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jīng)

佛教經(jīng)典。亦稱《小無量壽經(jīng)》,簡稱《小經(jīng)》。與《無量壽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合稱凈土三經(jīng)。一般認(rèn)為在1~2世紀(jì)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于犍陀羅地區(qū)!栋浲咏(jīng)》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wèi)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jīng)典。..[詳情]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要解》淺講(11)

  解  藏道品名半字法門,凈土濁輕,似不必用。為小種先熟者或暫用之。通道品名大乘初門,三乘共稟,同居凈土多說之。別道品名獨(dú)菩薩法,同居方便凈土多說之。圓道品名無上佛法,有利根者,于四凈土皆得聞也。

  這一段文,簡別極樂四土所聞道品。

  “藏道品名半字法門,凈土濁輕,似不必用。為小種先熟者或暫用之。”四教道品中,藏教是最低的小乘教,稱為半字法門。半是偏真而不圓滿。小乘偏真,相對大乘通別圓滿字法門而言,藏教只能稱半字法門,這是譬喻。西方凈土本是五清世界,無五濁,因娑婆世界濁惡眾生往生彼國,故同居土有輕微的五濁。凈土眾生似乎不必用藏教道品,然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根性千差萬別。若有小乘根性者,在生修習(xí)三藏教,臨終得聞凈土,念佛回向得生。到了極樂世界,其小乘種先熟,則需暫用一下藏教道品,因契其機(jī),令生歡喜心。若無此等根性者,則不必用。

  “通道品名大乘初門,三乘共稟,同居凈土多說之。”通教道品是大乘初門,即別圓二教的初步。三乘即小乘聲聞、中乘緣覺、大乘菩薩,共稟即同聞共受而修之。通教既說四諦,又說十二因緣,更說六度法門,故三乘人所共稟。在極樂世界同居凈上說的比較多,因同居眾生見思煩惱未斷,通教道品以空為體,真空能破我執(zhí)即見思煩惱,故多說通教無生道品。

  “別道品名獨(dú)菩薩法,同居方便凈土多說之。”別教道品為菩薩獨(dú)修之法。就般若講,前藏通二教也有般若,是共般若,即一切智。三乘共稟,所稟即此一切智。一切智是般若初門。別教是獨(dú)菩薩法,修的是不共般若,不共聲聞緣覺二乘,此智慧較一切智高,稱為道種智。極樂世界的同居、方便二凈土,常說此別道品,這是彼土菩薩專修的法門。上之實(shí)報、寂光二土則不用。

  “圓道品名無上佛法,有利根者,于四凈土皆得聞也。”圓教道品是無上的佛法,即最高的佛法,上面沒有再高的了。根性利者,在四土皆能聞到。利根者即圓教根性人,此等人生到西方同居土,也能聞到無上佛法,因西方世界四土圓融。若是他方世界,四土隔別,圓道品唯于實(shí)報土和寂光土方能聞到,下二土根本聞不到。如本師釋迦牟尼佛初成道時在菩提樹下打坐,定中說《華嚴(yán)經(jīng)》,這是圓道品,聽眾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即實(shí)報土的大菩薩。二乘如聾若啞,凡夫更不必說了。所以即使你是圓教根性的利根人,在娑婆世界同居土、方便土也不聞圓教無上佛法。由此可見極樂凈土之殊特。

  我們修凈土的人,只要發(fā)菩提心,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都是屬于大乘,而且是圓教大乘。利根人方能信凈土,因其以佛知見為自己的知見。二乘人不知有他方世界他方佛,大乘菩薩才知有他方世界他方佛!阿彌陀經(jīng)》上講,其國眾生每天早晨要供養(yǎng)他方十萬億佛。這表明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大菩薩,因知有他方世界,而且不僅知一個世界,能知十萬億個世界,供養(yǎng)十萬億尊佛。故凈土法門是無上佛法,《要解》中一再贊之為至圓至頓之法。

  以上是說極樂世界四種凈土所聞的四教道品,同居土四教悉聞,方便土聞別教、圓教,實(shí)報土唯聞圓教,寂光土則唯是一心,無教無不教。

  解  如是等法者,等前念處、正勤、如意足,等馀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法門也。

  這一段文,解釋如是等法。

  “如是等法者,等前念處、正勤、如意足,”如是指經(jīng)上講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法代表未提及的種種法。三十七道品的前三科未說,所以等前面的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等馀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法門也。”再就是等其余的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法門。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三科,我們在講五根、五力前已介紹過。四攝、六度是菩薩法,十力、無畏是佛果地上之智慧德能。下面分別介紹這四種法。

  四攝法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菩薩以此四法攝取教化眾生,亦即用此四法接引眾生。

  一布施:眾生無緣不能度,所以先要用布施與眾生結(jié)緣,有緣便很容易度了。佛門中講:“先以欲鉤牽,后令人佛智。”菩薩知道世間人貪圖利養(yǎng),有種種欲求,便先用布施滿足他的欲望,讓他對菩薩生歡喜心。引入佛門后,再教他修行了生脫死的方法,契人佛的智慧。如《普門品》上講的只要你誠心求觀世音菩薩,求金銀得金銀,求男女得男女,澫益大師即是其父求觀世音菩薩之所得。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用的四攝法中布施一法。大家都知道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四攝法里的布施主要是指前面兩種布施,若有眾生喜歡財即布施財,若有眾生喜歡法即布施法。

  現(xiàn)在佛陀教育為什么不能普遍地弘揚(yáng)光大,其原因之一是我們沒有做好四攝法中的布施這一條,不能攝化眾生來學(xué)佛。我們佛教徒對窮苦人能布施一點(diǎn),例如遇到有人外出錢丟了,無法回家,就可資助他一點(diǎn)路費(fèi),他會感激不盡,他就對佛教徒有好感了。將來再有機(jī)會遇到,會對我們特別歡迎,所說的話他也會相信,因?yàn)樗臀覀兘Y(jié)了善緣,知道誰是好人。

  當(dāng)然法布施更為重要,弘法利生是我們的本分。現(xiàn)在講經(jīng)的法師很少,信眾求法的渴望得不到滿足。佛弟子都要加強(qiáng)自身佛法的修持,雖不要求人人都能上臺講經(jīng)說法,至少也要給居士講講開示,學(xué)佛中有問題來請教,總也能用佛法給以正確的回答和指導(dǎo),這就是法布施。若是不善言談,也可請一些佛書,或講經(jīng)說法的錄音帶、光碟送人,這樣做財布施、法布施全在其中。所以對于布施這一條我們要重視,用它來廣結(jié)善緣,廣結(jié)法緣,接引眾生。

  二愛語:愛語是真誠愛護(hù)他的言語。我們要了解眾生不同的根性和需求,用柔軟的言語,讓他聽了能生歡喜心,能體會到我們的好心,使他受感動而更容易接受教化,逐漸引導(dǎo)他學(xué)佛。愛語中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是安慰他,緩解并消除他的煩惱和恐懼,獲得心靈上的安寧,這就是布施中的第三種無畏布施。

  三利行:世人大多于利看得很重,名與利比較,還是將利排在第一。無論做何事,或與何人交往,首先要權(quán)衡對自己有利還是有弊。有利便行,無利則止。菩薩深知眾生之心,故廣行身口意種種善行,利益眾生。眾生見有利可得,自然樂意接受教誨。利行是攝受接引眾生的一種重要手段。

  四同事:同事即跟眾生做同樣的事情,所謂和光同塵。例如做生意,菩薩跟他一起做生意,幫他忙。做生意的人不知道這個同伙是菩薩化身,他只覺得和你合得來,你對他好,就會信任你,漸漸接受你的教化。同事是菩薩接引眾生最有效的一種方式,特別是能將那些沉迷于五欲六塵中的眾生喚醒,解救出來。如過去的濟(jì)公長老,人稱濟(jì)公活佛,他與一些達(dá)官貴人在一起飲酒作樂,那就是富貴人的習(xí)氣。若是一個嚴(yán)守戒律吃素的人,便無法度那些人,他們看到你這樣清苦的生活受不了,見你躲得遠(yuǎn)遠(yuǎn)的。濟(jì)公長老是酒肉無妨,他們看了就歡喜:“那樣也能學(xué)佛,我也可以學(xué)了。”這就是用同事攝受眾生,度化對五欲執(zhí)著特別強(qiáng)烈的那一類眾生。

