣。像波譬所緣也。二者通約諸識;蛑T緣頓具。識即頓生;蚓売芯呷。識即漸生。然皆藏識之外。無諸轉識。亦如鏡外無像。海外無波。此則以鏡海譬藏識。像波譬轉識也。故云亦復如是。
二喻明
譬如明鏡,F眾色像。大慧。猶如猛風吹大海水。(唐云;蝾D生。譬如明鏡,F眾色像;驖u生。猶如猛風。吹大海水。)外境界風。飄蕩心海。識浪不斷。(唐云。心海亦爾。境界風吹。起諸識浪。相續(xù)不絕。)因所作相異不異。(唐云。因所作相非一非異。魏云。因事相故。遞共不相離故。)合業(yè)生相。深入計著。(唐云。業(yè)與生相。相系深縛。)不能了知色等自性故。五識身轉。大慧。即彼五識身俱。因差別分段相知。當知是意識因。(唐云。與五識俱;蛞蛄藙e差別境相。有意識生。)彼身轉。彼不作是念。我展轉相因。(唐云。然彼諸識。不作是念。我等同時展轉為因。)自心現妄想計著轉。而彼各各壞相俱轉。分別境界分段差別。謂彼轉。(唐云。而于自心所現境界。分別執(zhí)著。俱時而起。無差別相。各了自境。)
疏曰。此旣譬明前五轉識;蚓闵;螂S次境界生。而又兼明第六轉識。必與前五俱轉也。壞相。魏作不異相。唐作無差別相。意指轉識全妄即真。無有實體。故名壞相。而又全真起妄。故各各俱轉。分別境界分段差別也。初明轉識因緣竟。
二明藏識境界又二。初正明境界甚深。二略示悟入方便。
今初
如修行者入禪三昧。微細習氣轉。而不覺知。而作是念識滅然后入禪正受。實不識滅而入正受。以習氣種子不滅故不滅。以境界轉攝受不具故滅。(唐云。但不取諸境。名為識滅。)大慧。如是微細藏識究竟邊際。(唐云。如是藏識。行相微細。)除諸如來及住地菩薩。諸聲聞緣覺外道修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一切不能測量決了。
疏曰。禪者。四禪。三昧者。四空及滅盡定等也。入初禪時。不緣五塵。則五識暫滅。入二禪時。不起覺觀則尋伺暫滅。入三禪時。純受無分別樂。則喜受暫滅。入四禪時。舍念清凈。則樂受暫滅。入無想定。則六識暫滅。入四空定。則色想暫滅。入滅盡定。則第七一分我執(zhí)暫滅。而諸種子。實皆不滅。又四禪四空。則第六微細現行。亦未全滅。無想定中。第七我執(zhí)現行不滅。滅盡定中。第七法執(zhí)現行不滅。但以不取外六塵境。妄計為識滅耳。是故藏識微細行相。惟如來究竟了之。住地菩薩。分證了之。二乘外道所得定慧。一切不能測量決了也。
二略示悟入方便
余地相智慧巧便。分別決斷句義最勝。無邊善根成熟。離自心現妄相虛偽。(唐云。唯有修行如實行者。以智慧力。了諸地相。善達句義。無邊佛所。廣集善根。不妄分別自心所見。能知之耳。)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見自心妄想流注。(唐云。大慧。諸修行人。宴處山林。上中下修。能見自心分別流注。)無量剎土諸佛灌頂。得自在力神通三昧。諸善知識佛子眷屬。(唐云。得諸三昧自在力通諸佛灌頂。菩薩圍繞。)彼心意意識自心所現。自性境界虛妄之想。生死有海業(yè)愛無知。如是等因悉已超度。(唐云。知心意意識所行境界。超愛業(yè)無明生死大海。)是故大慧。諸修行者。應當親近最勝知識。(唐云。汝等應當親近諸佛菩薩如實修行大善知識。)
疏曰。余之一字。指地前行人即唐譯。所謂修行如實行者也。夫藏識微細行相。旣非二乘外道所能測量惟有如來住地菩薩。能決了之。且菩薩地。如何可登。必須開圓頓解。修如實行。以了諸地相之智慧巧便。善能分別決斷句義。所謂當依于義。莫著言說。譬如因指見物。不視指端。而又于最勝所。廣能積集無邊善根。令其成熟。遠離自心所現妄想虛偽。宴坐山林。次第增修。乃能得見自心妄想流注。見自心已。乃得諸佛灌頂。佛子。圍繞。得諸三昧自在神通。超度妄想惑業(yè)苦海也。結勸親近最勝知識者。若不親近諸佛菩薩。則不能得智慧巧便。不能成熟無邊善根故也。此中略具二十五前方便。親近知識。宴坐山林。即具五緣。離自心現妄想虛偽。即訶五欲。及棄五蓋。旣云宴坐。必調五事。下中上修。即行五法。又復略具圓觀十乘智慧巧便。即觀不思議境。無邊善根。即發(fā)真正菩提之心。能見自心妄想流注。即巧安止觀。離自心現妄想虛偽。即破法徧。分別決斷。即識通塞。下中上修。即調適道品。親近知識。即對治助開。了諸地相。即知次位。超度妄想有海業(yè)愛。即能安忍。諸佛灌頂得自在力等。即離法愛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但頌轉識因緣。藏識境界。略不頌悟入方便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疏曰。此總頌轉識因緣也。前一偈。是立喻。后一偈。是法合。海水為因。猛風為緣。則波浪得起。藏識所持種子為因。現行種種境界為緣。則轉識得生也。
青赤種種色。珂乳及石蜜。淡味眾華果。日月與光明。非異非不異。(魏云。青赤鹽珂乳。味及于石蜜。眾華與果實。如日月光明。非異非不異。唐云。青赤等諸色。鹽貝乳石蜜。花果日月光。非異非不異。)海水起波浪。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魏同。唐云。意等七種識。應知亦如是。如海共波浪。心俱和合生。)
疏曰。此頌意明相見二分。非異非不異。藏識轉識。亦非異非不異也。青赤諸色。眼識所緣境也。珂貝等聲。耳識所緣境也。乳蜜鹽淡諸味。舌識所緣境也。華有色香。果有香味觸用。鼻舌身識等所緣境也。日月光明。亦眼識所緣境也。此等六塵。皆是唯識所現。故非異。而復各有差別。故非不異也。又即以此喻藏識轉識者。如青赤不同。而同是色。乳蜜不同。而同是味。華果不同。而同在樹。光明日月不同。而不相離?善┲T識不同。而同由藏識起也。由藏識起。故非異。如種種波浪皆是海水也。眼識非耳識等。故非不異。如海水波浪。此波非彼波也。又波浪必與水俱。不能離水。轉識必與藏識心俱。不能離心。亦如光明必與日俱;蚺c月俱。不能離于日月。故云亦如是也。
譬如海水變。種種波浪轉。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謂彼藏識處。種種諸識轉。(魏云。譬如海水動。種種波浪轉。棃耶識亦爾。種種諸識生。唐第三句云。藏識亦如是。余三句并同魏。)
疏曰。此亦先喻。后法。意顯藏識處有七識轉。不一不異。不可思議也。準二譯。則中兩句乃重出耳。
謂以彼意識。思惟諸相義。不壞相有八。(魏云。心意及意識。為諸相故說。唐云。心意及意識。為識相故說。)無相亦無相。(魏云。諸識無別相。非見所見相。唐云。八識無別相。無能相所相。)
疏曰。此偈明即俗恒真。乃不思議二諦也。前三句。即唯識所謂心意識八種。俗故相有別也。后一句。即唯識所謂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也。但觀二譯。其旨自明若依今文釋者。于八識中唯第六意識最為猛利。能思惟種種諸相。而此種種諸相。若約不壞假名。則第八以集起為相。第七以染凈為相。第六以徧能分別為相。前五以各了塵境為相。故有八也。若具體。則秪是識性。所謂第一義心。如水與波。同一濕性。如金與器。同一寶性。故無八識差別之相。亦無能緣所緣相見二分之相也。然此真俗二諦。本唯一性。宛轉相即。不可思議。如摩尼珠。普雨眾寶。即體而用。即用而體。無一用而非全體。無一體而無全用。但隨情隨智種種取之。則有七種二諦不同。一者。愚法二乘。謂六識是俗。滅六識已。方證無相。名之為真。二者。利根三乘。謂六識虛幻是俗。虛幻則當體無相。即名為真。三者。利根菩薩。謂六識虛幻是俗。而于意地。兼含七八兩識。此無始來恒轉不滅為諸幻本。是故六識當體無相。故空。七八兩識恒轉不滅。故不空。則以幻有即空不空共名為真。四者。利利根菩薩。謂六識虛幻是俗。虛幻則當體無相。八識并皆無相。唯其無相。則無所不相。故不惟第八無相。體是法界。一切法皆趣第八。而前七無相。體亦法界。一切法皆趣前七。則以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乃名為真。五者。界外鈍根。謂八識種現。并名為俗。轉舍種現。證唯識性。乃名為真。六者。界外利根。謂八識種現。并名為俗。舍種現已。證唯識性。此性具足一切諸法。乃名為真。七者。界外利利根。謂若種若現。若相若性。一切施設。并名為俗。種即非種。現即非現。相即非相。性即非性。種為法界。一切法趣種。是趣不過。種尚不可得。云何更有趣與非趣。乃至性為法界。一切法趣性。是趣不過。性尚不可得。云何更有趣與非趣。是名為真也。此七意中。初一惟隨情說。非此經旨。后一惟隨智說。正此經旨。中五名為隨情智說。惟第四第六。今經亦兼用之。若第二第三第五。并非今經旨也。
譬如海波浪。是則無差別。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
疏曰。此重頌即俗之真也。海喻第八。波浪喻前七。以其同一濕性。故無差別。以喻八識之性。惟一真如也。唯識頌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心名采集業(yè)。意名廣采集。諸識識所識,F等境說五。(魏云。心能集諸業(yè)。意能觀集境。識能了所識。五識現分別。唐云。心能積集業(yè)。意能廣積集。了別故名識。對現境說五。)
疏曰。此重頌即真之俗也。秖此如來藏第一義心。舉體而為藏識轉識。譬如秖此濕性。舉體而為海為波浪也。第八名心者。采集為義。以其無覆無記。能受熏習。能藏種子。故從采集業(yè)以得名也。第七名意者。以其有覆無記。恒審思量自內我法。令第八識恒受生死。第八如庫藏。第七如守庫人。非我計我。非法計法。熏此我法二執(zhí)種子于藏識中。令彼藏識不得清凈。若由二空觀力。令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相應心品。乃能令彼藏識。轉成大圓鏡智相應心品。當知第七為染凈依。故名廣采集也。諸識。若準二譯。當指第六意識。此識徧緣三世三境。通于三量。故名為諸。徧能識其所識之境。所以流轉還滅。無不由之也。對現五塵。說名五識。以眾生迷悶。背覺合塵。眼識不能聞聲。耳識不能見色等故。若得自在。諸根互用。則一識緣一切境。全妄即真矣。初正明境界竟。
二問答釋疑二。初正釋疑。二勸修學。
初中三。初釋真俗疑。二釋法喻疑。三釋權實疑。
初又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以偈問曰。青赤諸色像。眾生發(fā)諸識。如浪種種法。云何唯愿說。
疏曰。此以俗疑真也。謂若因青赤諸色像等。眾生發(fā)諸轉識。猶如海浪種種諸法。是則能發(fā)所發(fā)。分明各異。今言非異非不異。無相亦無相。其義云何。
二答釋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青赤諸雜色。波浪悉無有。采集業(yè)說心。開悟諸凡夫。彼業(yè)悉無有。自心所攝離。(唐云。而彼本無起。自心所取離。)所攝無所攝。(唐云。能取及所取。)與彼波浪同。受用建立身。是眾生現識。(唐云。身資財安住。眾生識所現。)于彼現諸業(yè)。譬如水波浪。(唐云。是故見此起。與浪無差別。)
疏曰。此正明俗不違真。真亦不違俗也。謂能發(fā)識之青赤諸色。所發(fā)識之猶海波浪。悉本無有實法。而云采集業(yè)說心者。不過開悟諸凡夫耳。彼所采集之業(yè)悉亦無有。但是自心妄生攝取。而所攝取。其性本離。譬如翳目所取空華。本無花也。所攝旣無所攝。則能攝亦無能攝。故與彼波浪同。全即是水。非別有波浪也。只今所受用之資財。所建立安住之身器。皆是眾生現識所現。而凡愚不了唯識現故。乃于彼境妄現諸業(yè)。譬如從水妄起波浪。波浪旣悉無有。則彼業(yè)亦悉無有。譬如以水收波。波無不盡。豈非無相亦無相乎。初釋真俗疑竟。
二釋法喻疑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大海波浪性。鼓躍可分別。藏與業(yè)如是。何故不覺知。(唐第三句云。藏識如是起。魏缺此一問一答。)
疏曰。此以喻疑法也。喻可分別。法難覺知。得無有法喻不齊之過乎。
二答釋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凡夫無智慧。藏識如巨海。業(yè)相猶波浪。依彼譬類通。(唐云。阿賴耶如海。轉識同波浪。為凡夫無智。譬喻廣開演。)
疏曰。此正顯法難覺知。故借喻以通之也。二釋法喻疑竟。
三釋權實疑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日出光等照。下中上眾生。如來照世間。為愚說真實。已分部諸法。何故不說實。(唐云。譬如日光出。上下等皆照。世間燈亦然。應為愚說實。已能開示法。何不顯真實。)
疏曰。此疑佛說法不平等也。如來旣如日照世間。應為愚夫說真實法。何故分部三乘諸法。而不但說一乘真實法耶。
二答釋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若說真實者。彼心無真實。譬如海波浪。鏡中像及夢。一切俱時現。(唐云。俱時而顯現。)心境界亦然。境界不具故。次第業(yè)轉生。(業(yè)。唐作而。)識者。識所識。(唐云。識以能了知。)意者意謂然。(者。唐作復。魏云。意者然不然。)五則以顯現。(唐云。五識了現境。)無有定次第。
疏曰。此先明眾生心中。具足如此虛妄種現不見真實。故未可為說實也。如來藏心。譬如大海。鏡。與睡眠。藏心頓現根身器界及諸種子。譬如海中頓有一切波浪。鏡中頓現一切影像。眠中頓見一切夢境。故曰心境界亦然也。至于前六轉識。須藉境界為緣;驎r境界不現前。諸緣不具足故。則次第而轉生。蓋第六識。則識其所識六塵諸境。故起時多。不起時少。第七識。則妄意第八識之見分為實我法。名之為然。若轉依位。知我法空。則名不然。故與第八無始恒轉。無不起時。若前五識。唯緣顯現五塵境界。故起時少。不起時多。而或起一識。或起多識;蛲瑫r起;蛳群笃?偀o有定次第也。眾生心識紛雜如此。如何可為說真實乎。
譬如工畫師。及與畫弟子。布彩圖眾形。我說亦如是。
疏曰。此喻如來分部三乘法也。
彩色本無文。非筆亦非素。為悅眾生故。綺錯繪眾像。
疏曰。此喻三乘本非實法。但是隨順眾生說也。
言說別施行。(魏云。言說離真實。唐云。言說則變異。)真實離名字。(名。唐作文。)分別應初業(yè)。(二譯皆無此句。)修行示真實。(唐云。我所住實法。為諸修行說。)真實自悟處。覺想所覺離。此為佛子說。(唐云。真實自證處。能所分別離云云。)
疏曰。此明修大乘行佛子。乃可為說實也。
愚者廣分別。(魏云。愚者異分別。唐云。愚夫別開演。)種種皆如幻。雖現無真實。(魏云。惟見非真實。唐云。所見不可得。)如是種種說。隨事別施設。(魏云。隨事實不實。唐云。隨事而變異。)所說非所應。于彼為非說。(魏云。為此人故說。于彼為非說。)彼彼諸病人。良醫(yī)隨處方。(方。魏作藥。唐云。譬如眾病人。良醫(yī)隨授藥。)如來為眾生。隨心應量說。(魏云。惟心應器說。)妄想非境。界聲聞亦非分。哀愍者所說。自覺之境界。(唐云。世間依怙者。證智所行處。外道非境界。聲聞亦復然。)
疏曰。此申明說權說實之所以不同也。夫真實自悟處。惟可為佛子說耳。至為愚者。安得不分別開演以逗其機宜哉。此為實施權之意也。然雖權說三乘五乘種種諸法。而皆如幻。故雖隨情顯現。皆無真實。此廢權立實之意也。如是為實施權。廢權立實。種種諸說。皆是隨事別別施設。理則非權非實故也。理旣非權非實。何故乃作種種權實之說。以如來說法。必須應機。譬如良醫(yī)方藥。必須應病。倘所說非其所應。則于彼便為非說。譬如用藥非病所應。則于彼便為非藥故也。是故如來為眾生說法。必隨順眾生之心。應其所知之量;驒嗷驅崱3鯚o一定。譬如雨潤草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不令有過與不及之患也。至于自覺境界。外道聲聞所不能測。佛于真法。雖無悋心豈容機未熟而強為之說哉。初正釋疑竟。
二勸修學又二。初示方便。二示正修。
今初
復次大慧。若菩薩摩訶薩。欲知自心現量、攝受、及攝受者、妄想境界。(唐云。若欲了知能取所取分別境界。皆是自心之所現者。)當離群聚、習俗、睡眠。初中后夜。常自覺悟。修行方便。常離惡見經論言說。及諸聲聞緣覺乘相。當通達自心現妄想之相。
疏曰。當離群聚習俗睡眠者。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也。常自覺悟修行方便者。調五事。行五法也。當離惡見經論言說者。防墮外道、邪見、我執(zhí)也。當離聲聞緣覺乘相者。防墮無為深坑、法執(zhí)也。當通達自心現妄想之相者。依大乘聞思修慧、學習唯心識觀。以階真如實觀也。
二示正修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建立智慧相住已。(唐云。住智慧心所任相已。)于上圣智三相。當勤修學。何等為圣智三相當勤修學。所謂無所有相。(唐云。無影像相。)一切諸佛自愿處相。(魏云。一切諸佛自愿住持相。唐云。一切諸佛愿持相。)自覺圣智究竟之相。(魏云。內身圣智自覺知相。唐云。自覺圣智所趣相。)
疏曰。前門所示唯心直進。正指圓修。今文則明通入圓也。建立智慧相住者。牒前通達自心現妄想之相。所謂知一切法如幻如夢。乃通教大乘所修唯心識觀也。(通別圓教。皆有唯心識觀。以下文云入第八地。故此須約通教言之。)于上圣智三相當勤修學者。教令進修圓教一心三智也。無所有相。即一切智也。諸佛自愿處相。即道種智也。自覺圣智究竟相。即一切種智也。三智一心中具。一心中修。一心中得。故名上圣智三相也。
修行得此已。能舍跛驢心智慧相。得最勝子第八之地。則于彼上三相修生。(唐云。諸修行者獲此相已。即舍跛驢智慧心相。入菩薩第八地。于此三相修行不舍。)
疏曰。修行得此者。謂通教利根。觀空不空。知一心中本具此三相也。能舍跛驢智慧者。謂超通教二乘所有空慧也。二乘體空智慧。但行于空。不能雙行空有。故名為跛。得最勝子第八地者。三乘共十地中。菩薩所證八地。雖名辟支佛地。由見不空。正受圓接而入一乘。不與辟支取證者同也。則于彼上三相修生者。旣接入圓。故于圓智修行不舍也。
大慧無所有相者。謂聲聞緣覺及外道相。彼修習生。
疏曰。聲聞緣覺。證于偏空。一切外道。執(zhí)著斷空。皆非一切智相。今于彼空。能以正智修習。了達空為法界。一空一切空。生死涅槃。皆是無所有相也。
大慧。自愿處相者。謂諸先佛自愿處修生。(魏云。謂諸佛本自作愿住持諸法。唐云。謂由諸佛自本愿力所加持故而得生起。)
疏曰。諸佛本修行時。皆有無作四弘誓愿。所謂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知。佛道無上誓愿成。故能生道種智。徧知法界佛法。無不盡也。
大慧。自覺圣智究竟相者。一切法相。無所計著。得如幻三昧身。諸佛地處進趣行生。
疏曰。一切法相。若空。若有。若生死。若涅槃。乃至五位百法。百界千如。了知皆是自心現量。故皆無所計著。不計著故。則得如幻三昧。普現色身。從此進趣修行。直階妙覺。四十二位。無非佛地。故名一切種智也。
大慧是名圣智三相。若成就此圣智三相者。能到自覺圣智究竟境界。是故大慧圣智三相。當勤修學。
疏曰。此結明通教菩薩。若勤修學圓教圣智三。相得成就者。即證圓教初發(fā)心住。三智圓發(fā)。乃至能到圓妙覺位究竟境界也。第二藏識境界門竟。
第三圣智事分別自性門。大文為三。初請問。二正說。三結益。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知大菩薩眾心之所念。名圣智事分別自性經。(魏云。名圣智行分別法門體。)承一切佛威神之力。而白佛言。世尊。惟愿為說圣智事。分別自性經。百八句分別所依。(唐云。唯愿為說百八句差別所依圣智事自性法門。)如來應供等正覺。依此分別說菩薩摩訶薩。入自相共相妄想自性。(魏云。依此百八句。為諸菩薩摩訶薩。分別說自相同相妄想分別體。修行差別法。唐云。一切如來。為諸菩薩墮自共相者。說此妄計性差別義門。)以分別說妄想自性故。則能善知周徧觀察人法無我。凈除妄想。照明諸地。超越一切聲聞緣覺。及諸外道諸禪定樂。觀察如來不可思議所行境界。畢定舍離五法自性。諸佛如來法身智慧。善自莊嚴。(唐云。以一切佛法身智慧而自莊嚴。)起幻境界。(唐云。入如幻境。)升一切佛剎兜率天宮。乃至色究竟天宮。逮得如來常住法身。
疏曰。圣智事分別自性經者。謂圣人智慧之事。分別諸法之自性也。百八句分別所依者。謂此諸法自性。乃是百八句之所依。若以邪智分別。妄計自性有性。所謂或邪因性;驘o因性。則一一法能成百八見網。百八煩惱。若以正智分別。了達自性無性。所謂自心現量。心外非有。則一一法能成百八三昧百八義門也。畢定舍離五法自性者。旣離名相妄想。必不別計正智如如。旣離分別緣起。必不別計成自性也。法身智慧自莊嚴者。同諸佛理智之體也。起幻境界者。同諸佛應化之用也。升一切剎兜率天宮者。示同三藏教一生補處也。升一切剎色究竟宮者。示同通教帶劣勝應世間最高大身也。逮得如來常住法身者。入于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也。說此法門。有此大益。所以諸大菩薩。皆心念請。大慧菩薩復發(fā)言請也。
二正說八。初破有無妄計。二明凈除頓漸。三辨聲聞通相。四簡常不思議。五明種性差別。六明三自性相。七明二無我相。八破建立誹謗。
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又二。初正破有無妄計。二轉破妄想言無。
初又二。初敘。二破。
今初
佛告大慧。有一種外道。作無所有妄想計著。覺知因盡。兔無角想。(唐云。有一類外道。見一切法隨因而盡。生分別解。想兔無角。起于無見。)如兔無角。一切法亦復如是。(魏云。如兔角無。諸法亦無。)大慧。復有余外道。見種求那極微陀羅標形處橫法。各各差別。(魏云。見四大功德實有物。見各各有差別相。唐云。見大種求那塵等諸物。形量分位各差別已。)見已計著無兔角。橫法作牛有角想。(魏云。實無兔角虛妄執(zhí)著。妄想分別實有牛角。唐云。執(zhí)兔無角。于此而生牛有角想。)
疏曰。一切諸法。皆是自識所現相分。無即非無。有即非有。如夢中物。不離夢心。如何可計實無實有而有諸外道。不達惟識。妄見諸法隨因而盡。遂作無所有妄想計著。起于兔無角想。則謂諸法皆無。同于兔角。成斷滅見。不知自心所現諸法。非斷無也。復有余外道。妄見心外有四大種。依于極微諸塵。而形量分位各各差別。執(zhí)兔無角。對彼無之分位。安立有之分位。而作牛有角想。成邪常見。不知諸法唯心所現。非實有也。求那。此翻為依。陀羅驃。此翻為塵橫法。即唐譯所謂分位。言縱橫交錯雜陳之法也。
二破
大慧彼墮二見。不解心量。(魏云。不知唯心。唐云。不了唯心。)自心境界妄想增長。(魏云。妄想分別增長自心界。唐云。但于自心增長分別。)身受用建立。妄想根量大慧。一切法性。亦復如是。離有無。不應作想。(唐云。身及資生器世間等。一切皆唯分別所現。大慧。應知。兔角。離于有無。諸法悉然。勿生分別。)大慧。若復離有無。而作免無角想。是名邪想。彼因待觀。故兔無角。不應作想。(唐云。云何兔角離于有無。互因待故。)乃至微塵分別事性。悉不可得。大慧。圣境界離。不應作牛有角想。(唐云。分析牛角乃至微塵。求其體相。終不可得。圣智所行。遠離彼見。故是于此不應分別。)
疏曰。此正破外道不悟唯心。所以墮在有無二見。乃于自心境界之中增長有無二種妄想分別也。殊不知現在根身。及所受用之資財。所建立安住之器界。一切皆是妄想根量。唯分別現。乃至一切法性。亦復如是。心外無法。故離有。唯心所現。故離無。譬如鏡像水月。夢境空華。不可謂無。不可謂有。是則一切諸法。皆離有無。即兔與牛。亦是自心分別所見。性離有無者矣。柰何于此離有離無之牛兔。而更妄想分別一有角一無角耶。夫待有言無。待無言有。則不知有無皆是自心分別。然離郤自心分別。安有有無二法可得哉。又必對牛角有而觀兔角無者。試析牛角至微塵時。牛角安在。牛角旣尚非有。云何對之而計兔角無耶。夫牛角本惟心現。非極微成。但眾生妄計為有。故令析之。則不可得。當知但是析其計有之心。非謂心外果有牛角?晌鰹樾耐庵畼O微也。故唯識云。為執(zhí)粗色有實體者。佛說極微。令其除析。非謂諸色實有極微。由此應知諸有對色。皆識變現。非極微成(文)若達諸法皆識變現。即名圣智所行境界。自能遠離有無二種妄想也。初正破有無妄計竟。
二轉破妄想言無又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得無妄想者。見不生想已。隨比思量觀察不生。妄想言無耶。(魏云。愚癡凡夫。不見分別相。而比智分別。彼人見無。唐云。彼豈不以妄見起相。比度觀待。妄計無耶。)
疏曰。此因佛言不應作牛有角想?秩瞬贿_唯心。轉作牛無角之妄想故問之也。得無。即唐譯所謂豈不也。謂彼妄想之人。豈不以見有牛角。析至微塵。不生牛角想已。隨即比度觀察以為不生。而妄想言無耶。是則謂牛有角。固所不應謂牛無角。豈非妄想。
二答三。初正破有無二俱不成。二例明色空分齊非二。三結勸思惟自心現量。
今初
佛告大慧。非觀察不生。妄想言無。(唐云。不以分別起相。待以言無。)所以者何。妄想者因彼生故。(唐云。彼以分別。為生因故。)依彼角生妄想。(唐云。以角分別為其所依。)以依角生妄想。是故言依因故。離異不異故。(唐云。所依為因。離異不異。)非觀察不生。妄想言無角。(唐云。非因相待。顯兔角無。)
疏曰。此明欲悟惟心。須知心外無法。非分別觀察外法起相。析至不生。方妄想言無也。以彼分別妄想。因依于角而生。妄想與角。離異不異。故雖觀察牛角不生。言兔無角?倢偻搿7菍嵙x也。
大慧。若復妄想異角者。則不因角生。若不異者。則因彼故。(唐云。若此分別異兔角者。則非角因。若不異者。因彼而起。)
疏曰。此轉釋離異不異也。按魏譯亦無兔字。今以二義釋之。一就今文釋者。謂若妄想異角。則應不因角生。今旣因角而生。不可言異。若不異者。妄想即角。不可云因彼所生。今則因彼生故。又不可言不異。此約牛角而明離異不異也。二就唐譯釋者。謂妄想若異兔角。則非兔角之因。今旣因妄想而說無兔角。不可言異。若不異者。無兔角即是妄想。不可云因妄想起。今則因于妄想而起無兔角戲論。又不可言不異。此約兔角而明離異不異也。
乃至微塵分析推求。悉不可得。不異角故。彼亦非性。(唐云。分析牛角乃至極微。求不可得。異于有角言無角者。如是分別。決定非理。)二俱無性者。何法何故而言無耶。(唐云。二俱非有。誰待于誰。)
疏曰。此正斥析至極微而言牛角無者。定非理也。夫分析牛角至極微時。則牛角固不可得。若更分析極微。則極微又豈可得。是則極微非性。不異角之非性也。旣二俱無性。安得以極微為有。而待牛角為無耶。
大慧。若無故無角。(唐云。若相待不成。)觀有故言兔角無者。(唐云。待于有故。言兔角無。)不應作相。(唐云。不應分別。)
疏曰。此結斥待極微而計牛角是無。或觀牛角是有而言兔無角者。皆為非理。不應作想也。
大慧。不正因故而說有無。二俱不成。(唐云。不正因故。有無論者。執(zhí)有執(zhí)無。二俱不成。)
