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菩薩圓通章出自《楞嚴經(jīng)》第五卷,由于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的提倡,成為中國凈土宗五經(jīng)一論中的一品經(jīng)。在楞嚴會上,釋迦牟尼佛詢問諸大菩薩進入禪定、獲得開悟的方法,大勢至菩薩說他以念佛方法修學成功,其關(guān)鍵在于“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集中心思,憶佛念佛,維持凈念,相續(xù)不斷。...[詳情]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導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導讀

  第一卷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放掌。

  我們從今天起跟大家學習「凈土學」的最后一個課程,就是《楞嚴經(jīng)》的〈念佛圓通章〉。在講這個課程之前,我們也是按照慣例,簡單的說明這個課程主要的修學宗旨。

  在中國佛教二千年的歷史當中,有二個宗派對我們的影響特別的深遠:第一個是禪宗,第二個是凈土宗。因為這二個宗派的修學,都是非常的簡單扼要,所以它整個法門在推動的時候,很容易讓大家接受,所以修學的人特別的多。

  禪宗修學的特色,就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以禪宗的人,不管跟什么樣的人事因緣接觸,他不管外境怎么樣的,外境對他來說是完全沒有關(guān)系的。他跟人事因緣接觸的時候,他是回光返照自己這個心念。他是怎么觀照呢?簡單的說,就是觀察這一念心,覓之了不可得。說我這個心念,是由根塵的接觸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所以它是一個因緣所生法,所以它的自性是畢竟空寂的。從覓心了不可得當中,把自己的心念慢慢的安定下來,也就是他開始達到一種返妄歸真、轉(zhuǎn)凡成圣的效果,所以他這個覓心了不可得的功力是太厲害了。

  凈土宗的修學宗旨為什么簡單呢?他就是一心歸命阿彌陀佛,反正遇到什么事情,就把他的法寶現(xiàn)出來、把他的本尊現(xiàn)出來,心就安住在佛號上,他相信阿彌陀佛會好好的加持他、保護他,他的所緣境是阿彌陀佛的功德,這當中包括身業(yè)的禮拜、口業(yè)的稱嘆,也包括意業(yè)的觀想。從對阿彌陀佛的歸依當中,真實的達到滅惡生善、離苦得樂的效果。

  這二個宗派,基本上,禪宗是偏重理觀,凈土宗是偏重事修。所以在隋唐時代,這二個宗派基本上是沒有什么交集的,各走各的,一個是觀心,一個是觀佛。

  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因為很多禪宗的大德,開始轉(zhuǎn)入凈土宗,因為他對來生沒有把握。他以前是修禪,當他轉(zhuǎn)到念佛以后,就試圖把以前禪宗的修行,跟念佛的方法加以結(jié)合,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

  禪凈雙修的思想,這在宋朝的時候慢慢的蘊釀成熟。特別值得我們一提的是宋朝的永明延壽大師,這位大師對禪凈雙修實在是貢獻良多,他作了一部《宗鏡錄》,可以說把禪凈融合的思想表達出來。

  六祖的永明延壽大師如此,乃至后面的蓮池大師、蕅益大師,更是把這個思想發(fā)揚光大。也就是說,到了凈土宗的末流,禪凈雙修已經(jīng)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門。也就是說凈土宗到了末期,它不只是事相的歸依彌陀,它開始吸收禪宗的觀心法要,來調(diào)伏自己的妄想。

  講到禪凈雙修的修學,我想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楞嚴經(jīng)》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可以說是把禪宗的止觀,跟念佛的憶佛、念佛的方法,把這個理觀跟事修完整的結(jié)合在一起。所以我們二個講次,主要的就是探討禪凈雙修主要的理論是什么、修學方法是什么、修學次第是什么?這個就是我們學習《念佛圓通章》的主要宗旨。

  好,我們看《講義》第一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首先我們看大科的說明:

  ○大科說明:

  甲一、解釋標題乙一、解釋經(jīng)題乙二、解釋章題

  甲二、隨文釋義乙一、白佛歸敬之儀乙二、正述所修法門乙三、結(jié)答圓通方便

  甲三、結(jié)示勸修今初

  這當中有三科:第一科甲一是解釋標題,這個標題有二個,一個是解釋經(jīng)題。因為〈圓通章〉是《楞嚴經(jīng)》的其中一品,所以它的思想跟《楞嚴經(jīng)》有關(guān)系;第二個就正式解釋本章的章題:先解釋《本經(jīng)》,再解釋章題。甲二、隨文釋義,隨著經(jīng)文來解釋其中的義理(我們整個《講表》、科科,都是參考臺中李炳南老居士的。),這當中有三大段:乙一、白佛歸敬之儀,先說明菩薩在白告佛陀之前,他歸敬的儀式;乙二、正述所修法門,就正式的說明菩薩圓通的法門;乙三、結(jié)答圓通方便,菩薩說明修習圓通第一個下手的方便相:總共三大段。最后甲三、結(jié)示勸修,我們以一個偈頌來總結(jié)整個《念佛圓通章》禪凈雙修的心要:

  甲一、解釋標題(分二:乙一解釋經(jīng)題;乙二解釋章題)乙一、解釋經(jīng)題(分二:丙一總標;丙二別釋)

  這個〈圓通章〉是《楞嚴經(jīng)》的一部分,但事實上《楞嚴經(jīng)》的整個經(jīng)題叫做:《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有十九個字,這十九個字蕅益大師在解釋的時候是分成三段,我們看:

  丙一、總標┌如來密因修證了義───成就自利功德大佛頂┤└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成就利他功德

  講到《楞嚴經(jīng)》主要的修學重點,它中心的根本思想是「大佛頂」。

  《楞嚴經(jīng)》把眾生的心態(tài)分成二種:一種是攀緣心,一種是常住真心。

  這個常住真心的特質(zhì),它是我空、法空相應的一念心性,這個常住真心的特質(zhì),《本經(jīng)》當中用三個字來代表:第一個是大,這個大指的是體性的廣大,說是「絕待圓融不可思議」,故名為大。我們凡夫的攀緣心,基本上是有愛憎取舍,有愛憎取舍就產(chǎn)生很多的對立不能平等,所以攀緣心的胸量是狹小的,不像常住真心這么廣大;所以這個大就代表平等的意思,所以廣大。

  第二個是佛,這個佛就是了了常知,無有昏昧,這個地方講的是相大。我們凡夫攀緣心基本上的特色,都是屬于情緒化的、盲目的;這個常住真心是跟智慧的理性觀照相應的,所以他是佛,了了常知,無有昏昧,他經(jīng)常保持在一種清醒的理智狀態(tài)。

  第三個是頂,頂指的是作用,用大,最極尊貴,妙用無窮。我們凡夫一旦落入情緒的時候,這種情緒化的心態(tài)一定特別的卑賤,發(fā)揮不了什么作用;在一種常住的理性狀態(tài),他的心情就能夠成就廣大自利、利他的妙用。所以這個「大佛頂」就代表一種廣大的胸量、一個覺悟的胸量,跟一個尊貴妙用的胸量,所以《本經(jīng)》以「大佛頂」三個字,來籠總的贊嘆我們生命追求的目標,就是一個「大佛頂」的胸量。那這個「大佛頂」的心量有什么好處呢?這以下就正式說明在菩薩道當中的功德。

  「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就是說菩薩依止這個「密因」,而能夠「修證了義」,而達到究竟圓滿佛果。

  為什么「大佛頂」叫「密因」呢?因為你心中的心量廣大,心中的覺悟跟心中的妙用,只有你自己知道,「自造自了,不為人知」。

  你在修行的時候,你依止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心量,只有你自己知道,沒有人知道,所以這個叫做「密因」。也就是說,三世諸佛都是依止「大佛頂」的心量來修行,才能夠成就佛道的。

  在利他方面,「諸菩薩萬行首楞嚴」,一切菩薩的六度萬行,也必須以「大佛頂」做根本,才能夠達到「首楞嚴」的境界。

  這個「首楞嚴」就是究竟堅固,簡單的講就是不退轉(zhuǎn)。菩薩為什么在整個行菩薩道的過程當中,遇到順境的誘惑、逆境的刺激,都能夠不退轉(zhuǎn)?因為他的心中依止「大佛頂」,所以他能夠成就利他的功德。所以說,整個《楞嚴經(jīng)》是依「大佛頂」性而成就「修證了義」;也依止「大佛頂」性,菩薩完成整個六波羅蜜的「首楞嚴」。這是一個簡單的說明。這樣的思想,我們從經(jīng)文當中簡單的發(fā)揮一下。事實上今天解釋《楞嚴經(jīng)》的經(jīng)題,就是在解釋禪觀的部分,就是理觀的這部分。

  丙二、別釋

  這當中有二段,先看第一段的總說:《楞嚴經(jīng)》云:【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yè)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jīng)塵劫,終不能得】。

  這段經(jīng)文我們分成三段來說明:第一段,說明眾生流轉(zhuǎn)的因緣,為什么會流轉(zhuǎn)?眾生流轉(zhuǎn)的相貌,佛陀告訴阿難說:一切的六道眾生,這個眾生當然有很多差別,他從無始劫以來,眾生是形成三種相貌在流轉(zhuǎn):第一個是有種種的顛倒,第二個是種種的業(yè)種,第三個是種種的自然。我們解釋一下。這個自然指的是一種生死果報,這個果報為什么叫自然呢?就是說這個果報體不是由誰來主宰的,那是一種很自然的力量、一種自然的業(yè)力所招感的。我們每一個人在生命當中,都有很多差別的果報,這是一種現(xiàn)象,有一種果報的受用。

  第二個業(yè)種,為什么會有果報呢?因為我們過去生累積了很多善惡的業(yè)力。為什么一個人會造業(yè)呢?因為我們心中有了顛倒。你看一個人會犯罪,他第一個一定是先起顛倒,他對整個情況產(chǎn)生錯誤的判斷,他才會犯罪;他想是這樣子,但是實際上不是這樣子。所以一個人會犯罪的心理,第一個是先生起顛倒,他要是不顛倒,他不會犯罪的。

  《楞嚴經(jīng)》上說三種相續(xù):果報的相續(xù)、業(yè)力的相續(xù)、顛倒的相續(xù)。說你前生跟今生是不一樣的,但是也有一些相續(xù)的,其實你前生的果報體跟今生的果報體,有一些是一樣,有些是相續(xù)的。為什么呢?因為你的業(yè)力有相續(xù),因為你前生造了某種業(yè),今生又造了某種業(yè)。我們有時候雖然因為一些刺激,造了一些我們平常不造的業(yè),但是我們也經(jīng)常造一些習慣性的業(yè);所以我們在生命當中,有些果報有些人是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就是這個果報會相續(xù)。為什么呢?因為你某種行為會相續(xù)。為什么你前生造這件事情,今生還造呢?因為你的思想有相續(xù)。

  你的前生是這種思想跟別人不一樣,你今生還是這種思想,所以你繼續(xù)造這個業(yè)。所以我們在流轉(zhuǎn)當中,雖然惑業(yè)苦是有一些改變,但是也有一些是相續(xù)的,它沒有辦法改變。這三種相續(xù),就像是惡叉聚,這個惡叉聚是印度的一種水果,它不生則已,一生則三個水果。也就是說,你要是有這個顛倒,我就知道你會造這個業(yè),你以后會得這個果報,都不用去看未來。就是這個東西,你要嘛一個,你找到了一個,你就可以看到其他二個。這個地方就說明眾生的流轉(zhuǎn),是三種力量──顛倒的力量、業(yè)力的力量跟果報的力量,三種不斷的重復,如此的情況。

  好,這個地方先把眾生顛倒的相貌說出來,這以下說出修行人的偏差。諸修行人,很多人在惑業(yè)苦當中也得到覺悟,開始產(chǎn)生想到離苦得樂的出離心;他雖然想要離苦得樂,但是他最后的結(jié)果,還是不能成就最究竟圓滿的佛果菩提。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想要離開痛苦,得到究竟的安樂,但是在整個修行的過程當中,還是產(chǎn)生偏差。

  什么偏差呢?別成聲聞、緣覺,他變成阿羅漢、變成辟支佛,他跑到偏空涅槃去了,這還算是不錯的;蛘哒f變成外道,這個地方外道,《楞嚴經(jīng)》講的是仙道,他變成修習長生不老去了;蛘哒f變成諸天,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到了諸天享受一時的安樂。更嚴重的是變成魔王,及魔眷屬,你本來想要離苦得樂,怎么到最后專門干擾修行人,變成魔王、或者魔子魔孫!也就是說,即使大家在惑業(yè)苦當中得到覺悟,有心想要出離,但是在整個過程當中還是產(chǎn)生偏差,這個偏差有三種相貌:二乘、人天跟天魔外道。

  這個地方,就值得我們?nèi)ヌ接懰脑,第三段就說明偏差的根源。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為什么大家在佛法當中,同樣是布施、持戒、忍辱,做種種善法的加行,但是卻產(chǎn)生不同的結(jié)果?

  這當中主要的理由,《楞嚴經(jīng)》上說:因為他在修行之前,沒有徹底的了解內(nèi)心當中二種的根本:【一個是生死的根本,一個是涅槃的根本】。

  他沒有先掌握根本,就在枝末當中一味的加行,很努力的布施、很努力的持戒、很努力的修習忍辱,結(jié)果因為他的本質(zhì)有所差錯,所以最后加行的結(jié)果就產(chǎn)生差錯。為什么說本質(zhì)有差錯、結(jié)果就有差錯呢?這以下講一個譬喻,比如說煮沙,欲成嘉饌,你本來想要吃美好的食物,你應該拿米去煮;結(jié)果你本質(zhì)拿錯了,你拿沙,這個沙的本質(zhì)當然是不能吃的,你把它煮了一輩子,它頂多是叫熱沙,因為它的本質(zhì)是沙,你用再大的火去烤它,它也不可能變成飯的,因為本質(zhì)不一樣。也就是說,你用沙的本質(zhì)去煮,煮了很久很久,你煮了這么多塵點劫的時間,你還是得不到飯,因為你沒有掌握到真正的根本。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我們一般的修行有二種:一種叫做業(yè)力的修學,身業(yè)的禮拜、口業(yè)的贊嘆、意業(yè)的觀想,這個我們叫做事修;第二種叫心念的修學,心里的觀照、對真理的觀照,每個人心中的道理各式各樣,這種道理的觀照我們叫理觀。我們剛開始覺得心念跟業(yè)力是獨立的,事修歸事修,理觀歸理觀,其實這二個是分不開的。

  你心念的偏差,一定會帶動你不好的業(yè)力,所以我們唯識學常說心為業(yè)主,同樣業(yè)力的造作,因為你心態(tài)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

  你看南北朝的時候,鳩摩羅什講《般若經(jīng)》,當時很多王宮大臣都去參加法會,很多的比丘、比丘尼聽了以后,他真實的跟圣道相應了;但是王宮大臣聽完《般若經(jīng)》以后,回到他的宮廷里面,斗諍得更加厲害。這個時候有人就問鳩摩羅什大師說:大師,您的學生當中,這些王宮大臣聽你講完《般若經(jīng)》,回去不但個性沒改,更嚴重?羅什大師說:他聽完以后沒有去改變他的心念,他只是把般若的空觀──我在宮殿里面斗諍累了回來用空觀休息一下,沒有從心念上、本質(zhì)上去改變。也就是說,這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沒有改變,思想沒改變,所以這個空觀變成他斗諍更大的資糧。