  前三種方法容易做,這第四種同事不容易,自己必須有高度的智慧和甚深的定力才行,否則必定失敗。例如有些人喜歡跳舞,你想用同事這個方法度化他們,天天和他們一起去跳舞。如果自己沒有相當(dāng)?shù)闹腔酆投Γ谀欠N環(huán)境里,接觸那樣的人群,漸漸地自己也迷了,最后被你的舞伴度走了。再如剛才說的濟(jì)公活佛,酒肉穿腸過,他吃了這些動物能超度他們,喝了酒噴出來能為佛像裝金,那是大阿羅漢游戲神通,你能辦得到嗎?若辦不到,那你想仿效濟(jì)公長老,和人一起喝酒吃肉就是造惡業(yè),冒墮三途之險。所以四攝法中同事這一法,不是一般初學(xué)的人能用的,不可冒然嘗試,故在此特別提請大家注意。雖不能和他們同享樂,但可做他的同事,做他的工友,做他的貼心人,做他的好朋友,事事體貼、關(guān)心別人還是應(yīng)該做的,這也可說是同事。

  上面講的四攝法是菩薩度化眾生所修的法門,目的是誘導(dǎo)眾生人佛門,完全是利他。六度則是菩薩度自己所修的法門,主要是對治自己的毛病,所以是自利。當(dāng)然客觀效果上對眾生有利,故也有利他的一面。

  六度,大家常常聽說六度萬行,菩薩修的萬行,無量法門,可歸結(jié)為六大綱領(lǐng),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般若,稱之為六度。這個度字是從舊的梵語“波羅蜜”翻譯過來的。新的梵語為“波羅蜜多”,譯成漢語是到彼岸。度即度越生死海,到彼岸即抵達(dá)涅槃岸,二者說的是同一回事。菩薩乘此六種大行,能從生死此岸,度過煩惱中流,而到達(dá)涅槃彼岸。

  一布施:前面說過,布施有三種。一財布施。又分內(nèi)財布施和外財布施。以身外之物,如錢財、衣物、房屋等等布施屬外財布施。以身內(nèi)之物,如身體器官,體力等等布施屬內(nèi)財布施。有一些居士到寺院幫忙做義工,就是內(nèi)財布施。財布施的果報財富。二法布施。也有兩種:一種是宣揚(yáng)世間的善法,傳授世間的學(xué)問技藝;另一種是宣揚(yáng)佛法,勸人斷惡修善,以至修行證果。法布施的果報得聰明智慧。三無畏布施。以言語或行動,安慰保護(hù)遭遇災(zāi)難?喽纳植赖谋娚転榻獬,JC,得安樂。無畏布施的果報得健康長壽。

  這三種布施密切相關(guān),實(shí)際上很難截然分開,任何一種布施常含有其余兩種布施。例如我們送人佛書或錄音帶、光碟,看似行法布施,但這些東西要用錢去請來,這就是財布施。對方聞到佛法明理了,便不再恐怖顛倒,離苦得樂,那就是無畏布施。所以做了這一件事,三種布施全都具足。

  為什么布施能度到彼岸呢?藏教生滅四諦中講得很清楚,苦是果,集是因。貪嗔癡三毒為一切煩惱之根本,而貪為三毒之首。慳吝和貪心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煩惱,唯有布施這個法藥能對治。所以修布施就是服藥修道,藥到病除,慳貪煩惱斷了,能滅生死苦,而登涅槃彼岸,故稱為布施波羅蜜。

  一般人行布施的目的是求福報。聽了佛經(jīng)上講布施的果報,財富、聰明、健康長壽,這些都是世人共同追求的目標(biāo)。于是想發(fā)財?shù)木挖s快布施錢財,希望能發(fā)大財;笨頭笨腦的,趕快修法布施,希望能變聰明;身體多病的,多災(zāi)多難,趕快修無畏布施,希望平安健康,多活幾年。這樣的布施是行世善,修有漏之福。

  老實(shí)說,這種布施所得的福報還不一定能在人天享,要看你的存心。例如你聽說供養(yǎng)三寶是舍一得萬報,于是專到佛門里種福田,圖一本萬利。這樣的布施不但不能斷慳貪,反而增長貪心。那所修的福就要到鬼道去享了,只能去做土地、城隍這一類的福德鬼。假如你布施了沒有馬上得到預(yù)期的果報,于是便怪佛菩薩不靈:“我送了那么多錢供養(yǎng)你,不保佑我發(fā)財,連老本都賠光了。”貪不到就生嗔心了,那所修的福就到地獄道去享。因世人一般修布施都有所求,心不清凈,不能對治自己的慳貪、煩惱,所以不能稱布施波羅蜜。

  如果布施的目的是為接引眾生,為弘法利生,那就變成四攝法里的布施了。如出家人要荷擔(dān)如來家業(yè),代佛接引眾生,用布施這種方法來誘導(dǎo)迷惑的眾生進(jìn)人佛門,如同《法華經(jīng)》中的長者,以三車誘導(dǎo)他的兒子出離火宅。六度的布施和四攝法的布施,雖然同是布施,但出發(fā)點(diǎn)不同,所達(dá)之目標(biāo)也不同,這一點(diǎn)同修們應(yīng)該明白。

  二持戒:持即遵守,保持不犯。狹義講,戒指戒律,如在家人的五戒、八戒,出家人的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以及在家、出家人的菩薩戒。廣義講,戒則指佛在三藏十二部中的一切教誡,以至國家地區(qū)的法律規(guī)章,及社會的道德生活規(guī)范。總而言之,戒可用兩句話概括:“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戒有大小乘之分。小乘戒是自己獨(dú)處的規(guī)范,如儒家的君子慎獨(dú),著重在諸惡莫作。大乘戒是和大眾相處的規(guī)范,在團(tuán)體生活中要律己,自己遵守,而不是律他,規(guī)范別人,著重在眾善奉行。對所有這些戒不分大小輕重,一一遵守不違犯,這叫持戒。

  為什么持戒能度到彼岸呢?前面講集是生死之苦因,因有貪嗔癡種種煩惱,便造作身口意種種惡業(yè),從而招感生死之苦報。受苦報時,因不明理,不甘心忍受,于是又生煩惱,又造業(yè),越來越苦。惑業(yè)苦之惡性循環(huán),便形成了六道之生死輪回。所以要想跳出輪回,度越生死苦海,必須斬斷惑業(yè)苦之連環(huán)。布施從斷惑下手,持戒則在不造惡業(yè)上著力,對治惡念惡行,保持身口意三業(yè)清凈。《普賢行愿品》中提出菩薩修的十大行愿,第四懺悔業(yè)障說:“我今悉以清凈三業(yè),遍于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后不復(fù)造,恒住凈戒一切功德。”恒住凈戒即持戒清凈,無論遇到什么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心里不起貪嗔癡種種惡念,身口不造害人害己種種惡行,這樣自己得以道業(yè)日增,又不妨礙一切眾生。惡業(yè)不造,自然便無生死之苦果,故持戒是波羅蜜。

  明白這個道理,便知戒律不是釋迦牟尼佛故意制訂一些條條框框來約束我們,而是幫助我們防患未然,恢復(fù)本來清凈的三業(yè),心得清涼解脫。由戒得定,因定開慧,超凡人圣。這就是持戒波羅蜜。佛在涅槃前告示弟子:佛滅之后,當(dāng)以戒為師。足見持戒之重要。

