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jīng)

佛教經(jīng)典。亦稱《小無量壽經(jīng)》,簡稱《小經(jīng)》。與《無量壽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合稱凈土三經(jīng)。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于犍陀羅地區(qū)!栋浲咏(jīng)》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wèi)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jīng)典。..[詳情]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要解》淺講(10)

  庚一  別明

  文分二:初化有情聲,二化無情聲。

  辛一  化有情聲

  文分二:初鳥音法利,二征釋略顯。

  壬一  鳥音法利

  經(jīng)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己,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這一段經(jīng)文,說明鳥音法利。

  極樂世界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種種即不止一種,而有很多種。如同前面所講七寶,極樂世界之鳥實無數(shù)種,今就此間人所常見者,略舉白鶴、孔雀等六種。此外尚有眾多奇妙雜色之鳥,娑婆世界沒有,說了我們也不知道。

  這些鳥在做什么呢?它們白天夜里皆口出柔和清雅之音聲。其音流暢,演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種種諸法。極樂世界的眾生聽到這些鳥音,皆能念佛念法念僧。念三寶是眾生聞鳥音所得之法利。眾鳥圓演三寶功德,聞者即能圓會一體三寶,圓證三不退。

  《大智度論》說:“三十七道品,無所不攝也。”一般都認為三十七道品是小乘修持的工夫,實際它是無所不攝的,可算是三乘共通的修行法門!洞笈派痴摗酚袀和《大智度論》相同的巧妙譬喻:四念處如種子,四正勤如栽植,四如意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莖葉,七覺支如開花,八圣道如結果。所以修學佛法,這七科三十七道品的項目,實在是包括了一切修學佛法,最根本用功的法門

  解  種種奇妙雜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種。舍利,舊云鶩鷺,琦禪師云是春鶯,或然。迦陵頻伽,此云妙音。未出觳(音que)時,音超眾鳥。共命,一身兩頭,識別報同。此二種西域雪山等處有之。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似而已。六時出音,則知凈土不以鳥棲為夜。良以蓮華托生之身,本無昏睡,不假夜臥也。

  這一段文,解釋經(jīng)上所列之鳥及鳥音。

  “種種奇妙雜色,言多且美也。”種種即鳥的品種很多。而且奇妙雜色,奇是珍奇,表明非同尋常;妙就妙在鳥能說法;雜色是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娑婆世界的鳥根本不能與之相比。

  “下略出六種。”種種鳥中,僅簡略舉出六種。白鶴羽毛純白,常站水邊,悠閑高雅?兹赣鹈獠蕣Z目,尤其開屏時,非常美麗。鸚鵡紅嘴綠羽,善學人語。此三種鳥為人們所常見,故《要解》未作介紹。

  “舍利,舊云鷲鷺,琦禪師云是春鶯,或然。”舍利是梵語,我國稱為鶩鷺。這種鳥站在河邊,紋絲不動,眼睛透明雪亮,專吃河里的魚。琦禪師是元朝楚石梵琦禪師,其所作《西齋詩》云:“舍利即春鶯,修眉漆點睛。”他用眉目修長,眼睛黑亮形容此鳥之美。所說春鶯即黃鶯。但大師對舍利即春鶯,尚不能確定;蛉,即也可能是。

  “迦陵頻伽,此云妙音。未出殼時,音超眾鳥。”即妙音鳥!正法念處經(jīng)》云:“迦陵頻伽,出妙音聲。若天若人,緊那羅等,無能及者。唯除如來音聲,方能超諸其上。”未出殼時,音超眾鳥。這種鳥在殼里尚未出生,便能嗚叫,其聲音奇妙,超過其他所有的鳥。出殼后音聲之美妙,更可想而知了。

  “共命,一身兩頭,識別報同。此二種西域雪山等處有之。”共命亦名命命、生生,梵語是“耆婆耆婆迦”。此鳥有兩個頭,共一個身體,心識各別,但同一報命。

  共命鳥有個故事,是講因果的:釋迦牟尼在往昔劫中與提婆達多很要好,生生世世皆為兄弟,后來反目了。什么原因呢?有一世他們一起投生為共命鳥。一天這共命鳥落在一棵香果樹上,釋迦牟尼的頭醒著,提婆達多的頭睡著了。釋迦牟尼聞到果子的香味,他怕吵醒提婆達多,便輕輕地將香果采下吃了。提婆達多的頭醒后,感覺胃里有東西,便問:“你吃了什么?”釋迦牟尼告訴他:“剛才我吃了一個又香又甜的果子。”提婆達多即說:“你為什么不叫醒我一起吃?”釋迦牟尼解釋:“我怕吵醒你,反正我倆是一個身體,我吃跟你吃一樣的嘛。”提婆達多說:“不一樣,你有私心,存心不讓我吃好的。”提婆達多為此懷恨在心,打算找機會報復。

  又有一天,這鳥落在一棵毒果樹上,釋迦牟尼的頭正好睡著了,提婆達多想:“上次你不讓我吃好的,我現(xiàn)在與你分手了。”他即將毒果采下吃了。不久肚子疼得不得了,釋迦牟尼醒來即問他:“你吃什么了?”提婆達多說:“上次你獨吃香果,現(xiàn)在我吃了毒果,要與你分手了。”因為是同一個身體,他倆都死了。從此以后,釋迦牟尼一直懷念他。而提婆達多則一直怨恨釋迦牟尼,甚至到釋迦牟尼成佛了,他還恨佛,設計要謀害他?梢,冤家宜解不宜結。

  上面說的六種鳥中,迦陵頻伽和共命這兩種鳥,我國沒有,印度雪山等地有。

  “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似而已。”阿彌陀佛大慈悲心無微不至,很小很小的事情,佛都想到了。他知道我們娑婆世界有一些人愛好養(yǎng)鳥玩鳥,喜歡聽各種鳥鳴,所以阿彌陀佛即變化出各種各樣的鳥,迎合這些喜愛賞鳥人的心理。釋迦世尊告訴他們極樂世界的鳥更多更美妙,吸引他們向往欣求西方極樂世界。經(jīng)上舉出的這六種鳥,名字雖和我們這邊的鳥相似,體質卻不同,后面會講到,實際上皆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觀經(jīng)》說:“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贊念佛念法念僧。”此鳥原是彌陀化身。

  “六時出音,則知凈土不以鳥棲為夜。”極樂世界的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六時即晝三時加夜三時。我們娑婆世界的鳥皆是晝鳴夜棲,天亮即鳴,至晚便棲息。極樂世界的鳥白天夜晚皆鳴,無有間歇,故不能用鳥之棲息判別夜晚。

  “良以蓮華托生之身,本無昏睡,不假夜臥也。”確實因為極樂世界的人民都是蓮華化生,清虛妙體,本來就沒有昏沉睡眠,所以不需要睡覺休息。娑婆世界的人就苦了,在財色名食睡五欲中,睡眠也是人的一種好樂。在能蓋覆真如本性之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五蓋中,睡眠蓋是我們娑婆眾生修道的一大障礙。極樂世界的人身體好、精神好,蓮華化生,無睡眠蓋,不需睡覺,不會昏沉,可一天到晚用功修道,功夫不間斷。鳥亦如此,不用休息,晝夜演暢法音不停。

  解  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

  由此往下,解釋法利。先釋五根等道品。

  極樂世界的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鳥音宣揚的內容是佛法道品。鳥能說法,這也是極樂世界的奇妙殊勝之處。

  “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經(jīng)上說的五根五力等是修行人道的三十七道品,修此能通向涅槃名之為道,品類差別叫做品。本師釋迦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歸結起來不外這三十七道品。故三十七道品,可謂佛法的三十七個綱領,通大小乘一切佛法。三十七道品又分七科,有三科四,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二科五,即五根、五力;一科七,即七菩提分;一科八,即八正道分,一共有三十七個名相。

  《阿彌陀經(jīng)》上只講了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后面四科,前面還有三科“四”未講。因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皆已修過,且都已經(jīng)做到,故不必說了。而這三科對我們娑婆世界學佛的人來說,是修行的下手處,可謂基本功。許多學佛人修了很多年,無論是念佛、參禪,還是持咒、修止觀,功夫皆不得力,如我們修凈土的,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其原因就是疏忽了這前面三科的修學,基礎沒有打好,修的是空中樓閣。澫益大師為解釋經(jīng)上講的后四科,順便將前三科也補了出來。下面我們一一介紹這七科三十七道品,希望同修們認真修學。

  解  所謂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

  這一段文,是第一科四念處。

  “所謂四念處”,釋迦牟尼佛臨涅槃時,阿難代表眾弟子請教佛四個問題,其中第二個問題是:“世尊在世時,我們依佛而住。佛涅槃后,我們依何而?”佛告訴他:“我涅槃后,你們應依四念處而住。”這不僅是佛對比丘的教誡,也是對所有四眾弟子的教誡,非常重要。四念處之念不是念頭,是能觀之智慧,處為所觀之境界,以智觀境名念處。

  “一身念處,”觀身不凈。眾生不知此身為四大假合,虛妄不實,妄生執(zhí)著。汝愛我心,我戀汝色。想念愛好,不離情欲。故輪回六道,無有出期。古德云:“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猶如乘馬先須解韁,開船先得起錨,念佛要想往生,必須先斷愛欲,破除對身體的執(zhí)著。

  仔細觀察我們人的身體,有七種不凈:

  一種子不凈,此身最初由一念愛欲心生,納想為胎,流愛為種,故種子不凈。

  二受生不凈,受生時攬父母赤白二滯,識投其中受生。

  三住處不凈,在母腹中,生臟(胃)之下,熟臟(腸)之上。如在尿坑,糞穢長養(yǎng)。

  四食啖不凈,胎中唯食母血。

  五初生不凈,十月滿足,從產(chǎn)門出,血衣同下,臭穢狼藉。

  六舉體不凈,經(jīng)上講人的身體,從頭至腳,從里到外,由三十六種不凈物組成,體內有八萬四千蟲。薄皮之內,膿血遍滿,屎尿盈腹,蛆蟲遍體。九孔常流不凈,毛孔常冒臭汗,全身無一處干凈。

  七究竟不凈,死后胖脹爛壞,臭穢不堪。

  修行人常作如是觀,則能斷愛欲,不貪愛自己的身體,更不會去貪愛別人的身體,此實為厭離娑婆之第一妙行。世人不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對自己的身體愛護備至,每天梳洗打扮,將它洗得很干凈,涂脂抹粉灑香水,裝扮得很美。其實這個臭皮囊你用水沖洗,哪怕將身體都洗成了微塵,還是臭的。

  極樂眾生的身清凈。相對上述娑婆人身七種不凈,極樂人身是七種清凈。一眾生皆發(fā)菩提心而得生,為種子清凈。二托質七寶蓮胎,為受生清凈。三端坐蓮臺之上,為住處清凈。四禪悅法喜,為食啖清凈。五華開見佛,為初生清凈。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身,為舉體清凈。七一生成佛,為究竟清凈。

  身念處教大家要用智慧觀察我們這個身,知道此身是有漏不凈之物,因此不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去過分珍惜它,而要利用它來辦道求生西方。這一生能出離生死往生西方,換取極樂無漏清凈之身,那才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

  “二受念處,”觀受是苦。受即領納感受,眼觀色是受,耳聞聲是受,眼耳鼻舌身五根,對色聲香味觸五塵皆是受。我們在前面解釋“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時,提到娑婆世界有三苦,亦名三受。于逆境生苦受,即苦苦,“逼身心故”。于順境生樂受,即壞苦,“不久住故”。于不順不逆境生不苦不樂受,亦名舍受,即行苦,“性遷流故”。總而言之,娑婆世界眾生所受皆苦,前面已講得很多,這里不再重復。

  極樂世界的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他們無娑婆之眾苦逼迫,五根所對的是勝妙五塵,唯受絕待不思議樂。

  我們能常常用智慧觀察身心的感受,知道于此世界我們所受的唯苦無樂,便不會被片暫假樂所迷,而苦中作樂,種下新的苦因。知苦即應覺悟,尋求出苦之道。對于末法眾生講,念佛求生西方實為離苦得樂之最佳捷徑。關于極樂世界的情況,前面已介紹過,縱然往生到最低的極樂同居土,即能永別眾苦,而享受諸樂了。

  “三心念處,”觀心無常。此心是妄心,非真心。真心常住不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我們現(xiàn)在由妄心當家做主,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念念不住,剎那生滅,連晚上睡覺也不止息,還在做夢。妄心無常,此是眾苦之本,一切煩惱之根源。妄念一動,生起貪嗔癡,便指揮身口造作無量無邊的惡業(yè),于是將一真法界演變成十法界。十法界就是按妄念之多少、輕重而分的,一切唯心造。

  極樂眾生皆是修念佛三昧而得生,加上彼國境凈緣勝,故其心不起貪嗔癡,平等真常,遠離生滅無常。

  四念處中,這一條最重要。佛教的八萬四千法門,雖然所用方法手段各各不同,但都是修定,對治心無常。念佛法門也不例外。佛知眾生無始劫來妄想習氣很難制伏,便設善巧方便,以一念代萬念,這一念即阿彌陀佛。我們二六時中,不起心動念則已,一起心動念,馬上轉到阿彌陀佛上,用這一念對治一切妄念。久而久之,心就能定下來,妄念不再啟動,JL,即安住在這句阿彌陀佛上。阿彌陀佛是無量覺,覺心即清凈心,故此一念與清凈心相應,也可稱之為正念。我們帶著這一念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精進用功,將這一念也斷除,真心便全部恢復(真心離念),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同修們要記住,在未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前,一定要保持阿彌陀佛這一念不失,一失掉,妄念就會現(xiàn)前。所以觀心無常的修法,在念佛人來說,就是時時提起這句佛號。

  “四法念處,”觀法無我。法即宇宙間之萬事萬物,小自微塵,大至山河大地。我是主宰、自在之義。觀法無我,即觀一切法里沒有主宰,得不到自在。例如我們自己這個身便作不了主宰,要想身體健康,它偏偏生病。想今天晚一點睡多看會兒書,困勁來了,眼皮就是抬不起。我們的心更是無法主宰,要想念佛不打妄想,它就是妄念紛飛,自己的身心都作不了主。

  極樂世界一切法中皆有我,前面講極樂眾生人人皆具常樂我凈四德,皆有八大自在我,在一切法里隨心所欲,自在主宰。

  前面第一條身念處,觀身不凈,是破除對身體的執(zhí)著,即破我執(zhí)。這一條法念處,觀法無我,是破除對一切法的執(zhí)著,即破法執(zhí)。《金剛經(jīng)》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心經(jīng)》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都是教我們觀法無我,幫助我們破法執(zhí)。破了我執(zhí),即超越六道輪回;破了法執(zhí),即超越十法界。所以四念處非常重要,這四種觀慧是諸佛世尊教給我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明了我們的身心世界,絕對沒有常樂我凈,要徹底看破放下,生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心。

  解  四正勤:一已生惡法令斷,二未生惡法不令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長。

  這一段文,是第二科,講四正勤。

  “四正勤”,正是正當不邪,勤是勤奮。正勤是正當?shù)那趭^,亦即正精進。因這四條里勤的意思多,精的意思少,所以還是用正勤比較確切。前一科四念處是智慧的觀察,這一科四正勤是真正的修行。四正勤的四條內容都很好懂,大分為二:一是斷惡,一是修善。

  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佛法的標準與世間法不同。大乘經(jīng)中講:凡與自性相應者為善,與自性不相應者為惡。這個標準很高,一般人不易做到。就我們目前凡夫的身份講,利人者為善,利己者為惡;蛘吒唧w一點,與十善業(yè)相應者為善,反之為惡。

  “一已生惡法令斷”,我們在學佛以前,造作十惡業(yè),現(xiàn)在學佛明白了道理,應該懺悔,決不再造,所謂過去種種如昨日死。前面我們也提到過,帶業(yè)往生只能帶舊業(yè),不能帶新業(yè)。按照這里的說法,已生的惡法若不斷,一面念佛一面還在造惡,那是不能往生的。

  “二未生惡法不令生”,知道是惡的,即使自己沒有去做,也要注意防范。不但身口不造惡業(yè),連惡的念頭都不生,即意業(yè)也不造惡。這兩條即諸惡莫作。

  “三未生善法令生”,佛在經(jīng)上講了很多善事、好事,如六度萬行,我們尚未做的,要趕快發(fā)心去做。

  “四已生善法令增長”,我們已經(jīng)做了很多善事、好事,要繼續(xù)不斷地做,盡形壽做下去,不能退心。而且更要令其增長,做得更多、更圓滿。這兩條即眾善奉行。

  極樂世界的眾生,唯善無惡,個個凈念相繼,圓證三不退,他們不僅是正勤,而是已做到正精進了。

  四正勤是學佛修行的根本法,無論大乘小乘、初學還是老修,斷惡修善是必修課,學佛要想有所成就,就得認真修四正勤。對于我們修凈土的人,持名是正行,六度萬行是助行,正助兼修,往生西方則穩(wěn)操勝券。一句佛號即善中之善,如能心心不舍,念念不忘,惡法無從生起,惡不斷而斷;善法自然增長,善不修而修。所以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心口相應,無有間斷,就是修四正勤。

  解  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進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維如意足。

  這一段文,是第三科,講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如意即如我們的心愿,足是滿足。修此四法,于一切法中,皆能心滿意足,所愿皆遂,故名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這里的欲指的是愿。我們厭離娑婆苦,欣求西方樂,將來念佛成就,得生極樂,便滿我的愿了,即欲如意足。

  “二精進如意足”,我們要求生西方,修行不能懈怠,要精進。有的人雖很用功,但他修得很雜,一會兒念佛,丁會兒持咒,一會兒誦經(jīng),念了《心經(jīng)》,接念《地藏經(jīng)》,再念《金剛經(jīng)》,忙得團團轉,一樣都念不好。這是雜進,不是精進,是達不到如意的。一定要選定一個行門,我們念佛的人,就要一心念佛,只有一門精進,才能得精進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亦名念如意足。心念純正專注,便能如意。我們念佛人,心念要定在一句佛號上,心里只有阿彌陀佛這一念,別無他念,心才能定。例如我們做早晚課,先修十念法,然后誦《阿彌陀經(jīng)》、往生咒,再念阿彌陀佛圣號一千或二千聲,最后三皈依回向,這堂課便算做好了,這是正課。其余時間可安排念佛、拜佛或誦經(jīng)。心是定的,即心如意足。