  我永遠記得懺公師父一段非常重要的開示,他說:一個修行人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第一個解門,你對法義的了解;第二個行門,你一天拜多少拜佛、持多少咒、誦多少經(jīng);第三個性格。懺公師父講完這三個以后,他說【性格是最重要】,他說:你這個人的性格不好,天大的解門、天大的行門都沒有用。

  這句話,如果我們不看《楞嚴經(jīng)》,也不知道為什么性格占這么重要的因素。比如說,你這個人的性格是自私自利,他的性格是為公為眾,你們二個同樣去拜佛、持大悲咒,結(jié)果是不一樣的。你也拜佛一百拜,他也拜一百拜,你們二個人的結(jié)果是不一樣的。你的本質(zhì)是自私自利的本質(zhì)嘛!你所有的加行會加行在自私自利上。如果你的自私自利是清凈的,你變成二乘人;如果你的自私自利當中,又貪著五欲的快樂,那就變成天魔外道了。

  為公為眾也是這樣,你為公為眾,你的心是清凈的,你這個加行就成就菩薩的果位.如果你為公為眾的心,含藏著貪染心,那就是人天福報了。所以我們大家要知道,你的思想影響到你的結(jié)果,其實你的加行只是產(chǎn)生一種力量,讓它快速成就你的結(jié)果而已,它只是一個動力,但是它不是一個方向,它不是一個生命的方向,你真正的方向是你的思想。我們講簡單的話就是說,你拿米去煮一定煮成飯,你火太小、你懈怠一點,頂多是煮得比較慢──火大火小是決定它的快慢,但是你的本質(zhì)是不會改變的。你拿地瓜去煮,最后一定變成地瓜;你拿綠豆去煮,最后一定變成綠豆:你不能說拿綠豆去煮,最后變成飯,不可能。也就是說你心念根本的本質(zhì),是影響你最后果報的結(jié)果。

  這一段,我們知道十法界為什么會有這些差別,因為剛開始的思想就有不同。思想有哪些不同呢?這以下就簡單的說明:【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楞嚴經(jīng)》剛開始先簡單的把眾生的思想分成二種:第一個是這個思想會成就生死的根本,只要你有這種思想,不管你怎么加行,你永遠在生死中流轉(zhuǎn),因為這個根本一定會產(chǎn)生枝葉華果。

  那什么思想這么厲害,我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有這種思想就流轉(zhuǎn)生死?它說:就是我們無始劫來的攀緣心,以攀緣心為自我。【這個攀緣心簡單的講,就是一種心外求法】,【我們認為這一念心以外,有真實的名利心可得,有真實的涅槃可得】。只要你是以有所得的心向外攀求,這個就是生死的根本,這個叫做生死的根本。

  我們再看第二個:【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第二種是涅槃的根本,這個涅槃的根本是我們眾生元清凈體,這個元就是本來就具足的,不是你修證而有,就是我們講「何期自性,本自清凈」,這個清凈的自體,不是你修證而有的,我們只是靠修行的方法把它恢復而已。

  這個清凈體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我們凡夫的識精元明,這個識就是我們明了的分別心,我們的分別心本來是精妙的、本來是光明的;但是我們這個精妙光明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就產(chǎn)生了攀緣,我們認為有真實的外境可得,這個時候一念妄動,就能生諸緣,就變現(xiàn)了萬法。

  如果你這個攀緣是往善法的攀緣,就變現(xiàn)安樂的果報;如果是往惡法的攀緣,就變現(xiàn)痛苦的果報。這樣的攀緣心一動以后,就創(chuàng)造了外境,這個外境又帶動你的攀緣,如此的展轉(zhuǎn)相續(xù),緣所遺者,我們的攀緣心就永遠失掉了清凈的本性,我們再也找不到我們根本的家了。因為這惡性循環(huán),你一念的攀緣,創(chuàng)造一個虛妄的果報,這個果報又帶動你的攀緣,使令我們離開我們的家愈來愈遠。一個可憐的眾生,就因為遺失了這種光明的本性,被心中的欲望錯誤的引導,所以我們雖然終日修行,但是我們不能覺察這個攀緣的自性,結(jié)果我們所有的加行,只是枉入諸趣,在人天當中,暫時創(chuàng)造一個安樂的果報而已,因為我們生死的本質(zhì)沒有改變。這個就是我們不能離開三界的主因,因為我們沒有抓到涅槃的根本。

  (現(xiàn)象)(根源)

  ┌─苦─┐ │├─雜染因果──「攀緣心」──喻波├─集─┘

  │├─滅─┐ │├─清凈因果──「清凈心」──喻水└─道─┘

  我們作一個總結(jié)。整個佛法的因緣觀,我們可以簡單的分成苦、集、滅、道。佛法認為生命當中有二種相貌:一種是雜染的緣起,一種是清凈的緣起,但這二種緣起事實上是有根本的。為什么一個人會觸動雜染的因果呢?是因為有攀緣心;為什么有些人能夠很快的進去清凈安樂莊嚴的果報呢?因為他找到了真實的清凈心:這個就是說你必須在修行當中,先找到你清凈的根本。

  商朝有一個亡國的國君叫商紂王,其實商紂王剛開始的表現(xiàn)是不錯的,但是晚年的時候,他的攀緣心就愈來愈顛倒,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有一天有一個大臣,送給商紂王一雙象牙做的筷子,這個商紂王非常的歡喜,每天吃飯的時候都要把這雙象牙筷拿出來欣賞一下再吃飯。

  有一天他的大臣叫箕子,是一個有德行、有智慧的人,他飽讀圣賢之書。他有一次去見商紂王的時候,看到商紂王拿起這雙筷子吃飯,這個箕子心中非常的恐怖,他跟大王說:你這雙筷子是從哪里來的?他說:這個是大臣送給我的,好不容易找到的。他說:你這雙筷子要趕快舍出去,你不能用這雙筷子。商紂王說:有什么關(guān)系呢?這不就是一雙筷子而已嗎。他說:你這雙筷子不舍出去,你要因為這樣而亡國,這個國家會滅亡。商紂王說:哪有這么嚴重啊,只不過是一雙筷子,怎么會亡國呢?箕子說:大王你不知道,你今天用了一雙象牙做的筷子,用久了以后,你會覺得這個碗跟筷子不相應,過幾天你就把這個碗換成象牙了;這個碗、筷子是象牙,看看這個桌子又不對了,這個桌子跟碗筷沒有辦法配合,這個桌子又換成象牙了;再過一段時間,你覺得這個房子跟象牙不相應了,你這房子要拆掉重蓋了;最后你終于亡國。商紂王沒有聽進去這一句話,果然亡國,這就是歷史上很有明的勸諫,箕子的勸諫。

  當然,今天箕子的重點不是在那雙筷子,而是他看到商紂王的攀緣心,他觀察商紂王在觀賞筷子的時候,那種神態(tài),他看到他糟糕了,這個人起攀緣心了。攀緣心的可怕,并不是馬上表現(xiàn)出來,如果我們不能夠覺察它的出現(xiàn),它會展轉(zhuǎn)增勝的。

  所以《楞嚴經(jīng)》的意思是說,我們知道什么是攀緣心,不表示我們能夠馬上離開攀緣心,但至少你對它有警覺性,你能夠隨時踩剎車的。

  商紂王今天為什么會一步步的趨向滅亡?因為他攀緣心起來的時候,問題不在攀緣心,每一個人剛開始第一念都會有差錯,菩薩第一念都會有錯誤,但是他有覺照,所以我們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他那個覺悟的功能沒有生起。所以說攀緣心之所以可怕,是我們自己雖終日行,而不自覺,問題是在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就是說,攀緣心是一種擾動的波浪,而清凈心是水,其實攀緣心一轉(zhuǎn)變,就變成水,就是清凈心。

  《楞嚴經(jīng)》的根本思想有二個:第一個是講到菩薩云何應住,第二個是講到云何降伏其心。《楞嚴經(jīng)》前面三卷半,廣泛的說明什么是攀緣心、什么是真心,七處破妄,十番顯見,講三卷半,把真心跟妄心用十種的差別詳細的分別:第一個純想(觀想的想),這種人完全沒有任何的攀緣,這種人馬上生到佛國的凈土去;最差的是純情,這種人的修行完全是攀緣心,一點觀照都沒有;然后是九想一情、八想二情:總共是十種。

  就是說你先知道,你所安住的根本是什么,先講到菩薩安住的問題,云何應住,這個地方講到理觀的部分講了三卷半,就是說你剛開始修學之前,你看看你安住的心是什么點。三卷半以后,開始講到事修了,我已經(jīng)知道攀緣心的相貌,怎么對治呢?云何降伏其心?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再次的向佛陀請法說:我已經(jīng)知道攀緣心的可怕,

  我也知道攀緣心的相貌,怎么樣能夠棄生滅、守真藏呢?佛陀沒有正式回答,佛陀叫在座的菩薩講講個人的修行經(jīng)驗,這個時候有二十五個菩薩,出來說明自己怎么調(diào)伏攀緣心、怎么調(diào)伏清凈心的。在這個二十五圓通當中,我們介紹了其中一種,就是〈念佛圓通章〉。

  我們看下一段:

  乙二、解釋章題(分二:丙一總標;丙二別釋)

  丙一、總標

  這個《念佛圓通章》,我們簡單的「解釋」它的「章題」:

  ┌─念佛─┐大勢至菩薩─┤├─章

  └─圓通─┘

  (人)(法)

  從總標來看,它是人、法立題。這個人,《念佛圓通章》是誰

  修的呢?大勢至菩薩,能修行的人。他修習什么法呢?他修習念佛跟圓通的法門,念佛是因地之法,圓通是果地之法,因為念佛而成就圓通。

  丙二、別釋

  這當中分成四段,我們先看第一段:

  一、大勢至菩薩─《十六觀經(jīng)》云:【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凈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涂,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這個菩薩為什么稱為大勢至菩薩呢?這當中有二個理由:從他自受用的功德來說,這個菩薩的特點,他的光明特別殊勝。怎么知道呢?這個菩薩身上的一個毛孔,這么微細的毛孔,它放出的光明,就等同十方諸佛的凈妙光明是一樣的,所以他這個菩薩叫做無邊光,光明特別殊勝。這是講到他自受用的功德。這個光明有什么好處呢?講他受用,這個菩薩經(jīng)常以他心中的智慧光明,來普照一切,使令眾生遠離三涂,而成就無上的威德,【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這個大勢至菩薩的大勢至,簡單的說,就是他是一個具足大威德的菩薩,而這個大威德的意思,主要是指他的光明特別的殊勝,他經(jīng)常用他的光明來照攝眾生,使令眾生能夠遠離三涂,成就無上戒定慧的功德,這就是這個菩薩的特色,叫做大勢至,他用他的光明來表示他的威德。他為什么會有這種光明呢?他的功德事出必有因,這個地方在經(jīng)文講到,這個跟他因地的時候有關(guān)系,因為這個菩薩在凡夫位的時候,選擇的法門是「念佛」,他經(jīng)常以佛的功德當所觀境。

  念佛當中有四種:

  ┌(一)觀相念佛─┐

  ││

  ├(二)觀想念佛─┼念他佛─┐二、念佛┤ │ │

  ├(三)持名念佛─┘├─自他俱念

  ││

  └(四)實相念佛──念自佛─┘

  第一個是觀相念佛,我們擺一尊佛在前面,眼睛打開來,去取佛像的相狀,然后把它銘記在心;眼睛閉住以后,你在心中把這尊佛像的影像現(xiàn)出來:就一次一次的打開眼睛、閉上眼睛,直到你心中能夠很清楚的如鏡現(xiàn)像,像鏡子現(xiàn)出影像一樣的清楚,這個就是觀相念佛。

  第二個是觀想念佛,它是沒有影像,完全靠文字──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種種的蓮華、宮殿,他從文字起觀,隨文入觀的。

  第三個是持名念佛,以這尊佛的名號,一句彌陀念誦聽,創(chuàng)造出聲音以后,聽那個聲音,來跟佛陀感應。這三種都是念他佛,這是屬于事修的部分。

  這個實相念佛就是理觀,念念觀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凈,念念觀照這個妄想是不可得,這個是念自性的佛,這是理觀。

  本章的修行是理觀跟事修相互配合,自他俱念。從《楞嚴經(jīng)》本身的角度,它是修理觀的,但是在二十五圓通當中,其中的〈念佛圓通章〉是重視事修。

  ┌圓:圓融周遍─┐三、圓通┤├─「自性清凈心」

  └通:通達無礙─┘

  這個念佛的目標就是達到圓通,圓融周遍,通達無礙,也就是回歸到我們的自性清凈心,它是時空無障礙的、圓通的。

  四、章──文字章句

  ──《楞嚴文句》──

  第四個是章,就是文字章句。我們這一章主要探討的,包括《楞嚴經(jīng)》的首楞嚴王三昧的理觀,所謂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先端正我們的內(nèi)心,也就是云何應。磕罘鹬耙日业揭粋真實的安住處,因為你這個安住處找錯了,你用攀緣心來念佛,你效果就大打折扣;而且中間,《楞嚴經(jīng)》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你剛開始依攀緣心來念佛,你在過程當中可能會有差錯,到時候會產(chǎn)生五蘊的魔境。因為你剛開始是以攀緣心為根本,那佛號一加持下去,你的本性是雜染的,佛的功德是清凈的,真妄交攻,會出現(xiàn)很多錯誤的相貌出來。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你要先找到「云何應住」。安住了以后,你還有很多無量無邊的妄想怎么辦呢?就講「云何降伏其心」,就是憶佛、念佛,三業(yè)的專修。所以《本經(jīng)》的宗旨,就是理觀跟事修的相互配合。好,我們先休息一下再往下講。

  第二卷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頁,甲二、隨文釋義。我們前面簡單的介紹《念佛圓通章》的修學,是分成二大部分:第一個是理觀,第二個是事修。這個理觀,簡單的說就是觀照現(xiàn)前一念心。這一念心怎么觀呢?若按照《楞嚴經(jīng)》的開示,大方向是二個根本:一個是攀緣心,一個是常住真心。所以在《楞嚴經(jīng)》當中,剛開始先引導我們修理觀,你要知道:你這個念頭一動,這個念頭是攀緣的、是常住的、是不生滅的,或者是隨境生滅的,你要先清楚。從攀緣心、真心當中,我們開始慢慢的理解到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就知道這個妄想是自性空的,常住真心是我們本來的面目,開始念念的隨順,這樣子就達到所謂的「云何應住」,讓菩薩在剛開始修行之前,先安住在真實的體性,你沒有真實的因,不可能達到真實的果。

  三卷半講完以后,阿難尊者非常歡喜,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偈頌:【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這段偈頌,古德形容它是贊美人法。剛開始先贊美能說法的人,說這《首楞嚴王經(jīng)》是誰說的呢?是妙湛總持不動尊的佛陀說的。佛陀怎么能夠說呢?因為他具足妙湛、具足總持、具足不動尊,他有三種功德,所以他有資格說。那他講什么法呢?首楞嚴王世希有,這個法門太稀有了。他有什么效果呢?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它能夠?qū)ξ耶a(chǎn)生很大的破妄、顯真的效果,使令我真實的找到內(nèi)心的根本。但是找到根本,并不表示能夠遠離虛妄,因為這個習氣是無始劫熏習而成。所以阿難尊者聽完三卷半以后,看這個偈頌,他

  是真實明白了。但是他明白了真妄的差別,他下一步開始要說明怎么樣離開妄,所謂的愿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他開始要愿今得果成寶王,開始要趨向真實的佛道,這當中必須要有方便,這個講到事修了。

  這個時候因為《楞嚴經(jīng)》是強調(diào)根本,你只要根本對了,那【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那什么方法都好,所以佛陀這個時候并沒有直接回答,反而說:你們在座的諸位菩薩,你們都是過來人,你們講講你們自己怎么返妄歸真的。這當中,二十五位菩薩次第的說明,其中第二十四位菩薩,就是第二十四個圓通,就是《本經(jīng)》說的念佛圓通,他剛開始起立的時候,是什么樣的相貌?