  有些人自己持戒很嚴(yán),但見別人破戒,便心起貢高我慢,覺得自己比別人強(qiáng),甚至口上自贊毀他。這樣持戒,不但不能度自己的惡業(yè),反而增長惡業(yè),也就稱不上持戒波羅蜜了。他不知道持戒是戒自己,不是戒別人的。別人守戒也好,犯戒也好,那是他的事,他有他的果報,與我不相干。“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要是眼睛老看別人的過失,不知回光返照修自己,這樣心就不清凈,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持戒很嚴(yán),而仍然不能得定的原因。

  三忍辱:梵語“羼(音chan)提”,譯成漢語是忍耐。因中國人對侮辱看得很重,尤其是知識分子,所謂士可殺,不可辱,針對中國的國情,翻譯時便換成了忍辱。你對侮辱都能忍,那就沒有什么不能忍的了。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辱之境,忍辱即內(nèi)心能以安,忍外所辱之境。忍分三種。一生忍,亦名耐怨害忍。對于眾生打罵惱害等種種逆境,能忍而不生嗔恨;對于眾生恭敬供養(yǎng)等種種順境,能忍而不生驕逸。這是觀人而忍;二法忍,亦名安受苦忍。對于寒熱、風(fēng)雨、饑渴,老病死等世間一切苦法,能忍而不退修行。這是觀法而忍;三無生法忍,亦名諦察法忍。對于佛法之無生深理,諦觀諸法,緣生性空,能忍受而安住不動。這是觀空而忍。

  為什么忍辱能度到彼岸呢?前面講布施能對治慳貪,而斷根本煩惱,度越生死苦海。同樣的道理,忍辱能對治嗔恚,而斷根本煩惱,度越生死苦海,故稱為忍辱波羅蜜。

  在貪嗔癡三毒中,嗔恚對我們的傷害最為嚴(yán)重。經(jīng)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又說:“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要知道我們學(xué)佛修行不是這一生才開始,而是從無始以來修了無量劫了,為什么不能成就?就是被嗔恚害了。積功累德很不容易,要是一發(fā)脾氣,嗔恚的一把火,就將你辛辛苦苦累積的一點(diǎn)功德全燒光了。所以忍辱非常重要,只要能忍,才能保全所修的功德;只有能忍,才能護(hù)戒清凈;能忍,才能成就所修善法。

  大家都知道,世間要做成任何一件事都得有耐心,小事需小的耐心,大事要大的耐心,何況出世間的大事呢?如世間人讀書,讀小學(xué)得忍六年才能畢業(yè),讀中學(xué)也得忍六年,讀大學(xué)得忍四五年。要想大學(xué)畢業(yè)完成學(xué)業(yè),得忍受十六七年寒窗之苦!佛法的修學(xué),比讀大學(xué)要深得太多,廣得太多了,哪里能幾個月幾年便有成就的?修行路上要經(jīng)歷種種磨難,若不能忍,沒有耐心怎么學(xué)得成呢?

  所以忍辱非常重要,要想自己道業(yè)有成,必須修忍辱,不論是人為的加害,自然的災(zāi)禍,還是修學(xué)佛法的磨難,都要以智慧觀察,知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而生,如幻如化,苦空無常無我。被惱害的我是空的,來惱害我的人和事也是空的。若能如是觀空,便無需忍了。菩薩有智慧,雖修忍辱而知本無可忍者,知萬法皆空,自然心平氣和,不生嗔恚,而能度到生死解脫之彼岸,這才是忍辱波羅蜜。

  假如我們不明了一切法皆緣生性空之理,不能觀空而離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僅在事上咬緊牙關(guān)強(qiáng)忍,心里還執(zhí)著確實(shí)有人來污辱我,我確實(shí)在忍受苦惱,那是凡夫之忍。這種忍是有一定限度的,到了忍無可忍之時,心里即會生起怨天尤人的怒氣。因嗔恚心根本未斷,只是在那里強(qiáng)壓,一旦失控爆發(fā),會變本加厲。這樣的忍辱不能對治嗔恚,當(dāng)然也就稱不上忍辱波羅蜜了。

  釋迦牟尼佛宿世為忍辱仙人時,有一天歌利王帶著宮女到山里打獵,宮女們趁國王休息時到樹林里游玩,看到在林中修道的忍辱仙人,便圍在仙人身旁聽他講開示。歌利王醒來不見宮女,找到林中,見她們在聽仙人說法,頓時火冒三丈,責(zé)罵仙人誘惑其宮女,不容分辯,即拔出刀來亂砍仙人身體。

  面對這位暴君的無理加害,仙人不但不恨他,反而憐憫他的愚癡,發(fā)愿成佛后第一個度他。忍辱仙人因?qū)ψ约旱纳硇牟粓?zhí)著,對歌利王的迫害也不執(zhí)著,《金剛經(jīng)》上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故能借此逆增上緣,修成了圓滿的忍辱波羅蜜。釋迦牟尼佛成道后第一批度的五比丘中,僑陳如即歌利王之后身。

  本師釋迦牟尼佛是我們修忍辱的最好榜樣,他在那樣嚴(yán)酷的迫害面前都能忍,不動嗔恚而生悲憫心,我們所遇到的情況總不會那么嚴(yán)峻吧,應(yīng)該安忍不動才是。

  四精進(jìn):精即純而不雜,進(jìn)即升進(jìn)無退。菩提路遠(yuǎn),無常迅速,若不精進(jìn)修行,道業(yè)何時得成?菩薩發(fā)四弘誓愿,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非精進(jìn)修行,不能滿愿。修行路上要不怕艱難困苦挫折,勇往直前,永不退轉(zhuǎn)。如同序分中的不休息和常精進(jìn)二位菩薩,曠劫修行不暫停,自利利他無疲倦。

  為什么精進(jìn)能度到彼岸呢?我們眾生修行之所以不能成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修行懈怠和退轉(zhuǎn),所謂一曝十寒,進(jìn)一退九。佛門里常說,初發(fā)心成佛有余?梢姵醢l(fā)心學(xué)佛時還是很勇猛的,若能保持這股勁頭不退失,成佛是綽綽有余,不成問題的?上У氖菦]有長遠(yuǎn)心,那股熱勁很快就過去了。大家可能聽說過這首順口溜:“學(xué)佛一年,佛在眼前。學(xué)佛二年,佛在西天。學(xué)佛三年,佛化云煙。”這就是說的我們學(xué)佛人懈怠退轉(zhuǎn)。這個毛病用什么法藥對治呢?精進(jìn)。唯有抖擻精神,勤行精進(jìn),方能對治懈怠退轉(zhuǎn)。

  能行精進(jìn),自能道業(yè)日增,速證菩提。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因精進(jìn)行菩薩道,超越彌勒菩薩九劫,先成佛道。古來祖師大德皆因精進(jìn)得以成就。如通序中介紹的大迦葉尊者,終生行頭陀行,年邁仍精勤不舍。世尊勸他稍息一下,但尊者仍苦行如故,從而得世尊親傳衣缽,成為第一代祖師。又,脅尊者八十歲出家,旁人譏其老朽。尊者發(fā)誓,若不通三藏,不得三昧,終不以脅著席。他白天研習(xí)教理,夜間不倒單修禪定,果真三年有成。這些都是我們精進(jìn)修行的好榜樣。

  同修們要知道,精進(jìn)這一度通六度中其余五度。有一些念佛人看似很精進(jìn),走到哪里手上都拿串念珠,口中喃喃念個不停。只要聽說有佛七,跑得很快。要是遇上精進(jìn)佛七,可幾天幾夜不睡,大家都贊嘆不已。他打佛七時很用功,可做到妄想煩惱不起?墒且怀瞿罘鹛,遇到不如意事,忍不住開口便罵,將阿彌陀佛拋到九霄云外去了,貪嗔癡習(xí)氣照發(fā),依然故我。打佛七好不容易積的一點(diǎn)功德,就被這把嗔火燒掉了?梢娝蕹纸、修忍辱不精進(jìn)。必須六度中余五度全要精進(jìn),布施精進(jìn)、持戒精進(jìn)、忍辱精進(jìn)、禪定精進(jìn)、般若精進(jìn),方能度到彼岸,方稱得上精進(jìn)波羅蜜。余五度中只要有一度不精進(jìn),便不能稱精進(jìn)波羅蜜?梢娦蘧M(jìn)波羅蜜是很不容易的!