  “四思維如意足”,亦名慧如意足。思維就是思想,即觀慧。無論做什么,要起觀照,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念佛時只念一句佛號,不讓其他妄想摻雜進來,也不昏沉,都攝六根,自念自照。觀此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當體了不可得。雖了不可得,而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又歷歷分明,字字句句清清楚楚。雖歷歷分明,而仍了不可得。制心一處,使不外馳,即思維如意足。

  極樂世界的眾生,一向欣慕愿生之極樂凈土,今已滿愿得生,故欲如意足。三種不退已圓證,故精進如意足。心清凈煩惱不生,念佛皆得事一心或理一心了,故心如意足。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觀慧任運增明,故思維如意足。所以生到西方的人,四如意足都已得到了。

  前面四念處是修真實智慧,四正勤是修正精進。精進智慧可增多,但定力還不夠。今以此四種法,修四種定以攝心,則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定能發(fā)通,修此四法能得神通,故又名四神足。

  我們修凈土的人,信愿持名即修四如意足。我們這一生于此世間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往生極樂世界,此外別無所求。只要信深愿切,念佛定能往生極樂。若得往生,隨心所欲,件件如意。故具足信愿行,即是修欲如意足。二六時中,一句佛號不忘失,阿彌陀佛是無量覺,歷境逢緣馬上提起佛號觀照,便能保持正覺不迷,全心是佛,全佛是心。所以說持名念佛,能將精進、心、思維等如意足全修到了。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這三科,實際上就是戒定慧三學。四念處以智觀境,破顛倒邪見,即慧。四正勤斷惡修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即戒。四如意足用四法攝心,除昏沉散亂,即定。我們學佛就必須從這三科開始,將基礎打好!

  解  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進根。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名念根。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名定根。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于苦等四諦,名慧根。

  這一段文,是第四科五根。

  “五根者”,即五種根。大家知道草木皆有根,根很重要。沒有根樹木不能生長,不會發(fā)芽抽枝,更不會開花結果,所以根有能生之義。根還有能持之義,即保持不失。如草木有根,能保持其枝葉花果青鮮。那些插在花瓶或花籃里的花草,過不了幾天便枯萎了,其原因就是沒有根。修行亦是這樣,沒有根道業(yè)不能增長,當然也就不會有成就。極樂世界的眾生,雖已生到凈土,不論品位高下,皆須繼續(xù)修行。前面三科十二條他們全已做到,故《阿彌陀經(jīng)》從五根講起。

  “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五根的第一是信根。我們修念佛法門的,正道是念佛求生西方。持名一法是出生死至涅槃之要道,故為正道。助道即五戒十善、四攝六度等法,因其能資助正道,幫助我們成就一心不亂。于此正道及助道法悉能諦信不疑,即信而有根,則不會被境界所動。

  有人念佛很用功,但冒犯不得。如他正在念佛,碰到不懂事的小孫子來打擾,他也會發(fā)脾氣。信正道法念佛是不錯,但也不能沒有助道法。助道法即持五戒、修十善,五戒十善的重點是慈悲。如果對小孫子發(fā)脾氣,便不慈悲了。所以助道法也很重要,相信念佛法門,其他的五戒十善、四攝六度,一切慈悲的心念都得有,這樣信才有根。

  “行正道及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進根。”五根的第二是精進根。修行正道和助道法時,要無有疲厭,勇猛精進,勤求不息。我們正行念佛要精進,六字洪名,時時不忘,念念相續(xù),助行斷惡修善也要精進。

  有一點須提醒同修們注意,就是自己精進修行,不能讓人家生煩惱。有人勇猛精進,發(fā)心吃長素,但干凈得不得了,在家里燒菜用的鍋刀砧碗,什么東西都要與家人用的分開,不準別人挪用,一旦誰用了,就要發(fā)脾氣,這太過分了。可將就則將就點,只要自己不吃葷腥,不起殺心就好了,不必搞得那么緊張。所以助道善法要注意,四面八方關系都要處理好,和大和小,不但讓家里人喜歡,左鄰右舍也喜歡,六親眷屬都喜歡的人,才是個好佛教徒。學佛的人要讓眾人歡喜,不能讓大家生煩惱。在助道法里,精進用功也要防止這些毛病。我們要能做到我念我的佛,他干他的事,能勸就好好勸,否則也與我不相干,不必多加干預,這樣心就清凈了。這樣精進用功才可使精進成為根。

  “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名念根。”五根的第三是念根。我們修凈土的人,念佛的名號就是念正道,念佛的教誨是念諸助道善法。二六時中,念念念佛,念念想著我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閑雜妄念,這叫念根。

  “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名定根。”五根的第四是定根。要將心收攝在正道和助道善法之中,起心動念與正道助道法相應,定于其上不散亂,這叫定根。有人說:“把雙腿盤起來,眼一閉就是修定。”那是身定,但不一定是在修定。雖把腿盤起來不做什么事,但心里還在打妄想,外表雖定,心仍沒有定下來。修定不在于坐不坐,那只是形式。有時間坐當然好,沒時間則一邊念佛,一邊做事,若能心里佛號不斷,不打妄想,這也是修定。

  還有一點很重要,我們既然選定了念佛求生西方的凈土法門,心就要定在一句佛號上,不為其他法門所動。例如你在念南無阿彌陀佛,旁邊有人說:“師兄啊,你不要念阿彌陀佛,念觀世音菩薩好,觀世音菩薩能消災增福。”他說得再好,你還是念你的阿彌陀佛。又有人說:“你不要念阿彌陀佛,還是念消災延壽藥師佛,能長命百歲。”你也不聽他的話,還是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無量壽,何止百歲?所以不管人家怎么說,你都能不動心,也不改修法,那就是定有根。

  “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于苦等四諦,名慧根。”五根的第五是慧根?嗟人闹B,就是苦集滅道四諦,后面會介紹。觀于苦等四諦,即慧照現(xiàn)前,觀苦諦即生死苦果,是由惑業(yè)所感之果;觀集諦即惑業(yè),是招感生死苦果之因;觀道諦即修出苦之道,為解脫生死之因;觀滅諦即滅有還無,是修道解脫生死之果。你能于正道及助道善法,如是慧照分明,就叫慧根。我們修凈土的人,觀娑婆唯有苦集二諦,即生死苦果、結業(yè)煩惱;極樂但有道滅二諦,即執(zhí)持圣號、解脫生死。能如是正慧觀察,即慧根。

  五根中慧根是根本,信、精進、念、定四種根,皆要以慧指導。有了智慧,方能看得清清楚楚,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若無智慧,分辨不清,便是盲修瞎煉。所以慧根很重要!

  解  五力者:信根增長,能破疑惑,破諸邪信,及破煩惱,名信力。精進根增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大事,名精進力。念根增長,破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長,能破亂想,發(fā)諸事理禪定,名定力;鄹鲩L,能遮通別諸惑,發(fā)真無漏,名慧力。

  這一段文,是釋第五科五力。

  “五力者”,力即力量,起作用了。如小樹初栽,雖有根而無力,因根尚未扎牢,大風一吹便倒。長了十年八年,根扎得深了,根系伸向四方,與泥土緊連在一起,大風便吹不倒了,因為有力了。我們修行亦是如此,五根漸漸增長,便產(chǎn)生力量,能破除一切障礙,不被擾亂。五力之名與五根完全相同。

  “信根增長,能破疑惑,破諸邪信,及破煩惱,名信力。”五力的第一是信力。深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能破眾生不能成佛之疑惑。我們修念佛法門的,還要在事上消除對念佛法門的一切疑惑之心,相信西方絕對有個極樂世界,相信那里有阿彌陀佛,相信信愿持名,一定得生極樂世界,不退成佛;“破諸邪信”,邪信即非正信,包括各種邪知邪見。信根增長能建立正信,不會被邪法誘惑而動搖。疑和邪見是六個根本煩惱之二,能破疑惑,破諸邪信,即破根本煩惱。“及破煩惱”,以及破其余諸見思、塵沙、無明煩惱。信根有力量了,就變成了信力。

  “精進根增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大事,名精進力。”五力的第二是精進力。身懈怠是懶惰,心懈怠即昏沉和散亂。我們生生世世修不成功,重要的原因就在懈怠和退轉。精進根增長了,修學一定會勤奮不息,勇往直前,身心皆不懈怠,該禮佛的時候禮佛,該念佛的時候念佛,一天的生活和修行都安排得井井有條,不肯虛擲光陰。這樣就能“成辦出世大事”,出世大事即了生死出三界。這叫精進力。

  “念根增長,破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五力的第三是念力。念根增長,心里無邪念生起,空有二邊之念,皆屬于邪。成就出世、中道正念功德。我們現(xiàn)在常有貪嗔癡慢的念頭冒出來,這就是雖有念根,但還沒有力量。當念根有力量了,二六時中便不會生起邪念,即沒有一個自私自利的念頭。不起念則已,起念必是利益一切眾生。我們修念佛法門,正念就是一句佛號。一天到晚專念一句阿彌陀佛,一心專求往生極樂世界,不生其他一切妄念,這樣念根就有力量了,便能“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出世正念即信愿持名,成就此功德,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退成佛。這就叫念力。

  “定根增長,能破亂想,發(fā)諸事理禪定,名定力。”五力的第四是定力。定根增長,能夠破除心里散亂妄想,精神意志集中,心漸漸定下來了,便能“發(fā)諸事理禪定”,即得一心不亂。功夫淺的,得事一心不亂;功夫深的,得理一心不亂。修念佛法門的,隨念佛功夫之淺深,可分別得事、理二種念佛三昧。這時定根有力了,就成了定力。