  我們看第一段「白佛歸敬之儀」:

  甲二、隨文釋義(分三:乙一白佛歸敬之儀;乙二正述所修法門;乙三結(jié)答圓通方便)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體佛足,

  而白佛言】。這個時候,前面有二十三位菩薩,就講到自己返妄歸真的過程,講完以后,「大勢至法王子」,我們看消文的地方:

  我們前面說過,大勢至菩薩的特色,他的光明特別殊勝,他的身相也特別光明,他內(nèi)心也有智慧的光明,來引導這些三惡道眾生離苦得樂,所以他的威德之所以廣大,因為他有光明。身為一個光明的菩薩,他是什么樣的功德呢?他是法王子,《法華經(jīng)》說佛為法王,于法自在,法身菩薩將來繼承佛位,所以叫法王子。也就是說他這種光明的功德,是隨順于佛道的,他是法的王子,他不是魔的王子。

  身為一個法的王子,這個時候他起來的時候,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他起來的時候不是一個人起來,跟他同倫──同倫就是同參道友,這個同倫在古德的注解上說:什么叫同倫呢?在因地上共同修學念佛三昧,這些菩薩剛開始在凡夫的時候,都是靠著憶佛、念佛而成功的,因地上共修念佛三昧;在果地上,同以念佛三昧來教化眾生。他現(xiàn)在成就法身菩薩了,就以過來人的身分,說明過去是凡夫怎么成佛的呢?就是憶佛、念佛,當然要先安住在真實的根本,果地上以念佛三昧來教化眾生,所以叫作同倫。有多少呢?有五十二個階位,不是五十二個菩薩,是五十二個階位,這個時候五十二個階位的菩薩與大勢至法王子為代表,就從座位站起來,頂體佛足來白告佛陀,他自己的修學過程。

  我們來看這五十二個階位的菩薩。菩薩的階位,每一部經(jīng)典所說有一些差異,《楞嚴經(jīng)》把凡夫到成佛,分成五十二個階位,這五十二個階位,在經(jīng)典上是判做七個階位、七個差別:

  ┌干慧地─雖有事觀,未得理水。 │├十信─信佛是心,信心作佛。 │├十住─住在三昧,觀佛實相。 │

  ○五十二菩薩┼十 行─行念佛行,度念佛人。 │├十回向─回念佛心,向佛心住。 │├十地─心地觀佛,地如佛地。 │└等覺─憶佛念佛,去佛不遠。

  ──糅合《李炳南居士講表》──

  以下我們根據(jù)李老居士的分判,李老居士是站在念佛的角度,就是完全配合《念佛圓通章》的角度,來分判五十二階位的內(nèi)涵。我們看第一個干慧地:干慧地修學的特色是雖有事觀,未得理水。這個干就是干燥,沒有智慧之水。也就是說這個菩薩,他在憶佛、念佛的時候,雖然有事相的觀照,他身業(yè)也禮拜、口業(yè)也贊嘆、意業(yè)也觀想,但是他對清凈本性的觀照是薄弱的。也就是說,他雖然已經(jīng)知道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但是他平常當中,跟攀緣心還是打成一片,雖然偶爾會起觀照,但是時間是比較少的。也就是說他事修的成分多,理觀的成分少,因為這個攀緣心,他在我們的心中,實在是太久太久了,這剛開始都是這樣。就是說事修多,回光返照的少,這叫干慧地;但是他雖然沒有理觀,他也開始調(diào)伏攀緣心、對治攀緣心了。

  十信,信佛是心,信心作佛。到了十信位的時候,他的理觀慢慢的生起了。其實佛法的信跟愿是在一起的,一個人的內(nèi)心開始觀照,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他產(chǎn)生跟三世諸佛同樣體性的觀照,他就產(chǎn)生一個成佛的愿望。依止這個信心跟愿望,他的力量就更大了,干慧地其實對成佛的目標還是猶豫不決的。他在信愿當中,到底是產(chǎn)生什么相貌呢?

  信佛是心,信心作佛。當他生起理觀的時候,他相信他跟佛的體性是沒有差別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知道他這一念心是如,佛的心也是如,所以能念所念是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他相信感應

  道交是完全可能做到的。從體性上信佛是心,佛的功德跟你這一念心是沒有差別的;但是在作用上,他也不忽略信心作佛。理觀雖然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但是我們作因緣觀的時候,我們看到我們一念清凈心光明的鏡子上面,有很多的陰影,有很多如夢如幻殺盜淫妄的罪業(yè)在那個地方存在,所以在事修上:他不斷的禮拜、懺悔,從身業(yè)的拜佛,來滅除自己過去因為身業(yè)造的殺盜淫的罪業(yè);口業(yè)不斷的稱嘆彌陀的名號,來滅除他過去口業(yè)所造的兩舌、綺語、妄言、惡口的罪業(yè);靠著心中對阿彌陀佛的歸依觀想,來滅除過去這個意業(yè)的貪嗔癡。

  所以他在理觀當中,雖然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但在事修上,他也是很誠懇的身業(yè)禮拜、口業(yè)稱嘆、意業(yè)觀想,使令這一念心,慢慢的仰仗佛力,來滅惡生善。所以這個十信位的菩薩,是理觀、事修都具足了:在理觀上產(chǎn)生強烈的信愿,他相信感應道交的可能信;在事修上,他開始很勇敢的面對過去如夢如幻的罪業(yè),仰仗佛力來消滅它。所以這個十信位的菩薩,比干慧地就更加得一步了,因為他理觀慢慢的生起。當然,干慧地跟十信位,大部分來說都是外凡資糧位,理觀的時間少,事修的時間多,這個是外凡的特色。所以說外凡位的菩薩,其實主要的是念他佛,還是仰仗佛力加被的多。但是到了十住就不同了,十住、十行、十回向,這個是內(nèi)凡加行位,自他兼念。

  我們看十住,住在三昧,觀佛實相。這個住簡單的講,就是對實相理如實安住,也可以說他對阿彌陀佛的功德也如實的安住。他安住的主要理由,是因為他成就了禪定

  一個人在散散亂亂的時候,他有時候跟理性相應,有時候跟妄想相應,他是進進退退的。這個加行位菩薩的住,主要就是住在三昧,因為他有禪定的力量,他的修行已經(jīng)不是在散亂心修止觀了,他在禪定當中是觀察二件事情:第一個是觀佛,第二個是觀實相。

  他入根本理觀的時候,他開始觀照他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體性是空寂的;所以我這念心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也就是說,三世諸佛的功德,我是有可能成就的;無量無邊的罪業(yè),我是有可能消滅的。為什么?因為何期自性,本自清凈。所以觀察實相,在他整個成佛之道,給他一個很大的大乘信心。雖然有這個信心,他也知道他有些如夢如幻的罪業(yè)要消滅,怎么辦呢?這個時候觀佛,開始觀察佛的依正莊嚴,來消滅他的罪障;對于對佛菩薩的歸依,仰仗佛力來滅除罪障,所以我們說多障眾生念佛觀,就是這樣。就是這個人障礙太多,直接觀佛是最簡單。這個地方就是說,這個菩薩在禪定當中,一方面修真如觀,一方面修佛菩薩的莊嚴觀,這個人的修行安住下來了。

  十行,行念佛行,度念佛人。這個行主要的是利他的妙行。前面的安住,他大部分的修行,是偏重在自利的功德;經(jīng)過十住以后,這個菩薩的大悲心慢慢的生起來,因為他的身心世界得到安定了,他開始去關(guān)懷這些周遭的如母有情。他怎么做呢?行念佛行,度念佛人。他以念佛來滅除自己的罪障、增長自己的福報;他也廣設方便,來引導眾生念佛,在這個地方蓋個念佛堂、到那個地方蓋個講堂等等,來幫助眾生這個苦惱的心、這個沒有資糧的心,慢慢引導他的心,跟佛的功德接觸,他開始有一些度眾生的方便,這個行是指利他的妙行開始活動。

  十回向,回念佛心,向佛心住。這個菩薩經(jīng)過住行,包括自身的安住、包括利他的妙行,這個時候他產(chǎn)生一個廣大的福德跟智慧的資糧。這二種資糧應該怎么辦呢?回向中道實相,他開始向佛道回向,回念佛心,向佛心住。他不斷身業(yè)的禮拜、口業(yè)的稱嘆、意業(yè)的觀想,這個時候在念念的念佛當中,累積了廣大的資糧力。這個時候,這個資糧力不能跑到人天福報去,他把他回轉(zhuǎn)過來,向佛的功德安住、向中道的實相安住。所以古德說,十住叫做從假入空,十住位的菩薩偏重自利的;十行叫從空出假,這個行開始走出佛堂,開始走入人群,開始度化眾生;十回向就是屬于回向中道了,向中道的法界開始進步了:所以這個十住、十行、十回向,基本上可說是一方面念自性佛,一方面念他方的十萬億佛土外的阿彌陀佛,這是自他兼念。

  我們看十地,心地觀佛,地如佛地。這個地是形容菩薩內(nèi)心的狀態(tài)。菩薩的內(nèi)心為什么叫大地呢?因為他有三種功德:第一個,這個菩薩安住不動:不為煩惱所動,他斷惡的力量特別強,他這個攀緣心到十地的時候,都還有微細的攀緣,但是這個攀緣心跟我們凡夫不同。我們凡夫被攀緣心一刺激,我們就只好心隨妄轉(zhuǎn),跟它妥協(xié);但是十地菩薩的攀緣心,他不為所動,就像大地,人在上面走來走去,大地是不動的。第二個,生長萬物:它不但是消極的不動,它能夠滋生種種的草木,表示他能夠生起種種波羅蜜的善法。第三個,荷負一切:前面講斷惡、修善,這個地方講大悲,他能夠平等的幫助種種的眾生趨向佛道。這個十地的菩薩,如果落實在念佛三昧是怎么樣呢?叫心地觀佛,地如佛地。他以他的清凈心來觀察佛陀,他這個時候以清凈心跟佛陀的清凈心心心相印,也就是古德說的:他這個時候跟三世諸佛是同一個鼻孔出氣。他能念的心跟所念的心,真實達到性空寂。所以他每一次的觀佛,每一次都成就佛的功德,都真實的出現(xiàn),地如佛地,他每一次的觀佛,都能夠轉(zhuǎn)佛的功德為自己的功德,真正做到即眾生心,投大覺海。

  到等覺的時候,憶佛念佛,去佛不遠。這個等就是他望于佛陀,猶差一等。他雖然不斷的憶佛念佛,雖然還差一等,但是跟佛的萬德莊嚴,已經(jīng)相去不遠了。

  這五十二個階位,一般的五十階位,理觀是相同、根本是相同,根本都是回歸到清凈的本性,這個是不能有差錯的,這個一差錯,這五十二個階位就差錯了,理觀根本是相同;但是事修,一般我們的事修是依止六波羅蜜,而這個地方的事修是依止念佛三昧,有所不同。只是在剛開始的干慧地跟十信,這個念佛三昧偏重在信愿的成分多,理觀的成分少;到了十住、十行、十回向的時候,他不但是信愿,他真實的觀察到──其實他的心跟佛的心是平等不二的;到十地等覺的時候,這個理觀的力量更大。

  這個念佛三昧是這樣子的,我們在斷惡修善的時候,其實我們有二個選擇:第一個,你看小乘人在修行的時候,他觀察五蘊的過失相、雜染相──不凈、苦、無常無我,而產(chǎn)生厭離。就是說我們在返妄歸真的時候,第一個,你選擇雜染法當你的所觀境,然后產(chǎn)生厭離,這是一個方法。第二個,我們不觀雜染法,我們直接觀清凈法,看佛陀是怎么樣。你的心經(jīng)常憶佛、念佛,你自然遠離雜染法、自然生起清凈法,這是比較用鼓勵的方式。一種是你喜歡雜染法,我就讓你知道什么叫做雜染法,它是不凈、苦、無常、無我,你自然遠離了;第二個,你很苦惱,喜歡雜染,就把佛的清凈相給你看,看久了,你自然就遠離雜染,成就功德莊嚴。

  我們過去講一個實際的例子,在法國有一個百貨公司的店員,因為經(jīng)濟不景氣被裁員而失業(yè),失業(yè)以后變成乞丐,變成乞丐以后,他太太跟他離婚,小孩也離開他。他一無所有,非常的灰心,就想要自殺。這時候,他的朋友帶他去算命,算命先生說:唉呀!你這個八字,你是拿破侖的轉(zhuǎn)世,你怎么可以自殺呢?他想「我是拿破侖轉(zhuǎn)世」,他剛開始也不知道拿破侖是誰,但是他想「我前世是拿破侖」,這個時候他到圖書館,把所有拿破侖的事情找出來,開始研究拿破侖的、憶念拿破侖、觀想拿破侖(哈─)。

  這個時候,他內(nèi)心產(chǎn)生一個廣大的功德,不屈不撓,愈挫愈勇,他開始恢復信心,他說:破產(chǎn)算什么、沒有錢算什么,這個都是小事情。他恢復信心以后,開始重新出發(fā),又找到一個卑微的工作,然后慢慢慢慢做,最后成為法國最大連鎖百貨公司的老板。后來商業(yè)周刊訪問他說:有人說你是拿破侖轉(zhuǎn)世?他說:其實我不是拿破侖轉(zhuǎn)世,但是在我失敗的時候,我不斷的觀想拿破侖,對我產(chǎn)生很大的幫助。

  所以諸位要知道,你心中不斷的想什么,這件事情對你的生命是有影響的。當然我們的想最好是憶佛念佛,因為它會產(chǎn)生一個感應的力量、產(chǎn)生一個引導的力量。這個地方就是說,他從凡夫到成佛,除了觀照他清凈的本性,產(chǎn)生了廣大的菩提心以外,他整個自利、利他都是念佛三昧。這么多的菩薩就站起來,講他過去的修學經(jīng)驗。

  好,我們看下一段:

  乙二、正述所所修法門(分二:丙一陳白古佛授法;丙二詳喻感應道交;丙三法合顯示深益;丙四述己自利利他)

  丙一、陳白古佛授法前面是講階位,這個地方講法門,先看第一段「陳白古佛授法」。這個念佛三昧是怎么傳承的呢?是誰傳給你的呢?先講過去的傳承,我們看經(jīng)文:【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往昔─恒河沙劫 │

  我憶┤┌有佛出世─名無量光 ││└┼十二如來─相繼一劫

  │ │┌名超日月光└其最后佛┤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這個地方我憶,因為這是發(fā)生在過去,這二十五個圓通,都是過來人的陳述。這個時候大勢至菩薩說:我回憶在過去的時間當中,有多久呢?像恒河沙劫。這個劫是一個時間相,就是說人壽從十歲開始,每一百年增加一歲,從十歲一直增加到八萬四千歲,這叫增劫;然后再從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再減少一歲,一直減到十歲,這叫減劫:一個增劫、一個減劫加起來叫一劫。這樣恒河沙的劫,這個時間很長,這個是講他發(fā)生的時間相。