  五禪定:禪是梵語“禪那”之簡稱,譯成漢語是靜慮,即心體寂靜能審慮之義。定是梵語“三昧”之譯名,即心定止一境離散動之義。菩薩要度化眾生,若自己心亂如麻,沒有定力,沒有智慧,那怎么行?同修們都知道,因戒得定,因定發(fā)慧。持戒是得定之前方便,而人定又是發(fā)慧之前導(dǎo),故六度中將禪定列在般若之前。禪定大分為三類:一世間禪,此是出生一切出世善法之根本,有根本味禪和根本凈禪兩種。根本味禪有四禪定、四無量心、四空定三品,發(fā)有漏智。根本凈禪有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三品,無佛出世時僅發(fā)有漏智;值佛聞法,能發(fā)無漏智,故勝過僅發(fā)有漏智之根本味禪。二出世間禪,有觀、練、熏、修四種。雖是緣有為法之事禪,不俟觀諦理,而能離欲過。修這四種禪能發(fā)無漏智,故總稱為出世間禪。三出世間上上禪,有自性禪至清凈禪九種大禪,為佛之大定。這三大類禪定,名目繁多,這里不能詳細(xì)給同修們介紹,有興趣的可自行參閱有關(guān)著述。

  我們修凈土法門的,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無上深妙禪,一心不亂即定,有事一心不亂,有理一心不亂。所以我們念佛就是修禪定,而且是最高級的禪定。

  為什么禪定能度到彼岸呢?本師釋迦牟尼佛當(dāng)年在菩提樹下,由人甚深禪定,故能不為波旬魔兵所害、魔女所嬈,經(jīng)得起超越人間的驚怖和美色之考驗(yàn),終得悟道成佛。前面提到過,世尊初成道時,觀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dāng)作佛,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眾生之所以不能成佛的兩大障礙,即妄想與執(zhí)著。執(zhí)著就是煩惱,妄想就是心散亂。

  在玄義辨體中講到我們的真心,即實(shí)相之體,寂而恒照,照而恒寂時,曾用了心如止水的譬喻。真心如同靜止不動的清水,能和鏡子一樣,將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我們凡夫的心是妄心,充滿了煩惱,就像泥漿水一樣渾濁,而且散亂,即不停地打妄想,攀緣五欲六塵,就像水隨著外面的境界風(fēng)不斷地起波浪。這樣波動的渾水怎么能照呢?

  佛陀設(shè)施了兩種法藥來對治這兩大毛病:禪定對治散亂,離開一切妄想,使心水平定下來;般若對治愚癡,破一切執(zhí)著,將渾水變清。這兩大障礙一排除,寂照之真心即恢復(fù),自性本具之如來智慧德相自然現(xiàn)前,便轉(zhuǎn)凡成圣,度到彼岸了。這就是為什么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教我們修定。太虛法師也說過:“佛法的特質(zhì)是禪。”只要一得定,智慧自然就開了。所以禪定太重要了!

  順便說一下,修禪定不一定要坐禪,不一定要兩條腿盤起來才能修。當(dāng)然一般初下手還是用坐禪的方式,因靜坐時心比較容易定。真正的功夫是動靜皆要修,所謂行住坐臥、逢境歷緣皆在定中。所以平時要注意歷事煉心,六根接觸六塵時,要訓(xùn)練自己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zhí)著,如《金剛經(jīng)》上世尊教須菩提尊者:“不取于相,如如不動。”雖如如不動,又對外面的境界了了分明,這就是寂照。

  我們修禪定的目的是為了開智慧,唯有真實(shí)的智慧方能幫助我們斷煩惱,度到生死解脫之彼岸。有些人修禪定是為求神通,因定能發(fā)通。我們在通序中講過,神通不能了生死,為求神通修的禪定不能稱禪定波羅蜜。

  六般若:“般若”是梵語,譯成漢語是智慧,通達(dá)諸法之智,斷惑證理之慧。般若是真正的智慧,聞?wù)呱拍,非世間之聰明才智。若將此二字譯成智慧,則易使人生輕淺之意,故通常不翻,保留梵語音譯,在玄奘法師規(guī)定的五種不翻中,屬生善不翻。世間之聰明才智,在佛法中稱為世智辯聰,是由意識思維推想出來的,往往有錯誤。般若智慧由禪定開發(fā),是從清凈心中自然流露的,不需研究思考,直覺地通達(dá)明了,在一切智慧中最為第一,實(shí)是究竟圓滿至高無上的智慧。我們修學(xué)佛法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求開顯此自性本具之般若智慧,故于六度中,般若度列在最后。

  般若有三種:一實(shí)相般若,指般若之理體,為一切眾生本具,遠(yuǎn)離一切虛妄之相,方是般若之實(shí)性。這是所證的理體;二觀照般若,指觀察照見實(shí)相理體之實(shí)智。這是能證的真實(shí)智慧;三方便般若,指分別一切諸法之權(quán)智。這是化度眾生所用的方便智。還有一種分法:前面兩種實(shí)相般若、觀照般若,同上。三是文字般若,指詮釋實(shí)相般若和觀照般若之言教,即諸般若經(jīng)論。

  修般若通常從文字般若人手,起觀照般若,而證實(shí)相般若,得究竟覺而成佛。這是上求佛道自利。而以實(shí)智施用權(quán)智,則能出善巧方便,廣度眾生。這是下化眾生利他。

  為什么般若能度到彼岸呢?前面講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之所以不能成佛,是由于有妄想和執(zhí)著兩大障礙。執(zhí)著即煩惱障。一切煩惱之根本是貪嗔癡三毒,而癡又是根本之根本。因?yàn)橛薨V不明了事理真相,才會生起貪心和嗔心。而對治愚癡的法藥就是般若智慧。愚癡如黑暗,般若智慧如光明,光明一現(xiàn),即能照破千年黑暗。

  禪定只能伏煩惱,使其不起現(xiàn)行,猶如石頭壓草。唯有般若智慧,方能斷除煩惱,將草連根拔掉。斷見思煩惱,即能了分段生死,超越六道輪回。斷塵沙無明煩惱,即能了變易生死,超越十法界,人一真法界。般若能度菩薩到生死解脫之彼岸,故稱為般若波羅蜜。

  我們學(xué)佛修行,如同走路,一定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看清方向,選準(zhǔn)路線,避開絆腳石和陷阱,方能穩(wěn)妥無誤地到達(dá)目的地。般若智慧即修行人的眼睛,若無智慧前導(dǎo),便是盲修瞎煉。所以佛法說五度如盲,般若如眼。前五度若無般若智慧,則不能對治慳貪、惡業(yè)、嗔恚、懈怠、散亂,修的僅是世間有漏福報,不能度到生死解脫之彼岸。必須有般若智慧,方可稱為波羅蜜。前五度完成了,還必須完成般若波羅蜜。若菩薩能完成般若波羅蜜,則前五度肯定也完成。

  六度是菩薩修的六個法門,以布施對治慳貪,以持戒對治惡業(yè),以忍辱對治嗔恚,以精進(jìn)對治懈怠,以禪定對治散亂,以般若對治愚癡。慳貪等能遮蔽覆蓋我們的清凈心,稱為六蔽,是眾生的心病,六度為如來所用的法藥。以法藥對治心病,自可藥到病除。六度為菩薩自度之綱領(lǐng),其實(shí)同時也利益了眾生。修此六度,實(shí)為菩薩自利利他之大行,成佛之資糧。乘此大行可抵涅槃彼岸,故名六波羅蜜。