  “慧根增長,能遮通別諸惑,發(fā)真無漏,名慧力。”五力的第五是慧力。慧根增長,能遮止、息滅三乘同斷的通惑,即見思惑;功夫深則能斷除菩薩所斷的別惑,即斷塵沙、無明惑;笫前V暗,慧光一照即破;笳弦怀,便能“發(fā)真無漏”,真諦無漏智慧顯發(fā)現(xiàn)前,慧根就成慧力了。

  五根、五力是修行人的大根大本。修行人在前面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的基礎上,進一步修五根、五力,具足了根力,道業(yè)必然會日日增長,不但不會退轉,而且絕不會被外境所動搖,也不會被任何邪法所障礙、所破壞。因為,此時的修行者,自己已經(jīng)有了足夠的力量。

  解  七菩提分,亦名七覺分。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zhèn),不謬取諸虛偽法,名擇法覺分。

  由此往下,釋第六科七覺分。這一段文,是釋七覺分的第一擇法覺分。

  “七菩提分,亦名七覺分。”菩提是梵語,譯成漢語是覺。所以七菩提分也叫七覺分。

  從一開始以智觀境的四念處,修到五力的慧力,這累積的功夫,才能引發(fā)無漏智慧。無漏智慧是與白性相應的真實智慧,它不是從分別思維想象中生的,而是從無分別心、清凈心里流露出來的。有了真實智慧,方能進入七覺分的修學。七覺分著重一個“覺”字,于一切法善能覺悟了知,在一切境界中皆能正覺不迷。

  “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zhèn)危?rdquo;七覺分的第一個是擇法覺分,這一條是智慧的選擇,所以很重要。對一切法要用智慧觀察,善于能夠簡擇分別真假。判別真?zhèn)蔚臉藴适牵号c無漏智慧相應的名真,不相應的名偽,即與心性相應的是真,不相應的是偽。真?zhèn)问强傉f,細說則包括真妄、邪正、是非、善惡等等,對此都要了了分明,無絲毫差錯,這叫善能簡別。

  “不謬取諸虛偽法,名擇法覺分。”有了真實智慧,能明辨諸法之真?zhèn),便不會錯選不實假法。例如五蘊是因緣所生法,其性本空,無我亦無法。我空和法空與心性相應;故為真理。而我相和法相皆與心性相違背,故虛偽,正如《金剛經(jīng)》所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執(zhí)著我相和法相,便是謬取虛偽法了。再如修行人若不求明心見性,了生死成佛道,而求今生來世人天福報,長壽富貴,修種種外道或世間善法,也是錯選虛假不實之法。

  上面講判別諸法真?zhèn)蔚臉藴适桥c心性相應,亦即契理。此外,擇法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要與眾生的根性相應,亦即契機。雖然這個法與心性相應,是真法,但若與眾生的根性不相應,那對這一部分眾生講,修此契理真法由于不契機便得不到真實的利益。例如前面提到凈土有四種念佛法門,實相念佛雖然契理,但境界很高,不契末法凡夫之機,我們就不能選擇實相念佛法門來修。

  所以,我們不但要有智慧觀察諸法,還須有智慧觀察自己的根性,在無量法門中選擇既契理又契機的法門,適合自己的根性和生活環(huán)境,修起來又很簡單容易,肯定能成功。否則八萬四千法門我們選哪一門呢?千經(jīng)萬論去選哪一部呢?所以一定要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選錯了法門,浪費了很多精力和時間,雖然是很用功,但這一生還是不能成就,那就太可惜了。可見擇法非常重要,故把擇法覺分放在第一條。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非常慈悲,早就預見末法眾生障深慧淺,自己沒有能力選擇法門,便預先為我們作了選擇。佛在《大集經(jīng)》上告訴我們:末法時期凈土成就,唯以念佛得度生死。佛教我們修念佛求生凈土的法門,只要信愿行具足,便能往生極樂,當生即可成就。因此,我們遵循佛的真實教誨,專修持名念佛求生凈土的法門,就是善于擇法。

  解  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于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

  這一段文,是釋覺分的第二個精進覺分。

  “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法門選好后,即應一心精進修道。這時要慧照分明,善能覺了。

  “不謬行于無益苦行”。佛陀對苦行是很贊嘆的。通序中介紹的摩訶迦葉尊者,是頭陀行第一。頭陀行即苦行,世尊深贊:“有頭陀行,我正法久住。”因此他沒有將衣體傳給別的弟子,而傳給了摩訶迦葉。佛在世時,常常教誡弟子要以苦為師,因為苦行能減少我們的貪心,堅固我們的道心。但對于無利益的苦行,佛也呵斥。

  什么是無益苦行?修了得不到真實利益的苦行,就是無益苦行。例如:佛在世時有九十六種外道,有事火外道、崇水外道,還有涂泥外道,持狗戒,持牛戒,持雞戒等等。他們雖修種種苦行法,心勞身苦,又不能出離生死,這便是無益苦行。我們佛教徒要有智慧,不要錯行無益的苦行,折磨自己的身心。

  “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我們應該常常勤懇地將心置于真法中行持,這就是精進覺分。所謂真法,是按前面擇法覺分所講的標準判定的。我們修凈土的人,執(zhí)持名號就是勤心在真法中行。常勤心要著重在心精進,心不懈怠放逸,即行住坐臥,一句彌陀要記在心中不忘失。我們心中常有一句阿彌陀佛,便不會打其他妄想。若能做到“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那就是真精進。有些人念佛修苦行打餓七,七天七夜不吃不睡,認為這樣苦修才是精進。你不吃飯不睡覺,念佛時心里打妄想,那也不是精進。再說如果不考慮自己的身體條件而硬干,七天下來非但沒有得到一心不亂,反而把身體拖垮了,豈不成了無益苦行?那完全違背了佛的教誡。所以精進覺分一定要有智慧作指導。

  當然精進便不能夾雜,必須專修,一門深入。如果同時在修幾個法門,雖也有進步但不精,不能稱為精進。我們修凈土法門也要精,解門專攻一部經(jīng)論,如《阿彌陀經(jīng)》或《無量壽經(jīng)》,其余經(jīng)論作為輔助;行門專修持名念佛,或專門拜佛。千萬不要搞多了,把自己忙得暈頭轉向!

  解  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

  這一段文,是釋七覺分的第三個喜覺分。

  “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這個喜不是一般的歡喜,而是法喜。當我們精進修道,功夫日進,達到一定的境界后,煩惱就減少,智慧隨著增長,內心會生起一種喜悅,這叫心得法喜。修行者此時應該慧照分明,以便善能覺了此喜。

  “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什么是顛倒之法?計斷、計常、著空、著有,凡與前述四倒相應者皆是顛倒之法。

  “住真法喜,名喜覺分。”真法喜是與無漏智慧相應之喜,亦即與心性相應之喜。對真法喜也不能執(zhí)著,即使我們念佛念到身得輕安法樂,也不能沾沾自喜。如果此時感到高興,就說:“我今天念佛念得清清凈凈,不打妄想,渾身上下舒服得不得了廠其實,這個念頭一動,心就不清凈了。本來法喜是好事,一執(zhí)著便成了壞事,自滿便不能前進了。我們修行有如爬山,要登峰造極,不斷向上升進,要爬到最高處涅槃山頂成佛,不能中途停步不前。所以法喜現(xiàn)前雖是好事,但須有智慧來簡別,不能隨與四倒相應之法生喜,而住真法喜,且真法喜亦不可執(zhí),這叫喜覺分。

  解  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名除覺分。

  這一段文,是釋七覺分的第四個除覺分。

  “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七覺分第四個是除覺分。除是去掉,即斷煩惱。我們做念佛功夫,先伏煩惱,后斷煩惱。無論是斷除見惑還是斷思惑,都要善能覺了。見即身、邊、邪、見取、戒禁取等五利使為見惑,煩惱即貪、嗔、癡、慢、疑等五鈍使為思惑。見思惑是六道輪回之根本,斷盡方能出離三界。

  “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名除覺分。”善于能以真實智慧觀照覺了,諸虛偽即指見思惑。見思惑無自體,貪嗔癡心皆虛假不實,故虛偽。要去掉這些虛偽之法,仍不損真正善根。真正善根就是戒、定、慧,即與心性相應之無漏智。智能斷惑,其智不損。智慧如日光,見思惑如癡暗。日光能照破癡暗,而其光不受絲毫損害。這就是除覺分。

  解  若舍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舍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舍覺分。

  這一段文,是釋七覺分的第五個舍覺分。

  “若舍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舍之境虛偽不實。”七覺分第五個是舍覺分。前面講的除是斷煩惱,這里的舍是舍境界。舍什么境界?舍所見念著境。我們在修學過程中,如念佛功夫得力了,會看到光華瑞相,見到佛菩薩的形象,西方世界種種莊嚴的景象。這好不好?當然好,但不能老念著。老是念著見到的這些境界,便將正念忘記了。忘失正念,即陷于虛妄境界,搞得不好就著魔了。這時要用智慧觀照,覺了這些境界是虛妄的,即使好境界也是虛妄的,《金剛經(jīng)》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些境界相本來沒有,因為念著它,似乎就現(xiàn)前了,實際上是意識所變現(xiàn)的影像。知道這些境界皆是虛偽不實,即應舍去。