疏曰。此結斥不達唯心之過也。夫一切諸法。皆唯心現。故非邪因。亦非無因。外道不達唯心;蛴嫙o種生一切法。或計有種生一切法。皆非正因。旣不能達諸法正因。則說有說無。二俱不成矣,F見世間種種諸法。安得說無。研窮法體皆無自性。安得說有。若達惟心則說有亦得。說無亦得。有非實有。不背真空。無非斷無。不礙幻有。乃為自覺圣智之境界也。初正破有無二俱不成竟。
二例明色空分齊非二又二。初敘。二破。
今初
大慧。復有余外道見。計著色空事形處橫法。不能善知虛空分齊。言色離虛空。起分齊見妄想。(魏云。復有余外道。見色有因。妄想執(zhí)著形相長短。見虛空無形相分齊。見諸色相異于虛空。有其分齊。唐云。復有外道。見色形狀虛空分齊。而生執(zhí)著。言色異虛空。起于分別。)
疏曰。色及虛空。皆是自心所現相分。不離自心。非有二也。外道計著分位差別。故云不能善知。
二破又二。初正明不二。二破其妄執(zhí)。
今初
大慧。虛空是色。隨入色種。(魏云。虛空即是色。以色大入虛空故。)大慧。色是虛空。持所持處所建立性。(唐云。能持所持建立性故。魏云。色即是虛空。依此法有彼法。依彼法有此法故。)色空事分別當知。(魏云。以依色分別虛空。依虛空分別色故。唐云。色空、分齊。應如是知。)
疏曰。虛空是色隨入色種者。以空性無形。因色顯發(fā)。又空體不動。徧在色種處故。持所持處建立性者。以虛空為能持。色為所持。相依不相離故。是故依色分別虛空。則虛空但是分別所知。斷不在色外也。依虛空分別色。則色亦但分別所知。斷不在虛空外也。安得妄計各有分齊哉。
大慧。四大種生時。自相各別。亦不住虛空。非彼無虛空。(魏云。而四大中。非無虛空。)
疏曰。此明唯心所現四大。雖不住。空。亦不外空也。后文云。津潤妄相大種。生內外水界?澳芡氪蠓N。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內外風界。斷截色妄想大種。生內外地界。此則舉性覺真空之體。而為堅濕暖動之相。不變隨緣。故虛妄自相各別。亦不住于虛空。然性空真覺。隨緣不變。故四大中。非無虛空。斯則四大不在空外?找嗖辉谒拇笸庖。并是唯心。安有。分齊。初正明不二竟。
二破其妄執(zhí)
如是大慧。觀牛有角。故兔無角。(魏云。兔角亦如是。因牛有角。言兔無角。唐云。免角亦爾。觀待牛角。言彼角無。)大慧。又牛角者。析為微塵。又分別微塵。剎那不住。彼何所觀故。而言無耶。(魏云。又彼牛角。析為微塵。分別微塵相。不可得見。彼何等何等法有。何等何等法無。而言有耶無耶。)若言觀余物者。彼法亦然。(魏云。若如是觀。余法亦然。唐云。若待余物。彼亦如是。)
疏曰。計著四大是有形。虛空是無形。正同計著牛角是有。言兔角無也。若牛角析為微塵。則牛角非有。微塵剎那不住。不可得見。則微塵非有。微塵不有。安可待之說牛角無。牛角不有。安可待之說兔角無。以例四大非有。安可待之說虛空無哉。二例明色空分齊非二竟。
三結勸思惟自心現量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當離兔角牛角虛空形色異見妄想。汝等諸菩薩摩訶薩。當思惟自心現妄想。(魏云。汝應當知自心所見虛妄分別之相。唐云。應常觀察自心所見。分別之相。)隨入為一切剎土最勝子。以自心現方便而教授之。(唐云。于一切國土。為諸佛子說觀察自心修行之法。)
疏曰。若牛若兔。有角無角。四大虛空。皆是自心所現妄想分別。若不起分別妄想。則一切有無對待。當體皆不可得。故云離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二。初頌正法。二頌破執(zhí)。
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色等及心無。色等長養(yǎng)心。(魏云。色于心中無。心依境見有。唐云。心所見無有。唯依心故起。)身受用安立。識藏現眾生。(魏云。內識眾生見。身資生住處。唐云。身資所住影。眾生藏識現。)心意及與識。自性法有五。無我二種凈。(魏云。二種無我凈。唐云。二無我清凈。)廣說者所說。(魏云。如來如是說。唐云。諸導師演說。)
疏曰。初句明所緣之色空。能緣之心。當體本無。即俗而真也。次句。明法生心生。心生法生;ハ嚅L養(yǎng)。即真而俗也。次二句。明根身器界。皆是藏識所現也。次四句。明八識三自性五法二無我。唯如來能廣說也。
二頌破執(zhí)
長短有無等。展轉互相生。以無故成有。以有故成無。微塵分別事。不起色妄想。心量安立處。惡見所不樂。(魏云。但心安住處。惡見不能凈。唐云。唯心所安立。惡見者不信。)覺想非境界。(魏云。非妄智境界。唐云。外道非行處。)聲聞亦復然。救世之所說。自覺之境界。
疏曰。此頌有無對待。皆是唯心。唯如來所自覺證。不惟非外道所知。亦非愚法聲聞所通達也。初破有無妄計竟。
二明凈除頓漸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為凈除自心現流故。復請如來。白佛言。世尊。云何凈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為頓。為漸耶。
疏曰。上文結勸當思惟自心現妄想。而此妄想。從無始來。念念流注。曾無間斷。今欲凈除。為頓為漸。故復請問之也。
二答三。初正答漸頓二義。二兼辨三佛法相。三結勸修學除滅。
初又二。初約所凈明漸義。二約能凈明頓義。
今初
佛告大慧。漸凈。非頓。如庵羅果。漸熟非頓。如來凈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凈非頓。譬如陶家造作諸器。漸成非頓。如未凈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凈非頓。譬如大地。漸生萬物。非頓生也。如來凈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凈非頓。譬如人學音樂書畫種種技術。漸成非頓。如來凈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凈非頓。
疏曰。此即大佛頂經。所謂事非頓除。因次第盡。乃頓家之漸也。夫庵羅樹初生果時。即庵羅果。必非他果?捎鞒醢l(fā)心時。便成正覺。非權果也。而一切種智之果。必以漸熟。智果漸熟。則妄想現流自漸凈矣。夫陶家作器。如作瓶時。初作即瓶。非待后時方改為瓶?捎鞒跣扌袝r。便作無上佛器。非小器也。而一切佛器。漸次精好。畢竟堅固。譬如瓶壞先粗。次細。后乃燒成。佛器精堅。則現流自除凈矣。夫大地生物。如生稻時。初生即稻。非以稗等而改為稻?捎鞒醢l(fā)菩提芽時。即由大菩提種。非他種也。而菩提莖葉花果。必以漸次增長。菩提增長。則現流自消滅矣。夫人學諸技術。如學書必宗鐘王。學射必宗于羿?捎鞒醢l(fā)意時。便學如來十力無畏不共法等。非學作意神通道術也。而如來力無畏等。必以漸成。力無畏等旣成。則現流自永凈矣。
二約能凈明頓義
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魏云。譬如明鏡。無分別心。一時俱現一切色像。唐云。譬如明鏡。頓現眾像而無分別。)如來凈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頓現無相、無有所有、清凈境界。(魏云。如來亦復如是。無有分別。凈諸眾生自心現流。一時清凈。非漸次凈。令住寂靜無分別處。唐云。諸佛凈除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頓現一切無相境界。而無分別。)如日月輪。頓照顯示一切色像。(魏加句云。非為前后。)如來為離自心現習氣過患眾生。亦復如是。頓為顯示不思議智、最勝境界。(魏云。為令眾生遠離自心煩惱見熏習氣過患。一時示現云云。唐云。如來凈諸眾生自心過習。亦復如是。頓為示現不可思議諸佛如來智慧境界。)譬如藏識。頓分別知自心現、及身安立受用境界。(魏云。譬如阿棃耶識。分別現境、自身資生、器世間等。一時而知。非是前后。唐云。譬如藏識。頓現于身及資生國土一切境界。)彼諸依佛。亦復如是。頓熟眾生所處境界。以修行者。安處于彼色究竟天。(魏云。報佛如來。亦復如是。一時成熟諸眾生界。置究竟天凈妙宮殿修行清凈之處。唐云。報佛亦爾。于色究竟天。頓能成熟一切眾生。令修諸行。)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耀。(魏云。譬如法佛報佛。放諸光明。有應化佛。照諸世間。唐云。譬如法佛。頓現報佛及以化佛。光明照耀。)自覺圣趣。亦復如是。彼于法性。有性、無性、惡見、妄想。照令除滅。(魏云。內身圣行光明法體。照除世間有無邪見。亦復如是。唐云。自證圣境。亦復如是。頓現法身。而為照耀。令離一切有無惡見。)
疏曰。此明如來四智。一時普能頓凈一切眾生自心現流。兼顯理則頓悟。乘悟并銷義也。明鏡者。譬如來大圓鏡智也。無相色像者。如鏡中色像。有即非有。非有而有。當體如如也。頓現無相清凈境界者。令諸眾生。頓悟圓成實如如理也。日月輪者。譬如來平等性智也。凈諸眾生習氣過患者。破其我法二執(zhí)也。顯示不思議智者。令諸眾生頓階圓成實正智也。藏識者。譬如來妙觀察智也。眾生藏識。雖在迷時。亦惟現量。能于根身、器界、種子三類性境。一時覺了。如來妙觀察智。亦復如是。頓分別知法界眾生所有根性。方便令其從因尅果也。安處于彼色究竟天者。令諸眾生頓舍染分緣起。頓證凈分緣起也。法佛所作依佛光明者。譬如來成所作智也。照耀世間者。譬報化佛說法開示眾生也。自覺圣智者。指眾生聞法所獲始覺智也。照除惡見妄想者。頓破分別我法二執(zhí)也。然此漸頓二義。雖約能所。實不相離。是故所凈雖漸。而未嘗無頓也。能凈雖頓。而未嘗無漸也。且如庵羅雖以漸熟。而一樹非不頓生多果。諸器雖以漸成。而陶家非不頓作諸器。萬物雖漸生長。而大地非不頓生萬物。技術雖以漸成。而巧人非不頓學眾技。此即漸中有頓也。如明鏡雖頓現像。而胡來則胡現。漢來則漢現。次第來則仍次第現也。日月雖頓照顯。而先照高山。次照幽谷等。亦可說次第也。藏識雖頓覺了三類性境。而因緣變力。一任先業(yè)種子次第生果。亦未嘗無先后也。法佛所作報化雖徧法界而有緣者見。無緣者不見。緣熟者先見。緣生者后見。亦未嘗無次第也。此皆頓中有漸也。至于眾生稟頓漸教。起頓漸行。獲頓漸益。一往雖以一乘為頓。三乘為漸。而于四教之中。細論各有頓漸。亦可各作四句料簡。末世學人。不依于義。但著言說。聞頓即喜聞漸即怒。誰知偏小。雖有頓名。亦何足重。圓實雖有漸義。亦安可輕。故不避繁。聊為拈出。用破隨語生解之迷情。用顯頓漸圓融之妙理。言四句料簡者。一漸漸。二漸頓。三頓漸。四頓頓也。三藏教四句者。如鈍根聲聞。先以五停漸調煩惱而階見道。后復徧歷諸禪空處而出三界。是漸漸也。先歷諸見而后見諦即于此生得愛盡者。是漸頓也。聞法即證須陀洹果;蚪浧叻;蛞煌鶃怼;驓v諸禪而漏盡者。是頓漸也。善來得戒。即成無學者。是頓頓也。通教四句者。先析后體而登見地。更歷多時而尅上地者。是漸漸也。先觀生滅而悟無生。旣悟無生。便盡余惑者。是漸頓也。創(chuàng)觀四性。即悟無生。以無生觀。漸斷余惑者。是頓漸也。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不歷階位而自祟最者。是頓頓也。別教四句者。先從藏通轉入。或從通教按位接者。是漸漸也。若從通教勝進接者。是漸頓也。先信中道。乃修次第三觀者。是頓漸也。登地以后證道同圓。是頓頓也。圓教四句者。從前三教方便轉入。或通別教按位接入。是漸漸也。從通別教勝進接入;驈姆ㄈA開顯會入。是漸頓也。具縛即知秘密之藏。歷劫修行華嚴?。是頓漸也?裥念D歇。歇即菩提。如是乃超信住行向加行地等。入于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是頓頓也。又藏通雖各四句。束之皆名為漸。但詮真故。別圓雖各四句。束之皆名為頓。正詮中故。又藏教拙門。是界內漸。通教巧門。是界內頓。別教歷別。是界外漸。圓教圓融。是界外頓。又藏教近通化城。其路屈曲。雖有四句。總為漸漸。通教直通化城。遙通寶所。雖有四句。總為漸頓。別教雖通寶所。其路迂回。雖有四句?倿轭D漸。圓教直通寶所。無委曲相。雖有四句。總為頓頓。又藏教析觀拙。開會難則先后皆漸。應名漸漸。通教體觀巧而利受接。鈍不受接。則先頓后漸。應名頓漸別教歷別修觀。而證道同圓。則先漸后頓。應名漸頓。圓教六而常即。則始終皆頓。應名頓頓。又藏通之頓頓。猶故不如圓家之漸漸。當知以名定義萬無一得。以義定名。萬無一失。后世徒騖圓頓之名。安知頓漸皆不思議乎。初正答漸頓二義竟。
二兼辯三佛法相
大慧。法依佛。(魏云。法佛報佛。)說一切法入自相、共相。自心現習氣因。相續(xù)妄想自性計著因。種種不實如幻。種種計著不可得。(唐云。法性所流佛。說一切法自相共相。自心現習氣因相。更相系屬。種種幻事。皆無自性。而諸眾生。種種執(zhí)著。取以為實。悉不可得。)復次大慧。計著緣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相。大慧。如工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幻。起一切眾生若干形色。(唐云;米鞅娚舾缮。)起種種妄想。彼諸妄想。亦無真實。(唐云。令其見者種種分別。皆無真實。)如是大慧。依緣起自性。起妄想自性。種種妄想心。種種相。行事妄想相。計著、習氣、妄想。是為妄想自性相生。(唐云。此亦如是。于緣起性中。有妄計性。種種相現。是名妄計性生。)大慧。是名依佛說法。(魏云。是名報佛說法之相。唐云。是名法性所流佛說法相。)
疏曰。此先明報佛說法相也。然統(tǒng)論三佛。不一不異。言不一者。約自所證。名為法佛。約自能證。名為報佛。依性起修。還證于性。又名依佛。旣依性起。又名法性所流佛。而此報佛。復分為二。若自受用報。則非等覺以下之所能見。若他受用報。則別地圓住。乃能隨力隨分見之。約隨群機。普現其影。如月印千江。名為化佛。則若凡若圣。但有緣者。皆得見之。故不一也。言不異者。法是法身。報是般若。化是解脫。三法不可縱橫并別。那得言異。又法是本性三德。報是修生三德。此即是體;抢。此即是用。性修不二。體用不二。又那得言異。又經云。水銀和真金。能涂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水銀。譬報身功德。真金。譬法身理性。色像。譬化身普應。有色像處。即有真金水銀。有應化處。即有法身功德。故荊溪云。泥水之像。性遍虛空。三身宛然。四德無減。況復化身。那得與法報異耶。知此不一不異意已。方可辨于三佛之相。何以言之。只今娑婆所見釋迦。本是化佛。而此化佛。即報即法。故諸經中;蛎麨楸R舍那;蛎R遮那。此不異也。眾生若堪聞真實法。聞已信解。能證自心本具法身理體。于其化身。即見法身。即名法佛。眾生若堪聞緣生無性之法。通達藏識染凈因緣。能生自心本具功德智慧。于其化身。即見報身。即名報佛。眾生若僅堪聞善惡因果生滅對待之法。聞已受持。斷惡修善。舍離生死。取證涅槃。于其化身。不見即報即法之理。止名化佛也。今先明報佛所說。說一切法自相共相。皆因自心習氣所現。皆如幻事。正所謂依他無性也。相續(xù)妄想計著。而計著實不可得。正所謂計本空也。言計著緣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相者。如唯識云。第六第七心品。執(zhí)我法者。是能徧計。依他起性。是所徧計。以是徧計心等所緣緣故。如依于繩。而起蛇想。其所緣緣。但是繩故。本無蛇故。故云。彼諸妄想。亦無真實也。余文可知。
大慧。法佛者。離心自性相。自覺圣所緣境界建立施作。(唐云。法性佛者。建立自證智所行。離心自性相。魏云。法佛說法者。離心相應體故。內證圣行境界故。是名法佛說法之相。)
疏曰。所證真如。名為法佛。以離能取所取相故。名為離心自性相。以無分別智體會真如故。名為自覺圣智所緣境界建立施作也。夫離心自性相者。唯識所謂真如無相可取。正智不取于相也。自覺圣智所緣境界建立施作者。唯識所謂。雖有見分。而無分別。雖無相分。而可說此帶如相起。不離如故。不變而緣也。旣以根本正智親證真如。則自分證法佛。乃名得聞法佛所說法耳。
大慧;鹫。說施戒忍精進禪定及心智慧。離陰界入解脫。識相分別。觀察建立。超外道見。無色見。(唐云。化佛說施戒忍進禪定智慧。蘊處界法。及諸解脫諸識行相。建立差別。越外道見。超無色行。)
疏曰。對治六蔽。說事六度。即道諦也。說陰界入。即苦諦也。說離解脫。即滅諦也。識相分別。觀察建立。即集諦也。又即十二因緣流轉還滅門也?傄郎鷾缢闹B。說三乘法。僅超外道及無色見。出分段生死而已。二兼辨三佛法相竟。
三結勸修學除滅
大慧。又法佛者。離攀緣。攀緣離。一切所作根量相滅。(魏云。法佛說法者。離攀緣故。離能觀所觀故。離所作根量相故。唐云。法性佛。非所攀緣。一切所緣。一切所作根量等相。悉皆遠離。)非諸凡夫、聲聞、緣覺、外道。計著我相所著境界。(唐云。非凡夫二乘及諸外道執(zhí)著我相所取境界。魏云。非諸凡夫聲聞緣覺外道境界故。以諸外道。執(zhí)著虛妄我相故。)自覺圣究竟差別相建立。是故大慧。自覺圣究竟差別相。當勤修學。自心現見。應當除滅。
疏曰。上文分辨三佛說法之相。正欲令人薦取法身本性。故結嘆非諸凡外二乘境也。凡外具有我法二執(zhí)。二乘雖斷我執(zhí)。尚有法執(zhí)。不達心外無法。安能證會自覺圣境界哉。欲證自覺圣智。須凈自心現流。欲凈自心現流。須修自覺圣趣。前文所謂唯心直進。即是修學除滅總訣。愿諸同志。相與勉之。言自覺圣究竟差別相者。一與凡外二乘。究竟不同。二于真如究竟性中。尚有十地斷障所顯差別。猶金剛經。所謂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也。二明凈除頓漸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義疏中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義疏下
前來第三圣智事分別自性門。二正說八段中。二明凈除頓漸竟。
三辨聲聞通相。二初標。二釋。
今初
復次大慧。有二種聲聞乘通分別相。(二并云。聲聞乘有二種差別相。)謂得自覺圣差別相。(魏云。謂于內身證得圣相故。唐云。所謂自證圣智殊勝相。)及性妄想自性計著相。(魏云。執(zhí)著虛妄相分別有物故。唐云。分別執(zhí)著自性相。)
疏曰。通分別相者。謂此二種。雖則通名聲聞。而相各差別。凡學菩薩道者。皆應善分別知也。
二釋二。初釋自覺圣相。二釋性妄想相。
初又二。初正釋相。二明差別。
云何得自覺圣差別相聲聞。謂無?嗫諢o我境界。(唐云。謂明見苦空無常無我諸諦境界。)真諦離欲寂滅。(唐云。離欲寂滅故。) 息陰界入自共相。外不壞相。如實知。(唐云。于陰界處。若自若共。外不壞相如實了知故。) 心得寂止。(唐云。心住一境。)心寂止已。禪定解脫三昧道果。正受解脫。(唐云。住一境已。獲禪解脫三昧道果而得出離。)不離習氣不思議變易死。得自覺圣樂住聲聞。(唐云。住自證圣智境界樂。未離習氣及不思議變易死。)是名得自覺圣差別相聲聞。(唐云。是名聲聞乘自證圣智境界相。)
疏曰。言自覺圣差別相者。意顯聲聞但證生空圣智。不證法空圣智。故與大乘有差別也。五陰十八界十二入。各有當體差別法相。名為自相。同是無?嗫諢o我之相。名為共相。外不壞相者。體法明空。不同藏教析壞相也。禪者。根本四禪。定者?盏人亩。解脫者。謂八解脫。三昧者?諢o相無愿三三昧也。道者。出世無漏道。果者。見地薄地離欲已辦諸果證也。正受解脫者。不受三界諸受而得出離也。習氣者。異熟識中諸法種子。乃變易生死之因也。不思議變易死者。界外微細生住滅相。所謂真常流注。乃習氣所感之果也。自覺圣樂者。證得生空所顯真如。如實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后有。離三界苦。得出世樂。取證于空。而自休息。故云住也。
二明差別
大慧。得自覺圣差別樂住菩薩摩訶薩。非滅門樂。正受樂。顧愍眾生及本愿。不作證。(唐云。菩薩雖亦得此圣智境界。以憐愍眾生故。本愿所持故。不證寂滅門及三昧樂。)大慧。是名聲聞得自覺圣差別相樂。菩薩摩訶薩。于彼得自覺圣差別相樂。不應修學。(唐云。諸菩薩于此自證圣智樂中。不應修學。)
疏曰。通教菩薩。與二乘人。同觀于空。別教菩薩。歷別三觀。亦先觀空。故皆得此自覺圣樂。暫自安住。而由顧憫眾生。及本四弘誓愿力故。不于滅門樂三昧樂而作證也。結云。不應修學者。應修圓妙一心三觀。不應偏修此空觀也。初釋自覺圣相竟。
二釋性妄想相二。初正釋相。二勸知舍。
今初
大慧。云何性妄想自性計著相聲聞。所謂大種青、黃、赤、白。堅、濕、暖、動。非作生。(唐云。知堅濕暖動青黃赤白如是等法。非作者生。)自相共相。先勝善說。見已。于彼起自性妄想。(唐云。然依教理。見自共相。分別執(zhí)著。是名聲聞乘分別執(zhí)著相。)
疏曰。大種。即地水火風四大之種類也。外道計此四大。或從時生。或從方生;驈淖栽谔焐;驈内ぶB生。或從極微生;驈纳裎疑;驈拇笥芯渖;驈淖匀簧。此則阿含經中。已曾廣破彼所習聞。故云非作生也。然佛于阿含中。為破凡外我執(zhí)。故說士夫六界。謂此身中堅相為地。濕相為水。暖相為火。動相為風。無窒礙相為空。妄分別相為識。于中實無我及我所。而彼愚法聲聞。隨語生解。便謂實有地水火風。以堅濕暖動而為自相。以無常苦無我不凈而為共相。不知心外實無四大自性。四大秪是識所變相也。
二勸知舍
菩薩摩訶薩。于彼應知應舍。隨入法無我相。滅人無我相見。漸次諸地相續(xù)建立。是名諸聲聞性妄想自性計著相。(唐云。菩薩于此法中。應知應舍。離人無我見。入法無我相。漸住諸地。)
疏曰。應知者。須善他宗。知彼執(zhí)著差別相也。應舍者。須善自宗。用真能破。破彼執(zhí)也。入法無我相者。知一切法。皆唯心現。無自性也。滅人無我相見者。破彼法有我無之計著也。漸次諸地相續(xù)建立者。由破分別法執(zhí)。建立初地真見道位。由破俱生法執(zhí)。建立十地諸修習位。乃至法執(zhí)種子永不生巳。建立究竟妙覺位也。菩薩于此自性計著。云何知。云何舍耶。夫外道或計四大從作者生。如前所列;蛴嬎拇笠詾槟苌R磺兄T法皆其所生。阿含經中亦已破斥。皆不更述。今明聲聞計著相者。自有二種。一計地水火風四大為能成。色、香、味、觸四微為所成。謂地有堅性。是故目得之而為色。鼻得之而為香。舌得之而為味。身得之而為觸。水有濕性。故成色味觸三微;鹩信浴9食缮|二微。風有動性。故成觸微。此則四大為實。四微為假也。一計四微為能成。四大為所成。謂地大由色香味觸四微所成。所以堅礙。水大由色味觸三微所成。所以流潤;鸫笥缮|二微所成。所以寄于草木。風大唯一觸微所成。所以并無形質。此則四微為實。四大為假也。知此三種計著相已。方可破舍。初破四大為實有者。地堅若是實有。不應遇風可散。遇水可雜。又金石最堅。若是實有。不應遇火可镕可燼。水濕若是實有。不應遇土留滯。遇火干竭。火暖若是實有。不應遇水可滅。風動若是實有。不應遇塞可障。次破四微為實有者。色微若非眼識所變。自實有者。應非眼識所緣。設許眼識雖不變色。能緣色者。耳鼻等識亦不變色。何不緣色。又眼識旣不變色。而能緣色。不變聲等。何不能緣聲等。香、味、觸三。例此廣破。故知四大四微。皆非心外實有法也。而諸經論;蚍Q為能所八法者。正顯離能無所。離所無能。能所并是假施設有。并非實法故也。然約本質起相分義。則假說四大為能。四微為所。若約現行熏種子義。則假說四微為能。四大為所。實皆八識之所變現。能本非能。所亦非所。是名法無我相也。三辨聲聞通相竟。
四簡常不思議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說常不思議自覺圣趣境界。及第一義境界。世尊。非諸外道所說常不思議因緣耶。(魏云。外道亦說常不可思議因果。此義云何。唐云。將無同諸外道所說常不思議作者耶。)
疏曰。佛未出時。外道或計神我是常。或計冥諦是常。或計自在天常。或計四大是常。或計極微是常;蛴嬄曅允浅。或計虛空是常。皆謂是能作者。故常。故佛廣說因緣生法以破斥之。今經乃說七種第一義。及說藏識海常住。又說自覺圣究竟境界等?制錇E同外道。故問之也。
二答釋三。初簡異外道。二簡異聲聞。三正明不生。
今初
佛告大慧。非諸外道因緣得常不思議。(魏云。諸外道說常不可思議因果不成。唐云。非諸外道作者得常不思議。)所以者何。諸外道常不思議。不因自相成。(魏云。非因自相相應故。唐云。因自相不成。)若常不思議。不因自相成者。何因顯現常不思議。(唐云。旣因自相不成。以何顯示常不思議。)復次大慧。不思議若因自相成者。彼則應常。由作者因相故。常不思議不成。(唐云。外道所說常不思議。若因自相成。彼則有常。但以作者為因相故。常不思議不成。)
疏曰。外道不達唯心。見有諸法若生若滅。妄推神我冥諦等以為作者。云是常不思議。而此神我冥諦等。但是妄想戲論分別。實無自相可得。亦無因相可成。旣因及自相、皆悉不成。何由顯示常不思議。故復縱云。假使因自相成。彼則應常。隨即奪云。由以作者為因相故。常不思議不成。蓋作者為相。則非常之自相。作者為因。則非常因也。
大慧。我第一義常不思議。第一義因相成。離性非性。(魏云。以離有無故。唐云。遠離有無。)得自覺相。故有相。(唐云。自證圣智所行相。故有相。)第一義智因。故有因。(唐云。第一義智為其因。故有因。)離性非性故。譬如無作。(唐云。離有無故。非作者。)虛空涅槃滅盡故常。(唐云。如虛空涅槃。寂滅法故。常不思議。)如是大慧。不同外道常不思議論。(唐云。是故我說常不思議。不同外道有所諍論。)如是大慧。此常不思議。諸如來自覺圣智所得如是。(唐云。此常不思議。是諸如來自覺圣智所行真理。)故常不思議自覺圣智所得。應當修學。(唐云。是故菩薩。當勤修學。)
疏曰。第一義如來藏心。當體絕待。非別有因。故離性。亦非無因。故離非性。因此得成第一義相也。得自覺相故有相。不同外道之自相不成也。第一義智因故有因。不同外道之因相不成也。彼外道妄計神我冥諦等以為作者。倘別有一法以為神我等因。即成有性。倘別無一法以為神我等因。即成非性。設許有性。則神我等乃是所作應成無常。何名作者。何名為常。設許非性。則神我等體旣非有。何能有用?v許是常。亦非作者。今如來所證不思議常。有相有因。離性非性。所以不同外道所計作者。譬如虛空涅槃滅盡。遠離生住異滅諸有為相。非有非空。超諸諍論。乃是自覺圣智所得。非常無常。而名為常。故不可思議也。
復次大慧。外道常不思議。無常性異相因故。非自作因相力故常。(唐云。以無常異相因故常。非自相因力故常。)復次大慧。諸外道常不思議。于所作性非性無常。見已。思量計常。(唐云。外道常不思議。以見所作法有已還無。無常已。比知是常。)
疏曰。此更申明外道所計神我冥諦等法。彼實未嘗親見。但因旣見所作無常。妄想思量能作者必應常耳。是用無常異相。而為常不思議因也。
大慧。我亦以如是因緣所作者。性非性無常見已。自覺圣境界。說彼常無因。(唐云。我亦見所作法有已還無。無常已。不因此說為常。)
疏曰。此正顯示佛所自證常不思議。不同外道。但因無常而比知也。謂我了知正因緣所生諸法。初生即滅。性皆非性。所謂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其生也無來處。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其滅也無去處。譬如夢境空花。心外無法。乃證自覺圣智境界。豈因所作無常。妄計能作是常哉。彼旣因于無常。比知計常。則常乃無因矣。