  四攝和六度是菩薩修的法門,大乘行人皆要修學(xué),我們修凈土的人也不例外。我們以念佛為正行,四攝六度為助行,幫助我們斷惡修善,廣結(jié)善緣,積累福慧資糧,念佛就更易相應(yīng)得力,將來往生的品位也高。所以我們對這兩種法門,尤其是六度,講得比較詳細(xì),便于大家起行實(shí)修。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十力和無畏,這兩種是佛果地上的智慧德能,不是我們能修學(xué)的,但大家了解一下有好處,能使我們對佛生起絕對的信敬心。

  十力,即如來所具十種智力。我們常講佛萬德萬能,佛之德能說不盡,佛法中將其歸納成十大類,稱為十力。因佛之無量無邊德能悉由般若智慧所生,每一種皆離不開一個智字,故此十力亦名十種智力。無真正的智慧,便無真正的能力,佛法最重視的就是般若智慧。這十種力,唯佛方具。其中任何一種,皆具足余九種。如釋迦牟尼佛有天眼智力,他看到哪一個眾生都知其宿命、其斷煩惱之程度。一智一切智,一切歸一,佛之境界圓融無礙,不可思議。

  一是處非處智力:知一切眾生因緣果報,造什么因,得什么果。因果相應(yīng)即是處,不相應(yīng)即非處。如造惡業(yè),想得樂報,就同種豆想得瓜,無有是處,即名非處。有的人用貪心修布施,希望將來得大福報,做菩薩。他修的善中夾雜不善,因不純凈,豈能得純善之果報?這就是非處。

  二業(yè)智力:又作業(yè)異熟智力,知業(yè)報智力、知三世業(yè)智力、業(yè)報集智力、業(yè)力。知一切眾生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所造的業(yè),或善或惡,有漏無漏等等。

  三定智力:知各種禪定所依理論方法,以及所得境界。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無所不知。

  四根智力:知一切眾生根性,隨機(jī)施教。若是人天根性,就給他講五戒十善法;若是二乘根性,就給他講四諦十二因緣法;若是菩薩根性,就給他講四攝六度法。

  五欲智力:知一切眾生種種欲樂。欲即愿望,樂是愛好。世間人有的想求升官發(fā)財,有的想求兒女,有的想家庭和睦;修行人有的想成羅漢,有的想成菩薩,有的想成佛,種種欲望不同。眾生今生及宿世中的喜愛嗜好不同,修行人有的喜歡參禪,有的喜歡持咒,有的喜歡念佛。佛知眾生欲樂,便可投其所好,對機(jī)說法,滿其所愿。

  六界智力:知一切眾生種種界分,如九法界眾生種種不同的境界及其根性之差別等,皆能如實(shí)普知。

  七至處道智力:知一切道所證至處相,即修何種道品,得至何處。如修五戒十善,得至人間天上;修八正道無漏法,能至涅槃。

  八宿命智力:知一切眾生宿世姓名、業(yè)因果報、苦樂壽夭。這就是究竟的宿命通。阿羅漢的宿命通可知過去五百世。佛的宿命智力可知無量世。

  九天眼智力:見一切眾生往來生死,及其處所、色相。佛知其從哪一道來,死了到哪一道去投胎,或苦或樂。這就是究竟的天眼通。聲聞、緣覺、菩薩都有天眼通,但是境界不同。聲聞、緣覺的天眼只能看到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菩薩的天眼能看到很多個大千世界,但是不能見到法界之內(nèi)的一切世界。唯有佛的天眼智力,不可思議,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現(xiàn)在未來,無所不知,無所不見。

  十漏盡智力:漏盡即煩惱斷盡,佛自知五住究竟,二死永亡,已成就圓滿大覺。亦知一切眾生漏盡不盡。阿羅漢有漏盡通,他見思煩惱斷了,不再到六道中受生,分段生死已了。但這不究竟,因?yàn)樗有塵沙無明煩惱未斷,變易生死未了?v然是菩薩中最高的等覺菩薩,尚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變易生死未了。唯佛所有煩惱全部斷盡,二種生死永離,乃究竟的漏盡,稱之為漏盡智力。

  下面再簡單地講一講無畏:

  無畏,即四無所畏。佛具究竟圓滿之智慧德能,故教化眾生圓融自在,心無畏懼。

  一一切智無所畏:此一切智非二乘人之一切智,是佛的一切種智。佛于一切諸法悉皆通達(dá),無所不知,無所不見,具無所畏懼之自信。世出世間無論何事去問他,他可立即正確地回答,心中無所畏懼。我們知道的實(shí)在太少,怕人家問,一問答不出來很難為情。佛不怕,他什么都知道。如恒河沙數(shù)大千世界,哪一個世界今天下雨,佛能知下了多少點(diǎn),別說下來多大多深的水了,連點(diǎn)數(shù)都清清楚楚。佛的法身遍一切處,雨下在他自己身上,怎么能不知道?下雨時我們將手掌一伸,有幾點(diǎn)雨落在掌上,我們對下另星小雨尚能知道,下大了就無法數(shù)了。佛就不是這樣,能看得清清楚楚,無量世界悉在佛的法身之內(nèi),怎能不清楚呢?

  二漏盡無所畏:佛所有的煩惱全都斷盡了,見思煩惱斷盡,塵沙煩惱斷盡,四十二品無明也斷盡了;三界之內(nèi)的分段生死離開了,三界之外的變易生死也離開了。佛煩惱生死皆了,故無外難怖畏。世間人畏懼生死,害怕大難臨頭。佛什么都不怕。

  三說障道無所畏:對于障礙佛道之法,佛皆能知能說,對任何非難,心中無所畏懼。若有人遇到修行中的障礙,去請教佛,佛會立即告訴他這個障礙是怎么產(chǎn)生的,隨之傳授一個對治的方法,使之順利排除。

  四說盡苦道無所畏:于出離盡苦之道,佛皆能知能說,心中無所畏懼。六凡也好,四圣也好,皆有苦。六凡眾生有二苦、八苦,聲聞緣覺有沉空滯寂苦,菩薩有塵沙無明苦,以至藏教佛、通教佛無明未破,別教佛無明未盡,此皆是苦。佛為說戒定慧三學(xué)、聞思修三慧這盡苦之道,能將三界內(nèi)外一切苦通通斷盡,真正能令一切凡圣離諸苦得究竟樂。

  除了上面說的三十七道品、四攝六度、十力無畏,如是等法的等字,還包括無量法門,說也說不盡。況且我們都是生死凡夫,能知曉的也只是少份,在這里不可能一一細(xì)說。但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化身的眾鳥,在晝夜六時宣揚(yáng)法音,一一皆能無有間斷地細(xì)說。

  解  三十七品,收法雖盡。而機(jī)緣不等,作種種開合名義不同。隨所欲聞,無不演暢。故令聞?wù)吣钊龑,發(fā)菩提心,伏滅煩惱也。

  這一段文,說明開合及聞法得益。

  “三十七道品,收法雖盡。”三十七道品是佛法的三十七個綱領(lǐng),雖然可將所有的佛法全部歸納在其中。

  “機(jī)緣不等,作種種開合”但因眾生的根機(jī)與因緣的不同,三十七道品可開可合,開之有無量法門,合之唯戒定慧三學(xué)。佛說的法因人、因時、因處而異,開即展開,合即歸納。