  “永不追憶,名舍覺分。”過去的已經(jīng)過去了,不論是光華瑞相,還是佛菩薩的形象,不要再想它。如同做夢,夢中會見到種種境界,妄生喜怒哀樂。夢醒之后,知道所見境界皆是虛假不實,便應舍掉,不再追憶懷念,這就是舍覺分。

  其實我們不想境界,專心念佛,功夫相應,它自然會來。如果心里想它來,它反而不來了。為什么呢?因為一分心,心就亂了。心不清凈,佛境不現(xiàn),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在修行用功的過程中,無論見到什么境界都要將它舍去,不生執(zhí)著心,我們見到佛菩薩,見到西方境界,如如不動,不生歡喜心;見到妖魔鬼怪,不生恐懼心,總是保持自己的心地清凈。

  前面除覺分是除內心的煩惱,把壞東西去掉。舍覺分是舍外面的境界,好境界也要舍,不為外境所動。好的壞的都舍得千千凈凈,心中一念不生,這樣才能得定,得一心不亂。

  解  若發(fā)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愛見妄想,名定覺分。

  這一段文,是釋七覺分的第六個定覺分。

  “若發(fā)諸禪定之時,”前面除覺分和舍覺分做到相當功夫時,禪定便自然現(xiàn)前。除舍的功夫越深,禪定的層次便越高。雖然我們是念佛人,不像修通途法門的人修諸禪定,我們念佛時心不外緣,專注一句佛號,心就定在這句佛號上,實際上就是修禪定。前面說過,念佛修的是無上深妙禪,是最高級的禪定。

  禪定的境界無量無邊,深淺不一。例如我們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便接近禪定了。念到事一心,即得禪定了。念到理一心,定功更深了。通常我們說的四禪八定是世間有漏禪。四禪是色界的四種禪定,八定則是色界的四禪定加五色界的四空定。所以八定包括四禪,不是四禪之外另有一個八定。嚴格講世間禪是四禪定和四空定,最高的第八定是非想非非想定。再往上第九定就出三界了,那是阿羅漢證的,屬于出世間禪。為什么一般修禪人達不到第九定呢?因煩惱難斷,即這里講的愛見妄想。他貪著禪定的境界,得少為足,止步不前。

  “善能覺了諸禪虛假”,禪定的境界非常美妙,經(jīng)上常講禪悅為食,世間一切快樂皆比不上禪定之樂。當?shù)枚U定時,要慧照分明,不管出現(xiàn)什么樣的境界相,身心有什么樣的感受,皆是虛假不實,正如佛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不生愛見妄想”。愛是貪著,即思惑,見即見惑。愛是妄想,見也是妄想,故稱愛見妄想,即見思煩惱。在禪定中我們也會生煩惱,那個煩惱比較微細,我們應及時覺照,用前面的除舍功夫棄之,保持自己的心不為愛見所動,這樣做去功夫才能長進,境界才會不斷提升。心不生煩惱,不為境轉,這就是定覺分。

  解  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蛐某翛],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動,當念用除舍定三覺分以攝持之。調和適中,名念覺分。

  這一段文,是釋七覺分的最后一個念覺分。

  “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出世道即七科道品,修此能了生死出三界。這一條告訴我們如何對治修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修道時要慧照分明,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這里講的定慧不是戒定慧的定慧,大家不要搞錯,這里的定指昏沉,慧指散亂。

  我們修行中有兩個最大的毛病:一是昏沉,一是散亂。昏沉即心沉沒,散亂即心浮動。我們在念佛堂里,尤其是打佛七時,常?吹竭@兩種現(xiàn)象。念佛念了一段時間,坐下來止靜時,有的人會打瞌睡,頭垂下來睡著了,甚至打呼嚕自己也不知道。這就是昏沉,用念覺分說,這是定多慧少的現(xiàn)象。還有一種人剛好相反,似乎平時沒有什么妄想,一靜下來,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哪來的那么多妄想,連陳年爛賬都翻出來了。這就是散亂,用念覺分說,他慧多定少,心定不下來。念覺分就是要覺悟了知,定和慧不能偏在一邊,定多慧少不行,慧多定少也不行,常常要將二者調得相等,使定慧均平。下面便教我們對治這兩大毛病的具體方法:

  “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起之”。如果我們坐著念佛慧力小,定力大,其心沉沒,即昏沉現(xiàn)前,精神提不起來,念字是智慧,要趕快覺悟,用擇法、精進、喜這三覺分將心提起來。我們坐著昏沉,可起來拜佛或繞佛,因身體在動,便不至于打瞌睡了。這是用擇法覺分對治。我們想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現(xiàn)在我們已得人身,已聞佛法,要珍惜大好機緣,打起精神,精進用功。或者想阿彌陀佛在因地當法藏比丘時如何精進修道,本師釋迦以及祖師大德精進修道的榜樣,策勵自己。這是用精進覺分對治。精進用功提起來,得法喜充滿,精神即飽滿,不再昏沉。這是喜覺分對治。所以擇法、精進、喜三覺分是對治昏沉的法藥。

  “當用除舍定三覺分以攝持之”。如果我們念佛時慧力大,定力小,其心浮動,即打妄想,打妄想要覺悟得快,否則就跟著跑了。古德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有妄想起來,要馬上覺察,用除、舍、定將此妄念收攝住。你若起貪嗔癡的念頭,即用除斷之。若見西方三圣,或光華瑞相在腦中像放電影似的,即用舍棄之。妄想是煩惱,要用定力將其伏住。一心念阿彌陀佛,將心收回來攝住,定在一句佛號上,不讓妄想鉆空子。所以除、舍、定三覺分是對治散亂的法藥。

  “調和適中,名念覺分。”其實我們修念佛法門的,不論是昏沉還是散亂,均可用一句佛號對治。昏沉時高聲念佛,經(jīng)行念佛,用佛號察起,驅除昏沉。散亂時迫頂念佛,攝心念佛,用佛號攝持,驅除妄想。令心專住在佛號上,自念自聽,使心既不沉沒,又不浮動,這就是調和適中。調和是調伏其心,令心平和安靜。適中是不偏不倚,心不沉不浮。調和適中即定慧均平,這就是念覺分。

  七覺分著重在一個“覺”字,修道人要善能覺了,以免在修行過程中出現(xiàn)偏差。這七分除了最后一個念覺分要時時提起,不能忘失外,其余六分隨自己修行的情況選擇使用,得益便止,不需全修。擇法、精進、喜三覺分用于定多慧少的情況,對治昏沉。除、舍、定三覺分用于慧多定少的情況,對治散亂?偠灾獙⒆约旱男恼{得定慧均等,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一定要平衡,這樣功夫才能上軌道。

  解  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無漏行觀,見四諦分明,名正見。

  由此往下,釋第七科八正道分。這一段文,是釋八正道分的第一個正見。

  “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八圣道,是圣人所行之正道。無漏圣法,不偏不邪,稱之為正;能至涅槃,稱之為道。故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這是修行人,不論大乘小乘,修哪一個法門,欲超凡人圣必行之妙道。

  “修無漏行觀,見四諦分明,名正見。”八正道第一個是正見,即正確的見解,正知正見。要明白什么是無漏行觀,先要明了四諦,故我們講解這一段文要先講四諦。

  四諦即苦、集、滅、道。此四法自性審實不虛,故稱為諦。此是圣人所悟之真理,我們依之而修可超凡人圣,故又名四圣諦。四諦包含了世出世間兩種因果?嗍潜茞懒x,即三界六道之苦報,前面講的三苦、八苦、無量諸苦,是世間生死之苦果。集是招集義,即貪嗔癡等種種煩惱,以及善惡諸業(yè)。我們?yōu)槭裁从锌嗄?因為有煩惱,在煩惱的驅使下,造作種種善惡業(yè),招集起三界六道之苦報。集為世間生死之苦因。滅是滅無義,即涅槃,滅惑業(yè)而解脫生死之苦,真空寂滅。這是出世間解脫之樂果。道是以能通為義,即三十七道品,修此道品能從生死凡地通達涅槃圣地。這是出世間解脫之樂因。

  這兩種因果都是先說果后說因,因為果易見,因難知。佛用善巧方便先示苦果,令眾生厭離,然后使斷其因。又舉涅槃妙果,令眾生欣樂,然后使修其道。目的是使小機眾生,能以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所以這四諦的排列不是集苦道滅,而是苦集滅道。

  現(xiàn)在再來講無漏行觀:行觀即觀四諦行相之觀法,苦集滅道四諦,每諦有四行觀,合之共十六行觀。四行觀者:謂于諸法中,簡擇行觀、極簡擇行觀、遍尋思行觀、遍伺察行觀。這里不能細說,有興趣的可查閱《三藏法數(shù)》。修此十六行觀,能斷除煩惱,不再漏落生死輪回,故稱之為無漏行觀。修無漏行觀,慧照分明,見四諦兩種因果清清楚楚,這叫正見。簡單地說,世出世法皆不昧因果,即正知正見。

  正見在八正道中最為重要,所以列在第一。我們修道的人,首先知見必須正確。就凈土法門說,我們相信本師釋迦介紹的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句句真實,在極苦的娑婆世界西方,過十萬億佛土,確有一個極樂的西方世界,確有一尊阿彌陀佛在那里說法。相信阿彌陀佛發(fā)的四十八愿度眾生愿愿不虛,我們信愿持名,命終時阿彌陀佛一定前來接引往生,了生脫死,一生成佛。這就是正知正見。