  這個時間相有什么內(nèi)容呢?有三個內(nèi)容值得我們說: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大勢至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他在凡夫的時候,他第一個親近的佛叫無量光佛,在這一劫的時間當中,十二如來,相繼一劫,他過去跟佛有緣,所以他前前后后總共親近了十二尊佛陀,在一劫的時間。在他親近的十二尊佛陀當中,最重要回憶的一尊佛,其最后佛,這尊佛對他太重要了,這尊佛叫做超日月光。

  他雖然親近了十二尊佛,為什么他特別把最后一尊佛提出來呢?因為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大勢至法王子就說:他過去剛開始親近的是無量光佛,蕅益大師講這十二如來,第一個是無量光佛;第二個是無邊光佛,第三個是無礙光佛,光明沒有障礙的;第四個是無對光佛,第五個是焰王光佛,第六是清凈光佛;第七是歡喜光佛;第八是智慧光明佛;第九是不斷光佛,他的光是不斷絕的;第十是難思光佛,這個光明是很難思惟的;第十一是無稱光佛;第十二是超日月光佛。

  這段經(jīng)文的意思就是說,大勢至菩薩他站起來跟佛陀白告過去的修學經(jīng)驗說:我過去在凡夫的時候,我第一個親近的是無量光佛,這當中相續(xù)親近了十二尊佛,而值得我一提的是超日月光佛,這尊佛對我整個菩提道的影響太大了。為什么呢?因為彼佛教我念佛三昧,他正式的傳授給我念佛三昧的修學方法,對我一生產(chǎn)生很大的變化。

  我們看注解,這個注解有三個地方值得我們?nèi)ヌ接懀谝粋是佛光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前面大勢至菩薩所親近的佛,從他的名號來看,因為名以召德,我們可以確定這十二尊佛都跟光明有關(guān)系,光明都很殊勝。佛陀的光明代表什么意思?這個值得我們探討。

  ┌智光─性德圓彰,佛佛道同。

  ○佛光┤└身光─依本愿力,示現(xiàn)有異。佛陀的光明有二種:一個是智光,性德圓彰,佛佛道同。這個是約內(nèi)心來說的。我們習慣性把愚癡當做黑暗,把智慧當做光明,如果

  是這樣子的話,那是清凈本性的彰顯,從這樣子來說,每一尊佛是沒有差別的。如果這個光明是就著身相,我們看佛陀,他不但是形狀美好,還有光明,那這個就著他過去本愿的不同,那每一尊佛就有差別。

  你看釋迦牟尼佛的光明一由旬,阿彌陀佛的光明照十方國,這就有所不同。諸位如果今生有志于修念佛三昧,你是以佛陀的功德來當做本尊相應的話,那你要知道念佛三昧的特色是什么。諸位知道什么是念佛三昧?為什么我們經(jīng)常說多障眾生念佛觀?你這個人障礙很重,你修數(shù)息觀也不行、修不凈觀也不行、修慈悲觀也不相應,我什么觀都修不來,那你修念佛三昧,因為你多障。那么念佛三昧的特色是什么你知道嗎?身為念佛三昧有二個特色,是別的三昧所沒有的:第一個,有佛陀本愿的攝受,第二個有光明的攝受。本愿的攝受偏重在來生的安樂,這尊佛他有什么本愿,你念他的佛號,對你來生有幫助。有的佛說:你來生不求生到我的凈土,你來生會特別莊嚴,你只要憶念我的佛號,你來生會特別莊嚴。也就是說你憶念他的時候,你就會跟他的本愿相應,那他的本愿加持你,對你整個成佛之道,產(chǎn)生了加分的效果。當然每一尊佛的本愿不同,所以你念每一尊佛,他對你的加持也有所不同。

  講本愿的加持,當然是偏重在來生,來生的果報你才看得到,你今生念佛,你本愿看不到;但是光明的攝受,你今生就感覺得到,它能夠消除罪障、增長福報。

  你看在念佛的人,跟你修習其他觀行的人,那是有所不同的,他的身上有一種無形的光明。

  我們講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看《靈峰宗論.卷第六》,藕益大師寫一個勸念佛序,他講了一個實際的公案,他說:在明末的時候,在銅城有二個好朋友,這二個好朋友從小在一起玩,在一起長大,長大以后籌了一點錢,到遠地去做買賣的生意。拿這個錢到這個地方買東西,到另外一個地方賣,然后把賺來的錢,再買東西賣掉。這二個朋友到他方去,做完生意以后,賺了錢準備回來,結(jié)果其中一個朋友生病死掉了。這個時候,另外一個朋友很悲傷,就就地把他埋葬以后,把另外一半的錢帶回去給他太太。

  他太太起了疑心,就說:可能你是賺了很多錢,把我先生害死了,拿一部分錢給我而已。這個時候他的朋友覺得很冤枉:我怎么可能做這種事呢?我們從小就是好朋友、好兄弟,怎么可能做這種事呢?但是他朋友的太太一直不肯相信。這個時候,這個人愈想愈冤枉,就跑到他朋友的墳墓前面,晚上一直哭訴說:你看,你在這個地方死掉可好了,我現(xiàn)在被冤枉了,你要出來給我講幾句公道話。他的朋友果然就出來講公道話,他的朋友是以鬼神的相現(xiàn)出來,說:那沒關(guān)系啦,你把我?guī)Щ厝,我直接跟我太太溝通。這個朋友說:好,你能夠直接跟你太太溝通,那當然最好不過,洗刷我的冤情。

  這個朋友就帶著這個鬼神,慢慢慢慢坐船回去。在坐船的時候,有時候這個船會碰到一點風浪,不是很順,看這意思,他朋友平常是念佛的,一起風浪的時候他就念佛,他是沒有說念什么佛,總之就是念佛,他一念佛的時候,那不得了,放大光明,他那個鬼神朋友馬上彈出去。彈出去以后,那個鬼神就說:某某人,我不能夠再跟你回去了,你這一念佛,讓我心神昏眩,我跟在你旁邊,你一念佛的時候放大光明,我心神昏眩,我根本沒有辦法跟著你。這樣子好了,前面有一棵樹,我就在那個地方休息,你把我太太接過來,晚上在這個樹上我再跟她溝通。這個朋友就把他的太太接過來。

  后來這個朋友就得到一個啟示:唉呀!我是生死凡夫,我一念佛的時候就放大光明!后來這個朋友就出家了,藕益大師說:后來這個人修行也很有成就。就是說你今天憶佛念佛的時候,你除了在修行上返妄歸真,你還有二種功德:第一個,得到佛陀本愿的攝受,如果你是到凈土去最好,就算你不是到凈土去,你來生也會得到他本愿的加持;第二個,你今生就得到他光明的加持。

  我們過去也講過一個公案,這是在經(jīng)典上的記載,說:以前有

  一個婆羅門廟,這個廟神的頭是黃金打造的,身體是泥土做的。后來這個廟神的頭晚上被盜賊砍掉了,被偷走了。第二天早上信徒來拜神:唉呦!這個神的頭不見了。大家就議論紛紛。這時候信徒就說:這個神很靈感的、威德很大的,盜賊怎么可能把他的頭砍掉呢?我不相信,我過去有什么事向他請求,都是馬上能夠消災的,可見得盜賊要砍神頭的時候,這個神剛好不在,要不然他沒有辦法砍斷的。

  大家就做出這樣的結(jié)論。這個時候,神就付在一個信徒身上說:不對,他砍我的時候我剛好在的。信徒說:那你為什么被他砍掉呢?你老人家威德這么大!他說:他本來砍二下都沒有把我的頭砍掉,后來盜賊一緊張,就念了一聲南無佛(呵呵),結(jié)果我一害怕、心虛,他一下就把我的頭砍掉了。他要是不念「南無佛」,他是砍不掉的。這個時候這些信徒就說:唉呀!稱念佛名,天神驚怖。你看,這個時候信徒就開始學佛。

  所以說,雖然有無量三昧,念佛三昧為什么是三昧中王?因為它有二種加持力是所有三昧不共的:一個是本愿的攝受,每一尊佛在成佛的過程,他一定先經(jīng)過菩薩,菩薩一定要先發(fā)愿,那么他所發(fā)的愿,你只要念他的佛號,你就得到他愿力的加持,你來生就會有不同的果報;第二個是光明的攝受,你能夠滅除很多不必要的業(yè)障跟鬼神障。所以這個地方特別把光明強調(diào)出來,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念佛」:

  ┌觀相念佛 │├觀想念佛 │ │┌依能念心,念所念佛。 │┌事持┤

  ○念佛┤ │└一心繫心,不相捨離。├持名念佛┤ │ │┌一句彌陀,即念反觀。 │└理持┤ │└能所雙亡,心佛一如。 │└實相念佛念佛當中,這個觀想念佛、觀相念佛我們提過了。我們前面也說過,在念佛當中,善導大師認為觀想、觀相──境細心粗,觀難成就,所以他后來強調(diào)持名,所以李老居士就把這個持名開顯出來。持名有二種:第一個事持:依能念心,念所念佛;一心系心,不相舍離。

  剛開始念佛是怎么念?就是依止你那個歸依的心,來憶念所念

  的佛號,這個時候念念相續(xù),不相舍離,所以這個地方偏重在修止──奢摩他的止,他這個時候?qū)Ψ鹛柺菬o分別住的。這個理持是一句彌陀,即念反觀;能所雙亡,心佛一如。這個時候他在念佛的時候,他偶爾也回光返照念佛是誰,為什么我能夠念佛?這個時候觀察能念的心是畢竟空寂的,所念的佛也畢竟空寂的,這個時候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這個是理持,這個就是在止當中修觀,就是理觀。所以他在因地當中,有事持跟理持:事持偏重在滅惡生善,理持偏重在返妄歸真,各有各的優(yōu)點。這個地方講到念佛有事理的差別。

  這個念佛叫作因地,因地的法;三昧是果地的功德。我們先解釋三昧:

  ┌名─亦云三摩地、等持。┌名義┤ │└義─平等持心,于一境轉(zhuǎn)。

  ○三昧┤ │以念制念,系心不亂, │┌事─ │ │未見道故,只能伏妄。└種類┤

  │諦實觀察,心佛一如,└理─親見自性,斷惑證真。

  ──糅合《李炳南居士講表》──

  這個三昧又叫做三摩地、等持,平等持心,于一境轉(zhuǎn)。這個三昧又叫做三摩地,翻成中文叫正定、正受,簡單的說叫做等持,就是內(nèi)心是平等的,以平等法來攝受這一念心,就是保持寂靜明了、明了寂靜叫平等,在單一的所緣境相續(xù)的安住。也就是說三摩地的特色:第一個,你的心是明了寂靜的;第二個,你所緣境不能變來變?nèi)ァ?/p>

  這個念佛三昧的三昧有二種:事一心跟理一心?词孪嗟娜粒阂阅钪颇,系心不亂,未見道故,只能伏妄。這個地方也等于是禪定,沒有觀。就是你這個時候依止念佛三昧來調(diào)伏妄想,它是以念頭來對治念頭,這個時候把攀緣心暫時的伏住。但理一心不同,諦實觀察,心佛一如,親見自性,斷惑證真。他這個時候觀察到能念所念性空寂,這個時候見到清凈的本性,達到斷惑證真的效果,這是有止有觀。

  這個念佛三昧,我們?nèi)绻麆傞_始念佛的人,他是以一種對立的心念佛,一般你不學大乘經(jīng)典直接念佛的人,他的思考是對立的。什么叫對立?我是一個卑賤的凡夫、我是一個業(yè)障凡夫,能念的心是卑賤的,所念的佛是高貴的,佛陀是萬德莊嚴,這是二個獨立的自體。沒關(guān)系,我是卑賤,你是高貴,那我怎么樣?我靠著你可以吧!這是一個對立的思考。但是從歷代祖師所有的開示當中,都知道這樣的念佛不是非常好的。

  藕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講一句話說:念佛三昧這個本尊相應法,最重要最重要的觀念就是──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念佛三昧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成就廣大的功德、廣大的加持,你要知道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是不二的,這件事情非常重要。

  觀世音菩薩法門的灌頂,那是一個大悲咒的灌頂。在密教你不是想修法門就可以修,你要上師的灌頂你才有資格修。什么叫做灌頂?其實灌頂只有一個意義,就是你要持大悲咒之前,你要相信你能念的心跟觀世音菩薩的功德,這二個體是不二的,你要相信觀世音菩薩所有的功德你都可以成就,你是仰仗持大悲咒的力量──托彼依正,顯我自性,來開顯觀世音菩薩所有的功德,你才有資格持大悲咒。所以這個本尊相應很重視自他不二。

  我聽慧天老法師講一個實際的例子,他說在埔里有一個年青的比丘,這個比丘是住茅蓬的,跟師父住在一起。有一天他跟師父吵架。吵得很厲害,后來火大就把三衣都燒了。這件事情以化教來說,這個罪是很重的,你嗔恨心燒掉法衣,那等于是以嗔恨心燒掉佛像,跟出佛身血也差不了太遠,這是重大的逆罪。這個人造了罪以后,他就覺得有罪障,修行就不得力,精神恍惚,障礙重重。后來他起了慚愧心,就拜訪很多的老和尚看怎么辦?后來有人建議他說:你現(xiàn)在只有一個方法,一方面受持《楞嚴經(jīng)》持楞嚴咒,一方面念佛!独銍澜(jīng)》當然就是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開始返觀你的清凈本性作理觀;一方面念佛,仰仗佛力的加被──本愿的攝受、光明的攝受,滅除罪障。他就是一方面觀察清凈本性,一方面憶佛念佛,修了六個月半年,有一天在夢中見到一個老和尚,這個老和尚的身體還放光,在夢中送給他三件袈裟。醒過來以后,他就覺得他的罪消除了,那種恍惚的狀態(tài)、粗重的狀態(tài)完全消滅了。

  所以說,你念佛的時候,如果你是用一種自他對立的心來念佛,其實感應的力量,彌陀本愿、光明對你的加持是有限的。所以理觀能夠幫助事修,事修也有助益理觀。所以我們在研究《念佛圓通章》的時候,你現(xiàn)在要了解首楞嚴王三昧,它是一個回光返照自性的,它是無不還歸此法界,攝用歸體;念佛三昧是無不從此法界流,依體起用:它是二個方向,一方面無不還歸此法界,再依止這個不生滅的本性,無不從此法界流憶佛念佛。你要把這二個方法掌控得很正確,肯定現(xiàn)生業(yè)障消除,來生往生凈土。所以我們這個地方,《念佛圓通章》的宗旨──理觀、事修,你要掌握好。好,我們今天的凈土講到這里。阿彌陀佛。

  我們回答一個問題:

  問:大乘菩薩道要修六度四攝來成就菩提,但念佛人往生西方,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環(huán)境那么好,是不是沒有因緣修習布施?等到我們回入娑婆的時候,我們是化生還是胎生來度化?