  “名義不同”,各法門所用之名稱不一樣,隨名所顯之義亦不同。

  “隨所欲聞,無不演暢。”總言之,佛可隨眾生根機(jī)心愿,想聽哪個法門,即為說哪個法門,無一法不說。

  “故令聞?wù)吣钊龑,發(fā)菩提心,伏滅煩惱也。”極樂世界種種奇妙雜色之鳥,晝夜六時,演說這種種法,能使聞法的人聽了法音,自然而然念佛念法念僧。佛法僧三寶至尊至貴,非世間金銀珍寶所能比擬。世間之財寶只能解決我們物質(zhì)生活的困難,不能解決我們的生死大苦。佛法僧三寶是我們自性性德之寶,佛是覺,法是正,僧是凈。念三寶是佛法修學(xué)的根本,能幫助我們破迷開悟,斷一切煩惱,出離生死苦海,而證大涅槃,恢復(fù)我們自性的覺正凈。關(guān)于三寶下面還要細(xì)講。念三寶要將菩提心念出來。菩提心即覺心,亦即我們的真心。菩提心發(fā)了便能斷惡除障,伏滅煩惱。伏是伏住,滅是斷除。我們做功夫先把煩惱伏住,然后再將其徹底斷除。如一缸渾水,先用明礬將泥沙沉至缸底。表面上水清了,泥沙不顯,但還在缸底,用棍子一攪即會泛起。我們念佛人伏煩惱就是如此,心里有煩惱,用一句佛號把它壓服在心底,但還沒有斷。境界一來,就像有人用棍子去攪一下,煩惱可能還會起現(xiàn)行,所以不徹底,這是初步的功夫。

  斷煩惱是將沉淀至缸底之泥沙除盡,那一缸水便純是清水,再用棍子也攪不起泥沙來了。阿彌陀佛是無量光,光明能破癡暗。我們再進(jìn)一步用這句佛號所具之無量智光返照,如《心經(jīng)》中說的照見五蘊(yùn)皆空,這時心里的貪嗔癡煩惱便沒有了,這就是斷煩惱。

  在娑婆世界,伏煩惱我們尚能做到,斷煩惱則不易。但只要我們這句佛號能將煩惱伏住,臨終時不起現(xiàn)行,即能帶業(yè)往生。到了極樂世界就好辦了,那兒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生活環(huán)境樣樣稱心如意,圍繞在自己身邊的都是圣人賢人,每天能見佛聞法,遇不到絲毫障道逆緣,唯有增上善緣,哪里還會有貪心嗔心生起?哪能不開智慧呢?所以我們在前面也說過,到極樂世界,煩惱不用刻意去斷,自然而然就斷了。這是生極樂世界的好處。

  解  灼見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

  法喜人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聞共稟,一心修證,故念僧。

  由此往下,解釋念三寶。這段文說明念三寶的因緣,為什么極樂世界的眾生,聽了眾鳥說法之后,會念佛念法念僧。    .

  “灼見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灼是明白,眾生往生極樂,親自面見彌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叫做灼見。慈即慈悲,威是威德。我們在前面提到過,慈跟威是佛教化眾生用的折攝二門。眾生根性不一,故所用方法亦異。對根性柔和之眾生,用慈悲攝受之。對剛強(qiáng)難化之眾生,則用威德折服之。慈如母之愛,威如父之嚴(yán)。前面說的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yīng),此即用慈悲攝受眾生。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有時要顯大威德相,這在密壇里有。佛看到眾生造惡業(yè),要往三惡道去,為了使你回頭,便顯現(xiàn)憤怒金剛相,手上拿著金剛降魔杵,眼睛瞪得溜圓。你一看便害怕了,不敢繼續(xù)作惡,趕快回頭。那就是威,用這個辦法制服剛強(qiáng)造惡的眾生。

  慈悲攝受也好,威德折服也好,所用方法手段不同,目的相同,要我們斷惡修善,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教化眾生亦是如此,慈威兼施。如阿彌陀佛變化眾鳥說法,便是用慈悲攝受眾生。關(guān)于這一點(diǎn)下面會進(jìn)一步說明。

  那些造五逆十惡本該墮地獄的人,臨終時地獄相現(xiàn),害怕得不得了,由于宿世善根福德,感得善知識教令念佛求生凈土,他聽了當(dāng)下信受,念佛不到十聲,蒙佛接引往生極樂。雖然到了極樂世界,可他的惡習(xí)還在。至于那些三惡道往生的眾生,則更不用說了。對這一類剛強(qiáng)眾生,阿彌陀佛就得用威德折服之。經(jīng)文雖未明說,但我們讀經(jīng)要善于體會,佛說法是圓融的,說了一面,另一面也包括在其中了。

  極樂世界的眾生聽到眾鳥的法音,親眼清楚明白地見到了阿彌陀佛的慈威不可思議,親身體會到了阿彌陀佛教化眾生的良苦用心,怎不油然生起深深的感恩之心?怎不迅速覺悟呢?心里自然就念佛,聲聲彌陀喚醒自性覺。

  “法喜人心,法味充足,故念法。”什么叫法喜?聞法而心生歡喜,就像同修們聽《彌陀要解》,越聽越有味,心里很高興,那就叫法喜。未聞佛法之前,迷惑顛倒,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常生煩惱,苦不堪言。聞法之后明白事理真相,再遇境緣,便知該如何處理,有智慧便不生煩惱,而生歡喜,這就是法喜人心。

  法喜人心的人,如同吃東西嘗到滋味了,法味充足。因此,他聽了一次經(jīng)后,下一次還要來聽!

  極樂世界的眾生聽了眾鳥暢演的法音,心開意解,法喜充滿,如飲甘露,法味充足。聞法生喜即吃法喜食,能增長善根,資益慧命,時時回味,其樂無窮。心里自然念法,體悟自性本具之恒沙法門。

  “同聞共稟,一心修證,故念僧。”極樂世界的眾生,同在一起聽經(jīng)聞法,共同承受佛的教誨。一心修證。修證就要一心,不能三心二意,否則永遠(yuǎn)修不成,也證不成。修是修行,即修正自己錯誤的心行。佛法是佛的正知正見,聞到佛法后,要將自己原來和佛法相違背的邪知邪見通通拋棄,以佛的知見作為自己的知見。知見端正后,就要修正自己的行為,將自己原來和佛法相違背的身口意三業(yè)的污垢通通清除,做到三業(yè)清凈。所以修行不是三五天便能修成的,需要經(jīng)年歷劫。從初發(fā)心到成佛,就是一個修行的過程。證是證果。隨你修行功行之深淺,證不同層次之果位。如小乘從初果向至阿羅漢有四果四向八個果位,大乘從初信至妙覺有五十二個果位。這些修行人都稱為僧。

  極樂世界的眾生,共住在以阿彌陀佛為校長的佛教大學(xué)里,諸善俱會,為師為友,所作所辦之事業(yè)皆相同,可謂法界第一大僧團(tuán)。彌陀講經(jīng),眾鳥說法,同聞共稟。晨供他佛,飯后經(jīng)行,福慧雙修。菩提道上,任運(yùn)證果,步步高升。怎不感念師友提攜之恩?心里自然念僧,見賢思齊,恢復(fù)自性本然之凈。

  解  能念即三觀。所念三寶,有別相、一體,及四教意義,三諦權(quán)實(shí)之不同。如上料簡道品,應(yīng)知。

  上面講了念三寶。這里進(jìn)一步簡別能念所念,以及各種三寶。

  “能念即三觀。”能念的是我們的心,有空假中三觀之真實(shí)智慧。能念之心,體本空寂,覓之了不可得,即空觀。能念之心,有圓照法界之用,于一切法無不明了,即假觀。正空寂時,而復(fù)常照;正圓照時,而復(fù)常寂,寂照同時,寂照不二,即中觀。我們能念之心以三觀智慧念三寶,便自然與三寶相應(yīng)。