大慧。若復諸外道因相。成常不思議因。自相性非性。同于兔角。(唐云。外道以如是因相。成常不思議因。此相非有。同于兔角。)此常不思議。但言說妄想。諸外道輩。有如是過。所以者何。謂但言說妄想。同于兔角。自因相非分。(唐云。故常不思議。唯是分別。但有言說。何故。彼因同于兔角。無自相因故。)
疏曰。此正譬顯外道說常。無自因相也。夫因所作無常。妄計能作是常。何異見牛角可析是無常。計兔角不可析是常耶。以所作諸法無常。乃舉世之所同見。譬如牛角。而能作之神我冥諦等是常。乃舉世之所不見。譬如兔角故也。
大慧。我常不思議。因自覺得相故。離所作性非性故常。(唐云。以自證為因相。)非外性非性無常。思量計常。(唐云。不以外法有已還無無常為因。)大慧。若復外性非性無常。思量計常不思議常而彼不知常不思議。自因之相。去得自覺圣智境界相遠。彼不應說。(唐云。外道反此。曾不能知常不思議。自因之相。而恒在于自證圣智所行相外。此不應說。)
疏曰。此結示如來所證常不思議。正與外道相反也。如來了知心外無法。本無能作所作。所以因緣和合。虛妄名生。而非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而無可滅。非有生。故離性。無可滅。故離非性。乃能證得不生不滅。常住佛性。非謂心外有法。見其生已還滅。比量計度。更有一法不生不滅也。外道則妄計心外有所生法。相是無常。遂更妄計心外有能生法。必應是常。顛倒昏迷。莫此為甚?稍瞥2凰甲h乎哉。初簡異外道竟。
二簡異聲聞
復次大慧。諸聲聞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別一切性。妄想非性。(魏云。不知世間涅槃無差別故。唐云。不知生死涅槃差別之相。一切皆是妄分別有。無所有故。)未來諸根境界休息。作涅槃想。(唐云。妄計未來諸根境滅。以為涅槃。)非自覺圣智趣藏識轉。(唐云。不知證自智境界。轉所依藏識為大涅槃。)是故凡愚說有三乘。(唐云。彼愚癡人說有三乘。)說心量趣無所有。(魏云。而不能知惟心相滅。得寂靜法。唐云。不說惟心無有境界。)是故大慧。彼不知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自心現境界。(唐云。彼人不知去來現在諸佛所說自心境界。)計著外心現境界。生死輪常轉。(唐云。取心外境。常于生死。輪轉不絕。)
疏曰。聲聞稟佛權教。知一切法。皆從正因緣生。不計冥諦自在等以為作者。亦不于根境中計我我所。而不知諸法無性。故于無性之生死。則畏之。于無性之涅槃。則求之。由此一畏一求。不造招后有業(yè)。但祈分段根境不生。以為滅度。殊不知現前一念如來藏心。當體絕待。生死涅槃。皆如夢境。心外更無一法可得。茍?zhí)撏▓?zhí)不破?v出同居三界。而第八識未轉所依。恒為變易生死之所漂溺。不證如來自覺圣智境界也。
三正明不生
復次大慧。一切法不生。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謂自心現性非性。離有非有生故。(唐云。何以故。自心所見非有性故。離有無生故。)大慧。一切性不生。一切法如兔馬等角。是愚癡凡夫不實妄想自性妄想故。(唐云。如兔馬等角。凡愚妄取。)大慧。一切法不生。自覺圣智趣境界者。一切性自性相不生。非彼愚夫妄想二境界。(唐云。唯自證圣智所行之處。非諸愚夫二分別境。)自性身財建立趣自性相。大慧藏識攝所攝相轉。(魏云。是阿棃耶識。身資生器世間去來自體相故。見能取可取轉故。唐云。大慧。身及資生器世間等。一切皆是藏識影像。所取能取二種相現。)愚夫墮生住滅二見希望一切性生。有非有妄想生。非圣賢也。大慧。于彼應當修學。(唐云。彼諸愚夫。墮生住滅二見中故。于中妄起有無分別。大慧。汝于此義。當勤修學。)
疏曰。外道不知心外無法。法本不生。故計所生無常。待之轉計能生是常。前已破竟。今乃正明一切諸法。者唯心現。如夢境空花。有即非有。不從邪因。有種而生。亦不從自然。無種而生。故不生也。然所謂不生者。非同凡愚所計。如兔馬角之不生也。以自覺圣智趣境界。知一切性自性相不生。所謂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豈彼愚夫妄想二境界。有生有不生哉。只今自已根身。資生財物。器界建立。若去若來趣自體相。皆是阿棃耶識所變相分。似有能攝所攝轉現。大似翳目所覩空花。生即非生。滅即非滅。能即非能。所即非所。而愚夫不了。墮在生住滅二見中故。自生妄想。分別有無。非圣賢也。四簡常不思議竟。
五明種性差別三。初標名。二釋相。三會通。
今初
復次大慧。有五無間種性。(魏云。我說五種乘性證法。唐云。有五種種性。)云何為五。謂聲聞乘無間種性。(魏云。聲聞乘性證法。唐云。聲聞乘種性。)緣覺乘無間種性。(魏云。辟支佛乘性證法。唐云。緣覺乘種性。)如來乘無間種性。(魏云。如來乘性證法。唐云。如來乘種性。)不定種性。(唐同。魏云。不定乘性證法。)各別種性。(魏云。無性證法。唐云。無種性。)
疏曰。此約無始染凈熏習力故。于一如來藏心無差別性之中。妄有五性差別也。言無間者。即魏所稱證法。謂旣成就此種性已。無間必得證此乘法。不為他法之所間隔間雜也。
二釋相五。初釋聲聞乘性。二釋各別種性。三釋緣覺乘性。四釋如來乘性。五釋不定性。
今初
云何知聲聞乘無間種性。若聞說得陰界入自共相斷知時。(唐云。若聞說于蘊界處自相共相若知若證。)舉身毛孔熙怡欣說。及樂修相智。(唐云。舉身毛豎。心樂修習。)不修緣起發(fā)悟之相。(唐云。于緣起相。不樂觀察。)是名聲聞乘無間種性。聲聞無間見。(唐云。彼于自乘見所證已。)第八地起煩惱斷。習煩惱不斷。(魏云。謂初地中乃至五地六地離諸煩惱。同已所離故。熏習無明煩惱故。唐云。于五六地斷煩惱結。不斷煩惱習。)不度不思議變易死。度分段死。正師子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二譯皆更有所作已辨句。)不受后有。如實知修習人無我。乃至得般涅槃覺。(魏云。如是等得入人無我。乃至生心。以為得涅槃故。唐云。修習人無我。乃至生于得涅槃覺。)
疏曰。樂修相智者。謂觀陰界入自相共相。是實有苦諦。見思煩惱及所起善惡不動諸有漏業(yè)。是實有集諦。因果俱滅。乃得會真。是實有滅諦。滅苦之道。須戒定慧。更無異道。是實有道諦。信四諦已。修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故云修相智也。不修緣起發(fā)悟之相者。若觀十二因緣流轉還滅之相。則能悟入緣起無生。今根鈍故不能修也。然統(tǒng)論四諦。則有生滅無生無量無作四解不同。統(tǒng)論緣起。亦有思議不思議生滅不生滅四句料簡。今且以四諦相智。攝屬聲聞。緣起發(fā)悟。攝屬緣覺。當知藏教雖有三乘。同名聲聞。通教雖有三乘。同名緣覺。具如他經所明九乘也。第八地起煩惱斷等者。三譯不同。各有旨趣。當為三釋以會通之。今經之意。謂此聲聞。旣證四向四果。亦得名第八地。若對通教第八辟支佛地。彼辟支地。旣斷正使。兼侵習氣。今此聲聞。但斷正使。不斷習也。魏譯之意。謂如華嚴及與地論。以菩薩十地寄位明相。謂初二三地。施戒禪定相同世間。四地以上。相同出世。四地道品慧。寄須陀洹。五地四諦慧。寄阿羅漢。六地緣起慧。寄同緣覺。七地無相慧。寄同菩薩。八地以上。無功用慧。方明一乘佛地。此則但是寄淺明深。非謂菩薩五地六地。果與羅漢辟支同也。今彼聲聞。見己身所證斷煩惱相。妄謂與六地同。此則不知佛法差別因緣。所以熏習無明煩惱。墮不思議變易死也。唐譯意者。謂彼于自乘。先斷分別煩惱。見所證已。次于第五薄地。六離欲地。方便修習。斷俱生煩惱結。乃證阿羅漢果。同已辦地。而不斷煩惱習。猶住不思議死也。正師子吼者。已得證四諦之圣智。故于三界無畏。如師子也。我生已盡者。苦諦智也。梵行已立者。道諦智也。所作已辦者。滅諦智也。不受后有者。集諦智也。修習人無我者。聲聞因也。得般涅槃覺者。聲聞果也。
二釋各別種性二。初敘計。二結斥。
今初
大慧。各別無間者。我人眾生壽命長養(yǎng)士夫。彼諸眾生作如是覺。求般涅槃。(魏云。復有余外道。求證涅槃。而作是言。覺知我人眾生壽命作者受者丈夫。以為涅槃。唐云。復有眾生。求證涅槃。言能覺知我人眾生養(yǎng)者取者。此是涅槃。)復有異外道說。悉由作者。見一切性已。言此是般涅槃。(魏云。復有余外道。見一切諸法。依因而有。生涅槃心故。唐云。復有說言見一切法因作者有。此是涅槃。)
疏曰。此明凡外我法二執(zhí)。于非涅槃法中妄計涅槃也。然標名中。列在第五。今第二先釋之者。一正是藏教所對治故。二欲與三藏同彈斥故。文有二段。初即我執(zhí)。具有十六知見。此經略列其六。魏加作者受者。唐加取者。廣如大般若經所列。究竟不過一我執(zhí)耳。夫佛法中。以破除虛妄我執(zhí)。為最初入道要門。是故古來宗匠接人。或云。將心來與汝安;蛟。誰與你拖者死尸來;蛟。不思善不思惡時。阿那個是你本來面目。或云。念佛的是誰;蛟啤I鷱暮蝸。死從何去;蛟啤Hf法歸一。一歸何處。或云。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本來面目。或云。死了燒了時如何。或云。正睡著無夢無想時。主人公在甚么處。凡此皆所以奪破我執(zhí)。欲令頓悟生空法空故也。而后世乘言滯句之流。反欲尋得一物。以為是心。是本來面目。是能念的。乃至是主人公。豈不墮外道我執(zhí)耶。次即法執(zhí)。謂一切法。悉由作者;蜈ぶB作。或神我作;蛱摽兆。或四大作。或極微作;蜃栽谔熳;蛟茣r作;蛟品阶鳌;蛟坡曌。所作無常。有生有滅。能作是常。不生不滅。名為涅槃。如近世天主邪教。計有天主無始無終。能生萬物。若奉天主。則能生天永受天樂。亦其類也。
二結斥又二。初正斥外道。二兼斥聲聞。
今初
作如是覺。法無我見非分。彼無解脫。(魏云。彼諸外道無涅槃解脫。以不見法無我故。唐云。彼無解脫。以未能見法無我故。)
疏曰。外道并不見人無我。而但斥云不見法無我者。以彼旣發(fā)求證涅槃之心;驎r遇佛。亦得引入三藏析法拙度故也。然此凡外我法二執(zhí)不斷。則聲聞所證。解脫。彼亦非分矣。又據二譯。則第五各別種性。名無種性。自于一闡提中釋之。今文仍是釋聲聞乘。所謂附佛法之外道耳。
二兼斥聲聞
大慧。此諸聲聞乘無間外道種性。不出出覺。為轉彼惡見故。應當修學。(魏云。是名聲聞乘外道性。于非離處而生離想。汝應轉此邪見。修行如實行故。唐云。此是聲聞乘及外道種性。于未出中。生出離想。應勤修學。舍此惡見。)
疏曰。外道不出分段生死。聲聞不出變易生死。皆自妄作出生死覺。菩薩所應轉舍也。二釋各別種性竟。
三釋緣覺乘性
大慧。緣覺乘無間種性者。若聞說各別緣無間。(魏云。謂聞說緣覺證法。唐云。謂若聞說緣覺乘法。)舉身毛豎。悲泣流淚。不相近緣。(魏云。不樂憒鬧故。唐云。離憒鬧緣。)所有不著。(魏云。觀察諸因緣法故。不著諸因緣法故。唐云。無所染著。)種種自身。種種神通。若離若合。種種變化。聞說是時。其心隨入。(魏云。聞說自身種種神通。若離若合種種變化。其心隨入故。唐云。有時聞說現種種身;蚓刍蛏。神通變化。其心信受。無所違逆。)若知彼緣覺乘無間種性已。隨順為說緣覺之乘。是名緣覺乘無間種性相。
疏曰。十二緣生。此有故彼有。其相各別。而皆無間。若能遠離憒鬧。觀察有為生滅過惡而不取著。則知諸法從緣無性。能起神通離合變化。意指通教體法觀門。故于彼乘種性。隨順為其說法?梢云仆獾缆暵劮▓(zhí)?梢赞D接入別圓也。
四釋如來乘性
大慧。彼如來乘無間種性有四種。(唐云。如來乘種性所證法有三種。)謂自性法無間種性。(魏云。一者證實法性。)離自性法無間種性。(魏云。二者離實法證性。唐云。所謂自性無自性法。)得自覺圣無間種性。(魏云。三者自身內證圣智性。唐云。內身自證圣智法。)外剎殊勝無間種性。(魏云。四者外諸國土勝妙莊嚴證法性。唐云。外諸佛剎廣大法。)大慧。若聞此四事一一說時。及說自心現身財建立不思議境界時。心不驚怖者。是名如來乘無間種性相。(魏云。若聞說此一一法時。但阿棃耶心。見外身所依資生器世間不可思議境界。不驚不怖不畏者。當知是證如來乘性人。是名如來乘性證法人相。唐云。若有聞說此一一法。及自心所現身財建立阿賴耶識不思議境。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如來乘性。)
疏曰。自性法無間種性者。謂隨緣不變。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之理也。離自性法無間種性者。謂不變隨緣。如來藏心。不守自性。舉體而為百界千如諸法。然此諸法。皆即實相。十二類生。皆如來種也。此二并指性德法身。故唐譯合為一也。得自覺圣無間種性者。一心三智。照此非權非實而權而實之境。般若德也。外剎殊勝無間種性者。佛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于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于一毛端,F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解脫德也。聞此三德。不驚怖畏。及聞根身資具器界不思議境。皆自心識所現。亦不驚怖畏者。則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為如來乘種性也。
五釋不定性
大慧。不定種性者謂說彼三種時。隨說而入。隨彼而成。(魏云。若人聞說此三種法。于一一中有所樂者。隨順為說。唐云。謂聞說彼三種法時。隨生信解。而順修學。)
疏曰。三種法。即聲聞乘法緣覺乘法。如來乘法也。夫聲聞無間種性。止喜聞聲聞法。不樂緣覺及如來法。緣覺無間種性。止喜聞緣覺法。于聲聞法必所不屑。于如來法必未能信。如來乘無間種性。旣于不思議境不驚怖畏。必不志求二乘之法。今云隨聞隨生信解。故知非彼三無間種。但名為不定也。然聲聞法?皵M藏教。緣覺法?皵M通教。如來法?皵M圓教。則此不定種性?皵M通入別。通入圓。及別教也。他經明九乘中有菩薩聲聞。菩薩緣覺。菩薩菩薩。智者大師判為別教。亦同此意。二釋相竟。
三會通又二。初會三乘。二會闡提。
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又二。初為實施權。二開權顯實。
今初
大慧。此是初治地者。謂種性建立。為超入無所有地故。作是建立。(魏云。說三乘者。為發(fā)起修行地故。說諸性差別。非究竟地。為欲建立畢竟能取寂靜之地故。唐云。為初治地人而說種性。欲令其入無影像地作此建立。)
疏曰。初治地人。未證真實平等法性。故為建立種性差別。令其恥小慕大。舍權趣實。正欲令其超入無所有地而施三權。不可執(zhí)權而昧實也。
二開權顯實
彼自覺藏者。自煩惱習凈。見法無我。得三昧樂住聲聞。當得如來最勝之身。(魏云。彼三種人。離煩惱障重習。得清凈故。見法無我。得三昧樂行故。聲聞緣覺畢竟證得如來法身故。唐云。彼住三昧樂聲聞。若能證知自所依識。見法無我。凈煩惱習。畢竟當得如來之身。)
疏曰。自覺藏者。以自覺圣智。證知藏識不思議境界也。聲聞尚得佛身。況緣覺及不定性乎。故魏譯云彼三種人也。問。開權顯實。功在法華。此經乃方等攝。何得有此開顯。答。鈍根聲聞。須至法華開顯。此經自為菩薩廣說大乘法要。豈容拘拘于別五時之一途。欲使如來說法不自在耶。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須陀槃那果。往來及不還。逮得阿羅漢。是等心惑亂。(魏云。逆流修無漏。往來及不還。應供阿羅漢。是等心惑亂。唐云。預流一來果。不還阿羅漢。是等諸圣人。其心悉迷惑。)三乘與一乘。非乘我所說。(魏云。我說于三乘。一乘及非乘。唐云。我所立三乘。一乘及非乘。)愚夫少智慧。諸圣遠離寂。(唐云。為愚夫少智。樂寂諸圣說。)第一義法門。遠離于二教。(唐作二取。)住于無所有。(唐作無境界)何建立三乘。(魏云。建立于三乘。為住寂靜處。)諸禪無量等。無色三摩提。受想悉寂滅。(魏云。無想定滅盡。唐云。乃至滅受想。)亦無有心量。(魏云。亦皆心中無。唐云。唯心不可得。)
疏曰。須陀槃那。亦云須陀洹。此翻逆流謂修無漏。逆生死流。又翻預流入流。謂初預入法性流也。三乘非乘者。權即實故。為樂寂諸圣說也。一乘非乘者。實即權故。為愚夫少智說也。第一義者。非權非實。心外無境。何有三乘。三乘尚自非有。況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及無想定滅盡定等。豈有心外之實法哉。初會三乘竟。
二會闡提二。初正明二種闡提。二問答會通。
初又二。初總標。二別釋。
今初
大慧。彼一闡提。非一闡提。世間解脫誰轉。大慧。一闡提有二種。一者舍一切善根。及于無始眾生發(fā)愿。(魏云。何者無性乘。謂一闡提。大慧。一闡提者。無涅槃性。何以故。于解脫中不生信心。不入涅槃。大慧。一闡提者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焚燒一切善根。二有憐憫一切眾生作盡一切眾生界愿。唐云。此中一闡提。何故于解脫中不生欲樂。以舍一切善根故。為無始眾生起愿故。)
疏曰。若據魏譯。則前文所明二種外道。乃是聲聞乘不得意人。今方正釋無種性人。若據今經。前已標釋各別種性。今正會通一闡提人。必有菩薩闡提以化度之。還能成佛。不同權說闡提無佛性也。故云。彼斷善根闡提。設非發(fā)大愿之闡提。則世間何由轉而為解脫哉。余對二譯可知。
二別釋二。初釋舍善根。二釋發(fā)大愿。
今初
云何舍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及作惡言。此非隨順修多羅毗尼解脫之說。舍一切善根故。不般涅槃。
疏曰。世間惡人。雖具十惡五逆。若不謗法。則善根猶未斷盡?靶奕∠酂o生二懺。不名為一闡提。今旣謗菩薩藏。則一切出世善根悉斷?v不具足五逆十惡。兼有世間微善。亦必常在生死。不能入涅槃也。
二釋發(fā)大愿
二者菩薩本自愿方便故。非不般涅槃。一切眾生。而般涅槃。大慧。彼般涅槃。是名不般涅槃法相。此亦到一闡提趣。(魏云。憐愍眾生。作盡眾生界愿者。是為菩薩。大慧。菩薩方便作愿。若諸眾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薩摩訶薩不入涅槃。是名二種一闡提。無涅槃性。以是義故。決定取一闡提行。唐云。云何為無始眾生起愿。謂諸菩薩以本愿方便。愿一切眾生悉入涅槃。若一眾生未涅槃者。我終不入。此亦住一闡提趣。此是無涅槃種性相。)
疏曰。眾生度盡。方入涅槃。以眾生界不可盡故。永不自入涅槃。是故名為菩薩闡提也。初正明二種闡提竟。
二問答會通二。初問。二答。
今初
大慧白佛言。世尊。此中云何畢竟不般涅槃。(魏云。此二種一闡提。何等一闡提。常不入涅槃。)
二答
佛告大慧。菩薩一闡提者。知一切法本來般涅槃已。畢竟不般涅槃。(魏云。菩薩一闡提。常不入涅槃。何以故。以能善知一切諸法本來涅槃。是故不入涅槃。)而非舍一切善根一闡提也。大慧。舍一切善根一闡提者。復以如來神力故。或時善根生。(魏云。彼舍一切善根闡提。若值諸佛善知識等發(fā)菩提心。生諸善根。便證涅槃。)所以者何。謂如來不舍一切眾生故。以是故菩薩一闡提不般涅槃。)
疏曰。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如空本無花。不俟更滅。故菩薩闡提。畢竟不復入涅槃也。斷善根闡提。但斷修善。而性善不斷。故不覺不知。受佛菩薩善知識等之所熏發(fā)。還生善根。證涅槃性也。然此五性差別。若據瑜伽唯識等論。則決定是有。若據法王等經。則決定是無。若得今經及圓覺意。則無不礙有。有不礙無。何以言之。如來藏心。生佛平等。本無差別。而無始熏習。萬有不齊。所以現見諸機不同。安得一向執(zhí)無。此瑜伽唯識所以明其有也。眾生種性雖各不同。而法性平等。諸佛大愿。亦復平等。所以畢竟終令成佛安得一向執(zhí)有。此法王等經所以明其無也。為實施權。故無不礙有。開權顯實。故有不礙無。約無始本有種子。則一心必具十界。安得不具佛界種子。約無始新熏種子。則隨緣生長不同。安得不分五性差別。如一地所生。必有三草二木。則無差別不礙差別。如三草二木。畢竟還歸于地。則有差別不礙無差。此一代時教之脈胳。法華三昧之旨歸也。五明種性差別竟。
六明三自性相三。初標。二釋。三結。
今初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三自性。(魏云。三法自體相。唐云。三自性相。)云何三自性。謂妄想自性。(魏云。虛妄分別名字相。唐云。妄計自性。)緣起自性。(魏云。因緣法體自相相。)成自性。(魏云。第一義諦法體相。唐云。圓成自性。)
疏曰。妄想自性。唯識名徧計所執(zhí)性。大乘止觀。名分別性。周徧計度。故名徧計。即是虛妄我法二執(zhí)。譬如于繩計蛇。于杌計鬼。毫無實境也。緣起自性。唯識名依他起性。謂心心所體。及相見分。并依眾緣而得起故。成自性。唯識名圓成實性。大乘止觀。名真實性。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故名圓成實也。
二釋為三。初釋妄想自性。二釋緣起自性。三釋成自性。
今初
大慧。妄想自性。從相生。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妄想自性從相生。佛告大慧。緣起自性事相相。行顯現事相相。計著有二種妄想自性。如來應供等正覺之所建立。(唐云。謂彼依緣起事相種類顯現。生計著故。大慧。彼計著事相。有二種妄計性生。是諸如來之所演說。)謂名相計著相。及事相計著相。名相計著相者。謂內外法計著。(唐云。謂計著內外法。)事相計著相者。謂即彼如是內外自共相計著。(唐云。謂即彼內外法中計著自共相。)是名二種妄想自性相。
疏曰。妄想自性從相生者。謂從緣起相而起妄想分別。如從繩杌。起蛇鬼妄分別也。緣起自性事相相者。指五法中之名也。行顯現事相相者。指五法中之相也。計著于名。妄想分別內外諸法。是名相計著相也。計著于相。妄想分別內外法中自共相等。是事相計著相也。故唯識云。次所徧計。自性云何。攝大乘說。是依他起徧計心等所緣緣故。此之謂也。
二釋緣起自性
若依若緣生。是名緣起。(唐云。從所依所緣起。是緣起性。)
疏曰。一切色心諸法。皆是仗因托緣而生。故名緣起。言所依者。第八現行。為根本依。第七現行。為染凈依。第六現行。為分別依。第八所藏種子。為種子依。前五識。以五凈色根為不共親依。第六。以第七為不共親依第七第八。更互為依。諸心所法。各依心王而得同起。故名依也。言所緣者。第八以三類性境為所緣。第七以第八見分為所緣。第六以一切諸法為所緣。前五以現在五塵為所緣。心所所緣。同于心王。故名緣也。又諸色法。各依種子為所依因。各以心心所之見分為增上緣。故云若依若緣生也。
三釋成自性
云何成自性。謂離名相事相妄想。圣智所得。及自覺圣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來藏心。(魏云。謂諸佛如來離名字相境界相事相相。圣智修行境界行處。是名第一義諦相。諸佛如來藏心。唐云。謂離名相事相一切分別。自證圣智所行真如。此是圓成自性如來藏心。)
疏曰。若離名相事相二種妄想。即名正智。正智所證真如理性。本來不動。名為如如。理外無智。智外無理。理智不二。即如來藏心也。二釋竟。
三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名相覺想。(二作分別。)自性二相。正智如如。是則成相。
疏曰。此以五法攝三性也。謂一名。二相。三覺想。即是妄想緣起二種自性之相。四正智。五如如。即是成自性相也。然此三性五法。諸圣教說相攝不定。具如唯識廣明。今以名相為所妄想。覺想為能妄想。同是妄想自性。依于覺想而有名相。緣于名相而有覺想。同是緣起自性。正智如如。無顛倒故。名為成自性也。
大慧。是名觀察五法。(三)自性相經。自覺圣智趣所行境界。汝等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疏曰。正智如如。是成自性?煞Q自覺圣智趣所行境界。名相覺想。乃妄想、緣起、自性。何得是自覺圣智趣所行耶。當知此有二義。一者正智如如體外。別無名相及覺想故。能了名相覺想無性。即是正智及如如故。二者眾生沒于名相覺想。所以不達正智如如。圣人旣證正智如如。即能善知眾生名相覺想種種差別稠林。應病與藥。令得破除故。所謂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后得也。六明三自性相竟。
七明二無我相二。初標。二釋。
今初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善觀二種無我相。云何二種無我相。謂人無我。及法無我。(魏云。人無我智。法無我智。唐云。人無我相。法無我相)
疏曰。二無我。亦名二空。謂人空。法空也。人者。假名眾生也。無我者。假名眾生無實主宰體性也。法者。蘊、處、界、等色心、諸法也。無我者。色心諸法。亦無實主宰體性也。魏云智者。約能觀言之也。唐云相者。約所觀言之也。人執(zhí)、唯局凡夫外道。法執(zhí)、通于凡外及三乘人。
二釋為二。初釋人無我。二釋法無我。
今初
云何人無我。謂離我、我所、(五)陰(十八)界(六)入聚。無知業(yè)愛生。(唐云。謂蘊、界、處。離我我所。無知愛業(yè)之所生起。)眼色等攝受計著生識。(唐云。眼等識生。取于色等。而生計著。)一切諸根、自心現器身藏。自妄想相、施設顯示。(唐云。又自心所見身器世間。皆是藏心之所顯現。)如河流。如種子。如燈(焰)。如(迅)風。如(。┰啤x那展轉壞。(唐云。剎那。相續(xù)。變壞不停。)躁動如猿猴。樂不凈處如飛蠅。無厭足如風火。(唐云。如猛火。) 無始虛偽習氣(為)因。如汲水輪。生死趣有輪。(唐云。諸有趣中。流轉不息。如汲水輪。)種種身色。如幻術神咒、機發(fā)像起。(唐云。種種色身威儀進止。譬如死尸。咒力故行。亦如木人。因機運動。)善彼相知。(唐云。若能于此、善知其相。)是名人無我智。
疏曰。人無我觀。一往與聲聞同。而細研有異。聲聞但觀陰界入法。無我我所。無?嗫詹粌舳选2恢允遣匦乃@現也。今先總觀陰界入聚。從無知業(yè)愛生。離我我所。次別觀眼等轉識。從根塵攝受計著生。而此根塵依正。皆從藏心顯現。是一切唯識。識不自在。無有主宰。無所攝屬。非我我所也。又觀此識。如河流種子等。剎那變壞不停。即是行陰無常。無主宰。不自在。無攝屬。亦非我我所也。又觀此識。躁動如猿猴。即是想陰無主宰。不自在。無攝屬。亦非我我所也。又觀此識。樂不凈處如飛蠅。無厭足如風火。即是受陰無主宰。不自在。無攝屬。亦非我我所也。又觀生死有輪之中。種種色身。但如機發(fā)像動。即是色陰無主宰。不自在。無攝屬。亦非我我所也。
二釋法無我二。初明觀。二顯益。
今初