  答:如果從《本經(jīng)》上來看,念佛三昧不一定求生凈土,他是追求佛陀的本愿攝受、光明攝受;但是若從《阿彌陀經(jīng)》來說,它是求生凈土的。求生凈土跟不求生凈土有什么差別?我們作一個說明。求生凈土,在你的成佛之道,是偏重在上求佛道,因為你親近的都是諸上善人,你剛開始是遠離這些苦惱的凡夫,所以你的福德力跟眾生的緣會比較淡薄,但是你先成就上求佛道,它的特點在于不退轉(zhuǎn)。

  有些人不求生凈土,他在三界跟眾生流轉(zhuǎn),他會跟眾生結(jié)一點善緣,但是他在付出大悲心的時候,也帶動了他的攀緣心,他的大悲里面夾雜了愛見煩惱,所以他就會有退轉(zhuǎn)、墮落的危機,但是他的福報肯定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說,你到底要先成就圣道再來修福報?還是先修福報再來成就圣道?這是二個不同的抉擇。

  但是如果你先成就福報,你沒有到凈土去,因為福報現(xiàn)前有可能會引生我們的放逸,因為你這個攀緣心是隨境生滅的。你今生出家,你來生不一定出家,你來生做一個大國王,這個環(huán)境一刺激的時候,你的攀緣心在你內(nèi)心深處,我們講種子在睡眠狀態(tài),睡眠狀態(tài)就是──我現(xiàn)在修行很不錯啊,我也沒有什么煩惱、沒什么妄想。不對,煩惱在睡眠狀態(tài)。睡眠狀態(tài)就是說你沒有感覺它存在,但是它存在。

  你看,這個人在寮房睡覺,他也沒有聲音、也沒有行為,但是他存在;你要是把他吵醒了,他就起來了。其實諸位要知道,我們現(xiàn)在修行,你現(xiàn)在持戒很莊嚴、念佛很清凈,其實你無量無邊的攀緣心的功能,是處在睡眠狀態(tài),是這樣子的,所以來生就很難講。所以,沒有錯,在過程當中不可能十全十美,你到凈土去也有一些不足我承認,因為你到凈土去,你跟眾生結(jié)的緣就會比較淡薄了,比如說你看有些法師出來講經(jīng)的時候,幾萬人聽,那不得了,那跟眾生結(jié)的緣很廣。如果今天你是剛剛從凈土回來的,你講經(jīng)的時候聽的人不多,你要慢慢跟眾生結(jié)緣,但起碼你是一個圣人、圣道。所以這個就是抉擇的問題。往生凈土是先成就圣道,再跟眾生結(jié)緣,它的次第是這樣子的;不求生凈土是先跟眾生結(jié)緣,再成就圣道:這二個是不一樣的。

  問:請法師開示,何謂凡圣同居土?

  答:這個凡圣同居土應該是講西方的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這個名字很清楚了,本來凡夫跟圣人是各有各的法界,你看這個圣人住的地方跟凡夫住的地方,這個業(yè)感不同嘛;但是這個土是凡夫跟圣人同居的。也就是說,只要他是初地以內(nèi)的圣人,包括阿羅漢,都是跟凡夫在一起。凡圣同居土這個地方的范圍很廣,初地以下的土都是;初地以上就實報莊嚴土了。

  問:是否只有極樂凈土才有凡圣同居土?

  答:不對。娑婆世界也有凡圣同居土,你怎么知道喜馬拉雅山?jīng)]有圣人呢?也是有的,喜馬拉雅山也是有圣人的,當然也可能是辟支佛、阿羅漢,也可能。但是他生長在娑婆世界,我也生長在娑婆世界,他的內(nèi)心世界跟我不同,但是同樣是住在地球。但是娑婆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是豎的,你要看到阿羅漢很難的,很難彼此見聞的;極樂世界是橫超的,彼此可以見聞的。

  問:法師說任何法門都要有傳承,學蒙山是否念二十一遍金剛陀羅尼,還是每次二十一遍?那么每一個咒要有傳承?

  答:這個傳承是這樣子的,約密宗來說,它很重視口授傳承,他認為你所有自己看的書都不算,密宗是這個規(guī)矩,一定要有人口授指導,當然這個也有它的道理。因為你自己看書,你是依止你的想法來看書,可能會誤解經(jīng)義。所以密宗認為:聽是比看更重要。因為你依止攀緣心,你用你的攀緣心、我執(zhí)我見來看經(jīng)典,你的解讀對不對是一個問題。所以在藏系里面的傳承,所有的法門都要上師口授,你要學什么經(jīng),你第一次一定要經(jīng)過上師的口授,你以后才可以自己看,它的道理就是怕你錯解經(jīng)義。你說你要學蒙山,你就自己到圖書館影印講義就自己放,這個當中,你這個滅定業(yè)真言心中要怎么想?變食真言要怎么想?它有它的想法。那這個文字的記載不可能很清楚,有時候你就自己想,那就變成錯誤了。所以這個傳承的意思就是說,最好要有人教你會比較好,這個教的人他聽過懺公師父教,懺公師父傳給a,a再傳給b,b再傳給c,那就對了。所以這個口授的傳承,它的價值比你自己看書來得高,是這樣子的。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我們下一堂課就把《念佛圓通章》全部結(jié)束了。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三卷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ò浲臃穑。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九頁,「丙二、詳喻感應道交」。

  《本經(jīng)》所開示的念佛圓通法門,實際上就是一種禪凈雙修的法門。也就是說它整個修學的過程,是把大乘的禪觀跟凈土的念佛結(jié)合在一起。因為這個法門的特色,是下手易而成就高,你只要能夠掌控它的修學綱要,其實修行上是非常的簡易;但是他所成就的功德,卻非常的殊勝圓滿。

  所以,宋朝佛教以后,就很多人修習這樣一個禪凈雙修的法門。它的整個內(nèi)涵,我們簡單的作一個說明。大乘的因緣觀認為:「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惯@個道理是說,我們生命整個外在的世界,是我們內(nèi)心的世界所變現(xiàn)的;所以當我們要去改造外在的世界,首先我們要先修正我們內(nèi)心的世界。應該怎么修正我們內(nèi)心的世界呢?

  從《本經(jīng)》的開示,有二個重點要修學:第一個是體性上的修學,這個就是根據(jù)大乘禪觀的思想,我們開始觀照我們內(nèi)心的根本,所謂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我們心中的念頭一生起來的時候,你要去找它的根源是真實的、是虛妄的?凡是你內(nèi)心生起的因緣,是由外境的刺激產(chǎn)生的,就是我為什么生起這樣的念頭?誒,我來到了三寶的環(huán)境,我生起了善念;我到了染污的境界,我生起了惡念:這種由外境引生的善念、惡念,都是虛妄性的、都是生滅的、都不足以依靠的。

  第二個是依止我們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而引生的,這種念頭就是不生滅性的。所以說依外境而生起的是虛妄的,依道理而生起的是真實的。

  所以我們剛開始,就是慢慢的遠離虛妄、慢慢的加強我們心中的真實,所謂的返妄歸真,這個是從體性上的理觀,這個就是禪的部分。那么有這樣子的返妄歸真還不夠,我們進一步的從作用上修學,從作用當中,我們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的功德感應道交,慢慢的成就種種的莊嚴。所以整個念佛圓通,就是一方面返妄歸真,從體性上攝用歸體返妄歸真;一方面依體起用,成就種種的莊嚴。

  我們在禪觀的部分,前面講得比較詳細;以下就開始講到念佛了。念佛當然重點在成就功德莊嚴,而它整個宗旨在于感應道交,所以《本經(jīng)》在正式講念佛方法之前,先講感應道交的道理,先把這個道理講清楚。

  丙二、詳喻感應道交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這一段經(jīng)文,是把感應道交的道理作一個詳細的說明,我們分二段:

  ┌一專為憶┐┌若逢─不逢 ┌┤├如是二人┤│└一人專忘┘└或見─非見

  ┌譬如有人┤│┌二人相憶┐如是─乃至┌同于形影 └┤ ├ ┤

  └二憶念深┘從生至生└不相乖異

  第一段先講譬喻,它說:感應道交的道理,譬如世間上有二個人,這二個生命體在整個法界當中,他們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我們可以從二方面來說明。第一方面,「一專為憶,一人專忘」。說這個某甲他的內(nèi)心,很專心的、相續(xù)的憶念某乙;但是某乙對某甲卻完全的忘失,他的心中根本沒有憶念某甲,也就是他心中根本沒有某甲的存在。這樣子會有什么樣的結(jié)果呢?「如是二人」,這二個人在生命當中互動的結(jié)果,「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即使在生命當中,他們二個剛好生長在同一個世界,縱然是相「逢」,也聽到對方的名字,但是如同「不逢」一般;

  更進一步的,二個人縱使互相的見聞,也是如同不見。也就是說他們二個沒有互相的憶念,只有單方面的憶念,這樣子的相逢、這樣子的相見,是不能產(chǎn)生作用的,可以說是視若無睹,當面的錯過。

  這是一種情況,我們看另外一種情況。假設這二個人的關(guān)系是「二人相憶,二憶念深」,他們二個人彼此之間,某甲憶念某乙,某乙也不斷的憶念某甲,而且是長時間的憶念,慢慢慢慢「憶念」的功力,非常的深厚;這樣的結(jié)果,如是二人,他們從生命當中,或者一生,乃至于多生,都能夠猶如身形跟影子一般,不會分開來。

  這個地方就是說,生命的一個存在現(xiàn)象,除了你的業(yè)力以外,我們講到作用;前面我們講到體性的時候,有真跟妄;但是作用生起的關(guān)鍵在于憶念。我們說過去、現(xiàn)在、未來,比如說你現(xiàn)在的生命,為什么你會跟某一個人在一起、會生存在同一個道場?這個地方就是因為互相的憶念。為什么這件事情會讓你出現(xiàn)、為什么你會做知客師、當家?guī)?這個法為什么會在你的生命當中出現(xiàn),而不是出現(xiàn)在別人身上呢?就是我們前生對某一個人、某一件事情,有某特定的憶念,所以我們今生這個因緣就出現(xiàn)了。

  所以從因緣所生法當中,這個憶念是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個意思就是說,比如說我們在過去的生命當中,有很多佛菩薩的出世,雖然佛菩薩出世,但是我們卻不能跟佛菩薩在一起,這個重點就是我們沒有跟佛菩薩互相的憶念。

  我們現(xiàn)在的果報是由前生的業(yè)力而來的,我們未來的果報是由今生的業(yè)力而來的,所以其實我們所造的業(yè)力,只是讓我們心中的憶念早一點出現(xiàn)而已,業(yè)力本身沒有方向性,它只是一種資糧;而真正引導我們趨向十法界的力量,就是你心中的憶念,如果從作用上來說,憶念是扮演一個主導的角色。

  好,這個觀念建立了以后,我們就可以開始進入到主題了,我們看下一段:

  │┌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憐念眾生┐│└十方如來┤├┤┌子若憶母┐母子歷生─└如母憶子┘└┤ ├└如母憶時┘不相違遠

  前面是把憶念的觀念作一個說明,這以下講到眾生跟佛陀之間,他們之間的互動是怎么樣?就是說站在佛陀的角度,「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身為佛陀,他的內(nèi)心,是安住在平等清凈的大般涅槃。我們會想:到底佛陀的心是在想什么事情?我們從這段經(jīng)文可以知道,佛陀心中的想法是什么──「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事實上佛陀那個明了的清凈心,它也是產(chǎn)生一種作用。什么樣的作用呢?他不斷的以他的大悲心,來愍念憶念一切的苦惱眾生,就像母親在家里面憶念在外面流浪的兒子一樣。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佛陀的清凈法身,事實上是攝持了無量無邊的本愿功德,這個本愿的功德是不斷的釋放出訊息,等待我們跟他感應道交,他是沒有停止的,就像母親憶念兒子是沒有停止的。

  好,這個地方就有二種情況了,身為佛陀,他的清凈法身,他是有很多的本愿功德,在那個地方放大光明,等待我們?nèi)ジ袘澜唬?/p>

  但是我們眾生有二種情況:第一種,「若子逃逝,雖憶何為?」身為一個凡夫眾生,假設佛陀釋放出憶念的訊息,而我們卻沒有釋放出相對的憶念,就好像一個兒子,他離家出走,不再想念母親,這樣子母親單方面的憶念,自然是不能感應道交。也就是說,雖然佛陀的法身有很多本愿的加持力,你憶念我的名號,你可以不墮三惡道;你憶念我的名號,你可以所求如愿。佛陀的清凈法身,有無量無邊光明的攝受力;但是我們卻對這種光明產(chǎn)生拒絕的力量,這樣子,這個攝受力不能對我們產(chǎn)生作用。這是第一種情況。

  第二種,「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假設身為一個兒子,他能夠憶念在家的母親,就如同母親憶念兒子一般,這樣子,母子之間的關(guān)系就慢慢的靠近,而產(chǎn)生一種感應的力量。

  這個地方是說明,為什么有些人在生命的修學當中,經(jīng)?梢缘玫椒鹆Φ募颖;而有些人卻要很辛苦的、單獨的面對自己的業(yè)力。有些人可以得到佛力的加持、有些人必須單獨的面對業(yè)力,這個關(guān)系點不在佛陀本身,佛陀是平等的施舍他的加持力,因為有些人憶念佛陀、有些人沒有憶念佛陀,所以這個加持力就產(chǎn)生了差別相。

  這憶念有二個觀念值得我們再深入的探討,我們看憶念淺深的問題,當然感應道交也有淺深,我們看短時間的憶念跟長時間的憶念。

  我們先看淺的感應:「二人相憶」喻

  ┌念念相續(xù),心心相合┐┌二人相憶┤├緣淺相隱 │└如在左右,如在目前┘

  比如說我們今天憶念佛陀,但是你是偶爾的憶念,其實你心中憶念了很多很多的法界,阿彌陀佛只是你憶念當中的一個法界,但是你在憶念的時候也是很虔誠的,「念念相續(xù)……如在左右」,但是這個憶念的因緣相當?shù)臏\薄,也就是說你并沒有產(chǎn)生一種「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的憶念,這樣子,我們就不保證來生能夠到凈土去,因為你心中有太多的憶念,而阿彌陀佛的憶念,并不是你心中主流的力量,這樣的憶念太淺薄了,整個功德相就隱沒了,那么可能要到以后才會成熟。

  另外一種情況:

  │┌見堯于墻,見舜于羹┐└二憶念深┤├緣深相現(xiàn)

  └存乎衷,形乎外──┘

  ──糅合《李炳南居士講表》──

  假設你對阿彌陀佛的憶念,就像孔夫子在學習堯、舜的圣賢之道一樣,他不斷的憶念圣人的思想、圣人的人格,有一天在散步的時候,突然間看到堯在墻壁當中顯出影像為他開示;也見到舜在肉羹當中,顯現(xiàn)他的影像。

  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說是他內(nèi)心真誠的憶念,所以招感外在因緣的顯現(xiàn),這個就是「緣深相現(xiàn)」。所以為什么很多人憶念阿彌陀佛,但是不是所有的人在臨終的時候都能夠見到阿彌陀佛?就是因為這個憶念有淺深的差別。

  懺公師父曾經(jīng)在齋戒學會的時候說一段開示,這段開示對憶念的觀念有很深的涵義,他說:有一次,除夕夜的時候,這一天特別的想念他在家的母親。他的家鄉(xiāng)在東北,懺公師父在水里,這距離相當遙遠。這個時候,剛好他的母親在門外,也非常的想念懺公師父,而且叫著他的俗名;突然間,懺公師父頭一抬起來,就在虛空當中,聽到他母親呼喚他俗名的聲音,那個聲音很清楚的顯現(xiàn)出來。為什么會有這個聲音的影像呢?就是感應道交。因為彼此都互相的憶念,所以就會出現(xiàn)很多色聲香味觸法的影像出現(xiàn)。所以我們講到憶念,就有所謂淺深的差別。你對佛陀的憶念是淺,那不保證今生可以見佛;那你對佛陀的憶念相當?shù)纳,那這個就是決定性了。