  解  以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fā)覺知籌量,為令增長人大涅槃,名正思惟。

  這一段文,是釋八正道分的第二個正思惟。

  “以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fā)覺知籌量”,無漏心是無煩惱之心,最低是斷見思惑證阿羅漢果,即證得一切智,故非凡夫之第六識分別思惟,而是以一切智五分別正覺思惟。無漏心清凈湛寂,一念不生,此為般若之體,不起作用時般若無知,故無漏心相應思惟,實際上是沒有思惟。動發(fā)覺知籌量,動發(fā)即起作用,覺悟了知籌劃計量,亦即種種思惟,則般若無所不知。

  “為令增長人大涅槃,名正思惟。”為令觀智增長,進一步斷塵沙無明煩惱,而證大涅槃,這叫正思惟。由此可知,正思惟的要求很高,用的是無漏心直覺通達明了,而不是用意識心去分別執(zhí)著,用智不用識。我們凡夫用意識心思惟,因有煩惱,即非正思惟。所以佛在經(jīng)上告誡我們,在證得阿羅漢之前,不要相信自己。這就是說,阿羅漢證得正覺了,方可謂正知正見正思惟。

  既然八圣道是圣人所修之道,我們目前是凡夫,那該怎么做呢?我們念佛人就用一句阿彌陀佛將心攝住,不打妄想,清凈意業(yè),一天到晚只想阿彌陀佛,想西方世界之依正莊嚴,想佛在經(jīng)論上的教誨,用序分最后的話說:“唯一佛界為所緣境,不雜余事”。雖然我們是用第六意識在念佛想佛,但這個思惟的境界與佛的境界相應,也可算是正思惟?v然得不到一心不亂,只要信愿執(zhí)持名號,便可帶業(yè)往生。生到西方,即能斷煩惱,長智慧,一生成佛人大涅槃。這是就持名念佛法門講的正思惟。

  解  以無漏慧除四邪命,攝諸口業(yè),住一切正語中,名正語。

  這一段文,是釋八正道分的第三個正語。

  八正道第三個是正語,即正當?shù)难哉Z。我們眾生這張嘴,好是它,壞也是它。說善的言語成就有無量無邊的福德,說惡的言語即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yè),甚至招來殺身之禍。正因為言語關系重大,所以《無量壽經(jīng)》上佛將善護口業(yè)放在清凈三業(yè)的第一條。

  “以無漏慧除四邪命”,因出家人是住持佛法的,故不能以四邪命來活命。這里講的四邪命,說明出家人如果做以下四種事以活身命,就是不如法的。四邪命是:一方口食:諂(音chan)媚巴結有錢有勢之人,游說四方,貪圖供養(yǎng),巧言多求衣食而自活命。二維口食:以咒術請神驅鬼治病,卜卦算命,看相看風水,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三仰口食:以仰觀星宿風雨雷電之術,預言吉兇,以求衣食而自活命。四下口食:事農(nóng)種植田園,從醫(yī)和合湯藥,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以上四種邪心求利,以活身命,多有口業(yè),應以無漏智慧斷除之。

  “攝諸口業(yè)”。佛在《十善業(yè)道經(jīng)》中指出,眾生之口有四種過失,即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妄語即說謊,見說未見,未見說見。修道人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那是大妄語。兩舌即搬弄是非,挑撥離間。惡口即說話刺耳難聽,粗魯罵人。綺語即花言巧語,不說正經(jīng)事。

  除上述四種口過外,還有一種我們常犯的就是說四眾過。過菩薩戒的同修都知道,說四眾之過罪屬于重戒。四眾即出家二眾比丘、比丘尼,在家二眾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即受了五戒、菩薩戒的男居士和女居士。尤其是說出家二眾之過惡,造的罪業(yè)最重。佛告誡我們,即使是破戒之惡行比丘,亦不可訶舉其罪。戒經(jīng)《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六中講:說比丘過惡之人,其罪業(yè)超過毀破佛塔和佛像之重罪。

  同修們都知道,毀破佛塔和佛像之罪極重,但尚不及說比丘過惡之無間重罪。何以故?因為即使是破戒比丘,但他穿了出家人的衣,示現(xiàn)出世相,懂得佛法的人一看,便會想到僧寶,于是回光返照修自己的自性凈。所以破戒是一回事,他要受惡報,而他能引發(fā)修道人的清凈心又是一回事,這是他的一分功德。從這一點看,我們對破戒比丘也要恭敬供養(yǎng)。你說比丘過惡,令人對佛法失去信敬心,是毀謗三寶,壞斷眾生法身慧命,故犯極重罪。

  佛教里講,修心不能看別人過失,否則我們的心里便落下臟影了。如同照鏡子,看看臉上有沒有黑斑,有黑斑趕緊擦掉?墒遣梁诎卟荒艿界R子上去擦,能把自己臉上的黑斑擦掉,那鏡子上自然就沒有黑斑了。這就叫修心,佛教里叫回光返照,看自己不要看別人。我們看這個出家人是菩薩,那我們的心就是菩薩心;看出家人都是佛,那我們的心就是佛的心!如果把他看成壞人,那我們的心也就壞了。所以大家修心不要看壞處,不僅對出家人,對在家人亦應如此,六祖慧能大師告誡我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樣才能成就自己的道業(yè)。我們修行人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斷除這些口業(yè),這叫攝諸口業(yè)。

  “住一切正語中,名正語。”何為正語?以最低的十善業(yè)為標準,與上面四種口過相反的就是正語,即誠實語、勸和語、柔順語、正善語。世間的閑談雜話當然不是正語。研討佛法,講解經(jīng)論,贊揚三寶,勸人學佛,這個言語是正語。就念佛法門說,自己念并勸人念南無阿彌陀佛是第一正語。向人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往生西方不退成佛的好處,勸人念佛求生凈土等都是正語。

  解  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yè),住清凈正身業(yè)中,名正業(yè)。

  這一段文,是釋八正道分的第四個正業(yè)。

  “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yè)”。前一條正語是口業(yè),這一條講身業(yè)。我們得此人身,活在世間,要從事正當?shù)氖聵I(yè)。出家人荷擔如來家業(yè),以自己修行和弘法利生為正業(yè)。在家人做三百六十行,養(yǎng)活自己和家庭,為社會大眾服務,皆應努力做好。不過其中須分清正業(yè)和邪業(yè)。

  正業(yè)與邪業(yè)最低的標準,是以十善業(yè)來分:殺盜淫是邪身業(yè),吃素放生、布施濟貧、修梵行是正身業(yè)。廣義講,這個事業(yè)對社會大眾有利益,那就是正當?shù)氖聵I(yè),即正業(yè)。雖然這個事業(yè)很賺錢,但對社會大眾有害而無利,那就是不正當?shù)氖聵I(yè),即邪業(yè)。如傷害眾生生命之事,非法牟利之事,有傷社會風化之事。總而言之,與殺盜淫有關之事,皆非正業(yè),我們不應該做,已在做的要想法改行。

  佛教徒要有智慧選擇,存利益一切眾生之心,攝諸身業(yè),遠離一切惡行邪業(yè)。

  “住清凈正身業(yè)中,名正業(yè)。”身常住于清凈行中,這就是正業(yè)。我們念佛人身勤禮佛,舉止不失威儀,不作諸惡,常行眾善,就是清凈正身業(yè),即是正業(yè)。

  解  以無漏慧通除三業(yè)中五種邪命,住清凈正命中,名正命。

  這一段文,是釋八正道分的第五個正命。

  “以無漏慧通除三業(yè)中五種邪命”,正語專指口業(yè),正業(yè)專指身業(yè),正命則通指身口意三業(yè)。佛說的五種邪命,主要對出家人而說。出家人不直接從事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日常生活靠信眾供養(yǎng)護持。他們自己修道,弘法利生,推展佛陀教育,是社會教育工作者,這是出家人的正命?墒怯行┤穗m穿出家人的衣,現(xiàn)的出家相,但心不在道上,貪圖名聞利養(yǎng),想出種種方法,多得信徒供養(yǎng),這就不是正命,而是邪命了。靈巖山道安老法師對五種邪命是這樣解釋的:

  一詐現(xiàn)異相奇特:有的人心存奸詐,在俗人面前故意表現(xiàn)與眾不同的怪相,頭發(fā)胡子留得很長,衣服破破爛爛的,不食五谷,行諸奇特事。使不懂佛法的人以為是個苦行僧,實際上他并未真正修行,裝模作樣,讓人對他生恭敬心,以取得居士的供養(yǎng)。

  二自說功德:裝出上面的各種形象還不夠,還要在一些居士面前說:“我日中一食,我夜不倒單。我每天要念幾萬聲佛,晚上要拜幾千拜佛。一天打坐多少小時,我修行境界怎么怎么高,定功怎么怎么深……”言下之意,我這么用功,功德多大!你們應好好供養(yǎng)我。

  三占相吉兇為人說法:有些出家人看到信徒,即為之看相算命,說吉兇禍福。如說“大居士,你福氣很好啊,將來富貴昌盛,子孫孝順。你壽命很長,要活到一百二十歲。”如果說好話打不動你,便轉過來說話:“你雖然命很好,但你要當心,恐怕某年某月有一個關口,很難過去。”對方一聽害怕了:“師父,哪怎么辦呢?”就說:“有辦法,我替你念《法華經(jīng)》消消災。”這居士就拿出錢來供養(yǎng)了。