云何法無我智。謂覺陰界入妄想相自性。(唐云。謂知蘊、界、處、是妄計性。)如陰界入離我我所。陰界入積聚。因業(yè)愛繩縛。(唐云。唯共積聚愛業(yè)繩縛。)展轉相緣生。無動搖。(唐云;榫壠。無能作者。)諸法亦爾。離自共相。不實妄想相。妄想力。(唐云。蘊等亦爾。離自共相。虛妄分別種種相現。)是凡夫生。非圣賢也。(唐云。愚夫分別。非諸圣者。)心意識五法自性離故。(唐云。如是觀察一切諸法。離心意意識五法自性。)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分別一切法無我。(唐云。是名菩薩摩訶薩法無我智。)
疏曰。陰界入等。名之為法。唯是妄想所現之相。故無我也。蓋旣知其無我我所。又豈有自共相可得哉。但由凡夫不實妄想之力。似有種種自共相現耳。是故心意識八種。悉皆無性。不唯名相妄想三法本離。即正智如如二法、亦本離也。不唯妄想緣起二性本離。即成自性亦本離也。如因醉見屋轉。說屋不轉。屋本不名為不轉也。如因捏見二月。說一月真。月本不名為一真也。如因狂怖失頭。說頭不失。頭本不名為不失也。是故若達名相妄想本空。即是正智如如。若計正智如如是有。便成妄想名相。故云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二無我俱遣?諢o可空。遣無可遣。乃名為離。乃名法無我智。
二顯益
善法無我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初地菩薩無所有觀。地相觀察。開覺歡喜。(唐云。得此智已。知無境界。了諸地相。即入初地。心生歡喜。)次第漸進。超九地相。得法云地。(唐更有云。諸有所作。皆悉已辦。)于彼建立無量寶莊嚴大寶連華王像大寶宮殿。(唐云。住是地已。有大寶蓮華王。眾寶莊嚴。于其華上。有寶宮殿。狀如蓮華。)幻自性境界修習生。于彼而坐。(唐云。菩薩往修幻性法門之所成就。而坐其上。)同一像類諸最勝子眷屬圍繞。(唐云。同行佛子。前后圍繞。)從一切佛剎來佛手灌頂。如轉輪圣王太子灌頂。(唐云。一切佛剎所有如來。皆舒其手。如轉輪王子灌頂之法而灌其頂。)超佛子地。到自覺圣智法趣。(唐云。獲自證法。)當得如來自在法身。見法無我故。是名法無我相。汝等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疏曰。當得初地。別教菩薩見道位也。而云不久當得。又云漸進超九地相等。則是借別明圓。不同歷別權行。定經爾所劫數也。大寶蓮華王宮殿。具如華嚴所明。不同色究竟天帶劣勝應而已。七明二無我相竟。
八破建立誹謗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建立誹謗相唯愿說之。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離建立誹謗二邊惡見。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已離常建立斷誹謗見。不謗正法。(唐云。得菩提已。破建立常。誹謗斷見。令于正法不生毀謗。)
二答二。初偈略答。二長文廣答。
今初
爾時世尊。受大慧菩薩請已。而說偈言。建立及誹謗。無有彼心量。身受用建立。及心不能知。愚癡無智慧。建立及誹謗。(魏云。心中無斷常。身資生住處。惟心愚無智。無物而見有。唐云。身資財所住。皆唯心影像。凡愚不能了。起建立誹謗。所起但是心。離心不可得。)
疏曰。此明不達唯心。故有建立常見。誹謗斷見。而究竟常本非常。斷亦非斷。無彼常之與斷。但是自心現量也。蓋彼二見。不過依于現在之根身。及所受用之資財。所建立住處之器界。妄想計度為常為斷。而不知身受用建立。一切唯心。由其愚癡無有智慧。乃成建立及誹謗耳。及心及字。應作唯字。
二長文廣答三。初標四種建立及釋誹謗。二重釋四種建立。三結勸應離。
今初
爾時世尊。于此偈義復重顯示。告大慧言。有四種非有有建立。云何為四。謂非有相建立。(魏云。建立非有相。唐云。無有相建立相。)非有見建立。(魏云。建立非正見相。唐云。無有見建立見。)非有因建立。(魏云。建立非有因相。唐云。無有因建立因。)非有性建立。(魏云。建立非有體相。唐云。無有性建立性。)是名四種建立。又誹謗者。謂于彼所立無所得。觀察非分而起誹謗。(魏云。何者是謗相。大慧。觀察邪見所建立法。不見實相。即謗諸法。言一切無。唐云。誹謗者。謂于諸惡見所建立法。求不可得。不善觀察。遂生誹謗。)是名建立誹謗相。
疏曰。一切諸法。皆唯心現。心外無相。心外無見。心外無因。心外無性。而彼妄計有相有見有因有性。是謂建立。墮在常見。又于彼所建立。求不可得。遂謂一切都無是謂誹謗。墮在斷見。殊不知心外之有。實非有也。唯心所現之若相若見若因若性。非斷無也。
二重釋四種建立
復次大慧。云何非有相建立相。謂陰界入。非有自共相。而起計著。此如是。此不異。是名非有相建立相。此非有相建立妄想。無始虛偽過種種習氣計著生。
疏曰。迷于自心現量。妄見有陰界入。譬如翳目所見空華。豈有自相共相可得。而妄計云。此自相如是。此共相不異但是無始虛偽習氣所生耳。
大慧。非有見建立相者。若彼如是陰界入。我人眾生壽命長養(yǎng)士夫見建立。是名非有見建立相。
疏曰。陰界入虛妄和合。假名為我為人為眾生為壽命。乃至為士夫。即陰界入。求我等不可得。離陰界入。求我等亦不可得也。乃于此妄立十六知見。何異計繩為蛇疑杌為鬼哉。
大慧。非有因建立相者。謂初識無因生。后不實如幻。本不生。眼色明界念前生。生已實已。還壞是名非有因建立相。(魏云。謂初識不從因生。本不生。后時生。如幻本無。因物而有。因眼色明念故識生。生已還滅。是名建立非有因相。唐云。謂初識前無因不生。其初識本無。后眼色明念等為因。如幻生。生已有。有還滅。是名無有因建立因。)
疏曰。如來藏心不變隨緣。是故眾生無始以來。法爾有八種識。及諸心所體及相見。一切種子。能起現行,F行法爾復熏種子;橐蚬。展轉不絕。又第八識與諸種子。無始時來俱滅俱生。恒轉如流。恒故非斷。轉故非常。念念望前。皆名為果。念念望后。皆名為因。因果宛然。二皆無性。由彼不知心性無始終義。妄謂最初識心。設無他因。則本不生。必以眼色明念等為因。識乃得生。生已雖是實有。有還滅壞。故后不實如幻。是謂非有他因。而妄建立因相也。蓋彼計眼色明念為因生識。則不知種子生現行義。彼計生已還壞而名如幻。則不知現行熏種子義。不知種子現行皆是唯心。更計異因。所以妄謂前本不生。后還壞滅。中間生處。名為實有而不知心。性無前無后。三世一際。一切諸法。當體如幻。非待壞已。方名如幻也。
大慧。非有性建立相者。謂虛空滅。般涅槃。非作。計著性建立。(魏云。謂虛空滅。涅槃。無作無物。建立執(zhí)著。唐云。謂于虛空。涅槃。非數滅。無作性。執(zhí)著建立。)此離性非性。(魏云。彼三法離有無故。)一切法如兔馬等角。如垂發(fā)現。離有非有。(魏云。一切諸法。如兔馬驢駝角毛輪等故。離有無建立相故。唐云。一切諸法。離于有無猶如毛輪兔馬等角。)是名非有性建立相。
疏曰。離諸障礙。故名虛空無為。不由擇力。本性清凈。或緣闕所顯。故名為滅。即非擇滅無為。唐譯所謂非數滅也。由簡擇力。滅諸雜染。究竟證會。名般涅槃。即擇滅無為也。此三無為。本皆非作。但依法性假施設有。而諸凡外及與愚小。計著無為是實有性。不知心外無法故離性。唯心施設故離非性也。且凡一切有為諸法。皆生于妄想戲論。本無實體。如兔馬等角。但有名字。如眚翳眼。妄見空中有垂發(fā)毛輪。亦無實事。以無實故。離有。以有言說及妄現故。離于非有。夫有為諸法。尚自離有非有。則待有為所明無為。亦安得不離有非有哉。乃計此三是實有性。是名非有性建立相也。二重釋四種建立竟。
三結勸應離
建立及誹謗愚夫妄想。不善觀察自心現量。非圣賢也。(唐云。皆是凡愚不了唯心而生分別。非諸圣者。)是故離建立誹謗惡見。應當修學。
疏曰。不了唯心。妄計心外有陰界入自相共相。是建立也。推求陰界入等自相共相不得實義。便撥唯心陰界入等一總都無。是誹謗也。妄計陰界入中實有我人或大或小或即或離。是建立也。推求我人等相實不可得。便撥圣凡因果十界假名一總都無。是誹謗也。不知心性無生無滅。謂識因于外法得生。是建立也。推求因相不得實義。便撥唯識十因四緣等法一總都無是誹謗也。妄計心外有三無為凝然不變。名為常法。是建立也。推求無為體性不可見聞。便撥圣智所證離戲論法一總都無是誹謗也。皆由不善觀察自心現量故也。八破建立誹謗竟。已上第三圣智事分別自性門二正說竟。
三結益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善知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趣究竟。為安眾生故。作種種類像。如妄想自性處。依于緣起。(唐云。如依緣起。起妄計性。)譬如眾色如意寶珠。普現一切諸佛剎土。一切如來大眾集會。悉于其中聽受佛法。所謂一切法如幻。如夢。光。(唐云。如影。)影。(唐云。如鏡中像。)水月。(唐云。如水中月。)于一切法離生滅斷常。及離聲聞緣覺之法。(唐云。遠離生滅及以斷常。不住聲聞辟支佛道。)得百千三昧。乃至百千億那由他三昧。(唐云。聞已。成就無量億那由他百千三昧。)得三昧已。游諸佛剎。供養(yǎng)諸佛。生諸天宮。宣揚三寶。示現佛身。聲聞菩薩大眾圍繞。以自心現量度脫眾生。分別演說外性無性。悉令遠離有無等見。(唐云。說外境界。皆唯是心。悉令遠離有無等執(zhí)。)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心量世間。佛子觀察。種類之身。離所作行。得力神通。自在成就。(唐云。佛子能觀見。世間唯是心。示現種種身。所作無障礙。神通力自在。一切皆成就。)
疏曰。善知心意等趣究竟。證凈分真實性也。為安眾生。乃本愿所熏。即凈分依他性也。作種種像類。普現佛土。即凈分分別性也;蚴韭牱ǘ萌痢;蚴痉鹕矶f唯心。盡未來際。利樂有情。皆由觀察唯心而得自在成就。是故唯心直進。名為至圓至頓法門也。第三圣智事分別自性門竟。
第四空無生無二離自性門三。初問。二許。三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佛言。唯愿世尊。為我等說一切法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我等及余諸菩薩眾。覺悟是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已。離有無妄想。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曰。旣知諸法唯心。則一切非空非不空非生非不生。非二非不二。非離自性非不離自性。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矣。何故世尊又說一切法空。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二。一切法離自性耶。故問之也。
二許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當為汝廣分別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答二。初別答。二總答。
初中四。初答空。二答無生。三超答離自性相。四追答無二。
初又二。初總明說空等意。二別說七種空。
今初
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處。(魏云?照呒词峭敕w句。唐云。空者即是妄計性句義。)大慧。妄想自性計著者。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魏云。依執(zhí)著妄想法體。說空無生無體相不二。唐云。為執(zhí)著妄計自性故。說空無生無二無自性。)
疏曰。一切唯心。本無實我實法。而凡外愚小。妄想分別。周徧計度。執(zhí)有我法。故言空者。正是明其徧計本空?談t無生無二離自性也。
二別說七種空
大慧。彼略說七種空。謂相空。性自性空。(魏云。一切法有物無物空。唐云。自性空。)行空。無行空。(魏云。不行空。)一切法離言說空。(魏云。一切法無言空。唐云。一切法不可說空。)第一義圣智大空。彼彼空。
疏曰。此明空本非數。約義說七也。上標下釋。
云何。相空。謂一切性自共相空。觀展轉積聚故。(唐云。展轉積聚互相待故。)分別無性。(唐云。分析推求無所有故。)自共相不生自他俱性無性。(唐云。自他及共皆不生故。)故相不住。(唐云。自共相無生亦無住。)是故說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唐云。是故名一切法自相空。)
疏曰。色心當體。名為自相。無常生滅。名為共相。離色心無生滅。離生滅無色心。故云展轉觀待也。又就凡愚所計言之。如微塵不壞。名為自相。泥團可壞。名為共相。然離微塵則無泥團。離泥團亦無微塵。展轉觀待。妄有積聚。而分析泥團。旣無所有。分析微塵。亦無所有。微塵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微塵尚自不生。況有泥團生耶。微塵泥團旣本不生。又豈有住。是故自相共相空也。
云何性自性空。謂自已性自性不生。是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說性自性空。(唐云。謂一切法自性不生。是名自性空。)
疏曰。前約自共相展轉觀待而明空。此約諸法當體而明空也。諸法。當體。如夢中物。亦如翳目所睹空華。本自不生。故自性空。
云何行空。謂陰離我我所。因所成。所作業(yè)方便生。是名行空。(唐云。所謂諸蘊由業(yè)及因和合而起離我我所。是名行空。)
疏曰。遷流造作。名之為行。種子為因作業(yè)為緣。乃有五陰生滅妄行。于中實無我及我所。故名行空。
大慧。即此如是行空。展轉緣起自性無性。是名無行空。(唐云。所謂諸蘊本來涅槃。無有諸行。是名無行空。)
疏曰。有為諸行。不惟離我我所。而初生即滅。無容從此轉至余方。是故性空寂滅。自性無性。名無行空。
云何一切法離言說空。謂妄想自性無言說故。一切法離言說。(唐云。謂一切法妄計自性無可言說。)是名一切法離言說空。
疏曰。一切諸法皆唯妄想。只此妄想。亦非言說。所謂名無得實之功。物無當名之實。故名離言說空。
云何一切法第一義圣智大空。謂得自覺圣智。一切見過習氣空。(魏云。離諸邪見熏習之過。)是名一切法第一義圣智大空。
疏曰。一切諸法。緣生無性。本如來藏第一義心。由無始來邪見熏習。妄作自相共相。若大若小若內若外若染若凈有漏無漏諸差別解。今由唯心直進。永斷邪見分別。則見過習氣不熏。自覺圣智開發(fā)。親證真如絕待境界。故名大空也。
云何彼彼空。謂于彼無彼空。(魏云。彼法無此法有。彼法有。此法無。唐云。謂于此無彼。)是名彼彼空。大慧。譬如鹿子母舍。無象馬牛羊等。非無比丘眾。而說彼空。非舍舍性空。(唐云。非謂堂無堂自性。)亦非比丘比丘性空。(唐云。非謂比丘無比丘自性。)非余處無象馬。(唐云。非謂余處無象馬牛羊。)是名一切法自相。彼于彼無彼。是名彼彼空。(唐云。一切諸法自共相。彼彼求不可得。是故說名彼彼空。)
疏曰。此約諸法互有互無。就互無處。即名為空。如毗舍佉優(yōu)婆夷所造精舍。不畜象馬等。名精舍空。非無比丘。非無精舍。亦非謂他處無象馬也。
是名七種空。彼彼空者。是空最粗。汝當遠離。
疏曰。此結成七種空。兼誡遠離彼彼空見也。旣誡遠離是空。即勸修前六空。于前六中。初之二種。總治法執(zhí)習氣。行空。為治我執(zhí)習氣。無行空。為治有支習氣。離言說空。為治名言習氣。第一義大空。正顯自覺圣智境界也。初答空竟。
二答無生
大慧。不自生。非不生。(唐云。無生者。自體不生。而非不生。)除住三昧。是名無生。(唐同。魏云。自體不生。而非不生。依世諦故。說名為生。依本不生。故言不生。)
疏曰。諸法如翳見空華。華無自體。故云不生。翳者見花。故非不生。除住三昧者。如翳病旣除。知花不生。故名無生也。
三超答離自性
離自性。即是無生。(魏云。我說無體性者。一切諸法體本不生。唐云。無自性者。以無生故。密意而說。) 離自性。剎那相續(xù)流注及異性現。一切性離自性。(唐云。一切法無自性。以剎那不住故。見后變異故。是名無自性。)是故一切性離自性。
疏曰。譬如空花無生。故離自性。以空花無自性故。剎那流注。變異不常。一切諸法。無不皆爾也。
四追答無二
云何無二。謂一切法如陰熱。(魏云。日光影。唐云。如光影。)如長短。如黑白。(唐更有云。皆相待立。獨則不成。)大慧。一切法無二。非于涅槃彼生死。非于生死彼涅槃。(唐云。非于生死外有涅槃。非于涅槃外有生死。)異相因有性故。(唐云。生死涅槃無相違相。)是名無二。如涅槃生死。一切法亦如是。(唐云。如生死涅槃。一切法亦如是。是名無二相。)
疏曰。陰熱者。日光所照則熱。有影之處則陰。故二譯皆云光影也。夫有光方得有影。有影方顯有光。有長方顯于短。有短方顯于長。黑白互顯。亦復如是。此皆是二。而云無二者。由相待互顯。獨則不成故也。獨旣不成。待豈有實。設生死外有涅槃。則涅槃便有方隅處所。體非徧常。設涅槃外有生死。則生死便有決定體性。應不可脫。譬如水之成冰。不可謂水外有冰。冰還成水。不可謂冰外有水。夫所謂異相者。必因于有性故。今涅槃生死。旣如水之與冰。唯一濕性非別有性。又豈有異相哉。涅槃生死。尚自無二。一切諸法。例皆可知。故名無二相也。初別答竟。
二總答又二。初勸修重頌。二誠令依義。
今初
是故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應當修學。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常說空法。遠離于斷常。生死如幻夢。而彼業(yè)不壞。虛空及涅槃。滅二。(唐作度)亦如是。愚夫作妄想。諸圣離有無。
疏曰。生死如幻夢。遠離常也。彼業(yè)不壞。遠離斷也。滅二亦如是者。亦滅斷常之二也。唯心諸有為法。非斷非常。唯心之無為法。亦非斷常。有為無為。同皆幻夢。同皆不壞。如濕性之冰水。不可謂有無也。
二誡令依義
爾時世尊。復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大慧。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普入諸佛一切修多羅。凡所有經悉說此義。諸修多羅。悉隨眾生希望心故。為分別說。顯示其義。而非真實在于言說。如鹿渴想。誑惑群鹿。(唐云。譬如陽焰誑惑諸獸。)鹿于彼相計著水性。而彼無水。(唐云。令生水想。而實無水。)如是一切修多羅所說諸法。為令愚夫發(fā)歡喜故。非實圣智在于言說。是故當依于義。莫著言說。
疏曰。此明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雖是諸佛諸經所說。須得其義。莫但著言說也。蓋如來藏第一義心。本自非空非有。乃至離性非性。但有眾生妄執(zhí)一切法有故。為說空以破其執(zhí)。而非令著空也。妄執(zhí)一切法生。故說無生以破其執(zhí)。而非令著無生也。妄執(zhí)一切法二。故說無二以破其執(zhí)。而非令著無二也。妄執(zhí)一切法自性。故說離自性相以破其執(zhí)。而非令著離自性也。倘即以空無生無二離自性之言說為真實義。何異癡鹿渴想。妄以陽焰為水哉。第四門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義疏下
溫州頭陀寺諦閑法師經募功德芳名列右
信土束梁 劉維洲 葉庭甫 葉崇鶴 劉阿金 陳邵氏同善 林黃氏從根 黃張氏寶蓮 黃氏妙相 孫葛氏濟富 鄔王氏濟良 倪徐氏濟全 魏茹氏蓮!O鄔氏蓮福 倪鄔氏彩蓮 劉氏顯清 孫鄔氏彩榮 何孫氏妙慧 王阮氏善定 王周氏蓮芬 劉魏氏秋姊 周李氏玉英 劉氏從明 余盧氏善道 徐氏妙元 徐氏從祿 吳氏從雪 周氏從元 董氏從繼 鄭氏從華 繆氏從光 錢氏靜明 周氏從禮 張氏從豪 王氏從芳 汪氏祖耀 陳氏祖壽 周氏祖賢 姚氏祖金 張氏全安 陳氏從臻 鄔蔣氏 以上各施洋貳元
陳氏妙凈 郭氏元!朗习残摹⌒鞂O氏濟性 陳氏宗蓮 劉氏杏春 莊氏紅蓮 張陳氏福清 劉氏近西 翁氏法音 袁氏靜傅 李林氏智圓 王氏中善 翁氏青連 顧氏善!罾资显滦恪☆櫴仙茟c 董氏從敷 柳氏從康 洪舒氏修妙 沈氏從迎 任氏從慷 以上各施洋壹元
常州天寧寺清镕謹識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義疏上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經
支那蕅益沙門釋智旭疏義
一切佛語心品之二
第五如來藏自性清凈門二。初疑問。二答釋。
初中二。初舉佛語。二疑同外。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凈。轉三十二相。入于一切眾生身中。(轉。二皆作具。入。二皆作在。)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纏。貪欲恚癡不實妄想塵勞所污。一切諸佛之所演說。
疏曰。前明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普入諸佛修多羅中。何故復有修多羅說。如來藏常住不變。亦是一切諸佛所演說耶。故問之也。轉入眾生身者。不變舉體隨緣。如水成冰也。常住不變者。隨緣舉體不變。如冰之濕性如故也。陰界入所纏。貪恚癡所污。此有二意。若即所纏所污而性本清凈。纏污無性者。圓教意也。若離所纏所污而清凈始露。纏污須斷者。別教意也。圓教如湯消冰。別教如鏡去垢。大方廣如來藏經。具此二意。
二疑同外
云何世尊。同外道說我。言有如來藏耶。世尊。外道亦說有常作者。離于求那。周徧不滅。(魏云。不依諸緣。自然而有。周徧不滅。唐云。自在無滅。)世尊。彼說有我。(魏云。若如是者。如來外道說無差別。)
疏曰。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則與外道不同。說如來藏。恐同外道人我法我。故難之也。求那。此翻為依。即所謂不依諸緣也。夫如來藏性舉體隨緣。今云離于求那。則是別有一物矣。或執(zhí)我人;驁(zhí)相續(xù)壽命;驁(zhí)眾緣;驁(zhí)微塵。或執(zhí)勝性;驁(zhí)大自在天。而皆計常。是能作者。具如唯識廣破。初疑問竟。
二答釋二。初直明不同。二釋其說意。
今初
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
二釋其說意三。初正明說意。二引譬釋成。三結成利益。
今初
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愿。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大慧。未來現在菩薩摩訶薩。不應作我見計著。
疏曰。如來藏第一義心。蕩無一物。故說為空。非生死涅槃等相。故說無相。無可攀求。故說無愿。非諸變動虛幻境界。故說為如實際。諸法之本。故名法性。諸法之體。諸法所依。故名法身。無生住滅。故說涅槃。諸法體空。故說為離自性。非自非他非共非離。前際無始。故說不生。后際無終。故說不滅。無可喧雜。故說本來寂靜。非由擇滅之所克證。故說自性涅槃。凡此皆為對治我法二執(zhí)而言之也。非斷無也。而愚夫聞已。妄生恐怖。畏此無我句故。作斷滅見。故又為說如來藏門。而此如來藏門。乃是離妄想無所有境界。不同外道所計之我。是故未來現在菩薩。不應于此如來藏而作我見計著也。
二引譬釋成
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輪繩方便。作種種器。如來亦復如是。于法無我離一切妄想相。以種種智慧善巧方便;蛘f如來藏;蛘f無我。以是因緣故。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
疏曰。泥聚無性。隨諸方便作種種器。而種種器。無非泥聚。法無我如來藏。離一切妄想相故。亦復無性。隨諸方便。說種種名。而種種名。皆法無我如來之藏。豈同外道所說之我。或人。或相續(xù)。乃至或自在等耶。
三結成利益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是名說如來藏。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作如是說如來之藏。若不如是。則同外道。是故大慧。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
疏曰。正為外道妄計人我法我。故說如來藏以開悟而引導之。令離不實二種我見妄想。令入空無相無愿三解脫門。令其即得無上菩提。若不如是方便善說。則一向說有。一向說空。反同于外道矣。是故應知佛所說如來藏。正是二無我之所顯。而佛所說二無我離妄想境界。乃名為如來藏耳。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人相續(xù)陰。緣與微塵。勝自在作。心量妄想。(唐云。士夫相續(xù)蘊。眾緣及微塵。勝自在作者。此但心分別。)
疏曰。此重破外道所計二我。皆惟妄想分別。不同佛說如來藏也。人。即士夫。相續(xù)。即壽命。陰。即眾生。皆是人我執(zhí)也。緣。謂四大虛空及時方等。微塵可知。勝。即冥初自性。自在。即大自在天。謂彼等為能作者。體實徧常。皆是法我執(zhí)也。此人我法我二執(zhí)。皆是妄想分別。不達自心現量如來藏也。第五如來藏自性清凈門竟。
第六修行大方便門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觀未來眾生。復請世尊。惟愿為說修行無間。(魏云。如實修行法。唐云。具修行法。)如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者大方便。
疏曰。前最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然此如來藏第一義心。具何方便如實修行。乃能無間趣入。故問之也。
二答三。初標。二釋。三結。
今初
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云何為四。謂善分別自心現。(唐云。觀察自心所現故。)觀外性非性。(唐云。善知外法無性故。)離生住滅見。得自覺圣智善樂。(魏云。樂修內身證智故。唐云。專求自證圣智故。)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
二釋四。初釋善分別自心現。(至)四釋得自覺圣智善樂。
今初
云何菩薩摩訶薩善分別自心現。謂如是觀三界唯心分齊。(唐云。謂觀三界唯是自心。)離我我所。無動搖離去來。無始虛偽習氣所熏。三界種種色行系縛。(唐云。名言系縛。)身財建立。妄想隨入現。(唐云。身資所住。分別隨入之所顯現。)是名菩薩摩訶薩善分別自心現。
疏曰。此即唯心識觀也。三界諸法。皆由自心分別而有。非我亦非我所。法無自體。故無動搖。心滅法滅。故無所從去。心生法生。故無所從來。但是無始虛偽習氣所熏。妄被三界色行名言之所系縛。而若根身。若資財。若所住器界。不過皆妄想隨入之所顯,F設非能緣之心。何有所緣之境哉。此且觀于三界由分別現。指第六識以為唯心。尚未明言藏識所變。正屬通教體空觀門。