  我們再看下一段:

  「母子相憶」喻

  ┌佛力(能應)─彌陀大愿力─喻母┐ ││ │┌自性功德力┐├感應道交└自力(能感)┤├喻子┘

  └名號功德力┘

  ──糅合《彌陀要解》──

  憶念這當中,我們最主要的是講到對佛陀的憶念,《本經(jīng)》的念佛三昧,所要感應的,我們講能應的是佛陀的本愿功德,佛陀的清凈法身,有很多很多的本愿功德力,等待我們?nèi)ジ袘。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能感自力這一部分。能感這一部分有二個重點:第一個,我們能念的心必須具足自性功德力,要有一種很真誠的憶念的心;第二個,你所憶念的法,是名號的功德:這樣子才能構(gòu)成感應道交。

  這樣子,大家就質(zhì)疑:那現(xiàn)在我很想要跟阿彌陀佛的本愿功德,跟他的四十八愿感應?這個時候你要具足二個條件:第一個,你能念的心要特別的強,你必須把對阿彌陀佛的憶念,在生命當中我們不可能只有一個憶念,你有很多的想法、很多的希望,但是阿彌陀佛的功德在你的心中,必須是最重要的、最有力量的,你那個能念的心要特別的強。第二個,你所念的法也很重要,你說我想跟阿彌陀佛感應,但是我念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這樣子的感應就間接了。

  因為你憶念某甲,你卻稱念某乙的名號,這樣子就是一種間接的力量,當然也是可以感應,但是這樣的力量就間接了。所以我們看,能感的是你內(nèi)心真誠的力量,第二個是所念的名號,這二個要加起來。

  在清朝有一個老婦人,年輕的時候跟他先生二個很努力的工作,創(chuàng)下了一番大事業(yè),他先生因為太勞累了,后來生病死掉了,所以這個老婦人就獨自撐起家業(yè)。年紀大了以后,她覺得生命無常,就去聽聞佛法、學習佛法,后來親近道源老和尚。道源老和尚開示說:你現(xiàn)在年紀太大了,修什么止觀都沒有用,你就專心的憶念阿彌陀佛就好。道源老和尚又開示說:念佛的法門,最重要的就是要達到一心不亂,你就成功了。這個老婦人就以一心不亂為他的目標,整天的念佛,后來念了一段時間以后,她覺得功夫不得力,沒有辦法一心不亂。她就請教她的老師說:我實在沒有辦法達到一心不亂,念佛的時候夾雜著很多的妄想,不能專心的憶念。道源老和尚說:你嘴巴念佛,但是你心里沒有真實的歸依。你看,你念佛的時候,你家里發(fā)生什么事情,你還是一樣放不下。你念佛的時候看到兒孫,你也是生起貪戀愛著之心,你哪里是真正的在憶念呢?你憶念的所緣境太復雜了!這個婦人聽了以后,就生起了慚愧心,后來給自己封一個外號叫百不管婦人,什么事都不管了,真心的放下。這個時候,她看到事情,以【百不管、隨它去】來自我勉勵,果然沒有多久就成就一心不亂。她大概念了半年以后,成就一心不亂,她要臨終之前,還跑去跟道源老和尚告假,說:感謝您對我的開示。我當初在修行的時候障礙沒有辦法突破,您幫我解開了。她跟老和尚告假回去以后,沒有多久就安然往生了。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nèi)绻兄居诟鷱浲拥墓Φ赂袘澜唬惚仨氁褜Π浲臃鸬膽浤,當做你對整個法界憶念最重要的力量。這個就是我們講二人相憶、二憶念深,這個地方講到憶念的觀念。

  丙三、法合顯示深益

  這個憶念到底有什么好處呢?我們講到這個憶念,這個感應的

  功德。我們看經(jīng)文:【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好,我們看消文的地方:

  ┌憶佛┐┌現(xiàn)前┐┌必定見佛─去佛不遠┌若眾生心┤ ├┤ ├┤ │└念佛┘└當來┘└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前面是講到憶念的理論,這以下講到方法。身為一個眾生,假設我們像一個兒子憶念母親的心情來憶佛、念佛,這個憶佛跟念佛這個地方就是整個念佛三昧的重點,我們先看注解的地方:

  ┌憶佛─系心佛境,恒審思量。 │└念佛─注心一境,系緣不散。

  我們憶念佛陀有二個內(nèi)涵:第一個是用憶佛的,第二個是用念佛的。這個憶佛就是系心佛境,恒審思量;念佛是注心一境,系緣不散。這個憶佛它的所觀境比較廣大,整個佛陀依正二報的功德,都是我們憶念的對象,我們對這個對象是恒審思量,他是要觀察思惟的,所以憶佛就是一種觀想,它是觀的部分。說我現(xiàn)在雖然沒有念阿彌陀佛的圣號,但是我想到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有種種鳥類的說法、有種種的宮殿,對這樣的法生起好樂之心,這個就是在憶佛,就是你只要是憶念佛陀所有的正報、依報的莊嚴,這個都是憶佛,這一部分是屬于觀想的部分。

  其次,念佛就是比較專注了,注心一境,系緣不散。前面的所緣境是佛境;這個地方念佛的所緣境是一個境,就是佛號,這個時候心于佛號是無分別住,不能想像的,這是止的部分。所以圓瑛法師在注解《念佛圓通章》,他說:憶佛之法是屬于暫念,暫念的法門,是暫時的,你不能憶佛太久,因為觀想是耗神;念佛的法門是常念的法門,你經(jīng)常能夠去念佛的?偠灾瑧浤钣邪☉浉,我們對佛菩薩有時候是憶佛的,有時候是念佛的。這個是講到念佛的因地,我們再看下面。

  他的果地功德呢?【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炕蛘呤窃诂F(xiàn)生,或者是在來生。你憶佛、念佛有二個特殊的功德:第一個,你能夠見佛;第二個,你可以成佛。見佛當然是見到外面的佛,成佛是見到你內(nèi)心的佛。我們看第一個見到他佛: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你不斷的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憶念他的圣號,你不斷的產(chǎn)生這樣的訊息,你可能是今生、也可能是在來生,就能夠跟阿彌陀佛產(chǎn)生一個見,這個見就是包括了見聞覺知,就跟他相應在一起了,相應以后,你就不離開佛陀了,得到佛陀的加持。長時間以后,你甚至于可以不假其他的方便,你慢慢就能夠心意開通,成就圓通。所以前面的必定見佛是見到他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你從念佛托彼名號,顯我自性,你慢慢的回光返照,也見到了自性佛:這個就是憶佛、念佛的好處。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看見佛跟成佛的內(nèi)涵,我們先看必定見佛。

  《法華經(jīng)》:

  ┌夢中─

  │「若無夢中,見諸如來!

  │

  現(xiàn)前│《大集經(jīng)》:

  ┌一┼定中─

  │見佛│「至七七日,現(xiàn)身見佛!

  ││

  │ │《彌陀要解》:「阿彌陀佛

  必定│└臨終─

  ○ ┤與諸圣眾現(xiàn)在其前。」

  見佛│

  │┌決定往生所念國土,見彼世界之佛。

  │當來│

  └二┼分段生死已了,便可任運十方供佛。

  見佛│

  └至無明斷盡,轉(zhuǎn)識成智,自性圓覺。

  這個見佛有二種情況:第一個是現(xiàn)生的見佛,第二個是來生的見佛。在現(xiàn)生的見佛,有三種的可能性:第一個夢中,第二個定中,第三個臨終。我們看夢中的出處:《法華經(jīng)》云:【若無夢中,見諸如來!课覀?nèi)绻窃诮裆姺,絕大部分是在夢中,除非你成就禪定。在資糧位的菩薩憶佛、念佛,能夠見佛的,絕大部分是在夢中。

  我們也講一個夢中見佛實際的公案,在《念佛感應見聞錄》當中講到一個臺中蓮社的居士,叫李水錦居士。這個李水錦居士年輕的時候就受了菩薩戒,很虔誠的念佛,念到八十歲的時候得到肝癌,這個時候他找遍所有的醫(yī)生,醫(yī)生都覺得這個沒有辦法了,你準備回去處理后事了。這個人的行力很強,他雖然得到肝癌,他每天的早課、晚課還是忍痛起來拜佛、念佛。有一天早課起來拜佛的時候,他實在是痛得受不了,體力不支了,就在這個蒲團拜下去的時候睡著了,睡著以后,就夢到阿彌陀佛現(xiàn)身──三十二相、放大光明。阿彌陀佛說:你不要緊張,醫(yī)生沒有辦法開刀,明天晚上我來幫你開刀。這個時候,李水錦居士醒過來,唉呦!他知道有這件事情。到第二天晚上他睡覺的時候,果然阿彌陀佛現(xiàn)身為他開刀,他的子孫睡在隔壁寮房,都還聽到剪刀的聲音。他就看到阿彌陀佛親自用刀子,切開他的身體,拿出很多黑色的血。從那一次睡醒以后,身體就慢慢好轉(zhuǎn),一個月以后再去檢察,整個癌細胞完全康復。這是怎么回事呢?這個就叫做夢中見佛。所以我們沒有成就禪定的人,大部分都是夢中見佛。

  我們看定中,《大集經(jīng)》云:【至七七日,現(xiàn)身見佛。】這個現(xiàn)身見佛就比較困難了,這是在定中見佛。這個慧遠大師在一生當中,有三次在定中見佛,到了第三次的時候,他看到的阿彌陀佛是遍滿在虛空當中現(xiàn)身。那個時候阿彌陀佛跟他開示,他就知道他的時間快到了,所以他在第三次見佛以后,就準備后事了。

  第三種是臨終見佛,這個最重要了,《彌陀要解》云:【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xiàn)在其前】。我們從念佛的角度,當然重點在臨終的接引,就是阿彌陀佛與諸圣眾,因為我們平常不斷的憶佛、念佛,臨終的時候現(xiàn)身,對我們開示慰導、光明攝受,使令我們能夠保持正念。這個是講到見佛,你不斷的去憶念佛陀、觀想佛陀,他的功德在現(xiàn)身當中有夢中見佛、定中見佛、臨終見佛。

  這個地方有個觀念,我要說明一下。憶佛、念佛可以見佛是事實,但是你不要一開始的時候,就東張西望看佛陀是不是現(xiàn)前(哈哈)。很多人就是不重視因地,他重視他的結(jié)果,其實這樣子,印光大師說很容易著魔的。就是說,感應道交它的重點,簡單來說有四個字,你要記住四個字──【莫向外求】。你要是向外求,我看你不是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你這種攀緣心,所有的首楞嚴王三昧,第一個對治的就是攀緣心。所以印光大師說:念佛的重點在于只問耕耘,不問收獲,水到渠成,你念佛的時候自然出現(xiàn)。所以我希望我們在感應道交的時候,你要抓住這個重點──莫向外求。

  好,我們再看下一個,當來見佛,這個是講來生,前面見佛是講今生。決定往生所念國土,見彼世界之佛。你不斷的憶念他,就往生到他的國土去,假設你是念阿彌陀佛,你就到凈土去見到阿彌陀佛。分段生死已了,便可任運十方供佛。你剛開始見一尊佛,可是你到了那個凈土以后,你成就了神足通,就能夠見到十方佛。所以這個念佛法門很妙,你剛開始是見一尊佛,但是你最后見到的是十方佛。

  至無明斷盡,轉(zhuǎn)識成智,自性圓覺。前面的見佛,都是你修學過程的一種加持力,見到他佛,你見到阿彌陀佛,當然他就為你說法,你照著那個法義去思惟觀察,就轉(zhuǎn)識成智,就見到你自性清凈心里面的圓滿覺性的佛,那你自己就成就了法身菩薩。

  這個憶佛跟念佛的修行,我們說明一下。憶佛是一種觀想,重點在信愿的培養(yǎng);念佛在持名,成就一種三昧、專注。如果是我們平常個人的用功,你看打佛七的時候,你要先念佛,先成就止、寂靜的力量,然后再觀想。但是你遇到臨命終的人,處理就不是這樣。諸位我們身為一個法師,很多機會會接觸到臨命終人,而這個也是他一生的關(guān)鍵。那你今天有這個因緣跟他接觸,他的成敗就是看你怎么去引導他,他這個時候的心念是散亂的,他這個叫做胡思亂想,很多的憶念。你怎么把他的憶念集中起來,這就是一個善知識的責任。他現(xiàn)在肯定有很多憶念,想他色身的敗壞、家庭眷屬、財富,他心中有無量無邊的憶念,這個時候你直接念佛是沒有效果的。這個時候,一個有經(jīng)驗的人,是先讓他憶佛,不是念佛,是先憶佛,像印光大師講的:剛開始先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他這個時候心思散亂,你要把娑婆世界的苦、空、無常講出來,先破壞他虛妄的憶念;然后再講凈土的真實功德,把他的憶念集中到凈土上面;然后大家再輪班念佛以助凈念:【先開導,再念佛!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說你去的時候,大家已經(jīng)念了一段時間了,他的心已經(jīng)集中了,你就不要開示了。所以這個憶佛跟念佛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我們要去調(diào)配,一個是著重在觀想的信愿,一個是著重在專注的持名,但是總而言之,憶佛的時間不能太長,念佛的時間可以長。所以圓瑛大師說:憶佛是暫念,念佛是常念。

  這個地方講到見佛,我們再看成佛:

  多劫業(yè)識,消融至極,

  ┌一、現(xiàn)前心開─

  自得 │心豁然開。 ○ ┤心開 │但見彌陀,聞勝妙法,

  └二、當來心開─心豁然開。

  ──糅合《李炳南居士講表》──

  自得心開有二種情況,第一個現(xiàn)前心開─多劫業(yè)識,消融至極,心豁然開。什么叫心開呢?就是我們多生多劫的業(yè)障,這個業(yè)就像烏云一樣把我們障住了,障住以后,你不斷的憶念佛陀,佛陀是一個大光明的法界,就把這個烏云給破壞了,把這個烏云撥開以后,心豁然開,這個地方的心豁然開是講到消除罪障。消除罪障的相貌,如果你曾經(jīng)有一段長時間的拜懺,你就會有這種感覺:拜懺之前的心是粗重的、暗鈍的,你經(jīng)過長時間的拜懺以后,你覺得心感到輕安,而且特別的明了。

  你看很多老菩薩,他不認識字的,但是他每天念佛,不斷的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他能夠把《無量壽經(jīng)》完全背起來,就是他那個心,不像我們是暗鈍的,特別的靈敏,這個就是講現(xiàn)前心開。你把這個烏云業(yè)障打開了,當然這個還是凡夫;下一個就是圣人了,當來心開─但見彌陀,聞勝妙法,心豁然開。前面的心開,是講到你在憶佛、念佛的時候,得到佛陀的加持,消除了罪障,但是心中的有所得心是在的。你到了凈土以后,能夠聽聞大乘我空、法空的真理,這個時候心豁然開,把我執(zhí)、法執(zhí)完全消滅了,清凈心現(xiàn)前,那這個是轉(zhuǎn)凡成圣了。