  四高聲現(xiàn)威令人敬畏:有一種人他想要別人供養(yǎng),見人老遠就大搖大擺地走八字步,把架子搭起來,說話故意高聲粗氣,顯得威風凜凜。有的盛氣凌人,常以長者的姿態(tài)訓斥人。這些都是為了讓人知道,他是個了不起的大善知識、老法師,對他畏懼,對他恭敬,得好好供養(yǎng)他。

  五說所得供養(yǎng)以動人心:他在張居士面前說“李居士這次供養(yǎng)我一仟元,還買了許多衣服和營養(yǎng)品。我不要,他一定要供養(yǎng)我,我也沒有辦法。”張居士一聽心動了,那我也要供養(yǎng),就趕快拿錢去供養(yǎng)了。

  上面講的是五種邪命,我們在家居士更不能這樣做。

  “住清凈正命中,名正命”以上五種涉及到身口意三業(yè),目的都是叫信徒恭敬他,供養(yǎng)他,無非是貪圖名聞利養(yǎng),所以在佛門中稱為邪命。真正修道的人,要以無漏智慧,通除身口意三業(yè)中這五種邪命。古德說:“寧守正道而死,不以非道得活。”佛陀在世時,出家人三衣一缽,靠乞食維持生命,所謂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過著非常清苦簡樸的生活,一心求道。佛法傳至中國,因國情不同,出家人不乞食,而靠信徒供養(yǎng)。十方供養(yǎng)的要節(jié)儉使用,生活越簡單越好。要遠離五種邪命,以清凈心維持正常的生活。除了自己生活所需之外,不能多求蓄積,以免增長貪心,障道墮落。有多余的怎么辦呢?輾轉布施,供養(yǎng)眾生,如救濟窮人,幫助新出家的人,因初學的人無人供養(yǎng),使他生活不缺,安心修道。這就叫正命。

  這里順便提醒居士同修,佛告在家信眾,對出家人的供養(yǎng)只限于四種物品:衣服、飲食、臥具、醫(yī)藥,這是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稱為四事供養(yǎng),目的是讓出家人能安心辦道,無后顧之憂,因為身安方能道隆。但是現(xiàn)在有些居士為了求福,大種福田,不是四事供養(yǎng),而是送紅包,供養(yǎng)金銀財寶、手機、房子。前面序分中解釋比丘的含義時講,比丘是乞士,“無所蓄藏,專求出要”。供養(yǎng)金銀財寶,不是叫他有所蓄藏嗎?出家要清凈修道,供養(yǎng)手機,不是擾亂其清凈心嗎?既然出了家,寺院就是家,供養(yǎng)房子給他住,不是讓他還俗回家嗎?你自以為恭敬供養(yǎng)師父,豈不知這樣做是把師父往地獄里推啊!這樣做的人,是把僧寶往下拖,罪業(yè)很大,將來連墮到地獄還認為自己一向行善,不知道是怎么去的,冤枉不冤枉啊?

  當然,在出家人在修建寺院、印造經(jīng)書、賑災助學、救難護生等等需要錢時,作為護法的居士,還應大力資助的。

  此外,現(xiàn)在社會上有一種不好的現(xiàn)象,有些居士將《阿彌陀經(jīng)》、《金剛經(jīng)》、《地藏經(jīng)》、《法華經(jīng)》等等念熟,還學會唱贊念咒語,學會敲打唱念,跟著出家人去趕經(jīng)懺。要知道出家?guī)煾付疾辉试S趕經(jīng)懺,更何況在家居士呢?要知道以佛法斂錢,這錢可不是好用的,因果不得了!佛教徒千萬不能以佛法做交易,學佛學歪了,那是邪命!我們學佛一定要明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如理如法,覺而不迷,

  說到這里還要順便提一提,就是居士絕不能以做經(jīng)懺賺錢,就是居士團體也不可以。但親朋好友家有什么要·事,或有人要往生了,我們去幫幫忙,去助念送往生,或以同修們的共修,回向他們業(yè)障消除萬事如意,回向行人往生極樂,這是互相幫助,是應該的,但不能收取錢財。

  我們修念佛法門,一心只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的故鄉(xiāng),這個世界僅是游子暫居的他鄉(xiāng)旅館。我們能吃飽穿暖,生活過得去就行了。與世無爭,隨緣度日,老實念佛,以道自活。這就是我們念佛人的正命。

  解  以無漏慧相應勤精進修涅槃道,名正精進。

  這一段文,是釋八正道分的第六個正精進。

  “以無漏慧相應勤精進修涅槃道,名正精進。”正精進要以無漏智慧攝諸懈怠,精進修行,勤求道果。有人一聽要精進,便不要命了,飯也不吃,覺也不睡,拼命念經(jīng),拼命念佛,拼命拜佛,甚至想我今天念佛,明天就生西方才好。那是錯會了意思。正精進著重在“正”字,標準很高,要與無漏慧相應。無漏即無煩惱,最低程度無見思煩惱,即無我執(zhí)。剛才所說的人看起來是精進,但是腦子里“我念佛,我拜佛,我用功,我要生西方……”心里頭全是“我”,我相分明,我執(zhí)堅固,這哪里能與無漏慧相應?那是以煩惱心修行。雖然念佛拜佛是好事,但因心不清凈,我字當頭,修的是有漏善業(yè),不是凈業(yè),只能在三界中得人天福報,不能了生死,不能出輪回。

  所以正精進最重要的是心清凈,精而不雜。當念佛時,心里不打妄想,不昏沉,除了一句佛號,什么都沒有,無論遇到什么境緣,皆是一句阿彌陀佛,這叫精。一時如此,時時如此,天天如此,就會有進步。雖精進修道,而不執(zhí)著一個我字,不注重形象,該吃飯時就吃飯,該睡覺時就睡覺,日常生活,穿衣吃飯皆在修心。心恒住于清凈中,行與智相應,勇猛精進,不疲不厭,修菩提涅槃道,這就叫正精進。

  我們修念佛法門,能做到二六時中,行住坐臥,一心念佛,凈念相繼,就是以無漏慧相應勤行精進。目標明確,求生凈土,就是修涅槃道。這就是念佛人的正精進。

  解  以無漏慧相應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

  這一段文,是釋八正道分的第七個正念。

  “以無漏慧相應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正念即以無漏智慧攝諸妄想雜念,一心專念趨向真如實際佛果菩提之正道法,以及萬行莊嚴之助道法。我們修凈土的正道法即念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晝夜不斷,憶佛念佛,念茲在茲。助道法即孝養(yǎng)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yè)等。凡是能夠幫助我們往生,幫助我們得一心不亂的,皆屬助道法。經(jīng)常念著這些正道與助道法,不想余諸雜念,這叫正念。

  解  以無漏慧相應人定,名正定。

  這一段文,是釋八正道分的最后一個正定。

  “以無漏慧相應人定,名正定。”以無漏智慧攝諸散亂,遠離一切不定、邪定及世間有漏禪定,安住寂靜,這叫正定。

  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門,用的方法不同,都是修定。念佛法門也不例外,念佛就是修定。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即念佛三昧,是我們念佛人的正定。

  我們念佛的人,二六時中,能將心安住在一句阿彌陀佛上,不論遇到什么人什么事,都用一句阿彌陀佛去對付,罵我,我也是阿彌陀佛;贊嘆我,我也是阿彌陀佛。好壞順逆皆不動心,這叫正定。我們有智慧,就能將人與事觀察得清清楚楚。世間法全是虛妄的,說我好話是虛妄的,說我壞話也是虛妄的。因此用一句佛號,保持自己的心清凈,不生煩惱,便與無漏慧相應。這樣人的定是無漏定,即正定。

  解  此等道品,依生滅四諦而修,即藏教道品。依無生四諦而修,即通教道品。依無量四諦而修,即別教道品。依無作四諦而修,即圓教道品。

  這一段文,依四教簡別極樂眾生所修道品。

  “此等道品”,即上述三十七道品,屬苦集滅道四諦之道諦。因藏通別圓四教四諦內容不同,故道品修法也不同。這是如來的妙智,對機所施的教法。有如醫(yī)師之因病設藥,修行道品,即是服藥除病。因十方世界往生極樂的眾生,根機千差萬別,雖往生前絕大多數(shù)是修念佛法門的,但念佛的方法與境界不一。我們在第四部分講解序文的最后,解釋持名一法“統(tǒng)宗教而無外”這一句時,介紹了藏通別圓四教根性的人是如何念佛的。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他們依然會按照自己過去熟悉的路子修。故了解此四教道品之修法,可知自己是何種根性,應怎樣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有好處。所以藩益大師在此提出四教,下面就藏通別圓四教,分別作簡單介紹。

  “依生滅四諦而修,即藏教道品。”這是佛為見思病,即我執(zhí)重的人說的小乘教。四阿含為經(jīng)藏,毗尼為律藏,阿毗曇為論藏。小乘人依此三藏教義而修,故名藏教。這是從事立的名,后面的通別圓三教皆屬大乘教,是從理立的名。藏教認為一切法皆有生有滅,詮生滅四諦。

  苦則生異滅三相遷流。以人為例,出生即生,死亡即滅,中間不斷變化的過程即是異。人的一生就是生老病死遷流不息,為無常逼惱,所謂三苦、八苦,沒有人可以避免。

  集則貪嗔癡等分,四心流動。貪、嗔、癡是單一的煩惱,等分是貪嗔癡三種煩惱不定雜生,一齊而起。四心即貪分、嗔分、癡分、等分這四分煩惱。每分各有二萬一千煩惱,合之共八萬四千煩惱。此四種煩惱心必定是生異滅三相遷移,故曰流動。由此四分煩惱擾濁內心,起善惡諸業(yè),招集三界生死苦報。集為苦之因,苦是集之果。