  “所念三寶,有別相、一體,及四教意義,三諦權(quán)實(shí)之不同。”別相三寶是從相講的,別相即有差別之相。佛寶是法身佛、報身佛、應(yīng)化身佛,這三身前面已介紹過。法身佛是毗盧遮那佛,報身佛是盧舍那佛,應(yīng)化身佛則很多,如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都屬于應(yīng)化身佛。法寶是教、理、行、果。教是佛的言教,即經(jīng)典。理是經(jīng)典所詮的理論。行是修行的方法。果是修行所證的果位。僧寶是三乘賢圣。三乘即小乘聲聞、中乘緣覺、大乘菩薩。賢者和于善之義,圣者會于正之義,賢圣之別在斷惑證理,即見道否。和于善,雖離惡,而未發(fā)無漏智,未斷惑證理,尚在凡夫位者稱賢,如小乘見道前之七方便位稱七賢,大乘初地前之十住十行十回向稱三賢。既發(fā)無漏智,斷惑證理,舍凡夫之性者稱圣,如小乘須陀洹以上之四果三向稱七圣,大乘初地以上之十地稱十圣。

  什么是一體三寶呢?一體即真實(shí)之體,一體三寶是從性講的,亦即人人皆具之自性三寶。下面我們引用印光大師在上海護(hù)國息災(zāi)法會上,傳授三皈時講的一段開示,來解釋一體三寶,印光老法師稱之為自性三寶。

  “且所謂三寶者,有自性及住持二種。佛者,覺悟之義。”佛就是覺悟的意思。“自性佛者,乃即心本具、離念靈知之真如佛性也。”這就是玄義辨體中講的實(shí)相。離念即寂,靈知即照。自性佛寶即人人本具之佛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在圣不增,在凡不減。眾生本來是佛,因一念不覺,迷了才淪為眾生,覺了即能回歸自性佛寶,故皆當(dāng)作佛。

  “法者,軌范之義。”軌即規(guī)則,范是模范。“自性法者,乃即心本具、道德仁義之懿范也。”萬德萬能、正知正見是我們自性本具之美德。我們因違背了本性之軌范,生種種邪知邪見,起貪嗔癡慢,造作無量無邊的惡業(yè),才變成今天這樣。佛在經(jīng)論,尤其是戒律中講的所有法,實(shí)際上皆是我們自性之軌范,不是故意約束我們,而是要我們回到自性法寶,思想和行為均能為眾生作表率。

  “僧者,清凈之義。自性僧者,乃即心本具、清凈無染之凈行也。”僧是清凈的意思,所謂六根清凈,一塵不染。這也是我們自性本具之德行。我們現(xiàn)在違背了本性之凈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時,就被染污了,順著自己的,便起貪心;違背自己的,即起嗔心。前面講了,真心離念,絕對沒有貪嗔癡慢這些念頭。心性本來是清凈無染的,這是自性僧寶。我們要從染污回頭,回歸自性僧寶,身心清凈,一塵不染。“是為自性三寶。”可見自性三寶都是我們自性本具的。

  接著,印光老法師又對住持三寶作了解釋。大家常常聽說住持三寶,這是保持佛法久住世間之三寶。“住持三寶者,釋迦牟尼佛在世,則為佛寶。佛滅度后,所有范金、合土、木雕、彩畫之佛像,皆宜尊如佛寶。”佛不在世了,雕塑彩畫的佛像就是佛寶,我們應(yīng)當(dāng)尊同真佛,禮敬供養(yǎng)。

  “佛所說離欲清凈諸法,凡三藏十二部諸經(jīng)典,皆為法寶。,,三藏十二部,包括了釋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這些經(jīng)典是我們學(xué)佛的主要依據(jù),佛所說的妙法,能使我們身心清凈,超凡人圣,故稱之為法寶。

  “出家受具”,出家受了具足戒的,男眾稱比丘,女眾稱比丘尼。“修持清凈行者,皆為僧寶。”這句話很重要,說明僧寶不是隨便可稱的,只出家受戒還不行,必須是修凈行的比丘和比丘尼,才有資格稱僧寶。就像前面講的僧團(tuán),必須是修六和敬的團(tuán)體,才能稱僧團(tuán)。所以稱僧寶和僧團(tuán)都是有條件的。

  順便說一下,因?yàn)榉鸾虉F(tuán)體由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四眾組成,在家眾也是僧團(tuán)的一員,故也可以稱僧,但不能稱僧寶。僧寶一定是出家受具足戒的比丘和比丘尼。因此,在家信眾要求受三皈依,必須請比丘或比丘尼,代表僧寶傳授三皈,為作證明。在家居士不可以,即使是大德居士也不可傳授三皈,收皈依弟子。這是我們應(yīng)當(dāng)知道的。僧寶非常重要,佛法要靠僧寶來承傳弘揚(yáng),在世間才不至于斷滅。僧寶是佛法住世的標(biāo)志,什么時候沒有人出家,沒有出家人真正修道,佛法即滅了。所以對于三寶之一的僧寶,我們應(yīng)該尊重和護(hù)持。

  住持三寶和別相三寶皆是從相講的,實(shí)際上是一回事。別相三寶是佛住世時的三寶,住持三寶是佛滅度后的三寶。一體三寶或自性三寶是從性說的。我們學(xué)了玄義辨體后懂得,相不離性,性不離相,性相一如,二而不二。通常講三寶,就講從性相簡別的這兩種三寶。

  依天臺教理,如上面簡別道品有四教之不同,應(yīng)知三寶也有四教意義、三諦權(quán)實(shí)之不同。別相三寶和一體三寶各分四教,恕不細(xì)述。藏通二教三寶是真諦三寶。別教三寶是次第三諦三寶,次第隔歷,又名俗諦三寶。圓教三寶是一心三諦三寶,一心圓融,又名中諦三寶。別相三寶是權(quán),一體三寶是實(shí)。前三教三寶總為權(quán),圓教三寶方是實(shí)。

  講了這么多不同的三寶,對我們凡夫來說,最重要的是一體三寶和住持三寶。種種三寶中,最尊最貴的是一體三寶,這是我們自性本具之三德,佛即法身德,法即般若德,僧即解脫德。一體三寶,我們雖看不見摸不著,卻有無窮無盡之妙用,真正是無價之寶。

  現(xiàn)在我們能接觸得到的,即耳聞目睹的,就是住持三寶。住持三寶是我們的老師,能指引啟發(fā)我們的自性一體三寶。當(dāng)我們看到住持三寶的形象,立刻要回光返照,銷歸自性,悟證自己的自性三寶。例如我們看到佛像禮拜時,要提醒自己覺而不迷,像佛一樣做一個覺悟的人。我們看到佛經(jīng)讀誦時,要以經(jīng)中的佛知佛見,取代自己的邪知邪見,恢復(fù)白性的道德軌范。我們到寺院庵堂,看到圓頂方袍的出家人,要提醒自己在五欲六塵中不被污染,保持自己的身心清凈。能這樣做就是在開發(fā)自己的自性三寶,真正會修行的人就應(yīng)如此,時時這樣做去,很快就能得大受用,感覺自己煩惱輕了,待人接物處事更有智慧,每天生活會覺得很快樂。久而久之,便能斷煩惱,了生死,證涅槃。住持三寶無量無邊的功德就在這里,佛法賴此而能于世間長住不衰。

  如果不懂得從住持三寶啟發(fā)自己的自性一體三寶,只是一味地執(zhí)著外表的形象,這樣地拜佛、誦經(jīng)、供僧修的只是有漏福報,不能伏滅煩惱,不能了生脫死。佛法是內(nèi)學(xué),不知向自己的內(nèi)心求自性三寶,而只是向外求住持三寶,說得嚴(yán)格一點(diǎn),那是心外求法,變成外道了。

  前面結(jié)示佛力時澫益大師講過:“以阿彌種種莊嚴(yán)作增上本質(zhì),帶起眾生白心種種莊嚴(yán)。”同樣,我們要以住持三寶種種莊嚴(yán),帶起自己心中自性三寶種種莊嚴(yán),這才是學(xué)佛的根本。學(xué)佛人對此必須深深明了,并牢牢地記在心中,這樣我們學(xué)佛才不會走錯路。

壬二  征釋略顯

  經(jīng)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shí)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shí)。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這一段經(jīng)文是征釋疑難。

  世尊怕人聽了極樂世界有白鶴、孔雀這些眾鳥說法的介紹,懷疑極樂世界怎么有三惡道?那不是違背阿彌陀佛因地發(fā)的國無惡道愿了嗎?因?yàn)槲覀冞@里的鳥,都是由愚癡感得畜生道之報而生,以至天上的鳥,宿世為人時口能說法,但不務(wù)真修,死后報生天鳥,以其宿習(xí),猶能說法,但仍是業(yè)報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六時常聞妙法,心開意解,絕不癡昧。無此惡因,怎會感報惡道而生為鳥呢?