  當然從凈土的角度,是來生的時候才真正的轉(zhuǎn)凡成圣,今生的是消除罪障。這個叫做自得心開。前面是見到外在的佛,這個地方是講到內(nèi)心的受益。這以下我們看辟喻。說是憶佛、念佛能夠見佛的這種情況,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一個做香的人,本來我們的色身是沒有香氣的,是臭穢的色身,但是你不斷跟香在一起,受到香的熏習,你身上就有一股很濃的香氣,你怎么洗都洗不掉,這個香氣已經(jīng)跟你的身體合為一體,這種叫做香光莊嚴。這個香古德解釋為佛陀的功德,光是佛陀光明的功德。你不斷的憶佛、念佛,能夠得到佛陀的本愿功德來攝受你的內(nèi)心,使令你心不顛倒;由佛陀光明的加持,來攝受我們的色身,使令我們色身遠離遮障:這種香光來莊嚴我們的色心,這個就是憶佛、念佛的好處。

  憨山大師講到這個憶念的問題,我們作一個說明。憨山大師說:我們心中的憶念,其實是通十法界。我們一個人為什么會到三惡道去?說一個人會到三惡道的總相,就是你不斷的憶念十惡的法──殺盜淫妄、貪嗔癡。如果你是用上品的心,來憶念上品的十惡,你的心特別的強,這件事情你非做不可,而且你這個十惡的法又是特別惡劣的法,那就是地獄了;你用中和的心,來憶念中品的十惡,餓鬼法界;你用緩和的心,來憶念下品的十惡,這個就是畜生法界:這個是講三惡道也是由憶念而出現(xiàn)。

  另外,如果我憶念五戒、十善,我整天想的都是五戒、十善這個法用,用五戒、十善不斷來引導你自己,那你來生是人天法界;如果你是憶念六度,這個就是菩薩法界了;憶念四諦法門,就是聲聞法界;憶念十二因緣,就是緣覺法界了;那你憶佛、念佛,當然就是直接跟佛感應。

  所以我們講,我們這一念心一動,其實就是一種憶念,【你不是憶念三惡道,就是憶念人天;不是憶念人天,就是憶念二乘,要不然就是憶念菩薩!亢┥酱髱熣f:如果從成佛的角度,憶佛、念佛是最直捷了當。我們凡夫不可能無念,你說我現(xiàn)在開始都不要憶念,做不到,因為你念頭一定要動的,有動一定要憶念。所以這個地方憶佛、念佛,就是我們?nèi)绾伟盐覀冞@個憶念的力量慢慢的集中,把它導向一個方向去。

  好,我們先休息一下,我們待會再把這個憶念整個作一個總結(jié)。

  第四卷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二頁。

  我們講到內(nèi)心的作用,就講到憶念的力量。基本上我們生命的果報,它的形成有二個重要的因素:第一個是你過去所造的業(yè)力;第二個就是你心中的憶念,就是你心中的愿望,你有這個愿望,你就會有這個憶念。

  第一個是業(yè)力,第二個是愿力的和合,就構(gòu)成我們整個生命的結(jié)果。

  有一天,孔夫子帶著子路跟顏淵在花園當中散步,看樣子孔夫子那時候的心情非常好,沒有什么憂煩的事情,孔夫子就問子路跟顏淵說:盍各言爾志?講講你們心中的理想,你在這個地方讀書,你們對未來有什么樣的遠景、什么樣的意念呢?子路就說:愿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也。他說:我希望有一天,我今天讀完書以后,去外面做事,有一點錢財,我要買很多的車子、很多的衣服,當朋友要跟我借用的時候,我會大方的借給他;就算是他把我用壞了、占有了,我一點也不生起吝惜嗔恨之心。他心中的遠景是這樣的遠景。顏淵就說:愿無伐善,無施勞。有一天我為國家做很多事情,我希望我能夠不夸耀我的能力,我有很多能力,但是我不夸耀。第二個,我也不張揚我的功德,保持謙卑

  你看這二個,你就知道他們心中的愿望、憶念是不同的,就這二個生命的結(jié)果是不同的。所以你看子路后來的結(jié)果,他等于是為朋友犧牲了,他做家臣,為了救他的主子,結(jié)果死在亂刀之下,他把朋友的仁義看得很重,他憶念的就是朋友的仁義──愿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也。

  但是你看顏淵的意愿就不是這樣,他不是建立在朋友之間的義氣,他憶念的是他自己的德行,所以你看顏淵到最后的結(jié)果,其實顏淵是孔夫子所有的學生里面最優(yōu)秀的,以現(xiàn)在來說就是成績最優(yōu)秀,第一名的,但是在孔夫子的學生當中,生活最落魄的就是顏淵,經(jīng)常三餐不繼。你看孔夫子有一個學生很平常,他是做官的,有一天他的同學開著一輛大的車子要去見顏淵,結(jié)果車子太大,巷子進不去。后來他的同學進去以后,看到顏淵住在一個小巷子里面,好不容易才找到,車子還停在外面,他說:你何苦啊,同學!顏淵說:【我寧可固守貧窮,也不愿同流合污!科鋵嶎仠Y會有這樣的結(jié)果,我們一點也不感到驚訝,因為從他當初講的話,就看出他生命的方向──愿無伐善,無施勞。他看重的是內(nèi)心的德行。

  這個時候大家就很好奇,那孔夫子的理想是什么?這個時候子路就問孔夫子說:愿聞子之志,老師您的志向是什么?孔夫子說: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誒,這個人不簡單,孔夫子他心中憶念的是世界大同的景象,老年人得到安養(yǎng),年輕人得到教育,朋友之間能夠富而好禮、遵守規(guī)矩。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這三個人同樣是讀堯舜禹湯的圣賢之書、同樣在讀一本書,但是三個人是往三個結(jié)果、方向不斷的前進,他們的生命是三個方向。后人把子路這個愿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也的道德叫小仁小義,這種仁義是小仁小義,你看到的只是朋友的仁義,這種格局不大;把顏淵這種寧可為德行而放棄世俗的名利,叫做中仁中義,因為你偏重在自利;把孔夫子這種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種思想,叫做大仁大義,知其不可而為之,處在亂世,還是盡心盡力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絕不放棄。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你心中所憶念的法,事實上對你的生命產(chǎn)生一定的引導作用。這個地方若眾生心,憶佛念佛,就是說身為一個凡夫菩薩,你要以佛志為己志、以佛心為己心,你不斷的去想:這件事情阿彌陀佛會怎么做?就像懺公師父說:我們修行人遇到事情,你就想想印光大師會怎么做?蕅益大師會怎么做?這樣子對我們的德行有提升的作用。就是你不斷的憶念祖師、憶念佛陀,于祖師的志向為己志向,以祖師的大悲心為己心,這個是非常好的方法,就是本尊相應!侗窘(jīng)》的意思就是說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們直接用香來熏習自己,我們不必靠自己去創(chuàng)造香,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考方式。

  好,我們看經(jīng)文丙四、述己自利利他

  前面已經(jīng)把憶佛、念佛的方法跟功德作一個說明;這以下把憶佛、念佛的因果關(guān)系作一個總結(jié),我們看經(jīng)文:【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于凈土!课覀兛聪牡牡胤剑

  ┌以念佛心┌我本因地┤ │└入無生忍 │┌攝念佛人

  └今于此界┤└歸于凈土

  這個地方講到大勢至菩薩他的自利跟利他的法門,我們先看他自利的法門。大勢至菩薩回憶他過去的修行,我本因地,我在凡位菩薩的時候,我們前面說過,他在恒河沙劫遇到超日月光佛,彼佛教我念佛三昧,他最初就是依止這個憶佛、念佛的因地,而成就了【無生法忍】。我當初是一個業(yè)障凡夫,但是我就是不斷的觀想阿彌陀佛與我同在,我不斷的憶念阿彌陀佛有什么功德、有什么樣的理想,我以他的理想當作我的理想,我把我的心經(jīng)常跟阿彌陀佛融合在一起,結(jié)果因為這樣子,【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我很快的就證入了二空真如,他就是用這個本尊熏習的法門,直接觀想我就是阿彌陀佛,我應該要怎么做!現(xiàn)在在利他方面,【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于凈土!课乙彩怯眠@樣的念佛法門,來攝受眾生,歸于西方凈土。這個觀念,我們把它作一個比較深入的探討,我們先看在自利方面──【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以彌陀果覺

  ○以念佛心┤└作眾生因心什么叫念佛心呢?以彌陀果覺,作眾生因心。整個念佛法門就

  是這句話,就是說我是一個因地之心,阿彌陀佛是一個果地功德,我把這個果地功德跟眾生的因心合在一起,我經(jīng)常觀想以佛志為己志、以佛心為己心,我經(jīng)常以佛的功德來要求自己、熏習自己,這樣子就像【染香人,身有香氣】。你以這樣一種本尊相應的心情,很快的就能夠【念極情亡,證入無生;帶業(yè)往生,圓證不退】。

  ┌念極情亡,證入無生。

  ○入無生忍┤└帶業(yè)往生,圓證不退,F(xiàn)生能夠念極情亡,因為我們的妄想也是無自性的,你不斷的往真實的地方去思惟,妄想自然消滅,臨終的時候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往生凈土,圓證三不退。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這個念佛心,當然無生忍是一個結(jié)果,但是悟入無生法忍,念佛心不是一個唯一的選擇,你也可以用參禪的心、止觀的心。這個地方大家會問:念佛心悟入無生法忍,跟參禪的心悟入無生法忍,有什么差別呢?這個地方的差別,在于自力跟佛力的差別。你完全只是靠參禪、止觀的心悟入無生法忍,那是完全自力;你用念佛的心,除了自力以外,還有他力的加被。

  這個他力的加被是什么意思?我們簡單的說明,讓大家體會一下,F(xiàn)在的很多管理學的大師作了統(tǒng)計,他把成功的因素歸納成二種,一個人事業(yè)要成功有二種因素:第一個是你的能力,第二個就是你的恃力。他說:這個能力只占成功的百分之十五,你的恃力占百分之八十五。

  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你看秦朝末年楚漢相爭,楚國的項羽是出生貴族,他的家族幾代都是做將軍的,他的能力比劉邦高多了。劉邦等于是一個市井無賴,整天帶著一些哥們,到處的游手好閑。劉邦你看司馬遷《史記》上的記載,劉邦遇到事情就講一句話:為之奈何?我該怎么辦呢?問旁邊的人。所以若論能力,劉邦根本不是項羽的對手。劉邦幾次跟項羽打戰(zhàn),都被項羽打得落花流水,都是請韓信派兵來救他,他根本不是項羽的對手,沒有一次打贏的,都是被項羽追著打。但是為什么劉邦會成功呢?

  他成功的時候講了一句重要的話:若論籌謀計劃、洞察先機,決戰(zhàn)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你看打戰(zhàn)之前要做作戰(zhàn)計劃,怎么樣來打這個戰(zhàn),這個「籌謀計劃、洞察先機」,張良是高手。這個計劃做完了以后,誰要去實踐呢?他說:若論領兵作戰(zhàn),攻必克、戰(zhàn)必勝,我不如韓信。帶兵,韓信真的會帶,韓信帶兵多多益善。這個城攻下以后,誰來治理國家呢?他說:若論安定人心、治理國家,我不如蕭何。蕭何,你只要打完仗以后,他就能夠重新的把它恢復起來。我為什么成功呢?我的能力比不上他們?nèi)齻,他們?nèi)齻能夠為我所用(呵呵),所以我成功了。所以劉邦的成功在于他善用恃力,但是他沒有能力。

  今天我們成佛之道的道理,跟這個是完全相似的,我們的目標都是無生法忍;但是你有二個選擇,完全靠你自己的力量來面對業(yè)障,這是你一個選擇,我不要恃力,我只要能力,我不要佛陀本愿功德的加持,我也不需要佛陀光明的攝受,我完全靠自己的戒定慧來面對業(yè)障,這是一個選擇。當然這樣的選擇,一定是入道多辛苦,障礙重重。

  第二個,我自己盡我該做的力量,有能力;我能夠有佛恃力的加被,那這個就更好了。你看蕅益大師的傳記,你就會有這種體會。蕅益大師剛開始是以參禪心悟無生忍,你看他剛開始出家時候的口氣啊,旭出家時,宗乘自負,藐視教典。妄謂持名,曲為中下。蕅益大師他講這句話當然有他的條件,他的觀照力強,他直接能夠觀照二空真如,他二十四歲出家,二十五歲就開悟了,他看到這個身心世界是如夢如幻的,得到勝解。他本身的加持力也是很強,他每次一閉關(guān)加行,就是往生咒大悲咒三十萬遍、一百萬遍。所以他剛開始對這個佛力的加被,并沒有重視,他重視的是能力。后來到了四十幾歲以后,他自己講后因大病,這個大病在傳記里面講到: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臥,只有含淚念佛而已,后來決意西歸,開始對阿彌陀佛的功德,他說是萬牛莫挽,一心歸命,萬牛莫挽。

  這個地方就是說,其實成佛的結(jié)果是無生法忍,但是在過程當中你有二個選擇:第一個,你完全靠你自己的能力;第二個,你在能力之外再加一個恃力,那就更好了。那么到底以念佛心還是參禪心,這個恃力有哪些呢?

  在宋朝的了然法師說:一個人能夠經(jīng)常憶佛、念佛,能夠得到四種功德的攝受。

  第一個法身的攝受,念佛之人能夠得到佛陀法身本愿功德的加持,這個我們前面講過,法身當中有很多的本愿。

  第二個光明的攝受,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能夠使令我們現(xiàn)生消除災障。

  第三個神力的攝受,經(jīng)常念佛的人能夠得到大力鬼神、龍?zhí)?a href="/remen/hufa.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護法的護持,這些都是阿彌陀佛的眷屬,你憶念阿彌陀佛本尊,這些眷屬、大力鬼神就保護你了,遠離這種鬼神、冤親債主的障礙。

  第四個色身的攝受,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現(xiàn)前,開示慰導,接引往生。所以你以念佛心,除了你自己的止觀、戒定慧以外,你多了四種的恃力──法身的攝受、光明的攝受、神力的攝受、臨終的時候色身的攝受,四種力量。

  我在佛學院講以念佛心的時候,有人問我說:那參禪的心呢?參禪的心就少了這四種的力量。所以我們悟入無生法忍,以念佛心是特別的殊勝。這個以念佛心悟入無生法忍,這個偏重在自身的功德;那么念佛人來生的功德,最重要的當然就是轉(zhuǎn)五濁惡世,為清凈的凈土,這是來生的功德。

  我們看下面攝此娑婆世界,歸西方的凈土:

  ┌一、劫濁─濁法聚會,三災降臨。

  │

  ├二、見濁─邪見增盛,昏昧汩沒。

  │

  ○攝此界┼三、煩惱濁─煩惑擾亂,心思不安。 │├四、眾生濁─五陰粗弊,身心羸弱。 │└五、命濁─壽命短促,死緣增多。

  娑婆世界身為穢土,它有五種障礙,這個「濁」簡單的講就是障礙。第一個「劫濁─濁法聚會,三災降臨!咕褪俏覀兩硇氖澜缬泻芏辔蹪岬姆ㄩ_始聚會,有三種災難開始降臨,就是饑餓、刀兵跟病苦,從這個時候,我們的修行就受到饑餓的障礙、人跟人之間刀兵的障礙跟病痛的障礙。這個「劫濁」是一個總相,