二釋善觀外性非性
云何菩薩摩訶薩善觀外性非性。謂焰夢等一切性。(唐云。謂觀察一切法如陽焰。如夢境。如毛輪。)無始虛偽妄想習因。(唐云。無始戲論種種執(zhí)著虛妄惡習為其因故。)觀一切性自性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善觀外性非性。是名菩薩摩訶薩善觀外性非性。
疏曰。三界諸法。旣唯心現。則如陽焰夢境等。實非外境明矣。豈有性哉。此亦體空觀門也。
三釋善離生住滅見
云何菩薩摩訶薩善離生住滅見。謂如幻夢一切性自他俱性不生。(唐云。觀一切法。如幻夢生。自他及俱皆不生故。)隨入自心分齊故。(唐云。隨自心量之所現故。)見外性非性。(唐云。見外物無有故。)見識不生。及緣不積聚。(唐云。見諸識不起故。及眾緣無積故。)見妄想緣生于三界。(唐云。分別因緣起三界故。)內外一切法不可得。見離自性。(唐云。如是觀時。若內若外一切諸法。皆不可得。知無實體。)生見悉滅。知如幻等諸法自性。(唐云。遠離生見。證如幻性。)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已。離生住滅見。是名菩薩摩訶薩善分別離生住滅見。
疏曰。旣觀三界皆唯心現。心外無性。則一切法生。同于夢幻。實本不生。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也。又雖云心生法生。而心識亦本不生。以所藉眾緣亦無性故。無積聚故。是則三界唯是妄想緣起。而內外法。何有自性之可得哉。所以生見悉滅。證得無生法忍也。
四釋得自覺圣智善樂又二。初正釋。二轉釋。
今初
云何菩薩摩訶薩得自覺圣智善樂。謂得無生法忍。住第八菩薩地。得離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得意生身。
疏曰。第八菩薩地者。指三乘共十地中。菩薩所證第八支佛地也。正使斷盡。兼侵習氣。故名無生法忍。不墮心意意識虛妄分別。故名為離。旣離虛妄分別。則于五法三自性二無我相亦無取著。便能從空入假。得意生身也。
二轉釋
世尊。意生身者。何因緣。佛告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疾無礙。故名意生。譬如意去。石壁無礙。于彼異方無量由延。因先所見。憶念不忘。自心流注不絕。于身無障礙生。(唐云。譬如心意。于無量百千由旬之外。憶先所見種種諸物。念念相續(xù)。疾詣于彼。非是其身及山河石壁所能為礙。)大慧。如是意生身。得一時俱。菩薩摩訶薩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神通。妙相莊嚴。圣種類身。一時俱生。猶如意生。無有障礙。隨所意念本愿境界。為成就眾生。得自覺圣智善樂。如是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住第八菩薩地。轉舍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身。及得意生身。得自覺圣智善樂。
疏曰。意生身者。據后分別。共有三種。今指第三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也。葢通教菩薩。觀空而不住空。從空入假。得見相似中道不空之體。故能受別圓接;蛉雱e向;蛉雸A信。舍分段身。得意生身?白C中道圣智善樂也。二釋竟。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當如是學。
疏曰。體空巧觀。大乘初門。能到圓住自覺圣智境界。故名修行大方便也。第六門竟。
第七諸法緣因門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世尊。唯愿為說一切諸法緣因之相。(二皆云因緣相。)以覺緣因相故。我及諸菩薩。離一切性有無妄見。無妄想見漸次俱生。(唐云。不妄執(zhí)諸法漸生頓生。)
疏曰。前已具明心外無法。今但請問唯心之緣因相也。達此唯心正因緣相。則知一切諸法。非有非無。旣非有無。則不墮漸生頓生之妄執(zhí)矣。
二答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二。初答緣因相。二破漸頓生。
初又二。初總明二緣。二別明六因。此中但以展轉由藉。名之為緣。力能辦果。名之為因。不同唯識因親緣疏之義也。
初又二。初總標二名。二別釋二義。
今初
佛告大慧。一切法二種緣相。謂外。及內。
疏曰。前已廣明一切唯心。心外無法。今云外緣及內緣者。非謂心外及心內也。秖就唯心所現一切法中。約彼凡情所共見聞。名之為外。凡情所不覺知。名之為內耳。
二別釋二義二。初釋外緣。二釋內緣。
今初
外緣者。謂泥團柱輪繩水木人工諸方便緣。有瓶生。如泥瓶。縷疊。草席。種芽。酪酥等。方便緣生。亦復如是。是名外緣前后轉生。
疏曰。泥團非瓶。而以柱輪繩水等緣。則有瓶生。若約喻說。則泥團非瓶。而可作瓶。可譬如來藏心本非十界。而能隨染凈緣具造十界。是名為因。柱輪繩水等緣?善⿶乐腔勐o漏業(yè)。是名為緣。雖有瓶生。而瓶之四微。仍是泥之四微?善┦珉S緣不變。當體唯是如來藏心。心外無法。不生不滅也。若就法說。則心中無始本具瓶之名言習氣種子為因。心中所現泥團輪柱等相分現行。及作意心所等見分現行為緣。故于現前一念心中。見有瓶生。而此瓶者。不異夢中所見諸物。不異翳目所見空花。還是自識所變色香味觸。心外無法。不生不滅也。如自心所現之泥。由自心所現方便。似有自心所現瓶生。而實無生。則自心所現之縷。以自心方便而成疊。自心所現之草。以自心方便而成席。自心所現之種。以自心方便而生芽。自心所現之酪。以自心方便而成酥。諸如此類。一一不離現前心識。但以凡情所共見聞。名外緣也。
二釋內緣
云何內緣。謂無明愛業(yè)等法。得緣名。從彼生。陰界入法。得緣所起名。彼無差別。而愚夫妄想。是名內緣法。
疏曰。十二緣生。其相微細。已非凡外之所能知。緣生無性。全妄即真。尤非二乘之所能悟。故名內緣。依此內緣。方有外緣。外緣秪就相分之中一分不執(zhí)受者言耳。無明愛業(yè)等法得緣名者。所謂無明與行。為能引二支。愛取及有為能生三支也。從彼生陰界入法得緣所起名者。所謂識名色六入觸受。為所引五支。生及老死。為所生二支也。彼無差別者。如來藏第一義心。舉體而為惑業(yè)苦三。三皆無性。當體即是如來藏心。心外無法也。而愚夫妄想者。凡外則妄計從有種無種生。聲聞則妄計因果實法。唯求舍離也。初總明二緣竟。
二別明六因二。初標。二釋。
今初
大慧。彼因者有六種。謂當有因。相續(xù)因。相因。作因。顯示因。待因。
疏曰。彼因有六種者。即指內外二緣之中。分別能招果之因相。有此六種差別。皆非心外法也。
二釋
當有因者。作因已。內外法生。(魏云。作因已。能生內外法。)
疏曰。作無明業(yè)因。能生未來識等生老死果。譬如植種于地。能生芽莖及谷麥也。此是現行熏種子義。
相續(xù)因者。作攀緣已。內外法生陰種子等。
疏曰。由第八識受熏持種。令法種子相續(xù)不滅。譬如地為谷種所依。漸次生長也。此是種引種。及種生現義。
相因者。作無間相相續(xù)生。(魏云。能生相續(xù)次第作事而不斷絕。唐云。作無間相生相續(xù)果。)
疏曰。由諸境相。令能緣識相續(xù)生起。即所緣緣及等無間緣也。
作因者。作增上事。如轉輪王。(魏云。能作增上因。如轉輪王。唐云。能作因者。謂作增上而生于果。如轉輪王。)
疏曰。由增上緣。能作生住成得等事。譬如轉輪王力。能令世間成辦諸事也。
顯示因者。妄想事生已。相現作所作。如燈照色等。(唐云。顯了因者。謂分別生。能顯境相。如燈照物。)
疏曰。此即心王心所之見分。各為自相分境之增上緣也。
待因者。滅時作相續(xù)斷不妄想性生。(魏云。相待因者。于滅時不見虛妄生法。相續(xù)事斷絕故。唐云。觀待因者。謂滅時相續(xù)斷。無妄想生。)
疏曰。由前五因。能令自心虛妄法生。生則有滅。能令自心妄想斷絕。對生說滅故名為待因也。初答緣因相竟。
二破漸俱生三。初總破。二別破。三結破。
今初
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漸次生。不俱生。(魏云。如是諸法。凡夫自心虛妄分別。大慧。是諸法非次第生。非一時生。唐云。此是愚夫自所分別。非漸次生。亦非頓生。)
疏曰。此明上文所言二緣六因。皆是妄心分別。其實心外無法。法本無生。不可妄計。或漸或俱也。
二別破二。初破俱生。二破漸次生。
今初
所以者何。若復俱生者。作所作無分別。不得因相故。(魏云。若一切法一時生者。因果不可差別。以不見因果身相故。唐云。若頓生者。則作與所作無有差別。求其因相不可得故。)
疏曰。設使諸法非唯心現。而是心外因緣生者。若因與果。一時俱生。則果與因。相難分別。以二相同時頓現。不可表示誰因誰果故也。
二破漸次生
若漸次生者。不得相我故。(唐云。求其體相。亦不可得。)慚次生不生。如不生子。無父名。(唐云。如未生子。云何名父。)
疏曰。若心外因緣漸次生心外果。因果不同時者。譬如末生子時。不得名父。未生果時。云何名因。
大慧。漸次生相續(xù)方便不然。但妄想耳。因攀緣次第增上緣等生所生故。大慧。漸次生不生。妄想自性計著相故。(魏云。愚癡凡夫。自心觀察次第相續(xù)不相應故。作如是言。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等。能生諸法。大慧。如是次第諸法不生。唐云。諸計度人言。以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等。所生能生互相系屬。次第生者。理不得成。皆是妄情執(zhí)著相故。)
疏曰。此明四緣漸生諸法。但是妄想計著之相。而生本不生也。因者。親因緣也。攀緣者。所緣緣也。次第者。等無間緣也。增上緣。如?芍。問曰。瑜伽唯識。盛明四緣生一切法。今云皆是妄想計著。何耶。答曰。迷一真心。舉體而為五位百法。于百法中。假說色心種子。名為因緣。假說相分。為所緣緣。假說見分前念現行。為等無間緣。假說色心諸法;ハ酁樵錾暇。其實五位百法。并皆無性。故唯識論云。為遣妄執(zhí)心心所外實有境故。說唯有識。若執(zhí)唯識真實有者。如執(zhí)外境。亦是法執(zhí)。又云。如前所說識差別相。依理世俗。非真勝義。真勝義中。心言絕故。如伽陀說。心意識八種。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夫心意識。尚無別相。況四緣而有實體相耶。故知瑜伽唯識。與此經同是一切佛語心也。二別破竟。
三結破
漸次俱不生。自心現受用故。(魏云。自心中現身及資生故。唐云。但有心現身資等故。)自相共相外性非性。(唐云。外自其相皆無性故。)大慧。漸次俱不生。除自心現不覺妄想故相生。(魏云。但虛妄識生。自心見故。唐云。唯除識起自分別見。)是故因緣作事方便相。當離漸次俱見。(魏云。汝當應離不正見因緣生事次第一時生法。唐云。是故應離因緣所作和合相中。漸頓生見。)
疏曰。根身器界。皆自心現。譬如夢境。本非有生。如何妄想分別或漸或俱生耶。瑜伽唯識。且依眾生自心所現。方便分別自相共相。及十因四緣五果或俱不俱。以破心外我法二執(zhí)。然后遣相證性。結成勝義。今經直顯勝義。不惟外性非性。當知自心所現。皆如幻夢。不可謂其實有漸次及俱生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一切都無生。亦無因緣滅。(魏云。因緣無不生。不生故不滅。)于彼生滅中。而起因緣想。(唐云。于彼諸緣中。分別生滅相。)非遮滅復生。相續(xù)因緣起。唯為斷凡愚。癡惑妄想緣。(唐云。非遮諸緣會。如是滅復生。但止于凡愚。妄情之所著。)有無緣起法。(唐云。緣中法有無。)是悉無有生。習氣所迷轉。從是三有現。(唐作生有現。)真實無生緣。(唐云。本來無有生。)亦復無有滅。觀一切有為。(唐作有無。)猶如虛空華。攝受及所攝。舍離惑亂見。(唐云。離能取所取。一切迷惑見。)非己生當生。(唐云。無能生所生。)亦復無因緣。一切無所有。斯皆是言說。(唐云。但隨世俗故。而說有生滅。)
疏曰。心外無法。故因緣生法。即是無生。以無生故。亦無滅也。當知因緣亦唯是心。生滅亦唯是心。眾生于唯心生滅之中而計因緣;蛴谖ㄐ囊蚓壷卸嬌鷾。不知因緣生滅悉皆無性。故佛破之。然遮撥唯心之生滅因緣。唯為斷除凡愚之執(zhí)著妄情耳。譬如翳目。妄見空花。不可謂實有。不可謂定無。今非遮其華相生滅。唯為斷其妄生執(zhí)著也。若知能取所取已生當生能生所生。一一唯心。一一無性。則隨世俗說有生滅亦何礙哉。第七諸法緣因門竟。
第八言說妄想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愿為說言說妄想相心經。(魏云。名分別言語相心法門。唐云。言說分別相心法門。)世尊。我及余菩薩摩訶薩。若善知言說妄想相心經。則能通達言說所說二種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言說所說二種趣。凈一切眾生。
疏曰。前明一切皆是言說。而言說妄想。必有其相。又能說所說二義。必須通達。方可自覺覺他。故問之也。
二許說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說三。初正明四種相。二明所現境界。三辨第一義。
今初
佛告大慧。有四種言說妄想。(唐作分別。)相。謂相言說。夢言說。過妄想計著言說。(魏云。妄執(zhí)言說。唐云。計著過惡言說。)無始妄想言說。(魏云。無始言說。)相言說者。從自妄想色相計著生。(魏云。執(zhí)著色等諸相而生。唐云。執(zhí)著自分別色相生。)夢言說者。先所經境界。隨憶念生。從覺己境界無性生。(唐云。謂夢先所經境界。覺已憶念。依不實境生。)過妄想計著言說者。先怨所作業(yè)。隨憶念生。(魏云。念本所聞所作業(yè)生。唐云。憶念怨仇先所作業(yè)生。)無始妄想言說者。無始虛偽計著過自種習氣生。(魏云。從無始來執(zhí)著戲論煩惱種子熏習而生。唐云。以無始戲論妄執(zhí)習氣生。)是名四種言說妄想相。
疏曰。言說妄想雖多。以四種收之。無不盡也。
二明所現境界二。初辨言說生。二辨異不異。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以此義勸請世尊。惟愿更說言說妄想所現境界。世尊。何處。何故。云何何因。眾生妄想言說生。(魏云。唯愿為我重說四種虛妄執(zhí)著言語之相。眾生言語。何處出。云何出。何因出。唐云。愿更為說言語分別所行之相。何處。何因。云何而起。)佛告大慧。頭胸喉鼻舌唇龂齒和合。出音聲。
疏曰。何故即何因。故二譯上有三句也。頭胸喉等。是答其何處出。和合出。是答其云何出。不答何因者。因唯妄想。易知故也。
二辨異不異
大慧白佛言。世尊。言說妄想。為異為不異。佛告大慧。言說妄想。非異非不異。所以者何。謂彼因生相故。(魏云。因彼虛妄法相。生言語故。唐云。分別為因。起言語故。)大慧。若言說妄想異者。妄想不應是因。若不異者。語不顯義。而有顯示。(魏云。說彼言語。能了前境。)是故非異非不異。
疏曰。言說旣因妄想。故須辨異不異也。若云異者。妄想不應為言說因。今旣為言說因。故非異也。若不異者。言說不應顯示境義。今旣能有顯示。故非不異也。二明所現境界竟。
三辨第一義二。初問。二答。
今初
大慧復白佛言。世尊。為言說即是第一義。為所說者是第一義。
疏曰。因上文云語有顯示。故問言說即第一義耶。抑所說者乃是第一義耶。
二答又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佛告大慧。非言說是第一義。亦非所說是第一義。
疏曰。言說但是名句文身。故非即第一義所說。唯于諸法共相而轉。不能親得法之自相。如說第一義諦。則于意識之上。變現第一義之影像以為所說。亦非即是第一義也。譬如說火;鹱止虩o熱性。心中知所詮者是能燒性。而亦末嘗即熱也。
所以者何。謂第一義圣樂。言說所入是第一義。非言說是第一義。(唐云。第一義者。是圣樂處。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義者。圣智自覺所得。(唐云是圣智內自證境。)非言說妄想覺境界。(唐云。非言語分別智境。)是故言說妄想。不顯示第一義。言說者。生滅動搖。展轉因緣起。若展轉因緣起者。彼不顯示第一義。大慧。自他相無性故。言說相不顯示第一義。(唐云。第一義者。無自他相。言語有相。不能顯示。)復次大慧。隨入自心現量故。種種相外性非性。(唐云。第一義者。但唯自心。種種外性。悉皆無有。)言說妄想。不顯示第一義。是故大慧。當離言說諸妄想相。
疏曰。言說所入。不惟非言說。亦復非所說。如親觸火畤。不惟非火字。亦非意中所緣之火相也。是故言說所說?偛怀鲇谕。以由妄想而起言說。復由言說起所說相。生滅動搖。有自他相。何能顯示第一義耶。唯是隨順證入自心現量。則心外無法。言說即非言說。所說即非所說。如翳盡時。無花可滅。故名離耳。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性(唐作諸法)無自性。亦復無言說。甚深空空義。愚夫不能了。(魏云?占芭c不空。凡夫不能知。唐云。不見空空義。愚夫故流轉。)一切性自性。言說法如影。(唐云。一切法無性。離言語分別。諸有如夢化。非生死涅槃。又有偈云。如王及長者。為令諸子喜。先示相似物。后示真實者。我今亦復然。先說相似法。魏亦有。)自覺圣智子。實際我所說。(唐云。后乃為其演。自證實際法。魏云。為諸佛子喜。后說明實際。)
疏曰。甚深空空義者。旣空生死。亦空涅槃。二邊俱空。即是中道不空正體。所以凡外二乘。皆名為愚。不能了達此實際也。非真佛子。何能因言證入。不滯言說及所說哉。第八言說妄想門竟。
第九離四句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愿為說離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一切外道所不行。自覺圣智所行。離妄想自相共相。入于第一真實之義。諸地相續(xù)。漸次上上增進清凈之相。隨入如來地相。無開發(fā)本愿。譬如眾色摩尼境界無邊相行。(唐云。以無功用本愿力故。如如意寶。普現一切無邊境界。)自心現趣部分之相一切諸法。(唐云。一切諸法。皆是自心所見差別。)我及余菩薩摩訶薩。離如是等妄想自性自共相見。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一切安樂。具足充滿。
疏曰。言四句者。謂不達自心現量。心外無法。妄想分別諸法各有自相共相;蜓远ㄒ弧;蜓远ó悺;蜓砸嘁灰喈。名之為俱。或言非一非異。名為不俱。此是一種四句。又或言有;蜓詿o;蜓砸嘤幸酂o;蜓苑怯蟹菬o。復是一種四句。又或言常;蜓詿o常;蜓砸喑R酂o常;蜓苑浅7菬o常。復是一種四句也。若離此種種四句。則一切外道所不行。惟是自覺圣智所行。以了達心外無法。實無自相共相可得。故得入于笫一真實之義。從歡喜地。至如來地。自覺已圓。能以本愿覺他無盡也。
二許宣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能問我如是之義。多所安樂。多所饒益。哀愍一切諸天世人。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破外計。二申正法。
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又三。初總明邪計所起。二別說十二譬喻。三結勸應離。
今初
佛告大慧。不知心量愚癡凡夫。取內外性。依于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自性習因計著妄想。(魏云。愚癡凡夫。不能覺知唯自心見。執(zhí)著外諸種種法相以為實有。是故虛妄分別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因自心熏習。依虛妄分別心故。唐云。凡夫無智不知心量。妄習為因。執(zhí)著外物。分別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無常無常等一切自性。)
疏曰。此總明凡外邪計。由于不達唯心也。
二別說十二譬喻。又分為二。初有七譬。譬凡外妄計。二有五譬。譬依佛法起計。
今初
譬如群鹿。為渴所逼。見春時焰。(魏作熱陽焰。唐作熱時焰。)而作水想。迷亂馳趣。不知非水。如是愚夫。無始虛偽妄想所熏習。三毒燒心。樂色境界。見生住滅。取內外性。墮于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想。妄見攝受。
疏曰。初群鹿逐焰譬。譬三毒取境而起邪計也。
如乾闥婆城。凡愚無智而起城想。無始習氣計著相現。彼非有城。非無城。(唐云。非城。非非城。無智之人。無始時來執(zhí)著城種妄習熏故。而作城想。)如是外道無始虛偽習氣計著。依于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不能了知自心現量。
疏曰。二計著干城譬。譬妄習取不實境也。海氣所現。不可登臨。故非有城。令起城想。故非無城。
譬如有人。夢見男女象馬車步城邑園林山河浴池種種莊嚴。自身入中。覺己憶念。大慧。于意云何。如是士夫。于前所夢憶念不舍。為黠慧不。大慧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大慧。如是凡夫。惡見所噬。外道智慧。不知如夢自心現性。依于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
疏曰。三追憶夢境譬。譬不達依正皆唯心也。
譬如畫像。不高不下。而彼凡愚。作高下想。如是未來外道惡見習氣充滿。依于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自壞壞他。余(唐作于)離有無無生之論。亦說言無。謗因果見。拔善根本。壞清凈因。勝求者當遠離去。(唐云。欲求勝法。當速遠離。)作如是說。彼墮自他俱見有無妄想已。墮建立誹謗。以是惡見。當墮地獄。
疏曰。四畫像有無譬。譬斷常邪見也。正法念處經具明心為畫師。畫作六道種種五陰是六道皆如畫像。本無實法。而彼反計為有高下。起四句執(zhí)。至于出世圣人不復畫作六道五陰。乃離有無無生之論。而彼不能見故。反說為無。夫說六道實有。如計畫像高下墮建立常見也。說出世無生為無。如不見畫。并說畫師紙筆膠色皆無。墮誹謗斷見也。
譬如瞖目。見有垂發(fā)。(二作毛輪)謂眾人言。汝等觀此。(魏云。為他說言。如是如是青黃赤白。汝何不觀。)而是垂發(fā)。畢竟非性。非無性。見不見故。如是外道妄見希望依于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誹謗正法。自陷陷他。
疏曰。五瞖見垂發(fā)譬。譬邪執(zhí)不達性空也。余人不見。故非性。瞖者妄見。故非無性。二界依正。亦復如是。圣眼了知本空。凡愚計為實有也。
譬如火輪。非輪。愚夫輪想。非有智者。如是外道惡見希望。依于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想。一切性生。
疏曰。六火輪非輪譬。譬相似相續(xù)法中。凡外妄計為常為一。不知諸法念念滅也。
譬如水泡。似摩尼珠。(二皆作玻瓈珠)愚小無智。作摩尼想。計著追逐。而彼水泡。非摩尼。非非摩尼。取不取故。如是外道惡見妄想習氣所熏。于無所有說有生。(魏云。說非有法依因緣生。唐云。說非有為生。)緣有者言滅。(魏云。復有說言實有法滅。唐云。壞于緣有)
疏曰。七水泡似珠譬。譬外道取不實法。起生滅執(zhí)也。世間戒定慧法不能出離生死。如水泡無摩尼用。智者不取。故非摩尼。愚小計著。故非非摩尼。當其有本非有。而彼妄說有生。逮取之而不可得。又復妄言有滅。豈知水性無生滅哉。初有七譬。譬凡外妄計竟。
二有五譬。譬依佛法起計。又二。初正顯俗諦是隨情說。二以五譬譬其非實。
初又二。初斥世間因明不應攝取。二顯隨情俗諦是化佛說。
今初
復次大慧。有三種量。五分論。各建立已。(魏云。彼諸外道建立三種量五分論。)得圣智自覺。離二自性事。而作有性妄想計著。(唐云。立三種量已。于圣智內證離二自性法。起有性分別。)大慧。心意意識身心轉變。自心現攝所攝諸妄想斷。如來地自覺圣智修行者。不于彼作性非性想。(唐云。諸修行者。轉心意識。離能所取。住如來地。自證圣法。于有及無。不起于想。)若復修行者。如是境界性非性攝取想生者。彼即取長養(yǎng)及取我人。(唐云。若于境界起有無執(zhí)。則著我人眾生壽者。)
疏曰。三種量者。現量。比量。圣言量也。五分論者。宗因喻合結也。宗因喻亦名三支比量。合結不過成之而已。然三量五分。本是佛說。而魏譯直云外道建立。宋唐二譯。雖不直云外道。觀其文意。亦是有性妄想計著之由。當知法無邪正。邪正在人。佛本以三量五分破有無執(zhí)。若依之更執(zhí)有無。則佛法亦成外道也。離二自性事者。遠離徧計及依他執(zhí)。即圓成實之體性也。此圓成實。性離有無。非能所取。若執(zhí)有無。便成能所。則有法相及我相矣。
二顯隨情俗諦是化佛說
大慧。若說彼性自性自共相。一切皆是化佛所說。非法佛說。又諸言說。悉由愚夫希望見生。不為別建立趣自性法得圣智自覺三昧樂住者分別顯示。(唐云。一切諸法自相共相。是化佛說。非法佛說;鹫f法。但順愚夫所起之見。不為顯示自證圣智三昧樂境。)
疏曰。諸阿含經。亦說諸法自相共相。以破愚夫虛妄我執(zhí)。葢彼旣不能達唯心境界。故亦不能即于化身而見法身也。初正顯俗諦是隨情說竟。
二以五譬譬其非實
譬如水中。有樹影現。彼非影。非非影。非樹形。非非樹形。如是外道見習所熏。妄想計著。依于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想。而不能知自心現量。
疏曰。自心如水。諸法如影。水外無影。故非影。水中顯現。故非非影。撈不可得。故非樹形。宛然是樹。故非非樹形。當知自心現量。本非有無。不應計著也。
譬如明鏡。隨緣顯現一切色像。而無妄想。(唐云。譬如明鏡。無有分別。隨順眾緣現諸色像。)彼非像。非非像。而見像非像。(魏云。有緣得見。無緣不見故。)妄想愚夫而作像想。(魏云。自心分別。見像有無。)如是外道惡見。自心像現。妄想計著。依于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
疏曰。自心如鏡。諸法如像。對緣顯現而非有。離緣不現而非無。外道不達。妄作有無計著也。
譬如風水。和合出聲。彼非性。非非性。(魏云。譬如諸響。因入山河水風空屋和合而聞。彼所聞響。非有非無。何以故。因聲聞聲故。唐云。譬如谷響。依于風水人等音聲和合而起。彼非有非無。以聞聲非聲故。)如是外道惡見妄想。依于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