  道則對治易奪。以三十七道品對治苦集,修道能斷除貪嗔癡等分煩惱及其苦果,叫做易奪。煩惱是病,三十七道品是藥,以藥治病,藥到病除。

  滅則滅有還無。病除之后,滅盡三界因果,滅有為惑業(yè)苦,還至無為涅槃,即了脫生死,超越三界。此即小乘阿羅漢所證之有余涅槃。因僅滅見思,尚有塵沙無明未破;只去掉分段生死,尚有變易生死,煩惱生死皆有余,尚未究竟,故稱為小乘有余涅槃。道為滅之因,滅是道之果。

  總而言之,藏教生滅四諦告訴我們,三界統(tǒng)苦,煩惱為眾苦之因,修道可滅煩惱業(yè)苦,證得涅槃,方為真正安樂。凈土眾生若是往生前修三藏教的,到極樂世界之后,小乘種先熟,定依生滅四諦而修,則所修道品是藏教道品。

  以上所述,對學過天臺教儀的人,不難理解。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基礎,可能就聽不大懂了。我現(xiàn)在再講得淺一點,藏教是對剛進佛門的初學人說的。初學佛法的人生死放不下,雖知道佛法好,也要求生西方,但對這個色身舍不得、放不下,哪怎么辦呢?藏教就告訴他有生有滅的法門,只要將一句阿彌陀佛念熟,到生西方之時,便將娑婆世界的業(yè)報身丟掉了。西方蓮華化生是生,娑婆報謝是滅。一個生一個滅,這個生滅法門就是藏教道品。

  “依無生四諦而修,即通教道品。”這是佛為見思病即我執(zhí)輕的人說的大乘始教。前通小乘,鈍根人通前藏教,后通大乘,利根人通后別教圓教,故名通教。通教人比藏教人智慧高,序分中提到過,他們修體空觀,觀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如幻如化,當體即空,無生無滅。通教詮無生四諦,四諦雖異,無生理同,故名無生四諦。

  苦無逼迫相?嘤斜破壬硇闹x。了知苦如幻如化,身心亦如幻如化,二者皆當體即空,哪里還會以空逼空呢?這便是生死即涅槃,故苦無逼迫相。

  集無和合相。集以招集為義,煩惱與業(yè)和合,能招苦果。了知煩惱與業(yè)皆是緣生無性,全體即空,空與空也就無所謂和合了。這便是煩惱即菩提,故集無和合相。

  道不二相。道是能治之藥,生死煩惱是所治之病,二者皆是如幻如化。如同夢中藥治夢中病,藥與病皆當體即空?张c空豈有二?故道無二相。

  滅無生相。滅即生死煩惱皆滅盡,而證涅槃。既知生死煩惱本空,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空本無生,便也無滅,故滅無生相可得。

  總而言之,通教的無生四諦,說的是緣起性空之真理,可以幫助我們破我執(zhí),隨緣看破放下。我們初學佛的人為什么看不破放不下?就是因為不知道這個世界的一切,包括我們的身心,皆是幻化的,如夢幻泡影,而執(zhí)著這一切皆是實有的,有生有滅。通教人聰明,他們修無生四諦,往生西方世界是無生而生,生而無生。他方即此土,此土即他方。娑婆世界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在娑婆世界。請同修們注意,這些話不是對我們凡夫講的,而是對已了生死的圣者說的。在通教人看,娑婆世界當下即極樂世界,故無所謂生不生了。凈土眾生若是往生前修空觀的,到極樂世界后,通教機熟,定依無生四諦而修,則所修道品是通教道品。

  “依無量四諦而修,即別教道品。”這是佛為無明病即法執(zhí)重的菩薩說的大乘法。與前藏教、通教不同,與后圓教也不同,故名別教。別教詮無量四諦。菩薩了知四諦有無量相,聲聞緣覺則不知此事。

  苦有無量相,十法界果報不同故。就人道一界而言,每個人的苦干差萬別,這是大家親身體會到也看得到的。再如《地藏經(jīng)》講的地獄一界,在大鐵圍山內,有十八所大地獄,小地獄五百、千百,鐵鷹啖目,鐵蛇繳頸,拔舌耕犁,抽腸銼斬,烊銅灌口,熱鐵纏身等等,一一獄中,受苦無量。僅地獄一界便有無量苦,更何況十法界不同諸苦?真是無量無邊,故苦有無量相。

  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五住煩惱即見思惑和無明惑。單論見惑,便有單四見、復四見、具足四見、十六知見、六十二見、一百八見,一一見各有八十八使。見惑已是無量,更何況還有思惑和無明惑?俗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每人有每人的煩惱,每家有每家的煩惱,十方世界無量,眾生無量,煩惱亦無量。《普賢行愿品》講的煩惱無有盡,四弘誓愿中講煩惱無盡誓愿斷,皆說明煩惱即集有無量相。

  道有無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如大乘小乘、偏圓權實,各有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一尊佛的法門已如恒沙之多,何況十方恒沙諸佛之法門?因煩惱無量,故對治之法門亦無量。四弘誓愿有:“法門無量誓愿學”,可見道有無量相。

  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波羅蜜是到彼岸之義,因煩惱無量,法門無量,則由不同法門所滅煩惱不同,所達目的地也就不同,對法門以論指歸,亦復無量,故滅有無量相。

  別教的菩薩要到十方無邊的世界,教化無量的眾生,幫助他們斷無盡的煩惱,就得學習無量的法門,所以別教人修無量四諦。凈土眾生若是往生前行菩薩道,喜歡遍涉大乘經(jīng)論的,到極樂世界后,別教機熟,定依無量四諦而修,則所修道品是別教道品。

  “依無作四諦而修,即圓教道品。”這是佛為無明病即法執(zhí)輕的最上利根人說的一乘法,是諸佛的境界,不共三乘!斗ㄈA經(jīng)》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藏、通、別三教皆是方便逗機的權說,唯此圓教方是如來稱性真實之說。圓教詮無作四諦,四諦皆真如實相,實相之理,非造作而后有,它是天然之性德,無作無為,故名無作四諦。

  苦則五蘊本如來藏,無苦可舍。如來藏即真如本性,亦即實相,為十法界依正之理體。玄義辨體中講,我們現(xiàn)前一念心性,心性即實相!,即如來藏,即真如本性,能具造百界千如。如來藏為能造,五蘊、百界千如,一切法皆為所造。迷了才分能分所,覺了則能所不二,故五蘊本如來藏,一切法皆是實相,舍實相而別求實相,怎么可得?故無苦可舍。

  集則煩惱即菩提,無集可斷。煩惱本無自性,以法性為性。法性即真如本性,亦即菩提覺性。迷了菩提是煩惱,覺了煩惱即菩提。如同水與波,外面境界風一吹,水面起了波浪,波浪是虛妄相,比喻煩惱。風平浪靜時波浪消失,水平如鏡比喻菩提。全波即水,水波不二,煩惱當體即菩提,無勞離菩提而別求菩提,故無集可斷。

  道則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著空著有是邊見,心外求法是邪見;蜻吇蛐敖詿o自性,無性之性,即中道實相正體,故邊邪皆中正。不可離中道實相正體而別修于道,所以說無道可修。《法華經(jīng)》說:“若人散亂心,人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這里說的是心散亂之人,或是著有之凡夫,或是著空之二乘,或是邪見外道,隨口念一句佛,皆得作佛,此即不需離邊邪而別修正道之證明。

  滅則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生死乃因緣所生法,緣生無性,當下即空,就是寂滅性。離卻生死哪有涅槃可得?故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

  《法華玄義》說:“無作者,迷中(中道)輕故,從理得名。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名集諦;涅槃是生死,名苦諦。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名道諦;生死即涅槃,名滅諦。即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造作,故名無作。”所以圓教修無作四諦,無作即本來如此,無需故意造作。

  何為佛?何為眾生?覺者即佛,迷者為眾生。在楞嚴會上,釋迦牟尼佛伸臂屈指問阿難:“這是什么?”阿難答:“光明拳。”釋迦牟尼佛又伸開手指問阿難:“這是什么?”阿難答:“百寶輪掌。”釋迦牟尼佛呵斥他:“你阿難顛倒,一會兒說拳,一會兒說掌。”阿難說:“五指屈攏為拳,五指伸開為掌。”釋迦牟尼佛說:“你不要被外相所迷,實際上都是手嘛!”事實真相既非拳,亦非掌,而是手。若能覺悟,便知拳不離手,掌不離手,拳即是手,掌即是手。若有所造作,執(zhí)著拳、掌之形象,便迷失手之本來面目了。所以我們學佛的人,知道自己本來是佛,處處覺悟,那就是佛;若處處不覺悟,便是老凡夫。

  圓教所詮之無作四諦確實究竟圓滿,是一真法界之境界。一真法界在哪里?覺了,十法界當下即一真法界;迷了,則一真法界便變成十法界、百法界了。迷悟就在一念之間,不假造作。凈土眾生若是往生前喜歡圓修圓證的,到極樂世界后,圓教機熟,定依無作四諦而修,則所修道品是圓教道品。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