  我們看別相。見濁─邪見增盛,昏昧汩沒。邪知邪見也開始增盛了,這種昏昧顛倒的心汩沒,汩沒就是波濤洶涌,開始熾盛了。這個在五濁惡世修行,最嚴重的當然就是邪見了,一個人會做錯事,他的第一步就是先起顛倒。你看古代的圣賢,他不一定能夠明白因果,但是古代的圣賢,他深受二個法的影響,你把古代的歷史書讀一讀,會發(fā)覺古代有二個思想很重要:第一個舍身取義,這是孟子說的。他說:這個色身是我所愛樂的,但是這個仁義也是我所愛樂的,如果這二個一定要選擇的話,我寧可追求仁義而放棄生滅的色身。古人在面對欲望刺激的時候,他知道安住在仁義是更重要的,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名留千古,古人在面對名利跟仁義抉擇的時候,他會想一想:我死了以后,歷史會怎么評論這件事情?人死留名。所以古代人的知見,因為有舍身取義跟名留千古思想的支持,他遠離過失。所以這個知見很重要。我們現(xiàn)在對這個知見開始模煳了、生命的價值觀開始顛倒了,追求的是現(xiàn)世的安樂。

  所以接下來就煩惱濁了。我們心中沒有一種追求仁義的堅持,也不在乎死后別人對我有什么看法,所以我們就沒有辦法抗拒心中煩惱欲望的干擾,我們只好心隨妄轉(zhuǎn)。

  煩惱增盛了以后眾生濁,我們的果報體變成粗重卑劣,身心世界也變得羸弱沒有堪能性,最后壽命短暫,死亡的因緣增加。這個就是我們在娑婆世界的一個──由邪見產(chǎn)生煩惱,由煩惱產(chǎn)生卑劣的果報,乃至于短命等等。

  ┌一、轉(zhuǎn)劫濁──為清凈海會

  │

  ├二、轉(zhuǎn)見濁─, ─為無量光

  │

  ○歸凈土┼三、轉(zhuǎn)煩惱濁─為常寂光 │├四、轉(zhuǎn)眾生濁─為蓮華化生 │└五、轉(zhuǎn)命濁──為無量壽──糅合《彌陀要解》──

  反過來,我們今天如果往生凈土,能夠轉(zhuǎn)劫濁為清凈海會,我們能夠到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遠離種種的災難;轉(zhuǎn)邪見為無量光,能夠在極樂世界經(jīng)常聽聞正法,心中有智慧的光明來引導;轉(zhuǎn)煩惱濁為常寂光,有這個寂靜的力量;轉(zhuǎn)眾生濁為蓮華化生,把這個粗重的果報,變成一個異生身,沒有老病障礙的異生身;轉(zhuǎn)命濁為無量壽,壽命長遠。

  這個地方,我們前面講過,念佛法門從今生的角度,有法身的攝受、光明的攝受、神力的攝受、色身的攝受;從來生的角度,當然這個凈土的攝受是很重要的。你如果走自力法門,我們是先改變內(nèi)心,再改變外境;你走凈土的話,是先改變外境,再改變內(nèi)心,因為你的外境改變好了,你內(nèi)心自然清凈。所以凈土法門,它是先把外境弄清凈了、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了,然后你內(nèi)心自然清凈。所以這個地方的方法是不同。所以我們念佛法門,現(xiàn)生以念佛心,悟入無生法忍;來生能夠攝念佛人,歸于凈土:這是正式講到他的功德。

  好,我們看下一段:

  乙三、結(jié)答圓通方便

  前面是講到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在憶佛、念佛當中,我們要以什么當做修行的下手方便?【佛問圓通,我無選擇,

  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都攝六根┐┌得三摩地佛問圓通,我無選擇┤ ├┤

  └凈念相繼┘└斯為第一

  佛陀問我成就圓通的法門,怎么悟入?怎么從一個生滅的攀緣心,悟入到常住真心?其實我是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唯一的選擇就是【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這個【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可以說是整個《念佛圓通章》修行的綱要。這個《念佛圓通章》,它很強調(diào)憶念,你心中是想像什么東西?你心中不斷的去念什么東西?這個都攝六根等于是把你過去虛妄的想像,通通把它收起來,我們講打得念頭死,就是說你要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你不是只有凈念相繼。當然凈念相繼,我不斷的憶佛、念佛,你還要都攝六根。很多人他的修行重點,就是偏重憶佛、念佛;但是他忽略了他對娑婆世界也有種種的憶念,這樣的熟境界沒有把它都攝起來,就是說很多人都【只是生善,忘了破惡!克赃@個地方就是說,你剛開始要把對娑婆世界的憶念收攝起來,然后再專注的憶念彌陀,你就成功了。這樣子成就三摩地,這個是在整個法門當中最為殊勝、最容易成功的。一方面把對娑婆世界五欲的憶念收起來,然后專心的憶念阿彌陀佛。

  前面的說法是根據(jù)古德的開示,就是收攝妄念,一心念佛。我們也可以印光大師的開示:

  ┌一、都攝六根─一句彌陀念誦聽─專注力 │└二、凈念相繼─十句成片三三四─相續(xù)力

  ──糅合《印光大師文鈔》──

  印光大師說:這個都攝六根,其實用一句佛號就可以了。說你這個妄念很多,你不管妄念怎么來,以一念抵萬念,反正你就是一句彌陀念誦聽,這個就是都攝六根,你這個六根──眼睛也不亂看、耳朵也不亂聽,你聽得到你的聲音;你把這個佛號再十句成片三三四,再相續(xù)下去,就是凈念相繼了。

  一、一句彌陀念誦聽─都攝六根

  意─念從心起─→舌─聲從口出─→耳─音從耳入

  誒,印光大師這樣解釋也很好,就是以一句佛號來都攝六根,以一句佛號來凈念相繼。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用五點記數(shù)來說明。

  諸位如果打佛七的話,這個五點記數(shù)法也是很重要的。二、十句成片三三四─五點記數(shù)法

  一、安置地輪,令心下沉。

  二、所緣行相,清楚分明。

  三、寧可少念,不可草率。

  四、先依記數(shù),再求圓融。

  我們看第一個:一、安置地輪,令心下沉。你在靜坐的時候,你心中的所緣境一定要放在腰部以下。很多人一念佛就頭痛,就是他用耳朵來念佛,他注意耳朵,這個所緣境就太高了;最好是放在地上,或是你放在丹田、放在腳掌,也都可以;如果你放在身體,會產(chǎn)生一種點狀氣血的集中,這個不好。所以我希望大家,你心的所緣境要放在地上,使令內(nèi)心下沉。

  第二個所緣行相,清楚分明,你每一句佛號都要聽得清清楚楚。

  第三個寧可少念,不可草率。這句話是太重要了。修行不是在于佛號念得多少,而是在那種念力,那個憶念的力量,所以絕對不要貪多而念得含胡籠統(tǒng)。

  第四個先依記數(shù),再求圓融。你要有一個目標來要求自己,慢慢進步。今天,我們心中有很多憶念,我們可以憶念某一個法──憶念某一個雜染法、清凈法;如果你有志于求生凈土,你可能要把這些憶念加以收攝,而集中在一個彌陀的功德:這個叫做都攝六根,凈念相繼。

  好,我們看總結(jié)的地方:甲三、結(jié)示勸修我們最后用善導大師的一個偈頌,把這個憶佛、念佛的觀念再作一個總結(jié)。

  漸漸雞皮鶴發(fā),看看行步龍鐘;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須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本經(jīng)》的特色,一個是憶佛,一個是念佛。我們先講憶佛,前三句話是先講憶佛。要憶佛之前,我們要先消滅對娑婆世界不正當?shù)膽浤。在善導大師的開示當中,我們對娑婆世界有三種的憶念是錯誤的:

  第一個是對色身的憶念,我們太愛惜自己的色身。這怎么辦呢?我們要想想看,這個色身是無常敗壞的,你看漸漸的臉皮生起皺紋失去了光彩,頭發(fā)也白了,變成了丑陋的相貌,乃至于我們走起路來老態(tài)龍鐘,體力也衰弱了,所以色身不值得我們憶念,因為它是無常敗壞之法。

  第二個,財富也不值得我們憶念,說是金玉滿堂,你過去有布施的善業(yè),但是你衰殘老病一到的時候,你這個財富是帶不走的,所以財富也不值得憶念。

  第三個,眷屬也不值得憶念,說你有孝順的兒孫、美好的眷屬,種種的幸福千般快樂,但是你遲早要分開的,無常終須到來,無常一到要各走各的。所以這個憶佛的意思就是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你要把你過去比較偏重的憶念,慢慢的把它收起來,重新建立一個新的憶念,對彌陀的一個新的憶念,你才有希望。

  你慢慢把整個新的思路整理以后,下手就是念佛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你說我也不能老是這樣憶念,開始收攝你整個憶念以后,開始執(zhí)持名號,一心不亂,所以你看《圓通章》就是憶佛、

  念佛,就是這樣的修行。

  好,我們這一堂課就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

  我簡單的回答幾個問題:

  問:以恭敬心聽聞佛法,但是不能善解佛法,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無以善用,成誤解曲解,此時如何覺照內(nèi)心?

  答:你要是不能善解佛法,你就不能生起覺照。覺照是依止道理而生起的;那你不能明白道理,你就不能生起覺照了:依教起觀嘛!那你就是用念佛就可以了,就是念頭起來,轉(zhuǎn)念念佛就好了。因為你要會覺照,當然是要有道理的引導。

  問:依他起性、遍計執(zhí)性、圓成實性如何運用?

  答:我們上《攝論》的時候講過一句話,不知諸位記不記得──遍計本空,依他如幻,就是這樣子。遍計執(zhí)就是由外境的刺激而產(chǎn)生的想法,這個要破壞的。那么怎么破呢?就是用二空的圓成實性來破壞遍計執(zhí)。破壞以后,你要修依他起,因為你那個體性破壞要有作用,憶

  佛、念佛這樣清凈的妙用要讓它多多的生起。所以這個遍計執(zhí)是要破壞;依他起是要轉(zhuǎn)變,轉(zhuǎn)雜染的依他起成清凈的依他起。

  問:弟子有疑問,有人拜《地藏經(jīng)》,怎么阿彌陀佛會現(xiàn)前?

  答:如果從教理來說,這是不正常的。你念阿彌陀佛而看到地藏王菩薩也不正常,因為祖師說因果不符,所以這個你就要小心了。你念阿彌陀佛,看到阿彌陀佛,這正常,你因地栽培跟結(jié)果是一樣的。你因地的本尊是念這個,你見到的是另外一個,那這個你就要小心了,從教理來說因果不符,不正常。不正常的時候,你就要攝心,繼續(xù)念你的本尊功德,它自然消失掉。

  問:請法師開示,阿彌陀佛把他法身的功德,創(chuàng)造一個正報、一個依報,請問什么叫正報?

  答:他的色身就是正報,五蘊就是正報。像你的長相、你的內(nèi)心世界,都是正報,你的色受想行識都是正報。

  問:請問法師實圣跟權(quán)圣的差別在哪里?

  答:實圣就是你真實的情況,這個權(quán)就是示現(xiàn)。比如說你今生成就了初地,你還真的是初地,那就叫做實圣,初地菩薩是你的本來面目。

  你是一個初地菩薩,你來這個地方示現(xiàn)一個凡夫,你這個凡夫就叫做權(quán),你沒有把你的本來面目現(xiàn)出來,你隱藏了你的本來面目。像蕅益大師他示現(xiàn)了病痛:啊,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臥。印光大師說:蕅益大師根本就是法身菩薩示現(xiàn)。他告訴你:一個人不能對自己太有信心。那么蕅益大師他是什么?他叫權(quán)圣。就是說他沒有把他的真實相現(xiàn)出來,他表現(xiàn)出生老病死的樣子,他是一個圣人,那這種圣人叫做權(quán)圣。你來到娑婆世界,你擺明了你就是初地,那就叫做實圣,你把你的真實相現(xiàn)出來。所以圣人有二種:一種是隱藏式的,一個是顯現(xiàn)式的。

  問:弟子曾將月歷上的菩薩像交給居士處理,居士將它燒了;又曾經(jīng)將繡佛字的毛巾做為洗臉凈身之用:以上二件事情都是在迷惘心下所造,不知道應如何懺悔?

  答:這是二件事情。你把月歷上的菩薩交給居士處理,他自作主張把它燒了,因為這不是你的本意,所以這件事情你過失比較小。從因果上來說,心為業(yè)主,這件事情你過失不大,是居士處理失當,你是叫他把它收好。但第二件事情你就要小心了,你把繡有佛字的毛巾做為洗臉之用,你洗臉之前應該看到佛字了,你也知道它是代表佛字,你還是用來洗臉,這樣子最少有輕慢之罪,最少。那懺悔的方法,當然就是你要向佛菩薩懺悔,最好就是轉(zhuǎn)識成智,你就是多拜佛、多念佛。一方面懺悔,一方面多拜佛念佛。我認為你用有佛字的毛巾來洗臉,這個過失是比較嚴重的,因為你根本沒有把佛放在心中,這種輕慢心,

  以后你要見佛,困難度就比較高,所以這個要懺悔。

  問:俗家的父親得了肝癌,在往生前合掌念三聲,請問師父,此等現(xiàn)象有往生極樂世界嗎?

  答:我們很難判斷他念三聲佛,總之他臨終的時候要憶佛,所以你看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先善巧開導安慰。臨命終的人,他心中憶念的東西肯定是很多的,那你說開導的人是不是把他的憶念集中起來,一心歸命阿彌陀佛,這是一個成敗的關(guān)鍵。如果這個工作他沒有做好,他只是念三句佛號,他心中的想法是多頭馬車,那這樣子我們很難講他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前面講過,「二人相憶,二憶念深」,你要讓阿彌陀佛現(xiàn)前,你必須要憶念得深,所以臨終的開導是非常重要的,你如何把他這么多的妄想,集中起來專注在彌陀的功德,我認為這個是成敗的關(guān)鍵。他嘴巴念佛,他心中打妄想,不一定構(gòu)成憶念,你感應道交不是靠嘴巴感應道交的,那是心心相印的。

  問:二種生死的根本,一者攀緣心,一者涅槃心,可否就是執(zhí)一切法有、執(zhí)一切法空?執(zhí)一切法有是凡夫,執(zhí)一切法空是二乘?

  答:你執(zhí)一切法有、執(zhí)一切法空,在《楞嚴經(jīng)》都叫做攀緣心,所以五十陰魔,它把二乘也放入五十陰魔(呵──)。我們說二乘的涅槃也很不錯,《楞嚴經(jīng)》認為這個也是五陰魔境,因為你也是依止攀緣心,

  心外求法。

  好,我們凈土學的課程上到這里,我們很感謝和尚尼的慈悲,安排這個課程,讓我們有學習的機會,阿彌陀佛。(學子感謝言詞……)

  我有幾句話想跟大家互相勉勵,諸位都是法師,以法為師,以法師人。當然,所有的法門我們都應該贊嘆,但是在末法時代,能夠給眾生真實利益的,我相信大家應該知道,凈土法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現(xiàn)在很多人對凈土法門了解不夠透徹,結(jié)果花了很多時間,他不知道怎么用功,心地法門跟不上,所以失敗的很多。今年大家結(jié)夏安居,這十一堂課也應該掌握到凈土的重點,我希望大家嘗試把你心中的光明跟大家分享,你有什么心得,請大家告訴大家,一定要把這個法門弘傳下去。因為到了末法時代,所有的法門都沒有辦法了生死,只有這個法門而已。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把你的心得散發(fā)出去,那這樣子眾生會得到更大的利益。好,阿彌陀佛。 ……

  好,我們就回向,我們把學習凈土,學習怎么去歸依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把它回向一下,回向。

  【圓滿】

精彩推薦