疏曰。諸法如響。緣生無實。非有非無。不應計著。計著則成外道也。
譬如大地無草木處。熱焰用流。洪浪云涌。(唐云。日光照觸。焰水波動。)彼非性。非非性。貪無貪故。(唐云。彼非有非無以倒想非想故。)如是愚夫。無始虛偽習氣所熏。妄想計著。依生住滅。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緣自住事門。(唐云。無始戲論惡習所熏。于圣智自證法性門中。見生住滅一異有無俱不俱性。)亦復如彼熱焰波浪。
疏曰。光焰本非波浪。無貪倒者。知其非性。有貪倒者。則非非性。愚夫于法性中。妄見生住滅等。亦猶是也。
譬如有人。咒術機發(fā)。以非眾生數。毗舍阇鬼方便合成。動搖云為。(魏云。譬如有人。依咒術力。起于死尸。機關木人無眾生體。依毗舍阇力。依巧師力。作去來事。唐云。譬如木人及以起尸。以毗舍阇機關力故。動搖運轉。云為不絕。)凡愚妄想計著往來。如是外道惡見希望。依于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戲論計著。不實建立。
疏曰。死尸木人。皆無執(zhí)受。名為非眾生數。毗舍阇。此云啖精氣鬼。又云顛鬼機關以運木人。則木人動搖云為。顛鬼以合死尸。則死尸動搖云為。識情執(zhí)著四大六根。則四大六根妄有動搖云為。當知本與木人死尸無異不應妄計有眾生也。二別說十二譬喻竟。
三結勸應離
大慧是故欲得自覺圣智事。當離生住滅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等惡見妄想。
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畤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脡羲畼溆。垂發(fā)熱時焰。如是觀三有。究竟得解脫。(唐云。諸識蘊有五。猶如水樹形。所見如幻夢。不應妄分別。三有如陽焰;脡艏懊啞H裟苋缡怯^。究竟得解脫。)譬如渴鹿想。(唐作熱時焰。)動轉迷亂心。鹿想謂為水。而實無水事。如是識種子。動轉見境界。愚夫妄想生。如為翳所翳。(唐云。如翳者所見。愚夫生執(zhí)著。)于無始生死。計著攝受性。(唐云。無始生死中。執(zhí)著所纏覆。)如逆楔出楔。舍離貪攝受。(唐云。退舍令出離。如因榍出榍。)如幻咒機發(fā)。浮云夢電光。觀是得解脫。永斷三相續(xù)。于彼無有作。猶如焰虛空。(唐云。此中無所有。如空中陽焰。)如是知諸法。則為無所知。言教唯假名。彼亦無有相。于彼起妄想。陰行如垂發(fā)。(唐云。諸蘊如毛輪。于中妄分別。唯假施設名。求相不可得。)如畫垂發(fā)幻。夢乾闥婆城;疠啛釙r焰。無而現眾生。(唐云。實無而見有。)常無常一異。俱不俱亦然。無始過相續(xù)。愚夫癡妄想。明鏡水凈眼。摩尼妙寶珠。于中現眾色。而實無所有。一切性顯現。如畫熱時焰。種種眾色現。如夢無所有。(唐云。心識亦如是。普現眾色相。如夢空中焰。亦如石女兒。)
疏曰。初四句。唐作八句。先頌遠離觀也。次十句。頌愚夫計著如渴鹿也。次如逆楔等十句。重頌對治觀也。次言教等十二句。重頌愚夫計著之非也。后明鏡等八句。結顯諸法有即非有也。初破外計竟。
二申正法
復次大慧。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離于有無建立誹謗分別。
疏曰。唯心所現諸法。故非一。諸法并是唯心。故非異。唯心諸法不相違故。故非亦一亦異。諸法唯心非戲論故。故非非一非異。又諸法唯心。故非有。唯心諸法。故非無。不相違。故非亦有亦無。非戲論。故非非有非無。又念念滅。故非常。念念生。故非無常。不相違。故非亦常亦無常。非戲論。故非非常非無常。不執(zhí)心外有法。故離建立。不撥唯心諸法。故離誹謗也。
結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如來說法。以是為首。(唐云。諸佛說法。以締緣起滅道解脫而為其首。)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xù)而為說法。(唐云。非與勝性自在宿作自然時微塵等而共相應。)
疏曰。真諦。謂苦集滅道四圣諦也。緣起。謂十二因緣也。道滅者。四諦所歸重也。解脫者。十二因緣還滅門也。四諦則有生滅無生無量無作之不同。而意顯出世道滅。因緣亦有思議不思議生滅不生滅之不同。而意顯還滅解脫。然世出世間因果。皆不離心。流轉還滅。亦不離心。故非外道勝性等妄計也。無因。即唐譯自然。自性相續(xù)。即唐譯宿作。阿含破外道宿作因論。謂現見有人。作善即得善報。為惡即得惡報。何得一向但委于宿作耶。余如他處廣破。
復次大慧。為凈煩惱爾焰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無所有。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唐云。諸佛說法。為凈惑智二種障故。次第令住一百八句無相法中。而善分別諸乘地相。猶如商主。善導眾人。)
疏曰。若不知百八句皆無所有。則無以凈二障。若不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亦無以凈二障。今由了達百八句皆無相故。則有即非有善分別諸乘及諸地故。則無即非無。是謂佛正法也。第九離四句門竟。
第十明四種禪門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二。初總標。二別釋。
今初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云何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魏云。念真如禪。唐云。攀緣真如禪。)如來禪。
疏曰。上云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故遂明四種禪也。初即世間禪。及藏教事禪。二即通教。及別三賢所修禪。三即別地所行禪。四即圓住以上所行禪也。
二別釋
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唐無外道二字。)觀人無我性。自相共相骨鏁無?嗖粌粝。(唐云。知人無我。見自他身骨鏁相連。皆是無?嗖粌粝唷#┯嬛鵀槭。如是相不異。觀前后轉進。相不除滅。(唐云。如是觀察堅著不舍。漸次增勝。至無想滅定。魏云。次第上上。乃至非想滅盡定解脫。)是名愚夫所行禪。
疏曰。觀人無我及骨鏁無常等。本是愚法二乘所修。故唐譯無外道字。然設修至滅定解脫。則是觀練二法滿足。名為聲聞緣覺。若誤取無想及非想證。則便成外道矣。故宋魏二譯。皆有外道二字也。
云何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增進。(唐云。謂知自共相人無我已。亦離外道自他俱作。于法無我諸地相義。隨順觀察。)是名觀察義禪。
疏曰。知人無我。及離外道自他俱作。所謂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正是通教。及別十住體空觀門。于法無我諸地相義隨順觀察。即別十行十向。修于相似假觀及中觀也。
云何攀緣如禪。謂妄想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唐云。謂若分別無我有二。是虛妄念。若如實知。彼念不起。)是名攀緣如禪。
疏曰。唯識頌云,F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即今妄想二無我妄想之謂也。又頌云。若時于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即今如實處不生妄想之謂也。此別教通達位也。
云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得自覺圣智相三種樂住。(魏云。入內身圣智相三空三種樂行故。)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
疏曰。魏云三空者。即圓融三解脫門也。生死涅槃二邊中道不可得故名空解脫門。此空離一切相。名無相解脫門。此無相者。即是實相。無有作者。無可愿求。名無作解脫門。亦名無愿解脫門。入此不思議三脫門已。親證三德秘藏之樂。自利利他。法皆具足。此圓教發(fā)心住已上境界也。別教證道同圓。應亦得此。而教道別故。姑未許之。又如來禪。須辦六即。則六根五品。亦得此名也。問曰。如古人云且喜師兄會如來禪。祖師禪未夢見在。則祖師禪。應更勝于如來禪耶。答曰。乘言者喪。滯句者迷。汝欲以古人一時應機之談作實法會。何異刻舟求劍?窒銕r大笑汝在。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凡夫所行禪。觀察相義禪。攀緣如實禪。如來清凈禪。譬如日月形。鉢頭摩深險。如虛空火盡。修行者觀察。(唐云。修行者在定觀見日月形。波頭摩深險。虛空火及盡。)如是種種相。外道道通禪。(唐云。墮于外道法。)亦復墮聲聞。及緣覺境界。
疏曰。此先頌總標。及訟愚夫禪之相也。鉢頭摩。此翻紅蓮花。謂若于禪定中。見有神我如日月形;蛉缂t蓮在深險處。則墮外道。若于禪定中。見苦斷集。歸于虛空。如薪盡火滅。不受后有。則墮二乘也。
舍離彼一切。則是無所有。(唐云。舍離此一切。住于無所緣。)一切剎諸佛。以不思議手。一時摩其頂。隨順入如相。(唐云。是則能隨入。如如真實相。十方諸國土。所有無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頂。)
疏曰。此頌后三種禪相也。舍離彼一切。即觀察義禪。則是無所有。即攀緣如禪。隨順入如相。即如來禪。以此摩訶衍三種禪相。對斥二乘及諸外道。所以名為方等部也。第十明四種禪門竟。
第十一般涅槃門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般涅槃者。說何等法。謂為涅槃。
疏曰。前云如來禪者。得自覺圣智三種樂住。夫三德秘藏常樂我凈。即是如來大般涅槃。而此涅槃。畢竟是何等法耶。故問之也。
二答為三。初正明大涅槃義。二兼示二乘及外道相。三明如來神力建立菩薩。
今初
佛告大慧。一切自性(唐作一切識自性)習氣(及)藏意意識見習轉變。名為涅槃。諸佛及我涅槃。自性空事境界。(唐云。我及諸佛說名涅槃。即是諸法性空境界。)復次大慧。涅槃者。圣智自覺境界。離斷常妄想性非性。(唐云。自證圣智所行境界。遠離斷常及以有無。)云何非常。謂自相共相妄想斷故非常。云何非斷。謂一切圣去來現在得自覺故非斷。大慧。涅槃不壞不死。若涅槃死者。復應受生相續(xù)。若壞者。應墮有為相。是故涅槃離壞離死。是故修行者之所歸依。復次大慧。涅槃非舍非得。非斷非常。非一義。非種種義。是名涅槃。
疏曰。一切識自性習氣者。即有支習氣也。藏意意識見習者。即名言習氣。我執(zhí)習氣也。轉變者。由無漏智熏令彼妄習無寄也。自性空事境界者。諸法無性。當體即是真空實相也。此諸法性空境界。唯是圣智自覺所行。故非斷常及有無也。非斷非常。經文自釋可知。言非有非無者。死。壞。則無。受生相續(xù)。墮有為相。則有。今離壞離死。故非有無也。非舍者。諸法性空。無可舍故。非得者。真如無物。無可取故。非斷非常。如前可知。非一義者。不與多對故。非種種義者。不墮諸數故。又即一切法。故非一。離一切相。故非種種。又是即非即。故非一。離即離非。故非種種也。
二兼示二乘及外道相二。初示二乘涅槃。二示外道計著。
今初
復次大慧。聲聞緣覺涅槃者。覺自相共相。不習近境界。不顛倒見。妄想不生。彼等于彼作涅槃覺。
疏曰。覺陰界入自相差別。無我我所。共相苦空無常不凈。不習近六塵境界。則斷思惑。不顛倒見。則斷見惑。三界妄想不生。出分段苦輪。便作安隱度脫之想。休息化城。所以不達如來所證大涅槃也。
二示外道計著
復次大慧。二種自性相。云何為二。謂言說自性相計著。事自性相計著。言說自性相計著者。從無始言說虛偽習氣計著生。事自性相計著者。從不覺自心現分齊生。
疏曰。此即名相二種計著。皆徧計所執(zhí)性。妄計實我實法。不惟違背大涅槃。亦不能證二乘涅槃也。二兼示二乘及外道相竟。
三明如來神力建立菩薩二。初正明神力。二問答釋意。
初中三。初總標二力。二別釋二力。三結嘆二力。
今初
復次大慧。如來以二種神力建立。(唐云。諸佛有二種加持。)菩薩摩訶薩頂禮諸佛。聽受問義。云何二種神力建立。謂三昧正受。(唐云。謂令入三昧。)為現一切身面言說神力。及手灌頂神力。
疏曰。一者令初地菩薩入三昧已。身語加持。為二神力。二者令菩薩滿十地已。手灌其頂。為二神力。故總名二種神力也。
二別釋二力又二。初約初地。二約十地。
今初
大慧。菩薩摩訶薩初菩薩地。住佛神力。所謂入菩薩大乘照明(二作光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以神通力。為現一切身面言說。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及余如是相功德成就菩薩摩訶薩。(唐云。及余成就如是功德相菩薩者是。)大慧。是名初菩薩地。
疏曰。此二神力。具如華嚴十地品初廣明。
二約十地
菩薩摩訶薩。得菩薩三昧正受神力。于百千劫積習善根之所成就。次第諸地對治所治相。通達究竟。至法云地。(唐云。此菩薩蒙佛持力。入三昧已。于百千劫。集諸善根。漸入諸地。善能通達治所治相。至法云地。)住大蓮華微妙宮殿。坐大蓮華寶師子座。同類菩薩摩訶薩眷屬圍繞。眾寶瓔珞莊嚴其身。如黃金薝卜日月光明。(唐云。身如黃金薝卜花色。如盛滿月。放大光明。)諸最勝手從十方來。(唐云。十方諸佛舒蓮花手。)就大蓮花宮殿座上而灌其頂。譬如自在轉輪圣王。及天帝釋太子灌頂。是名菩薩手灌頂神力。
疏曰。此二神力。亦如華嚴第十地中廣明。薝卜。此翻黃花。余可知。二別釋二力竟。
三結嘆二力
大慧。是名菩薩摩訶薩二種神力。若菩薩摩訶薩住二種神力。面見諸佛如來。若不如是。則不能見。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凡所分別三昧神足諸法之行。是等一切悉住如來二種神力。大慧。若菩薩摩訶薩離佛神力。能辯說者。一切凡夫。亦應能說。所以者何。謂不住神力故。大慧。山石樹木及諸樂器城郭宮殿。以如來入城威神力故。皆自然出音樂之聲。何況有心者。聾盲喑啞無量眾苦。皆得解脫。如來有如是等無量神力。利安眾生。
疏曰。菩薩必藉如來神力加持。力能入定現通說法。以佛徹證自心現量。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得大自在。故能以同體法性之力。加持菩薩。乃至加持山石及宮殿等。令演法音。加持聾盲諸苦眾生。令得解脫。皆是大般涅槃之力用也。初正明神力竟。
二問答釋意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如來應供等正覺。(于)菩薩摩訶薩住三昧正受時。及勝進地灌頂時。加其神力。佛告大慧。為離魔業(yè)煩惱故。及不墮聲聞地禪故。為得如來自覺地故。及增進所得法故。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咸以神力建立諸菩薩摩訶薩。若不以神力建立者。則墮外道惡見妄想。及諸聲聞眾魔希望。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諸佛如來咸以神力。攝受諸菩薩摩訶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神力人中尊。大愿悉清凈。(唐云。世尊清凈愿。有大加持力。)三摩提灌頂。初地及十地。(唐云。初地十地中。三昧及灌頂。)
疏曰。意顯神力加持。令離二乘涅槃外道計著。令證大涅槃圣智自覺境界故也。第十一般涅槃門竟。
第十二緣起門二。初難問。二答釋。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佛說緣起。即是說因緣。不自說道。(魏云。如世尊說十二因緣。從因生果。不說自心妄想分別見力而生。唐云。佛說緣起。是由作起。非自體起。)世尊。外道亦說因緣。謂勝。自在。時。微塵生。如是諸性生。(唐云。外道亦說勝性。自在。時。我。微塵。生于諸法。)然世尊所謂因緣生諸性言說有間悉檀。(唐云。今佛世尊。但以異名說作緣起。)無間悉檀。(唐云。非義有別。)世尊。外道亦說有無有生。(魏云。外道亦說從于有無而生諸法。唐云。外道亦說以作者故。從無生有。)世尊亦說無有生。生已滅。(魏云。世尊說言。諸法本無。依因緣生。生已還滅。)如世尊所說。無明緣行乃至老死。此是世尊無因說。非有因說。(唐云。此說無因。非說有因。)世尊建立作如是說。此有故彼有。非建立漸生。觀外道說勝。非如來也。所以者何。世尊。外道說因不從緣生。而有所生。世尊。說觀因有事。觀事有因。(唐云。世尊所說。果待于因。因復待因。)如是因緣雜亂。如是展轉無窮。(唐云。如是展轉成無窮過。又此有故彼有者。則無有因。)
疏曰。此難世尊平日所說十二因緣。亦犯種種過也。謂無明等能生諸法。何異勝性等能生諸法。此但言說不同。而義無不同也。又說無明緣行。而無明更無所因。何異外道從無生有。又說十二因緣此有故彼有。何異外道從有生有。此皆與外道同也。又外道說勝性等因。不從緣生而有所生。則因果不亂。世尊說待因名果。待果名因。則因果雜亂。外道說因不從緣生。則尚可窮詰。世尊說因更復待因。則展轉無窮。此皆不如外道說勝也。
二答釋二。初正釋因緣無過。二轉破言說無性。
今初
佛告大慧。我非無因說。及因緣雜亂說。此有故彼有者。攝所攝非性。覺自心現量。(唐云。我了諸法唯心所現。無能取所取。說此有故彼有。非是無因及因緣過失。)
疏曰。宋譯是西土文體。以后成前。唐譯是此方文體。以前生后也。由覺自心現量。則知能攝所攝無性故云此有故彼有。此是唯心因果。非無因也。此是假立因果。不雜亂也。旣非無因。亦非心外有因。旣不雜亂。亦不展轉無窮。旣知無性。則本無生。亦非俱生及漸生矣。
大慧。若攝所攝計著。不覺自心現量外境界性非性。彼有如是過。非我說緣起。(唐云。若不了諸法唯心所現。計有能取及以所取。執(zhí)著外境。若有若無。彼有是過。非我所說。)我常說言。因緣和合而生諸法。非無因生。
疏曰。此明不達唯心。乃有諸過。達唯心者。秪約一心而論因緣。旣非邪因。亦非無因也。初正釋因緣無過竟。
二轉破言說無性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大慧復白佛言。世尊。非言說有性。有一切性耶。(魏云。有言說應有諸法。唐云。有言說故。必有諸法。)世尊。若無性者。言說不生。是故言說有性有一切性。(唐云。若無諸法。言依何起。)
疏曰。佛明諸法唯心所現。心外無法。故疑若無諸法。不應起諸言說也。
二答釋
佛告大慧。無性而作言說。謂兔角龜毛等。世間現言說。大慧。非性。非非性。(唐云。彼非有。非非有。)但言說耳。如汝所說。言說有性有一切性者。汝論則壞。(魏云。汝言以有言說。應有諸法者。此義已破。)大慧。非一切剎土(皆)有言說。言說者。是作耳。(唐云。假安立耳。)或有剎土。瞻視顯法。或有作相。(唐云。或現異相。)或有揚眉;蛴袆泳。或笑或欠。(唐云。顰呻。)或謦欬。或念剎土;騽訐u。大慧。如瞻視。(魏云。無瞬。唐云。不瞬。)及香積(魏云。眾香。唐云。妙香。)世界。普賢如來國土。但以瞻視。令諸菩薩得無生法忍。及諸勝三昧。是故非言說有性有一切性。(唐云。非由言說而有諸法。)大慧。見此世界蚊蚋蟲蟻。是等眾生無有言說。而各辦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如虛空兔角。及與槃大子。(二皆作石女兒。)無而有言說。如是性妄想。因緣和合法。凡愚起妄想。(唐云。妄計法如是。因緣和合中。愚夫妄謂生。)不能如實知。輪回三有宅。
疏曰。先明無性而有言說。次明無言而能顯法及能辦事。后頌計著言說及計著有諸法者。不如實知自心現量常受輪回也。言非性非非性者。兔本無角。故非性。有此言說。故非非性。余并可知。第十二緣起門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義疏上
溫州頭陀寺諦閑法師經募功德芳名列右
比丘雪忝 如根 崇宣 式嚴 正機 普照 能安 德峰 性光 安煦 修慈 文道 普方 西蓮 作明 秀!〈日铡∪墅悺〔颉♂粤亍≥x山 乘一 各施洋壹元
常州天寧寺清镕謹識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義疏下
第十三常聲如幻門二。初正明惑亂即常。二委明惑亂如幻。
初中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常聲者。何事說。(魏云。世尊說常法。依何等法。作如是說。唐云。世尊所說常聲。依何處說。)
疏曰。前明涅槃離斷離常。又明緣起非攝所攝。則世出世法。皆離曰句矣。何故世尊復有時說常住真心。常樂我凈。及說十二因緣。有佛無佛性相常住等法。畢竟依何事而作是說耶。
二答二。初正明依惑亂說。二申明成凡圣性。
今初
佛告大慧。為惑亂。(魏云。依迷惑法。我說為常。唐云。依妄法說。)以彼惑亂。諸圣亦現。而非顛倒。(魏云。圣人亦見世間迷惑法。非顛倒心。唐云。以諸妄法。圣人示現。然不顛倒。)大慧。如春時焰。(二作陽焰)火輪。垂發(fā)。乾闥婆城;脡。鏡像。世間顛倒。(唐云。世無智者。生顛倒解。)非明智也。然非不現。(魏云。有智慧者。不生分別。非不見彼迷惑之事。)大慧。彼惑亂者。有種種現。非惑亂作無常。所以者何。謂離性非性故。(唐云。妄法現時。無量差別。然非無常。何以故。離有無故。)大慧。云何離性非性惑亂。謂一切愚夫種種境界故。(唐云。云何離有無。一切愚夫種種解故。)如彼恒河。餓鬼見不見故。無惑亂性。(唐云。如恒河水。有見不見。餓鬼不見。不可言有。)于余現故。非無性。(唐云。余所見故。不可言無。)如是惑亂。諸圣離顛倒。(唐云。圣于妄法。離顛倒見。)
疏曰。世間惑亂所見妄法。本離有無。故云常也。且如恒河。本非有無。而餓鬼不見。妄計無水。世人見之。妄計有水。然餓鬼謂無。旣非定無。世人謂有。亦豈實有哉。圣人離于有無顛倒見已。假使示同餓鬼。而不執(zhí)定無。假使示同世人。而不執(zhí)實有。不執(zhí)定無。故能使餓鬼甘露充滿。不執(zhí)實有。故能使世人入水不溺。是謂不為物轉。便能轉物也。思之。
不顛倒。是故惑亂常。謂相相不壞故。(唐云。妄法是常。相不異故。)大慧。非惑亂種種相。(唐云。非諸妄法有差別相。)妄想相壞。是故惑亂常。(唐云。以分別故而有別異。是故妄法其體是常。)大慧。云何惑亂真實。若復因緣。諸圣于此惑亂不起顛倒覺。非不顛倒覺。(唐云。云何而得妄法真實。謂諸圣者。于妄法中不起顛倒。非顛倒覺。)大慧。除諸圣。于此惑亂有少分想。非圣智事相。大慧。凡有者。愚夫妄說。非圣言說。
疏曰。法離有無。是故即常。且如恒河。不以世人之有。壞餓鬼之無。不以餓鬼之無。壞世人之有。則知恒河本非有無差別之相。但以餓鬼妄想執(zhí)無。與世人異。世人妄想執(zhí)有。與餓鬼異。故云妄想。相壞耳。而除卻世人餓鬼二種妄想。則恒河本非有無。旣非有無。豈非常乎。旣于恒河不起有無二顛倒覺。覺知唯是自心現量。心外無河。非不并覺世人餓鬼之顛倒覺。而自實無顛倒覺也。(上句順宋譯。是約照俗。下句順唐譯。是約證真。)設于恒河有少分四句妄想未盡。即非圣智事相。但是愚夫戲論妄說耳。若少分妄想不生。則恒河便是自心現量。豈非真實。但舉恒河一喻。例一切法。無不皆爾。初正明依惑亂說竟。
二申明成凡圣性二。初正示圣凡分別。二結成性即真如。
今初
彼惑亂者。倒不倒妄想。起二種種性。(唐云。若分別妄法是倒非倒。彼則成就二種種性。)謂圣種性。及愚夫種性。圣種性者三種分別。謂聲聞乘。緣覺乘。佛乘。云何愚夫妄想。起聲聞乘種性。謂自共相計著。起聲聞乘種性。是名妄想起聲聞乘種性。(唐云。云何愚夫分別妄法。生聲聞乘種性。所謂計著自相共相。)大慧。即彼惑亂妄想。起緣覺乘種性。謂即彼惑亂自共相不親計著。起緣覺乘種性。(唐云。何謂復有愚夫分別妄法。成緣覺乘種性。謂即執(zhí)著自共相時。離于憒鬧。)云何智者即彼惑亂。起佛乘種性。謂覺自心現量。外性非性。不妄想相。起佛乘種性。是名即彼惑亂。起佛乘種性。(唐云。何于智人分別妄法。而得成就佛乘種性。所謂了達一切。唯是自心分別所見。無有外法。)又種種事性。凡夫惑想。起愚夫種性。(唐云。有諸愚夫。分別妄法種種事物。決定如是。決定不異。此則成就生死乘性。)
疏曰。此經所稱惑亂。即唐釋所謂妄法。指三界依正色心因果諸法。猶如瞖目所見空華。故名惑亂也。眾生無始以來在惑亂中。舍此惑亂妄法。更無所觀之境。但能觀之智有倒有不倒耳。此經所稱妄想。即唐譯所謂分別?酥赣^智而言。若邪想邪分別。則成凡愚。若正想正分別。則成圣種。而皆以惑亂妄法為所觀境。是知惑亂妄法。體非十界。能生十界。雖生十界。即非十界。所以前云惑亂常惑亂真實也。計著自其相者。但破我執(zhí)。不破法執(zhí)。故雖非邪。名之為圣。而根鈍故。仍名為愚。不親計著者。唐云離于憒鬧。此則知自共相如幻如夢。當體無生。本無憒鬧。無可計著。而猶未知自心現量。亦名為愚。覺自心現量者。知一切法皆唯心現。有即非有。是正分別。即妄想而非妄想。故名為智也。種種事性者。法本無性。而迷惑分別。計有實性。著我著法。不出生死。恒于六道往來不息。故唐譯亦稱乘也。
二結成性即真如
彼非有事。非無事。是名種性義。(唐云。彼妄法中種種事物。非即是物。亦非非物。)大慧。即彼惑亂不妄想。諸圣心意意識過習氣自性法轉變性。是名為如。(唐云。即彼妄法。諸圣智者心意意識諸惡習氣自性法轉依故。即說此妄名為真如。)是故說如離心。(唐云。是故真如離于心識。)我說此句顯示離想。即說離一切想。(唐云。我今明了顯示此句。離分別者。悉離一切諸分別故。)
疏曰;髞y妄法。全妄即真。隨緣不變。離一切相。故非事物。不變隨緣。即一切法。故非無事物。譬如醉人所見轉屋。即是不轉之屋。捏目所見二月。即是但一月真。瞖目所見空華。即是晴明空體。唯佛乘人。唯心直進。觀察妄想無性。心外無法。意識不與我法二執(zhí)相應。轉為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則意亦不與我法二執(zhí)相應。轉為平等性智相應心品。由此無漏妙智。熏于第八藏心。使無漏種日復熾盛。則有漏種新者不生。舊者消滅。至純凈位。轉為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是謂心意意識過習氣自性法轉變性。譬如吐酒得醒。見屋不轉。停捏不勞。見一真月。瞖病旣去。華處本空。方知惑亂妄法。本元真如。此真如體。實非凡夫二乘心意意識未轉依時所能親證。必離一切妄想分別。乃契會耳。初正明惑亂即常竟。
二委名惑亂如幻四。初正明如幻。二會釋無生。三兼明名句形身。四兼明四種記論。
今初有三番問答