  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不要以為這些鳥是罪報所生的。“所以者何。”這句即征,為什么呢?下面解釋所以然。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那里連惡道之名都沒有,何況有實(shí)是罪報所生之眾鳥?阿彌陀佛在因地發(fā)的第十六不聞惡名愿說:“設(shè)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名尚不聞,何況有實(shí)?何況是反顯其必定沒有。

  那又怎么會有這些鳥呢?佛說這些鳥都是阿彌陀佛的愿力,欲令法音宣揚(yáng)流布,以神力變化所作,使其暢演妙音以說法,完全不同于畜類凡禽,也不同于天鳥。

  解  征釋可知。問:白鶴等非惡道名耶?答:既非罪報,則一一名字,皆詮如來究竟功德。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

  這一段文,問答破疑。

  “征釋可知。”經(jīng)文中的征釋,已說明了極樂世界的眾鳥非罪報所生,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并無實(shí)在之報體。無三惡道之疑已釋。

  “問:白鶴等非惡道名耶?”大師怕有人對此無惡道之名還有疑惑,于是假設(shè)這個問題,并作了很圓滿的解答:

  “答:既非罪報,則一一名字,皆詮如來究竟功德。”大師回答說:這些鳥之身既非罪報所生,而是善報所化,則其名字亦非惡假名,而是善假名了。善報是究竟五蘊(yùn)功德,這里的五蘊(yùn)指眾鳥之身心,善名是究竟假名功德,故說白鶴、孑L雀,以至菩薩、佛,一一名字皆是假名,以此假名詮顯如來之究竟實(shí)德。如來智斷圓滿,證窮惑盡,徹法底源,自性性德徹底顯發(fā),所以說是究竟。

  “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諸法平等,生佛一如,一究竟則一切究竟,故一一名字悉皆究竟,在佛為究竟佛,在白鶴為究竟白鶴。玄義辨體中講,我們的心性具造百界千如,白性本具萬德萬能。佛修德圓滿,性德全彰。便以自性理具之白鶴等,事造果地所化之眾鳥,此即性德所現(xiàn)之妙用。名是假名,德是實(shí)德,故白鶴等眾鳥之名,無一不是性德美稱,是究竟功德之名,哪里還有什么惡名呢?我們這個世界的鳥,以惡業(yè)而感惡名,完全違背了自性之美德,當(dāng)然與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神化之鳥,絕對不同。

  解  問:化作眾鳥何義?

  答:有四悉檀因緣,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不于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

  這一段文,以問答顯益,顯明化鳥說法,有四悉檀之益。

  “問:化作眾鳥何義?”有人可能會說:“阿彌陀佛既有愿力神通,為什么不直接叫眾生斷惑證果,而化作眾鳥說法,有什么意思呢?”

  “答:有四悉檀因緣,”大師回答說:因?yàn)橛惺贡娚盟姆N利益的緣故。四悉檀是諸佛以四法普施法界一切眾生,以幫助眾生成佛。序分中對此已作介紹,這里不再重復(fù)。

  “凡情喜此渚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凡情即那些帶業(yè)往生,尚未斷煩惱的有情凡夫,他們有喜歡玩鳥的習(xí)氣。如我們這里有些人就喜歡玩鳥,他們早晨起來,就拎個鳥籠到公園里去遛鳥。他可能會說:“我什么都放得下,西方極樂世界也高興去,唯一可惜的就是我心愛的鳥不能帶去。”他的心思釋迦牟尼佛早就知道,告訴他極樂世界的鳥比他養(yǎng)的鳥不知要好多少,而且還會說法。凡夫喜歡鳥,所以阿彌陀佛便隨順凡情,變化出種種奇妙雜色之鳥,令眾生看了心生歡喜。這就是世界悉檀,令得歡喜益。

  “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鳥尚且會講經(jīng)說法,稱作萬物之靈的人,難道還不如鳥嗎?慚愧!聽了之后要趕緊生起信心,下定決心,好好學(xué)佛,以超過這些鳥。這就是為人悉檀,令得生善益。

  “不于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鳥本是禽獸,聽到鳥能說法,令人起敬,作善友想,不敢對鳥生下劣心,以破除我慢分別心。這就是對治悉檀,令得破惡益。

  “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了知鳥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為法身隨緣幻化之妙用,則鳥即彌陀,由此體悟法身平等。這個法身平等,是指自性清凈法身平等,佛性平等。無不具無不造,即玄義辨體中講的心性,亦即法身具造百界千如,盡虛空遍法界無有一法不是法身理具事造。六祖慧能大師開悟時說:“何期白性本來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兩句話講的就是自性無不具無不造,自性即法身。既然萬法皆由自性具造,則人鳥平等,生佛平等,情與無情平等,一切萬法悉皆平等。能悟此甚深究竟之義理,這就是第一義悉檀,令得人理益。

  解  此中顯微風(fēng)樹網(wǎng)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實(shí),當(dāng)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

  這一段文,結(jié)指心性。

  “此中顯微風(fēng)樹網(wǎng)等音”,這一句代表依報妙這一科,所示的極樂五塵勝境。微風(fēng)樹網(wǎng)音就是將在下一段經(jīng)文中顯示的:“彼佛國土,微風(fēng)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wǎng),出微妙音。”其中風(fēng)是觸塵,樹網(wǎng)是色香味三塵,樹網(wǎng)由七寶所成,前面講過,極樂世界的七寶不但有光色香氣,且能吃,所以是色香味三塵,音是聲塵。等音指前面經(jīng)文中提到的鳥演法音。

  “及一切依正假實(shí)”,這是總說極樂世界,依即生活環(huán)境,正即佛和眾生,假即假名,實(shí)即實(shí)法。

  “當(dāng)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無論依正還是假實(shí),于中隨拈一法,當(dāng)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沒有甚何差別。

  三身即法、報、應(yīng)化,四德即常樂我凈。法身是理體,亦即實(shí)相。極樂世界是由理體所成之諸法事相。玄義明宗中講,全事即理,事理不二,依金作器,器器皆金。故任何一法當(dāng)體即是阿彌陀法身。報身是智慧,應(yīng)化身是慈悲大用。極樂世界樹網(wǎng)、眾鳥,一一皆是彌陀悲智雙運(yùn),變化而作,也就是說,當(dāng)體即是彌陀報身、彌陀應(yīng)化身。    —

  國土常然,無衰無變,即常德。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即樂德。隨心所欲,自在主宰,即我德。依正清凈,無有染法,即凈德。引用玄義辨體中的話說,若依若正,若假若實(shí),“無非實(shí)相正印之所印也”。實(shí)相即心性,三身四德是心性本具之性德。彌陀具三身四德,眾生亦具三身四德。佛已徹證心性,故能有隨緣大用,理具事造極樂世界。眾生尚未徹證,只是理具尚未能起用事造,因而還得求生自心本具之極樂。極樂世界一切依正假實(shí),都是彌陀心性所造之境,亦即彌陀三身四德之具體化。能所不二,心境一如,故說“毫無差別也”。

  極樂世界如此,娑婆世界亦同樣,如果我們能徹悟此理,則頭頭是道,法法皆如,正如蘇東坡在詩中所說:“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所以極樂世界在哪里?當(dāng)下即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