大慧白佛言。世尊;髞y為有為無。(唐云。所說妄法。為有為無。)佛告大慧。如幻。無計著相。(唐云。無執(zhí)著相故。)若惑亂有計著相者。計著性不可滅。緣起應如外道說因緣生法。(唐云。若執(zhí)著相體是有者。應不可轉。則諸緣起。應如外道說作者生。)
疏曰。此初番問答。明妄法非有無也。譬如幻師。以幻術力;米魍民R等物。愚小無知。計著有實。而原無所計著之實兔馬相。若幻法果有體相。如彼愚小所計著者。則便不可轉滅。何異外道所說能生所生皆實有耶。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惑亂如幻者。復當與余惑作因。(唐云。若諸妄法同于幻者。此則當與余妄作因。)佛告大慧。非幻惑因。不起過故。(唐云。非諸幻事為妄惑因。以幻不生諸過惡故。)大慧;貌黄疬^。無有妄想。(唐云。以諸幻事無分別故。)大慧。幻者從他明處。(唐作明咒)生。非自妄想過習氣處生。是故不起過。大慧。此(唐云。此妄惑法)是愚夫心惑計著非圣賢也。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圣不見惑亂。(唐云妄法)中間亦無實。中間若真實;髞y即真實。(唐云。以妄即真故。中間亦真實。)舍離一切惑。若有相生者。是亦為惑亂。不凈猶如瞖。(唐云。若離于妄法而有相生者。此還即是妄。如瞖未清凈。)復次大慧。非幻無有相似。見一切法如幻。(唐云。見諸法非幻無有相似。故說一切法如幻。)
疏曰此第二番問答明愚夫不知妄法如幻而起計著。所以生過。若達如幻。則不起過也。問意由迷惑故而起妄法。譬如由幻術故而起幻事。旣妄法能生余妄。則幻事亦應能生余幻。此反以法例喻而為難也。佛直答以幻不起過。無妄想故。圣賢于諸妄法。了知皆從妄想過習氣生。譬如幻事。從幻術生。當體不實。絕不計著。所以亦不起過。若謂妄法是有。不同幻事。便是愚夫心惑計著。非是圣賢。此正以喻例法而為釋也。偈中前四句。意明真外無妄。故無妄法可見。后四句。意明妄外無真故非有真相生也。復次下。申明圣賢見一切法。最與幻事相似。故說一切法如幻耳。
大慧白佛言世尊。為種種幻相計著。言一切法如幻。(唐云。為依執(zhí)著種種幻相。言一切法猶如幻耶。)為異相計著。(唐云。為異依此執(zhí)著顛倒相耶。)若種種幻相計著。言一切性如幻者。(唐云。若依執(zhí)著種種幻相。言一切法猶如幻者。)世尊。有性不如幻者。(唐云。非一切法悉皆如幻。)所以者何。謂色種種相非因。(唐云。何以故。見種種色相不無因故。)世尊。無有因色種種相現如幻(唐云。都無有因。令種種色相顯現如幻。)世尊是故無種種幻相計著相似性如幻。(唐云。是故世尊。不可說言依于執(zhí)著種種幻相。言一切法猶如幻者。)
疏曰。此第三番問。躡前答文而起難也。前云一切諸法。非幻無有相似。但是愚夫心惑計著。故說如幻以開曉之。然愚夫計著諸法。與計著幻事。其計著之情雖同。而只今世間種種色相。與幻現種種色相。其色相之因有異。謂兔馬等幻事。則因幻師咒術乍現。而世間種種色相。自有因緣所生。非以幻術為因。又幻事現時?v令愚夫計著。不久必能顯現其為非實。而世間種種色相。一任愚夫計著。何由顯現令其如幻耶。是故不可說言依于計著。言如幻也。
佛告大慧。非種種幻相計著相似。一切法如幻。(唐云。不依執(zhí)著種種幻相。言一切法如幻。)大慧。然不實一切法速滅如電。(唐云。以一切法不實速滅如電。)是則如幻。大慧。譬如電光。剎那頃現,F已即滅。非愚夫現。(魏云。凡夫不見。唐云。世間凡愚悉皆現見。)如是一切性自妄想自共相。(唐云。一切諸法依自分別。自其相現。亦復如是。)觀察無性。非現色相計著。(唐云。以不能觀察無所有故。而妄計著種種色相。)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非幻無有譬。說法性如幻。不實速如電。是故說如幻。(唐云。非幻無相似。亦非有諸法。不實速如電。如幻應當知。)
疏曰。此第三番答。正明諸法的皆如幻。不依計著而言加幻也。夫電光一現即滅。凡愚共知。一切諸法亦皆一現即滅。凡愚不知。以不知一切諸法自相共相。唯依妄相分別乍現故也。妄想念念生已即滅。則所現諸法自相共相。亦皆念念生已即滅。由妄想隨滅隨生。長時相續(xù)。故妄見諸法相以相續(xù)。計以為實。謂不同幻耳。若能觀察諸法無性。則不計著自心所現色相以為實有矣。初正明如幻竟。
二會釋無生二。初難問。二答釋。
今初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一切性無生及如幻。(唐云。如佛先說。一切諸法皆悉無生。又言如幻。)將無世尊前后所說自相違耶。說無生性如幻。
疏曰。此恐凡愚執(zhí)無生為不生。執(zhí)如幻為有生。未免相違。故問之也。
二答釋
佛告大慧。非我說無生性如幻前后相違過。(唐云。無有相違。)所以者何。謂生無生。覺自心現量。(唐云。何以故。我了于生即是無生。唯是自心之所見故。)有非有外性非性。無生現。(唐云。若有若無一切外法。見其無性。本不生故。)大慧。非我前后說相違過。然壞外道因生故。我說一切性無生。(唐云。為離外道因生義故。我說諸法皆悉不生。)大慧。外道癡聚。欲令有無有生。非自妄想種種計著緣。(唐云。外道群聚。共興惡見。言從有無生一切法。非自執(zhí)著分別為緣。)大慧。我非有無有生。是故我以無生說而說。(唐云。我說諸法非有無生。故名無生。)大慧。說性者。為攝受生死故。壞無見斷見故。為我弟子攝受種種業(yè)受生處故。以聲性說攝受生死。(唐云。說諸法者。為令弟子。知依諸業(yè)攝受生死。遮其無有斷滅見故。)大慧。說幻性自性相。為離性自性相故。(唐云。說諸法相猶如幻者。令離諸法自性相故。)墮愚夫惡見相希望。不知自心現量。(唐云。為諸凡愚墮惡見欲。不知諸法唯心所現。)壤因所作生緣自性相計著說幻夢自性相一切法。(唐云。為令遠離執(zhí)著因緣生起之相。說一切法如幻如夢。)不令愚夫惡見希望。計著自及他一切法如實處見。作不正論。(唐云。彼諸愚夫。執(zhí)著惡見。欺誑自他。不能明見一切諸法如實住處。)大慧。如實處見一切法者。謂超自心現量。(唐云。見一切法如實處者。謂能了達唯心所現。)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無生作非性。(唐云。無作故無生)有性(唐作法)攝生死。觀察(唐作了達)如幻等于相不妄想(唐作分別)
疏曰。此明所說無生及諸法如幻。皆為對治物機。不相違也。為破外道邪因無因所生。故說無生。為破斷見無見。故說唯心所現因果諸法。為破妄計諸法有自性相。故說如幻如夢。若能了達自心現量。則知生即無生。業(yè)及生死亦不失壞。而皆無性如幻夢矣。但依唐譯思之。文義可了。二會釋無生竟。
三兼明名句形身
復次大慧。當說名句形。(魏作字。唐作文)身相。善觀名句形身菩薩摩阿薩。隨入義句形身。(唐云。諸菩薩善觀此相。了達其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覺已。覺一切眾生。大慧。名身者。謂若依事立名。(唐云。謂依事立名。名即是身)是名名身。句身者。謂句有義身。自性決定究竟。(唐云。諸能顯義決定究竟)是名句身。形(文字)身者。謂顯示名句。(唐云。謂由于此能成名句)是名形身。
疏曰。凡愚不達自心現量。妄計心外實有名句文身。故勖菩薩當善觀其相也。名詮自性。故云依事立名。如依能見之事。即立眼名。依所見之事。即立色名。依能聞之事。即立耳名。依所聞之事。即立聲名等。句詮差別。故云顯義決定究竟。如說眼無常。乃至意無常。色無我。乃至識無我等。形即文字。為名句依。故云顯示名句也。
又形身者。謂長短高下。(唐先有云。句身者。謂句事究竟。名身者。謂諸字名各各差別。如從阿字乃至呵字。乃接此句。魏釋亦有三句。)又句身者。謂徑跡。(唐云。如足跡)如象馬人獸等所行徑跡。(唐云。如衢巷中人畜等跡)得句身名。大慧。名及形者。謂以名說無色四陰。故說名。自相現。故說形。(唐云。名。謂非色四蘊。以名說故。文。謂名之自相。由文顯故。)是名名句形身說名句形身相分齊。應當修學。
疏曰。句事究竟。謂必詮事至于究竟。方成一句也。字名差別。謂如阿至呵等。但可詮差別事。即名為名也。長短高下。謂文字當體。有此對待假相也。徑跡者。如有徑路。則有人畜所行足跡。譬有名字。則有依名所顯句義也。無色四陰者。受想行識。但有名字。更無體相可表示也。名之自相由文顯者。由此受想行識等文字。方得顯現四陰等名也。同前共有三番解釋。并是唯心所現。依于音聲而有差別。謂之不相應行。與彼音聲不即不離。非別有性。(且約此土聲為教體。云與音聲不即不離。若他土中。以色香等為教體者。亦皆不即離也。)故云。于彼身相分齊。應當修學。不可妄計心外有法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名身與句身。及形身差別。凡夫愚計著。如象溺深泥。
疏曰。圣智了達唯心。則色等六塵性境。尚非心外別有。況依色等假立名句文身。豈別有耶。凡愚計著。不達名句文身性空。譬如象溺深泥。何能出哉。此甚警人不可計著也。三兼明名句形身竟。
四兼明四種種記論
復次大慧。未來世智者。以離一異俱不俱見相。我所通義問無智者。彼即答言。此非正問(魏云。未來世中無智慧者。以邪見心。不知如實法故。因世間論。自言智者。有智者問如實之法。離邪見相一異俱不俱。而彼愚人作如是言。是問非是。非正念問。唐云。未來世中。有諸邪智惡思覺者。離如實法。以見一異俱不俱相問諸智者。彼即答言此非正問)
疏曰。此段文意。須將三譯參合。方有著落。大凡有智慧人。若見邪智妄問一異俱不俱相。即應答云。此非正問。而彼邪智惡覺之人。若見智者問以離一異俱不俱相。佛所通達第一義諦。彼亦妄答以為非正問也。
謂色等常無常為異不異。(魏云。為一為異。)如是涅槃諸行。(魏云。如是涅槃有為諸行。為一為異。)相所相。(魏云。相中所有能見所見。為一為異。)求那所求那(唐云。依所依)造所造(魏云。作者所作。為一為異。)見所見。(魏云。能見可見。為一為異。)塵及微塵。(唐云。地與微塵。魏云。四大中色香味觸。為一為異。泥團微塵。為一為異。)修與修者。(唐云。智與智者。魏云。知者所知。為一為異。)如是比展轉相。如是等問(唐云。如是等不計事次第而問)
疏曰。此廣述無智者之邪問也。
而言佛說無記止論。非彼癡人之能知。(唐云。世尊說此當止記答。愚夫無智。非所能知。)謂聞慧不具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令彼離恐怖句故。說言無記。不為記說。(唐云。佛欲令其離驚怖處。不為記說。)又止外道見論故。而不為說。(唐云。不記說者。欲令外道永得出離作者見故。)大慧。外道作如是說。謂命即是身。如是等無記論。(唐云。諸外道眾。計有作者。作如是說。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如是等說。名無記論。)大慧。彼諸外道愚癡于因。作無記論。非我所說。(魏云。外道迷于因果義故。是故無記。非我法中名無記也。)大慧。我所說者。離攝所攝妄想不生。云何止彼。(魏云。我佛法中。離能見可見虛妄之相。無分別心。是故我法中無有置答。唐云。我教中說離能所取。不起分別。云何可止。)大慧。若攝所攝計著者。不知自心現量故止彼。(魏云。諸外道等。執(zhí)著可取能取。不知但是自心見法為彼人故。我說言有四種問法。無記置答。非我法中。唐云。若有執(zhí)著能取所取。不了唯是自心所現。彼應可止。)
疏曰此明外道邪問。無有實義。是無記論。應置不答。故須以不答止之。若佛法中正問。理應廣答。不可妄以為無記而止之也。然外道所問無記邪論。不出四句。所謂一異及俱不俱。設使彼有聞慧。便可為其廣說四句皆非。顯出自心現量第一義境。由彼聞慧不具。若聞離四句法。必當恐怖失措。如大佛頂經中。于無是見者無非見者二語。佛皆以如是印之。大眾非無學者。便皆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況外道乎。又外道妄計作者為因。所作為果。不知因果皆唯心現。故作一異俱不俱等諸無記論。應須置而不答。非佛法中正問。而可用置答也。奈何無智愚人。見佛法中訶外道之非正問。遂訶智人以為非正問哉。嗚呼。上古宗匠之用棒喝。如彼智者。今時宗匠仿而用之。亦類彼無智者矣。
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以四種記論為眾生說法。大慧。止記論者。我時時說。(魏云。為待時故。說如是法。唐云。我別時說。)為根未熟。不為熟者(魏同。唐云。以根未熟。且止說故)
疏曰。此因前所明止論。而明佛之說法。總有四種不可執(zhí)一也。言四種者。后偈自出其相。今止記論。但是四種之一。不過為根未熟者耳。
復次大慧。一切法離所作因緣不生。無作者故。一切法不生。(唐云。何故一切法不生。以離能作所作。無作者故。)大慧。何故一切性離自性。以自覺觀時。自共性相不可得故。說一切法不生。(唐云。何故一切法無自性。以證智觀。自相共相不可得故。)何故一切法不可持來。不可持去。以自共相。欲持來無所來。欲持去無所去。是故一切法離持來去。(唐云。何故一切法無來去。以自共相。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故。)大慧。何故一切諸法不滅。謂性自性相無故。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不滅。(唐云謂一切法無性相故。不可得故。)大慧。何故一切法無常。謂相起無常性。是故說一切法無常。(唐云。謂諸相起無常性故。)大慧。何故一切法常。謂相起無生性無常常。故說一切法常。(唐云。謂諸相起即是不起無所有故。無常性常。是故我說一切法常。)
疏曰。此明為根熟者分別答也。文并可知。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記論有四種。一向(魏云。直答。)反詰問。(魏云。質答。)分別及止論(二作置答。)以制諸外道。有及非有生。僧佉毗舍師。(唐云。數論與勝論。言有非有生。)一切悉無記。彼如是顯示(唐云。如是等諸說。一切皆無記)正覺所分別。自性不可得。(唐云。以智視察時。體性不可得。)以離于言說。故說離自性。
疏曰。隨問直答。名為一向。反詰質之。令其自悟。名為質答。詳細解釋。名分別答置而不答。名為止論。若為根熟。用前三種。若為外道。具用四種。外道亦有應直答反問及分別答者故也。有及非有生者。即邪因無因二論也。僧佉者。即數論師。立二十五法。妄謂二十三法。皆是冥諦所生。神我之所受用。又計能生所生定一。毗舍者。即勝論師。立六句義。計能有所有定異。然彼等諸說。但有虛言。都無實義。故一切悉無記也。若夫自覺圣智了達自心現量境界。毫無諸法自性可得。此則唯證相應。非言語之所及。故強說為離自性耳。第十三常聲如幻門竟。
第十四四果差別相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愿為說諸須陀洹。須陀洹趣差別通相。(二譯皆云行差別相。)若菩薩摩訶薩。善解須陀洹趣差別通相及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方便相。分別知已。如是如是為眾生說法。謂二無我相及二障凈。(唐云。令其證得二無我法。凈除二障。)度諸地相究竟通達。(魏云。次第進取地地勝相。唐云。諸地相漸次通達)得諸如來不思議究竟境界。如眾色摩尼。善能饒益一切眾生。以一切法境界無盡身財攝養(yǎng)一切。
疏曰。四果修行差別之相。皆是如來化他妙權。能引眾生從權入實。故菩薩必須善解之也。
三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聽受。
二正說二。初正明行相。二結屬唯心。
初中四。初明須陀洹(至)四明阿羅漢。
今初
佛告大慧。有三種須陀洹。須陀洹果差別。云何為三。謂下。中。上。下者。極七有生。(唐云。于諸有中極七反生。)中者。三五有生而般涅槃。上者。即彼生(唐云。此生。)而般涅槃。此三種。有三結下中上。(唐云。此三種人。斷三種結。)云何三結。謂身見。疑。戒取是三結差別。上上升進得阿羅漢。
疏曰。下須陀洹。斷見惑三結已。不復精進。故欲界九品思惑。總潤七生。謂上上任運貪嗔癡慢。能潤二生。上中上下品惑。各潤一生。中上品惑。能潤一生。中中中下品惑。共潤一生。下三品惑。共潤一生至七生已;鬂櫼驯M舊業(yè)種枯。永不于三有中受生也。中須陀洹斷三結已。不喜受生。更起加行。若斷上上品惑。則損二生。余五生在。若斷上中。必斷上下。則損四生。余三生在。若更斷中上品惑。余二生在。名為家家。若更斷中中中下品惑。則轉名斯陀含果。若更斷下三品惑。則轉名阿那含果也。上須陀洹。斷三結已。深厭三界。起大加行。即于此生斷盡九地八十一品思惑。故得入涅槃也。言三結者。初果所斷見惑。共有十使。謂貪。嗔。癡。慢。疑。身。邊。戒。見。邪。今以身見而攝邊見。以戒取而攝見取。以疑惑而攝邪見。以三結總攝貪嗔癡慢。謂見惑中之貪等。必由三結方起故也。
大慧。身見有二種。謂俱生。及妄想。(二云分別。)如緣起妄想。自性妄想。(唐云。如依緣起。有妄計性。)譬如依緣起自性。種種妄想自性計著生。以彼非有非無非有無。無實妄想相故。愚夫妄想種種妄想自性相計著。(唐云。彼法但是妄分別相。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凡夫愚癡而橫計著。)如熱時焰。鹿渴水想。是須陀洹妄想身見。彼以人無我攝受無性。斷除久遠無知計著。(唐云。此分別身見。無智慧故。久遠相應相。見人。無我。即時舍離)大慧。俱生者。須陀洹身見。自他身等四陰無色相故。色生造及所造故。展轉相因相故。大種及色不集故。須陀洹觀有無品不現。身見則斷。(唐云。俱生身見。以普觀察自他之身。受等四蘊無色相故。色由大種而得生故。是諸大種互相因故。色不集故。如是觀已。明見有無。即時舍離。)如是身見斷。貪則不生。是明身見相。
疏曰。此明二種身見不同。斷身見之觀亦不同也。俱生身見。即是思惑。徧在六七二識。細故難斷。必俟見道之后。重慮緣真。修無漏觀。乃能斷之。妄想分別身見。即是見惑局在第六意識。粗故易斷。創(chuàng)見人無我時。即便舍離也。分別身見者。依于色心五陰而起分別。妄計即離大小等二十句也。夫現在色心五陰。本是因緣生法。非有非無。非亦有無。乃緣起自性。非我我所。而妄想計著。謂我我所。如陽焰非水?事怪^水。此則須陀洹一見人無我時便能斷除之矣。至于俱生身見。不由妾相分別始有。任運執(zhí)著色心假聚以為是我。故于見道之后。仍普觀察自他之身。不過五陰所成。而受想行識。毫無色相。但有名字。至于色身。不過是地水火風四大所成。四大又復展轉相因。無有實性。且析四大。猶似可成色等微塵。而色等微塵。決定不可集為四大。須陀洹人如是普觀察已。知此五陰決定非我。故俱生身見斷。而三界貪不生。便成阿羅漢也。
大慧。疑相者。謂得法善見相故。(唐云。于所證法善見相故。)及先二種身見(之中。)妄想(分別身見已先)斷故。疑法不生。(唐云。于諸法中。疑不得生。)不于余處起大師見為凈不凈。是名疑相須陀洹斷。
疏曰。不了諦理而起猶豫。名之為疑。唯是分別。無有俱生。須陀洹人于所證得四諦法中。已善見其真實相故。分別身見。已永斷故。世出世間因果法中。決不生疑。于佛法僧。得不壞信。故更不于外道天魔等處。起大師見。疑其為凈為不凈也。
大慧。戒取者。云何須陀洹不取戒。謂善見受生處苦相故是故不取。大慧。取者。謂愚夫決定受習苦行。為眾具樂。故求受生。彼則不取。(唐云。凡愚于諸有中。貪著世樂?嘈谐纸。愿生于彼。須陀洹人。不取是相。)除回向自覺勝離妄想無漏法相行方便。受持戒支。(唐云。唯求所證最勝無漏無分別法修行戒品。)是名須陀洹取戒相斷。
疏曰。貪著后有而持諸戒。皆名戒取。如難陀為生天故。精持比丘律行。佛敕阿難不與共語共坐。以其志趣邪僻故也。豈惟牛狗等戒。方名戒取耶。
須陀洹斷三結。貪癡不生。(唐云。舍三結故。離貪嗔癡。)若須陀洹作是念。此諸結。我不成就者。應有二過。墮身見及諸結不斷(魏云。若須陀洹生如是心。此是三結。我離三結者。是名見二法。隨于身見。彼若如是。不離三結)
疏曰。斷三結貪嗔癡不生者。利使旣斷。從利使所起之鈍使亦斷也。三結本是虛妄之法。如幼小者。于闇室中怖稱有鬼。鬼非有也。若云此是三結。我離三結。則無結而妄計有結。無我而妄計有我。譬如幼小云此是闇室中鬼。我不怖鬼。豈能真不怖哉。故墮身見及諸結不斷二過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眾多貪欲。彼何者貪斷。(唐云。貪有多種。舍何等貪。)佛告大慧。愛樂女人纏綿貪著。種種方便身口惡業(yè)。受現在樂。種未來苦。彼則不生。(魏云。遠離與諸女人和合。不為現在樂。種未來苦因。唐云。舍于女色纏綿貪欲。見此現樂。生來苦故。)所以者何。得三昧正受樂故。是故彼斷。非趣涅槃貪斷。(唐云。又得三昧殊勝樂故。是故舍彼。非涅槃貪。魏云。須陀洹遠離如是等貪。非離涅槃貪。)
疏曰。初果未盡欲界思惑。但已明信世間因果。又得無漏三昧正受。故于女人欲愛。能舍能遠離也。而貪求涅槃之心。正未可舍。初明須陀洹竟。
二明斯陀含
大慧。云何斯陀含相。謂頓照色相。(魏云。謂一往見色相現前生心。)妄想生相見相不生。(魏云。非虛妄分別相見。)善見禪趣相故。(魏云。以善見禪修行相故。)頓來此世。(魏云。一往來世間。)盡苦際。得涅槃。(魏云。便斷苦盡。入于涅槃。)是故名斯陀含(唐云。謂不了色相。起色分別。一往來已。善修禪行。盡苦邊際而般涅槃。是名斯陀含。)
疏曰。二果猶有欲界下三品惑。故一往見色相現前。未免生心。而非分別所起見惑也。又以善修禪行故。一往來世間。便盡余惑而入涅槃。須依魏譯釋之。方與教相不相違背。
三明阿那含
大慧。云何阿那含。謂過去未來現在色相性非性生見過患使妄想不生故。(唐云。謂于過未現在色相起有無見分別。過惡隨眠不起。)及結斷故。(唐云。永舍諸結。更不還來。)名阿那含。
疏曰。妄想不生。牒前斷分別惑。斷結。正明斷欲殘思。進斷上二界思惑也。
四明阿羅漢
大慧。阿羅漢者。謂諸禪三昧。解脫力明。(唐云。悉已成就)煩惱苦妄想非性故。(唐云。煩惱諸苦分別永盡。)名阿羅漢。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三種阿羅漢。此說何等阿羅漢。世尊。為得寂靜一乘道。(魏云。決定寂滅。唐云。一向趣寂。)為菩薩摩訶薩方便示現阿羅漢。為佛化化。佛告大慧。得寂靜一乘道聲聞。非余。余者行菩薩行。及佛化化。巧方便本愿故。于大眾中示現受生。為莊嚴佛眷屬故。
疏曰。諸禪等成就。即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也。煩惱苦盡。即我生已盡。不受后有也。此唯約定性聲聞言之。非佛菩薩所化現也。初正明行相竟。
二結屬唯心
大慧。于妄想處種種說法。(唐云。于虛妄處。說種種法。)謂得果得禪。禪者入禪。悉遠離故(唐云。所謂證果。褝者及禪。皆性離故。)示現得自心現量得果相。說名得果。(唐云。自心所見得果相故。)復次大慧。欲超禪無量無色界者。當離自心現量相。(唐云。應離自心所見諸相。)大慧。受想正受超自心現量者不然。何以故。有心量故。(唐云。想受滅三昧。超自心所見境者不然。不離心故。)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禪四無量。無色三摩提。一切受想滅。心量彼無有。(唐云。唯心不可得。)須陀槃那果。往來及不還。及與阿羅漢。斯等心惑亂。(唐云。悉依心妄有)禪者禪及緣(唐作所緣。)斷知(唐作斷惑。)見真諦。此則妄想量。若覺得解脫(唐云。了知即解脫)
疏曰。世間十二門禪。出世滅盡三昧及與四果。皆是唯心心外無法。菩薩了之。故能無所取著。隨順群機或施或廢。皆得自在也。第十四四果差別相門竟。
第十五二種覺門三。初正辨二覺。二明善覺四大。三明善覺五陰。
初中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結益。
今初
復次大慧。有二種覺。(二皆作智。)謂觀察覺。及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覺。(魏云。虛妄分別取相住智。唐云。取相分別執(zhí)著建立智。)
二別釋二。初釋觀察。二釋計著建立。
今初
大慧觀察覺者。謂若覺性自性相。選擇離四句不可得。(魏云。觀察一切諸法體相。離于四句無法可得。唐云。謂觀一切法離。四句不可得。)是名觀察覺。大慧。彼四句者。謂離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是名四句。大慧。此四句離。是名一切法。大慧。此四句觀察一切法。應當修學。(唐云。我以諸法離此四句。是故說言一切法離。如是觀法。汝應修學。)
疏曰。一切諸法。皆唯心現。本離四句。如是觀察。便是妙觀察智真實方便。故勸修學也。諸法離四句相。具如第九門中已明。
二釋計著建立
大慧。云何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覺。謂妄想相攝受。計著堅濕暖動不實妄想相四大種。(魏云。所謂執(zhí)著堅熱濕動虛妄分別四大相故。唐云。謂于堅濕暖動請大種性。取相執(zhí)著。虛妄分別。)宗因相譬喻計著。不實建立。而建立(魏云。執(zhí)著建立因譬喻相故。建立非實法以為實。唐云。以宗因喻而妄建立。)是名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覺。
疏曰。下文廣明四種妄想。成內外四大。則心外何嘗實有四大。而諸凡愚。妄以宗因喻成立四大為實有性。謂地實有堅性。水實有濕性等。豈非妄想計著。于不實法而建立耶。二別釋竟。
三結益
是名二種覺相。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二覺相。人法無我相究竟善知方便無所有覺。觀察行地得初地。(唐云。菩薩知此智相。即能通達人法無我。以無相智。于解行地。善巧觀察。入于初地。)入百三昧。得差別三昧。(唐云。以勝三昧力)見百佛及百菩薩。知前后際各百劫事。光照百剎土。知上上地相。大愿殊勝。神力自在。法云灌頂。當得如來自覺地。善系心十無盡句。成熟眾生。種種變化。光明莊嚴得自覺圣樂。三昧正受(唐云。十無盡愿。成就眾生。種種應現。無有休息。而恒安住。自覺境界三昧圣樂。)
疏曰。知計著建立之非。則知所舍。知觀察離四句之是。則知所修。故能從解行地入歡喜地。乃至成佛。盡未來時。成熟眾生。恒住自覺圣智樂也。初正辨二覺竟。
二明善覺四大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四大造色。(魏云。應善知四大及四塵相。唐云。當善了知大種造色。)云何菩薩善四大造色。大慧。菩薩摩訶薩作是覺(唐云。應如是觀。)彼真諦者。四大不生。(唐云。彼諸大種。真實不生)于彼四大不生。作如是觀察。觀察已。覺名相妄想分齊。自心現分齊。外性非性。是名心現妄想分齊謂三界。(唐云。以諸三界。但是分別。唯心所見。如有外物。)觀彼四大造色性。離四句通凈。離我我所。如實相自相分段住。無生自相成。(唐云。如是觀時。大種所造。悉皆性離。超過四句。無我我所。住如實處。成無生相。)大慧。彼四大種。云何生造色。謂津潤妄想大種。(唐云。虛妄分別津潤大種。)生(唐作成。四并同。)內外水界?澳芡氪蠓N。(唐云。炎盛大種。)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內外風界。斷截色妄想大種。(唐云。色分段大種。)生內外地界。色及虛空俱(魏云。妄想分別內外共。虛空生內外相。唐云。離于虛空。)計著邪諦五陰集聚。四大造色生。(魏云。以執(zhí)著虛妄內外邪見。五陰聚落四大及四塵生故。唐云。由執(zhí)著邪諦。五陰聚集。大種造色生。)
疏曰。此正明心外實無四大。四大皆唯心也。四大之名。四大之相。皆依妄想分別。似有顯現。是故三界依正。無非自心所現分齊。譬如瞖目所見空花。真實不生。不可謂有。不可謂無。不可謂一。不可謂異。不可謂常。不可謂無常。不可謂亦有亦無亦一亦異亦常亦無常。不可謂非有非無非一非異非常無常。不可謂我。不可謂我所。當處出生。無有來處,u處滅盡。無有去處。性無遷動。生即無生也。然四大旣如空花無體。何有堅濕暖動之相歷然不同。當知堅濕暖動。袛是妄想分別所成。離妄想外。無別種也。是故津潤妄想。即水大種。由此故生內。外水界?澳芡。即火大種。由此故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即風大種。由此故生內外風界。分段妄想。即地大種。由此故生內外地界。旣此四大。唯以妄想為種。則與虛空。同是無性之法。本非有異。而妄想分別。謂離色有空。離空有色。遂謂色及虛空。俱是心外有法。由是計著邪諦。妄謂五陰集聚。乃從四大造色所生。不知四大造色。皆由妄想生也。
大慧。識者。因樂種種跡境界故。余趣相續(xù)。(唐云。識者以執(zhí)著種種言說境界為因起故。于余趣中相續(xù)受生。)
疏曰。五陰之中。識為其主。故云萬法唯識。而此識者。五識則樂現在五塵境界。意識則徧樂三世假實境界。第七則樂虛妄我執(zhí)。第八則受前七識熏。執(zhí)持彼種。令不失壞。故于余趣恒相續(xù)也。
大慧。地等四大及造色等。有四大緣。非彼四大緣。(唐云。地等造色。有大種因。非四大種為大種因。)所以者何。謂性形相處所作方便無性。大種不生。大慧性形相處所作方便和合生。非無形。(唐云。何以故。謂若有法有形相者。則是所作。非無形者。)是故四大造色相。外道妄想。非我(唐云。此大種造色相。外道分別。非是我說。)
疏曰。此明地水火風四大。及色香味觸四微皆以妄想為其因緣。非彼外道所計之四大因緣也。蓋凡屬有形。皆是所作。必非能作。今外道所計大種之性形相處。推其所作方便。一一無性。則心外大種實不生矣。當知四大四微。凡有性形相處。皆是自心所作方便和合而生。非無形者。如何妄計為能作耶。然統(tǒng)論外道妄計。共有二種。一者計四大為能生。四微為所生。二者計四微為能造。四大為所造。此皆不達心外無法。所以宗因譬喻。皆不成就。今正教中。四大秪是四妄想成。四微祗是四識相分。若約依于本質變起相分。則四大外無四微。若約依于現行熏成種子。則四微外無四大。故雖假說互為能所。實則無能無所也。二明善覺四大竟。
三明善覺五陰
復次大慧。當說諸陰自性相。(二皆作體相)云何諸陰自性相謂五陰云何五。謂色受想行識彼四陰非色。(魏云。四陰無色相)謂受想行識。大慧色者。四大及造色。各各異相。大慧。非無色有四數。如虛空。(魏云。無色相法同如虛空。云何得成四種數相。唐云。非色諸蘊。猶如虛空。無有四數)譬如虛空。過數相。離于數。而妄想言一虛空。大慧。如是陰過數相。離于數。離性非性。離四句。數相者。愚夫言說非圣賢也。大慧圣者如幻種種色像。離異不異施設。又如夢影士夫身。離異不異故。(唐云。諸圣但說如幻所作。唯假施設。離異不異。如夢如像無別所有。)大慧圣智趣同陰妄想現。(魏云。如圣人智修行分別見五陰虛妄。唐云。不了圣智所行境故。見有諸蘊分別現前。)是名諸陰自性相。汝當除滅。(唐云。如是分別。汝應舍離)滅已說寂靜法。斷一切佛剎諸外道見。大慧。說寂靜時。法無我見凈。及入不動地。(二皆云入遠行地)入不動地已。無量三昧自在。及得意生身。得如幻三昧。通達究竟。力明自在。救攝饒益一切眾生。猶如大地。載育眾生。菩薩摩訶薩普濟眾生。亦復如是。
疏曰。色受想行識。名為五陰研其體相非異不異。故非定五。亦非定一也。且色陰則指四大四微。故猶似有各各異相。至于受想行識四陰。旣無色相同如虛空。如何可執(zhí)有四數耶。譬如虛空。旣非有四。亦非定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過數相。離于數真故相無別。是故離性。俗故相有別。故離非性。本非一異有無常無常及俱不俱四句之所能詮。而云五陰之數相者。乃是愚夫言說而已。圣者了達五陰如幻。亦如夢中身。及鏡中影。不可謂異。不可謂不異。但是假施設有。由于妄想分別之所顯現。豈應執(zhí)著有體相哉。除滅諸陰體相之分別已。則知諸法本來寂靜。破外道見。凈法無我。從通教七地八地。接入別圓。得意生身。入如幻三昧;缺娚*q如大地。所謂從空入假。從假入中也。此中遠行不動。皆是借別明通。以別教初地。證道同圓。分證中道法身應化之本。不復名為意生身故。第十五二種覺門竟。
第十六涅槃妄想門二。初辨外道涅槃。二辨妄想通相。
初中二。初正明外道妄計。二申明佛說涅槃。
今初
復次大慧。諸外道有四種涅槃。云何為四。謂性自性非性涅槃。(魏云。自體相涅槃。唐云。諸法自性無性涅槃。)種種相性非性涅槃。(魏云。種種相有無涅槃)自相自性非性覺涅槃。(魏云。自覺體有無涅槃。唐云。覺自相性無性涅槃。)諸陰自共相相續(xù)流注斷涅槃。(魏云。諸陰自相同相斷相續(xù)體涅槃。唐云。斷諸蘊自共相流注涅槃)是名諸外道四種涅槃非我所說法。
疏曰。涅槃者。不生不滅之理。乃由生滅情盡。二空所顯真如。本來寂滅。故強名為涅槃。而外道不達乃有四種妄計也。初云性自性非性涅槃者。謂二十三法。皆以冥諦而為體性。諸法滅已。還歸冥諦名為涅槃也。二云種種相性非性涅槃者。魏云種種相有無。有即是性。謂五現涅槃。無即非性。謂七處斷滅為涅槃也。三云自相自性非性覺涅槃者。魏云自覺體有無。有亦是性。謂神我究竟不滅。無亦非性。謂形滅則神亦滅也。四云諸陰自共相相續(xù)流注斷涅槃者。謂無想天。則斷受想行識四陰相續(xù)流注。無色四空天。則斷色陰相續(xù)流注也。
二申明佛說涅槃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大慧。我所說者。妄想識滅。(魏云。見虛妄境界分別識滅。唐云。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大慧白佛言。世尊不建立八識耶。佛言。建立。大慧白佛言。若建立者。云何離意識非七識。(魏云。何故但言意識轉滅。不言七識轉滅。)佛告大慧。彼因及彼攀緣故。七識不生。(魏云。以依彼念觀有故。轉識滅。七識亦滅。唐云。以彼為因及所緣故。七識得生)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習氣長養(yǎng)藏識。(唐云。意識分別境界。起執(zhí)著時。生諸習氣。長養(yǎng)藏識。)意俱我我所計著思惟因緣生。(唐云。由是意俱我我所執(zhí)思量隨轉。)不壞身相。(魏云。彼二種識無差別相。唐云。無別體相)藏識因攀緣(唐云。藏識為因。為所緣故。)自心現境界計著心聚生。展轉相因。(唐云。執(zhí)著自心所現境界。心聚生起。展轉為因。)譬如海浪。自心現境界風吹。若生若滅亦如是。(唐云。而有起滅。)是故意識滅。七識亦滅。
疏曰。此明欲證涅槃。須滅第六識相應之妄想也。蓋識雖有八。而生死涅槃。全由笫六識轉。以彼因及所緣故。余七識生。若彼因及所緣不生。則余七亦不生也。(宋唐各皆影略。參觀魏譯可曉。)先明現行熏種子義。故云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牽引前五識現行。生諸習氣。長養(yǎng)藏識。意顯若無前六識為能熏。則藏識便無由長養(yǎng)也。由有藏識。故第七意俱我我所計著思惟因緣生。(此言我所。但是語勢;蛭抑。名為我所。以第七識。但有我執(zhí)。無我所執(zhí)故也。具如唯識中辨。)而此七識。與第八識。俗故相有別。故宋云不壞身相。真故相無別。故魏云無差別相。唐云無別體相。亦互相影略也。由俗諦不壞身相言之。故第七識。以藏識為因。即以藏識為所攀緣。唯識所謂依彼轉緣彼也。次明種子生現行義。故云自心現境界計著心聚生。謂一切境界。皆是第八自心所現。由第六識妄執(zhí)著故。前七轉識心心所聚乃生起也。次結明種子現行互為因義。故云展轉相因。后以海浪而為譬喻。結成妄想識滅。余七亦滅。八識皆滅。即大涅槃。然所謂滅者。秖是滅彼相應妄想之若現若種而已。妄想種現旣滅。則八種識轉為四智相應心品。故初卷云。非自真相識滅。但業(yè)相滅也。今欲妄想識滅。唯有修行二無我觀。了知妄想無性。唯心直進。一經宗要。舉不外此。思之修之。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不涅槃性。所作及與相。(魏云。我不取涅槃。亦不舍作相。唐云。我不以自性。及以于作相。)妄想爾焰識。此滅我涅槃。(魏云。轉滅虛妄心。故言得涅槃。唐云。分別境識滅。如是說涅槃。)彼因彼攀緣。意趣等成身。(唐云。意識為心因。心為意識界。)與因者是心。為識之所依。(唐云。因及所緣故。諸識依止生。)如水大流盡。波浪則不起。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
疏曰。外道所計四種涅槃。不出諸法自性;蚴撬。或是法相不知心外無自性。心外無所作及與相也。故佛總不約此而論涅槃。但約分別境識滅時。如瀑流盡。波浪不起。證唯識性。乃名為涅槃耳。彼因等二句。頌現熏種義。與因等二句。頌種生現義。余并可知。初辨外道涅槃竟。
二辯妄想通相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三。初顯益標名。二依名釋相。三誡莫計著。
今初
復次大慧。今當說妄想自性分別通相。(魏云。虛妄分別法體差別之相。唐云。妄計自性差別相。)若妄想自性分別通相善分別。汝及余菩薩摩訶薩。離妄想。到自覺圣。外道通趣善見。覺攝所攝妄想斷。(唐云。超諸妄想。證圣智境。知外道法。遠離能取所取分別。)緣起種種相。妄想自性行不復妄想。(唐云。于依他起種種相中。不更取著妄所計相。)大慧。云何妄想自性分別通相。謂言說妄想。(二并作分別)所說事妄想。(魏云。可知分別。)相妄想。利妄想。(魏云。義分別。唐云。財分別)自性妄想。(魏云。自體分別。)因妄想。見妄想。成妄想。(魏云。建立分別。唐云。理分別)生妄想。不生妄想。相續(xù)妄想。(魏云。和合分別。唐云。相屬分別。)縛不縛妄想。(唐云?`解分別)是名妄想自性分別通相。
疏曰。徧計分別。故名妄想。虛妄當體。故名自性。十二不同。故名分別。即差別也。同是妄想。故名通相。善知此已。則能離諸妄想。到自覺圣智境界。有此諸益。故須說也。
二依名釋相
大慧。云何言說妄想。謂種種妙音歌詠之聲。美樂計著。(唐云。謂執(zhí)著種種美妙音詞)是名言說妄想。大慧。云何所說事妄想。謂有所說事自性。圣智所知。依彼而生言說妄想。(唐云。謂執(zhí)有所說事。是圣智所說境。依此起說。)是名所說事妄想。大慧。云何相妄想謂即(于)彼所說事(中。)如鹿渴想。種種計著而計著。謂堅濕暖動相。一切性妄想。是名相妄想。大慧。云何利妄想。謂樂種種金銀珍寶。是明利妄想。大慧云何自性妄想。謂自性特此。如是不異惡見妄想。(唐云。謂以惡見如是分別。此自性決定非余)是名自性妄想。大慧。云何因妄想。謂若因若緣有無分別因相生(唐云。謂于因緣分別有無。以此因相而能生故。)是名因妄想。大慧。云何見妄想。謂有無一異俱不俱惡見外道妄想計著妄想。(唐云。謂諸外道。惡見執(zhí)著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是名見妄想。大慧。云何成妄想。謂我我所想成決定論。是名成妄想。大慧。云何生妄想。謂緣有無性生計著。(唐云。謂計諸法若有若無。從緣而生。)是名生妄想。大慧。云何不生妄想。謂一切性本無生。無種因緣生無因身。(唐云。謂計一切法本來不生。未有諸緣而先有體。不從因起)是名不生妄想。大慧。云何相續(xù)妄想。謂彼俱相續(xù)如金縷(唐云。謂此與彼遞相系屬。如針與線。)是名相續(xù)妄想。大慧。云何縛不縛妄想。謂縛不縛因緣計著。如士夫方便若縛若解。(唐云。謂執(zhí)因能縛而有所縛。如人以繩方便力故縛已復解)是名縛不縛妄想。
疏曰。此釋十二種妄想差別之相。皆由不了唯心。故起種種徧計分別也。一言說妄想者。計著能詮有實性也。二所說事妄想者。計著所詮有實性也。三相妄想者。計著四大等有堅等實性也。四利妄想者。計著金銀等有實性也。五自性妄想者。計著諸法各有自性。不達無性也。六因妄想者。計著邪因緣無因緣能生一切法也。七見妄想者。計著種種四句也。八成妄想者。計著我我所。虛妄建立邪諦理也。九生妄想者。計著諸法從邪因緣無因緣生也。十不生妄想者。計著諸法皆本來有。不從因種生起。但從緣顯也。十一相續(xù)妄想者。妄計諸法互相系屬。譬如金針引縷線也。十二縛不縛妄想者。妄計諸法皆有能縛所縛。能解所解。譬如世人以繩縛物。名之為縛。還復解之。名之為解也。豈知緣生如幻。實無此等差別自性哉。
三誡莫計著
于此妄想自性分別通相。一切愚夫計著有無(唐云。此是妄計性差別相。一切凡愚。于中執(zhí)著若有若無)
疏曰。執(zhí)著有此十二差別相者。固是凡愚。執(zhí)著無此十二差別相者。亦是凡愚。以不達唯心諸法。本離有無故也。
大慧計蓍緣起而計著者。種種妄想計著自性。如幻示現種種之身。凡夫妄想見種種異幻。(唐云。于緣起中。執(zhí)著種種妄計自性。如依于幻。見種種物。凡愚分別。見異于幻。)大慧;门c種種。非異非不異。若異者。(應)幻非種種因。若不異者;门c種種(應)無差別。而見差別。是故非異非不異。是故大慧。汝及余菩薩摩訶薩。如幻緣起妄想自性異不異有無。莫計著(唐云。于幻有無。不應生著)
疏曰。一切諸法。無性緣生。同于幻事。智者了其不實。凡愚執(zhí)以為真。旣知非異非不異。即便非有非無。故或計定異;蛴嫸ㄒ弧;蛴嫸ㄓ。或計定無。皆為妄想。而一切菩薩不應生著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心縛于境界。覺想智隨轉。無所有及勝。(唐云。無相最勝處)平等智慧生。妄想自性有。(唐云。在妄計是有)于緣起則無。妄想或攝受。緣起非妄想。(唐云。妄計迷惑取。緣起離分別。)種種支分生。如幻則不成。(唐云。如幻不成就)彼相有種種。妄想則不成。(唐云。雖現種種相。妄分別則無。)彼相則是過。皆從心縛生。妄想無所知。于緣起妄想。(唐云。妄計者不了。分別緣起法。)此諸妄想性。即是彼緣起。妄想有種種。于緣起妄想。(唐云。緣起中分別。)世諦第一義。第三無因生。妄想說世諦。斷則圣境界。
疏曰。此頌正明祗一緣起法上。計著則為徧計執(zhí)性。如于繩計蛇。了達則為圓成實性。如悟繩即麻也。初二句。頌緣起上所起徧計。次二句。頌緣起處所證圓成。次四句。明徧計情有理無也。種種支分生二句。明生即無生也。彼相有種種二句。明如幻諸相。不同徧計所執(zhí)我法也。彼相則是過四句。明我法二執(zhí)之過。但從心縛而生。不了緣起。故起妄計也。此諸妄想性四句。明迷緣起而有妄計。緣起之外。別無妄計自性也。世諦等四句。結明于緣起處而起妄計。即名世諦。于緣起處不起妄計。即第一義。更無第三諦可得也。問。旣云第三無因生。何故諸經論中。又說空假中三諦耶。答。三即是二。二即是一。非一二三。而一二三。所以不可思議。故大經云。所言二諦。其實是一。方便說二。如醉未吐。見日月轉。謂有轉日及不轉日。醒人但見不轉不見于轉。是以一切緣起色心依正。并皆無性。但就俗人妄想分別。名為世諦。若出世圣人智慧了達。即是第一義諦。此乃一而言二。二即是一也。又對世諦。故說第一義諦。而此緣生無性法體。不惟不可喚作世諦。亦復不可喚作第一義締。譬如對彼醉人所見轉日。說日不轉。而日月輪。不惟不可喚作是轉。亦復不可喚作不轉。非轉而醉見其轉。名為俗締。非不轉而醒見其不轉。名為真諦。醉雖見轉。實未嘗轉。醒見不轉。非定不轉。以其非轉非不轉故。名為中諦。此乃二而言三。三即是二也。又不變隨緣。故有轉不轉。皆名為俗。隨緣不變。故轉即非轉。不轉即非不轉。乃名為真。此乃三而言二。二即是三也。思之。
譬如修行事。(唐云。如修觀行者)于一種種現。于彼無種種。妄想相如是。譬如種種瞖。妄想眾色現。(唐云。妄想見眾色)瞖無色非色。緣起不覺然(唐云。不了緣起然)
疏曰。此二譬喻。喻迷緣起而為妄想也。
譬如煉真金。遠離諸垢穢。虛空無云瞖。妄想凈亦然。
疏曰。此二譬喻。喻斷妄想。即緣起處證圓成實也。
無有妄想性。及有彼緣起。建立及誹謗。悉由妄想壞。(魏云。無有妄想法。因緣法亦無。取有及謗無。分別觀者見。唐云。無有妄計性。而有于緣起。建立及誹謗斯由分別境。)妄想若無性。而有緣起性。無性而有性。有性無性生(唐云。若無妄計性。而有緣起者。無法而有法。有法從無生)
疏曰。前一偈。明依緣起。方有妄想。故妄想雖無性。而緣起是幻有。若計妄想有性。則是建立。若計緣起全無。則是誹謗。計有計無。皆妄想所壞也。后一偈。明由妄想方成緣起。故緣起非實有。而妄想非定無。若計妄想定無。如何能成緣起之有。若計緣起實有。如何乃從無性之妄想生耶。故知妄想本空。亦離四句。緣起如幻。亦離四句矣。
依因于妄想。而得彼緣起。相名常相隨。而生諸妄想。
疏曰。此明能徧計者。則是妄想。所徧計者。則是緣起。故五法中之相名妄想三法。皆緣起性。皆是徧計所緣境也。
究竟不成就。則度諸妄想。然后智清凈。是名第一義。
疏曰。此明若知妄想所緣即緣起性。如知蛇即是繩。鬼即是杌。則蛇鬼究竟皆不成就。便能度諸妄想。二空智凈。證得真如第一義矣。
妄想有十二。緣起有六種。自覺知爾焰。(魏云。內身證境界。唐云。自證真如境)彼無有差別。五法為真實。自性有三種(魏云。及三種亦爾。唐云。三自性亦爾)修行分別此。(唐云。修行者觀此)不越于如如。
疏曰。此明依迷情說。故有十二妄想。六種緣起。(即前所云因有六種)若證自覺知境界。則十二妄想六種緣起。性皆空寂無有差別。故五法三性?偛怀稣嫒缫。
眾相及緣起。彼名起妄想。彼諸妄想相。從彼緣起生。(唐云。依于緣起相。妄計種種名。彼諸妄計相。皆因緣起有。)覺慧善觀察。無緣無妄想。成已無有性。云何妄想覺(唐云。真實中無物。云何起分別。此下魏更有云。若真實有法。遠離于有無。若離于有無。云何有二法。唐更有云。圓成若是有。此則離有無。旣以離有無。云何有二性)彼妄想自性。建立二自性。(唐云。妄計有二性。二性是安立。)妄想種種現。清凈圣境界。(唐云。分別見種種。清凈圣所行。)
疏曰。此重明秪就緣起相上而起妄想。則妄想便從緣起而生。亦秪就緣起法上而善觀察。則緣起尚無。妄想何有。緣妄俱無即圓成實。圓成實境。本非有性。何容起妄覺耶。依彼二譯。各有四句申明圓成實性旣非有性。亦非無性。言非有者。破眾生之計有。非斷無也。言若有者。破邪計之斷無。非有物也。旣離有無。安有二性。是故安立二性。皆妄計耳。由妄計故。妄見種種。若知性本清凈。無種種者。種是圣智所行境也。
妄想如畫色。緣起計妄想。(魏云。見妄想種種。因緣中分別。唐云。妄計種種相。緣起中分別)若異妄想者。則依外道論(唐云。若異此分別。則墮外道論)妄想說所想。因見和合生。(唐云。以諸妄見故。妄計于妄計)離二妄想者。如是則為成(唐云。離此二計者。則為真實法)
疏曰。此結明妄想緣起。并皆無性。非定一也。謂世人妄計種種諸相。但如畫色。緣起非實。而彼于中妄生分別。若謂異妄分別。別有種種相可得者。是計心外有境。墮外論也。不過因諸妄見和合。故以妄想。還說其所妄想而已。能妄想者。秪是我法二執(zhí)相應之第六識。所妄想者。秪是色心等緣起諸法。若離能所二計。則妄想旣空。緣起亦寂。即為圓成實性。譬如瞖盡花亡。即是晴明空矣。第十六涅槃妄想門竟。
第十七自覺圣智一乘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愿為說自覺圣智相及一乘。(唐云。自證圣智行相。及一乘行相)若自覺圣智相及一乘。我及余菩薩善自覺圣智相及一乘。不由于他。通達佛法(唐云。我及諸菩薩得此善巧。于佛法中。不由他悟)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說自覺圣智。二說一乘。
今初
佛告大慧。前圣所知。轉相傳受妄想無性。(唐云。依諸圣教。無有分別)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唐云。觀察自覺)不由于他。離見妄想。上上升進。入如來地。是名自覺圣智相。
疏曰。此正唯心直進圓頓妙修也。妄想者。所觀境也。無性者。境之諦也。空故無性。假故無性。中故無性。三一一三。不可思議。故無性也。獨一靜處者。約事即是阿蘭若處。約理即是絕待妙諦也。自覺觀察者。以自覺為所觀察也。不由于他者。自外無他也。離見妄想者。旣無他。則無自。無自無他。則無可分別也。此是圓初住位。創(chuàng)證自覺圣智之體。從此上上升進。乃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圓明入于如來地也。
二說一乘二。初正釋。二釋疑。
今初
大慧。云何一乘相。謂得一乘道覺。我說一乘。云何得一乘道覺。謂攝所攝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覺。(唐云。云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別。如實而。┐蠡。一乘覺者。非余外道聲聞緣覺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來。以是故說名一乘。
疏曰。諸法實相。本來平等。由有能取所取妄想分別。遂有六凡四圣差降不同。而此十界。仍即實相所謂無差而差。差即無差者也。但唯如來。乃能究盡。二乘尚不能知。況外道及梵天乎。
二釋疑二。初問。二答。
今初
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說三乘。而不說一乘。
二答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二。初明隱實施權。二明從權入實。
今初
佛告大慧。不自般涅槃法故。(唐云。聲聞緣覺無自般涅槃法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以一切聲聞緣覺。如來調伏。授寂靜方便而得解脫。非自己力。是故不說一乘。復次大慧。煩惱障(二云智障。)業(yè)習氣不斷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不覺法無我。不離分段死。(魏云。未得不可思議變易生。唐云。未名不思議變易死。)故說三乘。
疏曰。二乘之人。必賴如來說法調伏。不能以自力而入涅槃。又煩惱斷。智障不斷。正使斷。業(yè)習不斷。所以隱一乘之實而不說也。彼旣不覺一切法無我。若非方便說三。則何由離分段生死。入變易生死。所以施善誘之權而說三也。問。獨覺何藉如來調伏。答。若非四生百劫之前于如來所發(fā)辟支心。稟因緣教。何由瓜熟蒂落。覩花飛釧動而悟無生耶。問。如來亦于三秪百劫承事諸佛。方證菩提豈單自力。答。一乘覺者。離攝所攝妄想。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雖微塵劫中事微塵佛。而無自他徧計分別。所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豈同二乘不達藏識。妄計心外有佛者耶。
二明從權入實
大慧。彼諸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及覺法無我。彼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三昧樂味著非性。無漏界覺。(唐云。若彼能除一切過習。覺法無我。是時乃離三昧所醉。于無漏界而得覺悟)覺已。復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滿足眾具。(唐云。修諸功德。普使?jié)M足)當得如來不思議自在法身。
疏曰。由法我執(zhí)。起人我執(zhí)。譬如迷杌。方執(zhí)為鬼。故以法執(zhí)為一切過習也。除其法執(zhí)。覺法無我。不復味著偏真三昧。譬如酒消。故從偏真無漏界覺。復入中道上上無漏界中。稱性修行。普使?jié)M足。乃證究竟法身也。無漏界。即方便有余土。上上無漏界。即分證常寂光土。亦名實報莊嚴土。滿足眾具。謂四十二位所有功德智慧二種莊嚴自在法身。謂平等真如本源佛性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卻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天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我說此諸乘(唐云。諸乘我所說)
疏曰。此頌為實所施權也。天乘者。十善法也。梵乘者。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也。聲聞乘者。生滅四諦法也。緣覺乘者。生滅無生十二因緣法也。諸佛乘者。事六度。理六度。乃至次第三觀等諸法也。
乃至有心轉。(唐作起)諸乘非究竟。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魏云。差別。)我說為一乘。
疏曰。此頌破權歸實也。分別永盡。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如如之理。不在智外。故無乘。如如之智。不在理外。故無乘者。十界百界千如。皆是實相。故無有差別建立。此乃絕待無外之一乘也。
引導眾生故。分別說諸乘。(唐云。為攝愚夫故。說諸乘差別)解脫有三種。及與法無我。煩惱智慧等。解脫則遠離(唐云。解脫有三種。謂離諸煩惱。及以法無我。平等智解脫)
疏曰。此頌方便說三之意也。若不分別說三。何以攝引愚夫。故先明權教三解脫門。令離煩惱。又明法無我平等不思議解脫門。令凈所知也。
譬如海浮木。常隨波浪轉。聲聞愚亦然。相風所飄動。彼起煩惱滅。余習煩惱愚。味著三昧樂。(唐云。三昧酒初醉)安住無漏界。無有究竟趣。(唐云。彼非究竟趣)亦復不退還。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唐云。聲聞亦如是。覺后當成佛)
疏曰。此正頌從權入實也。第十七自覺圣智一乘門竟。
- 上一篇:妙法蓮華經綸貫
- 下一篇: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疏(二)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